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特点范文

时间:2023-08-23 16:1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特点

篇1

一、外语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的概念界定

外语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的基础,而教学设计是外语学习理论的体现。人类了解和认识客观世界就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在学习的活动中,一定有一些内在规律帮助我们更快地认识和了解客观世界,提高学习的质量和学习效率。因而,学习理论是实现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石,而教学设计是理论与实践连接的桥梁。所谓外语学习理论,主要是对学习主体的认识,专门研究的是外语学习活动或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并对此进行深刻阐述和完善。外语学习理论的主要目标就是分析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心理和认知变化因素,以及激发这些学习因素的外在条件。简言之,外语学习理论就是研究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学好外语。外语教学设计就是指运用某种学习理论分析学习过程和目标,优化组合教学全过程中的各因素,以满足学习者需要的一种操作过程。具体地说,教学设计就是指应用学习理论的观点和原则,重新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选定相应的教学活动,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活动做出分析、评价,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此外,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分析学生特征、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进行学习评价等基本步骤。简言之,外语学习理论制约和影响教学设计的发展,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研究规范;而教学设计是系统地分析安排教学的过程;依据教学发展需要,教学设计对相应的学习理论进行接受和选择,两者相互影响、不可或缺。

二、语言学习理论的三个主要流派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出现,外语学习以及学习过程的阐释也不断与认知能力相结合,从而出现了不同的主要学习理论学派,即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作为西方和美国现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为斯金纳(Skinner)、桑代克等。依据于多年实验研究结果,斯金纳认为,行为主义语言学习过程是渐进、缓慢而复杂的过程,主要研究的是语言与整体行为的互动影响过程,所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语言学习和习得理论的融合。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观点,斯金纳指出人类可以构建语言刺激,之后,以与外部刺激同样的方式获得语言行为的学习控制力。简言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的观点为:(1)语言是在外部条件反射刺激下形成的行为习惯;(2)语言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什么样的语言刺激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3)语言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过程,随着正确尝试或反应的次数增加,犯错误就会减少;(4)语言学习的过程需要强化。如果给一个已发生的行为不断地强化刺激,相应的行为强度就会增加。总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语言学习首先就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提供外部刺激;之后,教师形成良好教学方法,提供最好的语言行为强化模式;进而,教师以诱发性的动作反应增强学生吸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最后,学生接受外界刺激,反复练习,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换句话说,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针对的是外部学习环境和刺激反应活动,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最初称为社会学习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由加拿大心理学家AlbertBandura正式提出。Bandura认为,外语学习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态度和行为后果进行学习,从而形成自己的新行为,了解新知识;其学习过程的关键就是采取观察、模仿和建模方式,通过注意、辨认、记忆、动机等一系列内在的心理活动,感知和理解新知识。因此,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就是学习并不仅仅是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相对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刺激反应观点),而是对刺激反应过程的阐释,其学习过程是阐释与内部认知心理因素(如动机、注意力等)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认知论与行为主义学习论的最大区别就是从关注学习者的外显行为转移到关注其内部和认知行为。依据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框架,语言学习过程就是信息加工和使用的过程。认知学习理论家们认为,语言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学习是一个比S-R联结要复杂得多的过程。学习者要注重理解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这些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也就是说,语言认知学习过程受内、外部因素影响:外部刺激仅是学习者学习发生的必要条件,而学习者内部因素才是关键。学习者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编码、解码和输出等一系列心理认知活动,通过判断、滞留和再生成等认知行为,从而获得新知识的形成和构建。总之,随着认知科学的快速发展,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获得认可和深入研究。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有两种取向:一是信息加工取向(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二是建构主义取向(代表人物是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mLearningTheory)实际上就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分支及拓展。1966年,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建构主义观点,称为皮亚杰派。在此理论基础上,科恩伯格、斯滕伯格、卡茨、维果斯基等从不同角度加深了建构主义的研究。皮亚杰认为,图式是认知形成过程的起点和核心,是心理认知活动的框架;图式的形成和认知发展变化受同化、顺化和平衡三个过程的影响。任何人的认知发展都要经历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通过感知与外界取得平衡)、前运算阶段(用言语、符号来表征内外环境)、运算阶段(思维具有符号性和逻辑性)、形式运算阶段(抽象的逻辑思维阶段,能把思维的形式与内容相分离,监控思维活动)。这种连续的认知发展其先后次序是稳定不变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指学习者通过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交互活动,以获得和建构新知识,是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新知识并不是纯粹客观反映,而是学习者对客观事实的阐释、理解和同化,是针对具体情境对原有知识图式的丰富和再创造。建构主义的学习者主动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即主动构建知识。这一主动构建学习过程是双向性的:既通过先前知识,学习者建构信息意义并超越所给信息;又依据原有具体图式重新建构新知识;学习者通过同化和顺应途径使新旧知识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互动的结构主义学习过程。在此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主动参与者和知识建构者,而教师是学生的知识引导者、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和促进者。总之,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是多元化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我国外语教学理论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基于三种学习理论的外语教学设计

随着三种不同学习理论观点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理论观点对外语教学设计的影响逐渐增大。教学设计的理论不仅仅针对教学课堂活动的安排和步骤,而且研究如何使实际教学符合教学规律与方法。为此,外语教学设计对不同的学习理论具有选择性和接受性。

(一)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外语教学设计

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为外语教学设计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实践证明,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依据行为主义理论,外语教学设计可以按照一定的操纵和制约程序进行,即外部条件形成语言习惯———不同外部因素影响语言行为———对应产生不同动作、形成不同语言结果———正确强化、巩固语言学习。可见,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主要强调学习的习得依靠的是外部行为变化刺激,通过强化、巩固和反复而形成。在行为主义学习过程中,教师是语言学习的中心和控制者,评价和判断语言学习的对与错;而学习者被看作行为主义反应论的有机体(organisms),仅仅是遵循教师指令进行行为回应,对学习内容和方式没有主宰权利,是学习的被动者。简言之,外语学习基本上是机械反应过程,通过生硬死背对话和重复模式训练,加强知识记忆,减少语言错误,从而自动产生语言话语的理解和意义的掌握,所以,行为主义的学习过程就是程序化的模式过程。

(二)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外语教学设计

依据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外语语言学习过程的发生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个体学习的形成就是外部刺激因素与学习者各种心理行为的认知转变过程。当认知过程正常反应时,学习个体的语言习得与知识储备就运行良好;反之,学习过程就会无效、延误,甚至困难重重。那么,基于加涅的认知学习理论观点,外语教学设计一般采取如下基本原则:创造不同的学习条件产生不同学习结果;而不同的学习条件受内外因素制约;外语教学最终目的就是合理安排相应的外部教学情景,以支持和促进学习者内部认知因素的转换。所以,语言知识和学习技能的掌握包括对学习环境的言语、动作、观察、分类、认知和总结等系列心理加工环节。为此,外语教学设计要包括以下教学活动步骤:言语或动作刺激;引起学习者注意;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者已有知识图式;呈现教学情景材料;指导、诱导学习行为;反馈、评价和巩固学习。教师可依据此步骤展开教学,但并非一成不变,每堂课可依据具体情境进行合理教学设计。由于不同的教学结果,每个教学事件的设计要体现出不同的教学策略,满足不同的要求,一般都要包括四个阶段,即导入、主体部分、结论和评定,分为教学组织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教学传输策略。总之,依据认知主义理论,每一种教学活动设计要根据具体要求而灵活运用其步骤,从而达到更理想的学习效果。

(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外语教学设计

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迅速发展完善,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其提供有力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研究者们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在此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己将发现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概念和知识,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特点就是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核心,学生可借助一定的外在学习情境(如文化、社会背景等),通过讨论或合作等不同教学活动方式,实现语言学习知识的意义建构。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语言学习过程的教学设计方法与步骤如下:第一,分析教学目标,确定学习主题和所需知识内容;第二,创设与主题相关的真实情景,有效激发学习者联想已有的知识和表象,构建意义;第三,设计学习主题新资源,利用原有认知知识同化新学知识,支撑知识建构;第四,构建课后自主学习模式。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就是自主学习,对于不同的学习个体,教师可采用不同方法,设计如支架式或随机式教学模式。第五,创设合作学习教学环境,开展小组讨论、协作,深化对学习主题的意义建构。第六,对学习效果评价,完善和强化补充学习资料。最后,建构意义,努力学习,消化、吸收新知识。

总之,随着慕课、微课等多媒体网络教育的飞速发展,外语学习理论将更加完善,教学设计将愈来愈多样化。当今,只有恰当地运用外语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我国的外语水平才能逐步提高并与世界接轨,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世界占据重要地位。

作者:陈雪 周若潇 单位:1.吉林师范大学 2.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金碧.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理论关系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56-58.

[2]JackRichards,TheodoreRodgers.ApproachesandMeth-odsinLanguageTeaching[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8.

[3]徐银燕.教学设计的概念以及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2):100-102.

[4]覃承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自主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56-58.

[5]刘晓玲.基于认知学习理论的多媒体外语教学设计[J].外语学刊,2009(6):164-167.

[6]宋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多媒体外语教学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12(35):150-151.

篇2

关键词:行为主义理论;学前教育;幼儿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3-0216-02

行为主义自诞生以来,在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中被广泛地运用着。行为主义理论之后,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相继兴起,这些理论的出现,给行为主义理论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始采用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作为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但是,行为主义理论并没有从此淡出教育舞台,它在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中仍然被广泛地运用着,尤其是在学前教育领域。

一、行为主义理论应用于学前教育的表现

1.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曾经说过:“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们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们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即强调环境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决定因素,人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后天习得的,是个人经验的产物。幼儿的行为和发展具有可塑性和可控制性,可以通过外部因素来塑造与修正幼儿的行为。因此,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创造适宜幼儿发展的良好环境,避免来自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培养身心健康的幼儿。

2.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学习刚刚起步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非常低,他们不能为自己选择合适的教材、教具、书籍等,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自主地构建知识结构。所以,在课堂的教学中,幼儿教师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可以说,在学前教育的所有环节中,幼儿的活动都受到教师的严格控制。例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幼儿教师根据自身的经验,为幼儿选择他们认为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活动和课程;在正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严格控制着幼儿的行为和反应,教师作为引导者,把握整个活动的进程。这种“教师主导”的教育模式适应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有利于幼儿认知等方面能力的发展,但是,“教师主导”在教学过程中对幼儿的要求比较一致,只关注了全体幼儿的普遍性的一面,而忽视了幼儿的差异性。

3.以表扬和惩罚作为主要的评价手段。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愉快的结果加强行为,不愉快的结果减弱行为。换言之,愉快的结果提高了个体做出某种行为的频率,不愉快的结果降低了该行为出现的频率。行为主义心理学另一个主要观点是强化的观点,行为主义者认为强化可以分为两种,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主要是呈现奖励和消除惩罚,而负强化则是消除奖励和呈现惩罚。行为主义者认为强化是导致人学习行为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认为奖励和惩罚等外部刺激能给幼儿带来学习的动力。因此,行为主义者特别强调在教学中运用奖励和惩罚的评价手段。在学前教育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xx小朋友表现很好,奖励他一朵小红花”;“xx小朋友坐得最端正了,他可以先吃饼干”;又或者是“你要是再不听话,老师就不喜欢你了”;“说话的小朋友,你们今天不能玩沙土游戏”等诸如此类的话语。这些话语和行为的实质是以呈现奖励和惩罚对幼儿的行为做出评价。

4.细分教学目标,小步子教学。行为主义提倡程序教学,所谓程序教学就是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它把一门课程学习的总目标分为几个单元,再把单元分成许多小步子。学生学完每一步骤的课程后,就会马上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即能得到及时强化,然后按顺序进入下一步的学习,直到学完一个个单元。学前儿童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保持在同一目标上,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知识。因此,细分教学目标和程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就显得相当必要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必须将抽象的教育目标具体为许多有着内在联系的活动,通过小步子教学发展幼儿的认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5.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所谓行为塑造是指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以连续渐进法建立个体新行为的历程。行为塑造是教育儿童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学前教育中,教师采用了许多行为塑造的方法对幼儿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进行培养。例如,在游戏活动后,很多的幼儿都不会主动收拾玩具,教师必须自己进行整理,这样就给教师的工作增添了麻烦。但是,如果幼儿教师熟悉并且善于运用行为塑造的方法,先教给幼儿收拾玩具的方法,并告诉他们,活动完之后主动把玩具收拾好,才是能干的孩子;其次,在每次游戏之后,都反复要求幼儿,对坚持得好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通过一段时期的练习,幼儿的这一行为就能成为自觉的行动,从而减轻了自己的工作负担,也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习惯。如果说行为塑造是运用呈现奖励的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行为矫正则是运用消退或呈现惩罚的方式纠正幼儿的一些问题行为和不良行为。行为主义者斯金纳认为只要不对该行为进行强化,幼儿的不良行为便会消退。例如,教师可以运用消退原理对幼儿的攻击进行矫正。幼儿攻击的发生无非是为了引起同伴或者成人的注意,如果教师对儿童的挑衅、争吵行为都装作不在意、都不予理睬,那么幼儿的不良行为就可以自然消退了。

二、行为主义应用于学前教育的原因分析

行为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在学前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有其必然性。

1.行为主义理论适应了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特点。首先,学前期幼儿的身体发展十分迅速,他们的脑中基本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整个大脑皮质发展到相当成熟的程度,很多神经机能也已建立起来,但是,总的来说,学龄前儿童的身体仍然十分柔弱。免疫功能还没有完全形成,容易受到疾病的感染;骨骼和肌肉富有弹性,容易疲劳,易受损伤;心肺功能尚未完善,负荷能力较差;同时,幼儿运动能力正处于发展时期,喜欢跑跳,喜欢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幼儿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幼儿不能长时间活动,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承载程度,分解活动目标和内容,对其进行“小步子”教学。其次,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学前期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的各种心理过程都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所谓具体形象性,即幼儿在认识事物时只能以具体形象的形式来进行,对具体、形象的事物的认识比对抽象的时间、空间等的认识来得深刻;幼儿心理过程的不随意性是指幼儿的心理过程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发生改变,幼儿心理活动的目标也随之改变。同时,幼儿期也是幼儿个性意识和社会性建立的时期,他们需要得到同伴和成人的肯定。

正是由于以上所述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自己构建学习机制,只能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说明进行模仿,所以,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决定着整个教学过程。其次,幼儿心理过程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决定了幼儿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再次,幼儿的依赖性非常强,他们需要教师的关怀、鼓励和信任。因此,适当的鼓励和奖赏会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有其相似性。首先,我国的传统教育历来重视尊师重道,将教师摆入了“天地君亲师”中,认为教师是仅次于天、地、帝王、亲人的存在,并且提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而行为主义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观点与其不谋而合。其次,我国自有学校教育以来,一直崇尚呆读死记、体罚和棍棒教育,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这一点与行为主义理论中“以奖励和惩罚作为教育的主要手段”有相似的地方。再次,我国自秦代以来,幼儿教育多采用模仿与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幼儿进入私塾等教育机构后,先生对幼儿的教育往往以训练方式为主,先生读念,幼儿习诵,这种教育方法与行为主义“强化”和“操作性练习”的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正是由于行为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有相似性,行为主义理论在传播到中国后,迅速地在中国教育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在学前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结语

行为主义理论自身的特点以及它与中国传统教育的相似性,使得行为主义理论在学前教育领域中被大量地运用。它给我国的学前教育带来了全新的理论体系,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行为主义理论的局限性。首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所依据的行为心理学原理没有考虑动物和人类学习的本质区别。其次,细分教育目标和程序教学的方法,将整体的、相互联系的事物划分不同的方面,不利于幼儿从整体上认识事物。再次,行为主义教学刻板、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学生提高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行为主义在教学中将幼儿置于教师之下的位置,不利于幼儿主动性的发挥,也造成了教师权威的滥用,从而阻碍教师的成长。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看待行为主义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辩证地运用于学前教育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刘小英.开放式创造性游戏的创设与指导[J].学前教育研究,2008,(2).

[2]林崇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刘玲.成熟主义与行为主义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研究,2009,(4).

[4]陈东莉.行为主义在课堂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教师,2000,(6).

篇3

"行",就是"行动",即"做"。这里强调的是学生行动,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完全行动起来。

"知"就是"知晓"、"掌握",这里强调改变通过教师"灌输"获得知识为学生自己在行动(活动)中获得知识技能。学生在"动"中获"知",这就是"行""知"统一。

"先学后教"和"精教多学",这是行知课堂实施的两个关键词。"先学后教"是就教学关系和教学顺序而言的,"精教多学"是就教学策略和教学目的而言的。

"以学论教"和"以学定教",这是"行知课堂"的实施评价原则。"以学论教"即以学生的"学会"与"会学",评价教学水平。这样的评价方式,既关注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也关注学生的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以学定教"即以具体的学情来决定教师"教"的内容和方法。就是要在学生先"自学、尝试、探索、发现、解决"后,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导引或进行解析、讲授。就学生而言,要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由单纯接受知识转变为学会自己去获取知能;就教师而言要求教师在观念上从关注"怎样教"转变为关注"怎样帮助学生学","学"是"教"的目的,"教"是为"学"服务的,从行动上真正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怎样学习的。

行知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达到使学生有效地获知识技能。如:学生预学,先学后教;互动探究,行知合一;课后提炼,知识系统化。

行知课堂教学评价:根据行知课堂的特点,我们采用阶段(学期)评价和终结(学科结业)评价,定量(成绩)评价与定性(学习中的"行"的自评、互评、师评)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课前、课中、课后的自学探究的行动评价)。

行知课堂的理论基础在哪里?本文就此谈一点浅见。

一、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深度参与为追求,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新课程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要求在教学中要努力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适当增加开放性、探究性教学。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意义建构

学习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对课堂教学影响较大的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始的一个心理学派。其基本观点是:学习是经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其公式为:SR(刺激反应)。在刺激反应之间不靠中介,直接联结。

教学法:倡导"小步呈现、积极反应、及时反馈、自定步调、提高效果"的程序教学。

由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传统教学方式的需要相适应,并在听、说、读、写、画、算、演、做等动作技能教学中应用效果明显,使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在今天,在传统教学方式流行的地方和一些动作技能的教学中,仍然富有生命力。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产生于20世纪 70年代,以美国心理学家加涅为代表的认知主义学派。他们认为:学习并非SR直接地联结,而是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为中介来实现的,即S-O-R("O"代表有机体的内部状态)。其主要观点有:学习是改变行为,学习是否发生可以通过行为表现的改变来推断。这就为课堂教学中通过练习、提问、观察、测验等形式来检查学习效果,获取反馈信息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成为了我们许多教师惯用的 "通过科学安排教学的外部条件来促进学生内部认知过程发生"的教学方法。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比,在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确认、学生特征的分析、教学策略的设计等方面,有了根本性的区别和发展。但是,公式S-O-R中 "O"的地位和作用实际上仍然从属于"S", 其相应的课堂教学,仍然是学习的发生主要靠外部客观事物的刺激,"教"依然处于中心地位。而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学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于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便应运而生。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后,结构主义被应用于教育领域产生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他们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也就是:学生获得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人(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文字、图象、实物、CAI、网络等),通过意义建构方式主动建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其主要观点有:

1、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不是外界客观事物对学生的强化刺激,不是教师对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而是学生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

2、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是双向的。在当前事物的结构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一致时,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与当前事物就会发生同化过程,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使原有认知结构得以扩充;当不一致、不能同化时,则会发生顺应过程,重新建构(改造或重组)原有认知结构。

3、学生对事物意义的建构是多元化的。人总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建构事物的意义,而事物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时空运动性,学生对事物的感知方式、个人情感和认知结构又具有特殊性,因此,即使对同一事物,每个学生对其意义的建构都可能是不同的。

4、学习应处于真实情境中。学习的目的在于能够真正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所处情境越真实,需要解决的问题越现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主动性越强,自由性越大,学习过程就越生动、有效。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① 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行知课堂的 "以学定教","精讲多学","互动探究"得以体现);

② 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行知课堂的"课前预学","课中讨论","课后反思"等多种机会进行学习);

③ 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行知课堂的预学内容在课中提出问题,通过交流、争辩形成对事物的新认识而获知)。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行知课堂强调"情景导入")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行知课堂的小组合作探究);

(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行知课堂的班级学习、探究小组、知识情景、实验实践等)

(5) 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利用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对于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则成为主动探索过程中迫切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内容。(行知课堂的"预学案")

(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义建构(行知课堂的过程评价得以体现)

三、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基本原理共同构成了其理论体系。

"生活即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

"社会即学校": 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

"教学做合一": 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同时,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这里强调"行","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知课堂的"行","知"意也在于此。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师;学生;建构主义;奥苏贝尔

中图分类号:G6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4-0220-02

1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严重弊病则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刨造型人材的成长按这种模式培养出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型人材而非创造型人才。这是因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学习理论方面的基础是行为主义。这种教学模式长期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就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众所周知,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只研究外显行为,反对研究意识和内部心理过程。他们把个体行为归结为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反应系统,即所谓“刺激一反应系统”,学习的起因被认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但是他们不关心刺激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因此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从而也就能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这就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根据这种观点,人类学习过程被解释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而教师的任务只是提供外部刺激,即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外界刺激,即理解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

由于我国教育理论界多年来以认识论取代对教学过程中认知规律的研究,导致绝大部分教师不了解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不熟悉甚至完全不懂认知学习理论,这就为行为主义大开方便之门,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特别盛行。由于这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和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迷信思想这种思想观念代代相传,不断强化,就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被束缚、被禁锢,敢于冲破传统、藐视权威的新思想、新观念被贬斥、被扼杀,大胆幻想的翅膀被折断,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其主动性无从发挥。这就等于从基底上移走了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人材赖以孕育、滋生和成长的全部土壤。创造型人材的培养就成了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

事实上,已经有许多有识之士通过中美两国学生不同特点的对比,看到了这个严酷的事实。他们指出,美国学生在上课时可以随意打断老师的讲课,提出自己的问题和不同的观点;而在我们国家,除非老师主动提问否则是不容许学生这样做的,学生也决不敢这样做。其结果是使中国的大学生与研究生和美国的同类学生相比,从总体上说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明显不如对方。这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长期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不仅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这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的教学媒体或其他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而“情境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资源提供”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必须具备的基本属性或基本要素。可见,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实际上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因而很自然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就成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相应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前者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通过各种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诱发学习的内因);后者则是为学生主动建构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学习的外因)。目前常用的自主学习策略有“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自我反馈式”和“启发式”等多种。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这是其突出的优点。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这又是其不足之处。由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所以上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正是建构主义理论本身优缺点的具体体现,在我们应用与推广建构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2 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则比较复杂,因为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从17世纪30年代捷克的夸美纽斯发表《大教学论》,提出班级授课制度,开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来。经过历代众多教育学家、教育心理学家的努力,使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不断深入,理论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其中比较突出的有19世纪德国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理论(预备、提示、联系、统合、应用),二十世纪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理论(他运用认识论对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加以改造。提出一种新的五段教学论寨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

用巩固、检查效果),赞可夫的“发展观”(认为教学不仅应当为掌握知识和技能服务,而且应当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即儿童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最优化”是指要从实际情况的具体条件出发,确定效果和时耗的双重质量标准,选定最佳教学方案,按照实施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进程,以期达到最大效益。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以及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认为不应强调增加教材的量,而应按照学科内容自身的体系结构即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绝大多数甚至90%以上的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教学目标的要求),加涅的“联结一认知”学习理论和他的“九段教学法”,直到二十世纪后半叶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等等。

综观上述,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有关的众多理论,尽管其中每一种都对这一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真正能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对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给以全面支持的恐怕只有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这是因为,学习过程既涉及认知因素,也涉及情感因素。因此,若要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给以全面的理论支持,必须既研究认知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又要研究情感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为了能实现对教学过程的优化,真正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最好还能在上述两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可以付诸实施的有效教学策略。按照这样的要求,再来看看上述各种理论,不难发现,其中有些理论完全没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基础(如赫尔巴特和凯洛夫的理论),有些虽然考虑了认知因素,但对认知学习理论的坚持不够彻底(如加涅和布鲁纳的理论),其它或是对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影响重视不够,或是未能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只有奥苏贝尔对这三个方面都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并取得重要成果。因此我们认为,以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作为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恰当的(但是并不否认、更不排斥其它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也能对这种教学模式在某些方面提供支持)。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内容较丰富,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和“动机理论”。

篇5

    心理语言学的初期发展受到三大理论的影响:一是以华生(J.B.Watson,1878~1858)和斯金纳(B.F.Skinner,1904)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二是以布隆菲尔德(Bloomfield,1933)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三是以珊南(C.Shannon,1948)为代表的信息理论。

    首先,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华生所创始的行为主义理论,在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70~1932)“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客观功能主义”的学说。他认为,学习就是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在华生看来,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刺激—反应(S-R)联接而形成的。继华生之后,斯金纳又在华生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1957年,斯金纳出版的《言语行为》(Verbal  Behavior)一书对言语行为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尽管斯金纳的《言语行为》后来受到了乔姆斯基的批判,但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射”和“可操作性条件反射”等的心理学理论不但影响着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研究,而且也为后来发展起来的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部分的理论根据。

    除了行为主义理论,以布隆菲尔德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理论也为心理语言学的初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布隆菲尔德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建立在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研究基础之上。其特点是用行为主义的原则研究意义,在确立语言单位时坚持严格的发展程序,总体上关心语言学的自由地位和科学性。尽管他的理论受到语义学家里奇(Geoffrey  Leech)的批评并成了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的“牺牲品”,然而,布隆菲尔德的研究方法不但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被广泛采用,而且也成了心理语言学研究“句子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

    心理语言学的初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珊南(Shannon)为代表的“信息论”的研究。信息论的研究牵涉到信息的计量、传送、变换、处理和储存。在语言的研究方面,信息理论认为语言的输出表现为一系列的信息符号,依次地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换。信息论的研究成果向语言学家对语言信息分布的分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和仿照的依据,同时也向心理学家和语言教育工作者在学习理论的研究方面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框架。自1948年信息论问世以来,信息理论中很多的研究方法都被心理语言学家所采用,用来研究“语言的感知”、“语言的产生”以及“语言信息的统计”和“信息分析”。特别是在“语言的编码”和“解码”的研究方面,大量语言信息的分析和研究均采用了信息论的研究方法。

    三、心理语言学中期发展的理论基础

    心理语言学的中期发展大体可以从1960年算起至1975年,共15年的时间。这主要是以西方心理语言学专着的大量问世为根据的。无论该划分是否准确,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无疑是心理语言学发展壮大的“酝酿期”,而这个时期心理语言学的发展基本上是以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和勒考夫(Lakoff)的“生成语义学”的研究理论为“动力源”的。

    首先,乔姆斯基于1957年出版了《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s)一书,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乔姆斯基对语言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可归结为以下4点:一是他强调语言使用的“创造性”;二是他针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提出“语言习得机制”,强调了语言习得的“遗传”因素:三是他提出了“语言模块”论,区别了语言系统的规则和表征与认知系统的规则和表征的不同;四是他提出了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这也是影响此后语言研究最为重要的新的语言理论。然而,正当乔姆斯基在努力修正自己的理论并试图提出新的研究模式之时,以勒考夫(Lakoff)为代表的“生成语义学派”与以乔姆斯基本人为代表的“解释语义学派”又在深层结构的“深度”问题上发生了争议:勒考夫认为深层结构还不够“深”,而乔姆斯基则认为深层结构已经“太深”。此后,尽管有人又提出“格语法”或“功能语法”或“交际语法”等的理论,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和勒考夫提出的“生成语义”的理论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时语言学的研究。

    四、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三大主题

    1.言语产生

    “言语产生”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研究:(1)言语产生模型的数据来源;(2)言语产生中的语言单位;(3)言语产生过程中的言语失误;(4)言语产生模型。首先,“言语产生模型的数据来源”主要通过对“言语失误”、“言语停顿”、“言语障碍”的数据分析,研究言语产生的过程及其影响言语产生的因素。第二,在“言语产生中的语言单位”的研究中,主要通过人们在“音素段”、“语音特征”、“单词”、“词素”和“短语”5个方面的语言行为以及对言语者所表现出的“言语失误”现象的分析,研究言语的产生过程。第三,在“言语产生过程中的言语失误”的研究方面,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研究:(1)言语计划;(2)词汇组织;(3)口误和言语失误的特征和起因。在“言语计划”的研究方面,主要以莱施勒(Lashley,1951)的“词语产生表现”和佛恩尼(Fournie)的“词语层级组织”等的研究理论为基础,专门探究语言产生模型中“言语表现”和“言语失误”的阶段和言语失误的预测。在“词汇组织”的研究方面,主要以弗洛姆金(Fromkin,1988)和戈莱特(Garrett,1988)有关同音异义词和近似音词所造成的言语失误的论说为基础,揭示“语义替换”、“音位替换”以及“语义/音位混合”等现象并以此研究词汇组织的过程以及造产言语失误的原因。在“口误”和“言语失误的特征和成因”的研究方面,主要以戈莱特(Garrett,1988)和卡特勒(Curler,1980)有关“词缀”和“功能词”在句中“换位”现象的分析为基础,探究言语失误的规律、成因以及言语产生的过程。第四,对言语产生以及言语加工模型的研究,主要以弗洛姆金(Fromkin,1971)提出的“话语生成器模型”、由戴尔(Dell,1986)提出的“扩散激活模型”和由莱沃尔特(Levelt,1989)提出的“信息构成器”分别代表的“串行模型”、“并行模型”和以莱沃尔特的“信息构成模型”的研究为基础,从语音的辨听,到单词的提取以至到语意的联接和确认,讨论言语产生的过程以及影响言语产生的各种因素。

    2.语言习得

    “语言习得”,不但是心理学和语言学共同关心的话题,而且也是心理语言学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1)语言发展的研究方法;(2)言语感知的发展;(3)儿童语言词汇;(4)句子的学习及理解;(5)语言的交际用途;(6)儿童语言习得理论。

篇6

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下位概念。教学设计作为一门学科,20世纪60年代初诞生于美国,8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我国。在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理论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课程教学设计在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课程教学设计作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一种工具与方法,非常巧妙地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在了一起,它是联结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案的纽带,对上承载着人才培养需求,对下衔接着学员认知基础、指导着课程教学。

一、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课程教学设计作为一种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工具,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在它的发展中,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对它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构成了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他提出了著名的三大学习律。准备律:对学习的解释必须包括某种动机;效果律:满意的程度越高,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就越强;练习律:重复刺激越多,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就越牢固。俄国生理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极大地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规律。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发展与改善了这一理论,创造了“刺激――强化――反应”公式。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奠定了认知发展理论基础,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纳赛尔的《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正式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据此编制课程教学设计,要抓住两点: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不仅要有助于学员理解,而且也要有利于知识的贮存与提取;为了尽可能让学员在短时间内学习较多的知识,就必须把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模块。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非是一家之言。教育专家从建构主义出发,总结出了一系列课程教学设计原则:强调以学员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因为学习必然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强调合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因为学员的思维和智慧最易被整个群体共享;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即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关注学员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最强音。其实,早在20世纪中叶就已经萌发了这一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罗杰斯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并为我们确立了课程教学设计的根本目标:以学员为中心,设计符合学员特点、经验、需要和个性发展的教学。

(二)教学理论

1.发展性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这种理论的基本思想包括:发展对象要体现全体性,为此,课程教学设计要面向全体学员;发展策略要体现多元性,要根据不同课程、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发展动力要体现主体性,必须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

2.结构主义课程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的、富有活力的简便方式表达出来。这一理论为课程教学设计提出了基本要求:要结合学员特点科学选择教学模式;要按照经济性原则合理规划教学内容;要科学设计信息反馈环节与方式。

3.有意义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他创造了先行组织者概念,这些在新知识之前提供的相关的、引导性背景材料,能有效地组织学员理解和记忆新知识。运用这一理论开展课程教学设计基本步骤是:明确课程目标、提出先行组织者,唤起学员对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意识;设法让学员理解学习内容与先行组织者的关系,帮助学员寻找新知识与现存认知结构的相关性,从而固化学员的认知结构。

(三)系统理论

课程教学设计是针对教学系统进行的规划活动,因此系统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最具指导意义的是整体性原理,这是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遵循;反馈原理,要求强化教学员间、学员间信息交流,对整个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控制;有序原理,要为学员讨论交流创设情境和条件,促进教学系统由较低级向较高级的结构转变。

(四)传播理论

教学过程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所以教育传播理论必然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反过来,要想使教学传播过程有效进行,就需要对教学系统进行设计。

二、课程教学设计的实践路径

课程教学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过程模式。但是,不论哪种过程模式,其实践路径都由分析、设计和开发三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必须建构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之上。

(一)分析环节

1.课程教学需求分析

课程教学是一个系统,每个系统都有个目标。教学系统就要有个学习目标,明确这个目标,可以引起学员注意并把他们导向正确轨道,这对学员的学习是重要的,对教员的课程教学设计也是很有帮助的。根据程序教学理论,学习目标越精细越好,所以课程教学需求分析,就要从基本要求层面,对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进行细化;按照系统论的原则,教学系统的目标,应该根据更大的教育系统的环境要求来确定。所以,我们的分析首先从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入手,然后提出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2.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重点是按照信息加工分析、层级分析等方法,揭示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衔接、搭配、内在联系及其特点。在文字分析的基础上,最好搭配使用知识结构图或者概念地图等。如果能够将分析的思维过程编制成思维导图,效果可能更好。

3.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通常包括学员当前的状态和特征两个方面。当前的状态,就是目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与应该知道什么、期望知道什么、需要做什么之间的差距,或者说就是要弄清,学员现有发展水平与在同伴和教员指导下能够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这就是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和依据。学员的特征,主要是学习风格和学习态度。重点是从生理要素及心理要素的角度分析学员的学习风格。

4.实施条件分析

实施条件分析是一种学习环境分析。在现代教学论中,学习环境既要包括教学设施设备、教学材料等物理因素,还要包括教学环境中存在的人员、文化等社会心理因素,比如,教员的个性特征、特长爱好会影响到学员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的形成,各教学班的文化特点也将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产生重要影响。

(二)设计环节

1.教学总体思路――宏观教学策略设计

依据不同的学习理论有不同的设计。比如,根据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总体思路的设计,主要包括学习环境的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学员行为的管理三个方面,并据此为学员提供特定的刺激,从而引起特定的反应,教学策略设计和课程教学的艺术就在于如何安排强化;如果以学习活动为设计中心,那么按照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设计内容应包括学习活动、学习环境和知识传递三个方面。

2.具体落实措施――中观教学策略设计

中观层次的教学策略设计,必须要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满足课程教学的需求。为此,一定要把知识与技能具体体现在教学目的里,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设计中。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内容及教学媒体等,按照模块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

比如,根据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设计的程序教学策略:小步骤呈现学习材料――体现程序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教学设计的循序渐进原则,对学习者的任何反应立即予以反馈――体现即时反馈原则,学习者自定步调学习――体现促进学员积极参与原则;对于适合自主学习的模块,可以设计启发式、支架式或抛锚式等教学策略;对于现代化教学媒体运用较多的模块,可以设计视听强化教学策略,重点是设计强化程序、确定强化时机、选择强化物等。

当然,在设计实践中多数情况下是综合考虑的,而且同一模块可以设计不同策略。同时,由于教学工作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特点,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即使是中观层次的教学策略设计也不是适用于具体课堂的,更不适用于所有课堂。

篇7

一、 以教师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1.模式类型

(1)演示型教学模式

演示型教学模式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主要利用多媒体形象地演示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把一些教师难以有效讲解的、学生理解困难的知识点简单化、形象化。和传统课堂相比,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也仅仅是为了配合教师的讲解。王兴华关于演示型模式的论述较为详细,他认为演示模式的实施步骤为:①教学设计,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及教学策略;②复习提问,主要是为了回顾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③导入新课;④讲解新课,利用多媒体技术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⑤课堂练习;⑥小结评价。[1]

(2)讲授型教学模式

讲授型教学模式在延续了传统教学模式优点的同时,借助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等进行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了教师、学生可以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上课。按教学时间的特点可分为同步式讲授与异步式讲授两种形式。同步式讲授几乎和传统教学模式无异;异步式讲授主要是教师将学习内容放在网络上,要求学生自学,有问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来获得教师帮助。

2.理论基础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在多媒体教学发展初期,行为主义是其主要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由于经验的反复练习而引起的行为比较持久的变化。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是主要代表,它把学习内容分解成许多小项目,按一定顺序加以排列,并对每个项目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针对每个问题进行回答,回答后立即提供正确答案,答对了就可以进行下一个项目的学习。根据这种观点,多媒体的作用不再仅仅是呈现刺激,还得和学生的行为联系起来,接收学生的反应、控制学生的学习顺序、经常和即时性的强化、允许学生自定学习步调等。演示型教学模式和讲解型教学模式正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实际运用,它们都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通过提问(刺激)―回答(反应)―确认(强化)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经过反复练习来获得知识。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有意义接受学习”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两类,只有在当前所学的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的联系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否则就是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实现有意义学习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接受学习,即所学知识的全部内容都是以确定的方式由教师传递给学生;另一种是发现学习,即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奥苏贝尔认为在一般的课堂上最有效的是接受学习,教师的讲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主要方式,而发现学习只适用于实验课,并且不能够有效地传递学科知识。在多媒体技术引进教学的今天,教师能够利用图像、动画、声音以及视频等多种方式辅助讲解过程,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接受学习。

3.以教师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点与局限性

以教师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继承了传统教师中心型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比如能够系统地传授知识,尤其是逻辑性强的知识,但是忽略了学生的发展及其主观能动性,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等。该模式还没有充分发掘多媒体的优势,仅仅把多媒体技术作为知识呈现或者强化的一个工具,多媒体的作用仅局限于代替黑板板书,化抽象为形象。

二、 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1.模式类型

(1)发现式教学模式

发现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利用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去自主发现结论或规律。该模式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推导出未知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直觉思维和迁移能力。但是该模式对学生要求较高且费时费力。

①探索型教学模式

探索型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利用多媒体所创设的有利于学生探索和发现的教学情境下,围绕某个课程问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且充分利用所学知识以及现有材料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基本实施步骤:情境导入,明确问题;分析问题,明确应用的概念或规律;分组讨论,提出假设;共享方案,评选筛选;计算证明,验证假设;汇报总结,拓展应用。[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媒体主要发挥着情境创设、问题呈现、交流讨论、展示方案、表征方案、计算等工具作用。

②协作型教学模式

协作型教学模式是指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合作互助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实施步骤是:提出学习目标或任务;寻找网上协作伙伴,组成学习化的团体;协作小组成员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源进行自学并讨论;小组汇报交流,总结学习成果。[3]信息技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作为交流工具,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资料,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讨论。

③专题型教学模式

专题型教学模式以专题为课程单元,专题内容应具有问题性、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专题,利用网络搜集信息,或者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探索研究。学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权威网站、资源库等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对素材进行加工,并制作成专题网站,在网站的信息交流平台上讨论,把新成果加入专题网站中,以扩充专题网站资源。[4]

(2)讨论式教学模式

讨论在教学中使用非常广泛,讨论式教学模式即以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学生就教师提出的某一问题进行课堂小组讨论或者网上讨论,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该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且教师具有较高的课堂管理能力。

①讨论型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讨论对怯于在公共场合或者老师面前发言的同学来说作用不大,然而网络环境下的讨论能够充分调动起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畅所欲言。网上最常用的是利用电子布告牌系统(BBS)和在线聊天系统(CHAT)进行讨论,通常分为异步讨论和在线讨论两种情况。教师控制整个讨论主题和过程,引导和监控学生积极参与学习。[5]

②支架式教学模式

支架式教学模式主要是在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认为知识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利用多媒体所提供的各类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建构而获得的。这个过程包括“情境”、“协作”、“对话”和“意义建构”。该模式的实施步骤如下: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建立知识框架;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中;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对话等活动;效果评价。多媒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2.理论基础

(1)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

杜威是学生中心的典型代表人物,他认为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并制定出了五步教学法:①为学生创设一个课题,情境与实际经验相联系;②为学生提供资料,帮助学生发现问题;③学生自己提出解决该问题的设想;④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进行探索,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案;⑤进行实验验证,学生根据假设方案亲自动手去做,检查达到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的目标。[6]利用媒体技术建构起来的学生中心型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探索中学到知识。这正是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的体现。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简单的讲授而是学生自己去建构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建构新知识的引导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建构者,多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用来帮助学生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的工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通过网络答疑等方式辅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3)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强调学习情境的结构性,因此,提倡采用设置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和发现事物特性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课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事物的规律,用自己的方式加工组织知识,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多媒体技术为该理论的实施提供了条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各项功能能为学生创设结构性的学习情境,使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合作,利用计算机收集资料进行自主探索。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应该从学生出发,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选择,强调亲身体验和自我评价,主张教学公平、平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扮演传授者的角色,而是做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的促进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学会合作,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

3.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点与局限性

与以教师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类似,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也继承了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比如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对所学知识记忆深刻,但是忽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习的知识系统性不强,等等。多媒体的使用扩充了学生学习的信息量,培养了学生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学习甚至自学的能力。但是该模式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不仅要具备娴熟的多媒体技能,还要具有良好的教学机智(利用该模式教学,课堂过于活跃,有时很难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并且这种模式因为给予了学生很多活动、思考时间,比较费时。

三、 多媒体教学模式的适用条件

1.以教师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的适用条件

这种模式主要由多媒体来呈现教学情境或知识内容,再配以教师的讲解或演示,整个课堂设计井井有条,比较适用于新课的学习,尤其是陈述性的知识。当课程内容较多时,利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较有利,因为:一方面,课程内容较多,教师讲解或演示效率较高;另一方面,能够节约部分课堂时间,为教师讲解、学生学习争取了更多时间。

2.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的适用条件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媒体进行自主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该模式对教学内容、教师以及学生的要求都较高。对教学内容而言,比较适用于探索性的知识;对教师而言,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教学机智以及使用多媒体的能力,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并且能够对学生探究出来的内容进行很好的总结;对学生而言,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当学生不具备条件时就很难完成探索的任务。

以教师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各有千秋,其功效取决于运用得恰当与否。首先,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自身以及学生条件合理选择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技术日臻成熟的今天,很多教师过于追求技术的花哨,认为利用网络、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才是最好的,实际上有些课程内容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更容易达到预期效果。只有适合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才是最好的。其次,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应该取长补短,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无论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模式都不是完美的,应该根据具体的课程特点取长补短,在合理使用的同时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另外,在课堂的不同阶段,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 王兴华.高中数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实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

[2] 杜鹃,钱守旺.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周蓉,郭琳.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09(28).

[4] 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4).

篇8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之后的进一步发展。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多媒体课件制作,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艺术地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兴趣,提高课件质量。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媒体课件;真实情境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加速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受到新的教育观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挑战。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但当今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还不尽如人意,存在着“重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讲解,轻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设计”、“网络教学内容的呈现仍存在着文字教材搬家现象,缺少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设计”、“教学内容表现形式单一,自主学习资源不足,导航系统不强”等问题,大部分是传统课堂的搬家,学习者感到只是材料的形式有了变化而已;教学内容、难度与学生知识水平不符,学生缺乏远程学习的经验,学习感到困难;学习内容过多,完不成学习任务;版面设计不科学,学生学习时容易疲劳,影响学习情绪。细究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在于缺乏适合远程教育特点的教学设计、忽视对学习者特征的深入分析,背离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初衷。作为网络学习的内容,课件绝不能是印刷教材的翻版,而是要最大限度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和个性化的特点。建构主义是现代学习理论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它对教育理念的创新,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皮亚杰(JanePiaget)、科恩伯格(O.Kemberg)、斯滕伯格(R.J.sternberg)等所创立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兴起。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一方面要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另一方面要顺应新知识,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它提倡情境学习,就是在所学知识的真实的与应用的环境中,通过目标定向活动而进行的学习。学生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先进的学习理论理应成为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思想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不同的出发点,导致根本分歧的两种教育思想、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

建构主义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是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与突破,为教学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观和教学观:学习具有自主性、情境性和社会性,学生不再是外界刺激的接受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教材不仅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且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对象,教学媒体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手段,而且是学生的认知工具。

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3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多媒体课件制作

3.1以学生为中心

在多媒体网络教学进程中,学生有时处于传递——接受学习状态,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索,在情境中自己确定问题,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自己进行意义的建构。基于此的多媒体课件首先要考虑的是课件的教学价值,即这堂课是否有使用课件的必要。如果传统的教学方式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没有必要化费大量的精力去制作课件。在确定制作课件的内容时,要有所选择、筛选,突出重点,帮助学习者清除学习道路上的障碍,要注意选取那些没有演示实验或不容易做演示实验的教学内容。例如,《药用分析化学》、《护理学》等课程概念、原理及实验操作等知识都比较抽象,这给学生理解、掌握它们带来一定的困难。用计算机动画来演示,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理解、掌握它们的本质属性。其次要考虑课件的易用性——有友好的操作界面,有含义明确的按钮、图标和链接,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可以灵活方便地向前、向后和跳跃。再者要分析考虑学生需求、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课件的教学设计是要围绕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教学全过程,其中包括教学需求、理想的学习结构、学生原有的学习结构、实施的学习结构和实施效果的评价。由于知识是由学生主动建构的,故他们的学习也应是灵活多样的。所以多媒体课件要务必遵循开放性原则,亦称随栅性原则,使课件有多个学习起点和多条学习路径,为学生灵活地展开学习进程创造条件。这一原则正是课件超文本结构设计的指导思想。

3.2以教师为主导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帮助学习者形成学习动机;创设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多种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充分考虑教师、学生、教材和多媒体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正确处理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个有机的整体,才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3.3开展“协作学习”

由于知识的复杂性,学生不可能对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同时,由于隋境中问题的艰巨性,学生不可能完全独立解决,从而使面对面的或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的“协作学习”成为必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协作”发生在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发生在学生与计算机、与教师乃至学生与学生之间。比如,《资产评估》、《资产经营》、《教育经济学》等课件专门设计了专题讨论栏目和小组学习研讨、辩论会等视频活动,对同一问题用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此过程,让学生有超越自己的认识,丰富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在对各种观点进行组织和改造的过程中,提高意义建构的能力。

3.4创设真实情境

篇9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代表了学习理论的发展方向,对学习的主动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的强调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理念。建构主义对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的独特解读契合了心理健康教育对主体性、情境性、活动性、体验性的内在要求,启迪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处理了“教”和“育”、感知和体验、个体活动和群体活动、情境性和抽象性、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等一系列焦点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走过了20年的风雨历程,成绩斐然,进一步的发展与深化需要有先进理论的引导。时至今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理论需求与建构主义理论影响的扩张,促使我们思考与梳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剖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埘心理健康教育的启迪与影响。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理念

回顾学理论的发展历史,2()世纪前半叶比较活跃的是行为主义、格式塔理论;20世纪50年代认知结构理论、人本主义、信息加工理论代表了学习理沦的主流;建构主义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登了学习理论的舞台,影响日益扩大,代表了学习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从行为主义到信息加工理论基本上都以客观主义为基础,认为事物的意义存在于个体之外并完全由事物本身决定,对事物的学习与认知就是从外部事物到心理的单向的信息接收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由事物单方面决定的,还要依赖于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学习足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者需要将新旧经验结合起来,不断地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的,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

与以往的学习理论相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体现出三个重要特点,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从外界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需要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师生与课堂以外的同伴、专家、实践工作者以及更广泛的社区的互动,高度重视学习共同体的协作学习;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强调知识和智慧的情境性,认为知识生存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知识、学习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等一系列观念做出了新的阐释与解读。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假设、一种解释,不是最终答案,知识并不能准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对知识的理解依赖于每个学生的经验背景。在学生观上,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不同,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需要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中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在学习观上,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简单是知识从外到内的转移或灌输,并不是学习者原封不动地接受、占有知识,而是学习者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新旧经验的双向相互作用表现为同化和顺应的统一。在教学观上,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知识经验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通过激发和挑战其原有的知识经验,提供有效的引导、支持和环境,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要求与内在规律,心理继康教育的目标是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与心理健康的维护,这一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特殊性。

1.主体性

如果说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存在着双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的话,那么,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只有一个主体,那就是学生。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无法靠外部强制实现,无法在被动中完成,也无法通过客观知识的掌握生成。主体性集中体现为主观性、能动性、自觉性。所谓主观性,意即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是改变客观的存在,而是改变对客观存在的感知、体验以至态度与行为,这与其他学科教学中以客观知识的掌握为目标截然不同。能动性意味着,没有主体的积极感知、体验和活动,仅凭外界的教导与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外界仅能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适宜环境,而不能代替学生的自觉参与和积极改变。自觉性则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依赖于学生对自己心理健康状况的清晰理解与对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强烈要求,在适宜环境的影响下能主动地确立目标,改进认知,丰富体验。

2.情景依赖性

其他学科教学所重视的知识传授主要是在课堂环境内完成的,通过教师的讲解与课堂练习就可以掌握知识,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多数情况下需要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知和体验;其他学科学习的主要是一些抽象性、概括性知识,而心理健康教育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都是具体的、可以感知的,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只有在具体情景中才能呈现出来,心理问题的解决也只有在具体情景中才能实现;其他学科所解决的问题可以是形式化的、理论性的、假设性的或者经过简单化处理的,从纷繁复杂的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问题的基本轮廓供学生去练习、应用,而心理健康教育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学生在发展中真实遇到的、亟需解决的问题,无法与具体的情景剥离,在不同的情境中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可能就有所不同。

3.活动体验性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特定性决定了其过程的特殊性,与其他学科知识学习相比,心理健康教育更强调主题活动、情感体验、个体问互动。在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时,学生在独处的情况下就能完成学习任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生与同伴团体相互比较、相互参照,在实际活动中切身感悟才能提高;其他学科知识掌握的标准是固定的、统一的,学习效果的评价指标是量化的,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效果的评价指标是多元的,知识的掌握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主要的考核指标,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认知冲突、情感体验、思想改变、境界提升比单纯的知识掌握对心理健康来说更具价值,心理健康体现在知、情、意、行多个方面,是知、情、意、行的完整统一。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主动性、社会互动性、情景性内在地适应了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的主体性、活动性、体验性与情景依赖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教学观的阐释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一系列启迪,为顺利解决长期困扰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系列难题如“教”和“育”、认知与体验、个体学习和群体活动、情境性和抽象性、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等提供了新思路。

1.“教”和“育”的关系

“教育”蕴涵了“教”和“育”两种过程,两者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教”重在传授、指导、给予,体现了信息与知识由外及内的传递,在“教”的过程中体现了知识传授者的主体性、能动性,而对知识接受者的主体作用强调不足。“育”重点强调环境条件的创设,犹如园丁培育花草,园丁的主要工作是提供花草成长所需要的阳光、水分、土壤、空气等基本条件,而成长则是花草自己的事情,花草通过有效地利用各种条件,吸收养分,茁壮成长。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充分利用环境条件对事实的积极建构,高度强调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前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习者的主体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构主义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强调与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主体性的要求在“育”的实践中找到了契合点。在“外部输入——内部生成”这一维度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强调学习者内部的生成作用,对学生主体性的要求预示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教师不再是权威的说教者、教导者,而是共同活动的策划者、参与者、协调者、监督者。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培育,重点不在“教”而在“育”,外部的强制灌输让位于个体的切身体悟、积极内化、主动建构和自觉完善。

2.认知与体验的关系

认知与情感是学习的基本心理过程,然而受传统学习理论影响,在一般的学科知识学习中,学习的目标被界定为知识的掌握,认知就成为学习的主要心理过程,冷冰冰的客观知识可以被个体毫无情感地占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智力水平、认知风格和人格特征的人,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建构主义的这一观点启迪心理健康教育在重视认知过程的同时,更要重视情感体验,在真实环境中的真情实感更能激起个体内心的强烈体验与震撼,更有利于激起认知的冲突与情感的升华,推动个体修正不合理的认知,进一步丰富认知结构,促进行为习惯的改变。在个体心理品质优化、心理素质提升的过程中,情感体验成为枢纽与核心,连接了认知与行为。积极环境营造积极体验,积极体验形成积极人格。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是发展个体积极人格、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当个体有了更多的积极体验之后,它就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由于是来自个体自身内部,所以更容易形成某种人格特征。

3.个体学习与群体活动的关系

传统学习理论在论述个体学习过程和机制时,不约而同地假定学习是发生在个体头脑中的事情,与社会环境无关,学习就是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理解、领悟与掌握。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外界的强化对学习者个体的影响;认知结构理论强调的是个体头脑中认知结构的发展与变化;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用计算机类比人的认知加工过程,从信息的接收、存贮和提取的流程来分析个体学习的认知过程;人本主义虽然强调了学习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然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学习者依然是指个体学习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尤其是社会建构主义颠覆了这一传统,旗帜鲜明地指出,学习不是学习者个体的单打独斗,而是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与协商。每个学习者拥有不同的经验背景,对同一事物会从不同角度做出不同理解,不同观点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会促进置身于其中的学习者对事物的深入理解,合作学习、互动学习、学习者共同体等观念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强调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有益启迪。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形式不是课堂讲授,而是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每次的主题活动中,教育者需要精心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愉悦、启迪、开放的氛围与环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个学习者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协商,实现心灵的交汇和观点的碰撞,彼此加强沟通,倾力合作,启迪智慧。也只有在彼此互动之中,学习者才能够更深刻地体察他人,拓宽思路,以人为镜,躬身自省,全方位认识自己。

4.情境性与抽象性的关系

传统学习理论对学习基本持“去情境化”的特点,将概括化的知识作为学习的核心内容,知识可以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来,学生可以脱离具体物理情景和社会实践情景进行学习,所习得的概括性知识可以迁移到各种具体情景中。建构主义倡导学习的情境性,主张知识与智慧与具体情境联系在一起,知识无法抽象地独立于具体的活动与情景,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理解,“在实践情境中所生成的实践性知识是现实世界中最强有力的智慧”。

情境性学习观点强调了教育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以此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虽然需要学生掌握一些抽象性理论与概括性方法,但更需要重视以下因素:1)真实的问题情境。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超越学校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更多地将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之中,活动内容应该与对应的现实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同构性,不能过于简单而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2)情境化的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应该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之中的,不存在超越具体情景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抽象方法。3)社会性互动合作。现实问题解决总是在一定的共同体之中进行的,学习者也应该在学习共同体之中进行合作互动,持续地进行交流和协商。

篇10

关键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意义学习;实践能力

引言

机电类专业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过去因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陈旧,实践教学条件不完善,实践性环节偏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成学生被动吸收知识,面对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在市场经济需要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新形势下,有必要对及机电类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巩固和消化课堂所讲授的理论内容,培养其独立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教学质量能较好地适应现代制造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对人的学习心理结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和揭示的理论。只有把握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才能有效地设计教学,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实践。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思潮,是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第三大势力,其学习观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强调意义学习。意义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为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意义学习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只有学生具有了学习的中心地位,他才能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才能自觉地深入地进行学习,才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评价,从而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

2、关于学习的自主性。学习是个人主动发起的(不是被动地等待刺激),学习者内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极为重要。个人对学习的整体投入不仅涉及认知方面,还涉及情感、行为、个性等方面。人的学习以自主学习的潜能发挥为基础,学习过程就是要求知或学习的潜能自主发挥的过程。

3、关于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许多意义学习都是在学生实际生活中进行的。学习的内容是学习者自己认为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实践、知识和经验。最好和最有效的学习不是学习静止的知识,而是学会如何学习。

2 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侧重书本知识和理论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很少。欧美高校则将大多数机电类专业课程定位为实验课,强调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活动以教师为副、学生为主。学生通过综合型、研究型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构思、设计、实施和操作环节,掌握课程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从课程内容来看,欧美高校做法更合理,但是,开设实验类课程需要提供良好的开放实验室环境,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都不具备这种能力。因此,我们借鉴欧美高校在该课程实验教学中的一些较好的做法,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实施了 实验教学改革:在教学目标上,我们强调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上,我们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

3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3.1 建立以学生为主的应用型实验模式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适当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被释放出来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中心地位,这为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要十分重视学生个人意义的学习,信任学生的潜在能力,以他们为中心,激发他们高层次的学习动机。

我们建立了以学生为主的应用型实验模式。在实验的前一周把实验任务书发给学生,任务书中清楚地说明实验目的和要求、可以提供的实验仪器资源、实验注意事项等。学生根据实验任务书写出实验原理、详细的实验步骤并画出实验连线图。实验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需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并适时加以指导。对规定时间内难以完成实验的学生,可插入下一组继续进行,直到完全做好实验。这种实验模式应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2 利用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是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实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它是一种支持学生进行意义学习的各种真实问题的组合。如果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因此,教师要能发现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真实的同时又与教学活动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挑战各种复杂的问题情境。

我们在本课程的实验教学中,结合工程实际和科研项目,提出典型的案例来引出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积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提高学生参与性。在课外,组织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对该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均可参加。根据科研项目布置难度相对较大的题目,兴趣小组的学生积极参与该题目。因为科研项目课题与应用紧密结合,提倡解决实际问题,任务本身具有挑战性,学生必须亲自探索、研究,依靠自己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容易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在科研项目开发中,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领悟,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3 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完善实验教学条件

与传统教学相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应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因为当学生觉察到某些学习资源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便可以发生;当某些学习资源有悖于学生自己的看法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往往受到抵制。

由于实验条件有限,以往的机电类课程实验教学难以完成一些较复杂的实验,而且某些简单实验完成的效果也不太好,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脱节的现象,学生理解这门课程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克服条件建设不足的困难,我们开发了多个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多媒体演示实验教程,把虚拟实验室搬进了课堂,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信号分析理论。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在高起点的工程环境中进行综合实验和工程实践训练,又为学生自主设计、制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这些教学条件的完善也较好地适应了当前科技发展和市场经济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也为培养具有良好工程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供了理想的成才环境。

3.4 提高师资队伍的实验教学能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追求认知与情感的结合,极力突出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以便能形成一种以认知与情感之间的协调活动为主线、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的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指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须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责任心强,乐于吃苦,具有奉献精神,才能更好地与学生相互认可、互相欣赏,以朋友式的关系进行交往。为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实验教学能力,一方面,我们鼓励任课教师每年有一定的时间到企事业单位和实践教学基地参加生产、科研活动,进行横向课题研究,促进教师自身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另一方面,我们从工矿企业或科研院所聘请了大量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校兼职,以充实实践教学队伍,促进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

4 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人们非常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追求以人为本的处世哲学,这给我们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上几方面是在机电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中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初步尝试,从教学效果看比较成功。它达到了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的目的,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实验中的主动性,使他们有了较大的思考空间,突出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成.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电化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3(3):58~59.

[2] 喻红,王峻峰.基于案例的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