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的应用场景范文
时间:2023-08-20 15:07: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工智能教育的应用场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21年行动计划
为落实2021年市委1号文和《南京市关于加快应用场景开发建设2021年行动方案》(宁新产业办〔2021〕1号)要求,2021年全市将1000个应用场景,其中下达我区80个以上应用场景的目标任务,为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应用场景一般是指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领域,对新技术新产品有应用需求的各类工程、项目。通过应用场景开发建设,可以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应用和迭代升级,助力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
——在搭建主体上。应用场景可分为产业发展、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类别,不完全由政府主导,更强调政府“搭台”,企业“出题”和“答题”。搭建主体可包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团体组织、企业等各类主体。
——在技术应用上。通过对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工业互联网、量子通信等产业链领域先进技术的应用,通过系统性解决方案完成搭建,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落地验证或迭代升级。
——在项目特质上。应用场景必须具备开放性和吸附性,通过对外合作,完成场景建设。通过场景建设,对外输出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和模式。
——在建设方案上。应用场景必须有明确具体的建设方案和投资主体,经过论证项目切实可行,一般为在建项目,或者已经具备建设实施的基本条件即将开工建设的项目。
二、主要目标
加快5G、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工业互联网、量子通信等先进技术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培育和壮大新增长极,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成果应用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有力支撑更高水平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建设。2021年,围绕产业发展、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80个以上的应用场景。
三、重点任务
(一)围绕产业发展,开发一批经济数字化应用场景
1. 拓展数字化制造场景。加大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应用场景开发力度。围绕数据采集和感知、高清视频、机器视觉、精准远程操控、现场辅助、数字孪生等六类典型应用场景,鼓励制造业企业积极探索“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推动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实施企业内网升级工程,引导和支持重点企业应用5G、IPv6、TSN、工业PON等新技术部署企业内网,实现生产设备的广泛互联和数据互通。加快促进省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未来网络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工业互联网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应用。(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各园区)
2. 拓展数字化文旅场景。结合零售、餐饮、出行等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加大应用场景开发力度,助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在线经济等新兴服务经济发展。围绕内容创作、设计展示、信息服务、消费体验等文化领域关键环节,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超高清视频、5G、VR等技术应用,促进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升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深挖采集重点旅游区域基础数据,导入VR、AR能力,建设以社交媒体为主导的营销渠道,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智能服务。(责任单位:区文旅局、商务局,区委宣传部,各园区)
3. 拓展数字化消费场景。提升潮流街区数字化消费场景,激发数字消费潜力。积极引入新零售新服务业态,打造汇集5G应用、刷脸支付、网红直播为一体的新消费商圈,建设环境舒适、购物便捷、科技感强的网红街区,塑造城市消费新形态。推广直播线上带货等新场景,推动无接触服务向住宿、生鲜零售、物流、金融等应用场景延伸。(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各园区)
4. 拓展数字化金融场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应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金融行业运转效率、优化服务流程、降低交易成本、保障交易安全。建设数字金融平台,丰富平台应用场景,持续优化平台各功能板块,将平台打造为以技术驱动、生态共建、数据融合、价值共享为特色的数字金融平台。引导金融行业在智能客服、智能身份识别、智能营销、智能风控、智能投顾、智能量化交易等业务中,拓展“人工智能+金融”应用场景,形成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精准化的风险控制系统。(责任单位:区金融监管局,各园区)
(二)围绕城市治理,开发一批治理数字化应用场景
5. 智慧政务。探索运用区块链等技术提升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重点推进电子证照、电子档案、数字身份等居民个人信息的全链条共享应用。打造企业服务平台,实现惠企政策与企业精准匹配,推出数字化服务企业的应用场景。强化新技术在“互联网+”监管领域的应用,推动实现线上监管和“非接触式”监管。(责任单位:区行政审批局、发改委、信息中心,各园区、街道)
6. 智慧警务。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打造智慧警务应用生态和智慧家园平台,推进智能安防建设。推进政法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以及执法监督、法律服务、特殊人群管理等全方位联动应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前沿科技为重点,构建符合现代警务机制和社会治理要求的新一代智慧警务体系,做强智慧警务支撑。(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建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各园区、街道)
7. 智慧交通。聚焦汽车自动驾驶与交通安全、智慧公路建设、城市交通靶向治理等领域,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技术在智慧交通的应用示范。实施数据驱动打造“新型公交都市”行动计划。聚焦智慧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等典型应用场景,围绕智慧车辆、智能维护、智慧建设、智慧制造等,推动机器人、环境智能感知及控制、智能安检、北斗导航、5G、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术在轨道交通项目中推广应用。(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建设局,各园区)
8. 智慧生态。积极参与全市生态环境智慧应用平台建设,健全水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防治、应急救援体系。支持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与污染源监管等领域关键产品研发与集成示范应用,持续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切实维护生态安全。积极建设“智慧园林一张图”。(责任单位:区发改委、生态环境局、城管局,各园区、街道)
9. 智慧应急管理。建设城市安全综合应用系统,开展城市风险多变量预警分析模型研制和城市风险源标注。开展危化品全流程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形成企业安全信用脸谱,深化建设应用,强化指挥信息网安全边界防护,推进融合通信系统建设。(责任单位:区应急管理局、信息中心,各园区、街道)
10. 智慧城管。建设城管大数据运行管理平台,推进系统同构、数据同构,提升协同治理效能、问题预警发现能力和处置效率。加大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等关键产品研发与集成示范应用力度,科技助力垃圾分类。建设服务城市精细化管理及城市安防、交通管理的智慧灯杆,拓展智慧停车、智慧井盖等应用场景。(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城管水务集团,各园区、街道)
11. 智慧建设。构建建设工程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建设工程全流程、全区域、全要素监管。推动先进技术赋能城市建设和建筑业应用场景的开发。(责任单位:区建设局、城建集团,各园区、街道)
12. 新型基础设施。推进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改造。加快交通、水电气热等市政领域数字终端、系统改造建设。加快5G网络规模部署和商业应用,推进车站、社区、商场等重点区域5G基站和配套网络建设,推进骨干网、城域网扩容,推动家庭宽带千兆、百兆接入普及。推进工业、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物联感知设施部署。探索开展无人机、机器人运转所需配套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建设局、城建集团,各园区、街道)
(三)围绕民生服务,开发一批民生数字化应用场景
13. 聚焦社区生活。开展“美丽家园”行动,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车牌识别、人脸识别、区域管控、异常行为分析等方面融合应用,推进住宅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安防监控设备增设和改造。逐步提升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水平,利用智慧家园(智慧物业)管理平台,实现政务服务协同化、业主自治在线化、居民生活便捷化。(责任单位:区房产局、公安分局、新城房产集团,各街道)
14. 聚焦医疗健康。在医疗健康领域引入人工智能、5G、区块链、物联网、身份认证等技术,加快推进“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建设,围绕医院智能化管理、智能化诊疗等关键环节,加快预导诊机器人、语音录入、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等技术布局,推动医院内部流程再造,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拓展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影像读片、病症筛查、远程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建设。(责任单位:区卫健委,各园区、街道)
15. 聚焦现代教育。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先进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场景开发开放。推动未来教室建设、综合素质评价、在线学习、学业测评、体能测评、校园安全、招生和培训等方面的智能化工作,逐渐形成教育大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以移动终端、智慧教室、智慧校园、智慧教育云等为主要标志的智慧教育环境,推动场景示范应用。(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各园区、街道)
16. 聚焦智慧房产。以全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为契机,着重打造市场监测、租赁监管、智慧物业、智慧房安等智慧房产重点示范子项目应用,协同探索城市治理新模式。(责任单位:区房产局,各园区、街道)
17. 聚焦智慧水务和电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水务业务深化融合,基本完成智慧水务总体框架搭建,统筹推进水务调度、排水管理、河湖管理应用系统开发,建成智慧水务平台。鼓励面向智能配电网的5G技术融合应用,实施智能化管理,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电网安全性和经济性。(责任单位:区水务局,各相关园区、街道)
18. 聚焦智慧文体。不断提升文化科技融合建设水平,发展数字出版、游戏动漫、影音娱乐、小视频、直播等一批文创应用场景建设。丰富工业设计、工艺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等多元化场景内容。(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各园区、街道)
附表:1. 重点应用场景项目登记表
2. 重点应用场景项目汇总表
附表1
重点应用场景项目登记表
应用场景
项目名称
应用场景
所在区域
建邺区
应用场景
所属领域
¨产业发展:(具体细分领域)
¨城市治理:(具体细分领域)
¨民生服务:(具体细分领域)
¨其他领域:(具体细分领域)
应用场景
搭建单位
搭建单位简介
注:不超过150字
搭建单位性质
¨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外资企业 ¨其他(请注明)
搭建单位联系人
姓 名
手机号码
应用场景简介
注:不超过200字
应用场景
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背景和可行性分析
二、建设思路和目标
包括对产业发展的示范带动,对本地新技术、新产品的集聚与使用等。
三、建设主体及建设内容
四、进度安排
五、资金概算
六、保障措施(其它)
可另附页
照片
请提供搭建单位宣传图片1-2张,应用场景项目图片1-2张,照片不小于1MB,照片不要复制在WORD文档中,连同该表放在同一文件夹中一并提交。(如有视频,也可提供)
附表2
重点应用场景项目汇总表
序号
应用场景
所属类别
具体细分领域
应用场景建设区域
应用场景项目名称
应用场景
搭建单位
项目起止日期
项目投资额 (万元)
应用场景概述(不超过200字)
欢迎合作
的方向
是否有本区企业参与(具体合作情况)
是否应用南京市创新产品(产品名称及使用情况)
联系人
联系
方式
1
城市治理
智慧
政务
XX区
XX
单位全称
2020.03-
2023.03
3000
例: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支撑,建设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加快各类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项目建设将为南京市软件企业提供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应用机会。
……
例:1、物联网感知层技术
2、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
3、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技术
4、数字孪生技术
……
……
……
XX
填:手机号码
2
篇2
我们看到,在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将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已经制定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雄伟目标: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在此愿景目标的实现上,教育行业毫无疑问是动力之源。就我国教育发展现状来看,培育和形成有高质、高效,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是当务之急。而在信息无处不在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又成为教育行业变革与创新的主要抓手和借力平台。
“1+1>2”
5月24日,由网易云主办的“2017年中国互联网+教育CEO高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就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力量赋能教育产业升级的前景和实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网易云通信与视频副总经理丹发表了主题演讲,她认为,以视频技术为导向的场景化云服务将成为推进教育变革和教育公平的突破口。网易云将立足于多场景云服务能力,依据教育行业的业务需求,以视频技术为切入点,帮助用户搭建完善的通信与视频云技术框架,为对接多元化的人工智能应用、积累教育数据、促进数据反哺教学效果提升提供基础,成为教育的技术合伙人。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能够利用很小的成本,实现大范围的教育。中国作为教育大国,在线教育模式满足了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根据相关统计,2016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1560.2亿元,同比增长速度为27.3%;预计之后几年将继续保持2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19年达2692.6亿元。
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促使教育行业积极通过部署视频与通信功能,实现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以跟上市场节奏。但同时,多平台、多地域、错时空的运营模式导致数据分散,管理难度加大,通信与视频业务急需云化部署,以提升协调运作的效率。从微观上说,对于在线教育而言,在线课堂等互动模式导致用户高并发频繁,要求企业具备极高的云服务弹性扩展能力和高并发处理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讲,教育行业也需要云化部署,以获取稳定、安全的技术保障。
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理解,网易云为何要整合旗下两个子品牌,即时通讯云品牌――网易云信和视频云品牌――网易视频云。
网易云信是网易公司集17年IM经验打造的即时通讯云服务(PaaS),也是网易云第一个开放给市场的云服务产品,开发者通过集成客户端SDK和云端OPEN API,即可快速实现强大的IM功能。网易视频云是网易公司()集16年技术与经验打造的视频云服务产品。以 PaaS服务模式,开发者通过视频编解码 SDK和开放API,即可快速获取直播、点播和互动直播的全平台音视频解决方案。
丹指出,整合这两项能力将有助于网易云集中技术、资源和服务优势满足市场上对场景化通信与视频云服务的需求,形成1+1>2的协同效应;而且,网易云通信与视频的重要之处在于:其将会成为网易云各种能力和价值的输出通道,比如大数据能力和安全能力。
“四步走”
网易云的通信与视频业务升级将为用户提供更卓越的服务体验,但同时也对自身技术和服务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的业务模式下,网易云提出了E=MC2 (Economy = Multi-scenario ×Consistency × Capability)的全新价值观,整合过往网易云信和网易视频云的技术优势,继续拓展产品功能,为用户打造以多场景、稳定性和高可用为特征的新服务模式,助力用户实现更高效率、低投入的场景化云应用,进而实现业务价值的最大化。
在此基础上,网易云推出了“万维计划”,目标到2018年深耕行业,携手百家合作伙伴,服务千家典型用户,实现万类应用场景,从而全面普及场景化云服务,为企业用户创造更卓越的应用价值。教育行业是网易云“万维计划”的战略重点也是突破口,愿景是通过为教育行业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与视频云服务,帮助教育行业实现业务模式变革,扩大教育覆盖面,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有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是,在线教育的多平台、跨地域和e时空的运营模式对实时互动教学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数据分散、管理难度加大的难题。因此,在线教育亟需找到技术保障和前沿科技带来的可能性,以获取业务稳定增长和创新突破。对此,据丹介绍,在整合网易云信和网易视频云的基础上,网易云提出“四步走”思路为服务方向,为教育用户提供通信与视频云部署。首先,网易云将以视频技术为突破方向,优化高并发、互动性等技术要点。其次,在优化视频技术的基础上,网易云将帮助用户逐渐搭建必要的技术框架,为后续业务扩展提供可能。再者,网易云将和网易智能感知中心一起帮助教育行业用户打造全方位的智能化沟通平台,为多元化的人工智能应用提供通道与接口,实现应用场景的拓展。通过有节奏的部署,网易云希望能够借智能化、大数据的力量改善教育效果。
篇3
人类将在与机器的共生共存中,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近年来,人工智能已经从科学的神坛走入了经济的大潮,成为了各大公司争相竞逐的新战场。
在中国,BAT纷纷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李彦宏声称“互联网的未来在于人工智能”,百度的百度大脑、无人驾驶汽车初具规模;腾讯发挥微信、QQ的强大优势,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人脸支付领域发力;阿里巴巴则以阿里云为基础,将人工智能的基础――数据生态系统做大。而国外的谷歌、微软、FACEBOOK、IBM等巨头,也在人工智能领域全力推进,从当年IBM的深蓝到今天的阿尔法狗,仅仅是巨头们在人工智能领域尝试的冰山一角。 什么是人工智能
尽管随着人机大战,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一个耳熟能详的热词,但究竟什么是人工智能,却在行业内都难以有一个确定的定义。其实简单地说人工智能就是对人的意识、思维过程的模拟,但之所以人工智能的定义难以确认,关键在于对“智能”的定义难以确认,在人工智能领域经常有一句话说:我们连人的智能是什么都不知道,何谈人工智能?因此目前大家普遍认可的还是由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在1956年的达特矛斯会议(Dartmouth Comference)上提出的:人工智能就是要让机器的行为看起来就像是人所表现出的智能行为一样。简单地说,如果说机器人是要在完成人类四肢的工作,那么人工智能则是要完成人类大脑的工作。
人工智能为什么这么火
其实人工智能早在60年前就被正式提出,几十年来也一直在飞速发展,但似乎在过去的日子,普通人更多地是通过《终结者》、《我,机器人》等科幻电影了解到人工智能,但为什么今天人工智能突然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呢?来自微软研究院的芮勇认为,除了这些年所谓算法的演进和提升外,几个物质方面因素的发展也将人工智能的应用成为了可能。首先在于背后计算能力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背后需要有强大的计算能力的支撑,我们看到是阿尔法狗击败了李世石,其实阿尔法狗只是一个程序,在背后则是强大的超级计算机的运算。据中国最大的超级计算机制造者――浪潮公司的科学家刘军介绍,目前,超级计算机的性能发展迅速,一台超级计算机已经能够达到一百万台电脑的运算能力,因此,在计算能力上将人工智能需要的超级运算成为可能。其次,人工智能需要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就必须拥有海量的数据,而几十年的互联网的发展,让人类社会中海量数据的产生于收集成为了可能。第三,4G技术的普及,让数据随时随地的链接已经成为常态,也让大量数据的传输成为可能,使用场景的便利化,给人工智能走进日常生活提供了多种可能。如果说人工智能原来是一粒种子,但阳光、温度、湿度等外在条件还未具备,因此一直蛰伏在科学家的研究室里,那么今天,正是人工智能即将破土而出的时刻。
既然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那么无论是科学层面、经济层面,还是我们生活中的人工智能三大猜想就无可回避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看看中外人工智能专家将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人工智能是否会比人聪明?
在硅谷的美国宇航局艾姆士研究中心,有一所一出生就声名显赫的大学―“奇点大学”。其校长雷・库兹韦尔认为,伴随生物基因、纳米、机器人技术几何级的加速度发展,2045年左右,人工智能将来到一个“奇点”,跨越这个临界点,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智慧,人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与机器的关系。人类将在与机器的共生共存中,开启一个新的时代。那么,人工智能真的将比人类聪明吗?
对于这个问题,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坚决认为,人工智能一定能够超越人类,因为通过互联网万物互联,可以把所有人类的智慧汇聚到后台,通过深度神经网络来展现,所以人工智能到时候不是跟单个人比,它是把所有人的智慧汇聚在后台,来跟单个人比,所以它在绝大部分场合下会表现得比人类更聪明。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则认为人工智能在大多数情况下比人类更具有能力,但它仍旧无法与人类的智能相比,因为,人类最可贵的能力在于创造力,而这一点上人工智能无法与人类抗衡。被称为中国人工智能布道者的搜狗创始人王小川指出,原来我们都认为人工智能缺乏创造力,但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否定了这一点。拿阿尔法狗在人机大战中的表现来看,它的很多招法都是传统围棋理论所难以接受,对人类棋手而言匪夷所思的。因为以前是人类告诉机器方法该怎么做,到阿尔法狗的时候,人类开始不用告诉计算机方法,只告诉人工智能目标:就是要赢,这个方法和答案让它自己找。但即便如此,也不能认为机器能够比人聪明,因为必须要人类为人工智能设立一个目标,它才能够产生后面的学习。
所以对于人工智能而言,可以在很多时候轻松击败人类,但它仍受到两方面的限制,第一条是它只能从人类已有的各种各样的行为和判断的数据中去学习,创造不了人类没有经历过的全新的方向。第二是机器设计不了规则,必须由人来设立规则或者说是算法。 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
当机器有了智能,自然而然就会让人们想到他与人类的关系,所以在《终结者》中出现了“审判日之战”,在《黑客帝国》中出现了人与MATRIX(矩阵)的对决,而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则防患于未然地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那么,人工智能的发展真的会取代人类吗?
小I机器人的创造者袁辉对此持悲观态度,他认为整个目前人类文明是在走向一个下滑的阶段,所以在这种阶段下面,人类最后会被终结,这可能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从本质上说,这是人类自己的问题,人类创造了人工智能这样的一个物种,这个物种与人类是和谐共存还是竞争,完全取决于人类的发展。而搜狗董事长王小川则预测当人类面对人工智能的时候,会与人工智能共同进化,人工智能将最终会成为人类的一部分,人工智能既会帮助人类,也会约束人类,二者将是一种合体的关系,最终人会变成新人类,会进化成新的物种。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承认因为人工智能可以在后台汇聚人类的各种智慧,所以在很多的复杂的活动中可以超越人类,但是最终是被人类所管理和控制的。因为机器没法自己设定规则,所以它一定是在人类定的大规则下来为人类服务的。最后人和机器会相互耦合在一起,推动整个世界的进程。
其实,在人类发展的进程当中,每一个新技术的出现总会伴随着争议、误解甚至是担忧或者是恐惧,在十九世纪工业革命的时候,英国的产业工人担心机器抢了自己的工作,于是纷纷去烧机器、毁机器;两百年前,在美国大约70%的人口都是农业人口,而大型机器和生产线出现后,几乎抢夺了所有的农业人口的工作。但现在美国只有1%的农业人口,而那69%的人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他们的生活或者是工作,反而在机器创造的更多的新领域创造了新的工作,寻找到了新的生活。相比那个时候,人类进化了,因此人类就是在不断认知自我的过程当中,去拥抱越来越美好的新生活。 人机大PK
尽管有预言人工智能将逐渐地接管人类的种种职业,但那毕竟是未来,现在,人工智能在一些常见的领域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准?让我们看看人机在几个职业上的PK。
项目:语音识别
规则:由人工智能和人类速录师同时听一段声音,并将其转化为汉字,看谁的准确率高。
结果:
1、速度:双方速度几乎一样,都是在语音播放的同时完成了录入。
2、准确率:准确率都达到99%以上。
应用场景:目前,语音技术主要应用领域是:导航和音响系统、智能可穿戴设备、制造业、智能家居、电信领域、医疗领域、教育等领域。预计在2017年以前,全球语音识别市场将达到1330亿美元。
视角延伸
1、在嘈杂的环境,多人对话的情况下,人工智能尚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
2、对于方言,人工智能的准确率明显降低,需要专门的数据库予以支撑。
3、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已经拓展到多种语言,已经初步达成了实时翻译功能。
4、在未来万物互联时代,语音识别将成为人机对话、打通各个平台的接口。
项目:驾驶
规则:无人驾驶汽车在高峰期于北京东三环行驶,看行驶的平稳度与安全性;无人驾驶汽车在专业赛车场进行18米S弯绕桩跑,就是赛车手考赛车水平的时候,会有这一段考试,从头到尾如果是人驾驶一般要14分钟,用智能机器人可以做到13分钟多一点,就是说比赛车手还少一点时间。
结果:
1、实地无人驾驶顺利完成,放置于车顶的打火机,硬币等物件没有掉落。
2、专业赛车场进行的18米S弯绕桩跑,人驾驶一般要14分钟,人工智能可以做到13分钟。
应用场景:当前,世界大型汽车制造商都在致力研究无人驾驶汽车技术。该技术在减少拥堵和安全隐患等方面大有作为。根据业内预测到2020年,无人驾驶汽车市场将达到6亿美元。
视角延伸
1、人工智能还不能处理很多复杂的情况,在技术上仍然具有很大挑战。
2、无人驾驶的目标第一是解决因为人为的因素造成的安全性;其次能够将人类从驾驶的烦琐中解脱出来。
3、专家预测,未来五年无人驾驶的发展方向将是“增强驾驶”,即汽车同时具有人类驾驶与无人驾驶功能并存,人与车的关系就如同当年人与马的关系一样。
4、无人驾驶设备能否小型化将成为无人驾驶能否走向应用的一大门槛。
项目:图像识别
规则:由人工智能和人类同时识别三张明星在不同化妆、衣物时的图像,看谁能准确地认出;同时识别三种长得相似的普通人的照片,看是否能够辨认出这是否是同一个人。
结果:
第一次辨认结果人工智能胜过了人类。
第二次因为有一张图片面部有头发遮挡,人工智能表示无法识别。
应用场景:目前,图象识别技术主要应用在:导航、遥感图象识别、天气预报、环境检测、通信、军事和公安刑侦、临床诊断和病理研究等领域。
视角延伸
1、使用图像识别技术,在大量摄像头拍摄的画面中无论要找罪犯还是要找失踪的人口,效率将会比人类识别高出很多。
2、跟人脸识别和语音识别相结合起来,将极大地提高对个人身份的辨识度,在金融支付领域具有广阔前景。
3、图像识别将进一步发展成表情识别,可以在第一时间感知人类情绪,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在驾驶中如果智能摄像头能够感知司机情绪不稳定,可以提前采取措施,减少事故发生可能性。 观点大碰撞
对于人工智能,过去很多人定义过,它要有比较高的自感知能力、自主决策和控制能力、对安全和意外的自动预警和防范处理能力等,它要能在较少人为干预的条件下完成工作和服务。但要强调的是未来人工智能跟过去不同的地方,未来的人工智能一定是终端跟云端协同创新实现的智能控制与服务的。有了网络以后,人工智能就不仅是靠机器内的软件硬件系统来操纵,还可以在使用终端和云端之间实施交互协同来实现,它的水平和能力会远远超过历史上单部机器的智能行为。其实阿尔法狗也有很多东西是在云端计算,而不在终端。所以这是一个未来的方向。
人工智能技术可应用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可以应用在生产制造业,还可以应用在各种服务领域。比如金融服务、医疗服务等都可以用人工智能技术;学习方面,也可以用来提升学习效率;还有农业领域,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判断施什么样的肥料、怎么样防治病虫害等,快到收获季节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预测预判市场销售,这对农产品的行销也都会有大的帮助。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智能制造是核心。制造经历过不同的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是机械制造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是机电结合了起来;后工业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又加了电子、机械电子一体化;而信息网络出现以后,现在和未来的制造是网络智能的时代的网络协同智能制造,制造过程、运行服务过程都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是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和技术创新的核心。
邬贺铨:中国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走得很快
人工智能研究的起步,一般被认为是在20世纪50年代,那时候中国还没有开始研究。不过,人工智能在前50年里还停留在科学家的圈子里,没有走向应用。这些年中国人工智能的研究跟其他新生领域的研究一样,取得一些好的成果,但是总体上与国外还是有差距的,在一些有影响的文章发表、人工智能原创的技术,包括支撑人工智能的产业等方面我们还有差距。
不过,应该说中国的人工智能在个别领域做的还是很不错的。比如说,科大讯飞在中文的语音识别上是领先的,百度、阿里、腾讯也在关注人工智能,不但自己在培养专家,也从海外引入一些高端人才,努力缩短我们与国外的差距。
中国机器人也做的不错,严格来说,我们机器人是广义的机器人,传统讲的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我们的机器人产品以面向社会消费应用为主,产能产量已经占到世界较大市场。沈阳自动化所和新松机器人等公司从事机器人研究很长时间了,他们在做工业的机器人,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和应用。但是在大型生产线上,目前应用的工业机器人还是以国外产品为主。
中国在无人驾驶车的应用方面跟美国相比也不会差距很远。现在百度的无人驾驶车,按照现在的水平也有望在未来的一两年内应用了。不过,无人驾驶需要很多技术,而现在国产车内的车载电子系统还是进口的,如果说不能在汽车总线上突破,我们的无人驾驶车在核心技术上还是有不少差距。
总体来说,在人工智能的应用上中国走得很快,展望未来不仅会缩小与国际的差距,也会走在前面。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两化融合的重要阶段,需要大量的生产自动化手段,中国的人工智能的市场非常大。
张潼: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就是让机器学习
现在企业界很多研究院,包括阿里、腾讯、滴滴、360等关心的都是机器学习的核心能力。总体来讲,一个是大数据,另外一个是对于大数据处理和加工的能力。把一个原材料变成你真正所需要的系统或者产品,这是它的能力。从机器学习的技术来讲,如何实现规模更大、创新还有实时更新的效果,这一系列的技术能力使得所有公司都非常感兴趣。
总体来讲,数据处理的核心能力就是机器学习能力,还有高性能计算。处理大数据也要有计算平台,最后是一系列应用,包括广告、无人车,包括其他行业的探索。
此外,现在的医疗有各个环节,其中一个环节和互联网紧密相连,当病人患病的时候,去医院之前往往会自己看看是什么毛病,会有自我诊断或者自我询查信息的过程,但是百度搜索信息不太足够,因为只能找到相关网页,并不直接相关。其他的一系列互联网公司也会有这样的平台去帮助查询者对接,像对接医生和对接专业的知识一样。
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实际上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能力去做这种系统,这种系统有几个形式,比如说病人会用口语化的形式表达,医生比较专业,病人不知道很多专业名词。如何把口语化和专业知识对接需要设定自然语言的病症,这也是病人希望交流的形式。
从机器智能角度上要有交互、引导以及对话,另外还要把信息综合起来,这样会有更好的理解。如互联网+零售业,百度怎么和零售业相结合,这是研究院思考的问题。如果打通线上线下,就知道这些客户线上的行为和喜好,以帮助线下的商家找新客户。而利用机器学习建模技术把这些人的喜好或者类别分列出来。
如何理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关系,大数据是它的源泉。世界上很多国家很重视收集数据的能力,因此也使得它在下一阶段将有大大提升。此外还有机器学习,AlphaGO、无人机就是例子,它的核心技术就是智能化,下一个十年也将会有更加细致的发展。人工智能会促进一系列的新技术成为可能,这种可能会推出新的产业。
Jim Lawton:机器人需要更加智能化
长时间以来,机器人只能在不变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我们需要为机器人定制适合的工作环境,这个安排在一些工厂行得通,但是大部分工厂的工作环境不一定能配合。
我们通过编程让机器人执行一些任务,机器人会按照设定好的程序工作,但这不是智能机器人。更加智能的机器人是这个行业重要的突破和创新。我们现在拥有更优秀的机器人――能够在不完美的环境下工作。操作任务自动化进程不断地在创新。此外,随着机器自主学习及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的进步,认知任务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
人机协作将主要在两个方面发生变化。一方面,以往我们需要请专家为机器人编程,然后执行任务。现在则通过演示来培训机器人。在未来,人类员工将“告诉”机器人去做什么,机器人只需要“看”着去学,从人类那里学习,也可以从另一台机器人那里学习。另一方面,我们深信只有人类能自主工作。制造业的新趋势是结合传达实时遥测数据的机器人和能累积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的软件数据平台,然后供人类理解及诠释信息、并且做出明智的决定以提升工作流程,促进持续创新。
因此来说,人类和机器人将并肩工作,共同解决问题,提升工作流程,并能一起处理更多的任务。操作任务和认知技术自动化相结合是制造业创新时代的必然趋势。
SEARI在去年11月成为Rethink Robotics在华首家分销合作伙伴。协作机器人是Rethink Robotics的核心优势,Rethink Robotics通过其智能协作型的机器人Baxter和Sawyer,可完成目前90%传统自动化方案不能完成的工作,从而不断革新制造业的生产方式。
协作机器人和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有很大的区别。传统机器人对精准定位、速度、精度、刚性等方面有硬性要求,相对而言,易用性、操作灵活性及安全性正是协作机器人的优势,国内很多企业对两者的比较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在过去几个月,我们的销售团队已经走访一百多家企业,向它们推广Rethink Robotics的方案,获得非常好的反响。但协作机器人真正进入中国市场还需要有一个磨合的过程,现在不少国内制造业的工厂都是几年前、甚至十多年前建好的,当时的厂房设计是按照人手操作的思路来设计的,完全没有把机器人的元素考虑在内。
篇4
近几年,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支持下,深度学习的研究愈发深入,人工智能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然而,作樯缁岬闹魈澹人的身份的数字化是智能社会的前提,而人脸识别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不易伪造、可被动采集的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基于人脸这一非侵犯性的生物信息,进行毫秒级大数据计算,使人脸成为智能社会的“接入口”,从而展开人与系统间更加便捷、安全的信息交互。“刷脸”将为传统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等带来颠覆式的改变。
早在几年前,汉柏科技即在自身发展的路途中前瞻性地发现了人工智能的产业机遇,开始部署自己的人工智能蓝图。2012年8月,汉柏科技与天津大学成立“应用数学联合实验室”,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陈永川担任主任,拥有9位数学领域的院士顾问团队、18位博士、100多人的研发团队,主攻人脸识别核心算法的研究。在强大的研发阵容和大量的研发经费投入下,汉柏科技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优势,转化成人脸识别相关产品的优异性能,目前已拥有完全的人工智能产业化能力。
在人脸检测技术上,汉柏科技利用多任务级联深度学习网络,实现了在视频中实时人脸检测的功能,并同时可以检测出人脸性别、年龄、发型等多种属性。汉柏科技还将大数据技术与深度学习结合,通过互联网获取海量人脸数据,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自动挖掘人脸图片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具有强区分能力的深度学习模型,用于人脸识别,取得了较高的精度。同时,如何减少深度学习的计算量、资源需求,以适应小型化设备的运算能力是深度学习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汉柏科技通过软硬件结合等多种手段,将现有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充分压缩,可以更好地适用于嵌入式设备。
人脸识别的市场应用范围广阔,覆盖了智能城市的各个方面。汉柏科技为不同行业定制了集技术、产品和应用为一体的整合解决方案,具备适用性和易用性。例如,在公共安全领域,人脸识别技术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汉柏科技的人脸识别技术能够打造警务大数据,进行实时的数据采集和快速的身份核查对比,实现智能的治安巡查、出入境边检,并为刑侦、反恐及时提供可靠的信息,打造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网,有效保障公共安全。
篇5
中小企业和大众创业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当百度开放云逐步渗透到百度生态体系后,究竟能够解决创业浪潮的哪些痛点?百度开放云会成为众多企业深化发展的助推器吗?百度开放云融入其生态体系中有何显著优势?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我们深入到产品的应用场景中去探寻。
百度开放云能够直击企业痛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尖端技术能够保证百度开放云体量不断增大膨胀的同时,保持稳定、高效的运行状态;第二,在百度各生态场景及百度开放云庞大的产品线中,客户可按需选择;第三,百度开放云能够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既不会造成客户任何使用障碍,又能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此外,百度开放云在火热的直播领域也做出一番成绩。如智能多媒体平台――天像,依靠百度独有的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技术,可实现人脸识别、鉴黄、定制压缩传送、直播优化等功能。
依托百度技术生态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优势,智能物联网平台――天工能够解决设备维保的痛点,即故障预测,已有大型风机客户和百度开放云合作,实时地采集风机运行数据,通过机器学习建立模型,将故障预测准确率提高到了90%。
简言之,百度开放云+百度生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企业不仅能够获得计算力和深度学习的能力,还能够获得百度开放云的免费培训和支持,会被授权使用百度开放云的各种工具,企业价值将大大提升。
内容为王的时代,百度在知识、娱乐、新闻三大内容的布局已经十分完整。在知识系列体系中,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百度文库每一款均是日活上亿用户的矩阵产品;娱乐体系则主要包含百度贴吧、百度文学、爱奇艺、百度视频等,由贴吧流量造就的明星粉丝效应已经让百度进入到泛娱乐领域;新闻体系中,百度采用机器采集+人工编辑,主要产品有百度新闻、百家号等。
此外,百度在数字营销服务市场具有多年的运营经验和技术积累。基于此,百度开放云数字营销解决方案能够帮助搜索推广服务商及程序化交易生态中各类客户提升营销效率,实现用户数与收入的双重增长。
目前已广泛应用到搜索推广(SEM)、竞价广告(RTB)、数据管理(DMP)三大场景中,成功合作的案例包括天亚科创、卓易市场等。
在泛娱乐领域中,百度开放云能够为游戏、赛事、秀场和自媒体等行业提供一站式直播点播解决方案,让视频技术实现零门槛。
此外,百度开放云还将为合作企业整合百度流量生态,开放百度搜索、贴吧、品牌专区等入口,帮助企业快速获取目标用户。目前已成功合作的平台有逻辑思维、全民TV等。
而在教育行业,百度开放云借助“百度文库”的生态内容,为企业构建百度独有的“基础云技术+教育云平台+教育大数据”解决方案,不断推进教育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极力促进行业的转型升级。
篇6
关键词:智能家居;远程操控;交互;体验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生活方式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智能化生活的需求,家居行业也从原有的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使智能家居朝着以人为本的生活体验感方向发展,室内设计的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无论是家电、照明、门锁都可以实现一键智能操作,激励设计师对智能生活进行新的探索与思考,让用户体验到智能化时代的发展。智能家居是国家重点关注的一项新兴产业。2021年7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5G应用“”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文件指出大力推动5G全面协同发展,深入推进5G赋能千行百业,向着“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发展模式不断迈进。推动5G与智能家居的深度融合,应用语音控制、感应控制、远程控制等新技术,不断丰富了5G技术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是通过对人类意识和思维过程进行模拟与拓展,进而产生类似于人的行为的一门新兴技术科学。家居产品+AI技术,让产品拥有了新的生命力。5G带来更快网速、更少延迟、更多设备的接入,拉近人与万物智能互联的距离,最终实现“万物触手可及”。智能家居以“家”为环境体验中心,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提高时间和能耗利用率。5G(物联网技术)+AI(人工智能技术)为“万物智能”带来了更多可能。用户通过发送指令将传统的家具设备变为物联网设备,接入网络端,进一步拓展AI人工智能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空间,实现远程智能操控,达到互联互通的功能,使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智能家居在室内设计中的需求
伴随着物联网科学技术的快速成长与生活需求的升级,人们对室内空间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居住层面。智能家居的起始都是本着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安全、舒适、简易的原则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1]。人工智能在日常室内设计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通过局部改造的方式,使智能家居融合智能化的家电组合,让场景空间使用起来更智慧、便捷。例如在宜家的线上设计平台,用户站在电脑前,滑动鼠标就能实现各种商品模块的自由组合,让各个单品发挥自身的作用,实现个性化的需求,提升时间效率。可见,人工智能已悄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准确抓住用户的实际需求,把生活场景融入室内设计方案中来。
(一)情感化设计需求
在物质生活稳步提升的同时,人与环境之间的沟通及互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将智能家居系统与室内设计美学的结合与应用之间建立关联,使智能家居产品的情感化设计得到强化,赋予室内空间设计以情感内涵,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设计师在智能家居的设计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用户的生活习惯放在智能家居整体情感化设计的首位,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摆脱琐事的重复率。例如“一键回家”模式,智能家居会自动计算你到家还有几分钟,在你到家前自动帮你打开家里的空调。当主人站在家门口时,智能家居能够自己辨别主人的身份和声音,门自动打开后她会说:“主人今天辛苦了,欢迎回家。”晚饭过后,自动开启“观影模式”,在家就能享受到影院级别的观影氛围。智能家居最大的优势是通过“5G+AI”技术远程操控家中的相关设备,可以做到人未到,设备先运行,提高人们生活体验的舒适度,把氛围感拉满。
(二)可持续发展需求
智能家居是绿色住宅和生态住宅的结合,把智能家居与现代室内设计相结合[2]。对于绿色住宅和生态住宅而言,智能家居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延续。智能家居通过自动化的集中控制系统,控制灯具照明或其他电器设备,监控能源的消耗,减少生活中能源的浪费,实现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智能家居的发展目标是构建管理家居设备与日常生活的智能控制系统,具备交互能力的超级机器人,满足人们的各种情感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根据主人的饮食、心理反应和行为习惯等进行综合思考,自动切换不同的智能化场景模式。
(三)保障安全性需求
智能家居在室内设计中的有效应用,大大提高了人们家居生活的安全系数,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意外发生。安全防盗是用户生活和工作中最关心的问题。通过对家居环境的监控,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摄像机的影像功能,方便用户在工作或出差时,及时查看家中老人和儿童的生活动态,提前预警家中的安全隐患,真正将家居空间的安全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智能家居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当5G全面应用于家居,家庭安防与家居产品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家居智能生态圈,让家庭生活变得更便捷、更安全、更加互动,让人们对单一的家电产品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家居场景智能化带来的互动体验。利用“5G+AI”技术,未来在家居服务领域中,将会衍生出更多搭载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或生活管家,为人们提供生活助理、儿童教育、老人陪伴、监控监测等服务,增加更多的互动体验。智能家居从功能上的转变,从使用上的灵活,从设计理念上的维度拓宽,实现人与产品之间的沟通、人与环境之间的交流、人与人之间更好的生活方式。智能家居以用户的幸福感为出发点,为住户的生活环境带来便利,万物互联是室内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对室内设计风格的影响
设计师将智能家居融入室内设计中,调整两者的关系,保证设计格局的统一。智能家居在选择设计方案时,要体现一定的时代性,满足用户的居住需求。所以,作为设计师应当注重用户的风格、爱好和环境氛围,不能从单一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把多方面因素考虑进来,最终选择一套满足用户需求和良好环境氛围的设计方案[3]。智能家居强调人与生活环境的和谐共生,使设计风格更具多样性和可变性。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设计师首先要对居住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家具装饰、照明、通风、结构、空间等。比如灯光,不仅起到照明、美化作用,更属于艺术美学的范畴,灵活运用灯光照明,可以增添室内空间的层次感。
(二)对设计理念的影响
智能家居的重点是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麻烦,更好地提高人们生活的安全保障和品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要减少电能、燃气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这一转变带来了室内设计理念的改变,从功能上来看,室内设计要更加注重储藏空间的设计,对有限空间进行最大化利用,兼顾收纳性和美观性。
(三)对室内陈设的影响
在设计室内环境时,要根据不同的户型结构,结合实际情况融入智能家居,实时美化室内造型和家具摆放,最大限度地创造优质的室内环境。室内陈设会影响整体空间格局。从简单的家用电器到繁杂的古董字画,可对室内环境进行点缀,应用无线遥控技术规划陈设格局,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使用家庭影院控制系统时,通过无线技术,不需要复杂的工序布线,使用互联网技术将使电视、电脑、手机互联,达到音视频资源的共享。
三、智能家居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一)应用在客厅中
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使人们下班后,渴望通过一键式联动开启智能化家居生活。智能家居懂得主人的情感想法,及时帮助主人处理不想去完成的家务,把家居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当主人忙碌到无法抽身陪伴家人时,智能家居还能成为家人的“闺蜜”,在客厅通过实时语音对讲、播放音乐、聊天互动,分享生活乐趣,增添“人性化色彩”,实现以人为本的高品质智能家居生活新体验。通常情况下,客厅空间相对较大,是主人与客人进行休闲娱乐的互动空间。智能灯光照明系统,巧妙地把各种灯光的明暗变化、场景互换、电动窗帘、背景音乐的变化舞动等智能控制功能融为一体,让家居由静变动,让系统更好地服务生活。声控系统和感应系统的设计,使用户的生活更加方便,减少电能消耗,减少资源浪费。当你需要会客时,点击控制器的客厅会客场景,即可进入会客模式。智能家居系统的应用,使客厅空间设计更灵活多样,功能更加多元化。
(二)应用在厨房中
对智能家居的控制不应局限于距离,通过对用户的痛点分析,设计师应从人的生活安全出发,做好家居产品的防火设计,解决用户在厨房使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传感器对智能家居的家居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这样便能在做饭时,对厨房内的温度、火势、燃气等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家中发生事故,达到报警阈值,用户就能在终端第一时间得到报警信息,更快地求助物业或消防部门进行厨房的安全隐患处理,既能降低用户的损失,又能给用户带来足够的安全感。智能家居使室内空间设计变得更加灵活,在厨房设计中,智能烹饪为人们带来的便利性更具吸引力。智能烹饪的操作简单,用户只需买好食材,在机器上选择食谱,完成食材准备工作,再放入机器中,点击“开始”即可进行烹饪,让用户每天都能吃到不同口味的佳肴。相比传统烹饪,智能家居帮助用户节省出大量精力去做其他事情,智能化厨房可以提升室内空间的使用率,实现厨房一体化,改变人们对厨房脏、乱、差的固有印象。
(三)应用在卧室中
在卧室设计中的重点是提高舒适性。所以,室内照明与空气质量成为设计的关键点。智能家居是绿色住宅和生态住宅的结合,是把智能家居与现代室内设计相结合[4]。建立绿色生态家居环境,从情感角度出发与智能家居进行互动,形成了情感共鸣。互动是智能家居中最重要的原理,为了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交互模式必须符合用户的行为习惯。工作日时,当你还在睡梦里,舒缓的背景音乐会唤你起床,同时上班闹钟会自动响起,呼唤你开始元气满满的一天。周末时,会提醒主人“明天周末了,要晚点起床吗?”当床感应到你起身时,窗帘会缓缓自动拉开。智能化的窗帘系统,满足用户白天夜间对自然光线的需求。当你睁开眼,传感器会自动感应,灯的亮度会随着环境中光线强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床头灯的智能控制,用户根据需求自行选择照明模式。随着你离开卧室,背景音乐会自动关闭,并切换到你到达的新空间。当你在睡梦中醒来,可以选择起夜模式,这样室内的灯光会沿着卫生间的方向依次慢慢点亮。当你再回到卧室时,灯光会依次暗下来。当室内空气质量不好时,可自动激活室内的新风系统对室内空气进行循环;温度调节系统则可根据不同季节和天气的变化,以及不同的使用人群自动进行温度和湿度的调节。
(四)应用在卫生间
智能家居中卫生间的功能,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厕所概念,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卫生间的舒适与健康。在室内设计中,需要重视卫生间内部的采光和通风。一般情况下,卫生间的通风和采光,相对其他空间会弱一些。在卫生间和过道安装感应灯,设置开关联动,再也不用摸黑开关灯了。智能感应灯光会跟随用户的行走路径,自动开启灯光。当你走到卫生间或起夜时,传感器感应到人一离开卧室,卫生间的灯会自动打开,当人离开超过十分钟,卫生间的灯就自动关闭,让我们的家居生活变得更简单智能。在辛苦忙碌了一天之后,洗个热水澡对很多上班族来说是个不错的解压方式。伴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内部环境常处于相对较潮湿的状态。安装室内通风系统,通过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结合的方式,应用智能家居系统调节卫生间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可以有效提升浴室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四、结语
在互联网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空间的个性化、美观性也有了更高的需求,“5G+AI”技术已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对设计师而言,不断进行创新实践,通过智能家居实现“技术+艺术”的互联,关注整个家庭智能家居设备间的互动,创造出充满科技的未来空间。智能家居与人们的情感需求进行交互,让智能家居生活幸福感飙升,5G时代的到来,使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使万物互联的智能家居生活逐渐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金华明.基于智能家居背景下住宅室内设计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2019(17):54.
[2]张晨,黄万财.信息时代室内设计与智能家居结合的实践与研究[J].艺术教育,2019(9):267-268.
篇7
一、大赛内容分类及说明
1.软件应用与开发
包括以下小类:
(1)Web 应用与开发。
(2)管理信息系统。
(3)移动应用开发(非游戏类)。
(4)算法设计与应用。
说明:
(1)软件应用与开发的作品是指运行在计算机(含智能手机)、网络、数据库系统之上的软件,提供信息管理、信息服务、移动应用、算法设计等功能或服务。
(2)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 1-3 人,指导教师不多于 2 人。
(3)每位作者在本大类只能提交 1 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4)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 3 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 2 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5)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 10 分钟。
(6)每校参加省级赛区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 3 件。
2.微课与教学辅助
包括以下小类:
(1)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类课程微课(或教学辅助课件)。
(2)中、小学数学或自然科学课程微课(或教学辅助课件)。
(3)汉语言文学(唐诗宋词)微课(或教学辅助课件)。
(4)虚拟实验平台。
说明:
(1)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其内容以教学短视频为核心,并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 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
(2)教学辅助课件是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的课程软件。
(3)微课与教学辅助课件类作品,应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能多层次多角度开展教学,实现因材施教,更好地服务受众。本类作品选题限定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汉 语言文学(唐诗宋词)和中小学自然科学相关教学内容三个方面。 作品应遵循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符合认知规律等原则,作品内容应立足于教材的相关知识点展开,其立场、观点 需与教材保持一致。
(4)虚拟实验平台是指借助多媒体、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计算机上营造可辅助、部分替代或全部替代传统教学和实验各操作环节的相关软硬件操作环境。
(5)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 1-3 人,指导教师不多于 2 人。
(6)每位作者在本大类只能提交 1 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7)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 3 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 于 2 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8)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 10 分钟。
(9)每校参加省级赛区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 3 件。
3.物联网应用
包括以下小类:
(1)城市管理。
(2)医药卫生。
(3)运动健身。
(4)数字生活。
(5)行业应用。
说明:
(1)城市管理小类作品是基于全面感知、互联、融合、智能计算等技术,以服务城市管理为目的,以提升社会经济生活水平为宗旨,形成某一具体应用的完整方案。例如:智慧交通、城市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监控、城市应急管理、城市安全防护、智能建筑、文物保护、数字博物馆等。
(2)医药卫生小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实现智能化医疗保健和医疗资源的智能化管理,满足医疗健康信息、医疗设备与用品、公共卫生安全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等方面的需求。建议但不限于如下方面:医院应用,如移动查房、婴儿防盗、自动取药、智能药瓶等;家庭应用,如远程监控家庭护理,包括婴儿监控、多动症儿童监控、老年人生命体征家庭监控、老年人家庭保健、病人家庭康复监控、医疗健康监测、远程健康保健、智能穿戴监测设备等。
(3)运动健康小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以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大众健身质量为目的。建议但不限于如下方面:运动数据分析、运动过程跟踪、运动效果监测、运动兴趣培养、运动习惯养成以及职业运动和体育赛事的专用管理训练系统和设备。
(4)数字生活小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通过稳定的通信方式实现家庭网络中各类电子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以提升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便利程度为目的,包括:各类消费电子产品、通信产品、信息家电以及智能家居等。鼓励选手设计和创作利用各种传感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满足生活需求的作品。
(5)行业应用小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解决某行业领域某一问题或实现某一功能,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价值为目的,包括物联网技术在工业、零售、物流、农林、环保以及教育等行业的应用。
(6)作品必须有可展示的实物系统,需提交实物系统功能演示视频(不超过 10 分钟)与相关设计说明书,现场答辩过程应对作品实物系统进行功能演示。
(7)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 1-3 人,指导教师不多于 2 人。
(8)每位作者在本大类只能提交 1 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9)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 3 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 2 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10)每校参加省级赛区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 3 件。
4.大数据应用
下设大数据实践一个小类。
说明:
(1)大数据应用类作品指利用大数据思维发现社会生活和学科领域的应用需求,利用大数据和相关新技术设计解决方案,实现数据分析、业务智能、辅助决策等应用。要求参赛作品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成果,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数据来源、应用场景、问题描述、系统设计与开发、数据分析与实验、主要结论等。参赛作品应提交的资料包括:研究报告、可运行的程序、必要的实验分析,以及数据集和相关工具软件。作品涉及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① 环境与人类发展大数据(气象、环境、资源、农业、人口等)。
② 城市与交通大数据(城市、道路交通、物流等)。
③ 社交与 WEB 大数据(舆情、推荐、自然语言处理等)。
④ 金融与商业大数据(金融、电商等)。
⑤ 法律大数据(司法审判、普法宣传等)。
⑥ 生物与医疗大数据。
⑦ 文化与教育大数据(教育、艺术、文化、体育等)。
(2)本类每队参赛人数为 1-3 人,指导教师不多于 2 人。
(3)每位作者在本类只能提交 1 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4)每位指导教师在本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 2 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5)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含作品的现场演示)应不超过 10 分钟。
(6)每校参加省级赛区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类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 3 件。
5.人工智能应用
包括以下小类:
人工智能实践赛。
说明:
(1)人工智能实践赛是针对某一领域的特定问题,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与思想的解决方案。这类作品,需要有完整的方案设计与代码实现,撰写相关文档,主要内容包括:作品应用场景、设计理念、技术方案、作品源代码、用户手册、作品功能演示视频等。本类作品必须有具体的方案设计与技术实现,现场答辩时,必须对系统功能进行演示。作品涉及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城市与交通(包括汽车无人驾驶)、智能家居与生活、智能医疗与健康、智能农林与环境、智能教育与文化、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三维建模与虚拟现实、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方法研究、机器学习方法研究。
(2)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 1-3 人,指导教师不多于 2 人。
(3)每位作者在本大类只能提交 1 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4)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 3 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 2 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5)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 10 分钟。
(6)每校参加省级赛区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中,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人工智能实践赛的作品不多于 3 件。
6. 信息可视化设计
包括以下小类:
(1)信息图形设计。
(2)动态信息影像(MG 动画)。
(3)交互信息设计。
(4)数据可视化。
说明:
(1)信息可视化设计侧重用视觉化的方式,归纳和表现信息与数据的内在联系、模式和结构。
(2)信息图形指信息海报、信息图表、信息插图、地图、信息导视或科普图形。
(3)动态信息影像指以可视化信息呈现为主的动画或影像合成作品。
(4)交互信息设计指基于电子触控媒介的界面设计,如交互图表以及仪表板设计。
(5)数据可视化是指基于编程工具、开源软件或数据分析工具等实现的可视化作品。
(6)该类别要求作品具备艺术性、科学性、完整性、流畅性和实用性,而且作者需要对参赛作品信息数据来源的真实性、科学性与可靠性进行说明,并提供源文件。该类别作品需要提供完整的方案设计与技术实现的说明,特别是设计思想与现实意义。数据可视化作品还需说明作品应用场景、设计理念,提交作品源代码、作品功能演示录屏等。
(7)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 1-3 人,指导教师不多于 2 人。
(8)每位作者在本大类只能提交 1 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9)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 3 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 2 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10)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 10 分钟。
(11)每校参加省级赛区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 3 件。
7. 数媒静态设计 (普通/专业组)
包括以下小类:
(1)平面设计。
(2)环境设计。
(3)产品设计。
说明:
(1)本大类的参赛作品应以 2022 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冰雪运动、冬季体育运动和中华古代体育运动相关元素为主题进行创作,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冬奥会运动项目、奥运文化和知识。
(2)平面设计,内容包括服饰、手工艺、手工艺艺品、海报招贴设计、书籍装帧、包装设计等利用平面视觉传达设计的展示作品。
(3)环境设计,内容包括空间形象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展示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公共设施小品(景观雕塑、街道设施等)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相关作品。
(4)产品设计,内容包括传统工业和现代科技产品设计,即有关生活、生产、运输、交通、办公、家电、医疗、体育、服饰等工具或生产设备等领域产品设计作品。该小类作品必须提供表达清晰的设计方案,包括产品名称、效果图、细节图、必要的结构图、基本外观尺寸图、产品创新点描述、制作工艺、材质等,如有实物模型更佳。要求体现创新性、可行性、美观性、环保性、完整性、经济性、功能性、人体工学及系统整合。
(5)本大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报赛与评比。普通组与专业组的划分,参见后面“二、界定数媒类专业组作者清单”所述。
(6)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的专业属于专业组专业清单,则该作品属于专业组作品。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7)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 1-3 人,指导教师不多于 2 人。
(8)每位作者在本类(组)只能提交 1 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9)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 3 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 2 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10)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 10 分钟。
(11)每校参加省级复赛作品每小类数量,由各省级赛组委会或省级赛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 3 件。
8.数媒动漫与短片 (普通/专业组)
包括以下小类:
(1)微电影。
(2)数字短片。
(3)纪录片。
(4)动画。
(5)新媒体漫画。
说明:
(1)本大类的参赛作品应以 2022 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冰雪运动、冬季体育运动和中华古代体育运动相关元素为主题进行创作,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冬奥会运动项目、奥运文化和知识。
(2)微电影作品,应是借助电影拍摄手法创作的视频短片,反映一定故事情节和剧本创作。
(3)数字短片作品,是利用数字化设备拍摄的各类短片。
(4)纪录片作品,是利用数字化设备和纪实的手法,拍摄的反映人文、历史、景观和文化的短片。
(5)动画作品,是利用计算机创作的二维、三维动画,包含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动作设计、动画声音和动画特效等内容。
(6)新媒体漫画作品,是利用数字化设备、传统手绘漫画创作和表现手法,创作的静态、动态和可交互的数字漫画作品。
(7)本大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报赛与评比。普通组与专业组的划分,参见后面“二、界定数媒类专业组作者清单”所述。
(8)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的专业属于专业组专业清单,则该作品属于专业组作品。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9)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 1-5 人,指导教师不多于 2 人。
(10)每位作者在本大类(组)只能提交 1 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11)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 3 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 2 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12)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 10 分钟。
(13)每校参加省级复赛作品每小类数量,由各省级赛组委会或省级赛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 3 件。
9.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 (普通/专业组)
包括以下小类:
(1)游戏设计。
(2)交互媒体设计。
(3)虚拟现实 VR 与增强现实 AR。
说明:
(1)本大类的参赛作品应以 2022 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冰雪运动、冬季体育运动和中华古代体育运动相关元素为主题进行创作,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冬奥会运动项目、奥运文化和知识。
(2)游戏设计作品的内容包括游戏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关卡设计、交互设计,是能体现反映主题,具有一定完整度的游戏作品。
(3)交互媒体设计,是利用各种数字交互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借助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语音、图像、体感等各种手段,与作品实现动态交互。作品需体现一定的交互性与互动性,不能仅为静态版式设计。
(4)虚拟现实 VR 与增强现实 AR 作品,是利用 VR、AR、MR、XR、AI 等各种虚拟交互技术创作的围绕主题的作品。作品具有较强的视效沉浸感、用户体验感和作品交互性。
(5)本大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报赛与评比。普通组与专业组的划分,参见后面“二、界定数媒类专业组作者清单”所述。
(6)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的专业属于专业组专业清单,则该作品属于专业组作品。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7)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 1-5 人,指导教师不多于 2 人。
(8)每位作者在本类(组)只能提交 1 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9)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 3 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 2 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10)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 10 分钟。
(11)每校参加省级复赛作品每小类数量,由各省级赛组委会或省级赛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 3 件。
10.计算机音乐创作(普通/专业组)
包括以下小类:
(1)原创音乐类(纯音乐类,包含 MIDI 类作品、音频结合 MIDI 类作品)。
(2)原创歌曲类(曲、编曲需原创,歌词至少拥有使用权。编曲部分至少有计算机 MIDI制作或音频制作方式,不允许全录音作品)。
(3)视频音乐类(音视频融合多媒体作品或视频配乐作品,视频部分鼓励原创。如非原创,需获得授权使用。音乐部分需原创)。
(4)交互音乐与声音装置类(作品必须是以计算机编程为主要技术手段的交互音乐,或交互声音装置。提交文件包括能够反应作品整体艺术形态的、完整的音乐会现场演出或展演视频、工程文件、效果图、设计说明等相关文件)。
(5)音乐混音类(根据提供的分轨文件,使用计算机平台及软件混音)。
说明:
(1)本大类的参赛作品应以 2022 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冰雪运动、冬季体育运动和中华古代体育运动相关元素为主题进行创作,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冬奥会运动项目、奥运文化和知识。
(2)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竞赛。普通组与专业组的划分,参见后面“三、界定音乐创作类专业组作者清单”所述。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竞赛。
(3)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 1-3 人,指导教师不多于 2 人。
(4)每位作者在本大类中只能提交 1 交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5)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 4 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 2 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6)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 10 分钟。
(7)每校参加计算机音乐类直报平台每小类数量不限。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决赛作品总数不多于 4 件。
(8)为更有利于参赛作品的创作,本届大赛暂时取消往届大赛中“编曲类”计算机音乐作品小类,新增“交互音乐与声音装置类”小类。
二、界定数媒类专业组作者清单
(1)教育学类:040105 艺术教育
(2)新闻传播学类:050302 广播电视学、050303广告学、050306T网络与新媒体、050307T数字出版
(3)机械类:080205工业设计
(4)计算机类:080906 数字媒体技术、080912T 新媒体技术、080913T电影制作、080916T虚拟现实技术
(5)建筑类:082801 建筑学、082802 城乡规划、082803 风景园林、082805T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082806T城市设计
(6)林学类:090502 园林
(7) 戏剧与影视学类: 130303 电影学、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130307 戏剧影视美
术设计、130310 动画、130311T 影视摄影与制作、130312T 影视技术
(8)美术学类:130401 美术学、 130402 绘画、130403雕塑、130404摄影、130405T书法学、130406T 中国画、130408TK 跨媒体艺术、130410T 漫画
(9)设计学类: 130501 艺术设计学、130502视觉传达设计、130503环境设计、130504产品设计、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130506 公共艺术、130507 工艺美术、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130509T 艺术与科技、130511T 新媒体艺术、130512T 包装设计
三、界定音乐创作类专业组作者清单
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作者,划归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专业组:
① 在以专业音乐学院、艺术学院与类似院校(诸如武汉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师范大学或普通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或艺术系科就读。
② 所在专业是电子音乐制作或作曲、录音艺术等类似专业,诸如:电子音乐制作、电子音乐作曲、音乐制作、作曲、音乐录音、新媒体(流媒体)音乐,以及其它名称但实质是相似的专业。
③ 在校期间,接受过以计算机硬、软件为背景(工具)的音乐创作、录音艺术课程的正规教育。
四、参赛作品相关要求
1.所有类别、所有小类的每一件作品均必须为作者原创,如果和已发表、展出、获
奖的作品雷同或相似的作品(包括作者前期的作品),均不得参赛。
篇8
看见大数据创新的热点
据悉,今年的大赛共收到参赛项目10676个,涵盖金融、教育、医疗、农业、旅游、公共服务等多个大数据与智能制造应用领域。这些参赛项目,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大数据产业创新的热点。
手机下载智能软件后,对准某件衣物一照,就能显示出这件衣服的品牌、颜色等信息,可点击链接进入购买频道下单。这是获得本届“云上贵州”大奖一等奖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视觉决策引擎的一个应用场景。
据悉,这个人工智能系统能对任意图片里柔性与刚性商品,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识别,其认知能力在多个维度上超越了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员。该项目的主讲人这样描述该系统的价值:“把图片局部提取出来,整个世界都是你的时尚灵感来源。”
新型高容量快速企业级数据储存系统项目是获得大赛二等奖,即云路奖的项目之一。该项目负责人介绍:“全球大容量存储市值约有1500多亿元,中国只占10%,可以说这是个撬开天花板的项目。”该项目综合了固态硬盘和闪存技术优势,将磁盘储存性能提升10倍,延时缩短到原来的1/10,可用容量提升为传统容量的4倍,大大降低了磁盘的功耗和成本。对于该项目,决赛评委之一、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谢晓尧表示:“三大运营商都将数据中心落户在贵州,贵州很需要建设基础设施,相信你们在贵州能有所作为。”
同样摘得云路奖的还有“云梯”项目。对于该项目,评委们表示,近年来电梯事故时有发生,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安全问题,将大数据的触角延伸到这个领域是客观使然,更是迫切必然。
获得真金白银的投资
投资机构以真金白银支持好的参赛项目,是“云上贵州”大赛的一大特色,也是其能够吸引众多参赛队伍参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本届“云上贵州”大赛上,达晨创投、TCL创投、英菲尼迪投资和深创投等34家投资机构轮番厮杀,争夺优质项目的投资权。很多项目赢得了几千万元的投资意向,有的甚至达到1亿多元。值得一提的是,云上贵州大数据发展有限公司还设立了1500万元的风险投资基金,进入决赛的42个项目只要落地贵州,就可以获得基金。
比如说,方舟万宝项目一经演示,很快就引得投资机构争抢。星杉创投的代表说:“大健康本身就是我们关注的领域,通过腕式设备对人体四大生理体征参数,以及血糖、血氧进行连续、实时、无扰监测。这是行业的新突破,我没有不投的理由。”
达晨投资的代表则坦言:“你提到今年要实现2亿元的毛利润,为什么还要融8000万元,并且8000万元释放15%股权是不是太贵?如果便宜点,我很愿意投资。” 最终,共有7家投资机构对方舟万宝项目表达了投资意向,意向投资资金达到1.2亿元,成为当晚热度较高的项目之一。
篇9
关键词:新医科;耳穴诊治学;耳针;养生保健;实践教学
耳穴诊治学,也称为“耳穴”“耳穴疗法”“耳针疗法”,在我国属于中医针灸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在针灸学或刺法灸法学课程中,以“耳针”章节学习,操作多由针灸医师实施。耳穴诊治疗法具有简、便、效、廉、验等特点,具有养生保健、康复养老、军队航天、穿戴设备、人工智能等诸多应用场景,是一门很有发展前途且有强大的生命力的疗法。中国古代较多耳穴诊治记载,古埃及、古希腊及古罗马帝国等人类的早期文明也均发现了耳穴的节育等治疗作用。1956年法国PaulNogier(诺吉尔)提出形如胚胎倒影的耳穴分布图,激起医学界对耳针领域的研究热潮,其运用范围和影响力不断增强,现已形成了亚洲、欧洲、美洲3大主要学术流派。我国率先制定的耳穴国标运行了近30年,为国内甚至国外的耳穴疗法的推广、临床应用以及科研教学的使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国2020年将耳穴写入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和美国国防部临床实践指南[1],战场耳针也已应用于美国战场急救处理伤员[2]。笔者调研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硕士生在本科阶段耳穴相关课程的学习,结合自身的耳穴相关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番探索与实践,现将个人调研及反思归纳如下,以期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些许教学参考。
1耳穴课程学习的调研
笔者于2017年,调研2016级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在读研究生,调研其在本科阶段耳穴相关课程的学习情况,具体信息包括就读年份、学时、院校、专业、课程名称等。本次调研共收到37名学生的调研报告。37名学生主要来自2010年、2011年入学的本科生。其就读院校主要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海南医学院、河北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原云南中医学院)。专业分别来自: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临床学院、中西医结合。耳穴学习的课程名称分别为:刺法灸法学(含辅修)、针灸学。以上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和不同的课程,耳穴相关的学时均不同。调研结果显示:(1)相较于不同的专业,就读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学生学习耳穴学时最高(3.78学时),学时数长于中医学(1.91学时)、中医骨伤学(2学时)、中西医结合(2学时)和临床学院(0学时)。在临床学院和中医骨伤学中均有1名学生未学习过相关课程。(2)相较于不同的课程,在刺法灸法学课程的学习时长(3.60学时)长于针灸学(2学时)。无相关课程的学生有2名,均未学习耳穴的相关知识。(3)耳穴的学习内容调研发现耳穴学习的内容仅限于耳穴的分布规律,而对耳穴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各论均很少提及。(4)耳穴的课程教育未使用独立的耳穴教材。见表1、表2。
2教学模式的实践
耳穴诊治学(原名:耳穴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主要面向中医学和非医学各专业(护理学、管理学、人文、法学等)的全日制本科生,为一门相对独立,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注重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有机融合,培养临床综合能力的课程。
2.1教材
教材使用中国针灸学会耳穴诊治专业委员会组织耳穴诊治一线工作的教师、医生等相关专家撰写的国家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耳穴诊治学》[3],为可供选择的首部系统化的官方出版的耳穴诊治学教材。在此之前,教材参照《耳穴名称与部位》《耳穴名称与定位》和国家标准耳穴相关的操作规范《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3部分耳针》《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耳穴》等国家标准和专家的经验集。
2.2教学内容与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学时为18学时(12学时理论+6学时实践操作)。(1)理论部分:授课过程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励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学习。具体包括应用幻灯片及多媒体视频展示国内、外的耳穴疗法的源流;借助常规的耳穴模型等教具辅助介绍耳郭表面的解剖和定位;结合国家标准GB/T13734—2008,应用标准的语言及解剖结构描述耳穴的定位,进行标准化教学;结合耳穴诊治一体的特点,利用耳穴诊断仪和耳穴相关的治疗仪器、图像及视频、临床案例、现代研究报道等进行实证教学讲解穴位主治、配穴原则、适应证、常见病的治疗及常见的经验穴及耳穴的机制研究。(2)实践操作部分:国标耳穴及常用经验穴的耳穴定位的标定及纠正、耳穴诊断及治疗方法的实训、社会实践义诊(视疫情情况)开展具体疾病的治疗等。
2.3教学实践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中医学和非医学专业学生对耳穴的学习表现出极大兴趣,尤其是非医学专业的学生自身感觉实现自己及家人的调理保健,积极反馈见习的诊治验案。结合学生的建议,教学存在问题及拟定的修正方案:(1)课程中“耳穴的定位”部分,分别通过PPT画图分区、阳性反应点耳、耳郭模型教具、现场耳穴实操点穴及修正等方法进行了学习,但仍有部分学生反映穴位定位记不准。针对此问题,本部分考虑后期增加虚拟现实技术[4-6],进行VR体验教学,研发并购置耳穴VR虚拟教学平台软件系统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2)90%的学生希望能够增加耳穴的学习时间,了解更多疾病病种的诊治,希望课程安排社区或临床基地(因疫情原因未出校临床),并希望能获得结课后的随诊实训机会。针对此问题,目前课程组拟通过增加社会实践义诊带教的形式,进行理论教学+课堂线下实训+学生社团义诊社会实践带教相结合的新模式课程。(3)社会实践的学生反馈无法跟踪治疗效果形成闭环。基于此,拟构建社会实践大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患者与社会实践学生的相互交流,打造社会实践中患者反馈的教学评价闭环,教学相长,解决目前存在的医学生理论学习、实训、义诊和社会实践的疗效评估。在此基础上打造社会公开课,直接面向社会、面向耳穴爱好者的社会实践类的医学科普课程。
3新医科背景下的耳穴诊治学的发展
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7],新医科背景下耳穴诊疗体系的建立需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背景,医工理文融通。耳穴诊治从早期的耳穴针刺为主,发展到数十种耳郭刺激诊治形式,一批不同形式的耳郭诊断治疗器具设备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
3.1耳穴诊断仪器的智能化
在耳穴视诊设备方面,一些学者利用耳穴照片结合后期处理的方法使耳穴颜色的识别变得相对客观准确[8,9]。基于图像分析的耳诊断设备[9],通过AI训练获取每个耳穴位置点对应的图像特征与预设的预存图像特征进行比对分析,提高视诊法的准确性;无线传输技术和云服务技术的结合,智能耳穴信息采集与诊断系统、耳穴诊断治疗仪、简易耳穴诊疗笔的出现使耳穴探穴更为先进与智能,原有的耳穴探穴装置升级到了智能化、精准化、可视化[10-13]。近年来,运用循证医学手段对常见疾病耳穴诊断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的研究[14]逐渐增多,为既往的临床发现补充了大量的科学依据,为耳穴诊断提供了更丰富的科学内涵。
3.2耳穴治疗方法和成果转化
我国已颁布国家标准及相关的操作规范,如李桂兰等主持了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3部分耳针》(GB/T21709.3-2008)于2008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2014年刘继洪等人承担201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耳穴》(编:SATCM-2015-BZ)并从2018年11月开始实施。耳穴的治疗仪器发展有了巨大的发展,除了各种耳穴贴、耳针器、耳穴按摩仪器等治疗工具的不断改进,也有更多具有针对性的耳穴治疗仪器的诞生。荣培晶[15]在耳甲刺激疗法的耳-迷走神经特异联系和反射功能基础上研制了“耳甲迷走神经刺激仪”,可应用于癫痫、抑郁等的治疗曾作为中国针灸成果转化的代表,亮相于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健康卫生专题展。
3.3耳穴诊治学课程建设及教育体系继续完善
篇10
关键词:复杂工程问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
工程教育认证要求通过认证的工程专业不仅要深入理解和把握复杂工程问题,更要按照国际实质等效原则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1]。目前,针对计算机相关专业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智宏等人认为可采用半开放式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达成目标[2];尚凤军提出课程群建设面向复杂工程设计的方案[3];黄永红等人认为可增设综合训练项目来达到培养目标[4]。刘秀平等人提出了分层实施方案,从知识、实践、设计的维度支撑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5]。王宏宇等人提出了以学科竞赛主题为对象,遵循工程逻辑设计开发过程的课程建设改革方法[6]。许多研究成果对于分解落实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缺乏深入探索,对于如何优化课程设计体系和内容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方面也缺乏深入研究。
1课程设计改革的意义
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通常,国内高校都将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作为实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重要载体。但近年来,毕业设计期间应聘、考研等挤占了学生很多时间和精力,设计内容往往弱化甚至忽略难以处理的学科交叉问题和非技术因素,且毕业设计往往采取一人一题,很难达到个人与团队的教学指标。课程实验往往随理论授课逐周分散进行,受学时限制以及学生知识掌握处于积累阶段等因素,一些深度型、探究型、综合型的实验往往很难开展。实习由于受到场地、经费、管理难度、企业技术保密等限制,往往缺乏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一些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只能接触一些前端页面或模块代码的机械性编写,无法接触软件或硬件的具体设计过程,有些专业实习甚至畸变为企业参观。《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计算机类专业学生4年的实验当量应不少于2万行代码。在课程设计方面,要求至少完成两个有一定规模和复杂度的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调研发现,实践教学体系中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环节应保证时间的集中性,内容的规模和复杂度要达到国家标准中的要求,且应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课程设计比较符合这一要求,应作为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关键突破口。
2课程设计改革宗旨和研究方法
2.1课程设计改革宗旨
第一,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主线,突出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第二,使学生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实现多方案分析与评价,从而全面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第三,使学生深入掌握工程原理,结合工程实践,体现综合运用,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第四,分解落实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的持续改进逆向推进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第五,构建计算机专业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课程群体系,建立各项实践教学活动的持续改进机制。
2.2基本研究方法
第一,调研法。采取调研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目前已毕业学生、在校生(包括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包括教学管理、教学一线、教辅等多层面)开展调研。同时走访和调研部分高校、IT企业和专业培训机构等。第二,逆向研究法。从实践入手,逆向优化专业类知识体系教学。第三,分析建模法。对调研数据、教学环节统计与考核数据、质量保证监控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借助人工智能手段进行建模优化。第四,螺旋优化、研以致用法。杜绝纸上谈兵,形成的专业课程设计内容设置实施方案(含教改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考核标准等),直接实施于一线教学活动,并通过实施效果的反馈螺旋优化后续方案。
3课程设计改革实践
课程设计计划的实施要求指导教师明确课程设计对应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具体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并要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坚持实施。明晰课程设计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作用,为合理安排课程设计的内容明确了指导思想。本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共设置11门课程设计。一类课程设计在前5学期开设,涉及专业类知识课程门数相对较少,具体包括以下7门课程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JavaEE编程技术课程设计。以上课程设计以语言开发为主,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软件工程设计规范、计算机语言开发能力的基础。指导教师面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培养,认真设定课程设计题目和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基础性、技能性、应用性、工程性和创新性,采用问题驱动和求解渐进化方式不断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每门课程设计在具体实施中,指导教师始终探索课程设计如何解决承上(课程实验)启下(毕业设计和实习),并不断思考和探索课程设计如何逆向优化专业类知识课程的教学活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另一类课程设计在第6和第7学期设置,综合性较强(在某些高校或专业有时被称为“综合开发实训”或“综合训练项目”等,但通常拘泥于一种开发语言或技术)。综合类课程设计有4门:A.体系结构课程设计。专业类知识课程涉及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汇编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等硬件类和系统类课程。B.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专业类知识课程涉及操作系统、Linux系统等系统软件类课程和部分高级语言类课程。C.软件开发综合课程设计。专业类知识课程涉及各种高级语言类课程(如Java、C、C++)、软件工程、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等软件开发类课程。D.Python与人工智能课程设计。专业类知识课程涉及各种高级语言类课程(如Python、Java、C、C++)、数据结构与算法、人工智能导论等课程。综合类课程设计涉及大量通识类知识和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包含多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体现问题和系统的规模、难度、复杂度、综合性。课程设计更强调培养学生的系统观,使学生能够站在系统的高度,以系统的视角去看问题,去适应错综复杂的应用场景,最终实现问题的系统化、科学化求解。“软件开发综合课程设计”综合了之前的.NET综合课程设计、Java综合课程设计等软件开发类课程设计。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这门课程设计并不拘泥于某一种语言或技术要求,要求学生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等设计开发一套软件系统,并通过对比得到有效结论。“Python与人工智能课程设计”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入手,学生首先分析问题建立模型,然后给出解决方案和算法设计,通过Python语言及其扩展库编程实现系统,最后通过设计方案、模型、算法、开发语言等多个角度对比分析给出所设计系统的客观性评价。在2017版培养方案中该课程设计为“Python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设计内容包含了软件开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2019版培养方案中,专业增设了1门48学时的人工智能导论理论课,Python程序设计和人工智能导论合并为1门2周的“Python与人工智能课程设计”。“体系结构课程设计”和“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是专业认真研究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后于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新设置的2门课程设计。在学时紧张的情况下,专业仍增设了这2门综合类课程设计,力图保证学生硬件系统、组成原理、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方面的综合设计能力培养质量,保证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专业性。课程设计具体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以突破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为核心安排课程设计内容,使学生的能力培养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培养要求,反复思考和尝试解决以下关键问题:第一,课程设计内容重点覆盖了《华盛顿协议》7个特征中的哪些特征?课程设计的规模、难度、复杂度、综合性是否能满足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要求?第二,课程设计中,如何运用深入的而不是浅显的工程原理,经过什么样的分析,而不是直接套用原理、公式来解决设计目标?第三,课程设计中学生在哪些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加深对哪些原理的理解?第四,为了突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与课程设计相关的一门或多门相关课程的讲授环节中,将对传统的授课方式、方法和内容采取哪些变化?与课程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讲授和基本实验环节能否为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奠定扎实基础?第五,课程设计是否要引入混合式教学?如果引入,混合式教学将如何提高课程设计效果?第六,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分析学生如何通过课程设计和相关理论的学习,实现从“学了”到“学会”再到“会应用”?第七,课程设计“能力培养”如何量化考核,“复杂度”如何评价?以产出为导向,如何建立持续的人才培养改进机制?通过指导教师的不断思考和改革尝试,使各门课程设计实现了设计理念的转变、从简单到综合的转变、从单一系统到增加对比分析、综合评价等突破常规的转变。
4课程设计改革效果
课程设计改革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逐步形成一套课程设计内容设置实施方案(含教改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形成性考核标准等),并直接实施于现有教学活动。通过培训和专家辅导讲座等形式,指导教师深刻理解了工程教育认证的本质和内涵,改变了传统的课程设计理念。以复杂工程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为课程设计核心,突出产出导向,精心设计课程设计题目,优化课程设计考核指标,建立了课程设计持续改进机制。课程设计改革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切实效果。第一,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主线,突出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培养,设计理念更符合学科发展趋势。第二,使学生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养成了多方案分析、对比和评价的设计习惯。第三,使学生逐步掌握深入的工程原理,结合工程实践,综合运用,提升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第四,以课程设计内容设置为突破口,逆向推进课程体系设置整体优化,使学生通过实践逆向推动理论课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的理论素质进一步提升。课程设计改革首先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并推广至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三个计算机类本科专业。与信息技术密切且相关的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机器人工程等专业也逐步开展了面向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改革,取得了切实有效的实施效果。
5结语
截至2018年,计算机类专业已达3349个专业点,培养学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也是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随着工程教育认证的普及开展,面向OBE理念,突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改革越发迫切和必要。只有不断改革,建立持续改进机制,才能不断优化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为信息技术产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健.如何理解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基于《华盛顿协议》的界定和要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5):17-26,38.
[2]许智宏,李妍,董永峰,等.半开放式项目驱动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9,(02):37-40.
[3]尚凤军.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计算机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6,(09):70-73.
[4]黄永红,蔡晓磊,刘国海,等.电气类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理解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8,40(06):15-18,22.
[5]刘秀平,韩丽丽,胡新煜,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自动化专业复杂工程问题实践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21):67-69.
- 上一篇:物联网工程课程体系
- 下一篇:司务长廉洁自律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