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新课标范文
时间:2023-08-23 16:1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历史新课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初中的历史授课中,以课程标准为出发点,更好地理解及把握教材。我们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来把握教材。由于初中历史课程是学习历史文化的基础阶段,对于课文中过细的知识点,老师不需要强调学生记忆,而是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其一,对于宏观的把握教材,需要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到历史的发展趋向及规律,从而更好地了解重要历史人物及事件,认识不同时代的历史特征。讲解历史事件的过程中,老师必须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准则来评论历史事件,尽量做到思想性、生动性及科学性的有机结合。新课程讲到的“减负”原则,为我们达成其目标提供了有利的机会。其二,对于微观的把握教材,需要老师在备课时兼顾所有历史知识内容,特别是革新方面的知识更需要充分考虑。如需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某些方面的知识讲解,指引学生阅读、分析与辨别历史资料,优化教学设计、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符合新课标的需求,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灵活地深入理解教材,并深入浅出地讲好历史课程,进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二、引导学生,共建活跃、蓬勃的课堂氛围
在初中的历史授课过程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共建活跃、蓬勃的课堂氛围来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致,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老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达到目的。如,老师可讲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来开阔学生视野;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思维;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如此可以让学生一直保持兴奋的情绪,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进而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例如,在讲授《》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了《》的经典片段,将学生带到一个清政府腐败无能,以势压人的情境中,从而让学生认知到从以来,由于中国的落后而所受到的屈辱以及在当时的形势下,中国人民是怎样抗争的,进而又是如何逐步走向现代化、走向繁荣的。通过对分析及理解历史事件,让学生认识到如果我们中国落后就会被其他国家欺压的道理。这样教学,最终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成效。
三、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为历史科目与时代的特征,通常会导致当代的学生产生历史没用的思想,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动性。因此,老师需要让历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性。比如,在学习《“”的十年》这一环节内容之前,我要求学生搜集一些与文化革命相关的历史资料,有的学生在网上搜集了“”的历史知识,有的学生看了相关的电影,有的学生向家人询问他们在“”时期的所见所闻及亲身经历等。课堂上学生都展现自己的收获,心情十分兴奋,从而使他们听课时精神也十分集中,最终我再把学生搜集的历史资料结合课文中的内容展开条理化分析,从变革的原因及的面貌等讲解给学生听,从而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这样使历史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但让学生认知到学历史知识的有用之处,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忱,还锻炼了学生的各项能力,必然能够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四、经过指引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智慧增长
由于年代的阻隔,很多历史问题初中生是难以理解的,大部分学生一直认为历史教学是陈年往事,与现实没有联系,从而让学生对历史教学产生厌烦的情绪。其实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涵括丰富的历史知识及文化内涵,学习历史知识可以让人理智,还可以使国家把握发展规律,汲取经验教诲,而且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历史的传承,与历史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联系生活实际的素材,从而促进学生智慧增长;用心找出历史课程内容和现实生活的连接点,帮助学生知古鉴今,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及思维,学会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同时,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还需指引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历史知识应用到现实的生活及学习中,从而使学生懂得了解过去,理解今天,展望未来,最终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途径中获得不断进步及成长。
五、结语
篇2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历史学科 教师方法 研究
新课标中明确规定,初中历史教学必须要进行新的教学方法的转变,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不断改善教学策略,做到有效教学。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实际教学经验,对于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几点个人意见,以供大家学习交流。
一、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提高实际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只有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的学习新知识,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够有所发挥。每一堂新课都是承接上一堂课的,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开始之前,应该重视学生课前预习这一方面。笔者在实际教学开始之前,都要求学生对本堂课程进行必要的预习和准备,而且经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尝试,使得学生在开始新课程学习的时候,都能够很好地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而且还能提出很多建设性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的课堂预习作业要求,并不能很好的督促学生进行实际预习,在新课标的改革下,教师应该提倡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式学习,在教师的经常督促下,促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经常在一节课结束之前,将下一节课的基本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去图书馆或者网上,去找答案,在下节课开始前和大家进行讨论,这种方法十分有效,也很好的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还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身心都还没有完成熟,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以及备课时候,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来进行相应的工作设置。历史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教学目标,因为我们都知道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知识的兴趣,就会激发出无限的热情,也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在新课标中,重点强调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促使学生从以往的“要我学”变化成“我要学”。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方法的转变,不能再像传统教学那样教师教学生听,应该让学生参与到实际教学课堂中来。比如说在课堂上可以适当的进行小组式学习,对于同一问题,每个小组经过各自讨论,得出结论,然后再和其他小组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就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仅使得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也能够帮助教师把课堂交还给学生。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还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比如说讲到,把的历史资料在电脑上放映出来,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为什么要清政府?为什么后来会失败?通过运动,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然后引导同学进行自由讨论和发言。这个过程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得学生进一步提高了主体性学习意识。
三、展开情景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历史知识都很感兴趣,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应该抓住学生这一学习兴趣的特点,来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创新。开展情景式教学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在笔者讲到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取经时,就播放《西游记》的主题曲。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这熟悉的音乐响起时,学生们一下子就来了精神,马上进入学习状态,这时教师顺势简单说几句关于西游记的故事,然后马上转到高僧玄奘的课本教材知识上来。这就很好的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质量。开展情境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去进行实际实践。比如说在讲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缝衣针和磁铁,按照简易指南针制作方法,来制作一个指南针,学生在实际实践过程中,就会体会到历史知识的兴趣,更加兴奋的投入到实际教学中去。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加强烈,教师的教学目标也会很好的实现,不仅为课堂教学铺垫了很好的基础,也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
总 结:综上所述,新课标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师转变教学方法,不仅是一项复杂而又繁琐的工作,同时对于广大初中历史教师来说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必须要引起教师们的重视。在新课标的具体要求下,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定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国军.浅谈初中历史的创新性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2012(01).
篇3
一、依托历史教材,开发学生智力
就中学历史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当有个依托或依据,这就是历史教材。新编教材寓能力培养于述史之中。教师应从教材中发掘可培养能力的因素和材料。教育史家康内尔在《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一书中指出: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历史课也逐渐变得重要起来,它开始被看作智力训练的源泉。”对获得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才能转化为能力。教材上介绍了一些有成就的历史人物,在他们创造性的工作中蕴含着灵活运用知识的哲理。《詹天佑和京张铁路》中有一段说:“他亲率工程队勘测实践,然后同铁路员工一起,克服资金不足、机器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艰难的隧道工程。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人”字形路轨以减缓坡度。”这段内容孕伏了詹天佑在三个地方灵活运用了知识:其一,在开凿八达岭、居庸关隧道时,他创造了从中间开井与两端相对开凿的方法,加快了工程的进度;其二,为了克服陡坡的险阻,保证列车安全地爬上八达岭,他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从青龙桥起,依着山腰设计了一条‘人’字形轨道,来降低坡度;其三,用两台大马力机车调头互相推挽的方法,解决了坡度大机车牵引力不足的问题。这是灵活运用知识的范例,学生可从中受到启迪,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采取合作学习,促进尝试与探索
三人行,必有我师。合作学习通过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创设出具有活力的合作情境。似是无心却有意地向学生灌输了一种社会观念,即每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过人之处,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学习资源。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职责是授予合作技能,让孩子学会合作;探索合作方式,让孩子体验合作;创设合作情境,让孩子享受合作。
要进行合作时,我准备了8套选择题,分别写在8张纸上,每套题有8道。第一节课是由7位小组长来抽题,各小组合作把答案写在自备的纸上并要写上本组的名字。时间为10分钟。从第二节课开始由我派发,原因是再抽有可能会做重题,这8套题每组都会轮到一次,最后是以总分取胜。对大家来说是公平的。在小组活动时,同学们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的组是大家齐心合力,共做一道题,有的组是把题承包到更小的小组,提高做题速度。在第一节课上,king小组只做了4道题时间就到了。其他小组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遇到问题不思考,问题永远是阻碍你前进的绊脚石。现实迫使大家积极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和准确性?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一股内驱力,为了自己,为了小组的利益,每一个小组都全力以赴。
8套题做完后,我在课上对大家的努力成果进行了总结与表彰,再次鼓舞大家的士气。在期中考试结束后,我要求各小组长统计本组的分数,以此作为基础,到第二次考试时,对有进步的小组予以表彰。让大家的热情与积极性保持下来,让历史课成为大家的加油站。
三、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加深理解内容
历史新课标指出,要“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由于历史课内容纷繁复杂,年代、人名、史实颇多,学生很难记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教材中的史实和结论,除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的方法外,使用历史插图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一个深刻的印象。如在讲唐朝民族关系《和同为一家》一课时,教师可使用“唐朝边疆各族分布图”,每讲一个民族,就示意学生用不同颜色的小纸片帖在图上对应民族的位置,并注上该民族首领及其演化后的民族名称,同时用红笔标出唐都长安,这样,唐朝与周边各族的位置关系便一目了然。利用这张图进行师生互动,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形象记忆,多数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教材内容。
四、学生自编自演,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繁杂,知识点琐细,若教师按部就班、一一讲解,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乏味的情绪。在教学中,我有针对性地将教学内容交由学生处理,鼓励学生自编自演历史剧。
例如,学生将《和同为一家》(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文成公主入藏”编成历史短剧,形象地再现了历史情景。“文成公主入藏”,路途漫漫,留念依依,学生在表演中大胆创新,塑造了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青海有一座日月山,唐朝时是唐与吐蕃的分界地,文成公主离开长安时,唐太宗特地为她铸造了两面黄金宝镜──日月镜。宝镜能照见中原河山,让她思乡时使用。文成公主途经这里,举目四望,草原空旷,杳无人迹;拿出宝镜东望,长安城繁花似锦,不禁潸然泪下。可一想到大唐、吐蕃世代友好的大局,她毅然踏入吐蕃地界,扔掉日月镜。一位留念故土,却又能识大体、顾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文成公主的形象栩栩如生。这一剧情的安排,既尊重了历史,又融入了丰富合理的想象。整个历史短剧流畅、生动、活泼、有趣。大唐皇帝气度非凡,胸襟宽阔,以汉藏两族关系为重,不乏有泱泱大国的风范;吐蕃赞普热情豪爽、豁达朴实;文成公主善良美丽、感情细腻真挚。这些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真实、可信,丝毫不矫揉造作。
历史短剧全部程序由学生自己制作完成,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潜能的场所,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篇4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对各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加深与发展,初中历史课程在教学目标、课程设计、内容选择、教学组织与实施、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中历史课程不仅仅有强大的人文、社会功能,使学生丰富见识与开阔视野,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新课标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了,要转变过去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积极改革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
一、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是当代世界各国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运用启发式进行初中历史教学,要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并采用多种科学的教学手段。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结果的预见,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目的。如果学生根本就没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那么即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创新方法和技术,也很难有实际的有价值的创新行动。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采用反问式启发、多媒体启发、辩论式启发等方法进行教学,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再者,由于学生对历史事件本身和不同历史之间的联系没有了解清楚,容易在学习中将已学的历史事件混淆,记不住或弄错历史事件。教师可根据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把握,通过时间串联、历史人物串联或社会矛盾串联,将所有相关联系的事件和人物串联在一起,并根据这些串联的知识点组成小模块,分配给学生去查询,启发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学生建立对历史内容的有效联系,加强记忆,促进理解。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初中历史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容易引导激发学习积极性的特点。初中生在学习历史时很容易就对故事性的知识情节产生深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情境教学,将重点的、特定的历史情节运用情境教学法,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演绎相应的历史情节,以达到加深理解与掌握。情境教学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情节演绎对历史知识的发展过程有更详细的了解,另一方面这样诙谐的课堂演绎方式也更容易让学生记住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另外,教师可巧妙地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从不同角度、方向提出新颖、富有启发性且难度适当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与回答。例如,“如果林则徐没有被撤职查办,中国能取得的胜利吗?”通过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问题,能促进学生思考,产生探究兴趣,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教学效果。
三、讨论式教学法
“填鸭式”教学就是教师在台上不断地讲,学生在台下不停地记,这种方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历史课成了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的课程,导致许多学生不能积极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可以先让学生把平时学习、课前预习所遇到的问题或疑点提出来,由学生一起讨论,或老师与学生一同讨论,借此激发学生的思维。也可以由教师先提出疑点,引导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在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应认真构思讨论的内容和目的,设计好教学环节,营造开放的课堂气氛,重视发展学生的开口能力及思绪能力,让学生从不同层面寻求答案,使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克服畏难心理,增强自信心,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和学习方法,达到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的目的。
四、结论与建设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侧重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历史教师应当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学生的特点,积极推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让学生能够真正从历史教学中学习历史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胜利.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模式初探[J].新课程学习,2012(12).
[2]常国强.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之我见[J].学园,2012(10).
[3]何君.浅谈初中历史的教学方法与技巧[J].无线互联科技,2012(01).
[4]吴春祥.新课改下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1(13).
[5]王召军.浅析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转变[J].新课程,2010(10).
篇5
一、遵循教学规律是历史教学的前提
“教学规律”就是教学过程中诸因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联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基础。教师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探索和严格遵循教育教学的各种规律。例如:教育过程的规律,德育过程的规律,教与学的规律,智育和德育的规律,不同对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规律等等。特别是学生个体发展、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活动也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凡是不符合个体发展和教学活动规律的行为都不利于历史教学。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教师才得心应手,学生也轻松愉快。教学实践证明:达到有效教学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教师要想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优质高效的成绩,就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二、注重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领头羊”,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鼓励其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在感知历史、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而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重教学目标的设计,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落实到教学活动中,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使之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1.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敢于和善于进行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中逐渐学会自我反思。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历史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美的素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把握有利时机,随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目前有些历史课堂教学学生仍然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教师总是把学生的答案往自己的答案上靠,学生的思路打不开,“标准答案”压抑了学生心中创新种子的萌芽。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敢于怀疑的精神,鼓励与众不同、百家争鸣。要不唯书、不迷信权威,时刻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善于从事物的多角度、多环节、多因素、多层次进行思考,激发创新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实现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过程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和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教师通过在实践中积极钻研并摸索出一些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体现: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程标准中渗透着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因此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自主学习,教材中一些浅显的知识通过学生的预习是能够自行解决的。但是,不能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去看书,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可以编制适当难度的预习提纲,保证预习的有效性。有的学校课堂45分钟教师只穿插讲解十分钟左右,剩余时间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学生能回答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回答,一个学生不能回答完整其他学生可以补充,人多思路广,学生实在回答不出的,要循循善诱。
(2)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力争做到人人参与,听、说、读、写做相结合相统一,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不是旁观者、被动接受者,他们的智慧得到启迪,能力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3)教师应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虽然不控制学生讨论的结果,但可以积极参与引导、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全过程,通过示范、讲述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以平等的姿态、饱满的情绪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应让学生立足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自信,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过程互动、探索交流、思维拓展的效果,从多个层面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3.实现情感、精神目标
篇6
第一个目标是知识与能力。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但历史知识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比较枯燥,不容易记住。诗歌抑扬顿挫,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在历史教学中引用诗歌能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如复习时,引用《沁园春・雪》中“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就很容易记住诗中的三个历史人物,还能对他们的功绩有一个大致的比较。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用诗歌,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规律的认识。讲完三国,引“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能加深学生对诸葛亮历史功绩的印象;讲安史之乱,引用《石壕吏》中的诗句,能使学生深切体会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尖锐对立和沉重的压迫剥削。
第二个目标是过程与方法。新课标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成长,重视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化,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历史教学中插入诗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这正是教学过程优化和教学方法灵活的表现。例如讲时引用的《七律・》,让学生找出的原因,体会的艰苦,理解精神,探讨胜利的意义,交流学习的收获,这样使学习过程变成体验、思考、交流的过程,不仅突出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心智共同成长的过程。
第三个目标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商,还要培养学生的情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只能培养伪君子的枯燥无味的语言。”诗歌感情表达最强烈,在历史课堂引入诗歌,能感染学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例如引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引用杜甫的《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以教育学生要有人生抱负,树立远大理想;学生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可以感受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新课标在注重目标教学的基础上,更凸显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恰当地引用诗歌,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我要学”为“我乐学”。在讲秦始皇时,可以吟诵李白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让学生感受英雄之气,并顺便发问:“同学们,这两句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对一个古代帝王的称赞和钦佩,你们一定想知道,这位叱咤风云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事情?秦王是怎样扫六合的?这就是本节课要学的重点内容。请同学们看书解决问题,然后讲给大家听。”利用学生对英雄的仰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由学习的被动者变成学习的主动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诚然,诗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好处,但也不是只要用诗歌就有作用;诗歌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能滥用。要让诗歌在历史教学中发挥作用,实施有效教学,关键在于“巧妙”二字。那么怎样做到“巧妙”呢?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备课,根据新课标、授课内容、学生实际和预期效果全盘考虑,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看是否适合选用。根据新课标要求,看是否适宜引用诗歌。比如讲原始社会时就不适宜引用,而讲秦汉历史时可以引用。
二看所选诗歌的量。根据授课内容决定。讲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时,可以用诗歌引出,但只要一两句就行;讲文化史时,譬如唐诗宋词,就应该多引用一些有代表性的诗词,帮助学生理解。
三看所选诗歌的质。要使所选诗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来把握。首先应选学生背过的、有印象的或比较熟悉的句子;如果表达相同主题的诗歌有多种,还要斟酌选取浅显的、有代表性的、学生能理解的诗句,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杜甫是现实主义大诗人,可以举《石壕吏》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不举学生比较难懂的《北征》。
四看引用的时机。要准确把握时机,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历史课堂教学开始用诗歌导入,能起到先声夺人、集中学生注意力、提示本堂堂教学内容的效果。在讲解《开元盛世》一节时,引用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的诗句导入,使学生对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为下面具体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篇7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标准;问题;教学改革
我国的基础教育依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与教育规律不断地蓬勃发展,新课程改革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完善。作为义务教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历史课程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着改革,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课程的培养目标上与时代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能够培养出符合新时展要求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我国在2001年开展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编撰了相关的试验的教材。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38个实验区进行了为期接近4年的新课程的试验研究工作后。在2005年秋季开始,新课程的标准已经在全国所有省市地区的初中开始实施。但是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根据所出现的普遍问题,对于未来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1、对于历史教学上重点把握不足。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课本一改之前只注重文字,没有相应的图片、表格、数据的单调的编排形式,在正文中或旁边加上了很多生动的人物图片、历史地图、表格等辅图像,并且颇有创意的添加了如活动与探究、动脑筋漫画和注释等设计。这些设计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正文,并且对正文起着很好的说明作用,可算是寓教于乐,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兴趣。但是,当这些内容与文字混在一起时,学生在接受有效信息上便很可能出现偏差,他们很难分辨哪些是主导性信息,哪些是辅信息。如果要求学生达到面面俱到的学习所有的内容,这样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培养出对于历史这一门学科的热爱。同时对于老师的教学也是一个很难取舍的尴尬,对于学生真正应该去掌握哪些知识,也没有一个明显的标准与尺度。
2、历史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落实不到位。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新历史课本中每一小节后都安排了“活动与探究”这一板块,目的是为了激发出学生的自主与探究式学习。但是如果一个问题设计的过深。过大,则效果会适得其反。比如“为什么会失败?”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了解的历史史实并不多,探究这样的问题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引导起来也很费劲。这样的问题太大,不如改成“宣布取消科举考试,全国会有什么直接反映?”这样的问题接近学生的经验,打个比喻,假如大学停止招生,那么高中学生的出路怎么解决?这样引导学生可以使之很快理解到位,可以由此认识失败原因的一个侧面。而“为什么中国失败了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成功了?”这样的问题,学生只能接近其边缘,探究的核心问题他们还不能通过比较认识出来。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形象思维是主要的,要求探究的问题抽象思维的特点太强,就无法实施。
3、新课程评价标准的误差。为了区别出跟老版教材的在教学目的与理念的不同,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显规定出:历史新课程要实现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方式的功能。但是,虽然在功能的阐述上十分明确与科学,也给新的历史教育目标提出了努力的方向。但是,“新课标”倡导教学新理念时缺乏辩证精神,矢之偏颇。于是,在历史的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很多教师与学生曲解了新课程评价的现象。形式化、片面化、绝对化等庸俗化现象频频发生。例如,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些老师为了刻意贯彻合作学习的理念,把课题营造的看似很热闹,但是本来应该井井有条的课题也变成了一盘散沙。最终的结果是把老师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完完全全变成了课堂纪律的维护者、监管者。
二、未来教学改革方向
1、要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教学技术。现代高科技技术的使用可以在很大限度上提高课堂的生动性,也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也为选择适合学生差异性的历史教学内容提高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因此,在有条件的初中学校,都应该为教师与学生配备例如电脑、投影仪等现代教育设备。这在极大程度上为选择适合的各个学校、班级、乃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内容提供了便利。把现代的教育技术与传统的历史学科教学相融合,在提升课堂的容量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方面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注重学生本身课题资源。新的课程改革的哲学思想是“以人为本”,把学生的个性发展放在教学的第一要务。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文化素质,更需要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教学交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具有一定意义的语言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活动”。学生早已经不是学习过程中被动填鸭式的角色,他们应该是历史信息的自主加工者。因此,教师在实践的教学活动中要更加关注学生本身,根据学生的自身的独特性去制定个性化的课程资源,以最合适的形式选择历史教学内容。在挖掘学生自身个性的时候,教师可以综合考虑很多指标,例如学生兴趣、生活经验、学习习惯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结合“学情”,把学生身上多样的课程资源转化为有效的含金量高的资源,选取适合学生个性差异的教学内容。
3、把握好教材、教参之间的关系。教师教学用书对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提供了参考意见,但不是决定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不完全拘泥于教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历史教科书为重点,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教参内容进行取舍整合。教师在操作过程可依据课标,大胆对教材进行设计,引领学生对历史教科书进行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超越。
三、总结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领会《历史课程标准》的实质,强化《历史课程标准》的规范效力,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和总结,我们就能够顺利完成新旧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的转轨,全面达到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各项目标,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8
一、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创新的过程,因而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和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纵观历史的发展进程,历史进步发展的本质含义就是创新(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思想文化创新等),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诸方面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完善的,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每一进步和发展,都是创新活动的结果。
历史的星空中,改革和创新的人物群星璀璨;历史的长河里,创造和发明的故事不可胜数。古代史上,有许多神奇的创造故事,如中国的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希腊的普罗米修斯和雅典娜的传说等;更有许多动人的创新史实,如祖冲之计算圆周率、蔡伦改进造纸术、托勒密提出地心说等。近现代史上,詹天佑建设京张铁路、冯如自制飞机,哥白尼创立日心说、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等。特别是19世纪以来,人类的创造活动逐渐加快,创新活动已经成为时展的主旋律,这就使得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历史事实表明,是创新活动使人类社会从原始的狩猎生活发展到农耕生活;是创新活动使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
二、历史教材的本身,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对立统一,因而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学生自身发展和进行创新活动的必备条件。“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学历史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由编写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史学家的观点选编的,所以中学历史教材所述的历史知识是多维度的,它既有史实,如重大历史事件(现象)的发生、主要历史人物的活动、重要政治经济制度的创立和演变等;又包含史论和史法,如对历史事件(现象)、人物、制度等的评价及隐含其中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史实本身是客观的,史论则是主观的。因此,历史教材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特点。
教材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中外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基本史实的教学无疑是必要的,它对学生知识的积累、情操的培养和智能的训练也是有利的,但历史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分析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感,并激活其创新思维、增强创新其的能力。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历史事实对相关的主观性评价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对教材观点进行大胆质疑或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加以补充。在讨论和质疑的过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求异思维、创新思维和辨证思维。
三、历史知识的丰富性,包涵了人类每一创新过程的艰难曲折,因而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创新的意志品质是学生自身发展和从事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保证。历史表明创新过程并非都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常常会遇到巨大的障碍和众多的困难,这就需要创造者具有持之以恒、百折不回的毅力和自我克制、自我激励的意志品质。
古今中外凡有过重要发现和发明的创造者,都是具有坚强意志的人。“任何一个人,如果缺乏勇气和胆魄,怕权威、怕困难、怕失败,那么,他的首创精神和想象力就会受到束缚,创造潜能最终也会丧失殆尽。”中学历史教材,记述了人类的一些重大发明、创造和改革,介绍了一些有重大创新成就的历史人物及其相关活动。这些人物形象和故事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创新素材,抓住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如可以介绍大禹、史马迁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舍身忘己的敬业精神;可以介绍哥白尼、达尔文、牛顿、曹雪芹等对科学和文学艺术的执著追求和狂热的痴迷;可以介绍爱迪生、诺贝尔等不畏挫折、不畏失败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中学历史教材中突出创新的实例和素材还不够,在教学中要围绕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补充和完善,使学生了解无数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都是在屡次挫折中锻炼了勇气和胆识,增强了能力和意志,才取得最后成功的,从而懂得仅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是不够的,还必须要通过学习和实践磨练自己的创新意志、形成优良的创新品质。
四、历史新课标的精髓,在于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与学的新方式,因而民主、开放、探究性的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篇9
关键词: 新课标 探究活动 自主学习 合作教学
新课改带给了我们惊喜,注入了生机,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困惑和盲从。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忽视了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片面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实质,严重影响了课改成效。我认为要顺利推行新课改,实施新课标,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正确处理好下列几对关系。
一、正确处理学生与课程的关系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知识的功能。新课程理念下,课程不再是规范性的文本,要求我们有选择地实施。对教师来说,首先要处理好学生与课程的关系。
1.课程中探究活动的实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尤其是现在不同的地区、学校的高中教育水平和生源存在很大差异,在新教材使用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从。探究活动虽然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但它强调学生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学会方法、体验情感;要求学生在合理猜想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演绎推理验证猜想和归纳概括等活动来探索可能存在的结论。而这一要求对学困生来说显然太高了。
试想如果不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把课堂探究一律按要求交给学生,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基础差的班级的学生讨论时很少有人发言,即使发言了也乱七八糟,不知所云,一节课的时间可能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且很多地方还不能完全做到“小班化”教学,一般都是五六十个学生一个班。这样在课堂上探究过多虽会调动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仍有一些学生在扮演着“看客”的角色,不准备,不思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反而不如以前,改革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可能就会落空。
因此,我们在实施探究活动时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其可行性和实效性,不能仅仅为活动而活动。
2.课程内容的实施程度必须考虑学生负担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与旧课程相比,由“必修课”4个模块和“选修课”3个模块组成。从内容上看明显比以前多,再加上一些教师尤其是使用过旧教材的教师,担心在高考中吃亏,完全按过去高考的难度和深度来教,人为地拔高难度,这样学生的负担就更重了。
因此,课程的实施应该针对学生的负担问题,该减则减、该加则加。我们教新教材,就应该严格以新教材为依据。新教材讲了哪些内容,讲到什么程度就应该把握到什么程度,不应该“深挖洞”[1]。
二、正确处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自主学习也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就是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在主动学习中得到生动活泼的较为全面的发展。那么,对教师来讲,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呢?我认为自主学习并不是说对学生放任不管,最主要的是要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教师中心主义,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所说的一切学生毫无咨询余地;在教学方法上,习惯于采用“我讲你听,我灌你输,我考你做”的教学模式;在对学生的态度上,时常埋怨学生太差,动辄发脾气、责骂,甚至拳脚相加,使得师生关系紧张,以致学生对老师的不满转化为对该课程失去兴趣。以上种种都会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努力营造一种既严肃又不死板、既活泼又不放任自流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从而使学生真正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三、正确处理教材与教师的关系
新课程下强调合作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也并不仅仅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这里的“合作”,是相对个体而言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师生之间的合作、生生之间的合作、师师之间的合作[2]。“师师之间的合作”也就是“教师合作教学”。所谓教师合作教学就是为了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紧紧围绕某个教学主题,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对话、研讨、交流与合作,实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发展[3]。教师合作教学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愈来愈显得重要。
因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而应是一个“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或“重新开发教材”的人。这靠单个教师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教师教学合作制度。比如集体备课、集体议课评课等,教师们坐在一起,共同研究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共同搜集、整合教学资源,探讨教学方法,交流教学心得,等等,这对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更好地解决新教材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推行新课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教师、学生和教材是构成课堂教学最主要的三大要素。它们之间不是彼此孤立、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在推行新课改、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只有保持三者的和谐统一,才能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宋景堂.谈谈如何使用新的《思想政治》教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4).
篇10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一、启发式教学概述
启发式教育是最古老、最传统的教育方法之一。所谓启发,即引导受教育者有所领悟的意思。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论语・述而》中提出的经典论断:“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启发式教学的雏形。后来又经过数代教育家的不断继承和发展,有了现在的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领会知识,陶冶品德情感,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创新和实践,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特点,虽然新课程没有对于教学方法做出明确规定,但我们可以理解新课程把启发式作为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各种教学方法改革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二、新时期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联系
“探究性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亮点和难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试验)》强调:通过初中课程学习,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体验,并且有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高中阶段的物理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学习质量,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成为热门话题,而启发式教学却被打入冷宫,大家认为它是陈旧的教学方法,己过时了。其实不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实际都与启发式教学思想相关联或是其一部分,例如当前盛行的体现新课改精神的、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广泛应用的发现式教学、范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问题教学以及暗示教学等,尽管名称不同,但都遵循启发的原则,融入了启发的元素,探究式教学也不例外。探究式教学的第一步: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的学习情境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富于启迪性。我们知道,在探究式学习中,问题提出后,在以后探究的各步骤中,还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还要向教师咨询,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启发与引导。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刘知新老师指出的:“探究教学(或探究学习)是启发式的一种范型,是随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充实和发展的,但其主旨是不会发生更本改变的。”很显然,探究式教学也有启发式教学思想。
三、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的现状
1.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很高的认可度,但是大部分教师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许多教师认为启发式教学就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代为回答。教学过程中,常看到一些教师主观上所谓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一些孤立、零散、表面的问题,或是一些简单的机械记忆的问题,只是为了设疑而设疑,搞形式。因此,学生不假思索或翻翻课本就可随口答出。例如讲圆周运动时,一上来就让学生看书,找到什么是圆周运动,而不是通过一些例子去启发学生。此做法,一问一答,看似是“启发”,实质是“”。看似课堂活跃,但实际并没有引起学生内在的思考,它使学生被动地接受问题的设计,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自然达不到“启发”的目的。
(2)还有的教师认为启发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得出正确的答案。于是教师就在课前精心的设计了问题的每一个细节,课堂中修正了学生任何节外生枝的想法,其目的是使整个课堂便于驾御,也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细蜜、连贯、流畅。这种启发过程虽然达到了教师预想的目的,但却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例如习题:一个8kg的大气球拖着一个2kg的木箱,以4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上升到800m高空时,木箱脱离气球。当木箱着地时,气球又上升了多少米?老师这样进行启发的:气球开始是什么运动?(匀速运动)木箱脱离后,气球做什么运动?(加速运动)要计算加速运动的距离应该用什么公式?应该知道哪些量?(初速度、加速度、时间)初速度知道吗?(知道)加速度怎么计算呢?时间怎么计算呢?……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在启发过程中虽然看似注重了学生的思考过程,但问题还是过于细碎,不利于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发现,这种做法不能算是真正的启发式教学。
(3)也有教师认为运用启发式教学,学生启而不发,会影响教学的进度,且短时间内见不到效果,影响成绩。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形势下,大部分教师选择只有在做课时使用,平时很少用。
四、物理课堂中常见的启发方式
1.直观、形象的实验启发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离开实验,物理就成了无源之水。物理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象,探求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新奇、生动的实验现象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各种猜想,有利于形成感性认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而激起学生的兴趣和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例如:在讲解自由落体的失重现象时,引入“水瓶落地”实验,当瓶子从高处落下时,小孔竟然不漏水。学生看到这个意想不到的现象,无不感到新奇有趣,继而引发学生的强烈的兴趣和积极思考,水为什么不漏了?是什么“堵”住了小孔?其中有什么奥秘呢?经过学生的热烈讨论和教师的适度引导,让学生们自己领会其中的物理学原理,体会到观察、探究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
2.创情、置景的情境启发
情境启发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创设、模拟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情形和气氛,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启迪思维的有效方法。情境启发的关键是创设情境,它既是一种构思,又是一种过程,需要教师的参与引导、点拨。物理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是通过实验演示、录像、影片、图示、文字叙述等手段创设物理情境。
3.设疑、激疑的问题启发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人类的思维一般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根据认知理论,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不断地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取得新知识的思维过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巧妙地抓住时机,针对学生存在的认识误区,针对学生思维的盲点、新旧认知产生剧烈碰撞的疑点或展现物理科学方法的有效点,切中要害地提出一些问题,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开启学生的思绪,引发他们的想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设置这样的问题
(1)要改变一个静止的物体的位置,即使它运动起来,你有什么办法?运动与什么因素有关?(暴露直觉经验:运动与力的作用有关)
(2)一辆四匹马拉的车比一辆两匹马拉的车走得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暴露直觉经验:力越大,运动得越快)
(3)在水平路面上用力推车,车才运动;停止用力,车静止。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暴露直觉经验: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4)在第3个问题中,停止用力后,小车是否立刻停止?怎样增加小车继续运动的距离?(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第3个问题,目的是引起学生对直觉经验的反思,在学生中间产生对立面或在每个人的头脑中产生认知冲突)
4.形象、抽象的比喻启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形象生动、贴近生活、新颖有趣的巧妙譬喻,能将教学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道理浅显化,能帮助学生克服认识理解中的困难,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达到开启智慧的目的。例如:对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物理意义,可以用“独舞摄下的录像”和“集体舞拍得的照片”分别比喻它们,通俗易懂,学生很容易理解它们描述的是“一个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和“多个质点在同一时刻的位移”。
5.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类比启发
类比启发是通过两类相同或相似属性的事物之间的对比,启发学生从一类事物的某些已知特征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相应特征,以识别异同,认识规律,变未知为己知的一种启发方法。它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化抽象为具体,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分清物理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如阐述物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以及分子势能的概念时,启发学生将其与弹簧之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及弹性势能相类比,显得直观、清晰、容易明白。
总之,实施启发式教学是一项全面而持久的工程,需要教材、教案、课程设置等诸多环节的支持,更需要教师的智慧和教学勇气,要以学生为本,围绕丰富学生的主体性开展课堂教学和师生互动,要善于启发诱导,开启学生的心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黄白.运用启发式教学让新课程焕发生命力[J].河池学院学报,2005,25(6)
[2]李尚仁.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 上一篇:初中生历史知识点
- 下一篇:经济纠纷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