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导入范文

时间:2023-08-23 16:10: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课堂导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课堂导入

篇1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 导入方法 艺术效果

魏书生说过:“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语文开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导入方式,下面就把我经常运用的几种导入方法公布于此,与广大同仁分享。

一、悬念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老师通过巧妙的设疑,设置悬念,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所以,课堂上使用最多的就是导入法中的悬念设置法,让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状态。如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便提问“同学们阅读了课文,那么有没有发现本课使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以此来设置悬念。又如在教学《诗经.氓》时,可说:“诗中的女子聪明贤惠,勤劳专一,那么她们究竟因为什么而被休弃的呢?”学生不免好奇,便会积极阅读,展开讨论,那么一堂课的基础也就打下了。

二、引语启发法

即引用伟人或名人的有关论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和探索。

如教《赤壁之战》时,先引用的有关论述,再引导学生回顾引语中已学过的《曹刿论战》的主旨:长勺之战之所以以弱胜强是因为战略防御的正确:写作方法:以对话方式详写战略决策,略写战争,逐步使学生认识到本文的题旨是:赤壁之战之所以取胜,也是因为主观指导的正确。这个导入语妙处在于,1、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2、了解了赤壁之战在中国战史上的地位、意义、影响;3、启发学生本课的学习重点有二:一是学习理解司马光对材料详略处理的方法和意图,二是传神的对话描写。为讲析课文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三、学生参与法

语文课堂上,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一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探讨的问题。学生不参与课堂,务必导致懒于思考,懒于思考也必将导致语文素养难以提高。所以,我认为把一堂的课的开启之笔也大胆交由学生完成,也是一项可以实施的方案。比如,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由于许多学生并未读过《红楼梦》,而读进这篇文章必须要详细了解贾府的人物关系和所选内容前后情节,所以我便将这堂课的导入交由有能力的学生完成,让读过《红楼梦》的同学为我们讲解人物关系及大致情节。同学的讲解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声音,更具吸引力,他们也听得更专注,同时,还给了上台发言同学展示自我的机会,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音乐入境法

即以音乐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境界,加深对新课的认识和理解。

如教《念奴娇.赤壁怀古》,可利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开篇曲导入教学,最好是师生同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雄浑、悲壮的歌声中,群情激昂,注意力相当集中,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了苏词境界,被三国英雄感染,这时再欣赏苏词,学生会自然地联想到周瑜、诸葛亮等三国英雄风流倜傥、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建功立业的形象,也会自然地体会到苏轼的失意之恨,进而了解豪放派词风。这种导入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于一炉。

五、影视片断导入法

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把影视片断引入课堂,把深奥抽象的道理浅显形象化。学生在欣赏精彩的场面的同时,感受了一遍文本的内容,之后,再去阅读文本,品味教师授课的内容,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无异对学生的再认识、再创造有了一个全新的层面。

我在讲《内蒙访古》一文时,选取了反映内蒙古大草原风光的几个片断:赛马、摔跤等进行剪辑拼接,以此吸引学生对内蒙古大草原的神往,然后带着学生去鉴赏文本内容,学生带着深厚的学习兴趣去解读这篇课文,劲头高涨,他们认为这一课比以往任何一课学到的东西都多。讲课时,我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讲鲁迅的《祝福》时,学生对鲁迅先生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品读不到位,尤其是对祥林嫂死前的肖像描绘“……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轮,还可以表明她是一个活物。”这个细节认识不清,眼睛怎样“间或一轮”?因而对祥林嫂在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折磨下,已陷入极度的悲哀,内心的痛苦己无法表露,精神已完全麻木了这种现状也就体会不出来。为了再现这一经典细节,我便下载播放了反映祥林嫂生活的几个片断,让学生先从文本中找出相应的文字,闭上眼睛仔细揣摩祥林嫂这个形象可能呈现的样子,然后再欣赏这几个临死前的生活片断,对照自己的理解,学生对祥林嫂这个典型形象便有了更深的认识。

六、启发联想法

篇2

【关键词】课堂教学 导入 引语启发 音乐入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119-02

魏书生说过:“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语文开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导入方式,下面就把我经常运用的几种导入方法公布于此,与广大同仁分享。

一、悬念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老师通过巧妙的设疑,设置悬念,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所以,课堂上使用最多的就是导入法中的悬念设置法,让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状态。如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便提问“同学们阅读了课文,那么有没有发现本课使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以此来设置悬念。又如在教学《诗经.氓》时,可说:“诗中的女子聪明贤惠,勤劳专一,那么她们究竟因为什么而被休弃的呢?”学生不免好奇,便会积极阅读,展开讨论,那么一堂课的基础也就打下了。

二、引语启发法

即引用伟人或名人的有关论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和探索。

如教《赤壁之战》时,先引用的有关论述,再引导学生回顾引语中已学过的《曹刿论战》的主旨:长勺之战之所以以弱胜强是因为战略防御的正确:写作方法:以对话方式详写战略决策,略写战争,逐步使学生认识到本文的题旨是:赤壁之战之所以取胜,也是因为主观指导的正确。这个导入语妙处在于:1.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2.了解了赤壁之战在中国战史上的地位、意义、影响;3.启发学生本课的学习重点有二:一是学习理解司马光对材料详略处理的方法和意图,二是传神的对话描写。为讲析课文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三、学生参与法

语文课堂上,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一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探讨的问题。学生不参与课堂,务必导致懒于思考,懒于思考也必将导致语文素养难以提高。所以,我认为把一堂的课的开启之笔也大胆交由学生完成,也是一项可以实施的方案。比如,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由于许多学生并未读过《红楼梦》,而读进这篇文章必须要详细了解贾府的人物关系和所选内容前后情节,所以我便将这堂课的导入交由有能力的学生完成,让读过《红楼梦》的同学为我们讲解人物关系及大致情节。同学的讲解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声音,更具吸引力,他们也听得更专注,同时,还给了上台发言同学展示自我的机会,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音乐入境法

即以音乐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境界,加深对新课的认识和理解。

如教《念奴娇・赤壁怀古》,可利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开篇曲导入教学,最好是师生同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雄浑、悲壮的歌声中,群情激昂,注意力相当集中,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了苏词境界,被三国英雄感染,这时再欣赏苏词,学生会自然地联想到周瑜、诸葛亮等三国英雄风流倜傥、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建功立业的形象,也会自然地体会到苏轼的失意之恨,进而了解豪放派词风。这种导入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于一炉。

五、影视片断导入法

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把影视片断引入课堂,把深奥抽象的道理浅显形象化。学生在欣赏精彩的场面的同时,感受了一遍文本的内容,之后,再去阅读文本,品味教师授课的内容,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无异对学生的再认识、再创造有了一个全新的层面。

我在讲《内蒙访古》一文时,选取了反映内蒙古大草原风光的几个片断:赛马、摔跤等进行剪辑拼接,以此吸引学生对内蒙古大草原的神往,然后带着学生去鉴赏文本内容,学生带着深厚的学习兴趣去解读这篇课文,劲头高涨,他们认为这一课比以往任何一课学到的东西都多。讲课时,我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讲鲁迅的《祝福》时,学生对鲁迅先生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品读不到位,尤其是对祥林嫂死前的肖像描绘“……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轮,还可以表明她是一个活物。”这个细节认识不清,眼睛怎样“间或一轮”?因而对祥林嫂在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折磨下,已陷入极度的悲哀,内心的痛苦己无法表露,精神已完全麻木了这种现状也就体会不出来。为了再现这一经典细节,我便下载播放了反映祥林嫂生活的几个片断,让学生先从文本中找出相应的文字,闭上眼睛仔细揣摩祥林嫂这个形象可能呈现的样子,然后再欣赏这几个临死前的生活片断,对照自己的理解,学生对祥林嫂这个典型形象便有了更深的认识。

篇3

一、师生谈话导入

谈话导入是一种很常见的课堂导入方式,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导入的时候都习惯于采用谈话导入方式。这种导入方式简单易行,只要稍微地进行语言加工就可以有效实施。

例如,执教《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课的时候,在课堂导入阶段,我根据课文的题目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你们将来选择职业,你们会有何考虑?”问题抛出之后,有的学生说:“我一定会考虑离家的远近,我希望能找到一份离家比较近的工作,最好就是在扬州。我不希望离自己的父母太远,希望能更多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有的学生说:“我一定会考虑到是否与我的所学专业相符合,专业对口的话我能够更好地施展我的所学。大学的时候我想选择机械自动化专业,想找的工作也应该是这个方面的。”有的学生说:“我希望能到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去工作,做什么职业无所谓。希望能在大城市立足下来。我最希望去的城市是上海,那里我有很多亲戚。”……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基于这样的谈话我也顺势引入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新课教学,可谓水到渠成,浑然天成。

谈话导入一定要切合课文主题,不能跑题。这是谈话导入必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的教师在进行谈话导入的时候,与学生们进行天马行空的讨论,最终话题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这样的谈话导入无疑是无效或低效的。

二、多媒体导入

在二十一世纪之前多媒体对于我们师生来说还是非常陌生的。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多媒体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完全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当中,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学生们对于这样的教学方式也非常感兴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执教《鸿门宴》一课的时候,在课堂导入阶段,我用多媒体呈现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关于鸿门宴的部分片断。学生们看完短短几分钟的视频之后,我问道:“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一个电视剧中的哪一个片断吗?”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们来说并不难,因为其中不乏看过这部电视剧的学生。于是教室内有学生回答说:“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关于鸿门宴的部分片断。”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不置可否,答案当然是正确的。于是我接下来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司马迁的《鸿门宴》,看看司马迁是怎样描述鸿门宴的。”由于受到之前多媒体视频的刺激,学生们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大的积极性。

多媒体导入需要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这就需要我们多花心思。不过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往往会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如果高中生学有余力的话,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让他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唱歌导入

为了有效激发高中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我们还可以适时地采用唱歌导入。高中生对于唱歌普遍非常感兴趣,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课余时间我经常听到有学生小声歌唱。唱歌导入正是基于高中生的这一兴趣特点而设置的。

篇4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存在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英语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而高中英语对于学生而言,占据重要的位置。英语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注重让学生掌握语言的运用以及知识的掌握上,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兴趣,久而久之,会使高中生对英语产生厌烦的心理。下文将对教师运用导入进行探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导入的概念以及作用

(一)导入

导入就是教师在正式授课前,将要学的知识先让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在进行导入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进有效的互动交流。教师可以运用创造性的语言、多媒体教学设备、组织活动等多种形式将知识点导入。

(二)导入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真正的对英语这门学科感兴趣,才能用心的去学习英Z。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一味的对学生传授知识,不去考虑学生是否是发自内心的接受,那么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反而会更加的厌恶英语。导入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的开始,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才能顺利的开展教学活动。有效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求知欲,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另一方面也能为要学的新知识打下基础,更好的带学生进入内容中。导入的应用不仅能够营造好的教学氛围,也能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交往能力,进而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二、导入存在的问题

(一)灌输式的导入

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很多教师都会采用灌输式导入法,对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传输。一般教师都会设置相关的问题向学生说明要讲课程的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生命起源的说明文时,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然后教师向学生讲解有关太阳地球等知识。很多教师也会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为学生设定一定的情境,播放有关行星的动画或是视频,并指着图片向学生提问:“what is this?”有些行星学生会说出名字,但有些学生无法准确的读出。在这一课堂导入中,即使教师利用多媒体等方法进行导入,学生对基本行星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一直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对单词的学习,没有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记忆。

(二)创设情境进行导入

很多教师在导入环节中,会在课前准备好导入的内容,很多教师会采用设置问题背景的导入方法,对学生提问。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旅游的文章时,设置的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针对国庆节规划假期内容,然后对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向学生进行提问:“Students in the coming National Day holiday where you do?”学生们有的回答:“Stay at home。”也有的回答:“Go to grandma's”。此时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师再向学生提问:“If you plan to spend your holiday somewhere else,where are you going?”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没有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并没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教师的问题并没有兴趣。教师在问学生第一个问题时,学生就已经表达自己没有想出去旅游的想法,教师没有灵活的改变课前准备好的提问内容,一成不变会造成很尬尴的局面。这样的导入没有实际价值。

三、导入环节的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

(一)导入环节的问题分析

目前,高中教师在导入环节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师在对导入讲解时,往往忽略学生的感受,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下,与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互动。这对于课堂气氛的营造,以及激发学生兴趣有一定的影响。导入环节目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很多教师无法根据课堂发展的形势改变原有的计划,这并不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

(二)导入环节问题的解决策略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了解学生生活、学习的兴趣点,并根据学生的兴趣有针对性的展开导入环节。由于提出的问题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能够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假期到来之际,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Where are you going?”由于面临即将放假,学生会有很大兴趣与教师进行交流。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方向,教师为学生讲解有关地方的文化或是趣事。在导入环节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为实际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设置导入问题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置相应的问题。

教师在导入环节中,要注重提问问题的主题性。问题的主题明确,教师才能成功的导入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导入环节的时间,一般导入时间不宜过长,导入环节只是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环节时间过长,会消耗学生的注意力,当教师真正讲解教材内容时,学生已经没有精力和耐心去认真听讲。所以,教师要掌控好导入的时间,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便引出要讲的知识内容便可,不要在导入环节浪费更多的时间。

四、结束语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能激发学生对英语的求知欲。对于英语课堂教学,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对英语产生兴趣,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所以,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导入环节的开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突出学生的饿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

参开文献:

篇5

【关键词】文化导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重要性;内容;方法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发展,很多著名的语言学家开始将研究的重心放在对文化的研究上。纵观我国十年来的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情况以及高职教师的教课状况,高职学生们都普遍存在着相同的问题,在与外国人交流时无法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而教师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很大的弊端,大部分老师仍然沿用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教室中学生们几乎没有语言练习的机会。这就导致他们只能掌握语言的现象而无法掌握语言的文化特征。所以,文化导入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导入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提高高职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高职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文化导入的应用能使高职学生了解相关的目标语文化中的语用规律,民俗习惯、心理观念、文化背景以及相应的词语内涵,从而让高职学生运用得体恰当的语言与人交流,达到预想的交流功能,另外,文化导入的应用有助于教师不断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进而真正意义上提高高职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二)提高高职学生的理解能力,避免交流误差

高职英语中文化导入的应用能有效地提高高职学生对目标文化的理解,不再受到目标文化用语习惯和形式的阻碍,进而避免交流中会产生的误差。近年来,随着中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成功地加入世贸组织,跨文化交流亦变得日益频繁起来,然而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在交流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误解,因此,为了培养出具备很强的社会文化能力的语言交流人才,文化导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更显得尤为重要。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导入应用的重要性还表现为它可以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进而为英语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当教师在导入文化知识时,教语言的同时便可以结合语境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一方面经常给学生灌输一些英美文化习俗,另一方面不断纠正一些不适合英美文化习俗的语言。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加深对目标语言文化的印象。而且,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哪一个方面都离不了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让高职学生们更全面、准确地理解目的语。

二、文化导入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内容

(一)基础背景文化内容

所谓基础背景文化主要指的是高职学生们所学的目标语言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了解好这些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职学生们对所学语言的理解能力,能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目的语政治、经济、天文、地理、文学等方面的背景材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提倡高职学生多加探索并帮助他们理解目标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避免让他们用本族语言文化的背景知识去衡量国外的文化,努力在课堂中培养高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语言交流上的误差。

(二)词语文化内涵

外语教学的目的不是只单纯的传授学生一些语言现象,更多的应该注重对高职学生们语言文化内涵的传授。语言文化内涵主要指某些单个的词语、习语、或是成语及表达所隐含的文化内涵。在外语学习中,如果只重视对语言形式的学习,那么高职学生们是学不好外语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学生们多导入对词语文化内涵的教学,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目标语言的词语文化内涵,从而帮助他们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其内涵的词语。词语文化内涵的导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目标语言。

(三)社会习俗和价值观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还应该注重对目标语社会习俗和价值观的导入。因为一种语言反映的是一种文化,在文化交流中,一种文化中可能人们习惯交流的话题,很有可能就是另一种文化中人们禁闭的话题,因此正确地了解目标文化的社会习俗和人们的价值观,能有有效地促进交流。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多导入一些社会习俗和价值观的文化。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将教学任务和目标定位在跨文化的导入中,并极力帮助学生跨越这些文化的鸿沟。

三、文化导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一)比较法

文化比较法可以说是在高职英语教学应用中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对通过对母语和目标语言的比较,能使高职学生们清楚地发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不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比如说:对比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语言结构差异;对比中西方文化节日的差异;对比中西方国家体态语言的差别;并对比动物寓意的差异以及送礼宴请方式的差异等,以此让学生们在了解本民族的社会民俗的基础上充分了解他族的风俗习惯。

(二)讨论法

文化导入教学中,讨论法的应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交流水平,并能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方法主要通过引导让学生在两种文化中进行思考、讨论以及归纳,以便分析他们对英语文化以及跨文化交际中的感受,从而让他们更加全面地掌握文化。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他们在积极的情绪中充分地展现自己,还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讨论中不断获得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充分掌握。

(三)模拟法

模拟法主要指的是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和引导,高职学生们通过对一些所学的生活场景进行真实模拟的教学方法,在该教学方法中,高职学生们必须对用目标语言的文化习惯对场景进行模拟和演示,经过实践证明,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们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加深高职学生的语言学习知识,进而不断拓宽他们的语言环境,提高他们的实际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们学习目标语以及目标语文化的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更是紧密相连的,文化导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更具有很大的教学价值。它不仅有助于高职学生们学到更多的他族文化的知识,帮他们更好地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内涵,更有助于提高他们学习外语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在今后的高职英语任教中,高职英语教师们就应该首当其冲有效地运用文化导入的教学模式,来帮助高职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语言的文化内涵,当然于此同时,教师们应该注重对文化导入的重要内容的全面把握,更要切合实际积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培养更合格的英语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余丽华.文化导人在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J].中国英语教学,2010.125―126.

[2]高建红.高职英语教学语言背景导人[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10,19(2).

[3]朗文当代英语词典[M].(最新修订版).北京朗文出版公司・世界圉书出版公司.2011.

[4]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杜,2010.

篇6

一、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具有人文味

在课堂上,一定要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切忌教师一人唱独角戏,重视师生协调合作,实现“读读讲讲”,让诵读促进讲解,让讲解带动诵读。如此才能让教与学错落有致,活跃教学氛围,让优美的诵读之声萦绕于耳、存储于心,课本中的知识内涵才会转化为高中生自己的知识。其实,课本本身是最具生命力的材料,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将被这种人文气息所感染而受到熏陶。譬如,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用的诗歌与散文,诗文蕴含的节奏感与韵律感、词汇美与句式美,教师均不必过于细致地讲述,而应着重引导学生自己去反复诵读。通过反复性地诵读,学生才能体验到课本诗文中独具的审美彰显力,这样才能深层次地理解诗文的内容与主旨,使学生切身领会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以及苏轼的洒脱等等。如若只靠教师单纯的讲授,学生的心灵将难以被那些鲜活之生命所感化、所充实。

二、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具有人情味

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内心所潜藏的需要劳动、需要学习以及需要创造的那份人性。在对待那些有些怠惰的学生,也应该坚信其心灵同样是一个充满力量的世界,并坚信在这一世界中同样存在对劳动、学习与创造的强烈需要,因此,应想方设法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挖掘这一需要,让它化作学生前进的动力。并且,教师应该引领学生领悟文本中所表达出来的人性。

此外,应该重视培养学生个性。我们应明白生命存在的形式是各式各样的,大千世界培育出人类形式各异的个性,同样世界也需要人类具有形式万千的个性。教师的教育理念中理应蕴含将每一位同学都当作是自己的关注对象的思想,而关注的核心在于尊重、关怀与牵念。关注本身便是最佳的教育方式。不必要让每一位学生今后都发展成为文学家、政治家和诗人。社会需要更多青少年将来作为高素质人才,在各行各业中从事普通劳动,如此想来,教师便能够尊重我们学生的独有个性,培养学生的特长,也不会逼迫所有的学生按照统一化的模式实施高难度的训练了,并且还能激励学生以自己的实际为出发点,借助不同的渠道,学习尽量多的知识,并且明白自身的任务与教师的期盼,在课堂中也将表现得更加出色与自如,不断提升自身的内在涵养。

三、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具有生活味

在课堂上,语文教师要善于找准语文与实际生活的衔接点来导入新课,如此一来,易于把学生在课下玩耍的心有效地吸引过来。新课导入作为语文课堂活动的关键环节,好比是一则佳作的序曲,优质的导入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功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构建优质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应避免采用一成不变的导入方式与导入语。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全面表现生活中真实的自己,采用“模糊教学”来发展学生的创新力。这里的“模糊教学”指的是,问题的标准答案不止一个,但其又与含糊其辞及模棱两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出发点建立在语文问题的答案本身就有着多元性特点,并没有权威性,切忌固化学生的思维。

篇7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创新方法;探讨

伴随着语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才的培养也十分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故此,语文的教学也涌现出多种多样的方法,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课程应当加强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学生形成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形成比较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因此,本文对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如何实现创新做出了探究,以期对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一、高中语文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中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面对新的知识缺少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会积极地探究问题,而在语文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也很少给予学生主动讨论探究的机会,基本上采用灌输的上课方式,这样的语文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欠缺,一些学习语文的好习惯,比如:预习,复习,课后小结,尚未养成。

2. 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冲突。目前一些优秀的教学理论在语文课堂上得不到很好的应用,教师甚至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合适的教学理论强加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无法被学生接受。所以,传统语文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故此,新课改必然会在这方面作出相应的改善。

3.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应用不合理。目前的新课改尚在探索的阶段,很多教师没有将新课改的标准把握好,理解透。对新课改理念的不清楚,使得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完全走形,表面上学生的思维很活跃,课堂气氛也很积极,但是实际上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本质上并没有提高。

二、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1)改变传统的语文教育观念,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①传统的教学思路是狭隘的,新课改下,教师应当摒弃一些陈旧的教学思路,改变以往的沉闷的语文课堂,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课堂的主角还给学生,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交流,使得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逐步提升。②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沉闷的复杂的语言,注意在语文课堂上运用生动的语言为学生描述出身临其境的情境,若语文课堂上仅有枯燥的考试重点,便会降低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求知的热情。③语文教学的目的不能仅局限于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将重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上。就语文考试的题目来看,近年来的语文考核题目将重点放在主观题的考察上,也就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上,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无法适应这样的考试形式的,故此,新课改下的语文学习,帮助学生提高成绩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2)在语文课堂上提供民主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新课改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师已不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正确的引导学生,指导学生,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将课堂的主导者地位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中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一些语文知识,教师需要指出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足和错误,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还为语文添加了鲜活的生命力,提高了语文在学生群体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改变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形式。增加课堂导入的方式。语文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每一节课的课堂导入上都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导入的形式,但是导入的形式必须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设置,只有这样,课堂导入才能使得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产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也会使得学生对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三、高中语文教学语言的创新

教师在讲授语文知识的时候注意使用的语言,对于语文中出现的文言知识,有时由于过于枯燥致使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分散注意力,易产生疲惫的感觉,这时,教师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课堂的沉闷,比如使用幽默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情维,使用寓言、历史故事等增加知识的灵活性,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同时还使得学生加强了对知识的掌握。

四、在语文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

新课改环境下高中的语文教学可以引入现代化的手段,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很多课堂上使用最多的就是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丰富了教学的形式,在语文的课堂上引入了视频、音频、图像因素,帮助活跃课堂气氛,帮助活跃学生思维。在多媒体平台的建立中,教师可以建立语文学习的专业平台,在该平台上放置与语文有关的学习资料,在平台上与学生互动交流,探讨问题,及时解决语文学习中学生遇到的问题。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教育;情感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079-02

语文是一门丰富多彩的课程,语文教学同样如此。高中语文教师更要使语文课堂充满激情与光彩,成为人们向往的乐园。那么高中语文教师要如何去做才能够如此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教的经验,认为要想使语文课堂充满魅力与活力,高中语文教师就要使语文教学具有味道,做到语文教学“五味俱全”。具体来说,高中语文教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中语文教师要使语文教学融入“人文味”

语文教学首先必须要具有“人文味”,因为语文教学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人文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所谓人文教育就是指要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人文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人文教育,那么必然会走向消亡。而语文学科恰好是人文精神滋养的沃土,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使语文教学融入“人文味”。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陶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资源,运用教材中所包含的真善美去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美好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给学生铸造一种高尚的灵魂。

二、高中语文教师要为语文教学注入“人情味”

语文教学不能够离开情感而存在。语文课堂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场所,而教学的过程则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语文教材同样是作者情感的载体,语文学习的过程则是学生体验作者情感、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的过程,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为语文教学注入“人情味”。

在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要饱含真情,充分发掘教材中包含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与作者的灵魂对话,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语文教师要把课堂作为与学生情感互动的场所,引领学生在饱含激情的课堂氛围中感悟情感的魅力。

三、高中语文教师要为语文教学植入“文学味”

语文教材中大多甄选文学类作品,而语文高考中文学类的试题也占据着极大的比例,可以说语文教学中文学类知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文学的重要性,要使语文教学具有“文学味”。使语文教学具有“文学味”对于语文教学非常重要,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在高考中考出好的成绩,还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

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品味各种文学作品,通过对各种文学作品的赏析,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语言。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文学作品所内含的意境美,使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形成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多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使学生徜徉于文学的海洋,丰富学生的人生,使学生的人生多姿多彩。

四、高中语文教师要使语文教学具有“生活味”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由此不难看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不能够离开生活而独立存在,只有与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由此观之,语文教师要使语文教育具有“生活味”。生活如水,无时无刻不在冲刷着我们的情感与灵魂。因此语文教师要把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反映实际的生活,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并能够学到新知。

高中语文教师要使语文教学具有“生活味”,就需要认真备课,尽力钻研教材,要能够把握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生活经验,并把这些结合起来创设课堂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同时语文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各种资源,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把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各种能力。

五、高中语文教师要为语文教学导入“新闻味”

教学要能够体现时代的特征,要与时代同步,要能够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把教学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脱离时代的教学必然不会是成功的教学,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导入一些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的新闻类内容,使语文教学具有“新闻味”。使语文教学具有“新闻味”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激情,激活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够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民生的优良习惯,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模式;方法

让高中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水平,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学好语文,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素养是学生个人成长与成才的重要基础。高效课堂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高速度会加快,语文学习的兴趣也会增长。当前的语文教学效率还不能满足高中学生的发展需求,加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发,是促进高中语文学科发展的必然经历。

一、优化教学目标,打造高效高中语文课堂

教学目标,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指示性作用。教学目标的科学化,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重点。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体系中,大部分教师一直专注于本学科知识的学习,没有将本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结合,造成教学目标的单一性。教师自身学习面不足以及跨学科意识的缺失,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的效率。

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教师需要建立起明确的跨学科意识,对自己的知识面进行有效扩展,不断更新教学思想与内容。教师还需要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优化,从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以及发展水平出发,建立层次化的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与个别指导。为不同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给不同的学生个性化的指引,会让学生增加语文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讲解《再别康桥》的时候,对于那些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为学生建立明确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情感的语文学习目标。而对于那些语文学习基础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并根据文章内容与框架特点进行仿写的学习目标。不同的学习目标满足了不同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学生不再将就着学习,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快速提升。

二、关注时间规划,打造高效高中语文课堂

时间,是限制高中语文课堂活动的重要因素。高中语文课堂的时间为45分钟,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这45分钟的课堂时间,才能使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得到更多有效的知识。对时间进行科学规划,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时间管理技巧,减少课堂中浪费时间问题产生的机率,关注课堂重点。在过去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讲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点,会夸夸其谈,没完没了地说起来,不仅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教学职责,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最大化地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

例如,在讲解《故都的秋》的时候,教师需要对课堂时间进行有效规划。利用五分钟进行课堂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十分钟,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找到相关阅读问题的答案。利用十分钟与学生核对答案,并对学生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决。剩下的二十分钟,十五分钟细读与讲解,五分钟总结,布置作业。像这样,具有规划的课堂,才能成为高效的课堂。

三、创设教学环境,打造高效高中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学科的信息量较大,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才能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仅仅由教师的教学方法决定,还受到学生自身情绪的影响。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打造高效高中语文课堂的重要条件。一个优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会减小高中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真正享受高中语文学习。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利用个人风格给学生带去不同的学习感受,利用幽默的语言,打造快乐的课堂,利用师生交流来打造一个亲密的课堂情感氛围。

例如,在讲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的时候,教师可以现身说法,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趣事,在讲故事的同时,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投身于语文学习中。在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开一个故事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讲述一个自己与父母的趣事。课堂氛围会因为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而活跃起来,学生的心理负担也会因此而减少,学习效率会得到快速提高。

四、丰富教学方法,打造高效高中语文课堂

教学方法的丰富,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自主教学模式、小组协作学习模式等,对于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都有促进作用。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模式的变换,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新鲜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讲解《苏武传》的时候,考虑到文言文的难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学习。教师可以将文言文的学习任务分成模块,比如找通假字、找同义字、翻译句子、研究写作手法等。让小组内每一位成员负责一块任务,完成任务之后进行小组讨论与分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长期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变换自己的任务形式,让每一位学生做多种任务,全面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活动,是进行知识传递的主要阵地。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接触到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个人思想,思维开放度会大大提高。一个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会尊重学生的学习追求,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致力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模式研究与应用,会使高中语文学科的发展前景更加明朗,推动当代高中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小霞.高中语文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D].延边大学,2011.

[2]孟学军.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17).

[3]黄婷.如何构建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J].知识经济,2013(11).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要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品位,有利于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笔者认为,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是无法达到上述教学目标的,只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树立起自己的自信心,才能彻底改变语文课堂的面貌。因此本文以教师为分析的切入点,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一、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所谓被动学习就是人们常说的“要我学”的状态,这种心态指导下的学习信念是不坚定的,也是低效率的。因此要努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我要学”的信念来对待语文课堂的学习。而且主动学习更有利于学生静下心来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性学习可以为学生主动发展自己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学习,并寻找到一条个性化发展的道路,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高中语文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汲取经验,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并运用语文知识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传统的语文课堂基本上是语文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教师是课堂舞台的中心角色,而学生只能成为舞台下的观众或听众。这种教学模式长时间就会造成学生慵懒的学习态度,学生没有提出问题和质疑的主动性。在缺乏主动思索的情况下,学习不是一种学习,而是一种应付。我们必须要将传统课堂的师生角色进行互换,让学生成为舞台的中心,让学生主动进行讨论和学习,教师在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纠正,并及时作出正面的评价和总结。如此一来,能够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能得到锻炼。

二、课堂穿插激发兴趣

1.课前导入对兴趣的激发

课堂导入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学生经过下课十分钟的休息,精神得到了调整,但是注意力也随之分散。如果马上进入课堂学习,学生的注意力没有这么快得到集中,而导入阶段的开场白非常吸引学生。因为学生对新课的内容充满期待。事实已经证明,因为有人演讲,大部分学生的期待心理会让他们马上安静下来,眼神盯着讲台,等到学生走上前,他们会报以热烈的掌声。等学生演讲结束,学生的心已经安静下来。教师如果能从学生的演讲内容找到进入课本的切合点,那么课堂的效率无疑会得到大大提高。课前五分钟演讲让学生学会未雨绸缪。毕竟是面对众多学生,没有一个学生会随便走上讲台的,因为怕出丑。从选材到撰稿到演讲,都在课前做了精心准备。课前五分钟演讲已经促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学生学会了反思,学会了思考原先没有注意到的问题,这些不是老师能教会的,没有五分钟的演讲实践,学生可能意识不到这一问题。

2.情境的创设使语文教学效率提高

情境的创设指的是教师通过情境的设计,把语文知识以及能力的培养,包括文学修养的提高和陶冶串联起来,让学生被创设的情境所感染,并充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分析的能力。笔者认为音乐可以作为情境创设的手段,例如,在上《孔雀东南飞》一课时,笔者使用了脍炙人口的梁祝作为创设情境的音乐,在课堂上,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体会和思考,学生在感受的过程中走进了男女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这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首先,音乐是首选手段,在上《孔雀东南飞》时,我选用了梁祝的主题曲。如果没有这种音乐作引导,这堂课是无法做到生动、有效的。又如在《鸿门宴》的讲授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来饰演文中提到的各种角色,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人物的心理,有利于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提高。

三、组织阅览室阅读活动

学校阅览室的作用,已经被很多高中校语文教师所认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阅览室的功能,把教学的场所――课堂延伸到阅览室和图书室等,从一味在课堂上研究教材的知识,到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给学生充分的在阅览室进行自由和有针对性的阅读。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阅览室的作用,语文教师应指导和帮助学生从众多的读物中遴选适合不同学生的、不同目的、不同需要的书刊,运用不同的读书方法,解决浩瀚的书报资源与有限的阅读时间之间的矛盾,避免盲目性、随意性,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效率。

总之,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习兴趣的途径是丰富而多变的,这需要高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有选择性地使用。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才能逐渐被调动起来,语文课堂效率才会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