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艺的传承范文

时间:2023-08-23 16:1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艺的传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艺的传承

篇1

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艺术,才能更好地在人类文明中以特有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传统文化艺术是民族的脊梁,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富而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的民族,是一个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影响力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世界艺术的瑰宝,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尤其是贯穿其中的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在世界文化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极大了丰富了世界文化艺术的内涵,我国古老文明灿烂悠久的文化艺术在世界先进文化艺术氛围的影响下,也将传递民族强烈的道德、情绪感染力及传统文化艺术价值,就此,本文就如何更好的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做一探索。

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

文化是艺术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它赋予艺术神奇而特殊的魅力,艺术是文化外在的表现形式,它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并将文化的深厚底蕴得以更好地发扬。这种文化与艺术在相互促进和相互交融、升华中不断形成了文化特有的艺术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绝不仅仅是指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拥有的那些丰富多彩的艺术样式和作品,而主要是指贯穿于我国文化艺术传统中的那种极富感染力的艺术精神。艺术精神指的是在古代文化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心理模式,它超越于儒、道、释不同文化体系之上,深藏于整个文化传统的深层结构之中,左右了中国古人几千年的精神风貌。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价值传承并发扬光大,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和丰富世界文化艺术做出贡献。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价值

1.文化中的艺术精神对人们的道德、情感、人格都有积极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人生修养中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而传统文化艺术在陶冶人们的性情、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完善人格方面都有积极作用。经过对文化艺术理论的提升和认识的自觉,渗透于社会、人生的各个领域,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更主要地体现为一种对社会、人生意义的理解、人生价值的判断、个人生活态度和方式的思考、对完善人格的追求乃至对为人处世的态度方法的把握与运用等等。

2.文化中的艺术精神指导着人们的艺术实践活动。艺术精神的养成是离不开艺术实创作和欣赏,但艺术精神高于艺术创作和欣赏,并在发展中不断的指导着艺术实践活动。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反映了人们对人生的理解与追求,是人们内心情感的直接表现。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了人们的艺术修养和高尚的艺术欣赏趣味,文化艺术精神不断提升,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提高了人们的创造灵感、欣赏水平,对人们参与实践活动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三、如何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

在当代多元文化形式并存的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展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并能够对中国本土文化艺术精神有很好的领会与把握,同时,能够发展出一种较为有效的艺术方式并提炼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最重要的精神,将我国传统文化精神传承并发扬,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1.加强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普及。当今世界文化艺术多元化趋势明显,我们唯有高擎中华艺术文化的大旗,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加强文化艺术教育,尤其是加强对各级各类续续的文化艺术教育,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形态之一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并加强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力度,主要是艺术欣赏、艺术审美的教育。

篇2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可以使我们的礼仪化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篇3

六龙镇,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城东面12公里处,总面积78.77平方公里,全镇辖11个村,居住有汉、彝、苗、蒙古等11个民族,总人口29821人。煤炭和烤烟是六龙的主要经济支柱,经济作物以大豆、辣椒为主,出产地道天麻、竹荪等中药材。六龙有326国道、方沙路、杭瑞高速、黔大高速过境,交通便捷,物流顺畅,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全省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是全市唯一的省级诗词之乡。

二、历史沿革

明建文六年,士大夫陈友德辞官回乡,水西政权慕其德、赏其能,重用为阿牧(总管),在陈友德的建议下,在今六龙“营上”修建兵屯驻军3万,修建石板街(取名增列东胜街),为今六龙雏形。明崇祯八年,更名为六龙。雍正年间,一皇亲国戚改谭姓来此居住,他们建宗祠,设义学,储义仓、成桥梁、造纺车以教乡邻。至乾隆年间,六龙成为四川至云南、贵阳盐道的必经之路,众多江西人到此栽种天麻、何首乌等中药材,成为商贸重镇。因省试发榜六龙人占了半榜而有“小荆州”美誉。

三、传统文化

(一)历史遗迹

数百年来,各民族儿女在六龙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修建了期望文化繁荣的文峰塔、表彰谭姓家族养子成才的花牌坊、象征谭姓旺族的谭家祠堂、道观三宫殿、崇拜龙图腾的回龙寺、重视教育的文昌阁和万寿宫、重视交通的永贞古桥、显示经济繁荣的戏楼、为官有作为的三道朝门等古建筑;古碑有“爱慈父母”石碑、满文石碑等;传统民居有谭姓瓦房和余姓瓦房;古井有大大小小二十余口。

(二)民族风俗

六龙最早的民族是苗族,人数极少。水西政权在六龙驻军3万彝族人,但未留下任何痕迹。来自江西的汉人为最多,汉文化为主导,过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和习俗,特别是春节龙灯游艺最为热闹和讲究。龙灯制作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变化,造型上发生了变化,色彩上加入了民间农民画的技法,更加夸张,更加喜庆,更加隆重。六龙还有传统的手工技艺“龙凤马匙”(汤匙、木瓢、筷子、木碗等)。六龙人大多信仰佛教,口头传说有《凤凰传说》、《九层衙运输暗道传说》、《奢香岭》等。虽然汉文化占有绝对优势,但也保留了如反映彝族人民生活劳作色彩艳丽手法夸张的农民画。

(三)著作文集

著有篇帙浩繁的《大定志略》、《谭氏家训》、《醉月草堂吟》、《宋蛟诗文联辑录》、《俗语韵对》、《四书韵对》、《醉枫吟稿》、《巾帼从军赋》等。《大方楹联选集》有近五分之二稿件来源于六龙人作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六龙人编辑出版了《迎春诗稿》、《映山红》、《六龙文艺》、《六龙撷英》等诗词和文艺读物。进入新世纪,共出版发行了诗文集数十部:《聚云轩诗稿》、《诗词百首译注》、《新醉翁诗词集》、《四雨轩诗词集》、《素心雁字》等。2006年9月成立六龙诗社,创刊《六龙诗词》。2011年《大方诗词选》六龙作者占三分之一,诗词、楹联在六龙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虽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高度重视,但由于财政困难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对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的投入较为不足,制约了一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挖掘、保护、研究与开发工作。

(二)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全社会的关注,更需要一批专业技术精湛的人才队伍,我镇从事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人员不足,特别是具有一定业务理论水平和工作经验的文化专业人才缺乏。

(三)是宣传力度不够大

我镇在相关媒体上对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搜集整理、保护工作等方面的宣传力度还不大,特别是有关文化的保护法规和政策,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的宣传在广度和深度上还不够。

(四)是认识水平不到位

不少干部群众尚未认识到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毁灭性开发、破坏性建设的现象存在,一些传统文化因素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五)是无序开发现象存在

开发导向与价值出现了偏差,导致出现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杀鸡取卵式”开发,盲目跟风、乱开一气情况不同程度存在。六是没有凸显特色、立足优势。满足于模仿借鉴别人,而缺乏创新、平淡无奇;仅仅照抄照搬其他地方,而千镇一面、邯郸学步。要有自己独特的“卖点”这一方面亟待加强。

五、思考与建议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

把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工作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加大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所需经费投入,同时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保护开发的积极性,参与传承和开发民间文化资源。

(二)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专业队伍

培养一批热爱民族文化工作,热心投身于文化工作,具有较强理论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重视文化传承和保护的研究、运用和推广。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把古镇建设的成果和旅游开发的特色(不同性或独特的卖点)宣传出去、推出去。

(四)是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极端重要性

从加强文化凝聚力和重构文化产业的大局出发,调动民间参与文化自我建设、自我修复的积极性,建立起一个丰富多样的、和谐发展的、良性互动的文化生态环境。

(五)是合理开发科学规划利用文化遗产

以传承为核心,以产业为纽带,培育一批文化产业市场,实现文化的振兴价值,注重因地制宜,立足发挥特色,开发与保护并重,有效保护与继承开发相结合,注重可持续开发。

(六)是大力扶持民间艺术和民间特色产品

特别是手工艺生产企业走向市场,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与开发文化产业,走劳动密集型旅游产品开发道路。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标志设计、传统文化、传承

一、 前言

标志设计在平面设计领域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现代标志设计的模式主要来自欧美,深受构成主义、国际主义、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等现代艺术潮流与流派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国际品牌的大量进入,本土自主品牌的不断诞生与成长,更加之奥运会、世博会等国际大型活动的举办,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标志设计的重要性。标志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视觉传达符号,代表着特定的事物并且内涵丰富,是将具有实像的具体事物来表示抽象的精神内容的一种象征艺术。

中国图形艺术早有起源,如商代青铜器上的饕餮图形、春秋战国时期的梅花篆、汉代漆器上的凤形、唐代的宝相花纹等,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中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

将中国传统图形与民族精神运用到现代标志的设计中,是设计出具有中国文化韵味和民族根基的现代标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不能将这种方式的结合理解成纯粹的拷贝、挪用,我们需要解构传统图形、了解传统文化,挖掘其可改造的创新点,从而美化标志的形,升华标志的韵。

二、 形的传承

标志首要的特性就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图形符号所具备的信息传播功能,人们可以通过标志对一事物产生印象、认同、记忆。它有助于建立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关联、方便了个人信息传递、企业观念的推广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它超越了语言,起到了进行沟通交流的桥梁作用。标志的独特功能造就其特殊的形式,要求简洁明确,一目了然,使人在较短时间内,对传达的信息有所了解。

在这些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为现代设计师提供了很多启示,而我们的设计师对此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譬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设计(见图1),采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作为标志主体图案的表现形式,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国出现,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并且至今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社会诚信表现形式。这种印章的造型,寓意北京将实现“举办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的庄严承诺。

再比如,靳埭强设计公司的标志设计(见图2)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成功传承。其标志图形借鉴了中国传统图案“方胜”,取其同心双合,彼此相通的美好寓意,结合传统图案“盘长”,寓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美好意愿。设计师以“方胜”为形,用现代图形的构成手法进行重新演绎,并赋予其新的形象寓意:两个菱形互相扣叠,象征着设计师和客户的密切合作;周围八个圆点则体现了公司多元化的经营策略。标志图形简洁而理性,虽源于传统图案,但又不全套照搬,通过对传统图案的解构重组,使标志更具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三、韵的启迪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对现代标志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借鉴作用。它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师法自然,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中国人自古崇尚“天人合一”,是先秦道家、儒家以及禅宗理念,是原始、质朴的混沌思维方法论的基本核心。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整体的、辩证的、因果循环的思维方式,强调事物各方面的辩证统一和相互之间的关联。譬如,太极图中的阴阳回转,汉代霍去病墓前伏虎石蛙的巧然天成,国画中写意的虚实相生等无不透射出传统文化艺术的审美情趣。这种“不似胜似”、“迁想妙得”打破了现实物体对人们想象力的禁锢,超越了自然与现实的界限,创造出一种现实世界并不真正存在的鲜活的艺术意境。若能将这种传统文化瑰宝延穿到现代标志设计中,必能让标志设计风韵倍增。

中国工商银行标志(见图3)以一个隐性的方孔钱币为形,不仅体现出金融业的行业特征也同样传达出“方圆的规矩”的哲理。标志的中心是一个“工”字,通过解构重组加入现代设计的思维模式,中间断开,使工字更加突出,同时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以断强化续”、“以分强化合”这种辩证同一的思想,体现出银行与客户的共存互利的实际意义。

再回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前文讲到了它的形,现在来看它的韵。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运用了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不到而意到”的写意精神,将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环环相扣,一个舞动着打太极的动态姿势传达出洒脱飘逸、行云流水的灵动和谐,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髓表达的淋漓尽致,同时,传达出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的美好祝愿。

“韵”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至高境界,是传统艺术的精髓,凝聚着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它是情与景的完美交融,是要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表现无限可能,体现出悠然意远而又怡然自足的姿态。笔墨当随时代——设计师也应随着时代的要求,赋予传统文化以新鲜血液,常用常新,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从而延展出更新、更深层次的理念精神。

四、结语

如今,科技化、信息化的时代到来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在全球化语境中,设计民族化并不意味着保守和守旧,而是创造性的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解读。中国现代标志设计要与国际相接轨、相融合,与各国设计界更好地交流合作,就必须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及时了解和熟悉当代设计的变化趋势,更好地掌握标志设计的国际通用语言。汲取清华,继承传统,以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粹融入现代化的设计语言,在融合与超越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从而开创属于当代中国的设计美学。(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楠.标志设计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2] 万昌平.评靳埭强的标志设计.包装工程,2002

篇5

1.建构的角度

错误的使用传统样式会导致复古建筑的泛滥,过于商业化使得传统元素只成为一种拼贴符号,单纯的模仿致使忽略了构造的意义。不应仅仅停留在传统样式的模仿上,因为其存在条件已经改变,而且人们的生活习惯已经和以往大不相同了。对传统材料的使用不应单纯的停留在样式的模仿,也需要符合这种材料的构造条件。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建构”应该是“源自建造形式稳定持久的表现力,而这种表现力又无法仅仅以结构和构造的角度来理解,也就是诗意的建造”。我国传统建筑是十分建构的,承重体系和维护体系有明显的区分,结构的受力特征十分明显。斗拱是满足大屋檐向外悬挑的受力构件,并因此也具有了美学特征。传递力的梁柱体系和用于护的砖墙或夯土墙有明显的区分。在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中,结构决定了建筑的“立面”。建造特点使中国的传统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形态和样式。我们可以以伍重对于《营造法式》的理解和再运用为例。这部著作对于伍重的特殊意义是,中国传统木建筑可以根据一定的法则和标准的构件来搭建,形成了变化多样的建筑类型。中国的横梁叠加结构和斗拱的使用,形成了丰富的建筑样式。标准的构建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形成不同的屋面样式,以适应当地的气候。伍重在悉尼歌剧院的设计中正是运用了这一原理来解决起拱壳的结构问题。此外中国木构体系还具有内在的抗震性能,屋面和榫头都能够很好的化解和吸收地震波。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建筑是值得我们进行再思考再理解的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和符号的表面。我们需要对传统建筑进行新的解读和理解,将它转化为我们现代所具有的建筑。

2.批判的继承

传统在汉斯-格奥尔格•斯达摩尔被称为“视界融合”的过程中不变转变自己。对于斯达摩尔来说,批判理性和传统是解释学循环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一种文化遗产中存在偏见必须通过隐藏在“其它”文化传统中的批判力量不断加以判断和认识。尽管批判性文化总是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世界,但他还是希望力所能及的弥补世界的“失魅”状态。通过批判的视角来看待传统,进行自觉地从新解读和创造,才会使传统文化富有新的生命力。传统建筑的价值在于它距今的时间,表层化的复制只能含混和抹杀时间,无法体现时间也就无法体现其价值了。批判性的继承,是我们对传统的尊重。重新解读、收集、创新使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获得活力。

3.精神的继承

继承不应仅仅停留在形式表面,也就是说符号。但是,在中国,我们普遍看到的是符号的运用,在梁思成先生的“仁立地毯公司”设计中,斗拱(中国传统建筑象征)被平面化的作为符号运用在外立面设计上,完全不再具有其本身的力学特征,仅仅成为一种装饰语言。而其后,也有大量的建筑师及其学者推崇这样的做法。符号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继承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将新的经验和见解融入到符号之中。其实,符号也在随着历史在不断变化发展,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恰恰也是在这变化中。

在内在精神上继承,值得一提的应该是建筑师王澍。普利兹克奖官网公布评委辞称:“王澍在为我们打开全新视野的同时,又引起了场景与回忆之间的共鸣,他的建筑独具匠心,能够唤起往昔,却又不直接使用历史的元素。”在宁波博物馆的设计中,他将传统城镇的格局和尺度融入到现代建筑中,把传统材料的运用同现代技术相结合,并使中国关于“山”“水”与建筑关系的美学进行有深度地重新转换。他曾说,“这栋建筑的意思出自宋代画家李唐的‘万壑松风图’,但我更在意的是,不只是这么说,而是如何让人直接在现场体会到。如果说,这种深度的诗意表达多少还是抽象的,博物馆在外墙材料上的探索就使抽象的诗意有了具体的物性和质感。”传统文化通过物质进行深度转换,传达给每一位来访者。这不仅仅是停留在历史符号上,而是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意境。

篇6

关键词:传统工艺;文化传承;白族扎染;大理周城

中图分类号:J523.2 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6-0042-06

由于民族文化自身的不可复制性和再生性,决定了它是一笔具有绝对优势的文化经济资源。在面临对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并重,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相得益彰的挑战面前,大理周城白族的扎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把传统的民族服饰文化作为经济的灵魂和精髓所在充实到扎染业中,使扎染成为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民族文化成为扎染的内在精华,实现了保护开发民族文化与发展民族经济二者的有机结合。白族服饰文化成为扎染业的一大卖点,扎染成为彰显白族服饰文化的一个亮点。

一、社区情况及研究对象

1 社区的基本情况

城地处苍山洱海之间,位于大理市喜洲镇北端,周城村北面是著名的蝴蝶泉,南距大理古城25公里,距州府所在地下关39公里。穿村而过的是“滇藏公路”即214国道,新建的大(理)丽(江)公路位于村庄东面,沿两条公路往北可抵达洱海、剑川、鹤庆、丽江、中甸等地。周城或称村、或称乡、或称镇、或称为办事处,名称各异,但其性质上一直保持着自然村为建制的格局。周城村是大理河谷平原的一个重要农村集镇,也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最大的白族聚集村落。根据当地的人口的统计显示:2008年周城村总人口9989人,其中白族人口9815人,占总人口的98.26%。此外,与周边村落的白族人口相比。仁里邑村4700人、桃源村1871人、上关村1383人,由此可见周城村确实是拥有白族人口最多的村落。

周城在历史上也曾经以农业作为支柱产业,主要种植水稻、小麦、蚕豆,偶尔也种植少量的土豆、豌豆,以及一些经济作物,如油菜、蓝靛、摸摸香等。但是,由于周城素来地少人多,耕作技术落后,水利灌溉极差,旱、涝、洪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以上诸因素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亩产量非常低,农业收入少。解放后,实行,周城白族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广泛地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进行农业生产,粮食产量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整个社区人多地少的矛盾仍然难以解决,粮食产量的提高仍然赶不上人口的增加和土地的减少。从20世纪初到1984年,由于国家和集体征地、修筑道路占地、私人建房占地等原因,周城的耕地面积日益减少。面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周城村民只得对传统的生存方式进行自我调适。村民已经认识到单一的产业模式很难再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于是,乡镇企业、工商业、旅游业等行业开始出现并蒸蒸日上,它们在整体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超过了农业。1983年和1978年相比,总收入中农业的比重从51.8%下降为23.3%,而手工业、商业、服务业的比重则从48.7%增加到76.7%;1984年,农业、工业等的总收入为32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70万元,仅占总收入的21.5%。至此,农业经济已不再是周城的骨干经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逐渐被现代经济所取代,周城逐渐发展成为了“以工为主,以农为辅,多种经营,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新格局。

2 大理周城扎染业的发展概况

追溯周城扎染的历史,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公元4世纪就已经有了扎染工艺,大理地区的扎染工艺历史也长达千年,周城地区的扎染则最先开始于明末清初时期,代代相传,至今已经有约三百年的发展历史。周城村历史上就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地方,其可耕种的土地有限,所以当地的村民都是倚仗“亦耕亦织”的双向劳作方式来维持生活,扎染业就是周城历史上村民维持生计、养家糊口的一项重要的传统产业。从历史上看,周城的扎染业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解放前,扎染业就是周城地区的主要行业之一,由于当时生产方式的落后,那时的扎染生产一直是以家庭作坊的形式进行,并逐渐成为当地农户维持生计、养家糊口的传统产业。德信和、得义和、复镇祥、裕金和、复玉和都是当时扎染行业中的一些著名商号,这些扎染商号的创立都凝结着创业者的艰辛。其中较为著名的德信和是一个叫YMS的村民创办的扎染作坊,YMS家数代从事扎染行业,他们家的扎染生产规模以及所生产的扎染商品的数量和质量均居于全村首位。刚开始,他们没有固定的销售商铺,只能采取沿街叫卖的方式。YMS从喜洲按一定标准买回布匹进行加工,自己设计图案,染成后将成品销往附近的剑川、兰坪等县。全家九口人,染布的就有三四人,用三个染缸轮流浸染,染成后用马驮到异地销售,驮运的过程也十分辛苦,到剑川往返大概需要四天,到丽江则需要十天,所以常常需要在外夜宿数天。为尽量节约路上的时间,YMS有时候会选择抄小路走,但是却不得不提防沿路可能出没的土匪。总的说来,扎染生产虽然历史悠久,起步较早,但早期的扎染却是赢利不多,像YMS家这样,在扎染上投入本钱近七八百大洋,而一星期的营业额约为八九百块,实际上一星期的纯收入是七八十块甚至最少时才二三十块,遇上白布价格上涨的时节,甚至还会有亏本的可能。虽然扎染生产回报不乐观,但它还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存活了下来。

第二个阶段:1962―1984年,周城实行化以来,扎染作为周城境内拥有悠久历史、表现民族风格的传统民族工艺受到乡镇企业的重视,于1984年5月,周城民族扎染厂的前身“蝴蝶牌扎染厂”正式成立,由此开始了周城扎染生产的工厂化时期。扎染厂成立之初条件相对较差,设备简陋,全厂仅有五个染缸,主要生产扎花布、平板布和两面布等,生产的产品也大多经由云南省外贸局远销香港、日本以及美国等地。1987年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工厂效益的提高,机械设备得到不断完善和改进,民族扎染厂内部的生产运作机制也相应建立和完善。扎染厂采取统一下料、统一印样、分户扎花、统一浸染、分户拆线、统一漂洗、统一销售的方式组织生产,整个扎染生产过程牵连着工厂和各家各户的村民,这种生产方式曾经被记者形象的称为“没有围墙的工厂”。扎染厂在对白族传统艺术的发掘、整理以及改进方面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周城民族扎染厂自建厂以来,陆续获得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承认,尤其值得强调的有两件事:1996年周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扎染艺术之乡”;1998年周城扎染厂被国家民委等五部委列为“九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产品定点生产企业。

第三个阶段:虽然扎染厂的出现某种意义上代表了扎染生产的进步,但是,发源于落后生产力状况下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并未像当初的马帮文化一样消失殆尽,而是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在扎染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周城村民致富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并且生机盎然,形成了这个时期扎染作坊式生产与工厂化生产并存的特殊局面。首先从实际表现来看,手工作坊如今已经能与周城扎染厂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共同竞争市场,并凭借其自身灵活开放的组织结构优势取代周城扎染厂成为云南省外贸局的主要合作伙伴。YJ是周城村委会七社一家扎染作坊的负责人,他简要地向我解释了云南省外贸局与周城扎染厂以及私营作坊之间的关系。“1992年,云南省外贸局到周城来采集出口到境外的扎染商品,本来他们这些经营私营作坊的村民也想通过这次机会把自家的扎染商品卖出去一些好赚笔钱,但是,当时的手工作坊受到了集体企业的排挤而没能接到任何订单,所有的订单都被周城扎染厂垄断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巍山县那边得到省外贸局的订单忙不过来时会将部分订单交由他们周城的私营作坊完成,通过这种相互提携的方式,他们每年也都能拿到一些国外的订单,现在他们家的作坊生产出来的扎染桌布已经出口到泰国、巴西、日本等地。”

从理论上来讲,周城村的扎染手工作坊从传统走到现代,经受住了各个时代的严峻考验并最终成为当地的主要致富产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也是民族经济的一个自我累积、自我适应的过程。一方面,扎染手工业作为一种典型的民族经济,本身不是一蹴而就的经济模式。因为民族经济是一种分散的、最为民族地区群众深刻自主性发展的社会行为,所以它的发展并不能靠庞大的、完整的经济发展方略就能解决,而是要靠民族经济的实践者们通过长期不断的实践累积而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平稳发展的经济模式。另一方面,民族经济是最直接面对市场的经济模式,它依靠接受市场微量的经济因素进行自我调控,面对不可测量的经济现实进行灵活的生产经营,所以,它有可能一下子就打进国际市场,也可能长时间只能在本乡本土流通和运转。由此可见,扎染生产呈曲线型发展道路是由其自身属性来决定的,任何想做超越式、跳跃式发展的想法都是不能实现的。也正是因为扎染生产经受住了各个时代的艰难考验,自身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做了太多的自我调试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所以如今才能在白族文化传播和当地村民致富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如今周城的扎染生产仍然继续着家庭作坊这种古老的经营方式,而且周城农户经营扎染业的具体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绝大部分农户只是将扎染业作为农业生产之余的副业行为,属于家庭副业范畴。由于要兼顾农业生产,农忙时候往往无瑕顾及扎染生产而暂时性停产,所以,扎染生产在这些兼业农户家庭中也呈现出季节性的特点。而在这部分兼业扎染的农户当中,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一种农户家庭是既生产扎染又销售扎染;另一种农户家庭则只经营销售环节,扎染成品也直接从当地其它扎染生产作坊现成取得,自身只用在周城街道上租用店铺来销售扎染商品。这些只管销售的农户还可以根据自家的特殊情况,增加一些扎染以外的经营项目以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比如在周城随处可见的家庭旅馆就是充分利用白族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这一民族文化亮点作为经济卖点的。店铺后方的自家厨房和院子可直接利用来经营家庭式餐馆,白族民居的天井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饭厅,客人在品尝地方风味的同时还能亲身体验到白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文化,所以很受游客的喜欢,有些游客还特地慕名前去这样的家庭式餐馆就餐,而对于餐馆老板而言,在家里开餐馆,不但节约额外租用店铺的成本,还能就近使用家庭内部的劳动力,何乐而不为呢!

二、扎染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扎染,它的美妙之处不止于其做工之精巧、设计之独特,更显于其用料的自然天成,纹饰图案的古朴象征意义及背后所蕴藏着的厚重的白族历史文化。白族用取自自然的染料,渲染出一块块在蓝白相间的天空下,多彩的蝴蝶在快乐地飞翔、歌唱的色调谐调、意蕴隽永的扎染布,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认知,也蕴含着他们对人生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也是民族心理和精神世界的折射。

1 以蓝、白为主的色调

周城白族的扎染以蓝、白二色为主调和基础,两种颜色之间过渡自然。这种过渡一方面是靠扎花时掌握针法的松紧以使图案相间处有缓冲地带,另一方面是由于扎染采用植物染料,经过漂洗后略有脱色,色彩的对比淡化,反差趋于缓和,蓝白相间中透出一种朦胧、柔和的美感。蓝、白两种颜色在色系上均属冷色调,给人的感觉是宁静、平和、淡泊,这与白族人民传统以来善良、平和的民族性格和开放、宽容的心态是一致的。白族是一个尚白的民族,认为白色是吉祥的象征,把“白”作为自己的族称,以白色为服饰的基调。而青色(包括蓝色)则有希望、纯朴、真挚等意。青白结合即表示“青青白白,光明磊落”。周城扎染的色彩偏向实际体现了白族人民内心的平和及对淡泊宁静的追求。有人曾经这样说周城的村民和他们的扎染:“若不是一个淡泊和宁静的民族,若不是一个勤劳和智慧的民族,是决不会有闲心和耐心来做这样一件极需耐心和细心的工作的。而现在的周城人民,正是凭着这种细心和耐心,加上勤劳和勇于创新的智慧,一步步地走向了世界。”

2 蝴蝶纹饰

尽管周城白族扎染的图案十分丰富,但是,徜徉在周城扎染工艺品的海洋里,很多人都会发觉在众多的扎染图案中周城人似乎对蝶蝴图案倾注了更多的热情。白族扎染之所以如此钟情于蝴蝶花纹图案,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内因。金少萍女士在《白族扎染――从传统到现代》一书中对白族扎染中喜用蝴蝶母题作了几种解释,一为蝴蝶象征多子和生命繁衍,二为蝴蝶是美丽的化身,三为蝴蝶是忠贞爱情的象征,四为花与蝶的共生。蝴蝶雌雄后一次摆子无数,因而往往成为多子和母亲的象征。寓意生命繁衍、人丁兴旺。白族地区的孩童至今仍恪守着“不能打蝴蝶,否则母亲的会疼”的古规。结合白族自古以来即存在的生殖崇拜之俗,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了。剑川石宝山石窟中的“阿央白”崇拜、大理白族的绕桑林会,也都是这种生命意识的体现。与此相关联,凡是多子、生命力强的动植物也都成为人们崇拜或喜爱的对象,蝴蝶的多产正适合了人们延续生命的意识和心态,故蝴蝶成为周城白族扎染图案中一个常常出现、恒久不变的纹饰,寄托了人们对生育的一种希冀和追求。

3 共同的染神信仰

在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着梅、葛染神的传说故事。在周城白族村中,原来在北本主庙中有梅、葛的塑像,与杜朝选本主供在一起。可见,扎染已从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领域上升到了白族人的精神境界,从日常用品升华为精神信仰,构成周城白族特有的民俗文化事象。

三、发展扎染业与保护、传承白族服饰文化并驾齐驱

扎染之于白族传统服饰的关系就是生产方式与生产对象的关系,扎染工艺是一种生产的方式技术,而白族传统服饰就是这种生产技术的载体。在周城漫长的历史文化中,扎染与当地白族人家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融为一体。在传统的周城白族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扎染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日用品,用扎染布 制作的门帘、窗帘、桌布、挎包以及各类床上用品在白族家庭中随处可见。但扎染的社会功能最显著的表现还是其在当地妇女传统民族服饰上的装饰性运用,这种装饰作用首先体现在头饰上。在周城,中老年妇女的头饰大多用扎染头巾作为装饰,这是该地中老年妇女最具特色的服饰特点之一。作为头饰的扎染布料多是纯棉布,有的还是手织土布,有的则是毛巾布。规格一般是40厘米×40厘米或者是40厘米×60厘米。布料底色均是蓝色或湛青色,花纹是小碎花,其中尤以蝴蝶花样的居多。作为头饰的扎染头巾,一方面是周城白族中老年妇女服饰的一个鲜明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周城白族地方文化的特色在服饰上的一种体现和象征。过去这种头饰装扮只在周城妇女中流行,所以看到这样的头饰就可以断定是周城的白族妇女,现在由于周城白族与大理地区其他村落的白族的经济交流,这种服饰文化也随之在其他白族社区中扩展开来,如洱源、挖色等一些地方的白族妇女也采用了与周城妇女同样的头饰装扮。其次,扎染工艺还被运用到了白族服饰中衣袖部位的装饰。周城中老年妇女传统民族服装的衣袖上往往都会镶有一道扎染布,花纹也多是蝴蝶图案之类的小碎花,用于上衣的装饰和点缀之用。再者,白族服饰中的围腰的腰带也多是用扎染布缝制,再在扎染布上用机器绣上各种图案和纹样做点缀,白族围腰带的装饰丰富多彩,有绣花、挑花、贴花、梭花、纳花、色布贴花等。如今周城村内有的人家专门加工这种腰带,周城出售白族服饰的店铺内也都有销售这种款式的腰带。用扎染布缝制的腰带既结实,纹样又有层次且素雅大方,不仅深受中老年妇女的喜爱,也吸引了一批年轻的女性使用,以至于这种用扎染布缝制并机绣有各种纹样的围腰带成为了周城白族妇女围腰带的一种固定式样。在现在的周城村,兴起了一类专门从事机械绣花的服装加工店铺,据当地人介绍, “这种店铺也是近几年才取代手工绣花而逐渐增多的”。店铺以加工民族服装上的装饰图案、扎染小商品,如挎包和壁挂布袋上的花样刺绣、帽箍上的绣花等为主。一台绣花机长约4、5米,两边均有操作台,开动机器时可以两边同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种店铺的机械化生产适应了扎染服装批发的数量多、时间紧的实际需求,所以能够大势流行开来。

周城地处交通要道,通达四方,由于其天然的旅游资源优势,旅游业起步较早,早在80年代就是大理地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因而周城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多年。但是,为什么周城村绝大部分的白族妇女仍能保持着传统的民族服饰呢?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妇女的服饰变迁几乎都是朝着传统服饰逐渐消失的方向发展的,民族的传统服饰也被偏见地认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表现形式而遭到本民族审美观的摒弃,传统的服饰审美意识逐渐被现代的审美意识代替。尤其是像周城这样经济相对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贸易的客观需要,与汉族地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都不可避免地会深受汉族文化和价值取向的冲击。按理说,周城地区的白族妇女是最有可能摒弃白族服饰而选穿汉族服装的,而现实的事实是,在周城村境内的妇女,在穿着服饰的取向上表现为传统服饰和现代服饰的结合。具体表现在:周城中老年妇女仍然保持民族传统服饰,一些年轻女孩则选择汉族的现代服饰。很有趣的一个结合便是:在周城从事扎染作坊的成员基本上都是中老年妇女,年轻女性一般不会选择这项职业。由此可见,扎染业的发展与当地白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确实存在一定的联系,换而言之,扎染业既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它又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着自己的努力。相比较其他的白族社区,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扎染业的发展在周城白族传统服饰传承中的特殊作用。在下关至大理之间的太和村,也是有着上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的白族村寨,同样拥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如今该村的村民中白族人口占97-8%。但是存在与周城村截然不同服饰取向,太和村的妇女平时基本不穿白族传统服饰,甚至是中老年妇女也选择汉族的服饰,只有在火把节这样白族隆重的传统节日中才看得到穿着白族服饰的妇女。不仅仅是太和村,下关到蝴蝶泉沿线的村落都很少见到像周城村这样密集地穿着传统白族服饰的景象。

周城妇女利用扎染业保护白族传统服饰文化,具体表现在:

篇7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031-02

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累积下来的,充分体现了我国陕北民族共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

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体现,体育活动体现在各方面。历史悠久的体育文化更是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蕴含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识和精神价值。陕北的体育文化有着长远悠久的历史,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如何保护、传承、发展陕北体育文化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是时代的结晶,充分代表了当地民族的生活状态。但是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现代娱乐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陕北传统体育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根据数据显示,有些非物质文化显然已经消亡或者正在从现代人的生活中消失。因此,我国党和政府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我国政府经讨论决定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日,各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但是,如何切实有效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保护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亟待探讨。

(一)政府应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

我国党和政府应该出台相应保护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政策,加强对传统体育的重视,清晰认识到传统体育的重要性,并且对破坏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群众给予一定的处罚并进行深刻的教育。政府应该从多个角度去保护陕北体育文化,除了出台相关的政策之外,更应注重的是思想教育和引导,带领陕北当地群众如何更好地保护传统体育文化。毋庸置疑,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和传统体育的知识问答会是保护陕北体育的最好方法之一。这样既可以让当代青年深刻地认识到当地的体育文化,也可以起到保护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作用。

(二)树立正确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观念

陕北民族个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观念,形成“从我做起,从陕北民族做起”的风气,让体育非物质文化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来看,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陕北地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多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衰落与周边的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人都推崇现代全球化发展的新兴事物,如网络游戏、奥运比赛等项目。陕北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已逐渐被忽略甚至被遗忘,所以,保护陕北传统体育文化,人民群众占据主体作用。特别是年轻一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数年轻人的认识和心理倾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发生根本的转变。现在的青年人几乎已经脱离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学习与认识,作为老一辈的陕北人,也应当传授传统体育文化知识给后代,教育后代。

党、国家、人民群众不仅要保护好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更要做好传承和发展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工作。

二、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一)深入群众,广泛宣传

陕北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漫长的文化历史,显现了陕北民族体育文化艺术资源丰富。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由此观之,深入群众广泛宣传,加强公众的整体保护和认识能力是必须的。现阶段,还应该广泛宣传我国的非物质文化相关法律,促进陕北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弘扬。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积极支持并组织新闻媒体开展专题采访、报道;积极发动多项体育文化研究、表演;举办体育活动展演、论坛、讲座等活动,促进陕北体育文化的传播,增强陕北地区人民甚至全社会保护和传承陕北体育文化的意识。

(二)加强对陕北体育文化传承的引导和指导性培训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无非就是年轻一代,开展体育文化遗产保护、鼓励和支持陕北体育文化传承的活动是一项重要措施。党和国家要增强体育文化传承工作,能够使年轻一代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保护和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义务;同时,应当赋予年轻一代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重任和发展传统体育文化的责任。作为陕北民族人民,应自觉将自身所掌握的体育文化传承下去,做到后继有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进一步推进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弘扬和推动陕北地区体育文化的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以及推由缁峋济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年轻一代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明确的目标方向,或是有的人追求片面性的东西和利益,导致不能正确传承发展。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陕北地区民族甚至全国人民进行引导、指导性培训,给他们明确党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条例规章等,正确引导他们向正规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对体育文化传承人的教育培训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应该有效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如陕北地区的陕北秧歌、安塞腰鼓、靖边跑驴、边鼓等,广泛宣传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性。事实上有很多人认为,传统体育文化的意义不大,或者他们会带着一种疑问,时代是进步的,没有必要去传承古老的传统体育文化,也认为不能体现陕北民族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他们有着先入为主的思想,认为当代的体育活动才是最有意义的活动,才是最能体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一种时尚方式。无可厚非,这是一种不积极又不具时代性的想法。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是时展的结晶,能体现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

三、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一)陕北地区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文化生活融合速度也不断在加快,其深度也在增加。另外一个外力因素就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带来极大挑战和冲击。而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限制,陕北传统体育文化大多数都是通过言传来继承和发展,存在“交流面”狭窄等问题。加上作为青少年传承的这一代,“崇洋”更加使陕北传统体育文化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除此之外,个别陕北地区人们还坚持着“原封不动”的思想观念,保守观念根深蒂固。认为“传统”就是一成不变,就是要原封不动地去传承,而年轻一代的思维恰恰相反。所以造成意见的不统一,逐渐中断了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再者,传统体育活动一般都是群众自发性的,缺乏有效传承和活动组织。可以说,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发展的困境,随着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水平的提升、艺术品位、表现形式等多种因素对陕北体育文化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二)陕北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建议

第一,将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相融合,更好地传承下去。我们重视传统体育发展,就要将传统体育继承和创新发展引入规范化、轨道化发展体系。除此之外,传统体育处于困境之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少传统体育文化人才,以及多数年轻一代对其缺乏认知和认同。只有适当地将传统体育文化列入到学校课程中,才能最有效、最直接地解决该问题。

第二,党和政府应该要起到主导作用,带领陕北地区人民群众努力开展各项传统体育活动,如陕北秧歌、安塞腰鼓等富有代表性的活动,这些体育活动是陕北地区民族经过长期劳动生产和社会实践形成的。因此,党和政府应该要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指导,确保传统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

第三,构建多种平台,营造传统体育继承发展氛围,甚至带动全国人民发展陕北体育活动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否认,要想做好发展陕北体育文化这项工作,就必须要借助多重平台。无论是在陕北地区的传统节日,还是在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应处处以“发展”的观念去看待传统体育文化。

第四,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本身也应该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市场和传统体育发展相结合,实现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想要壮大兴起陕北传统体育,就必须要重视传统体育的市场化,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政府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将传统体育文化引入到市场之中,通过陕北传统体育的市场化,为传统体育经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通过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我们深刻地意识到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是经过漫长的时间而产生的一种非物质文化。体现出了当时陕北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娱乐方式,是陕北地区的文化结晶,更是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陕北传统体育文化也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我们不但要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要赋予体育文化生命力。政府要制定相关机制进行调控,鼓励以文化艺术节的形式大力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活动。

另外,把陕北传统体育置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中,就必须要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规律对其展开探讨。保护和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过于保护,可能会造成传统体育文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保护和发展”应该是同时进行的,并不是“原汁原味”地保护,陕北传统体育文化也要发展,可以适当添加现代化元素,但又不失传统体育文化的味道。

四、结语

陕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申请非物质文化z产,可以从文化、民族和体育发展的整体中研究与保护,这不仅对国家和民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传统精神和传统文化,增强我国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陕北地区民族地区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既要受到保护,又要发展,这永远值得我们去探讨。

参考文献:

[1] 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保护[J].科技信息,2008,(24):510-511.

篇8

关键词:传承民族文化 学校 家庭 社会 三位一体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这个过程因受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终形成文化的传承机制,使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1]民族文化传承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是整个民族共同体永恒的话题。少数民族文化构成了文化的多样性,任何一种少数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且不能被取代的,所以传承民族文化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学校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导场地,家庭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首要基地,社会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支撑力量,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作用,但是目前,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却出现民族文化的孤立传承现状。

一.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孤立传承民族文化现状

1.学校与家庭缺乏沟通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理应承担主要的责任。但是反观目前,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课程内容空洞、晦涩,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家庭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另一重要渠道,却被人们所忽视,然而“家庭教育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任何家庭及其教育都有其民族归属性。”[2]所以家庭中的民族文化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它是传播民族文化最直接的方式,能带给儿童最直观的体验和影响。学校和家庭这两个强大的传承场域缺乏沟通,加深了其传承的孤立性,成为传承民族文化之路上一道必须逾越的鸿沟。

2.学校与社会缺乏联系

“民族传统文化植根于社会生活之中,社会既是民族传统文化之源,也是传承之基”[3]。社会是民族文化的资源宝地,同时应该是传承的始源。但是人们几乎把传承的重担一味的交给学校,而学校出现选择性传承,在其传承过程中形式化严重,缺乏生活性和社会性,并没有把民族文化真正的与实际生活和社会联系起来,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甚至会造成文化断层和消逝。因此,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使得传承民族文化不光体现在课堂中,更加体现在生活中,在课堂上注入社会性和生活性的元素,使得民族文化具备丰富多彩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3.校内场域和校外场域的断层

“民族文化场域是文化主体与文化空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结果,在依赖一定的物质客观条件的同时,它更是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4]校内民族文化场域和校外民族文化场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传承体系,但是校内文化场域和校外文化场域的断层,造成文化缺失和传承的不完整性。校内民族文化传承整体上以课本教材的讲授形式展开,注重对文化知识感官上的理解和体验。校外场域主要注重对生活上的实践价值性,将民族文化与生活紧密相连,通过侵染的方式,根植于儿童心中。但是这种方式很难在理论上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学生的文化意识还是停留在浅层的实践中。这种校内外传承场域的断层显然严重阻碍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二.“三位一体”支持系统对于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价值

这里的“三位一体”支持系统指的是:在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构建以学校传承民族文化为主导,以家庭传承民族文化为基地,以社会传承民族文化为支撑力量的三方位相结合的支持系统。

建立“三位一体”支持系统对于学校传承民族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1.有利于“活”的传承民族文化

所谓“活”的传承民族文化是相对于“呆板”的传承民族文化而言的,其传承方式更灵活、传承内容更有综合性、传承目标更有价值性,儿童不再是被迫的接受民族文化,而是主动地面对民族文化。但是目前,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时,面对升学压力,民族文化课程便成了主流科目的牺牲品,被搁置一旁,不被重视。课程规划易出现选择性传承,内容碎片化,内容偏重知识性,与实际生活相脱离等现象。“三位一体”支持系统的建构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系统知识性、家庭传承民族文化情感上的感染力、社会中民族文化的鲜活力,三者密切配合使得民族文化呈现一种“活”的传承状态,文化是活的,人是活的,方法也是活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民族文化永久的活力和持久性,使民族文化“活”下来。

2.有利于培养立体文化人

“培养立体文化人,意味着儿童不是文化接收的‘器物’,也不是文化传承的‘载物’”。[5]儿童是有着自己独立意识的个体,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应当是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筛选和批判的一个文化融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能够主动的建构知识、对文化有一定的判断和反思能力、能够适应社会,这便是立体文化人的表现。显然,光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来独当一面是远远不够的,家庭和社会作为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辅助场所,也应当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在“三位一体”这样的传承模式下,对课程中所学到的民族文化加以甄别和筛选,然后投放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不断的反思与总结,为指导实践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为我国培养出一批立体文化人。

3.有利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整合

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例如民族习俗、、民族精神、民族建筑等多种民族文化。但是民族文化零散混乱,缺乏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和运作规范。总体来说,大致可分为:学校当中的符号性民族文化、家庭中的生活性民族文化、社会中的实践性民族文化等,三大场域对民族文化各自孤立传承,缺乏合理的整合,使得家庭与学校脱节,学校与社会脱节无法保证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和保存。“三位一体”支持系统能够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民族文化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合力,避免了民族文化缺失现象的发生。

三.如何建构“三位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支持系统

1.学校与家庭紧密衔接

家庭作为儿童接触民族文化的第一场所,其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对儿童习得民族文化都有着无形的影响。学校作为规范的教育场所,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既定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因此,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衔接,把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在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建立起沟通信任的桥梁,让家长也了解民族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性,同时积极配合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步伐,起到一主一辅的作用。

2.学校与社会密切互动

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不仅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同时可以提供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活动,为民族文化提供真切实感的情景。相比之下,学校所习得的民族文化知识大多偏重纯理论性和知识性,学生缺乏对民族文化活动的深切感知和领悟,难以获得真实的感受,缺乏亲身实践,无法在情感上有所体会。因此,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是很有必要的。首先,鼓励学生把学校习得的民族文化知识带入到社会这个鲜活的环境中进行实践,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其次,学校引入社会中濒临绝迹的文化遗迹,保护民族文化的完整性。最后,可以在学校中开展专题讲座,邀请社会中精通民族文化传承的专家学者,给学校注入一股新鲜活力,给学生带来全新视角学习民族文化的方法,使得师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传承民族文化知识。

3.建立长久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支持系统

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导场所,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大使命;家庭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首要基地,在对儿童的认识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潜意识作用;社会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延伸和支撑力量,民族文化是活的,因而需要社会这个场所让其栩栩如生。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密切配合,共同传承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首先,以学校作为其传承的主体,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开设有针对性的文化课程,保证课时和质量。其次,以家庭场域为辅,通过家长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与提高孩子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最后,重视社会这个大环境对于传承民族文化的支撑力量,学校、家庭所学习的民族文化在社会中不断的得到实践和运用。

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所积淀出的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瑰宝。但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不单单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同样也是家庭和社会不可推卸的重任。只有三者共同建构起“三位一体”的支持系统,民族文化资源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播,民族文化也才能持久的传承下去。因此,发挥学校传承的主导作用,发挥家庭传承的基础作用,发挥社会传承的延伸和支撑作用,三位一体、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承体系才能建构起传承民族文化之桥梁。

参考文献

[1]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J].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范婷婷.家庭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1):33-34.

[3]王军,董艳.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143.

篇9

【关键词】苗族服饰纹样 图腾意象 历史原因

“图腾”是古代社会人们对认为是其祖先或保护者的崇拜物,包括动植物、无生物的东西,甚至是某种自然现象。这些图腾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常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民族的服饰上往往将民族的图腾崇拜物绣在纹样中,这样,民族服饰就成了图腾纹样的载体。

图腾纹样是苗族服饰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类型多样,设计精巧,充满神秘及美感。其表现出苗族人民对民族起源、祖先以及神灵的记忆,对美的追求。

一、苗族传统服饰纹样中的图腾意象

苗族传统服饰纹样中的图腾主要以动物纹样为主,包括蝴蝶、鸟、鸡、龙、鱼等图腾意象。

1.蝴蝶意象

蝴蝶纹样(图1)在苗族传统服饰中随处可见,拥有各种形态。如黔东南一带的苗族服饰,蝴蝶纹样造型多达几十种,包括人面人身型、人面蝶身型、人面蝶翅型、蝶身鸟足型等。蝴蝶一般与枫树同时出现,因为枫树是万物之源,蝴蝶是苗族的始祖之一,所谓的“蝴蝶妈妈”,伴随枫树而生。蝴蝶纹样出现在苗族服饰的衣肩、衣袖、腰、裤脚等部位。如贵州清水江一带的苗族服饰,在两袖和腰部大都是蝴蝶纹样。这些蝴蝶及枫叶纹样多以红、绿色为主,红色代表生命的成熟,绿色则象征生命的生机,表现出苗族人民对生命的向往与赞美。

2.鸟意象

苗族服饰中有一种所谓“百鸟衣”的服饰,因服饰纹样中有许多鸟纹而得名。与蝴蝶纹一样,鸟纹(图2)也是苗族服饰纹样中被广泛使用的纹样之一,在苗族许多地方都有形态各异的代表。如湖南凤凰的苗族服饰,往往运用写实手法,平面剪影式地绣上各具形态的鸟纹。贵州台江地区的苗族服饰衣袖、衣背上,常常绣着雄鹰展翅、山雀觅食或想象的人面鸟、龙神鸟等鸟形纹样图案;巴拉河流域的“嘎闹”苗族衣袖上,则是以展翅飞翔的鸟形飞禽为中心,配以蝴蝶、花卉等的纹样图案。云南的“花苗”的服饰衣背及围腰上,一般都是一幅栩栩如生的鸟纹图,或用写实手法,为几何状的孔雀展翼;或用写意性的线条状模糊鸟纹图样。

3.龙意象

龙被视为苗族的保护神和精神寄托,而被苗族人民所重视与崇拜。因此,在苗族服饰上,龙纹样处处可见,无论是衣袖还是围腰都绣着龙纹(图3)。在苗族人举行祭龙仪式时,苗王所穿的接龙衣衣领及胸前背后也绣着龙纹图样。这些龙纹形象各异,没有统一的模式,由苗族妇女按各自的想象和审美观自由发挥。但多为幼龙,没有角,动物原型组合特征较明显,包括龙头蛇身的蛇龙、龙头鱼身鱼尾的鱼龙、龙头鸟身的飞龙、狮身龙鳞的狮龙、龙头蚕身的蚕龙等。不同于其他民族对龙的畏惧,苗族服饰纹样中的龙纹多位苗民或骑龙或驯龙或戏龙,即龙可以为人所控制,并非神圣不可侵犯。

4.鱼意象

在苗族服饰中,有龙纹的地方,往往就会出现鱼纹(图4),因为苗族人认为鱼与龙是可以互变的。而鱼纹又常以交鱼纹的形式出现,苗族妇女通过对鱼类情景的描绘,寄托了她们对民族代代繁衍、人丁兴旺的祝福与向往。这些鱼纹多写意性,人首鱼身、龙头鱼身、鸟头鱼身,甚至用鱼身做花瓣等,造型丰富。这种臆造的、自由想象的鱼纹,最为典型的是“然构”(苗族对鱼的称呼),其长胡子、大嘴巴、修长的身体,俨然是一幅“鱼公公”的形象,是苗族强大生命力的象征。

此外,在苗族服饰纹样的图腾意象中,还存在牛意象、鸡意象等。如许多地方苗族妇女的腰围,都是将衬布做成牛角形状再系上,服饰上的一些桃花图案也是牛角形状。贵州一些苗族女性服饰,有一种叫鸡毛裙的,裙尾绣着许多鸡毛,象征繁荣昌盛。

二、苗族服饰图腾意象的历史成因

上述苗族服饰纹样中的图腾意象,是苗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反映和美的追求。图腾意象多样,寓意各不同,但不外归为两类: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

(一)祖先崇拜的历史原因

任何民族对祖先都有着无限的缅怀与追忆,苗族人民也通过各种图腾表示对祖先的崇拜。服饰文化研究专家杨昌国指出,作为原始时期民间艺术传承的苗族服饰纹样,主要以动物纹样为主,反映了当时的渔猎、农耕、群婚等生产生活方式,表现出了对祖先的敬仰、缅怀和崇拜。苗族居住中原地区,其先人蚩尤带领的九黎部落被黄帝打败后,苗人流离失所、颠沛流离,从中原一路南下到蛮荒山林里栖息,而被称为“蛮”族。在苗族服饰纹样中,有相当多的纹样及色彩记载了苗族历史上的大迁徙。如苗族著名的“大花苗”服饰,其衣服纹样最上部是天纹,下部是地纹,左右是山水纹,中部是耕田纹;裙子则用红色与黑色代表天和地;在衣服与裙子接壤的中部则是黄、蓝、绿三种色彩的条纹布条,分别象征黄河、平原和长江。苗族人民就用此记载自己祖先的迁徙历程,表达对祖先的追怀之情及对故土的眷念之意。

苗族服饰纹样中有不少是枫树纹样,伴随着蝴蝶纹,也是与先人蚩尤相关。在苗族的传说中,枫树是蚩尤战死时的武器转化而成,蚩尤的鲜血将枫叶染红并在秋天展现。正是枫树生下了蝴蝶,蝴蝶的蛋造就了人类与万物而成为苗族的祖先――“蝴蝶妈妈”。作为对祖先的崇拜,苗族服饰中有大量的蝴蝶单独纹样或伴枫纹样。这些蝴蝶纹样并没有统一式样,苗族妇女按自己心目中的“蝴蝶妈妈”形象绣出不一样的“蝴蝶妈妈”。有的在蝴蝶的两翅间或腹部绣上一个胖脸、圆眼的人头纹样;有的在大蝴蝶中套上小蝴蝶,满园飞翔;还有花蝶合体、蝶鸟合体等纹样,都体现了苗民将其视为祖先的崇拜。

(二)生殖崇拜的历史原因

在历史的长河中,苗族人民一直生活在迁徙与战争中。自然灾害,尤其是长期被追剿残杀,使得苗族人口伤亡惨重,因此,苗族人民十分渴望其种族的繁衍与人口增长,生殖崇拜也就油然而生。这也是在苗族服饰纹样中,蝴蝶、龙、鱼等纹样常以不同造型,左右或上下成双结对出现的重要原因。

蝴蝶纹是苗族服饰纹样中的常见纹样,除了祖先及美丽的形象等因素外,还有能作蛹产卵的生殖原因。《苗族古歌》对蝴蝶的来历与作用有详细的描述。据传,枫树心孕育了蝴蝶妈妈,她与泡沫相恋,生了十二个蛋,由脊宇鸟孵出来,白蛋、黄蛋、花蛋、长蛋、黑蛋等分别孵出了雷公、姜央、老虎、水龙、水牛、狮子、鱼等,由此产生了人类与万物。因此,蝴蝶妈妈成为人类与自然万物之源。正因为此,蝴蝶形象成为苗族服饰纹样中最不可缺失的纹样,虽然其造型及配色多样,但无一不包含多子多福的寓意。

因为脊宇鸟孵出了十二个蛋,苗族人民就将其视为生殖的象征。在苗民眼中,所谓的生育就是鸟进入了女性体内的结果。所以在苗族服饰中有“鸟啄石榴”“鸟占牡丹”等纹样,无不与生殖相关。在黔东南一带的苗族服饰纹样中,有不少是“鸟龙”图案,鸟是雄性生殖器的象征,龙则代表了雌性生殖器。其中不少是鸟龙连体交靖情态,生殖意义十分明显。

苗族是由中原迁徙至南方的,作为远古中原民族生殖、繁衍崇拜物的鱼自然也为苗民所崇拜。在苗族文化中,鱼是繁衍后代的象征,因为苗人认为鱼产子多,生殖功能旺盛,两条鱼头相对的样子形同女性,富有生殖的含义。在黔西南一些苗族地区还有“杀鱼节”,大家欢聚一堂吃鱼,以此象征子孙兴旺、繁荣。这种鱼图腾意象反映在苗族服饰的方方面面,如鱼腹有子纹样,象征女性怀孕;人鱼交叠的纹样是男女的象征;花瓣丛中鱼嬉的纹样,代表了男女交合中的嬉戏;甚至将童帽也做成鱼形,寄托了对孩子今后自由快乐和有强盛的繁殖能力、家族兴旺的含义。

结语

苗族服饰纹样中许许多多的蝴蝶、龙、鸟、鱼等纹样,表现出了苗族人民对自然物的崇拜,对祖先的崇拜以及对生殖的崇拜,也包含了苗族人民在与自然界、与自身斗争中形成的民族性格与人生哲学。这些纹样培育了苗族人民的历史意识,也保存了苗族独特的民族性格,展现了苗族悠久与丰厚的历史文化,体现出其历史认识价值。

(注:本文为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1JGA067)

参考文献:

[1]杨昌国.苗族服饰――符号与象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2]杨正文.鸟纹羽衣――苗族服饰及制作技艺考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3]张玉华.苗族服饰纹样的类型及其在数码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电影评介,2010(7).

篇10

[关键词]网络教学 以问题为中心 成教教学

在高等教育中,基于问题学习最早是20世纪60年代由加拿大哈密尔顿McMaster大学的医学院提出,并从此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现在,全世界许多大学和学院正在将之作为许多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其好处在于基于问题学习将问题与主题联系在一起,利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并且通过获取新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深层次客观事物分析。

网络教学是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学活动。基于问题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海量的存储信息和可以进行相对自由的学习时间和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特别适用于成人教育。但网络教学缺乏师生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不利于教师掌控教学的进程,因此,网络教学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授课模式。如何将二者有机的契合,近年来笔者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传统授课结合基于问题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模式在成教教学中的实践

我院成教临床医学专科专业微生物课程,在传统理论教学模式下进行集中授课,接着以互联网为平台,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个性化教学为特征,让学生在不断的解决问题过程中引发思维,自主获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思维能力。教学内容包括:(1)8学时传统授课,讲解课程知识体系、重要概念。(2)按照每周4个学时的进度在互联网上公布问题和任务,并提供给学生一种阐明主旨的方法,通过讨论区指导学生成功学习,28个学时。开始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以他们的已有知识为基础去分析这些问题,辨认、解释、争论而生疑,由此产生系统化学习目标。接下来,学生沿着学习目标阅读书籍和文章,看网络教学课件以及网络留言板询问老师。(3)选取学生讨论争议最多一些问题以及临床工作中有代表性的病例进行传统授课模式下讲解,教师总结归纳知识要点。

二、教学实施的经验

1.教学理念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时展要求现代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种要求突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即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的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教师角色变为组织者和协助者。学生是学习主体,面对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发现和掌握群体生命的现象、本质及活动规律,充分体现主观能动性和探索性。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内化知识、创新和完善头脑中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能力和素质不断增长的过程。

2.教学目标上,以解决问题为基础,注重能力和素质提高。基于问题的网络教学,摆在学生面前是一个又一个的问题,采用被动学习无法进行下去,必须积极开动脑筋,针对每个具体问题,应用已有知识,从多角度分析,综合思考,进一步学量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并通过计算机平台,检验设想的正确与否。如果检验不合格,还需重新再来,直至解决问题。在不断思考、探索中,学习和掌握群体生命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东西,迁移与拓展知识,突出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3.教学特点上,体现个性化教学,贯彻因材施教。人本主义代表Rogers认为,如果学习者用一种对自己有意义的方式学习,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学习速度极快,而且不易忘记,不仅增长知识,而且促使个体各部分经验融合在一起。基于问题的网络教学照顾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不管是优秀学生、中等学生,还是差生,都能发挥各自的学习方式和思维特点优势,进行相宜的学习。

4.教学手段上,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由于传统讲授的学时大量压缩,借助网络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教学需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内容与结构、教学方式和模式进行新的革命。因此,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实际教学中积累、沉淀,重视成教学生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提炼出他们实践中的鲜活案例并接合课程特点加以升华。

5.教学环境上,营造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氛围。“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自由在于创造,在于超越,在于自觉、自愿、自律,追求真善美,发展自己的能力和个性,实现与社会自然的统一”。基于问题的网络教学,为学生构建创新的环境,学习作为学生自己的创造,作为天赋才能发挥的最高自由。学生是作为教学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发现和掌握群体生命的现象、本质及活动规律。教学过程就是主动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整合、更新,使原有知识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学生通过变换生物因子或环境因子,模拟生物群体的消长,获得发现新知识和重新建构知识的乐趣,整个学习过程沉浸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氛围中。创新成为学生的内在精神需求,成为自我实现的表现形式。

6.教学评价上,充分发挥指挥棒的作用。考试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融于教学全过程。教学开始时,检查学生必备的起始知识和能力,确定教学方案恰当与否。教学进行过程中,开展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监测学习进步和学习错误,提供反馈信息,激励教师和学生,修正教与学的不足。教学结束时,给学生评分,同时评价教学的有效性。平时成绩占课程学习成绩的60%,教学结束时的考试成绩占课程学习成绩的40%。平时成绩根据学生每次在计算机上解决问题的情况和学习表现进行评分。教学结束时采用开卷考试,基础知识占30%~40%、基本原理占30%、综合应用占30%~40%。

成人教育学生群体对利用网络途径学习的需求十分强烈,希望学校建立和完善支持学生网络学习的互动平台,以充分发挥网络学习的自主陛、灵活性,体现个别化、个性化的学习特点。目前制约学生应用网络学习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学校需加大网络建设的投入,丰富学习资源,拓宽互动途径:二是学生方面,虽然具有利用网络学习的愿望和需求,但在网络硬件条件、时间、地点、家庭和单位支持及个人的应用能力方面还有一定的差异,真正实现网络学习,需要一个推动的过程。

综上所述,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实施远程网络教学,将是我校成人教育的新手段,也是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Azer SA. Becoming a student in a PBL cource: twelve tips for successful group discussion. Med Teach, 2004,26(1):12-15.

[2]Groves M, Rourke PO, Alexander H.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reasoning in a graduate-entry, PBL medical programme. Med Teach, 200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