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分析范文

时间:2023-08-23 16:10: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观经济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微观经济分析

篇1

学术界普遍认为,报纸同时具有商品和宣传品的二重性质。所不同的是,谁是第一性的,谁是第二性的。报业经济的研究不能忽视报纸的宣传品属性,报业经济运行的许多规律都会受到报纸宣传品属性的影响。但是,对报业(尤其是都市报)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则应是报纸的商品属性,正是报纸的商品属性决定了报业运行的基本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本文着重从经济的角度对报业运作模式进行探讨。

一、以新闻性信息为基础的公共品研究及报纸的运作模式

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报纸(即新闻纸――刊登新闻之纸)来说,它所刊登的主要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新闻。一般读者买报,主要目的是为了获知新闻。

现代经济学认为,有一类物品或劳务(或称使用价值),由于其特殊的社会性质和物理性质,是不能作为完全竞争的商品来生产或消费的。这就是公共物品或服务。它有三个基本判断条件,其一,产品在消费中的外部影响大小;其二,消费中争夺性大小;其三,消费中竞争性强弱。一般认为,其消费的外部影响较大的物品(或劳务),至少是准公共物品(或服务);而一种物品,只要满足消费中无竞争性和无排除的可能性两项条件之中的任何一个,都可判定为公共物品。

由于新闻对于其消费者的判断和选择有极为重大的直接而显著的影响,而且其消费者极为广泛(与社会公众群体重合),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能直接影响社会成员的社会态度,从而影响社会整体的决策活动以及决策的实施过程。因而,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决策信息,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公共性,也就是说该种使用价值在消费中具有重大的外部影响。在这个意义上,新闻具有“社会必要信息”的性质。对于其消费者――社会公众而言,应该是没有排除性的。这是因为在新闻消费中的任何排除性条件,都会阻碍新闻传播的广度和速度,而与社会的最大利益相悖。

而且,新闻作为信息的一种,与信息一样具有可共享性,即非竞争性。换句话说,就是一条新闻在被某甲获知的同时,也可以被某乙获知,而某甲的获知,并不会丝毫影响到某乙的获知。这些特性,加上由于政治与社会的原因必须限制乃至消除其消费上的排除性,一般地应该定义为公共物品(或服务)。在通常情况下,这种物品或劳务是应该由社会管理机构直接组织生产,免费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关于新闻这种使用价值的这一性质,无论是在西方现代传播学的“守望”论和“沟通社会”论中,还是社会主义新闻学的“耳目喉舌”论中,都是题中应有之义。这是因为无论“守望”、“沟通社会”,还是充当“耳目喉舌”,都是社会性极强的功能,都是直接为社会整体提供的使用价值,而且由于该种使用价值具有“广泛的外部影响”,因此,原则上,它应该是由社会(实际上是它的管理者和代表)直接生产的使用价值,一种公共物品或劳务。

由此可见,在现代社会中,报业提供的新闻固然是一种公共物品,而非纯粹的商品,在当代已无法以分割出售方式完成其价值补偿。但报业在新闻及其他信息传播中形成的传播能力和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力,在现代社会中,却是一种奇货可居的商品,它可以转化为广告服务,由报业出售给广告主。

从经济性质上,广告服务在它特定的消费群体――广告主中,是一种“外部影响”比较小的使用价值。广告主甲购买和消费某一媒介的广告服务,对于广告主乙的影响并不很大。另一方面,广告服务这种使用价值本身在消费中具有争夺性。某媒体在特定时间的特定广告版面和广告时段,都只能提供给某一特定客户。而且这些广告版面和时段均可以分割出售,不具有共享性。由于广告服务这种使用价值的形成本身需要大量资源投入,要取得补偿,必须向广告客户收取相当的费用,再考虑新闻及其他信息的传播在形成媒体的传播能力和社会影响力过程中的使用,以及这一过程中耗费的各种资源,未能在媒体与公众之间的交换关系中得到完全补偿等因素,实际上凝结在广告服务中的劳动价值量是比较大的。因而,广告服务的价格必然是具有相当的排除性,也就是说,广告服务是一种使用者必须付出使其提供者满意的价格才能获得的使用价值,是不折不扣的非公共物品,是完全的商品。

以上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导致报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经济运作模式。这就是报业实际上是把新闻传播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免费或半免费地向社会大众提供,报业在此过程中获得和发展的传播能力及社会影响力,则以广告服务形式转化为商品,出售给广告主。广告服务被认为是经济学意义上报业的最终产品,现代报业只有通过广告服务才能真正实现其劳动价值和资本增值。

这种报业经济运作模式发生作用的主要结果之一是,它导致了报纸售价相对低廉,降低了由社会成员个人直接负担的社会信息传播费用,建立了这种费用的转移支付机制,从而使更多的社会成员拥有了平等参与社会信息传播和交流过程的实际权利,符合社会整体目标和整体利益。

这一运作模式发生作用的主要结果之二是,它使报业的发展受到广告活动规律的极大影响。由于报纸实际上的最终产品是广告服务,因此,影响和制约报业经营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经济因素,就是广告市场上广告客户(厂商)的市场营销需要和支付能力。在这二者之中,前者总是更活跃,更积极,更主动,从而对后者有导向作用,而后者总是相对稳定的。在当代,广告客户的市场营销活动有很强的地域性,通常总是在其较大的市场或潜在的市场所在地展开。因此城市特别是作为全国或区域经济中心的大都市,往往存在更广大、更活跃的广告市场,从而导致这些地方报业经济的繁荣。我国近年来广告收入列前几位的报纸集中于京、沪、穗、深等地,就反映了这一特点。

而在这些地方的诸多报纸之中,往往是发行区域相对集中,读者对象与广告客户目标对象重合率高的报纸更受广告客户欢迎。因此,出现了都市贴近市民生活,从而普通市民阅读率高的报纸经济效益较好的情形,出现了在广告收入上,大都市里全国性报纸不如地方性报纸,省报不如省会市报,日报不如晚报的状况。由于都市报纸广告收入多而采、编、发行费用却较全国性报纸低,所以,在利益驱动之下,很容易导致报业的都市化,使报纸成为都市人办、都市人买、都市人看的都市报。虽然在西方国家历史上,正是其人口的都市化造成了报纸产业化的条件和前提,但在我们的国情之中,在我们这样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中,报纸产业化运作造成的报纸自身过分的都市化,却有可能使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无法平等参与社会的信息传播与交流过程,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

二、基于信息资源与注意力资源交换的商品性研究

(一)资源的定义与资源分类

对于“资源”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资源是指人类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材料)和动力的天然来源。而广义的资源,则是指人类用来帮助从事一定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一切要素和有利条件的总和,简单地说,资源就是人类活动所必需的一切东西(这个说法很通俗,但它能够概括“资源”概念的实质性含义)。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才把信息也作为资源来看待,因为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个体的肢体协调运动)都离不开信息的引导和调控。人力资源是人类活动的根本性资源,因为没有“人力”的驱动和参与,就根本没有什么“人的活动”。人力资源包括体力资源和智力资源,而智力资源又包括人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等。因此,从资源的广义含义上来看,信息、时间、智力等都是资源。

资源配置应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有形资源的配置,如对人力、物力、财力等的合理使用;另一方面是对无形资源的配置,如对时间、注意力、智力等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人们对可以节约、贮存的有形资源(如物资、能源等)的配置很重视,而往往忽视了甚至还没有意识到对无法节约、贮存的无形资源(时间、智力、注意力等)的合理配置。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爆炸”是人们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而人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怎样处理这两种相关资源――信息和注意力的关系?怎样合理配置注意力资源?这对于人们的思维、决策、研究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信息资源与注意力资源

对于信息我们不仅要知道怎样使用它们,还需要对它们进行科学的组织,需要明智地控制它们的分配。就材料、能源和信息三种资源而论,我们应注意到它们之间的显著不同之处。材料和能源的危机表现为供应匮乏或短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匮乏”或“短缺”问题。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危机则完全不同,它不是匮乏的问题,而是数量过剩的问题,即“信息爆炸”带来的问题。对于“信息危机”,人们的主要任务是:怎样应付“过剩”局面?这个问题更为困难,因为各种各样的信息是如此之多,针对一种具体情况,人们应怎样从大海似的信息中获取有用的信息?面对丰富的信息,人们怎样合理有效地分配和运用自己的注意力?这将是人们面临的新问题。

把注意力作为一种资源来看待,并不意味着它可以代替其他资源,或者把它与物质、能量、信息等资源相提并论。作为一种资源的注意力,它的作用和地位当然不能同物质、能量和信息这些资源相比,但作为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它和物质、能量、信息一样,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这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所决定的。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定向性,即有意识、有计划地达到一定的目的。人类活动的定向性,要求人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过程的目标。“但是这种服从不是孤立的行为。除了从事劳动的那些器官紧张之外,在整个劳动时间内还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的的意志。”

由上分析,在报业经营模式中,报纸通过给消费者提供信息资源来与读者交换其注意力资源及部分货币资源(货币),并在此基础上,将交换来的读者注意力资源再与广告客户的物质资源(广告费用)进行交换。其直观图如下: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报纸加工生产出的信息资源是其经营管理的出发点。面对如今信息供过于求的状况,如何提高信息质量、信息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报纸质量的核心要素。

篇2

[关键词]贸易 经济危机 管理 策略

度过经济危机之后,我们深深感触到了危机给全世界贸易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作用。但贸易却是我国国民经济收入中的重要组成,缺少贸易将会大大降低本国的财政收入。为减小经济危机造成的贸易损失,我们必须根据贸易活动的特点来制定科学防范策略。

一、贸易活动,呈现诸多特点

贸易是一种货物交换活动,在早期贸易活动中主要采取的形式是“物―物”交换。但我国经济经过了长期的变革发展后,其贸易活动的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我们需要及时关注的内容。

1.自愿平等。贸易双方在交换过程中必须坚持“自愿、平等”原则,这是贸易活动的基本特征。自愿是指不违背个人意志而强制易,即不得“强买强卖”。平等包括两方面,一是贸易双方地位平等,不分高低贵贱;二是价值平等,坚持等价交换的原则。

2.形式多样。早期贸易活动中,主要的交易对象则是“货物―货物”之间的交换,这是自贸易活动出现以来最基本的形式。而现代贸易中主要交易对象呈现多样化趋势,如:“服务―服务”、“货币―货币”等都属于贸易活动的范畴,广义上也指“讨价还价”。

3.市场宽广。经济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增多,无形之中则形成了一个广阔的“贸易市场”。就中国而言,其贸易不再局限于国内的社会主义市场。在对外贸易活动中,社会主义主体也可以参与到资本主义市场上实现平等贸易。可见,贸易市场的宽广。

4.方式新颖。信息技术的革新调整使得更多的网络技术得到了运用,这些给贸易方式的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电子商务”则是在网络化背景下出现的新贸易方式,其摆脱了传统贸易里的“人人对话”模式,建立了“人机对话”的交易平台,促进了贸易活动的改革发生。

二、运作过程,注重风险防范

贸易活动必须要借助于市场作为平台,这样才能保证贸易活动的顺利进行。考虑到市场存在着猪肚不稳定因素,我们必须要建立高度的风险防范意识,以维护贸易双方的经济利益。风险防范工作需包括以下几点:

1.危机方面。经济危机的破坏性以让我们有所见识,更为主要的是经济危机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等特点,这就要求贸易活动中必须时刻提防危机的出现。贸易双方应该结合市场情况,制定完整的贸易协议,对双方需要承担的经济责任加以明确。

2.货币方面。“货币”是目前贸易活动的主要“价值尺度”,在双方制定了相应的价格条款中应考虑到货币价值变动情况。最为典型的则是“人民币升值”问题,不管是对内贸易还是对外贸易,都要对货币价值科学界定。因而,货币价值的变动会直接导致双方收益、亏损。

3.贷款方面。有的企业或个人因为经济条件有限,在贸易活动中常会通过“贷款”的方式来完成交易。这时就需要申请贷款的一方谨慎选择,必须要保证贸易收益之后自己有能力按期偿还贷款。否则,不仅失去看了贸易资本,也会欠下债务,对交易方今后发展不利。

4.策略方面。“决策失误”造成的贸易损失也是相当大的,双方需积极采取措施避免这一风险的出现。贸易活动过程的合法性、规范性、正确性等,是贸易双方在制定运行策略时的参考指标。除了需要考虑市场因素之外,整个贸易活动还需要注重策略的指定。

三、贸易管理,加大创新力度

贸易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管理措施的复杂性,在制定贸易管理策略时必须要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理念,制定一套创新的管理方案往往能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贸易管理创新包括以下几点:

1.理念创新。在思想意识上要不断更新对贸易概念的认识,从贸易方式、贸易原则、贸易手段等方面制定创新策略。但这些活动必须要以理念创新为前提,特别是参加贸易的企业,更应该不断调整贸易思想,学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贸易活动,以争取更多的贸易价值。

2.法律创新。以科学的法律制度作为贸易准则,这样可以保证贸易行为的规范进行。立法机关须结合市场行情以及贸易需要制定法律条款,而执法机关则必须严格制定法律要求,两大机构互相协调运作,为贸易法律的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3.监督创新。贸易管理时关注贸易监督是现代管理理念的需要,从监督结果可以看出贸易双方存在的问题,以及时改变调整贸易方式。如:资金分配不当、货物价值失衡等等都是监督的主要对象。贸易企业应当安排专业人员收集贸易资料,以提供监督资源。

4.制度创新。贸易管理制度创新应当从多个方面开展,这是整个贸易管理的“主线”,其它细节措施都是以这条主线为引导的。贸易管理制度编制者需把财务、货物、价格等于贸易相关的问题全部归纳到制度里,这样可以保证贸易制度的“完整性”。

结论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贸易活动呈现了不同的形式。在贸易活动进行时,我们应该做好各方面的风险防范工作,避免贸易双方受到经济损失,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叶天伟:我国贸易活动的转变历程与特点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20(10):44-46

[2]胡静雅:探究经济危机下我国贸易策略的调整[J].山西财经,2008,14(5):102-104

篇3

一、企业违约的微观机制;成本一收益决策树模型

根据委托一理论,我们假定有两个当事人,一是委托人,另一个是人。作为人的诚信和违约决策函数可以采用诚信一违约决策树模型。假定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备,委托人和人进行反复博弈,那么,就会出现企业违约的诱因,即企业为了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理性违约。

当出现违约诱因时,企业可以选择诚信或是违约。如果它选择诚信,那么它将获得的报酬是正常的合同履约收入L和将来交往的长期获利R

以及良好的企业信誉优势A。企业信誉优势是一种效用函数,它与企业的声誉和道德规范有关,也与社会风气和社会赞誉有关。

如果企业选择违约,它将获得因违约而得到的合同标的收入D,但同时也将付出各种成本。成本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主要指违约的直接投入I;隐性成本由多种因素决定,包括政治处置成本(政治成本)CP、经济处罚成本(经济成本)CE、精神或名誉损失(道德成本)CM、未来收益损失R,AD代表因违约所付出的道德代价。在讨论道德代价的效用函数(U)时,我们还必须考虑两种结果,即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概率(p)和逃避法律追究的概率(1-p)。在这里,有关概率的讨论是一个关键。

企业违约的预期效用函数可以表示为如下方程:

EU=U D-I-D CP+CE+CM-R-L'AD

从企业违约的决策树模型,我们认识到,从微观机制上减少企业违约的基本思路是,必须大幅度提高被查处的概率p减少逃避的概率;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来减少违约的机会p提高违约成本C包括CP、CE、CM ,从而大幅度降低违约收益。同时,注重诚信收益的提高。

二、大幅度提高企业违约的各种成本

违约成本低,是违约现象比较普遍的原因之一,它与国家法律建设水平、对失信的惩罚力度太小有关。对此现象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推行使“失信成本”远高于“守信成本”的惩治制度,让失信者被市场“淘汰出局”,甚至“倾家荡产”,以增大失信成本,让失信者得不偿失,“不敢再越雷池一步”。由以上分析可知,大幅度提高企业违约的成本主要包括被查处的概率p、政治处置的程度(政治成本)CP、经济处罚程度(经济成本)CE、精神或名誉损失(道德成本)CM。

三、提高企业诚信的收益

一般来说,信用能够成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的高效手段,获得长远利益。下面将主要针对企业的这一认识来分析守信的收益。

首先,我们构筑一个简单的委托的博弈模型。依据前面的假定,有两个当事人,即委托人和人。博弈有两个阶段。在博弈的第一阶段,委托人可以选择信任人,也可以选择不信任人。如果委托人不信任人,交易不进行,博弈结束,双方各得0的收入。如果委托人选择信任,博奔进人第二阶段,轮到人决策。人可以选择诚实,也可以选择欺骗。如果人选择诚实,双方各得5单位的收入。如果人选择欺骗,人得到10单位的收入,委托人损失5单位收入。现在先假定交易只进行一次,让我们用逆向推理的办法求这个博奕的纳什均衡。给定委托人选择信任的情况下,如果人选择诚实,得到5单位的收入,如果人选择欺骗,得到10单位的收入,因而理性的人的最优选择是欺骗。回到博弈的第一阶段,如果委托人有理性预期,知道人会选择欺骗,委托人选择不信任得到0单位的收入,选择信任损失5个单位的收入,所以委托人的最优选择是不信任。纳什均衡是:委托人选择不信任,人选择欺骗。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沮丧的结果。

四、企业违约成本―收益分析的制度保障

以上对企业违约的分析是立足干企业微观的层面上的分析,但是不得不承认其具有局限性。针对信用缺失的原因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宏观信用经济体系必须着重从产权制度、政府行为,数据征信、法制建设、中介机构以及教育水平等几方面着手,以确保为微观经济主体企业的所设计的防治违约的成本一收益模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而不是留于理论分析层次:

(一)促进产权制度的形成

简单地说,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将一次性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的机制,是信誉的载体。进一步看,有了企业,欺骗行为也就更容易被观察到。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没有真正的剩余索取者,企业的无形资产不能自由交易,即使有交易,也没有真正的受益人,交易价格难以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民营企业虽有所有者,但产权得不到保护,变化无常的政策又使民营企业家形不成相对稳定的预期。只有让企业有真正的所有者,企业的所有权能够有偿转让,拥有进入和退出的自由才能重树企业产权,促进企业诚信。

(二)加强法制的建设

法律是一种文化,是要人执行的,必须加强信用体系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首先是数据征信的合法性,国家法律强制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将征倍数据以商业化或义务形式贡献出来,保证信用管理企业获取征信数据的权利和利益。其次要制定和完善与信用保障机制有关的法律法规,如担保法、信托法,资产证券化有关法律法规等。三要制定信用中介机构管理和运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使信用行业管理和运行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四要提高执法水平,使制定的法律法规真正起到规范信用行为的作用。

(三)积极发展中介机构

中介机构可以提供社会的信息,协调内部利益。信用中介机构包括三类:一是提供信用保障的机构,如提供担保、信用保理和保险、企业互助、应收帐款追收、资产证券化和结构融资等信用保障的商业机构。二是进行信用中介服务的机构,如数据征信和管理公司、信用评级公司、会计审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三是进行信用行业管理的机构,如信用管理协会、追帐协会、信用联盟等。这些机构的综合运作,就构成了信用经济运行系统。

(四)促进竞争环境的形成

因为竞争环境决定了交易环境的可能选择性。在上面的委托模型中,因为人的欺骗行为给委托人带来了5单位的损失,所以即使只有一个人,委托人中断交易的威胁也是可信的,这样的惩罚威胁足以使得人在重复博弈中讲信誉。为了说明竞争的重要性,让我们把这个博弈作一点改动:假定如果人欺骗,委托人得到单位的收入(而不是5单位损失),人得到6单位的收入。那么,如果人没有竞争对手,委托人中断交易的威胁就是不可信的(毕竟单位的收入比没有收入好),预期到这一点,即使在重复博弈中,人也不会讲信誉。但是,如果人有竞争对手,甚至是潜在的竞争对手,委托人就可以通过将交易转向另一个人而惩罚欺骗行为,每个人都必须讲信誉。

(五)规范政府行为

规则是政府制定的,所以让政府遵守就很难。政府控制了所有信用形成的环境,政府的治理结构就变得非常重要。如果政府对进入严格管制以及与此相关的地方保护主义,打造了畸高的进入堡垒,使优胜劣汰机制不能发挥作用。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追求短期利益是最优的选择。不可能为获得信誉带来的长远利益而拒绝眼前利益的诱惑,信誉机制不可能形成。企业不讲信誉,大量本该依靠信誉机制执行的非正式合约也搬到法院,再健全的法律制度也是无能为力。

(六)建立信用数据征用和管理的信息平台,并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

数据征信和管理信息平台是信用经济体系的基础。这个平台拥有社会经济活动主体――政府、企业、个人的大量信用数据,由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对社会开放,是一个数据共享、检索系统。

篇4

关键词:宏观经济;微观机制;利润;成本;收入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9)07-0020-07

对发端于2008年的全球经济衰退来说,各国政府和理论界显然是没有做好思想准备的。特别是我国政府在衰退发生之前,甚至在衰退已经发生之时,还在不断加强紧缩政策的力度;但相对于其他各国对本国经济前景日益悲观的认识来说,我国政府和理论界却又是最乐观的。这种认识是基于所谓的良好的基本经济面,但市场经济的经济运行方向并不是由这些所谓的基本经济面决定的,而是由承担生产组织任务的企业行为决定。然而,企业行为是由效益决定的,即由相对价格关系或总收入与总成本的关系决定,或者说是由微观机制决定。这说明,要揭示宏观经济的运行方向,必须从微观机制着手。

一、当前经济形势判断

实际上,从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看,这次出乎我国政府和理论界预料之外的经济衰退在两年前就有可能发生。

根据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经济周期计算,我国的这次衰退应在2006年底前后发生。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时间约为9年,如以衰退谷底为起点(见图1),我国前两次经济周期的时间分别是1981-1990年和1990-1998年。从这种现象看,从1998(或1999年)开始的本次经济周期,约在2006年前后发生衰退,而在2007年达到谷底。所以,从正常的周期关系看,当前我国的衰退实际上比正常期间延迟了两年左右。

“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周期的平均长度并不能说明每次周期就一定会遵循同样的运行过程。实际上,经济运行对人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之所以说本次衰退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发生在两年前,是因为经济系统的内在机制显示了这种迹象。市场经济下的宏观经济运行,是由微观机制决定的。微观机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利润或利润率的变化。因为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是由追逐利润的企业行为支配的,所以,利润或利润率的变化方向决定着市场经济下的宏观经济运行方向。

对利润的考察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其中,最直观的就是考察所有企业或企业整体经营活动过程中成本与收益的相对变化。在劳动生产率等情况不变的条件下,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化。如产出品价格与投人品价格之间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在同方向的变化中,产出品价格的上升或下降速度,是快于还是慢于投入品价格的变化等。如果产出品的价格上升速度慢于投人品和基本要素价格的上升,那么利润就会减少。只有在产出品价格上升速度快于投人品与要素价格的上升时,利润和利润率才会上升。

从这种关系看,我国经济从2003年以来就出现了日益明显的紧缩现象。如从2003年到2008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分别增长-0.1%、2.8%、0.8%、1.0%、3.8%、2.7%,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品的价格分别上升2.2%、5.6%、1.6%、1.5%、3.9%、4.4%(本年以2008年零售商品中的建筑材料及五金电器的价格指数代替);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上升2.3%、6.1%、4.9%、3.0%、3.1%、6.9%;原材料、燃料、动力的购进价格分别比上年上升4.8%、11.4%、8.3%、6.0%、4.4%、10.5%;劳动力价格则分别比上年上升12.4%、14.9%、17.1%、17.6%、21.5%、21.4%,1这是各种价格上升中最快的;对于地租与利息价格的上升,这些年同样是非常快的。可见,在各种价格变化中,最终产品价格的上升速度是最慢的,6年间平均增长速度是1.8%;而中间品价格增长较快,6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4.4%;上游和基础性产品价格的增长更快,6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7.6%;基本要素价格的上升则是最快的,如劳动力价格6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17.5%。在这种相对价格关系中,必然得出绝大部分企业的效益(利润率)是很差的,且是不断下降的。正是这种情况,导致我国在2005年前后就出现大批的中小企业停产、歇业的状况。正如郎咸平所说,2006-2007年我国的股市泡沫主要就是大量的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停业,从而将资本转移到资本市场的结果。

对于统计资料显示的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2006-2007年效益大幅度上升的情况,实际上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结构非均衡变化,也就是上游产业和基础性产业在经济快速增长中变得短缺或产品供不应求,导致产品价格不断上升的结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也就预示着宏观经济即将发生转折。由于这些产品的可替代程度较低,产业的调整时间又长,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供给状况,因此会像瓶颈那样制约整个经济的增长。从宏观经济看,虽然这些产业的产出也构成社会总产出的一部分,但却又是中下游产业的投入品。它们的短缺和高价格,不仅会从数量上强性约束其他部门的增长,而且会导致后者成本的不断上升,从动力机制上抑制它们。上游和垄断性行业在高利润作用下,虽然也会进行扩张性的投资,但受资源约束和投资所需时间长等因素的限制,这种扩张力量是远远抵消不了中下游行业的衰退力量,导致宏观经济在它们之间的非均衡的此消彼长中衰退。所以,当上游产业、基础性产业和垄断性部门出现高利润时,也就是宏观经济的运行即将发生转折或衰退的时候。众所周知,我国的国有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垄断性产业、中上游产业,股票流通市值中占绝大部分比重的也是国有企业。当它们的效益大幅度上升之时,也就是广大的中下游产业陷入困境,进而宏观经济行将衰退之时。

任何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向都是由其内部利益分配关系的变化引起的。当社会利益分配的重心转向生产组织者时,经济扩张;当社会利益分配的重心背离生产组织者时,经济衰退。市场经济是由企业支配的经济,企业的利益目标是利润,当平均利润率提高时,经济扩张;当平均利润率下降时,经济衰退。同时,在利润分配中,当利益分配的重心转向中下游产业资本时,经济扩张;当利益分配重心向上游、基础性产业和垄断性产业资本倾斜时,经济衰退。正是这种利益关系,决定了经济高涨的后果一定是经济衰退。因为,在经济高涨阶段,基本要素、上游和基础性产品变得短缺,价格快速上升,由此使企业的成本不断增加;而在最终产品需求方面,则因消费倾向下降(收

入增加的结果)、净出口相对减少(国内价格水平上升而降低产品出口的相对竞争力等)、财政自动稳定器的收敛作用等而相对不足,使企业收入相对下降。在这种成本与收益的非均衡性变化中,利润率必然会不断下降。当企业效益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宏观经济的衰退也就不可避免。因此,如果没有外力的强烈冲击,在市场经济内在机制的作用下,宏观经济在两年前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衰退。

这种强烈的外部因素是存在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来自海外的强劲需求与各级政府主导的投资驱动,尤其是房地产投资的畸形扩张。这种需求使本应在两年前发生的衰退延缓了下来。例如,从2006年到2008年,我国的外贸出口(以美元计算)保持了27%、252%、17.2%的增长速度,外贸顺差分别达到1774.8亿美元、2622亿美元、2955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则分别保持了23.9%、24.8%、(2008年1-6月)263%的增长速度,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更是分别达到25%、32.3%、(2008年1-6月)33.5%的增长速度。同时,因资产价格大幅度上升产生的财富效应,使得消费也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如2006-2008年,消费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3.74%、16.8%、(2008年1-6月)21.4%,消费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强力作用下,使本应在两年前发生的衰退延缓了下来。

然而,正如“爬得越高,跌得越重”一样,强大的外部冲击,虽然延缓了衰退的到来,但也加大了经济系统内部的抑制力量。如近两年来,基本要素的价格、上游产品、基础性产品和进口性资源类产品的价格以极快的速度上升,而扣除受气候影响的农产品及食品外,最终产品的价格上升则非常缓慢,只是因最终需求的存在和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不得不在效益日益下降甚至亏损的情况下苟延残喘。一旦需求减少,大部分企业必然会在收入减少与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下萎缩。

最要命的是,企业除了遭受经济系统内在抑制机制的作用外,还遭受到了来自政府方面的强有力抑制。例如,基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误判,在经济系统内部的强大抑制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高涨时期,不合时宜地出台了一系列严重抑制经济活力的紧缩政策,如新的《劳动合同法》、持续性的货币紧缩政策等,更是加强了经济系统中的抑制力量。外部力量一旦发生转折,宏观经济就会如自由落体般坠落。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2008年中期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急剧衰退,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2008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率几乎为零(同比增长6.8%),企业效益更是大幅度下降,失业大量增加,各种基础性产品如运输、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等严重过剩。这都显示我国本次经济衰退的力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笔者曾多次分析过,在经济高涨阶段,是不能实行紧缩政策的。因为,这时经济系统中的抑制力量已经开始有效地发挥作用。众所周知,

“繁荣”的过后是“危机”或“衰退”,即使不实行紧缩政策,经济也很快要走向衰退。实行紧缩政策,无异于落井下石。所以,繁荣阶段是绝对不能实行紧缩政策的。实际上,繁荣时期的任何调节都是无效的。不过,如果一定要调节,那么扩张政策比紧缩政策要稍好一点。

二、宏观经济趋势分析

相对于政府和理论界大部分人的乐观来说,笔者对今后几年我国经济形势的趋势持谨慎态度。因为,宏观经济是一个具有巨大惯性的运动体,在它的惯性力量衰竭之前,要改变其运行轨迹是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从周期关系看,我国的宏观经济还只是刚刚迈上衰退之路,衰退的力量不仅没有减弱之势,反而在继续加强,如消费在明显萎缩,出口则急剧下降,自发性投资也在减少等。同时,经济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衰退还在快速地相互传导,这说明经济系统内的各种反制力量还抵消不了衰退力量。最近公布的各项数据也都反映了这一点。这些都决定了我国的宏观经济衰退必然要持续一段时间。更主要的是,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运行方向是由微观机制决定的,也就是由企业效益或平均利润率决定的。从现有情况看,整体企业的总成本与总收益都在向着不利于平均利润率的方向运动。

(一)收入趋势分析

企业效益是通过利润的大小或利润率的高低来体现的。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的大小取决于收入与成本的差额。只有收入的增加快于成本的增加,或者收入的减少慢于成本的减少时,利润才会增加;如果相反,则一切反之。这里,首先分析企业收入情况。

对整体企业来说,收入来自于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这些需求可分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与净出口等四个组成部分。

1 消费支出预期

那些对我国经济形势持乐观认识的人,大多数是建立在对我国消费支出有巨大潜力的乐观预期上。因为我国现有的消费率很低,或者说有很高的储蓄率,中外之间、城乡之间的消费差距又大,所以,我国有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乐观是缺乏依据的。

从形式上看,我国较高的居民储蓄率,是有巨大消费潜力的象征,但实质体现的则是我国的制度结构和分配结构存在严重的弊端。从制度结构看,我国在转型过程中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们对未来缺乏信心,甚至抱有恐惧感,以至有钱不能也不敢消费。虽然政府目前正着手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但远水难解近渴。从分配关系看,我国的分配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如反映我国收入分配状况的基尼系数接近0.5,属收入分配很不平等的国家,储蓄中的绝大部分集中在少数人手上,占人口绝对比重的广大中低收入阶层拥有的储蓄却很少,以致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如广大的农民群体等,虽有强烈的消费意愿,但却缺乏消费的能力。当前启动的各种工业消费品下乡,希望通过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来为城市经济解困的措施,注定会以失望收场。如果成功,则必然会以农村经济的持续凋敝为代价。因为对这些(相对高级)消费品的购买,将会挤占农民用于维持再生产的资金,减少他们对生产的投入。所以,这将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持续的伤害。要扩大农村消费,必须首先增加农民的收入,并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障程度。在当前困境下,应该是城市反哺农村,而不是最贫困的农村来援助城市。

正是因为这样的弊端,导致消费需求不振。这是成为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痼疾。如从2000年到2006年,我国的最终消费率由62.3%下降到49.5%,居民消费率则由48.2%下降到36.2%。这种趋势近两年还在持续(2008年可能接近33%)。随着经济环境的持续恶化,这种情况必将更加突出。为应对严重过剩的局面,许多企业进行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降价促销,由此提前释放了相当部分的消费需求。同时,政府又出台许多鼓励消费支出的政策,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2009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同比增长15.2%,远低于上年同期的20.2%。这种情况说明,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指望通过刺激消费来促进

经济增长的做法,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

实际上,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在衰退阶段往往会下降。如危机以来,美国、西欧等国家的居民储蓄率都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倾向,政府刺激经济的相当部分支出变成了居民的新增储蓄。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除菲律宾的消费倾向略有上升外,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消费倾向都明显下降。相对于这些国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薄弱,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所以,衰退阶段的消费支出也必然会更加疲软。

2 投资需求

这里将政府直接投资作为政府支出对待,因而仅分析市场自主性投资。

改革开放以来,强劲的投资支出一直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引擎。在当前经济困难之时,投资是否能够充当引领经济、避免衰退的主要力量呢?答案是否定的。

市场经济中的投资需求是由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决定的。2008年中期以来,我国企业效益的大幅度下降,必然会严重阻碍投资的增长。从统计资料看,2008年中期以来,虽然投资保持了稳定状态,且在各方面有明显萎缩之时,2009年1-2月投资增长速度仍然维持了稳定的增长速度26.3%,但其主要原因有:一是靠政府投资的增长。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长了35.6%,中央项目投资更是增长了40.3%,扣除这部分投资后,由市场调节的投资增速明显下降。二是投资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刚性。这也就是说,2008年中期以来,我国投资速度的稳定应该看作是前期经济过热时大量新增项目投资的延续。随着市场前景的日益暗淡,企业继续投资的愿望与能力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

因此,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内源性的投资必然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如前几年推动投资快速增长的两大热点――房地产泡沫和中上游资源价格的畸高现象都已消失,导致这两方面的投资呈现快速下降态势。2009年1-2月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已从上年同期的32.9%下降到1%,且这种趋势会加速。其理由是,前些年的过度投资形成了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如我国空置的商品房数量是年需求量的数倍,过剩的钢铁生产能力超过l亿吨等,这种现象在绝大多数行业都普遍存在。在这些过剩产能被消化之前,新增投资是不会明显增加的。2可见,投资的回升将会明显落后于其他的有效需求。

3 净出口

出口曾是长期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双引擎之一。在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快速增长而消费需求持续疲软的情况下,就只能通过持续的出口增长来吸纳过剩的生产能力,其后果是造成我国极其严重的对外依赖。如2007年我国的对外依存度竟高达64%(2008年因人民币升值等原因而降到58%),其中出口依存度为36%,与此对应的则是巨额的外汇储备。这种状况对于我们这么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极不正常的,反映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

显然,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日益恶化的背景下,未来的出口需求显然是令人沮丧的。如2008年11月我国的进出口形势发生重大逆转,出口增速由10月的增长17.6%逆转为下降2.2%后,在三次提高出口退税率的情况下,出口增速竟如自由落体般坠落。如与2008年同期相比,2009年1-4月出口分别下降17.5%、25.7%、20.9%、22.6%;外贸顺差也大幅萎缩,2月份贸易顺差只有48.41亿美元,只及1月份391亿美元的8.7%。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继续恶化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出口形势会更加严峻。这意味着,长期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出口引擎已经熄灭。

不过,比之依赖出口的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和韩国等来说,我国出口受到的不利影响要轻得多。这些国家2009年1-2月的出口下降幅度都超过40%,远高过我国的27.2%。主要原因是,两者间发展水平不同形成的产品层次存在差异,即前者出口的是价格与收入弹性较大的、相对高档和奢侈的产品,而我国出口的是弹性较小的、低档的必需品,由此前者受经济衰退的影响要更明显。这正如西方发达国家的商品零售额明显下降之时,出售大众普遍消费品的大型超市的销售额却仍在上升一样。可以乐见的是,如果世界经济继续衰退,同时不出现严重的贸易保护,那么不排除中国出口有发生逆转的可能――会替达国家的高价商品。这种情况也给人们一种警示,盲目地进行产品升级和技术进步,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4 政府支出

在各项有效需求中,最值得期待的是政府支出。如自经济表现出明显的衰退迹象以来,政府就采取了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不仅180度弯地改变了货币政策,而且启动了两年4万亿元的新增投资计划。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扩张需求的财政政策,如大幅度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对许多产品的消费需求实行财政补贴等,由此使2009年的财政赤字达到创记录的9500亿元,实际结果甚至还会远远超过(收入增长的下降可能会超过预期)。所以,在各项支出中,政府支出应该是增长最大的部分。

顺便指出的一点是,当前各界对政府4万亿投资的作用可能抱有过高的期望。实际上,相对于原有的投资规模(17.2万亿)和经济规模(超过30万亿)来说,该投资额是不大的,并且还是分两年进行。其中,政府的财政投资仅仅只有1.18万亿,其余的还得依赖各方面的投入。在各方面需求呈快速萎缩之势,指望这点投资来扭转经济运行的态势,真有“山羊拉大车”之感。从受益者的结构看,结论会更加悲观。因为,其中的绝大部分投资将落人大型国有企业等垄断利益集团,所以会极大地降低其乘数效应和就业效应。

还有一点值得指出的是,虽然政府较强的调控能力是我国应对危机的重大优势,但却不能对此抱有过高的期望。在市场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内在(微观)机制。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证明,政府既缺乏对宏观经济趋势的基本判断能力,也缺乏正确调节经济运行的基本能力,甚至往往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如数次所谓经济过热的降温调节(1986-1989年的控制经济过热调节、1996-1998年的“软着陆”调节、2007-2008年的紧缩调节等),都导致我国经济持续数年而政府束手无策的衰退。本次调节政策的转换之快,即使思维最活跃的人也会目瞪口呆。近两年政府对股市调节的结果,更是反映了这种情况。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我国正在执行的一些政策,如所谓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很可能给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无穷后患。因为,其内容主要是“官进民退”、垄断取代竞争、破坏行业之间的公平竞争规则等,实际上是这些行业中的垄断集团在特殊时期瓜分国家利益的行为,这不仅起不到扩大投资和促进技术进步的目标,而且会适得其反。中外历史证明,所有的产业政策几乎都是以失败告终。

从以上各项需求的综合内容看,今后数年内,我国有效需求,或者说企业总收入的增长将非常缓慢。

(二)成本趋势分析

在收入预期悲观的情况下,如果要宏观经济的运

行态势发生转折,就只能希望成本的快速下降了。

从宏观角度看,整个社会企业的总成本由基本三要素的支出――资本折旧、税收和进口要素支出等部分组成。在这些成本中,对企业整体来说,有些是外生性的,如税收;有些是内生的;有些则具有外生与内生的两重性,如资本折旧和进口要素的支出等。

劳动工资支出是整个成本构成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本次经济周期以来,在各种价格中,劳动工资的上升是最快的(2000-2008年算术平均增长率是15.3%)。尤其是2008年实施新的《劳动合同法》以来,更是以年均18%以上的速度增长。可见,这是侵蚀企业利润最主要的力量之一。然而,随着经济的衰退和就业形势的恶化,企业的劳动支出压力会有所减轻。如失业会使企业节省部分劳动支出,同时也会减轻工资上升的压力等。3但要看到的是,工资水平本身有易上难下的刚性特点,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更是限制了工资水平下降的空间。所以,工资成本的减少虽会减轻,但像产品价格那样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则是很难的。

利息支出的大小,取决于借贷资本的总量和利率水平。对企业来说,借贷资本量往往变化不大。因为,大部分资本属于过去投资形成的存量资本,变化的主要是季节性的流动资本,它们占总资本的比例较小。所以,衰退阶段因此减少的利息支出在企业总成本中的变化是不大的。总体而言,衰退以来,中央银行已5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因而企业的这方面负担已得到明显减轻。但要注意的是,这部分利益的分配却是极不均衡的,也就是大部分降息的好处被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获得,广大中小企业获得的利益则是极其有限的。因为,后者难以从正规渠道获得银行贷款,而民间借贷资本的利率在经济衰退期间则往往是最高的(风险最大)。所以,对那些仍在营业中的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利息支出的下降是有限的。

在衰退阶段,虽然企业对土地及其附属物需求的减少,地租有所下降,但对那些持续经营的厂商来说,租约的期限往往较长,由此决定了地租下降的空间有限。

资本折旧,对企业来说属于长期固定费用,且折旧率由“税法”决定,因而不会有明显变化。只有对那些破产重组的企业来说,因资产大幅贬值,这方面的支出才可能明显下降。

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政府最近出台了一系列的减税措施,如上调出口退税率等,每年可减少税收负担数千亿。

进口要素,其中包括技术、设备、人员和原材料等各种投入品。随着世界经济的衰退,它们的价格水平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尤其是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幅度更是明显,如石油价格已下降2/3以上。最可喜的是,自2008年9月以来,进口商品价格的下降速度开始快于出口商品价格。2009年1月份更是出现了进口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而出口商品价格上涨的现象。如2009年1月份进口价格下跌10.6%,出口价格则上涨23%。从世界经济形势看,进口商品,尤其是初级产品价格的低迷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情况说明,世界经济利益分配的重心将由近几年的初级产品生产国转向制成品生产国。

从以上各项成本的形势看,在经济萎缩的作用下,各项成本都会下降,但进口成本、税收与利息支出的下降会更明显。在整个生产成本下降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另一种可喜的现象。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尤其是在加工工业中,最终产品的价格下降速度最慢,中间品次之,上游产品最快。如在2009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下降1.6%,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下降4.5%,而最终端的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下降0.4%(同比。下同),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的下降则达到5.7%,其中,加工工业下降3%,原材料工业下降8.4%,采掘工业的下降则达到17.4%。而前几年,如上面指出的那样,价格的变化速度是完全相反的,即采掘工业产品的价格上升最快,中间品次之,最终产品最慢。这种变化说明,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经济利益分配的重心开始逐渐向中下流产业倾斜。这是经济系统中的抑制力量开始衰竭,扩张力量逐渐加强的标志。

(三)企业利润的变化趋势

从上面收入与成本的分析中知道,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企业整体将面临收入减少与成本下降的局面。由于前者是降低利润的,后者则是增加利润的,因此,企业利润会向哪个方向运动,也就取决于双方的力量对比。

从当前形势和经济运行的内在趋势看,在今后两年时间内,企业收入的下降会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因为,收入减少产生的乘数效应会更直接,而成本方面则受到存量资本和工资刚性等因素的限制而难以同样的速度下降。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两者间会出现非均衡性的变化。受收入与成本之间这种非均衡变化的作用,平均利润率会继续下降,由此会促使宏观经济在惯性作用下继续衰退。这种机制是造成我国的宏观经济衰退将要持续数年的主要原因。

不过,随着衰退的持续,经济系统中的扩张力量会逐渐加强。当衰退到一定程度,消费倾向会重新上升,政府的净支出也会大幅度上升,由此会扭转收入减少的力度;而成本的下降力度则会随着衰退的持续而加强。所以,在衰退中,抑制与扩张的力量是此消彼长的。到一定程度时,扩张的力量就会超过衰退的力量,由此推动宏观经济的运行出现反转。对我国来说,这个时间将出现在2011年左右。因为,只有利润回升,同时利润的重心向中下游产业倾斜,企业才有扩大生产和投资的动力和能力,由此带动宏观经济的扩张,而利润的明显回升,只有在两年后才会见到。所以,宏观经济起码要到2011年才会出现明显的反转。

三、结束语

市场经济的组织者是企业,企业是追逐利润的,只有利润回升并达到一定程度,宏观经济才能真正反转。这说明,要促使宏观经济早日回升,就必须在增加企业利润方面着力。

虽然对政府调节宏观经济的能力存有疑问,但在帮助企业脱困,提高利润方面,政府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就短期来说,在成本方面,主要是降低企业税负,加速资本折旧力度,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和担保力度,适当放松《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在劳动力成本上的约束,限制基础性产品的价格(以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损失为代价),以降低广大中小型企业的成本;在长期方面,应该完善经济环境、破除垄断等,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等。在收入方面,短期主要是加大政府的支出力度,尤其是大幅度增加民生工程的支出,发放非替代性的消费券等;在长期方面,应努力消除各方面的二元化现象,缩小分配上的两极分化,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人们消费上的后顾之忧,并将收入分配重心由政府和垄断集团等向民众转移。

应特别指出的是,各界都认为我国的基本经济面比较健康,因而会先于其他国家进入复苏。笔者认为,这种乐观的依据是不牢靠的。一个内需乏力而严重依赖外部需求的经济体,是不可能先于外部环境的好转而全面复苏的。虽然我国实施了强有力的扩张政策,但面对急剧下降的出口和明显萎缩的消费与民间投资等,其作用是有限的,难以扭转经济运行的趋势。更主要的是,我国还是世界经济规则的接受者,不仅不能像美欧等发达国家那样对外转嫁危机,而且要分担它们危机的部分损失(目前情况是美国“吃药”,全球“买单”)。所以,从各方面看,那些认为我国基本面好于欧美发达国家并率先复苏的乐观认识,都是缺乏客观依据的。为此,必须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充分准备。

①本文的各种数据资料,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包括“统计年鉴”、月度资料和季度数据等)和海关网站的“统计数据”。

②这种情况说明,政府对房地产不救市,而直接进行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开发建设投资的思路是对的。这种投资可以直接带来产出和就业的增加,而前者则只是救了开发商,但不会对产出和就业产生影响。

③假设经济体系封闭,工资是劳动者的唯一收入,且消费倾向小于1,那么就整体而言,企业不仅不可能从就业者身上获得利润,而且一定会出现亏损。因为,企业的付出大于收入。只有从失业者身上,企业才可能获得利润(失业者的消费支出构成企业收入,而成本为零)。参考文献:

[1]杨文进,警惕经济衰退的征兆――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5,[6]。

[2]杨文进,从周期关系看当前的经济形势及其趋势j,统计研究,2004,(8)。

[3]杨文进,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篇5

应用技术大学,是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技术进步的产物,是基于实体经济发展需求。服务国家技术技能创新积累。立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直接融入区域产业发展,集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大学类型。就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层次而言,主要是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着重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对于应用技术大学经济类专业学生而言,掌握《微观经济学》课程基本理论,提升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经济现象和问题的能力尤显重要。因此,探讨和分析应用技术大学《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问卷调查及考核情况

2014年1月,《微观经济学》课程考核结束,为了充分了解本学期《微观经济学》教与学的效果,笔者对广东白云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2013级经济统计专业学生25人(1个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134人(两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9份,收回有效问卷159份。问卷内容主要涉及3个方面情况的调查:课前预习情况、课后复习情况和上课听讲情况。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从统计情况看。统计专业学生的“听讲复习”比率较国贸专业高5.87个百分点,“预习听讲复习”的比率较国贸专业高8.33个百分点。“不预习不听讲不复习”的学生比率比国贸专业低9.43个百分点。

笔者对以上班级考核成绩进行了统计,如表2所示。统计专业学生的优秀率比国贸专业高3.25个百分点,良好率比国贸专业高14.78个百分点,中等成绩比率比国贸专业高23.37个百分点,不及格率比国贸专业低29.31个百分点。从统计结果来看,统计专业取得的效果要整体优于国贸专业。

二、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层面分析

广东白云学院是应用技术大学,其服务定位特征是:立足地方,面向一线,培养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层次应用技术技能人才(现场工程师,如电子技术工程师、机械技术工程师、企业经济师、企业管理工程师、服装设计师等)。其办学模式特征是:校企合作办学。校企合作办学一般是学校理论教学(对学生是理论学习+实验实训)+企业实践教学(对学生是企业现场学习)。由于实践教学阶段占用较多时间,因而在理论学习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有限。

结合调查问卷以及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分析,学生的学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能做到提前预习的学生只占调查学生总数的20.13%:二是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够扎实。《微观经济学》重点内容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及市场结构理论等等,掌握这些知识,都需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如供求理论涉及到需求函数、供给函数、需求价格弹性等公式。在计算过程中不是对公式不理解,就是出现化简约分等低级错误。又如,边际分析法是《微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边际”指的是一个微小的增量带来的变化,数学上涉及到微积分中的“导数”、“偏导数”等概念)但有的数学基础稍差的学生就很难理解边际的含义,因为他们不能够很好的正确的理解导数的定义和含义;三是英语词汇积累较少。在《微观经济学》中有很多专业名词,这些专业名词都有相应的英文字母,在学习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对这些英文字母感觉很头痛,因而,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四是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微观经济学》中,有很多理论是用简洁直观的图形来进行解释和表达的,而有的学生却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些图形的含义,不愿意动笔动脑去想象图形的变化及意义,这大大影响了对课程的学习和理解。

(二)教师层面分析

对于应用技术大学的经济学任课教师而言,要上好经济学的课程,就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的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把经济学的精髓传授给学生。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下一定的功夫。笔者在过去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的课时安排比较紧张。一般《微观经济学》在新生第一个学期安排,共54个课时。对于有预习和复习,且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而言,掌握好微观经济学理论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然而对于只听讲的学生而言,就不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从表2统计可知,国贸专业的不及格率达到了37.31%;二是大班的教学效果不明显。对于人数超过40人的大班教学,教师不能很好的与学生互动,教学效果就差些,而且总存在学习不认真、为了出勤而出勤的学生;三是教学任务繁重。这些年,经管专业学生数增加,经济学教师与学生比例严重失衡,教师所带班级数较多,教学任务繁重,有时完全是为了上课而上课,没有更多的时间钻研经济学前沿知识和了解经济动态,更无法生动的讲授经济学理论。

三、如何优化教学效果

(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好一门课程最主要的动力也是来自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任课教师要很好的思考这个问题。对于初学者而言,第一堂课相当重要。教师一定要在第一堂课上树立课堂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强调经济学课程的趣味性和重要性,要努力让学生增加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二)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要选择合适的教材,教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起点。对于迈进大学校门的新生而言,基本上还沿袭着高中时的学习方法,以教科书作为自主学习的途径。学习方法的根本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选择合适教材对初学者显得尤为重要,要注重教材的内容,应当由浅入深,文字描述应尽量通俗易懂,要注重章节之间的联系,尽量用少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多用一些身边熟悉的案例和图形,还应当配有相应数量和难度的练习题。有这样的教材,学生就不仅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学习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要上好第一堂课

第一堂课应当是对《微观经济学》整体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进行概括,梳理各章节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微观经济学》整个框架有初步的了解,对今后的学习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经济学理论。平时对经济知识了解比较少,理论思考甚少,如果不首先理清框架,梳理出理论体系,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对本课程产生抽象模糊的印象,听课也会云里雾里。上好第一堂课,理清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好《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可以激发出学生探索经济学领域知识的强烈欲望。

(四)要注重小班教学和互动式教学设计

从问卷调查和期末考核结果来看,经济统计专业和国贸专业只听讲的学生分别占40%和41.04%,然而,经济统计专业学生的考试成绩要明显优于国贸专业学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在于经济统计专业班级人数较少,教师对堂课有很好的掌控性,可以很好的运用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的方式,而学生又能积极配合互动,很好的参与到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就能够消化吸收所讲知识。但是,当班级人数较多时,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在同一个水平,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难以照顾到所有层次的学生;而且对大班教学时,学生之间难免相互影响,既要维护班级纪律,又要讲授知识点,难以兼顾,有时经常需要对同一个问题重复讲解,影响效果也影响进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涨。所有这些都会对大班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篇6

1)行业背景.过去的几十年中,以连锁化、信息化和规模化为特征的零售业发展很快,主要涵盖了超市、百货店、便利店、折扣店、仓储会员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类商店等业态.据统计,2008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达到11999亿元,同比増长1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1%.连锁百强门店总数达到120775个,剔除特殊因素,门店总数増长10.6%.我国连锁业的迅猛发展,为新増就业岗位带来较大空间.据统计,全国连锁经营管理行业的人才缺口量高达600万.

2)专业现状.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自2003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生163人,目前每年计划招生70人,近2年来,第一志愿上线率均在80%以上,报到率超过85%,就业率均超过95%.培养和输送了160名毕业生,但60%以上的毕业生暂未从事与连锁经营管理相关的工作.因此对在校生就业尚未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2专业剖析及定位

2.1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学生学风不佳,就业差强人意.学生对专业认识迷茫,学习主动性差,过多依赖学校和老师.毕业后未能从事连锁经营相关工作,示范效应不够.2)师资队伍建设严重不足.连锁经营管理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5人,理论教学经验相对丰富,社会实践经验比较缺乏.3)实习实训工作有待提高.近年来,我校为商贸系建立的实训室,能够提高学生的一些操作技能,但是无法取代学生走出去实习.而且,认识实习对学生的作用有限,学生实习基地的建立应提上议事日程.4)专业建设与本科教育有差距.我校多年来志在升本,为搞好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出专业特色,我校连锁经营专业应重新审视.

2.2专业基本定位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立足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实际,培养具有与现代连锁经营企业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具备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和创业精神,精操作、会营销、能管理,能够胜任连锁企业服务与管理岗位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全国己经有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其他高校几乎都是基于以上岗位群进行专业定位.但是,这种笼统的定位模式并不完全适合我校,从专业建设的目标清晰化角度出发,我校的专业基本定位应重新梳理.我校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应基于以下4类职业发展系列:

一是门店营运管理类:第1阶段(营业员、收银员、理货员、客服人员)第2阶段(柜组组长,楼面主管(经理)第3阶段连锁店店长)第4阶段(区域经理,总部经理).二是配送管理类:第1阶段(一线操作技术人员)第2阶段配送中心基层管理)第3阶段(配送总监).三是物流企业管理类:第1阶段(助理物流)第2阶段(分部门物流主管、业务经理等)第3阶段(区域物流经理,物流企业总经理).四是总部或管理咨询公司的连锁加盟、销售策划与促进类:第1阶段(企业策划、质量管理)一第2阶段(连锁管理培训,特许经营管理师)第3阶段(连锁店总部高级管理人员,连锁店店长)

2.3专业特色定位

我校要想建设有特色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可从配送中心的配送与物流管理角度进行专业特色定位.

第一,国家政策的支持.为加快流通领域的改革,大力推进连锁经营,国家经贸委办公厅早在2002年就制定了《全国连锁经营“十五”发展规划》特别强调了要加强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逐步提高统一采购和统一配送的比例.大型连锁企业要重视配送中心建设,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合理确定配送中心规模,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率的配送体系.积极发展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满足各类连锁企业的需要,形成社会化的高效运转的配送网络.

第二,配送对于连锁业的重要性.统一配送是连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部分.连锁商业物流相对于工业物流和商业零售物流的特点有.一是变价快.即商品的进货价格变动快:通常连锁超市经营的快速消费品的价格随着市场供需的会有较快的变化,同时生产商或零售商的促销频繁引起经常变价.二是订单频繁.连锁零售的店铺多,订单频率高、同时有时间要求、有些小型的便利店甚至要求一天送货两次.三是拆零.供应商大包装供货,配送中心需要按照店铺的订货量进行拆零、分拣.四是退货.配送中心还有处理诸如赠品、退货(正品、残次品)等问题.五是更换.商品新増调换的频率也很高,増新品,调换滞销品.六是保质期.消费品通常有不同的保值期,需要有针对性的保质期管理.这些特点使得商业零售的物流要求更快的反应、更复杂的技术和信息支持.

连锁商业物流的主要方式是大型零售企业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在国际上,有代表性的以大零前沃尔玛公司独立投资建立的配送中心有200多家,专售商为主导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的企业是沃尔玛为本公司连锁店按时按需提供商品,确保各店稳定经营.家乐福、麦德龙、西尔斯、吉西膨尼等国际大零售商,都建立有本企业体系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1".

第三,国内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所需.物流配送中心配送规模小,统一配送率低;物流配送设施不匹配,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物流配送中心功能不健全,协调和一体化程度低;物流配送中心标准化程度低,运营效率低;专业人员缺乏,员工素质低12.我国配送中心的起步比较晚,参与研究的专业人员不多,在制定物流方案、实施管理、开拓物流市场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十分欠缺专业人才,而就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对物流业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运输、仓储的概念上,还没有上升到物流服务的理念.我国部分大型连锁企业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但大多数信息化和机械化程度较低,主要依赖于手工操作,配送效率和对店铺的反应速度较低.物流配送中心基本功能不仅仅仓储和运输,而且包括采购、运输、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及信息反馈等服务功能.目前,我国物流中心一方面缺乏对商品的深加工能力,限制了配送商品的品种;另一方面缺乏信息处理及反馈功能,对流通加工的导向作用不明显.由于物流信息系统薄弱,使各项功能的协调和一体化程度低.连锁经营“质优价廉”这一商业竞争的优势没能充分发挥出来.

第四,广州物流业发展的契机.2003年广州市政府颁布实施的《广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3+5”现代物流产业园区.按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的要求,重点建设黄埔、南沙、广州空港三大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芳村、白云、増城、番禺、花都五大区域性综合型物流园区.打造布局合理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131.

2.4学生就业的行业甄别

我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就业感到迷茫,究其原因就是对连锁企业到底有哪些?到底做什么不甚了解.因此,对该专业学生就业进行行业甄别.或应聘,或自主创业,本专业学生就业去向,主要有以下路径:一进零售企业.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式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商店、社区购物中心、市区购物中心、城郊购物中心、工厂直销中心等.二做商用设施设备供应商.主要经营:超市货架;冷链设备;照明设备;安防设备;称重设备;職包装设备;其他设备.三做T技术设备供应商.主要经营:条码设备;PS软件;超市耗材.四做日常商品供应商.主要经营适合超市各种商品等.五进商业地产公司.为连锁企业提供商铺和物业服务的企业.六进物流货代公司.为边锁业提供物流配送服务.七进连锁类管理咨询公司.提供与连锁特许行业相关的咨询、调查、研究、法律服务等机构和中介组织.

3建设思路

3.1教学模块与课程建设

在新专业定位导向下,教学模块和课程设置应更加强化对于学生物流配送管理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培训,从源头上让学生的专业学习有特色可循.

3.2实习实训建设

1)实训室建设.应将实验室分为:连锁经营项目任务实训室;连锁企业智能配送中心实训室:和实训内容也将围绕着这些岗位进行设计与展开.

2)实习基地建设.寻求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发挥我们学校处于广州的区位优势,联系国美集团、百佳、华润万家等连锁企业,宝供物流、邮政物流、联邦快递等物流企业,物流园区,以及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等机构,力争建成几个本专业的定点实习基地.并建立健全实习管理机制.

3.3师资队伍

培养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讲解本专业的核心课程;鼓励专职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参与完成企业日常运营管理,协助企业解决日常营运管理问题,参与企业应用项目开发;聘请连锁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实习实训指导.

3.4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

为社会人员以及合作企业的各类员工提供职业培训;实现企业与学校师资、实验实训教学资源共享;鼓励老师带领学生团队与企业合作开发连锁信息系统管理软件;加强同广州连锁经营协会、广东连锁经营协会等的联系,不断为我国连锁业的发展做贡献,形成独具特色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得到社会认可.

4结束语

篇7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1)

[摘要]目前虚拟货币的产生和发行大部分属于企业的行为。但是,由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虚拟货币的性质以及其对于微观经济的发展都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另外,研究虚拟货币还能够为国家产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做出选择。笔者主要分析基于互联网的虚拟货币对微观经济的影响,以期能够为促进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 ]互联网;虚拟货币;微观经济;经济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075

虚拟货币主要是基于互联网的经济活动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货币的形式,互联网上销售的信息产品具有一定的单价低和交易频率高等特点[1~2]。一些传统的支付方式上面所产生的高额的交易成本使得虚拟货币具有了潜在的发展机会。但是,在互联网下的虚拟货币对于微观经济的影响成为吸引各界人士关注的重要方面。

1虚拟货币概述

从广义上分析,虚拟货币主要指的是产生于网络的虚拟环境并且能够在虚拟的世界之中进行流通,还能够作为虚拟世界中商品交易的一种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类型。在目前的阶段,虚拟货币已经逐渐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发展阶段。但是,学术上对于虚拟货币的分析还未能达到真正的成功。货币本身在本质上属于在交换的过程中使用它们的人之间能够达成的一种默认性的信用关系。不同的货币本身的货币信用来源都不同,无论其来源是来自对于物品本身的信任还是来源于对于强权或者是中间人的一种信任,其信任关系都始终体现在货币发展的始终。所以,虚拟货币要想顺利发展下去,就必须具备一个值得信赖的相对比较稳定的机构来作为依靠,这样才能保证其中的商品交易安全进行。如今是互联网的时代,虚拟货币在将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将不断扩大数量规模。然而网络经济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具有一个统一发行的并且具有一定权威认可的虚拟货币的出现。

虚拟货币具有一定的虚拟性,虚拟性实际上就是一种数字化的相关信息,其自身并没有特定的物质形态,主要表现形式是一个虚拟的存在。另外,虚拟货币还存在于网络的虚拟空间,能够作为一种信息商品实现交易的媒介,还能够作为虚拟财富的一种储存方法。除此之外,虚拟货币还具备近似货币性的特征。虚拟货币作为货币的一种必定具备货币全部的或者是部分的特征。虚拟性货币作为一种数字化的信息,它不需要和现实的货币一样来区分主币和辅币来进行分别发行。从理论上说,虚拟货币本身具有无限的可分性。

2虚拟货币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虚拟货币主要产生在网络的虚拟经济,其必然会对于网络虚拟经济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并且能够同时对于虚拟经济实体产生各方面的影响。因此网络虚拟经济之下,虚拟货币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问题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笔者就互联网的虚拟货币对于微观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具体如下所述。

(1)对发行者的影响。虚拟货币的发行成本主要包括硬件、软件、运行维护和意外损失以及的成本。硬件成本主要是指虚拟货币对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运行所需要的硬件成本,表现为计算机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成本。不一样的计算机价格差异极大,当然其能够提供的存储能力以及响应时间等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因而选择怎样的计算机服务器对于发行成本的影响非常重要。软件成本指的是虚拟货币运行的时候所需要的操作系统软件以及数据库的管理系统软件德国,这些软件构成了虚拟货币发行成本中的软件成本部分。维护成本主要是指系统进行运行维护的相关成本,其中一般包括硬件维护和软件、数据的维护。意外损失指的是虚拟货币在发行和销售的系统之中受到一些恶意的攻击,从而造成的虚拟货币发行时候的损失。成本指的是发行者在虚拟货币之前进行的各种宣传费用。除此之外,在虚拟货币对于微观经济中发行者的影响问题还涉及发行收入问题。虚拟货币进行发行的过程中,货币的发行者需要涉及的相关资金成本数额非常大,如果其中的相关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对于整个虚拟货币的发行都将产生极大地影响,那么这对于微观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将不可估量。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微观经济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那么虚拟货币对于微观经济的影响也将成为各界的重点关注对象。

(2)对第三方商家的影响。第三法规的商家在接受虚拟货币支付的成本中主要包括支付发行者的手续费用以及结算前所积累的资金收益的损失和结算之前发行者破产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经济损失等。在制度给发行者的手续费用之中,第三方的商家和虚拟货币的发行者都会经过一定的合作协议,接受虚拟货币进行支付。在虚拟货币发行的初期,在推广和扩大虚拟货币支付方式的影响房发行者还会使用免收取手续费的优惠方法来吸引消费者。但是,根据相关的经济学研究,手续费在将来的经济交往中将不可少。第三方的商家在进行销售活动之后,其收回的主要就是虚拟货币而非法定货币,而虚拟货币的仍旧绑定的法定货币仍旧在发行者手中。当结算周期到来之前,这笔没有阶段的先进实质上属于第三商家给予发行者的一笔无利息的几款,这会给第三方商家带来部分的资金收益的减少。虚拟货币的发行者属于非金融机构,发行的虚拟货币属于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行为。发行者需要面临着接连的市场竞争,也就必定会有着众多的经营的风险。假如发行者在结算之前就已经破产,那么第三方商家存储在发行者一方的结算期之内的销售款只能够作为破产的债权,需要按照破产清偿的程序来受理赔偿。因此,在结算之前发行者破产的损失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也就很难进行定量的计算。这种情况对于第三方商家来说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也就会影响微观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第三方商家在接受虚拟货币进行支付的时候,能够得到大幅度销售量增加而产生的收入,并且能够借助于虚拟货币的宣传来节省一些广告宣传方面的费用。因此,在互联网发展形式下虚拟货币对于微观经济的影响将非常严重,对于第三方商家的影响也是其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3结论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在经济实力方面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如今是信息时代,互联网经济的崛起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出现的虚拟货币的微观经济的发展成为市场经济中较为活跃的方面,不断活跃着我国的经济发展[3~4]。笔者主要分析了虚拟货币的特征以及定义,还进一步分析了互联网下的虚拟货币对微观经济的影响,希望能够为促进微观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1]边若萧,袁中圆.中国虚拟货币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0(7).

[2]王艳梅.网络虚拟货币对货币流通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0(1).

[3]沈如卫.我国虚拟货币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2).

篇8

引言

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就是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在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施工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很多企业面临着营利能力差、经营管理水平低 状况不佳、风险意识差等诸多问题 只有通过强化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来堵塞漏洞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推进管理创新.以项目管理为重点,强化过程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施工企业的发展,以期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1、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之道

一 实行各个突破,全面强化的战略

1.健全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应在改造内部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一次清理,及时废止和修订过时的和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参照国内外先进企业管理经验,花大力气抓好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建设,理顺内部管理关系;应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标准体系,修订和完善各类定额,用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来规范全员职工的行为,使企业管理真正做到有章可循。

2.坚持遵约守信,强化合同管理。企业应面向市场,通过严格履行工程承包合同,按期按质交工和良好的售后服务来提高企业知名度。应提高编制合同的水平,确保合同的完整性,认真执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建设部制度颁发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项目的管理要以工程项目合同条款规定的工期、质量为目标,科学工作者有效地组织施工生产;总承包企业要与各分包单位签订总分包合同,总包企业应对工程全面负责,分包单位对总包单位负责,切实纠正某些企业中存在的转包工程从中渔利、分包工程“以包代管”,出卖证照“吃费用差”等扰乱市场秩序和损害企业形象的行为。此外,还应学会工程索赔的方法和技巧,用合同约束发包方,依靠合同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努力在市场经济中建立承包商自主经营,自负盈场子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地位,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向承包商的转变。

3.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是反映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窗口,应通过严格的岗位责任和健全的规章制度来约束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严肃工作纪律,堵塞管理漏洞。应不断改进施工机具和作业手段,重视现场职工生活,改善现场作业环境。企业应从现场文明篱工抓起,整顿“脏、乱、差”施工现场。应对每一个工程项目进行检查排队,对管理混乱的在建工程,该停工的停工,该警告的警告,使现场管理达到“环境整洁、纪律严明、物流有序、设备完好”,努力使现场管理水平登上一个新台阶。

4.突出质量管理。企业应树立“工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观念,强化职工的质量意识,严格按标准施工,按质量标准自检,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应把住材料检验试验关,施工操作关,质量认证关和质量事故处理关,努力消除质量通病,并做好分包队伍的资格管理,以及分包工程技术、质量安全的检查工作,提高工程的一次合格率。应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切实使工程质量,尤其是量大面广的住宅工程质量有明显提高,应建立内控质量标准,多创优质工程提高市场信誉。

5.增强核算意识,提成成本管理水平。企业应加强材料采购、人工费支出以及项目预算等几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使项目成本的预测、控制落到实处,解决项目管理体制中“包盈不包亏”的问题。应加强定额管理,做到用定额编制计划,用定额组织生产,用定额核算,使定额真正成为提高经济效益的科学工具。还应认真贯彻实施《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强化财务约束和审计监督,压缩不合理的资金占用和开支,降低管理费用,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应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扭转账物不符、财产不准、成本不实、虚盈实亏等问题;应培养利润动机,构造积累机制,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应用好和用活国家给予的经济政策,能动地盘活资产存量,谋求企业的发展。亏损企业要采取切实措施,增收节支,做到扭亏为盈。

6.加大科技投入,强化设备管理。企业应牢固树立依靠技术进步,强化技术改造来增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思想。应建立和完善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开发和技术进步管理制,紧紧跟踪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发展动向,加大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机具的力度。同时,应注意技术积累;不断开发形成具有企业自己特色的工艺。企业还应高度重视建筑机构设备的管理,实行“管、用、养、修、算”一体化管理,抓好企业内部机械设备的租赁和调剂工作,提高机械设备使用率,按照国家有关设备管理的规定,用好设备折旧费和维修费,保证企业机械设备的正常维修和更新改造。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应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多渠道为企业开辟技术装备和技术改造资金渠道,重点向优势技术和优势企业倾斜,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

7.严肃纪律、从严治理。企业各级领导应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克服短期行为和畏难情绪;应按照企业经济责任制、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规范企业职工(包括经营者)的行为,依法行使好企业经营自,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健康有序;企业经营者应敢抓敢管,表扬先进,帮助后进,严肃查处各种违章违纪行为,对违纪职工要严肃处理,该敌退的坚决辞退。

8.树立企业良好风气。当前企业经营者应将管理重点放在现场管理上,按照“外抓市场,内抓现场、以市场促现场,以现场保市场”的思路,加强企业综合治理。

二 经营方法

1.全面搜集信息,信息是有用的数据或文字图象资料。我们搜集信息的标准是及时、正确、来源可靠。静态的信息靠日常的搜集整理;动态的信息靠及时的搜集处理。

2.及时把握机遇,即及时发现工程发包的信息来源、及时报名参加投标活动、及时利用一切条件宣传自己企业的实力形象、及时总结自己的以及别人的中标和参与开标活动的资料、从中找可以借鉴的东西,不能放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机遇。

3.学会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掌握数据库的一般知识、预测分析的一般方法、电子信息搜集传输打印的应用技巧和网络技术运用。

4.在实际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学习和掌握一般经营预测、决策、控制的方法,在投标过程中是非常有困难的。

2、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 对施工企业结构的及时调整

对施工企业结构的及时调整是取得经济效益的前提,一个施工企业要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首先要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新时展的需要。结构调整的另一个方面是每个施工企业各个项目部都必须给自己正确定位,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工程项目。因每个企业及各个项目经理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和过程,以及受现有的设备、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的经历和经验的制约。如果让一直搞高层建筑的项目部去搞多层建筑,那么,因大型机械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浪费较严重。同样,让一直搞多层建筑的队伍去搞高层建筑也是不合理的。所以应力求避免大马拉小车和小马拉大车现象的发生,这两种现象都不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结构调整还有一个方面是企业应以主业为主的同时发展多元经营,以加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 科技进步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依靠科技进步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施工技术科技含量,是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现阶段施工企业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不断调整企业自身结构适应市场,应使企业由粗放型向智力密集型方向发展,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出效益。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而随时适应各种管理形式的变革。企业的经营是以市场开发为导向,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并不意味着成本提高。只有经营管理好了,才会有更大的经济效益。

篇9

关键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问题;措施

经济管理是一项以实现经营目标为目的的活动。然而由于我国事业单位的运营主要靠国家拨款,这种非盈利特性使其区别于一般的企业单位,强化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意识,完善其相关制度是十分重要的。

1.我国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1事业单位缺乏应有的财务风险意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也开始面临来自市场经济的风险和影响,并且由于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导致各类风险不断加剧,然而由于其非盈利的特性,在资金上有国家拨款的支持,导致事业单位从领导到相关工作人员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缺乏热情甚至漠不关心,一味地依赖国家拨款,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其风险意识之薄弱尤为明显。

1.2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单一且分配不合理

我国事业单位的经济支持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因此造就了“铁饭碗”一说。且我国事业单位的各项标准均参照国家公务员的标准,因此也造成了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财务风险缺乏应有的重视甚至于忽视。再者应了“铁饭碗”一说,事业单位吃公粮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的铺张浪费不言而喻,其根本原因是事业单位缺乏相应的监督、追责体系和明细的经费来源、流向、报销条件以及报告制度。事业单位虽有国家拨款支持但其同样存在还贷风险,由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且事业单位并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国家拨给事业单位的款项是有限的。但又由于事业单位在资金使用和分配上的不合理,造成了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上的巨大压力。其主要表现为公款消费铺张浪费;购置固定资产重复无节制,由于事业单位领导的业绩与其建设项目的数量相挂钩,这便造成了面子工程层出不穷。因此,这是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上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3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不健

事业单位是国家以社会公益为目的,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以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服务组织,其一般是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我国事业单位在进行经济管理活动时往往没有明确详细的流程文件,因此多数经济管理活动无据可依只能依照前人做法或惯例,这就造成了我国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上的诸多问题和困难,且这种无据可依的经济管理活动难以保证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这是我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的表现之一,也是我国诸多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上遇到的主要问题。再者我国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服务意识较差,这不仅十分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工作开展,也不利于维护事业单位的形象,更严重者对自身业务的操作流程都不甚了解,造成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这严重影响事业单位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威胁到事业单位的生存和发展。

2.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措施建议

2.1提高事业单位的风险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其途径之一便是有效的管控资金流,着重加强对事业单位贷款的管控,建立相关监督、问责机制,落实款项用途,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前期预算中将贷款包含到其中去;其二,事业单位要量力而行,根据自身的还贷能力进行贷款,切莫“眼高手低”。其三,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并且加强其诚信意识,减少因人为操作失误而导致的财务损失。

2.2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

对于我国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单一且分配不合理这一问题,加强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建立问责制度,完善财务制度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应加强对财务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制定相应的流程和明细,并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确保收支均衡。第二,对日常的财务支出和收入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跟踪,并且提前研究较大款项的支出避免重复支出的同时也减少资金使用的盲目性。

2.3完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是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解决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上的诸多问题的最有效方法,以便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经济管理时有据可依,减少因人为失误带来的不必要损失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事业单位的形象,构筑一个有序严谨的组织。由此可见完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对于各组织机构进行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对此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各项财务制度,促进其规范化、制度化、透明化,并且建立相关的跟踪问责制度,令各项资金流有迹可循,避免资金流失。第二,在资金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设立监管机构及追责部门,这一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地监督资金的落实,使各项资金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还可以保障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减少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风险。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面临新的挑战,其风险也在不断加剧,因此必须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能力、加强经济管理职能以适应这些新的变化,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保障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及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业.关于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3(06):111-112.

[2]祝佳红.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4(07):42-43.

篇10

一、微观经济学在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一)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地位

从理论地位来看,微观经济学一直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从亚当·斯密(1776)在国富论中首次系统地阐明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论证市场机制的运行效率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基础。马歇尔(1890)奠定了经典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在完全竞争、产品同质、信息充分等前提条件下,将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需求和供给相加分别形成单个局部市场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各种单个市场相互关联,形成了一般均衡的市场体系。萨缪尔森(1947)进一步夯实了市场均衡分析的微观基础。将消费者的需求看成是最大化效用均衡结果,将生产者的供给看成是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结果。微观经济学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一方面自我否定、持续更新,先后经历“垄断竞争”理论革命、“不确定性”理论革命、“信息、激励和不完全性”理论革命以及“异质性、搜寻、匹配与机制设计”理论革命,微观经济学不断放松纯理论的假设,理论愈发逼近现实世界。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社会科学而言,突出的可证伪的学科特点使是微观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因而,微观经济学思维和理论逻辑被其他学科不断接纳,交叉融合后形成了许多新兴交叉学科,掀起了向其它学科渗透的“经济学帝国主义”浪潮。

(二)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地位

从课程体系来看,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质量至关重要。微观经济学对于许多经济管理类学科提供了重要支撑,能够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提供有效地经济学逻辑训练和基础理论。许多专业课程都是微观经济学理论内容的细化、延伸和应用。消费者剩余理论和消费行为理论对于市场营销课程形成了直接有效的基础理论支撑;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正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深化和应用;而迪克希特——斯蒂格利茨创建的D-S框架正是对微观经济学垄断竞争理论的重大突破,也使之成为新经济地理学的“四大法宝”之一。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痛点梳理

基于前文所述,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其教学痛点无法回避,必须进行深入剖析,挖掘出“其症结所在”。经过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充分调研,结合从事西方经济学教学科研的经历和经验,发现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可以数理为两大痛点。

(一)学生对于微观经济理论普遍理解程度不深

学生对于关键概念的含义和经济理论的经济含义理解不足,尤其是理论假设条件的内容与合理性。诸如机会成本概念和帕累托效率等重要概念,这些充分体现经济学理性人思维和社会福利分析思维的重要概念对于经济学思维的形成至关重要,不少学生的掌握仅仅停留在应对考试的瞬时记忆。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深度往往仅停留在几个简单数学公式的演算中,如在消费者行为均衡求解中,学生能够由基数效应论和序数效应论分别求出最优消费数量,但并不能理解序数效应论对基数效应论的理论前提的改变和进步,更不能理解显示偏好弱公理和显示偏好强公理中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者行为相互推导的逻辑关系。另外,偏好和效用函数的关系理解不深刻,无法理解效用函数形式的正仿射变换除了简化计算优势之外的经济学本身的含义。

(二)学生对于微观经济学理论缺乏体系整体认知

在微观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这样一个突出的现象:许多在本科阶段期末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在研究生入学面试时仍然基本不具备经济学的思维,不能够有效利用所学经济学知识来分析具体问题。经过课题组反复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的时候,一方面对于知识的记忆具有突出的碎片化特征,只是零碎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却考出高分。另一方面,学生根本就没有理解微观经济学的逻辑体系,对于概念定义机械记忆,对于微观经济学逻辑框架缺乏整体认识。大多数学生记住市场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结论,知道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理论等内容,却没有形成微观经济学是如何阐明市场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逻辑论证,不清楚这些章节内容的逻辑关系。

三、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痛点的四大根源剖析

(一)理论抽象与现实世界有距离,学生无法理解纯理论对于现实世界的抽象

微观经济学具有突出的纯理论特征。鉴于社会经济现象的多变性和结构的复杂性,经济学家们从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抽离出最本质的内涵和变量之间最基本的相互关系。运用相对独立于其他社会科学的范式,借助数学工具研究和分析基本经济变量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福利的变化。相对于其他经济管理类的课程,微观经济学更多体现出的是研究的理论平台和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更突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因而,初学者接受起来需要清晰准确的理解其理论前提假设条件和理论内部的逻辑体系。从学生本身的情况来看,一方面,许多本科生刚刚经历了封闭式管理的高中阶段,缺乏对社会经济现象足够的观察和思考,社会认知和生活常识略显不足。另一方面,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抽象特征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许多文科教育背景的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抽象思维训练相对不足,从问题层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分析的理性认识往往遇到困难。

(二)经典案例与中国实践有距离,学生缺乏直观理解教学经典案例的土壤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经典案例,为学生接受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提供了大量优质素材。但这些素材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普遍采用美国经济社会的案例,有些国内知名的教材在案例选择也直接从曼昆、萨缪尔森等学者编写的《经济学原理》、《中级宏观经济学》等知名教材的案例材料中引用过来。西方经济学理论源于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选择的经典教材也无疑能够作为准确阐释西方经济原理含义的载体。但是,东西方社会经济制度的差异、社会文化的显著差异会增加对于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社会经济现实情况缺乏了解的本科生的理解。比如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消费券常用于预算约束、预算集的解释,也经常用来作为习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在中国消费券发行时间晚、发行规模小,很多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到。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提高,我国也有许多恰当准确的案例可以被选择,便于学生直观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有助于坚持“四个自信”,强化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发挥协同效应。

(三)理论背景与理解能力有距离,无法形成经济学思维

学生对于关键概念的含义和经济理论的经济含义理解不足,尤其是理论假设条件的内容与合理性。诸如机会成本概念和帕累托有效等重要概念,这些充分体现经济学理性人思维和社会福利分析思维的重要概念对于经济学思维的形成至关重要,不少学生的掌握仅仅停留在应对考试的瞬时记忆。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深度往往仅停留在几个简单数学公式的演算中,如在消费者行为均衡求解中,学生能够由基数效应论和序数效应论分别求出最优消费数量,但并不能理解序数效应论对基数效应论的理论前提的改变和进步,更不能理解显示偏好弱公理和显示偏好强公理中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者行为相互推导的逻辑关系。另外,偏好和效用函数的关系理解不深刻,就无法理解效用函数形式的正仿射变换并不重要,引入效用函数的目的在于利用严谨的数学推导和计算的优势。

(四)数学教学与学习需求有距离,容易挫伤学习积极性

本科微观经济学的学习要求具备一定的微积分、概率论以及线性代数基础。在微观经济学经典的蛛网模型案例中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差分方程的知识,否则学生不能求解出市场价格的表达式,难以深刻理解蛛网发散和收敛的条件、以及蛛网模型变动的经济学含义。在瓦尔拉斯证明市场体系的一般均衡时,缺乏必要的线性代数系数矩阵的知识,就不能理解瓦尔拉斯利用联立方程的个数等于所求市场价格个数的逻辑不能求出各个市场均衡时的价格向量。另外,在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中的效用最大化问题和利润最大化问题都是约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课程开设时间的错配使得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缺乏必备的数学支撑,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此重视不足,易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挫败感和抵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