古典文学赏析范文

时间:2023-08-23 16:12: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典文学赏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典文学赏析

篇1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典诗词 鉴赏

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学习中国文化,接受文化洗礼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中生要深入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享受古诗词带来的精神体会。古诗词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让学生对这些财富进行有效利用,吸收其精华,从而使学生在充满诗意化的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家都知道古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缺乏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我国著名的古典诗词作品的数量数不胜数,有相当多的作品值得我们对其进行鉴赏和研究。然而,目前对古诗词的鉴赏是在一定的文学层面基础上的,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鉴赏却是少之又少。在这个问题上,语文教材专家也不可否认,对高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缺乏研究。

(二)学生缺乏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不感兴趣,觉得古诗词枯燥乏味,很难理解,背起来很费劲,还得看书下的注释才能勉强看懂内容的大致意思。对于学生来讲,学习古诗词不及学习现代诗歌有趣,现代诗歌多以白话为主,简单易懂。还有学生觉得学习古诗词没有什么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对几个古诗词进行默写,根本体会不到古诗词中美的所在,觉得那些生活与事物离自己很遥远,没有必要去研究那些东西。这些想法使得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二、对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通过意象体会诗境

由于目前很多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缺乏兴趣,觉得枯燥乏味,又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止这种不好的现象继续下去,有效提高学生对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通过意象体会诗境。例如,在学习柳永的《雨霖铃》一词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课前准备的幻灯片,将诗词所描述的景象与意境通过幻灯片的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在配上凄凉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放幻灯片前给学生一点提示,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让学生带着寒蝉、骤雨、凝噎和暮霭这四个词投入到幻灯片的观看中,让学生在观看幻灯片的同时深深地体会到古人作诗时的意境和心情,更好地对古诗词进行鉴赏和学习,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将学习与实际相连接

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觉得古诗词离自己的生活较为遥远,与现在的生活不搭边而失去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将语文古诗词的学习与实际相连接的方式改进教学。例如,在学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时,我们可以将这首词所描写的天姥山和现实中的天姥山相联系。在教学时,我们可先让学生阅读诗词,感受诗人笔下的天姥山,然后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介绍天姥山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真实的景色。这样通过比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再觉得古诗词离自己的生活很远,还让学生更清楚地感受到了诗人的写作风格,更好地理解了诗词的内容与意义,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鼓励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

在学习高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中,我们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将自己融入到古人设置的情境中,想象自己就是当时的主人公,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想象当时的情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们可以让学生联想一下,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画面,然后大胆地将自己所想的画片用语言描绘出来。有学生描绘道:一棵干枯的树藤缠绕在一棵枯老的大树上,秋风瑟瑟地吹动树上的枯叶。昏暗的空中,不时传来寒鸦的叫声,使人感到一阵阵悲凉。面前一座小桥下,水面是平静的,秋风轻轻吹过泛起一点波澜,缓缓地流过远处炊烟升起的寻常人家的门口。悲凉的秋风,孤独寂寞的古道,一个孤独的游子骑着一匹眼看就要瘦死的老马,在太阳就要下山,仅留一点余晖中,孤独寂寞地向前行进着。学生通过对这种情景进行无限制的想象,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处境和作诗的心情,即一个孤独的浪子思家之情。诗人独自走在他乡的道路上,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所看到的夕阳西下,燕雀归巢,炊烟袅袅的人家之景无不体现出作者此时心目中的无限思乡之情,并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这样深入地去联想与想象诗人的写作场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对古诗词进行理解与吸收。

三、结束语

中国古代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古诗词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古诗词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地位也是不可小看的。我们要高度重视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式,通过意境与想象将学生带入古人们的生活领域,通过学习与实际相连接,让学生更加准确全面地理解和学习古代诗词作品,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中激发对古文学的热情与兴趣,接受古文化的精神洗礼。在这个过程中,高中生要深入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享受古诗词带来的精神体会,开阔视野,润化心灵。因此,我们要向古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这么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张心科.接受美学与高中文学教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2).

[2]付春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雁意象.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

[3]王念楼.试论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1(7).

[4]黄东晓.谈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1(28).

篇2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小学生阅读古典文学作品,不能靠教师的强制来完成。如果没有兴趣的参与,对于阅读与现代文有一定区别的古典文学作品,必然会味同嚼蜡,成为一种乏味的、低效的活动。

1.树立榜样

教师不时向学生介绍热爱读书的名人名家,点燃他们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激情;教师率先投入到阅读活动中,经常与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在学生身边树立可以亲近、便于模仿的典型来激励全体学生。

2.赏析片段

教师选择古典文学作品中益智、有趣且符合少儿年龄、心理特点的故事或精彩片段,通过有声有色的讲述或朗读,以激发学生对文章或整本书的阅读兴趣。

3.悬念引趣

教师可以抛出一些与原著有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参与阅读,也可以利用故事中的精彩情节、感人画面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好奇心。

4.活动激趣

学生天动,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的兴趣,维持阅读的热情,让学生在活动中阅读,在阅读中收获。

5.展示成果

定期安排学生展示自己的课外阅读成果,使他们产生成就感的同时相互促进,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动力。

二、丰富书源,提供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保障

著名学者朱永新曾说:“我希望学校的图书馆办到教室里、走廊上,学生随时可以找到想查的资料。”营造书香校园,让孩子灵动的心自由地翱翔于古诗文世界,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乐趣,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习氛围,应该是我们的追求。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为学生走进古典文学作品世界提供必要的保障,让学生有书可读。

1.开放学校图书室

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岗纳赞曾提出著名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其核心思想为“读者第一”。而调查中,我们痛心地看到:绝大部分农村小学图书室重藏轻用,被动服务,甚至无人服务;加上图书经费严重不足,使得学校图书室成了应付检查的摆设。因此,学校应设法增加经费投入,改善藏书质量和结构,安排专人负责,让小学生可以天天借到书,以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望。

2.建设班级图书角

由学生自带图书,并订阅包含古典文学作品的报、刊,班级进行集中管理、借阅。学生在课间就可以随时随意地看书。各班同时在班报开辟“读书角”“每周一诗”等栏目。学校还可以制定细则,评选“书香班级”,激励各班形成浓郁的读书氛围。

3.鼓励家庭购书、藏书

学校针对每个年龄段学生的阅读要求,分别向家长发放《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推荐表》,争取家长配合,将读书活动向家庭延伸。学校定期组织家校共读交流活动,激发家长参与读书的热情,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好读书活动。

三、循序渐进,指导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方法

1.制订计划

调查显示:小学生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往往逮着一本是一本,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因而教师在教学计划中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来引导,对小学六年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做到长计划,短安排。

2.指导选择

调查中发现:小学生鉴别能力、免疫能力较差,不知如何选择读物。因此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各种节日及主题活动,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特点及阅读水平的书:如古诗词,尽量选有注释和译文的;长篇古典名著,选青少年版或儿童版的;更要指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掌握方法

调查中,我们注意到,由于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的不到位,仅有20.3%的学生阅读古典名著“能认真抄录,偶尔写点感受与体会”,28.5%的学生“偶尔抄录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段落”,19.5%的学生“只是在书上写点字,划划线”,竟有31.7%的学生不做任何记录或圈点勾画。可见,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1)合理安排读书时间。学校可以统一制定读书计划,每天安排半小时,并长期坚持下去。

(2)指导学生读书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不懂就问,就查工具书,边读边想,适当圈划,及时记下自己的感受。

(3)掌握最基本的读书方法。①浏览性阅读。主要针对《水浒》、《三国演义》等大部头的书,教材中节选了部分古典名著的章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不应提过高要注,只要学生作走马观花的浏览,了解故事的大意即可。②品味型阅读。针对语言精美的古诗词,则要求学生细细品味、慢慢感悟,并通过背诵、摘抄来积淀语言,培养语感。

4.指导做读书笔记

(1)指导记录的内容

可摘录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可摘录名言、警句、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可摘录整篇文章,同时记下自己的感受、体会……

(2)指导记录的方法

①批注笔记。②提纲笔记。③摘录笔记。摘录好词好句。④心得笔记(读后感)。⑤撰写古诗句研究报告(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就有此要求)。

(3)要根据年级的不同,逐步提高要求

例如低年级以积累词语为准,中年级已欣赏好句为主,高级年则要适当加入自己的感悟。

四、讲究策略,养成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

1.自我效能的策略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学生的任务选择、努力程度及坚持性。这一策略主要是通过自我要求、自我激励,更能使习惯成为一种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

2.及时强化的策略

心理学家有一个重要的结论: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刺激和反应之间连接的形成,其中强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以上两个策略的实施,可以实现内因与外因的互相促进,共同作用,促进学生养成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

五、活动促进,展示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成果

1.诗文表演

诗文表演形式多样,主要有三种:①诗配乐朗诵,教师播放与古诗词有联系的音乐,让学生朗读;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配乐。②演唱古诗词,可以唱岳飞的《满江红》等已经有人谱曲的,也可以由教师配乐,指导学生演唱。③古诗词名句应用表演。古诗词不是古董,她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许多名句盛传不衰,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民族的集体记忆。恰当运用古典名句,一定会为口语交际和文章增色。

2.诗文图展

利用学校橱窗展览师生的古诗词书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书法的同时进行古诗词的诵读。诗配画活动可以由每个班级定期组织。

3.古典文学作品故事会

让学生把平时从中国古代神话、古代寓言、古典名著、古典通俗小说中读到的故事,以及与古诗词有关的故事在故事会上讲出来,评出若干名“故事大王”。

4.读书心得交流会

学生们交流读书方法、体会、感受,互相推荐介绍自己喜欢的古典文学作品。

六、改革评价,促使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活动良性循环

为了了解学生的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情况,促进学生认真而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必须重视阅读效果的检测评价。评价时必须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

1.制作整理“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定期展示

小小的袋中有他们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相关的录音带、照片,有自制的古典文学作品手抄报,有学生的古诗词书画作品和获得的奖状等。

2.阅读考级,让学生考、读、背、默、说,结合查看“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进行课外阅读考级

篇3

包括经典名著、传统戏曲、知名电影在内的影视与文化鉴赏类选修课程,可以说既是艺术教育课,又是美育课。其中,经典文学名著欣赏是了解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培养阅读、欣赏与审美能力的课程,使学生通过国内外经典文学名著的学习,了解名著的社会背景、思想意义、审美特点以及作家的生平与思想。戏曲鉴赏课程,则以戏曲文化、戏曲艺术本体特征、戏曲艺术与相关的姊妹艺术间的艺术关系为讲授内容。影视欣赏课程通过介绍影片故事背景,欣赏经典台词,对一些著名影视人及导演的简要介绍,评析影视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同时,还会涉及电影拍摄技巧,以及掌握对电影艺术欣赏,评论及写作的方法,并从口头和书面两方面提高对影视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的能力。

高校举例

北京大学的《经典昆曲欣赏》,自2010年起就成为该校“史上最火公选课”。该课程是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联合推出的全校本科生通选课,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能接触了解到昆曲这门古老的艺术门类,并通过昆曲这一窗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美学观的考虑。该课程不仅讲授昆曲的历史、美学与文化,邀请了研究戏曲的资深学者教学;还讲授昆曲的表演艺术,邀请了众多的国内昆剧表演艺术家;同时还穿插有《牡丹亭》等经典昆曲个案分析。选课的学生将通过昆曲理论与表演穿插、台前与幕后交融的立体化视角,由《牡丹亭》为中心向外辐射,全面体验昆曲的艺术之美。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的选修课《红楼梦鉴赏》已开设3年,年年受到学生“疯抢”。该课程的授课教师为该校文法学院新闻系张厚远老师。张厚远酷爱古典文学,特别是对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红楼梦》爱不释手,自中学起至今反复研读《红楼梦》20多年,感悟良多。上过这门课的学生说:“张老师擅长分析人物性格,每个人物的分析都有他独到的看法。”因此,在今年的选修“大战”开始,很多学生便早早等候在电脑旁,只为选中《红楼梦鉴赏》这门课。尽管因为选课人数多,系统一时瘫痪,这门课还是在两分钟内就被抢光了,但依旧有很多学生没有抢到。张厚远说,由于很多同学都抱怨选不上这门课,所以今年他还特地增设了《中国古典文学欣赏》这门课,满足大家对古典文化的学习需求,结果这门课也在10分钟内被选满,“看得出,大学生对古典文化还是有热情的。”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的选修课《世界文学名著改编电影赏析》则更为火爆,有同学愣是选了两年没选上,只能旁听。该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种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分析鉴赏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加深他们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每周一部影片,随后举行班级讨论,交流思想,加深对影片的理解。由于该课程是进行电影赏析,授课老师也是外语系教师,上课经常用英语讲课,所以学生们在感受经典电影魅力的同时,也可以锻炼英语口语。每周一节的课上,容纳320名学生的教室经常座无虚席,不少学生感慨道:“既能免费看电影,又能挣到学分,真幸运啊。”

记者点评

篇4

为了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我指导学生分成几个探究小组,以“登高”与“临水”的联系为切入点,以“悠悠临水情”为主题,结合所读过的古典诗词,各自选择一个角度,探究品味诗人在“临水”情境中寄托的独特情怀。另一方面,我以余福智教授关于用粤语朗读古典诗词的理论为基础,从“音韵效果的安排更能传达诗人的独特生命体验”的角度领悟杜甫在飘泊江湖、俯仰登临时抒发的悲怆情怀。我在课堂上引入了对诗歌的粤语朗读。在《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联中,“落木萧萧”四个字用粤语读特别凄怆:粤语的“萧”音比普通话读音少了a的音素,作为飘零落叶的拟声词,它就更能传达萧瑟的秋意;“落木”两字用粤语读为入声字,传达的又是一种压抑感。“滚滚”作为长江流水的拟声词,粤语读音比普通话读音更开阔嘹亮,更能传达江水汹涌澎湃的气势。在杜甫《登岳阳楼》中,“尤”韵本来就宜于抒发悠长的愁绪,第四句的“浮”字只有用粤语诵读方有这种在广阔天地漂泊的意韵;而第三句安排了“坼”这个入声字,撕裂痛感犹在耳边,第七句末的入声字“北”,更好比流水遇上了石头,不由不发出呜咽之声了。

我对《登高》和《登岳阳楼》的阅读教学是基于以下理论背景的:一是钱钟书先生关于“登高望远”、“在水一方”文学母题的理论。钱钟书先生认为,“登高望远”是中国文学典型意境,也是中国文学千古母题。“登高望远”蕴涵着人类古今相通的心理情感流动规律:期望(不见)——失望(至极)——怨望(遣忧)——登高望远(胸怀期望)。在什么心境下的人常常登高望远?客羁臣逐,士耽女怀,孤愤单情,登高望远,曲传心理。“登高望远”时,往往“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我归纳了这样几种情境:一是望远方,思远人,无奈关山难越(空间);二是望故迹,思古人,无奈思慕难及(时间);三是望天地,思人生,无奈超脱难企(时空)。在古人的联想思维中,“登高”与“临水”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所以“登高望远”文学意境在中国诗文中又可流转变型为“在水一方”文学意境,我们可以找到两个意境“遥遥沟通”的联系:一是由“关山难越”联想到“流水无情”(如“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二是由“空间之辽阔”联想到“时间之悠远”(如“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三是由“骋怀望远”联想到“在水一方”,或“道阻水长,欲渡无楫”(如“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或“既清且浅,不得逾越”(如“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二是余福智先生关于用粤语朗读古典诗词的理论。

余福智先生认为:唐诗从古乐府时代大踏步跨过来,甩脱了附加在自己身上的音乐外衣,要用自己的字音形成旋律,独立谋生。唐人读诗可以读出怎样的旋律,我们固然没有办法亲耳聆听。唐诗的旋律是依靠平仄来支撑的,聪明的唐代诗人,为了更丰满地传达出自己的生命体验,总要把平仄安排得抑扬顿挫,使之恰好和他的情感活动模式相一致。而追溯文献推究,使用粤语朗读显然更能接近唐诗平仄安排的原味。通过《登高》和《登岳阳楼》的阅读教学,我有两点肤浅的思考:一是中国典型文学意境可促进古诗文阅读鉴赏的“圆览旁通”。

篇5

关键词: 《闲吟集》 秋萤 汉诗 和歌

《闲吟集》是日本室町时代的歌谣集,其中收录了室町时代的“小歌”(流行歌谣)、“猿乐”、“田乐”等311首。《闲吟集》采用了日本古代常见的敕撰和歌集(由天皇下令编写的和歌集)的题材,即前后分别附有“真名序”和“假名序”。所谓“真名序”即用汉字写成的序文,而“假名序”则是用假名写成的序文。《闲吟集》的假名序文结尾处有这样一句:“命にまかせ、しも秋のにらひて、月をしるべにす事しかり。(试译为:时与秋萤互语,时与明月为伴,任命而作此处)”此句中的“秋の(秋萤)”自古以来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为了解释此处“秋萤”的合理性,一些注释书甚至把“萤”解释为“蛩(蟋蟀)”的别字,例如朝日古典全书中注释为“は蛩のりか(“萤”大概是“蛩”的笔误)”。也有一些注释书例如《日本古典文学全集》、《大系》和《新大系》等中虽然保留了原作的“秋萤”,但都对此加上了特别注释,认为是中国汉诗中的题材,在和歌中只是一个特例。由此可见,“秋萤”对日本人来说是一个极其生疏甚至颇有抵触感的词汇。那么“萤”在日本文学中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日本文学中“和歌・散文”与汉诗文是相互独立的两大文学派系,因此下文将分别进行论述。

一、和歌和散文文学中的“萤”

“萤”在日本古典文学里并不是一个极其稀少的景物,在日本最早的和歌集《万叶集》和历史记录《日本书纪》中可以找到歌咏“萤”的例子,而到了平安时代(710―794)“萤”已经作为普遍的吟咏对象备受歌人的青睐。但是日本的和歌作品和散文文学中”萤”又名“夏虫”,都是作为夏天的代表性景物被歌咏的①,而歌咏“萤”的和歌一般都被归类为四季中的夏季歌。此外,和歌中引用的“萤”,多用于比喻因恋爱而产生的思念之火。例如:

暮るより露とみだれて夏草の茂みにしけくとぶ哉(新拾和歌集1749)

试译为:日暮露水影零乱,夏草深处萤火飞

夕さればよりけに燃ゆれども光ねばや人のつれなき(古今集562)

试译为:恋情燃心胜夕萤,隐隐无光人不知

当然,在一些和歌中也可以看到“秋天”与“萤”的搭配,例如:

小筱原しのに乱れてぶ今いく夜とか秋を待らん(拾集・3・夏歌)

试译为:小筱原上乱飞舞,今夜萤火待秋来

秋ちかし居まてとやゆくへの水に影のみだるる(雅和歌集・4・夏歌)

试译为:秋近萤火冲云霄,空留孤影乱泽沼

ゆくの上までいぬべくは秋吹くと雁に告げこせ(後撰和歌集・5・秋上)

试译为:萤火云中飞,告雁秋风起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3首和歌除了《后撰和歌集》在原业平的歌之外,其余两首均收录在夏季的类别中,而且都是通过“萤”来表达“秋已近”、“盼秋”的心情。而在原业平的这首和歌同时在《伊势物语》和《古今和歌六贴》中出现过,仔细分析会发现,歌中的“萤火虫”其实依然是夏季的代表,萤火虫的高飞代表着夏季的远离,而大雁才是秋天的使者。因此,这首和歌虽然被收录在秋季类别之中,但其本质与其余两首相同,都是表达对即将到来的秋天的等待和盼望,并不能作为一个真正的秋季的题材。

那么日本古典和歌作品中究竟有没有把“萤”作为纯粹的秋季题材来吟咏的例子呢?回答是肯定的。例如:

置く露に朽ちゆく野の草のや秋のとなりわたるらむ

试译为:露落田野边,腐草化为萤

秋来れば深山里こそわびしけれ夜はをともしびにして

试译为:秋到深山里,寂夜萤为烛

这两首和歌都是贞亲王家哥合(作歌比赛)中的和歌,歌中已经不再是晚夏的景致了,而完全是秋天的情景。对于这两首日本和歌中极为罕见的将“萤”作为秋天代表景物的和歌,著名文学理论家渡边秀夫作了如下解释:“(这是)为了对当时非常贫乏的歌题进行补充,急切地引入汉诗题材的一种尝试。因此,这里遵照中国诗文的一般惯例,(萤火虫)是作为秋季题材登场的。”②具体而言,这两首和歌不论季节感还是题材都和中国诗文极其类似。前者是在“季夏之月、腐草为萤、飞虫萤火也”(《礼记・月令》)和「立秋、腐草化为萤(初学记・萤所引)的基础上创作的,而后者则引入了中国诗文中常见的“萤火=灯”即“车胤聚萤”的典故,以此来凸显秋天的寂寥。

因此“秋萤”绝不是日本式的歌题,而是中国文学中广泛使用的词语。从六朝古诗到唐诗,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萤”完全是一种秋天的常见景物,大多和秋夜、秋月、秋草、大雁等一起组合吟咏,来表达秋天的寂寥、孤独和荒凉等特征。歌咏“萤”的诗歌不胜枚举,单从《全唐诗》中找出包含“秋萤”这一固定词组的诗歌来看的话,例如:

鬼火穿空院,秋萤入素帷。(于鹄・哭凌霄山光上人)

残秋萤出尽,独夜雁来新。(周贺・旅情)

废馆秋萤出,空城寒雨来。(贾岛・泥阳宫)

风池宿鸟喧朱阁,雨砌秋萤拂画梁。(许浑・出永通门经李氏庄)

秋萤一点雨中飞,独立黄昏思所知。(李咸用・秋夕书怀寄所知)

汉陵秦苑遥苍苍,陈根腐叶秋萤光。(刘禹锡・秋萤引)

当然,中国的古典文学中也并非完全没有例外,如上文引用的“季夏之月、腐草为萤、飞虫萤火也”(《礼记・月令》),以及“萤火乱飞秋已近、星辰早没夜初长”(元稹・夜坐)。作为夏天最后一个月份的“季夏”,以及“秋已近”提示句中表达的是夏末秋初之际的景致。上文中所引的《续拾遗集》《风雅和歌集》以及《后撰和歌集》中的和歌均承袭了上述诗文的视角,即把“萤”作为夏秋之交的景物来表达秋之将近。只不过不同的是,日本的和歌作品中大都把此类歌谣归类为夏季类别,努力与恋歌中歌咏的“萤”在季节感上保持一致。

二、日本汉诗文中的“萤”

除了和歌和散文文学,汉文学在日本文学历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日本的汉诗中的“萤”又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呢?众所周知,日本的汉诗在题材和作法上都受到了中国汉诗文的很大影响。而对日本汉诗中的“萤”进行考察后会发现,日本汉诗中虽然从中国汉诗中汲取了视点和作法,但把“萤”作为夏天的题材来吟咏的倾向性却越来越强。例如《千载佳句》基本上是把“萤”作为秋天的题材来处理的,不过其中有两首诗文却归类为夏季诗。而《和汉朗咏集》之后的汉诗集无一例外地都把“萤”收录到了夏季题材中。但是,虽然在季节分类中与中国诗文不同,不过日本关于“萤”的汉诗却在内容上和题材上表现了与中国诗文的一致性。例如《菅家文草?菅家后草》中的诗文:

悲栽冢上新生树,哭放头旧聚萤 86

一不用满金,况复萤光草迳深 95

君政万机此一,飞龙不忘始萤 382

秋天未雪地无萤,灯灭抛书暗零 509

这几首诗文均包含了“车胤聚萤”的典故,且多表现的是秋天的景物。但是其中并没有出现“秋萤”这一字眼。“秋萤”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汇是到了后期的五山文学才出现的,例如:

秋萤何意照鳏床(幻云诗稿)

山莫丛丛绿,好化秋萤照夜书(云诗稿)

不知朝日出,弧光淡々似秋萤(翰林五集・雪)

上述几首诗文或是把“萤”作为秋季题材来表达秋天的寂寥,或是引用中国诗文典故把“萤”作为勤学苦读的象征,在内容上无疑与中国的诗歌更为接近,而与以恋歌为主的和歌区分开来。

由此可见,在日本古典文学中,和歌与文学作品均把“萤”作为夏季的代表景物,用以表现男女之间的恋爱之心。而汉诗文虽然在季节上也与和歌保持一致,但在内容和题材方面却深受中国诗文的影响,多倾向于景物描写,大多与恋爱无缘。并且后期在日本汉诗文中甚至出现了“秋萤”一词,足见受中国文学影响之深。

三、《闲吟集》中“秋萤”

那么《闲吟集》序文中的“秋萤”为什么会引起众多的质疑呢?原因恐怕与“秋萤”在文中的位置有关。如本文开篇所述,《闲吟集》采取了敕撰和歌集的文体模式,即前后各附有以假名写成的假名序文和以汉字写成的真名序文。一般认为,假名序文与和歌、散文等同属一系,是真正意义上的日本本土文学;而真名序文与汉文学同属一系,是深受中国文学影响的文学作品。根据这一区分,出现在假名序文中的“秋萤”就难免显得格格不入。毕竟在日本的和歌与散文文学中,“萤”多是代表夏天的景物。

《闲吟集》虽然同是附有假名序文和真名序文,但是与真名序相比,假名序在篇幅上要短得多,同时其内容也和汉诗文有着很深的联系。如序文中有如下语句:“毛三百余篇になずらへ、数を同じくして吟集とす。(试译为:效仿毛诗三百篇作闲吟集,篇数亦相同)”其中的“毛诗三百篇”即中国的《诗经》,说明作者在创作时有意模仿了《诗经》。此外,假名序文开篇写道:“富士の望をたよりに庵をびて、十余の雪をにむ。(试译为:在远望富士山之处结下草庵,窗上积十余载白雪)”同时与结尾处的「秋萤首尾呼应,暗含了“孙康映雪,车胤聚萤”的典故。

由此可见,《闲吟集》中的假名序虽然与和歌、散文等相同均以假名写成,但在内容方面却和中国汉诗文有着密切的关系。作者在写作是有意地模仿和利用了中国文学的诸多元素。因此可以说《闲吟集》的假名序文并不是纯粹的假名文学,而是汉诗文式的序文。而如果从汉诗文的角度来考虑的话,此处的“秋萤”就不难理解了。

注释:

①张龙妹等编.《日本古典文学大辞典》中“”词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64.

②渡边秀夫著.《歌の森》.大修馆书店,1995:50.

参考文献:

[1]张龙妹等.日本古典文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刘德润等.日本古典文学赏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篇6

【关键词】巧妙导入;反复诵读;由诗入画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苏教版选用的古诗词篇目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经典篇章,蕴含着作者的高尚情操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以及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为了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效率,广大出海语文教师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在各自的岗位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新篇章。笔者借此平台,浅谈提高初中古诗词课堂教学效率的点滴体会,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巧妙导入,培养学生的审美心境

兴趣是学生探究新知识内在需要的外在表现,正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于古诗词创作时间已经很遥远,许多学生很难自觉自愿地产生学习动机。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探究活动由一种负担变成一种享受,教学效率同步提高。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事业成功的一半”。所谓心境就是一种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人整个行动的情绪状态,能使一个人的活动和体验染上一种情绪色彩。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可以通过巧妙导入来培养学生学生审美心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其一,激情导入,奠定古诗词的情感基调。一般而言,教师激情洋溢富的导语可以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学生的心弦,为进一步展开师生互动奠定了情感基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对赏析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进入诗词情境起到妙不可言的效果。

其二,音乐导入,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音乐是人们丰富感情的旋律,是融合思想与情感的美妙境界。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可以通过播放相应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诸如引导学生鉴赏杜牧的《赤壁》的导入时,先播放了《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全班学生情绪高涨,自然进入审美心境。

其三,画面导入,构筑形象化的情境。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古诗词既有鲜明的形象性,恰似绘画一样,又有深刻的哲理与内蕴。因此,让学生在鉴赏栩栩如生的画面中感知古诗词的艺术境界,更好地掌握诗词的韵味。

二、反复诵读,感悟作品的音乐美

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时,不仅要让他们作品的情境美,而且要在反复诵读中品味音乐美。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反复诵读时,一定要注意停顿、重读语调以及情感的处理。古诗词朗读的节奏一般有规律的,诸如五言律诗可分为“二/三”或“二/一/二”形式;七言律诗可以分为“二/二/三”的形式;至于重读主要体现在诗句的关键词上,特别是那些能够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词语;在语调的处理上,要让学生正确把握节奏上的抑扬顿挫。在情感的投入上,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平仄的高低错落、仄声雄健挺拔、平声流连舒缓”的道理,坚持恬淡自然和深沉悲愤、凄清悲凉与昂扬激越的有机结合。诸如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一句中的“难”、“残”两词表达了作者沉重的离别之情,对自身命运的坎坷感到无比失落,学生在朗读时一定读得深沉悲愤。

三、由诗入画,体验诗词的构思美

构思是动笔之前对创作文学作品的总体构想和设计,只有具备完美的构思,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我国古代作家在创作十常侍往往采取由诗入画构思丰富,使抽象的文字形象化、具体化。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时,绝不应“高度概括”,而应“充实想象”,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作者构思优美,作品具有诗情画意的特点。譬如,我在执教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时,鼓励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想象出狂风肆虐的情境。当学生沉浸在狂风席卷大地的时候,我提出疑问:“作品中的‘我’到底在哪里?”学生通过讨论后顿悟:第一节虽然看上去描写“风”,当象外之意是“人”。在狂风的怒吼下,奔波半生的老人何以堪?国破家亡,客居草堂却被肆虐的狂风所破,胸怀大志而寸步难移的杜甫何以堪?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就是人学,既没有无“人”的景,也没有无“人”的物,古诗词作者创作时的构思都注重虚实相间,情景交融,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佳作时可以通过由诗入画或由内入外等途径,真正体验诗词的构思美。

四、把握意象,感知作品的意境美

所谓意境就是指艺术创造尤其是诗词所达到的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趣味无穷却又难以言表达的艺术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有机统一,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千方百计的激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使诗词意境的惟妙惟肖的再现出来,顺利进入作者营造的意境之中,从而深刻领悟作品展示的意象与蕴含的哲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经验和生活积累,不断提高审美情趣。譬如,我在执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课,先就引导学生找出全诗的意象,即:作者生动描写的具体事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和夕阳一共十个事物。接着,我提出问题:“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把这十个意象巧妙串联起来的?通过师生互动新的讨论、总结,得出了如下结论:作者以游子的羁旅愁思为线索把它们串起来的。最后,我要求学生用简练、优美的语言把《天净沙・秋思》的意境描述出来,切身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 意象分析

一、通过意象分析可以直指文学作品主题,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笔者认为通过分析意象能够使学生直接揣摩作者的情绪变化及写作思路,从而得以迅速把握文章主旨。如《将进酒》的第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翻译成现代汉语应为“你难道没有看见,那汹涌澎湃的黄河水如同从天上倾斜下来?它滚滚东去、奔向大海,永远都不会再回来”。《将进酒》从本质上讲,是一首劝酒歌,是李白在元丹丘酒宴上的愤激之作。可是从元丹丘的家中几乎是不可能看到黄河的,那么李白的这首诗又为什么要从黄河入手呢?李白通过“黄河水”这个意向,又在向我们秘密传达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原来,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文学作品的一些自然对象和人的心理之间,逐渐产生了一些成熟的对应关系,这就形成了文学作品中一些固定的意象。如“流水”=“时光”,那么咏叹流水,其实就是在咏叹时光易逝。“流水”这个意象相关联于时间,这样的先例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可以说俯仰可得。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即“时间像流水一样流逝啊,昼夜不停”。又如《长歌行》“百川东入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为“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时间也如此”,劝人们珍惜光阴,要有所作为。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译为“大江汹涌奔腾、滚滚东流,古往今来所有英雄人物所创立的丰功伟业,也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成为历史”。所以回到《将进酒》这首诗,李白的前两句实际上是在讲:时间一去不返,我眼看也一大把年纪了,可理想还没有来得及实现,我能不着急上火么我?

纵观全诗,李白借“黄河水”引起了对人生价值的考量和探究,正因为时光匆匆如水般流逝,那么既然“天生我材”,就更加应该积极争取并努力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这是全文的主旨。而串联起全诗感情脉络的“悲”、“喜”、“狂”、“愤”、“愁”也正是由此引发和升腾起来的。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使我们生存充满烦恼与苦痛的东西,无一不是出自时间无休止的压迫。”具有类似情怀的李白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在以“黄河水”为表象的时间的压迫中唱出了这首感动了此后亿万人的《将进酒》。

如是看来,通过意象分析可以直指文学作品主题,在分析课文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过分析意象可以点染课堂气氛,渲染学生情绪,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讲授柳永的《雨霖铃》,整首词作涉及到的景物大体包括有“寒蝉”、“长亭”、“都门”、“泪眼”、“烟波”、“暮霭”、“楚天”、“杨柳岸”、“晓风”、“残月”等,这些景物从总体上来说,都天然的带着一种凄凉、萧索的味道,从而成功的渲染了作者“伤离别”的情感。特别是作者刻意点出的“长亭”,那几乎就是中国文学中分别的“代言”了。至于“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三个意象的集合和叠加,则更是内藏玄机——(1)“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下杨柳枝送别的习惯,折下柳枝送给对方手里,以示自己的留恋和不舍,所以看到杨柳,会想到恋人;(2)“晓风”性凉,被“晓风”吹拂的同时,也被一种类似凄凉、孤独的感受吹拂着;(3)“残月”,月不圆、人两地,对比我国中秋时节人月两团圆的习俗,心头又该是一幅怎样的滋味!而这三个意象并非作者亲眼所睹,换句话说,是作者用“晓风”、“残月”等非常有内涵的景物,逼真刻画出自己酒后那种怅然若失、寂寞凄凉的心理状态。解读者完全可以把“杨柳岸、晓风残月”当成一个形容词——不管我今宵酒醒何处,无论繁星点点还是艳阳高照,我的心情都会很“杨柳岸、晓风残月”。

又如如赏析余光中的《乡愁》,引导学生提取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将彼此分散的 人和物,以及支离破碎的时间和空间紧紧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作者那难以言喻的哀愁和思念。

通过意象分析,如此这般娓娓道来,学生在感受、认同、理解了这些意象的同时,深深沉浸在作品所渲染的情绪当中,这对于授课、听课的双方,自然都是不无裨益的,甚至对于“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成功的实践。

三、通过意象分析,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同时积累自己的写作素材

有些意象,如“长亭”、“流水”、“杨柳”、“渔父”、“大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可以作为“代名词”来使用,有着很丰富的内涵,这是因为我们中国文学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一些自然景观和人的情感之间,逐渐产生了一种成熟的、并且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这些内涵丰富的意象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已经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一种共同的记忆、一段关乎情感的密码。不管岁月悠悠、也不管山水迢迢,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应该掌握并以之为荣。所以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加以运用这些意象,也是笔者在课堂上赞赏和一贯加以推崇的。自然,恰当的运用毋庸置疑会使习作生色不少。

综上所述,用意象分析引导语文教学通过意象分析可以直指文学作品主题、点染课堂气氛,并且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同时积累自己的写作素材。在这种春风化雨的熏陶之下,学生不仅会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并且慢慢一定会写出属于自己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篇8

关键词:桃花源记;翻译美学;文化交流

翻译美学是一个翻译与美学联姻的新学科。古代文学是我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学意义自不待言。翻译美学的出现和发展为中国古代文学翻译的赏析开辟了一条新路,也为中国文学翻译提供借鉴。

一、陶渊明与《桃花源记》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火不断,社会十分黑暗。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陶渊明创作了《桃花源记》,以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寄托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生活在战乱中的人民的同情。《桃花源记》中的语言质朴自然,精炼,文笔简洁优美。

二、审美主体翻译家方重与林语堂

方重是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译有《乔叟文集》、《理查三世》及《陶渊明诗文选译》等。林语堂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到海外,有意于将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文化乃至中国式的生活理念介绍到国外,为西方人士认识中国搭建起一道桥梁。

三、《桃花源记》英译评析及其美学意义再现

就审美客体而言,刘宓庆将其分为形式系统即审美符号集和非形式系统即审美模糊集两大部分。其中审美符号集包括语音、文字、词语层和句段中的审美信息,而审美模糊集则包括“情”与“志”和“意”与“象”的两部分审美信息。就《桃花源记》的翻译而言,文章将选取审美符号集的词语层和审美模糊集中的“意”与“象”部分进行两个译本的研究,评析其审美的再现途径。

1.词语层。“有审美价值的用词显然是经过原语作者精心选择的,通常符合以下标准,也是我们的审美依据,即准、美、精。“准”是指用词表达了原意和适应了语境,“美”指用词能给人身心以很大愉悦的品质,“精”指翻译时用词应该精练,无拖沓”。《桃花源记》中有一段对桃花林的描述,原文如下: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方重和林语堂的译文如下:

方译:All of a sudden he came upon a peach grove.For hundreds of paces along both banks of the stream,the peach-trees were in full bloom.No other trees were to be seen in the whole grove.The soft grass looked fresh and beautiful.Here and there falling blossoms were dancing gracefully in a thousand hues.

林译: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 along the bank for about a hundred yards.He noticed with surprise that the grove had a magic effect,so singularly free from the usual mingling of brushwood,while 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

此段中原文的“忽”字凸显了桃花林的出现不仅出乎渔人的意料,也出乎读者意料。方译中短语“All of a sudden”被置于句首,进行了强调,林译中副词“suddenly”被置于主语后,也是强调,据此,两译者均体现了用词的“准”,适应语境的需要,即后文的“渔人甚异之”。两位译者对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翻译处理侧重不同。在方译中,译者详细刻画,通过“fresh and beautiful”形容芳草,“dancing gracefully”,和“in a thousand hues”来描述桃花,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动态美景,突出了“美”,即用词“能给人身心以很大愉悦的品质”。林译则突出“精”,即精练,无拖沓,一句“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简洁明了地道出桃林的全景。

在字词微观方面,两位译者均向目标读者展示了《桃花源记》中蕴含的美学因素,一个强调动态美,一个展示简洁美。

2.“意”与“象”。“意象、意境运用是中国艺术的独特的创作手法,因此翻译审美绝对不可以忽略”。“意象”指作家主观情志和外在物象(物,景,境)的结合,或“情”之于“文”的“赋形”。“意象”蕴涵着“情”与“景”及作者的“意”与“志”,是审美的高级阶段,而“象”也指象征手法,审美者需根据“象”来理解作者的“意”,即其要表达的概念。作为译者,领悟原文中的“象”至关重要,因为“意象”反映的是作者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审美情感,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了解意象的文化所指。《桃花源记》文末提到: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方译:A good scholar of Nanyang,on learning of it,was anxious to rediscover the place. Nor did he succeed,and died soon of illness.

林译:Liu Tsechi of Nanyang was a great idealist. He heard of this story,and planned to go and find it,but was taken ill and died before he could fulfill his wish.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的文末提到刘子骥,实际上是在寄托自我情怀,要借其隐逸之心,抒发自己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同时也突出了“世外桃源”并不存在之意。方译中“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译为“A good scholar of Nanyang”,人名被略译,从审美角度来看是译者领略到了原文的“象”,即虚无的桃源,而突出“未果,寻病终”的结局,所以此处弱化了人名的翻译。林译中直接用“idealist”一词来翻译,即“理想主义者或空想家”,也同样表达出了桃源的虚无之意,可以说两位译者是异曲同工,都表达出了原文中的“意”与“象”。

两位翻译大家为读者呈现出不同的桃源之美,都传达出了桃花源的象征意义,给读者带来美感的同时,也让目标语读者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 方梦之.译学词典[K].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篇9

一、在探究性读写结合中创设作文探究学习情境

探究性的阅读成果以作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就形成了探究性写作。探究性写作也促使探究性阅读得以开展、深化、结果。笔者通常在以下两方面创设探究性读写结合的情境,一是在课本的学习中,一是课外阅读(经典名著和时文阅读)中。

1.课本学习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探究性写作更适合于选修课的学习,突出学生有选择地学习的选修课更对应探究学习重选择的学习方式。凡是阅读教学中形成的探究点都可用写作的方式展示。诸如人物品评,警句品评,语体转换等等。学习了《〈史记〉选读》中的《高祖本纪》《项羽本纪》后,我示范引导学生以对联的形式品评刘邦和项羽两个人物,要完成这样的探究性写作,学生必经两道探究性关口,一是对人物深入阅读理解的探究,二是对联写作的探究。由于示范、引导适当,学生探究性写作,表现出了强烈的自主性,答案精彩纷呈。略作列举:(1)好酒好色更好天下,爱财爱士更爱众生;(2)勿持一钱,绐万钱,刘季真牛;未取一金,许千金,吕公不驴;(3)乌江之畔,横刀一刎惊天地;东城之外,操戟一战泣鬼神;(4)遥想江东,吴中子弟还怀之乎?不渡也罢!怅望垓下,冢内孤魂必念我也,自刎可为!(5)吕公堂上,刘季狎侮诸客,沛县亭长真鄙陋;未央宫中,高祖戏弄其父,竖子小儿实粗俗;(6)击筑而歌,帝王孤怀何者知?泣泪而舞,游子思情谁人晓?(7)八方雄师,意气东向,九州宏图,已似鼓鼓囊中物,手中握;四面楚歌,仓皇北顾,天下大势,尽如滚滚乌江水,身前逝;(8)烽烟起,角号狂,英雄挥剑斩飙狂,向天啸,动山摇,垓下一战,向鼎中原代始皇;云飞扬,歌四方,帝王纵泪忆斜阳,思过往,叹霸王,乌江一别,孰与寡人举觚觞?……这些联语,是学生辩证评价古代人物思维品质的体现。

学习了《报任安书》,笔者引导学生选择其中的警句品评。列举如下:(1)“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同学品评为“真正的勇者不一定要立即为名节去死;相反,不敢正视淋漓的鲜血者,却常常借着义的名义,把懦弱的头颈伸向绳圈,说是就义,实是逃避”。(2)“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同学品评为“这是自古如此的中国世相。中国人总喜欢用有色眼睛看待‘罪人’,不管这个罪人是罪有应得还是背负不白。‘负下者’的生存之路常被堵死。身份低贱的人也更易受到诽谤,非难,原因当然是‘上流’者的嘴大”。

学习了《我与地坛》,我引导学生体味史铁生在母亲去世后一段回忆忏悔的文字,在品味了这种回环反复有哽咽效果的文字后,联系现实生活进行仿写。

语言品评也好,主题探讨也好,拓展仿写也好,笔者以为探究性读写结合应抓住语文教学是言语教学这个语文教学的精髓,引导学生细品深读语言形式,在探究性阅读的基础上,写出探究性的品评文章。笔者不认可那种在教材的阅读教学中,动辄布置学生上溯文学史,浮浅摘抄资料的所谓探究。

2.为落实经典名著和时文阅读中的探究性写作,笔者抓实以下一些过程指导。对于教育部规定的名著阅读,遵循点评―选题―书目―示范―写作的过程指导。初读时要有会意处的点评,读完要从自己最有心得处,提炼上交对该名著进行探究性写作的选题,教师根据各人不同的选题开列不同的书目,教师选印下发相关研究文章或教师自己写的相关文章作示范,学生完成探究性写作。对于时文阅读的探究性写作,遵循讲座―示范―写作的过程指导。小小说、散文、诗歌等赏析文章的写法,教者都有相应的系列讲座,而后印发教者自己常写的发于报刊上的赏析文章作示范,最后学生完成探究性写作。这两类作品的探究性写作,我们都有定期的读书报告会和优秀作品选辑,以落实互动性评价的环节。

带有文艺鉴赏特质的读写结合的探究性写作,有一定的探究难度,有一定的探究价值。早在1999年全国统一命题的保送生试卷中,已有对杜牧《江南春绝句》品评的探究性写作命题。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创设作文探究学习情境

综合实践活动本身要求参与活动者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而只是被参与,则丧失活动的主动积极性;没有合作学习的意识,则不能分享、借鉴他人成果从而推动活动的开展;没有探究学习的意识,则不能使活动深入开展。为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效地培B学生作文探究学习能力,笔者常于活动之前与学生达成如下共识:

1.搜集整合每次活动的材料,并从活动主题角度点评每则材料的价值;

2.分析、取舍、提炼材料,完成阶段性实践报告;

3.完成总结性报告,展示具体印证的文字材料。

以上的活动步骤,已用写作形式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搜集整合材料的过程,就是亲身经历的探求追寻和发现的过程。分析取舍、提炼总结的过程,体现了质疑思考的习惯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以笔者指导学生完成的两则典型的综合实践报告为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江苏省兴化中学2005届高三(1)班完成的“农村麦秸杆处理现状及改进策略”的综合实践报告。活动小组利用假期回家乡的时间,进行实地观察、调查,了解了就地焚烧,推入河道,充作柴火等农村处理麦秸杆的现行方法,并测算出了具体百分比,这个过程,有摄像照相,有采访录音,我们更看重的是相应的分析取舍、整合小结的文字材料。活动小组在详实的文字材料论证基础上,提出了沼气池吸纳,造纸厂吸纳等改进麦秸杆处理的方法。在这份综合实践报告写作过程中,活动小组得到了化学老师、语文老师等相关学科老师的具体指导。这份报告还被我校一位担任市政协委员的老师,改造成提案提交市政协。

第二个案例是江苏省兴化中学2008届高三(13)班完成的“水乡美食文化调查报告”。这个综合实践活动是在“第四届中国・兴化郑板桥艺术节”前夕展开的,届时“水乡美食文化”要作为“水乡文化”的一个部分呈现展示的。市委宣传部、文化局、教育局、市文联、《兴化日报》联合在全市范围内举办征文活动。这是一个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写作的良好契机。在这个综合实践活动中,活动小组亲身经历的探求、追寻、发现的活动,主要有专题阅读、查阅方志、搜集传说、实地察访、操作尝试等环节。

专题阅读。故乡作家或邻乡作家对家乡美味有诸多回忆描述的文章,如兴化籍作家毕飞宇、朱辉、王干、费振钟、顾坚等,如兴化邻乡高邮籍作家汪曾祺。故乡作家笔下的焦屑、炒末、苋菜、虎头鲨等水乡美味,激发了活动组成员融入水乡,热爱故土的情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究的热情。

查阅方志。这个环节,活动组成员还获悉一系列水乡美味信息:有国际美誉的水乡美味“中庄醉蟹”(1895年在南洋物赛会上获一等奖,1915年“童德大牌”醉蟹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食品类金奖),曾被《江苏美食》杂志推介的沙沟鱼圆、安丰三腊菜等等。学生进入市图书馆那种安静神圣、虔诚热切的表情,正是探究激情被激发的表现。

搜集传说。有关“中庄醉蟹”,有关沙沟鱼圆、安丰三腊菜的美丽的水乡传说,同学们在搜集整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散文化改写。

三、在文学创作等高层级习作活动中,创设作文探究学习情境

高中学生在课本的学习中,对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这四种文学样式的现代语文形式,已有一定的阅读积淀。这是文学样式转换写作成为可能的内部条件。文学样式的转换写作,在现时代亦有十分有利的外部氛围。我们不能回避经典走下堂奥、登上百家讲坛的现时代的文学阅读状况,我们甚至不能回避“安意如式”的文学样式转换写作的现时代热潮。这样的外部氛围,如果利用得当,可以激发出学生文学样式转换写作的主动探究性。

高中学生正处于诗性的年龄阶段。“文学类写作”作为与“论述类写作”和“实用类写作”并列的习作样式,更易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笔者在创设文学类写作探究性学习情境时,主要着力于以下两方面。

一是以课本为依托,在各种文学样式的转换写作中,体悟熟悉各种文学样式的写作。学习了《鸿门宴》《荆轲刺秦王》,引导学生把它改写成话剧。学习了《边城》,引导学生把它转换成诗歌。学习了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引导学生把它转换成散文。这样的转换,对于文学写作初期阶段的学生,是一种“有本可依”的学习。

“有本可依”,首先是这样的转换已建立在对原文本深入研习的基础上。其次是这样的转换常常已有他人的转换创作作为对照,学生在转换创作后,即有蓝本可做比照借鉴。在学生对《荆轲刺秦王》进行话剧转换创作后,笔者即提供莫言的话剧创作《我们的荆轲》,以供学生揣摩。这样的“有本可依”的习作揣摩,对于文学习作起步阶段的高中学生,借鉴意义不言而喻。现阶段是一个“百家讲坛”式的古典文化普及时代,是一个“安意如式”的古典文学转换写作时代。我们必须正视和引导高中学生对“安意如式”的古典文学转换写作的热情和痴迷。作为教者,有责任和义务对这样的古典文学转换写作,作出选择,向学生推荐最优秀的转换写作作品。学生把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转换成散文后,笔者适时推荐《散文天地》主编作家楚楚的《小轩窗,正梳妆――“楚楚在唐宋”古诗词新读系列散文之二》。笔者还向学生推荐了山东淄博教研室王玉强老师的专著《诗化语文――课本诗》,让学生具体感受模仿文本转换写作中的诗歌写作。

再次是这样的转换写作,还是一种文学习作重要的品质――想象能力和思想深刻度的训练。原文本和转换写作后的文本比照后,文学习作者在揣摩研习中,会逐渐窥见并进入文学写作的堂奥的。鲁迅的《故事新编》就是这种转换写作的最佳蓝本。

最后,在这样的转换写作中,不仅可以整体体悟熟悉各种文学样式,而且可以细部w悟各种文学样式的写作,逐步熟练各种文学样式写作的能力点。学习了《装在套中的人》,笔者引导学生采用华连卡和她弟弟的视角,重新叙述故事。学习了《祝福》,笔者引导学生放慢叙述速度,合理想象,详细描写祥连嫂捐门槛的情节。在这样的转换写作中,学生对小说叙述的视角和速度这些新的小说写作理论和实践,有了切近的体悟。

二是以时事为素材,引导学生从中进行文学题材和体裁的营构。从写作的题材和内容角度而言,我们当然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健康抒写内心的向内写作,我们更应该强化高中学生正确认知社会的向外写作。强化高中学生正确认知社会的向外写作的正确引导,基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高中学生正处于正确认知社会最关键的年龄阶段,引导他们对鲜活现实生活进行文学性提炼的探究写作,有助于他们养成正确认知社会的能力。第二,引导他们正确地对鲜活现实生活进行文学性提炼的探究写作,也是着力于对高中学生走出神灵怪异类小说阅读和写作的引导。历年来,笔者一直尝试以时事素材创设作文探究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从中进行文学题材和体裁的营构。

篇10

作为第一课堂的延续和补充,第二课堂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培养阵地。第二课堂不仅有利于常规实践教学走出困境,也有利于师生在学术上的创新。第二课堂中的学术第二课堂是研究型高校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也是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提升各方面创新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可以让他们产生对学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追求,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创新素质。深化建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能促进应用性本科高校自身的发展。其一,有益于完善保障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其二,有利于提高师生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课外竞赛活动、科研活动等,取得一定的成果。通过合法途径,与社会合作,创造价值。其三,有益于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深化建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也有利于学生的就业。第二课堂的学生若能在充分掌握第一课堂,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它将适应社会的需要,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满足率。

二、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深化建设方案设想

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深化建设,主要涉及到三方面的内容,即保障机制、具体操作和考核评价机制。其中保障机制是具体操作、考核评价机制得以进行的重要基础,而考核评价机制是对具体操作效果的检测。

(一)保障机制———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教师、学生和学校是保障机制中的三个重要元素,为了促使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深化建设的顺利有效进行,首先要使得这三个元素发挥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作用。教师在第二课堂深化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鉴于以往的不足,应当先对其进行严格的培训。由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向教师传达第二课堂的性质、目的、重要性、方法等的解读,并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之有总体把握。并对第二课堂的评价考核机制进行介绍,使教师心中有数。然后由培训的教师写一个心得体会,并做一份初步的计划书。之后,由所在的部门进行动员,检查实行效果。再统一向学校汇报情况。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第二课堂建设中,应当发挥积极主动性,以下几点尤其重要。其一,发挥老教师指导年轻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关系,由年轻教师亲身向老教师取经学习。其二,第二课堂的老师可以借助多种途径,向校内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家、同行咨询,以期获得指导。其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在第二课堂中,要不断地补缺补漏。其四,在第二课堂深化建设中,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之协助自己。教师可选择若干个优秀的学生,作为教师助理,一方面有益于使教师助理得到训练,另一方面由教师助理帮助其他学生助理发展,建立“教师-教师助理-学生助理”的相互协助关系。学生是第二课堂深化建设中的主体。以往进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的学生良莠不齐,影响了实施效果。因此,在深化建设中,尤其要把严入口和出口。有研究者为了考察学生接受第二课堂教育的必要性,用“热情”作为指标来表征其参与第二课堂的主观愿望,将学生大致分为四类:中心型、自转型、公转型、边缘型。其中,中心型是典型的精英类型,自转型是另类的精英类型,公转型是积极的后进类型,而边缘型则是消极的后进类型。边缘型是“在基本素质和能力上有明显不足,但又因性格自卑、自闭或自暴自弃等原因不能有意识地通过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加以弥补。他们本是最应该补充‘素质营养’的一群人,却又偏偏对鲜美的‘素质大餐’视若不见弃之不顾。”边缘型的学生不仅缺少能力,而且又消极不学,因此不能让其通过第二课堂的检测,这样才能保证第二课堂的质量。与之相对应,在选取学生进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时,也要把好入口。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择优录取。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选择:其一,考察学生的动机。除了为了获得学分和创新性学分等之外,考察他们是否对第二课堂感兴趣,今后的计划和目标为何。其二,重点考察他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一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三,考察他们的创新综合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等能力。三方面都通过考核者,可以进入第二课堂。学校相关部门,包括团委、学工部、教务处、科研处,以及文学院(中文系)等部门,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其一,以上各职能部门可以通过先考察后投入的策略,即:在汉语言文学第二课堂建设一段时间后,对建设的情况进行初步评估考核,根据效果确定是否有必要建立创新基地,是否有必要提供相应的硬件措施,以及确定建立多少创新基地和硬件措施的事宜。其二,可以采用先设定一定数量的创新创业等项目,规定完成时间和参与人数,由学生负责申请和老师帮助指导的方式。在完成之后,同样可以采用先进行初步评估考核,根据效果确定,设立多少个创新基金申报和立项项目的事宜。至于评价考核制度,见后面分析。以上从三个方面谈及了保障机制,它们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深化建设的重要条件,缺少任何一方,第二课堂深化建设将无法顺利有序进行。

(二)深化建设的专业化、定期化、层次化

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的深化建设,为了取得预期的效果,需要走专业化、定期化、层次化的路线。所谓专业化是指课堂活动内容跟汉语言文学专业紧密联系,师生也几乎是本专业的学生。他们在经过第一课堂的教学之后,有着较为坚实的教学经验、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有必要进入第二课堂的教学。因此,教师应当对想要进入第二课堂的学生进行严格的专业考核。定期化是指在相对固定的时间里,进行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需要常规化,确保建立起长期活动机制,但不可以牺牲第一课堂为代价。有些师生将大部分的时间精力用于第二课堂,而忽视第一课堂,这是不可取的。他们应当认识到第一课堂的第一性,第二课堂的第二性,在完成第一课堂活动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第二课堂活动,这样才可以确保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质量。层次化是指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形式、目标等,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大致分为语言类、文学类、其他类三大类。以文学类为例,或许可将其内容大致分为三小类:文体活动类(基础型),大学生创新创业、职业技能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类(扩展型),科研类(研究型)三大类。再将文体活动类分为三大模块:古典文学、近现当代文学、近现当代文学文体及其赏析三大模块。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职业技能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类分为三大模块:古典文学、近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体朗诵与创作三大模块。将科研类分为三大模块:古代文学、近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研究三大模块。学生在选择这三大类的模块中,需要逐级选择,先选择文体活动类,最后选择科研类。而且在选择某一类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连贯性。比如说,选择了古典诗歌及其赏析模块,接下来必须选择古典诗歌朗诵与创作模块,最后选择古典诗歌研究模块。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文体特点、发展脉络、朗诵和创作、研究,有了一个系统的掌握。比起随意选取门类和模块来说,显然系统性更强,效果也会更好。

(三)完善评价考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