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选修课范文
时间:2023-08-23 16:1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历史选修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课程类型与目标 课程内容 活动设置 课程实施与评价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指出:“加强选修课程建设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点。加强选修课程建设,构建各具特色的选修课程体系,是转变育人模式,实现学生自主选课、推进高中多样化的重大举措,对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育学校特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此背景下,学校要求高一英语备课组开设适合高一学生的英语选修课,实施走班教学。
一、课程类型选择与课程目标的思考
选修课程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四类。为了让学生形成厚实的英语知识基础,笔者选择知识拓展类型中的必修拓展课程来开展选修教学。依照方案中“优方法”里“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中谈及的“可以探索必修课程的选课走班,让学生选教师”这种方法,参考省内已成功开展选修课的学校的课程设置,并结合本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阶梯式英语听力选修”作为高一选修课程。本学期一共设置18个课时,一周一节。采用“学生实行走班,教师定教室”的方式,针对同一门必修拓展课程,由学生选择教师来完成。四位教师保持内容统一,进度统一,评价方式统一。
英语选修课程是针对必修课程的,是对必修课程的重要补充。高中英语必修课程任务繁重,课时少,为了扩展学生知识面,强化英语技能,就需要从选修课中弥补必修课程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开展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在相对轻松的氛围里,让学生的英语听力得到锻炼。采用异于平时的“听――做题”的呆板方式,让学生对英语的“听”有新的感受,并渐渐培养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课程内容选择与课堂活动设置的思考
“阶梯式英语听力选修”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由浅入深,形式多样,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体现在课时内容安排、听力任务的选材以及课堂活动设置上。
内容安排――本学期共设听力选修18课时
课时1新概念英语听写训练;
课时2新概念英语短对话听力训练;
课时3基础听力技能训练(1);
课时4影片《丁丁历险记》片段赏析;
课时5日常口语视频欣赏与模仿;
课时6歌曲Hero与影片《美丽心灵》赏析;
课时7 慢速VOA Words and Their Stories;
课时8电影《雨果》经典对白学习;
课时9基础听力技能训练(2);
课时10走遍美国 Full of Surprises意外惊喜;
课时11新概念小短文听力训练;
课时12歌曲《青花瓷》中英文版对比欣赏;
课时13边走边学――英语国家饮食文化介绍;
课时14基础听力技能训练(3);
课时15 慢速VOA Health Report;
课时16视、听、唱学英语―奥斯卡经典主题曲;
课时17系列影片《冰河世纪》经典片段集锦赏析;
课时18基础听力技能训练(4)。
课堂活动设置原则
课堂活动设置基本以 “听前――听中――听后”模式展开,听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取学生的语言和主题知识的储备,引发学习期待;听中重在整体把握听力材料的语言信息的完整输入、接收、理解和检查;听后重在发散,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讨论和陈述等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之间的对话和角色表演活动,充分利用各种素材或情景,训练学生的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听促说,以说促听。
课堂活动设置形式
导致学生听力障碍的最基本原因是没有良好的辨音能力,因此在前几节课中设置听单词辨音,听短语辨音,听语调判断说话者情感,听连读词块或句子辨音,新概念的短句听写,听短对话判断场景等活动。为了防止学生产生对同一模式的视听审美疲劳,每一期我们选择不同样式的材料,如英语歌曲,英文电影经典对白,VOA慢速英语,走遍美国视频等,设置各种类型的活动,有填空,判断对错,选择等传统听力题目类型,也有语音模仿,听电影对白中说话者的语气去展现各种表情等趣味性活动。材料的选择与活动的设置,都在正面或侧面刺激学生“听”的感觉,其思想性、多样性、科学性及内容的丰富性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知识,去感知语言,学习语言和应用语言,使其听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具体实施与评价方式的思考
“阶梯式英语听力选修”这门课程在实施上注重各个阶段学生“听”的不同层次的能力培养,从提高学生的听的兴趣,克服不良听说习惯,到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有效的听的策略,再到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视听材料调整听说策略的能力;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学生的积极参与;在课程评价上,以学生为本,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不同层面对不同层次的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上课出勤率和纪律情况、课堂参与度、课堂讲义整理或批注等情况,占成绩50%;另50%看期末的考查成绩。最后综合评估这两项,给出优秀、良好、中等、须努力四档。
篇2
在高中阶段应独立设置历史课程,这一点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那么,高中历史课程如何设置?教师讲授什么、学生学习什么呢?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似乎已经解决而实际远未解决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一 、在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安排
按照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规定,高中历史课的安排是:高一开设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高二开设选修Ⅰ世界近代史,高三开设选修Ⅱ中国古代史。这个方案的主要优点是,让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在更高的层次上再一次系统地学习中外历史,更多地更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更清晰地把握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线索。应该说,这是符合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规律的。但此方案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突出的有两点:第一,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少,二者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第二,初高中教学内容大量重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教学效益的提高都不利。诚然,无论是大纲的制定者,还是教材的编写者,都力图将初高中的历史教学加以区分,并为此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大纲制定者提出了“注意区分高、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层次性”、的原则,而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思路是:“初中教材偏重历史事件的过程,偏重感性描写,偏重具体生动,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则偏重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意义影响,偏重理性分析,有一定深度。”、但是,在学科体系、教材体例、教学内容要点无明显差别的条件下,要真正区分高初中历史教材的层次性实在是太困难了。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体性出发,有识之士早就指出:“初中、高中历史教材两个循环的编法弊大于利。”
二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目的
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改革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通过中学历史教学来检验。根据这一标准,到底应如何设置高中历史课程呢?笔者的意见是,高一开设中国20世纪史(必修课),高二开设世界20世纪史(限定选修课),高三开设中国古代史(选修课)。本方案的核心是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下面围绕这个核心谈一些看法。
为什么主张在高中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呢?
首先,按此方案中外历史都只讲近100年的历史,时间短了,教学内容少了,历史课内容过多与历史课课时极其有限的矛盾可以得到缓解。
其次,因为只讲20世纪的历史,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可以重新安排,初高中教学内容过多重复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再次,在高中开设两门20世纪史,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紧迫的。我们知道,20世纪是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发展最为迅猛、最为深刻、最为动荡的100年。从世界范围看,仅仅是两次世界性科技革命、两次伟大的政治革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两大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历史,就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从中国历史来看,仅仅是,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改革开放这三次巨变就需要我们深入地认识。而且,从思维习惯来说,人们惯常要回顾刚刚走过的那段路程,迫切地希望从刚刚逝去的历史中寻找经验,获得教益,增长智慧。因此,对刚刚跨入21世纪的人类来说,20世纪的历史显示着鲜活的光泽和特有的魅力。新世纪的历史教学应满足人们回顾和反思20世纪的迫切需要,引导青少年去自觉地、系统地梳理与反思20世纪的历史,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三、高中历史教学是丰富多彩的
篇3
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第二,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第三,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二、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必修课只有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初中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重视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也是势所必然,历史教师虽难上加难,但却责无旁贷。
有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表示很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419%,表示不置可否的学生占553%,而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仅占28%。学生没说不喜欢历史,可教师却在抱怨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原因何在?无外乎两个因素:(1)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2)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些统计表明,目前初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这可能受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影响),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改善之法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如前所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篇4
您好!
我是一名青年历史教师,多年来从多种刊物上拜读过您不少的文章。今天提起笔来给您写信,是因为又拜读了您的文章《面向世界,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知识》2001年第19期)。我一口气连读三遍,真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您谈到的四个“有助于”非常精辟;三个“离开了”绝非危言耸听;尤其是您指出“历史课程在中学不被重视的程度,恐怕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重的”,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当前基础教育的弊端。
作为最基层的中学历史教师,我们面临许多尴尬,甚至困惑。不少的学生、家长、教师都认为历史学科是副科。市场经济的冲击,使一些人急功近利、浮躁虚荣、轻视人文教化,再加上高考改革的负作用,历史学科的地位真的被削弱了。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更有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许多学校一边大力宣扬搞“素质”,一边认真扎实搞“升学”,个别正在创“国家重点中学”的学校甚至连应该开设的初中历史课都没开设。今年,我们开始使用新教材,高一年级开设“中国近现代史”,学完一年后就会考,高二年级开设“世界近现代史”,但只是选修课。我真为历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的每况愈下而痛心疾首。由于受就业观的支配,学生重理轻文。我每年要在本校学生中搞调查,绝大多数学生挺喜欢历史课,因为通过学习可以知晓古今中外历史的发展,了解中国,了解世界。但仅仅只是喜欢而已。尽管我在教学中充满激情,教法上绞尽脑汁,同学们还是不会把它作为一门科学去主动地学习,因为“高考”才是第一位的。归根结底,高考成了调动教与学的巨大驱动力,中学的教学随着高考指挥棒转,“你要考什么,我就学什么”的对策实难改变。“3+x”模式实际上已经使历史学科地位下降,如果很快实行“3+大综合”,该学科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正如您指出的“通过历史课程进行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知识素质教育,是目前中学其他课所不能取代的”一样,历史学科的经济价值、理论价值、政治价值等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读史使人明智”,这只是就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人文教化而言。从大的方面说,认识历史,是认识当今世界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前提,是理解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基本条件,是理解我国多民族历史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基础,是培养国际化社会现代公民的基石。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历史课。在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中,我们的历史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如此被削弱,着实令人担扰。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隔离,我们曾有过惨痛的教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也不应该是这样。有专家指出:人们在21世纪将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滞后而付出沉重的代价。作为基层历史教师,我没有豪言壮语,但懂得“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的分量和内涵。诚恳希望黄先生您再多为我们这种共同的“担扰”呼吁。
篇5
1.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1.1 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例如“”这一节,新教材有意识地留下了对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这一节对旧教材中评价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课后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并建议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答案,它的设问向开放性试题发展。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2 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1.3 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2.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必修课只有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重视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也是势所必然,历史教师虽难上加难,但却责无旁贷。
有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表示很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419%,表示不置可否的学生占553%,而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仅占28%。学生没说不喜欢历史,可教师却在抱怨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原因何在?无外乎两个因素:(1)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2)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些统计表明,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这可能受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影响),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改善之法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如前所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2.2 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我们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2.3 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学。高一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与初中比较,普遍感到困难,出现“怕”的情绪。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层次的内容,作出达标的要求,对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学习。再比如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感觉,可以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作出当众表扬;可以对作业中有出色解答或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高分;也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办的刊物或壁报上发表一些作品,如历史小论文、历史漫画等;或者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到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总之,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当然,对历史理论的学习,更是必须重视的,其目的正在于帮助学生“会”学。不过在基本历史理论的教学中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要控制好“度”。高一学生毕竟不是高三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如果要求过高,理解不了,对学习历史就怀有畏难情绪,就会“厌”、“怕”。因此,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限度,不能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更不能使他们不堪重负而丧失学习信心、兴趣。
3.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渗透世界近现代史教学
篇6
一、素质教育改革,教师素质是前提
想要做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师,就不能把教学活动仅仅看成是单纯的政治知识的传授。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养成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要能够站在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高度,给政治科学以合乎客观实际的评价,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本质,揭示出政治学科和政治知识的规律。这就需要政治教师不仅具备较高的理论修养、教育学理论,还应该系统地掌握史学方面的理论,不断地吸取当今史学界的研究理论和成果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础,明白思想政治是有情感的,是在一定的空间、一定的时间里进行的活动。政治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政治不但具体而且丰富多彩。在上课时,政治教师要有角色意识,把自己当成一个演员,在表演时,教师既要做到十分投入,表现出色,又要做到及时变化,适应新的角色。当然作为政治教师,还要富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地发现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并因势利导,来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初中政治教师还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况做出正确判断,并进行恰当的处理。初中政治教师更要有驾驭政治课堂的组织能力,做到教学的结构科学而完整,教学的方法得当而灵活,教学的活动有序而热烈。
二、素质教育改革,政治课堂优化是关键
无论什么时候,课堂教学都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国内目前的教育教学情况下,没有课堂,素质教育改革就成为了一句空话。但在目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是还没有突破“教学特殊认识论”的传统政治教学框架,要想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应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课堂教学。
首先,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过程应当被看作是人生中一段非常重要的经历。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不仅应当是提高学生生命质量的过程,而且也应当是政治教师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过程。
其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全面体现落实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而不只是局限在认识方面的发展。因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以生命,而不是以生命的某个方面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的,所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需要完整的人的教育。
再次,应当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学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只有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力量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地发挥,才能真正做到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的成长。要想改变现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局面,必须认真研究影响课堂师生状态的因素,研究师生的活动,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
三、素质教育改革,初中政治教学要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中学生不善于学习初中政治的主要原因在于初中政治教学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师往往主载课堂,忽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虽然在课堂上,教师也会援引大量的实例来对讲述的内容进行剖析,但是对于学生们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日常的实际生活中,往往会碰到许多问题,如道德观念问题、父母子女代沟问题、社会不良风气问题等。由在社会问题上,学生往往会怀疑社会,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而这时他们就常常从书本中找寻答案,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地就学生们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另外,国家大事、社会热点往往能够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公众也会就此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观点的不同,对于学生的思想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产生迷惑也是不言而喻的,这时候学生也会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引。因此,作为初中政治教师,我们必须要改变自己旧有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时时处处了解学生的状态,对于学生的疑虑做出正确及时的解答,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正确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候可能会出现学生的观点出现偏差的时候,这时教师也应当给学生阐述观点、申辩的机会,不应压制学生的想法与观点,做到以理服人,消除学生的思想疑惑,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是实实在在的心灵交融,也是增强政治理论信度和感染力的必备条件。
四、素质教育改革,完善评价机制是必然
评价的实质是一种价值判断,评价主体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评价客体的存在价值。我们要改变过去把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与学生“德”的考核分开的做法,改变原来衡量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好坏的标准只是看考试成绩的做法,实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评价。如:在评价内容上,实行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在评价性质上,实行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空间上,实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活动课相结合;在评价时间上,实行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等。只有树立综合评价的质量观,中学思想政治课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总之,素质教育在初中政治课堂上并不应该只是一句空话,应该在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素质教育我们已经走过了一段时间,但是仍需我们共同努力,最终实现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丽萍.《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2-05.
2.杨奕.《浅谈如何做好素质教育下的教学工作》.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09-15.
篇7
根据本人的实践,我认为教材内容与教学理念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一差距源于课标制订者和教材编写者对现实情况的认识不足,有闭门造车之嫌。
首先是对学生知识储备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估计太过于离谱,课标制订者显然高估了我国大多数中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知识储备能力。
相关课改专家口口声声说历史老教材内容方面存在“繁、难、偏、旧”的弊端,并且将改变这一现象做为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理论的预设无可厚非,可是现实的操作却不尽人意。新教材内容晦涩难懂已经使不少中学历史教师颇为头疼,有些内容不少老师在大学期间压根就没有接触过。新的历史专业术语和新的概念比比皆是,导致教学过程步履惟艰。课堂上,学生往往不是愉快地享受自主学习的激情,而是不得不愁眉苦脸地面对一些连他们老师也从没有接触过的专业术语和概念。笔者所任教的是一所县重点中学,以农村学生居多,农村学生比之城镇学生当然并不具有先天的劣势,可是后天条件呢?在地球人都知道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的今天,农村中学长期缺乏足够的办学条件,严重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绝大多数农村中学(依我经历,应当包括不少乡镇中学)只能勉强保证语数外的教学任务。对于历史科等科目,一来没有老师(即使有,也大多是半道出家的,专业不对口);二来不重视(从国家、社会到学生,从教育当局、学校到家长),无足轻重。在初中阶段,大多数学生连历史科都没有接触过(媒体接触?电视?甚至闹出把电视剧里头的荒唐念头搬到课堂上来的笑话),何来知识储备?简直是痴人说梦话。所以,像笔者一样,新课程改革之后的课堂里很多老师被迫陷于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讲解。把基本的东西交代清楚了,课堂也进行得差不多了。把课堂交给学生在我看来,实际操作尤难。
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长期接触到的教育理念与学习方式,极大地制约着他们在参与新一轮课改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传统的惰性的强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与努力。学生家长对新课改不但不给予支持,反而认为送孩子来学校读书就是为了让老师教的,现在你老师不教了,倒叫起我孩子自己学来,什么理。社会的压力,高考的指挥棒效应,让新课改在夹缝之中步履蹒跚。
其次是对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与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知识连接没有总体性的把握。
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编写与要求,课标的内容与形式限制了教材编写的天地,致使现行初中教材与高中教材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受教育者在初中阶段未能达到储备知识的目的,高中阶段很难达实现到课改的初衷。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是按模块形式进行的,按模块编写固然有优点,但也不能病急乱投医啊。以为模块就是救苦救难的普世观音,一试就灵。。按通史章节编写教材,固然有其缺点,但最基本的知识连贯总算达到了,时间线索也十分清楚。中学生的联系与归纳能力有限,现行模块形式教材知识点之间时间和空间跨度之大往往是他们感到无所适从。根据实践,本人认为通史模式教材较为适合学生年龄及心理特征。这种形式编写的教材(尤其是历史科)应考虑作为现阶段教材编写的重点形式。
再次,教学方法上有是“新”非“旧”的倾向
有些专家和一线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新”,从教育理念法到教学方都可以摆脱过去,甚而非难“以往”,给人以横空出世,语不惊人死不休之感。
中学阶段是人接受知识的重要时期,学生从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处于良好的生长发育阶段,对外界和新奇有着充足的好奇,对未知世界和神秘领域也能保持较为持久的探索欲。但意志上不是很成熟,在遭遇挫折之后往往选择放弃,鲜有坚持者。所以,在入门之时应帮助他们了解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交代最基本的历史线索。他们在学习方式上应侧重于被动接受而辅之于主动探索,课堂教学(特别是初中课堂教学)不必课课皆“新”,课课皆“动”,要知道,就连曾被人攻击和漫骂得体无完肤的科举制,也曾培养出苏轼等文豪;就连美国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大作《全球通史》中也对科举制的优点给予一定的肯定2。起码从理论上而言,科举制使不同身份的人们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无论你是贵族贾宝玉还是平民范进先生。如今被攻击得一无是处的“旧教材和旧教育理念”也曾培养出参与研制“神舟”、“嫦娥”系列的和参与反思教育弊端的专家和学者。有些人为了宣扬新课改理念,刻意贬低、毁损建国以来的教育理念,否认过去的成绩。这种做法极为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进展,轻则导致一些老师头脑短路无所适从,重则引起一些老师的不满和抵制情绪。所以,在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要具体课题具体对待。不能一味求“新”求“动”,五花八门,花拳绣腿,看起来课堂是轰轰烈烈热闹非凡,到头来却不知所云。
再者是对学校师资能力的要求远远脱离了现有的教育资源的承受能力。
课改之后的高中历史分为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教师方面,必修一岳麓版教材共36课时,要求在一学期内授完两个模块,每周4课时。笔者所在学校高二年级有14个教学班,按要求至少需要4—5位历史教师,可目前只安排2位历史教师。所以根本无法按课改要求进行排课,只能每周2课时,每位教师多则8个教学班(教学班多则90人,少则70人),还要担任选修课教学任务。教师缺乏,课时不足,管理层水平跟不上去。试问,在这种情况之下,又如何做得到“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如何完善学生人格?学生方面,每个学期多达16门课,一时间,老师与学生同忙,课本与练习齐飞。用学生的话来说:什么都想学,可什么都学不到。有的学生家长甚至责怪学校加重学生负担,分散了学生精力。听吧,很让人恨其不争。我们的理论十分完美,几乎无缺可击。可是,理论必须符合现实。离开了现实,理论能生根发芽吗?教育是诗意的艺术,教育更是严谨的科学。良好的动机并不能保证我们的事业在开展之时就能拥有厚实的土壤,优秀的专家并不能保证我们的课改一帆风顺。希望在以后的课改过程中要注意吸取来自底层教师的意见,更加完善祖国的教育事业。
此外,新课改的宣传在熙熙攘攘的社会之中仍显得十分单薄,不足于吸引、争取和说服社会民众。国家对教育的关心和投入仍然远远不够,我国以往所投入的人均教育经费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以有限而分配严重不均的教育资源来支撑庞大而复杂的新课程改革,不能不让人担忧新课程改革将成为教育不公平的又一次起点。教育资源越充足的地区,新课程改革就越容易取得成功,这些地区的教育“产品”将更符合新的高考选拔制度要求;而教育资源越贫乏的地区,新课程改革就越难取得成功,这些地区的孩子将很难符合新的高考选拔制度要求。这样一来,有些地区的孩子将在新一轮课改中注定成为我国特殊国情(尤其是城乡二元体制)的牺牲品。
教育不只是教育界的事情,它事关民族兴亡和国家命运,教育的现在就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建设者,社会的发展需要合格的人,个人的发展需要全面的人。历史赋予中华民族神圣的职责,时代赋予教育重大的历史使命。教育是培养国家建设者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合格的人的有效途径,是培育全面的人的重要途径。谁在今天误了教育,教育注定将误他一辈子甚至几辈子。我希望新课改是祖国教育事业脱胎换骨的一次机遇,希望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够享受到新课改带给他们的公平,希望教育能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臂之力。
注释:
篇8
一、加强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管理机制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范要求,是学校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制度,它关系到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规定和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为此,我校成立了教学常规建设领导小组,学校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机构,实行岗位责任制,注意工作的协调和谐。学校班子成员分管年级,带管教研组,协管教学班,明确责任,站岗值班,校长刘占东抓全面,姚鹏主任主抓九年级毕业班,王建军、于晓静主任主抓八年级,张树林主任主抓七年级,张仲礼主任负责教学的后勤调配。
实施中层领导蹲点负责制,确保教研活动落实“中层领导员是教研组长的助手”,所有中层领导都被教导处分配到各个教研组辅助教研组长开展组内外的教研活动工作,做教研组长的助手,出谋划策,做服务协调类的工作。
学校规定中层领导必须每次参加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每周必须到课堂听课达2节以上,校长及所有中层领导必须到第一线指导教学工作,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2、落实常规
学校始终将课堂常规的落实放在首要任务,制定了许多课堂常规的管理制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1)备课
坚持“不备课不得上课”的原则,任何人是任何课都得备课才能进教室授课。其次,要正确理解,处理备课与编写教案的关系。我们要强调备课的内容。备课中心任务应是钻研教材和撰写教学过程,主要精力应放在明确教学目的,理清教材思路,规划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疑问,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上。备课是教师个性智慧的结晶。不要机械使用固定教案模式,而要设计符合学科特点、渗透新教学理念、体现个性的教案。要废除假教案,力求多一点实质少一点形式。
加强集体备课活动。备课是落实各个教学环节的基础,鉴于我校教师队伍状况,集体备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校实行集体备课、说课,每次都规定了地点、时间、中心发言人,我们要求集体备课一是备教材,二是备学生,三是备教法和学法指导,并且实行督查制度。
(2)上课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工作重点。在执行教学常规中,全体教师要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大力推进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我校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实现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几个转变:重视讲授知识结论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由重视学生记住现成知识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再现和重组知识;由重视书本知识转变为重视让学生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和灵活地解决问题;由重视单科独进、单个知识点的教学转变为重视学科间和知识之间的综合贯通;由重视统一要求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差异资源和个性发展。
(3)关于作业布置和批改。
提倡练习性的作业在课内完成,课外以活动性、实践性作业为主。作业的设计既突出学科特点,又注意学科综合,培养学生实践运用、操作能力,以及探究、合作、创新意识。作业要求要注意学生个别差异,实行分层练习、分层作业。作业批改与评价注意过程评价,习惯养成,促进学生的发展。批改形式灵活多样,引导学生参与,师评、生评、自评相结合。分数量化与描述性评语相结合。
二、开足、开齐、开好各类课程,搞好校本教研
1、严格按国家教育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开设课程,每学期有新排课程总表。
学校不分主课副课,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培养,开课一视同仁。以往对非中考科目忽视,如健康教育课和劳动技术等课程少开或干脆不开,现在一律保证开足。对活动课和选修课,列入课程表且加强监督,不准挪作考试课。所有课程的计划和实施情况,学校都全程跟踪,全程评估。
2、学校有教学常现管理实施细则和分学年(期)的教学活动动计划,同年级学进度,教师有所有任教学科的分学期(年)教学计划。
学校建立了教学管理实施细则,从教学计划的制定。设计到备课,上课、学生的作业和培优帮困、教研活动等均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
3、校本课程、活动类课程有计划、有组织、有成效。
我校根据校情制定了本年度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建立了“立足以校为本、面对学生学习实际,依靠教师集体智慧,着眼师生共同提高”的校本教研机制,确立了“个人反思,群体互助,专家引领,整体提高”的教研思路,拟定了“学习案例分析,教学互相观摩,针对问题研讨,反复实践体验”的教研程序,本学年在师生两个层面上培养习惯,以教师、学生、校情三个基点开展系统化的校本教研,有力推动了全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制定了层次性的教研领导制度,推进了教研活动有健康开展;着重发挥教师的个体主观能动性以及年级组管理模式,通过制度把教师的教学反思常规化。
加强教师与外界的交流。我校积极配合县教研室活动,组织教师广泛参与新课程培训和在**三中、**三中、**三中、**第一实验小学、**二中等地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学校集中收看魏书生讲座、示范课的视频,通过专家引领把校本教研引向深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通过实施“一个课例,多次研讨”、“一个课例,多人研讨”的研究模式,通过“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反复研究过程,使教师在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处理分析教材、运用课堂教学技巧以及把握课堂的能力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学期认真落实滦政教字【2008】57号文与【2009】9号文精神,通过学习研训、课堂研训、合作研训、反思研训等方式,全面开展了校本研训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领导亲自抓教学,落实校长半天教学工作制
苏霍姆林基曾说:“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好校长,那你首先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教师,一个好教学专家和好的教育家。”校长是领导全校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主要组织者,不仅要具备一个优秀教师的一切素养,而且还应具备有比一般优秀教师高出一筹的素质,要成为“师者之师”。
自**教育局关于校长半天工作日文件下达后,我校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同志在中学校长调度会上的讲话》精神,按照“重心下移,阵地前移”的原则,抓好课堂教学,上好常态课、保底课,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校长亲自带领下,踏踏实实谋发展,认认真真搞教研。校长亲自主持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并多次讲话,规划教研教改方案,提出合理布局。
校长多次在全体任课教师会上做教研讲座,亲自深入课堂听课,参加公开课评议,从知识到教法均有针对性地对教师教学给予客观评价,提出合理化建议,努力帮助教师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教育局《关于“校长半天教学工作制”第一次集中检查情况的通报》中被认定为成绩比较突出。
在校长的直接参与和指导下,我校教师教研积极性空前高涨,教研教改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热局面,课堂教学水平稳步提高。
在校长半天教学工作制的深入开展过程中,校长、教导主任率先研究课堂教学;在课堂达标活动中,我们立足校内,认真研究课堂教学:探索如何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动”促“思”,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独特的学习体验和感受,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加大教育科学研究,寻求课堂教学有效途径
1、投身课程改革,优化创新教学行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不负责任的常规教学观的教师必将受到淘汰。教师必定要走出封闭、狭隘的视野,在新课程环境下重视塑造自己。新课程将会让教师们认识到:认真执行教学常规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定位,新课程教学不断向如何促进学生“学”的重心转换,将使得教师在常规工作中产生强烈的紧迫感。为此,我校积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精神、课改经验,进一步端正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投身课改,进一步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以能力发展为本的教育质量观,以民主平等和谐为本的师生观,优化教学行为。并处理好六大关系:①教书与育人的关系;②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关系;③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④教学常规与教学创新的关系;⑤优生与差生的关系;⑥教师的教学习惯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关系。
2、加大教研力度,提高业务素质。我校围绕素质教育,不断进行学科教学改革。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方针,把课堂教学作为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切实把实施教研教改作为教师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化的途径,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不断加大了教研教改力度,认真开展了新“双三课”和“七个一”活动,做到了教研教改的科学管理,增加了科技含量。
(1)我校制定了《教学工作三年规划》,有指导思想,有目标,有措施,成为指导教学工作的大正方针。
(2)各教研组制定了教研活动计划。要求计划符合教学实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做到切实可行,并付诸实施。
(3)明确常规教学的基本环节及其地位和作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是抓好常规教学中的“备、教、改、导、考、评、析”的基本环节。为了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教导处本学期先后两次对“备改”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的结果在大会上通报,并且纳入教师业务考核。
(4)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作用,多形式开展素质教育专题教改实验。我们在“学习新课程理念,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大专题下,根据学科特点,设置学科教育科学课题。语文组开展“传世经典《论语》的解读”的专题实验。数学组开展“阶梯式分层教学模式”的专题实验。英语组开展“提高英语阅读课效率的策略研究”的专题实验。历史组开展“初中历史课中如何使学生更快乐学习”的专题实验。本学期主要从这四科开展试点,以便总结经验,争取下学期各科全面铺开。
(5)认真组织广大教师教师开展讲课、听课、说课和评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了一节课,每学期上了一节公开课(示范课),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6)组织教师开展教学业务大比武,确定了学校各学科带头人,也为培养骨干教师迈出了第一步。
(7)狠抓“三”落实,即落实教学常规、落实集体备课、落实每月月考与每次考后质量分析。
(8)加强毕业年级工作管理。以学科内的备课协作来优化教学内容,克服师资力量不平衡的现状,提高毕业班教学效率。大胆启用业务能力强的年轻教师。同时在备课组内狠抓协作备课,严把“二关”,即内容关和过程落实关;以校际间的联考协作来强化内部绩效考评机制,激发教师的成功欲。通过这种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的自尊意识和自强意识。每一此质量分析会,大家都能真心实意地分析失败的原因,切实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作为工作的座右铭;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以此稳定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9)每学期由学校中层领导主持的新课程标准学习活动及讲座,共有讲座8次,新课程的学习讲座,使老师们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改革的任务,具体目标,以及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观和教师观。通过老师对不同学科的新课程标准的自学,教研组学,使得新课程标准在我校老师中已深入人心。
(10)广泛开展撰写教研教改论文活动。广大教师把自己平时在教学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体会等认真进行总结,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有价值的东西,以书面的形式撰写出来,进行全校交流,做到了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整体水平。
(11)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学校长远发展的基本构想,在各教研组教研中进行“磨课”、“下水作业”、“磨题”活动。磨课营造了研究的氛围,对教师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师对教学策略、方法的有了更深层感悟,不仅澄清模糊认识,解决一些教学中的困惑,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老师们的有了更多的收获与积累,出现了许多新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成为新一轮磨课主题的产生的基础,从而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切实的提升。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学理念、教材都已经实现了重大的变革。但是教师手中的教学参考资料、辅导用书中还充斥着大量的旧题、陈题甚至是已被删除的教学内容的题目。把这些题目布置给学生练习,浪费了学生的许多精力,也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为此,我校推行的“下水作业”制度规定,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先做一遍,以便发现作题的价值,决定取舍,也更多地了解解题思路。另外,每周由各备课组确定一个单位时间进行集体“磨题”。先由命题教师和“下水作业”教师提出磨题意见,备课组教师集体教研,磨去与新课程理念相悖的、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不科学的题目以及陈题、怪题、错题。磨出具有新意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新题。各科作业都在作业量总体控制的前提下精打细算,出精题、出新题,作业质量明显提高。
(12)根据教研室的要求,我校深入开展新“双三课”教研活动,每学期中,35岁以下的教师每人上一节合格课,中学一级以上职称的教师上一节优质课,各学科教学带头人上一节展示课。并通过观课、议课、说课活动,不断提升教研教学水平。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3个教学班。除一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因年龄较大在学校干点力所能及的老同志外,现有专任教师35人(其中去小学支教4人),平均年龄37岁。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21人,其他全部具有专科学历。从职称看,35个专任教师中,中高1人,其他全部为中一。专任教师中有县级教研骨干教师3人。
在和教育局的领导下,我校通过“规范管理、培训提高、改革增效”相结合,坚持不懈的抓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得到根本性的转变。新的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教材观、评价观,已逐步成为指导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航标。
二是教师师德观念得到更新,良好的师德师风已经形成。原来存在于教师中的职业观念不正、敬业精神不强、工作不负责任、喜欢找客观原因等现象已经看不到了,把教书纯粹当作谋生职业的教师越来越少,教师中有违师德的不良言行基本杜绝,做到了师德师风“零投诉”。
三是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提高。现在在课堂第一线的教师中,60%的人达到本科学历,40岁以下的全部参加自考等学历进修。
四是教师的业务能力明显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教研意识不断增强,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逐步提高。
2、主要工作及措施
(1)、抓思想认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我们利用每周五集体学习的机会,认真学习领会“三个代表”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时刻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我,使教师能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风学识上以身作则。
(2)、抓组织领导: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校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维护教育形象,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做到“校长挂帅亲自抓,中层领导具体抓”。
(3)、抓制度管理:完善制度,明确目标
我校结合当前实际,完善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规划和目标,即《教师培训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教师考评方案和细则》、《教研制度》;同时,还制订了《师德管理制度》、《师德考核制度》、《学生评师制度》、《师德管理制度》等;学校严格制度管理,认真师德考核,使我校教师队伍建设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4)、抓师德师风:学习先进典型,塑造良师形象
一是树立和宣传身边的典型,组织教师学习校外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同时组织教师学习身边的优秀教师事迹,树立教师榜样。
二是在教师中广泛开展的“教师从教行为规范”和“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大讨论。通过讨论,教师们找准了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整改措施。
三是通过搞教师“每日十问”活动,通过“教师每日十问”的设计,为教师形成反思习惯,解决教学问题,提升专业水平,优化自身素养提供了一种制度上的保障。
四是加强舆论监督作用,强化师德整改效果。认真开展学生及家长评教活动。全体学生和学生家长对学校任课教师的课堂行为、教学方法与态度给予客观评价。学校领导班子将材料综合之后,找老师个别谈话,对好的方面给予肯定,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促进了教师教学的责任心和工作作风的不断提高。
(5)、抓培训学习: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业务素质
一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提升自身文化技术水平的学习。如提高学历、计算机技术、普通话知识等的学习,给教师定任务、提要求、出政策、给方便。
二是通过新课程的培训,促使教师观念更新。各级各类培训,我校教师参训率达到了100%,基本上达到了“培训有记录、学习有收获、观念有更新”的目标。
三是以课堂达标活动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确实从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创造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实现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目标,学校规定上课的教师都必须经过教研组内说课、组内听课、组内评课的环节。
- 上一篇:初级审计师知识
- 下一篇: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