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8-23 16:11: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關键词:微观经济学;理论应用;会计学领域
Keywords:microeconomics;theoreticalapplication;accountingfield
中图分类号:F0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1-0187-02
0引言
微观经济学最早发源于西方,二十世纪初才渐渐传入我国。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中心问题就是价格问题,并且主要研究个体或者个人的经济行为。微观经济学对所有权状况以及资源配置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在学术研究的深入下,微观经济学理论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的经济问题当中,例如:会计、金融、人力资源等。当前,着重讨论微观经济学理论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
1微观经济学理论研究
微观经济学又称小经济学,即所谓的个体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主要是研究以个体或者个人为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还深入研究了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市场机制和资源配置,并且提出了微观经济学理论对市场失灵的看法和纠正,积极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个体的经济过程。总的来说,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中心思想就是使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其中,微观经济学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了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等。
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其中包括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总的来说,微观经济学的本质问题就是对于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并且能够解释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优化配置,来尽可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消费的欲望,从而提高人们在生产方面的作用。在微观经济学中,不论是消费者理论还是生产者理论都是根据资源优化配置联系在一起的,而市场理论也充分的证明了政府无形的手的有效性,同时也讨论了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关系。在微观经济学主体中,主要包括了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等模块,这样分析就可以大体得出微观经济学的脉络。微观经济学从资源稀缺的方面考虑,认为所有个体和单位的经济行为准则都应该在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并且使有限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当然,要想获得最大的效益也必须考虑个人和单位所需要的条件。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消费者及其家庭都要根据各种商品不同的价格来进行选择自己适合及偏爱哪一种产品,在自己有限的收入的条件下,能够有能力购买该商品,并且获得一定的收益或者说能够满足自己一定的需求和欲望。消费者及其家庭对商品的选择过程和结果都会影响商品的价格,而市场价格又处于一个波动的范围,因此,市场价格的变动又会对商品的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各种商品及其劳务都是由厂商决定的,因此厂商是商品的供给者,厂商的目的就是在于利用最小的投资和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品量,从而获得最大的收益,促进厂商的发展。一般来说,厂商的决策又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即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价格变动,从而间接的影响到家庭及个人的收入。不管是家庭和个人还是厂商都是根据市场的变化来执行最终的决策,也是这种决策在市场上通过供求关系表现出来,通过价格变动进行有效的协调。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最终任务就是研究市场机制和作用,均衡市场价格,考察市场机制是怎么通过个体和单位来进行资源最优配置并且取得一定的效益。微观经济学也是市场机制的经济学,以价格变动为中心,称为价格理论。除此之外,微观经济学还考察了市场机制失灵,政府是如何发挥其作用进行有效干预。例如:在经济学历史上,马歇尔计划,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和凯恩斯主义都充分的说明了政府的干预对市场机制的影响和作用。
2微观经济学理论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2.1产权和市场失灵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
根据上文所述,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中,市场理论在理想的假设条件下对市场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以便达到最大程度的收益。但是,在现实情况下,那些理想的假设条件往往是不存在的,所以市场机制也不能够正常运行,也不能达到有效的资源配置,实现最大收益,同时也导致了生产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一般来说,最严重的市场失灵源于有限的资源不能配置和资源的产权不够明确,产权理论的相关专业研究人员表明市场机制正常作用的基本条件就是明确产权,使产权能够明确并且可以转让。产权是有效利用、交换、保存、管理资源对资源进行投资的先决条件。产权理论表明,私有企业的常人有权享有剩余的利润,并且利用激励机制去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益。没有产权的社会是一个效率低下、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的社会。当然,能够保证经济高效发展的产权具有明确性、专有性、可转让性、可操作性。
合理利用产权原理,能够清晰分析出企业中会计造假的一定原因。从企业的产权关系来看,我国国有资产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下,整个企业没有明确的投资主体,也没有实现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更沒有使资产、人、事之间进行合理规划的管理。由于产权关系界限的模糊,绿色会计理念应运而生,所谓的绿色会计就是将会计要素记录到会计报表中。绿色会计可以根据自然资源的特殊性,利用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等理论,采用成本和效益的分析法来进行会计表达。绿色会计的重点在于会计报表的记录上,只有进行严格的绿色会计披露,才能有效的对企业的资本支出和收入进行记录,并且综合分析。
会计市场的交易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交易,即会计信息的交易。会计市场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包括:会计信息的公共性;会计信息的外在性;会计信息的不充分性。其中,会计信息的公共性,就是指会计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属于公共物品,可以供所与人使用的东西。会计信息的公共性在证券市场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另外,会计信息的外在性,也叫做外部经济的影响性,是指一个经济行为对其他的经济行为造成的影响。最后,会计信息的不充分性是指市场机制提供的信息,对交易事项能够有所帮助的信息要素。由于会计信息的特点和属性以及市场本身所具有的不完善机制,就要求政府必须进入会计市场并且充分发挥其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
2.2委托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
在会计学领域中,委托关系是从事某种活动而产生的一种契约关系。在经济生活中,主体是人们,因此,在互相依存的经济整体中,需要某一个决策者做出相应的决策并且彼此产生影响。而在经济生活中最典型的就是委托关系。委托关系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与财务会计相关的委托关系;第二,是与管理会计相关的委托关系。在管理会计中,通过各个单位、成员和委托关系来充分发挥会计的作用。委托在会计理论中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表明了会计学在激励机制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会计信息方面的能动作用,激励问题在委托中处于核心地位,包括了对人的激励,也包括了对委托人的激励。只有在委托人和人之间进行合理的激励,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双方的经营成果,达到最大收益,实现双方的共同目标;第二是在会计的相关制度中强调的风险分担的重要性,委托具有分享原则,也就是委托人与人之间必须共同承担风险和收益。但是,风险一般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很难被人们所预测或者控制,一般都是在人们完全没有预测的情况下发生。所以,当委托人把经营风险交给人时,要积极调动人的热情,不能对人实施压力作用,使人心理发生变化。正确的做法就是使风险和收益之间达成科学合理的平衡。另外,委托关系在管理会计中的具体应用有责任预算的编制、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间接费用的分配、责任中心的业绩考评。总的来说,委托就是将左右着的资产根据其意愿和相关的条件委托给人经营,实质也展示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事实。
3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稳定发展,对经济的学术研究力度也在不断地加深,不管经济是衰败还是繁荣都属于一种经济现象,并且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经济程度和经济发展状况。学术领域间存在着相互交融的现象,对于不同的经济情况和现象有着不同程度的融合和相互作用,在新形势下,微观经济学理论在会计学领域中更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作者:周一然
参考文献:
[1]陈淑华.会计信息的经济学分析[J].财会通讯,2010(06).
[2]王铁林.论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与信息经济学理论的借鉴与融合[J].财会研究,2010(05).
[3]陈汉文,董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述评——基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范式[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篇2
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后,国际高教界对实践教学和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为了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多数高校也纷纷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对实践教学越发重视,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也清醒地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应用型本科教育成为各高校普遍的办学定位,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因此,要改革以往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注重地方特色,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微观经济学作为研究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以及其对经济资源配置影响的一门科学,日益发挥着对社会经济现象和活动的解释和预测的功能,所以说微观经济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但仍有很强的应用性,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突出应用二字,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分析
1、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性质分析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微观经济领域内的问题,研究对象为单个经济,其核心问题是价格问题,研究的重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及其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影响。从理论上讲,微观经济学既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经济学其他研究领域的基础。所以,它是一门理论性学科;从实践上讲,微观经济学理论既可以用于指导企业或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又可以用于指导政府的决策行为。因此,它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2、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分析
(1)章节多,内容抽象难懂。从目前使用较好的几本微观经济学本科教材来看,章节都比较多,如曼昆编著的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有 22 章,黄亚钧主编的微观经济学教材有 16章,岳贤平主编的微观经济学教材有 15章等。从内容上看,以曼昆编著的教材为例,主要内容有:经济学十大原理、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供求均衡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赋税的代价、国际贸易、公共部门经济学、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和微观经济学前沿等内容。大部分内容是对西方国家微观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理论成果的总结,而且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采用公式、图形和数学模型来阐述经济发展规律的,比较抽象,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所以,大多数学生反映学起来费劲难懂。
(2)研究方法多,数学知识是基础。随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不断成熟,其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如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非均衡分析法、数理公式分析、几何模型分析等。但总体来看,还是以实证分析法为主,主要是大量运用数学模型及推理来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自数学进入经济学以来,它提高了经济分析的水平,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而言,一是借用了微积分,尤其是偏导数和全微分等武器,提出了一般经济均衡问题,创立了当今的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垄断竞争理论等;二是借用了集合论与线性模型分析了相关的经济学问题。可见,数学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必须得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3)图形多、曲线易错乱。为了便于理解,微观经济学课程把经济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理论假设,用图形来直观阐述。但该课程涉及图形分析的章节比较多,而且曲线太多且有相似之处,学生在记忆时往往会产生错乱的现象,要么记错了曲线移动的方向,要么记错了曲线的种类,导致在分析实际经济问题时出现差错。
三、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强化实践教学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形成一种理念十八届三种全会以来,很多高校为了响应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一精神,纷纷喊出了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响亮口号,高校微观经济学课程也随之改革。但从实际情况看,真正落实到位的高校很少,绝大多数高校只停留在口头上,老师上课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没有调动起来。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对于多数高校来说还没有形成一种理念。
2、老师缺乏实践经验,没有形成良好的实践型教学团队从目前的情况看,一方面,高校担任教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从高校毕业之后直接走进高校,缺乏对经济学知识的实践锻炼,基本上没有尝试过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更谈不上科学合理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了。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到相关高校进行实践培训的也屈指可数,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于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至于说组建实践型教学团队更是纸上谈兵。
3、教学手段和方法仍显短缺和落后,没有形成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一是高校多媒体教学设施短缺,不能满足教师案例教学、实务展示等教学环境的需要,并限制了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二是目前的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其方式主要局限在课堂上,自始至终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而且学生早就厌烦了这种被动式学习的方式,根本不想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因而无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再者,因章节多,课时偏少,老师需要赶进度,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案例教学或课堂讨论。另外,据学生反映,有些老师准备的案例太长或太老,学生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兴趣,即使参与其中进行课堂讨论也是被逼无奈,应付了事。可见,教师从本质上没有真正把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
四、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路径
1、加大宣传,让师生认识到微观经济学实践的重要性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政府的许多决策如果能够科学地运用微观经济学知识,就会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对于企业而言,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与收益分析、市场结构理论等等对于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更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消费者来说,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可以指导他们的选择行为。因此,要通过大力宣传,让师生都认识到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形成一致的思想、理念和行动。
篇3
诺贝尔经济学奖不同于其他诺贝尔奖,是在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成立300周年时,由当时的行长艾斯伯林克倡议,经瑞典皇家科学院批准而设立的,全称应该是“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人们习惯上称它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说明在人们心目中,它已具有和其他诺贝尔奖一样的权威地位。每年金秋十月,人们都会猜测谁会获奖,并翘首等待评奖结果,获奖者也会在一夜之间成为社会名人。这些说明,它已成为举世公认的全世界经济学最高奖。
1968年在决定设立这项奖时,无论是经济学界,还是社会各界,都存在疑虑,对这项奖的客观公正性表示了极大的怀疑。今天,当诺贝尔经济学奖走过34年的历程时,争论仍然存在,但这项奖的权威性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承认。
1969年颁发了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到今年为34届,共有51位经济学家获奖,其中美国经济学家37人,英国经济学家6人,挪威、瑞典经济学家各2人,荷兰、苏联、法国、德国经济学家各1人。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获奖者的重大突破代表了20世纪、尤其二战后经济学的重大突破与进展。这些经济学家的获奖是当之无愧的。
宏观经济学的进展
谁都无法否认,20世纪经济学的最重要突破是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获奖的经济学家中有多位是在这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
在1930年代之前,并没有系统的宏观经济学。凯恩斯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货币通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大,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凯恩斯作为宏观经济学之父,如果能活到1969年,应该是第一届诺奖的获得者。凯恩斯之后,真正继承凯恩斯思想的是美国的新古典综合派,而不是英国以琼•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用我们常用的套式说,新古典综合派“全面地创造性地发展了凯恩斯主义”,并把它运用于美国的实践。一种理论的意义还在于它的效果。战后美国经济也有波折,但总体上是成功的。这种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也是这些因素之一。尽管1970年代,由于美国“滞胀”的发生,人们对凯恩斯主义及新古典综合派有过这样那样的评说与争议。
但在30年后的今天看,新古典综合派对宏观经济理论发展和政策运用的确功不可没。
获诺奖的经济学家中,萨缪尔森(1970年)、克莱因(1980年)、托宾(1981年)、莫迪利安尼(1985年)、索洛(1987年)都是新古典综合派的重要成员。曾经有经济学家指出,这个流派的另一位重要成员阿瑟•奥肯,如果不是在1980年突然去世,也有希望获奖。1980年代后渐成主流的新凯恩斯主义者斯蒂格利茨也已在2001年获奖。以后这个流派还会有人获奖。
宏观经济学不是凯恩斯主义一枝独秀。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相对抗,主张自由放任的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和理性预期学派卢卡斯分别在1976年和1995年获奖。可以预期,1980年代之后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学派的普洛斯科特等人也有希望获奖。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运行,衡量一个经济运行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因此,计算这一指标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以此作出贡献的库兹列茨和斯通,先后在1971年和1984年获奖。
微观经济学的突破
在1930年代,微观经济学体系已经建立。但这并不表示微观经济学已经像马歇尔预言的那样达到了顶峰,以后的工作只是运用这些原理。
二战以后微观经济学仍然有许多重大的突破。许多获奖者的成就正代表了这些突破。
微观经济学要证明市场机制的完善性。一般均衡理论是对市场机制完善性的概括,所以,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与中心。如果把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思想看作是对这种理论的“天才猜想”,那么,帕累托和瓦尔拉斯则是这种理论的系统化论述者。不过这种理论的证明也像“哥德巴赫猜想”难住了数学家一样,成为经济学家的难题。所以,证明了一般均衡理论的希克斯、阿罗与德布鲁分别在1972年和1983年获奖。
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假定市场制度的存在和信息完全为前提,分析这种条件下的市场机制运行。
但这些前提在现实中并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科斯的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证明了产权制度对经济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当前在经济学十分重要的新制度经济学派。所以,科斯在
1991年的获奖是众望所归。以后也还会有在这一领域内做出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获奖。斯蒂格勒、莫里斯、维克瑞、阿克尔洛夫、斯彭斯、斯蒂格利茨研究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经济的运行。他们分别在1982年、1996年和2001年获奖。
由于对微观经济学发展而获奖的经济学家还有法国经济学家阿莱斯(1988年),美国经济学家纳什、海萨尼、泽尔腾(1994年),俄国经济学家康托罗为奇、美国经济学家库普曼斯(1975年),美国经济学家贝克(1992年),以及美国经济学家赫克曼和麦克法登(2000年)。这些经济学家或者为经济分析提供了新分法,或者运用微观经济学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微观经济学还会深入、扩大,在这方面也还会有经济学家获奖。
经济学领域的扩大
经济学当然不仅仅是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它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这反映在获奖者成就之广泛上。
1977年获奖的英国经济学家米德和瑞典经济学家俄林、1999年获奖的美国经济学家门德尔均以研究国际经济学而获奖。1978年获奖的美国经济学家西蒙以研究决策理论而获奖。1979年获奖的刘易斯和舒尔茨是发展经济学的开拓者。1986年获奖的布坎南以公共选择理论著称。
1990年获奖的马科维茨、米勒和夏普是研究公司财务理论和资产组合与定价理论的金融专家。
1993年获奖的诺斯和福格尔是研究经济史的,他们用计量历史学方法解释经济史,并论述了经济与制度变化的关系。1997年获奖的默顿和斯科尔斯建立了期权定价理论,是期货市场的开拓者。今年获奖的卡尼曼把心理学引进经济学研究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问题,史密斯则是实验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现代经济学家强调经济学的价值中立,使许多人误以为经济学缺乏人文关怀。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经济学强调价值中立与人文关怀并不矛盾。
1974年获奖者、瑞典经济学家缪达尔是代表弱势群体说话的经济学家。他对美国黑人和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关注,是经济学人文关怀的体现。同年获奖的英国经济学家哈耶克是自由主义大师。他对自由问题的论述,无疑是对人类的最大关怀。1998年获奖的英国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以研究贫困问题著称,他对穷人的关注体现了深深的人文关怀。经济学家并不是无情之人,他们从事的领域虽然不同,但同样都是为了人类的进步与福利。
经济学研究人的行为,涉及的范围相当广,这正是经济学领域不断扩大的原因。所以,获奖者也有不同领域的专家。
经济学数学化的争论
经过认真筛选的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和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以表彰他们对创立经济计量学的贡献。丁伯根和弗里希获奖标志着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古典经济学创立者威廉•配第主张用“数字和事实”研究经济问题,这可以看作经济学中运用数学的开始。以后经济学数学化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数理经济学,即用数学工具表述与论证经济理论。二是经济计量学,即根据经济理论用数学工具建立模型,再把统计资料代进去,解决实际问题。经济计量模型包括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与微观经济计量模型。
获奖经济学家中,无论是研究宏观经济问题、微观经济问题或其他问题,都广泛运用了数学。希克斯、阿罗、德布鲁是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一般均衡理论。康托罗为奇和库普曼斯用数学方法研究资源最优化问题。马科维茨、米勒、夏普用数学模型研究公司财务、资产组合与定价问题。纳什等人运用的博弈论本身就是数学的一个分支。默顿和斯科尔斯的期权定价理论也运用了数学。克莱因、莫迪利安尼都主持过大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赫克曼和麦克法登建立了相关问题的微观经济模型。
在他们研究经济问题中,数学成为重要工具。
还有的经济学家是由于对经济计量学的贡献而获奖。除了丁伯根和弗里希以外,1989年获奖的哈维默运用概率论解决了经济计量学中的识别与价格问题。1973年获奖的里昂惕夫以之建立投入-产出方法。诺斯和福格尔也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历史,建立了计量史学。
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运用,也引起经济学界内外的争议。诺奖获得者中也有一些经济学家从不用数学工具,如科斯,还有一些经济学家反对在经济学中运用数学工具。如缪达尔和哈耶克。他们强调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哈耶克正是把经济学、法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结合起来研究自由问题。今年获诺奖的卡尼曼也是把心理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研究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问题。
无论人们对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有什么争论,不可否认的是,数学的确是研究经济问题的重要工具。但能获得诺奖靠的不是数学工具,而是思想。数学仅仅是工具,不是经济思想本身。
有关诺奖的争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建立时就存在争论。弗里德曼说,“当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艾尔弗雷德•诺贝尔设立经济科学的奖金时,关于把经济学和物理学、化学、医学一样看待是否适宜的问题,在科学家和广大公众中无疑存在着——迄今依然如此——广泛怀疑。”许多学者以经济学不是一门“精密科学”,且离不开价值判断为由反对设立这项奖。
在诺奖评选出来以后,也有许多人认为诺奖的评选并不公正。作为获奖者的缪达尔就认为评委会是代表“美国人称为‘正统派’学者的因循守旧的一代经济学家”。1976年弗里德曼获奖时反对者甚众,在评委会以微弱多数通过。甚至在颁奖大会上有人打出了反对弗里德曼获奖的标语。
其原因是当时一些左派人士把智利皮诺切特上台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问题归罪于弗里德曼。
1997年美国经济学家默顿和斯科尔斯以期权定价理论获奖,但以后他们经营的投资公司却失败。这使一些人对他们的理论表示怀疑。以自己的理论进行期货市场交易而失败,其理论受到怀疑并不见怪。还有人指责,获奖经济学家运用数学工具者占绝大部分,把经济学奖变成了数学奖,将经济学引导到错误的方向。
认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不公正的另一个理由是一些该获奖的人没有获奖。例如,提出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的这两位经济学家,新剑桥学派的琼•罗宾逊、斯拉伐•卡尔多等人,甚至名气甚大的加尔布雷斯等。尤其是把琼•罗宾逊未获奖看作对女性的岐视,连萨缪尔森也为之喊冤。
当然,更多的人认为,经济学不是一门和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离不开价值判断,设立这项奖本身就不对。因此,近年来也有不少人主张取消诺贝尔经济学奖,或用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奖来取代经济学奖。
只要有奖项存在,对它的评选是否有必要、评得是否正确,就会有争论。这并不奇怪,但我个人认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基本是公正的。
诺奖的公正性
我认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基本公正是基于三点理由。
第一、一项奖是否公正首先取决于它的评选程序。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程序和其他奖一样是严格公正的。这项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任命的诺贝尔经济学评选委员会评定,该委员会包括5名成员。其评选过程分为三步:首先,由委员会将一份详细问卷寄给世界各地著名经济学家,征求他们的提名。这一阶段的侯选人有100~200人左右。然后,由委员会邀请权威经济学家匿名研究判断提名者的成就,从中推选出20位侯选人。最后,在此基础上评选出5位侯选人,由委员会投票。整个过程对外保密。这种评选程序的严谨与公正,保证了评选结果的权威性。
第二、评选的标准坚持授予“以科学研究发展静态和动态的经济理论,以及提高经济分析有积极贡献的人士”。强调了获奖成果的原创性和对现实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获奖的成果都是在20~30年前做出的,这些成果经受了长期的考验,并被证明了其原则性和对现实的影响。
第三,当我们回顾这51位获奖者的成果时,应该承认,这些成果的确代表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的突破与进展。把他们的成果总结出来就是一部现代经济思想史。
过去的一些争论,从现在来看,反对的理由并不充分。例如,指责弗里德曼与皮诺切特相关,把智利市场化过程中的问题归咎于弗里德曼根本不能成立。因为事实证明,弗里德曼主张市场经济并不错,而且他与皮诺切特当权时的问题根本无关。现在没有什么人认为,弗里德曼不应获奖了。至于琼•罗宾逊、加尔布雷斯,属于激进经济学,他们红极一时的理论现在早被人们忘却,不给他们奖正是评选正确的明证。至于默顿和斯科尔斯的期权定价理论,奠定了期货交易的理论基础,他们的赔钱并不能证明他们的理论不对。
当然,诺奖是人评的,人评的就无法十全十美。有个别成果从今天来看值得商榷,有些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如哈罗德,也未能获奖。
但这些缺点的存在并不能从根本上否认这项奖。
篇4
关键词:考评方式;基础课程;激励约束
一、考评的难点与传统考评方式的弊端
公共基础课程诸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不同于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纯公共课”,也不同于证券投资学、国际贸易实务等“纯专业课”,似乎介于两者之间,是财经类专业学生公共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一方面,它和“纯公共课”不一样,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可以不选修这类课程,但都必须修读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不过相同的是,一般都采取大班教学,少则七八十人,多则一百五六十人。另一方面,它和“纯专业课”不同,专业基础课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没有专业课程那样具有“操作性”。有学生认为,学英语课可以和外国人交流,学计算机课可以使用电脑,学证券投资学可以炒股,学国际贸易实务会跟单做外贸,学经济学原理能干什么呀?简直“百无一用”。事实上,专业基础课程很重要,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磨刀不误砍柴工”,但是当下不少急功近利的学生往往忽略“磨刀”的重要性。加上专业基础课抽象度较高,理论性较强,操作性较差,如果不系统学习和训练,要学好也有一定的难度。专业基础课程的这些特点,置公共基础课程于极为尴尬的境地。
对于诸如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程和证券投资、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课程,即便考评方式有一些小缺陷,可能也不那么重要,因为学生有积极性自主学习,即便没有考试,也可能会去系统地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但是,对于诸如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公共基础课程,由于学生在学习之前可能不了解其重要性,或者因为如上所述感觉“没用”而忽略其重要性,如果没有一套有效激励和约束学生学习的考评机制,不少学生可能就失去对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具体表现为逃课、“逃学”或简单应付。
学生考评机制很重要,但是要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并非易事,突出的困难和“纯公共课”的大班教学一样,在于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考评方式主要是平时作业加期末考试,如每次上课的时候布置一定的课后作业,在总评成绩中占一定的比重(比如30%),然后是统一的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一定的比重(比如70%),最后综合这两个指标,给出总成绩,对学生的总评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对于专业公共基础课程来说,这种考评方式约束效率低,激励效果差,且非常不公平。
二、考评机制的关键在于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人们,“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良好的考评机制就是这种激励,包括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正向激励主要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学习,感觉学习很快乐,有劲头。负向激励主要是约束学生偷懒,使得他如果平时不学习则无法通过考评进而不能获得学分甚至不能正常毕业。
从2011年秋季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开始,课程组在两个班进行了考评方式的改革探索,采取30%+20%+ 40%+10%的考评方式。具体的做法是,每次课布置课后练习,但不需要交作业,不过要进行两次开卷测验和一次与同年级其他班级统一的期末闭卷考试,学完“消费者理论”测验一次,成绩权重为30%,学完“生产者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再测验一次,成绩权重为20%,期末考试成绩权重为40%。此外,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扩展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和文献综述,引导学生进行小型的调研,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并将其读书笔记、文献综述、小型调研报告和课堂讨论的结论进行整理,在公共教学博客平台上撰写经济学思考的小论文,依据数量和质量而定成绩,成绩权重为10%。
1. 以约束性为主的考评方式——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
许多高校在课程教学中已经不再实行平时测验了,但是从试验的结果来看,令人意外。在改革尝试中尽管每次课还是布置课后作业,但不需要上交,而是在下一次课对作业进行简单的讲解。代替上交作业的做法,是两次集中的课堂测验,即在课程内容进行1/3和2/3进度的时间点,分别拿出一堂课时间随堂开卷测验,规定50分钟做完上交,可以参考教材和课堂笔记,但是不可以抄袭,否则视为0分。以往考评的情况,是平时作业成绩权重为30%,期末成绩权重为70%,如前所述,这一考评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是少数平时很努力的学生,可能期末考试没有考好,没有拿到奖学金,有些学生平时不学习,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投机取巧”反而在期末考试中成绩很高。二是布置的平时作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抄作业的,浪费助教和老师的时间。通过考评机制改革尝试,课程组采取了30%+20%+40%的测验和期末考试权重,一方面因为有平时测验,学生平时不学习的话,即便期末考试成绩很好(当然这不太可能),平时测验成绩低,总评成绩也不会很高。从实施情况来看,90%以上的学生赞同这一考评方式,认为“阶段性测验很好,可以避免大部分学生期末抱佛脚,减轻期末复习负担”,“平时考试的时候忙一点,期末就轻松一些,促使平时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没有放松”。只有不到10%的学生持不赞成意见,不赞成的原因是,平时测验是随堂开卷考试,不可能像期末分开坐,而且监考也不够严,难于杜绝抄袭情况。与此同时,有将近90%的学生认为这种考评是公平的,认为“不公平”的学生的理由是在平时测验中难于杜绝少数相互抄袭的“水分”,而不是这一制度本身。
通过这种考评方式,该学期学生的成绩创历史新高,特别说明的是,这是在期末考试难度也创历史新高的条件下取得的。有意思的是,第一次测验的成绩明显比第二次测验的成绩普遍要低,这可能与在第8周进行第一次测验、许多学生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的原因有关。
2. 以激励性为主的考评方式——博客运用及其效果
在2011年秋季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课程组首先在两个班做了一个尝试,开通了一个公共的教学博客平台(happyeconomics.163.blog),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在博客上撰写小文章,根据小文章的数量和质量,纳入总评成绩的考核,权重为10%。这实际上是让学生撰写课程论文的变体,但是以往要求学生交课程论文质量较差,应付抄袭较多,学生之间也无法分享各自的思考。而以公共博客的形式出现,字数不限,大多在300~500字左右,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分享。从已经撰写的文章主题来看,主要包括四类:一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模型来分析观察到的各类经济现象,二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或模型,三是对经济学教学或课本学习的质疑和求教,四是阅读经济学经典文献的读书笔记或者听讲座的心得体会。
学生在博客上撰写文章的热情很高,短短4个月下来,总计短文约350篇。平均每位学生撰写1.5篇,平均浏览次数为3次以上。75%~83%的学生都很热爱或喜欢这个公共博客。
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公共交流经济学思想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激励大家用经济学原理思考现实问题,学以致用;而且从经济学视角看世界非常有趣,生活中的许多很有意思的问题可以用经济学来分析,把课堂学习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生活小事中发现其经济学含义,感觉微观经济学不再空泛,而是贴近生活,就在身边,有现实意义;而且从博客中看到身边人的思维和身边的故事,看到自己平时未留意、从未想到的一些观点、想法、思路和研究方法,引发自己的思考,开拓思维和拓宽知识面;博客上大家“各抒己见、自由开放、集思广益、互相学习、灵活新颖、百花齐放、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生动实际,成了微观经济学的第二课堂”,很好地调动大家平时积极观察和思考经济现象的积极性。
总体上看,开设经济学公共博客,并计入总评成绩,成效显著。从撰写文章的质量来看整体不错,大都是原创的文章,“抄袭”的很少,原因之一是实名制撰写博客,如果抄袭,学生和老师有目共睹。而且在学期后期文章的质量比开学之初有明显的提高。在学期结束第二次问卷中,问“学习微观经济学,你会运用经济学思维看待各类经济现象吗?”在要求运用博客撰写经济学小文章的另一个班90%以上的学生平常有经济学思考的习惯,只有不到7.5%的学生没有这样做。而平时没有运用博客写小文章要求的丙班有14.5%的学生不会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来思考身边的经济现象。
从改革试验结果来看,鼓励学生进行扩展阅读、进行小型的问卷调查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将读书笔记或者综述、调查报告、讨论结论撰写到博客平台上,并根据在博客上撰写帖子的数量和质量计入平时成绩,尽管只有10%的权重,但是通过这种形式激发了学生运用经济学解释现象的兴趣,慢慢地引导学生开始走上自主地、研究式地课程学习的道路。
三、公共基础课程学生考评机制创新的总结与若干建议
综上所述,课程组探索考评机制创新的初步尝试可以总结如下图所示:
建立公共基础课程大班教学有效考评机制的核心理念在于以考评体系为引领,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激励与约束。就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考评机制改革尝试来看,不应该忽略传统考评即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的做法,这是约束学生进行平时学习,进行基本的课程训练,进而达到课程基本要求的需要。因而,在改革尝试过程中给予了近90%的权重。此外,增加了创新的尝试,就是开通网上教学博客平台,鼓励学生对课程学习进行必要的扩展学习,如课后阅读参考资料,或从事必要的课程调研,进行自主思考和研究性学习,并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讨论和评论,并把这些思考写在博客上,和同学们分享,并计入平时成绩,这是激励性的考评措施,尽管只有10%的权重,但是效果很好,通过这一举措的引导,事实上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忘记了这10分的考评,不再是为了成绩而学习——成绩成为副产品,不再是“逼我学”,而是“我爱学”。
篇5
【关键词】财经素养财经素养教育微观经济学思维模式
一、财经素养的定义
(一)财经素养的定义
国际经合组织(简称OECD)是财经素养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OECD对财经素养的定义为关于财经概念和风险的知识和理解,是应用类知识和理解的技能、积极性和信心。同时OECD认为提高财经素养的目的在于是个人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有效的金融决策,从而提高个人和社会的金融福祉。
澳大利亞证券和投资委员会(简称ASIC)认为财经素养是一种行为组合,该组合是:“个人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相关的财经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的组合,用以改善以及提高金融福祉。”
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基于OECD对素养的解释和定义并结合核心素养的关键性特质,将财经素养定义为个体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观念和信念等内在修养。
虽然不同机构对财经素养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多认为财经素养是一种内在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的运用能力以及个人修养。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个人乃至社会的金融福祉。
(二)我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内容
2018年10月30日,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大学)公布。该框架是由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标准研制组制定。框架采用了“五维三标”的基本框架,即每个学段通用五个基本维度:收入与消费、储蓄与投资、风险与保险、制度与环境、财富与人生,每个维度内涵三个方面的目标:认知、技能、态度。
表1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大学)资料来源: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
二、微观经济学的定义
(一)微观经济学的定义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家庭、企业和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运用个量分析方法,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分析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重在解决资源配置的问题。
(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广泛,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7个部分的内容。
三、财经素养教育与微观经济学异同分析
(一)共同性
1.基本假设的共同性
财经素养教育与微观经济学某些方面其实是共通的。经济学存在两个基本假设:一、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二、人都是理性的。微观经济学在这两个假设的基础之上展开。微观经济学是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是解决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优配置的问题。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人都是理性的。那么什么是“理性人”?理性人的特征是认为“人都是利己的”,总是尝试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利益。
这两个基本假设放在财经素养中同样适用。首先,财经素养教育旨在提高个人和社会的金融福祉,并能够参与经济生活。那么社会金融提高的基本是个人金融福祉的提高。而对于个人来说,收入水平和储蓄水平就是所谓的资源有限的问题。但是人对更美好的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就是欲望无限与资源有限的矛盾。因此,在追求个人金融福祉提高的整个过程中,理性人的特点逐渐显现,即总在尝试着以最小甚至是不损失的情况下获得最大化的利益。有点类似不劳而获,或少劳多得。造成这种想法的原因就是因为收入和储蓄水平的局限性。
2.内容的共同性
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大学)对于维度的设置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存在某些共同之处。
(1)收入与消费
收入与消费是相对应的。根据消费函数C=f(Y)=a+bY,a、b为参数,可知。消费与收入呈正相关,即收入越高,消费越高。从函数中可以得知,当Y=0时,C=a,即收入为0时消费依然存在。a的大小由社会风俗、个人偏好等因素决定。消费包括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自发消费即收入为0时产生的消费,引致消费由b决定。故一个人的财经素养高低可由自发消费水平和引致消费水平体现出来。政府收入与支出,政府收入多为税收或者其他收入。政府收入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政府支出的多少。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福利方面上,政府支出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而如何提高政府收入,增加或者优化政府支出,使政府经费的使用更为合理,就是对政策制定者财经素养的考验。政策制定者具备高素养,那么所制定出的政策就相对更为合理,政府经费使用也更为高效。人民从中也会获得更多的红利等,反之亦然。
(2)储蓄与投资
储蓄的定义为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也可以理解为当前未用于消费的部分或者将来消费的部分。在消费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收入越高储蓄也越高。然而,人都是在孜孜不倦的追求更高的收入和更高的储蓄。在经济大发展的今天,单纯的把收入放在银行储蓄已经难以抵挡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因为存款利息相当的低,而且是远低于通货膨胀。既然不是所有收入都用于消费,那么那些未用于消费的部分可以用来进行投资。投资是一种长期发挥作用的行为,可以把投资看作是对资本的另一种储蓄形式,而且是更为高效和更为保值的储蓄形式。因为投资产品有更多的选择,每种投资都各有优劣。储蓄与投资维度基本结构中的储蓄与信贷恰恰是考察一个人是否具有一定财经素养的一项。投资需要资本,若没有足够的资本,就只能通过贷款的方式获得一定资本进行投资。而投资所获利润又恰好可以增加储蓄,还本付息,甚至还可以用于新的投资。当然,虽说投资相当于储蓄,但是投资也并非任意行为。投资也需要对投资品进行可行性分析,分析未来前景从而预期收益。微观经济学中同样强调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决定投资的因素。
(3)制度与环境
微观经济学中对于制度的研究目的在于调整经济、调整消费行为或投资行为等,其根本是通过制度的手段拉动经济更好的发展。对于财经素养教育而言,个人金融福祉的提高与否与个人能否理解并利用相关制度有着很大关联。同时,个人能否根据当前经济环境做出调整或改变也是个人金融福祉能否提高的因素之一。
(4)财富与人生
财经素养教育的目的是改善金融福祉。财经素养则是一种行为组合,即综合运用财经知识、技能等,制定出有效的决策,进而提高个人金融福祉。个人又与社会息息相关。只有个人的财富增加了,整个社会的财富才会增加。只有个人的金融福祉提高了,整个社会的金融福祉才会提高。个人与社会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社会财富的增加又会反作用于个人,进一步的增加个人财富。因此,个人财富的增加不仅仅是对个人,更是对整个社会。
微观经济学也同样对个人经济水平的提高与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闡述,同样认为社会经济的整体进步有赖于个人经济水平的提高。个人经济水平的提高促进消费与投资,而消费与投资却又是乘数的必须条件,乘数对最终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起到关键作用。
(二)矛盾处理与思维方式的不同
经济学中将经济活动定义为各种与选择有关的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多种多样的矛盾与冲突,这些矛盾与冲突又恰是资源有限与人类欲望无限之间的矛盾。在处理这对矛盾的过程中,财经素养教育与经济学又表现出不同的方法。
1.权衡与取舍
由于“理性人”的假设,在经济活动中必然会出现权衡与取舍。权衡是为了选择出损失最小的活动,其目的是利益最大。但是,权衡与取舍的标准又应该以什么来衡量呢?机会成本的概念由此引入。
权衡与取舍的标准为机会成本。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生产所获得的最大收益即为机会成本。简单理解就是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或者放弃的机会中收益最高的项目。经济学的整个过程其实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即如何选择才是一个合乎理性的选择,如何选择才能让自己的代价最小但利益最大。
从机会成本的定义中可以得出机会成本的几个特点:
(1)拥有一定资源
要在拥有一定资源的前提下,机会成本才可以成立,即拥有一定资源的前提下才能够进行权衡。不拥有资源自然就不存在权衡的问题,因为没有资源可以被用于配置从而达到最优。
(2)取舍意为必须放弃
权衡损失与收益,然后做出选择决定。选择损失最小获得收益最大的配置。在机会成本的思维影响下,只有“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结果。因为资源的稀缺不足以支撑同时进行多项配置。
微观经济学倡导的便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以机会成本作为权衡与取舍的标准来使得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2.计划与组合
对于财经素养而言,处理这对矛盾时更多的是强调计划与组合。先计划,后组合。当然,计划并不是毫无科学的计划,而是运用目前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自己的财富目标进行合理的计划。规划完毕后开始寻找各种各样可能实现目标的组合,并付诸行动。
与机会成本的取舍不同。财经素养更强调计划与组合。许多国家的财经素养教育框架中都将计划与组合纳入其中。2015年,OECD财经素养教育国际网络了《青年财经素养核心能力框架》,该框架将货币与交易、规划和理财、风险和回报、金融格局四个维度包含在财经素养核心能力中,每个维度下都包括知识、态度、技能三类目标。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发挥其推动马来西亚财经素养教育的主导部门的作用,制定了关于国民财经素养的内容框架。
马来西亚财经素养教育内容框架中有涉及到计划与组合。维度三的资金管理和策划。维度五、六的一级内容均有涉及管理,管理即为组合。马来西亚财经素养教育把计划单独作为一个维度的内容足以说明计划对于财经素养重要性。管理包含了三个维度的内容,这也足以证明组合在实现个人财务目标道路上的重要意义。
新加坡的全国财经素养教育计划——MoneySENSE为新加坡将新加坡的财经素养教育分为三个层次的目标:
层次一:基础金钱管理。它涵盖预算制定和储蓄技能,特别是信用的使用责任技能;层次二:财务计划。其目标是让新加坡国民掌握制定长期财务需求规划的技能与知识:层次三:投资诀窍。其目标是传授不同投资产品和投资技能的知识。
MoneySENSE在这三个层次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核心财经能力框架。
五个核心能力的其体释文为__________
了解金钱——拥有评估选择成本与收益的计算能力,即了解经济条件如何影响个人。
了解自己,自己的权利与责任——了解个人情况如何影响个人财务决策,比如个人收入,年龄,拥有几个孩子等。这对于你作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权利和责任来说也非常重要。
管理日常金钱——学会预算,学会在个人财产中生活并使用信用工具。(主要项目,比如买房)
计划优先——集中财务计划慎重地管理资源(如收入、债务、储蓄和投资)。
选择金融产品——了解公共金融产品的用途、特点、风险和成本(如借记卡和信用卡、贷款、保险和投资),在决定是否持有产品之前的关键是考虑和提出疑问。
从MoneySENSE为新加坡财经素养教育制定的三个层次的目标和五个财经核心能力的内容上看,计划在其中的作用同样尤为重要。计划之后,则是依靠综合的财经知识对各种金融产品进行合理的搭配与组合,最终完成财务计划。
3.决策因素
对于微观经济学思维,在机会成本主导下,更多的是体现创造的结果,即有几种可能的方法能够将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在通过机会成本权衡后选择其中一种可能的方法并付诸实际,最后的结果也可能并未达到先前的预期。但是选择的前提条件却是拥有一定的并可以将想法变现的资源。基于机会成本下的权衡与取舍,人被设想成为有计算能力的,以达到为私利而算计的目的。
对于财经素养思维而言,如果先天条件即是资源严重不足,资源无法支持机会成本选择,那么另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便是利用其它现有资源与自有资源搭配,并将它们进行合理的组合。
因此,决策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的丰富程度。在微观经济学的思维模式下,那些无法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从而使利润最大化的选项都是需要被舍弃的。而在财经素养思维下,所谓的“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计划,组合,执行,再计划,再组合,再执行等来实现。虽然最终的目的可能是一致的,但是决策的因素和实现的过程却截然不同。
4.道德层面
(1)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经济学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实证经济学分析,另一种是规范经济学分析。区别在于实证经济学分析仅对经济现状、为什么如此以及发展趋势会怎样等问题进行分析,不对这些现象的好坏做评价:规范经济学分析则需要对经济现状和变化的好与坏做出评价。微观经济学属于实证分析。理性人的特性很可能会使个人为了达到利益最大的目的而采取非道德的手段或方法。因为其权衡与取舍的标准在于机会成本而不在于道德底线,即哪怕选项是有违道德的,只要机会成本小且收益最大,都会选择这个选项。
(2)财经素养教育中的德育
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讨论稿)将维度五“财富与人生”分为两块内容:财富与个人、财富与社会。维度五的内容就可以看出财经素养教育中包含了德育。
财经素养教育与德育存在相似之处,即两者的立足点相同。财经素养教育与德育都立足于心理特征;其次,财经素养教育理应含有德育教育的内容。没有德育的财经素养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财经素养。既然财经素养教育旨在提高个人和社会的金融福祉,其必须教会人不能只停留在对金钱本身的追求,而是应该有更高的道德和精神层面的追求。应该利用自身的财经素养为社会金融福祉的提高做贡献。一个有着良好财经素养的人,其目标不应只是单纯地追求财富或沉迷于物质以及拜金主义,而是应该为提高社会金融福祉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社会金融福祉的提高要树立在正确的金钱观、财富观和价值观之上。
四、總结
财经素养与微观经济学虽然在两个基本假设、研究内容两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共同性,都是建立在资源稀缺与理性人的基础之上。但在实际面临的问题与矛盾中又表现出不一样的分析和解决方法。微观经济学基于两个基本假设更看重选择,在选择决策的分析中仅仅从得与失的角度进行考量而往往忽视道德层面的分析。
篇6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研究人类赖以“衣食住行用娱乐安全”等的“商品或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循环和演变过程”的最古老、最基础的学科领域。
经济学的研究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主要研究消费者和生产者,主要是效用、生产成本、利润的问题,消费者的效用如何最大化,生产者利润如何最大化,强调了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的重要性。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宏观经济现象与经济政策,即研究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这些问题,以及如何搭配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实现经济平稳运行。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教学改革 实践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actice of Western economics teaching reform mode.
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西方经济学》在基本范畴、理论框架、研究内容、分析方法以及运用领域等方面都有极其重大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它的重要性也日渐显现,被国家教育部规定为财经专业十门核心课程之一。从我们多年从事《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实践来看,我们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同学反映该课程涉及的众多概念、原理对他们来说晦涩难懂。究其原因,可能和经济学理论本身的高度抽象和我们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认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沿用的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靠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应试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使这门课程成了空洞的理论,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所以《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西方经济学》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经济学整体框架和基本理论的认识,并锻炼学生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同时,它还是进一步学习经济管理类其他多门专业课的基础,如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等。对经济学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只有打好坚实的西方经济理论基础,掌握该课程独有的逻辑分析方法,才会更有效地学习本科阶段的其他相关课程。《西方经济学》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其特殊性在于提供给学生与实际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大量的概念和理论模型,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对基本经济现象有比较透彻的认识。《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分析经济领域内具体现象和事物的工具,反过来又可以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的能力。毋庸置疑,《西方经济学》是学生最需要掌握的专业课之一。在内容方面,本课程主要给学生完整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体系与分析方法,使学生能把握宏微观经济理论的精髓,使之能运用供求、边际效用、生产和成本、厂商与博弈、分配理论及福利经济学等分析简单的微观经济现象;能运用国民收入理论、消费与投资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失业理论、总供求理论等分析简单的宏观经济现象。此外,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扎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2.教学改革模式的创新
2.1拓宽经济学专业面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毕业生自谋职业,如果专业面太窄,不可避免地会限制学生寻求工作的范围和机会。同时,市场经济变化很快,人们的工作岗位转换与流动性都较大,专业面窄了,会产生“用非所学“的现象。此外,学生入学到毕业,需要四五年时间,在这几年时间里,由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发生很大变化,这样会导致有些学生就业的困难。因此,要拓宽大学经济学专业面,应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分析方法与能力以及较宽的经济学知识为主,以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能力专业知识在最大程度上是职业知识,只要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工作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是可以通过自学或专业培训获得的。在美国,大学经济系毕业生应聘到公司工作后,常常先被送去听专业知识讲座或是去上专业知识课,这种现象,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是很正常的。
2.2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设置是影响专门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大学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优化课程结构上,以与拓宽经济学专业面相适应。中国大学经济系的课程设置应根据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既懂经济学、又懂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并且熟悉中国经济的运行规律。这就需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以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作为大学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国经济学家应在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市场经济理论,逐步创建自己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
2.3因材施教,对不同专业优选教学内容
对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侧重于经济学应用的教学内容,按照应用经济学的体系讲授,对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侧重于经济学理论学习,培养理论研究能力,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为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
2.4重视定量分析方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高等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和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这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分不开的。一个现代企业的发展预测、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整个经济运行规律的控制等,离开定量分析是不可能的。例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要保持在8%,这需要采取哪些具体的财政金融措施及如何控制相互间的制约关系,必须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才行。研究与控制经济运行规律,,其实质就是研究与控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重视数学基础和定量分析方法,就要加强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总是三位一体,构成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5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当代社会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经济理论迅速发展,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对于加强经济学学科建设、促进教师队伍优化以及提高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把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这种学术交流活动,包括校际间的教授访问、讲学、邀请国外知名教授讲学与合作研究,召开专题学术研讨会。美国大学,例如康奈尔大学经济系每周都安排三四个学术讲座,多是邀请外校(包括国外)知名教授讲学、进行学术交流,教师和学生都能在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中,了解该领域最前沿的研究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这样就可以不断扩大课程教学的息量和教学效率,改变刻板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扩大课程教学的信息量和教学效率,改变刻板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银飞,苏建红.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4.
篇8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4.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含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4.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1.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而建设好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2)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3)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4)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2.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充实新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层出不穷,国际经济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而教材里面知识的更新却显得有些滞后。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和引入新数据。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要引入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在讲授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时候,要引入新数据并介绍欧盟发展的最新动向等等。此外,还应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并立足于为中国经济发展作贡献。
篇9
一、中美本科经济学教学的差异
(一)教学主体不同
国内高校在教学中,普遍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在课堂中的话语权,弱化甚至忽略学生的地位。教师讲授,学生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听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单一和单向的课堂关系,使得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者、领导者。
美国高校普遍建立了经济学自学网站。网站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选用、练习题目、模拟试卷和答案等学习资源,学生可以与教师、同学互动,可以进行在线交流、问题答疑、小组讨论等,学生自主学习非常方便。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学习者,他们主动听取教师、同学对知识的分析和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可以调整教学安排和进度,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目的不同
国内经济学教学中对教学目的的描述偏向社会本位,阐述较为宏观和宽泛,多是考虑国家、社会的层面,强调经济学对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如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教授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中提出,学习经济学的目的有三:一是为了明辨是非,区别西方经济学的有利或有害之处;二是为了权衡取舍,即结合我国国情,决定西方经济学说的适用程度和范围;三是为了了解西方的国情,更好地扩大对外开放。教学目的与社会联系较多,与学生个人的生活缺乏紧密联系。
在美国的经济学教学中,对于教学目的的描述多是强调个人本位。如美国经济学教授曼昆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你了解你生活的世界;学习经济学让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活动;学习经济学将使你能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和局限性,使你的政治行为(支持或反对某项政策)更理性。这种对经济学教学目的的阐述,将经济学和个人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经济学问题的兴趣。
(三)教材选用不同
国内教材市场上,有种类繁多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译本,也有高校自己编写的经济学教材。与美国经济学教材代表著作,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相比,国内的经济学教材多为国外教材的复制、节选,案例较少,模型和公式较多,结合中国实际较少,实用性和适用性较差。因此,重点大学较多选用国外的主流经济学教材。但是国外翻译过来的部分教材,存在着版本滞后、翻译错误等问题。
在美国经济学教学中,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600余所大学一般选用的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该书通过名人传记、故事、新闻、时事等案例阐释经济学的晦涩理论,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能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学校每年都会对这本教材进行修订,与此书配套的专门教学网站、教学课件、习题等教学资源丰富,经济学教学系统性、完备性强。
(四)教学内容不同
国内高校经济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是解释经济主体行为的科学,一般是微观经济学课程结束后,才能学习宏观经济学。如果把经济学作为一门课程,也是先学习微观部分的经济学知识,然后学习宏观部分的经济学知识。相对宏观经济学而言,微观经济学课时较多。在美国的经济学教学中,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不但内容划分与我国不同,而且教学次序也不一样。许多美国高校将宏观经济学开设在前,微观经济学在后。
在我国的高校经济学教学中,教学内容相对经济发展滞后,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脱节。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用得较少。美国的经济学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实用性。由于经济学理论需要数学论证和解析,美国经济学教学强调数理统诈概率论等数学知识的实证应用。
(五)教学方法不同
我国的经济学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重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师重视课堂教学,在课堂中讲授内容较多,学生与教师互动少、交流少。有些高校看到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对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不足,多是照搬照抄国外的案例,而国外案例与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差别大,学生难以设身处地地考虑经济问题,理解经济学知识较为困难,对知识的把握比较片面。
美国的经济学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多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专家讲座等教学方法。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和探索精神。对案例的理解和分析,学生会产生诸多困惑和不解。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查阅大量相关资料,阅读、思考并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将一部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赋予学生在课堂上一定的话语权,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六)评价方式不同
我国高校经济学教学普遍采用的是一考定终身,缺乏对学习过程的定性和定量评价,多采用简单的一次性考试、考试和作业相结合的证明价方式,是总结性评价。对教学过程缺乏监督和监控,对考试结果过度依赖,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一些学生通过考前几天的突击学习,也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这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美国的经济学教学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管理,是形成性评价。教师会布置大量的课程作业,有时作业涉及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和专业,需要学生大量翻阅资料、整理文献、归纳总结,才能定时、定量地完成任务。这些都在最终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教师给出的课程成绩是包含几个方面的综合考评,如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小测验成绩、考试成绩等。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课后作业中熟练掌握知识,才能获得较好的成绩。
二、中美本科经济学教学差异的启示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上,使学生能自我监督、自我监控,对于存在的问题能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应相对宽松和开放。教师的角色要有所改变,站在学生的角度,成为课堂学习的设计者、鼓励者和协助者,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支持,而不是课堂的绝对领导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话语权得到展现,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明确教学目的
我国长期以来社会本位的教学目的,决定了教学方式的单一和片面。灌输式教学或者填鸭式教学己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需求。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要紧密联系起来,使教和学两方面目标一致,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目的落实到经济学教学中,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详尽,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从简单到复杂,明确经济学教学的深度与广度。通过经济学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让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培养学生既有从事经济学相关工作的能力,又有从事其他工作所具备的素质。
(三)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教材作为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尊重经济学发展的实际,选用国内外的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作为教材,如萨缪尔森、曼昆、帕金等,避免因为翻译、编写等问题导致的差错,缩小我国与国外经济学教学的差距。
案例教学资源库是教学资源建设的主要方面。高校可以组织教师、学生,借用精品课程、教师教学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等项目,组建案例教学资源库。多方面、多角度地选取一些当今社会经济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国外教学经验建设完备的经济学教学网站。选择西方经典著作中的典型案例,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经济学著作中汲取知识养分,筛选、提炼案例。联系我国实际经济发展现状,有意识地编制一些涉及多章知识的综合案例。
(四)丰富教学内容
关于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明确认识到,不能把实践教学错误地理解为一种形式。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经济生活的实质、产生问题的缘由等,要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在进行实践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理论教学。本科阶段的经济学学习是基础,基本假设、概念、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都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本科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我国的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和问题,切实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实验课、实习课的地位。
(五)采用多样教学方法
在经济学教学中,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法。从学生角度设置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改变以往PPT教学、黑板板书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资源,开设专家讲座,组织精品课程、时事热点讨论等。组织学生实时收看并学习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经济学相关课程,了解世界经济研究前沿问题,开拓知识学习视野。
利用高校的社会实践基地、生产实践单位,组织学生走出去,建设学习小组,去企事业单位,实地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典型经济案例。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实际,观察经济现象,参与经济实际,总结、分析经济问题。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将理论知识更多地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篇10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地方本科院校 “五个三”教学模式 应用型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协同理念的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2012452);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阈下的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实验室建设研究”(2012453);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促进湖南省高校社科成果转化的政策与制度保障研究”(XJK012BGD02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地方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关系研究”(2012YJ GY004);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改课题“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RKJGY1315)的阶段性成果。特别感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产业经济学学科的特别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42-02
西方经济学是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来做一个一般性的概括以及抽象的描述写作。其主要是以研究市场经济之下资源稀缺性、资源有效配置、以及有效利用的问题,同时也是经济与管理类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其余专业学习与理解经济问题的选修课程。经济学具有大众需求性,这就要求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要注重对西方经济学的应用教学。但是从目前教学的整体情况而言,学生尽管对于学习内容具有非常大的学习兴趣,但是学习过程中就存一些障碍,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也是存在非常大的误区,这在很大的程度之上会影响到西方经济学的整体教学效果,同时也会磨没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特征分析
(一)理论体系庞杂,学派林立较多
西方经济学目前主要包含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的侧重点主要还是体现在资源的选择以及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主要是解决资源的利用问题。[1]这些方面的理论在实际中,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同时也为经济社会生活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价值。
尽管西方经济学具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也存在不同学派的理论与学术观点,这些都充实到了整个西方经济学内容体系中,比如新制度学派、货币学派、新凯恩斯学派等等。不同的理论学派将不断丰富和完善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同时在不同学派中存在争鸣与对立,这给初学者带来不少的麻烦。
(二)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西方经济主要是在研究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来优化资源的配置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同样也是面临类似的问题,其对解决经济问题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就是需要将相关的经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以相关的案例来进一步的融合在理论教学之中,这样就能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同时又可以提高整个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数学语言与抽象化方法的结合运用
西方经济学在通常的情况之下,都是利用一个抽象的方法,通过建立一个基本的假设条件来设置相关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及分析方式。教学中最为凸显出来的问题就是数学相关方法已经深入广泛地得到采用,从而就使得西方经济学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数学化倾向。[2]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困境
(一)实践性教学内容严重缺乏
尽管现行具有诸多地方本科院校标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但是对于一些专业基础性课程,例如西方经济学等,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就是重理论轻实践,这对于培养实践型的学生就有所忽视。即使有些地方本科院校制定了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但是也是没有具体形成一个严格标准与评估规范,满足不了相关的要求。加之一些学生对现行的实践问题还不重视,对于一些调查类的报告是敷衍了事,不能形成真正的实践能力。[3]
(二)教师实践性教学水平有限,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教师是整个西方经济学实践性教学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因此,建立一支经验丰富、实力强劲的实践教师队伍是开展相关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保证。没有建立一支高水准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话,那么实践教学任务就难以实现。对于大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都做了不少积极探索与尝试,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师缺乏一些实践经历与实践检验,就难以来驾驭西方经济课程的实践性教学。
(三)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与相关培养目标不一致
不同专业对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要求是存在差异性的,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对于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等要求较高,金融学专业则是对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要求要高,工商管理专业与市场营销专业则是对微观经济学中市场、消费者行为理论等要求较高等等。很多的一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西方经济学是基础性课程,所以一般都是采用大班上课形式,经常情况是没有分专业来进行的,上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一样,更有甚至在非经管类专业的教学内容也存在一样,且大多都是在一年级或二年级来学习,这样导致就没有能充分考虑到后续课程的衔接问题,未能依据不同专业与人群因材施教与因需施教,严重影响到整个的教学体系效果。[4]
(四)师生互动不足,教学方法单一
在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西方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方式单一,通常采用“填鸭式”教学,往往就忽视了整个学生参与的重要性。由于受到教学进度、时间的限制,教师往往就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讲述理论、模型以及公式等等内容,就难以真正落实教学方式改革,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颠覆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地位。[2-4]这样就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欲望与兴趣,更加不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背而驰。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路径:“五个三”教学新模式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西方经济学中所面临的问题,不仅涉及老师、学生,同时也有学校本身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不能仅仅是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注重全面性。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要在以课程建设为中心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针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就西方经济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改革。
(一)实现路径之一:创建了“三类课程互补”的完整的课程体系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西方经济学课程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和教学要求,构建了三个不同类型的完整的课程体系。所谓的“三类课程互补”是指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三种不同课程类型相互补充。第一是在管理类专业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理金融方向中开设的西方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第二是大胆尝试在应用心理学和人文教育专业开设西方经济学专业选修课。针对社科类专业学生数学基础相对科技学院探索开设经济学课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构建了含54学时、3学分的经济学原理课程体系;第三是开设面向全校非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经济学公共选修课。
(二)实现路径之二:开展“三个维度互通”的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是从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三个维度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推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一是转变课程教学观念,实现从单一传授知识向传授知识、引导思维、形成方法三者并重的观念的转变;第二是构建了满足“三个能力层次”需要的课程教学内容;第三是探索团队式专题化教学模式。针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庞大,专业班级多,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团队式专题化教学模式。
(三)实现路径之三:搭建了“三个平台互享”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要注意到资源共享,构建一个“三个平台互享”实现教学资源与其余资源的互补,所谓“三个平台互享”就是指经管类和非经管类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互享平台、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互享平台以及课程教学科研与地方服务互享平台,三个平台共享互补。第一是为满足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需要,搭建了“经管类和非经管类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互享平台”;第二是为实现创新人才培养,利用课外实践搭建了“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互享平台”;第三是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搭建了“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科研与地方服务互享平台”。
(四)实现路径之四:实现了教、研、用“三项职能互动”
高校的三项基本职能是教学、科研和服务地方经济。教师需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科研实践,利用自身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地方高校应有的作用,实现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等三项职能互联互动,相互促进。
(五)实现路径之五:开创了课程、师资、学科“三个要素互促”的良好局面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要注重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相互促进,形成一个“三个要素互促”教学体系。第一是按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体系扎实推进课程建设。全面推进课程教学的基础建设,不断推进课程教学的平台建设;第二是以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为契机,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第三是要注重学科建设。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个通用的弊端,就是缺乏对学科建设的重视。现行地方本科院校往往过于注重专业建设,而不了解到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专业西方经济学教改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1(4):153-154.
[2]林权、李庆南.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之案例教学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