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整理范文
时间:2023-08-23 16:11: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知识整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思想教育;价值观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核心课程,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特别是在新课改之后,其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就更加突出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主要为以下几点:
(一)构建完善的素质教育体系
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目标是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其他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思想的课程,对完善素质教育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思想对个人的行为以及价值观念的确立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高中生处于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思想等方面仍不成熟,极易受到外界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在高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高中生思想方面的教育来帮助学生提升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认清是非对错,从而促进其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二、高中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一直以来备受重视。当下虽然课改已经全面推行,但是高中政治教育仍然存在诸多严重的问题。通过调查发展,高中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教学内容落后
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核心和精髓,关乎学生获得知识的内容。虽然已经实行了新课改,但是依然无法改变应试教育这一本质特点。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大环境下,教学内容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主要是考试中容易出现的知识点,因而无法真正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也无法达到培养学生思想的目的。另外,教材内容较为落后,没有紧跟时展的步伐,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环境下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需要。
(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教学模式作为传播教学内容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当前,教师在教学中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单向性的讲授来进行教学;课堂上主要通过对知识进行背诵,来相关知识点进行掌握。
(三)师生缺乏交流和沟通
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的课程不同,其主要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并及时给予引导。
(四)不注重社会实践的开展
当前的教育主要是以应试为目的,不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中政治工作也是如此,只是注重书本知识的教授,没有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只是单纯地进行书本学习,没有机会进入社会进行实践,这样就难以使其在思想上获得更好地提升。
(五)缺乏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和引导者,对教育目的的实现具有直接影响。当前高中学校普遍没有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学校无法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形成很好地监督,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从而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高中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高中政治工作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1)管理者对思想政治课程不重视。当前的教育主要以应试为目
的,高中对思想政治的教学主要以应试为主,又由于所占分值低,因而对其不重视;(2)教师对课程的教学主要以应试为主,无法达到真正的思想教育目的。教师的教学主要以考试为基础来对知识点进行讲授,并通过学生背诵来达到记忆知识点的目的,因此无法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3)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
四、完善高中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措施
政治教育关乎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关乎素质教育目的的实现,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高中政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教育目的的实现。基于高中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目前的教育现状,学校必须制定相关措施来完善高中政治工作。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当前高中政治教育的内容较为落后,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因此,学校要紧跟社会发展的趋势,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并对相关的教材进行更新,提高知识内容的先进性,从而使学生的思想紧跟时代的步伐,保持其思想的先进性。
(二)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教学模式作为传达教学内容的重要方式,对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模式较为陈旧,缺乏新颖性。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摒弃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积极追求教学模式融入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太过单一,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模式的新颖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三)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进行单纯的灌输式教学,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这样不利于教师对学生思想动向的掌握,从而无法进行针对性地辅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论是在课堂上或是在生活中,教师应该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方面的困惑,有效地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
(四)注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当前教育的现状就是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高中学校以应试为目的,不太注重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就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获得主要是来源于书本,不利于学生思想观念的提高。因此,高中学校应该开设社会实践课程,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志愿者活动、社区帮扶活动、环保宣传活动等,使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
(五)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质量进行评估,从而对教师形成一种激励。当前很多学校的教学评价体系都不完善,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因此,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组织学生在学期末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打分,并以标准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考核,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监督者,从而增强教师的积极性,激励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创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为目的,对完善素质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大量问题,这些对素质教育的开展和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该充分重视高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从而推动高中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
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平.高中政治课改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中国德育,2007(6).
篇2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方法;学习重点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的重要方法,更是延续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的绵延需要借助语文这门学科,中国的文化振兴也需要语文学科的知识力量。语文教学事业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的高低。因此,语文学习不容轻视。
语文学习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学习重点。高中的语文学习更是有其特殊性,这不仅是由高中生的特殊性决定的,还与高中语文学习内容的特殊性有关。因此,学习高中语文时,我们不能简单地等而化之,将其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混为一谈,而是需要我们区别对待,特殊学科特殊学习。那么,现在的高中语文学习到底存在着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来区别对待呢?
一、学习主次不分,不能把握学习重点
学习语文时应该把握学习重点,这样高中生在预习、听讲、复习等过程中才会有学习的侧重点,能够对重点、难点等进行重点攻破,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是,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却没有把握好这一点,他们往往不分学习的主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既浪费了学习的时间,也影响了学习的效率。比如说高中生最常见的问题是在复习语文时习惯性地将课本翻到第一课,从第一页一字一句地复习学习。显而易见,在这反复的复习过程中,高中生语文知识学习最扎实的往往都是前面几篇课文,而后边的几篇课文往往都很陌生。
高中生不能把握语文学习的主次、重点,对已经掌握的知识与陌生的知识不懂得区别对待学习、复习,而反复的习惯性的语文学习方法是无益于他们语文学习进步的。
二、忽略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
高中语文的学习需要有较好的语文基础,这样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才不会由于基础知识的疏漏而妨碍学习的进行。语文基础知识主要包括:1.字词的准确区分。高中语文考试中经常考查学生对成语、同义词、多音字等的掌握,而这往往也是高中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2.句子的充分把握。语文常常涉及对句子的理解、对病句的分析、对句子成分的判断等等,这都要求高中生有着扎实的语文基础能力。3.诗词的全面记忆。高中语文经常考查古诗词、重点句子的背诵,将诗句或掐头或去尾的,让学生填入空缺的诗句。这不仅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记忆把握程度,也是对学生字词掌握能力的考查。
由此可见,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绝对不容小觑,但是高中生却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导致学习不扎实,考试时容易失分。
三、课外知识了解不多,学习不全面
高中生的课业压力大,但这不代表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就可以敷衍了事。高中语文的学习不仅指课本知识的学习,还要求学生对课外知识有一定的掌握。课外知识的学习是有利于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因为课外知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也可以开拓高中生的学习视野,增加写作的素材。比如写作文时就可以将一些名人逸事等添加进去,丰富作文的内容,增添作文的风采。另一方面,高中语文考试或多或少都会考查高中生对课外知识的把握程度,比如经常会考查学生对四大名著的把握,对《红楼梦》《西游记》中故事情节、人物角色、经典台词的把握。
课外知识的学习是高中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中生适当地进行课外阅读,增加课外知识的储备,才可以促进高中生语文的全面学习。
由此可知,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多是因高中生学习方法不恰当而引起的。那么,高中语文到底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明确学习重点,把握学习主次
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一定要明确学习的重点,这样才有利于设计学习计划。那么,怎样明确学习重点呢?1.对语文教师重点强调的知识点、篇章等,进行重点把握。语文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重点了然于胸。2.将课本与辅导书进行比较学习,把握重点知识。课本上的重点知识在辅导书上多有所侧重,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学习可以清晰学习重点。3.将课本习题、课后作业等重点考查内容列为学习重点。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试卷上、习题上等都罗列了学习的重点知识,对这样的习题进行整理归纳,必然有助于高中生把握学习的重点、主次。
(二)重视基础巩固,保证扎实学习
高中生学习语文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巩固基础知识的学习:1.注重归纳。高中语文涉及大量字词的考查,尤其是同音词、多音字等,很容易在学习时产生记忆上的混淆。高中生可以对这类的词语进行归纳整理,方便系统记忆。2.反复复习。高中生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对整理过的这些基础知识点进行巩固记忆,在反复的记忆过程中加深印象,从而完全吸取知识。3.定期考查。高中生应该定期对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考查,从而查漏补缺,巩固学习。
(三)加强课外学习,保证充分学习
高中生加强课外学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增加课外阅读量。高中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扩充阅读学习。比如《马桥字典》就是文学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学作品,高中生既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品味作者的文化底蕴,还可以扩充课外知识面,了解一些课外知识。2.适当参加课外活动。高中生可以适当地参加兴趣小组、科学小组、文学小组等等,在小组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等。3.观看适量的影视作品。一些影视作品中将历史名人、战争等进行了很好的诠释,方便高中生理解。
篇3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研究性学习 教学现状 必要性 开展策略
现代教育理论与基础教育改革都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灵活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主体的姿态带着科学研究的精神主动参与学习,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个体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有如强劲东风,催动研究性学习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
1998年研究性学习在我国首次被提出,并在2002年实现在基础教学方面的全面推广,日益成为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焦点和热点。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基础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坚持“以学生为主”,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着重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等语文能力,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和审美能力。高中语文的研究性学习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出发,坚持语文基础知识与语文生活经验并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时代的需要,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一、我国高中语文的教学现状
1.高中语文的教学理念有所转变
在传统教学理念和应试教育的双重影响下,高中语文教学长期处在以教师单向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境地,语文课堂教学枯燥、僵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缺少活力和创造力。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学生处于学习的边缘位置,被动接受知识,影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过近十年的教育改革,我国大部分教师都参加先进教学理念的教育和学习,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自觉坚持以“理论联系实践”和“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2.高中语文的教学模式有所创新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界就在引进国外教学理论和总结语文学科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新型教学模式,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新课改打破了传统的语文教学片面重视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的局面,开创了促进学生读、写、说等能力全面发展的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自主、平等、合作的研究性学习中使语文学科的“教”与“学”达到了本质上的统一,在遵循语文教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首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长期的接受性学习给国家的人才发展战略带来负面影响。其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教学组织结构的完善,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再次,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知、情、意、理等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对终身学习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意义重大。最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教师成长,在研究性学习组织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结合语文学科的学科特色和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十分可行的。从语文学科的学科特色出发,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开放性、综合性、时代性和人文性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优越性。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高中生的认知结构和逻辑思维能力日益成熟,对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辩证分析,为深入的探究学习提供智力支持。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1.树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
民主、生活、合作、对话、活动等教学策略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只有在充分掌握和理解上述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才能开展高效的研究性学习。民主、合作、对话等策略强调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自由、民主,师生、生生之间针对高中语文知识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生活、活动策略强调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和生活化,语文作为语言学科依赖于一定的语言环境和生活经验,高中语文的研究性学习要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语文的魅力,并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明确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打破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自主探究学习,树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体验到参与语文学科研究的乐趣,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此外,在研究性学习中,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语文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和团队能力。总的来说,研究性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综合素质。
3.构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目前,在高中语文研究性学普遍采用“五步走”的教学模式:第一,教师引导学生对语文研究性学习内容进行自我学习,初步感悟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营造良好的语文研究氛围;第二,组织学生对语文研究性内容进行研读,在交流中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并挖掘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含义;第三,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拓展,在课后布置研究性作业,通过课外的延伸训练巩固知识;第四,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分组,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展开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加强各小组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第五,对各小组的研究成果给予合理、客观的评价,在总结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同时增强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信心。
4.完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完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质量。首先,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价值,注重教材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例如在讲授鲁迅《宝玉挨打》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集中反映了贾府哪些矛盾”,根据教材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例如在讲授《守财奴》一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次,教师善于抓住时机设置疑问,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研究性学习教会学生如何科学地进行语文学科知识的研究,除了教会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外,还要注重语文知识探究方法的传授。
5.创新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评价
篇4
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这方面工作并没有得到重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不充分、不重视、不扎实的现象,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多媒体教学资源未能体现
有效促进功能部分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运用中奉行简单的拿来主义,设计教学课件时基本上靠“拼贴”成品课件,这就导致许多课件在课堂上“水土不服”,无法发挥促进课堂教学的功能。
(二)资源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有些高中语文教师在搜集整理教学资源时渠道较为狭窄,主要是从一些教辅资料中搜集知识点,未能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开展这项工作。还有些教师在教学资源搜集过程中贪大求全,没能突出重点,也没能和学生的学习薄弱环节挂钩,导致所搜集的教学资源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无法满足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
(三)资源未能凸显重点对于教学资源,部分教师重搜集
而轻整理,导致资料如同乱麻一样杂乱无章,也没能针对学生语文学习中的疑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影响了实际运用的成效。
(四)学生能力发展缺乏有效空间
部分语文教师没有将课外活动资源的作用体现出来,甚至在语文教学设计中直接略过这一环节,或是仅仅停留于计划环节,没能对语文课堂进行有效延伸,导致这一方面存在空白,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紧扣重点优化整合,充分发挥教学资源辅助教学的功能
(一)尝试自主设计教学课件,增强教学匹配程度
教师应从初始的直接运用教学课件,逐步过渡到自主设计、灵活运用教学课件。这里的重点是要将课件设计与学生感知结合起来,以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深化认识为目标,搜集相应的素材,演示的流程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一点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具有积极的作用。广大教师应充分提高自身有效驾驭信息化教学手段和自主设计教学课件的能力,使语文教学课件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联系得更为紧密,更有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广开教学资源搜集渠道,及时获得优质信息
高中语文教师应以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教学资源的搜集,一方面要从各种教辅资料、教学刊物中搜集有价值的信息,平时也要注重积累,围绕教学难点搜集资料;另一方面,要注重汲取其他学校、其他教师在教学资源整理方面的成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快速有效地搜集各种资源。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发挥网络的作用,通过浏览专门的教学网站,搜集下载各种教学资源,通过这样的综合整理方式获得与教学相关的各类优质资源。
(三)专人整理,便于运用
每位教师都有搜集整理教学资源的义务,但是如果一哄而上,势必耗时费力、效率低下。较为恰当的方式是对目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例如哪些属于文言文的,哪些属于文学常识的,哪些属于阅读理解的,哪些属于基础知识的等,经过分门别类使之形成系统性的教学共享资源。教师还可以进行分工,每个人选取一个方向或一个类别、一个项目进行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然后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另外,教学资源的整理还要突出重点,教师应以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应试要点为方向,整理出一批重量级的教学资源,以便有效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四)发挥课外活动促进功能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挥课外活动资源的作用。课外活动资源是对课堂的有效补充和完善。教师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趣味活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另一方面,还可以指导学生借助课外活动进行互帮互助,从整体上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三、总结
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 活动课 教学改革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这些都体现出了对高中语文活动课程的重视。高中语文活动课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专题性和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1.高中语文活动课课程目标的设计
高中语文活动课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使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和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帮助学生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课程目标的设计有所不同。例如:以演讲与辩论为主题开展活动。活动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演讲辩论,提高思想认识和文化修养,增强观摩事物的敏锐性和思考问题的深刻性;探讨若干个典型演讲、辩论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从中获得启示。掌握演讲、辩论方法;通过观摩演讲、辩论活动,感受演讲、辩论的机智与艺术,分析演辩者的文化修养、思想深度、应对策略、语言技巧、神态风度等,观摩听众反应,了解演讲者、辩论者的表述效果;通过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养成在每一次活动前做好充分准备,进行反复实践,丰富临场经验的好习惯;通过活动,发展个人潜质,弘扬合作互助的团队精神,培养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目标设计是高中语文活动课的重要环节,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课程才有可能向着既定的方向发展,达到预定的教育效果。
2.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实施
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一般从以下四个阶段实施:(以每位学生设计一个能代表自我形象的“标志”这一活动为例)
2.1 准备阶段
2.1.1 选择确定活动主题或课题:每位学生设计―个能代表自我形象的“标志”。
2.1.2 制订活动方案,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活动的主题或课题:每位学生设计一个能代表自我形象的“标志”。(2)活动的内容:描绘出一幅简明的图画(或图形,符号等),将自己的理想追求、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内容浓缩在“标志”之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并用简洁的文字对“标志”的内涵进行说明和评述。(3)活动的具体目的和任务:通过活动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课前收集各种图标,如大型活动会议的会徽,名牌产品、知名企业的形象标志等,增加学生的见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对图标内涵的分析,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自我形象的设计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通过设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设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文字的表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4)活动的对象、情境、时间和空间: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所有的学生和授课教师;利用活动课时间,主要在课上进行设计(可利用课下收集资料,进行整理)。(5)活动的具体过程:确定主题―制订方案一收集、整理资料―进行设计一学生总结一教师评价。
2.2 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本阶段首先要采取多种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明确研究任务。一般可以讲故事、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研究范围,诱发探究动机。与此同时,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从多角度去发现问题和分析思考问题,建立研究型学习小组,邀请校内外指导教师提供帮助并共同参加研究活动;要积极探索、搜寻相关的资料,进入探究问题的状态,并归纳出准备研究的具体题目,形成最基本的目标思路。以以上活动为例,教师将自己设计的形象图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图案、题目、文字说明猜测图标代表着谁。之后,教师讲解图标中所表达的个人内心丰富的情感。这一环节调动了学生极大的热情,也对学生的设计给予了形象的引导,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调动课堂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设计上去。
2.3 实践体验、解决问题阶段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本阶段中,学生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在开放情况中主动搜集和处理文献资料或研究素材,小组合作与各种形式的人交往、沟通,以科学态度解决实际问题,从一定角度认识环境、了解社会、发现自我等。
2.4 总结、表达和交流阶段
学生要有始有终地完成研究性学习项目的任务争取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经过努力仍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也是正确的,并不意味着学习的失败。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要多种多样,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通过开辩论会、研讨会、搞展览、出墙报、编刊物、制作网页等方式加以表达。将研究成果整理以后还应分别以书面和口头报告的方式表达。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型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学会理解和宽容、赞美与分享,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以上面活动为例: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再推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交流时,创作者要向大家讲解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标志的含义。
3.高中语文活动课的评价
教师对活动的评价是不能缺少的。在学生进行了相互交流和总结以后,教师要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总结包括对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目的的讲解、对优秀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讲解、对整个活动的评价。当然教师的总结在让学生学习、了解比较成功的作品的基础上,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鼓励。所以教师的总结应尽量以肯定的语气来进行,如:“这次活动是非常成功的,同学们都很努力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通过自己的想象设计出了适合自己的形象。以后我们会更多的开展类似的活动,希望大家以后更加的努力,比现在做得更好。”最后教师还要指出这次活动的不足,并对以后的活动提出建议。
我们要积极地把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人语文教学当中,让语文课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充满活力与趣味。让学生能够真正乐意去学习语文,让“大语文”不再是学生头疼的话题,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够更好地贴近素质教育。当然语文活动课可能会受到诸如高考独木桥、资金场地等因素的影响;但更关键的还在于教师,只要教师有坚决彻底的课改思想,有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有无私爱生的奉献精神,语文活动课就一定能进行下去,发挥其作用,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方方,高中语文实践活动课的探索[J],《职业与教育》,2008(2),76.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策略
G633.3
虽然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高中语文教师过度重视阅读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强,所以,优化阅读教学策略,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成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的任务。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倾向于应试化教学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而阅读能力的高低也影响到学生审美能力、写作能力的发展,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组织阅读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然而,在实践中,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而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中语文教师只能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另外,由于高考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很多高中语文教师侧重于讲解文章中的重难点字词、句式,并且通过灌输式的方式。分析文章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没有适当让学生自主阅读、分析文章,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较低,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2.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途径,但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很多高中语文教师一味强调自身的作用,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导致阅读教学的效率较低【2】。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许多高中语文教师直接讲解文章的主旨思想、写作结构和段落大意,并且过多讲解得分技巧,不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分析能力,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较低。
3.阅读范围狭窄
由于高中生的学业压力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很多高中语文教师主要依靠教材,讲解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当补充阅读素材,导致学生的阅读视野狭窄,阅读兴趣不高。另外,由于作业负担较重,学生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完成作业任务上,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阅读,从而导致学生的阅读范围狭窄、语文知识积累不足。
4.过于依赖于多媒体技术
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过度依赖于多媒体技术,没有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导致教学质量较低。在阅读教学中,很多高中语文教师没有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课件,没有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深层次内涵,忽视了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较低。
二、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合理制定阅读教学目标
在阅读教学中,一味强调阅读技巧的讲解,不仅会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而且会制约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所以,在新课改的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育理念,合理制定阅读教学目标,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3】。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合理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自主阅读、分析课文内涵,以增强阅读教学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同时,在日常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根据语文教学的需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科学选择阅读材料,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2.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多高中语文教师一味强调自身的指导作用,习惯于采用灌输式的模式,讲解重难点字词、语句,分析段落大意、主旨思想,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薄弱、学习积极性较低,所以,在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师需要认清师生之间的关系,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努力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以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4】。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提问的发生,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翻译段落,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积极营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引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雨巷》时,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环境中,阅读课文,带领学生深入体会、品味文章的内涵,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3.适当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不同,会给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详细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当补充阅读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5】。例如,在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时,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收集、整理一下艾青的资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一下艾青的其他诗歌,以加深学生对作者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合理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所以,在实践过程中,高中语文技术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的图片、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月光下荷塘的优美景象,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深化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传统的阅读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中语文教学的需求,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时展形势,合理制定阅读教学策略,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美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优化策略[J].新西部(理论版),2016,09:169+164.
[2]李玉珠.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优化探析[J].高考(综合版),2015,02:37.
[3]杨薇.对当前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2015,22:61.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点,拓展其视野,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均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努力做好课堂阅读教学工作,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首先,忽视学生的自主阅读感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作为培养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关键途径,但是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为节省课堂时间,直接将自身的阅读体验告知学生,导致他们受到教师的影响,自主阅读体验被限制。其次,忽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与作者能够顺利对话和沟通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但是这样的教学境界往往难以实现。由于教学流程不规范,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有的教师则对课堂阅读教学干涉过多,忽视学生固有的阅读经验。再次,教学内容单一,难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当前,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推进,不少高中语文教师虽然不再使用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但是对于阅读教学来说,阅读材料仅仅局限于教师的筛选,学生的主动性难以激发,无法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自由阅读。
二、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合理方法
1.明确学习内容,确立阅读目标
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涵盖性,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是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出发点,他们的发展则是回归点。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之前,应依据新课程教学的标准与教学大纲的要求,让学生在预习环节做好知识准备与心理准备,明确学习内容,对即将学习的课文提前阅读和预习,帮助他们确立阅读目标,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好准备工作。比如,高中语文教材的每篇课文与每个单元,在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都应事先熟悉和理解内容,并根据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实际表现,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促使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方向明确。另外,教师应明确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难点与重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减少教学活动的随意性与盲目性。
2.有效整合资源,创设阅读意境
在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应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创设阅读意境,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并引领他们自主探索,筛选有效信息。教师可组织学生自主搜集、分析、整理与提炼语文知识和信息,然后与他们一起相互切磋,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并从宏观上把握语文课程,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创设出有特色的教学计划或序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创设特定的课堂阅读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他们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理、境、情、形相互融合,渲染氛围,陶冶情操,引发学生情绪与心理上的共鸣,使其悦乎心、动乎情。另外,教师应注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语言应形象生动,带给学生身临其境般的感受,让阅读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
3.运用课堂资源,提高学生兴趣
高中语文教师应充分运用课堂阅读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这是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了解和掌握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各种表现,包括学习态度、爱好习惯与阅读方法等,引导他们在主动思考中探究知识、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充分激发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其思维水平。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积极发言,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一起解决,或者由其他同学完善、补充或反驳,教师进行归纳和评价,促使师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上相互交流认识与经验,教学水平与学习效率得以充分提升与发展,真正将课堂交给学生。另外,教师可针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拓展与延伸,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为他们推荐一些优秀的杂志、报纸,以及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与文学作品。
总之,在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的价值与重要性,全面发挥其教学优势和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与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冯芹.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篇8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渗透的实际状况
1.师生普遍对语文课程重视度不高
首先,处于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相比其他科目,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难度跨度着实不大,所以日常学习期间,学生都倍感轻松。在此期间,为了大幅度提升其他科目的成绩,学生自然地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在其他课程的复习上。长此以往,高中语文课程就会越来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其次,地方高中知识竞赛活动频繁举办,但是涉及语文文学内容却是屈指可数,无法保证和物理、化学、数学等实验竞赛活动处在相同层次之上。基于此,班级中出类拔萃的学生都选择集中性地进行其他类型知识竞赛活动准备,文科班级由此变得异常冷清,同步状况下更削减了高中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
2.语文教学过程中难以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吸引力
不管是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亦或是国内知名的文学著作,都无法像其余新奇事物一般充分吸纳学生的注意力。透过实际调查发现,大部分高中生痴迷于阅读网络小说、玩网络游戏等,无法保证学生集中地接受文学教育洗礼,由此证明,网络新兴媒体技术的确对高中语文,尤其是文学教育工作带来深刻的冲击,难以确保文学教育完全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除此之外,在高考期限日渐逼近的过程中,许多高中生身心压力倍增,不能保证平心静气地品读一类完整篇章,而是使出浑身解数来应对高考,至此文学教育体验就长期处于晦暗的境遇之中。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做好文学教育渗透的措施
文学工作本身存在一定的系统和长期性。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想要保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更加高效率地渗透和融入文学教育,进一步彰显出文学教育独特的价值地位,就必须积极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1.快速转变传统的教学指导理念
需知语文课程本身贴合生活实际,有助于更好地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因此,教师在组织高中语文教学活动期间,需要依照其实际发展特征,对学生进行课程内容深入的认知解析。唯有在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加自然和高效率地贯穿文学教育。具体方式就是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将学生身心特征考虑进去,令他们深刻领悟到文学素养培养的现实意义之后,再持续熟练掌握课本内容,保证后续文学情境创造的鲜活性和贴合实际性,最终引导学生深刻感悟作者的中心思想和文学作品本身无穷的魅力。
2.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教师作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参与主体,须保证在细致化解析课题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为后续各类文学素材累积、语文学习兴趣提升等提供保障。如教师可以考虑为学生推荐《中国小说作品选》等书籍,令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领悟当中各式各样的文体和内容。想要达成这类目标,就要求教师拥有足够完善的知识面和文学素养,唯其如此,才能令整个文学教育活动更加顺利地展开。
再就是要去教师努力做好课堂导入工作,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需知课堂导入水平高低,将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一旦说导入时机出现误差,就会瞬间转移学生注意力,难以保证他们深入性领悟文章主旨,最终降低整个课程的教学实效。如在进行《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考虑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视频资料,令学生在集中观察的同时,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丽和作者寄情山水的趣味性,隨后再进行学习内容引入,保证学生深刻领悟文章主旨。这类教学模式不单单迎合新课改规范要求,同事更有助于大幅度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篇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认为,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应更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除了落实在应试上的知识运用和能力培养外, 语言表达和非考试类写作方面的训练少之又少, 学生在自我表达和写作储备方面困扰颇多。
二、 PPT、 视频与QQ群在 “时事点评” 活动中的综合应用
针对语文教学的特点, 笔者结合演讲与写作的要求, 通过 “时事点评” 活动, 全面锻炼、 培养和提升学生听、 说、 读、 写的能力。具体地说, 首先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入手, 探寻每周新闻热点, 剖析周围的生活现象,养成观察和感受生活的习惯, 在为平时的写作积累素材的同时, 培养审美和探究能力。其次, 经过两人或多人合作, 完成对新闻素材的搜集与梳理, 设计制作辅助材料, 面向全班进行现场新闻解读, 通过现场互动, 引发学生的理解和分析, 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论说水平, 将对事物的思辨引向深入。再次, 学生通过课堂上倾听并理解讲评内容, 课后阅读、 分析共享文件素材, 然后在QQ群或微信群分组会议中自由讨论, 补充和延续对相关话题的反思和质疑, 确保讨论的观点严谨与客观, 促进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养成。最后, 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点评文章, 老师批阅后选摘出优秀作品或段落做全班交流, 帮助学生在提升语言表达水平的基础上丰富写作手法, 为高中三年的写作积累鲜活、 新颖、 独立的素材。
其中, 现场解读和评论环节, 主讲同学通过展示自制的PPT和视频, 为现场表达助力。PPT的使用, 既丰富了表达的手段, 也对自己讲评的内容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归纳和说明, 保证了讲评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突出了教学的总结功能, 强化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严谨与科学; 视频的介入, 使解说不再是单一的语言表达, 有了影像和图片的补充和感染, 往往能调动学生的思辨思维。另一方面, 全班互动讨论在课后延伸至QQ群或微信群上的交流与沟通, 既打破了面对面表述的拘谨, 较之课堂讨论更加自由、 深刻, 又可以随时反馈学生们在一定时间内零散和碎片化的认识感受, 为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写作观点和思想认识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积累与信息筛选乃至评价都起到了有力的强调作用, 对高中语文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的机制的形成和拓展也有着积极的探索作用。至于演讲现场全程录像、 课件与视频等资料, 都会在每一次全班大讨论后被上传至QQ群文件共享, 为学生深层次的反思、 反复交流和文章的写作提供足够的素材。
三、 “时事点评” 活动的反思与活动拓展
活动不仅是教学的深入, 更是语文学习的延伸, 学生除了在听、 说、 读、 写等方面得到了锻炼之外, 对言之有物的写作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多的实践。另外, “时事点评” 活动还在对社会现象与不同事物的评价方面对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评论思维等做出了正面、健康、 积极的导向,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中语文课程人文性的正能量渗透。
活动内容虽然环节较多, 但大多是在课余时间由学生自己组织, 合作完成, 教师参与的环节主要体现在讨论时必要的点拨, 材料整理时最后的把关, 以及文章的批改和选摘。
“时事点评” 活动中PPT和视频的使用, 促进了学生表达的丰富性, 手段上的创新, 加上图、 文、 声并茂,使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并掌握。另外, 提纲挈领式的设计和标示方式也使学生在不同方式的语言表达中更加注重逻辑性和严密性,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总结与归纳的功能性也是一种强化。
在 “时事点评” 的开展过程中, 学生主动观察和发现生活现象, 从现象中挖掘本质, 这本身就是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此外, 学生线上与线下的交流、 互动, 基本上打破了时空的界限, 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的前提下, 师生间、学生之间可以毫无障碍的进行 “点评” 的主题沟通, 在QQ群视频或文字会议中可以变换主持人和主持形式,这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另一种形式的创新, 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都是有效的引导和促进。从第二轮活动开始, QQ讨论中加入了分组和分主题讨论的形式, 有效控制了讨论内容, 同时, 每个讨论组都安排记录员, 在特定时间里将组内的讨论思路和观点进行梳理和归纳, 及时汇总分享; 学生零散和碎片化的认识感受被及时有效地集中, 为高中语文学习的积累、 信息筛选、 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时事点评” 还可在摄像、 拍照、 资源上传、 文字稿整理、 网络讨论主持等方面让学生更多地尝试和参与。活动的评价方面, 除了教师的常规考核外, 班内的小组评价也可适当加减分。写作上可打破议论文或杂文的界限, 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进行写作, 以充实和拓展高中写作教学。
篇10
高中语文 创新思维 训练
高中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全面推进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而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亟待探索的问题。创新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排除各种定势思维的干扰,根据储存的信息,触发联想,敏捷思辨,科学推断,得出独创性的结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培养能力型、开拓型和创新型的人才。下面笔者就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一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
创新思维训练是“创新教育”的主体内容,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教育以积累知识为目标,学生的思维活动局限在已有的知识范围内,学生只具有相应的模仿能力和解决同类问题的能力。而创新教育旨在培养深造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它不仅教会学生探求知识的本领,而且授给学生创新的方法,使其思维空间超越现有的知识范畴,研究、探索和开发新的知识,具有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和有效途径。
二、搞好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进行主动创造的助推器。学生只有对高中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对学习表现出强大的学习热情,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热情,学生才能主动思考,积极思维,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我们要搞好课堂教学,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1.以问题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是学生智力的窗口,思维的开端,是开启学生创新之门的钥匙。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参与的主观意愿。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设一系列富有趣味性、艺术性与挑战性的问题,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使学生摆脱固定的思维模式,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2.用多媒体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利于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地表现出来,能够用图片、文字、图像、音频与视频将文字所蕴含的信息表现出来,利于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同时可以有效地化解教学难点,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为学生提供大量直观的感性材料,利于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来看待问题,使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与整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文本产生多元化的体验,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
三、注重实践,发挥高中语文运用功能
高中语文是最开放、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必须结合生活:
1.处处皆语文。生活中与人交谈需要用语言来交流,通信、便条、总结汇报、请示报告、说明介绍、祝福卡、对联等需要用文字来表达。教师应主动将知识向生活贴近,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并乐于表现生活,将高中语文带入生活中,用标准的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用流畅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感想。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素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培养创新能力。
2.多方参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
(1)创作型。有写周记、学习反思、小作文片段训练、主题诗歌创作、大作文、练字比赛、出黑板报等活动布置都能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
(2)表现型。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因此,教师应更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勇于表现自己,在比较中强化语文的特长才能,在表现中培养创新能力。如针对每个学生表现的方式不同,我设计诗歌单元的课本朗诵表演实践活动;选取教材中可以表演的场景片段进行情境表演;设计活动课让学生自己设计小品、诗朗诵、配画、集体朗诵、个人演讲、唱歌;设计座谈会进行主题话语的讨论和交流。总之,用多种思路多种形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形式来通过高中语文这一载体达到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进而,我将整个节目组合起来,穿插整个高中语文系统的教学,让高中语文活起来火起来。
(3)交往型。这也是体现创新与实践的重要方式。学会交往必须具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如上面提到的生活当中的语文实践。
- 上一篇:房产纠纷的法律法规
- 下一篇:依法治县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