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评估范文

时间:2023-08-20 15:0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术室护理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手术室护理评估

篇1

【关键词】 风险评估 因素 术中护理干预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2798-02

术中护理是外科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手术安全的基础,但任何医疗活动都是风险和利益共存的。护理风险主要是指潜在的不良条件和对患者意外伤害的因素,它贯穿于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任何细节的忽视都可能带来风险,影响手术效果[1]。因此如何预防及降低风险的发生成为手术室护理的重点,也是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的体现。面对护理风险的危害,我院于2012年12月制定了护理风险评估单,并在手术护理中实施,效果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对照组为我院外科2012年1月~11月所开展的5010台手术,观察组为2012年12月―2013年10月所开展的4949台手术。两组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未进行术前护理风险评估,术中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术前由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难易、年大小及身体状况等填写“评估单”,在存在风险的项目内容后打勾,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护理干预如下:

1.2.1 切实做好术前评估工作。在评估单的基础上针对每项存在的风险进一步落实,以免遗漏。重点做好高危人群的评估,比如对于有坠床风险的患者,术前进行个性化访视,通过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有无肢体功能障碍、癔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再如存在药物过敏史的患者,要明确其过敏的药物,再与主治医生沟通术中是否会使用到同种药物,以免再次引发过敏。对于心理状态不佳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沟通,了解其导致不良情绪的原因,再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减少其不良应激反应。对患者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糖、低蛋白的患者,了解术前基础疾病控制的情况,密切配合麻醉师麻醉诱导及复苏,防止突发性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高血糖患者术中补液避免使用含糖液体或作好输注胰岛素的准备,低蛋白患者放置时注意保护受压部及保持床整等,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措达到避免一些护理并发症发生。

1.2.2 严格遵循查对制度。为避免接错病人,术前必须做好查对工作。要核对手术通知单、病例、病人手腕带、手术间、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核查床号、姓名、性别、科室、住院号、诊断,麻醉方式,品,抗生素过敏试验。并要求核查的护士签名,注明日期,提高护士的责任感。在访视过程中,密切注意患者的情绪,以确定其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2.3 术前充分准备。手术物品准备充分是手术和手术配合必不可少的环节,不少医疗纠纷就是由于物品准备不足,延误了抢救时间而导致。因此要求器械护士 掌握手术的每个环节,准备好相关的器材,并检查其运行情况。并及时与手术医生交流,以防手术特殊要求而遗漏物品的准备。对手术难度大,术中可能出现的大出血及意外等巡回护士积极做好台下抢救应急准备工作,以避免突发时措手不及。手术室环境对温度、湿度、整洁度等严格要求,特别是消毒工作更为重要,是预防手术感染的关键所在[2]。要求护士将手术室的温度须维持在22 ℃~25 ℃,湿度须维持在50%~60%。对于危重病人术中所需的经脉输液和冲洗液将其在恒温箱中加热到37℃后使用,预防低温的发生。

1.2.4 术中合理的护理干预。手术舒适度和成功关键在于的选择,的摆放要达到保持呼吸、循环功能;充分暴露手术野便于医生操作;固定牢固,松紧适宜使患者舒适的目的。因此我们在摆放时要避免神经行走部位,从而避免神经受压所在麻痹[3]。在受压处给予软垫,预防压疮。当手术超过1 h,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对受压部位进行减压按摩,以减轻局部受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手术时间超过4h,可适当调整受压的肢体。密切观察患者皮肤,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每2 h帮助患者放松约束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于婴幼儿患者,容易躁动、哭闹,存在坠床的风险,因此,在推送病人进入手术室过程中可使用保护床栏,避免发生意外。对于处于麻醉清醒期间的患者,也容易躁动,在此期间严密观察患者,并用束带进行约束。对于手术中皮肤的损伤,多由电刀使用不当引起,因此在术前对放置电刀极板部位进行评估,对毛发多者去除毛发,术中使用电时,电刀的负极板尽量靠近手术区,并与身体成纵轴垂直,避免高频电流击中,产生密集热引发灼伤。在进行酒精消毒后,提醒医生待其干后方可使用电刀,术中电刀笔不用时放于绝缘套内,防止术者及助手无意间按压操作柄引起伤口周围局部皮肤灼伤。同时在使用前,检查患者皮肤有无接触电导体,必要时可进行包裹,确保其安全。术中输血、给药必须遵医嘱,同时必须做到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为避免低温的发生,术中可用棉被、毛毯等遮盖物保持患者的体温。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风险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共发生风险44例,风险率0.88%,其中压疮12例、电刀灼伤2例、负极板灼伤3例、皮肤起泡6例、静脉输液脱落21例。观察组共发生风险5例,风险率0.1%,其中难免压疮2例、皮肤起泡1例、静脉输液脱落2例(P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4008/501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4702/4949)(P

2.3 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发生护理纠纷15例,观察组发生护理纠纷4例(P

3 讨论

护理风险的产生因素多,既有护士本身的原因,比如责任心不强、技术不过硬、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等。也有患者自身的原因,比如病情变化快、合并症多、损伤重、或病变复杂,手术难度大、手术风险高、手术时间太长等。任何一个因素的不注意,都会成为风险的“导火索”。而通过术前应用护理评估单,能够及时发现病人在护理方面存在的风险,及时进行书面反馈,并能在护理查房中进行讨论,提出预防措施,有利于避免护理风险,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护士通过评估单能够明确问题所在,进而可以制定更加人性化的护理计划,有利于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将“怕出问题”提升到能够积极思考“哪里可能出现问题”的认识层次上[4]。在具体工作中做到防微杜渐,真正体现护理行为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晖. “护理风险评估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中国民康医学,2010,7(14):121.

[2]刘云娥. 危重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单的设计与临床应用.当代护士,2013,7(11):20-21.

篇2

方法:以我院于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78例斜视矫正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围术期进行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则在对照组的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进行3周的心理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心理准备、术中心理护理、术后心理护理等。

结果:干预组明显比对照组出现较少的术中不良反应,且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术后未出现一例重症情况。

结论:对斜视矫正手术的患者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利于术后康复,并提高患者围术期的舒适度,降低不良情绪,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斜视矫正 围术期 心理评估 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42-02

斜视手术是医院儿科比较常见的一类手术,因为斜视在儿童中发病率挺高,成年人中也有不少。斜视不仅指视力低弱,而且外观上的异常也会给患者带来心理自卑感。斜视矫正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水平,因为斜视手术患者本身就是人际敏感人群,容易产生自卑、强迫、甚至是焦虑的情绪,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对斜视矫正手术患者的心理进行充分了解,并作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有效缓解斜视矫正手术患者的心理压力,是提高疗效,保证临床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笔者对2011年7月-2013年7月于本院收治的78例斜视矫正患者进行分析,并对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做了总结,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于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了78例斜视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34例,年龄4―23岁,平均年龄(7.5±1.4)岁。患者斜视类型有共同性斜视23例,麻痹性斜视35例,垂直性斜视11例,先天性斜视4例,部分调节性内斜5例。患者均无精神疾病,且无家族病史,可以配合调查,符合伦理学原则。将患者随机编号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疾病类型等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所有患者术前由专人对其进行心理及健康评估,做好记录,另外,干预组在术前进行特殊心理护理。矫正手术在全麻状态下进行,手术内容包括部分切除、斜肌断腱、位移术等。手术后再次对干预组进行特别心理护理,并观察所有患者术后症状,详细记录,便于后面研究分析。

2 结果

78例患者在医生、护理人员及家属的精心护理下已全部治愈出院。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治疗情况,干预组明显比对照组出现较少的术中不良反应,且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术后未出现一例重症情况。

3 讨论

由于斜视患者在视力及外观形象上所处的劣势,一般的斜视矫正患者多多少少都对手术有些心理方面的障碍。因此综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斜视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综合的心理护理干预包括三个方面: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

3.1 术前护理。对于将要进行斜视矫正手术的患者而言,由于环境的变化,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普遍对医护人员和护理人员产生陌生和恐惧,甚至是抗拒心理,因此我们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状况,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式。对于儿童患者,因其理解能力较差,不一定能配合医护人员,所以在与其交流时,可以尽可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并用引导、分散儿童注意力的方法来应付他们的不配合情绪。对于年龄稍大一点、能够比较配合、理解医护人员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的对其讲解手术的目的、大致方法以及预期能够达到的效果。护理人员在讲解过程中应将重点侧重于斜视矫正手术的优点及描述术后健康的状态,让患者对手术后的状态产生憧憬和期待。不论患者是怎样的年龄阶段,护理人员都应该建立一个和蔼可亲的良好的印象,所以在表情、动作、态度方面都要注意,以增进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感情。

3.2 术中护理。斜视矫正手术会涉及到牵拉眼肌,所以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眼心反射,因此护理人员要格外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一旦出现心率减慢,立即通知医生减轻肌肉牵拉。另外,若患者为儿童,建议医护人员为患者儿童准备一些缓解紧张情绪或转移注意力的东西,并要注意别让手术器械等令他们害怕的东西进入其眼帘,给患者麻醉前让其做好心理准备。对于过分紧张或焦虑的患者,手术间可播放一些舒缓类或患者喜欢的音乐或歌曲。

3.3 术后护理。不管患者处于什么年龄段,手术后的疼痛及家属的焦灼情绪都会对患者产生术后不良心理反应,且随着术后麻醉效果的消失,疼痛感会越来越强烈,加上术后眼睛还处于包扎状态,患者置身于黑暗之中,缺乏安全感,难免容易胡思乱想,因此更容易苦恼和焦躁不安。这是护理人员应用和蔼的语气和鼓励的言辞激励患者,让其明白这些都只是短暂性的不适,不久的将来,会有非常美好的景色呈现在其眼前,自身也将因眼神的改变而更加美丽。另外,在心理护理之余,身体等各方面的护理也要做到位。如保持患者术后的趟姿,以免因呼吸道阻塞而带动其他症状产生;若眼睛包扎期间患者感觉不适,硬要拆除,可以考虑满足患者这个需求,但一定要注意保持清洁,防治伤口感染;患者住院期间营养要紧跟其上,多吃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水果、蔬菜;护理人员要及时叮嘱患者用药。出院后按时复诊,定期复查。

斜视会导致患者弱势和无立体视觉,在斜视矫正手术期间,只要做到手术治疗和精心的护理,都能达到良好的愈合效果。医护人员应充分理解患者在围术期缺乏安全感、依赖性强、紧张焦虑的原因及特点,对其施以耐心和信心,一般手术成功率还是非常高的。

参考文献

[1] 辛丽娜,李雪梅,杨帆,等.儿童斜视矫正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2):111-112

[2] 刘静凡.60例全麻儿童斜视手术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5):715-716

篇3

【关键词】PDCA循环;基层医院;风险管理;手术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841-02

风险管理就是让医护人员对潜在的危险有所警觉,并在风险可能导致损失之前采取预防性措施,其目的是识别、评估和区别风险的严重程度,以减少风险带来的负面后果。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医疗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安全因素已引起了手术室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医院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由于手术室的特殊工作环境、工作性质、跨部门多学科的相互协作、团队队员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手术和麻醉的不可预知性等诸多因素,决定了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而基层医院手术室在护理人员配置和仪器设备设施方面及开展手术等相关因素的限制使得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必须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

加强基层医院手术室的护理风险管理极为重要,不仅是手术室组织机构鉴别、评估、减轻患者、手术室工作人员及机构资产风险的过程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可有效降低手术危险因素,保证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1 PDCA循环管理法在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

PDCA循环管理法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能使工作质量不断得到提高(PDCA循环即管理循环,是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英文缩写,因其周而复始地运转而具有完整性、统一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手术室风险管理其目的是引导护理人员关注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改进目标与措施,使护理质量循环上升。

1.1.明确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目标

1.1.1认真解读患者安全目标 2007年美国首先提出病人安全管理目标,倡导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的医疗卫生保健系统;同年中国医师协会颁布中国《2007年度患者安全目标》;随后于2008年和2009年相继完善《2009-2010年中国患者安全目标》---要求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和手术方式发生错误;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1.1.2手术患者护理安全目标 严防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严防手术物品遗留体内;严防病人意外伤发生;手术安全舒适;提高用药安全;严防手术患者低体温;手术植入物安全;安全、正确留置手术标本;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严防手术室的医院感染;安全使用电外科设备。

1.2不良事件的分析和风险评估 手术室常见护理不良事件统计资料及原因分析。

1.2.1手术室常见不良事件

1)接错病人 同一病区连台手术时,没有按时间顺序接台时易出错。

2) 弄错手术部位 书写不规范,辩认困难,手术时未反复确认。曾有行肾切除时左右位置弄错。

3)手术安置不当 特殊手术安置时,皮肤、神经、血管等长时间受压,如膀胱截石位时腓总神经的损伤,上肢过度外展时或头低脚高位上肩托不当致臂丛神经的拉伤,后颅凹手术时面部皮肤被压伤,由于护理人员对标准未掌握或者重点细节忽视评估和检查流程所致。

4)电外科伤害 曾发生负极板未粘贴的情况下使用电刀,输出功率过大,手术病人身上带有金属[如金属假牙,安有心脏起搏器,可能造成局部组织烫伤],术中病人皮肤与金属接触[1]。曾有报道未对病人负极板的完好粘贴便使用高频电刀,导致病人局部皮肤及组织烧伤。

5)仪器设备未处于完好状态 术前没有对仪器设备进行开机检查,未及时发现故障。常见于吸引器无负压,电刀无功率输出,气压止血带漏气等。轻者延误手术时间,重者造成出血过多,甚至危及生命。

6)物品清点有误 胸腹腔和深部体腔手术,手术缝针、敷料、手术器械等小件物品的清点有误或术中缺损不完整,没有及时发现,遗失于胸腹腔;或操作不当、缝针弹出,寻找困难等。

7)器械准备不足 手术配合经验不足,术前未有效与主刀沟通,如器械、缝线、等因此延长了手术,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8)用药有误 药品摆放不规范,业务不熟悉[如对药品名称、作用机理、配伍禁忌不明了,尤其是有过敏史者。

9)病理标本丢失 由于器械护士工作疏忽,将术中取下的标本遗失,术中快速冰冻结果的错误告知,未征得家属同意已经焚烧的手术截下肢体等容易引发医疗纠纷。

10) 无菌观念不强 未掌握无菌技术和术中无瘤技术操作 ,术中涉及空腔脏器手术或污染手术未有效隔离,术中接触癌组织时未注意隔离,容易导致切中感染和癌细胞的种植。

11)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 手术记录描述不准确,尤其是手术名称、术殊情况的记录不准确,一旦产生医疗纠纷,不利于举证。

12) 感染的风险 违反无菌技术操作,术中隔离意识差,尤其见于特殊感染病员行急诊手术时,相关血液检查不完善所致。

13) 其他意外受伤 如病员的跌伤。

1.2.2原因分析

1)护理人员自身因素:风险意识薄弱、业务技能差、缺乏慎独和协作精神等。

2)管理上的因素:制度和流程不完善、各类培训过少、监管力度不够、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等。

3)环境因素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一个需要多部门多人合作的地方,因手术功能的条件限制医护人员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工作,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大,各类干扰和有害因素集中使护理人员容易疲劳和精力不足。

2.风险管理 PDCA循环管理法

2.1实施前馈控制 通过相关课题的学习明确手术患者安全目标,完善相关制度和操作流程。

2.1.1完善各类制度 手术病人交接和运送制度、手术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安置管理、手术病人压疮风险评估制度、植入物管理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及手术风险抵押评估制度。

2.1.2规范各类流程 手术病人查对和交接流程,手术安置流程,手术物品清点及管理流程和各类手术风险预案处理流程。

2.2认真分析科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并及时予以改进和完善相关规范。

2.2.1科内成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并明确成员职责和工作制度。

2.2.2科内护理质量安全小组每月定期对科室护理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查。护士长重点对新开展手术、手、重点手术以及高风险护士手术配合情况进行及时检查,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以手术作为护理业务查房学习内容,及时完成系统性的学习,从经验不足上升到具有一定深度理论知识的掌握。

2.2.3每月定期汇总科内所发生不良事件:归类、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方案。

2.2..4晨会交班及时反思工作中的不足。手术护理安全工作作为护士长工作重点,充分利用晨会时间沟通和学习工作中的不足,及时启发低年资护士和带动高年资护士护理安全意识和其风险管理经验。

2.3 强化各项培训 业务学习个人讲课(全科每名护士均参与讲课,以促使其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学习),业务查房管理、手术室专科操作培训、各类新手术仪器设备进入科室时的规范化培训,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安全文化理念的引入,充分利用媒体报道相关案例学习其经验。

4 体会

4.1护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的提高 通过不良事件的统计分析结果其发生概率逐年下降,通过晨间的反思提问和讨论,护士长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全科护士均参与其中。

4.2手术用物的完好率明显提升 通过不良事件的统计和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调查要手术用物准备完好上得到较高评价,在此过程中各班护士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及时落实仪器检修和自身业务学习。

4.3手术医师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 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上升。

4.4患者满意度调查 通过实施前后的比较,患者满意度由2010年的90%逐次上升到98%。

5 讨论

通过以PDCA循环管理方法用于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护士主动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提升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从真正的意义上解读了手术病人安全管理的意义。所以有必要对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实施方PDCA循环管理法。

手术室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改变了我们针对发生的缺陷予以批评和处理的“事后问责”的方法,而是以“预防”为主,在平时的工作岗位和各种检查中及时发现、识别、评估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隐患,并借鉴媒体报道的护理案例的经验教训,制定并实施预防性管理措施,从各个环节保证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得以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邱惠琴, 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防范手术安置中的风险因素,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7卷第24期141-143。

[2] 朱家英, 手术室风险管理实践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年1月第12卷第2期446-447。

[3] 夏艳、孙兆贞、罗惠等。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第17卷第3期11-12。

[4] 赵俊智 手术室的风险防范与管理 求医问药2012年第10卷第3期 619-621。

[5] 李晓萍, 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学杂志2006年10月第21卷第20期 61-62。

[6] 李学平, 前馈控制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 , 2011.vol9.No12A 3174-3175.

[7] 高文江, 风险评估会在手术室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2011.12月第9卷第12期上旬版2631-2632。

[8] 黎彩玲,戴红霞,钟爱玲。手术病人的安全与风险管理。护理管理杂志,2007,1〈7〉35-36

篇4

通过应用风险预警机制对术前、术中、术后三关护理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发现并提出避免手术室护理风险的有效措施,2010年6月~2011年11月依据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问题,加强学习并实际应用风险预警机制,认识到手术室护理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动参与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科学的应用风险预警机制对术前、术中、术后三关护理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可以防范护理风险,并能真正确保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资料来源

我院为一家拥1000张床位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手术台15张。日均手术量20多例。年手术量约7000人次。由于手术逐年增多而复杂,护理人员相对不足。我院手术室建立了护理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对手术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与监控,强化防范意识,突出手术前预防,减少了手术室护理缺陷的发生,也大大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取得了满意效果。

风险预警机制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护理风险识别,手术室护理风险贯穿于术前,术中和术后。多发生在以下三关:术前准备关,护理风险存在于接运患者,卧床安全;术前查对,安置,器械物品准备及清点;术中配合,护理风险存在于使用各种仪器,如高频电刀、气压止血带及C型臂、显微镜等,用药输血,抢救配合及术中交接等重要环节;术后处理,护理风险存在于患者搬运,护送,器械物品及手术间的处理。

无菌技术操作中存在的风险:无菌技术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生命线,违反无菌技术操作将会导致手术室内感染的发生,如打开无菌器械、敷料包时手臂横跨无菌区;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后手臂放置范围超出无菌区;手术医生出汗掉在无菌敷料上,器械台敷料被生理盐水浸湿更换不及时等。

护理安全中存在的风险:①术前准备: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访视时要做到亲切和蔼、举止端庄,给患者以信任感,同时一定要注意交流时使用保护性语言,严格执行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核对患者身份,手术名称,根据手术单与相关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查对,按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及过敏情况及腕带标识将患者准确无误地接至手术间与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共同核对一切手术信息。②术中配合:物品管理:凡进入体腔、深部组织的器械、敷料、缝针等物品都应严格遵守清点制度,防止遗留患者体内。器械护士应对器械物品做到心中有数。配合医师进行手术,外来器械物品应严格执行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外来械必须在手术前经专人接收清点无误后进行登记,交由供应室清洗、检查、消毒灭菌并经生物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手术室。③抢救配合:手术中患者不可避免出现手术意外的风险,在术中出现意外情况时,护理人员应冷静密切配合术者,严格准时执行医嘱,执行三查七对原则。④术后处理:术后患者麻醉清醒后应配合麻醉医师做好患者的搬运、护送,并回收器械物品,做好手术间污物的处理。

对潜在的风险问题采取相应对策

通过既往手术中出现的老问题,评估未发现的手术风险问题。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组织进行安全形势分析和讨论,查找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针对手术多、夜班时间人员少的情况下易发生风险问题,加强手术合理搭配,避免发生潜在的风险问题。

效果和体会

通过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的事前预警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防范。用 “零缺陷”理念,强化了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了风险应对能力,用规章制度约束护理行为,以护理操作规范实施各项操作,用爱岗敬业教育增强护士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使手术室护理人员认识到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高风险科室,只有加强护理风险预警,才能防范护理风险,使手术室护理工作得以持续改进,为手术患者可靠地手术环境。手术室护士由于自身职业的特殊性,承担着职业上的巨大风险。要规避风险,需要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把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技术能力与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结合起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手术室还必须提升护士的风险意识,养成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良好习惯,引导护士依法行事。必须强化质控管理,注意细节,彻查工作流程中的潜在隐患,制定合理、科学、切实可行的工作流程与规章制度。只有如此,手术室才能有效规避和防范风险,保护患者的利益及自身的权益,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高效与人性化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 玉平,沈莉,王爱华,等.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6,6(9):57-58.

篇5

1 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必要性

以往手术室护士自接到手术通知单后,根据通知单上的诊断及手术方式来准备器械和敷料,除个别情况需大会诊外,一般不与患者见面,对患者情况一概不了解。另外,患者是否患有其他疾病等一无所知,给责任护士配合工作造成被动,同时也延误手术时间。至于手术后患者返回病房情况怎样,更是了解甚少,因此,如何为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患者心情愉快地接受手术治疗,笔者认为要解决以上问题,开展手术室整体护理实属必要。

2 手术室整体护理的程序

2.1 术前1日责任护士到病区阅读病历,访视患者,了解熟悉患者的姓名,年龄,诊断,病变部位,手术名称及方式,精神状况,性格,各类化验检查,向主管医生了解手术方式及术中所需的特殊物品等。

2.2 对麻醉及手术实施的评估,责任护士术前要了解及评估麻醉方法,麻醉器械,特殊,手术器械和敷料与个体的适应性并及时掌握手术中的要领及注意事项。

2.3 手术环境的评估,如患者对手术医师、麻醉师、护理人员接触了解的程度,术前访视的效果,手术间的各类设施包括急救设备的齐全与个体手术方式等。

3 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具体内容

3.1 手术前护理 一般由手术责任护士下到病房执行。①首先查阅病历资料,尔后再到患者床边进行交谈,用解释、安慰、疏导等语言交流技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理解术前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减轻患者的忧虑[1];②通过询问病史和必要的体检,了解患者的心、肝、肺、脑、肾功能情况,生话自理能力,有无传染病史及特殊感染,有无皮肤破损,有无修复装置,有无术前需摘除的装置,如假肢、假牙等。患者是否适宜麻醉手术要求的及浅表静脉情况等;③根据收集的资料,针对不同病种,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个性以及不同的经济文化背景,提出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3.2 手术中护理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责任护士应进入术间检查吸引器,电刀以及各种手术器械是否完好齐全。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责任护士可询问患者昨晚的睡眠情况及术前禁食情况等,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由于责任护士的术前探访,使患者对麻醉和手术有思想准备,能较快适应手术室的环境。在施行麻醉时,责任护士要保持术间安静,随时给患者相应的心理上支持和安慰。根据手术需要摆放,在易受压迫处垫以海棉,以防压伤[2]。在手术过程中,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高血压、组织或皮肤受损、液体输注速度等。手术当中与麻醉医生密切配合,准确记录术中用物及病情。手术结束时认真核对物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以防遗漏。对于昏迷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另外,要避免患者不必要的暴露,特别对于年轻女性和老年妇女,更应注意避免增加她们的思想负担,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另外,医生还可以用非语言交流技术,如微笑的眼睛,安抚性的拍打,肯定的点头等动作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使其积极配合手术。

3.3 手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以后 对于清醒的患者,询问其是否还有不舒服的地方,告知手术已经结束,现在送其回病房。告诉患者及其陪护,手术做的很顺利,嘱其安心养病,过两天再来看他,并与病房护士做交接。术后2~3 d进行术后回访,仍然由同一名责任护士进行。像探望老朋友一样,询问一下恢复情况,是否疼痛,对服务是否满意,同时用赞扬性语言表扬他战胜恐惧,配合手术,才使手术圆满成功,相信他一定也会积极配合术后治疗,祝他早日康复。患者看到为自己手术的护理人员仍亲切关心着他的病情,则会心情愉快,充满信心,积极地配合治疗,从而早日康复。另外要了解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例如,压伤、烫伤、神经损伤等;了解伤口愈合情况,填写随访护理记录并做分析总结[3];征求和听取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期护理的意见和建议,并解答相关的问题;介绍康复期自我护理方法。如腹部手术的患者,要定时翻身,尽早下床活动,避免肠粘连等。同时要求护士长在患者术后一周或出院前走访病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和对手术期护理的满意程度,做出恰当的评估及总结。

4 小结

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确保了手术患者在护理上的完整性,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现代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医生在实施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只有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才能为患者创造舒适、安静、亲切、熟悉的环境,使患者顺利地完成手术治疗。要做整体护理,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有一定相关学科知识,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更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以了解患者的内心动态,给予适当及时的护理,满足患者身心两方面的需求。

参 考 文 献

[1] 何志晶.手术前焦虑与心理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6,31(7):421.

篇6

Abstract: Objective: investigate the surgical patients satisfaction on nursing quality in operation room, and summarize factors, for the quality of care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January January 2014 to 2015 period to the hospital for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and the release of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Results: patients in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quality satisfaction average score of (4.50 + 0.69), patients practitioners, education, if it is afraid of anesthesia or surgery, leave the operating room of the memory of pain affect patients on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quality score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P < 0.05). Conclusion: the overall operation, the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nursing quality of operation room, should strengthen targeted nursing.

Keyword: operation room; patients; nursing quality; influencing factors; satisfaction

手术室是诊疗和救治外科手术患者的重要场所,是院内安全隐患较多的一个科室,手术室护理工作贯穿了整个手术过程,影响手术的进程和治疗效果,一旦失误发生,极易引起医疗纠纷,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十分重[1]。要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必须了解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并了解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原因,从而为今后护理的改进提供依据。笔者对所在医院的80例手术患者进行调查,经数据整理分析,了解到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总结护理经验。现将研究结果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选取来院接受手术疗的80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纳入标准[2]:年龄在18岁及以上;手术完成后直接回病房;无认知功能障碍,可独立完成问卷调查。排出标准:术后住ICU;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不愿意配合研究者。男45例,女35例;年龄(19~86)岁,平均(49.1±3.2)岁;麻醉方式:神经阻滞12例,椎管内麻醉45例,全身麻醉23例;急诊26例,择期手术54例。

1.2方法

整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在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问卷调查。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麻醉、手术史、手术次数、手术名称、婚姻状况、就业状况、学历等。调查患者进入手术室及离开手术室时的状态,例如有无寒战、发冷、恶心、疼痛等,是否惧怕麻醉、手术,是否足够了解手术和麻醉,围手术期对手术的记忆等。护理质量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包括护理活动、护士态度及性格、护理流程、护理前准备、手术室环境5个方面,每方面共30个条目,每条目总分为5分,分数与满意度成正比,总分为150分[3]。本次共发放80份问卷,收回80份有效问卷。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患者从不同方面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评分,观察不同特点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7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使用SPSS14.0软件包对得出的清洁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t检验,检验结果以P

2结果

2.1手术患者对护理活动、护士态度和性格、护理流程、护理前准备、手术室环境满意度评分均在4分左右,各项分值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分为(45.0±0.69)分。见表1。

3讨论

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是一种新的护理质量评估方法,顺应了医学模式转变,是对护理质量进行客观真实反应的一个重要渠道,是护理质量评估体系的不可或缺的一环。手术室护理在患者入院至出院整个流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康复速度,了解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可判断护理质量优劣,识别影响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的因素,从而为之后的护理质量提升提供指导,使护理质量不断改进[4]。本次调查显示,手术室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平均分数在4分左右,总体而言,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持满意态度,少数患者表示不满意。

篇7

【关键词】 手术室整体化护理; 手术室护理安全; 应用效果

doi:10.14033/ki.cfmr.2017.7.0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7-0083-03

手术室护理不同于临床常规住院或门诊护理,其具有更强的技术性,更大的工作量,更长的工作时间,同时其工作风险性也更高,因而在工作量、工作强度极大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隐患[1]。而手术室护理缺陷不仅会影响护理服务质量,同时可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安全性产生不良影响,重者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残疾等临床结局,因而提升手术室护理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提出多种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旨在提升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同时,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工作强度[2-3]。本研究通过对3000例手术室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探讨手术室整体化护理管理在提升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1415例,女1585例,年龄18~52岁,平均(36.8±4.2)岁,普外723例,骨科821例,妇科512例,神经外科612例,泌尿外科332例,其中传统手术2049例,微创手术951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已通过笔者所在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核;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满足手术相关指征;精神状态正常。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患者预计生存期在6个月以内;精神疾病;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免疫系统疾病;严重焦虑、抑郁患者;严重营养不良。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150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由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其中女2人,男4人,年龄20~45岁,平均(30.5±4.2)岁,工作实践2~24年,平均(6.9±2.0)年,主管护师3人,护师6人,护士7人。

1.2 研究方法

为保证观察指标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护理人员进行手术及手术室护理,两组手术类型、术前准备、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基本一致,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护理管理,包括术前准备、手术室卫生管理、摆放、术中配合、术后处理等;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体化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手术室护理流程。明确各级护理人员工作职责与工作标准,将护理工作层层分解并要求责任到人,术前完善相关仪器、器械检查,明确仪器的正常运转与使用,术前1 d对患者进行集中访视,手术当日须在手术室门口迎接、交接护士,护理人员根据工作内容进行手术配合,术后进行常规管理,手术室护理服务全过程要求进行全程质量监控。(2)手术室心理护理。术前访视及入室后需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主要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内容、相关基础知识、医护人员等,讲解手术目的、流程及注意事项,患者入室后进行简短交流,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边配合麻醉边用温和的语言安慰、鼓励患者,分散其注意力,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和顾虑。(3)入室后保温护理。患者入室后应避免在通道内长时间停留,准备恒温水毯用于术中保暖工作,术中外露部位的保暖,可采用手术巾局部包裹方式进行保暖。(4)手术室操作及监护细节。要求o理人员护理操作尽可能准确、快速、轻柔,尽可能遮蔽患者暴露躯体,保持对患者隐私的尊重;密切观察监测仪器显示指标,高度重视患者生命体征、皮肤颜色、尿量等指标的观察,局麻患者应定时询问感受;术中应严格实施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严格执行设备、器械、药物清点制度,实施三人三数、三不交接制度。

1.3 观察指标

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估标准主要包括:手术室器械准备(100分)、护士配合技能(100分)、仪器设备管理(100分)、消毒隔离质量(100分)4个项目,分数越高表示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越高;同时基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形象与职业素养、术中护理综合评分情况,分值均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职业素养、形象及综合评价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IBM SPSS 19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比较

护理组手术室器械准备、护士配合技能、仪器设备管理、消毒隔离质量等护理质量安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护理情况评价比较

护理组护理人员形象与职业素养评分、护理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无论在任何护理类型中,护理质量均作为护理工作的重点及核心,护理质量直接关系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尤其是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手术室中,手术室护理中的纰漏可导致手术的中断、手术治疗效果的不理想及临床预后结局恶化,不仅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医疗经济负担,同时也给医院、科室及个人带来严重的损失及精神压力,因而规避手术室护理风险、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一直是手术室护理中的研究热点[4-5]。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手术室器械准备、护士配合技能、仪器设备管理、消毒隔离质量等护理质量安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组护理人员形象与职业素养评分、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通过回顾分析可知,整体化护理作为一种基于临床常规护理开展的具有前瞻性与整体性的护理方法,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现代护理干预模式,其在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更为关注整体的手术护理环节,采用整体护理管理基于正确、严谨的指导及护理,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及术后康复的顺利进行[6-7]。并且手术室整体化护理的实施,通过制定手术室护理流程、手术室心理护理、手术室综合保温等一系列全程整体化护理管理措施,明确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与标准,使手术室护理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中,充分体现现代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宗旨[8]。

综上所述,手术室整体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手术室安全质量,并可改善患者护理效果,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形象与职业素养认知及护理综合评价,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海涛.细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对比[J].吉林医学,2014,35(21):4790-4791.

[2] Pratschke K M,Ryan J,McAlinden A,et al.Pancreatic surgical biopsy in 24 dogs and 19 cats: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clinical relevance of histological findings[J].J Small Anim Pract,2015,56(1):512-516.

[3]赵连云.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探讨[J].大家健康,2015,9(19):212-213.

[4]崔紫藤.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8):238-239.

[5]w丽红.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2015,15(93):178-179.

[6] Anna C,Rullander M,Lundstr?m M L,et al.Stress symptoms among adolescents before and after scoliosis surgery:correlations with postoperative pain[J].J Clin Nurs,2016,25(7-8):1123-1125.

[7]傅菊红,梁柳芳.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5):771-772.

篇8

关键词:人性化;优质服务;手术安全;护理质量

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关系到手术患者的安全及康复过程,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提供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是当今医院提倡的文化理念[1]。手术室只有为手术团队提供优质安全服务,才能保障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共有护士26人,女性护士25人;男护士1人;年龄在20~30岁9人;30~40岁14人;>40岁者3人。其中:中职4人;护师9人;护士11人;见习护士1人。本科学历7人;专科学历19人;中专学历2人。开放手术间13间,手术床数:护士人数=1∶2(正常为1∶3)。每天能进入手术间工作的护士人数只有20人,为了保证手术的正常顺利完成,只能利用弹性排班即先安排手术再安排休假。完成手术500~680例/月,除去周末,每月完成手术27例,每间手术间每天完成手术2.4例手术。

1.2方法

1.2.1手术室资源管理 手术室护士进行专科知识及技能培训,以提高护士的业务技能,利用自己所学知识技能为手术患者的手术安全保驾护航。

1.2.2加强手术室设备、仪器及物品管理 保证手术所需,不能因为设备仪器物品的原因影响到手术的顺利开展。在手术多,而手术间少的情况下,手术间24 h随时向手术患者开放,以满足手术所需,缩短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减少患者住院费用。

1.2.3人性化术前访视 巡回护士在手术前1 d下午,就手术室的设备、环境、麻醉方式、、手术过程、参加手术人员的情况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提示术前需做的准备及注意事项,详细回答患者关心的问题,注意应用保护性语言,以防加重患者负担,对依从性造成影响[2]。

1.2.4人性化术前评估 依据收集的病历资料及术前访视内容、各项检查结果及心理状态等,对患者病情加以评估,为麻醉医师和手术医生提供依据,做好手术高危人群的防护准备[3]。巡回护士术前24 h以内对需用评估的情况及压疮的风险进行评估。

1.2.5建立术前手术患者接待室 专门设立术前手术患者接待室,定有2名护士专门对术前患者再次进行人性化护理,从心理护理、手术知识宣教、手术室环境介绍、提供舒适温馨的等待环境等方面进行护理,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1.2.6手术患者正确交接及其安全核查 手术当日07∶00由巡回护士到病房与病房责任护士及患者或患者家属(特殊患者)三方按照病历信息、腕带信息及患者或家属自述,采取反问方式对患者信息进行核查,核查正确后亲自把手术患者护送到手术术并妥善安顿在手术床上,防止跌伤。

手术医生、手术护士、麻醉医生三方分别在麻醉开始前、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后回病房前对患者信息及影像资料等进行正确核查,以防止发生错误手术、错误部位,填写安全核查表并三方签名。

2人性化护理

2.1术中人性化安全护理 患者入手术室核对无误后安置合适,谈论患者感兴趣话题,以减轻术前紧张、焦虑情绪,保持手术室室内温度在22℃~26℃,注意给患者保暖。手术护士、巡回护士分别在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及关闭体腔后三个时段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等物品数目,2遍/次,巡回护士将数字准确记录在物品登记本上;术中临时增加的器械或敷料应及时补记。

2.2正确手术的摆放以预防术中压疮发生 摆放要求为即要妥善固定,又可使术野充分暴露,并不影响循环及呼吸功能。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主动缓解手术患者局部受压。术中定时检查:对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巡回护士每30~60 min检查患者及垫的放置情况。术中若需临时改变或调整患者,巡回护士应及时观察调节对患者的影响,避免局部组织的非正常受压。

2.3术中密切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依据手术进程准备手术所需药品、物品,配合输液、输血及抢救危重患者的工作,清醒者,可询问其不适并做处理,确保整个手术期的安全性[4]。

2.4麻醉复苏期护理 复苏期的护理和观察质量对患者的安危造成直接影响。此阶段患者神经阻滞、肌肉松弛、阶段麻醉等药物药理作用尚未消失,未恢复保护性反射,易诱发通气不足、气道梗阻、恶心呕吐,造成舌后坠、误吸等并发症。因此应加强对麻醉恢复手术患者的护理,保证麻醉复苏室患者的安全。

2.5术后人性化随访 术后3 d内需加强随访工作,以对患者有无压疮情况进行检查,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对患者及家属意见进行征求,以发现问题及不足,针对性的加以改进,全面提高护理质量[5]。

2.6对手术团队的人性化优质服务 努力为医生营造温馨、和谐、舒适的休息环境,以缓解医生工作压力与疲惫感。术后为医生提供饮用水杯、报刊阅览,让医生在手术结束后能得到放松。

篇9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教学查房; 护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3-89-02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护理知识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心理学、伦理学等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也丰富了护理学的内容。脏器移植、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新型手术仪器及器械不断更新。手术室护理管理人员必须在知识更新快的今天,采用多形式的护理教学查房模式,合理组织查房内容,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使护士自觉努力学习新技术知识,并将护理伦理学和职业道德结合起来,使护理工作的价值真正得到充分体现[1]。

1 手术室护理查房内容

1.1 开展新手术查房,提高专科知识水平

在我地区实施首例断指再植及显微血管外科手术前组织教学查房。邀请临床资深专家主讲,负责教学的高职护士配合,在显微外科实验室进行模拟学习,讲解手术患者手术方式、术中要求、麻醉知识和解剖知识,从而掌握手术期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

1.2 学习新技术查房、拓宽护理知识面

因手术室抢救外伤、大出血的患者较多,手术室护士要在术前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便于输液输血及抢救药物的滴入。但由于患者血容量不足,四肢末梢血管充溢度较差,使穿刺置管成功率降低。针对此问题,手术室指定护士采用股静脉留置套管针及切开皮肤直视下静脉留置套管来解决静脉通道。通过多次实践后,护士长组织新技术查房,重点讲解以上两种穿刺的技巧和要点。通过查房全面推广新技术,人人掌握,大大提高了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为手术患者提供了安全保障。

1.3 注重医院感染规范查房,加强责任感意识

手术室以医院感染监测为例,通过每月的院感质控组检查,使手术室的管理按照预防医学的规律工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手术室设立一名院感质控护士,每月负责对全科的感染监测项目进行监测并督导院感工作,在监测结果得出后护士长召开院感质控查房,由院感质控护士通报结果并提出分析意见,使护士通过对通道、区域、医疗废物处理和污染源管理理论的学习,进一步强化了她们医院感染监测的观念。

1.4 关注手术患者的相关风险,预防差错的发生

任何差错都是可以预防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手术室在实施了手术风险评估表与手术安全核查表后,在手术患者、手术过程、手术部位、术中安全用药等方面有针对性地组织了手术安全查房。发现并规范了如下问题:对患者评估、病历回顾不充分;在核查中手术小组成员不在场;有字迹模糊的问题;手术用药在无菌区内、外对药物进行标注等。通过查房帮助了手术小组及手术室外(内镜室、介入手术室)降低发生差错的可能性。

2 查房形式

2.1 个案查房

遇到典型病例时进行个案查房,目的是加强手术护士对复杂、疑难手术的认知并了解手术配合方法。由配合手术的护士收集资料,在术前1d护士长与手术护士参加疑难术前病历讨论,提出围术期的相关护理问题,制定好术中的措施。例如:我院在给一名出生13h新生儿实施先天巨大脐疝修补术前进行的查房,制定了术中补液计划、保暖措施、血管的保护、预防皮肤的受压、术中准确估计失血量等护理措施,要熟悉小儿麻醉意外的种类和表现,掌握急救措施。使患儿得到周到的手术护理。

2.2 教学查房

手术室将教学查房制定为每月1次,在每年初就制定出全年的教学查房计划,由科室的继续教育组长担任主持、护理师以上人员担任老师、以多媒体课件形式进行授课。将一些直白的语言文字和复杂的人体各部位解剖层次、神经、血管等运用动画、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大家,这种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查房模式使护士在学习过程中理解轻松、记忆深刻,同时也促使授课的护师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

2.3 床旁查房

在手术室交班后用10~20min对所有入室患者的情况进行查房,采用护士长提问、年轻护士回答的互动方式了解当日手术患者的动态信息及手术间管理的好坏,可调动年轻护士学习积极性。

2.4 示范查房

我院是教学医院,承担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实习任务,故而在手术器械室设立了一个模拟手术间。在带教学生的同时也充分利用模拟手术间进行示范查房,按照手术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结合具体手术特殊的放置进行模拟演示,并摆放无菌器械台,不断熟练操作技巧,掌握配合要点。

3 护理查房要求

3.1 对查房带教老师的要求

查房带教老师自身素质是保障查房质量的关键[2]。首先带教老师要有充分的能力,根据科室内实际情况选出3位大专以上学历、8年以上专科护理工作经验并具有较强责任心、沟通能力、扎实理论基础和娴熟护理技术的护理骨干担任。

3.2 对手术护士的要求(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

手术室护理的科学性、技术性很强,涉及很多专业,知识面广,要求手术护士不仅要有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还要具有各相关科室、各种不同手术的有关知识,如麻醉知识、解剖知识、生理病理知识等,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通过各种查房的形式,刻苦学习、不断深化自身内涵,扩大护士的知识范围,提高自我,使手术护理质量有很大的飞跃。

3.3 护士长定期督导检查教学查房质量

加强护理教学查房的检查与监控是手术室护理教学的一项主要工作,通过查看护士学习笔记和医生的问卷调查,与带教老师一起着重检查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分析结果并反馈给查房带教老师,这样可及时总结新情况、新问题,并与护士、查房带教老师共同提出整改措施[2]。

4 查房效果

4.1 提高了护士与医生的沟通

通过查房促进了手术小组之间的有效沟通。在危重患者抢救中,手术室护士熟练完备的术前准备、主动积极地执行医嘱、严谨地评估与查对深受医生的好评[3]。同时也提高了护士责任心,激励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思考和探索,保障了所有手术患者的安全。

4.2 培养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通过查房的锻炼,使护士在管理组织、语言表达、分析问题、科研写作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护理队伍也人才辈出,已有1位护士进入管理岗位,3位护士成为护理技术骨干;在护士技术操作、护理理论考试中,手术室成绩名列前茅。

4.3 总结手术配合及手术抢救成功经验

自护理查房以来,不断总结手术配合及手术抢救成功经验,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使大家能够顺利完成各种手术配合及大型手术抢救,挽救了危重患者的生命,手术成功率及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晓玲. 护理教学查房的组织与实施[J]. 护理学报,2006,13(8):69- 71.

[2] 麻安秀,王霞,万伟英. 护士长在护理实习教学中的督导作用[J]. 中国护理管理,2006,6(9):29-30.

[3] 姚雅红,兰俊花,周凤华. 手术室开展护理业务查房的体会[J]. 中国护理杂志,2001,36(7):539-540.

篇10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沟通方法;效果;优势

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在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治疗依从性和减少护患纠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本研究分析了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沟通方法的效果及优势,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78例手术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9例。沟通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23-75岁,平均(36.12±2.43)岁。对照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22-75岁,平均(36.89±2.15)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不显著。1.2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沟通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优化沟通方法。(1)沟通培训。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培训,学习沟通技巧、心理学等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熟练应用于实际护理中,定期考核,激励机制和考核结果挂钩,提高护士积极性。(2)术前优化沟通。术前以亲切态度、缓和语气细致进行手术知识教育,介绍手术过程配合要点和术后康复要点,耐心回答患者和家属问题,注意采用尊称、保持微笑,避免厌烦情绪。给予患者一定的安慰和鼓励,使其积极配合手术。(2)术中优化沟通。进入手术室可通过和患者交谈减轻其对手术的紧张感,可通过握手给予患者力量,通过陪伴减轻患者不安感,使其尽快平静,减少对手术室的陌生感。术中擅用微笑、眼神鼓励等方式给予患者力量和安慰,使其树立手术信心。(3)术后优化沟通。术后告知患者手术很成功,并给予患者肯定和称赞,使其安心。以亲切的态度和语言告知患者术后康复要点,并和患者轻松交谈,使其转移对术后疼痛的注意力[2]。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纠纷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SAS评分和VAS评分。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作t检验、χ2检验,结果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相比较。沟通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2.2干预前后。SAS评分和VAS评分相比较干预前两组SAS评分和VAS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沟通组SAS评分和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2.3两组纠纷发生率相比较。沟通组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传统手术室护理仅仅通过常规教育和口头说明介绍手术知识,具有单一、被动特点,已经无法有效满足患者对手术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情权和康复需求,容易引发护患纠纷[3-4]。目前,手术室护理中沟通方法的合理应用十分重要,要求护理人员通过学习掌握相应的沟通技巧,并通过术前、术中的术后优化沟通,拉近和患者的距离,获得其理解和支持,以更好配合手术,减少纠纷的出现[5-6]。

本研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沟通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优化沟通方法。结果显示,沟通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沟通组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和VAS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沟通组SAS评分和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沟通方法的效果肯定,可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和术中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纠纷发生。

作者:白云春 单位:四川省西充县中医医院

参考文献

[1]冯春英,滕月萍.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1):29-30.

[2]王淑梅.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2):93-95.

[3]吴仕敏.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沟通方法的意义评估及研究[J].今日健康,2016,15(6):285.

[4]周晓霞.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0(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