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压疮的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08-20 15:07: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术室压疮的护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Study on Related Factors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Pressure Sore in Operating Room
LI Shan-shan1 JIN Xiang-shu2
(1.Department of Nursing,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Yanji 133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Surger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Province, Yanji 13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related factors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pressure ulcer in operating room patients. Method to consult the literature method. Results The common causes of pressure ulcers in operating room patients were summarized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against pressure ulcers were made. Conclusion The pressure sore is important in the prevention. The operating room nurses should do the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and preoperative visit work, preoperatively provide the patients with a comfortable and safe environment and soothe the patient's nervous emotions, and put the body position and the use of protective equipment reasonably , Equipment nurses surgery to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he doctor, after the transfer to do a good job.
【Key words】Operating room pressure sore; Related factors; Nursing measures
2007年美??国家压疮协会(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NPUAP)将压疮重新定义为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1]。肌肉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常发生于骨隆突处。手术室压疮(pressure ulcer in operation room)目前认为在术后数小时至6d内发生的压疮(大多发生在术后1~3d)[2]。压疮会给患者带来诸多问题,如住院时间延长继而加重经济负担,严重者可引起感染危及生命[3]。因此,本次对手术室发生压疮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预防性护理措施如下。
1 术中压疮的概述
1.1 力学因素
如上所述,压疮不仅由垂直压力所引起,还有摩擦力和剪切力的间接作用而导致,通常是2~3种力共同作用所致[1]。其中,压力是造成压疮最重要因素。当持续性压力作用于受压面时即可阻止毛细血管对组织的灌注,营养物质无法供应,代谢废物排出不畅,导致组织缺血、缺氧。有研究表明压疮还与组织耐受性有关[4],由于肌肉和脂肪的代谢比较活跃,因此最先受累且容易发生变性和坏死。摩擦力[1]作用于皮肤时,损伤皮肤保护性屏障,致使病原微生物入侵皮肤增加压疮发生的风险。剪切力[1]是由压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导致。剪切力发生时,由于毛细血管被牵拉、撕裂,继而导致局部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的血液供应受阻,引起深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
1.2 皮肤抵抗力的改变
手术中患者皮肤容易受到汗液、血液、以及体液的刺激,使皮肤抵抗力下降,皮肤的保护功能下降,使皮肤组织破溃继发感染。
2 术中压疮的相关因素
2.1 自身因素
2.1.1 体重
患者自身体重是发生压疮的重要因素, 肥胖和消瘦都是压疮的危险因素[5]。患者太胖则压力源均来自自身体重。若体重太轻皮下脂肪少,压力会直接作用于使皮肤血管,造成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皮肤缺血、缺氧, 造成压疮。
2.1.2 年龄
郭月等[6]对115例发生手术室压疮的患者进行总结,其平均年龄为(40.23±18.31)岁;蒋琪霞等[7]研究中发生手术室压疮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72±18.47)岁,与朱琳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可见,年龄与手术室压疮发生率并不是独立危险因素,其关系有待进一步验证。
2.1.3 自身疾病
患者还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等易导致末梢循环不良引起感觉障碍;肝肾疾病患者易引起水肿,都会造成压疮发生的风险[9]。
2.1.4 心理因素
患者情绪紧张时可使蛋白质的合成受限,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糖皮质激素生成受限导致组织容易被分解,易发生压疮。
2.2 手术相关因素
2.2.1 麻醉
麻醉使用的药物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引起组织灌注不足,造成血液循环减慢,局部皮肤缺血缺氧,易出现压疮。
2.2.2 手术持续时间
手术时间是组织损伤的重要指标。时间越长发生压疮的几率越大。
2.2.3 术中皮肤未能保持清洁干燥
手术前医生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及术中冲洗伤口,都会使消毒剂和冲洗液流到患者受压部位,引起受压部位潮湿容易发生压疮。
2.2.4 体温过低
手术过程中患者新陈代谢减慢,且术中输液量较大、失血及使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都会导致外周血液循环不良,增加手术室压疮发生率。
2.2.5 手术类型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心脏类、肝脏类、血管类、脊柱手术、颅脑手术以及器官移植手术等, 因手术需要大量时间, 手术限制, 更加容易发生压疮[10]。
2.2.6 手术
手术类型不同采取的手术也不同发生压疮的风险也不同,有研究认为[11]侧卧位发生压疮高于平卧位,俯卧位高于侧卧位。
2.2.7 矫正器械使用不当
骨折患者应用石膏固定和牵引时,患者肢体活动受限易发生压疮。特别是在夹板内侧衬垫位置不当、石膏内侧不平、矫正器械固定过紧都会引起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发生压疮。
3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性护理措施
3.1 术前访视与心理护理
在手术前以压疮评估量表评价危险因素,如患者感知觉、皮肤潮湿度、营养、及术中可能产生的摩擦力及剪切力、手术及时间、麻醉方式等,对高危患者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在进行术前访视的过程中,对患者基本情况及心理状况进行初步评估给予针对性指导。
3.2 术间环境
巡回护士要随时注意观察术间温湿度以及患者自身体温的变化,及时调整术间温度和正确使用输液加温器。
3.3 正确摆放手术
术前在手术操作允许得到前提下为患者选择最好的,保证患者的呼吸功能、循环功能不受影响。术前应用约束带时,确保松紧合适,在受压部位充分使用软垫避免局部组织损伤。
3.4 合理应用垫及压疮贴
术前要充分了解患者采取的手术类型、评估手术时间选择合适的手术床及床垫,目前最常用的是海绵垫及透明敷贴。
3.5 手术时间
由于手术时间超过2.5h是发生压疮的高危因素,所以要不断加强医师的培训,以提高手术效率[12],护士在术前熟知手术流程,做好器械准备减少手术时间,预防压疮的发生[13]。手术结束后确定患者皮肤是否完好,一旦出现皮肤潮红、水泡及早处理并填写压疮报告单,仔细记录压疮位置、程度、大小做好术后交接。并向科室负责人报告,制订合理有效的压疮预防措施,提高压疮的预防效果[14],术后对患者皮肤做好回访。
篇2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医疗事故最容易发生的高风险科室,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高低对手术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意义。手术室中的护理工作贯穿整个手术过程,因此护理工作的质量也就直接决定了手术进行的成功与否,当然其中如果存在有一些护理风险,其同样也贯穿在整个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手术室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与手术科室、血库、麻醉复苏室等多个部门和学科之问的紧密联系,而且手术室中相关人员也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手术和麻醉过程的不可预知性等,这些因素使得手术室变成了一个高护理风险的科室。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有机敏的应变能力、高效的工作效率和严格规范的操作方法。本文笔者浅谈一下手术室中常见的一些护理不良事件,进一步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对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和建议,现将报道如下。
1 手术室常见的风险因素
1.1 人员因素: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中不乏有责任心不强,专业技能不熟练,应变能力差者,这些都可能导致工作失误,且失误率较高。
另一方面,有些护理人员对于专业理论的学习和操作技术主动学习性差,致使在手术护理工作过程中无法独立的完成。如在于术中选择患者合适的或者使用气压止血带时,可能对患者造成压伤、挤压伤等。
1.2 管理因素: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或者各项规章制度无法贯彻实施,没有得到落实。如在接送患者的过程中,不穿外用衣和鞋,参观新展开手术的人数较多,造成室内糟杂,室内菌落升高,影响手术操作者的正常发挥和增加病人发生感染的机会。
1.3 执行的无菌技术操作标准不高:在手术室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其是防止患者手术室内发生感染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如果操作不当,如在无菌包打开后不执行无菌操作而直接敞开抖落器械,容易给患者造成感染。
1.4 器械物品清点核对:手术操作过程中有很多器械物品直接与患者的身体接触,因此在手术前、中、后一定要认真清点手术器械物品,防止其遗留在患者的体腔或深部组织中,而且还要检查器械物品的完整性,消除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
2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良事件及其发生原因
2.1 压疮:在手术病人中,较容易发生压疮。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病人自身的身体状况,另一方面由于手术时间过长压迫而成,不仅给患者造成疼痛,还对手术护理工作和l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不便,影响患者的正常恢复。分析压疮发生的原因有几方面:(1)压力因素:受力面上的压力是导致压疮的重要因素,其与受压时间密切相关,因此手术时间越长越容易引发压疮。(2)剪切刀因素:剪切引起组织相对移动,阻断周围较大区域内的血流供应,造成组织受损形成压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3)摩擦力因素:患者直接与床单接触直接产生的摩擦力可以诱导压疮形成。(4)体温因素:手术中患者处于低温麻醉中,低温下血液粘度增加,血流运行变慢,造成组织缺氧,机体抵抗力下降,增加压疮发生的几率。(5)患者的身体状况: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营养不良,使其身体各项机能下降,皮肤抵抗力也随之而下降,诱发压疮。
2.2 输液液体外渗:在给予患者静脉输液时常常出现液体外渗的情况,其主要与药物、疾病、机械性损伤、年龄等因素有关。药物浓度高,输液速度快,血管硬化,同一部位多次穿刺,血管细,皮下脂肪层保护弱等原因都会引起液体外渗。
2.3 手术器械物品清点不清:护理人员在手术前中后清点器械物品不认真,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2.4 电刀灼伤:在使用电刀过程中,由于患者体瘦,身体和电刀接触不良,或者是工作人员技术不熟练,工作不认真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患者灼伤。
3 防范措施
3.1 预防压疮的措施: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要求,将手术室内的手术床进行改良,改制成高质量舒适度高的床,舒适的手术可以减少压疮的发生。另一方面,还要制定高效的手术配合流程,尽量的缩短手术持续时间,这样也可以避免或者减少压疮的发生。
3.2 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可以定期给护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每个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安排一定的时间给所有的护理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培养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提高其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通过多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保证于术室中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3.3 加强管理制度:完善手术室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而且还要贯彻落实。通过规章制度的规范作用,加强护理人员的认真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术前术中术后认真检查清点器械物品,确保患者的安全。
篇3
1.手术室护理工作缺陷的原因分析
1.1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①接患者时粗心大意,未查对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接入手术间时摆错手术;②术中用药不认真核对药物名称,执行口头医嘱时没有认真倾听并复述一遍再执行;③术中输血时对患者姓名及血型核对不认真;④器械纱布缝针清点不清,导致纱布器械纱条等遗留在患者体内。
1.2器械物品的准备问题 术前物品的准备充分与否,是决定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术中物品准备不齐全或者因仪器性能不良将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延误手术时间。
1.3 “手术护理记录”的问题[2] 手术护理记录内容描述含糊或与麻醉记录、手术记录有出入,少记、漏记、错记、涂改,甚至缺少某些记录,都是引发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隐患。
1.4 手术安置不当的问题 由于患者手术时间长、肢体局部受压过久,血液循环受阻,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或压疮。肢体过度伸展、旋转导致神经损伤或因翻身架位安置不当引起患者呼吸困难等。
1.5 术中医嘱的问题 在手术室有大量的临时医嘱需要护士执行,如抗生素、化疗药物的使用等等。从提高自身保护意识,防范护理缺陷的角度出发,术中临时医嘱的执行也应当留下客观详细的记录。
1.6 送检标本的遗失问题 标本是进一步确诊手术患者病情的依据,如果标本遗失,将会延误诊断失去抢救的最好时机。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报告以电话方式通知,会传达不准确,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
1.7 大手术时患者的压疮问题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往往因为制动或者全麻等原因,手术室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压疮的措施,但还是会有部分患者,由于术前水肿、低蛋白血症、恶液质以及手术时间长等原因,还是会有发生压疮的可能。
1.8 语言行为问题 语言行为不规范,工作人员在手术间里讨论与手术无关的问题,如果发生意外,或者患者对服务不满意,都会引发护理缺陷。
1.9 消毒隔离问题 破伤风、气性坏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不明原因新病毒感染者,术后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如在同一时期出现多个手术后患者感染情况类似现象,手术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医院也将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
2.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防范措施
2.1 严格执行护理工作制度及医院的相关工作制度,特别是护理核心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 从患者被接进手术间那一刻起,护理工作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每个环节都要有两人以上进行认真查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个环节。
2.2 加强物品管理 保证手术物品齐全,各种仪器性能良好,术前护士要熟悉手术步骤、术中所需特殊物品和特殊器械,巡回护士术前检查所用仪器的性能,防止仪器性能不好,延误手术时间。
2.3 明确手术记录的内容,建立术中医嘱本 由巡回护士书写,及时记录术中所用的物品、器械的清点情况,并查对患者的药敏试验结果和所带药物的种类、数量。麻醉医生在医嘱本开医嘱,巡回护士执行后,填写执行时间和执行者姓名,可先执行口头医嘱,术毕,由医生补开,护士填写执行情况。
2.4 手术中患者的 手术的安置以既符合手术要求,又不过分妨碍患者的生理功能为原则,不要只为了术野暴露,而忽视了患者的体会,可能引起患者的呼吸、循环、神经的损伤,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2.5 建立术前压疮评估记录 对于术中压疮发生高危人群,可建立医患双方签字认可的术前评估记录单,由手术室护士评估患者后,与患者共同签定关于“有压疮发生的可能”的术前评估单,方可进入手术室。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不可避免的压疮而引发的缺陷。
2.6 加强标本管理 标本常规由器械护士妥善保管,手术结束后认真登记并把标本放入固定溶液的容器内,贴好标签,填好病理申请单,由手术室专人送病理科。送检人和接收标本人要登记签名。
2.7 防止灼伤 使用电刀时,负极板与患者的皮肤接触时,注意平整放置,保证接触面积不要让患者皮肤接触到金属,随时检查,并观察皮肤情况,防止灼伤。
2.8 提高服务质量 质量是医院生存之本,是患者选择就医的重要先决条件,只有提高质量,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缺陷的发生。
2.9 做好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迈向科学化的得力措施,包括:①患者既往史、现病史、家族史、各化验检查结果;②患者的一般情况;③术前诊断、术前准备、手术名称、手术方式;④麻醉方式,找出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术后访视有利于护理问题的改进,使护理工作更加完善。
3.体会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缺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认真仔细,不可有半点马虎。提供尽可能的整体护理,加强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护理人员的精力和体力,这些都是减少护理缺陷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加强法律意识,提高自身保护意识,防范护理缺陷,从而确保医疗安全。
参 考 文 献
篇4
[关键词] 手术室;安全护理;危险因素;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c)-0185-02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成为很多疾病的首选治疗手段。手术室作为各种手术施行的场所,其安全问题尤为重要[1],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强,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手术护理工作也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手术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不仅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伤害,同时还影响病患对医护人员的信任[2]。因此,笔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并给予及时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杜绝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手术室常见不安全护理因素
(1)手术患者的接送不正确。(2)手术人员配置不合理。(3)手术器械的消毒不彻底。(4)手术护士对术中用品的清点不正确。(5)术中无菌操作不规范。(6)术前用药、术中输液不正确。(7)术中患者摆放不正确。(8)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不扎实。
2 护理防范措施
2.1 手术接错患者的防范
由于小儿、老年人以及昏迷患者的交流水平有限,比较容易发生接错的现象,所以手术室护士术前的病房访视显得格外重要。手术前一天由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以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同时增加护士对患者的了解,手术当日由巡回护士亲自到病房接,接患者时要护士认真查对病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及麻醉医生与麻醉前和手术医生洗手前再核对1次[3]。
2.2 患者在接送途中的安全
护士在接送患者前应应检查推车是否完好,车轮是否灵活,年老体弱、昏迷、及小儿患者应加以固定并加护栏;对于清醒患者,护士应嘱其推动过程中不要将手脚伸出推车边缘,防止进、出门时碰伤。术后护士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有无肿胀,针头有无脱出以及各种引流管有无脱落,到病房后认真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的各注意事项,交接无误后方可离去。
2.3 术前用物准备不足的防范
如果抢救仪器、物品、药品未处于应急状态,这样就会延误抢救的时机。护士应当定期对手术室器械、敷料准备工作进行清查,特殊物品随时检查,术前护士应根据手术需要准备器械、物品,并检查器械的性能是否良好,备齐急救用品,发现问题及时与手术室主任联系。
2.4 安置不当的防范
不当会引起神经麻痹或因长时间手术致组织压伤。护士对患者的肢体捆绑不可过紧,悬吊时间不可过长,肢体不可过度伸展和旋转,需避免损伤神经。手术时间长的患者、年老体弱及肥胖的患者避免皮肤压疮的发生。
2.5 术中电灼伤、烧伤、压疮的防范
护士在外科医师使用高频电刀前,需要对常规检查仪器的性能进行排查,管理好手术台上的电刀笔,把电刀笔固定于安全位置;压疮高危患者骨突处垫软垫,患者有躁动、移动时,应重新垫好软垫,防止局部压疮[4-5]。
2.6 防止术中感染
手术室指定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护理人员认真进行灭菌消毒工作是对患者健康的重要保证。术前严格进行消毒,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使患者在尽可能安全、洁净、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手术,防止逆流,遵守《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减少污染源;消毒隔离制度为重中之重,认真执行手术中的各项无菌操作技术常规,尤其是器械护士要特别注意污染器械、纱布的更换及污染部位的消毒,对手术医生的无菌操作进行监督,对违反无菌操作者及时给予提示和纠正。
2.7 避免体腔内遗留纱布、纱垫、器械、缝针异物
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共同清点所有物品,巡回护士登记在护理记录单上,术中新增加的物品要及时补记。关闭体腔前,按记录单逐一核对台上物品,与之相符后方可关闭。关闭体腔后,做第三次清点,确保无一遗漏。术中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2.8 加强输血和药物的术前查对
术中用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6-7],使用前认真检查药液有无浑浊、沉淀及是否在有效期内。由于抢救时执行的是口头医嘱,应该先重复一次得到确认后吸药,吸药后再与麻醉医师核对无误后方可用药,用药后药瓶保留。输血时,要严格执行输血的规程,血液由血库取出后,经手术室护士、麻醉师核对后无误方可进行输血。
2.9 防止病例标本遗失
为防止病例标本丢失混淆,护士应当对手术医生在患者机体上切下的任何组织认真保管,贴上标签连同填好的病理通知单放指定位置,术后标本连同填好的病理单送至存放标本处,并填写好标签。
2.10 合理分配护理人员工作,避免超负荷工作的现象
护理人员需要弹性排班,减少职业疲劳,随医改的深入,医院患者增多,手术室工作量加大,合理调配,适时增加护理人员,减少护士个人工作量,避免因疲劳造成的失误,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2.11 积极参加护理安全讲座
护理人员应当定期参加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特别是手术室护士必须加强对药物知识的学习,对新知识、新改进有所领悟,从而术中做到准确的执行医嘱。提高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8-10]。
3 体会
手术室是一个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风险高的岗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护理安全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关于手术室护理安全因素的正确防范措施的落实。作为护理人员,应当加强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完善检查,明确其在手术室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术中加强护理,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充分配合外科医师,严格执行手术室护理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减少手术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患者满意,家属满意,社会满意是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愿望。
[参考文献]
[1] 徐洁. 影响手术室护理安全因素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2):2195-2196.
[2] 何玉珍.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探讨[J]. 中国当代医药,2010, 17(8):137-138.
[3] 李凤华. 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1):3505-3506.
[4] 潘星.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6-67.
[5] 陈晓明,王丽华. 伦理教育对改善护患关系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91-492.
[6] 杨绮云,刘美斯.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隐患与防范措施[J]. 全科护理,2012,10(10):931-932.
[7] 延海燕,郭旭光,林海燕.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控措施[J]. 北方药学,2012,9(4):120-121.
[8] 张玉林,原欢萍. 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8):139.
[9] 单风清. 护患沟通技巧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283-284.
篇5
1 压疮发生原因
1.1压疮发生原因分析 压疮是指身体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造成软组织溃烂坏死,其主要原因是身体局部组织受压引起、压力造成的损害是由浅至深的。
1.2压疮发生的内源性因素 感觉、营养、组织灌流状态、年龄、体重、体温、大小便失禁、精神因素。
1.3压疮发生的外源性因素 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潮湿浸渍。
1.4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重视度不够 加强对压疮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压疮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手术室护士对患者采取的保护不恰当,没有认真研究用怎样的既能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又能够效的防止压疮的发生,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
1.5对即将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风险评估 ①手术时间的长短;②手术进行中发生的低血压;③手术过程中的低温保护;④术后翻身及行动不便。针对不同情况在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采取相应不同护理措施,防止压疮发生。
2 手术前护理
2.1开展皮肤护理 全身麻醉患者术前要求患者在病情许可下对身体进行必要的清洁,保证皮肤的舒适、干燥和清洁,对手术过程中身体身体可能的受压部位提前进行观察,对有压疮发生的高危部位、高危皮肤提前发现、提前有预见性的进行保护;椎管内麻醉患者需告知患者基本配合方法,手术过程中,尽可能对身体不适进行表达,便于手术室巡回护士及时进行调整和保护。
2.2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手术前进行相关的手术及麻醉知识宣教,手术室护士应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皮肤护理及保护的重要性,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压疮发生的相关知识及重要性,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手术过程中的各种操作。
2.3针对手术中压疮发生原因的分析
2.3.1手术时间过长,超过3~4 h以上,患者骨隆处、皮肤受压处保护不良。
2.3.2患者体质较弱,营养较差或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等;易加增加压疮发生的几率。
2.3.3患者由于全身麻醉、o意识,采取被迫;患者半身或局部麻醉,由于手术操作的特殊要求、采取被动。
2.3.4手术间温度过低,影响患者皮肤血液循环。
2.3.5术中输液输血温度较低,血库取回血液未在室温下充分放置等。
3 手术中的护理
3.1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在摆放时,加强对皮肤受压部位及骨隆突处的保护。
3.1.1平卧位时注意保护头枕部、脊柱、尾骶部、脚后跟等部位。
3.1.2侧卧位时注意保护耳廓、腋窝、髂前上棘、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脚踝等处。
3.1.3截石位时注意保护头枕部、肩胛处、脊柱、尾骶部、N窝处。
3.1.4俯卧位时注意加强对患者眼眶的护理,防止眼球受压造成对患者视力的影响;女患者加强对双乳的保护,防止长时间受压造成的损伤;同时注意保护两侧髂前上棘、膝盖及脚踝部受压情况。
恰当的使用各种防压垫、保护枕及棉垫等对受压部位进行保护及垫空,避免压迫组织;保证手术床整无皱褶;保证手术肢体的摆放舒适,不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不压迫神经及血管;手术过程中还应加强巡视及观察,及时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按摩手法力度适宜,足够刺激肌肉,促进血液循环;还应注意将导管,导线从不受力的部位穿过,特殊患者应对身体畸形部位加以重点保护如:脊柱弯曲患者注意将畸形的脊柱进行妥善固定,防止脊柱的局部过度受压。
3.2术中注意保暖,保持手术间温度22℃~24℃,湿度50%~60%;术中输血输液加温,冲洗液加温,冲洗液防止外溢,防止低造成患者皮肤的损伤,必要时利用保温毯进行保温。
3.3术中一些医疗器械也会造成压疮(如:导管、吸氧管、气管擦管、颈托、器械托盘等),术中应妥善放置,加强观察,防止压迫患者肢体。
4 手术后的护理
手术结束后,及时观察患者身体各处皮肤受压情况,如有情况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发生进一步的皮肤损害,妥善固定引流管道,防止管道及引流液对皮肤造成刺激;发现皮肤压疮隐患及时与病房护士交流,如实交接皮肤情况,建立压疮隐患登记,作为手术后回访的重点环节,与病房护士一起加强观察、加强巡视、加强护理,做到六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确保患者皮肤完整无压疮发生。
参考文献:
[1]Turco AE et al.Am J Kidney Dis,1996,28(5):759-761
[2]梅长林,李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的诊断及治疗现况[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3(12):685-686.
[3]Wildman SS,Hooper KM,Turner CM,et a1.7rhe isolated polycystin-l cytoplasmic COOH terminus prolongs ATP-stimulated C1-conductance through increased Ca2+entry[J].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2003,285:F1168-F1178.
篇6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 安全 护理措施
手术室是医院为病人实施手术治疗、并担负抢救危重病人提供治疗的特殊场所,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措施,手术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有的尚可补救,有的则不可逆转,其护理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康复。因此,如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树立安全观念,确保病人安全,是护理管理者需探索的课题。针对手术室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我们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有效地杜绝了差错事故,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保证医院的医疗效果。现将体会小结如下。
1 接送病人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护理
接病人时要认真查对病历、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病人送入手术室后,核对手术间。巡回护士进行护理操作前要认真核对、麻醉医生麻醉前和手术医生洗手前再核对1次。接送病人出入手术室前检查推车是否完好,车轮是否灵活;推送病人时嘱病人不要将手脚超出推车边缘,防止进出门时碰伤。病人头部应与推车人同一端,这样可减少由于震动引起的不适;推送病人时要平稳,搬动要轻巧;神志不清、昏迷、精神病患者、小儿接送时应加以固定并加护栏。入手术室后要有专人看护,并束缚;全麻患者未完全清醒前,应束缚,并专人看护,防止发生意外。
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用药安全
手术室用药要求快速、准确、及时,抢救病人时更是分秒必争,护士应熟悉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用途等,以利配合抢救。术中使用任何药物都应认真核对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有效期。如静脉注射麻醉药和血管活性药时要注意推注速度,并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心律、呼吸的变化。局麻药加肾上腺素时应查明计量、准确加入。术中口头医嘱重复一次再执行,用过的空瓶、空安瓿保留至手术结束方可扔弃。输血时需2人共同核对并签名。
输血间隔用生理盐水冲管,密切观察输血后反应。
3 防止器械物品遗留体腔
手术开始前,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纱布、缝针的数目,并由巡回护士记录于术中护理记录单上。术闭关闭体腔前,认真核对器械、纱布、缝针的数目,核对无误方可关闭切口。
4 防止电烧伤、电灼伤
手术护士应熟练掌握高频电刀操作规程,使用高频电刀前常规检查仪器性能是否良好,负极板应平整置于病人肌肉丰厚处与皮肤完全接触,一般选大腿、小腿或臀部。术中经常检查,防止负极板松脱、移位,避免烧伤病人。另外,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一般不能使用高频电刀,以避免发生意外事故。病人与金属床之间垫有绝缘垫,病人肢体由床单包裹,保证病人皮肤不接触金属物,防止发生旁路电灼伤。管理好手术台上的电刀笔,把电刀笔固定于安全位置,避免术中电刀笔在非正常使用时灼伤手术病人。高频电刀在使用中会产生火花,遇易燃物时会着火。因此,在使用电刀的局部应避免有易燃物,防止使用电刀时着火。
5 预防难免压疮
术前访视病人对病人做评估,病重、体弱、营养状况差、手术时间长的病人,手术开始前,对易受压部位、骨突处应垫好软垫,手术操作过程中,提醒助手注意勿将手及前臂压在病人身上,洗手护士不要将器械随意压在病人身上,对于手术时间长、特殊的病人,巡回护士应注意协助医生正确摆放好手术并检查受压部位,病人有躁动、移动时,应重新垫好软垫,防止局部压疮。
6 防止病理标本遗失或混放
一般病理检查标本,术毕由洗手护士亲手交给手术医生,贴上标签,由专人送病理科检查,如遇术中冰冻切片的标本,巡回护士先准备好标本袋,待标本取下立即放标本袋内,贴上标签由专人立即送病理室交负责人检查。如遇多个标本组织时,不可混放。
7 防止切口感染
手术室的器械敷料灭菌是否完善,直接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因此,凡是能够高压消毒的器械和物品,均采用高压消毒灭菌;护士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加强空气消毒监控工作,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的人数,尽量减少人员流动;此外,应加 强对医生、进修生无菌操作的监督;加强对护生的无菌观念教育。
医学的发展以及各种新技术、新仪器的应用,为手术治疗带来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给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士应不断学习和钻研新知识,以扎实的专业知识指导护理实践,防患于未然,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注意以上几点将为病人提供有效安全的护理保障,使病人平稳地度过手术期。
参 考 文 献
[1]宋烽,张金凤,蔡小光.手术中高频电刀外科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8):653.
篇7
1压疮形成的相关因素
1.1外源性因素
1.1.1压力 压力是指支持平面对受压部位的力,对局部组织的压力主要由重力引起。以往认为压疮只发生于长期卧床者,但现在已经证实,只要施加足够压力并有足够长的时间,任何部位都可发生溃疡。在皮肤受到持续压力达9.33kPa(70mmHg)2h,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改变,而且皮肤若长期持续受到较低的压力,所产生的伤害要大于高压在短时间所造成的伤害[4]。患者局部组织压力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体重、手术及受力皮肤接触面积等。
1.1.2摩擦力 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可去除外层保护性角化皮肤,增加皮肤对压疮的敏感性。所以要搬移处在高危险产生压疮的患者应该将之抬起来或者使用转移板或转移床等工具以减少摩擦产生。
1.1.3剪切力 剪切力是与组织表面平行的外力。由于剪力可以使血管发生扭曲,甚至完全关闭,从而影响局部组织血供而引起组织坏死。由于表皮的牵拉,皮下组织和比较深层的血管也会受到牵扯,使得此处血液循环减少,造成肌肉层、皮下组织、和表皮的缺血反应。
1.1.4潮湿 手术中患者的血液、体液、大量冲洗液造成受压部位的皮肤潮湿度增加,造成皮肤浸渍、pH值改变和保护性油脂丧失,降低了皮肤的保护作用,有利于细菌繁殖,同时皮肤潮湿使身体粘贴于床单上,增加了剪切力[6],使得上皮组织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引起压疮的产生。
1.1.5温度 体温每升高1℃,组织代谢的氧需要量增加10%,当组织持续受压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时,温度升高引起的高代谢需要将增加压疮的易发性[7]。因此不合理使用热水袋、冰袋等也将影响局部代谢或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血供而起到有害的作用。
1.2内源性因素
1.2.1年龄 老年人手术发生压疮的危险性增加,老年人软组织弹性降低,感觉功能衰退,保护性反射迟钝,皮肤松弛、干燥,皮下组织萎缩变薄,极易出现压疮。
1.2.2体重 压疮所承受的压力是自身体重、患者的体重与压疮的受压程度成正比,当患者体重大导致压力增加,易发生压疮,而当患者极度消瘦或体弱时,皮下无脂肪组织保护,皮肤着力点小相对压强变大也易发生压疮。
1.2.3疾病因素 糖尿病、心血管病、贫血、瘫痪、恶性肿瘤、发热等。如:贫血、恶性肿瘤等造成的营养不良可造成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组织官器应激代谢的调节能力减弱,增加了压疮发生的危险。再比如:糖尿病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比非糖尿病者大约高出3倍,这是因为在组织受压期间,皮肤和肌肉的氧气不足引起缺血性损伤,从而导致可逆性或不可逆性细胞和微血管损伤,可能是增加压疮发病率的重要原因[8]。
1.2.4心理因素
1.2.4.1应激 研究发现,急性应激使机体应对压力的敏感性增高,压疮发生率增高,急性应激引起体内代谢紊乱,应对反应强烈且处在严重的消耗紊乱状态下,具备发生压疮的物质基础[9]。
1.2.4.2情绪低落 由于对疾病的恐惧,对手术治疗的不了解或是因意外损伤导致终身残疾,使患者身心倍受痛苦,产生悲观无望心理。而些心理可以抑制免疫系统功能使免疫力下降而延迟创口愈合。
1.3手术相关因素 在临床手术中存在一些非人为控制的因素致使手术患者成为院内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正确认识术中压疮的形成因素,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是预防和治疗压疮的必备条件。
1.3.1手术 由于手术需要手术过程中患者需保持一种被动,这样就使局部皮肤受压得不到缓解而增加压疮危险,合理放置,放置手术时要符合人体力学原理,松紧适宜,同时充分暴露术野,避免由于放置不当引起急性压疮[10]。比如:90°正侧卧位着力点是耳部、肩峰、肘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这些部位均为骨隆突处,肌肉脂肪较薄,长时间受压已引起皮肤压疮[11],我们使用适合于各个受压部位的垫即降低压疮发生的可能。
1.3.2手术时间 压疮的发生与手术时间的长短有密切关系,手术时间>2.5h是压疮危险指数,手术时间>4h,每延长30min会使压疮发生增加33%[12]。手术时间较长并且手术为侧卧位和俯卧位的患者,是压疮好发的高危人群。
1.3.3麻醉因素 由于物对神经的阻滞作用,使受阻部位及以下的组织中血管扩张、血流变慢、受压部位失去正常的血液循环,使皮肤组织缺氧加重,无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13],身体全部或部分知觉已消失,肌肉失去了自主调节能力,摆置手术后负重点和支点发生变化,增加了剪切力和摩擦力由此引起皮肤、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损伤,极易形成压疮。
1.3.4心理因素 手术患者多数心理紧张,处于应激状态,使代谢紊乱内环境失衡也是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
2术中压疮危险性评估
2.1预防是避免压疮发生的主要手段, 压疮的预防是术中护理工作的难点. 目前,国内外对压疮发生危险因素的评估有4种较为成熟和实用的量表,即Braden评分表、Norton评分表、Waterlow危险因素评估表、Anderson危险指标记分法,它们主要用于评估住院卧床患者、老年人,缺乏对手术患者术中危险因素的专用量化评分工具。 Waterlow量表中虽然涉及手术时间、大手术(腰以下创伤、脊柱创伤)两个手术要素,但评估内容显得笼统,对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预测性不强[11]。Norton量表该量表是由一项针对老年患者的研究发展而来。Barden评估量表是1987年以来美国健康保健政策研究机构(AHCPR)推荐使用的一种预测压疮危险的工具。包括患者的知觉感觉、移动、活动能力和影响皮肤耐受力的因素(皮肤潮湿、营养状况、摩擦和剪切力)共6个因素来进行评估。
2.2目前较为公认的观点是采用阳性预报率较高的评估工具去预测压疮发生的危险,并合理分配护理资源,提高预防护理的有效性,评估工具只能用于预测压疮发成的危险程度,并不能说明压疮的严重程度。各种评估工具各自有其优缺点,在选择时应综合考虑量表的信用度、效度及适用人群。
3预防术中压疮形成的方法
3.1术前访视 术前进行访视,对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做好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手术部位、手术、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手术方法、营养状态、心理状态、是否输血等,尽可能找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3.2手术患者皮肤情况与病房护士仔细交接,详细记录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的皮肤情况,对存在问题的皮肤要进行详细的描写,术中的防护措施、术中观察的具体情况都应仔细描述,术后皮肤有压红或其他异常情况的要和病房护士仔细说明,避免继续受压。
3.3将护理经验、护理理论知识及手术医生的要求相结合,以保障患者的安全舒适为原则,制订出规范舒适的手术摆置方案及压疮预防措施,根据手术要求选择合适的垫,术中摆置要正确舒适,尽可能使肢体处于功能位。分散身体各部位的压力,有效地递减了压力强度,减弱剪切力及摩擦力的伤害作用,起到保护骨突部位的作用,充分达到了预防压疮的目的。
3.4摆放手术前先判断患者身体哪些部位为术中的受压部位,将患者的骨隆突处、骨关节处及受压处的皮肤擦拭剂或使用减压贴,减少与手术床,垫产生的摩擦力。摆置过程中应避免拖、拉、拽等动作,摆放时动作轻巧柔和,协调一致,避免对固定点和着力点的压迫,既要保持所摆放的牢固性,还要保持的舒适性,既不妨碍患者呼吸和血液回流,更要注意避免对神经及组织的压迫和牵拉,充分暴露手术术野,利于术者操作。
3.5手术中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血液循环情况,在发现不当时及时纠正,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在病情允许和手术医师同意的情况下,对术中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3.6手术中除手术需要的降温应尽量注意保暖,防止患者体温过低引起血液循环减慢,皮肤抵抗力下降而导致压疮的发生,因此手术过程中需要输血时,应先将血液自然复温,接近室温后再输入,术野应使用温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3.7手术床上的床单要保持平整、干燥、床单干净无细小异物,减少与皮肤摩擦力以达到防压疮的目的。
4结论
从多学科的研究进展分析压疮形成的因素,从多层面、多角度的全面认识压疮,才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在术中出现压疮的护理问题上,先找出手术中压疮方生的原因:如休克、贫血、心衰或机械通气、物的作用等,均可能改变血流,从而降低皮肤的抵抗力,使皮肤变干易裂,同时体温的变化也是发生压疮的重要因素,床单上的浸渍和与皮肤产生的摩擦使发生压疮的可能性增加。以上各种因素相互关联、互相影响,构成了手术中压疮发生的内在因素。摆放手术所产生的压力、摩擦力、剪切力以及潮湿等构成了手术中压疮形成的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相互作用造成了术中压疮的发生,且内在因素的作用使机体丧失了活动这种防御机制,是术中压疮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各种因素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用合适的垫,缓解身体局部所承受的压力、剪切力、摩擦力,保持受压部位皮肤的干燥,利用评估量表仔细评估压疮发生的风险,分析术中的重点受压部分,经常巡视,加强责任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术中压疮的发生率降至最低。让患者平安度过手术期,减少术中压疮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是我们手术室护士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董桂福,李建华.术中压疮预防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7):496-498.
[2]胡小琴,张金莲.手术中诱发压疮的原因及预防方[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1):92-93.
[3]赵艳丽,赵玉梅.术中压疮常见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临床医学,2012,11:4354-4355.
[4]陈俊华.预防压疮的护理进展[J].吉林医学,2011,32(8):1558-1560.
[5]陈碧贤,陈雪红.压疮的预防护理[J].北方药学,2010,7(5):41-43.
[6]鲁为凤,李福宣.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全科护理,2012,10(9):2436-2437.
[7]石梅春,李莉.手术中压疮危险因素及相关护理[J].健康大视野,2009,7(11):283转317.
[8]刘迎春.手术中压疮的影响因素及防护进展[J].当代护士,2013,1(中):6-7.
[9]胡军,王秀锋.压疮分期与危险因素的研究及预防进展[J].上海护 理,2011,11(2):69-72.
[10]马小玲.手术室急性压疮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4):105-106.
[11]朱海棠,赵亚红.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性损伤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406-1407.
篇8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诸多不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方法:查找安全隐患因素对症解决。结果: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人员护理安全质量的意识。结论:加强手术室护理不安全隐患意识的管理,保证手术护理工作全方位质量管理方案的良好实施,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和责任化。
【关键词】手术室; 护理安全隐患; 管理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of the Hidden Dangers in the Nursing Safety in Operating Room
Huang jingbo Shen danping Qiu deye
【Abstract】Objective :Analyze some composition element and the management strategy of the nursing factor of dangerous in operating room.Methods :To seek the factor of dangerous and solve it.Result :Safety containment measure which was to aim directly at could degrade incidence of the nursing error,at the same time it could enhance the consciousness of safe qualitative in nursing staff. Conclusion :It could make a good supervising system on nursing security control which to manage the nursing factor of dangerous in operating room,and warrant to practice well about quality management program in every direction.
【Key words】Operation room; Nursing; Factor of dangerou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048-02
护理安全是在实施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是病人在手术室内不给病人造成身心意外的伤害,根据不安全因素种类而采取的各种安全防患措施,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防患,手术室工作节奏快,持续时间长,风险大,通过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采取相应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确保手术安全,防止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1]。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疏忽和麻弊大意会直接导致患者手术差错发生,最后铸成重大医疗事故[2]。笔者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因数进行分析,现介绍如下:
1 手术室常见安全隐患
(1)接送患者手术部位错 手术患者术前的紧张及使用镇静剂,小儿及老人神志不清者的患者,容易接错患者放错手术间。手术前未核对清楚正确部位,导致手术部位错(2) 电灼伤 电凝使用不当以及负极板潮湿引起电灼伤。(3)用错药物及输入异型血未认真执行医生口头医嘱给药不准确,输血输液查对不严格(4) 异物遗留体腔物品清点有误,未按清点交接制度(5) 标本遗失病理标本保管不当,错放错送,责任心不强失误造成遗失(6)压疮手术摆放不当引起患者局部皮肤受压导致压疮。
2 预防措施与管理对策
手术室进一步完善各班次职责及制度和护理工作流程,加强护士法律知识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考核。
2.1 强化护理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坚持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手术室护理队伍相对年青,必需加强护士牢固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严格执行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工作制度是保证护理工作秩序,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法规。坚持严格事前控制,严肃事后处理的原则。做到“三预、四抓、两超”,即预见、预查、预防;对容易出错的时间、容易出错的环节、容易出错的部门、容易出错的人,进行超前教育和超前监控。在每月对那些虽未造成病人伤害,但造成负面影响,为事故隐患,进行事件共享,给予通报提醒。对检查中发现违规、违纪现象,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并提出整改措施,使护理工作安全警钟长鸣。
2.2 重视法制教育、强化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使护士懂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自觉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经常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文件,增强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手术室护士知法、守法、依法、护法,严格按规章制度开展护理工作。
2.3 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护士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而且要有精湛的业务技术,娴熟的护理操作以及高质量的服务水准。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更新、新技术的开展,手术室护士必须不断的充实和更新知识,同时不断的增强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科室领导鼓励护士参加各种自考、撰写护理论文、参加学术会议交流,对新毕业护士定期进行基础理论、操作技能考核。
2.4 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缓解超负荷工作状态:手术室长期存在护理人员不足、工作量大、时间长的问题,护士长弹性排班制,关心护士生活、解决护士的后顾之忧,使手术室护士可以精神饱满的全情投入工作中,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2.5 针对手术不安全因素,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
2.5.1 接错病人、开错手术部位:接病人时要认真核对病人的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床号、手术部位,特别是接台病人更要加强核对。5岁以下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差的,更要小心核对,不能将两小儿放于同一车床上。手术开始前,再与麻醉师、手术医生共同核对手术部位,术前在手术部位画―个手术标记。
2.5.2 用错药物及输入异型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手术时用药通常是口头医嘱,要做到重复―次口头医嘱,用药后与麻醉师再次核对药瓶后方可用药,用药后药瓶要保留。输血时严格执行输血规程,血液需经血库人员、手术室护士、麻醉师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
2.5.3 灼伤、烫伤病人:使用电刀时常规检查性能是否良好, 常见为电刀灼伤,使用电刀时注意负极板的放置时与皮肤完全接触,消毒时不要太湿,电刀不用时固定放置,特殊时肢体需垫海绵垫,保证肢体不接触金属物[3]。避免烫伤病人。防止碘酒、酒精、双氧水等化学药物灼伤。高频电刀在使用时会形成火花,遇易燃物时会着火[4]。
2.5.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异物遗留在体腔内:手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六查:接病人查(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及配血报告)病人进手术室查,麻醉前查,皮肤前消毒查,切开皮肤前查,关体腔前后查,十二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 手术部位,手术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物品合格率齐全)四到位: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刀。洗手、巡回护士手术物品严格执行清点、核对、登记制度,术前、术后认真清点物品,特别是术中剪下的钢丝,克氏针,注射器针头套等,应及时清理手术切口周围的物品,不用时及时回收,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2.5.5 病理标本遗失: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医生在病人机体上切下的任何组织,洗手护士都要认真保存。对护生及进修生单独洗手时尤其注意,放手不放眼,认真做好带教工作。大标本可用治疗巾、弯盘、盐水盒存放,小的标本(淋巴结、囊肿等)用湿纱布包好,用钳夹住,放于弯盆内妥善保管,术后用10%甲醛固定,标本袋贴好标签连同填好的病理单,巡回护士与医生一起送到存放标本的固定地方,并在标本登记本上双签名。
2.5.6不当引起的神经麻痹导致组织压伤:掌握各种手术的摆放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患者生理特点,进行压疮风险评估,排除术中压疮的发生[5]。摆的原则:保持呼吸、循环功能,充分暴露手术野,使病人舒适,固定牢固。机体的着床支点避开神经走行的部位,避免肢体受压造成神经麻痹。使用气压止血带时严格掌握禁忌证,选择合适的气压止血带,压力适中,记录时间,定时松开。术后检查受压皮肤是否损伤。
3 结果
通过对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及制订相应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对策,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提高,手术事故隐患风险大大降低。通过护理安全质量的管理,把手术室不安全因素控制在最低程度。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对护士的法制教育,提高了法律意识,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和慎度精神,对护士的言行举止起到自律作用,无一例护理纠纷出现。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使手术室护士在器械准备和配合方面有所提高,大大减少了因器械准备不足或不良而延误手术的情况。新护士专业技术及基础护理操作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操作技术合格率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使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休息合理搭配,提高了工作质量,减少了差错苗头。有针对性地预防手术常见不安全隐患因素,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护理缺陷,减少了护理纠纷。
4讨论
通过对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与工作流程,明确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强化安全质量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加强专业技术教育与训练是防范手术室护理差错事故的关键。手术室工作是―个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风险高的岗位,在繁忙的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安全的隐患,任何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手术过程都带着潜在的风险,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进行质量监控,引用现代科学手段,坚持科学管理,有效的运用现代质量管理办法,使手术室护理安全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春英,赵红英,运用手术室护理质量反规表提高手术室护理前景[J],天津护理,2002,10,(14),197-198.
[2] 曾俊,任辉,实用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5-37.
[3] 刘柏辉.老年脑中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便化与预后的关糸[J].中锅老年学杂志,2007,27(8):1492-1493.
篇9
1临床资料
手术当天由巡回护士根据Waterlow压疮危险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评分,评分值在10~15分为危险,15~20分为高度危险,20分以上为非常危险,分值越高发生压疮的可能性越大。收集术后记录手术时间>6h的病例共94例,男51例,女43例;年龄6~81岁,平均(54.7±11.5)岁。手术开始和结束后由巡回护士对患者皮肤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急性压疮易发部位:仰卧位,枕骨隆突、肩胛、肘部、脊柱体隆突处、足跟、骶尾部;侧卧位,耳廓、肩峰处、髋部、大转子、膝部、踝部;俯卧位,额部、颊部、女性乳房、胸骨部、肋缘突出部、髂前上棘、男性生殖器、膝前部、足趾。发现皮肤受压,认真做好记录。术中积极预防压疮的发生并针对高危因素及时处理。
2结果
手术中发生急性压疮3例,1例为脑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手术,肩胛部出现数个水疱,1例为骨科施行腰椎后路脊椎滑脱内固定术的患者,术后发现乳房处出现5cm×4cm溃烂,1例施行了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术,术中左膝部出现了一簇水疱。经过有效科学的护理,创面愈合良好。
3讨论
3.1压疮形成原因
手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与手术时间、麻醉状态、温度、湿度以及患者自身状况有密切关系。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局部皮肤受压缺血,手术时间延长时,皮肤受压、组织处于低灌注和缺血缺氧状态的时间也长,压疮的发生率就越高。手术患者处于麻醉状态,其中有一半以上患者麻醉期间会发生低氧血症,且由于麻醉药物阻滞平面以下的血管扩张,血流变慢,相应的使供血部位皮肤组织缺血缺氧;再者,麻醉状态时患者暂时丧失了对身体某些部位不适的反应,因而不能及时的调整减少压迫的发生,这些因素都使皮肤组织缺氧加重,导致急性压疮的发生[4]。温度变化和潮湿的刺激也是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的一个相关因素,已有文献报道潮湿环境中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会增加5倍[5]。湿度过大时,皮肤上过多的液体会使表面pH值改变,保护性油脂丧失,皮肤和床单间的摩擦力增大,增加了皮肤破损的危险;患者体温降低时,外周循环血量减少,加上受压血供进一步减少,压疮发生的危险进一步增加。除以上外因,患者自身状况也是影响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减弱,末梢循环功能减退,局部受压后更易发生皮肤及组织缺血缺氧,形成压疮;营养状况也是一个影响因素,极度消瘦和体弱的患者,皮下脂肪组织薄,易发生压疮;另外,有报道称血清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值者术中发生急性压疮的可能性较大,每降低1g血清蛋白,压疮的发生危险将增加3倍[6];低蛋白血症、糖尿病、风湿性疾病患者压疮的发生率也较高。
3.2护理对策
首先,需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术中急性压疮护理的关键在于预防,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Braden、Nortor、Wa-terlow、Douglus、Gasnell等常用评估量表,在术前对患者压疮发生危险性进行科学的评估,针对不同危险分级设定相应的个体化护理方案,如针对年龄大、手术时间长以及有心血管和代谢疾病的患者,可以提前预防使用垫或者软枕等。其次,做好术中护理。协助患者摆放合理的,应充分考虑到力学因素,维持自然的生理弯曲,既要能够充分的暴露手术野,又需不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避免组织受到过度的牵拉,可以在易发生压疮的部位放置海绵垫或者凝胶垫等质量较好的垫。仔细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如是否潮湿、发绀、苍白、水肿等,并告知医师采取相应措施。如手术允许,可定时按摩受压部位,重点护理压疮易发部位。局部涂抹赛肤润(过氧化脂肪酸酯)等药物,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缺血缺氧,并在局部形成脂质保护膜;按摩也是有效的预防压疮形成的方法,有研究显示[7]时间超过1小时的手术,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对受压部位进行减压按摩,能够减轻局部受压状况,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控制好手术室的温、湿度,保持手术单的清洁干燥,及时处理手术中的渗出液和冲洗液。最后,做好术后护理工作。手术结束,首先要细致检查受压部位是否出现了水疱、溃疡等,发现压疮及时处理并认真记录;及时为患者更换清洁干燥的床单,保持皮肤状况良好;注意观察患者病情需要,及时输液输血,避免因微循环不足再引发急性压疮。
篇10
手术过程中存在着潜在的损伤因素,如在护理工作中因护理措施不当、不到位或不及时而导致术中负损伤的发生,不仅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还会影响手术的顺利实施,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近年来,国内护理学者对术中患者常见的负损伤类型、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综述如下。
1 常见的负损伤及发生原因
1.1神经肌肉损伤 神经肌肉的损伤主要是由于过度的牵拉,长时间被动受压所致。研究表明[1],腓骨颈处位置表浅,表面仅覆盖皮肤。由于麻醉作用,可使病人全部或部分知觉丧失,基本失去自我调节能力,因此,改变所产生的各种生理功能变化可转明显。如扭曲、旋转或过度牵拉,可发生神经麻痹、损伤、截瘫等严重并发症。
1.2皮肤压疮 压疮的发生有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实际研究充分表明,机体内、外不利因素共同作用,如意识水平改变、营养不良、体重、体温,剪切力、未缓解的压力、活动受限、室温升高、摩擦、卫生等均是压疮发生的相关原因。
1.3灼伤 使用电刀时,如果输出功率太大,电极板放置不当,会造成患者皮肤灼伤。电刀手柄开关失控时,如果电刀头接触患者皮肤会被灼伤。有报道认为,被血或盐水浸湿的布单、手术病人衣裤与极板连接可形成高频电流的异常通道,当高频电流通过人体与极板时,部分高频电流由人体产生皮肤灼伤。电刀遇易燃液体燃烧引起皮肤灼伤。当患者身体携带金属、接触金属或皮肤接触皮肤时,由于高频辐射的作用引起皮肤灼伤。化学消毒后的手术器械冲洗不干净、皮肤消毒时酒精脱碘不彻底会、消毒液的选择不合理等均可导致组织粘膜的损伤。
1.4坠床 李红等[2]对手术患者坠床的原因进行了总结,认为安全质控体制是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安全护理质控不合理、管理力度不够、人力资源编排不协调以及对手术患者潜在的坠床因素缺乏预见性,都是造成坠床的重要因素。另外,风险意识匮乏,法律观念淡薄,执行操作规程不认真,麻醉准备期、诱导期、苏醒期三大高危风险期中对患者注意过少或不注意保护患者,也极易导致坠床。年老体弱的患者对险情反应迟钝,生理性姿势控制力降低,平衡失调,肢体协调功能减弱;老年患者机体生理功能处于较低水平,应激能力差,麻醉药代谢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可获得姿态的稳定性;小儿不配合等均可造成患者潜在坠床的可能。
1.5感染 感染因素很多,主要分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手术时切口的内源性污染程度,而是否感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术时间和病人的综合情况。外源性危险因素主要有手术室的环境、空气的洁净程度,手术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是否合格,医疗用具是否污染。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人员物品管理不到位,消毒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都存在有“催生”医院感染、危害患者的可能。
2 术中负损伤的预防
2.1神经肌肉损伤的预防 正确安置手术是预防神经肌肉损伤主要措施。仰卧位时膝下放一软垫,以免膝部长时间伸直造成不适,且有利于腹部肌肉松弛及伤口暴露。侧卧位时在距离患者腋窝10cm处放一软垫以减轻对下臂的压迫,两膝之间放置软垫,并在髂前上棘处放一软垫,骨盆前后放置髂托保护,保持局部循环通畅;使用电动止血带,袖带平整无皱褶,严格掌握压力。
2.2皮肤压疮的预防 预防皮肤压疮的关键在于对身体各受力点的支撑和皮肤组织的保护。要特别注意年老、瘦弱或营养缺乏致皮肤状况差的患者。
2.3灼伤的预防 严格高频电刀使用前培训及日常维护检查制度,确保性能良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正确设置输出功率,使用一次性电极板,置于干燥、清洁、肌肉丰厚、血液充足的部位(如大腿、臂部)等,确保极板和患者皮肤之间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手术当启动电刀时电刀火花遇酒精挥发液可燃烧,因此,皮肤消毒时酒精不可过多,消毒后应稍停留2~3min,待酒精挥发后再启动电刀。术前了解患者体内是否植入过金属,禁止患者携带金属物品上手术台。高频电刀使用前,应避免患者身体与接地的金属部件接触,同时应该避免皮肤与皮肤的接触,防止因接地分流及高频辐射造成损伤。正确选择消毒液是预防皮肤灼伤的有效措施。与碘酊相比,碘伏适用性更广,更方便,因而逐渐成为手术室用途最广的消毒剂。熏蒸或化学消毒剂浸泡后的器械用无菌生理盐水至少冲洗3遍才能冲洗干净,如未冲洗干净可造成患者刺激性损伤。
2.4坠床的预防 坚持以预防为主,建立健全护理安全防犯措施,对患者进行无缝隙安全管理。李红[2]等认为对手术患者进行坠床风险因素评估和分析,帮助患者提高对意外伤害的防护意识,加强护理人员对预防坠床意外的宣教和质控,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同时控制和管理好“高危环节”、“高危时间”、“高危人群”等不安全因素,制订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杜绝坠床意外的发生。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实际工作,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并通过规章制度强制干预手术患者坠床危险的薄弱环节和风险行为。正确使用搬运工具,搬动患者时,应锁定刹车并有人扶稳车身防止移动,动作要轻巧平稳;推送婴幼儿、昏迷、躁动者拉上护栏并适当约束。优化术后病人整理流程,严格交接班。巡回护士要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或串岗。强调有效沟通,争取患者的配合。
2.5感染的预防 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更新、普及医院感染知识,提高医院感染意识。强调手术室应设立科学合理的三区三线,达到洁污分开,避免交叉感染。器械消毒方面,王芝芳等将研究对象持物钳分组,结果显示湿置组合格率为91%,干置组合格率为96%,取消持物钳组合格率为100%,研究了手术室取消持物钳的可能性。严格洗手,切断传播途径。
3 小结
综上所述,安置不当,压迫时间过长,仪器设备使用不当等这些可变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术中负损伤的发生产生影响。在日常工作中采取预见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对于预防术中负损伤的发生有最大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