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叙事范文

时间:2023-08-20 15:0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历史教学叙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历史教学叙事

篇1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虚拟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结合实验才能更好学习的学科,知识的形成与掌握都是通过实验来奠定的,所以物理实验在这个学科中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为了解决实验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引入虚拟实验教学方式.虚拟实验室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而建立的,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操作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能演示的实验可以通过虚拟实验来完成,从而让学生了解某些结论的形成过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虚拟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一、开展虚拟实验教学,优化教学过程

1.降低了实验所需的成本.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器材都是全校性的使用,如果有所损坏的话,学校就得花一定的财力去进行维护.而开展虚拟实验教学,就不用考虑这个方面的问题,为学校省下一部分的财力.这种教学方法,既不用考虑实验器材的使用时长,也可以同时供大家使用,能够实现实验教学的整体性.比如,“力学”实验,由于弹簧秤的质量与学生的力气不匹配,学生容易拉坏弹力秤.而开展虚拟实验教学,能够避免这个问题.

2.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器材及教室空间的局限和上课时间的约束,不能实现一次性的教学,只能采用分批制度进行实验操作.而虚拟实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验.

3.掌握实验的节奏.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由于一些实验现象的产生是一瞬间的,学生往往不能抓住这个时刻进行观察.而在虚拟实验中,如果学生某个现象没有看到,就可以减缓实验的速度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使学生能够对于某些现象进行验证和思考.

4.对于自身安全有保证.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有些危险性的实验可能由于学生的操作不当有安全隐患.比如,“电流测试”实验,有些学生在测试之前没有检查好相关器件的导电程度就直接进行使用,后来在测试通路时就触电了.而在虚拟实验中能够避免这个问题.如果学生的操作不当,也不会伤及到学生自身的安危,提高了安全性.

二、开展虚拟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

1.在虚拟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对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来说,学习模式过于单一,教师在黑板上直接板书给学生看,让学生阅读课本来学习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很枯燥,甚至有些学生选择不听,导致教学效果下降.教师即使有时组织学生去实验室做实验,也只是一些简单的实验,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虚拟实验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模拟的软件,在模拟仿真的环境下进行实验,使学生感受到实验结果的神奇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2.在虚拟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探究知识的重要方式,能够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较为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很难让学生把所有的实验都做一遍,这样对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是有点困难的.而在虚拟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进行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学习的时候更加有兴趣去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篇2

1 探究与接受

近年来探究教学很流行,大有非探究无以教学的势头.事实并非如此,在教法的选择上,教师一定要从教学内容实际出发,从学情出发,内容适宜学生探究的,就让学生探究,内容适宜教师讲授的,就让学生“接受”.只有多种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平衡互补、相辅相成,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在有理数加法法则和乘法法则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教学有理数加法时,我采用了探究的做法.首先引入了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实际问题:在足球比赛中,赢球数与输球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我们规定赢球数为“正”,输球数为“负”,不输不赢为“0”,那么一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哪些不同的情形?

各小组充分讨论后,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上半场赢3个球,下半场赢了2个球,那么全场共赢5个球,即(+3)+(+2)=+5.

(2)上半场输3个球,下半场输了2个球,那么全场共输5个球,即(-3)+(-2)=-5.

……

由学生探求出两有理数相加的几种情况,然后总结法则.

而在有理数乘法的教学中,我则采用如下方法来说明的:由一系列算式

3×2=6 3×1=3

3×0=0 3×(-1)=?

3×(-2)=?

看出:3×(-1)=-3,3×(-2)=-6.

从而得出正数与负数相乘的结果.由此出发,进一步通过下列算式

(-3)×2=-6(-3)×1=-3

(-3)×0=0(-3)×(-1)=?

(-3)×(-2)=?

看出:(-3)×(-1)=3,(-3)×(-2)=6.

从而得出负数与负数相乘的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到正确答案.接着我告诉学生,这就是有理数相乘所遵循的规律――乘法法则.从以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我可以看出,对于“接受”的知识他们理解和掌握得很好.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利用新理念,改变过去过于强调的接受性学习,突出对问题的探究,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排除接受性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堂课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要因校、因人、因时、因课而定.接受是因为有接受的必要和前提,探究是由于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二者只有灵活运用才能体现虚实相济、平中见奇的教学艺术.

2 补充与舍弃

教材选择的内容及呈现方式,既要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规律,又要照顾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由于学生、教师、教学目标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同一内容对于不同的教学对象会有不同的价值,因此,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便在情理之中.既应认真研究教材的教学价值,不轻易舍弃,又不迷信教科书,大胆创新.例如教学有理数加法和乘法法则时,教材上是采用数轴引入运动情境的,我认为这样不妥.其一,运动时只规定了左右方向,却未规定起始点(即原点);其二,数轴上左右运动使学生晕头转向,尤其是在乘法中,对于时间规定了“现在前”为负,更让学生一头雾水,难怪有学生出现出现(-3)×(-4)=-9[ZW(]张孝达. 学生认为(-3)×(-4)=-9怎么办. 中小学数学,2004.5.的错误.笔者在教学时,借鉴了其它版本教材的做法,把这些内容进行了删改:教学加法法则时,我用学生们都熟知的足球赛的净胜球数引入,让学生思考一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会有哪些不同情形.这样对下面的讨论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而且净胜球数远比教材中在数轴上左右运动更接受学生实际,更易被理解.教学乘法法则时,用一系列算式来引导学生得出法则(上面已谈到),而没有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这是因为笔者认为数学中的联系实际要避免牵强附会,否则会弄巧成拙.

再如,进行有理数运算教学时,用到了去括号法则,但教材中只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笔者认为,去括号法则对于有理数运算乃至下一章中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括号不会去或去不对,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所以在教学时,我给学生补充了此法则,收到良好的效果.

舍弃为补充提供了时间和空间,补充为舍弃填补了空白和不足.二者并重,才能体现取舍得当、高屋建瓴的教学风格.

3 分散与整合

新教材打破了传统的代数、几何的分科,代之以“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大板块,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进行编排,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的展开到高层次的综合,不断深化.但有些知识在结构上表现为松散、跳跃,给教和学带来了困难.

一元一次方程一章中列方程是重点,为凸显方程的应用,教材把对实际问题的讨论作为贯穿于全章前后的一条主线,把解决问题分散于全章.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讨论也始终是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的,即先列方程,再去学习如何解方程.这样不仅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分散了,而且也把实际问题的各类问题情景分散了,而且有种“不会走,先学跑”的感觉.所以我在教学这一章时,打破了教材次序,按方程定义――解方程――列方程的顺序进行.即先让学生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然后再去应用它.这样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章中对实际问题的讨论分散在三节中,只在2.4节安排了“再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选择了三个问题(“销售中的盈亏”“用哪种灯省钱”“球赛积分表问题”).笔者认为,这种“分散”内容,学生不容易找出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遇到实际问题时思路不清晰.所以我在教学方程应用这部分内容时,按实际问题情景分类,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销售中的盈亏问题、利率问题、方案设计问题等等,引导学生探索每类问题的共性,探究出其内在规律,构建模型.当学生遇到不同实际问题时,脑海里马上显现出此类问题的通性通法,解决起来得心应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了解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之后,我顺便给学生举了一个分式方程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关于方程的应用知识远不止这些,既增强了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又对方程应用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篇3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教育;初中地理教学;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170-01

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目的分析

现今,我国的教育方式已经有传统的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初中的地理教学中也充分发挥了思想、地理、实用、时代以及趣味性,体现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当前人类发展的思想、战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对地理教学的变革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给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教学生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包括树立正确的资源关、人口关以及环境关。要明确人类的发展其实就是人口、环境、资源以及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也是符合当代公民的基本条件。为此,我们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不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并以此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让学生充分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想、观念。这也是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首要责任。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

可持续发展中三大要素就是人口、资源环境,资源的分布决定着人口的分布、规模,人们不合理利用资源有造成了环境问题的原因。其中基础是资源问题,核心是人口问题。

1、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了解资源分为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两大类,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有资源危机意识针对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如水资源和土资源,但是在进行资源开发时引起一些污染或是开发过度的问题,我们必须加以注意,节约使用,同时开发一些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等)。

2、人口可持续发展

现今,全球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人口的问题,早在2012年底世界人口就已超过了63亿。人口在不断地增长,但是自然资源却是有限的,这使得资源消耗过渡造成生态环境失去平衡。比如过度伐木、围海造田等。这些情况都明确指出一个问题,只有真正的控制好人类自身的增长,才能够更好的保护环境、资源得到长期利用。

3、环境可持续发展

人类主要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同时人类必须给与自然环境尊重,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如今,人们对自然环境恣意的开发、破坏生态平衡,甚至引起全球的问题,比如全球极端气候、温室效应等,又比如我国黄土高原的沙尘暴天气、蒙古草原的荒漠化等,这些情况的发生都是因为我们过渡开采资源造成的,所以我们必须认真看待资源的保护、开发,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同时也要考虑长远的发展。

4、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所谓可持续发展,即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的利益,并保证符合其需要的能力发展。由此可以说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平等的,其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的平等。首先,当代人间的相互平等,包括国与国、人与人之间都应该享受同等的发展权利,互相尊重。其次,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平等,我们在进行开发资源是也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禁止过度开采伤害到后代们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三、如何实现初中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

1、将可持续发展教育渗透在地理教学中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如何让学生系统的认识可持续性发展,作为教师要从客观的角度系统的讲解人地关系,以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增加可信度,明确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只有学生真正做到这一点,有机结合地理知识和生活实际才能树立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观。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分析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内容,将其渗透到地理教学中。与此同时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课堂教学强化孩子对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

2、将可持续发展教育渗透到课外活动中

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时,教师不可以单一的靠课堂上的教学,我们也可以结合开放式地理教学方法的课外活动,共同树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我们可以通过走出课堂以实际行动展开可持续发展教育。比如征文比赛、专题讲座、辩论赛等加强学生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感。

3、将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来改变学生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行为习惯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的。所以,对学生可持续发展一时的培养,不能只是针对于书本、课堂和学校,也要注重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至关重要,这对学生的未来工作、发展的影响十分重大,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教育也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前提条件,所以,做好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是初中地理老师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马银霞.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新观念的培养[J].文科教学探索,2007(12).

[2] 郄慧芝.刘丽敏.可持续发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11).

篇4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形象地获取知识、激发思维,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虚拟环境中的一名参与者,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技能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该技术将在多方面对传统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一、课堂教学虚拟化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虚拟现实运用于教学的主要方式。

1 三维物体展示

在物理教学中经常要使用一些实物或模型,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使学生理解和感受这些的信息,教师主要采用这样一些方法:①实物展示法。教师在讲台上展示实物或者模型,这种方法存在的一个缺点是由于各个学生所处的位置不同,虽然教师拿的是同一个实物,但在不同位置上学生的视角有所不相同,而且实物不可能很大,有些学生可能就无法观看清楚。②幻灯片或实物投影法。这种方法只能提供立体物体的某一个视角或者某几个视角,学生无法见到提供的图片以外的视角画面。③动画展示法。通过计算机三维造型及动画软件,如3DMAX等,建立一个与实物基本相同的模型,然后通过旋转或移动展示各个视角,因为动画是一个预先设定的过程,是按照线性播放的,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只能让它停止或播放,而不能任意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选择视角。通过虚拟现实,如采用3DMax或其他建模工具,构建一个与实物同样的三维物体,利用虚拟现实编辑器或虚拟现实软件加上交互行为,然后在虚拟现实播放器中使用,学生可以自由旋转,移动三维物体,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对三维物体产生比较全面的了解。

2 虚拟场景的创设

虚拟场景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场景,通过虚拟现实在不同的时间或地点表示出来。在以往,学习情境的创设只能通过教师的言语,图片的展示,或者一些录像,学生大多只能被动地接受,对于一些情境,老师描绘的和学生理解的可能相去甚远,如果让学生通过虚拟场景亲自体验一下,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效果会比单纯的听讲要好得多。在学习的环境创设上,虚拟现实技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以往学生的角色扮演只能在教室里进行,所进行的表演带有很强的为表演而表演的成分,而虚拟现实的沉浸性和交互性,使学生能够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中扮演一个角色,使学生完全沉浸到教学所需要的环境中去。

3 重现历史事件

重现物理历史事件,再现物理历史人物,参与物理历史进程。历史只能是被远眺的过去,无法亲历,无法参与,然而虚拟现实可以重现历史场景和历史事件,把学生带人任何历史时代,可以把学生带回古代,钻木取火、指南针航海、可以和牛顿一起探讨万有引力的奥秘、与卢瑟福一起建立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学生渴求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的最好方法就是亲历和参与,在漫漫的历史进程中,学生可以作为某个历史阶段的一员参与其中,在虚拟的历史阶段,体验特定阶段的文明和特征,真切感受历史文明的进程。

二、实验教学虚拟化

因实验学时有限,按传统的实验模式,学生无法亲身体验全部实验过程,往往是教师为学生完成实验的准备工作如仪器的装配及测试,学生仅仅测量一些实验数据而已,导致实验即使开设出来,也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

篇5

[论文关键词]个体差异;分层次教学;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中专学校并轨招生改革后,学生入读中职学校逐渐由划定分数线变为取消分数线,为了争取生源,各校展开了招生大战。但是随着教学规模的扩大,各种问题也接踵而来。近几年中职教育发展实践一再证明,招生难、就业难、教学难,管理难已经成为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究其根源,不难发现由于中职招生分数线较低,有些学校甚至出现招生“零门槛”,教育背景的不同导致学生水平良莠不齐,而现行的中职教学忽视了学生水平和个体智力的差异性,仍采取传统的“一刀切”模式,按同一标准实施教学,统一课本,统一难度,这必然造成学习过程中好学生“吃不饱”与差学生“吃不了”并存的两难局面,不利于实现既定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更重要的是,这种单一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自然缺乏竞争力,难就业,而“就业难”又会加剧“招生难”,迫使中职招生门槛一降再降,生源质量缺乏保证又最终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从而使其发展陷入某种恶性循环中。由此可见,改革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次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多层次人才是帮助中职学校走出发展困境的关键途径之一。

二、可持续发展观与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明确指出中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提高教育质量则成为最为紧迫的任务。本文论及的分层次教学模式的确契合了这一方针政策。通过分层次教学,既可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培养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又可以使中职学校摆脱现有的发展困境,进入“好就业,好招生,易管理”的良性循环模式,推动中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这一发展观的灵魂。对个人而言,就是提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而分层次教学将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其特长、潜力、需求量体裁衣,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并及时做以调整,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为其今后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可见该模式凸现了“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该模式之下的学生可以享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由空间,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学会自主学习,又有利于素质教育中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

(二)有利于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走出困境,持续发展)

当前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着诸如“学生不愿学,教师很难教,学习风气差”等现象,而分层次教学有望改善这一现状。究其上述问题的根源,不难发现中职学校中教学进度与难度多年不变,教师上课惯于照本宣科,缺乏变通空间,自然缺乏积极性,而面对水平不一的学生,上课也缺乏成就感,这无疑会影响其备课的积极性与上课的状态。而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不同的教学班级,授课难度和进度不一,这种变革为个人授课提出了适时调整的新要求,对教师不乏挑战性,加之分层次教学模式下实施的教师激励机制,无疑有助于激发其积极性与求知欲,主动为个人设定新的发展目标,从而促使教师通过学习或进修提高自己以获得进一步的个人发展。

显而易见,分层次教学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既有助于改变教学风气,也会激发个人的创造性与能动性,增强其责任感与成就感,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实践反复证明教师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分层次教学模式下,学校可合理整合优化教学资源与人力资源,因班级学生水平不同配备不同的师资力量,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与教师授课的积极性,端正学风和校风,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助于拔筹选优,突出优秀学生和优秀教师,从而为学校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毕业生和高素质的骨干教师,这也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以质取胜”的原则,无疑有利于增强中职学校自身的竞争力,树立学校在就业单位和兄弟单位中的口碑,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扩大学校的对外影响力,从而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生存空间。

三、分层次教学模式理论基础与可行性

(一)分层次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分层次教学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班级授课制不易照顾学生个体差异而致使学生发展受挫的弊病。其理论基础一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表明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两个方面,教学唯有从这两个不同的水平的差异出发才能建立学生新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真正手段,而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却忽略了这些差异。二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仅在于个体智能的高低,还在于每个人的职能组合不同,因此,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要采用相同的方法学习,社会和学校都应承认每个人可以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但是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教学计划的整体推进与统一性,未能关注到学生因个体差异具有不同的认知需求。因此,有效的教学应从学生的不同智力程度和认知程度出发,使不同层次上的学生均有进步和拔高的空间,把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变为现实可以达到的水平,使其得到最高程度的个人发展,而这正是相较于传统模式,“分层次教学”所具备的种种优势所在。

(二)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1.分层教学的分类标准

(1)学生分层:近几年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两极化非常明显,呈马鞍型的非正态分布,要么有一定的基础,能轻松完成中职学习任务,要么水平太低,很难完成学习任务,中间状态很少。因此在分班中,可先按专业的不同粗分为二个层次。再根据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动手能力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按教学大纲要求,将其划分为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二个层次,学生依次分为a、b二个层次来进行组班。

分层中要坚持“学生自愿,因能划类,依类分层”的原则。充分的尊重学生意见,师生磋商,动态分层。首先,要向学生宣布上述分层方案的设计,讲清分层的目的和意义,以统一师生认识;其次,教师应指导每位学生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完全由学生自己自愿选择适应自己的层次;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自愿选择的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若有必要,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作个别调整之后,公布分层结果。这样使部分学生既分到了合适的层次上,又保留了“脸面”,自尊心也不至于受到伤害,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学过程、教学目标分层:有效的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a层学生的教学目标可定为要求学生严格按原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并重视强化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保证学生在毕业时有一技之长,能在社会上谋生立业。而b层学生教学目标宜定为要求学生在全面完成原有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向深度和广度方面拓展,并鼓励其报考高一层次学校进行深造。

为适应分层次教学,教学计划相应的调整为二部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包含不分专业的平台课,而专业课程分为一般专业课程、核心专业课程、专业拓展课程。a层b层的学生对应的教学计划不同,同一门课程难易、深浅不同,理论课与实训课的课时比例也有不同。但是由于学生分层其本身就是比较松散的,可调整的,所以在给学生选择学习目标的时候,要综合各方面因素,不能机械的按什么层次的学生对应什么层次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本身也应该是可调整的。结合学分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能力进行选择。即是在一个教学班内,也可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

(3)评价分层:倡导“合格教育”,弱化教育的选拔功能,以合格为度。对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多样化设计。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标准有所侧重。尤其在评价a层次的学生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和方法,闭卷、开卷相结合,笔试、口试、技能操作相结合,也可采用第三者评面谈、自评、提交报告书等形式“替代学分”制等。特别是要探讨不同层次学生成绩的横向比较问题,学生在校期间的评优、评先和毕业时的推荐就业在同一层次中进行比较评比。但考试的多样性不等于随意化。学生的考核主要包括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两部分。对理论的考核要求较低,对实践能力的考核要非常严格。课程成绩的判断要体现很强的实践性和职业特性,坚持“惩罚懒惰、依赖、逃避、不负责任等行为,但不惩罚失败”的原则。

篇6

情景教学初中历史实施方法一、历史学科、初中学生特点及情景教学优势介绍

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事实性、复杂性、借鉴性和人文性等特点,其最明显的特点是叙事性,它涉及到的事物、人文、形象等都是过去的东西,并且是真是存在发生过的。进行历史知识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感”和“悟”两点,“感”注重的是感同身受、亲身体验,“悟”注重的是得出结论、总结规律和得到启发,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了解历史过程,就很难做到以上两点,那么所学到的历史也就是个空架子,没有实际意义。

初中学生注重感性体验,好奇心、求知欲非常强,活泼好动,充满想象力,但是又缺乏注意力,思维不够全面和深刻,如果一味采用“灌输式”教学,不但教学率会非常低下,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很难达到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而情境教学法能够很好地迎合历史学科及初中学生特点,是非常重要且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教师通过引入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情感因素、教学素材等,构建模拟化的历史场景,给学生创造形象的、感性的、活跃的情境体验,不仅使学生更深刻、全面地了解历史知识,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总的来说,相较于其他教学模式,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一,有益于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兴趣是其主动学习的最好动力。而通过教师的真情实感、精美的语言和场景、丰富多彩的现代视听工具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加浓厚;第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情境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亲身感受和深刻总结,不仅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获得历史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满足学生好奇心和动手欲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有助于德育教育的渗透,通过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技术的综合运用,创造出高仿真、具体形象的历史情境,给学生强烈的情感感染和教育启发,更有助于德育教育的渗透。

二、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方法

1.运用现成素材再现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中有大量现成的素材都和历史知识相关,应充分、恰当地运用这些素材来帮助再现历史情境,丰富历史课堂。

(1)历史故事或传说

比如讲授《远古居民》之前,教师可以讲女娲造人、开天的传说并引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渲染独特的历史课堂气氛。

(2)古诗诗歌

比如讲授《贞观之治》时,可以引用王维的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再现当时的繁荣盛世,这种盛世是怎样产生的呢?很自然地引入到新课中。

(3)图片画册

初中教材中附带很多清晰生动的彩图、地图和图表等,生活中也有很多描写历史事件的图片和画册,教师可以在这些图片的基础上展开新课,使得教学更加生动和直观。

(4)高科技技术

如多媒体、互联网、录像、投影等技术应用到教学中,不仅仅能够在听觉和视觉上丰富课堂教学、便于教师陈述,还可以将历史情境非常清晰地再现出来,使历史知识变得更加直接和真实,有助于学生培养历史思维,深化历史知识。比如在讲授《》时,教师可以搜集有关的录像、影视等,如日军随意残杀、活埋无辜老百姓等,在课堂上播放,通过当时的历史再现,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深化学生印象,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和学习。

2.通过语言情境的创设,达到情感的共鸣

语言情境是指通过语言描述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特定情境中。除了运用一些实物素材创设情境之外,教师的语言情境在历史教学中也非常有效。在对一些历史场景尤其是战争场面介绍时,教师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历史场景进行描述,从而将学生带入到当时的情境中。教师在进行备课时,要注意对语言的美化和丰富,使之更加艺术化、更有吸引力。通过艺术的、随意的甚至是夸张的语言描述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

3.通过表演情境的安排,培养学生历史思维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其不同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仅仅通过简单的讲述和传授,学生是无法深刻领悟历史知识的。除了教师自主创设的情境之外,还可以帮助学生自己参与到创设情境中。针对初中学生活泼好动、重视感性体验、充满想象力等特点,可以通过安排学生进行表演、模仿、自我展示等,让学生参与到表演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启发,学会用历史思维看待问题,从而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体验更加深刻。

4.通过课外活动的展开,拓展历史课堂教学内容

除了课堂上的情境创设之外,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真实的场景更加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能够很好地扩展课堂教学知识、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学生在课堂所学知识更加深刻。教师经常组织课外活动,例如,定期举办古诗词学习比赛、历史短剧表演比赛、举办历史书画展览;经常组织学生观看历史纪录片、听取革命前辈或历史学者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圣地、陈列馆、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历史遗址等,不但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升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充分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更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对历史知识的深刻掌握。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要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不断创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情景教学模式具有非常远大的意义。教师可以利用现成素材创设情境、语言情境、表演情境、课外活动等情境教学方法,促进历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历史教材 学生能力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078

历史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在学生心中的神圣性不言而喻。当然,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广大教师应告别“教教科书”的旧认识,树立“用教科书教”的新思想。但无论如何,初高中历史教材还是存在着质的差距,那么,初、高中历史教材到底有什么不同,我们面对这样的差别应该具体做些什么呢?

第一,教材的编写体例不同,要求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初中历史教材是“通史+主题”的形式,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进行编排。高中历史教材则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原则对知识体系进行了组合,以“模块+专题”形式构建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在必修部分,新课程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分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

这种改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深度,但也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对知识基础极薄的学生来说,难以有条理、完整地归纳知识,难免觉得零散、混乱。所以,为了便于学生弄清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高一老师应指导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全方面、完整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按单元构建知识结构图。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可能发现从未意识到的知识间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克服遗忘,而且可以加强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实践表明,学生自己制作知识结构图,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思考,有利于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二,考察标准不同,要求师生改变教育和学习方法。初中测试重知识轻能力,对知识的要求多停留在了解和记忆层面,学生划书背书这种“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是很有成效的。高中测试则重能力,新课改下的历史思维能力有:阅读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历史事实的能力;运用已知信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简言之,高中学生应注重从史料出发的概括、比较、联系、讨论等探究性能力的培养和历史思辨方法的训练。

这种改变使得高一教师必须放弃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要求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完成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的转变过程。高中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实际上要求高一老师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真正学会学习,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为此,高一教师应使课堂教学活起来,使学生积极发表见解,愿意和同伴探讨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提高交流和表达能力。

第三,教材叙事方式不同,要求教师对学生探究做出适合学生认识水平的灵活指导。初中教材偏重历史事件的过程,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则要求理性分析,系统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条件和意义、作用、影响,有一定深度。

这种改变使学生有充分的探讨余地,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但探究过程也对教师的引导提出挑战:如何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高中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比较枯燥、深奥、抽象,所以高一老师应注意避免过于专业化和学术化,尽量以具体历史事实和时代背景交待有关内容,教学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以降低难度。

第四,历史资料形式不同,要求教师在学生分析材料时做出方法指导。初中历史教材注重人物的介绍、事件的故事性,感性描写,具体生动。高中历史教材增加大量的原始材料,包括地图、照片、简图等非文字性史料,也包括各种私人、官方的档案记录、史学研究的成果等文字资料。这些材料在内容上既有一致的,也有相互冲突的。换言之,初高教材中许多内容看似是重复的,但初中教材似乎重视“面”的铺开,内容简明扼要,而高中教材则更重视“点”的突破。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求多视角、多层次地理性地思考和分析问题,训练学生对史料的敏感性,培养学生鉴别和评价史料的能力。

这种改变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能力呢?实践表明,讨论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高一历史教师应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创设讨论的情景,鼓励学生争论,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而是要予以肯定和鼓励,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过程。

第五,学习内容侧重的不同,要求教师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课程内容上,初中课程重中国史,轻世界史;重政治史,而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相对薄弱。初中三年,仅初三学年学习世界史,占初中课程内容的1/3。而高中中外历史权重大致相当,若加上六个选修模块份量,世界史的总量则超越中国史。同样,经济文化史的比重也很大。

这种改变要求教师加强专业进修。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我们只有通过专业书籍的阅读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

篇8

一、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下学习历史

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者带来疲劳。”初中历史新课标强调教学的情趣化,我认为就是要在课堂上创造一个逼真的历史环境,让课堂充满趣味,历史教学如果没有情景,教学就会伦为干干巴巴的学教,学生很难产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自然产生不了高昂的情绪,也不会处于智力振奋的内心之下,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怎么能真正落实情感教学目标,因此必须改进。历史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要根据课程内容而定,是为课程内容服务的,它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彩的,采用的手段也可以多种多样的,但这绝不意味着每一节课要创设的教学情景越多越好,越花梢越好。创设教学请景一定要根据课题中心的需要来选择,有明确的目的性,要节省高效。创设教学情景的目的是辅助学生的学习,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情景要生动有趣,切合教学内容,符合学习受众心里,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引导学生从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观察、发现、思考、探索,从而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实现全面发展。

二、提出问题,在寻找答案过程中学习历史知识

提出问题是学习的第一步,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是从“提问”开始的。探究性的提问是教学的精髓。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间以下两点:1、所提问题要有启发性。启发性的提问能引领课程推进、帮助学习打开思路,激发创造性思维,使学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2、所提问题难易程度要造中。探研性问题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学习的知识面和认识能力。问题太简单,没有桃战性,激发不了创造性思维,问题太难,又会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可以采取讨论的方式进行。讨论的问题在有开放性,不限制材料的范围,不限制观点,不对观点进行价值判断。开放性的讨论会刺激学生,萌发新奇的灵感,促进他们去创造性地思维,促使他们发展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要讨论的问题,教科书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要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相关的资料,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问题,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交流辩论,集思广义,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这是一个完整的心智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