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案范文
时间:2023-08-23 16:10: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历史教学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59-01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提高学生素质是学校教学的最终目标,而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历史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厌学、学习效率低下,[1]而这样的历史教学显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寻找出新的教学方法,而教学案教学法具有充分的优越性,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本文就如何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一系列教学问题,根据教学案教学的基本情况,提出几点浅薄的建议:
1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尊重生命,体现以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2]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敢于放弃旧的教学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主动与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理念相靠拢。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传授知识时非常单一。旧的教学理念注重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教”的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体地位完全没有受到重视。结果导致初中历史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课堂,教师漫天的讲,学生不动脑的听;教师只注重内容的丰富,深奥,而学生忙于笔记、应接不暇,全然没有时间进行思考。于是出现了一种很尴尬的现象:教师讲完一节课后,许多学生对一些重要的知识仍不甚了解,甚至搞不清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可见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案教学”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上课的注意力经常不够集中,所以他们往往是凭借着自身的兴趣去认识事物,对于感兴趣的事情愿意用心去做,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情则表现的心不在焉。因此,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如果不注重趣味教学,就很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教学是枯燥的也是有趣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教。而在学案编制时,教师可以依据需要学习的内容,精心设计趣味教学。
首先,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去吸引学生,例如在讲到商纣王的“炮烙之刑”时,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这种刑法的时候,可以说:“纣王残暴异常,他强迫一些犯人在烧红的铜柱上行走,‘当犯人的脚刚踏在铜柱上,只听到“哧”的一声,脚板立即冒起阵阵白烟,一旦有些犯人在铜柱上摇晃两下,站立不住,就“噗通”一声掉到“熊熊”炭火中活活地烧死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集中注意力,“身临其境”般的感受纣王的残暴。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解一些历史故事,既可以调节课堂的气氛,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学习“商鞅变法”时让学生讲述“立木为信”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教育了学生。[3]
3 优化课堂结构
如何在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这不仅需要任课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掌控课堂的能力,而且还需要课前教师合理优化课堂结构。在进行历史教学案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可用5―10分钟进行课前导学,要求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内容,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使学生对教材有个初步的了解,能够在导学中解决部分问题或者发现新问
题[4];紧接着可用10―15分钟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探究、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旁进行点拔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重要问题,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教师课前布置的阅读思考问题;最后可用15分钟进行巩固练习,在课堂上对学生掌握的一些知识进行检测,并且教师及时进行反馈矫正。最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这样科学的课堂结构,这样合理的时间安排,不仅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而且更能较快地达到预期的学习目
标。[5]
4 结语
当然,初中历史教学案教学的探索仅仅是一个起步,还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和提高,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吸取更多先进经验加以改进,使教学案教学的实施真正成为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张淑慧.新课程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案”一体化研究[J].现代阅读,2012,08(08):146.
[2]丁丕.浅议初中历史教学案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05)22-23.
[3]周秀美.关于初中历史“学案式”教学方法的尝试[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07):24.
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法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学生的主体性的重视,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更多的是去引导学生,而不是主导学生。现在提倡个性化教学,学生的感受越来越被纳入到考虑的范围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学生是教学中地位一直都没有被尊重,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构成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适用性人才,而不是只懂得各种文化知识的人,毫无个性的人。从另一方面来说,学习主要还是靠学生自己,学生应该具备必要的自学意识和能力,不能一味地跟着教师的指示走。尤其是历史方面的学习,教材中包含的内容是非常有限的,仅仅学习书本中的知识点,只能是管中窥豹,不能真正全面的认识到历史。其实初中历史教材中是存在这一些纰漏的,或者说有一些片面的观点,这些对学生客观看待历史都是不利的。而如果灵活地利用学案导学的方法,学生就会对教材产生质疑,主动去查阅更多的资料,做一些课外的自主探究。这种专研精神是现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非常缺乏的,大部分学生安于现状,只图完成学习任务,不思进取,思想上的僵化很严重。
一、学案教学在引入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学案一般都是一个教学团队共同研究、制定的,然后在交付给历史教师,供他们在教学中使用。由于这种学案的制定模式,再加上教师过于信任学案,导致教学模式比较固定,没有多少针对性可言。一个学案被重复使用到不同的班级,而且是一年又一年地重复使用,也不加入什么创新。这样的教学,往往教师也不会考虑多少引导的重要性,一切都是按照既定的安排走。就教师的角度而言,坚持团队的教案,避免教学质量下滑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学生的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每个个体的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等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每一届的学生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一味地墨守成规,很容易出现学案不适应学生实际需求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课堂效果差,学生成绩下降,学生的思维非常迟钝,缺乏主动性。
二、学案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的改进方向
(一)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善
教学团队一起制作的学案不是权威,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个性,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及执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一些适当的改变。比如《三国鼎立》的教学案例中的要求是学生在学习之后能了解三国是哪三国,各自领土在哪,以及主要的政治人物。我认为这样的要求是比较笼统的,肯定不能适用于所有学生,即使身处同一个班级。与这段历史相关的著名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很多男生的喜爱,对于这部分男生而言,这节课的学习是比较轻松的,而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就要困难一些。所以统一的教学会让学生之间产生差距,而且《三国演义》毕竟是一部小说,有很多虚构的部分与历史记载不符,对学生会产生误导作用。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而教案中一般是不会如此细致地针对这些差异有什么区别对待,更多的需要教师自己判断,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此外教师应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教学案例的使用能体现出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师的个性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一个充满教学激情的教师,带出来的学生往往更具活力;一个严谨稳重的教师,带出来的学生也会脚踏实地。所以教师要在使用教案的时候坚持自我,不能因学案而失去了自己的个性。
(二)重视引导
学案教学法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忽视了引导的环节,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课的时候只顾着自己讲解,完全成了单方面的课堂,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学案教学强调教师多引导学生,不能简单地灌输知识,学生应该要有更多的思考,教师的讲解需留有余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讲解《》的时候,教师要改变划重点、讲解重点、学生记忆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己阅读,尝试找出重点,给学生更多的是启发,而不是把直白地把所有重要的东西告诉学生。关于那段时期的影视作品有不少,学生一般都会接触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学生这种看待历史的自主意识非常可贵,如果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使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形式,就会使得学生的自主意识受到抹杀,学生会下意识地认为教材是权威,自己的认识是错误的。其实只是每个人的观点不同而已,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错。教师应该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保留这种自身的想法。在学习的道路上,每个人的感悟都是不一样的,学生应该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在记载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主观的因素,所以不能完全相信课本。教师要把学生往独立的方向引导,让学生明白教师、教材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他们自己的努力才是最主要的因素。优异成绩的获得,不是完全按照教师的意思做就能取得,相同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成绩有好有差,就说明了学生才应该是学习的主体。
三、结语
学案教学的运用可以让学生的自主性得以进一步地扩大,教师应该把工作的重心放到引导学生上,而不是强制学生按照学案计划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失去自己的思想。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案教学;收获;困惑
历史学科在推行教学案教学后,被广泛定义为最难学的一门学科,这并不是学科本身存在的问题,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对教学案教学有着一些困惑和未能认识到的问题,所以未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导致学生产生对历史学科的错误观点。下面就针对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案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教学案教学广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学校管理
问题:教学案印制不规范,浪费严重,怎么办?
解决策略: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后编写的教学案,由各学科教研组长把关审核,教研组长审核后再交年级主任处,凡是不合格的教学案返回教研组重新编写,年级主任审验合格的教学案方可签字印发。这样做可以严把质量关,同时又能避免浪费。
2、教研组教研活动
问题:怎样利用教研组活动推动教学案教学?
解决策略:学校历史组推进教学案教学分四步走。
第一步:理论学习。学期初,要对《教学案教学实施方案》学习,进行解读;学习两周,第三周进行测试,考试成绩计入教师量化积分。平时,利用固定的时间搞好教研活动和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学案教学的理念、编写要求、基本环节、操作流程等理论,同组教师相互交流、质疑、解难。
第二步:以“三课”活动为载体,尝试教学案教学。一是加强集体备课,把集体备课和编写教学案结合起来,学校领导包组蹲点,及时解决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发挥备课组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把讲授公开课和教学案教学结合起来,利用周一上午本组教师围绕公开课所定篇目,按教学案的基本环节备课,编写出初步的教学案,然后由主讲教师在一个班内实施教学,其余老师参与观摩。评课时根据课堂情况对其进行修改,再在其余班级推行。
第三步:是全面铺开,人人过关。全体教师逐课推行教学案教学。
第四步:举行教学案教学的大比武活动,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3、教师的思想认识的转变
问题:教师的思想发生了什么转变?应如何认识?
解决策略:全面了解教师思想的认识转变,从思想入手,解决教师思想中的困惑。
利用教学案教学以来,教师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案编写虽然费力费时,但方便课堂教学。编学案,教师多方考虑多方面因素,查阅各种资料,,教师忙着设计学案、筛选习题,费时费力,而课堂上,学生读课标、读教材,按照教师的学案设计梳理知识,然后作习题。
(2)教师的工作流程发生了显著变化。实施教学案教学后变化明显,此前教师劲没少下但成绩确实让人发愁。学生的作业在课上完成,备课、上课的时间与精力均有了保证,工作起来更有激情。
(3)课堂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实施教学案教学,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小组讨论积极交流展示,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流多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近,关系越来越和谐,师生的心理和情绪越来越轻松。
(4)对教师提出了新挑战。
使用教学案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果不研读教材,不翻阅资料,不了解学情,那么所编写的“教学案”能说是高质量的吗?如果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是很难适应这种教学形式的。
二、对教学案各环节编写内容的界定
教学案教学虽然转变了教师的观念,但有部分教师对使用教学案产生了误区,教学案的设计要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应严格界定。
1、课时学习目标的界定
课时学习目标是学科目标与具体教学内容的结合和具体化。它能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养成主动预习,自觉达标的习惯。
课时学习目标的制定,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已有知识来确定。学习目标是课标的细化,教材中超出课标的知识、要求较高的知识也不能作为学习目标。
2、课前预习导学的界定
预习导学是教学案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前的必要准备,预习的充分能使学生学习事半功倍。预习导学部分的题目,教师要精挑细选。课前预习导学题目应该以学习目标进行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文就能回答出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难题、偏题、怪题的出现。预习导学题型可分为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多种题型。
3、课堂学习研讨的界定
课堂研讨部分是教师最难驾驭的部分,由于学习小组的建立不够完善,表面看学生在合作学习,但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小组合作成果的呈现成了小组长的专利。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让程度好的学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达标检测题的界定
达标检测不能与预习导学和学习研讨题目重复,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题量不能太大,以学生当堂能完成为准,一般以5个选择题和一个非选题为宜。教学案使用后要收上来,检查学生做到情况,进行查漏补缺。
5、课后拓展延伸的界定
课后拓展延伸题目,可以是本课内容,也可结合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确定;其应具有拓展性和延伸性,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提升。
三、教学案教学存在的困惑之我的看法
教学案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除了广泛存在的问题外,我个人对教学案也存在些困惑。
困惑一:预习环节用什么时间完成?
预习环节全部放在课外不行因为我们的学生自律性太差且学生的课外时间很少。放在课堂上预习,费时太多,学生把课文阅读一遍需要10分钟,做完预习题需要10分钟,构建知识框架需要10分钟,学习研讨需要15分钟,达标检测还没有进行就已经没时间了,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每节课都要“欠账”了!
困惑二:课后拓展延伸题何时了?
顾名思义,其应放在课后来完成。如果放在课后的话,真正是“下课就放在脑后”了,第一:学生课后没时间,第二:学生课后不去做。农村初中的学生,课后连5%能完成的都不到。放在课堂上来解决,哪有时间呢?因为,课堂上各环节已被安排满满的了。
四、教学案教学的推行建议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案教学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为了解决这些困惑,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贯彻落实教学案教学,推进校本教研,我认为历史学科课型系列建设应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构教学案教学新授课模式,利用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片级赛课以及教学案教学大赛等,推动各学校历史学科建立起教学案教学新授课模式。
第二阶段:建构教学案教学复习课模式,充分利用九年级高素质教师进行复习课研讨活动,以省市级优质课大赛活动为载体,促使各学校历史学科建立起教学案教学复习课模式。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全面培训历史学科教师,通过骨干教师的培训,使全体历史学科教师都能熟练地掌握教学案教学新授课与复习课模式,全面提升我县历史教师的业务素质,为提高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第四阶段:全面推行高素质的教学案教学,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并应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丽娟.浅议初中历史教学案教学[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5):76.
[2] 古健.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2,(3):69-70.
[3] 王松光.初中历史问题导学三分法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篇4
关键词:教学案;农村教育;初中物理;实践教学
引言
所谓教学案,即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简单来讲就是教案和学案的组合。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这对教师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要明确被重新定义的基本教育,基础学习已经不能仅靠单纯的知识灌输来完成。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该注重对教案的设计,把握合适的教学节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以教学案为基础指导学生预习
基于我国农村的总体情况,大多农村学生的父母受教育程度偏低,且平时都在为一家人的生计奔波劳碌,很少能给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这导致很多农村学生自制力较差、思维发展缓慢。基于教案设计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思维更加科学化,让学生懂得预习、实践探索、复习等环节的重要性[1]。教师在设计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教案时,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在学习物理时的积极性问题。要想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教师就需要将学生领进门,对学生课前的自主预习提出具体的要求。而教学案的存在,可以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得到正确的指引,让学生能明确自己的预习目标,在对新知识的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以兴趣激发责任心,从而改正学习自制力差的坏习惯,完成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知识的转换,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本基础知识时,教师的监督是很重要的,同时在必要时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通过教学案让学生了解教学结构
从克服懒惰的学习状态到真正自发自主地吸取知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在培养学生对物理课程兴趣的同时,教学进度也不能落下。由于农村学生从小缺乏对思维的训练,在学习中普遍具有被动性,在课堂活动中总是不能跟上教师的教学思维,也难以抓住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重点,导致学生真正掌握和理解的知识量没有达到教师的期望。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其次在设计教学案的过程中注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了解课堂上的教学结构;最后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更好地分辨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并进行有条有序的分层次掌握。这样的学习更有方向性,让学生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尝试主动翻阅书籍解决问题,在上课过程中也能跟上教师的教学思维,针对自己在自习过程中的困惑进行集中的听讲。教师在设计教学案之前,要多跟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得薄弱的地方,精心选题,重点讲解。例如,在学习“电路”的过程中,课本上有对各种短路情况的讲解,但物理基础电学对器材要求较高,学生仅凭看书学习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在与学生沟通后,在课堂上借助器材帮助学生理解电路问题,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从而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如此对提升教学效率、课堂时间利用率,以及全面推进学生知识体系化有诸多意义[2]。
三、利用教学案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不是一本教材就能讲完的。城市学生从小就接触各种各样的学习途径,在学习初中物理知识时也会主动通过其他渠道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如父母的言传身教或互联网庞大的信息储量。但在农村,由于经济相对落后,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平与城市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教师几乎是学生学习、汲取知识的唯一来源。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教师应利用教学案丰富物理知识的教学内容,结合更多课本上没有的案例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往更深、更广处思考,让农村学生也有不输于城市学生的思维活性。通过融入现代多媒体技术和资源的教案,对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思维活性、开阔学生知识眼界都有重要作用[3]。
四、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案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这样教师就能在正式讲课前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的问题、困惑进行有目的的教学,从而对最终的教学成果进行合理的预估。但农村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成果预估时放低标准,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学生都能理解自己认为简单的知识。若是预估结果与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存在偏差,那教师在正式讲课时就容易忽视学生想听的内容,学生的疑惑得不到解答,其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学生在经过仔细预习后,有些问题是他们不知道用什么知识来回答的,有些问题是他们知道怎么回答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回答的,这些都是教师在正式上课时要讲清楚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解决学生的问题,教师在课下也应做好调查工作,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另外,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案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和实践探索,然后分析学生在课余活动方面的执行效果,对学生的探索兴趣、能力进行更全面的了解,这有利于教学案在后续教学中调整、优化方式[4]。
五、教学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教师的工作就是教好自己的学生,这看上去似乎是一份固定的工作,但在各个领域都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事业也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教学案便成了教师在教育事业前进的脚印,不同批次的学生对应着不同的教学案。教师在计划新的教学案时,也可以对旧的教学案进行总结和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教师看到旧的教学案时,就会想到它在对应批次的学生学习中发挥的作用和造成的失误,并对自己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评价,从而有助于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制订出更科学、实用的教学案,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随着一份份教学案的产生和淘汰,教师的教学经验越来越丰富,教学方法趋于完善,教学素养也就越来越高。
结语
篇5
一、研究背景
“基于网的教育”的认识起点有两个:一是未来社会一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怎么为孩子未来的生活做准备;二是如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教育服务,该怎么重新设计现在的教育。就世界范围而言,“基于网的教育”已经形成不可遏阻的潮流。美国、英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大举改革,国内京、沪、粤、苏、浙等多地已开展了iPad进课堂的实验。
案例教学起源于欧洲,1919年哈佛商学院开始推广使用并对其备受推崇。案例教学法目前在商业教育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影响早已波及美国以外的国家。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高中地理运用案例教学。相比一下,初中地理案例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
笔者认为,若是把互联网和案例教学结合起来,应当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旅游产品设计》正是为论证此猜想设计的一个系列课程,是一次有益尝试。
二、研究思路
《旅游产品设计》是复习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内容,包含项目动员、方法指导、小组课堂内外合作、中期评估、成果展示、总结提升等环节的系列活动课程,共2周、5课时。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方式,选取一个学过的国家或地区,设计符合特定需求和对象的旅游产品,各课时安排为:
第一课时,课程说明、小组划分、任务分配,要求各小组拟定旅游产品草案。
第二课时,学生参考课本,借助iPad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完善旅游产品方案,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结合当地的地形、气候、社会经济等条件,保证课程的“地理味道”。
第三课时,中期评估。邀请旅行社经理来到课堂,听取各小组介绍并从行业角度给出修改意见,保证产品在售价、行程可实现性和安全等方面的合理。
第四课时,成果展示。该课时为市级公开课,学生展示设计好的旅游产品,听课老师通过配发的iPad中的投票软件,现场评分。
第五课时,提升总结。下发测试题,学生在iPad中完成,软件自动批改,教师针对错误率高的题目重点讲解,学生记录心得体会并共享。
三、精彩呈现
下文为第三课时中的精彩环节。
铃响后,各个小组依旧忙碌地做着中期汇报的准备。同学们娴熟地操作iPad,有的在用Keynote软件美化演示文稿,有的在Pages软件中修改着产品文稿,还有的使用Safari浏览器“百度一下”,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分享资源。
第一组的汇报人把iPad的界面投影到大屏幕上,开始了陈述。这组选择了《美国》一节设计产品,结合学过的美国是移民国家,东西部山地、中部大平原的地形地貌,农业高度专业化和机械化,以及工业发达,东西海岸和五大湖地区分布知名大城市等知识点,设计了一条串联起几乎所有美国著名景点,同时可以感受美国社会经济特征的旅游路线,甚至有一个环节是“乘坐连接东西海岸的太平洋铁路,寻访华工建设铁路的丰功伟业”。规划中一切都很美好,同学们都听得如痴如醉,恨不得立刻出发。
汇报结束,掌声热烈,第一小组的同学很是得意。但彭经理就费用和时间成进行了提问和点评,使得该组同学意识到,他们的产品行程异常紧凑,并且费用昂贵。
同学们听了之后都若有所思,并悄悄行动起来。笔者注意到,第一小组的成员在整理刚才的点评记录,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在“去哪儿网”等网站上重新搜索房价和酒店价格。这是把互联网引入课堂后产生的一大变化――学习计划是持续更新的,学习成果是不断生成的。
之后的几组同学,在汇报的时候,已经能够自我点评一些问题,如总价过高、行程太紧张、特色不鲜明等。例如,第三小组的产品是中东地区,一开始他们没有想到迪拜帆船酒店在旺季极高的房价,也没有认识到西亚早已被外交部提醒谨慎前往,旅行社是不能发团的。到下课前第8小组做汇报时,虽然旅游方案已被他们自己几乎彻底,但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及时做出了一份看似粗糙的方案,但图文结合,思路清晰,设计合理。不仅我和同学们都觉得很棒,彭经理更是激动地说:“暑假的时候,欢迎同学们到我们旅行社来实习!”同学们听到这么高的称赞,喜悦和满足写在脸上。
四、反思总结
在接下来的两个课时中,学生都以远超预期的成功,证明了作为课堂主体的他们有无限潜力。通过尝试“互联网+案例教学”,验证了我的猜想,使得我再一次认识到“基于网的教育”的巨大优越性及开放的地理课程的巨大魅力。
篇6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最基础阶段,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初中化学在初中课程学习中占据的比例并不大,因此许多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讲解的时候,依旧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没有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将范例教学引入到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
1.范例教学的优点
范例教学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范例教学的应用可以适应学生的能力发展。
1.2 例教学可以让枯燥的课堂任务变得更加生动和活泼,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联想能力。
1.3 范例教学的发展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相一致。
1.4 有利于学生自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1.5 可以帮助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2.1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师只是将书本上的内容灌输给学生,但是初中化学中有很多复杂的知识点,学生们不能轻易学会,导致学生排斥化学,使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不高。其实,学生排斥的并不是化学,而是排斥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范例教学的应用非常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在范例教学中可以体会到化学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学生通过对范例的研究,可以更好的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巩固学习到的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2.2 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产生,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初中的化学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还要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只是把一些前辈们的经验进行一个总结,传授给学生们,这就使学生们缺乏自主分析和创新的能力。范例教学的应用,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每个实例的详细分析,分析该化学物质的结构、性质等等,让学生们自己去总结化学学习的内容,促使学生创新性思维的产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3 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意识。通过初中化学课堂范例教学的应用,使学生们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化学其实并不是一门简单的知识学科,它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形成一种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在学习化学时,学生可能会遇见各种复杂的困难,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克服化学学习的困难,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
3.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3.1 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范例教学方案。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范例教学,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正确的范例,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范例教学的作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化学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应该结合教材,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确定之后,可以围绕目标制定一系列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中,应该包含范例,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地应用范例进行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选择范例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范例中解决问题的技巧,更要注重范例与教材内容的联系,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使范例教学取得更加显著的结果。例如:教师在讲解"二氧化碳"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进行实验,通过对具体实验案例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在讲解二氧化碳具体知识之前,教师可以开展醋精与鸡蛋壳的实验,鸡蛋壳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用它做实验,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真地观察实验。教师还可以针对实验的现象进行提问,让学生讲解鸡蛋壳在醋精中慢慢消失的原理,即使学生阐述的不对,教师也应该予以鼓励,这样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增加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从而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
3.2 正确地应用范例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沟通,课堂氛围非常的严肃,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从心中抵触化学学习。教师通过范例教学的应用,可以改变这种情况。在课堂上通过范例的应用,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学生想法错误的时候,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想说、敢说。与此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还可以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3 明确教学形式并选择恰当的范例。在范例教学中,范例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若是教师选择的范例不正确,将会对范例教学的开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教师在应用范例教学中,应该将范例选择作为重点。教师在选择范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教学目标,教师要选择既包含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点,还有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点的范例,这样才能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篇7
教师、学案、学生、学具是历史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主要结构,但是在这些主要的结构中,我们要明确的是,学生是整个教学模式主要受众,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所以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其他的结构都是围绕学生学习产生的。在整个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穿插启发性的教育。学案中教师要融合启发性问题开动学生的自主思维,课堂中教师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延展性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理解能力的提升,教师要注重学生性格与情操的发展性培养。注重学生学习思维的开放性,师生之间关系的开放性。课堂中教师培养学生根据历史材料的数据分析,开放性探究问题不同角度的立场关系。
2、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1初中历史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特点
历史教学的建立出发点是学生的认知程度以及学生已具备的知识积累情况,基于这种情况对学生展开历史教学活动。历史教学的核心动力是学生,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发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激励学生对历史教材自我解读理解的主动性,同时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思想,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独特个人思想。以主动学习为切入点,是学生能够达到自主学习、师生合作学习、学生之间探究学生等学习模式,教师在历史课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间,给学生自主表现的机会。保证历史课堂民主教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在自由的课程当中参与教学的过程,并且为其参与的部分提供自我发挥的空间,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时效性。学生是完整的个体,尊重学生本身的差异不同,提倡建设新型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历史课堂充满磁性教学的韵味。
2.2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步骤
历史教师在准备教学学案,在课前的时间段发给学生。这个步骤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对自己的学习确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然后有目的性的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好预习,教师分发给学生的历史学案中会要求学生在预习之后,针对学案中提到的学习内容中的重点部分、难点部分做好标识。这样引导性的教学就会避免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盲目地,那么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有的放矢。通过课前学生利用学案进行的预习,有针对性的将课程中的内容、难点、重要部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心中有了学习的目的性。那么教师在课堂开始的时候首先要对学生讲明的是,教学的目标以及教学的任务,让学生能够明白本篇课程在单元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这段历史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作用。之后课堂的教学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做问题讨论,以解决教学中提出的课本基础问题。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学习的模块中,需要教师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点拨作用,课堂上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模式进行学习,在遇到难点、疑点的解决过程中是需要教师参与的,适当的对该问题做出点拨。如果某以小组针对这一问题已经处理解决,那么要求他们对其他学习小组进行讲解,教师加以点拨补充;(2)精讲内容,在讨论、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要求教师能够针对这一难题的疑点进行准确的剖析,抓住问题的要害理清思路,快速的明晰问题。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就是课堂小结,在通过引导教学、小组讨论、自主学习之后,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做一下思路的清理,这样能够使学生明确历史知识结构,不仅仅能学习到其内在的知识联系,也能够掌握外在的知识形式,这样能给学生一个稳定的历史知识框架,形成有效的历史知识体系,对于以后的历史教学有一定基础作用。检查学生对本堂课程历史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以及掌握程度,这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最后一个步骤。为了能够巩固学生的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够培养成求异延伸的主动学习性,需要教师在拟定学生的练习题时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延伸:(1)学生练习题的拟定要基于本堂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教学目标;(2)教师拟定历史练习题的过程中要掌握题量以及题目内容难易程度,要做到由浅入深的拟题设计形式,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由表入里的,练习题以课堂完成为最佳状态,不要给学生增加过多的课业负担。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应用中的注意事项:(1)引导基础知识的学习进度;(2)教师指导能力的体现;(3)教学中创新研究力度的加大。
3、结论
篇8
一、用心理暗示了解学生的愿望
学生每到一个新班级,生活、学习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学生自己迫切希望教师了解自己,教师也需要了解学生。这时,我采用心理暗示法来暗示学生,让学生给语文老师写信,告诉语文老师自己的学习情况或生活情况。在这封信里,学生会详细地说出自己的心愿。如小华同学信中写道:“老师,我最怕做课外阅读题,我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答题也不知道答些什么。我希望老师多教教我。”小明同学说:“老师,我最怕写作文,希望您从审题、选材、立意、构思等方面详细向我们讲解……”教师了解了学生后,教学就能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用心理暗示激发学生的自信
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接受教育,不能让学生在学校产生强烈的自卑情绪,每个教师都应尊重学生的自尊和人格。杜威说:“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中最深刻的冲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自尊心是学生人格的顶峰。”因此,尊重学生的自尊和人格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一条原则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得到认可,得到鼓励,生活在师爱中,个性处于张扬的状态,心理需要(自我实现)得到满足,战胜困难的决心、对达成学习预期目标的信心就会产生,对学习的外部需要就会内化为自我需求,学习行为就会在学生主动积极的状态下获得最佳效果。“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由此可见,运用心理暗示于教学中的前提条件是必须遵循尊重个性的原则。如一位教师在借班上公开课的时候,看到不少学生怯场,那位老师立即在黑板上写下:“我能行!”然后让学生齐声朗读,读了几遍,学生的心情由紧张变得愉悦了,变得自信多了。这就是把口头语言变为自我暗示的例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用心理暗示建立师生关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心理暗示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里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学习会积极主动,会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收到良好的效果,完成教学目的。如在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班长史金在许三多每一次经历失败的时候,总是采用多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他一定能成功。在这种暗示下,许三多每次都战胜了重重困难,最后蜕变为一个优秀的狙击手。许三多的成功告诉我们,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一个人的成功有巨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时如果用心理暗示来鼓励学生,师生关系也很快融洽了。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语文课的特点,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本,也能很好地缓和师生关系。因为学生的表演很快忘记了师道尊严,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四、用心理暗示转化学生的不足
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神圣的,他们就是权威,教师说的话就是圣旨。这样的情景想必教师们都不陌生,我们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书面作业学生基本都能完成。而口头作业,比如说背诵课文,如果不暗示学生第二天要进行抽背的,那么除了几个平时比较学习自觉的学生能背外,其他同学不是不熟练,就是一点也不会背。但如果老师说,今天回去要背诵第几课,明天默写,第二天来了,老师抽背时,大部分学生都能背了。这说明了什么呢?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学生聪明或笨。其实,这就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前者,学生因没有受到暗示,因而消极对待,后者因为受到暗示,因而表现为积极的行动,自然而然就加强记忆了。后进生都迫切希望教师能用新的目光看待自己,希望老师关注她(他)。语文课上如果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如读课文、回答词语含义等简单问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大增强。为此,我专门给这类学生布置一些难度较低的作业,并且给这类学生配对优等生辅导。另外,多给这类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给予他们转化的机会。给后进生制定不同的目标,贴在自己的座位上,以此来不断进行自我暗示,不断提醒自己,不断反省自己,不断告诫自己,用心理暗示获得精神动力,这就是心理暗示所取的作用啊。
篇9
【关键词】历史教学 模式 改革
为了满足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以及社会发展动态,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教师应该在严格遵循大纲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平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运用情境教学法,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打下坚实牢固的历史学习基础。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1.传统历史教学对教科书认识的偏差。传统历史教学视教科书为“圣经”,唯恐有一丝取舍就会带来天下大乱。反反复复“教”教科书而不是根据新课标需要“用”好教科书。这种对教科书毫无创造性的不断重复导致有的教师教学水平越教越差;有的学生对历史学科越来越没有兴趣,更别谈什么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了。
新课改理念强调 :无论哪种版本的教科书,都只是竭力最大限度的体现课标而已,都仅是最常用的课程资源之一。关键是要在教学中围绕课标加以充分利用,而不是教师一味死讲教科书 ,学生一味死背教科书 ,剥夺学生主动探究的权利,压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传统历史教学实践行为的偏离。传统教学实践行为大多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中居高临下,一味加大课堂的容量,肆意拔高,提高所谓的“课堂学习效率”,密集型的轰炸使得部分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逐渐产生了厌倦情绪,课堂参与程度低,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困难。在这种“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中,不但教师只是教给学生一些知识结论,而且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完全被老师占用了,忽视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欲望。我们知道,学生在课堂上只有参与了思维,亲身经历了活动,才算是真正获得了知识,也提高了思维能力。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脍炙人口的绝句,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所写的关于看书感受的名篇。其中的“源头活水”成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代名词。那么,教师的角色担当正应是这“源头活水”。“导”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思维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告诉学生方向,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去辨别方向;“导”还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总之,教师们要牢记:教会学生获取知识不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
二、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策略
1.教师角色要及时转变。面对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老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观念还是比较保守,我们的教学能力是需要不断提高的。教师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当前初中课改实际的优良作风,深入课堂,相互听课、相互探究,研教法、访学情、解难题,求策于实践、问计于团队,不断总结教育教学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加强与改进中促进工作,干出业绩。
2.抓好学生成长共同体建设。在教学上构建以小组为单位的师生合作学习的“学生成长共同体”。以苏教版历史课程为例,认真研究分析学生,“科学构建学习小组,按照‘兼容差别,优化组合’的原则,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编排方式,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面对面的“团团坐”。全班被分成了6—8个学习小组,组员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协作,你超我赶、共同进步。这对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竞争精神、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十分有利。
3.抓集体备课,精心编写导学案。实施初中历史教学模式,首先要改教案为导学案。“导学案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和评价的案卷于一体,三案合一,解决了教案与课堂脱离,学案与课堂冲突,教学反馈不及时等等问题。”对传统的教案是一种本质的超越。导学案的编写一般由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的特级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备课,吸纳众长,确定框架,然后分工合作,经历“个人初备,拿出初案——集体同备,确立共案——组长终审,形成定案”的过程,并提倡“个人再备,变成个案——课中续备,订成矫案 ——教后补备,打造补案——同课异构,制作复案”。 因此,确保实用高效。
总之,解决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学生个性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这种教学模式所极力提倡的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解放了学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10).
[2]何成刚.历史教学设计[J].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
篇10
一、学案与互动式教学的整合
学案(Learning Plan),即导学方案(Guided Learning Plan),是全组英语老师根据不同的课型和教学目的,由集体讨论、研究,编写出一个适用于学生的导学方案。
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程序为:激趣导学――学生探究――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为了保证课堂效率,教师提前把以上环节分别用到的导学问题――探究后规律总结――组际交流后知识梳理――练习评定内容,设计成一份学案,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的导学框架。
二、学案编写必须遵循的原则
为了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学案的编写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探究性原则。编写学案的目的就是提高互动教学课堂效率,导引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向与深度。因此,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启发性原则。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顿悟性。
3.灵活性原则。由于学生的情况不同,在编写时,形式上应灵活多样,内容上也应注重激活学生思维。
4.梯度化原则。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小台阶、低梯度、高密度,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就能够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5.开放性原则。教学过程体现多维互动,学生主动学习。
6.创新性原则。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学习新目标八年级下Unit5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time. Section A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学案:
Lesson objects
1.Read and remember the words and phrases in Section A.
2.Grasp the sentence structure: If…,…will…
3.Train the students listening,speaking and writing ability.
Before class:
Step1:Read and recite the new words.
Step2:Find out the new phrases and sentences.
Step3:Read and translate the dialogues.
In class:
Step1:Have a free talk
Step2:Have a dictation
Step3:Listen
Step4:Language points.
First,find out the phrases. Then,make sentences with them.
1a
1.穿牛仔裤到晚会 .
2.玩得高兴.
拓展:玩得高兴3种表达:① ②③ .
2a2b(略)
Step6:Grammar focus
观察例句:
得出结论:
1.在含有由if(如果)引导的从句的复合句中,主句常用时态,条件状语从句用时态。简称,主从。
2.从句可以放在主句之或之;从句在前时,需用号与主句隔开,反之不用。
Step7:Practice(略)
Step7:教师和学生课堂反思。
三、学案使用的基本要求
1.学案至少提前一天发给学生,以便学生提前预习,明确学习方向。
2.上课前教师分层抽查学案以便把握学情,下课学生上交学案,以便教师反馈评定。
3.反馈评定后,教师再一次补充学案,保证下一节课更加优化和高效。
4.教学时教师脱离教案,师生共用学案。
四、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中利用学案的意义
1.学案从“学”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互动式教学变教师被动“教会”为学生主动“学会”的原则。
2.学案使互动式教学课堂自主探究学习变成了易于教师把握的可操作程序。
3.学案节省了学生抄笔记时间,使有更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
4.学案编写时,教师精选习题,既减轻了课业负担,又减少了教师无效劳动。
5.学案是学生上课时必备的任务手册,更是课后复习的宝贵资料。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7初中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