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分析范文
时间:2023-08-23 16:1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GIS与空间统计分析这两种处在前沿的技术,虽已经得到了大力推广与使用,并且在它们的结合作用下,能大幅度地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效率。但是以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在GIS与空间统计分析进行结合之后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让实际发挥出来的效果打了个很大的折扣。所以说,研究如何将空间统计分析和GIS结合起来让它们发挥更大的效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对空间统计分析与GIS进行描述
(一)对空间统计分析的了解
空间统计分析需要建立在统计学的知识体系之上,而在地域领域之中,空间抽样是最常被使用的一种做法。这一做法主要是要依靠大量的数据在某一区域以及邻近区域在某些方面的表现值与现象存在很强的相似性。与以往统计分析理念不同的是,它的空间概念打破了先前相互独立的设想,在操作应用的时候,为了简化任务的复杂度,应该对全国各区域的散乱的数据资料进行整合,以此实现对区域经济的分析。虽然这种新型统计方法与传统统计方法有一定的出入,然而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就得把先前的统计方法彻底弃置,反而是要对它进行不断地加强和创新,提高它的科学性和技术性,更适合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对GIS的进一步了解
GIS又叫作地理信息系统,他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对空间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地理模型法,GIS技术可以为地理研究提供各种不同的信息,其中有动态或是静态信息等。更重要的是,他可以让空间信息形成一条完整的信息产业链,从信息的收集和整合到后期的分析应用,都起到重大的作用。在GIS与空间统计分析的共同作用之下,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大步向前推进。
二、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协作运用的未来发展情况
对于特异性强的经济区域来说,做好对它们的分析工作处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工作的核心地位。根据每个地区的具体的经济形势,运用分区化的方法来细化所要研究的对象,让研究工作可以更细致地完成。与此同时,还要坚持经济区域的概念,抓住空间管理的特性,更加明确哪个是首要经济区域,并且对这个重要地区以及与它有所关联的经济区域做更深层次的研究。在对经济区域进行分析时,往往都是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来进行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在进行空间统计分析之前先加入GIS技术,就可以明显提高分析效率。不仅如此,一方面它还减少了分析数据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让区域经济分析的进行得到了有力的保证。我相信在这两个技术的不断进步之下,它们对国家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三、如何实施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一)建立完善的空间权重矩阵
在进行区域经济分析的时候,及时对有的信息进行拓展和延伸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些信息通常都是经由GIS来产生的。而在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和拓展时,空间邻近和空间链接都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空间权重矩阵式是极其有必要的,它的空间邻近关系能够更清楚地表达出来,就可以让距离标准和邻近标准更加精确,这样就让处在各个位置的要素得到更好地理解以及分析。
(二)精确空间自相关度的度量
在整个数据分析过程之中,空间自相关度的精确度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两个邻近地域有着极其相似的地理现象或者是有着某个相似的属性值,这时候就应该将这个属性值或现象的相似程度与自相关度联系起来,并经由它进行反映。而一般的自相关度是由局部指标和全局指标来衡量的,而这两种衡量指标各自都存在着优点以及缺点,所以想要提高空间自相关度的精确度就必须妥善用好这两种衡量标准,以免不正确的使用造成自相关度的度量的误差过大而影响了区域经济的数据分析。
(三)弄清空间关联识别
在对区域经济分析中,空间关联识别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衡量它的标准也是由两个因素来决定,这两者之间呈现着负相关的关系。当计算出一个值的时候,也就得到了另外一个的值。若是MC的取值处在-1之下而GR又在0之上时,各个属性值都会呈现聚集分布的状态,这样就让空间自相关变成负的了。当MC的值一直处在0的附近且小于0,这样空间自相关也将一直是负的。这是由于正负值都有着与之对应的自相关,即正对正,负对负。
(四)空间统计分析与GIS的结合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分析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地加大,仅仅只靠空间统计分析早已经没法再胜任这个任务。当下的专家和相关工作者都在研究如何将空间统计分析与GIS技术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来进行工作。由于GIS拥有着很强的优势,它不但可以获得更为精确的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够得到有关的空间数据信息。在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研究后发现,将空间统计分析运用到GIS的结合方式能更好地达到分析作用。先是利用空间统计分析,将MC和GR的值计算出来,然后再利用GIS将这些数据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确定出来,以此来了解区域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性。
四、结论
结合上面所论述的观点,为了我国各个区域更好更快地发展,就必须对这些区域的经济进行更为系统而又科学的研究和分析。若想得到更为科学的数据和信息就离不开GIS的帮助,而只有GIS还无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所以还需要运用空间统计分析进行分析。所以如何让GIS和空间统计分析更有效率地对区域经济进行分析研究成为发展区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伴随着GIS与空间统计分析结合的有效性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加快也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为武安市城市供水管理处)
参考文献
[1] 龙洋洲.空间统计分析在区域社会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4 (15).
[2] 陈灿斌.区域经济分析中空间统计分析理论与GIS的应用探讨[J].商业故事,2015 (6).
[3] 李林.基于GIS的空间统计分析在奶牛地氟病监测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 2012(10).
篇2
关键词:协整 区域物流 经济增长 物流规模 物流需求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GDP由1985年的577.38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53210.28亿元,增长了92.15倍。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广东省加大了开放力度和积极参与了国际分工,经济取得了持续的良好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物流业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如反应广东省物流需要的货物周转量1985年只有1767.86 亿吨公里,2011年增长到了7113.29亿吨公里。同时,代表广东省物流供给能力的物流基础设施也取得了长足的增长,2011年末广东省拥有载货汽车159.92万辆,公路通车里程19072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049公里,码头泊位 3120个,港口货物吞吐量达 133704 万吨。因此,本文将借助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探究区域经济增长引发的相应物流需求,以及现代物流各环节的高效运作又是如何保证区域经济顺利发展的内生机制。
模型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一)模型变量的选取
区域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目前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较多,既体现在经济水平“量”的方面,也体现在“质”的方面,本文考虑到数据的可计算性及可得性,仅从量的角度选取区域生产总值(GDP)作为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和保障,物流活动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运营过程,学术界在选取什么指标能反映某一区域物流水平,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本文在考虑计量数据的可得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选取货物周转量(HZ)代表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物流的需求量,选取物流业产值(CZ)代表区域物流发展的规模,这两个指标共同衡量区域物流业发展水平。
(二)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文中1990-2011年的相关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及广东省统计局网站,GDP统一核算为亿元,货物周转量为亿吨公里。由于物流业产值的数据不容易得到,文中使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值代替物流业产值,统一核算为亿元。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使用CPI指数(1978=100)对历年GDP和物流业产值进行平减。由于本文选取的样本时间跨度比较大,时间序列中可能存在异方差问题,故此,文中对时间序列CZ(物流业产值)、HZ(货物周转量)及GDP(区域生产总是)取自然对数处理,得到时间序列lnCZ、lnHZ及lnGDP。
变量的描述统计
由序列lnGDP、lnCZ及lnHZ 的变动趋势图(见图1)知,1985-2011年间变量lnGDP、lnCZ及lnHZ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说明变量间可能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由lnGDP、lnCZ及lnHZ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表知(见表1),文中所选取的变量间彼此的相关系数很高,最低也达到0.981037,表明广东省经济增长与物流发展水平之间相关性显著,这就保证了后面计量分析模型拟合的可靠性。
模型估计与参数分析
(一)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本文采用ADF检验法对序列lnGDP、lnCZ及lnHZ进行平稳性检验。通过AIC准则确定时间序列lnGDP、lnCZ及lnHZ的最大滞后阶数,使用eviews6.0进行检验,由表2可知在10%的显著水平下,序列lnGDP、lnCZ及lnHZ的ADF统计值分别大于各自的临界值,所以接受lnGDP、lnEX及lnIM是非平稳序列的原假设。由于原序列是不平稳的,所以需要对其差分进行检验。
通过AIC准则确定差分序列lnGDP、lnCZ以及lnHZ 的最大滞后阶数,之后使用eviews6.0进行检验,由表2可知lnGDP、lnCZ及lnHZ的ADF统计值分别小于各自在1%的临界值,lnGDP、lnCZ及lnHZ一阶差分后不含单位根,拒绝lnGDP、lnCZ及lnHZ是非平稳的原假设。故此,时间序列lnGDP、lnCZ及lnHZ都是一阶单整的,即lnGDPt~I(1),lnCZt~I(1),lnHZt~I(1)。
(二)协整分析
根据1987年Engle和Granger提出协整理论及其方法,如果k维时间序列yt~ CI(d,b)是同阶单整的,且存在非零向量β使得的 yt~I(d-b),则yt是协整的,向量β是协整向量。由变量的平稳检验知lnGDP、lnCZ及lnHZ是非平稳序列,且都是1阶单整的,建立lnGDP、lnCZ及lnHZ间的回归方程如下:
本文选取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对lnGDP、lnCZ及lnHZ之间进行检验,利用Eviews6.0软件检验结果表明lnGDP、lnEX及lnIM在95%的置信水平下,变量线性组合存在一个协整向量(见表3),运用OLS法回归得估计方程如下:
回归结果分析:
估计方中的LnCZ和lnHZ的回归系数都是正的,符合西泽修在“第三利润源泉”学说中指出的物流是未来经济发展 “加速器”的理论预期;由R2=0.982 和 Adj.R2=0.978可以判断估计方程拟合的比较好;回归系数的t值分别为3.564和3.1320,表明lnCZ和lnHZ对lnGDP有显著影响;而DW=
1.907说明扰动项不存在自相关。因此,在95%置信水平下,估计方程可以反映lnCZ、lnHZ与lnGDP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即反应了广东省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且GDP的物流规模和物流需求弹性分别为0.483和0.512,即广东省物流业规模和物流需求每增加1%将促进GDP 增长0.483%和0.512%。
(三)Granger因果性检验
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这种协整关系的背后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分析辨别。根据Granger 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思路,由AIC准则选择滞后期为3,利用eviews6.0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 lnCZ不是引起lnGDP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接受 lnCZ是引起lnGDP的Granger原因,即广东省物流规模增加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在10%的显著水平下,不能拒绝 lnGDP不是引起lnCZ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即广东省经济增长推动了物流产业发展并没有得到相关经验证据的有力支持。同理,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 lnHZ不是引起lnGDP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接受 lnHZ是引起lnGDP的Granger原因, 即广东省物流需求是引起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在10%的显著水平下,不能拒绝lnGDP不是引起lnHZ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即广东省经济增长引起物流需求增加并没有得到相关经验证明。
由此可见,在1985-2011年间广东省物流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只是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即区域物流业拉动了经济增长, 而经济增长带动区域物流发展效果不显著,这一检验结果支持了物流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也符合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来,重视生产、轻视流通的经济政策。
结论及启示
(一)结论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1985-2011年间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的有效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物流业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确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物流业发展水平的变化会引起区域经济同向变化;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广东省的物流业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增长未能有效的促进物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物流业和经济发展未能呈现互动趋势。虽然广东省的物流业已经是走在其他地区的前列,但是物流业对经济促进作用的指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说明物流业已是发展区域经济的一块短板。
(二)启示
总之,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广东省物流企业一方面要增强服务理念,提供差异化服务以满足不同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快物流企业的兼并重组,组建更多的龙头物流企业。同时,地方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从宏观层面积极利用广东省的区位优势,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避免未来经济增长失去动力。
参考文献:
1.Engle, Robert F. and C.W.J. Ganger. Co-inte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Representation, Estimantion, and Testing, Econimetrica, 1987,55
2.Julia Devlin, Peter Yee. Trade logistic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case of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M].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5
3.Marc Goetschalckx,Carlos J , Vidal, Koray Dogan. Modeling and Design of Global Logistics Systems: A Review of Integrated Strategic and Tactical Models and Design Algorithm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2,143
4.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张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第三版)[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篇3
关键词:成本约束;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选择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纷纷涌现,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许多学者也用理论或实证的方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是总体而言,前人在研究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带来的经济效应的差异上着墨甚少,没有很好地回答类似“一国获益是否是建立在另一国受损的基础上”等问题。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的成本约束
西方学者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追溯到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早期欧洲国家间的经济安排,但是对这一现象的经济分析却始于二战后Viner(1950)和Meade(1955)的开创性研究。Viner在其局部均衡框架中提出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种效应,依此确定一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中的利益得失。由于某些产品可能发生贸易创造效应,而另一些产品又可能带来贸易转移效应,因此一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的经济效应是不确定的。
针对Viner理论的不足,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侧面给出了有益补充。Arvind Panagariya(1995)认为,如果FTA对成员国的福利效应可以检验,那么取消内部关税带来的收入转移将表现为成员国之间关税收入的重新分配。此时,一国福利呈下降态势。特别是类似墨西哥这样的高关税国家与类似美国这样的低关税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墨西哥的关税损失会大于贸易创造带来的福利改善,整体福利下降。
Meade(1955)理论克服了Viner局部均衡分析固有的缺陷,在一般均衡框架中考察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对成员国、非成员国以及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在其理论中更明显的呈现出这样一种格局,即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在为一国带来福利改善的同时,为他国带来的却是福利损失。具体哪一国受损,哪一国获益取决于两国的贸易结构、生产水平及资源禀赋状况。
随着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引入,M.Corden(1972)等经济学家开始从新的角度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的各种效应,包括成本削减和贸易压制两个补充效应。此理论为分析不同利益格局的产生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选择,是指一国决定与怎样的国家或集团实施经济一体化安排,才最有可能为该国带来确定的或更大的收益。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以及各国本身经济约束条件的差异,便产生了南南模式和南北模式的基本划分。
二、南南模式
南南模式,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达成协议建立自由贸易区。20世纪60、70年代后,世界上涌现出了许多南南型的经济一体化集团,影响较大的有亚洲的东盟、美洲的加勒比共同体、南方共同市场和非洲的东非共同市场等等。有些在一体化的道路上走得比较稳健,存续到今天;有些则早早解体。这些均为经济研究提供了大量实例,促进了理论发展。
假设两个发展中国家A和B建立自由贸易区。初始条件下,两国在初级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在工业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劣势,但A国相对于B国和区外国家的劣势要小一些;同时由于高关税的保护,两国没有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在工业产品上既有国内生产也从区外国家进口。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对内关税的取消和对外高关税的存在,部分从区外国家的进口会转移到区内国家。这时,由于A国在工业品的生产上相对于B国有优势,A国的产品更有价格竞争力。从静态看,A国将获得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的好处;从动态看,两国将在自由贸易区的范围内,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重新进行分工,A国成为工业产品的唯一的提供者,其福利大为改善,而B国却承担了一体化的所有损失。以上结论得到了东非共同市场和中美洲共同市场的印证。
东非共同市场的发展表明,上文分析中所描述的利益分配格局很有可能发生。在这个经济一体化组织中,肯尼亚相对于其他区内国家如乌干达等在工业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这种优势的获得可能是源于肯尼亚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较先进的技术,也可能是恰巧拥有更多的技术工人。共同市场建立后,肯尼亚接受了区内其他国家的贸易转移,并且在对外高关税的保护下供给区内市场。数据表明,20世纪60年代,肯尼亚生产了共同市场内超过70%的工业品,其中70%以上出口到区内其他国家。这种对一国有利而对其他国家有害的利益格局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广泛不满,并最终成为导致东非共同市场解体的原因之一。
上文的分析还隐含了一个条件,即工业化要比专注于初级产品的生产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利。实际上P国从初级产品生产的分工和专业化中能获得部分好处,但是这显然无法弥补由于工业部门的崩溃而带来的损失。另外,这种利益格局的显著性还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第一,成员国之间在比较优势上的差异越大(当然相对于区外世界是同方向的),比较优势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幅度可能就越大;第二,成员国之间潜在的经济规模的差异越大,产业转移的幅度也就可能越大。对肯尼亚来说,假若其潜在的生产能力不够大,该国资源的重新配置就不足以满足区内其他国家对工业品的需求,贸易转移的比例就越小,工业部门向肯尼亚转移的份额就越小,福利的改善就越不显著。假若相对经济规模较大的国家恰好是在工业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国家,那么区域经济一体化会为该国带来明显的福利改善,而使其他国家蒙受一体化的损失。
ASEAN属于南南模式,其中虽然有所谓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但仍属于发展中国家。20世纪60、70年代开始的经济起飞使这些国家不再是仅具有初级产品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各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密集工序上发挥了比较优势,工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同时,各国经济起飞时期接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这些因素都使上文对南南模式的分析不能完全适用。
三、南北模式
南北模式,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实施经济一体化。通常认为,南北模式对所有成员国都具有正的经济效应,而且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福利改善极其显著。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本来就处于分工的两端,在工业-农业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分别具有比较优势。自由贸易区建立前,双方向对方或世界提供的产品本身就较有竞争力,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又继续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进行专业分工,提供更有效率的生产和更多廉价产品的消费。贸易转移基本不发生或贸易转移极为有限,而贸易创造却显著地发生。因此,各成员国都得到了福利的改善。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理论分析的那样乐观。表1显示,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出口在美国对外出口中所占的比重20年来仅上升了2个百分点,从这两国的进口所占比重也变化细微,分别为上升2个和3个百分点。NAFTA建立后的5个年份,即1996~2001年,出口比重基本不变而进口比重略有上升。表2表明,加拿大对美出口比重显著上升,对墨出口比重有所下降,特别是NAFTA建立之后,且对墨出口份额持续很小,1996~2001年度仅占其总出口的0.5%;而加拿大来自美国和墨西哥进口比重均略有增加。表3数据显示,墨西哥与美国的贸易关系持续加强,对美进出口占其对外进出口的比例均达到70%-80%以上。但与另一伙伴国加拿大的贸易联系则非常薄弱,NAFTA建立后的年份中对加进出口仅占其进出口总值的2%。
综合以上三国数据,NAFTA建立后,三国确实发生了一定的贸易融合,贸易关系更为密切,但这种融合并没有呈现加速趋势。美加自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实施经济一体化措施,如美加汽车协定和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签订生效;墨西哥也从20世纪80年代始采取了诸多促进与美贸易自由化的政策。这些可以部分解释为何NAFTA的建立没有显著促进三国贸易联系,而只是“锁定了”早先存在的经济一体化安排的成果。
应该说这种格局的形成是符合比较优势原则的,根据该原则各国都应该在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行生产,而自由贸易区的安排正是为这种分工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但这种静态的比较优势很有可能将发展中国家锁定在现有的经济水平上,福利不能持续提高。
四、小结
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质上讲是各国按其现有的比较优势在区域集团内部进行的再分工、专业化及资源的重新配置。不同国家受其自身和面对的经济约束条件的影响,会得到不同的经济结果。可能损失也可能获益。各国都是从本国利益出发,在博弈中求得稳定的解。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倡导与周边国家建立形式多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进展较快的有中国-东盟10+1自由贸易区。作为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与东盟这样在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大的区域集团建立自由贸易区调整成本是比较小的。虽然不能确保未来的自由贸易区能为各国带来较大的福利改善,但是由于利益分配相对公平,却能使此组织较为稳定得以发展。另外,我国还有意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发展同中亚和俄国的经济合作,但由于我国具有的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国际竞争力,普遍引起中亚国家和俄国的担忧,很有可能产生上文南南模式中的第一种利益格局,显然将面临较大阻力。正如某些经济学家所建议的,合理的补偿机制对建立这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Dean A. DeRosa.Regional Integration Arrangements: Static Economic Theory, Quantitative Findings and Policy Guidelines,Background paper for a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Report entitled Regionalism and Development,1998.
2、Anthony J. Venables,Regional Integration Agreements: a force for convergence or divergence,1999.
3、Dani Rodrik. How Far Will International EconomicIntegration Go[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0(14).
篇4
关键词:海洋经济;现状特征;区域差异;美国
中图分类号:F55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美国是世界上海洋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经济大国之一[1]。1974年,在为美国商务部确定海洋对国民生产总值(GNP)的贡献中,负责国民收入和产品账户管理的经济分析局,提出了“海洋GDP”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在生产过程中利用海洋资源”和“某些源于海洋的特性生产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活动”。利用1972年的经济和人口普查数据对海洋总产值进行了估算,发表了《涉海活动的总产值》的研究报告。其建立了海洋和经济的关系,为海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0年,美国启动了国家海洋经济计划NOEP(National Ocean Economics Program)。根据该计划,海洋经济是指来自海洋(或五大湖)及其资源为某种经济直接或间接地提品和(或)服务[2-3]。
网络文献搜索显示,对美国的海洋经济进行研究的代表主要有:Kildow和Colgan S[4]评估了加利福尼亚州海洋经济的6个海洋产业在1990年~2000年间的经济影响;Mark S.Henry[5]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南卡罗莱纳州8个沿海县的经济活动增长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对经济和人口的趋海性进行了研究;NOEP研究了佛罗里达的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经济构成[6];由于缺少对美国全国海洋经济的学术研究内容,从而使本文在研究美国海洋经济时缺少佐证材料。为此,本文把滞后发表的有关内容作为了解美国海洋经济的概况,其中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在2009年的《美国国家海洋和海岸带经济报告2009》[7],报道了2004年美国的海洋经济总产值和海洋产业构成以及有关海洋产业的情况,2014年的《美国国家海洋和海岸带经济报告2014》[8]中,报道了2010年美国的海洋经济总产值和海洋产业构成及有关海洋产业情况;2015年,由Booz Allen Hamilton完成NOAA有关美国海洋与五大湖经济的报告[9],主要是涉及2012年美国海洋经济的总体状况。这些美国海洋经济的报告,提出的时间比报告期均滞后3-5年,通过它们可以了解美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一般概况。
国内学者对美国海洋经济的研究主要是在上述美国海洋经济报告的基础上进行,如宋炳林研究美国海洋经济发展经验[10];董伟分析了美国海洋经济相关理论与方法[11];韩立民分析了金融危机后美国海洋经济概况及发展趋势[12];赵锐在美国海洋经济研究中,主要分析了海洋经济概况及发展过程[13]。
本文通过美国2014年由官方的最新海洋经济数据库中的有关海洋GDP(2005-2012)与海洋产业增加值等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在分析时应用变差系数、基尼系数、锡尔系数等方法,定量分析了美国海洋经济的现状特征与区域海洋经济的差异特征。并根据经济区划的原理,将美国8个海洋地区,划分为三大海洋经济区并对美国区域海洋经济差异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主要取自2014年由美国官方的最新海洋经济数据库(NOEP)数据库中的ENOW(Economics National Ocean Watch)数据(2005~20l2)[14],该数据库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启动的全国海洋经济计划(NOEP)提供,从2000年起,NOAA的沿海服务中心又依托“数字海岸”项目成立了“国家海洋经济监测”系统(ENOW),逐步建立起了官方的全国海洋经济统计体系。近年来,美国海洋经济统计体系不断完善,该数据库主要包括6个依托于海洋和五大湖的海洋产业,主要包括海洋生物资源业、海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矿业、船舶和舟艇建造及修理业、海洋旅游和休闲业。
1.2 研究方法
随着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研究区域差异的统计方法也越来越多,目前常用于测度区域海洋经济差异的统计方法主要有洛伦兹曲线和集中化指数(基尼系数)[15]、变差系数[16]、锡尔系数[17]等,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2)洛伦兹曲线和集中化指数(基尼系数)用于刻画空间差异状况,并可进行空间差异的对比,是研究离散区域分布的方法之一。根据各地海洋产业的分布绘制反映各海洋产业偏离对角线远近的洛伦兹曲线图,并计算其集中化指数:
式中,I为集中化指数,A为实际数据的累计百分比总和,M为集中分布时的累计百分比总和,R为均匀分布时的累计百分比总和。集中化指数取值范围为0-1(集中化指数I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I1,产业集聚,I0,产业分布趋于均匀)。
(3)a尔(Theil)系数。锡尔系数的意义在于把整体差异划分为组内和组间差异的特性,以此来比较不同分类地区对区域总差异的贡献和影响。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区域(部门)个数,yi为i地区(部门)经济总值占全区(各部门总计)的份额,pi为i地区(部门)占全区(各部门总计)的份额。锡尔系数越大,就表示海洋经济的地区差异越大,反之,锡尔系数越小,就表示海洋经济地区差异趋向于均衡。
2 美国海洋经济发展特征
2.1 海洋经济持续增长
美国海洋经济增加值在近40年中持续增长。1972年为306亿美元,1987年即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达到1090亿美元;2012年增长到3068.98亿美元。海洋经济年均增长率为3.85%,历年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在1.8%~2.0%之间变动(表1)。
2.2 海洋产业构成
(1)海洋产业部门构成
海洋产业部门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6个海洋产业部门中,2012年排在前三位的产业依次是旅游与休闲、运输、矿产(主要为油气业)。2004年旅游业比重从50%下降为2012年的30%,下降了20个百分点。而矿产(主要是油气业)在2012年占40.1%,比2004年的14.2%,增长了约26个百分点(表2)。
(2)海洋三次产业部门构成
2012年,美国海洋经济三次产业构成为2.1∶47.2∶50.7。到2014年,第三产业大幅增加,比重达到70.3%,短短两年间就提高了约20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均出现明显下降,美国海洋产业出现第三产业化趋势(表3)。
2.3 海洋经济差异特征
根据公式(1)、(2)、(3)计算美国海洋经济的区域差异可得表4。美国海洋经济增加值的变差系数年际之间的变化,由2005年的0.8431,逐渐下降到2008年的0.8164,到2012年又上升到0.9109,其原因主要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12]。从美国海洋产业分布的集聚状况来看,海洋产业集中化指数多数在0.40~0.60,但海洋矿业集中化指数达0.9以上,高度集聚;海洋旅游集中化指数仅0.3左右。从绘制的海洋产业洛伦兹曲线图中可以看出各海洋产业集聚的程度(图1)。从锡尔系数来看,美国洋经济的地区总差异在0.4~0.5之间,沿海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3 美国区域海洋经济特征
3.1 经济区划分的依据
美国现代地理学家爱得华・塔弗(Edward J. Taaffe)所强调的空间组织(spatial organization),已经为观察社会不同层次的地理区划分问题提供了有用观点。地理区划(或类型区划)是以内在的一致性作为划分基础[18]。地理区划是地理学对区域分异规律理论认识的反映,在考虑海洋经济类型(区)划分时,要考虑地理区划中“类型区划与区域区划的区别”。地理区划分为类型区划和区域区划,类型区划和区域区划的结果都体现为地理空间单元系统,通过地理空间信息单元理论则可以将类型单元和区划单元联系起来。关于区域区划每一单位在地域上是相邻的,具有空间不可重复性。类型区划的每一单位允许相互隔离,空间上可以重复。海洋区域同陆域同样为空间单元,同样可划分出区域海洋经济类型。为此在划分美国海洋经济类型区时,需要考虑上述思想[19]。
3.2 海洋经济区的划分
根据杜德斌主编的《世界经济地理》著作中,将美国全国划分为西部经济区、东部经济区和南部经济区三大经济区[20]。根据海洋经济区的分区理论,把美国沿海8个海洋经济地区归并到三大经济区中,形成美国东、南、西三大海洋经济区(图2)。在西部海洋经济区中,包括西部沿海地区、东北太平洋、太平洋3个地区;东部海洋经济区中,包括五大湖、东北太平洋、大西洋中部3个地区;南部海洋经济区中,包括大西洋东南地区、墨西哥湾2个地区。美国的海洋经济区在一定程度上有行政区海洋经济区的性质。
3.3 美国各海洋经济区之间差异分析
美国三大海洋经济区区际之间海洋经济产值和海洋产业存在一定差异,南部海洋经济区的海洋经济总值达1500亿美元,占全国海洋经济总值49.2%。而西部和东部经济区的海洋经济总值各占25%左右。南部海洋经济区的产值为北部和西部2个经济区之和(表5)。
在美国海洋经济区中,有7个州的海洋经济增加值共计超过2300亿美元,占全国海洋经济增加值的75.0%。其中南部海洋经济区中的德克萨斯、佛罗里达、路易斯安那3州,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国海洋经济增加值的比重高达45.8%,西部海洋经济区内的加利福尼亚州、华盛顿州和阿拉斯加州3个州的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国海洋经济增加值的比重为22.2%,东部海洋经济区内纽约州的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国海洋经济增加值的比重为7.0%。
4 Y论与讨论
美国是世界经济大国,尽管按海洋GDP计算,美国从2011年起已成为低于中国的海洋经济体,海洋经济增加值占美GDP不到2%,但其海洋GDP仍居世界前位。尤其美国西部广阔太平洋的专属经济区,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近40年中,美国海洋经济持续增长,2012年达到3068.9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85%。其中,旅游与休闲、运输、矿产三大产业部门占主要部分。2014年,美国海洋经济第三产业化,服务业占比达到70.3%。
根据海洋经济区的分区,将美国沿海经济区划分为东、南、西三大海洋经济区,其中南部海洋经济区占全国海洋GDP比重最大,达49.2%。东部经济区对经济区内部差距的贡献率则次于西部经济区,东部经济区包括五大湖地区、东北地区和大西洋中部地区。
我国已成为世界头号海洋经济体,但海洋产业的实力与美国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美国发展海洋经济的经验提示我们,应当充分重视海洋服务业,包括海洋旅游、海洋运输等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耀光,刘|,王圣云,等. 中国和美国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结构特征对比一一基于海洋GDP中国超过美国的实证分析[J]. 地理科学,2016,36(11):1615-1621.
[2] NathanAssociates. Gross Product Originating from 0cean-Related tivities.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R]. Washington D C,1974.
[3] Charles S. Colgan. Measurement of the Ocean and Coastal Economy: Theory and Methods[R]. U.S.: National Ocean Economics Program, 2003.http://.
[4] Kildow J T, Colgan C S. The California Ocean Economy 1990-2000[R]. Agency for Natural Resources, Sacramento,C A.,2004.
[5] Henry Mark S, Barkley David L.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Coastal to the South Carolina Economy: Agriculture[R]. Clemson University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aboratory, Clemson,SC.2002.
[6] NOEP.Florida’s oceans and coasts: An economic and cluster analysis[EB/OL]. Florida oceans Alliance. http//Ocean ,2013.
[7] Judith T Kildow, Charles S Colgan, Jason Scorse. State of the U. S. Ocean and Coastal Economies 2009[R]. U.S. National Ocean Economics Program,2010.
[8] Judith T Kildow, Charles S Colgan, Jason Scorse. State of the U. S. Ocean and Coastal Economies 2014[R]. U.S. National Ocean Economics Program,2014.
[9] Booz Allen Hamilton. NOAA Report on the Ocean and Creat Lakes Economy of the United States[R]. ENOW Final Economic Report.2012. http:///Market/ocean/aboutDataPop.aspx
[10] 宋炳林. 美海洋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港口经济,2012(1):50-52.
[11] 董伟. 美国海洋经济相关理论和方法[J]. 海洋信息,2005(4):11-13.
[12] 韩立民,李大海. 美国海洋经济概况及发展趋势一分析金融危机对美国海洋经济的影响[J]. 经济研究参考,2013(51):59-64
[13] 趟锐. 美国海洋经济研究[J]. 海洋经济, 2014(2):53-62
[14] NOAA.ENOW_Sectors_Multi_Region_States_2005_2012_.csv / XLS[EB/OL]. http:///Market/ocean/aboutDataPop.aspx
[15] 梁进社,孔健. 基尼系数和变差系数对区域不平衡性度量的差异[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4(3):409-413.
[16] 陈红霞,李国平. 中国生产业集聚的空间特征及经济影[J]. 经济地理,2016,36(8):113-119.
[17] 张红霞,王学真. 山东省地区经济差距的地带与产业来源分解[J]. 地理科学,2014,34(8):955-962.
[18] Susan Hanson. Ten Geographic Ideas that Changed the World[M]. Rutgers:the State University,1997.
篇5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5-3236-05
Analysis on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PENG Yong-fang1,GU Li-xia1,ZHU Hong-wei2
(1.Business College,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Shijiazhuang 050031,China;
2.Economic Colleg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Henan,China)
Abstract: In the circumstance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 order to plan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as a whole and optimize the regional economic layout, it is a strategic choice to strengthen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e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There was not a strong regional coordination mechanism, there was not also a unifie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ning on 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 and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gap was too large which prevented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integration. The situ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the exiting problems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were studied. The purpose was to provide some meaningful counterplots and suggestions for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Key words: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al cooperation; regional economy; integration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使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渐明显。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向环渤海地区转移,京(北京)津(天津)冀(河北)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备受关注,但是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相比,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在经济联合组织的数量和规模上尚显不足,在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上还有较大差距,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迫在眉睫。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涵义、发展机制和条件
1.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涵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地缘毗邻的城市或地区通过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和渠道,制定统一的区域政策制度、统一的区域规划布局、统一的区域对接措施,在统一的区域发展战略指导下,协调彼此的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和行动;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进行合理的地域分工;利用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方向的同一性、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地域的相邻性等特点,实现全区域内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借助于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促进地区间的产业整合与重组,实行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以有效的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部耗损,以提高区域经济总体效益的一个动态过程[1]。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能保证区域内各方面运转有序、分工科学、扬长避短和合作共赢,从而使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空间格局最优化、经济利益最大化、对外竞争最强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包括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产品市场一体化、区域城市发展一体化和经济政策一体化等多个方面,其实质与核心是区域市场的一体化和区域贸易自由化。
1.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制
1.2.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消除区域之间的各种歧视性政策障碍,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要素向具有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区域集聚。这样就可能促进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形成新的增长极。增长极又具有明显的扩散效应,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在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的作用下,可以提高区域的资源配置效率,使区域经济关系更为紧密,这不仅有利于内部效益的扩大,而且有利于强化区域竞争优势。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从以行政区划为特征的区域格局向以产业互动为基础的经济区域整合的转变,通过统一区域政策,消除区域市场壁垒,加快要素自由流通,使资源在更大区域空间内实现有效配置。区域一体化带动了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使企业能在更大范围内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各个地方经济真正融入区域经济,克服以邻为壑、过度竞争的现状,进行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对区域内各种资源和基础设施实现共享。范围经济的合力就是从这种合作和共享中产生的。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低成本机制。在一体化之前,区域之间由于缺乏统一的政策和制度,往往对贸易、投资等活动实行管理而发生一定的行政性或制度性成本,而履行这些行政管理手续也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费用。在一体化之后,因建立了统一的市场制度和相应的政策协调机制,各种商品和要素流动壁垒会不同程度地消除,必将大大降低其交易成本。而且,区域内各地区之间在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文化距离的可接近性,也使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了低成本优势。
1.2.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组织机制有效的经济组织是区域经济成长的关键。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各区域经济主体产生了相互之间通过主动合作推动自觉经济融合的需要,以求实现各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资源在本区域内的有效配置,从而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更需要有经济主体的主观动力,形成有效的组织机制。
1.2.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在目前地方政府主导发展的格局中,建立一个有效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至关重要。比如,在保持地方经济活力和地方政府的动力的条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区域间、城市间如何分工协作,各地方政府之间如何就经济政策、基础设施、产业合作与重组及利益分配进行协调,并且朝向区域合作和一体化的经济新格局发展,都是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条件
从发展经验和发展的内在要求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条件在于:第一,资源配置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丰富的资源优势,只有通过市场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才会进一步转化为资源开发优势和资源配置优势,为区域经济腾飞增添力量。第二,近邻的区位条件是一体化的天然禀赋。共同的地域空间具有地域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融、经济相通等特点,对各类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改善宏观区域管理,设立区域合作协调组织等都比较方便,是实施区域一体化最基本的载体和依托。第三,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架构了一体化的沟通桥梁。区域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为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创造了条件,为整合区域内资源、促进区域内各方开展合作提供有力支撑。第四,共同的利益诉求是区域一体化的动力源泉。区域经济合作是建立在利益趋同性基础上的,各个地区都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使用上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获得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双赢是区域一体化的基本内驱力。第五,相似或互补的发展模式是一体化的选择基础。由于区域内各个城市或地区的发展模式存在差异性,才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了选择的基础,相似和互补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有利于区域经济融合。
2京津冀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分析
京津冀在经济发展上各有所长,互补性很强。北京拥有知识经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优势,天津拥有加工制造业和海运等优势,河北则拥有重化工业、钢铁产业和资源等优势。强化京津冀更深层次的合作,将更有利于三方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2.1京津冀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从2004年共同签署《廊坊共识》到2008年签署《北京市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合作的会谈纪要》和《天津市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京津冀合作的思路和目标更加明晰。2006年3月,京津冀区域发展合作研究第一次联席会议在廊坊召开,会议分析了京津冀区域发展与合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对建立长期合作研究制度达成若干共识。随着京津冀三地政府协作组织和协作机制的相继建立,政府间的合作日趋频繁,有效推动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2]。
2.2京津冀跨行政区的产业转移发展迅速
受市场力量的驱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京津冀都市圈跨区域的产业转移频繁。一些不符合北京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和环境要求的产业因此搬迁到河北具有较强产业基础的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首钢落户唐山曹妃甸。同时,河北在正定投资58亿元打造北方最大的纺织工业园区,吸引京津等地纺织企业入驻。并且,近两年由京津向河北单向转移的局面已有所逆转,华龙、神威、恒利这些急需扩张的河北民企也纷纷进京。这种布局有利于京津冀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和合理的产业梯度。
2.3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近几年来,北京、天津与河北一直在紧密协作,联手推进区域内海港、空港、公路、铁路多种运输能力建设,以构建一体化交通体系为“突破口”,合力启动区域经济高速增长引擎。比如,京津城市轨道、京津第二条高速公路已陆续竣工投入使用;京承高速三期已于2009年9月全线通车;京昆高速京石段、京台高速京冀段已于2009年开工建设。到2011年底,京石铁路客运专线将提前通车。随着京广客专、京沪高铁、津秦客专、保津城铁等工程的建设和逐步投入运营,快速轨道将织就“京津冀快速交通圈”。交通一体化将为京津冀实现区域经济融合提供重要保障。
2.4京津冀区域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升
随着京津冀地区经济交往活动的增多,三地逐渐在市场开放方面加大沟通与合作力度。而且,京津冀都市圈快速交通体系的初步建成以及无障碍通信的实现,为三地在投资、贸易、旅游、企业合作等方面逐步开放市场提供了基础。多年来,国家发改委和京津冀发改委一直为促进区域交流与合作、排除市场和政策障碍进行协调,研究当前和近期区域合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规划和意见,为打破区域界限、推动区域内市场一体化运作提供良好环境。
2.5首都经济圈将成为京津冀区域合作新平台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打造首都经济圈”的提出,让该区域合作有了一个新平台。据了解,北京市已确定在“十二五”时期深入开展与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合作,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显著增强服务区域、服务全国的功能,共同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和首都经济圈形成。包括加快京石、京张、京唐等城际高速铁路建设,实现与津冀等省区市的快速交通联络;深化与天津港、唐山港的合作,促进贸易便利化;积极引导产业沿京津塘、京保石、京唐秦等发展轴向外辐射发展等。
3京津冀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困难和障碍
3.1各自对区域经济合作的态度存在偏差
北京的发展总是以自己为中心,要求津冀为自己提供方便和服务,在产业转移、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也是如此。天津也凭借北方经济中心、滨海新区特殊政策和龙头大港地位,比较热衷于自身发展,对京津冀都市圈建设失去热情。而河北总期望通过与京津合作带动自己发展,所以对区域一体化是最热心的[1]。原本处于一个共同的地理环境单元,但河北与京津并不能获得同等的发展机遇,不公平竞争导致区域经济畸形发展,影响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区域经济宏观效益整体水平的发挥。
3.2市场意识淡薄,缺乏区域合作与一体化的观念
受传统计划体制和行政区划的影响,各地长期实行行政垄断、贸易保护、市场分割、自成体系的封闭政策,各省市在发展战略和思路上各自为政,缺少协调和沟通,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他们缺乏利用市场机制推进区域合作的意识,过多习惯于政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由于市场意识淡薄,区域合作意识不强,导致各地区生产建设重复布局和产业结构趋同。
3.3尚未建立高层次的区域合作、磋商与协调机制
近年来,虽然京津冀高层领导进行了双边互访和多边协商,但这种区域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是一种倡导式的磋商机制。目前,区域内合作组织形式松散,协调机制和决策机制的制度化程度较低,一直未能建立起正式的高层协调机制,限制了地方政府间的深度合作。当前京津冀区域政府协调机制的形式仅限于首长联席会、协调会和合作论坛,仍未能就区域内的产业分工与重组、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治理等战略性合作问题进行深入磋商并达成共识[2]。
3.4政府缺乏有效的参与和导向,没有协调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区域经济本应是协同发展的,但由于京津冀区际分工体系不合理和运行机制不完善,导致市场分割、贸易摩擦和恶性竞争时有发生。目前,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仍然限制在行政区范围内,政府之间缺乏区域层面的审视,区际协调沟通组织和机制缺失,使区域经济组织与区际经济活动始终处于无序、混乱和松散的状态。特别是区域经济在不受中央或区域协调组织宏观规划与统筹布局的控制下,区域内劳动地域分工规律、整体效益规律和协调发展规律很难对区域经济产生有益的影响。
3.5市场发育滞后,尚未形成区域统一市场
从根本上讲,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市场的一体化,是各种资源和要素在区域市场内部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结果。目前,虽然京津冀在市场开放等方面开展了初步合作,但开放程度却不够深入。由于市场发育不足,并且京津冀在生产要素市场建设、供求信息沟通、政策支持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3],所以京津冀之间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与共享还不够充分,阻碍了京津冀区域经济融合和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
3.6产业结构趋同,产业互补性差,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链
多年来,京津冀各自为战,城市发展目标相似,在产业政策上追求“大而全”,导致重复建设和产业同构趋势加剧,相互之间争资源、争项目、争投资等过度竞争和封闭竞争现象严重。由于经济同构、互补性差,加剧了资源的过度集聚,使北京的首都优势、天津的港口优势和河北的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没能协同发挥,未能形成区域整体的竞争优势。而且,产业结构的趋同使京津冀经济圈内无法形成合理充分的产业链条。京津作为中心城市,对地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强,三地产业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区域内强大的产业链,没有形成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4]。
3.7“空吸现象”拉大了区域发展差距
一面是京津强烈的集聚效应,另一面是京津较差的辐射效应,导致河北的优势资源不断向京津聚集,从而形成“空吸现象”,使周边地区发展相对迟缓,产生了今天的“环京津贫困带”[3]。这样可能使京津失去经济腹地,形成“孤岛型”中心城市。若没有经济腹地的物质和资源支持,京津的辐射带动能力就非常有限,使河北无法分享京津的发展成果,也就很难承接京津两地的产业转移。这是不利于区域协同发展的。
另外,“谁来做地区老大”的意识形态一直在作祟,尤其是京、津两个直辖市在区域内的定位和协调问题,使三地缺少实质性联合。如果谁都想当“老大”,以牟取更多的资源,而不愿承担更多的责任,也不愿与他人共享,那么经济一体化进程就不会得到深入发展和强化。
4京津冀加强区域合作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
4.1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目标
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要对各地区的发展目标进行整合,使京津冀在发展目标上达成共识。目标整合的目的是实现京津冀对资源利用和要素配置的均等化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追求社会公平,缩小区际差距。为此,应发挥产业扩散、经济扶持与财政优惠政策的积极效应,建立财政转移、产业转移、人才转移和科技转移四个机制,发挥京津和河北省中心城市的优势,对周边落后地区给予财政补助和产业带动,以平衡不同区域经济主体的能力差距,实现协调发展。
4.2加强各层次主体之间的密切配合,建立政府间协作机制
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是当前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模式,从长远看,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融合应当由市场力量来推进,但由于目前我国仍处在转型时期,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所以政府的推动和协调作用是必不可少的[5]。各地政府要齐心协力,相互依托,优势互补,共谋合作发展大计。各层次主体之间要彼此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构筑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框架。
4.3建立区域间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
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主体功能定位上的差异性。相对而言,京津处于产业链的高端和上游,是资源的使用者和受益者,而河北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是资源的输出者,在土地、供水、生态、人才以及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将为京津提供很大支持。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河北可能承接来自京津的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面临环境上的巨大牺牲。因此,京津冀在要素配置、产业分工、环境治理等方面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为此,京津冀应尽快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和补偿机制,如实行优惠政策、进行区域援助、完善转移支付以及制定水资源补偿机制和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等,以协调各方发展利益,实现三方合作的共赢,提高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稳定性和长效性。
4.4建立一体化的市场体系,清除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
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本质要求。因为统一的市场体系不仅可以促进区域经贸合作,促进货物、服务和资金自由流通;而且可以加强区域的商业竞争力,增强投资者对整个区域经济的信心;还有利于要素的流动和集聚,推动微观企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6]。为此,京津冀首先要联手完善商品市场,发展物流与贸易合作,建设区域农副产品统一市场。其次,相互开放和发展要素市场,突破体制障碍,合作发展劳务、金融、产权、房地产、技术等要素市场,最终促进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
4.5明确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优化区域空间产业布局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和曹妃甸工业区的开发建设,京津“双核”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京津冀重点产业发展区如何分工布局,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问题。总体上看,北京应充分发挥其人才、技术、信息齐备的首都优势,重点发展具有更高层次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信息产业、金融产业和“总部经济”;而天津要进一步发挥港口和滨海新区的作用,增强物流业、现代制造业、海洋产业和研发成果转化基地功能;河北则应从资源和基础条件出发,除继续加强发展传统的重化工业、生态和特色农业以及有比较优势的医药、纺织等行业外,还应充分利用产业梯度转移的大好时机,接收京津转移出的部分产业,以提升自身的产业结构[4]。
4.6建立分工合理的城市体系
一个合理的城市体系,应当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分工合理,其功能外溢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城市间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组合性和互补性。京津冀都市圈应构建以北京为中心,以天津、唐山、石家庄为次中心,各市合理分工协作的城市体系[6]。将北京定位于政治、文教、科技、国际交往、国际金融和信息产业中心;将天津定位为重化工、外贸口岸、商业、电子产业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将石家庄打造成中国药都、华北重要商埠、现代物流基地和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中小城市要接受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充当大企业的加工基地。
4.7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整体效益的发挥[5]。因此,加强统筹规划,建立起京津冀衔接配套与功能共享的基础设施,实现三地交通运输设施、电信网络、能源设施、旅游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对接,是当前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放眼国内,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经济区域内,各级政府和市场主体通过实质性合作所表现出来的区域一体化的经济绩效和社会效应,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和动力去努力建构一个行之有效的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由各类企业组织参与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而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刘新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几个概念与原则[J].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3):127-131.
[2] 王海稳.试论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的困境及路径选择[J].改革与战略,2008(4):93-95.
[3] 王秀玲.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探析与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3):52-55.
[4] 祝尔娟.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产业升级与整合[J].经济地理,2009(6):881-886.
篇6
分析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联系问题,并进一步研究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探讨应对策略旨在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
广州;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
1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联系问题
首先,广州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在与其他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竞争互补的关系,但需要明确的是,珠江三角洲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阻力仍然存在。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以地方利益为出发点的行政壁垒对于珠江三角洲空间经济的联系和运行有着一定影响,从而导致了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发展的渐近化和趋同化[1]。因此珠江三角洲应当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调机制,实现广州与珠江三角洲腹地区域之间的错位经济发展。其次,应当积极重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内部分异趋势。广州与佛山以及肇庆等城市之间的经济互补相对理想,但广州与深圳、东莞、江门等城市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这不利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因此,要想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应当制定合理的步骤和进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例如可以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分解,建立“广佛肇”、“珠中江”、“深莞惠”的经济圈,以此来带动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最后,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其与腹地区域之间的交通通达性还有待提升,例如广州与中山的相对距离要大于空间距离更加远的深圳。因此应当积极加强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网络建设,从而加强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区域其他城市的联系。
2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珠江三角洲在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要想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二次发展,应当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采取有效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发展。
2.1发展问题分析
2.1.1内部问题突出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区域内各个城市的定位重叠问题较为严重,这就导致了其内部重复建设较多、产业结构同构问题严重、经济合作深入不足等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内部的城市彼此之间的整合不足,广州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地位虽然凸显,但广州也仅仅局限于点的发展,并没有形成拓展和辐射作用,从而限制了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的延伸,降低了中心功能,城市认同感和凝聚力缩小。此外广州的经济贡献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区域中心城市来说,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2.1.2经济增长方式落后传统的低水平、劳动密集型的外源型经济是当前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其虽在珠江三角洲第一轮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就目前来看,资源环境的约束力增大,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严重,这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滞后于当今珠江三角洲的发展环境和状态[2]。此外,珠江三角洲以“成本指向性”外资结构为主,其十分依赖于廉价的土地、环境成本以及劳动力,但经过多面的发展,珠江三角洲的土地资源已经频临匮乏,区域建设用地十分紧张,同时其长期以来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这就制约了当前区域内稳定、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此外,环境因素也是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雾霾、酸雨等污染状况普遍,与自然的不和谐不利于珠江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
2.1.3东岸与西岸经济发展不平衡以珠江口为分界,可以将珠江三角洲地区分为东西两岸,东岸有广州、深圳、惠州、东莞四个城市,西岸有珠海、佛山、江门、肇庆以及中山等五个城市。就目前来看,东西两岸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西岸的竞争力要明显弱于东岸,从而形成了东强西弱的局面。但当前东岸城市的土地资源已经十分匮乏,传统的依靠土地和劳动力实现经济发展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在这种背景下,积极发展珠江三角洲西岸城市将成为珠江三角洲“二次创业”崭新阶段的重要趋势。
2.2应对策略探讨
2.2.1加强城市间的合作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发展强调现代城市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传统的“单打独斗”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应当加强珠江三角洲内部城市之间的互补、联系、合作、整合,杜绝区域内的恶性竞争关系,通过板块式的经济形势将珠江三角洲做大、做强,实现区域内城市之间的共赢和发展。具体来说,珠江三角洲内部应当积极打造“双核多心”的城镇中心体系,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珠江三角洲内部资源的整合。对于广州市来说,广州要定位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的龙头城市、中心城市,不断加快自身的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强化自身在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上的中心地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动珠江三角洲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将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珠江三角洲现代化中心都市。
2.2.2改革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珠江三角洲发展趋势,珠江三角洲区域应当以技术———产业创新为中心,积极进行自主创新,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当坚持创新,坚持消化创新与集成创新齐头并进的方式,充分利用开放优势,吸引先进技术、消化创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终实现技术出口,以此来培育本地企业成长,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可持续发展[3]。
2.2.3东西岸共同发展首先,要积极兴建运输网络,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强调西岸城市的重要地位;其次,政府要合理整合优化东西两岸的资源,提升西岸边资源集聚的能力;最后,以广东为首的东岸城市要积极加强与西岸城市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优势互补,以此来促进东西两岸的共发展。
3结语
本文简要分析了广州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地位,以及内部的经济联系问题,并针对广州市提出了具体建议。之后分析了珠江三角洲整体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和策略,旨在为促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协调、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雨欣.珠江三角洲地区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实证分析与思考[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2]李翠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8):66-70;139.
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分析
在国际分工中,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基础,正是在国际分工的格局下,国际贸易实现了长久可持续发展,同时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也成为了其量大趋势。面对这世界经济进入了即时强关联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了显著的本质性的变化。虽然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在发展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从总体来看,两者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利大于弊,对当今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方向,促使区域政治联盟成立的可能。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定义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经济贸易开始全面发展,全球贸易经济和金融投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相互依赖性也逐步提高,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经济合作的次数也逐步增多,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中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由多个国家及地区经济团体为主体,在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内,制定有利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经济贸易协议,加强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从而加强其贸易沟通与合作,促进其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整体世界性的贸易进步,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新的世界性贸易组织,更是一个完善的经济体系。虽然目前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是仍就有其弊端所在,引起了社会各界学者们的广泛争议,特别是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更多的是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从而提高了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并没有真正的帮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一问题也是经济全球化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所谓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由同一地理区域的国家由中央政府出面签署一份平等的自由贸易协议,实现区域间的经济一体化形式,从而加强对内之间的贸易合作和沟通,增强合作国家间的贸易竞争力,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所有缔结国共同组成的区域经济贸易组织。如国际间区域经济一体化较为著名的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等,对国际贸易中都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关系
当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来看,虽然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客观冲突,但从大的方向上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一种互相补充、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国际经济的发展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向全球化的阶梯或发展阶段,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系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不仅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而发展,并且也是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为全球经济发展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而实现全球资源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同样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各个国家的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为激烈,为了增强本国经济实力,必须要实施经济一体化的措施,加强与区域经济合作,吸引跨国投资能力,从而保持区域内的经济实力得以提高,提高国际贸易市场的竞争力。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1.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走向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会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更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趋势。经济全球化使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然而单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相对是较弱的,面对激烈的国际贸易市场环境,必然会对单个国家的经济贸易发展带来阻碍,影响着单一国家的国际经济竞争力。为此,要加强区域合作和多边合作,凝聚更多的经济竞争力,通过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率和增强产品竞争力。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都是加强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从而利用国际分工,为本国的发展谋得了更大的利益,诸如这类的区域经济组织在未来发展中还会增多,经过区域各个合作国之间的联系,加速资本的互相渗透,必然会带动合作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2.经济全球化加强,使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呈现多样性
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单一国家与临近一个国家或者是多个国家进行合作,利用彼此之间的经济优势,加强经济联系和沟通,弥补其各自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之处,扬长避短使合作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效率提高。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跨地区和重叠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不断涌现和加速向外扩展,这种多样性的合作方式更好的突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域限制,也更加提高了经济发展中所需的互补性,带动利益相同的国家合作,实现资本、技术、人才的资源互补,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的新的发展,更加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繁荣稳定,还能有效的防止地区性经济危机演变为全球经济动荡,跨地区和重叠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抵抗经济危机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3.两者的发展对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力加大
二战使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创伤,经济发展中形成了美国垄断扩张的格局,美国成为了世界经济唯一超级大国。但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欧很多国家为了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利益,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形成了欧共体经济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经济地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美国为了抵抗欧共体的经济竞争,连同临近的加拿大、墨西哥,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自由贸易区,并由此开创了打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组建区域经济组织的先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使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未来的发展中也会产生更多新的经济格局,最终形成竞争与合作的新格局。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分析,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世界经济仍将继续向全球化、区域化方向发展,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增多,使世界各国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经济,大大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并向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了各国经济发展的联盟,同时还改变了政治经济的格局变化,其发展的趋势正是向经济彻底全球化进程过渡。现今是全球化与区域化两相交织的发展时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更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章丽娥:论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1;(15):12-13.
[2]陈森浩: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1;(02):23-24.
[3]耿国祥 王 娜: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J];法制与社会;2011;(25):19-20.
[4]张 塞: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由进程[A];科学持续地发展生产力――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文集[C];2009;44-45.
篇8
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区域作为参与全球竞争的一个单元在这一潮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已被人们所熟知并且得到政府部门、实业界和学者等各界人士的重视。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的三大区域之一,是继珠三角和长三角这两大经济增长极之后的第三大增长极,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十一五”时期,国家出台了一些支持京津冀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比如将天津滨海新区定位为与上海浦东、深圳开发区并列的国家级开发区,从而将滨海新区的开发与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其次国家发改委2006年编制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综合规划》,标志着国家对京津冀地区一体化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国家“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的口号。京津冀区域的发展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不仅是打造我国经济增长极、引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且还是协调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缩小南北经济差距的重要手段。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是区域产业一体化(叶堂林,2011),也就是区域内的产业实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状态。区域内产业形成分工合理的新型产业分工体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区域内产业竞争力,乃至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区域产业发展过程,是一个新旧更替的过程,区域产业分工与布局最先从不合理的状态转变成为分工与布局合理的状态,势必要伴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即某个地区落后的或者被淘汰的产业需要转移到其他适合的地区发展。
近年来,有部分学者对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分工与产业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祝尔娟(2009)从京津冀三地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产业层次和资源禀赋等各方面分析得出京津冀地区产业合作、整合与升级存在良好的现实基础。邢子政等(2009)也认为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并不严重,从三次产业这种比较大的产业结构来看产业相似度比较大,但是从工业行业内部或者更细分的工业内部的优势产业来看,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度并不大。可见京津冀区域具备良好的产业合作的条件并且产业一体化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那么,经过这些年国家政策的调控和经济发展,京津冀地区产业一体化实现到什么程度了呢?京津冀地区产业一体化的分工现状如何呢?京津冀地区是否存在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该地区产业分工与产业转移的特点如何?上述问题成为学术界乃至各级政府普遍关心的焦点,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京津冀地区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以地区间专业化指数和产业份额的结构变化来研究京津冀地区产业分工现状与演变过程,并且分析产业在区域内的转移情况,以期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以及产业分工与产业转移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为推动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
二、 京津冀地区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实证研究
1. 地区间专业化指数。本文借鉴大多数学者(Krugman,1991;梁琦,2004)用的地区间专业化指数构建方法,计算公式为:
Zij=■|xki/xi-xkj/xj|(1)
其中,k表示产业,i,j分别表示地区,xki和xkj分别表示地区i和j的k产业产值,xi和xj分别表示地区i和j的总的工业产值。如果两地区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那么这个指数为0,反之,这个指数为2。指数越大,说明地区间的产业结构差异越大。
本文所用的数据是以二分位分类的工业产业数据,来源于国研网。所用的数据从2003年~2011年,之所以选择2003年开始,是因为2003年开始使用新的行业分类代码,国研网的分行业统计数据也从2003年开始。
2. 各地区间专业化指数。从表1中可以看出,北京与天津之间的专业化指数在2003年~2011年呈不断上升趋势,说明随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该区域的两个最重要城市间的分工和合作也在不断加强。同时也可以看到,北京与天津之间的专业化指数在三个城市之间的专业化指数里是最低的,众所周知,北京和天津是京津冀区域的两个超大城市,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比较接近,导致北京和天津的工业结构也比较类似。北京与河北之间的专业化指数在2003年~2008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2003年为0.83,到2008年达到0.94的高水平,说明北京与天津的分工水平一开始就比较高,并且随着一体化进程分工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2008年~2011年,专业化指数在0.90~0.94之间,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原因可能是北京与河北的专业化分工在2008年达到0.94的高水平之后,难以进一步提高。天津与河北的专业化指数在2003年~2006年呈上升趋势,之后呈不断下降趋势,说明近些年来,天津与河北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竞争大于合作的现象,原因可能是天津自身的发展还没有达到饱和状态,还有吸纳产业发展的空间,导致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天津和河北省竞争从北京市或者其他地方转移过来的产业。
以Krugman和Venables(1995)、Puga和Venables(1996)为代表的学者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下研究产业转移理论,根据该理论,产业首先集聚在一个大城市,当这个大城市集聚程度达到饱和之后,产业从这个大城市转移一部分到第二大城市,因为第二大城市由于规模经济更加接近第一大城市,是承接从第一大城市转移产业的最佳地点。当第二大城市也达到饱和时候,产业将会从第二大城市转移到第三大城市,以此类推。北京市是京津冀区域最大城市,近年来,随着北京市的地价、房价和工资等不断上升,显示出北京市的集聚程度达到或者接近饱和状态,北京市需要将一部分劳动密集型或者在产业链中地位比较低端的产业转移出去,根据产业转移理论,北京转移出来的产业最容易转移到天津,其次才是河北。从京津冀内部各地区之间的专业化指数变化趋势来看,北京与天津之间的专业化指数不断上升并且幅度最大,而北京与河北的专业化指数虽然也有上升但是幅度不大,说明三个城市之间的分工主要发生在北京与天津之间,或者说北京的产业转移主要转向天津。天津与河北之间的专业化指数在2006年~2011年之间呈不断下降趋势,也进一步说明了,随着北京市的产业逐渐向天津市转移,使得天津市的工业结构与河北省的工业结构越来越大。但是,近些年来,随着与北京相邻的周边河边地区比如唐山和秦皇岛等地建立工业园区主动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未来河北和天津的产业结构相似度有可能会呈上升趋势。
3. 京津冀各地区工业产值份额演变情况.本部分通过分行业的工业产值比重份额来进一步研究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的情况,试图找出哪些行业已经转移,哪些行业正在转移。表2是京津冀内部各地区分行业的工业产值所占比重,可以看到,2003年,北京市有优势的产业有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可见北京市的工业中优势行业主要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天津市产值比重超过三分之一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可见天津市优势行业除了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之外,还有资源型行业;河北省有优势的产业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疗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金属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可见河北省的优势行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依赖型行业。
到2007年,北京市除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其他绝大多数行业的比重都下降。天津市行业产值比重上升的行业有饮料制造业、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他绝大多数行业产值比重下降。河北省行业产值比重上升的行业有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业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可见,从2003年~2007年之间,北京市一些行业在逐渐退出或转移出来,转移到河北、天津或者其他地区。
到2011年,北京市除了医药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之外,其他产业均有所下降,说明北京市的工业行业再继续退出和转移出来。天津市产业比重有所上升的行业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造纸业、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河北省产业比重上升的行业有非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业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可见,2007年~2011年之间,北京市绝大多数行业进一步转移出去;天津市转移出去的行业不多,而且有许多行业在转移进来;河北省的产业正在承接北京市和其他地方转移出去的产业从而得到快速发展。
从各行业产值的加总起来的比重来看,北京市工业产值比重从2003年的0.29下降到2007年0.26,到2011年下降到0.19,可见2003年~2007年间,北京市的工业产业转移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转移的规模还不大,2007年~2011年间,工业产值比重下降幅度明显,下降了7个百分点,说明这一阶段是产业转移的快速时期。天津市工业产值比重2003年、2007年和2011年分别是0.29、0.28、0.28,说明天津市在这两个时间段几乎没有发生产业转移,因为天津市自身的产业发展空间还很大,还没有达到像北京一样的饱和状态,一定程度上还是扮演承接产业转移的角色。河北省工业产值比重2003年~2007年间从0.42上升到0.46,上升了4个百分点,2007年~2011年间从0.46上升到0.52,上升了6个百分点,可见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在后一阶段发展更加迅速。从这两个阶段的产业转移综合比较来看,也可以看出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进程在2007年~2011年间得到快速发展。
三、 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以地区间专业化指数和产业份额的结构变化方法来研究京津冀地区产业分工现状及其演变过程,得出北京与天津、北京与河北之间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而天津与河北之间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低。从2003年~2007年之间,北京市一些行业在逐渐退出或转移出来,转移到河北、天津或者其他地区。2007年~2011年之间,北京市绝大多数行业进一步转移出去;天津市转移出去的行业不多,而且有许多行业正在转移进来;河北省的产业正在承接北京市和其他地方转移出去的产业从而得到快速发展。总的来看,北京是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而天津产业转移得很少,因为天津市自身的产业发展空间还很大,还没有达到像北京一样的饱和状态,还是扮演承接产业转移的角色。
基于此,京津冀地区应该更加注重产业分工与产业转移,进一步引导北京的产业很好的转移出来,同时为天津和河北承接产业转移创造良好条件。与此同时,天津和河北之间应该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分工与合作,天津不能盲目的追求短期利益而将北京转移出的产业都承接过来,不要与河北争抢从北京转移出来的产业,而是有选择性的承接。
参考文献:
1. Krugman, Paul, Geography and Trade,MIT Press, Cambridge,1991.
2. Krugman, P, and A.J.Venables,Globali- zation and the Inequality of Nations, Quar- te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857-880.
3. Puga, D.and A.J.Venables, The Spread of Industry: Spatial Agglomeration in Economics Development,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 rnational Economics,1996,(10):440-454.
4. 梁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世界经济,2004,(12):32-40.
5. 叶堂林.“十二五”期间京津冀区域产业升级与整合研究.开发研究,2011,(1):23-26.
6. 祝尔娟.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产业升级与整合.经济地理,2009,(6):881-886.
7. 邢子政,马云泽.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倾向与协同调整之策.现代财经,2009,(9):50-5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号:11&ZD049)。
篇9
文章阐述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根据河南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加入WTO后开发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从开发区环境营造、运行机制、筹资方式、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河南省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经济;
1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1区域经济增长极效应突出
开发区优良的投资环境能够吸引大量现代产业发展所必须的资源,如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高度聚集,使开发区的经济总量能够迅速增长。外来投资的流入是开发区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流入开发区的资金中一部分投向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更多的是利用开发区良好的环境进行产业项目投资。基础设施的改善和资金、项目的流入给开发区现代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所在地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得经济技术开发区迅速发展成为所在地区现代产业的聚集地和企业孵化基地,目前,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较短时间内以不到万分之零点五的国土面积,创造了超过全国2%的经济总量,开发区也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
1.2对所在区域产生强烈的示范带动效应充当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是开发区建设的重要目标,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建设过程中大胆探索、坚持创新,在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新区建设、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做了有益的尝试,尤其是开发区在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区内“一站式”的服务、土地滚动开发、多样化的招商引资方式、城市软硬环境建设和规划区内农村发展等方面,为其它地区的体制改革摸索出宝贵的经验,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已经得到普遍的文秘站 采用。
作者简介:杨延哲(1964一),男,河南开封市人,副研,硕士,主要从事经济地理研究。
1.3在区域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首先体现在开发区的数量和分布上。大部分开发区均按照建设未来新城区的要求,重视城市功能的完善和配套设
施的建设,有的已初步形成了外向性、多功能、现代化
新城区。新城的发展使原有中心城市的实力进一步增
强,功能进一步完善,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核心带动作
用大为强化,也使得区域城市体系更为完善,布局更为
均衡。开发区高强度的持续性基础设施投资和城市新
区的迅速崛起,对开发区周边地区的农村产生了很大
的影响,使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务业
比重大幅上升,景观上的郊区化现象也十分明显.4J。
14产业连锁带动效应明显
首先,经济技术开发区对于所在城市和区域的产
业结构有着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大型产业发展项
目的入驻,由于其较大的产业关联度,必然会改变所在
城市或区域的产业生态,形成新的产业聚集和扩散。
其次,开发区现代产业的发展,可以为所在地区老企业
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提供服务,一方面向这些企业
传播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从材
料、设备、零部件等方面给予支持。第三,成功的经济
技术开发区的主导产业选择与所在地区的区位条件、
资源状况密切相关,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得以最大限度
地利用本地资源基础,而所在区域也配合开发区建设
而在相关的产业领域不断拓展J。
2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2.1河南省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
截止20__年底,全省共设立了9个省级以上经济
技术开发区,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8个,累计完成基
__
第4期杨延哲等:河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前景与对策·25·
础设施投资近40亿元,各类进区项目达1300个,20__
年完成GDP30亿元,这已成为河南省经济发展和对外
开放的重要力量。
2.1.1依托中心城市,分布相对均衡。在已批准设立
的9个省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除潢川经济技
术开发区偏于一隅外,其它都位于省内各区域中心城
市附近,且有“十”字形的铁路和国道相连接。
2.1.2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全省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
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路网、通讯网、给排水管网、供
电网等,建成了一批标准厂房、写字楼和高、中档商品
住宅,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保障。
2.1.3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各开发区还十分注
意服务支撑体系的建设。按照精干、高效、多能的原则
设立了工商、税务、公安、金融等管理、保障机构,成立了
公证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组织。
2.1.4各具特色和优势。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各开发
区都十分注重对项目的把关,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和外向型经济,并结合本地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
业结构。如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利用当地丰富的农副
产品资源,形成了以开封正大、隆氏食品、大豆生命蛋
白公司为代表的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群,其产值
占整个开发区工业产值的60%。此外,郑州开发区的
信息软件、电力器材、食品烟草、印刷包装,许昌开发区
的机电、烟草配套、发制品加工等都是在当地资源与经
济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_6J。
2.2存在问题
2.2.1管理权限落实不够。一些部门过多强调行业
部门利益,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开发区发展的政
策、措施落实不够,使开发区要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
协调与其他地区和相关部门的关系上,影响了开发区
的发展建设。
2.2.2管理体制上有向旧体制复归的现象。由于政
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不到位,加上有的职能部门受
传统体制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常以落实部门规定为由,
用老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干预开发区的行政事务,致使
一些开发区为了与上级职能部门对口、衔接,增设机
构、扩编人员,造成了机构膨胀、人浮于事,逐渐丧失了
开发区的体制优势,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方式等方
面有与区外管理体制趋同的现象。
2.2.3发展空间不足。与外省市相比较,河南省开发
区无论是在总体规划面积,还是在已开发面积上都显
得比较小。就规划面积文秘站 而言,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绝
大多数在20km以下,面积最大的鹤壁淇滨经济技术
开发区也只有27klTl2。作为省内唯一一家国家级郑州
经济技术开发区,其规划面积也仅有12.5klTl2,扣除区
内农村居民用地和难利用土地,土地储备严重不足,大
型项目入驻困难,开发区产业基地的作用难以有效发
挥。同时,由于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较小,起点较低,
缺乏前瞻性,开发区在推进河南省城市化进程方面的
作用也无法有效发挥。
2.2.4产业水平不高,缺乏有影响的龙头企业。从国
内尤其是沿海地区发展较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来看,
其成功的经验之一是始终坚持产业建区。表现为一是
外资企业多、跨国公司多,对外开放度高。二是大型工
业企业多,上市公司多,经济规模大。三是高新技术企
业多,产业先导性强。而河南省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
区的经济实力和产业规模与先进开发区相比存在着较
大的差距,从发展类型上看,全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
是政府搬迁型,如开封、鹤壁等开发区;二是商贸发展
型,如洛阳、三门峡等;三是综合开发型,如郑州经济技
术开发区。虽然这些开发区都十分重视工业的发展,
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业实力普遍较弱,产业规模与
周边省份也难以相比。开发区缺乏国内外知名的大企
业、跨国公司和上市公司,企业规模较小,对全省经济
增长的拉动作用还比较有限。
2.2.5融资渠道不畅通,资金相对缺乏。目前,河南
省开发区还处.于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仍需
大量资金投入。但自1999年《土地管理法》修改颁布
后,开发区靠土地批租、以地生财来筹措开发资金的能
力受到极大削弱,而大部分开发区由于经济规模较小,
引进企业项目的质量不高,依靠区内企业发展来增强
开发区综合实力的自我发展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利用
资本市场筹资、融资机制不够健全,许多新的筹融资方
式仍有待探索,各开发区普遍感到资金缺乏,难以推动
开发区各项建设的快速发展。
3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1发展机遇
3.1.1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快,世界各国
的商品和资本将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全球性市场
需求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各国的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
虽然目前世界经济中还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但未
来一个时期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速度,有望超过以
往任何时期,在市场开放的基础上通过吸引外商进入
本国资本市场仍然具有广阔的空间和潜力。大量跨国
资金的流动势必为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旨的开发区
建设带来良好的机遇,河南省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将从
中受益,获取应得的份额。
__
·26·地域研究与开发第21卷
3.1.2河南省的改革开放与结构调整步伐正在不断
加快,“十五”计划确定了食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煤
矿业和石油化学工业、机械工业、轻纺工业五大支柱产
业和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目标任务,并出台了具
体的实施方案,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对外开放领域
不断拓宽,这些将促进河南省经济在“十五”期间的持
续、快速、健康发展,并吸引西方和海外华人更广泛地
对河南省进行投资,从而使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利用外
资和引进技术方面出现新一轮热潮。
3.1.3加入wTO将至少在3个方面给经济技术开发
区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一是开放新的投资领域,有利于
形成新兴行业和新的支柱产业;二是开放新的投资方
式,有利于开发区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三是一些对外
商投资企业的歧视和限制的取消,有利于开发区吸引
新的投资者。在现实条件下,开发区的运行机制更接
近于WTO规则,它将以最好的投资硬、软环境在进一
步对外开放中赢得生机。对河南省的开发区来说,加
入WTO后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产业将获得稳定
的贸易环境,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一批出口加工型企
业也可以涉足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3.2面临的挑战
3.2.1尽管随着加入WTO,我国将逐步取消外资许
多领域市场准人的区域限制,但外商在投资选择时不
仅考虑投资地区的资源状况、自然区位、基础设施和技
术条件,更看重地区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河南省
由于地处内陆,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在过去我国实
行梯度式、渐进性的开放政策下受到诸多限制,对外开
放起步晚、发展慢 ,在投资的软、硬环境诸方面都与沿
海等先进地区存在着较大差距,而随着沿海地区经济
的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其市场容量也不断扩张,发
展前景十分看好。在今后吸引外资的竞争中,河南省
开发区仍将处于下风。
3.2.2加入WTO后,随着关税的大幅度降低和非关
税保护措施的减少,以及外商取得在我国商品分销权,
产品直接出口有可能成为许多外商替资的选择,
从而相应地减少外资的流入。加入WTO后,来自国外
的跨国公司和服务投资将会明显增加,但由于河南省
经济技术开发区功能不够完善,各类为企业服务的中
介组织数量少、水平低,难以满足大企业的需要,加上
目前区内企业规模偏小,缺少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龙头
企业,国外的服务投资机会也受到限制,这些将对开发
区利用外资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加入WTO后,我国
的贸易加权平均关税将逐步降低,并取消诸如进口许
可证等多种非关税壁垒,关税的降低和“国民待遇”的
实行将对开发区内部分内资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
战,部分国内市场将会受到挤占,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
和生存压力,将会对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的
负面影响。
4未来发展的主要对策
4.1增强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紧迫感
有关部门和地区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经济技术开发
区、形成局部优化的投资环境是改善河南省投资态势、
增强资源配置能力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举
措,是壮大开发区所在城市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发
挥开发区在政策、体制、环境等方面的综合优势,针对
现存问题,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大胆借鉴国内外开发
区建设的成功经验,促进河南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快
速、健康发展。
4,2营造宽松的开发区发展环境
4.2.1构建符合WTO规则的政策体系。对以往有关
开发区发展建设的政策作一次彻底地清理,废除、终止
那些不利于开发区发展或不适应开发区实际和wTO
规则的政策、文件,消除政出多门、政令抵触的现象,提
高政策的透明度。
4.2.2加强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宏观管理。制订完
善的省级开发区考评体系,形成优胜劣汰的开发区动
态管理机制。加大对开发区的支持力度。赋予开发区
独立的行政管理权。
4.2.3扩大开发区经济管理权限。委托开发区管委
会负责区内的土地规划、征用、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出
让、转让工作,负责区内各项规划的实施和建设项目审
核与监督。扩大开发区在外经、外贸、投资项目审批、
外事交流方面的自。适当扩大现有开发区的规
模,增加土地储备以利于土地滚动开发效益的实现和
大型项目的入驻。
4.3建立与WTO规则相适应的内部运作环境
4.3.1尽快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管理运行机制,
大胆采用一切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
式。在开发区El常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使管委会的
工作重点转到规范市场行为、强化资源管理、建设基础
设施、提供优质服务上来。
4.3.2严格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区内企业的经营管理
自,维护投资方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企业提供各
类符合国际标准的服务,营造仿真的国际环境,形成
“亲商”的企业发展氛围。优化人才开发的市场环境,
形成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使用机制。
4.3.3做好开发区的封闭式管理,设立开发区综合执
__
第4期杨延哲等:河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前景与对策·27·
法机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严格执法、文明
执法。
4.4积极筹集开发区建设资金
加快培育、壮大开发区的综合建设开发主体,构建
开发区融资操作平台,发挥企业融资主体作用,增强开
发区内企业的融资能力,鼓励企业进行资产重组,通过
产权转让、项目融资、国际租赁等市场化方式来吸引国
内外资金、项目。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方式。形成多元化
的基础设施投资格局。将重要的大型基建项目列入所
在城市的经济发展规划中,取得财政支持,条件成熟时
发行开发区建设债券,募集社会资金;积极探索基础设
施建设项目收益质押贷款和基础设施经营企业举债、
上市、项目经营权转让、股权转让等新的融资方式;鼓
励有条件的基础设施项目通过股份制的方式组建项目
法人,面向社会募集资本金。
4.5加快招商引资步伐
开放新的外商投资领域,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吸
引外商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兴办各类服务业,拓宽开
发区的招商引资渠道。采取重点项目定点招商、热点
地区对口招商、利用中介机构招商以及网上招商等多
种形式进行招商活动。鼓励区内现有企业增资改造或
投资相关产业领域进行系列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拓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除国家明文规定以外,凡是对
外商开放的产业领域,民间资本均可以进入,鼓励个
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特许
权经营等多种方式进行投资,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区内
国有企业的转制改造,参股、控股国有企业。为民间资
本在开发区建设中创造更大的参与空间。
4.6加强开发区城市建设
制订高起点的发展规划,将新的城市发展理念揉
进开发区发展规划中去,在基础设施和区内环境建设
等方面设置较高的起点,区内所有的开发、建设均严格
按照规划进行实施,以保证城区建设的完整性,规划确
需修改时要经过科学论证。开发区的建设要按照市场
化方式进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用公开招标等方式
组织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已开发范围内推行城市化管理,建立和完善社区
服务网络体系,加强区内邻里服务中心建设;健全社区
基层组织,改善社区服务,实现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
重心下降。做好规划范围内农民的拆迁安置和劳动力
转移工作,统一规划新型居民点,适当减收各类建设费
用,加快农民社区建设步伐;完善各类生活配套设施,消
灭“都市村庄”,使开发拆迁地区一步进入城市化环境。
对近期尚无开发项目、远离城镇的区域,帮助农民进行
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参考文献:
[1]杨益波.经济特区型地区仍需存在[EB/OL].中国宏
观经济信息网.www.macrochina.com.cn,20__—07—
20.
[2]段险峰,田莉.我国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中的政府干预
[J].城市规划,20__(1):43~45.
[3]熊国平.外向性经济与城市拓展:以昆山市为例[J].
城市规划,20__(1):34—37.
[4]杨永华.中国经济腾飞的楷模——广东工业化模式
[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5]魏心镇,王辑慈.新的产业空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的发展与布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01—131.
[6]刘江.中国地区发展回顾与展望[M].北京:中国物价
出版社,1999.121—133.
ProspectsandCountermeasuresforthe
DevelopmentofEconomic&TechnologicalZonesinHenan
YANGYan—zhe,ZHANGJiao—ping,LIUYan—ru2,YANGWen—xin
(1.InstituteofGeography,HenanAcademyofSciences,Zhengzhou450052,China;2.Scientific
andTechnologicalInformationStation,HuangheWaterResourcesCommission,Zhengzhou450003,China)
Abstract:Afterexplaintheroleofeconomic&technologicaldevelopmentzoneintheregionaldevelopment,
theauthorstudiesthecurrentsituationandproblemsabouttheeconomic&technologicaldevelopmentzonesin
Henanprovince,thendiscussesthe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thedevelopmentzonesnowfacing.Basedonthe
discussions.somecountermeasuresabouttheconstructionofdevelopmentzonesconcerningaboutthedevelop—
篇10
[关键词]集束式交通网;交通区位;区域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6-0131-02
1 已有研究简述
从交通可达性看,刘海隆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的方法,分析可达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对投资绩效的影响并定量模拟交通可达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运费条件方面看,苏联学者提出交通运输费用是工业布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运输便利、运费较低的区位可降低生产成本,便于组织生产,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从交通方式看,张琳指出城际快速轨道把区域之间分散的城市连成一个整体,强化了城市群之间的联系与分工,促进整个区域的产业升级和优化。本文分析郑汴之间集束式交通网的特点及作用来阐述交通区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交通区位优势对开封经济的影响
2.1 集束式交通网
交通一直以来都是开封的优势资源,陇海铁路、京广铁路的越境而过,连霍高速、京港澳高速、日南高速、107国道、310国道的交叉前进,各类省道县道的交错纵横,其中高速公路674km,三级及以上公路通车里程达4723km,构成了本区发达的交通网。我们可以称由连接两交通点之间的多条近乎平行的交通线组成的交通网为集束式交通网,目前郑汴之间形成了由陇海铁路、连霍高速、310国道、郑开大道4条近乎平行的通道组成的集束式交通网,同时作为其重要补充的郑开城际铁路、郑民高速、郑汴物流通道、郑徐高铁等在建工程将会增大集束式交通网的密度。
2.2 集束式交通网的区位优势对开封经济的影响
(1)集束式交通网的重要作用。本区集束式交通网的显著特点主要在密集的交通通道和明确的定位,郑汴之间是集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城际轨道交通、客、货运专用通道、机场快速路等为一体的密集型交通网,交通区位优势异常明显。陇海铁路、郑徐高铁、连霍高速横贯中原城市群,呼应山东半岛,辐射大西北,是郑汴地区的对外经济联系的重要通道;310国道一直是两地人员交流,商品流通的主要道路,为开封近几十年经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郑开大道是两地的专属客运通道,分离了310国道中客运功能,缓解了它的客运压力并且每年为开封带来将近700万人次的客流量,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作为货运车辆的专用通道的郑汴物流通道是解决目前货运车辆增多,交通拥堵的现象的关键,与郑开大道相互配合将实现两城之间的客货分离,缓解310国道的客货运交通压力;郑民高速将成为开封重要的西南出市通道,建成后将大大缩短开封与新郑国际机场的时空距离,实现与郑州公用新郑机场的目的,同时为构筑环开封城区高速公路网络奠定基础。
这种集束式交通网络,内部联系紧密,道路功能明确,通行效率极高,其作用体现在,第一,密切配合,分流车辆,避免了出现单一通道因突况而引发的交通瘫痪的“瓶颈”问题。郑开大道很好的解决了310国道之前的客货混流,交通拥堵的情况,保证了车辆的不停顿运行,据统计,2007年以来,每天有3500多辆的客车改走郑开大道,使98%的客流被分流到郑开大道,大大提高了其客运效率;第二,单位时间内的车流量得到增大,提高了车辆的通行效率,减少了运行的时间成本,双向10车道的郑开大道与其他5条通道相互协同,使单位时间的车辆通行能力呈倍数增加;第三,明确的功能定位为不同产业的空间布局提供了依据,紧依郑开大道和310国道的汴西新区就成为加工制造业、物流业等的聚集地;第四,满足了不同层次客流、货流对运行时间和距离的要求,当运输距离在80公里内时,公路运输方式最为经济,当距离超过550公里时,就要选择铁路运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提高了车辆的运行速度,节省了运行时间,非常适合对时间价值要求高的人员出行,而一般的铁路、国道又能满足普通旅客和大量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在建的工程将完善道路功能,满通运输的多功能,全方位的要求,增大集束式交通网的密度。
(2)集束式交通网促进开封的经济发展
①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增长的积极贡献。根据乘数效应原理分析,近年来开封增加对交通事业的投入,在交通运输资源丰富的集束式交通网中形成经济增长极,增长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会引起交通业的收入的增加,从而带动本地区的经济不断发展,郑开大道的通车,极大地满足了两地的客运交流,扩建加宽的连霍高速郑开段,使其通行能力提高1~2倍,可满足未来20年内的运输发展要求。截至2008年年底,开封市交通运输业的增加值为44.51亿元,占整个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9.94%,同比2005年增长17.94亿元,增幅达到40.3%,交通运输业对经济的贡献率逐步提高。
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随着集束式交通网的密度的增加,布局的优化,开封不断的吸引着外部客源,2005―2007年开封的旅游接待人数稳步提升,平均增幅为17.6%,旅游总收入也快速增长,其中2007年全市接待游客已经达到2254.5万人次,同比增长19.5%;实现旅游收入66.75亿元,同比增长22.7%,当年接待的2000多万人次中有30%是郑开大道带来的,元旦期间,郑开公交日发送旅客更是达到2.4万人次,同比增长60%,交通的便利直接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③促进招商引资,推动工业强市的战略。郑开大道开通后,使汴西新区周边成为开封市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项目的首选区,政府整合优化交通资源,对新区实行财政、税收、融资等方面优惠,进一步推动了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在招商引资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吸引了包括泰国正大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北京汇源等大中型企业的入驻,2007年新区引进项目121个,新签协议资金328.2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达115亿元,同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4.6亿元,比2005年增长一倍多。
④形成庞大的商务流,带动周边县市的发展。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开封境内的市内主干道、县道、乡道,组成了县域内的交通网,而郑汴公路、郑开大道、连霍高速等集束状交通通道促使一批呈周期性往返郑汴的商务流的形成,开封成为郑州与周边县市的中继站,吸引了包括域外的扶沟、太康、长垣等客商,提高了货物流通速度,进而活跃了当地的经济。
⑤沿线建筑业的迅速崛起。便利的交通在土地的升值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作为集束式交通网中的郑开大道的开通就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10年开封西区楼盘均价在4000元左右而2004年年底均价为1300元,同样是交通便利的火车站附近,2006年的商品房价格也较2004年涨40%。开封西区的地价也由2004年的30万~40万元涨到2006年的50万~60万元。在中牟县城310国沿线附近,多家楼盘相继开工建设,竞争加剧,房地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3 建 议
3.1 发挥交通优势推进与郑州的产业对接
借助郑汴一体化的实施,应发挥集束式交通网的优势,突出城市特色,恢复古城风貌,加快与郑州的旅游、娱乐等服务的对接,使其成为郑州都市圈中具有特色的休闲娱乐的功能区;吸引郑州的商户,居民来汴投资,旅游观光,促进郑汴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快速流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开封的优势更加郑州化,郑州的优势也更直接惠及开封,进而产生1+1>2的效果。
3.2 利用集束式交通网加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促进物流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和运输信息的有效利用,加快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合理布局运输场站,完善交通信息化建设,做好信息的集中与,协调各运输方式和环节的衔接性,降低货物运输返空率、实现旅客运输零换乘等,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而完善现代物流体系,扩宽省际物流业务合作,发挥开封在东部产业转移,西部资源东输中的枢纽作用,引进来,走出去,建立省内外的物流网络体系,加强与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的产业协作。
3.3 发展支线交通,密切与周边县市的联系
推进各通道与市内交通线路、公交场站的对接,密切与域内各省道,县道等非干线公路的联系,加快省道223、万三公路等与郑开大道互通式立交桥的建设;对310国道汪屯至中牟交界段等公路进行升级改建,打通断头路,新建扩建各地乡道,完成对区域内的交通网全覆盖,形成以干线公路为主,县道、乡道等支线交通为辅的多层次交通网,带动兰考、中牟、杞县等周边县市的发展,使之成为开封的经济腹地,扩大本地的消费市场。
3.4 完善集束式交通网的基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