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教学理论范文
时间:2023-08-23 16:1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境教学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对语言的运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语言环境,同时也受到语言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所谓语言环境,简而言之,就是语境。语言的内部环境和语言的外部环境共同构成了语境,其中,语言的内部环境即上下文,指的是交际中为了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所使用的话语结构、表现方式及构成因素,如口语中的前言后语、内部衔接等;语言的外部环境即文化环境、社会环境、情景语境等,它包括诸多因素,如社会政治背景、社会文化背景、交际双方的社会心理因素、社会角色、交际双方的百科知识等。由于所包含内容的宽泛性,目前在学术界仍没有对语境分类的统一标准和广泛共识,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来看,我们比较赞成将语境分为“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即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因为这种分类方式在将语境进行了二分这样的传统观念上又加入了“文化语境”这一类别,充分体现出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这一学科特点。
随着近些年语用学理论研究的扩展和深入,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已经不知不觉地将语用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其中,强化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同时更好地解决了以往对外汉语教学中面临的难点问题。借助语用学中的语境理论,我们可以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巧妙的语言环境,以利于留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一些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起到增强留学生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
利用上下文语境找出话语所表达的真实含义,使学习者能够准确地掌握词汇意义或整个会话的正确意图。例如“由于今天刮大风,我不会骑自行车,我要步行去学校”,在这个句子中“我不会骑自行车”常被理解为“我没有骑自行车这个能力”,这也是一种正确的、通常意义上的理解。但是联系上下文,我们发现,这个意义与“今天刮大风”和“我要步行去学校”不构成语义上的因果关系。所以,由此可以让留学生认识到“我不会骑自行车”在这里的含义是“我不想骑自行车”。再如,将“这种日子我受够了,一天也过不下去了”和“我们打算选个好日子去领结婚证”,在第一个句子中“日子”的含义是“生活”,而第二个句子中“日子”的含义是“日期、天”,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之下就会有不同的含义,只有联系上下文语境才能找出词语的正确含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贯穿始终的重点和难点,留学生中文说得是否准确、地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正确地运用词汇,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上下文语境区分一些近义词以及一词多义的情况,从而使学生在掌握词汇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它的用法及使用的环境,提高运用词汇的能力。
情景语境包括时间、地点、交际双方、交谈的话题、交谈的正式程度、交谈的方式或媒介等存在于交际活动中的具体因素。培养留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情景语境的充分利用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与情景语境相关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例如,教师给学生描述一个具体的情景,规定谈话双方的身份,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对话,在对话结束后总结这段对话的主要意思,并表达个人的观点或想法。在情景教学中,每一个因素的变动,都会对整个交际活动产生影响。教师也可以采取变换情景因素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情景因素的变化所带来的交际过程的变化。这种改变情景因素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交际环境的适应力,提高学生对交际场景的辨识度。在教学活动中,巧妙地设置情境、充分地利用情景语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同时也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进入特定的情景之后,更容易对所学的词汇和语法形成深刻的记忆和全面的认识。情景教学是把语言的教学放在交际这个大背景下,有助于学生建立起系统的语言知识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社会语境主要包括文化风俗、社会心理、认知方式、传统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语境”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社会是语言存在的土壤,文化的差异映射到语言上就会表现为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对语言的使用、语义的理解有很大不同。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使得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语境对于正确领悟言语含义、减少语病、语误是一项重要因素,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留学生可以在语言本体教学中学到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相关知识,但是离开了文化语境的教学,就极有可能造成留学生误解对方话语含义,产生了交际困难的情况。例如,外国留学生与一位中国同学对话时说“你穿这条裙子真是太漂亮了”,中国学生回答说“哪里,哪里!”,留学生就会产生疑惑:“哪里?哪里都漂亮!”。这段对话就是由典型的文化差异所产生的误会,中国文化中以谦虚为荣,而外国留学生则没有受到过这种文化的熏陶,所以自然不懂中国学生言语背后的真实含义了。中国式交际偏重于“意会”,属于强交际文化,所以在与熟人见面打招呼时会说“吃饭了吗?”、“去哪儿啊?”,其实说话者并非真正想知道对方有没有吃饭或者对方想要去哪里,这只是一种常见的打招呼的方式,而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如果没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就会对这种现象很难理解。
语言对语境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同时语境也制约和限制着语言的选择和使用,语境理论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其在语言教学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近些年学术界对语境理论的研究愈加深入,将语境理论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俨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将语境教学同其他汉语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自然、生动的会话环境中习得语言,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自然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淑云.论语境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
[2] 彭元玲.略论语篇中的语用推理与语境分析 [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3.
[3] 陈婵娟.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作用[J],语文学刊, 2009.
[4] 李美杰.浅析语境、语境导向与对外汉语教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篇2
关键词:当代中国;艺术学;艺术学理论;艺术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一、“艺术学理论”学科设置与“艺术管理”研究现状
“艺术学理论”最初的雏形是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其第一个硕士点与博士点分别于1996年、1998年在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南京)建立。而早在1994年,张道一先生就在《应该建立“艺术学”》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庞大的关于艺术学学科体系的构想,后被他提炼为“艺术学之经纬”,认为“艺术学”主要应该研究艺术原理、艺术史、艺术美学、艺术评论、艺术分类学、比较艺术学、艺术经济学、艺术教育学、民艺学、艺术文献学等十大分支学科[1]。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后,关于其下属学科如何设置的问题,学者们在各自领域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讨论。就艺术学理论这个一级学科而言,存在的争议更大一些。如东南大学凌继尧教授提出艺术学理论至少要研究“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四个领域[2];李倍雷教授则认为二级学科至少包括艺术原理、艺术史、艺术批评、比较艺术学[3];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梁玖提出与张道一先生比较接近的“十大子学科”[4];杭州师范大学李荣有教授主张暂仅设置艺术基础理论、艺术应用理论两个二级学科,以及相关三级学科专业方向群[5];山东艺术学院李丕宇教授提出艺术学、艺术史、艺术管理与经营、艺术文博与保护等四大系类专业体系[6];此外,还有任也韵提出的构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三环学科框架”,即确立艺术学原理、学科艺术学、生态艺术学三个基本框架学科类型[7],等等。
从以上几位学者的观点来看,艺术学理论在二级学科设定上并没有一个明确可参考的标准,与艺术学门类下其他四个一级学科(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相比,指向性较为模糊。截止2013年11月底统计,2013年度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具有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有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有69个 [8],但二级学科的设置五花八门,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它们在学科设置上综合性较强,坚持“少而精”,主要涵盖艺术史论、艺术文化学、艺术批评学、艺术管理学等;第二类是综合性的艺术院校,它们在学科设置上的特色为“宽而泛”,除了传统性的艺术学理论研究之外,还特别注重本土特色,如山东艺术学院关注文化遗产齐鲁文化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关注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辽宁艺术学院关注东北亚音乐舞蹈文化研究等;第三类是以某一门类艺术为主的专业院校,这一类院校在学科设置上偏重门类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如中央戏剧学院在艺术学理论下设戏剧学、西方戏剧史论、中国戏曲史论等研究;北京电影学院注重综合媒体技术、新媒体艺术等研究,北京服装学院注重服装史论与风格、中外服饰文化研究等。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拥有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或博士点的单位在二级学科设置上显示出较强的初创性、成长性、延展性和包容性,同时还具有探索性和地域性。而作为其中研究方向之一的“艺术管理”则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处境。
首先,只有不到35%的院校承认或开设艺术管理相关研究方向,其中除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东南大学等综合(艺术)院校相对较为成熟之外,其他院校更像是“附带”开设。由此看出,尽管凌继尧教授把“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研究放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但它从属于艺术学理论尚未为大多数人所信服。
其次,已开设艺术管理相关研究的院校在涉及具体方向上,几乎是自主性的尝试,其中不排除为扩大自己学科点数量而盲目跟风的可能,以致在整个学科体系建设上缺乏经验,出现“东拼西凑”的现象。
再次,有学者指出艺术学理论研究指向必须是对一般规律的揭示。但这样一来,艺术管理研究就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因为它更偏向对艺术的管理和应用,与艺术学理论指向一般的原则似乎很难契合。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即使许多院校开设的“艺术管理”相关研究方向一致,却有可能分属不同学科(如艺术学、文学、管理学等)或不同学院,因为更多学者认为,艺术管理只是众多交叉学科和分支学科群体中的一员。
二、艺术管理研究学科的内在困境分析
(一)艺术管理研究的学科归属问题
艺术管理研究虽融合了艺术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领域,但其研究重心和目标归属应有所侧重,否则在艺术学和管理学这两大社会科学范畴内就容易引起“争议”。艺术管理的最初雏形是“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早期(1992年)只在国内少数几所院校设置,是以文化统筹艺术的概念,属于现代艺术管理意义上公益性的一部分。在1993年专业目录中,曾设有独立的“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仅仅是划入本科专业目录,也没有高一级的其他二级学科,但基本还是属于艺术学类之下。随后,教育部修订了专业目录,并于1998年第一次将管理类设置为学科及专业门类,在相关学科及专业设置中,公共管理类被列为一级学科,并且,可授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士学位的“公共事业管理”被列为其中专业之一。由此,有些院校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纳入到“公共事业管理”名下并开设相关专业。但与此同时,更多的艺术院校照样在“艺术学”下自办“艺术管理”相关专业,其理由是,管理只是服务艺术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艺术管理最终解决的还是艺术自身的发展问题;而相反观点认为,艺术管理只是管理学的一个研究分支,是管理在艺术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甚至认为,违背管理学一般原理与方法的艺术管理是一种“伪管理”[9]。2012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第四次修订,新增了艺术学门类,但是仍未设置“艺术管理专业”,只在艺术学下开设了“艺术学理论类”专业,而与艺术管理更为接近的“文化产业管理”(可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则设在了管理学工商管理类下。这导致许多高校在硕士、博士点建设过程中,涉及“艺术管理”方向的相关研究呈现出“各自为政”的局面。尽管如此,将“艺术管理”主要置于艺术学学科进行研究与人才培养仍是我国目前的主要做法。
(二)艺术管理研究的研究对象问题
关于“艺术管理”研究对象的界定,董峰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学者的观点做了比较细致的梳理,认为对艺术管理研究对象上的探讨大致包括“艺术管理规律说”、“艺术管理现象说”、“艺术管理问题说”,并提出艺术管理研究的“直接的和主要的对象是艺术组织及其活动”[10]的观点。王希俊、李精明两位学者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三种观点:一是认为艺术或者艺术活动是艺术管理研究的对象;二是认为艺术管理活动及其规律是艺术管理研究的对象;三是认为艺术组织及其活动是艺术管理研究的对象。[11]但在他们看来,单纯把艺术作为艺术管理研究的对象与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的研究重复太大,违背了独特性原则,而把艺术管理活动及其规律作为艺术管理研究的对象又过于抽象、复杂和难辨,具有不合理性。两位学者同时提出与董峰相一致的结论,即认为艺术组织及其活动是艺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另外,田川流在其著作《艺术管理学概论》中也把“艺术活动以及艺术生产相关的领域和部门”作为艺术管理客体与对象[12]。显然,目前相关学者都试图对艺术管理研究的对象做一个界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术界的努力,逐渐有了较为一致的看法。然而,随着艺术管理研究的外延不断扩大,艺术主体和客体的多元化趋势以及新的交叉学科渗透,将使艺术管理的研究对象问题再次陷入争论的局面。而作为艺术学理论下二级学科的艺术管理,其研究对象还必须考虑到艺术学理论学科这一大的前提以及与其他并列二级学科的关系。所以,关于艺术管理研究的研究对象问题,还有待学术界做出进一步探索。
(三)艺术管理研究的人才培养问题
早在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之前,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人才培养问题就一直存在。由于招生弹性大,各种专业的学生拼命往里挤,特别是长期受制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大部分学生在艺术素养方面欠缺积累。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之后,艺术学面临着教育资源体系的重新配置,搭建合理的艺术学学科框架体系的难题。而艺术管理在学科归属、研究对象上的问题延伸到人才培养上,直接表现为如何选择生源、如何设置课程、如何配置教学资源以及如何促进升学和就业等现实问题。目前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很多来自文学、哲学等人文学科,本身背景就很复杂,而作为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艺术管理,经济学、传播学、营销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渗透其中,也给人才培养带来诸多挑战。概而言之,在整个艺术管理研究的人才培养上,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生源方面,既需要交叉学科背景的入学要求,又要保证生源学科背景相对一致性,二者存在一定的内在矛盾;二是课程设置方面,许多院校仍处于摸索阶段,课程之间联系不紧密,学科跨度大,难以构成体系;三是教学资源方面,面临着艺术学升格后师资、教材甚至硬件设施上的缺口,大部分院校在师资上滞后于招生工作,尤其缺乏具备艺术学和管理学学科背景且艺术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四是教学模式方面,传统灌输式教学容易忽视学生在艺术管理上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不利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关于艺术管理研究方向建设的几点看法
第一,艺术管理研究还应该遵循一个大的前提,即艺术管理研究应建构在艺术学体系之下。
首先,艺术管理以“艺术”作为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是没有疑问的。如果仅仅将艺术管理作为管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容易造成研究者对艺术特质的忽视,游离于艺术类别之外而沦为对一般管理活动规律的揭示。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艺术管理参与到整个“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接受”系统当中,既有自己独特的内在规律性,又有着一定的外在约束力。尤其涉及到反映哲学、宗教、文化、道德、政治等意识形态的精神财富创造,一般管理的相关原理与实践都不能生搬硬套。
其次,艺术管理研究的任务是对艺术管理的主体、客体进行描述,从而揭示艺术管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艺术管理研究虽然不直接作用于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但落脚点仍然是对艺术生产的促进,对艺术传播的规范,对艺术市场的优化和对艺术人才的发展,它与艺术学研究具有学科继承性和逻辑一致性。相反,突出艺术管理研究的管理属性,容易造成过分关注艺术管理的效用性、营利性和功利性,这和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背道而驰。也就是说,艺术管理作为横架在艺术生产主体与艺术接受主体之间的桥梁,只是服务于整个艺术生产活动的手段和工具。所以,尽管管理学及相关学科下也开设了艺术管理研究,但相比之下,艺术学更有资格从事这项研究。
第二,在学科建设方面,我们需要厘清艺术管理研究内外部逻辑关系。
从外部来看,艺术管理与文化管理、文化艺术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艺术产业管理等多种管理形态出现并存的局面,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各有侧重,然而差异却很小。在当代语境下,文化产业管理、艺术产业管理虽然注重经济效应,但同时也具有社会效应。而文化管理、文化艺术管理如果不是从政策、体制等层面来表述,它们指的就是艺术管理,所以,在艺术学理论学科下,用“艺术管理”统筹这一类专业是合理的。
从内部来看,艺术管理研究需要建立起比较合理的理论框架,即如何把握内部学科之间的关系。目前,艺术管理研究指向了大大小小的不同具体研究方向,比如偏理论的艺术管理原理、艺术管理史等,偏应用的艺术行销、艺术传播等,以及专门讨论不同门类艺术的管理如影视艺术管理、剧院艺术管理、表演艺术管理、视觉艺术管理等,我们有必要对艺术管理研究体系进行梳理。此外,在艺术管理研究尚未成熟之前,艺术管理的外延应适当缩小。学科扩容是必然的,特别是在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之后,艺术管理作为融合性的交叉学科,艺术学、管理学以及一系列的相关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为其扩充研究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是,从学科发展的合理角度来看,坚持一定的学科壁垒是有必要的,无节制甚至盲目性的扩充不仅会导致艺术管理研究再次陷入学科归属争论的泥淖,也会进一步消解其存在的独特性。
第三,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注重学科意识培养,提高准入门槛,突出艺术管理的实践性质,教学相长,师生共勉。
首先,相对明确的学科意识和问题意识既是对研究范围的限定,也是避免研究对象空泛化和单一化的保证,这对于学科建设、研究范围、课程设置、论文选题等均有重要意义,尤其在艺术学理论体系下,艺术管理研究还不能完全脱离理论的建构。
其次,在师资和生源的选择上,高校有必要适当提高准入门槛。就艺术管理而言,学生往往缺乏艺术理论方面的素养,教师则受限于管理实践上的经验,所以在学科背景均较复杂的情况下,师生都应该自觉通过不同的“补课”方式,加强艺术学理论素养和管理经验积累,完善知识结构。目前,欧美许多高校在艺术管理研究生入学资格上普遍要求具有某一门艺术专长或管理才能,也正因为本科阶段很难兼顾艺术和管理两门课程体系,国外一些学者暂不主张在本科阶段设立艺术管理相关专业,这种做法有其合理性。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崛起,许多院校纷纷以此为契机开设相关专业,尤其是文化科技融合加速发展,产业跨界融合催生出文化、传媒、管理、经济、艺术、科技等跨学科研究,艺术管理研究应顺应时代需求,突出其应用性与复合性的学科特质,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未来,“产学研”合作教育、“双导师”制、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文理互通跨校联合、跨国交流等创新型人才培育模式或会在艺术管理研究领域得到推崇与实践。(责任编辑:楚小庆)
参考文献:
[1]张道一.艺术学研究的经纬关系[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02):4-6.
[2]凌继尧.艺术学理论的二级学科的设置[J].艺术百家,2011,(04):19.
[3]李倍雷.构建艺术学理论的中国学术话语[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01):22.
[4]梁玖.确立实事求是的艺术学科中国本土建设原则――关于“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划分的设想[J].艺术学界,2011,(01):17.
[5]李荣有.求是务实,百年大计:艺术学学科建设问题再思考[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03):105.
[6]李丕宇.中外艺术类学科专业目录设置的比较研究[J].艺术百家,2013,(02):116.
[7]任也韵.艺术学的“总管”――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定位与设置的思考[J].艺术学界,2011,(01):20.
[8]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调查报告课题组.2013年度艺术学理论类专业建设热点与难点调查报告[J].艺术百家,2014,(01):16.
[9]谭魏.关于艺术管理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艺术教育,2013,(01):43.
[10]董峰.试论艺术管理学科建设问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05):20.
[11]王希俊,李精明.论艺术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确定[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2,(04):25.
[12]田川流.艺术管理学概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Dilemma and Outlet of Art Management Study viewed from Arts Theory
LI Feng-liang, ZONG Zu-pan
(Research Institu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Guangdong 518060)
篇3
关键词: 新课改 合作学习 高中大班英语口语教学 互动
1.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及发展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互动是课堂中培养交际能力的关键。合作学习强调积极的相互支持与配合,强调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有效地沟通与交往。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认知品质等方面成效显著,因而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2.合作学习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专注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小组活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也相应地被引入到课堂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对新课程改革有推动作用。
2.1合作学习体现团队精神
个人责任感和相互依赖确保了合作学习的成功。合作学习小组一般由4―6个人组成,尽管大家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不尽相同,但是目标和责任是共同的。
2.2合作学习突出互动特色
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合作学习都有别于传统教学观念。它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是学生之间的互动。英语教学是一种人际交流、信息互动的过程,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不同程度地参与其中,学生个体能相互学习,在探讨解决问题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更能使学生在探讨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启发。
2.3合作学习提供参与平台
合作学习将合作、竞争和个人行为融为一体,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能按照各自能力和特长分工合作。通过组内交流和讨论等探究活动,学生各抒己见,使其语言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自信心也能相应增强。
3.合作学习在大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英语课程的构成主要是通过每个单元的讲解,让学生从中习得词汇、语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我认为在高中大班英语口语教学中引入合作教学理论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1课堂合作学习
课堂是学生习得英语的主要场所。特别在高中阶段,学生所学科目比较多,又面临升学压力,学生主要的学习时间是在课堂内度过的。教师利用好课堂,把合作学习与英语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1.1小组组建。由于高中班级的人数比较多,个体差异也比较大,因此在分组的时候应该尽量考虑到学生的性别、能力、英语基础、个性等因素,尽量做到以优带差,以外向带内向。
3.1.2教学设计。合作型学习活动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多种分组的选择,教学内容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直接影响到合作型学习活动的类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类型的合作型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由低到高,可以将合作性学习活动进行如下的分组。
3.1.3小组活动。教师教授完每个单元后,为了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出复习思考题和语言技能训练题、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首先,教师给学习小组分配学习任务,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小组活动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如自主探索、角色扮演、小组讨论、集体学习、经验交流等。
3.1.4小组汇报。小组学习结束后,各个小组的汇报员代表小组向全班阐述各自的观点或答案。汇报时必须用英语,可以拿稿子,但是不能照着稿子念。这样可培养训练发言者的口语能力,以及用英文思维表达想法的习惯。汇报员必须由组员间轮流担任。从而让每位成员都能充分地参与其中。
3.2课外合作学习
除了课堂有限的学习时间外,课外开展合作学习也可以积极地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学生的知识并不都在课堂中获取,学生的能力并不都在课堂内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也并不都在课堂上激发,所以,课外合作学习必定是课内合作学习所不可缺少的部分,是课堂内合作学习的延伸和补充。
3.2.1寝室的合作学习。据了解,部分学生非常希望有练习口语的机会和伙伴,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加入,这些学生只能作罢。我认为,其实室友就是最佳的练习伙伴,在宿舍构建英语角,模拟真实语境。英语教师可以规定每周固定的一个时间(比如每周四晚9:00―10:00),学生在晚自习后,以寝室为单位开展“寝室英语角”活动。每个学生都使用英语交流。由于室友之间关系密切,亲密度高,个体害羞心理自然减少。经过长期的培训,学生的口语表达会有很大的进步。
3.2.2课外活动组织。适当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如观看英语电影、欣赏英文歌曲、举办英语晚会、开展英语主题班会及各类英语竞赛等,可以提高学生讲英语的兴趣及英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自发组织英语学习活动,如“疯狂英语”、“英语角”等。每学期定期举办一次班级或年级的英语话剧、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
4.结语
英语教学的目的并非仅限于语法知识的灌输,而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现代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逐步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和采纳,学生也从被动的听课者、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口语训练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李洁莉,顾群超,马力飞.大学英语教学中小组活动有效性的实验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篇4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新课改理念下的重要教育教学手段。教师通过对地理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将有关环境教育的元素同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同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共存、共发展。对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现教育价值意义重大。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强的时期,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这对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有着积极的影响。
2.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的方法
(1)立足于地理教材,渗透环境教育高中阶段地理所涉及知识范围广,学科深度较浅,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在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环境方面的知识,比如,大气、温度、海洋、陆地、矿产资源等等,此外还包含农业、工业、城市以及交通等人文环境方面的知识,可谓是对环境知识阐述的较为详尽。广大高中地理教师应善于发现地理教材中的环境元素,通过课前备课巧妙地将环境教育融合到课堂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知识的同时不自觉地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热情。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大气环境保护章节的学习,教师应对课本知识内容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哪些是对大气环境破坏的行为,哪些是保护大气环境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课堂共同探讨大气环境保护问题中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欲望,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此外,地理教材中关于人口问题等方面的知识涉及的也比较多,教师应根据生活实际,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人口调查活动,让学生从人口调查活动中切身感受到人口危机问题,可有效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综上我们可以发现,高中地理教材中同环境教育相联系的知识内容较多,教师应善于发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元素,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地利用地理学科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环境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
(2)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于学生教育逐渐从传统的单一文化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教学模式转化。就目前高中地理环境教育而言,地理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将地理课本基础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而且还应帮助学生在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内容的同时能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能够积极发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从自身做起,加入环境保护队伍行列,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设施优化改进教学手段;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应以多媒体为平台,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放映幻灯片或者视频的的方式让学生领略到大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能够有效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更能牢固掌握地理学科知识,加深记忆,提升教学效果。此外,高中教师应打破传统高中地理教学理念的束缚,深刻理解新课改理念的重要内涵,积极创新地理教学新方法和新模式,充分将环境教育融合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地融入到课堂中,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公,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及创造能力,对地理学科知识尤其是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进行共同探讨,共同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这样可有效地增强他们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篇5
一、借助场地器材,创设现实情境
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离不开训练的场地和必要的体育器材,离开了这些设施,体育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运用好课堂教学的硬环境。根据体育训练的任务与要求,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尽量拓展学生活动的时空,创造性地使用一些体育器材。关注体育器材在色彩、外形、功能上的科学搭配,让活动的场地、器材更为有效合理地组合,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中长跑是体育教学中比较棘手的项目,部分学生感觉运动量较大,常流露出畏难的情绪。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时,教师应统筹安排,巧妙挖掘、创新运用学校资源,因地制宜,创设出中长跑训练的情境。我把校园小道划分为几个固定的区域,冠上响亮的头衔,鼓励学生连续地进行闯关练习。在“勇士闯关”的情境中,学生不断给自己制订新的目标,并鼓励自己与同伴,逐一、分层突破,逐渐消除了训练时的恐惧感。大部分学生都能举重若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了体能素质。
二、角色模仿体验,再现模拟情境
情境教育理论主张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趣、生动可感、让学生乐此不疲的环境。学生置身其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学习活动,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很容易被环境所感染,从而产生积极乐学的心态,这一心理环境对学习活动来说非常的重要。一旦学习者用主动、富有进取精神的态度去学习知识,注意力就会集中,思维就会活跃,学习效果就会明显提高。我在体育教学中常常设置分角色进行的体育活动,有对抗性比赛的,有合作性任务驱动的,学生对这样的活动形式很感兴趣,训练效果也比较显著。
为了提升学生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我设计了踩高跷的活动。将学生平均分成若干小组,以组为单位,逐一让学生沿着宽度约为20厘米的窄木板进行来回地走动表演,只要脚面露出木板就算输。为了公正、公平,又组建了裁判组、运动员组和安全保障组。裁判组负责发号施令,对动作的规范性进行裁决,对比赛的结果进行考核,运动员组的成员都是要上台表演的学生,保障组的同学则2人一组,当别的同学经过窄木板时,他们位列左右,同运动员一同前进,防止发生意外摔倒。许多学生都认为这就是平衡木表演,比赛过程中表现出异常的兴奋。
角色模仿的情境活动,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不同角色下的参与者的心理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各项体育活动任务。在上述活动中,裁判组的学生在今后的体育比赛活动中就能自觉地遵守活动的规章制度,理解了运动场上裁判的误判行为。保障组的同学在今后的运动中,时刻都能把“安全第一、比赛第二”的理念放在心上。
三、音乐氛围渲染,展示情感情境
情境教育理论主张创设的教学情境要具有科学性,且富有激情。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同时,要让学生心潮澎湃,增强其乐于参与、关注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沉浸在探索、思维和发现的身临其境的境界。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是思维不竭的源泉。音乐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综合思维,因此它对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形象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表现在促进想象力和记忆力的发展,激感、集中注意力以及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等。”体育教学离不开思维的参与,更离不开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利用音乐创设情境,还能让学生精神振奋,身心愉悦。
在长跑活动中,我不仅仅给学生播放一些进行曲,还根据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曲目,当大多数学生处于运动的极点时,我选择一些舒缓、清新的钢琴曲;当跑步任务将要完成时,学生个个满怀希望冲刺时,我给大家播放节奏明朗、欢快的曲目,如《九九艳阳天》。在韵律操表演活动中,我除了按照规定选用配套的音乐外,还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他们结合动作的柔韧、刚健程度,恰当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作为背景。倘若选择的音乐与韵律动作基本协调,学生在运动中则表现出自豪与满足的表情,反之则会用哄笑、滑稽的动作表示自己的否定。这一举措既考查了学生对韵律动作的理解程度,又满足了学生对音乐的美感追求。
篇6
从国际环境教育发展来看,目前有很多国家非常重视环境教育,并把它列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环境教育得到极大的推动和发展。特别是在1987年国际环境教育与培训会议之后,环境教育有了更大的发展。很多国家建立了一种新的教育框架,以多种形式把环境教育的内容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之中,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鼓励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技能,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保意识。
目前,我国环境教育主要通过学科课程渗透、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而地理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必然在学校环境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是有其必要性的,这就要求地理教育工作者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环境素质,结合地理课程的学科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认真组织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在地理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一、确立中学地理课的主体地位,实施中学环境教育
1.地理课程的环境化日益明显
中学地理课程近几年的变化反映了地理教育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虽然地理课程的历次改革主要从内容的更新或重新组合和数量的增减方面进行,在课程结构上一直没有根本的变化,但地理课程的环境化趋势已经在内容的更新方面体现出来,即增加和强化了资源及环境问题的教学。1997年新高中地理课程实验大纲,也是以加强环境学知识组织地理课程内容为特点的。
根据国家高中地理试验大纲编写的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是“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教材的框架”的。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侧重阐述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新教材加强了环境与发展的内容。编者试图突破地理圈层的框架,从环境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的思路,把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由远及近分成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和陆地环境,“在这个框架下,教材讲各个环境的特点,以及人类与各个环境的关系。对于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则融入了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新认识。”编者认为这样的教材“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方向性”,而从实际上看,说这样的大纲“更具有鲜明的环境教育的方向性”也许更恰当。
同时,中学地理教育的环境化趋向并不只是从国家制定的教学大纲反映出来,不少大、中学地理教师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认为“面对21世纪的地理,可持续发展应作为地理教学的核心,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21世纪地理教育的内容框架。”
2.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内容丰富
地理教学中的许多内容与环境教育的内容类似,虽然教学目的有所不同,但都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关系密切,而且多处于变化之中,因此,可以借鉴环境教育的某些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科学原理和所掌握的材料自己做出判断,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看待地理问题,理解可持续发展。例如,在讲到城市化问题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当地实际,分析在当地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如居住条件恶化、交通紊乱、噪声污染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等,使学生对当地城市化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另外,在讲到“全球变暖”时,可向学生补充“全球科学家基本公认,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容易频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这也是导致我国2008年南方雪灾的重要原因之一”。引导学生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学以致用,真正体现“让学生学会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运用讲授法结合中学地理教学目标进行环境教育
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或借助于教具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方法。它能够比较充分地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这一方法可使教师在最短时间内在学生的配合下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地理基本技能,积极发展学生的智力、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解决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全球观念。建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地理教学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地理教学中强调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强调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基本一致的,因此,环境教育应结合地理教学目标而进行。
中学环境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使他们通过教师的讲授获得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并鼓励学生以不同的观点从多方面说明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唤起对环境问题的关心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好奇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并付诸行动保护环境。
2、运用讨论法结合中学地理教材进行环境教育
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全班或小组中针对某个环境问题发表意见进行讨论、研究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各种不同程度和发展水平的学生。如对环境现象的特征分析、环境问题因果关系的判断等问题可通过这种方法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运用多种方法传授有关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知识。传统课堂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据调查,学生通过课堂从教师和教材中接受了大量的环境知识,却无助于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能力的养成。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重点应利用实例说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地关系,让环境意识植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这种教学民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就环境问题畅所欲言,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心理学研究表明,责任心是个体产生良性态度和行为倾向的重要条件。当教师与学生经过充分交流达成对环境问题的共识后,学生就会树立起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对学生进行的环境意识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环境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化静为动,将时空跨度较大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的知识展现给学生。合理运用电教手段,变抽象为具体,化隐形为显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感知效果,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通过播放沙尘暴、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实况,使学生直接感受到环境恶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达到环境教育的良好效果。
4、提高中学地理教师自身的环境教育素质
对于担任环境教育核心工作的中学地理教师来说,应不断提高环境教育教学意识,增加环境科学的系统知识,促进知识更新,以适应环境教育的新需要,把环境教育更好的融入到地理教学中。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10倍至20倍。”教师的环境意识是学生环境意识提高的前提、关键。只有提高地理教师的环境科学知识水平,并自觉地加入到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才能真正实现教学中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
第一,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文化素质,从训练教学基本功入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一方面要加强教研工作,钻研教材,精通所教内容,才能充分利用教材蕴藏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进行教学,避免在地理教学中单纯传授知识,才能真正设计好教学过程,把环境教育融于日常教学工作中去。另一方面教师要更多地向书本、实际、知者学习,做有心人,多积累报刊、杂志、新书上的新材料、新观点;或多渠道,多形式争取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拓宽知识领域,完善知识结构。
第二、地理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转变思想观念,重视环境教育,才能实现第27届国际地理大会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所提出的把增强环境意识作为当今地理教育的最主要内容的目标。
篇7
关键词:多模态;学习环境;音体美专业;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3)05-0071-0005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交流与传播领域正发生着一场变革,一种全新的多模态表达形式已经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曾庆敏,2012:134)。语篇的多模态化要求在语言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符号资源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基于网络的多模态学习环境在有效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1 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的日益发展,高等教育机构应承担培养既熟悉专业知识又能灵活使用英语的跨学科人才。音体美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较低,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情况影响了改革发展及国际交流合作的进程。显然,对这三个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需要进一步改革,以满足社会、经济、技术及文化发展的需要。
笔者从事音体美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多年,深知这三个专业英语教学的问题及难度。大部分音体美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很难进行课堂活动,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上课没有激情。这种教学状态需要立即改变。
音体美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比较特殊的历史性特点(郭建辉,2005:130-131),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考形式特殊,即先参加专业课的考试后是文化课的考试。一般来讲,他们不重视后者的考试,英语成绩更低。
(2)英语水平普遍较低,语法知识薄弱,词汇量较少。
(3)三个专业的大部分学生英语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之外,几乎不把时间和精力投在英语学习上,而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课后预习复习现象很少;部分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不佳,如看课外书籍等。
(4)大部分英语教材与之专业联系较少,且较统一的专门适合音体美专业学生的教材也相对较少。
然而,我们应该注意到艺术类学生有其积极的性格特点。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感官经验丰富,视野开阔,敢于冲破常规,大胆创造并易于接受新的艺术形式。这些优秀的性格品质决定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会有效推动音体美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
2 多模态英语教学
2.1 多模态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多模态化指在一个交流成品或交流活动中不同符号模态的混合体(Theo van Leeuwen,2005:160),人们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总是运用多种多样的符号资源完成意义建构,这些符号资源就构成了多模态。多模态化教学理论认为通过使用网络、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来充分调动学习者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张芸,2012:65),利用语言及非语言媒介,为学习者提供相对真实的交际语境;作为辅助方式,声音,图像等符号资源能够激发学习者参与交际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黄建清,2011:161)。
多模态学习环境在音体美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有以下三个方面:
2.1.1 学习环境及网络学习环境
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学设计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外语教学中更是如此。它不仅决定教学目标的实现,还制约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模态的使用(张德禄,2010:53)。网络多模态的存在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学习环境的设计领域有所创新。
学习环境是促进发展的各种支持性条件的统合;各种支持性条件包括各种资源、工具、人、活动、师生关系等要件(钟志贤,2011:30);学习环境的总体定位倾向于建构主义理念,很自然地将学习者放在中心位置;学习者可以在环境的支持下,进行各种自主学习活动。网络学习环境的特点包括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组织超文本化、信息检索超媒体化、信息传递即时性、信息资源开放性以及计算机交互性。网络学习环境提供了人和电脑间一个极为自然的学习、沟通方式,它可以形成人机互动,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以及身临其境的场景。众多丰富的网络平台可以充分满足多模态教学上的技术支持,为学习者提供可选择的多种符号资源。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四个要素影响学习过程,(齐志宏,2008:17):①“以学习者为中心”: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以及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从控制者转变成学习者意义建构的辅助者;②“情境”的重要性:情境可以激发学习者的联想,把新知识通过内在的理解,并利用以往经验使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建构新知识的特定意义;③“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从整理分析学习资料,提出并验证假设,评价学习效果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④学习环境的设计:建构主义者视学习环境为学习者“发现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的根本,通过使用多样的学习工具和信息资源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多模态化要求学习者调动各种声音图像等符号资源,参与文本符号资源共同建构意义。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多种资源相互补充,通过多元符号信息建构学习者对意义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者参与交际的积极性与热情。
2.1.3 人本主义心理学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Maslow与Rogers认为,学习行为是学习者本能的自我实现的一种表现。人本主义心理学高度强调优质的学习环境对于学习者理解客观世界,自我实现的重要作用。Rogers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并在Study Freely,一书中详细解释了基于“自由”论的学习原则。例如:“每个人生来都有学习的潜能”,“教材的意义不在于教材本身的内容,而是在于学习者对于教材的认知能力”,“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会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养成”,“除知识外,学生还需掌握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Anita Woolfolk,2003:329-330)。总结来看,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实现“全面发展”的学习者的养成提供了较多启示及途径。多模态化的教学理念同样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认识客观世界,自主选择最佳的符号资源组合,促进学习者的积极思维,完成“自我实现”。
2.2 博客与多模态英语教学
博客,作为网络的新生事物所呈现的多模态正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作为一种网络日志,博客本身的特点决定其必定成为英语教学中交流与合作的工具。博客具有如下优势:简单易用、资源共享、灵活互动、零技术、零成本、即时更新、不断积累、个人性和公共性相结合等(邓红,2008:88)。此外,博客所呈现的技术支持,例如,声音、图像、视频、音乐等各种主题,其平台设计充分符合多模态化的教学要求。
作为个人知识、协作交流、探索式学习以及评估与反思的认知教学工具,博客与多模态学习环境理论高度统一。在使用博客作为多模态教学辅助工具的过程中,我们应遵循下列原则: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学习者合作学习、探索性学习能力;以反思性知识建构为主要目标(邓红,2008:89)。
3 实验过程
3.1 研究目的和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齐齐哈尔大学10级艺术设计101班45人为实验组和艺术设计102班46人为对照组,共91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为18-21岁。所有研究对象均参加高考并根据意愿随机分到两个专业班级。他们入学后第一个学期的期末成绩作为前测。通过前测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英语水平相当。同时,两组的授课教师相同,教学大纲,教材及后测的条件均相同。因此两组等质。笔者对实验组采用基于多媒体网络的多模态教学手段及模式进行教学,即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进行授课,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及博客平台;而对照组仍然接受传统的授课方式。通过期末考试成绩以及调查问卷,访谈,教师观察等定量、定性方法进行研究,旨在验证基于多媒体网络的多模态的学习环境及新的教学模式是否能够激发音体美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特别是听说能力的提高;并能帮助促进音体美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3.2 实验过程
3.2.1 准备阶段
设置“春语的博客”(Berlinda’s classroom)。正如上文所述,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博客作为网络的新生事物所呈现的多模态被广大教师所青睐;其简单易用、资源共享、灵活互动、个人性和公共性相结合等特点决定其可以有效实现教师英语教学水平及学习者学习兴趣提高的目标。笔者为进行本教学实验,特建立“春语的博客”;整个界面以中文呈现以便学生使用。博客共设置8个模块以适用不同的教学过程及目标。主体窗口用来教学设计;“视频课堂”用来播放相关的教学材料,例如与教材某一单元主题相关的短片;“文化视角”用来介绍与本单元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大学体验英语第二册Unit 6为例,PassageA涉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内容,笔者向学生提供有关奥运会的材料,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详尽资料以加深学生对于主题的理解,同时提供相关的学习网站,学生只要点击超链接即可看到大量的背景知识;在“同步导学”模块中,笔者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展现本篇文章的语言点,学习的重难点;“课外扩展”会向学生详细讲解文中重要的语法知识;“专题讲堂”中主要向学生介绍英语听说读写译方面的学习策略;在“互动交流”区,教师要求学生提出学习的意见或建议,以及时在课堂中向学生解答。实际上模块是根据不同的主题来设置的,可以不断丰富其内容。整个教学设计及上传的信息资料都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及专业性质。
此外,在进行新的教学实践的前两次课,笔者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此博客来进行自主学习,熟悉新的学习环境,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3.2.2 具体教学步骤
下面将以大学英语精读课为例阐释基于网络的多模态学习环境及教学模式在音体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提供真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信息;理解文章的主题大意;掌握重要的语言点及难点;教会学生如何从网络中获得有用的信息;重点掌握阅读策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在网络中搜寻并交流信息;扩展语言知识及语言应用能力;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合作式的小组学习模式。
教学活动:以大学体验英语第二册Unit 6,Passage A Never Give Up为例,全部的教学设计都已编写到“春语的博客”主体窗口当中,共分为情境导人(situation lead-in)、课前准备(before-class preparation)、课堂活动(classroom activities)以及课后强化(after-class reinforce ment)四部分,各部分的任务也已分给不同的学习小组。
在情景导人部分,教师播放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乐曲及展示图片(2008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曲以及吉祥物福娃等图片),借以吸引学生兴趣及理解主题内容;在课前准备中,教师把全班共分成六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7-8人不等;前三个小组收集资料包括奥运会的由来,北京奥运会的相关资料以及文章中主人公的背景介绍;第四组以及第五组学生从现有的英语水平出发,在教学参考资料的帮助下列出课文中的语言知识点,难点以及课文结构分析;第六小组总结学到的新知识。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准备的材料中有些是教师在Blog中上去的,教师会给网站的链接;在学生进行相关活动的同时,教师会及时给予补充修正;考虑到音体美专业的学生水平,对于语言点及语法的讲解主要由教师完成。在课后强化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总结,播放课文主人公Paul Wylie花样滑冰表演的视频,以深化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升华主题。最后安排下一单元的内容。
3.2.3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进行一个学期,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同一套期末试卷;期末考试成绩通过SPSS13.0进行分析,测试结果如下表:
从表1可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英语水平在实验之前相当,均值分别为64.244和65.543。实验后,实验组均值为72.111,而对照组为66.891,其标准差分别为7.1294为最低和7.5018,说明实验组学生成绩高于对照组。
此外,图1,图2说明实验组在实验前后成绩差异较大。实验前,30-60分值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18%,70分以上的学生占30%;实验后,30,40分段的学生数为0,而70分以上的学生数占到64%,充分表明实验组学生成绩总体提高。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后的英语学习水平呈显著性差异,证明基于多媒体网络的多模态学习环境是可取的。在精读课堂上,教师利用带有丰富文字,视频,音频,图像的Blog平台配合黑板进行授课,为学生提供了轻松、真实的学习环境和模态多样的学习资料;下课后,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准备教师分配的任务,通过网上论坛,电子邮件等进行提问,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此外,笔者鼓励学生自建博客,通过此项操作以熟悉博客平台的学习环境,共享资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从课堂上延伸到了课外,突破了传统的交流范围。
此外,在实验结束一星期后,笔者向实验对象发放调查问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5份;问卷内容涉及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的态度,学习信心是否增加,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等几个方面。结果如下:喜欢并对新环境感兴趣的有37人,占82%,可见绝大部分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认为“可以接触更多语言资料,有效帮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有32人,占71%,可见新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自信心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使用多媒体网络使自己更愿意提前预习”,“使用多媒体网络会更好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成为更加独立的学习者”,“喜欢和小组成员一起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等几项问题,学生肯定回答分别占到50.2%,65.6%,67.8%,可见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学习主动性以及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在问卷调查后,笔者对班级部分同学进行了面对面访谈。作为问卷调查的补充,访谈中提及的问题均为开放形式,例如:在新的教学模式或新的学习环境中,你学到了什么?在新的教学模式或新的学习环境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或问题?你对新的教学模式有什么改进意见或建议?每位受访者的回答均作出详实的书面记录。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认为新的学习环境对其重拾自信尤为重要;通过图像与声音等符号信息,他们认为英语课堂不再枯燥乏味、了无生趣。在新环境中,他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创造性地学习,自主学习意识也显著提高,并懂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看到了合作学习能力对将来走进社会的积极作用。
4 实验结果讨论
4.1 基于多媒体网络的多模态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音体美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首先,基于测试结果,实验组后测成绩均值是72.111为最高,而标准差7.1294为最低;独立样本t值也清楚表明在网络多模态的学习环境中,实验组的成绩高于对照组。其次,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也清晰地看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为增加,学习态度更加积极,大部分学生相信在新的教学模式中他们会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培养自信心,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多模态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更加和谐地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习者的兴趣与自信。
4.2 基于多媒体网络的多模态的学习环境能有效促进音体美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针对问卷调查数据及访谈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乐于接受新的教学模式。他们认为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自由度更大。学生被赋予更多的独立性与责任。开放的学习环境,大量的信息资源使他们成为信息处理者与意义的建构者。大部分学生更喜欢合作学习,通过完成挑战性的任务,他们很享受成功带来的成就感。
然而,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的反馈。这部分学生深感有些任务很难完成,例如总结知识点等。尽管他们承认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很具有吸引力,生动有趣,但是依然认为教师的讲解很重要,并希望某些教学环节可以将两者有机结合,说明一方面他们喜欢新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在例如语法等知识点能给予讲解。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音体美专业的学生来说,半自主的学习方式是适宜的。
5 结语
篇8
有鉴于此,我们必须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遵循教育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研究路径,从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模型和分析工具,为我国教育管理、经济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方法,进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刘志民编著的《教育经济学》是一本别开生面的教育经济学理论研究著作,也是将经济学原理应用于教学研究的专著。作者以经济学和教育学原理构筑教育学理论模型,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教育学进行系统性研究,阐述教育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内容涵盖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增长、人力资源、规模经济、制度、投入与收益等。本书也是我国教育经济学理论的前沿论著,作者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并重、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兼顾的研究论证思路,构建出基于我国教育实践的经济学研究模型,对我国教育经济学发展、教育学发展和经济学理论完善均具有积极意义。
很多人认为,教育是教育,经济是经济,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独立学科,其实不然。笔者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我们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找到教育的经济属性。教育需要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支撑,以高校为例,教育活动的展开至少需要教室、教师、教材、学生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就是教育活动能够顺利展开的必备资源。这些要素均可以通过一定的标准进行经济学上的计量与评估,建设一间教室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招聘一名教师需要支付一定的薪酬,编写和印刷一本教材需要一定的费用,培养一名学生需要投入必要的人力和物力。建设教室、招聘教师、编写教材、培养学生与货币资金要素流入市场具有相似性,因此教育活动的展开就是各项要素流入教育领域的过程,概括来说,就是教育领域的“投资”。但是教育领域的产出并不直接以经济要素的形态呈现,它是一种知识形态或其他形式的隐性产出。
当前,我国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教育任务和科研任务。但是无论教育成果还是科研成果均无法直接转化为经济要素的形式进行计量,例如,教育任务的直接目标是人才培养,接受教育的学生以成绩为标准实现毕业,对于成绩我们无法以经济学标准进行计量。但是学生毕业后能够通过转化为劳动力的形式参与到经济发展中。科研成果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复杂转化,成为实际的生产力,进而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教育领域的教育成果和科研成果最终均会经过一定形式的转化,形成经济要素,这就是教育领域的“产出”。
篇9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经济学;案例教学;问题分析;解决对策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网络教育的发展,对理论经济学中的案例应用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体制的影响再加上案例教学在理论经济学中应用的比较晚,使得案例教学在我国的理论经济教学中的重视程度、教学手段以及师资力量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1]。本文主要就案例教学在理论经济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 现代远程教育的经济学研究
伴随着成人远程教育在国内的蓬勃发展,远程教育的经济学研究也得到了广大学者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的目光集中在远程教育的经济学。本文主要立足于教育经济学的核心领域,借鉴国外的教育经济学成型的研究规律对我国的远程教育经济学进行研究方向的展望。主要应该对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研究:远程教育的外部效率研究,主要涉及远程教育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贡献、以及远程教育带来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效益等。远程教育的内部效率研究内容也比较广泛,主要包括教育的生产函数、规模经济以及师资供给与相关培训等;最后一方面研究是如何更加公平高效的为教育生产提供相对充足的资源。换句话说就是如何更好的对教育财政进行有效的研究。
二 案例教学的内涵以及重要性分析
案例教学起源比较早,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后来在欧洲以及其它国家流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案例教学就被引入到了中国,在管理学、法学以及其它学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也正是因为有科学的;理论支撑才使得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理论经济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来理解和深化理论的具体内涵,除此之外,还要在理论指导下学会认识、分析以及解决问题。案例教学的精髓就在这里,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创新性以及互动性。对于理论经济学的教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 在我国的理论经济教学中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机制的影响
应试教育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机制,而传统的教学理论是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的形式,这与案例教学中的理念是完全相背离的。受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机制的影响使得案例教学在我国的理论经济学教学中没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育机制下,很多学校对于案例教学的重视度不高,对于鼓励和倡导实施案例教学的机制也是缺乏的[2]。
(二) 案例库不够健全
想要进行科学有效的案例教学就必须具备科学、合理的理论经济学的教学案例。因而学校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案例库。但是在构建理论经济学的的案例库时需要耗费的时间比较长,难度系数比较大。有些学校在对案例进行收集、分析、研究以及整理方面还比较落后。很多案例都是从一些文学作品、期刊以及报纸上照搬来的,采用这种方式对案例进行编制,虽然就案例的教材以及案例的内容而言彼此之间没有太多的差距,但是案例的教材与内容却没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及典型性。对学生的启发性不大,严重影响着案例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三) 教学手段落后
案例教学需要一些高科技的技术来支撑,比如多媒体技术、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这就不免会给很多高效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有些学校缺乏专业的案例教学教师,在多媒体的教学工具以及案例课件、信息传播等方面的资源是严重缺乏的。案例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实验性的教学方式,对于专业化的实验室以及实验设备的要求比较高。这种要求对于高校的经济也是一种压力。由于实验室以及实验设备的缺乏,使得经济学案例教学在高校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自然就降低了教学的效果。
(四) 师资力量不够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占据着主体地位,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就失去了作用。在国内的理论经济学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另外对教师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要求,具备这些素质的教师才能符合教学的需求。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教师在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高校进行教学,理论教学的素质比较高,但是还是缺乏实践经验的,不仅如此,在应变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融会贯通的能力上都存在很大的不足。总的来讲,国内的理论经济学的案例教学是缺乏强有力的师资队伍的。因而各高效需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通过完善师资力量来促进案例教学的发展。
四 提升我国理论经济学中的案例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针对案例教学在我国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供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一) 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提高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
伴随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教育也作为一种比较新型的教育模式出现在人们的面前。现代社会人们提倡终生学习,而远程教育正好满足了人们对终生学习目标的需求。案例教学采用远程教育手段,通过函授、面授或者自学的形式来开展教学。通过对各种媒体信息手段的应用来对师生进行联系,进而对课程内容进行远程的传授。如今社会是现代化的信息社会,网络资源的信息量比较丰富,海量的教学资源可以任由受教育者进行选择。在远程教育中,教育的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以教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学为主。远程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不同地点的快速学习,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经济学案例讨论作出及时的评价,对其中的关键性的问题进行科学的指明,建立网络讲堂的资源,方便更多的用户使用。不仅如此,远程教育技术还可以对学生的分析进行有效的指正,帮助学生及时的发现问题的存在进而更好的提高学习的效果。另外,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可以对案例教学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不但的锻炼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总之,现代远程教育可以利用技术条件充分的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进而提高各类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为不同的学习对象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 加大对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的革新
基于新课改的背景下,想要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突破。在教学的过程中,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开设更多的案例教学课程,通过对案例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来促进案例教学的发展。另外,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7]。
(三) 建立和完善案例库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的大纲内容以及教学内容,通过对多媒体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经济学案例资源,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案例库进行不断的完善。加快我国经济学案例库建设,编制适合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需要的高质量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想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提高案例库的案例质量。因而,在现阶段,就要加大对经济学案例库的建设。首先,对案例的选择一定要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要在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案例,这样形成的案例才有利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其次,案例要能提供人们思考和解答问题的多种路径和空间,切忌用所谓标准化的惟一答案来束缚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最后,应该紧密围绕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来对案例进行标编,在案例教学中,不管是对案例进行选择和编制,还是对案例教学进行设计,都应该要围绕培养的目标和课程目标进行开展。
(四) 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案例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案例教学的需求。因而必须要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转变他们的教学观念来实现对他们教学技能的提升。从事案例教学的优秀教师需要具备以下三点优势:首先,必须对经济学以及相关学科进行透彻的了解。一个教师如果缺乏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把握,未能掌握宽厚扎实的经济学理论,不懂得经济学理论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国内外理论探讨的前沿及进展,是搞不好案例教学的。其次,要对案例有所了解,对案例中隐含的理论知识有个透彻的了解,明晰基本的经济理论知识。教师不仅需熟知案例内容,还要关注整个案例研讨过程,要为案例讨论过程作好充分准备。最后,要有平等的观念。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要转变角色,增强对话、沟通意识,要能听取学习者的不同意见,尊重学习者的创见.对于案例研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不足,最好是在启发学习者的基础上让学习者自己通过讨论加以解决。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水平,有利于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不仅如此,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的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起步比较晚,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会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分析,一定能够对我国的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文慧.浅论微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117-120.
篇10
研究教学论的专家认为: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溶入汤中,才容易下咽、吸收;知识要融入情境中,才能显示活力和美感。因为抽象静态的文本知识借助特定的情境被“激活”了。语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联系生活体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唤醒学生内心爱的情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征、认知能力以及接受水平,需要找到一个从生活经验到概念学习转换的过渡“阶梯”,而“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正好与之相契合。这种为教育教学而创设的情境适合小学生的语文情境学习,被赋予了感情、符合学科特点,它不仅降低了儿童学习的困难,同时也让小学生得到别样的情感体验。
1 带入情境启迪想象,发挥学生能动性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阅读到写作,都突出了“想象”。儿童的想象需要情感伴随,儿童记忆屏幕中的形象要组合成新的形象,需要“力”的推动。儿童常常会因为好奇而想象;因为想改变眼前的本文由收集整理现实而想象;因为可以获得心理的愉悦而想象。想象可以展示孩子的聪慧;想象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的体验;想象力是儿童拥有的巨大财富。
小学生想象力特别丰富,具有好奇、爱探索的心理特点。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育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录的多是生动有趣的童话、小说、寓言等文章。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运用多种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环境、一种氛围,让学生能深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尽快进入文本描摹的情境中。课堂上借助音乐渲染情境、巧用图画再现情境、扮演角色体悟情境、通过语言描绘情境。这些情境设置能让学生在想象的情境中自由翱翔,弥补了单纯课程容易陷入知识系统状态的缺陷,将知识的系统性、活动的操作性、审美的愉悦性和环境的广阔性融为一体,凭借特定的氛围,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在优化的情境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李吉林设计的各种“情境”,“无论是进行语言训练,提供作文素材;进行审美教育,促进整体发展;还是考虑到多种题材体裁的教学:识字的情境教学、阅读的情境教学、散文的情境教学、诗歌的情境教学、童话的情境教学、寓言的情境教学、作文的情境教学,对学生来说,都是种种新鲜的刺激。这些精心设置的“情境”具有显性的目的指向,及时“提供人的自我意识、场景记忆、他心想象共生演化的学习环境”,因而引领着儿童迈向更优化的方向,促进儿章全面深入的发展。
2 培养兴趣指导观察,注重学生实践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逐渐增强。语文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显得尤其重要。如果只靠直观性的教学情境,极容易使教学简单化、表面化,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也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满足学生对真、善、美更高层次的追求。固情境教学提出了“强化感受、淡化分析”,即“通过优化情境,引导儿章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感知教材”。小学语文教师非常注重课堂设计,所设计的每一个问题、所展示的每一幅画、所吟唱的每一首歌、所分配的每一个角色能做到精益求精,能最大程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
李吉林老师是把学生引入“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情境,利用课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展现情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借助图画再现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锤炼语言描绘情境,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热情,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情境教育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那样的欣喜、兴奋,在唯美的活泼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中,他们感受、体验、表达,语言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自由、充分地发展。李吉林情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课堂的实践训练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训练,潜在的智能也得到开发,学生情感的培养、知识的渗透出现一派生机,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
3 陶冶情操渗透审美,培养学生感悟性
少年儿童在小学阶段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情绪色彩明显,非常注意那些直接的令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创设情景寓情于教,促进学生素质的主动协调发展,情境教育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读一些作品时,由于时空原因,由于学生年龄认知、修养、阅历等原因,理解起来有些“隔”。他们也许会叹服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却不会被感动。而语文教学如果不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就注定是失败的。因此,语文课堂上,教师不能紧扣文学术语,应挖掘学生已有生活经验、鼓励他们去寻找周围相似的人或事,充分调动学生情感,达到与文章的共鸣。
从思维规律来看,人的思维具有多向性,教材中往往只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我们不妨利用反向思维,为学生提供另一种拓宽思维的方式,让学生去感知、想象、发挥。文学作品讲究含蓄就如同绘画讲究留白,讲究“言外之意”“意外之象”。从这个角度出发,运用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的语文课堂可以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想象力,在揣摩作者写作目的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感知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寻根究底,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加深学生思维深度。
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学生的审美感悟会有很大提升。学生从了解课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到积极思考、开拓智力、发展能力。语文学习的目标不再简单定位于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陶冶情操渗透审美,能最大效果地培养学生的感悟性。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