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传播范文

时间:2023-08-23 16:11: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艺术传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艺术传播

篇1

【关键词】群众性 文化艺术 批评 传播

传播是一个社会互动行为,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进入了信息时代,传播的作用在社会中日趋显得更加重要。社会大众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大大促进了文化传播,体现了“人对文化的分配和共享,沟通人与人的共存关系。”尤其是作为一种社会化的文化,群众性的文化艺术以其拥有广泛的群体和包含丰富多彩的内容,面向社会大众传播,使文化艺术在社会中得以普及。而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批评以不同的传播类型,通过多种传播途径,不仅沟通群众性文化艺术的生产和接受,而且促进、指导群众性文化艺术的传播。

批评传播的归属

群众性文化艺术的传播,充实、丰富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图书报刊的传播让我们从字里行间开拓视野;群众性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的传播,让我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提高素质;各类群众性文化艺术参与活动的传播,让我们发挥自身的才能;各种社会美育活动的传播,让我们从中陶冶情操;广播影视、互联网和手机等现代媒体的传播,使我们获得知识、技能、信息更加便捷而广泛,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样。这些文化传播在社会中起到了增知益智,寓教于乐,审美鉴赏,娱乐求趣等作用。在群众性各类文化艺术的传播过程中,同时还伴随着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批评,它以群众性的文化艺术为对象、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媒体)来传播。

批评自然是需要传播的,只有经过传播才能达到批评目的。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批评应该通过口传、文字、电子等渠道,来实现对群众性各类文化艺术的参与、接受、组织、管理等情况的评判、分析、阐释等。通过理论式的专著、论文等形式,系统地传播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批评,宏观地促进群众性各类文化艺术的传播;通过随感式的随笔、杂文、观感等形式,通俗而趣味地传播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批评;以评介式的序跋、书评、述评等形式,有利于对群众性文化艺术某一项目的批评进行具体、概括的传播;以经验式、总结式的经验谈、总结等形式,有助于指导、完善群众性各类文化艺术的传播和推进对批评自身的传播;通过有评论性的报道可以使群众性文化艺术的参与、接受、组织、管理、研究及批评各方之间得以沟通,同时也传播了批评自身;通过网络式的网页、博客、帖子、QQ等形式,利用现代技术快捷、高效地传播着群众性的文化艺术及其批评;通过互动式的手机短信,即时、自由地传播着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批评。

由此可见,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批评从传播的内容、形式、渠道、特征等方面来看,体现了人们在社会中的精神文化交往,是“在一定意识支配下的有目的、有指向的活动”,

“包含着人类的智慧,彰显着人类文化的创新”,并且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中具有双向互动性,可以在人类活动中超越时空恒久长存,属于文化范畴,那么群众性文化艺术批评的传播也就体现出文化传播的属性。同时,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批评面向社会各阶层,存在于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之中,影响到人们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作用于社会,而且批评的传播者也来自社会各阶层,成为大众化的传播,那么群众性文化艺术批评的传播又具有社会传播属性。但从总体来看,在传播过程中,还是文化传播属性占据主要地位,因而群众性文化艺术批评的传播应归属于文化传播。

批评传播的类型与途径

作为一种传播,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批评是批评传播者(即批评主体,后同)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是精神文化的社会互动行为。对于传播的类型和途径,传播学著作的分类有二分法、四分法。

二分法分为亲身传播和社会传播或社会传播和非社会传播。

亲身传播只有自我传播,由于它主要是一种自己内在的、心理的传播,因而没有通过社会来传播。

社会传播包括人际传播、组织(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它们都是通过社会来进行传播的。

四分法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类型。

文化传播也可划分为人内传播、人际(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类型,也有将群众性的文化传播分为自身传播、亲身传播、团体(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类型_5_,那么,群众性文化艺术批评的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根据自身情况,以批评者为传播者,以批评内容为传播内容,以批评接受者为传播对象,通过自我传播、群体传播、媒体传播等来传播文化信息。

自我传播

批评传播者通过接受对象(信息),在头脑里感知、理解、分析、判断,形成自己的批评。但这一过程只是批评主体内在体验的传播,并不对外交流。如一个人当他在接受一个信息(可以是看书报,可以是收听或是观看节目,可以是体验自己参与活动)后,会m现一个判断,这就将体验转换形成批评思维,而他并不一定要说出来。因而这是批评的最基研的传播。这种传播将批评的传播者与批评的接受者合为一体。

人际传播

批评传播者将自己形成的批评思维作为信息通过语言在两、三人左右之间进行交流,由于人际之间的交流是社会成员的礼会互动行为,因而具有社会化,那么群众性文化艺术批评就体现了社会化的群众性文化艺术信息的传播。可以采用聊天、书信、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交流,如将自己对群众性文化艺术节目的观感或对自己参与群众性文化艺术项目的体验,通过这些方式在一定的人际中表达出来,从而实现礼会传播。这是批评的基本传播。这种传播可使批评的传播者与批评的接受者角色相互转换、交替。

团(群)体传播

批评传播者在一定的刚体(或组织)举办的三人以上群体场合中,交流群众性文化艺术批评的信息。大多是通过研讨会、座淡会、报告会、总结会等有计划组织进行精神文化的社会交流,从而起到社会传播作用。这种传播既可双向传播(即传播者与受传者相互交替),如研讨会、座谈会等,也可单向传播,如报告会、总结会等。

媒体传播

批评传播者通过报刊、图书、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手机等社会媒体向社会传播自己的批评思维,进行精神文化的社会交流。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社会媒体也在与时俱进,新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的现代化,为开展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批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环境,使群众性文化艺术批评的传播面越来越广泛,传播方式越来越便捷,传播 种类越来越多样。

群众性文化艺术批评的传播途径根据不同的传播类型及其传播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种途径:

直接途径

批评传播者以人际传播的聊天,团(群)体传播的研讨会、座谈会、报告会、总结会等方式通过语言直接地进行传播。

间接途径

批评传播者以人际传播的书信、电子邮件,媒体传播的报刊、图书、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手机短信等方式通过文字、媒体间接地实现传播。

批评的传播者与受传者

从传播角度看,批评本身就是一种传播,群众性文化艺术批评的传播即以批评主体为传播者。具体的批评传播者由于来自社会各方面,人数众多,构成复杂,大体可以划分为个体层面传播者与群体层面传播者。

个体层面传播者以个人面目出现从事传播,包括批评者、作者、编者、休闲者等,其中批评者、作者、编者多从聩世立场出发,属职业传播者,休闲者则从自身感受出发,不受职业限制,是自发行为,属自发传播者。

群体层面传播者则由几个人或一群人等组成的团体、组织、机构等从事传播,包括各种协(学)会、报刊编辑部、群众文化艺术单位、学校、研究单位等,所进行的传播活动与职业相关,属于职业传播者。

群众性文化艺术批评的受传者即是批评的接受对象、批评传播效果的反馈者,同样来自于社会各方面,也可分为个体层面与群体层面的受传者。

个体层面受传者包括休闲者、编者、作者等。主要通过自我传播、人际传播,以直接途径或间接途径接受并反馈群众性文化艺术批评。

群体层面受传者大多为集体受传者,包括学校、研究单位、报刊编辑部、群众文化艺术单位等,主要通过组织(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大多以直接途径接受并反馈群众性文化艺术批评。

群众性文化艺术批评的传播者与受传者,均应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或专门知识、一定的或较高的思想水平、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并在传播与受传中体现出来。

批评传播的行为

由于群众性文化艺术批评的传播多方面地影响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具有多方面性,而批评的传播者来自社会各阶层,具有多层次性,其立场、出发点各异,传播目的、任务等也均有所不同。因此又可根据传播目的、任务、立场、出发点等的不同,批评传播的行为各有不同,这里归纳为“自发批评传播行为”、“职业传播行为”两类。

自发批评传播行为是从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批评传播者个人的立场自发进行的传播行为。这一类根据批评主体个人兴趣、感受自由地传播,完全是个人的批评思维。这类传播行为一般出自休闲者、部分专家(学者)。

职业批评传播行为是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批评传播者从工作需要的立场为出发点所进行的传播行为。这一类由于须符合自己的职业、地位、政策等,传播的是职业批评思维,因此并不完全是个人的批评思维。这类传播行为大多出自管理者、职业批评家、专家(学者)、编者等。

批评传播的影响

作为精神文化传播之一,群众性文化艺术批评自身对于群众性文化艺术的传播可以在导向性、鉴赏性、指导性、启示性(借鉴性)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导向性的影响主要在于政策方面,多为职业批评传播行为而产生。批评传播者通过对批评对象进行政策上的把握,在批评中对受传者进行引导,从而使批评传播起到转变受传对象的观念、更好贯彻政策的作用。

鉴赏性的影响主要在于审美方面,由包括职业的和自发的批评传播行为而产生。批评传播者通过对批评对象的鉴赏,在批评中实现审美体验、审美阐释,从而使批评传播达到提高受传对象的审美情趣目的。

篇2

了摘要:作为媒介,书法艺术同时兼具了传播文化信息和书法艺术信息的功能。书法艺术“去传统化”成为社会常态、由精英垄断艺术走向人民大众、经历现代科技技术的冲击之后浴火重生,成为世界民族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均丽奇葩而异彩绽放。借助电视媒介,书法艺术将走出国门,担负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电视媒介让人学习书法艺术,回归书法艺术原点。

一、中国书法艺术传播媒介的历史变迁

    中国书法艺术的媒介传承变化始终受着社会发展的影响。本雅明说,在人类艺术活动中,“艺术生产关系也一般地决定于艺术生产力即‘技巧’,当艺术生产关系与艺术生产力发生矛盾、阻碍艺术生产力发展时,就会出现技术革命,新的艺术技巧(技艺)就会产生,打破旧的艺术生产关系,把艺术向前推进”。从文字诞生之初的龟甲兽骨、铜器、竹简尺犊、青铜刻石、纸张直至当今社会电子网络媒介,可以说书法艺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因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打破旧的艺术生产关系,催生新的传播媒介,以适应文化传播的需要,担负起书法艺术文化传播的重任。

    作为媒介,书法艺术同时兼具了传播文化信息和书法艺术信息的功能。纵观书法历史,无论是古文字时期的甲骨、青铜,还是有秦以来的刻石、竹简木犊、绢帛等,均是传播文化信息的一种方式,这种承载方式在传播文化信息的同时,又根据载体的不同形成了风采各异、流传千古的书法艺术风格。书法艺术传播媒介每一次的变迁都会对书法艺术传播产生巨大影响。回望历史,在现代电子网络媒介出现以前,传统意义上的书法艺术传播媒介的传承变化对书法传播产生重大影响大至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五代至唐的“摩拓”时期;二是宋朝的“印刷刻贴”时期;三是近代社会的“图像印刷”时期。唐朝的摩拓是封建社会最为原始的一种摩拓复制书法艺术作品的技术,它的出现使一些珍贵的书法艺术作品传播范围的拓展成为可能,通过摩拓复制技术,使书法艺术在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得到了迅速传播,也从而使书法艺术在唐代的上层社会迅速得到普及,书法艺术也因此居于“不朽之盛事”的地位。这也是书法艺术成为中华文化核心艺术的一次重要的传播技术的革新。宋代的刻贴是对.唐朝摩拓传播技术的又一次创新,刻贴的出现使复制技术得到了拓展,由于刻贴复制使古代书法艺术经典以一化身为千百,促成了书法艺术的传播普及,同时也成为后世书法家借以“推广”自己的一种方式。通过刻贴来印刷出版自己的书法作品集,类似于现在的书法作品专辑。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就非常擅于此道,他是明朝运用刻贴来为自己出版“作品集”最多的书法家。近代图像印刷水平的进步主要是指印刷和影印技术的使用,较之前者,图像印刷逼真度、数量均是前者所不能比拟的。由于图像印刷术的使用,越来越多的古代书写图像被展示出来了,而且其传播范围也越来越为广泛。

    进人当代社会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子网络传播媒介的出现和应用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书法在当代电子媒介的作用下已经进入了一个通俗化的阶段。此时的书法艺术借助电子网络媒介传播的优势也出现了视觉转型,书法艺术已从书法家书斋的案头艺术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书法艺术也不再是当代文人的身份标签,更不需要古代文人的深厚文化修养,只要能够认识汉字,就能进行书法创作,甚至借助电视的话语权而转身成长为“书法家”。书法家借助电视来推销自己,已成为当代社会书法家“增势”的一个捷径。同时,电视媒介也促使今人可以零距离地观摩学习古代书迹法帖,为书法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二、现代电视媒介让书法艺术走出书斋,走向世界

    书法艺术由古代社会文人士大夫所必备的书写“技能”,到现代社会中“视觉文化艺术”身份的悄然转攀,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书法作为传播文化信息的手段还停留在“技”的层面时,受传统传播媒介的影响,它只能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媒介。此时的书法是“书法家”独居书斋相对封闭的个体劳动产品,因而它只是停留在传统的古代文人书斋的案头艺术品,人际传播是其主要传播方式,书法艺术精英化传播是这个时期书法艺术传播的常态。当科学技术发展催生电视等电子传播媒介成为当前社会主导传播媒介的时候,电视媒介强大的传播功能彻底打破了书法艺术这种延续千年的精英化的传播态势。同时,电视传媒强大的视听传播功能和跨越时空的传播特性,让书法艺术不再像往昔那样“深藏闺中”。借助电视传播的及时性、视听性、延时性、现场直播性和传播范围的广泛性等特点,书法艺术迅速从文人的书斋走向了人民大众生活,成为全民族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人人享有书法艺术、使用书法艺术、传播书法艺术已经成为社会常态。

    从传播学的角度观照,电视作为一种现代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由于其自身的广泛性与普遍性而使传播的内容具有强大的社会舆论力量。这种力量虽然是无形的,但却是极其有力的,在适当的时候和情景下,这种无形的舆论力量会转化为不可扼制的物质力量显现出来。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借助电视媒介传播的功能,成长为书法艺术家的历程不再像古人那么遥远和艰辛。通过电视推广自己和自己的书法艺术则是当代书法艺术家首选的一条捷径,这种媒介的力量是生活在古代社会的书法大师们所不能想象的。古代书法大师要想在书法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是需要他们穷其一生来为之努力的。历史上王羲之有“暮年乃妙”,王铎尚需“五十自华”。试想,当明朝以董其昌为代表  的一大批书法家为使自己的书法艺术流传千古而借助  “刻贴”的传播方式来传播自己的书法艺术的时候,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在其身后数百年白娜代社会中,借助电视等现代传播媒介来推广自己书法艺术的广度和深度是那样的强大,社会的影响力又是那样的深远。

   当代的书法艺术家们借助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优势和便利,再也不用拘泥于各自的书斋案头,他们放下了传统文人的矜持,在商业大潮的裹挟下,带着自己的书法艺术作品走进了社会大众生活的名利场之中,在作品价格的博弈中来彰显自己书法艺术水准的高低。此时的书法艺术家彼此之间的交流也是空前的频繁,交流的方式更加多元。通过书法展览、互联网络、电视媒介等形式传播书法艺术文化信息,从而促使书法的技艺空前地普及和提高。电视全程再现书法艺术的动态创作全过程的现场直播功能,更是把书法这一书斋文化带进了社会大众生活之中,让寻常大众欣赏书法艺术家创作书法过程的随时性,成为书法学习的常态。电视媒介的最大优点就是它不仅能逼真地传递书法作品,而且能够把书家的创作过程完整地记录保存下来,供学习者研究,这是印刷媒介所不能比拟的。面对无数“天下第一”书迹的仿真及多层面的视听解读,是前人所不能想象的。

    当前社会的信息全球化特征、深度的国际信息交流带来了不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国际传播的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是国际交流,即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文化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其中对传播者而言,最便利、最有效的工具就是通过天空直接传播的媒介,即广播和电视。电视媒介跨越国界的覆盖范围和传播的面对面功能,也使书法艺术越来越受到国外朋友的关注,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中国在世界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国都在关注中国、了解中国,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汉语热”。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200多所孔子学院,全方位地推介中华传统文化。世界上有4000余万外国朋友在学说中国话,学写毛笔字。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向全世界范围内推广汉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学者康拉德在他的《中国文明简史》一书中说:“中国的上层文化是最具有高度视觉性的,而最高形式的艺术则是书法。”书法艺术已经成为西方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桥梁和纽带。在当代社会,书法艺术已经不再是中国人自己的艺术,它正在转换成为全世界人民所共有的文化艺术形式。书法艺术在电视媒介的助推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则已成为书法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电视媒介让人学习书法艺术,回归书法艺术原点

    电视媒介集视听传播手段于一身,通过影像、画面、音声、字幕等多角度传播信息,传统媒介中没有任何一种媒介能像电视一样拥有那么多的受众和那么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书法艺术的发展与其传播媒介的变革息息相关,媒介的每次技术革新均对书法艺术的发展及传播产生巨大影响。电视在中国一经出现,就被书法艺术所青睐,并迅速与之联姻,催生出了电视书法艺术。电视书法讲座、书法艺术家访谈、电视书法文化的专题片、电视书法大赛等形式各异的书法电视节目充斥电视荧屏,书法在电视媒介的助推下走向了寻常大众。此时的书法艺术在电视的作用下,出现了对传统的书法传承方式的颠覆,这种变化让世人学习书法的方式呈多元化态势。通过电视媒介,学习书法完全可以借助电视现场再现的特性,让学习者跨越时空,如身临其境一样观看书法大师们创作书法的全过程,回归书法艺术学习的原点。我们既可以从电视屏幕上或音像制品中欣赏到名家书法作品,清晰地看到书家的执笔及每一点画的运笔变化等,把学书过程中的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现场模拟,又可以从他们的运笔过程及书写者的讲解声中轻松地学到书写技法。

篇3

关键词:新农村 传统艺术 传播

民间传统艺术文化教育的传播发展,不仅是农民群众自娱自乐的艺术文化传播的一种活动,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农民群众利用自身文化资源传播致富求发展的一种创造,对于构建新农村的和谐社会的环境,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河南宝丰的新农村艺术文化教育伴随着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悠久历史,得到传承与传播发展,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文化特征。尤其是魔术、曲艺音乐艺术,有着深厚的群众文化教育基础,近两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在当代“三农”(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建设中,农民群众利用自身的艺术文化资源进行广泛的教育传播,以艺术致富求发展的创造探索和实践,扩大了艺术文化产业发展,保护和传承了民族民间艺术文化,对于新农村的“三农”工作建设及艺术文化教育,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艺术文化教育资源的形成与传播

宝丰位于河南省西部,现人口约48万,有13个乡镇,320个村。民间传统艺术文化历史悠久,魔术、曲艺音乐的群众基础深厚,素有“曲艺之乡”“魔术之乡”的称号。影响较大的艺术文化教育形式为马街书会和魔术表演。

马街书会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大奇观,1996年被列入“中国十大民俗”之一。现今每年正月十三,来自全国各地的说书艺人聚集在马街村展示说书音乐艺术,已成为马街、宝丰等农民的重大节日和曲艺盛会。马街书会至今已有700余年文化艺术教育的历史,据《宝丰县志》记载:“此会源于元延佑年间(1316年),当时有一老艺人,演技精湛,广收门徒,在曲艺界德高望重;且正月十三,农民艺人便从四面八方赶来,负鼓携琴,吹拉弹唱,为其献艺祝寿。以天为棚,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在河坡处、山冈上、麦田里、小路旁摆下阵势、扎起摊子,台台相连,说书献艺。时间仅一天,到会艺人多时达3000人,千余台书汇成了波澜壮阔的曲艺海洋,听书群众多时达10多万人。”①在马街村广严寺及火神庙碑刻中记载:“马街书会源远流长。”②马街书会在当今,既是艺人的展示与农村群众的自娱,又是节目演出的交易会。艺人的表演,称之为“亮书”,如被人请到他乡继续演出,称之为“写书”。这种风俗延续了数百年不衰成为中华奇观,马街书会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间产生的,它深深扎根于民间,它的延续和发展与河南宝丰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宝丰魔术表演艺术源于唐宋时期,经过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粗犷、幽默、滑稽、神奇的地方特色。宝丰民间剧团和农民表演有着历史的传统,解放前每年遇灾年,常出现成群结队的农民外出表演戏法,以求得温饱,混口饭吃。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木偶魔术民间剧团。民间魔术剧团开始在赵庄乡出现,至90年代,民间剧团迅速增加。目前,宝丰县13个乡镇拥有民间表演团体1200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商酒务、赵庄、肖旗、石桥、大营、张八桥、前营7个乡镇。其中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形成比较集中的是在赵庄乡,有魔术专业村6个,民间表演团体600多个,演出专业户2000多户,从艺者2万余人,分布在世界及国内许多地区,形成了农民魔术表演艺术团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宝丰文化现象”的产生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农村剩余劳动人员的增加和广大基层群众艺术消费的高涨,为“宝丰文化现象”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广大农民强烈的致富愿望则是其直接的推动力。

二、传统艺术文化教育成为新农村的文化产业

目前全县拥有50个团体以上的民间表演专业致富村达15个,平均每年演出42万场次,观众达5000万人次以上,年收入达2亿多元,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2004年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的演出总收入达2.86亿元,约占全县GDP的5.6%,成为宝丰县经济发展的六个主要产业之一。据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了解,全国共有2000多个民间演出团体,10万多人的民间艺人,宝丰县均占了一半。他们走遍了全国农村演出市场,到过青藏高原,走出了一条农民自办文化、政府扶持农民办好文化,农民办文化乐起来、富起来的农民发展新路子。

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的演员大部分来自农村,大多数团体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小部分团体坚持常年在外演出。大致分两类:一类是集魔术、杂技、歌舞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团体;另一类是以武术、气功为主的表演团体。较大的团约有120人,较小的团以家庭成员为主。从经营状况看,有部分的团体演出、管理水平较好,每年的门票收入在100万元以上,主要在国内大中城市演出。一部分团曾到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行演出,另一部分团已与我国香港、澳门等文化演出公司签约演出。

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的主要演员收入多在每月5000元左右,有65%的团体具有中等表演水平,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演出地点主要在县城及城乡结合部,有时在集贸庙会上演出,演出形式主要以大篷车、大盖棚为主,有的在城市剧场。还有200多家团体演员素质较低,装备和管理水平差,演出多在偏远乡镇,收入仅能维持生存。

目前,国内文化界和新闻媒体对宝丰文化现象给予了很大关注,外国电视台为马街书会拍摄了电视片,题为《当田野成为舞台》。河南省和宝丰县文化部门也对民间演出团体不断提高认识和管理,改变针对个别表演团体在演出中存在问题进行围追堵截的做法,提出“全力支持、积极引导、加强管理、逐步提高”的方针,促进宝丰民间演出团体形成了目前蓬勃发展的局面。

三、艺术文化教育传播的思考

宝丰的民间文化发展,不仅是一种农民群众自娱自乐的活动,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农民群众利用自身音乐文化资源传播致富求发展的一种创造,它对于促进“三农”工作,扩大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些积极的思路。

(一)开创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具有启示意义

随着新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农民以传统民间艺术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组织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在城乡巡回演出,并逐步形成艺术文化产业,走上一条发展民办文化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篇4

一、 舞蹈与传统文化

舞蹈艺术是源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是生活场景的一种缩影,随着时代的变迁,依然紧随着人类的步伐,其中每一个舞蹈作品中都包含着一段故事以及丰富的文化蕴涵。舞蹈艺术与传统文化的本质赋予了舞蹈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的深远影响。

1.舞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舞蹈的发展离不开自身蕴含的文化内涵,“文化”就是特定时间以及空间积累下来的精神产物,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沉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出很多生活经验以及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念。舞蹈艺术是人们肢体动作的行为表达,可以传达表演者内心的情感,并给观看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带来不一样的审美情趣,这种表达形式把人的价值观念、精神面貌以及心理情绪等整合成多重文化方式,通过肢体语言,规律性的动作表达,形成了具体的风格流程,就会形成舞蹈文化,并且代代相承,作为一种特殊文化被传承与发展下去。

舞蹈是初始的文化表现形式,以其生动的肢体动作表达更容易让观众感知,是最具情调的表达文化内涵方式之一,舞蹈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的舞蹈文化经历了各个时代的考验,在传承与发展当中,其奥妙是既保存了历史文化内涵,又不断地推陈创新,无论经过多少时代的变迁以及民族大融合,舞蹈文化依然保存着其最基础、最具传承性质的特征。舞蹈艺术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必将对舞蹈与文化是一种展现。

2.舞蹈艺术对传统文化内涵的外化

舞蹈艺术是一种集思想感情与生活内容为一身,通过舞蹈动作语言来表达的艺术形式,是肢体动作的配合,并且可以塑造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塑造舞蹈动作为基础,通红舞蹈作品中的情节与表演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表达出特殊的文化内涵,以稳定的表现形式来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风俗礼仪以及道德品质等。舞蹈艺术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有些是生活化的,有的也是抽象化。舞蹈作为文化重要的组成方式,借助肢体动作表达,把抽象的、生活化的以及想象的等多重文化元素整合成具体的、有象征意义的舞蹈形式来表达,来体现我们对生命以及自然规律的认知以及传统文化的大力宣扬。无论是什么形态的舞蹈,都是由它的文化内涵来决定的,文化的差异也是舞蹈形式各异的重要原因。总之,舞蹈是一个不断积累形成的文化,由舞蹈这种外在表现形式来表达抽象的文化内涵。通过千百年的传统文化提炼出来的精华,以舞蹈艺术为依托,将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文化展现出来。

二、 舞蹈文化的传播

舞蹈艺术是一种高于生活上升到生命层次的艺术,现代舞蹈已经成为了人们交流的一种方式,是人们表达生活状态以及感知世界的媒介,舞蹈的出现表现了各个民族生活方式的多样以及文化的丰富多彩,可直接观察到人们的物质需求以及精神面貌。

传统文化在社会实践以及发现过程中通常会形成新观念以及各种行为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理位置都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是人们社会实践的文明成果。中华民族是历史文明古国,传统文化表现的是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道德精神,将传统文化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上升到传统文化与社会整体的关系,文化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传统”是一个十分内涵的词语,但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也会被赋予新的定义。传统文化的发展进程中,需要不断的融入新的内容,还要吸收其他外来文化的精髓,这样让原本的传统文化生机勃勃,变得更健康,更能在历史的长廊里走下去。例如:唐朝时期的乐舞文化,自身具有唐朝特有的历史文化特色,但心胸开阔、气象博大,大胆的吸收以及融入外来西域舞蹈文化特色,传统文化融入异域特色,让其变得更适合传承与发展下去。这是一个更新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点是缓慢、不知不觉的。这种一般不会与传统的文化相冲突。不存在破坏文化秩序。但这种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精神,是值得后来者学习的,增加新的内容,传统才会变得更加充实,更具有学习与研究价值。舞蹈院校的舞蹈教育必须以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教学之根本,通过不断的融入新的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发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培养出优秀的舞蹈人才以及创作更多优秀的舞蹈作品。让舞蹈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深远。一部好的舞蹈作品,创作者一定是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及生活经历,一气呵成,创作出和谐统一的作品。既要立足于本民歌文化的传统,又要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肢体语言去表达。展现出的艺术境界,给人最美的视觉感受。

三、 舞蹈艺术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

1.现代舞蹈元素与传统舞蹈元素相结合

舞蹈艺术的发展十分悠久,近些年来,舞蹈艺术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在舞蹈作品创作过程中将现代舞蹈元素与传统舞蹈元素相结合,让传统的舞蹈呈现出现代舞蹈风格,产生截然不同的新舞蹈样式,这种新的表现形式很受关注,同时也更能传播发展传统文化。著名的舞蹈作品《欢腾》在表演时,舞蹈作品在藏族传统舞蹈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构图、造型以及音乐等现代元素,这种表现形式耳目一新,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即使这个打破传统的作品颇受争议,但还是被很多人认可,在其他艺术门类中,也出现过很多这样的现象,如音乐作品中“女子十二乐坊”的混合元素获得了巨大的效果。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融合元素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这种融合与发展是观众所能接受的,它们会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并且崭露头角。

2.立足传统,展现民族个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发展势头不可抵挡,传统的舞蹈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于人民的需求,但无论市场化经济怎么冲击,我们传统舞蹈的根本都是立足于民族,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这一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动摇的。俄国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经说过,文学存在的意义都是民族精神的果实,文学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以及民族凝聚力,这对于艺术也是一样的,艺术的发展不能离开传统文化,民族才是事物发展背后强大的动力,只有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舞蹈作为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才能更具有发展前途。在文化的发展中,我们应该要做到:要尊重以及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根据发展的需求来适当的增添不同的元素,为其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把握舞蹈艺术发展的灵魂,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让文化有更广大的发展空间。例如:我国著名的舞蹈艺术家杨丽萍曾经创作的作品《云南印象》,作品全程给人带来美的感受,从中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原生态的美,这种民族个性使我们极度震撼。

3.舞蹈的文化气息

中华民族舞蹈的发展一向都是追寻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特点,在舞蹈过程保持着一种原生态的意蕴。原生态的舞蹈表现形式不拘泥于固定的舞蹈动作,而是大力追寻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从思想感情以及文化深度构思,不注重形,而注重于表达的意境,这和我们熟知的“太极拳”相似,这种舞蹈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思想性极强,因此,更能够打动观众,融入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舞蹈作品不一定非要走创新路线才能打动观众,借助浓厚的文化底?N其实更能打动观众。作品的文化根基,与文化之间的契合度,在这些基础上的创作,必将深受人们喜爱。用舞蹈艺术来阐释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会让观众具有较强的心灵归属感以及认知感。舞蹈艺术以我国浓厚的传统文化做支持,让文化渗透到舞蹈作品中,更能传承和发展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篇5

旅游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数字媒体艺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力度要不断加大,让旅游地的吸引力及魅力提高,要把旅游地特有的文化挖掘出来,进行有效的传播,让大众真正感受到旅游文化的灵魂。

关键词:

数字媒体;艺术语境;旅游文化

不管是传播旅游文化,还是让旅游业得到更好的发展,都要抓住最好的时机,利用数字媒体进行传播,让旅游文化传播得到更多的方法及思路,要不断的挖掘旅游地的内涵文化,让旅游文化传播的深度及范围得到拓展,让旅游的经济及文化效益得到提升,让旅游文化传播更加有效。

一、旅游文化中数字影视的立体化透视

(一)多样性的旅游文化

旅游地的灵魂就是文化,任何可以吸引旅游者的事物都是旅游文化的资源。一种资源是自然物,比如动物资源、气候条件、自然景观等,另一种是人文资源,比如节事活动、节日庆典、风俗习惯、民族艺术、民族历史、宗教庙宇、文明遗迹、历史建筑等。旅游文化的内容及资源可以说非常的广泛和丰富,既能是人文的,也能是自然的,既能是现代的,也能是历史的,既能是无形的,也能是有形的,特征非常的多样。旅游文化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想要饱览需要很多的精力、花费、时间,即使说有了这些充足的条件也不一定能饱览全面,可以通过观看影视作品进行旅游文化的浏览,这也是了解旅游文化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目前的计算机技术及数字技术运用非常广泛,在放映方式、表现手法、影视制作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数字影视目前已经成为影视传播中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数字影视将以往制作电影的手段及方法做为基础,再将播映技术、发送、网络传输、储存技术、处理技术等综合在一起。传播过程的制作进行数字化的处理,拍摄前所用到的数字摄像机,后期处理加工声音、影像的数字设备,编辑合成电脑图像及实拍素材,最后通过数字传输、压缩、保存等技术把影像画面通过数字终端呈现在大家面前。与以往的影视制作相比,数字影视能为大家营造出更多的合成景象及虚拟空间,不仅成本很低,而且效率高。通过数字影视所呈现出来的旅游文化容量高、数字化,带给人们的声音及影像都是高质量的,所呈现出来的旅游文人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

(二)“形”的旅游文化

一般来说,旅游文化中旅游者的审美对象侧重于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而旅游景观中所说的“形”是由众多的要素构成的,如工艺、材料、质地、造型、色彩、线条等,这也是景观的一种呈现方式,比如,山体的线条轮廓刚直或柔和、不同地貌地形的丘陵山谷、四季之色的森林、不同结构造型的建筑等。景观中的“形”是比较直观的,人们容易感知,也是旅游者了解和感受景观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形”能直接的影响到呈现形式、唯度结构、空间规模等不同的外化表象,还能将气度、气势、意境、韵味等内涵很好的体现出来。一般旅游者在游览景观时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静观”,由于人的视域是局限的,所以进行多维度或近距离观察景观的“形”时有一定的难度,而以往旅游文化通过影视所呈现出来的人文景观及自然观也同样有局限性存在,只能通过二维或三维空间来展示景观的物象。在影视艺术中运用数字技术,能不断提高艺术的展现力及造型,运用不同的视觉语言及数字三维技术,将园林、建筑、自然景观等更好的呈现出来,让人们能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建筑物的材质和构造,让旅游者得到视觉上的丰富,满足旅游者的各种审美需求。例如,利用三维软件呈现出多角度的屋顶材质及构造、屋檐结构、古建筑斗拱等,还可以展示出建筑的局部、建筑过程等,让人们进行多角度透视,对古建筑的建筑过程及结构细节等进行直观的了解。

(三)“意”的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中的“意”指的是旅游景观中所蕴藏着的文化内涵及意识,“意”的存在是精神性的、无形的,与“形”所包含的物质性是相对的。有句话说的好“七分内涵三分景”,景观文化中的“意”能让景观更具有生命力。数字影视中利用数字技术形成相应的数字焦距,让人们从超常视角去感受旅游景观的“形”,这种影视语言具有非常强的震撼力,能更好的体现出景观中的“意”。旅游景观中的“意”也就是一种文化内涵的体现,让旅游者能更好的体验及认识到景物中所蕴含的文化感召、艺术真味、厚重历史等。景观中的人文内涵来自于历史及文化背景。如果只是单纯的观赏景观中的“形”而不与历史背景文化相联系的话,那么其文化意义的传播会受到影响。文化内涵能让旅游者的求知欲得到满足,人文旅游属于异地性的活动,是以“乐生”为目的的,所包含的制度、艺术、风土、庙宇、园林、文化遗址等能吸引大量的旅游者。这些不仅是组成游览活动中的一部分,更是社会与文化、现实与历史的鲜活教材。要把景观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呈现在旅游者面前,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现出景观的审美价值及人文价值。数字影视能通过非线性编辑技术、数字合成技术、数字生成等,将景观的历史典故、时代背景等真实的呈现出来。与传统的静态传递方式相比,数字媒体传递出的文化内涵及信息更深刻及丰富,把人们带到历史现场,让人们的想象空间得到激发,进一步了解景观的文化及历史。

二、旅游文化通过数字网络进行感性化导览及表达

(一)文字的感性化

计算机目前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也有了新的网络文本语言特点,在网上进行交流时,为了简便及快捷,以将原本严肃规范的文字转换成简易代码、习惯语、日常口语等。这些文字的转换让网络文本的神圣性、高雅性有所削减,增强了文本的日常性及通俗性。网络文本语言的特点是随意及口语化,人们的表达变得更有人情味、个性化、自然性,这也是大众化的旅游传播及审美,满足了旅游者在表达上的需求。网络虚拟环境下,语言不受时空的限制,也渐渐成为一种语言游戏,语言的接受及交流变得不再神圣。在这种语言游戏里,能更充分的进行语言的交流及表达,这种网络语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信马由缰。旅游者的精神交流空间变得更自由,在网络媒体中,大家的存在可以是匿名的,是非常自由的,不受限制,将传统语言特点中的束缚性及规范性抛开,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以童稚化、感性化、直接等语气,将旅游的感受及经历更率性的表达出来,让语言变得愉悦舒畅、风趣幽默。作者通过个性化的文字把自己的真实情感更好的流露出来,把那些平淡无趣的东西变得轻松幽默、情味十足、生动形象,让人们的兴趣及向往得到激发。

(二)图片的感性化

文字媒体可以说是一种符号媒体,是抽象的,要运用相关的文字语言中介进行感官的诉诸。与文字相比,图片能带给人们更直观、更具象的视觉信息,让人们的感官得到诉诸,如旅游目的地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的精美图片,让人们的视觉得到激发,有种想去这个地方旅游的欲望。现在的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快,旅游摄影也得到了普及,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让旅游摄影变成旅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旅游图片的交流、分享、保存、拍摄等变得更加便利和经济,旅游图片能让旅游文化中的视觉意义得到强化,在旅游文化传播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图片能带给人们更生动、更直观的视觉效果,不仅能体现出外形,还能体现出内涵,呈现出完美的光影、色彩、构图,让视觉形象变得感性化及立体化,这种视觉形象能让旅游者获得视觉感知,不断激发他们的联想,对图片中的内容产生情感认同。旅游图片其实是旅游地各种文化特色的浓缩及定格,也是合乎旅游者眼光逻辑的延伸及展开。随着智能拍照手机及大众化图像编辑技术的普及,旅游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在网上上传旅游中拍摄到的图片,把自己的旅游感受与大家一同分享及交流,此时旅游图片和旅游者都变成传播旅游地文化的人,图片可以无限的复制,也让旅游地的文化得到无限传播,

(三)导览的感性化

设计网络界面是相当重要,不仅影响到大众能否接受,最终的传播效果也会受到直接的影响。想要让网络界面具有良好的感召力,那么网络界面中的内容一定要是有用的、有效的,并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存在,呈现方式也必须是人们都能接受的。在设计网站时,要注意感性体验的设计,让大众能感性化的体验到信息的内容性、功能性、可用性等。在设计旅游文化的网络界面时,要把旅游者的视觉感受、使用习惯、需求等问题考虑进去,最终形成人性化的网站界面。设计时要求有良好的识别性、易读性、功能明确、清晰简明,这种网络界面设计更能吸引大众,让人们在旅游文化网站中更好的进行互动、选择等方面的操作,能及时的获取所需的旅游文化信息,不断追求界面设计的人性化,让大众更直观、更形象的进行体验和感知认识,让旅游者不同感性层面上的需求都得到最大化的满足。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旅游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数字媒体艺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及空间。数字化传播方式的出现,让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得到进一步改革,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娱乐、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人们信息接受的思维方式也有所改变,人们对信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旅游文化传播不仅要不断的适应新的发展方式,更应该随着信息方式的转变而有所改变,对其传播方式及表现形式进行不断的改革,更好的满足大众的需求。

作者:于颖 单位: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柳红波.数字虚拟艺术的当代审美维度[J].艺术探索,2008,(10):134-135.

[2]齐海英.浅谈旅游的文化传播效应[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8):96-97.

[3]李若岩.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与本体探究[J].艺术探索,2012,(02):45-46.

[4]陈昕.新媒体时代赣州旅游传播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4:12.

篇6

一个光线柔和的午后,在798艺术区僻静的一个角落,程昕东笫三空间就在那里窥视着外面的纷扰而不动。这个院子很安静,有青葱的树木和平静的水池,见人就露出标志性笑容的程昕东在院子端着一杯咖啡踱步思考着,院子里摆着艺术家的雕塑,这里是嘈杂的798里少有的不被打扰的地方。

程昕尔最喜欢这里的静谧。这个可以说一口流利法语的儒雅男人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轨迹中孜孜不倦的已经忙碌了十七个年头,如今对于经历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从无到有,从火爆到同归理性的他做事更多了一份从容和淡定。被称之为中国最成功的艺术经纪人的程昕东,在完成艺术市场的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同时,强烈的使命感让他把中国的当代艺术带到了欧美世界各地,在他看来艺术文化的传播是更具有成就感的事情。

作为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出去看世界的一代,改革开放给了他最好的机会。对于知识的如饥似渴,外部世界的美好憧憬,让这个上学时就积极组织文艺社团的热血青年带着一本护照和100美元从北京到乌兰巴托再到华沙,华沙以后误了火车又想办法,然后穿过柏林墙又到了巴黎,到巴黎是早上6点多钟,还是万家灯火的时候。看着满城的霓虹灯让他开始透过这个城市来重新审视这个世界。

1992年偶然或者更应该说天意的安排他进入法兰西画廊,彻底的改变了程昕东的一生。在那段时间的经历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自我的寻找过程,也建立了对于当代艺术的国际视野。帮助苏拉热在中国美术馆策划展览的时候,程昕东就是想回过头来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态环境;接着,他说服法兰西画廊参加香港艺术博览会,并成为最早进入中国当代艺术的欧洲画廊;之后,他开创了独特的流动美术馆的概念,把中外的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多次的交流展出;如今,他频繁的往返世界各地让艺术生出了翅膀。

作为一个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也是一个对于社会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人,程昕东对于中国的当代艺术产业的发展,精妙且富有深意的观点滔滔不绝的迸发出来。

《COM FORT》:您做画廊的时间很长,更准确的说是做艺术经纪的角色很早。如今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当代艺术市场和两年前的状况差异很大,您的运作方式发生什么变化了吗?

程昕东:从封闭的状态到一个逐步的开放的状态最后形成这么大的一个国际市场,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对于我来说有两个传播的空间,一个空间是现在798保留的实体空间,而另一'个是我最早提出来一个流动的空间。我可能会对固定的空间做一个调整,798这个窗口还是最重要的,它的国际影响力也更大。而流动空间也是我从90年代一直在做的一种形式,我要让这个空间继续在世界流动。

《COMFORT》:您怎么看如今798的发展,这样的一种方式是正确的吗?程昕东:中国太需要798这样的窗口。因为人们在这可以在这看到一个丰富的,生动的,完全跟我们已有的价值观不一样的艺术观念。这么一个生动的艺术区,尽管它不完善,尽管它很混杂。就是在这么一个土壤,这么一个生态。我觉得太需要保护了。现在市场不像之前那么火爆,是不是这个发展到今天就衰退、停止了?那是不可能的。当然完全凭着市场来做,没有建立起一个文化系统上的价值判断。那么这种起伏就很正常了。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建构这个系统的过程当中,这个系统跟前几年比,跟十年以前比,已经是强了好多。

篇7

论文关键词:交通墓础设施文化传播促进作用

先进文化在世界范围传播,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要走向现代化就必须融人世界格局之中,以开放的精神吸取全人类的文明。改革开放以来,淮安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淮安本土传统文化与外部先进文化的交融和淮安优秀文化传统的发扬光大,促进了淮安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文化交流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淮安全方位对外开放与交流,促进了淮安传统地域文化与外部先进文化的交汇融合,促进了淮安人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经过多年的持续投入,淮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高速公路网的形成和新长铁路淮安段全线贯通、投入营运,把淮安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淮海经济区这两大经济体联成一个密切的相互依托的大市场,使淮安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紧密地融为一体。

便捷畅通的立体交通,大大改善了淮安的投资环境和人文生活环境,吸引了一批批浙江、广东商人,特别是商品经济意识强的浙江温州、台州等地的商人商贩,络绎不绝地进人淮安这一未被开垦的市场。温州商人吃苦耐劳、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和成功致富的生动经验,对淮安人满足现状、小富即安、不求进取的传统保守思想观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激发了淮安人的创业冲动和创业意识;便捷畅通的交通,极大改善了淮安招商引资环境、人文发展环境,吸引了国内大公司大企业和诸如韩泰集团、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的注意力,它们或在淮安直接投资,或在淮安推广他们的产品,给淮安带来了先进管理理念、先进生产技术、先进文化观念和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全新意识。另一方面,便捷畅通的交通,也拓宽了淮安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通道和淮安人外出经商的空间,大批在外打工、经商的淮安人,在异地他乡一面学着生产技术、管理技术,一面感受着外地文化的冲击,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外地先进文化观念的影响,并通过回乡探亲或返乡创业等途径,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着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同乡好友,有意识无意识地传播着外部先进文化理念,促进了淮安传统地域文化的吐故纳新。由此形成的淮安传统文化与发达地区先进文化理念的相互撞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局面,也促进了淮安人思想观念的更新、进步,促进了淮安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水平的提高。

二、交通建设促进了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

便捷发达的公路铁路交通网,为弘扬淮安传统优秀文化,增强淮安的文化影响力,提高淮安在全国乃至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促进淮安招商引资和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济与文化存在着密切的共生互动关系,经济需要文化,文化渗透经济,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中文化含量的大小。看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具有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发展水平。城市文化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城市是以文化论高低的。

淮安,地灵人杰,人文荟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蕴藏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人文景观极其丰富,这是打造“文化淮安”的优势所在,也是淮安城市的一张王牌名片。近年来,淮安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持续投资所取得的建设成就,为弘扬淮安运河文化、淮扬菜美食文化、名人文化,增强淮安的文化渗透力,提高淮安在全国乃至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打开了广阔通道,促进了淮安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

大运河文化是淮安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文化品牌。大运河之水哺育了许许多多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等,使运河地区成为人才荟萃之地,文风昌盛之区。运河中最古老的河段邢沟始凿于春秋时代后期,淮安境内自隋至明、清先后由人工开凿规模较大的运河有汁河、沙河、中运河等近十条。清江大闸建于明永乐十三年,是古运河上现存最古老的石闸,史称遭运咽喉,由此奠定了淮安“南船北马,九省通蔺”的历史地位。淮安是三千六百里运河中无可争议的“运河之都”,是运河的文化中心。

今天,发达便捷的交通,特别是高速公路网的形成、新长铁路全线贯通和运河疏浚工程的展开,使“运河之都”—淮安,重新焕发了作为运河文化中心的影响力,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淮安,提升了淮安城市的历史品位和魅力。同时发达的交通也使淮安与苏南、上海,与全国、全球的商业交流、经济交流、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活跃,商流、物流、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更加便捷。尤其是高速公路网的形成,使淮安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淮海经济区,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紧密地融为一体。现在,乘车从淮安到南京、上海、北京分别只需要2个小时、3.5个小时和8个小时,南下北上,西进东出,非常便捷,这为淮安运河文化的传播,为淮安更有效地融入长三角都市经济圈,融入全球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篇8

【关键词】 传统文化;设计艺术教育;营销传播;市场;传承;发展

一、 中国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播现状

(一) 中国设计艺术市场、教育现状:回顾设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在中国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年历史,我们的设计艺术,是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而兴起的,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产生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在商品化经济的大潮中,急匆匆地紧随商品化经济爆炸式的发展,追逐潮流、赶超世界,却无法冷静下来,审视自己的文化,研究自己的教育。诚然,新的设计形式的不断涌现,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设计作品和造就了一批艺术家和设计师,但总体来看缺乏原创性和个性语言,形式与语言一直是在跟着外国走,具体的陈述与表现上也失去了该有的民族人文精神,丢掉了民族的风格和传统的神韵,是令人深思的。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存在空间被改变之后,设计师的责任是重新营造一个适合现代人的人文语境和存在空间,而不是打破重来或盲目模仿、移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物质虽然丰富了,但地方文化溃散、传统文化失根、民间技艺失传已成为现实。面对如此的文化缺失,作为传承文化与创新未来,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力量,应从全民教育入手,从设计艺术教育做起,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融本土民族文化资源于设计艺术教育中,探索和建立中国特色的现、当代设计艺术理论和教育,是设计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二) 传统文化在当今教育中的传播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根植于中华大地,世世代代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当今的传统文化教育对我国现实的教育体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点中:

1.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开拓进取、积极上进。

2.厚德载物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人格与品质。

3.和谐思维,有利于帮助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妥善的与人交往。

4.“以义导利”观点,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5.爱国主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与民族精神。

二、 传统文化教育在设计艺术教育中传播的重要性

(一) 传统文化观念在现代设计教育中传播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即能体现文化的独特性又能彰显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符合东方传播语境下的内在要求,因而在设计所涉及的领域中广泛运用,掌握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优秀的经验,我们才能够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二) 传统文化的元素、形式在现代设计教育传播中的重要性:优秀的设计师需要的不仅仅是设计的技巧,更重要的还包括设计师的修养和对设计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以及对市场的把握,若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与元素的设计则更要求设计师及其设计团队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扎实的修养积累,能够在运用的过程当中抓住精髓,而不是肤浅的搬用模式化得样式与元素。

三、 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一) 国际化背景下现代设计观念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的传播思考对于现代设计发展起步较晚的国家来说,只有从认识上站在比较高的起点上,才有可能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西方现代设计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确实具有可供借鉴的实际意义,高起点上学习借鉴西方的先进设计后,再进行设计上的创新。民族性是指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设计者应有意识地挖掘民族文化的精神,应将民族文化放在全球的背景上,以全球的视角来俯视民族文化,这样才能设计出全球所认同的精品来,在国际市场中建立有效的传播需要有世界语言的民族文化。

(二) 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 增强文化的归属感: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无数的璀璨文化宝藏,对于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应该珍视、继承、发扬,设计师作为不同时代新观念、新思想、新事物的创造者,就更应该对于本民族的文化充满认同与归属,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文明之根,我们应该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当做一种责任,一种自豪。这种观念和思想应该渗透到我们艺术设计教学的整体活动中。

2. 设计呈现形式与元素的提炼要具有时代性:人类的审美是存在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不同时代背景下人的审美与需求呈现的趋向是不同的,设计师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应该只停留在形式与元素的生搬硬套,应该传承文化中的精神内核,以具有时代特征的形式语言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的审美特征。

(三) 在设计艺术专业基础教学环境中如何有效建立传统设计艺术的传播。

1. 改进设计史论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传统的史论教学更多的是偏重系统的理论讲述,理论考试结束课,这种学习方法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知识传授系统完整,但忽视了学生的因素,难以实现设计艺术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互动的方法,要求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根据课程所讲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传统设计艺术观念、元素形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全新表达方式,总结学习不同人物、时期、风格、流派、的设计表达方式,设计思维观念,更深刻的理解传统文化在当今的传播语境中的传承。体味中国传统审美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现实意义。

篇9

引言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跨文化传播,它总是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交织在一起,是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必不可少的活动。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已成为文化交融及发展的大趋势。从旅游业方面看,民俗旅游的兴起和发展从它自己的角度对这一趋势进行了印证。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形式,以其显著的民族和文化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大的旅游市场,广西武鸣伊岭岩景区就是一个显著的范例。广西壮乡素有“壮乡风景在武鸣,武鸣风景在伊岭”之说,为了更有效地传播、更直观地展示壮族文化,伊岭岩景区被打造成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民俗旅游景区。伊岭岩本身是一个喀斯特溶洞,景色奇丽,素有“地下宫殿”的美誉。伊岭山寨所处的广西武鸣是广西著名的壮乡,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壮族传统文化。因此景区除了奇丽的自然风光外,还对广西壮族的建筑、饮食、生产方式、艺术形式等进行了生动的展示,游客可以通过唢呐迎客、参与对歌、跳竹竿舞、参观酿酒等环节进行参与性强的互动活动,趣味横生,感受深刻。可以说,从民俗旅游景点开发的角度来看,伊岭岩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

任何景点都离不开文字的介绍,对于民俗旅游景点来说更是如此。既然民俗旅游是一种文化旅游,那么它所涉及的文化现象必须通过其载体:文字来进行解释、传播,包括口头的及书面的。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在全球跨文化传播语境的今天,这些文字资料的译介、传播显得尤其重要。景点资料的全面、恰当与否对民俗旅游景区的存续有相当大的影响。在大部分景区,相对于开发者对景点硬件建设的重视,其景点资料的完善,特别是译介方面的完善亟待提高,应考虑采用有效的策略。本文以伊岭岩为例,试分析如下。

一、通过回译重现壮族传统文化,提升跨族群传播

对于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来说,跨族群的文化传播是实现国家多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壮族是广西原生的少数民族,为古代百越族群后裔,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他们是稻作文明的创始人之一,在冶炼、纺织、文学艺术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水平。现人口发展到1700多万,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先民早在商周时期就创造了刻划文字符号,在其漫长的发展史上,通过与汉族的接触融合,在一千多年前借鉴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古壮字,即土俗字,是一种方块字,历史上曾相当普及,盛行于明清,一直使用到上世纪50年代。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出版社编撰的国内外第一本《古壮字字典》所收古壮字达10700多个,显示了方块壮字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壮族的许多重要典籍和民间艺术作品,如《布洛陀经诗》、《侬智高的故事》《刘三姐》、《百鸟衣》、等都是用这种古壮字记录、编写、整理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古壮字没有得到规范和统一,有些字笔划过繁,书写不易,五十年代壮族在政府的帮助下创造出以拉丁字母为字母的拼音壮文后,古壮字亦即土俗字逐渐不再使用。

尽管如此,古壮字的发展伴随着壮族社会的发展,是壮族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和载体。尽管不再作为活的语言流通,它仍应该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存在。现在的人们,包括许多壮族人都不知道自己民族曾经创造的文字,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对于像伊岭岩这样的壮族民俗旅游景区来说,可以展示性地向旅游者介绍壮族的重要典籍,如《布洛陀经诗》、《刘三姐》等的文字片段,不仅要有汉语译本,还应有壮文原文版本,或将汉语译本再回译成壮文。这可使旅游者对壮族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使民俗旅游不仅仅耽于表面。在这一方面,纳西族对东巴文的开发利用是一个可堪借鉴的例子。东巴文是非常古老的象形文字,现只有极少数人掌握,早已不是流通的语言。但以东巴文字为元素开发的旅游产品深受欢迎,加深了人们对纳西文化的了解,实际上起到向外推介、传播纳西族文化的良好作用。

二、注重外译,促进跨国传播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及国际地位的提升、对外交往的日趋频繁,跨文化交际及传播成为研究热点。与其具有天然孪生关系的学科――翻译也受到更多关注。文化传播通常是从强势文化走向弱势文化的,多年来我国翻译界始终处于译入大大多于译出的局面。我国近期提出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旨在使中国文化真正融入世界文化,并发挥其应有的影响。旅游景点,特别是文化旅游景点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其资料的外译显然不容忽视。然而调研显示,除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等代表国家形象、受到足够重视的文化景点外,我国大部分旅游景点资料的译介亟待提高。有些景点资料完全没有译文,有译文的也不完善,存在若干问题。首先是缺失的问题,例如,除了景点名、路牌配有译文,其它的介绍都没有译文;其次是翻译过于简略的问题,译文通常少于原文,有的甚至只译出原文的一半左右,碰到难以处理的文化元素则采取略过的态度;再者是外译语种单一的问题,目前大部分翻译的语种为英语、日语,其它语种比较少见。鉴于此,类似于伊岭岩的民俗旅游景点在对其景点资料进行译介时颖注意以下问题。

(一)进行多语种译介

在对景点资料进行译介时应注意到语种的多样性。对语种的选择不应该仅仅以该语种客源目前所占比例为决定因素,例如,日语游客多就译成日语,韩国游客多就译成韩语,更应考虑该语种在国际上的使用人数和影响,除英语等大语种外,法语、西班牙语等国际语言应受到充分重视,因为这些语言在国际上的使用遍及全球较多、较有实力的经济体,覆盖面广,具有较大的社会和文化影响,以这些语言的使用者为目标进行跨文化传播可以造成较大的影响。

(二)利用恰当有效的媒介

多语种译介会给景点现场资料的陈列带来篇幅的问题,这就促使我们灵活使用媒介,以期有效地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例如,电子显示屏等电子设备具有容量大、视听效果好、允许互动等特点,是承载多语种译文十分恰当的媒介。此外,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用心建设多语种网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传播方式。外语游客在到达景点前和离开景点后,甚至在没有机会到景点的情况下都可以通过网站远程了解信息,感受文化,对于景区来说是一种事半功倍的传播工具。

三、灵活采用其它形式的立体翻译,实现跨群体传播

在跨文化传播中,跨群体的传播由于不像跨国、跨族群传播那样显眼,有时会受到忽视,然而这方面的传播需求却是很大的。在任何一个文化体中,与主导文化相依相伴的还有许多共生的文化群体。对于那些对语言传播不太敏感或不感兴趣的人群来说,则应该采取更灵活的、非文字语言的传播方式。事实上,在英语中“翻译”一词为“interpretation”,其意义为“诠释”,不仅包括文字语言的转换,也有“表演、演奏、艺术处理”等意,即通过别的符号进行诠释。从宏观的角度看, 一切用于表达、交流的符号系统可以看作是人类的语言。许多人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掌握的工具只是外语,其实,在跨文化交际中,非文字语言的交际行为和手段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交际作用更大,在语言交际发生障碍时其代替、 甚至挽救交际的作用则更不可低估。鉴于此,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应该有大翻译的思想,除文字的翻译转换外,也可使用其它形式的语言符号进行诠释,如舞蹈语言、音乐语言、绘画语言等,这些语言形式有的比文字更抽象,有的比文字更具象,但它们与文字语言相比所具有的共性是,比文字语言更加直观。恰当地使用这些语言可以更好地适应具有不同偏好的受众群体,更好地实现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间进行跨文化传播的目的。

类似于伊岭岩这一类型的少数民族民俗旅游景区,除对景区资料进行文字语言的翻译外,还可以立体地运用其它艺术语言就行诠释。以广西桂林的另一民俗旅游景区刘三姐大观园为例,园内有形式丰富的壮族对歌、舞蹈表演及真人实景再现等,直观地展现了原汁原味及经过艺术加工的壮族生产、生活及文艺活动场面,使人们不用通过对文字的阅读和理解过程也能感受到壮族文化,对某些人群来说效果甚至更好,是跨文化传播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一些缺乏场地,或无意采用娱乐元素的民俗旅游景区来说,可以采用其它媒介作为文字资料的补充,如进行影像资料的放映,把音乐、舞蹈、绘画移到影像中去。事实证明,有些使用影像放映的文化旅游景点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扬州中国佛教文化博物馆,厦门陈嘉庚纪念馆等。通过对影像资料的观看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结合文字资料的介绍解释,有助于对文化事件和现象达到深层次的理解。

四、结语

篇10

【关键词】河南省 文化艺术产业 发展

引言

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主要是以沿海发达城市为发展重点,河南省作为历史悠久、拥有众多文物的大省,虽然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但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如何充分利用河南省先天的优势发展文化艺术产业,成为相关负责人应当重视的方面。

1 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现状

1.1 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偏弱

虽然国家近年来对文化艺术产业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振兴河南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河南省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如《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等。2012年初,河南省出台了《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实施意见》,制定了到2020年,文化产业的增值要占据全省GDP的5%以上,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1]。

这些政策的制定都为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在税收、土地、财政等方面都制定了优惠措施,为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但是,河南省作为一个内陆省份,文化艺术产业起步比较晚,导致到现在为止文化艺术产业整体实力偏弱。

首先,河南省的文化艺术产业结构不均衡。文化产业建设中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建设和效益不高的现象,文化艺术产业的规模和数量都比较小,仅占GDP的3.2%,而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已经超过5%。

其次,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文化创意人才。河南省现有的教育资源无法满足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没有足够的学院、研究机构和专业教师来对创意人才进行培养,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和激励机制也十分缺乏,现有的文化创意团队缺少强大的工作力,不能保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效专业支持[2]。

最后,相对于其他产业,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很弱。如新闻出版、电影制作等传统文化艺术产业,缺少科技含量,发展缓慢;动漫、视觉艺术、广告装潢等以科技为支撑的知识密集型文化产业,在文化艺术产业总量中占据着很少的比重。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缺乏大型的支柱型文化艺术企业,只有大量的中小型文化艺术企业,制约了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1.2 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河南省是中原文化发展的重要省份,而中原文化又是华夏文明的根源。河南省作为中原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底蕴非常丰富,包含了农耕文化、武术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文化。近年来,河南省又开发了一系列有中原特色的特有的文化平台,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国际华商文化节等,为河南省对外形象传播工作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也有效地带动了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但是从河南省对现有的文化资源开发水平来看,仍然存在着文化资源开发不足和不合理的情况,很少能真正与高科技技术相结合,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首先,河南省缺乏自己的知名文化品牌,没有充分利用到自己的资源优势。河南省拥有很多文化资源,如开封朱仙镇的木板年画、温县的太极拳、汝州的汝瓷等文化资源都极具经济价值,但是目前对这些文化资源还缺乏深层的挖掘,没有将现有的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3]。

其次,河南省现有的许多文化资源都没有真正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科技是提高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的保证,只有依托现代高科技技术才能够实现广泛传播,才能够真正提高文化企业的市场活力。如何将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创新,将传统文化放在新的发展高度,才是现代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关键。但是,河南省现在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做到将科技与文化产业相结合。

1.3 文化产业科技含量偏低

河南省近年来在各项政策的鼓励下,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新兴的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也十分迅速。全省在文化传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腾讯大豫网已经正式上线,洛阳牡丹文化节也上升为国家级的文化节会。在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和集聚区方面,空间布局形式已经非常合理。开封的“宋都古城”已经被命名为国家级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也已经于2012年正式开园[4]。

虽然河南省现在已经逐渐夯实文化艺术产业基础,但是总体看来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仍然处于比较低的状态,没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在文化艺术产业表现中,缺乏原创作品,题材新颖、内容丰富的真正优秀文化作品也比较稀缺,缺少知名文化品牌。在文化艺术产业运行机制上,还没有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文化运行机制,整个文化市场水平偏低、文化消费不足。从文化业态的角度看,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文化艺术产业的技术支撑,发展十分缓慢,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也比较缓慢,数字内容产业得不到及时发展,现存的许多文化艺术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缺乏高精尖的文化产品。

2 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发展对策

2.1 强化文化产业整体实力

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发展需要提高河南省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构建完整的现代化文化艺术体系。

首先,要保证产业形态实现多层次、立体化分布。将现有的如出版发行、文艺演出、影视制作等传统文化艺术产业做强,带动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艺术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构建文化艺术新业态,将金融、贸易、旅游等其他产业充分融合到文化艺术产业中,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为一体。将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化科技结合,利用高科技手段对传统的艺术文化进行重新创造。

其次,增加社会资本的引进和流通。放宽市场限制,对非文化企业的资本进入文化艺术产业进行鼓励,使投资形式更加多元化,将现有的传统文化艺术企业按照现代的需求进行重组改制,开发出适合现展的全新的产业形态。

2012年2月15日颁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各种形式投资文化艺术产业。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的发展应当充分抓住这一机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培育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产业相关企业和品牌,创造文化艺术产业全新的增长点。

2.2 充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

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的发展还需要充分开发并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中原特色的文化品牌,并推动实现品牌化的运作形式。品牌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能够充分体现出产业的竞争力,因此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塑造在国内甚至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的品牌才是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对策。河南省的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应当充分运用本土优势,将各媒介运用到传播过程中,运用多种策略进行营销,将注意力集中到一起将品牌做大做强,建设真正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产业品牌。

首先,河南省应当从传统文化入手,开发相应的传统文化品牌。河南省拥有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基础,无论是河南的戏曲还是传统文化,都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河南省应当凭借中原文化的底蕴,有效进行集聚整合,将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如声光电技术和网络手段应用其中,创新传统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将传统文化艺术运用全新的手法进行表现。还可以充分利用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传统文化进行品牌化运作。如可以将黄帝故里的拜祖大典、河洛文化节等传统文化活动结合主题进行重新包装,建设以中原特色为基础的主题公园。

其次,还可以将动漫产业作为增长点,将动漫品牌进行跨界传播。品牌的塑造主要依靠有效的传播,只有对品牌进行有效传播,才能够使品牌真正得到大家的认可,从而打开品牌的知名度。河南省在动漫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已经对一些品牌资源进行积累,有一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原创品牌,如《少林海宝》、《小樱桃》等动画片都获得过重要奖项。

另外,应当重视特色文化产品的发展。在建设传统文化品牌的同时,还要重视对相关产业的融合,大力扶持文化旅游品牌、工艺美术品牌等。将旅游产业融合其中,开发具有本土文化艺术特色的旅游品牌,发展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黄河文化旅游带等特色旅游景区。对特色文化产品进行扶持,提高汴绣、唐三彩等工艺美术品的产业价值。将具有中原特色的园艺、花卉、中医药等与中原文化相结合,提高河南的洛阳牡丹文化节、信阳茶文化节等节会活动的影响力。

2.3 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量

提高文化艺术产业的科技含量主要是指积极培育相应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人才是提高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只有将人才聚集起来才能够真正保证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

首先,河南省应当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合适的社会环境。需要在全省范围内营造出文化艺术产业氛围,激发群体创造能力,引导广大群众真正关注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提高民众的文化意识和素质。

其次,建立合理的文化艺术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可以与省内相关高校进行交流,增加相关专业设置,对相关专业高层次人才进行培养。同时在高职院校也要开展相关的职业教育,培养能够快速上手的技术人才,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还可以建立相应的文化艺术产业协会,为文化艺术产业人员提供平台进行交流。对中小型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文化艺术产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创造机会与国际文化艺术产业人员进行交流,鼓励省内高校与国际高校进行合作,互相分享文化艺术工作的经验,积极参加国际化的各种相关展会,拓展工作人员的国际视野。最后,还要建立合适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集中力量鼓励精英人才的引进,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能力强的人才。

结语

由于近年来国家的大力扶植,河南省的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对现有资源开发不足等原因,河南省的文化艺术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当充分运用本土历史悠久的中原文化,将中原文化与现代文化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将现有的资源转化成产业,真正提高河南文化艺术产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苛.关于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J].青春岁月,2014,(12):487.

[2]周桂英.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