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微观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08-20 15:07: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宏观微观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宏观经济;管理体系
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企业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这是它赖以生存、求得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国家财政资金和增加积累的源泉。因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和企业职工的利益之所在,同时也是发展国民经济、增强国力之所需。何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产量和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人则认为是市场畅销或上缴利润,也有人认为是产值。笔者认为这些都是考核企业的单项经济指标。马克思曾经说过,“真正的经济――节约――在于节约劳动时间,即低限度的,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生产成本,但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马克思这一论断完全反映出现代管理中有关“投入产出法”的实际运用。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指根据行业的具体情况,有目标、有规则、有计划地按着“优质、低耗、高产、安全”优化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目标,有程序、有系统地组织企业的生产技术,分配销售等环节的工作,通过产品销售回收资金。在此基础上根据多方面的数据运用现代数学方法计算其投入、产出比例,以最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从而体现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在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及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真正形成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两个基本层次。对此,分别研究建立它们各自的管理规律和管理途径,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上述认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及“八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奠定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抓好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二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三是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经济体制改革上述三个相互联系的任务提出既指明了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方向,又提出了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宏观管理体制所必须具备的市场条件和微观基础。这标志着我国对于在搞活微观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问题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相对而言的,它们二者之间虽然没有天然的鸿沟,但也决不仅仅是范围的区别、量的区别、层次的区别。
一、从内涵上划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主要有两个标志
第一,是否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一个企业、公司,它的范围再大,产值再高,但它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属微观经济范畴。而县、乡的经济,它的范围再小,产值再低,由于它不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因而属宏观经济范畴。在旧的体制下国家直接经营企业,国家统负盈亏,企业实际上是国家政府部门的附属物,而全国实际上也是一个大企业,也就很难区分宏观与微观经济。第二,是否是经济总体。一般说宏观经济表现为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而微观经济则表现为一定的经济个体或经济系统要素。据此,不难得出结论,宏观经济就是指一定范围的经济总体及其总体运行。其外延包括整个国民经济总体、地区、城市、部门、县、乡镇总体等。微观经济则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及其活动,其外延包括企业、公司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基本经济单位。因此,单从管理主体方面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凡是国家政府机构发挥其应有的经济职能所进行的管理则是宏观经济管理。这一点也是划分宏观、微观经济管理的显著标志之一。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宏观经济管理就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为了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大体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对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及其运行所进行的规划、调节、监督和服务等过程。在这里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是宏观管理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及其运行是它的客体,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是目的。规划、调节、监督、服务则是它应发挥的主要经济职能。
二、理解、掌握宏观经济管理的本质特征
综观我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包含了两个基本方面:即一是要坚持搞活企业,搞活微观经济;二是要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这两个基本方面是相互统一、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国民经济就不能协调稳定地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就不能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管理体系,这是由它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首先与微观经济管理相比,它的特点主要是:(1)管理主体的行政性;(2)管理客体的总体性;(3)管理方式的间接性;(4)所需信息的综合性;(5)管理目标的全局性。其次,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与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也有本质不同,主要表现在:(1)指导思想不同;(2)管理主体与客体不同;(3)管理内容不同;(4)管理方式不同;(5)管理目的不同。
总之,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宏观经济体系不同于过去的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系,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在指导思想、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从指导思想上说,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主义产品经济基础上的,而宏观调控体系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力求做到计划与市场即价值规律调节的统一。从管理的内容上看宏观调控体系则以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为前提,而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则混淆一起,统包统揽。宏观调控体系的着眼点主要放在国家政府部门以对整个宏观经济的长远和全局发展进行规划、调节监督和服务上。从管理方法上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主要运用间接管理的方式,运用指导性计划和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的方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间接的调节和引导,而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则运用直接管理,指令性计划、行政手段为主的方法进行直接的全面的控制。
三、完善探索实现经济管理结构规律
篇3
关键词:环境 生态 监测 技术
目前,环境科学正在迅速发展,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入,环境问题已不再仅仅是排放污染物所引起的人类健康问题,而且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以及维持人类繁衍、发展的资源问题。
1.生态质量与生态监测
环境质量是指环境素质的优劣程度而言,优劣是质的概念,程度则是量的表征。具体地说,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的性质及数量进行评定的一种概念。生态质量是环境质量划分中的一种,目前,在关于“生态质量评价”、“生态质量分析”方面的文章中,都很少涉及生态质量的概念问题。有些文章也仅是以一些简单的理化统计指标、多样性指数和指示生物等指标来分析和判定生态质量,显然这是不够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增加了对其分析、评价的难度。所以,生态质量目前尚无统一的明确的定义。在实际运用中,有的将生物环境质量视为生态质量的同义语,将前者定义为“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功能和质量”,这与生态质量的定义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并运用生态系统的弹性、适应性、物种多样性、栖息地容量、种群密度、食物网等生态指标来进行环境影响的评价;而与之相反的情况也存在,如有的将污染物和农药在生物体内的残留量,某些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在农产品中的容许含量等方面的内容也称之为生态质量。
严格说来,生物环境质量与生态质量是有区别的,通常前者多指由于环境因素的改变(自然的或人为的)而使生物的诸多指标发生异常变化而言。就环境质量变化来说,生态要比生物环境具有更广泛的内涵。生态系统是由多种生物构成的,但生态系统与生物却有着质的差别。如同群落与种群、种群与个体的区别一样,层次的变化已使事物发生了质的飞跃。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生态质量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生态系统的层次上,研究系统各组分,特别是有生命组分的质量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以及人为作用下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情况,从而评价其环境质量的优劣。因此,生态质量及其评价的综合性很强。
生态监测是生态系统层次的生物监测。其观点是:生态监测就是观测与评价生态系统对自然变化及人为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是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的度量,包括生物监测和地球物理化学监测两方面的内容。
生态监测是比生物监测更复杂、更综合的一种监测技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从学科上看,生态监测属于生物监测的一部分,但它涉及的范围远比生物学广泛、综合,能够系统地收集大范围的生命支持能力的地球资源信息,因此可把生态监测独立于生物监测之外。
生物监测包括着生态监测。持这种观点者的理由是,生物监测就是系统地利用生物反应以评价环境的变化,并把它的信息应用于环境质量控制的程序中去。从生物学组建水平观点出发,各级水平上都可以有反应,但生态监测重点是放在生态系统的生物反应上。
实际上,无论是生物监测还是生态监测,都是利用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环境变化的反应来判定环境质量,都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这无疑又都属于生态学研究范畴。从这种意义上说,凡是利用生命系统(无论哪一层次)为主进行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手段都可称为生态监测。就是被视为生物监测开创者的科尔克威茨和马森也不主张简单地使用他们的生物表,强调不要根据某种生物,而应该根据其生物群落来评价环境。目前人们所说的生物监测,实际上大多都是生态监测。生态监测包含了上述两者。
根据上面的分析,生态监测概念较合理的描述是:运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作用的反应或反馈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其规律,为环境质量的评估、调控和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的科学活动过程。形象些说,生态监测就是利用生命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反应用仪器来监测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的科学活动过程。
换言之,生态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或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成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2.生态监测技术类型与空间尺度
生态监测的范围是很广的,但根据生态监测的对象和内容,可把生态监测概括地分为两类,即宏观监测和微观监测,这也是生态监测两个基本的空间尺度。
2.1宏观生态监测
宏观生态监测的对象是区域范围内各类生态系统的组合方式、镶嵌特征、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格局等及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宏观生态监测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图件为基础,主要依赖于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监测所得的几何信息多以图件的方式输出。
主要内容是监测区域范围内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态系统的分布及面积的动态变化,例如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沙漠化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等,这类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宏观生态监测的地域等级至少应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一级。宏观生态监测最有效的方法是应用遥感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当然区域生态调査与生态统计也是宏观生态监测的一种手段。
2.2微观生态监测
微观生态监测是指对一个或几个生态系统内各生态因子进行的物理和化学的监测。微观生态监测的对象是某一特定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聚合体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及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微观生态监测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信息。因此,微观生态监测要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工作基础,每个监测站的地域等级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生态监测站的建立与选择一定要有代表性,可按生态监测计划的大小,将不同的监测站分布于整个区域甚至全球系统。根据监测的具体内容,可将微观生态监测分为干扰性监测、污染性监测和治理性监测。
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计划必须把各个空间尺度的监测结合起来,才能全面而又清楚地了解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综合变化。宏观监测必须以微观监测为基础,微观监测也必须以宏观监测为主导,二者只能相互补充,不能相互代替。宏观监测和微观监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计划必须包括宏观监测和微观监测两种尺度。由多个微观监测点再配合以宏观监测便可形成生态监测网。
参考文献
[1]吴邦灿、环境监测管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篇4
关键词:南美材;内含物;密度大;色泽美
中图分类号:S7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05805
1引言
南美洲是南亚美利加洲的简称,位于西半球南部,总面积达1797万km2,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2%。南美洲陆地地形被分为三个南北向纵列带,西部为狭长的安第斯山,东部为波状起伏的高原,中部为广阔平坦的平原低地。其中海拔300m以下的平原约占南美洲面积的60%,海拔300~3000m之间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约占全洲面积的33%。这种地形特点,对南美洲的气候、植被、土壤和水温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势高低,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温暖湿润。在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的影响下,南美洲的植被类型主要是热带雨林和热带稀树草原。地处热带雨林亚马逊平原是木材的主要产区。
由于市场需求量较大,并且深受消费者喜爱,因而南美较多树种是目前市场上的畅销材种。由于南美材种类繁多,出口国家多,各地名称不一致,致使我国木材贸易市场出现南美材名称不规范及以次充好的现象。为此,本实验对6种南美热带珍贵木材进行识别特征的研究,为我国木材贸易市场提供识别依据,并规范其木材名称。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本实验所用标本主要来自以下几个地方:第一,广西大学林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受检样本。第二,广西大学林学院木材标本馆所藏标本。
2.2实验设备与试剂
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生物荧光显微镜系统、木材切片机、毛笔、放大镜、单面刀片、小刀、镊子、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烧杯、胶头滴管、标签、中性笔、蒸馏水、甘油。
2.3实验方法
把锯好的10mm×10mm×10mm的试样放入锅中,加入自来水煮1~3h,直到木块沉入水底。将软化适度的木块固定在切片机上,调节好木块的高度,右手握住滑动轮手柄向前推,同时左手用毛笔把切下的片置于装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反复操作,切取20~25μm的木材切片。选取完整均匀的切片,放入番红溶液中染色,然后依次放入浓度分别为50%、70%、90%、100%的乙醇溶液中进行脱水,依次约为15min。最后用TO生物透明剂透明两次,每次20min。用镊子把脱水透明后的切片置于载玻片上,滴上1~2滴中性树胶,盖上盖玻片,最后贴上标签。自然风干后,运用生物荧光显微镜系统分别对其横切面、弦切面的代表性位置进行图像拍摄,依次保存至计算机内。最后,通过对6种木材宏观和微观构造特点的观测,对其进行特征描述和归纳总结。
36种南美热带珍贵木材识别特征
(1)平萼铁木豆(Dalbergia frutescens),木材名称:铁木豆,科属名:蝶形花科铁木豆属,其他名称:南美黑酸枝,铁木豆。
树木性状及分布: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m,直径约50cm,分布在圭亚那、苏里南、巴西等国家和地区,主要生长在热带雨林混交林中。
木材宏观构造特征:散孔材,管孔内含沉积物。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深褐色至紫褐色,具深橄榄色或紫色条纹,边材近白色或浅黄色。生长轮明显,肉眼下可见。轴向薄壁组织放大镜下可见,主为轮界状、带状、环管状。木材结构细,纹理直,具酸臭气味。
木材微观构造特征:单管孔及短径列复管孔(2~3个)。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轴向薄壁组织星散-聚合状、稀疏环管状、离管带状。木射线叠生,单列射线少,多列射线宽2~3细胞,多数高13~16细胞,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图1、图2)。
图1平萼铁木豆横切面图2平萼铁木豆弦切面2013年4月绿色科技第4期
张 贝,等:六种南美热带珍贵木材识别研究植物与植被
材性及用途:气干密度1.06g/cm3,木材具有光泽,质地坚硬,强度高,韧性好,抗击性能好,耐腐蚀性强,抗白蚁,不易变形,精加工后色泽好,尤其适合制作高档家具、高档工艺品及雕刻等。制成品纹理流畅、手感极佳、色泽优美,深受消费者喜爱。铁木豆分为红铁木豆和黑铁木豆,市场上常拿红铁木豆冒充红酸枝,以平萼铁木豆冒充黑酸枝。
(2)乔木维蜡木(Bulnesia arborea),木材名称:维蜡木,科属名:蒺藜科维蜡木属,其他名称:绿檀,维蜡木,百乐圣檀。
树木性状及分布:常绿大乔木,分布于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及墨西哥外,南美洲及其他热带地区也有分布。
木材宏观构造特征:散孔材,管孔呈树枝状排列,内含丰富的绿色沉积物。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绿褐色,有细长的深绿色或深褐色条纹,边材黄白色。生长轮不明显。轴向薄壁组织放大镜下可见,主为星散状、稀疏环管状。木射线放大镜下不明显。
木材微观构造特征:管孔树枝状径列,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轴向薄壁组织星散状、稀疏环管状。单列射线高2~5细胞,多列射线宽2~3细胞,高1~6细胞,射线组织同型单列及多列。
材性及用途:气干密度1.03g/cm3,木材结构细,纹理交错,具清香气味。维蜡木木质坚硬细腻,耐腐性强,木纹美观,手感滑润,香气芬芳,取名曰“绿檀”,多用于制作佛珠、佛像、手链、笔筒、镇尺。近10年内进入我国,并以清新的幽香和优美的色泽吸引了广大消费者(图3,图4)。
图3乔木维蜡木横切面图4乔木维蜡木弦切面(3)重蚁木(Tabebuia spp.),木材名称:重蚁木,科属名:紫葳科蚁母属,其他名称:南美紫檀,巴西紫檀,红檀,紫檀。
树木性状及分布:常绿乔木,高27m,直径40cm,分布于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秘鲁、圭亚那,常以小群落的纯林分布。
木材宏观构造特征:散孔材。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浅或深橄榄褐色,常具浅或深色条纹,边材灰黄色或灰褐色。生长轮略明显。轴向薄壁组织放大镜下略见,主为翼状、聚翼状。
木材微观构造特征:单管孔或短径列复管孔(2~3个),管孔内含侵填体和黄色沉淀物。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轴向薄壁组织环管束状、翼状、聚翼状。木射线叠生,单列射线少,高3~10细胞;多列射线宽2~3细胞,多数高7~9细胞,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图5、图6)。
图5重蚁木横切面图6重蚁木弦切面材性及用途:气干密度0.92~1.15g/cm3。木材略具光泽,纹理直,结构细,材质坚硬,强度高,耐腐抗虫性强,加工和干燥较困难,木材有油腻感,染色性能良好。干燥后的尺寸稳定性较好,主要用于制作高级地板及家具。市场上拿来冒充小叶紫檀。
(4)铁线子(Manilkara spp.),树种名称:铁线子,科属名:山榄科铁线子属,其他名称:子弹木、红檀、古美柚。
树木性状及分布: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45m,直径约达1.2m,广泛分布在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秘鲁、巴西等南美地区。
木材宏观构造特征:散孔材,呈辐射状,管孔内侵填体等沉淀物丰富。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红褐色,边材黄白色。生长轮界不明显。轴向薄壁组织放大镜下明显,主为离管细带状,与木射线构成明显的网状结构。
木材微观构造特征:管孔单个,多说2~5个长径列复管孔。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管孔内含有丰富树胶和侵填体。轴向薄壁组织星散-聚合状、离管细带状。木射线非叠生,单列射线少,高2~8细胞,多列射线宽2~3细胞,高10~20细胞,射线组织异形I型 、异形Ⅱ型,同一射线内出现2次或以上多列部分,射线细胞单列与多列部分等宽(图7、图8)。
图7铁线子横切面图8铁线子弦切面材性及用途:气干密度1.0~1.06g/cm3。木材无光泽,纹理直,结构细,材质坚硬,强度高,干缩大,耐腐抗虫性强,加工和干燥较困难。主要用于高级地板、桥梁、水利工程、重型建筑、船体、体育器材、楼梯及部分特殊用材。
(5)圭亚那乳桑(Bagassa guianensis),树种名称:乳桑木,科属名:桑科乳桑属,其他名称:南美玉桂木,金檀。
树木性状及分布: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m,树干通直,胸径可达约1m,树皮中含大量粘性乳汁,主产于圭亚那、苏里南和巴西亚马逊地区。
木材宏观构造特征:散孔材,导管中富含侵填体。心边材区别不明显,心材黄褐色,久置于空气中氧化后呈浅褐色、栗色至深褐色,边材灰白色。生长轮不明显。轴向薄壁组织放大镜下几乎不见。木射线放大镜下明显。
木材微观构造特征:单管孔和少数短径列复管孔(2-3个)。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管孔内含丰富的红色侵填体。轴向薄壁组织少,翼状、稀环管束状。木射线非叠生,多列射线宽2~4细胞,高15细胞或以上,射线组织异形Ⅲ型,同一射线内会出现2次或以上多列部分(图9、图10)。
图9圭亚那乳桑横切面图10圭亚那乳桑弦切面材性及用途:气干密度0.80~0.92g/cm3。木材有光泽,纹理直,结构细,有鹿斑花纹材质坚硬,强度高,干缩小至中,耐腐抗虫性强,加工和干燥较困难,涂饰、抛光和胶粘性良好。主要用于高级地板、家具、桥梁、水利工程、重型建筑材、甲板、体育器材、装饰单板等。
(6)紫心苏木(Peltogyne sp.),树种名称:紫心苏木,科属名:苏木科紫心苏木属,其他名称:紫心木,紫罗兰。
树木性状及分布:常绿大乔木,树干通直,直径可达1m,分布于巴西、苏里南、哥伦比亚及委内瑞拉等地。
木材宏观构造特征:散孔材,导管中富含沉淀物。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紫红褐色,边材黄白色。生长轮略明显。轴向薄壁组织肉眼下可见,主为轮界状、翼状、聚翼状。木射线在放大镜下明显。
木材微观构造特征:单管孔及短径列复管孔(2~3个)。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管孔内含丰富沉淀物。轴向薄壁组织丰富,轮界状、翼状、聚翼状。木射线非叠生,单列射线少,多列射线宽2~4细胞,多数高12~25细胞,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稀疏异形Ⅲ型(图11、图12)。
图11紫心苏木横切面图12紫心苏木弦切面材性及用途:气干密度0.80~1.04g/cm3。木材有光泽,纹理交错,结构细而均匀,材质坚硬,重至甚重,强度高,耐腐抗虫性强,加工和干燥较困难,稳定性良好。主要用于高级地板、家具、乐器,可与高档红木相媲美。因其色泽天然优美,如同紫玫瑰一般稀有难得,在木材贸易市场备受追捧。
4结语
通过对以上6种南美热带珍贵木材特征的描述,可以看出这6种木材均树干粗壮高大,心材率较高。属阔叶材散孔材,木材具有光泽,花纹和材色美观。导管内树胶和侵填体等内含物丰富。轴向薄壁组织丰富者有铁线子、平萼铁木豆,呈带状;重蚁木和紫心苏木呈翼状、聚翼状,其余2种的薄壁组织较少。木射线叠生者分别为平萼铁木豆、乔木维蜡木、重蚁木,其余均不叠生。气干密度在0.80g/cm3以上,硬度较高,耐腐抗虫性强,故常用来做高级家具、实木地板、室内装修、承载结构、雕刻等高档木制品。
参考文献: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GB/T 18513-2001中国主要进口木材名称[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篇5
一、会抛知识的“锚”,以少带多
所谓抛锚式教学,即把“锚”深扎于一处,以少带多,在真实的情景中构建知识,达到与知识实实在在的接触。
抛锚式教学体现了构建学习理论的“少就是多”的思想。在选修4的教学中,绪言中的图1可以作为知识的“锚”深扎下来,然后可以带出更多的相关知识。首先,在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中,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变化。除了利用好图1-1和图1-2外,用好图1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图1中将两种角度都包含在内,比图1-1和图1-2更简单明了。其次,在学习“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中,如何理解盖斯定律,课本用了图1-9,还通过能量守恒定律对盖斯定律进行论证。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利用图1去理解“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学生会感觉亲切,比较容易理解。第三,在学习“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图2-4又是从图1衍变而来的,学生这时分析图2-4,可以说已经是熟能生巧了。
二、巧抓知识的呈现,融会贯通
通过对知识的结构化呈现、结构化表达,或者教会学生用一定的形式组织知识,会使知识在学生脑子里的结构化表征更加清晰。
在选修4的教学中,运用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进行教学,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这里,我要介绍在学习原电池、电解池时,也可以运用类似“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知识呈现方法。
方法如下:首先,宏观现象当然是少不了要做好实验,也引导学生进行微观想象,并且会画铜锌原电池示意图。第二,画出铜锌原电池简图,引导学生读图,与示意图进行对比。在简图中我们不难读出原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以及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使用“宏观—微观—简图三重表征”学习原电池的前后对比:使用前学生学习的难点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学生总是搞不清楚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第二点是学生对正极发生的反应以及反应现象总是模糊不清。使用“宏观—微观—简图三重表征”后,上述两个难点就很容易突破了:在铜锌原电池简图中,加了几个箭头就清楚地把闭合回路中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表达出来了,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准确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H+应该移向正极,因此正极发生的反应是:2H++2e-=H2,现象是:有气泡产生。还可以进行变式训练加以巩固,如将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这时Cu2+移向正极,正极发生的反应是:Cu2++2e-=Cu,现象是:有红色固体析出。因此,巧用“宏观—微观——简图三重表征”, 原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正负极的判断方法等等知识就能融会贯通。
同理,“宏观—微观—简图三重表征”还能用在电解池中,不仅能轻松地解决电解液中的离子移动方向,也能轻松地区别原电池与电解池这对易混淆的概念,使有关原电池、电解池的知识融会贯通。
篇6
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顺周期性;金融稳定;宏观审慎工具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3-0011-04
一、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
(一)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
在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清算银行(BIS)就开始使用“宏观审慎(Macro-prudential)”的概念。1986年BIS的报告中也涉及到了“宏观审慎监管”。但是一直以来,这方面的文献并不丰富,直至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人们又重新审视对金融业的宏观审慎监管。在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周小川(2010)在《宏观审慎政策:亚洲视角高级研讨会》上指出,为了避免各种歧义,宏观审慎政策可以简单理解为资本要求、资本缓冲、流动性、杠杆率等,首先需要明确澄清其核心含义、框架结构和包含的具体政策要素。他认为,从总体来看,宏观审慎政策首先是逆周期政策;其次是应对羊群效应等市场失效现象,使整个金融市场更加稳健、金融市场参与者更加谨慎;第三是全球化下金融市场迅速发展、金融产品和交易日趋复杂,需要制定和实施更广泛的国际标准。
目前,关于宏观审慎监管文献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工具及其使用、宏观审慎工具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和工具的具体运用及效果等几个方面(Committee on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CGFS,2010)。但总体说来,与货币政策方面的丰富文献相比,有关宏观审慎政策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这些研究还远不能够为政策框架的实施提供一个有力且合理的支撑。
(二)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人们对金融监管政策方面的关注逐渐增多。此前的微观审慎监管思路在很多方面都不能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不能保证金融机构有足够的资本和流动性应对外来的冲击(CGFS,2010)。因为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理论认为,只要确保了单家机构的审慎经营,就能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这使得长期以来,各国监管机构都将工作重心放在微观审慎监管方面。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单个金融机构出现问题使得风险扩散至整个金融体系所引起的金融危机已经很少发生,期间出现的历次危机,基本都源于在信贷和资产价格高增长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风险暴露高度相似并集中于相同的领域,导致金融失衡不断扩大、系统性风险不断增加(李文泓,2009)。这表明,仅仅实施微观审慎监管而忽视对宏观系统性风险的关注,已经远远不足以防范系统性的金融危机(G20,2009;IMF,2009;FSA,2009a;De Larosiere et al.,2009;Brunnermerier et al.,2009;Borio and Shim,2007;White,2006)。
与微观审慎监管相比,宏观审慎监管在五个方面(表1)有所差别(Claudio Borio,2003)。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是从整体上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从而避免经济体实际产出的重大损失。微观审慎监管的目标是防范作为个体金融机构的危机事件,而并不考虑其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因此,宏观审慎监管的最终目标是保障宏观经济的稳定,避免产出水平的下降;微观审慎监管的最终目标就是对消费者(储蓄者或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而不考虑给实体经济带来的风险。在风险模型方面,宏观审慎监管强调,从金融系统整体行为的角度来看,风险是部分内生的;而微观审慎监管认为风险是外生的。在相关性方面,宏观审慎监管认为金融机构之间通过资产负债表相互关联,存在共同的风险暴露,而微观审慎监管则认为金融机构之间不存在相互关联和影响。总的来说,宏观审慎监管针对的是系统性风险,而微观审慎监管针对的是个体风险(谢平、邹传伟,2010)。在校准目标和方式上,由于宏观审慎监管的目的是防范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因而采取的是自上而下(top-down)的校准方式;微观审慎监管的目的是防范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因而采取的是自下而上(bottom-up)的校准方式。
基于上述区别,微观审慎监管认为,只要单个金融机构是稳健的,则整个金融体系就不会出现问题;而宏观审慎监管则认为,如果金融监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那么以风险资本要求为基础的微观审慎监管体制就不足以实现这个目标,只有实施宏观审慎监管,对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和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型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监管,才能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苗永旺、王亮亮,2010)。换句话说,从宏观审慎的角度看,尽管每个金融机构都是安全正常的,但整个金融体系却可能出现问题。
二、宏观审慎监管的维度
宏观审慎监管可以分为两个维度:时间维度(Time Dimension)和跨行业维度(Cross-sectional Dimension)。
(一)时间维度
时间维度主要关注风险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的。因此,在时间维度方面,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系统性风险是如何被金融体系内部以及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放大的,这就是所谓的顺周期性(procyclicality)(BIS,2001;Borio et al.,2001;Brunnermeier et al.,2009)。谢平、邹传伟(2010)指出,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顺周期性;第二,贷款损失拨备的顺周期性;两者都体现为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信贷供给在经济上行期增加,在经济下行期减少,放大了经济的短期波动;第三,公允价值会计引起的顺周期性,体现为金融系统对资产价格波动的放大。这种顺周期性被视为金融体系不稳定的主要原因(Claudio Borio,2009),因此,有效克服资本监管框架中的顺周期因素就成为防止严重金融危机的必要前提之一(周小川,2009;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2009)。
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引起理论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始于1998年巴塞尔委员会启动新资本协议的制定工作。在谈到巴塞尔协议Ⅱ时,有相当多的文献聚焦于讨论巴塞尔协议Ⅱ的顺周期性。Rafael Repullo et al.(2009)针对Kashyap and Stein(2004)提出的关于风险敏感型银行的资本监管可能有助于熨平贷款和商业的周期性的观点,分析了西班牙1986~2006年工商业贷款的数据,提出了一种关于哪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减少巴塞尔协议Ⅱ顺周期性的判断标准。他们认为,在新协议内评法的输入端,用根据宏观经济状况确定的逆周期乘数对所得出的监管资本进行调整,这种方法更可取;具体而言,将新协议下由时点评级法计量的风险参数导出的资本要求,乘以根据GDP增长率对其长期均值的偏离度所确定的逆周期乘数,在这一算法下,GDP增长每偏离一个标准差,资本要求将增加或减少7.2%。类似的,Jesús Saurina and Carlos Trucharte(2007)对1991~2004年西班牙中央银行信贷登记系统中三百多万笔住房抵押贷款数据进行整理,计算了不同类型的借款人违约概率(probability of default,PD),结果表明,运用时点评级法(point in time,PIT)比跨周期评级法(through the cycle,TTC)所计量的PD以及由此所计算的资本要求的波动性要显著得多。新协议允许银行在设计评级体系时自行选用PIT或TTC,而运用PIT所计算的资本要求比TTC具有更强的顺周期性。
对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有三个改革方向。第一,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通过引入针对宏观系统性风险的具有逆周期特征的资本要求,促使银行在经济上行阶段增加资本,建立缓冲,供其在经济下滑、贷款损失增加时使用(G20,2009;FSF,2009;IMF,2009;FSA,2009)。第二,建立前瞻性和逆周期的贷款损失拨备,通过采用跨周期的拨备计提方法,提高拨备计提的前瞻性(G20,2009;IMF,2009;FSF,2009;FSA,2009;Panetta et al.,2009;Borio et al.,2001)。第三,改革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虽然公允价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产生了顺周期性的问题,但是它仍然是目前能够找到的最恰当的资产计价方式。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在不活跃市场运用公允价值原则的指引,限制其在不活跃市场中的运用,防止由于市场的低流动状态而出现的低价出售行为作为估值的基础。同时,也应当对这些使用公允价值存在困难的金融工具建立估值储备或进行估值调整,增强信息披露透明度(李文泓,2009)。
(二)跨行业维度
跨行业维度关注的是在某一特定时点上,风险是怎样在特定金融体系中分布的,特别是由于资产负债表的关联性所导致的共同风险暴露、相似风险暴露及相关的行为反应。换句话说,这些风险暴露既可能是金融机构在相同或相似资产类别下的直接风险暴露,也可能是它们之间业务交叉而导致的间接风险暴露。从这个角度看,必须特别关注各家金融机构的投资组合和金融产品风险之间的关联性(白川方明,2010),虽然不是所有的金融机构都会引起系统性风险,但宏观审慎监管却是针对所有金融机构,实施跨行业维度就意味着对有可能引起系统性风险的行为给予更严格的监管――例如对金融性房地产的借贷进行更严格的控制,这是因为当资产价格下跌的时候,金融性房地产会使得借款人与银行都遭受惨重损失(谢亚,2010)。因此,跨行业维度的主要政策问题就是如何制定审慎监管框架,将整个金融体系风险损失控制在局部,从而控制系统性的“尾部风险(Tail Risk)”(巴曙松等,2010)。
在分析金融体系产生的系统性风险时,可以从以下两点考虑。第一,分析因单个金融机构或单个市场的问题而产生的系统性影响。这方面的一些典型文献构建的模型将金融系统视为一种复杂的系统,并将观察的重点放在其互连性、非线性和不可预测性上(Haldane,2009;Hommes,2006、2008;LeBaron and Tesfatsion,2008)。第二,构建了一种系统性风险的度量方法,在此基础上确定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分配状况。由于宏观审慎监管的目的是在金融体系层面上保障金融稳定,但具体的政策工具又体现在单个被监管的机构中,因此就需要一种符合系统重要性的能够在单个机构中分配系统性风险的方法。Nikola Tarashev et al.(2009a、2009b)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通用和灵活的在机构间分配系统性风险的方法,同时认为,不同分配方法的应用需要使用不同的宏观审慎目标。
三、宏观审慎监管的工具
(一)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及其目标
为防止系统性风险的生成,有必要为监管当局提供一系列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但应当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国际上尚未形成一致(巴曙松等,2010)。因此,对于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还是比较明确和易于理解的,但对于宏观审慎监管的内涵和工具就众说纷纭了(谢平、邹传伟,2010)。Jean-Pierre Landau(2009)指出宏观审慎监管(系统和宏观经济)与两种方法(自动机制(Automatic)和自由裁量权(Discretionary))的结合产生了对监管工具的分类(表2),并认为目前最重要的工具是对金融中介机构的资本要求。
CGFS(2010)认为,宏观审慎工具的发展应适应现有的微观审慎工具(如严格的审慎性标准以及限制那些可能增加系统性波动和风险的活动)。这些标准和限制可能不时地变化,或针对金融周期进行逆周期的调整。在实践中,一些宏观审慎工具的运用可能会同时实现不同的目标。例如,LTV(贷款价值比率)的上限可能被设定成一个固定的值(如80%)并保持不变,这样不仅能加强金融体系的弹性,而且能够起到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ser)的作用以缓和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并且,监管当局还可以通过对该比率在一定基准内进行动态地逆周期调整来强化这种自动稳定器效应。
另外,在FSA(2009)看来,宏观审慎监管的工具包括资本充足率、贷款损失拨备、流动性和杠杆率等监管要求。他们认为,宏观审慎监管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信贷供给、信贷定价、借款人的杠杆程度以及借贷双方承担的风险;第二,期限转化的形式以及产生的流动性风险,比如银行期限错配的程度以及对批发性融资的依赖程度;第三,住房、股票和信用证券化等市场的资产价格与其长期均衡水平的关系;第四,金融系统的杠杆率水平;第五,一些尚未受到审慎监管的金融机构(如对冲基金)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二)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宏观审慎监管是整个宏观审慎框架的一部分。宏观审慎监管的核心是将系统性风险纳入审慎监管视野,不仅关注金融机构面临的个体风险,而且关注系统性风险的水平和趋势。因此,宏观审慎监管仍然属于审慎监管范畴,与着眼于熨平短期经济波动的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存在本质区别(李文泓,2010)。但是,在设定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框架时,必须考虑与具有同样目的――保障金融及宏观经济的稳定――的货币政策的协调问题。这种协调取决于货币政策是否将金融失衡纳入其框架之内。危机前,人们关于货币政策的新共识是,货币政策只应保证物价稳定,控制通货膨胀;如果有双重目标的话,也应同时保证可持续的充分就业。只有很少的文献认为,运用紧缩的货币政策可以缓解金融失衡问题(Borio and White,2004;Gruen et al.,2003)。
N’Diaye(2009)发现,逆周期的审慎监管有助于减少产出的波动,降低金融不稳定的风险。同时指出,诸如资本充足率之类的逆周期政策,可以使得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利率的更小幅调整来达到同样的保持产出水平和通胀水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Allen, L., and Saunders A., 2004, “Incorporating systemic influences into risk measurements: a survey of thelitera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Vol.26, No.2, pp. 161-192.
[2]Amato, J. D., and Furfine C. H., 2004, “Are credit ratings procyclical”, BIS Working Paper.
[3]Ayuso, J., Pérez, D. and Saurina,J., 2004,“Are capital buffers procyclical? Evidence from Spanish panel data”,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Vol.13, pp.249-264.
[4]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1986, “Recent Innovations in international banking”. Report Prepared by a Study Group established by the central banks of the Group of Ten countries, Basel.
[5]BIS(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2001, 71st Annual Report, Basel, June.
[6]Borio, C. and White, W., 2004, “Whither monetary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The implications ofevolving policy regimes”, BIS Working Papers, No. 147, February 2004.
[7]Borio, C., 2003, “Towards a macroprudenti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CESifo Economic Studies, Vol. 49, No. 2/2003, pp.181216. Also available as BIS Working Papers, No. 128, February.
[8]Borio, C., 2006, “The macroprudential approach to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where do we stand ?”. Paper prepared for the special volume celebrating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Kredittilsynet.pp.108-120.
[9]Borio, C., 2009, “Implementing The Macroprudential Approach To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Bank of France Financial Stability Review. September,
[10]巴曙松、王怡、杜婧,从微观审慎到宏观审慎:危机下的银行监管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10(5):83-89。
[11]白川方明、何乐,宏观审慎监管与金融稳定[J].中国金融.2010(4):29-31。
[12]李文泓,关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逆周期政策的探讨[J],金融研究,2009(7):7-24。
[13]苗永旺、王亮亮,金融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0(8):59-68。
[14]谢平、邹传伟,金融危机后有关金融监管改革的理论综述[J],金融研究,2010(2):1-17。
[15]谢亚,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几点思考[J],中国金融,2010(12):42-43。
[16]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对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几点认识[N],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9-03-26。
篇7
笔者认为,在中国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今天,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这个概念的这种界定,显然存在着局限性,主要是将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混为一谈,使得人们不能正确使用这个概念来研究有关对外贸易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指导中国的对外贸易实践。因此,正确认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的局限性以及重新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基本概念以及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在合理界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这个概念之前,必须首先搞清楚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这两个基本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如果能够使用较少的要素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同时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其所需要的商品,则经济效率就越高;反之,经济效率就越低。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与所投入的总成本之比;经济利润越多而总成本越低,则经济效益就越好;反之,经济效益就越差。
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之间的主要联系表现为,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率的提高是建立在企业讲究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的,这是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根本联系。如果企业是理性的,即企业以利润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其根本目标,则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为了实现利润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就会不断提高生产与经营技术水平以及加强企业管理,从而使得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进而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相反,如果一个经济社会并不讲究经济效益,那么企业就会缺乏改进生产与经营技术的动力,也不会加强企业管理,从而不会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进而也就谈不上提高经济效率的问题。另一方面,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在完善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就是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的过程。企业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会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同时在技术外溢的作用下,就会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又会促进市场竞争更为充分,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又会使得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从而又迫使企业不断地实现技术创新;如此循环往复,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会在市场竞争的均衡中不断变化;市场竞争的结果会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波动变化,而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则总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之中。总的来说,对于整个经济社会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要使得所有企业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是要使得企业在公平、公正、完善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形成并具有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
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之间的主要区别表现为:一方面,提高经济效率是整个经济社会的根本目标,而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的根本目标,这是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的一个根本区别。对于整个经济社会来说,如果能够使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同时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消费支出获得最大的效用,则经济社会的生产就能够节约经济资源,减少资源耗费和浪费,从而提高了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其产品的销售价格越高而成本支出越少,则其经济效益就会越好。现代微观经济学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假设为基础来研究如何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影响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存在较多的差别:(1)从市场结构来看,在市场的长期均衡中,相对于不完全竞争市场来说,完全竞争市场具有最高的经济效率,但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或经济效益是最低的;随着市场垄断程度的不断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会下降,但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越来越好。(2)从同一个时点的单个行业内部的不同企业来看,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生产或经营技术水平较高或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显然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3)产业技术进步能够提高经济效率,但未必能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以中国彩电行业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彩电行业的产业技术水平明显低于当前的水平,那时彩电行业的经济效率明显低于当前的经济效率,但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大多数彩’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好于当前的经济效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较为简单,20世纪90年代虽然中国彩电行业的产业技术比较落后,但那时市场供小于求,因此,那时彩电企业普遍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当前彩电行业的产业技术比较先进,但市场供大于求,因此,当前的彩电企业难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由这一点来看,产业技术进步能够提高经济效率,而市场供求关系则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的重新合理界定
本文认为,应该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作重新界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与所投入的总成本之比,经济利润越高而总成本越低则经济效益就越好,反之经济效益就越差。从企业、产业和国家层次来说,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又可以分外三个层次,(1)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与所投入的总成本之比,这是对外贸易的微观经济效益;(2)单个行业的对外贸易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单个行业(如纺织服装或机械电子或化工等等行业)内所有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润总和与所投入的成本总和之比,这是行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3)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有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润总和与所投入的成本总和之比。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同时影响不同层次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也是不同的,但是,无论如何,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状况是影响三个不同层次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水平的重要因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本文同时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概念:对外贸易经济效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产出越多而投入越少则对外贸易经济效率就越高;反之,对外贸易经济效率就越低。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论类似,对外贸易经济效率也具有三个层次的内涵:(1)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率,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
动的产出与所投入主比,这是对外贸易的微观经济效率。例如,出口生产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可以一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降低产品的废品率,在不需要增加较多投入的情况下便可能获得较多的产出,于是,出口生产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就提高了经济效率。(2)单个行业的对外贸易效率: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单个行业内所有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比,这是行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率。(3)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有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在开放经济中,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重要内容;提高外贸企业经济效率是提高单个行业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基础,而这两者又是提高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基础。当然,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同时影响不同层次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因素也是不同的。提高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率,就是要以较少的经济资源投入通过国际交换来获得较多的产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如何通过发展对外贸易以促进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的问题。
从整个经济社会来看,经济社会所关注的是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提高,而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提高又会通过市场竞争影响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外贸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如此循环反复,在完善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外贸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理性动机就会推动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如果缺乏公平竞争的、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外贸企业就缺乏通过实现技术创新来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或者通过“寻租”之类的非公平竞争的方式来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对外贸易的发展就不可能推动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和整体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最为重要的是社会经济要形成公平竞争的、完善的市场环境,并促使外贸企业具有追求较好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
三、当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的局限性以及对该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的重要意义
以上分析表明,当前有关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实际上混淆了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的概念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人们对于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认识出现一定的偏差,也难以根据当前的概念来分析如何提高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和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率。笔者认为,当前的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概念基本上就是本文的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概念:然而,根据本文的概念界定,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和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本文通过重新合理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至少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首先,能够从理论上分清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对外贸易经济效率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运用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能够分别明确政府部门与外贸企业在当前不断深化发展的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不同目标与作用。政府部门的目标与作用并非一定要取得较高的行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和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公平、公正、完善的市场竞争环境,要通过深化改革以及实施合理的宏观调控来促使企业通过实现技术创新追求对外贸易微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外贸企业的根本目标就是要追求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作用就是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而通过技术创新来促进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如果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概念混为一谈,就无法区分清楚政府部门与外贸企业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不同目标与作用。
篇8
论文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货币政策;调控
0 导语
为了保证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安全、稳定与效率,客观上需要建设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不否认金融监管,而是要加强金融监管,这种监管是建立在对尊重市场自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审慎的监管。同时要求有更为深入广泛的金融监管体系,这个体系应更多的从宏观角度对金融进行管理,尊重市场的调节和金融体系的效率,对市场的不完备进行补充。
1 金融危机与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
1.1 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原因评析
2007年引爆于美国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市场危机持续升级,影响逐渐加剧,最终演变成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此次危机爆发于金融体系最完善、金融创新最前沿以及金融理论和人才最丰富发达国家——美国,而且起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市场这一金融创新领域。危机似乎不同于八、九十年代爆发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主要集中在货币和银行的危机。然而,IMF前首席经济学家罗格夫等人根据有关金融危机的标准研究,通过将此次危机的资产价格、增长和政府债务等指标同二战以来发生的重大金融危机进行一系列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危机和以往的危机并无本质差别。
但是在客观忽略资产价格泡沫极度膨胀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宏观经济理论,以及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微观审慎监管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忽略金融监管的宏观政策框架,必然催生资产价格泡沫,积聚系统性风险,在金融体系内埋下重大隐患。泡沫一旦破灭,积聚的风险迅速释放,最终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
1.2 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
危机爆发后,国际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对金融监管进行了深刻反思。为维护金融稳定,金融监管变革在所难免。综合G20、FSB、BIS和IMF报告文件来看,金融监管改革目的是保证金融稳定,防止类似的危机的冲击,预防系统性风险。
改革主要集中在六大块:
(1)增加资本和提高资本质量,同时改善流动性和缓冲机制,缓解资本监管顺周期性。
(2)改革薪酬制度,维护金融稳定。
(3)增强会计准则实效性。
(4)改善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
(5)对具有系统性重要影响的金融机构妥善处置。
(6)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合作,强化遵循统一监管标准。其他方面还包括对冲基金、信用评级公司和证券化等方面的监管和改革。部分改革已在逐渐付诸行动并进行了效果评估,有些改革尚处在讨论和研究阶段,监管改革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然,以往的微观审慎监管对于保证单一机构安全,从而保护金融消费者(存款者和投资者)的利益有着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微观监管的固有弱点表明了其不仅强化了顺周期性并且未能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在保证单个金融机构安全的同时却有可能最终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因而需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提出已久,地位也随着此次危机的爆发显着上升。“宏观审慎监管”目前尚无明确定义。据已有的文献来看,宏观审慎监管主要是相对“微观审慎监管”而言,金融监管当局从金融体系而非单一机构的角度实施监管,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概念,维护金融稳定,密切关注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宏观审慎监管同微观审慎监管在监管目标、最终目标、风险性质的对待、机构间风险暴露相关性的重要性和审慎控制的实现方式上都有着本质区别。
当前,金融监管改革依然处在成型阶段。为维护金融稳定,总的改革趋势将向立足于微观审慎监管的宏观审慎监管模式的方向发展。其主要的新特征将体现在逆周期性监管政策工具的选用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
2 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不足与改良
2.1 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系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也在不断变革。总得来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4年至1992年的统一监管体制时期,人民银行履行统一监管职能。
第二阶段为统一监管向分业监管的过渡时期。1992年10月证监会的成立标志分业监管的开始,1998年保监会的成立标志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明确分工,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监管的分业监管模式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为1998年后的分业监管体制时期。
其中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一行三会”为基本格局的金融监管体系最终形成,即分业多头监管的格局形成。为加强协调沟通、信息共享,形成安全有效的监管网络,监管联席会议制度被引入。2004年三会签署了《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在明确各自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定期信息交流制度,经常联席会机制。然而监管联席会已长时间没召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目前主要由一位国务院副总理定期召开金融旬会来加强监管政策协调。
2.2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不足
尽管我国目前分业监管有利于提升监管专业化水平,有效防止了金融风险传染效应,但如同大部分分业监管模式一样,我国当前的监管体系存在不足。钱小安认为我国监管体系不足体现在监管重复与监管空缺并存、监管资源配置低效、监管协调机制较弱等方面。根据引发此次金融危机金融监管方面的缺失,从宏观审慎监管角度来看,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方面的不足。
首先,缺乏稳健的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防范,必然需要对金融体系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检测和评估,发现金融系统不稳定性的来源,发出风险警示。这就需要一个专门的分析平台,一方面整合各微观部门的信息数据,另一方面同时整合分析宏观部门和微观部门的信息数据。而目前,我国并没有搭建这样一个平台。
其次,系统性风险防范不足,存在监管盲区。此次金融危机表明,由于缺乏对具有系统性重要影响的金融机构(集团)有效监管,致使这些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最终加剧金融危机程度。
最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不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需要先进监管理念的同时,还需要有效的完备的金融监管政策工具。而无论是在时间维度上的逆周期监管政策,还是在行业维度上的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监控政策,我国都存在不足。
2.3 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构建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分析提出了我国在金融监管上存在的不足,因此在我国未来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中,我们要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总得来看,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有赖于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的搭建、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完善以及组织合理安排下的政策协调机制健全。
首先,搭建宏观审慎分析平台,建立预警机制。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的构建,对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预警,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这一环节的构建大体可分为四步。首先确定平台,即明确微观和宏观数据整合分析的职能的具体承担部门,可以是“一行三会”当中一个也可以新建一个部门。其二,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平台构建后,相关职能部门就得强化对系统性风险相关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特别加强微观和宏观数据的有效整合,全面掌控系统性风险变化趋势。其三,系统性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即从金融体系宏观层面又从银行、证券和保险等行业微观层面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检测与评估,加大各行业微观层面风险评估对金融体系宏观层面风险评估的支持力度。
第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建立危机处理机制。从时间维度上说,我国应完善包括逆周期贷款损失拨备和逆周期的信贷政策等在内的各种逆周期监管政策机制。同时,要加强对杠杆倍数的检测,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有效控制金融体系的风险过度承担。完善相机抉择机制,有效避免危机扩大和扩散。从行业维度上说,要加强对金融控股集团监管立法,完善对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监管政策工具,有效监管金融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完善危机处理机制,设计多层次的应急处理监管政策工具。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最后,合理架构组织,健全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协调机制。组织结构铺排,各部门政策协调是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能否成功搭建的最关键因素。首先,系统性风险信息的获得、预警机制的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设定需要各部门明确职责并加强沟通协作。其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组织架构设定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效果有极大的影响。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的组织安排,首先是确定宏观审慎分析平台,作为宏观审慎监管总的召集人;其次是三会要加强对各自监管行业的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结合意识;其三,要加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同宏观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最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实施部门要加强同人民银行、财政部以及发改委等部门协调,制定科学的监管政策并有效执行,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维护宏观金融稳定。
3 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调控的联系
在金融监管中,有一项监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即银行监管。这是由于:首先,银行业在金融体系占主体地位。其次,在各类金融机构中,银行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发金融危机的部门。因此,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必然在宏观的金融监管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在新的金融机制改革中,基于对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要求,必然要改革在此前大行其道的硬约束监管机制。但在当前的新的金融运作形势下,对于资金的过于严格的监管可能会导致雁行的信贷减少,进而导致整个社会总投资的下降,这自然不是金融监管希望的结果。
但是在新的宏观审慎的监管机制下,政府实行货币调控政策则可以利用这样较为完整系统的机制来进行整体的调控,不仅可以提高货币政策在有效引导国民经济向更好的发展方向上进步,还可以在这一较为拔高的视角上有效的规避一些金融风险,更加有效的将我国经济引导至又好又快发展的康庄大道!
4 结语
篇9
一、关于计划、总结的标题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在计划和总结的标题中加不加“关于……的”。一般教科书中都没说不准加介词结构“关于……的”,而有的教科书说可以加,如由东方文化出版社出版于立源等主编的《当代企业管理应用写作》,在讲计划一节里就有《关于能源管理的方案》、刘云庭《应用文写作》计划一节则《××省财政厅关于财政干部培训工作的安排》、由档案出版社出版闵庚尧编写的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应用文写作教材之一《机关应用文》一书,则有《××××学院关于1982ˉ1983学年寒假工作的安排》和《××省财政学校关于学习十二大文件的计划》标题;而对总结的标题,一般教科书也大都认为除了论文式和正副式之外,应当是与计划相同的,总结的标题也可加介词结构“关于……的”等,比如:《关于能源管理的总结》、《××大学关于教学工作的总结》。
笔者认为不论计划、总结,标题中都不必加介词结构,以便与公文相区别,从而也使此类应用文写作规范化。比如上述标题可改为:《能源管理方案》、《××省财政厅财政干部培训工作安排》、《××财政学校学习十二大文件计划》、《××大学教学工作总结》,这样的标题也有简洁的优点。
二、关于总结与调查报告的区分问题
这个问题似不成问题,但在一些教科书中却常常张冠李戴,极不利于应用写作教与学。比如:闵庚尧《机关应用文》中将《合作社的政治工作》、刘云庭《应用文写作》中把《专业分工承包到队——上海县旗忠村组织农业专业化生产的经验》都视为总结的范文。而实际上这两篇文章应属于经验性调查报告。总结应是有关部门或单位对自己工作情况经验的总结,而不是让别的单位或新闻记者来总结,总结使用的是第一人称,上级有关部门或报社记者来总结,其文章应为经验性调查报告,不是总结。此类经验性总结与经验性调查报告的区别主要是人称,只要将人称由第一改为第三即为调查报告,若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即为总结。
三、关于“安排意见”
计划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它包括规划、设想、要点、安排、打算、方案、意见等。安排和打算、方案一样,是指时限短、范围小、内容具体的计划。而要点则是指那种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的计划。因此,不仅安排与意见不能并用,就是安排和打算、方案也不能并用。而在于立源《当代企业管理应用写作》中,却有这样的计划标题:《进一步整顿和加强现场管理工作的安排意见》。安排就是安排,意见就是意见,二者不能并列重复使用。
四、关于非公文的“公文式标题”问题
许多教科书习惯用“公文式”来称呼非公文的标题,比如将《××市劳动局一九九九年工作计划》、《一九九八年保密工作总结》、《郑州市农业双向承包调查》叫作公文式标题。笔者认为最好将这种标题称为一般式或别的称谓,这不仅是为了与公文相区别,也因为它们毕竟不同于公文的标题,我们不能说《郑州市农业双向承包调查》中的“郑州市”是该文的“发文机关名称”。而在闵庚尧《机关应用文》中,则以《吉林省财政厅、
教育厅、中国教育工会吉林省委员会关于吉林省小学教职员福利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为例,来说明调查报告有公文式标题的存在。其实并没有这种所谓公文式的标题,即使有,也是不规范的错误标题。因为公文是国家行政机关所使用的,它代表行政机关。而调查报告则不代表行政机关,它只是个人或几个人的小组向所在机关所写的书面材料,其落款并不是行政机关而是个人或调查小组。上文即使是三个行政机关联合行动,组成调查小组,那么其调查报告的落款也只是调查小组,不是三个机关。公文的落款是行政机关或机关首脑,而调查报告的落款只能是调查者个人或小组,不是机关。非公文最好不要写公文标题。
五、关于公文应用文写作的要求与特点问题
这个问题即为在讲解公文应用文的写作要求和特点时,作者应如何从宏观和微观双方进行把握,以及宏观和微观到何种程度的问题。只宏观不微观不行,只微观不宏观也不行,应将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太宏观不行,太微观也不行。太宏观,比如讲某公文或应用文的主体部分写作,只三言两语而过,这样读者得不到具体印象,等于没讲;而太微观,往往会使读者以为某公文或应用文只能这样写,不能有丝毫差异。在此方面,现行的许多公文应用文之类写作教材欠妥。因此,作者一定要注意从宏微双角度把握公文应用文写作的要求和特点。如果说宏观是总体规律、微观是具体事实,那么这总体规律一定要是对众多的具体事实的总结概括才行,而有些教科书却犯了瞎子摸象的毛病。
篇10
【关键词】 用户视角;词典编纂;解构;自主学习;影响
一、用户视角的词典编纂――接受理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词典的编纂由刚开始的以编者为中心变成了以用户为中心,是否符合使用者的要求就变成了词典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词典编纂的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接受理论,词典价值的最终实现是由实际读者决定,解读词典是读者和编者之间的互动。
根据读者接受理论,读者在查阅词典时会通过使用词典了解不同的文化信息,同时也能构建不同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读者对知识的需求影响编者对词目,词条顺序的编排,词义的检索等的处理策略。读者自己对使用词典的感悟及反思,可以通过调查等方式得到。词典编纂并不是简单地为单词画“肖像”,“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精密的系统工程。”(陈楚祥:1994)
1、用户视角词典的宏观结构
从宏观角度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词典文本的设计特征,即词典所提供的信息类别和呈现方式,二是词典使用者的需求及技能。”(哈特曼:1998))其设计特征要求符合读者的认知规律,并根据语料库不断调节词条信息安排顺序和结构。
作为学习词典,从接受理论视角需要考虑的是其宏观布局和参考。“其一,双语学习词典尤其是英汉学习词典不能从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出发编纂与其匹配的学习词典,尤其是词汇难度没有控制。其词目的收录,例证的选取等方面缺乏相应的学习层级控制。其二,英语学习型词典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是学习词汇知识的主要辅助工具,并且通过学习词汇提高读、写能力。”(姜春兰:1987)由此看出,学习词典编纂与读者接受理论没有很好地结合,编纂者应根据实际需要在宏观结构上为读者提供系统化知识,针对不同的读者群确定其可接受的范围。
2、用户视角词典的微观结构
从微观的角度看,黄建华在“《词典论》中指出:“(词典的)微观结构指的是具体条目中经过系统安排的全部信息。词典的微观信息应包括拼写、注音、词性、词源、释义及义项编排、词例、特殊义、百科等方面的信息、词组等、同义词等方面的信息。”
首先,单词的发音。理想词典应包括IPA音标,英式美式发音,语音系统的完善尽量达到与地道英语发音的一致。其次,义项排列。按照语料库中的使用频率来排列,最适合用户的需要。再次,词汇的定义。定义单词需要用简单话语描述基本语义信息,强调区别性特征。最后,例证的选择。“例证提供典型语境、显示搭配关系、记录语法功能、可以更好得帮助读者记忆并查阅所查单词,而且例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语言文化信息更是语言学习不可或缺的。”(王志南:2014)接受理论从宏观和微观的结构分别考虑用户需求,如何提高用户使用词典的效率,对词典编纂有很大的调节作用。
二、自主学习模式特点及影响
由于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学生更容易得到大量的资料,自主学习模式也日益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学生学会学习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教育目标。学生在教师的教授知识之外也更倾向于自己根据兴趣爱好拓展知识,深入研究。但是自主学习不像传统教与学的模式,它有着自己的特点。
自主学习的概念源自于20世纪60年代对终生学习技能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论争。“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宾特里齐教授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接着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所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以及行为,自主学习活动在学生的个体、环境和总和的成就中起中介作用。”(胡钦太:2005)
自主学习的概念有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其中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成长的个人情感和自我概念,把自我提升和自我调节作为重点。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成长让他们不断增加新的知识结构并能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其特点是学生能很好了解其学习风格和学习进步,时时调节;态度积极,肯于向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很好的把握。自主学习模式对于个人成长,知识见长,视野开拓都有很大影响。
三、基于自主学习模式的影响对词典编纂的建议
那么对于自主学习者来说,遇到不懂的知识时词典便成了很有用的工具。那么基于前面从词典的发展,用户视角,接受理论(包括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的分析),交际理论和自主学习的特点,影响等的分析,我们可以对用户视角下的词典编纂对自主学习模式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的概括。
宏观上说,用户视角的词典编纂为自主学习者提供了很好的检索系统。编者在编纂词典时以用户的视角考虑,如何提高词典使用者的查词效率,他们在各词典的释义风格,释义控制用词等方面尽力做到能为用户最快接受和适应的程度。另外,整句翻译,义项检索快捷标识,短语索引,语音识别等尝试也为自主学习者提供便利,进而让他们在学习词典时能很快了解一个词典的用辞风格,了解其从认知规律或者语义结构等方面的编排思想。因此,自主学习者不仅能查到自己想查到的知识,也会了解词典编纂者规则和要求,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自主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另外一些文化词源学和隐喻等新的方式也让自主学习者受益匪浅。微观上讲,为用户考虑的词典编撰在义项排列,同义词,反义词,词组辨析,例子等方面充分考虑学习者的需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层次的自主学习者,他们可以根据词汇的难易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词典,从简到难。编者从义项排列顺序上考虑学习者的学习规律,为自主学习者提供可接受的词汇信息,并力求在例证上充分展现词汇的语用语法文化信息。因此,这样的词典对于自主学习者来说正是一个自我扩充词汇,增强语感,必要的话,了解词典的百科信息。并对俚语,习语等信息有系统的介绍。
四、总结
基于用户视角的词典学考虑编者和用户之间的平衡,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词典编纂时的新特点。结合自主学习者的特点和风格,切实考虑学习者的需要。最后,笔者也从宏观和微观的结构上分析用户视角下的词典编纂是如何影响其学习效率的。新世纪的词典编撰与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和跨文化方向等的结合也将进一步为词典编纂提供新的视角,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更为自主学习者提供自我提高的便捷通道。
【参考文献】
[1]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
[2] 姜春兰.读者接受理论视域下的双语词典编纂[J].黑龙江:鸡西大学学报,2013(11).
[3] 王志南.用户友好原则的新体系――评《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第四版[J].海外英语,2014.
- 上一篇: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
- 下一篇:手术室护理质控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