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常规范文
时间:2023-08-20 15:07: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术室护理常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等离子射频
【摘要】 目的 了解患者实施等离子射频手术与常规鼻甲部分切除术术后的疼痛和不适程度。方法 对两种手术患者分别随机抽选80例,对术后疼痛和不适程度进行评估:(1)采用数字评定量表评估疼痛;(2)用彩色图条法评估不适程度。结果 两种方法评估的疼痛和不适程度经t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由于两种手术方法所致的疼痛和不适程度明显不同,所以护理措施也不同。
【关键词】 等离子射频;鼻甲肥大;疼痛观察
鼻甲肥大是肥胖人群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危害可使呼吸受阻,导致机体缺氧、血氧饱和度下降[1],症状可有头晕头痛,乏力,精力差,睡眠时有鼾声并张口呼吸,晨起口干舌燥等不适,严重者可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0年10月~2004年10月,从等离子射频治疗鼻甲肥大和常规鼻甲部分切除的患者中随机抽取患者各80例,作为两组资料进行疼痛和不适程度的观察和评估对象。
1.2 观察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从术日开始至术后第7天疼痛不适程度最严重时的评估情况。
1.2.1 采用数字评定量表评估疼痛 在0~10这11个数字之间描述疼痛的程度,0表示无痛,0~3之间为轻度,3~7之间为中痛,7~9之间为重痛,10为剧痛,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在数字之间找到疼痛的位置[2]。
1.2.2 彩色图条法评估两组手术的不适程度 方法:用一不同颜色的彩色图条,分别是白色、淡粉色、黄色、橘黄色、红色,表示无痛、轻痛、中等痛、重痛和剧痛,让患者根据自己的不适程度在图条上找出相应位置。
2 结果
2.1 数字评定量表评估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疼痛程度评估 (略)
2.2 彩色图条法评估结果 见表2。
表2 彩色图条法评估两组手术的不适程度 (略)
2.3 结果分析 采用数字量表和彩色图条法评估两组手术的疼痛和不适程度,结果经t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3 护理对策
3.1 术前准备
3.1.1 心理指导 鼻甲肥大患者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通气功能,通气障碍又可引起机体各系统的疾病[3],常见疾病有鼻阻引起的睡眠质量下降,出现睡眠呼吸暂停;以及低通气,出现低氧血症,白天嗜睡,头痛乏力,造成工作效率下降。因此让患者知道早期预防早期治疗的重要性,使其在思想上愿意接受手术治疗,促进身体健康。
3.1.2 解除思想顾虑 给患者讲述手术经过和术后恢复时间,鼓励患者在思想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让患者树立信心,很好的配合手术。解除不必要的担心和思想顾虑,全身心的投入治疗。
3.2 术后护理
3.2.1 剧痛与极度不适的护理 由于鼻腔软骨及黏膜的创面较大,止血方法只能靠机械性压迫,所以患者疼痛剧烈,而鼻腔与五官相通,常规手术可致鼻腔、耳道、眼睛极度不适。护理措施:让患者斜坡半卧位,利于鼻腔分泌物引流,并减轻水肿,及时清除渗出的血性分泌物,对疼痛剧烈者可给予止痛剂和局部冰袋冷敷,嘱进温凉流食,尽量使患者舒适,减轻头部痛苦,鼓励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促进恢复。
3.2.2 对重痛患者的护理 保持舒适安静的室内环境,允许亲人陪伴,减轻患者恐惧和紧张情绪,操作时动作轻柔,减轻各种刺激,酌情可给予镇静剂或安眠药,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
3.2.3 对中等疼痛患者的护理 患者对疼痛可以耐受,头面部有灼热不适感,可给予冷饮、颈面部冷敷,减轻烦躁及不适。睡眠时抬高床头,减轻头面部肿胀。
3.2.4 轻痛的护理 等离子射频手术所引起的疼痛和不适60%以上是轻痛和不适,由于此手术低温控制,组织损伤少,患者表现疼痛轻微,无头晕脑胀,一般不需止痛药[4],可给予低温饮食,患者可在病区活动。
3.3 出院指导 常规鼻甲部分切除的患者,因鼻腔黏膜损伤大,术后黏膜可有水肿,鼻腔分泌物半个月内有少量血丝,应保持鼻腔清洁,勿用力擤鼻或挖鼻,遵医嘱定时滴鼻,禁食辛辣刺激性食品,防止感冒,定时复查。
【参考文献】
1 荆素卿,李爱华.射频消融治疗OSAS的临床观察.河北医学,2002,8(11):1003-1004.
2 常芳,常翠英.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现代护理,2003,9(1):48.
篇2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6(a)-0146-04
Influence of infection control in hospital operation room and nursing work quality by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LUO Xianhui
Department of Infection Contro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Suini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Suining 629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pproach the influence of infection control in the hospital operation room and nursing work quality by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Methods From May 2012 to May 2016,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Suining City, the clinical data of 4020 operations were analyz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different time quantum, the 2000 operations from May 2012 to May 2014 were selected as management group, the 2020 operations from June 2014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s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group. The sampling results qualified rate, nursing work quality score, risk event rate of two groups were detected, the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patients were detected. Results The sampling results qualified rate of operation room air, body surface, medical and nursing staffs hands, ultraviolet radiator, aseptic materials of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routine management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operati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nursing staff training, nursing safety,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humanistic care and nursing documents management score of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routine management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operation sequencing errors, surgical instruments no complete, histopathological specimens pollution, disinfection quality rate no qualified in operation room of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routine management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operation patients in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routine management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infection control in the hospital operation room by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can improve sampling results qualified level and nursing work quality, decrease risk event rate, increas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Hospital; Operation room; Infection control; Influence
感染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是指机体创伤或者某些部位受到致病因子侵袭,形成应激性反应的过程[1-2]。手术室感染是医院感染的一种,是手术过程中因相关术中操作、消毒措施不规范引起的[3-4]。手术室作为各类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科室,其也是感染的易发地,手术相关器械、各类敷料、医护人员的手和手术室内的空气、消毒液等都可能成为造成感染的媒介。手术室相关的消毒工作和感染控制有着的密切的关系,不仅关系到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水平,甚至和患者生命安全有着密切关系[5-6]。循证管理措施来源于循证医学,其主要参照循证医学内容,提出手术室感染发生的问题,建立循证支持,实施循证管理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手术室感染控制质量[7-8]。本研究通过对遂宁市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4020台手术情况进行观察,拟探讨循证管理在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影响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6年5月我院进行的4020台手术情况进行观察。2012年5月~2014年5月进行的2000台手术作为常规管理组:男1200例,女800例,年龄21~74岁,平均(49.8±16.7)岁;手术类型:腹部手术980例,胸部手术20例,头部手术700例,四肢手术300例;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及以下1100例,大学及以上900例。2014年6月~2016年5月进行的2020台手术作为循证管理组:男1221例,女799例,年龄21~74岁,平均(49.8±16.7)岁;手术类型:腹部手术981例,胸部手术19例,头部手术698例,四肢手术302例;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及以下1103例,大学及以上917例。两组手术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手术患者和/或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常规管理组
按照传统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分区管理,给予患者口头健康教育结合临床手术实践护理操作。
1.2.2 循证管理组
1.2.2.1 建立循证管理组 由护理部主任担任循证管理小组负责人,小组成员包括骨外科、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急诊外科副高级职称以上医生各1名和手术室护士长共同作为督导员,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组员,根据责任护士不同职责,分管手术室各个片区。
1.2.2.2 提出循证问题 根据手术室感染情况,提出具体的问题,主要包括医护人员业务素质不能满足感染控制工作要求、手术室相关消毒操作不规范、消毒操作制度贯彻不彻底、手术室污染区清洗不彻底、相关护理人员防护措施重视程度不够。
1.2.2.3 建立相关循证支持 首先是查询相关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措施的资料,手术室感染发生的原因、有效的控制措施、预防性手段、护理质量系统评价、先进的感染控制方法等。综合整理相关资料,结合本院实际工作经验,针对手术室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选择最合理、最有效的证据,建立一系列的相关循证管理措施。
1.2.2.4 循证管理措施的实施 ①培训:针对腹部手术、胸部手术、头部手术、四肢手术临床特点,给予手术室感染控制针对性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手术室感染意识,建立手术室感染控制理念。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每一次培训后,护理人员进行小组讨论和总结,对于已经发生的手术室感染问题进行整改,同时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②进行规范性的消毒操作制度:根据手术室相关的器械,采用正规化的消毒措施,按照规定按照消毒操作制度执行,不能漏项。③建立适当的手术器械污染物清除评价标准:每一次对手术室相关器械进行清洗,去除污染物,由小组长进行器械污染物清除的检查和监督,定期对手术室相关器械去污情况进行抽查,尽可能地完善去污监管制度。④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护理人员向患者耐心的讲解手术室感染控制的防护措施,注意保证患者的个人卫生和清理消毒。加强医护人员感染流程的培训和患者防护措施的指导,严格的要求医护人员保证手卫生,各项手术操作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⑤做好感染控制措施的评估和改进:在实施循证管理措施后,手术感染控制质量进行追踪和评估,如果发现不足,要及时的进行整改,保证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持续性的改进。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手术室采样结果合格率情况
参照《消毒技术规范》[9]《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10],主要观察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紫外线灯、无菌物品采样结果合格率情况。
1.3.2 ?^察两组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
采用考核评估的方法,主要针对环境管理、护理人员培训、护理安全、消毒隔离、护理监控、人文关怀及护理文件管理进行评价,每项指标分数范围是0~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护理工作质量越高[11-12]。
1.3.3 观察两组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主要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排序错误、手术器械不齐全、组织病理学标本污染、手术室消毒质量不合格发生情况。
1.3.4 观察两组手术患者满意度情况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对医护配合、护护配合、器械准备、操作技能、隐私保护、术后方式、术后宣教等情况进行满意度调查评价,每项评分范围是0~100分,通过加权处理,总分设定为100分,分数高于80分说明手术患者满意,反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Y果
2.1 两组手术室采样结果合格率情况
循证管理组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紫外线灯、无菌物品采样结果合格率均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
循证管理组手术室环境管理、护理人员培训、护理安全、消毒隔离、护理监控及人文关怀及护理文件管理评分均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两组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循证管理组手术排序错误、手术器械不齐全、组织病理学标本污染、手术室消毒质量不合格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4 两组手术患者满意度情况
循证管理组手术患者满意度(2000例,99%)高于常规管理组(1600例,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9.21,P < 0.05)。
3 讨论
循证医学模式可以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循证管理在临床医护人员中广泛的应用,其服务的中心逐步向“以患者为中心”过渡,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3-14]。手术室感染控制是医院感染管理学中的重点问题[15-16]。有资料显示[17-18],手术室感染发生比例占医院感染总发生率的30%。有效的手术室感染控制对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建立手术室感染控制相关措施的过程中,结合循证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感染控制的质量,以手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出发点,将临床经验和感染控制理论紧密的结合,建立循证依据,创新循证管理措施,实现循证管理和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感染的发生率[19-20]。手术室感染控制作为院感的主要内容,加强手术室感染流程控制强调的是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对感染控制结果进行系统性的评价,促进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更加贴近临床实践,相关措施更加简便易行、有顺序[21-22]。
篇3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性化举措;重要性
随着时展和临床技术的成熟,公众的保健意识日益强化,我国医疗条件的改善,也使得术后临床护理变得日益重要。此外,医院也树立了全新的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并得到了广大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认可和欢迎。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性化举措能够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能够有效消除患者对手术的负面情绪,全面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康复率。本文选取106患者,对他们的术后护理效果和方法加以对比研究,深入探讨人性化举措在手术室护理中的重要性。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分别为53例。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都采用了硬膜外麻醉法实施术前麻醉。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讲,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加以临床常规护理;而对于观察组的患者来讲,在采取常规护理后,予以人性化护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53例患者根据常规护理模式,依据一般护理流程,采取常规临床护理;而观察组的53例患者则采取“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的双护理模式,比如增加心理护理。常规的手术护理举措主要包括术前24小时内的探视、手术进行前后的临床护理和术后24小时内的监护等。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相关医务人员要向患者传达自己的关心之情,帮助患者消除负面的心理情绪,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提高患者的手术依从性,拉近医患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
1.3评价方法:
依据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加以评价,满分定为10分,然后对所得的数据加以对比分析。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存在显著差异,P
组别 例数 满意(例/%) 不满意(例/%) 非常满意(例/%)
对照组 53 43/81.1 8/15.0 0/0
观察组 53 50/94.3 2/3.77 1/1.88
表1 两组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
3.讨论
人性化护理的目的是让患者在术前术后都能保持身心愉悦,让患者处于平稳的身心状态,消除患者负面心理情绪。在人性化护理中,相关医务人员子啊给患者带来外在美感的基础上,还要充分传达医护人员的关心之情,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和患者家属实际需求,采取针对性护理举措,而并不是简单地对患者疾病加以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充分彰显和落实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提高护理质量不仅能够有效确保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康复率,而且对构建新型医患关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性化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术前护理。相关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定期探视,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就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进行客观评价,然后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相关临床安全知识,消除患者负面心理情绪。同时相关医护人员要确保手术器械和抢救设施能够正常运行。
(2)术中护理。医护人员要注意在手术过程中遮掩患者私密部位,确保整个手术都陪伴在患者身边,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始终处于平稳的身心状态,提高患者手术依从性,积极配合手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3)术后随访。当手术结束后,要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成功的喜讯,并嘱咐患者及其家属术后注意事项,相关医护人员要在患者术后两天内完成术后随访,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及时记录患者对人性化护理的满意度。
目前,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形势下,医院充分落实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积极采取人性化举措,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确保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都能获得一个高质量的人性化护理。人性化举措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重要价值,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能够提高患者康复率,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所以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性化举措适合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华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3(11)
篇4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19(2016)08-0237-01
风险管理指的是对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准确的评估、识别、预防等[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行业的进步,人们对手术治疗的法制观念也在相应的增强,因此容易出现一些医疗纠纷。一般来说,进入手术室治疗的患者病情均较恶劣,甚至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这就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加强管理。其中风险管理是近几年来逐渐新起的一类护理管理模式,该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风险防范意识,从而更加有效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现将相关资料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数资料择取我院2014年1~12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医护人员均同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了手术治疗原理、治疗方案等,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与认可,并签署了手术知情同意书。依据住院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干预组患者150例,常规组患者150例。对比两组的基本资料后得知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1.2护理方法常规组:采用一般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手术室护理,告知患者手术治疗原理与治疗方法,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情况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风险管理模式,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等。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手术风险率,其中护理满意度包括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三项判定标准,满意度为满意率与非常满意率之和。1.4数据分析将本文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的疾病资料均录入至SPSS18.0软件中。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2.2手术风险率常规组的手术风险率为3.3%(5/150),干预组为0.7%(1/1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风险管理可以对潜在的危险因素(如:患者、家属、医务工作人员等造成的伤害)进行准确的评估、分析、预防等,并据此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控制风险的发生与发展,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其中进入手术室治疗的患者病情一般较为危急,某些患者可能伴有意识障碍、抽搐、口齿不清、恶心呕吐等[2,3]。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做好相关的手术室风险管理,提高手术成功率与患者满意度,现将手术室风险管理的相关护理措施概述如下。(1)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医护人员应对手术的安全进行严格的核查,对患者的手术科室、手术名称、手术时间、住院病号等一一核对,准确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生命体征、肢体功能等。若某些患者意识不清醒而无法回答问题,应由患者的家属代为回答。(2)护理人员应严格核对手术中需使用的药物的规格、剂量;对患者采取正确的手术以防发生压疮等不良情况,将手术视野充分暴露;手术治疗前再次核对清楚患者的病情资料;用药前应与医生再次进行核对,严格遵循“三查七对”的原则,对药物的剂量、有效期限、质量等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需要输血的患者应对血型、交叉配血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并遵循“三查八对”的标准,输血前应确认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待确定结果后方可进行输血。(3)手术完成后应及时包扎伤口,仔细核实纱布、药物、器械设备数量等,以防有物体残留于患者体内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对病理标本的处理步骤为:在病理标本袋内详细标注患者的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等,同时与病理检查的申请单进行仔细的核对,待确认无误后方可送检。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及时同患者和患者家属做好详细的告知工作,仔细讲解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与认可,并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除此之外,在日常的手术室护理中,要想做好护理工作,应做到高风险因素的公开与透明化,及时调整患者及其家属的期望值,减少护患纠纷事件。
参考文献
[1]易红.风险管理法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3):520-521.
[2]黄海明,王瑛,王晓枚等.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4):1943-1944.
篇5
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开展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实现整体护理[1-2],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中加入人文关怀,使患者感受到关心和爱护,享受到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我院手术室在常规整体护理的基础上运用人性化护理理念,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来源于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手术室病人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5例,男性25例,女性30例,年龄21-78岁,平均(49.8±8.2)岁;对照组55例,男性26例,女性29例,年龄22-79岁,平均(49.9±8.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措施 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各项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手术前人性化护理 护理人员应主动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向患者详细讲述手术的注意事项,同时向患者接受之前成功手术的案例,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2.2手术中人性化护理 (1)患者进入手术室,手术室环境应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使患者感觉温馨,从而减轻恐惧感;(2)入室关怀,即患者被推入手术室后,巡视护士应向手术医生就患者基本境况进行简单介绍,并讲解手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配合等;(3)在手术的过程中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需求,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鼓励患者[3]。
1.2.3手术后的人性化护理 手术结束后,患者安全回到病房,护士应详细告知患者家属患者术中情况及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及配合。在恰当的时候,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锻炼。术后5天由巡视护士对患者进行随访,密切观察患者一般情况、伤口恢复状况及心理情况。
1.3观察项目 (1)SDS与SAS评分:采用抑郁测量表(SDS)及焦虑自评表(SAS)评定患者心理状况,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评分;(2)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为满意(90分以上)、基本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以下)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SDS与SAS评分对比 对手术整体护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SDS与S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篇6
目前,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中,频发护理纠纷,因此,成功避免医疗事故及护理纠纷的发生是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近些年,作为先进管理理念的细节护理管理理论逐渐出现在医疗卫生管理中,并广泛应用。手术室风险是指在进行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或引发损伤事件的相关因素,轻度影响则会降低护理服务水平,重度影响则可能导致重大纠纷,激化医患关系[1]。近年来,患者法律意识及医学常识普遍提高,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对此,医院需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加强护理管理力度,预防和减少各种护理风险[2-3]。为此,本研究旨在手术室的安全性管理的过程中,分析应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对安全性的影响,为手术室护理管理奠定基础,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此次受试对象为136例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其中,男性81例,女性55例;手术类别:12例神经外科手术,24骨科手术,42例普通外科手术,23例胸外科手术,15例泌尿外科手g,20例妇产科手术。将所有受试对象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室的常规护理管理。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A:首先对手术室环境按照手术要求无菌级别进行分级,包括无菌区和污染区;对于不同手术中使用到的器械进行分类标识;对于存在感染的手术需要进行标识,提醒术者进行自我防护。B:对于手术室中的药物进行分类标识,包括静脉用药、口服用药、外敷用药;对于患者术中用药情况进行详细标识,包括用药剂量和时间。C:对于患者信息进行详细标识,包括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过敏情况、是否患有传染性疾病、患者病情危重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的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的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显著(P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通过对手术的患者进行两种方式护理管理后,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对实施细节护理具有高达95.6%(65/68)的护理满意度而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仅为75.0%(51/68)。即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2两组安全管理方式引起的护患纠纷情况
通过对手术室内采用不同的安全管理后,进一步对于手术室内因护理引起的护患纠纷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的安全管理,采用细节管理的安全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发生的护理差错现象显著改善,进而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年来,手术治疗成为许多疾病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在临床治疗中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患者生存期都有重大的意义。但同时,由于手术治疗相较于保守治疗的特殊性,手术治疗过程中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都会对患者的手术效果产生影响[4]。因而,在手术室,要对所有需要注意的信息进行细节标识及相应的细节护理措施,使得护理人员和术者能够准确快速的对患者及手术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解、判断,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5]。
在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对实施细节护理具有高达95.6%(65/68)的护理满意度,而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仅为75.0%(51/68)。且相比于常规的安全管理,采用细节管理的安全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发生的护理差错现象显著改善,进而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差异显著(P
综上,在手术室内实施细节护理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快速准确的对患者及相关护理操作进行识别,格外注重细节问题,降低了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进而减少了护患纠纷和投诉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推进护患之间关系,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高雪梅,孟宪惠,王玉玲等.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作用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6,18(3):249-250.
[2]王玉珍.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0(5):214-215.
[3]李映敏,彭俊华.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5):2302-2303.
篇7
目的:评价普外科手术配合索引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效果。方法:对60名一年以上护理人员与60名实习护生分别分组使用手术索引培训和传统配合方式,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与两组护生的专业技能。结果:使用手术索引的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优于使用传统配合法方式的护理人员;且实习护生的专业技能优于手术索引组优于传统配合组。结论:普外科手术配合索引使用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提升护生的专业技能。
[关键词]
普外科;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依照有关研究数据统计显示[1],大部分患者手术治疗前均有程度不同的焦虑与恐慌情绪,护理人员针对患者这些不良情况,做好相应护理十分重要。但是随着外科手术朝着高难度、精细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手术配合水平、手术物品准备和仪器准备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的手术配合技术正面临着更高难度的挑战[2]。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30例普外科常规手术方式为研究病例模板,手术方式包括开腹胆囊切除术、肝脏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疝修补术等等30余例外科常规手术方式。研究对象选取工作期限在1年以上,有相似手术配合经验的护理人员60名,分成A组与B组,两组每组30例研究对象;另外抽取我院同期60名实习护生,分成C组与D组,两组各30例。A组与C组使用临床手术配合索引,B组与D组使用常规传统的方式开展外科手术配合。
1.2方法:
手术配合索引设计:以普外科手术特点为基本出发点,设立专科手术索引,主要内容包含无菌操作、无肿瘤操作、常用器械辨别、手术传递方式和注意事项、常用手术设备与保养方式、各项管道规范标识等。手术方式的手术配合:①术前准备:准备并检查各项手术过程中需要的物品,其中包括常规用物被特殊器械,例如腔镜器械、超声刀、双极、锁扣夹钳、直角钳和一次性穿刺器等等;②术中配合:认真核对各项器物,做好腔镜、超声刀、双极等手术物品的连接,并对各项物品的性能做仔细检测,将其保管并固定在器械袋之中;对手术的执行进程做密切观察,清楚了解各种手术器械的具体性能和使用方式,主动积极地配合医生开展手术操作,将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与问题及时排除解决,像是气腹漏气、镜头模糊等;③术后处理:将患者交接妥当送回病房;手术完成后将手术仪器例如腹腔镜拆开分解到最小单位清洗,官腔使用注射器冲洗;将腔镜器械和普通器械分开交给专门的器械护理人员处理,感染器械按具体流程处理[3]。
1.3观察指标:
四组患者分别使用手术配合索引与常规手术配合后,对比A组与B组的主刀医生满意程度、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准备时间、专业技能成绩;对比C组与D组实习护生的实习质量与专科手术掌握程度和手术配合技术的时间[4]。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患者数据资料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做处理,计数使用%进行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比使用χ2做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主刀医生对A组、B组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
A组与C组,医生的特殊要求、手术配合、物品准备、安排、器械传递、特殊器械操作、语言能力等方面对比,相比B组与D组使用传统方式,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术前物品准备时间:
C组和D组对比,各种考核成绩使用索引配合的C组成绩均高于D组,且轮科计划表的完成时间C组明显短于D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外科手术是临床上最主要的一项治疗方式,此项手术方式在为患者缓解病情症状的时候,也会为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生理压力[5]。本次研究中分别对手术室工作1年以上的护理人员和实习护生分别分组使用手术室索引配合与传统手术配合方式,研究显示配合索引的普外科手术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护理满意度均有明显提升。综上所述,普外科手术中配合索引,有助于提升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与实习护生的专业水平、规范化操作方式和高度的手术配合能力,对优化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促进性作用良好[6]。
作者:刘玉儿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中医医院手术室
4参考文献
[1]吴惠.手术室责任制对护士工作压力和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4,(22):3383.
[2]孟发蓉,何晓蓉.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2):268.
[3]蒋春芳.浅谈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疗效[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12):260.
[4]杨永梅,蔡红梅,夏媛,等.施行人性化护理在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方面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0):92.
篇8
关键词:手术室细节护理;护理安全;效果研究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医院日常工作中技术要求最高、风险最大的工作。一台成功的手术需要医务人员的默契配合,更需要一套科学的护理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常规护理已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医院的重要任务之一。手术室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从某种程度上讲,护理模式是否合适决定了手术的成败。笔者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疗效明显,且目前有关此类研究报道较少,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31.65±8.15)岁,神经外科手术12例,肝胆外科手术16例,妇科手术18例,普外科手术1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2.86±12.05)岁,神经外科手术16例,肝胆外科手术15例,妇科手术16例,普外科手术1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并且已知情同意者;(2)受试者自身无严重心、脑、肝、肾等严重疾病者;(3)意识清晰者。
1.3排除标准
(1)不符合诊断标准者;(2)受试者自身有严重心、脑、肝、肾等严重疾病;(3)精神障碍不能配合治疗者;(4)意识不清者。
1.4疗效标准
护理质量评估包括仪器管理、消毒隔离、护士配合技能、手术室器械准备4个方面,总分各为30分、20分、30分、20分,护理质量安全为各项总分,得分越高越好[1]。护理满意度采用我科设计的手术室护理满意率调查表进行评定,内容包括护理技术、护患沟通、患者舒适度、术前手术室准备、护理服务等方面,量表均采用百分制。>85分为满意;60~85分为比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2]。
1.5方法
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术前对手术室进行消毒,并准备手术器具,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手术的注意事项。术中协助医生完成手术,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擦净创口,送患者回病房,交代饮食、生活等注意事项。观察组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成员由我院经验丰富的外科专科医生及护士组成。入组时由责任护士进行健康评估,建立个人档案。(1)制定流程:手术前应核对手术器械是否齐全,手术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提前1d巡视病房,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项,并于手术当天在手术室门口迎接患者。术中巡视护士与器械护士按制定的流程密切配合,包括常规消毒、擦净血迹等。术后护士应立即清点纱布及手术刀等物品,以防遗留在患者体内,由课题负责人进行质量评估。(2)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细节护理的重要内容,干预时我们应做到谈吐得体,结合患者的病情、心理特点制定具体的干预方案。短期内身体角色的变化,往往令多数患者难以接受,多表现为悲观、失落的情绪,甚至抵抗情绪,依从性较差,加大了医患沟通的难度。术前访视时,责任护士需以亲切的态度,耐心地安抚患者,倾听患者诉说,也可讲述他人手术的成功经验,使患者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并对手术的必要性及具体的方案予以讲解,使患者对手术过程有基本的认识,消除患者顾虑;进入手术室的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安排后,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自己的姓名及手术团队的组成人员,也可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仪器,消除患者对医院医疗水平的顾虑。同时巡回护士应陪在患者身边,随时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麻醉前,应告知患者放松心情,并握住患者的手掌,消除其紧张心理。患者清醒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敢于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给予赞赏和鼓励,进一步增强患者自信心,并第一时间告知家属手术情况及术后的注意事项。(3)其他细节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应做好患者暴露部位的保温工作,同时,在操作时我们督促医生应讲究效率,减少暴露时间,以防外界温度过低引起患者不适。手术时,护士还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是否正常,如有异常,需向手术医生汇报以决定是否采取相应的措施。干预结束后对患者的情绪及疼痛程度数据进行汇总,运用统计软件分析疗效差异。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
2.2患者满意度调查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6.667,P<0.05)。
3讨论
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手术疗效密切相关,一套合适而科学的手术护理方案往往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我科从2013年实施手术细节护理以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保障细节护理模式能顺利实施,经过组内成员讨论,我科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对每位护理人员的职能均进行了细化安排,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细节化护理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和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具有更人性化且规范化的特点,是医务工作者护理理念巨大转变的产物。其将手术室管理与患者护理相结合,患者身体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对护士的职业素养及服务质量制定了更严格的要求[3]。细节化护理要求医务人员始终把人性化的理念融入到护理工作中,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并针对性地帮助患者解决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在术前、术中、术后应分别安排经验丰富的护士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顾虑。在护理中,笔者认为以下几点为细节护理中的重中之重。(1)护理人员均应做到三查七对,对于患者姓名、手术部位及术中用药的类别及剂量严格把关;(2)对于输血的患者,护理人员仔细核对血型,以防因输血不当引起的溶血反应;(3)整个手术过程,我们都应谨遵无菌操作,以防医源性感染加重患者病情。本研究探讨了手术细节护理对于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观察组在消毒隔离、护士配合技能、器械装备、设备管理等方面及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手术细节化护理过程中,各医务人员各司其职,弥补了常规护理的不足,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患者与疾病斗争的自信心,且促进了护患关系。关柏秋[4]采用手术细节化护理后发现,该护理模式能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依从性,并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几率,该研究与本文结果基本相符。手术细节护理作为一种亟待推广的新护理模式,如何普及对护理人员来说是一个挑战,我国人口基数大,但医护人员严重不足,落实具有较大难度。由于受时间及精力限制,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少,日后的研究可增加样本量,如条件允许,可进行多中心的研究,并探讨手术细节护理模式与患者出院后心理障碍的关系[5]。
作者:吴志华 李松 林茴 易旦冰 杨红 单位: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梁丽琴,鞠成蓉.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264-265.
[2]徐金花,王春霞,王晓静,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5):329.
[3]周凤伟.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237-238.
篇9
【摘要】目的:分析在手术室骨科手术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手术室骨科手术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安全感及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少,术中安全感高,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骨科手术护理工作中实施整体护理,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手术室;骨科手术;护理干预;整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913-02在骨科手术中所使用的器械种类比较繁多,而随着骨科手术新技术的不断开展,对手术室骨科手术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本文将我院手术室骨科手术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安全感及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手术室骨科手术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5例,对照组44例。其中实验组,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的76岁,年龄最小的26岁,平均年龄(46.8±5.3)岁;创伤26例,骨病或骨感染11例,其中8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的75岁,年龄最小的27岁,平均年龄(45.6±5.4)岁;创伤25例,骨病或骨感染12例,其中7例。两组患者数量、性别、年龄、手术原因等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将我院手术室骨科手术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安全感及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2.1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
1.2.2实验组:给予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
1.2.2.1手术前随访。在手术前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想法和顾虑,对手术在具体手术护理方案进行制定[2],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手术前做好准备。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具体操作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向患者进行介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能以一个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
1.2.2.2手术中舒适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摆放,调节手术室的温度并询问患者的意见,采取多种方式使患者尽量放松身心,达到相对舒适的程度,注意患者的保暖,减少身体的外露。
1.2.2.3手术中基础护理。重视手术中的基础护理工作,在手术开始后,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呼吸、脉搏、血压等基础数据的变化情况[3],出现问题及时进行相应的护理操作,配合医生顺利、安全完成手术。
1.2.2.4手术后访视。护理人员将患者送回病房,并在术后第1天到病房对患者进访视,告之患者手术的过程和术后的注意事项,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
1.3观察项目: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
1.3.1并发症发生:对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发生率=发生并发症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3.2患者满意度[4]:本院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即将出院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涉及到护理人员技术操作;服务态度;护理舒适度等,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X2和t检验,以P
2.1并发症发生:实验组并发症发生3例,发生率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9例,发生率20.45%。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12.58,P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组名病例数并发生发生发生率 实验组 45例3例6.67%对照组 44例9例20.45%X2〖4〗12.58P〖4〗
表2两组患者满意度评价
组名病例数患者满意度评价实验组45例(86.58±10.25)分对照组44例(68.25±8.25)分t〖3〗14.25P〖3〗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对手术室骨科手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实验组并发症发生3例,发生率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9例,发生率20.45%。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12.58,P
[1]唐爱春,郭瑞萍,孙德娟,等.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择期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7):59-60.
[2]诸葛继美.整体护理在骨科手术室的实施与体会[J].职业与健康,2005,21(11):1865-1866.
篇10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5(a)-0169-02
手术室护理护理指的是针对手术期间,对患者进行手术、麻醉以及患者心理进行全面护理的护理工作[1]。随着我国医疗理念的不断人性化和个性化发展,护理工作也越来越细致和人性化[2]。其中舒适护理模式就是一个代表[3],舒适护理模式通过有效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护理,为患者提供最为舒适的治疗环境,进而提供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4]。为研究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该研究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的90例手术病人手术室护理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的90例手术病人手术室护理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将45例舒适护理模式患者资料分为舒适组;45例常规护理患者资料分为常规组。舒适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6∶19,年龄为18~57岁,平均年龄为(43.2±1.5)岁;普通外科手术15例,妇产科手术9例,骨科手术11例,眼科7例,脑外科3例。常规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4∶21,年龄为19~60岁,平均年龄为(44.5±2.1)岁;普通外科手术15例,妇产科手术7例,骨科手术12例,眼科6例,脑外科5例。麻醉方式根据患者手术需求选择,如全身麻醉、举办麻醉、静脉复合麻醉等。
1.2 方法
1.2.1 术前探视 手术前,医护人员需细致的了解患者病症情况,并积极与患者沟通,介绍自身身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患者手术期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恐惧。告知患者术前准备工作,如禁止饮食时间等,简要介绍手术流程,让患者明确大概手术过程,降低患者心理压力。护理人员积极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情况,解答患者疑问,舒缓患者情绪,保证患者术前状态。护理人员需明确患者病症最新变化,并且及时反应给主治医生。
1.2.2 手术室准备 护理人员核对相关的手术通知单,明确手术器械、设备、药品准备情况,调节手术室内温度、湿度以及光线情况,保证患者快速适应手术室环境。手术室内需准备洁净的床单、毛毯等物,保证手术室内洁净、整齐。
1.2.3 手术中的舒适护理 ①接待患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需亲切的称呼患者,不得称呼患者床位号,给予患者尊重和亲切感觉。手术运送患者时,需小心谨慎,避免磕碰,保护患者手部和头部。对患者讲解大概的手术流程,并大致介绍每一个医护人员负责的工作,同时,简单介绍手术室器械和设备的用处。手术室内不得讨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尽量减少器械运作和刀具碰撞的声音,以免影响患者。与患者进行一定的交流,转移患者注意力,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②术中护理:术中安置患者时,首先需保证床单清洁、平整,搬动患者时,动作轻柔,小心谨慎。安置患者时需根据患者病症和手术方式合理选择,保证医师手术操作的便利性以及患者的舒适性,避免出现不正确而形成患者神经损伤或压疮等。护理人员需检查固定的手扳、护腕以及头架的垫层是否齐整,以免压迫患者神经和血管。全身麻醉患者需涂抹眼药膏,避免眼角膜干涩。局部麻醉患者需注意患者情绪,当应用一些声音较大的仪器时,提前通知患者。头部患者施术时,需妥善保护患者眼睛,以免出现烧伤。输液和输血需保持在一定温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③细节护理:患者手术操作中,需要裸露一些皮肤或者肢体,患者会感觉羞涩或自尊受损。因此,护理人员需在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患者裸露面积,增强患者的自尊心。如无法减少裸露面积,则需进行解释和开导,以免患者对手术产生抗拒心理。④术后护理:手术将要结束时,患者一般处于麻醉苏醒期,护理人员需温和的呼唤患者名字,让患者回神,温和的告知患者手术成功。细致的包扎伤口,清理创口附近血迹,帮助患者穿好衣物,盖好被子,注意保暖。将患者移出手术室时,需注意防止磕碰,还需避免触碰引流管。与住院部护理人员交接时,将患者病症和注意事项详细记录,并进行交接。术后1 d内进行回访,了解患者饮食、创口包扎等情况。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病症情况,并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3 统计方法
上述两组患者数据采用 SPSS13.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舒适组患者手术后病症显著改善,患者护理调查满意度95.6%;常规组患者术后病症改善情况较为显著,患者满意度为8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舒适护理是护理工作中一种较为新型的护理模式,是指医护人员通过将护理工作与患者的舒适度完美的结合[5],进而提升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的愉悦度,最后促使患者心理、生理健康都保证最佳状态,以配合相关的治疗和提高治疗效果[6]。舒适护理具有务实、易懂、快捷的特征。其中务实指的是护理人员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取得临床效果,护理过程中直指问题中心[7]。如患者便秘,舒适护理工作就必须直接解决患者大便通畅问题,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度。易懂要求的是护理方法简单易懂,操作性强[8]。如患者觉得光线刺眼,直接掩上窗帘便可,无需从室内通风、光线杀菌等方面去论证和采取措施[9]。同时舒适护理还是最为快捷的护理方式,如呼吸困难的患者,只需一句安慰或者一个卧床变更就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