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8-23 16:10: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了了解和研究我市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推进我市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我多次到本市范围内的多所高中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听课、开座谈会和学生交流等方式,作为教研员的我,对本市高中历史教学有了一个比较全面和具体的了解。在下校听课中,我和一线历史教师交流最多的的是关于全球史观在教学中的运用问题,下面针对这一问题就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做一客观的简述,在此基础上,针对怎样在高中教学更好的运用全球史观,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现状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化的要求下,在我下校所听的高中历史课中,历史教师大多应用了全球史观对相关历史知识进行了讲解。为了得到具体真实的的情况,我对市区所有高中进行了走访,通过在QQ教育群、微信群中进行了调查,得到的结论一致:我市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普遍的使用或融入了全球史观,并且各校的历史教研组对全球史观的相关理论以不同形式组织了学习。
2.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2.1历史教学厚度有余,宽度不足,即对历史知识的讲解在时间维度上很细致,但是在空间的对比很粗略,甚至缺少同时期不同空间上的对比。比如在讲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老师只是按照时间顺序讲解我国不同朝代政治制度,对于和中国并成“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埃及、印度和古巴比伦的政治制度只字未提,因此导致学生只知道我国古代不同朝代之间制度的传承与变革,而不了解,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整体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优势和不足,在同时期出于什么地位。
2.2对全球史观理解不深。有些教师应用全球史观生搬硬套,体现出对全球史观理解的肤浅。全球史观是由美国历史学家杰佛利?B巴勒克拉夫首先提出来的,他在《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写到:“认识到需要建立全球的历史观一一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是当前的重要特征之一。”用怎样的态度才算是全球史观的态度?全球史观忠实的信仰者和实践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就如一位栖身与月球上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地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一样”。综合这两人的观点,全球史观便是以一种中立的态度去从整体上研究人类历史。包含两个重点,一是态度的中立,比如在讲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相对于其他的国家的政治制度先进就先进,落后就落后,不能因为个人情感和民族情感而歪曲事实;二是对整体的理解,人类历史的整体,绝不是各个国家、地区历史的拼凑和叠加,而是通过内在的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全球史观的核心是史实与史实之间的联系。
2.3对历史知识只有微观分析,没有宏观把控。全球史观的应用是对历史知识最好的宏观把控,只有从宏观上把控住了历史发展的脉络,才能在微观分析时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在单位派我实地考察,下校听课时,很多历史教师对一个细小的历史知识纠缠不清,学生听得如坠云雾,但最终老师没有把知识点分析清楚、透彻、全面,学生没有把知识点听明白。有一位年轻历史老师,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时,美国为什么没有参与侵华的军事行动?”,她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但是她却对美国当时在内战?o力对外用兵没有提及。显然,她没有把美国当时的情况和侵华联系起来,没有应用全球史观对历史进行梳理,没有对历史做到宏观把控。
二、针对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应用中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1.高中历史教师应需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考虑到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高中历史教师有必要对全球史观做更深的探讨,不但要全面准确的理解全球史观,而且要关注有关全球史观的研究动向,积极的投入到这个理论的研究中来。因此,建议高中历史教师阅读有关全球史观理论方面的著作比如杰佛利?B巴勒克拉夫的《当代史学主要趋势》等史论方面的著作,提升自己的全球史观理论水平,阅读应用全球史观写成的历史著作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汤因比的《历史研究》等史学著作,提升自己用全球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用全球史观思考历史事件的思维。
2.应用全球史观重新整合高中历史课本
目前我市高中统一使用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编写、人教版历史教材,这套教材,在编写中虽然较上一套教材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依然没有打破中国史和世界史之间的藩篱,中国史部分很少涉及世界史,世界史中更是没有涉及中国历史,总体的特征是,把中国史从世界史里挑拣了出来。这种编写极不利于学生全球史观的形成,也给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全球史观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而,建议各高中的历史教研组对高中的历史教材进行重新的整合。重新整合时,中国史部分可以加入世界史的背景,世界史部分可以适当的加入同时期的中国史,具体的做法还需要各校根据教学实际来探索。
3.应把全球史观作为思考历史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在新版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加入了历史理论知识,其中包括史观知识。历史理论知识和历史史实知识是不同的,它相对于历史史实来说是方法,尤其是史观知识更是如此,它的本质是用来研究、思考史实的工具。就我下校听课期间,所听的关于历史理论的课中,历史老师多把史学理论知识和历史史实知识一样对待,作为一种本体知识来讲解,极大的弱化了史学理论的工具性。当然,这其中就包括对全球史观的工具性的弱化。因此,建议我市的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历史理论的工具性,加强全球史观的工具性。把全球史观作为一种方法、工具传授给学生,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知识点给学生讲解。
篇2
【关键词】初中 高中 历史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54-01
一、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现状
笔者所在的地区为小学五年制初中四年制的学制,虽然初中是四年制,但是历史的学习是从七年级开始到九年级结束,所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历史教材,因此初中历史教学是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致的。通过笔者在本地区相关学校的走访调查,笔者发现本地区的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的教学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问题。经过笔者的分析,大概有以下三种形式的脱节:
1.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脱节
初中历史的知识体系主要是以时间为中轴线,根据时间线罗列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也就是所谓的通识。因此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最基本的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点为主,渗透历史观的相关方面知识。而高中历史的知识体系则是在通史体系的前提下,以专题的方式呈现相关的历史知识点,因此高中历史的知识点呈现了范围广跨度大思维度高的特点。高中教材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专题来讲,考试时则要从综合角度来答题,这里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对比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差异,笔者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要求过于简单,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要求太过抽象,因此造成了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脱节。
2.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脱节
由于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严重脱节,也就造成了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脱节。初中历史教学的内容的过于简单,知识点少相关练习过易,使教师和学生都忽略了历史教学方式的重要性。教师往往照本宣科地复述,从来不主动地使用相关的教学技巧,不去考虑学生对讲课是否有兴趣,从而造成了历史课的无聊和乏味,这自然而然就使学生失去了对历史课的兴趣。而高中历史由于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总结思考能力要求过高,使习惯了在初中懒散学习的学生根本无法适应这么高规格的要求。而且高中历史教师也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更加不能适应高中的历史教学。因此产生了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脱节。
二、中学历史教学脱节的原因
通过上文的分析,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大概分为教学内容的脱节和教学方式的脱节。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大致包括: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各成体系、初高中阶段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同、初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差异大。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在这些方面的脱节,并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问题,这些脱节问题存在是中学历史教学阶段中的很大的毒瘤,一天得不到解决,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学的脱节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从而严重影响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效果。
三、解决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策略
1.初高中历史课本要紧密连接
要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初中历史教科书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严重脱节,也就是要使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科书之间存在紧密的链接。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科书并不是互相独立的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着的。例如:中国近现代史是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中很重要的内容,初中历史第一单元是侵略与反抗,而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是第一次。虽然讲述的战争大致一致,如果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也改称侵略与反抗将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2.初高中要统筹历史学科地位
要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问题的第二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统筹历史学科在初高中的学科地位。例如:初中历史并没有分所谓的选修和必修,中国古代史分为七年级上下两册在初中历史中分量很重,反观高中历史中古代史是全一册,并且是选修的部分,初高中历史对中国古代史的重视程度不同势必会对一些喜欢古代史的学生产生一些影响。
3.初高中历史教师要互通有无
另外一个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应对策略就是初高中的历史教师要经常性的交流和探讨,要学会互通有无。这同样需要相关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学校的配合以及初高中历史教师的积极参与。只有初高中历史教师经常性的交流和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的状态,才可以使双方的教师在教学中解决教学脱节的问题。
篇3
【目标设计】
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与近代中国产生有关的规定:简述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材中,无论是岳麓版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还是人教版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都是围绕这一课标要求展开的。“近代中国的产生”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并且这一内容在各种考试中都是重点内容,尤其是历年各省高考命中率很高。
围绕课标要求,结合教材、考纲和学情,将“近代中国产生”解读为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地点、代表企业;认识民族工业艰难兴起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幕小话剧,模拟情景,帮助学生认识中国产生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实业家的爱国思想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发愤图强、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的宏伟志向。
【情景设计】
在创设情境时,把时间、地点、自然经济的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的诱导和实业家的爱国热情等诸多因素,自然合理地浓缩到一个独幕剧中,形象生动地再现场景。让学生代表有感情地演绎给同学们,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生成新知识。具体设计如下:
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上海某富商家的一幕:
家丁(进屋):老爷,门口有个叫花子,自称是您老家的亲戚,要见您。估计又是来借钱的,您看――见还是不见?
富商(哀叹):咳!这年头,乡下人难活命啊!让他进来吧。(家丁下)管家――
管家:在。老爷,您有何吩咐?
富商(同情):到账房支些钱给他,总不能看他饿死街头吧。
管家:是。不过,老爷,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富商:但说无妨。
管家:您也注意到了这街上逃难的人一天比一天多。这个月咱已经接济了好几个乡下亲戚了,再说咱家的生意也不如从前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富商(好奇):你有好想法?
管家(兴奋):您看租界里那洋人的厂子一冒烟,银子就哗哗地赚!
富商(感叹):是啊!可是咱一没设备,二不懂技术,怎么办厂啊?
管家:这都可以向洋人买啊。报纸上早就登了,李鸿章李大人的江南制造总局,还有轮船招商局,都是从洋人那里买的机器和技术。
富商(激动):好!咱也办个厂,一来可以长长咱中国人的志气,二来也能让那些过不下去的老乡混口饭吃。
【问题设计】
首先,设计问题要指向鲜明、设问科学,这样学生才能有明确的思考方向。
其次,问题设计要有层次地展开。如果直接设问:由此情景剧,总结近代中国工业兴起的历史背景?则显得问题太大,尤其是在新授课中,学生初次接触这一知识点,会有很多学生感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采用分层递进的方法,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层层铺垫,给学生架好扶梯,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成就感。
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做好总结点评。
问题设计如下:
(1)对话中表明当时上海已有哪两类企业?
(2)这些企业对富商创办工厂分别有何影响?
(3)当时富商创办企业还具有哪些条件?
篇4
关键词:历史教学;新课改;困惑;对策
新课程教学就是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历史是悠悠而漫长的,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却不能失掉它的色彩和味道。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在从事多年的历史教学工作过程中,不仅有着收获,同样也有着诸多的困惑。带着这些困惑我引领学生感受历史、感悟历史。看到色彩斑斓的历史,也品到多滋多味的历史。现在的历史教学正在经历着新一轮课改的冲击,如何教好历史,如何学好历史,让历史从服务于学生的高考发展为服务于学生的人生,是我们现在的历史教师要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鹏杰老师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发表的《服务人生: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从根本上追问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就把历史教学的目标定位为“用整体历史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做好自己,简言之,就是服务人生,把历史教学升华为服务人生的教育”。
在现今历史课改的状态下,越来越多的困惑摆在我的面前,同时也引发我更多的思考,新课标下历史教材的出炉,无疑给我们历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怎样处理以下四种问题?成为学好历史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怎样做好初高中的衔接?
初中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较薄弱,学生、家长、领导重视不到位。而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构想又必须是建立在初中历史课程基础之上的,高中历史课程的专题式结构是基于初中的编年史。但我们面临的现实状况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知识的储备不够,学习方法只靠死记硬背,缺乏独立分析、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初中基础知识与高中专题教学之间的衔接显得比较困难。学生初中基础薄弱已成为高中新课程推行的一大障碍,课时又紧、任务又重,高中新课程不得不负重前行,怎么办?我在经过这些年的历史教学感觉到,要做好衔接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引导学生转变历史学习观念。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和端正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态度,以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和多样的课堂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历史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历史的价值。第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顺应时代的要求,主动学习新课程的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第三、历史教学要注意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要依赖丰富的史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后得出结论。学生有一个通病:知识点掌握比较零散,弄不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记忆效果很差。要提醒学生注意内容的横纵向联系。在教学中可节选某一历史发展阶段,分析、比较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通过横纵向联系,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第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式学习。要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 生生互动关系,创设一个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使学习过程 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历程。
第二、怎样处理好“一标多本”的问题?
新课程一标多本,采用模块专题形式,专题模块教学,完全改变了以前的章节式的结构,拿到教材,给我的印象就是好像进入了高考的第二轮专题复习。现在主要使用的几个版本有岳麓版、人教版、人民版、北师大版等等,而高考是以课标为准的,所以怎样来处理知识,处理到什么程度,哪些该讲,哪些可以省略,都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认为首要的是必须转变观念。应将教科书看作为教学活动中重要的而不是唯一的材料和资源,应将教科书视为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肋力工具之一而不是万能的。这意识的明确,观念的改变既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其次在教学中要不拘泥于教材,注重新情景、新意境材料的应用。要利用自己掌握的和不断充实上来的知识去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应用新材料,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学生去透视历史现象,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第三、重视课标的指导性和充分利用各教材的互补性。不管使用哪个版本的教材,教师都要研究新课标,发挥新课标对历史教学的指导作用。
第三、怎样更好的处理教材?
这还算是困惑吗?处理的不就是历史教科书呈现的内容,不就是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范围,把教材内容全部吃透,把考纲考点全部落实到位不就得了,可是这样上历史课, “一讲到底”,讲的内容非常枯燥,教师“发放”的尽是课本知识,从概念来到概念去,它们并未因教师的讲而变得活起来,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学生自己看书。所以这就看出历史教师面临的新的危机和问题——能力储备危机。这就要再次提到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水平问题了。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
第四、怎样让历史课成为充满个性的历史课?
篇5
关键词:目标 历史 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72(2013)04-003-02
有效课堂是效率、质量优先的课堂。有效课堂评价的核心依据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围绕教学目标,高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需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学什么?怎样学?学得怎样?为此,笔者设计了目标引领下有效课堂教学如下结构:
通过以上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将教师学法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拓展与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检测反馈与学生训练巩固、目标达成评价、校正与课堂小结紧密结合起来。
首先,要重视目标预设,强调目标引领,解决历史课堂学什么的问题。
课堂教学目标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它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情(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基础)来设定,因此它应当是完全能够实现的。整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应当具有并切实发挥引领教学全过程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的课标要求:简述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由于高一学生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均有限。且高中历史以专题史形式出现,时空跨度大,学生对经济史比较陌生。因此,笔者对本课教学目标作如下设定: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史实,分析探究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影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辩证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近代化为主线,采用展示图文资料、开展课堂辩论、创设历史情境、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近代列强入侵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为中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整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每一目内容也要有相应的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以课堂教学目标达成为依据,取舍、整合、运用课程资源。
其次,坚持以生为本,展开教与学的双边及多边活动,强调教与学的结合、学与思的结合、知与行的结合,解决历史课堂怎样学的问题。
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完成目标,笔者首先通过图片形象直观感受明清以后东西方存在的巨大差距,让学生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必然性。在教学第一个变动:“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中国近代化的前奏”时,笔者讲述了《一个旧中国农民的回忆》的故事,让学生思考后传统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后进行归纳总结。实现了学与思的结合,学生既学得深刻,也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境界。在教学第二个变动:“洋务企业的出现――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时,有关的基础知识初中学过,必修三还将涉及到,因此,采用学生阅读课本,填写基本知识表格的方式,重点讲解军事企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和对的评价。从而充分运用课程资源,完成本目的教学目标,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于第三个变动:“中国的产生――中国近代化的新动力”,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情境表演,点拨思考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有哪些?进而概括产生背景,然后展示地图,直观感受中国的产生地点,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直观感受中,达到思考和学习的效果。从整个课本知识教学过程看,教与学结合、学与思结合、知与行结合,实现了高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三、课堂教学目标达成评价,校正及课堂小结,检验历史课堂学得怎样。
教学检测不仅仅是在一节课的最后,在完成一个知识点以后,尤其是完成一个教学重难点之后,就可以设置问题,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测。在一节课的最后设置的问题一般多选用历年的相关高考试题。
在本课的教学检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买办”、“中国近代企业”中的“近代”等概念理解不清,对“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中国”区分不清。检测中发现了这些问题,因此当堂得到了解决。在全部教学内容结束之后,列出几则材料,问:谁是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者?谁为中国近代化埋单?谁是最大的赢家?通过这样的检测不但检验了学生对本课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程度,而且将教学内容进一步拔高,大量的材料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篇6
一、重视选用突出人物特征的史料
每个历史人物都具有其鲜明的个人特征,然而限于篇幅,历史课文不可能对每个历史人物都作浓墨重彩地描述。比如,谈及钟繇、王羲之对楷书的贡献,仅用“钟繇、王羲之贡献最大”寥寥几字带过,这样让学生光从课文就想理解二人的个性特点是不可能的,更无从了解二者生平、年代与作品等。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从浩瀚的史料中精心挑选出可以体现历史人物特征的材料来进行讲解,让学生如见其人,记忆深刻。首先看看钟繇的史料:
魏钟繇,字元常,少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等议用笔。繇乃问诞蔡伯喈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捶胸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盗掘其墓,遂得之,由是繇笔法更妙。繇精思学书,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色书,最妙者八分。
据此讲解,可帮助学生认识到钟繇是三国时期曹操身边的红人,官至太尉,而其人又嗜书如命。一个于生活中时时刻刻沉浸于书法中不可自拔,且不惜性命、礼数去迷恋书法的人物形象可以通过这个材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众人眼前。然后又导出与其并称“钟、王”,且名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王羲之。
时太尉郗b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今就东厢遍^子弟。门生归,谓b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成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b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学生由《晋书》这段记载可以感受到王羲之狂放不羁的坦荡个性。他面对太尉的选婿活动毫不在意,与其他人矜持相反的是,他依旧不拘小节地坦胸露腹吃喝。然而正是他这样率真越礼的行为博取了太尉的青睐,从而结下一段姻缘。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晋代名士非常推崇“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玄学思想。
总此二则材料,“钟、王”二人的人物性格、特点就非常鲜明地呈现于学生面前,这种由事见人的方式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历史人物的年代、性情与喜好。如通过材料可以清楚看出钟繇是曹魏时期的人物,而王x之则是东晋王氏家族的一员。学生因此对二人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及区e认知,这都得益于史料对历史人物性格特征的充分展现。
二、紧密联系课文内容,精选典故
史书上的历史人物一般人生经历丰富多彩,留于后人研究的资料众多,不可能将无关紧要的材料都于课堂上胡乱罗列一遍,不然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宋苏轼于诗、文、书、画各方面皆有极高造诣,不可能在课堂上都一一道来,应当有针对性地精选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典故以对其进行分析讲解。按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除了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特性外,还要知道书法家的一些代表作品。比如精选《新唐书》的史料来解读欧阳询:
貌寝M,敏悟绝人。……询初仿王x之书,后险劲过之,因自名其体。尺牍所传,人以为法。高丽尝遣使求之,帝叹曰:“彼观其书,固谓形貌魁梧邪?”尝行见索靖所书碑,观之,去数步复返,及疲,乃布坐,至宿其傍,三日乃得去。其所嗜娄此。
从史料可让学生得知:欧阳询容貌一般,学书于王羲之而名扬海内外,又极为迷恋书法等。由唐太宗“观其书,固谓其形貌魁梧邪”语,引导学生观赏欧阳询书法作品究竟如何挺拔俊逸,让学生观赏课本欧阳询影印书法作品《九成宫温泉铭》,欣赏过程中给学生讲解该作何以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九成宫温泉铭》有三绝:一是其文歌颂之人乃天下第一明君唐太宗李世民;二是该文是千古诤臣魏征所撰写;三是欧阳询所书。如此讲述,让学生对欧阳询其人其作都有了形象具体的认识,从而避免了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弊端。同样方法也适用于介绍颜真卿及其行书作品《祭侄文稿》(课文有影印图像),还可结合作品创作背景对安史之乱的知识点作简要复习。
讲解行书就不得不提王羲之传世之作《兰亭序》。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影印《兰亭序》的艺术特点,提醒他们赏习之余留心文中作品旁注明的“摹本”二字,从而提出问题:王羲之书法作品《兰亭序》的真迹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究竟真迹经历了什么样的遭遇?再选用史料向学生加以说明。
王羲之《兰亭序》,僧智永(王羲之四世孙)弟子辩才尝于寝房伏梁上为暗槛,以贮《兰亭》,保惜贵重,于师在日。贞观中,太宗以听政之暇锐志习书,临羲之真草,书贴购募备尽,唯未得《兰亭》,寻讨此书,知在辨才之
所……此僧耆年又无所用,若得一智略之士设谋取之必
获……始苏翼便驰驿南发至都奉御,太宗大悦……帝命供奉拓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课本中的摹本作者)、诸葛真等四人各拓数本以赐皇太子诸王近臣。贞观二十三年圣躬不豫,幸玉华宫含风殿,临崩谓高宗:“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诫孝也,岂能违吾心!即汝意何如?”高宗哽咽流涕引耳听受制命,太宗曰:“吾所欲得《兰亭》可与我将去,随仙驾入玄官矣。”今赵模等所拓者,一本尚值钱数万也。
由以上材料可知《兰亭序》真迹的神奇经历。唐太宗从僧辨才手中诳得真迹,将其作为陪葬品带入昭陵中去了,传于后世的不过是唐代名家钩摹之作。引用这样富于传奇色彩的典故给学生讲解《兰亭序》收藏史,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兰亭序》的艺术价值,并且能从侧面反映出王羲之对唐代书风的影响。与此同时,应当提醒学生思考:统治者的书法喜好是否会影响学界书风。
王羲之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世称“二王”,《晋书》对二人的用笔及逸事多有描绘。可用影像展示对比王羲之《兰亭序》和王献之《中秋帖》、《鸭头丸帖》各自的书法艺术特点。学生可在视觉冲击下汲取历史知识,了解“二王”。
宋四家之一的米芾是“二王”的忠实推崇者,《宋书》载其:“特妙于翰墨,沈著飞扬,得王献之笔意……自名一家,尤工临移,至乱真不可辨,精于鉴裁,遇古器物则极力求取,必得乃已。”再举事例向学生说明米芾是如何“遇古器物则极力求取,必得乃已”,让学生明白其人的可爱性格。
米元章(米芾字元章)在真州,尝谒蔡攸于舟中,攸出右军《王略帖》示之,元章惊叹,以他画相易,攸有难色。元章曰:“若不见从,某即投此江死矣!”因大呼据船舷欲堕,攸遂与之。
以《蜀素帖》不朽于后世的大书画家竟无赖至此,难怪时人称其为“米癫”。应用这样的典故进行讲解,学生对米芾鲜明的人物性格便会有很深的体会。选用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史料讲解历史人物形象,能在紧扣课本知识点的前提下,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的各方面情况。
三、妙用幽默典故,吸引学生注意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认为,在快乐中学习的效果最好。课堂上提高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营造轻松、快乐的气氛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历史知识。要达到这种效果,除了要求老师言语风趣,还要求老师选用的辅助讲解热菀灿Ω镁哂幸欢ǖ娜の缎浴2捎媚谌蓥劣蓝又不乏趣味的史料来讲述人物,往往能够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的距离,起到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比如讲到草圣张旭时,可提及:
旭,苏州吴人,嗜酒,每太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得也。世呼张癫。
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F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张丞相好草圣。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尤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惘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丞相熟视久之,恙曰:“何不早问?”
此资料可让学生得知,张旭官至丞相,爱酒,作书好纵情为之,擅长草书。他的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F的剑舞齐名,被帝王诏封为“三绝”。他的草书过于奔放自如,居然有的字写得自己回过头来也认不得了。学生定会被这位狂野的书法家逗得捧腹大笑,同时也会记住张旭是以狂草闻名于世。
苏轼奇闻逸事流传后世者极多,在此可选一些与书法题材密切相关的谐趣典故来表现他的风采神韵。东坡曰:“鲁直(黄庭坚字鲁直)近字虽清劲,而笔势有时太瘦,几如树梢挂蛇。”山谷(黄庭坚号山谷)曰:“公之字固不敢轻论,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蛤蟆。”二公大笑,以为深中其病。
两大书法家互相调侃对方的书法分e为“树梢挂蛇”和“石压蛤蟆”,言语风趣而意义深刻。此时向学生展示黄庭坚《花气熏人帖》及苏轼《寒食帖》影像图片,让学生讨论二人互相的滑稽点评是否精准。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会领悟苏轼书法厚重和S庭坚书法清劲的艺术特色。
精选能提起学生兴趣的典故来讲述历史人物,是一名历史教师用心教学、有责任感的体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并有针对性地结合课文知识点来教学,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即学生不是仅局限于单纯的知识学习,其历史情感和历史观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本文的意图在于,以“汉字与书法艺术”为例来探讨如何将历史人物讲述得传神,让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并希望可以给历史人物的讲授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高中历史课程涉及到许多历史人物解读的课题,如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的每一课都要向学生介绍很多历史人物。如何灵活地挑选史料来表现人物,选用史料要考虑哪些因素,都要求教师于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并总结经验。笔者以为讲述历史人物传神与否的关键在于所选取的史料能否在紧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生动、有趣地充分表现个人性格特征。
参考文献:
[1]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2][宋]李P.太平广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371-372.
[3]脱脱和阿鲁图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13123.
篇7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 引导式讲授 探究式教学
活动式教学
课堂教学有效性,通俗地讲就是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佳效果,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向40分钟要质量。有效的课堂教学的表现是让学生在认知上,有一个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的进步过程;在情感上,有一个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态度转变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关键在于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
一、引导式讲授教学设计
这里所说的讲授式教学其实就是在历史课堂运用最广泛的基本教学方法,即教师运用口头讲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而引导式讲授教学则是对传统式讲授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传统式讲授教学由于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普遍存在“满堂灌”或“填鸭式”的问题,教学效果较差。引导式讲授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不能抛弃教师讲授的客观要求下对讲授方式进行的改进。它更加注重教师讲授的合理性、学生接受的适当性和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引导式讲授教学与传统式讲授教学有许多共通的地方,如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教师做到:第一,讲授语言要准确,这包括正确的发音、准确的用词、流畅的表达、适当的语速等,其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创造最佳语言环境;第二,内容组织要有条理, 这包括讲授过程要连贯、前后内容要相关、板书要有条理、进行周期性归纳等;第三,以学生的理解为讲授目标,不仅要促进学生记忆,而且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第四,讲授时需要带感情,情感丰富的讲授是增强表达力、吸引学生注意力、深化印象的有效手段。
引导式讲授教学与传统式讲授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引导”二字。这里所包含的意思是:第一,要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第二,要引导学生积极追问,让学生的思维走在教师讲授内容之前,使得讲授内容成为学生思考的印证;第三,要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向现实生活引申,拓展知识宽度,加大知识深度。例如,在讲授必修1第三单元第2课“”中的“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产生兴趣,主动思考,笔者设计了以下讲授内容:2006年春节,我收到了从台湾寄来的一盒巧克力,生产日期是“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八月”,保质期十二个月。我丈夫认为这盒巧克力不能吃了,而我认为可以食用,究竟谁正确?再如,讲授“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以便了解代议制度对整个历史进程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欧美政治制度对于中国近代现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让学生掌握现代政治史的“钥匙”。
二、探究式教学设计
探究式教学设计是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或者设计教学玄机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让学生自己借助历史资料围绕问题彼此协作或独立完成来发现答案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形成很好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是提出有效的问题。有效的问题是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探寻方向和彼此交流的决定性因素。
有效的问题设计,需要教师明白提问的目的不仅是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产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兴趣。所提的问题,应该有利于学生在寻找答案时从多方面入手,注重探究过程的多种可能性,而不是仅仅关注答案的正确与否。所以,好的问题不应该仅仅是内容性的问题,即那种学生可以直接在教材中找到答案并且答案具有唯一性的问题,而应该是一种过程性的问题,它要求学生运用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的理解,且答案是多样性和发散性的。当然,有时候需要这两种提问方式相互结合。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1第九单元第1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并让学生自己给出答案:一、什么是“冷战”政策,美国为什么推行“冷战”政策?二、美国的“冷战”政策具体有何表现?三、如何认识“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相互关系及其实质?四、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三者的关系是什么?前两个问题是学生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可以直接给出确切答案的问题。后两个问题,则需要学生在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基础上,给出自己的见解。后两个问题对于巩固学生已有知识,增强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思维判断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活动式教学设计
活动式教学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动手操作为特征的一种教学方式。活动课和常规课并不是相对立的,活动课可以是常规课上的一个学习环节,也可以是一节课或一单元课程结束时的总结,活动课和常规课的有效结合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并且,活动课对于巩固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拓展历史视野都是极有好处的。
活动课需要教师和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它更多的工作是在课下完成的,课堂仅仅是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的一个平台。例如,在开展活动课“关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谈论”之前,就需要学生搜集与经济全球化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并对其进行消化整理,以形成相关的知识结构和见解。这堂活动课在课堂上是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的,学生要在课堂上充分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这需要他们在课下充分详实地搜集资料。要做到这一点,有时候需要教师的介入,提前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制订详细的活动方案和计划,使学生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任务,避免搜集材料时的盲目性。在活动的过程中,则应该鼓励学生创新,鼓励他们发表与众不同的历史观点,但是必须有理有据。多元智力的碰撞,往往是加深知识理解、深化进一步探讨的刺激性因素。
参考文献
[1]王必闩.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9(11).
篇8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影视资料;历史题材;新课程标准;发挥学生主体性
一、利用视频资料辅助历史课堂教学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必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最核心的概念,它体现了21世纪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做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书+教师的教学方式,适当引入影视资料辅助课堂教学,可促使学生转变错误学习态度和方法。
传统的书+教师的教学方式,知识来源面狭窄,有些老师甚至照本宣科,自己不加强学习,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看课本,笔记基本上是老师总结好的标准答案。最终导致学生普遍认为是为考试而学习历史,历史是一门没有现实意义没有生命力的学科。而这样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违背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初衷。因此,要求教师自己眼界要足够开阔,适当地引导学生去接触感受能再现历史事件过程尤其是能反映出某个偶然细节瞬间改变整个历史进程的场景,因此,在历史课堂上,适当的引入相关的影视资料辅助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2.可能性。首先,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人类社会正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正在或即将广泛影响到中学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当今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它利用视,听,触等多种感官结合的视频技术的一种高科技的历史教学手段。
其次,教学手段出现了很大的进步。探索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已在教育教学领域内迅猛地开展。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方面,更具特殊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去掌握一些多媒体教学技术,来适应现在教学改革的需要。
再次,信息共享时代的到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成为可能,影视信息随着网络深入历史课堂,改变了以教科书为唯一信息源的状况,显示出很强的教学优势。丰富的历史教学内容决定了影视资料的广泛性。因此,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为获取相关知识提供了便捷,为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同步的资源共享。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为主体”这一要求在利用视频资料来学习历史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在观看相关视频时,得到丰富的,立体的感受,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比传统的死记硬背效果好得多,印象也更为深刻,知识点会更加牢固。
二、历史课堂教学中视频资料的选择和运用
并不是所有的视频资料都可以不加甄别,不进行删减的进入课堂,那样的话,历史老师和一个电影放映员就没有任何区别了。也并不是每堂课都适合用视频资料,我们还是在教学设计中注意甄别取舍,注意把握时间和场合。
1.文献纪录片
文献纪录片一般能够真实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些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对学生理解和体会历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应重点利用的电影资源。可以在课堂上直接使用,一般以不超过十分钟的视频为限。
在讲述必修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中第一目“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时,我在课件里及时插入了这一时期的《国宝档案》讲述青铜文明司母戊鼎的纪录片。同学们在感叹青铜文明的辉煌灿烂的同时,也深刻理解了官营手工业的“发达”二字。并且从这一国宝的曲折经历中也深刻体会了文明的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这种对文献记录片的适当利用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觉,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对出色地完成识记和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三大任务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一学生为主体,符合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历史专题讲座
央视百家讲坛近年来历史学家的专题讲座层出不穷,不少名家的讲解系统深入又通俗平易。比如说曾仕强教授主讲的《百家讲坛-胡雪岩的启示》,对于同学们了解必修2《古代商业的发展》中明清时期出现“商帮”,以及徽商和晋商的兴起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其中说到的胡雪岩给我们的启示更是让同学们获益不少。而在必修3中《宋明理学》是师生们觉得不好教不好学的一课,而开封大学国学研究会刘磊教授所讲的《宋明理学的产生和特点》有助于我们的深刻理解。
3.影视作品
历史影视剧以其情节的具体紧张生动,感染力强便于引发学生兴趣和实现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而被许多教师乐于采用。但即使号称“历史正剧”的央视播放的《汉武大帝》、《康熙大帝》等电视剧也因剧情需要或制作者水平所限等因素有太多虚构和违背历史真实的地方,故我们使用时最为慎重。教师对于其中有违背史实的地方要加以说明,如果是已学生掌握的知识,可请同学们更正,增强他们的历史感和历史理解能力。
4.课堂实录
在平时的备课过中,除了查阅相关资料外,对于一些不好处理的内容,我也会观看一些老师的课堂实录来进行学习。一般来说课堂实录都是一节课的时间,在课堂上播放时间上不用担心取舍,但是我曾经试过播放必修2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由于课堂容量大,阅读课文时间较少,学生很难融入其中,并且不好做笔记,看完之后还是需要另外花一节课来补充学习。而在学习必修3第四单元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时,我就采用了人教版配套的《教学参考》后所附的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李代贵老师的课堂实录。因为同学们已经在必修2中学习过三次工业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有了相关的知识奠定基础,这一课可以通过观看老师示范课来学习。在这一堂课中,老师提出的问题深有探究性,学生踊跃发言参与,而我们班同学在整个观看过程中,也积极回答相关问题,特别是在对视频中提出了独特观点同学表示佩服的同时,自己也融入其中,并且延伸到课外。在下课后还有同学讨论起这堂课中提到的:“如果我是传统企业的老板,我讲如何利用网络为自己服务?”和“是否赞成: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两个问题。这样的课堂实录就比较适合使用,所以我们在选择视频资料时一定要注意是否符合本班学情。
总之,在新课改的形势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学习,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思辨中成长,在体验中提高与成熟,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活泼、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文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②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历史(必修2).历史(必修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③何成刚,陈亚东.历史教学网络资源的分类及开发〔J〕.历史教学,2002,(12)
篇9
客观地说,我们如果要探明上文所提出来的问题,那么就必须涉及大量对阳明心学――甚至还包括程朱理学――以及明清儒学本身思想内涵的剖析和解读。笔者认为,如果不先论述理清思想史内在逻辑的必要性,那么之后所有的具体探讨将无法自洽。下面,笔者将从两个角度说明自己的观点。
1.现行课程标准的角度
现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一课的学习要点是这样叙述的:“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对于这条课程标准,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解。其一是“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这包含对这四位思想家生平、思想的了解。其二是“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理清从王阳明到李贽,再到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内在脉络,尽量将思想演变的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弄清所谓“明清之际儒学思想的发展”的应有之义。
2.高考评价的角度
中学教学虽然并不完全为了高考评价,但其最终一定指向它。因此,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立意的设定也不能忽略高考的理念和要求。通过查阅近三年来江苏省历史高考考试说明,发现本省高考关于本课的要求没有发生改变。从2014年至今,要求都是“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细细琢磨一下,考试要求背后所蕴含的空间完全大于课程标准。考试要求更加明确具体,也更具有张力,“理解”“认识”和“运用”诸如此类的较高层次能力均进入了命题者的视野。相对于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全国卷考试说明对本课的考查要求更高。近三年来,要求均是“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这样一来,全国卷命题者的操作空间更大。
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命题者对思想史的考查也越来越深化。
例1:(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0分)
例2:(2015・江苏单科・21)(12分)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对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2: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马克《世界文明史》
(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
综合对比以上两道试题,可以看到他们的共同点。其一,它们考查的范围都超出了教材的范围,如江苏卷出现了对“理学作用”的考查。因此,命题人补充了材料,以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其二,命题人已经开始初步地考查学生对思想史内在逻辑的认识。上文所节选的全国卷试题考查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考查宋学对先代儒学的发展。思想史的脉络在这道题目中逐渐展现出来。命题的思路有没有可能沿着这条脉络往明清时期继续衍伸呢?笔者不敢说一定会,但至少可以推测命题有可能涉及于此。因为考试说明中白纸黑字地书写着该知识点。
由此看来,无论从当前高考的立意方向,还是从试题的考查内容和命题风格来看,探明思想史的内在逻辑是符合高考的考查要求的。
1.心学于晚明时期的狂飙突进――从王阳明到李贽。
人教版第三课“宋明理学”的结尾概括性提到了阳明心学在明朝中后期的普及。随之,教科书便进入了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对李贽的叙述。那么李贽的思想不可能是无中生有的。除了书中所叙述的社会原因之外,我们看不到思想本身运动的轨迹。不过,我们如果对阳明心学的思想做一点深入解析,那么一条从阳明心学到李贽思想的发展脉络便会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阳明心学博大精深。不过其核心思想集中表现在王阳明于晚年时提出的“四句教”之中。侯外庐先生在《宋明理学史》将此句视作王阳明对自身思想的总结,葛兆光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中亦倾向于赞同此观点。“四句教”的原文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①这四句简明扼要地展示着王阳明心学的内在逻辑,即人要关注自身的心灵修养,通过经年累月坚持不懈地“致良知”,达到圣人的完满境界。不过这一看似圆满的理论在这两位传人身上就发生了分歧。一为钱德洪,强调“良知”中的“知”。他主张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不断求知,以及儒家提出的“慎独”思想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最终去除内心中的不良欲望,获得智慧。另一为王畿,强调“良知”中的“良”。他从“心即理”这个心学的理论根基出发,推导出了人的内心具有一切合理性这一结论。既然“无善无恶是心之体”,那么这个无善无恶的心为什么还要借助外在的道德力量或知识来获取善呢?因此,在他看来,既然心就是天理,而天理又代表绝对的善,那么心灵中的全部思虑、活动和欲望也都是合理的了。因此,他主张人没必要完全知性的训导,只要认清自己的本心,就可以获得智慧和善性。
从理论上看,钱德洪和王畿的理论推导在逻辑上都可以实现自洽。因此纵然王阳明在世时,对他的这两位弟子之间的争论也只能采取调和主义的态度。他说:“二君之见,正如相去,不可相病。”他紧接着告诫王畿“需用德洪功夫”,同时又叮嘱钱德洪“需透(王畿)中本体”,这样才能达成“二君想取为益,吾学更无遗念矣”②的愿望。不过历史的演变并没有遂王阳明生前之愿。在实践中,想要做到不偏不倚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自王阳明之后,心学便分化为两种倾向。以钱德洪为代表的一种倾向坚守着传统理学的道德底线,于格物求知中时刻警醒着心猿意马。其派追随者并不在少数,然而,若与王畿所代表的另一种倾向相比,则不可同日而语了。王畿对阳明心学的解释实际上肯定了人心的绝对自由性。那么,由于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任何人都可以宣称自己已经发明了本心。这就为长期受到僵化的程朱理学压制的晚明知识分子提供了一把打开内心欲望大门的钥匙,并极易获得市民工商业者与社会大众的追捧。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可以发现,阳明心学自诞生之初,其理论中对“心”的肯定实际上就已经在心学内部种下了个人绝对自由主义的种子。在此之后,外在社会条件不断成熟,为其提供着成长所必需的各种条件。时机一到,这颗种子经由王畿的催发,不断茁壮成长,渐成参天大树。而教科书中所言之李贽,则是这棵参天大树上所结的一颗比较另类的硕果。在这一大树的荫蔽之下,晚明时期一大批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成长起来,他们追求自由解放,主张人情人欲。其中的汤显祖,因其戏剧之通俗易懂得以流传至今,广为人知。
2.理学与心学于明清之际的妥协――从李贽到黄宗羲、顾炎武。
教科书中用了很多笔墨介绍了李贽追求个性和解放的思想,但对其思想和举动中近乎荒唐和偏执的成分着墨不多。但我们如果仅从教科书所叙述的这个方面处理其思想,那是否会将学生引入其思想完美无缺这一误区呢?其实,李贽很多荒唐的举动即使放在今天恐怕也不会得到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的认可,如他带着一起在白天洗澡等。这正如顾炎武所说:“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者,莫甚于李贽。”③所以,我们到底应该站在什么角度去看待李贽?这是一个很值得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
1602年,李贽于狱中自尽。随后,明朝官方知识分子试图用程朱理学来调和阳明心学,不过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如果两者在实践层面能调和,当年的鹅湖之会也就不会发生了。这种尝试失效之后,政府只能再次重新走回思想控制的老路子。这一系列事件固然反映朝廷对李贽思想的压制以及其重整社会人心的意图,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当时以及后来的民间知识分子界亦出现了对绝对自由主义心学的修正。除了官方压力之外,他们自身也认识到了绝对自由主义对社会秩序和人心的极大破坏作用。正如全祖望所言:“自明中叶以后,讲学之风,已为极弊,高谈性命,直入禅障,束书不观,其稍平者则为学究,皆无根之徒耳。”①于是,一大批民间知识分子开始试图纠正心学。教科书中所提到的黄宗羲就是其中一员。
教科书主要从民族主义和对专制反思的角度引入对黄宗羲等人的叙述。这一叙事逻辑固然没有太大问题。但仅强调社会局势的变动,如何理解黄宗羲等人对儒学的新贡献呢?况且,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黄宗羲的思想是否为资本主义萌芽刺激所产生的民主思想?诸如此类关乎定性的问题,学术界争议已久。即使在现行不同版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所下结论都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还是尽量回避为好。但其实,我们如果从思想史自身发展的脉络来看,黄宗羲的出现应是对以李贽为代表的绝对自由主义倾向的心学的一次修正。
这首先是因为黄宗羲对王阳明的心学依然是服膺的。黄宗羲赞王阳明:“良知为知,见知不囿于闻见,致良知为行,见行不滞与方隅。即知即行,即心即物,即动即静,即体即用,即功夫即本体,即下即上,无之不一,以救学者支离眩骛,务华而绝根之病。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之深切著明者也。”②这足见黄宗羲对心学的态度。他又说:“盈天地皆心也,变化不测,不能不万殊。”③这旗帜鲜明地表现了他的心学立场。不过在具体的为学做人之法上,黄宗羲反对绝对个人主义对心学的解释,不认为仅需发明本心既能增长智慧的说法,他说:“故穷理者,穷此心之万殊,非穷万物之万殊也。读书不多,无以证斯理之变化。多而不求于心,则为俗学。”④由此可见,黄宗羲试图对当时已走向极端化个人主义的心学进行正本清源和拨乱反正。而他所采用的方法即是将“读书”和“求于心”统一起来。实践上,他诉诸追溯历史,写下了《原君》《原法》等文,后集为《明夷待访录》一书。“原”者,“探究、穷尽”之义也。黄宗羲希望通过对传统儒家经典的考证,探明“君主”和“法”的本质,此为“读书”。而所读之书,所作之文皆出自当时实务,摒弃空谈,此为“求于心”。黄宗羲相信自己这样做才符合王阳明“致良知”的本义。在《原君》中,黄宗羲谈到了上古之君和今日之君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并对今日之君进行了猛烈地批判,最终抒发了自身对明君的期待。在《原法》中,黄宗羲溯源了“法”在中国演变的历史,最终得出今日之法为“非法之法”。因为该“法”并不像“三代之法”那样代表天下人的利益,而只是为了一姓之私利而已。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黄宗羲试图以正心读书来扭转明清之际心学单纯追求“正心诚意”从而导致的“空谈心性”之弊端。
此外,明清之际,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的争论无法再从理论上继续下去。无论是理学家,还是心学家,他们都无法从理论上说服对方。这样一来,他们唯有将思路转向对经典的考据,从而为自身的学说找寻更多“圣人之言”的依托。顾炎武正是这一历史潮流之中的矫健弄潮儿。通过以上思想史脉络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儒家思想呈现出从晚明时期的“务虚”向明清之际的“务实”发展的一条脉络。当然,历史是不能一概而论的。首先,即使就教科书中所涉及的黄宗羲、顾炎武与王夫之三位思想家而言,考据也不是顾炎武专有的特色。黄宗羲与王夫之的为学也颇具此色彩。只是三人相对而言,顾炎武的考据成就在当时相对突出一些,于后世影响更为深远一些。其次,明清之际的儒学发展派别众多,脉络繁杂,从“空谈心性”走向“实学考据”并不是唯一的线索脉络。不过历史叙述在重视细节之余更要重视宏观,不然无法总结历史规律。从宏观的层面来看,这一条线索能较大限度地串联起明清儒学演变的纷繁历史现象。
3.螺旋之上升――流星般横空出世的王夫之。
王夫之同样研究理学。其书中充满了对“理”“气”“心”“性”这些理学核心概念的探讨。因此钱穆先生言道:“明末诸老,其在江南,究心理学者,浙有梨洲,湘有船山,皆卓然为大家。”①不过,所谓“道穷则变”。理学自南宋分殊以来,至明清数百年,彼此各执一端,争执不休,实已走入了概念演绎的死胡同之中,令人厌烦。上文所谈到的黄宗羲和顾炎武以自身之考据实学给明清儒学送来了一股“务实”的新风。不过他们二人更倾向于“形而下”的实践工作,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形而上”的哲学理论体系。而稍后的王夫之在前人的基础上,苦心钻研,终于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新路。
王夫之从考察历史的角度说道:“洪荒无揖让之道,唐、虞无吊伐之道,汉、唐无今日之道,则今日无他年之道者多矣。”他还作比喻道:“未有弓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最终,他总结道:“故无其器则无其道,诚然之言也。”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王夫之虽然也是理学家,但其思想已经不再受限于理学的“理在气先”这一核心观点。这一观点于人类社会的好处在于,我们如果承认在物质世界之前没有一个精神实体的话,那我们便可能摆脱先天决定论对我们的束缚,也可以走出虚无主义为我们布下的迷雾,进而采用一种较为积极的人生态度。王夫之也旗帜鲜明地谈到了他心中理想的人生态度:“纵其所堪,而昼夜之道,鬼神之撰,善恶之几,吉凶之故,无虑而知,不劳而格,无遏焉而已。”③这不禁让人联想起起《周易》中“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其中的意味。
在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中,王夫之的思想尤为博大精深,并且相当超前。其思虑已完全跳出了宋朝以来儒学的理论藩篱,开始叩击近代的大门。儒学在他这似乎回到了先秦的原点,但如果我们从较长的时间尺度来看,这种回归恰好是哲学上的“螺旋之上升”。无奈先知先觉的思想往往都是寂寞的。王夫之并没有传人,其在深山中写下的那些惊艳文字在当时也鲜有人问津。王夫之如流星一般滑过明清思想界的天空,光辉璀璨,但却转瞬即逝。一直到晚晴时期,他的思想才开始得到人们的认可,逐渐广为流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