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范文
时间:2023-08-20 15:0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關键词:微观经济学;理论应用;会计学领域
Keywords:microeconomics;theoreticalapplication;accountingfield
中图分类号:F0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1-0187-02
0引言
微观经济学最早发源于西方,二十世纪初才渐渐传入我国。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中心问题就是价格问题,并且主要研究个体或者个人的经济行为。微观经济学对所有权状况以及资源配置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在学术研究的深入下,微观经济学理论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的经济问题当中,例如:会计、金融、人力资源等。当前,着重讨论微观经济学理论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
1微观经济学理论研究
微观经济学又称小经济学,即所谓的个体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主要是研究以个体或者个人为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还深入研究了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市场机制和资源配置,并且提出了微观经济学理论对市场失灵的看法和纠正,积极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个体的经济过程。总的来说,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中心思想就是使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其中,微观经济学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了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等。
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其中包括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总的来说,微观经济学的本质问题就是对于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并且能够解释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优化配置,来尽可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消费的欲望,从而提高人们在生产方面的作用。在微观经济学中,不论是消费者理论还是生产者理论都是根据资源优化配置联系在一起的,而市场理论也充分的证明了政府无形的手的有效性,同时也讨论了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关系。在微观经济学主体中,主要包括了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等模块,这样分析就可以大体得出微观经济学的脉络。微观经济学从资源稀缺的方面考虑,认为所有个体和单位的经济行为准则都应该在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并且使有限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当然,要想获得最大的效益也必须考虑个人和单位所需要的条件。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消费者及其家庭都要根据各种商品不同的价格来进行选择自己适合及偏爱哪一种产品,在自己有限的收入的条件下,能够有能力购买该商品,并且获得一定的收益或者说能够满足自己一定的需求和欲望。消费者及其家庭对商品的选择过程和结果都会影响商品的价格,而市场价格又处于一个波动的范围,因此,市场价格的变动又会对商品的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各种商品及其劳务都是由厂商决定的,因此厂商是商品的供给者,厂商的目的就是在于利用最小的投资和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品量,从而获得最大的收益,促进厂商的发展。一般来说,厂商的决策又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即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价格变动,从而间接的影响到家庭及个人的收入。不管是家庭和个人还是厂商都是根据市场的变化来执行最终的决策,也是这种决策在市场上通过供求关系表现出来,通过价格变动进行有效的协调。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最终任务就是研究市场机制和作用,均衡市场价格,考察市场机制是怎么通过个体和单位来进行资源最优配置并且取得一定的效益。微观经济学也是市场机制的经济学,以价格变动为中心,称为价格理论。除此之外,微观经济学还考察了市场机制失灵,政府是如何发挥其作用进行有效干预。例如:在经济学历史上,马歇尔计划,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和凯恩斯主义都充分的说明了政府的干预对市场机制的影响和作用。
2微观经济学理论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2.1产权和市场失灵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
根据上文所述,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中,市场理论在理想的假设条件下对市场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以便达到最大程度的收益。但是,在现实情况下,那些理想的假设条件往往是不存在的,所以市场机制也不能够正常运行,也不能达到有效的资源配置,实现最大收益,同时也导致了生产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一般来说,最严重的市场失灵源于有限的资源不能配置和资源的产权不够明确,产权理论的相关专业研究人员表明市场机制正常作用的基本条件就是明确产权,使产权能够明确并且可以转让。产权是有效利用、交换、保存、管理资源对资源进行投资的先决条件。产权理论表明,私有企业的常人有权享有剩余的利润,并且利用激励机制去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益。没有产权的社会是一个效率低下、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的社会。当然,能够保证经济高效发展的产权具有明确性、专有性、可转让性、可操作性。
合理利用产权原理,能够清晰分析出企业中会计造假的一定原因。从企业的产权关系来看,我国国有资产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下,整个企业没有明确的投资主体,也没有实现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更沒有使资产、人、事之间进行合理规划的管理。由于产权关系界限的模糊,绿色会计理念应运而生,所谓的绿色会计就是将会计要素记录到会计报表中。绿色会计可以根据自然资源的特殊性,利用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等理论,采用成本和效益的分析法来进行会计表达。绿色会计的重点在于会计报表的记录上,只有进行严格的绿色会计披露,才能有效的对企业的资本支出和收入进行记录,并且综合分析。
会计市场的交易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交易,即会计信息的交易。会计市场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包括:会计信息的公共性;会计信息的外在性;会计信息的不充分性。其中,会计信息的公共性,就是指会计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属于公共物品,可以供所与人使用的东西。会计信息的公共性在证券市场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另外,会计信息的外在性,也叫做外部经济的影响性,是指一个经济行为对其他的经济行为造成的影响。最后,会计信息的不充分性是指市场机制提供的信息,对交易事项能够有所帮助的信息要素。由于会计信息的特点和属性以及市场本身所具有的不完善机制,就要求政府必须进入会计市场并且充分发挥其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
2.2委托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
在会计学领域中,委托关系是从事某种活动而产生的一种契约关系。在经济生活中,主体是人们,因此,在互相依存的经济整体中,需要某一个决策者做出相应的决策并且彼此产生影响。而在经济生活中最典型的就是委托关系。委托关系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与财务会计相关的委托关系;第二,是与管理会计相关的委托关系。在管理会计中,通过各个单位、成员和委托关系来充分发挥会计的作用。委托在会计理论中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表明了会计学在激励机制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会计信息方面的能动作用,激励问题在委托中处于核心地位,包括了对人的激励,也包括了对委托人的激励。只有在委托人和人之间进行合理的激励,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双方的经营成果,达到最大收益,实现双方的共同目标;第二是在会计的相关制度中强调的风险分担的重要性,委托具有分享原则,也就是委托人与人之间必须共同承担风险和收益。但是,风险一般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很难被人们所预测或者控制,一般都是在人们完全没有预测的情况下发生。所以,当委托人把经营风险交给人时,要积极调动人的热情,不能对人实施压力作用,使人心理发生变化。正确的做法就是使风险和收益之间达成科学合理的平衡。另外,委托关系在管理会计中的具体应用有责任预算的编制、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间接费用的分配、责任中心的业绩考评。总的来说,委托就是将左右着的资产根据其意愿和相关的条件委托给人经营,实质也展示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事实。
3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稳定发展,对经济的学术研究力度也在不断地加深,不管经济是衰败还是繁荣都属于一种经济现象,并且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经济程度和经济发展状况。学术领域间存在着相互交融的现象,对于不同的经济情况和现象有着不同程度的融合和相互作用,在新形势下,微观经济学理论在会计学领域中更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作者:周一然
参考文献:
[1]陈淑华.会计信息的经济学分析[J].财会通讯,2010(06).
[2]王铁林.论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与信息经济学理论的借鉴与融合[J].财会研究,2010(05).
[3]陈汉文,董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述评——基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范式[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篇2
在经济学领域,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大领域。
理论经济学是论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各个经济学科提供基础理论。理论经济学通常称为一般经济理论,它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个分支。这样的经济学和数学有很大的关联。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是现在大多数人所学的经济学,具有6个二级学科: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也有一部分学校新增了新型专业,比如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开设的网络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开设的企业经济学等等。
应用经济学是以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统计学等理论为基础的应用性社会科学学科。它主要运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该专业着重面向各大金融机构、证券公司、金融监管部门及大型企业培养所急需的、兼备较强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应用能力、高素质、国际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田宏老师告诉大家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包含的二级学科有:国民经济学、国防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经济学、数量经济学。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评估结果按照“精准计算、分档呈现”的原则,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A+,A,A-,B+,B,B-,C+,C,C-公布。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理论经济学中,参评高校共计90所,在此列出了其中一部分,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A+ 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
A 北京大学、南开大学、
A- 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
B+ 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吉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B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深圳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
应用经济学中,参评高校共计90所,在此列出了其中一部分,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A+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A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
A-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篇3
关键词:会计准则 制定 演化经济学
Paul A.Volcker(2001)指出,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依赖于会计准则、会计与审计实践以及立法和管制,而后两部分可以归纳为会计准则的实施问题。可见,高质量会计标准即会计准则是生成高质量财务报告的基础,实施有力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是生成高质量财务报告的保证。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的爆发,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关注。
一、会计准则制定研究述评
(一)会计准则制定基础(导向)会计准则制定基础也被称作会计准则制定导向,其涉及了在会计准则范围内的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在国外倾向性的观点是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优于规则基础的会计准则。Mason,Gibbins(1991)认为,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从总体上优于规则基础,更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如果会计准则是规则导向的,那些期望在会计准则上获取自我利益的组织,就有了可以进行“对策”的目标与方式(Lys、Vincent,1995)。Engle(1999)阐述了管理者利用会计准则形式规避经济交易实质的行为。安然事件后,国外对会计准则的原则基础和规则基础的研究可谓数不胜数。Nelson等(2002)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得出结论,从业者包括公司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更偏爱具体的会计标准。Dye(2002)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Nelson的观点。Nelson(2003)通过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及审计师的问卷调查得出结论,会计准则越具体,管理层越可能通过交易进行利润操纵oWebster,Thomton(2004)以加拿大资本市场为例,发现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及其所赋予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空间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盈利质量。我国会计学者对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讨论主要是在安然事件之后。葛家澍(2002)对会计准则制定基础作了一个概括性描述,他认为制定一项高质量会计准则,其指导思想是规则基础还是原则基础,是一个有争议而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回答的问题。关于“原则基础或规则基础哪个更优”的讨论研究文献有很多。如平来禄、刘峰、雷科罗(2003)从自利经济人假定出发,推断出:如果准则是规则导向的,这表明那些期望在运用会计准则中牟取私利的人就有了可借鉴的方式;如果采纳原则导向不给定具体的政策界限,当存在利益冲突时,最终只能诉求道德操守,这显然有违经济学自利经济人的基本前提,其长期有效性程度也值得关注。同时吸取原则和规则的优点,以目标为导向制定我国会计准则(路德明、邱昱芳,2003裘宗舜、李栗,2004;林钟高、韩立军,2005;张美霞,2005),他们认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出的“目标导向”为最优的制定模式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但同时吸取原则和规则的优点,以目标为核心制定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准则这种思路是可取的。从会计监管的视角,洪剑峭、娄贺统(2004)提出,会计准则的制定基础与会计监管的有效程度相关,准则基础的变迁应该与具体的会计监管环境相适应。基于政治学视角,张力、陈许高(2007)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导向的内生性、会计准则的形成机理及财务舞弊行为的责任认定等角度探讨了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选择,认为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这些研究多是从理论层面进行规范分析,没有取得严格的实证证据作为支撑。魏明海(2005)从理论推演和数据实证两方面得出结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要选择基于原则基础的规则基础。
(二)会计准则制定主体Carey(1969)反对将上市公司会计规则的制定权赋予联邦贸易委员会这个政府管制机构。以GeorgeMay为首的,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合作的专门委员会(A special eomnnttee On co-operat ionwith stock exchanges)1932年向股票上市委员会提交了一封信,该信建议纽约证券交易所应要求上市公司遵循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应当由包括公司管理人员、律师、会计师等的专家委员会经过研究后确定(Zeff,1972)。Nolan(1972)认为,众多的规则必须由像FASB这样的机构来制定。Most(1986)提出,会计准则应该由一个研究型组织制定,一个合适的研究型组织应该包括学术界的优秀人才,并得到职业界和产业界的资助。我国关于会汁准则制定主体的大部分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完全由政府及相关机构制定会计准则。按照“无知之幕”的要求:准则制定者应该是毫无自身利益要求的无利益关系人(薛云奎,1999)。陈冬华、陈信元(2003)在对世纪星源案例的研究中发现,会计会计准则的制定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关乎利益协调的政治问题,利益相关者应参与会计准则制定。纂好东、杨志强(2003),吴联生(2004)的实证调查数据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大都赞成利益相关者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基于博弈分析,林钟高、韩立军(2005),高筠燕、卢锐(2005)指出,政府在准则制定权的博弈中处于强势地位,会计准则制定权合约配置应以政府为主导、民间机构为辅助的结合方式。王建新(2001;2005),张嘉兴、张俊民(2006),宋英慧、高铭(2007),李宁(2007),李桂荣(2007),林钟高、徐虹(2007)也分别从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博弈视角、游说视角、创造性会计视角、熵理论视角进行了研究,结果也表明利益相关者应该更广泛地参与会计准则制定。但是粱爽(2005)运用产权经济学等理论,分析了有效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具备权威性、效益性和公正性的特征,得出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财政部会计司)是一种有效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结论。刘浩、孙铮(2005)从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所有权理论出发,对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归属提出经济解释,为了遏制经理的的“特定控制权收益”,政府拥有了会计准则的制定权,而经理仅拥有了在会计准则框架内做出会计判断的权利。
(三)会计准则制定程序杨有红(1999)认为,将经济后果博弈机制引入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并建立高度标准化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由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的博弈机制缺乏独立性(王建新,2001),在这种博弈机制下,准则的博弈程序流于形式,征求意见往往难以得到重视,即使得到重视也难在准则中有体现。在借鉴FAsB和IASB的会计准则应循程序的基础上,2003年财政部颁发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从此,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分为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和阶段四个阶段。遵守公开的应循程序,对拟立项的准则公开讨论意见稿或举行听证会,并将有关的问题、原则和方法、相关理论等全部加以公开,在
转贴于 制定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让各利益集团参与并发表意见(裘宗舜、韩洪灵,2003)。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林钟高、徐虹(2007)提出,建立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反馈系统,让会计准则制定能够更多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些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向利益相关者公开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程度仍然不足。在会计准则制定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较多地采用了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进行研究,代表性的理论有交易成本理论、契约理论、产权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运用这些理论研究会计准则制定问题,有利于得出更清晰的结论,但这些理论属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新古典经济学是以经典物理学的力学方法为基本的分析方法,以简单的均衡决定论来分析复杂的经济问题。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黑箱理论将企业简化为一点,并在给定各种偏好、技术、制度等参数的情况下,静态地对经济过程进行分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恰恰是这些给定的参数,对企业及经济的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经济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涌现势必要求会计准则随之演化,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然而新古典经济学的以原子论和机械力学为隐喻的静态均衡分析方法并不能真实地表现会计准则制定基础、主体、程序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不能反映外界环境变化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所以,使用传统制度经济学方法很难对会计准则制定进行动态分析,于是也就难以制定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演化经济学理论是针对动态过程的演化分析方法,以此为基础对会计准则制定进行研究将是一种崭新的思路。
二、演化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
(一)传统的演化经济学思想 在早期的经济理论中,演化思想就大量存在。马克斯把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视为一种动态的演化体系,这种演化的动力来自于他提出的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即生产力的发展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马歇尔(1948)曾指出,“经济过程是动态演化的,经济学家的麦加(Mecca)应当是经济生物学……。”凡渤伦在《有闲阶级论》中提到了社会经济系统的演化思想,1898年,在他著名的论文中“为什么经济学不是一门演化科学?’宣布了制度主义的“演化经济学”研究议程。另外,熊彼特在其《全至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一个旨在解释经济变迁和社会进步的演化经济学框架。阿尔钦在《不确定性、生物进化与经济理论》一文中,以其特有的理论视角,对经济演化理论做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中提出了“社会秩序可以自发或自由演化”的制度演化学说。
(二)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发展 1981年博尔丁出版了《演化经济学》,1982年纳尔逊和温特出版了《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标志着现代演化经济学的诞生。进入20世纪90年代,有关演化经济学研究的文献激增,1991年,《演化经济学》杂志正式诞生,同时,主流期刊也对有关演化经济学的文章充满兴趣。2011世纪90年代以来,演化经济学方法及其理论在技术创新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学者们针对学习、模仿等技术扩散过程,经验的渐进积累过程以及学习模式等问题构建了演化模型,并由此建立了从微观范畴到宏观领域的技术创新理论。此外,演化经济理论在社会规则和制度的起源与变化、经济演化过程中的路径依赖现象、技术的变化及其对人口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动机及其理解等方面的研究,也在不同层次上展开了。同时,一些诸如自组织理论、演化博弈论、实验经济学、混沌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等分析工具也在演化经济模型中不断涌现,使得研究对象的发杂性与分析工具之间有了很好的一致性(陈劲、王焕祥,2008)。2000年波茨出版了《新的演化微观经济学——复杂性、能力和适应性行为》,该书是演化经济--学领域内最早的一本个人专著,其建立了一个以“连接为基本分析范畴的演化微观经济学框架。这些研究的发展趋势表明,演化经济学理论已经成为分析和描述复杂经济现象和研究制度变革发展的重要理论。
三、会计准则制定的演化分析框架
篇4
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思路具体措施
一、当前的课堂教学方法的效果
目前,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我国本科生攻读经济类硕士、博士学位的必修课程。它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学生的专业素质的进一步的深造。而作为西方经济学两大主干之一的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在研究视角、思维方式、基本理论和学科前沿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从我国各高校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情况来看,应该说,我们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这个学科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容易出现“填鸭式”灌输教法,一节课从头到尾都是老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谈理论、画图表、讲模型、推公式。其现有课堂教学方法表现为:教学手段上已经基本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但课件内容以教材为主,教学素材来源单一;授课方法以“灌输式”为主,师生互动较少,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角,其中案例教学法以小案例为主;教学内容上不注重课程铺垫,缺乏经济史方面的背景介绍,侧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解而轻视理论联系实际,偏重主流经济学而忽视非主流经济学。
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目前的宏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普遍存在着课堂较为枯燥、学生主动性较差、参与程度比较低的状况。虽然学生能够掌握大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但难以建立较强的宏观思维,容易混淆当今宏观经济中各流派的不同观点,这就造成学生的基本原理运用能力较差,无法较好地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因此,有必要对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创新,提高课堂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思路
1.实施创新型的教学方法
所谓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就是在基本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型的符合课程与实践要求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不同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包括谈论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等。
具体而言,就是在基本概念和原理教学以传统的“灌输式”为主的基础上,一方面积极探索谈论式教学法和参与式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这有利于强化教学活动中的“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教师由“讲解者”到“组织者”的转换。另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实行穿插式案例与综合案例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方法。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讲解中,穿插一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使案例与理论相互印证,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综合案例在某一章或某几章的理论问题系统讲授之后,有意识选取所涉及问题跨章节的综合性案例让学生加以分析、讨论并总结,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复杂案例的综合能力。
2.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在教学内容方面着力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具体表现在实施案例教学、多样化教学素材、强调宏观思维的构建、重视经济史的渗透及加强非主流宏观学派观点的融合。这主要体现在备课和授课两个环节。
在备课过程中扩展课件素材的来源,丰富课件内容。具体包括课件素材(尤其是视频素材)、讨论资料、案例以及宏观经济史和其他流派的核心观点和理论。
在授课过程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主要表现为:首先,要树立宏观理念,构建宏观思维,这有利于学生把握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思维方式;其次,实施穿插式案例和综合案例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法,使案例与理论相互印证,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再次,通过经济史方面知识的渗透,加强课堂的经济学铺垫,以提高课堂的生动性;最后,适当增加非主流学派的理论,通过主流宏观经济学与其它非主流学派观点的对比,增强学生对于核心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及相关理论的运用。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具体措施
1.完善课件内容,丰富教学素材。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的新型教学方法,将图、文、声、像高度集成于教学中,具有扩展信息量、节省时间、活跃课堂气氛的优点。这有利于提高信息传授的效率和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因此,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要抛弃“教材照搬”的课件,拓宽课件素材的来源渠道,在课件中补充视频、音频等新型素材,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2.探索谈论式教学法和参与式教学法,提高课堂参与程度。参与式教学法和谈论式教学法是相对于“灌输式”教学法而言的,强调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发挥其主体意识。具体做法是在课堂上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课后自己去查资料,整理、分析、总结,形成个人观点,并展开讨论,从而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实现教师由“讲解者”到“组织者”的转换。
3.通过案例教学法,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案例教学法中,实行穿插式案例与综合案例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方法。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讲解中,穿插一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案例与理论相互印证,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综合案例在某一章或某几章的理论问题系统讲授以后,有意识选取所涉及问题是跨章节的综合性案例让学生加以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复杂案例的能力。
4.构建宏观思维,重视经济史的渗透。由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学生往往在学的过程中感觉抽象、枯燥、晦涩难懂,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经济学”铺垫。首先要树立宏观理念,构建宏观思维。这可以通过GDP、CPI、失业率等概念和二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的构建和扩展等理论以及IS-LM模型和AD-AS模型等实现。其次要讲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史。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诞生,到六十年代货币主义的兴起,再到七十年代“滞胀”现象的形成,导致新宏观经济学、供给学派和公共选择学派加入到反凯恩斯主义的战斗中,最后在七八十年代新凯恩斯主义、新制度经济学以及奥地利学派等在宏观经济视角和研究方法方面的突破。了解这段历史有利于学生树立一个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5.适当增加非主流学派的理论。现代宏观经济学是在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理论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它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时尚不能有效地解释宏观经济现象,解决宏观经济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讲解主流经济学观点外,还应该尽量融合其他流派的观点,如新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剑桥学派等。
参考文献:
[1]江秀辉,李伟.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重视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J].科学大众,2008,(12).
[2]江秀辉,李伟.在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中注重经济学思想培养[J].科学大众,2009,(1).
[3]林霞.浅谈西方经济学的几种教学方法[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篇5
关键词:市场调节政府调节 市场失灵经济法经济学
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家(政府)与市场是一条永恒的主线(郑秉文2001)。政府与市场问题的实质即是确定政府与市场的合理界限。确定“合理界限”的过程也即是政府调节(“看得见的手”)与市场调节(“看不见的手”)之间的协调过程,这种协调最终产生了“经济法”这一相对民商法、行政法等传统法律部门更新、更具有交叉性的独立法部门。对某个法律规则,法学家侧重公平,经济学家侧重效率。而在现实的生活中,公平与效率都是社会追求的目标,立法者需要做的就是如何使法律的制订能更好地协调公平与效率,这也是经济法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
一、经济法概念的来源和本质
当代法学家认为,经济法是调整特定经济关系即物质利益关系的,其目的在于为各个经济法主体之间物质利益的合理分配提供法律保障(杨紫煊2001)。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很多时候,市场调节不能达到公平目标,或者市场调节之下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可能具有效率,但在政治或道义上却有失公平,难于接受。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政府来调节,一方面配合市场实现效率,另一方面在经济主体之间进行收入或商品服务的再分配,以实现公平。政府的干预行为往往需要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并依靠法律来保障其实施,这也就形成了经济法产生的前提条件。
二、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解释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和理解经济法的产生,首要的概念即是18世纪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提出的“看不见的手”。该原理指出,当个体自私地追求个人利益时,他好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而去实现公众的最佳福利。其结论是:政府对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的任何干预都必然是有害无益的,对经济生活应当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这种理念到19世纪末仍然在西方社会占支配地位。
在经济学理论中,所谓“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就是指所有的物品和劳务都能按照市场价格自由地以货币形式进行交换,然而在现实社会中,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一般说来,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没有一种经济能完全依照“看不见的手”进行,每个市场经济都会遭受不自由、不完备之苦,从而导致过度的污染、失业、贫富分化等。也就是说,市场不是万能的,总有失灵的情况,因而不得不依靠政府的调节作为一种补救,从而导致经济法的产生成为必然。
具体地说,市场失灵有四种基本原因:市场势力、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品(Pindyck & Rubinfeld1998)。
(一)市场势力
在经济学理论中,“看不见的手”的运作前提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现实经济生活中,完全竞争主要存在于一些农产品市场(如小麦,玉米市场)。由于产品之间没有差异,生产者进出这个市场没有限制,加之每个生产者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小,根本不能左右市场价格而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price-taker),这使得农产品市场成为完全竞争市场。然而,相对这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却更为普遍。交易的一方由于占有某种优势往往具有一定的定价能力,而不是由需求和供给来决定价格,这即是市场势力。即便是同一类产品,产品之间也不会毫无差异,而生产者要进入某一个市场也并不是完全自由的(比如存在规模经济使得初始投入非常大,或者有人为设立的障碍),因此,自由资本主义必然会走向垄断资本主义。垄断恶化了竞争环境,仅仅依靠“看不见的手”不能纠正其弊端,因而必须采用“国家(政府)干预”的办法,这构成了经济法产生的基本前提。
市场势力反映在经济立法上,表现为要求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最重要的就是反垄断,其法律的表现是:经济法的核心内容就是反垄断法。也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学者们一般都把美国于1890年颁布的以反垄断为内容的《谢尔曼法》看作是历史上第一部经济法。
(二)信息不对称
古典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假设是信息是完全的,人是理性的。而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信息往往具有稀缺性,是不完全的,人的理性也有限度。交易双方不可能对面临的有关经济变量拥有完全信息,总有一方要比别人拥有更大的信息量,这就造成了“信息不对称”。同市场势力一样,信息不对称也是很多经济活动的特点,是市场固有的特征,靠市场自身不能弥补,而经济法则在《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做出了弥补性的规定。
例如:按照《商标法》的有关规定,商标的保护期限为10年,且许可对此做不限次数的续展。这就从法律上给予了“驰名商标”或者“老字号”充分的培育期,使得生产销售者可以培育出一个良好的“市场信号”。从法律的角度说,商标法保护了商标的专用权;而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商标法实质是保证了生产者提供给消费者的这一“市场信号”的有效性,补救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市场失灵。
(三)外部性
经济学中的外部性是不直接反映在市场中的生产和消费的效应,可以是负的或正的。负的外部性又叫“外部不经济”,指生产或消费给其他人造成损失而其他人却不能得到补偿的情况,如大气污染;正的外部性又叫“外部经济”,指生产或消费能给其他人带来收益而其他人却不必进行支付的情况,如教育。在经济法中,最能体现外部性关系的是知识产权法。一般说来,知识产权所保护的智力成果具有正的外部性,一个智力成果在给更多的人带来福利的同时,在客观上伤害了发明者或所有人的积极性,使得他们缺乏动力去进行不能带来利益的发明。另一方面,经济学家已经证明,技术创新是比资本积累更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那么保护创造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
反垄断是经济法的核心内容,但并不是一切形式的垄断包含其中,知识产权法的实质就是为发明创造者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享受一定程度的垄断提供法律的保障。具体地说,由于发明对人类的福利可能有很大的影响(即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在不破坏发明者创造积极性的同时,应当保证人类享用发明带来的福利,因而在《专利法》中明确规定发明创造具有时效性。按照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在专利权人享受专利权20年后,该项专利将进入公共领域,不存在续展的问题。《著作权法》中也有类似的规定。《商标法》虽然也规定了商标的时效性(注册商标的有效期是10年),但也同时规定在注册商标有效期届满时可以续展。在知识产权的范畴中,关于商标权问题法律作出不同于专利权和著作权的时效规定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就比较容易得到答案。这是因为在商标的问题上,有关时效性的规定对“信息不对称”比对“外部性”更有效,使用了若干年的“老字号”或者“驰名商标”通过向消费者提供更可靠的“市场信号”来弥补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缺陷。
(四)公共品
公共品是正外部性的一个极端情况, 它指的是这样一类商品,即将该商品的效用扩展于他人的成本为零,因而无法排除他人共享。公共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指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的消费者提供这种商品的边际成本为零。非排他性指把没有支付费用的人排除在消费之外是不现实的,如国防。由于有很多的人可以不用支付费用而得到公共品的好处,成为“搭便车的人”,所以私人往往没有提供公共品的积极性,因而需要有政府的介入以鼓励公共品的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可以动用它的征税权力向消费公共品的公民征税,以支付公共品的费用,在法律上体现为税法。税收历来是国家财政的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税法为国家实现其职能提供了法律保障。
当然,税法除了保证国家对纳税人征税,补偿政府所提供的公共品的价值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即进行收入的再分配,用法律的手段调节收入差距。事实上,即使是最有效率的市场体系,也可能产生分配不平等。市场调节之下的收入分配在政治或者道义上是难以接受的,这是市场本身的弊端,而政府可以通过税法,特别是在所得税方面采用的累进税制来进行补充。依照我国税法的规定,所得税具有累进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个人所得税中,通过实行累进税率,对高收入者按更高的税率征税,相对低收入者而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税后个人在收入上的差距,实现公平、正义。
三、结论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市场存在着本身不能纠正的弊端,“看不见的手”不是万能的,所以,需要在市场体系中加入另一只“看得见的手”―――政府调节。法律反映了在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统治阶级或人民的意志,以确认、保护他们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张文显1999)。传统民商法的核心思想是意志自治和契约自由,正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哲学思想上的个人本位理念和经济上自由放任主张的反映。而另一方面,如果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中只存在政府调节这一“看得见的手”,那么反映在立法上,则(经济)行政法足矣(潘静成、刘文华1995)。当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双管齐下,共同维护社会经济的发展时,体现在国家的立法上就产生了经济法。
同时,经济学理论还能够指导经济法的发展,法律的规定在体现“公平”的同时,也符合了经济活动中的效率要求。经济法是为了确定经济法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而确定权利与义务的界限是否合理,一个重要的指标是看法律的有关规定是否能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从这个角度看,经济学也为经济法的发展和修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潘静成,刘文华.中国经济法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杨紫,徐杰.经济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刘瑞复.经济法学原理[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张文显.法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冯大同.国际商法[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6]Robert S. Pindyck & Daniel L. Rubinfeld .微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版).
篇6
内容摘要: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确立了现代经济学形成、演进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勾勒了完全竞争经济条件下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协调一致的理论框架,论证了个体经济单位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路径,反映了完全竞争经济内生的经济高效率,奠定了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石。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学 私人利益 社会利益 一致与背离
命题的提出: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
“看不见的手”的著名论断,是斯密在论述自由贸易和自由经营的主张时提出的,是对经济自由主义深层次的说明。斯密(1972)表述到:“由于每个个人都努力把他的资本尽可能用来支持国内产业,都努力管理国内产业,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高程度,他就必然竭力使社会的年收入尽量增大起来。确定,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是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这段著名的论断成为对经济自由主义实现公私利益协调的经典论述,斯密说明经济自由条件下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一致性。经济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论证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模式是资源最佳配置的唯一方式,说明该模式在推进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增进社会福利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所谓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模式,指的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都受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的自发调节和支配,无需国家(政府)的计划和调控。国家的经济作用仅在于保护社会不受其他独立社会侵犯;严正的司法机关保护公民合法权利;建设并维持公共事业和某些公共设施。换句话,充当私人资本的警察和守夜人。
当代经济学家将斯密上述思想发展成为一个更加精致的“原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给定一些理想条件,单个家户和厂商在完全竞争经济中的最优化行为将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实际上,从更一般的意义上来说,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结论是:任何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同时,任意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也都可以由一套竞争价格来实现。
命题的展开: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一致性的基础
《国富论》中“看不见的手”调节了个人和社会、私利和公利之间的关系,具有经济调节的职能,描绘了完全竞争性市场的理想状况。后来的学者一般认为“看不见的手”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市场提供一个由私利追求通达公利最大化的路径。公利(或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路径在斯密研究的逻辑体系中建立在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经济自由主义条件下的协调与一致基础上,即社会利益仅是私人利益简单的算术和。基于这一逻辑基础,在每一个私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自然实现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而进一步,这种利益的一致性又植根于人的道德本性。
下文对完全性市场的理想状态进行解析。为构建完全性市场的理想状态,经济学建立了一系列的假设条件,首先,第一层的假设是“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第二层次的假设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包括了原子型结构市场、产品的同质化无差异、所有资源的完全流动性及完全信息。在这种假设框架体系之中,任何私人只能服从于市场,并且其行为是完全独立的和互不影响的,当然它既排除了外部影响的存在,也排除了任何经济个体对市场的控制和操纵,寻找到了私人行为与社会行为的契合方式,形成了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一致化的平台。
假设的第一层次构建了经济个体行为最优化内生机制,出于利己的本性,每一个个体经济单位以最敬业、最负责的态度,精心算计着每一次选择决策的利得(并且假设的体系中也赋予他这种“算计”的能力),以达到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目的。
问题到此,仅是保证了私人行为的最优化。如在垄断市场条件下,并不满足完全性市场的理想状态的其他条件。如图1所示,假定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且固定不变,它们由图中水平线AC=MC表示。当产量为q m时,实现了厂商利润的最大化,即保证了私人行为的最优化,而在q m产量上,价格Pm高于边际成本MC,因此,存在帕累托改进,并未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假设的第二层次构建了经济个体行为最优化的市场平台:完全竞争的市场。完全信息保障了个体决策中信息支持,避免了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或非对称而使决策偏离最优化的可能。内生私利动力机制与外部完全信息条件结合起来,构成了经济自由主义经济效率模式的内核。
综上所述,私人的“理性”及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形成了完全性市场的理想状态,既保证了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又确保了私人行为的最优化,从而也就实现了在私人利益最大化前提下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命题的再展开: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背离
(一)市场结构的现实状态
随着生产的日益集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垄断、寡头垄断的市场支配已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普遍现实市场问题。不完全竞争市场,以垄断市场为例,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出现了背离:如图1所示,当产量>q m时,P>MC,表明消费者愿意为增加的1单位产量所支付的价格高于生产该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因此,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也即存在着社会利益增加的空间。只有当产量达到q*,价格为P*时,P=MC,才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达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但它又偏离了私人利益最大化的条件,即MR=MC。
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背离的原因在于其行为的非独立性,单个厂商的行为会通过对销售量的控制,继而对价格的影响,传导影响到其他厂商或消费者的选择。在这种相互影响的前提下,社会利益不再是单个私人利益简单的算术和。
(二)外部影响的现实状态
在讨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时,还存在着一个隐含的假定:单个私人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没有影响,即其各自的行为是完全独立的。当然之所以称之为隐含条件,意味着当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时,这个条件是可以满足的。前述所论及的价格影响,也可以看作是外部影响中的一种形式。当然,外部影响的范围远不止于此,外部影响包含了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两个方面。外部影响的存在,排除了私人行为的独立性,也就导致了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背离和不一致,也就无法寻找到基于个体利益最大化条件下的群体利益最大化的结论,从而导致从群体层面上来看的资源配置失当。
如图2所示,假设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存在着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图中水平线D=MR是某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由于存在着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因此社会边际收益曲线(MC+ME)位于私人边际收益曲线(MC)的上方,两线之间的纵向垂直距离为ME,即边际外部不经济。从厂商私人利益的角度而言,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产量Q2,社会利益最大化的产量应为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时的产量,即Q1。可见,由于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导致实际生产超过了帕累托效率所要求的产量水平。
对于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或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背离问题科斯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科斯(1961)重新研究了交易成本为零时合约行为的特征,并论证了在产权明确的前提下,即使外部影响存在,一旦假定交易成本为零,而且对产权(指财产使用权,即运行和操作中的财产权利)界定是清晰的,则私人利益仍然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即最优化结果保持不变。斯蒂格勒将科斯的这一思想概括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并命名为“科斯定理”。但科斯的研究仍然建立在两个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难以满足的条件基础之上,一是产权明确,并且这一泛化的产权明确必须达到对一切外部经济,其受益人必须支付成本,而对于一切外部不经济,行为人必须向利益损失者给予支付;二是交易成本为零,即不存在任何的交易摩擦。
此外,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还存在着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等现实状态。公共物品、公共资源与“私人物品”在排他性和竞用性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使得市场机制的作用丧失了基础,必须在其配置机制上,设计新的制度安排。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是现实社会存在的实际状况,事实上,在完全信息的假设中包含了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理性人可以无成本地获取与其决策相关的所有信息;二是理性人具备完全理性的能力,即其具有吸纳信息的无限能力。“个人在吸纳信息(领会信息、传递信息和应用信息)上具备有限的能力”(柯武刚、史漫飞,2000)。现实的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必然导致多元化的选择结果,甚至是“逆向选择”,私人行为最优化的单一选择,被现实中的多样化选择所替代。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不再具有完全的共同指向,两者之间的不一致或背离尽在情理之中。
结论
微观经济学从高度抽象的层面勾勒了经济自由主义的理想框架,“为私有制的企业制度提供了一幅安慰人心的图像”(罗宾逊,1978)。但抛开意识形态层面上价值取向来看,它构建了一个资源配置效率的样本,提供了一个经济效率的坐标,证实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当然,还应当看到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我们既应当利用市场机制,通过利益导向,充分调动每一个经济个体的积极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同时也要意识到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并非完全的协调和一致,必须发挥制度的力量、政府的力量,协调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
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3.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 2000
4.罗宾逊.序言.载克赖格尔著.政治经济学的重建(第2版).麦克米伦公司,1978
5.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7.林岗,张宇.与制度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8.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77
9.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C].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10.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商务印书馆,1992
11.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篇7
从根本上说,企业生存是通过企业战略实现的。战略的直观含义是企业与其环境的对话,而企业创新作为“创造性的毁灭过程”,也是企业对变化的经营环境的有效反应,企业的战略创新是指企业创新机制在战略层次上的体现。2001年2月,全球三大手机生产厂商之一的瑞典爱立信公司启动了“恢复利润计划”的手机外包战略,停止除中国以外的爱立信手机生产业务,公司只就爱立信手机的核心业务实施战略管理。爱立信公司的此项战略,标志着这家跨国公司对网络经济现象的适时应对战略。伴随着计算机、信息和通讯技术(CIT),特别是因特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不仅进入一种全球化的状态,而且由于生产要素在上述技术进步支撑下,正以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呈现于世。人们一般将这种把信息或知识的运用为基础的经济形态称为新经济。在新经济中,又反映这种以CIT及其网络基础上的经济活动称为网络经济,因这类技术体现出经济主体对风格前所未有的依赖和相互依存,它使得全世界几乎每一个角落的经济主体行为趋于无形而非有形的统一。企业如何应对这种经济形态并进行相应的战略创新,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本文以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对照为基础,认识相对应的企业战略内涵,讨论网络经济下企业的战略创新作为创造企业新价值的基本表现。
一、网络经济的特点
网络经济是相对于物质型的传统经济而言的。概括地说,物质型经济的基础是从资源的占有出发,以提高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为企业从事生产活动的基本目标。
由于物质资源的基本组织单位是原子(atom),因此在经济学的分析中是一种有着物质损耗的生产要素,经济活动的产出效率随之呈现报酬递减的规律,即产出量的增加随着投入要素的增量而下降。报酬递减的经济规律直接影响着作为产业组织的企业决策行为。不难看出,物质经济本质上是一种资源约束型经济形态。如何消除这种资源的瓶颈效应,成为企业的战略出发点。从而,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通过对自然资源型生产要素的直接拥有而在企业经营的终端产品市场上显现出来。
网络经济是一种以信息及其信息技术网络的利用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形态。由于信息本质上与知识存在的因果关系,网络经济同时也是一种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活动以“开放”信息,使经济主体获得信息提供的关于市场环境的风险概率来实现价值,也就是说,网络经济活动如果不能有效使供给的信息或可编码的知识得到顾客的认同,那么这样的经济活动的价值就无法实现。换句话说,这样的信息“开放度”越高,则信息支撑的经济活动的价值越大。对市场组织而言,任何形式的直接沟通都将成为可能。
由于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比特比卜,因此网络经济的要素投入产出结果并不符合传统经济中要素投入存在的损耗属性,这导致网络经济中经济活动若主要在信息及其网络的推动下进行,那么,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中推导的报酬递增是可能成为现实的。因此,它与传统经济的差别是,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大大增强。因特网在20世纪90年代的复苏,证明了这一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结果。计算机软件企业、因特网网络供应商以及基干大规模处理信息并利用信息网络的电信企业,是典型的实现着报酬递增产出的市场组织。
因此,网络经济的本质是向经济主体提供基于相互依存的制度供给。“牵一发而动全体”是网络化市场的特有现象,如何协调这种相互依存的信息网络是企业的战略出发点。
二、传统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是企业整合企业内外资源,形成资产性的能力的行动方案。它的目标是为企业创造长期、未来的战略选择权价值,是企业竞争优势保持延续的核心基础。从价值创造的机制看,企业战略既是企业制度安排的结果,也是企业内部组织的产物,同时还是内外技术的影响和决策认知的相关后果。制度、组织、技术和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构成企业战略创造价值的基本框架。
传统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战略的价值创造典型地反映在美国战略管理学家、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麦克·波特的学术思想中,企业战略的应用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超过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波特的思想实际上是产业组织学范式SCP(结构——行为——绩效)在企业战略中的应用。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中,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效率的讨论是从结构。行为和绩效的维度进行的。波特把这些维度应用到了企业经济活动价值的生成过程。首先,他指出,企业进入市场是以对相应的产业市场结构的分析为基础的。为此,他提出了所谓的“五力”模式。通过对企业欲进入的产业环境的模型剖析,找出产业的吸引力所在。确定产业吸引力后,企业管理层再用价值链的图形工具分析所开展的经济活动的价值生成环节,找出企业这类经济活动的竞争优势可能的存在之处。在此基础上,波特认为,企业实现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主要有两种,一是低成本战略,二是差别化战略。并将其成为通用战略。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以这两种竞争战略的职能化形式得以实现。因此,波特的竞争战略思想一般出现在公司经营层次,而不是公司层次。
波特的战略思想是传统经济理论在企业层次上的代表性应用。通用竞争战略的中心思想,是从企业可获得的资源禀赋量入手,探讨用什么样的方式,创造出比竞争对手向市场客户能提供更多的使用价值。战略的目标是资源的使用价值,竞争优势是价值的函数关系。为此,通用竞争战略的核心,是企业设法通过各种内外资源的应用,形成各种各样的企业进入壁垒,阻止其他企业获取资源的路径。换句话说,企业竞争战略的最高目标,是让企业形成物质资源存量的落差。竞争优势实际上就是基于人为壁垒的物质资源价值。
除此之外,彼特通用战略思想另一个体现物质经济的地方,是这种竞争战略基础上的企业竞争观。波特始终认为,企业在市场中的本质表现是残酷的竞争事实。竞争就是市场参与者想方设法获取资源,形成资源的进入壁垒过程。也就是说,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是资源壁垒推动的结果,而且还是以其他同类企业在产业市场中的亏损为条件的。经济博弈论的思想指出,博弈一方的这种获利建立在其他参与人的亏损基础上的现象,称为非合作零和博弈。显然,波特的这种竞争观实际是产业组织理论的直接应用。事实上,波特在深入研究企业层次的竞争战略时,就认为企业的其他组织形式和战略实际上都是临时性或权宜之计。在波特的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的研究之后,公司层次上的战略研究逐渐开始在认识企业广义的资源基础上展开。在这一层次上,人们发现,企业战略的职能类型和公司类型是有差别的。其中,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技术功能的收敛性,企业靠一体化的竞争战略获取自然资源并不能保证企业竞争优势的长期延续,企业不得不在信息及其网络技术的冲击下,思考基于资源互补的合作战略。
所以,传统经济下的企业战略是报酬递减为动力的物质成本型战略,是企业内部组织战略决策群体的经验层级产物。其中,一体化战略是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偏好,它包括内部一体化(自主开发)战略和外部一体化战略,含基于并购的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也就是说,报酬递减律支配下的企业战略通常追求规模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以“占有”物质资源的丰度来形成。例如,传统的书店零售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发行(行销)渠道和仓储面积上,相应的书店零售业的竞争方式是“谁拥有尽可能多”这些渠道和实在的物质空间。但当零售书店的发行渠道和仓储存在环境发生根本变化时,如在线网络售书,那么“占有”性竞争优势的是否长期延续就值得重新考虑。
三、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战略
相比传统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战略条件和形式,企业在网络经济下的战略是开放性和报酬递增推动下的网络化战略。
所谓网络化战略,其实就是把培值和应用网络作为企业资源的主要手段,对企业实施网络化经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维持企业的战略竞争力。网络化战略的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对网络的认识超越网络的一般范畴。网络化战略中的网络是一个集合名词而不是技术的专有名词,它既包括企业对信息技术及其网络的应用,也包括企业组织形式的混合运作。其次,企业的网络战略是指企业在内部和外部进行网络建设的综合。在内部,企业倾向于减少或者消除中间层级结构而使组织结构呈扁平化态势,资源组合的方式倾向于外部“顾客”个性化或规模定制需求主导的团队形式;在外部,开展产权交易经济活动的同时,同样关注创新价值的组织关系,并将利用这些组织关系作为企业战略的主要出发点。实际上,网络化战略是企业合作战略的深化。这种网络化战略使得企业改变市场竞争的基本观念,将本和非合作博弈向非零和合作博弈靠近,实践中的外包、合资(作)、特许和研发财团等群体或联盟行为是这种战略的应用形式。在企业内部,公司治理由传统的加强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控制权向基于合作或伙伴关系的产权合作方向移动。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在这方面富有成效。丰田公司将多层次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汇集于“共存共荣”的群体哲学中,形成以丰田公司为战略中心的生产和供应商网络,这种网络保证着丰田公司行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在传统经济时代,合作战略也是存在的。产业组织研究表明,企业在市场中的合作行为可以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市场经济的现实是除完全竞争以外的企业完全垄断竞争、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竞争的组织行为。只是在SCP的分析范式中,企业在这些组织形式中的最终绩效有违资本主义的若干市场准则,在不同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管制。
因此,网络化战略的本质是要求企业的战略制订者重新思考战略的新经济含义。由于新经济下企业在生产投入上的效率机制从报酬递减向报酬递增移动,这直接导致创造价值的战略机理不同。相互依存的关系网络不仅是企业配置资源的又一种基本形态,而且也是企业存在的基础。企业的战略随之在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库中发生变化。网络化对于企业内部组织和外部竞争是同样影响的,所以,战略在此就不是以往企业战略决策群体的经验层级,而是企业能力和企业作为一个有机体面向未来的想象力的层级;企业竞争由终端市场产品的竞争转向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之间的竞争,进而是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关于网络之间的竞争,从知识密集性的高科技企业在产品标准的制订方面展开的竞争事例表明,企业间的产权合作非常普及,企业之间,无论竞争对手与否,都结成错综复杂的联盟群体,以一种相互依存的商业生态系统保持企业发展的基地,这称为联盟竞争或“共同进化”。这种情况使得战略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由行动框架问一种资产性的能力角色转换,从而出现战略创新的情况。鉴于网络空间中信息传递的无限性及其基础上“开放性”原则对组织边界的有效冲击,企业战略创新的条件使其生命周期将会缩短,相应的价值创造机制是由过去的经验支撑的连续性变为基干网络的想象力为支撑的间断性。换句话说,网络条件下的企业竞争成为一种非线性竞争,企业战略实施供给的价值由线性竞争优势不得不向非线性竞争优势转化。因此,企业的战略创新就是网络经济下企业战略以一种非线性创新的系统能力进入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库,而不是一般的行动框架。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企业战略在不同的经济形态下的价值创造机制是不同的。传统经济在信息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无论在经济实践还是经济理论上,都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网络经济这样一种新经济形式体现出来的。传统经济下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战略本质上受制于报酬递减掉的约束,因而,企业战略倾向于低成本或差别化导向的竞争战略,追求零和博弈的竞争结果,市场表现主要为企业的规模优势和范围优势。作为一种新经济形式的网络经济。本质上是体现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速增律,这一条件下的企业战略呈现信息技术及其网络推动下的“竞合”性网络化战略,即通过合作竞争制胜,追求非零和合作博弈的竞争结果,以一种非线性的创新方式成为企业的一种系统能力。
网络经济的出现对企业经营活动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将促使企业经营观念和模式,而不仅仅是产品的转型和创新。
网络经济的存在说明,企业以往的竞争观念不得不考虑改变,从单一的竞争向合作竞争的方向,树立基于合作的竞争制胜理念。这种观念的形成来自信息及其网络对物质性资源的封锁,从而网络的广泛应用必然打破传统的各种竞争壁垒。这既是企业的机遇,也是企业面临的挑战。通过网络的应用,我们的国企可以降低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成本,同样,通过广泛的合作形式,国企还能够以一种企业的网络形式存在于国内外的市场中,在各个层次的市场中展开竞争。不过,同样因为网络经济所附属的全天候经济和全球化特性,说明我国国企容易受到国外跨国公司的竞争夹击,灵活性是企业适应网络经济的先决条件。人们常常认为,国企尤其是大型国企由于规模宏大难以及时调整经营机制,引言中瑞典爱立信公司果断将手机生产外包的战略转型,是爱立信公司采用灵活性和适用网络经济的佳例,值得国企借鉴。有的国有手机厂商对爱立信的这一举措想当然认为是国产手机进入手机市场的良好时机,将爱立信“退出手机生产”等同于它“退出手机市场”的信号。但实际上,不仅爱立信,还有摩托罗拉这样的手机寡头厂商,已经开始进入手机市场进化的新阶段,它们在已有的全球可观市场份额的支撑下,巧妙适时地将手机利润最薄的生产环节交由社会供应商去做,而将手机行业的核心技术环节加以严格控制,用全球供应商的网络去实现手机生产的优化和企业的战略升级。据称,爱立信单就手机生产外包这一战略的应用,公司可望每年节约20亿美元的开支。
对比象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爱立信这样的战略导向的生产转型,我国的彩电厂商在2000年可谓是遭遇“滑铁卢”那样的败局,首次出现彩电全行业的亏损情况。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可单就彩电企业的战略来说,缺乏创新的战略观念或许是彩电企业利润大滑坡的症结。我国彩电企业领头学长虹、康佳、TCL企业惯用在终端顾客市场降价的战略,实际上是一种延续和参考以往降价获利机制,在企业战略中没有过多去思考如何改变竞争方式的;同题,这就是企业战略的线性创新价值,当战略的应用趋同时,根据一般的产业组织学原理,不难知道,这是竞争的强度将加强,利润空间向行业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平均水平的方向移动。因此,企业的利润空间在于能否不断回避竞争强度,以变求胜。彩电行业一度走过合作的路子,但那是公开的厂商横向联合,依然是终端产品市场层次的竞争机制,没有触及到企业赖以为生的竞争基础。机会主义行为和外部的政府管制使得我国彩电企业的合作产物“彩电企业价格联盟”在2000年的中期昙花一现。而在2001年到来之际,洋彩电却凭借彩电生产的核心产品和技术优势,悄然扩大了中国国内的彩电市场份额。洋彩电这类核心优势,实际上是它们核心竞争能力的扩展,而不是象我国彩电企业那般过分注重产品终端市场上的价格竞争。
篇8
一、相关文献综述
1、利率政策有效性理论的沿革
(1)瑞典学派对利率政策有效性的探讨。在20世纪中期以前,不少西方国家的金融政策的主要调控对象是利率,其对利率机制的作用也是深信不疑的。瑞典学派的代表人物维克塞尔在其所著的《利息与物价》一书中,对利率机制的有效性提出了三个基本命题:一是中央银行变更利率后,商业银行将随之作相应的变更;二是整个金融市场上,长短期利率体系将全面并同时作相应的变动;三是借款者和储蓄者对利率变动的反应都具有较大弹性。维克塞尔关于利率机制的作用的假定在相当长时期内为金融理论界所认同。
到了20世纪30年代,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理论界从维克塞尔的分析思路出发,开始研究新的经济金融环境下利率政策的调控有效性问题。柏尔吉斯(W.R.Burges)和里芙勒(W.W.Riefler)分别于1927年和1930年撰文指出,维克塞尔的三个命题与现实经济的情况是有差距的,即中央银行变更利率不会自动诱发商业银行利率的相应变动;短期利率的变动即使会影响长期利率,其影响程度也很微弱;对各类企业而言,利息费用与其他费用相比,皆微不足道,因而可以被忽视;对于“边际企业”而言,其他费用的变动比利息费用的变动更为重要。按照这三个观点,利率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极为有限。
(2)凯恩斯学派对利率政策有效性的贡献。作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凯恩斯对利率政策调控有效性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利率政策调控效率问题的复杂性。在1930年出版的《货币论》中,凯恩斯进一步完善了维克塞尔的理论,认为利率政策是重要的、有效的,货币当局通过变更利率,可以使储蓄与投资相等。然而,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凯恩斯则认为,在经济周期变动的某个阶段,投资对利率是无弹性的,货币需求在某一低利率下有趋于无穷大的可能性。这样,利率政策便是无效的。凯恩斯提出了利率政策只是在一定区域内有效的理论观点。现代凯恩斯主义一直沿袭了这一基本命题,认为宏观调控当局能够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来调整利率的变动(其别是短期利率),以影响宏观经济中的投资和消费活动,从而实现国民收入的变动和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只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利率政策的调控效率才受到抑制。
(3)货币学派对利率政策有效性的质疑。货币学派对于利率政策基本上持否定的态度。在货币主义看来,利率政策在经济中的作用并不重要,利率不能作为宏观金融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来使用。他们认为,利率对于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是间接和微小的,货币供求平衡主要是由收入而不是利率来调节的;货币的增减与利率的变化并不一定存在稳定的关系,在货币供给量增加的初期,利率可能下跌,但是随着借贷需求的增加和人们适应性预期的作用,又会引起利率的下跌。因此,货币学派认为利率不能作为宏观金融调控传导机制的重要工具,也不能成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4)理性预期学派对利率政策有效性的拓展。如果说货币主义学派还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在初期能够影响利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利率政策在一定范围内的调控效率的话,那么理性预期学派则对于利率政策持完全的否定态度。在理性预期学派看来,一旦宏观调控当局决定增减货币供应量。公众的预期价格立即形成(即使宏观当局试图以改变策略的方式进行调控,公众也能够对这种策略的改变形成预期),推动名义利率随着预期价格上升,而实际利率并没有受到影响,因而宏观当局试图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的政策努力在初期的短暂效果也不存在,宏观当局并不能左右经济金融运行中的实际变量,而只能作用于名义变量。理性预期学派在否定利率政策的论述中涉及到公众预期对利率政策调控效率的重要性,这也是其对利率政策有效性研究的贡献所在。
2、时间一致性理论下利率政策有效性
时间一致问题及其解决是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基石。时间一致性是指在时间t上制定一项在t+n期上执行的政策措施,但这项政策在t+n期时已经不是最优选择。时间一致性的概念是由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首先提出来的,对宏观经济政策运用中“时间一致性难题”的分析研究,为经济政策特是货币政策的实际有效运用提供了思路。
时间一致性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既然经济运行结果依赖于当前的政策决定与将来的政策意图,经济当事人在形成自己的预期时总是会预测未来的政策变动,因此,宏观经济政策不能假定经济当事人在预期既定的情况下得到系统地执行。
由此可见,为取得最优的利率政策效果,政府行为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和透明性。一方面,平稳的、连续的、相互协调的经济政策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政府的政策行为不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都要保持透明性。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稳定公众预期,二是可以对公众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
最为重要的是,中央银行应进一步增强利率政策的前瞻性。由于从货币政策操作到对价格和产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需要经历相当复杂的传导机制,因此货币政策发挥效果一般存在时滞。这意味着货币政策需要有“前瞻性”,货币政策在决策时需要把政策时滞考虑在内,也就是要对宏观经济的未来变化进行预测并提前作出必要的反应。
二、实证研究
1、变量和数据选择
(1)变量选取。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利率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作用来研究利率政策的效果,通常选取实际的月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率(sxf)代表消费的变化,实际的月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stz)代表投资的变化,利率变量选用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实际利率(sr)。
(2)数据选取。所用各数据如表1-5所示。
2、估计过程和结果
(1)数据的单整检验。在协整检验以前,先对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判定其是否平稳。表6为ADF检验的结果。
由上面ADF检验的t统计量可知,未经过差分的实际社会
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率、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和实际利率都存在单位根,即为非平稳序列。而经过一阶差分以后,序列达到平稳,这说明三者都为I(1)序列。若直接进行回归,就不能避免产生谬误回归的可能性。因此,我们需要对三者进行协整分析。
(2)协整检验。为了检验消费、投资与利率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本文分对实际的月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率(sxf)、实际的月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stz)和实际利率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三者在s%的显著水平下存在协整关系(见表7)。
(3)脉冲响应分析及误差分解。协整分析只是表明消费、投资和实际利率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分析利率对投资和消费的作用,本文采用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进行检验。使用VAR模型的优点在于,它不需要对模型中各变量的内生性和外生性事先作出假定。
由sr,stz和sxf构成VAR系统,滞后期选择为15。分给3tZ和sxf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得到关于消费和投资的脉冲响应函数。图1、2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单位:月度),纵轴分表示投资和消费同比增长率。
从图1中,可以看出投资对利率有一个比较持久的正向响应。从相应的投资误差分析表中可以发现(见表8),利率冲击对投资的影响作用极大,第一个月就达到了31.81%,此后不断上升,在第六个月达到最大72.80%,此后逐渐下降,但是直到第15个月还有高达51.16%的影响。
从图2中可以看出,消费对利率也有正向的响应,但是结合相应的误差分解表发现,第一个月的响应很小,只有0.31%。第二个月,正向响应达到最大19.85%,以后各期震荡减小,但总是正向的响应(见表9)。
总的来看,投资和消费对利率都有正向的冲击,表明2007-2010年期间,利率、投资、消费之间存在着同向的变动关系,不同的是投资对消费的正向冲击更加持久,而消费对利率的正向冲击是不断衰减的。
三、政策含义
1、利率政策要增加更多的中间变量
中国经济处于改革转轨期间,在市场化程度、货币政策的运作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等方面跟发达国家有差异,也跟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不同。一方面,事实证明了我国当前采取的灵活多样的利率政策在应对金融危机中表现出强有力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应认识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复杂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的利率政策应采用多种中间变量,才能保证利率政策能有效的调控经济。如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主要包括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以及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2、管理预期比引导行为更为重要
根据理性预期理论的有关结论,调整公众对货币政策实施的预期比引导公众对贷币政策实施的行动反应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在对公众预期的调整中,应注意保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政策实施的透明性,要取信于民,注重与公众的交流,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证货币政策实行的时间一致性,才能实现预定的政策效果。同时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和灵活性,特针对有助于调整结构,扩大内需的产业实行适量的扶持。如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可以在消费中分层制定有差的利率政策,这样才能加强公众对政策的理解,引导人们对国家扶持产业的关注和支持,改善公众的消费预期,提高公众消费意愿。
3、强化政策“组合拳”的作用
我国的市场化程度、货币政策的运作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等方面跟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为了实现国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不但要形成多元化的政策“篮子”,同时更要在保障民生、调节经济结构方面加大力度,应该在增加人民收入、促进就业、提高社会保障力度等方面实行一揽子结构性政策,这样才能增加公众消费的能力,使拉动内需有更大的空间,并为保证货币政策的顺利实行奠定稳定的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肖著:经济发展申的金融深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