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预习方法范文

时间:2023-08-20 15:06: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历史预习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历史预习方法

篇1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教学 教育 学习方法 培养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讲解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不仅是给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基础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以下谈谈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提高阅读教材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阅读是“学习之母”“智慧之源”,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的核心内容。从历史学科来看,应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教科书的能力。提高读史能力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或课堂阅读时,教师就要给学生提出阅读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教材,边学习边思考,疑难的地方要求作上标记,以便在听课中加以解决。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和质疑问答,主动学习和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既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问而产生的。在具体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中学历史学科的特点,指导学生提问题的方法。如在新的知识比较中设疑,和现实生活联系处设疑,课本没有充分论述的地方设疑,自己学习难点上设疑等,使学生在具体的历史学习实践中提高提问题的能力。

二、采用灵活记忆的方法

增强记忆能力“对史实的掌握永远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记忆基础历史知识,是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目的之一。记忆能力是历史能力中的基本能力。初中学生对具体材料的识记多于抽象记忆,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针对学生实际,启发学生理解记忆,避免死记硬背。

许多历史知识需要记忆。有好的记忆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知识的记忆法很多,例如:浓缩记忆法是抓住历史知识的主要内容,扣住关键字,把复杂、繁多的材料加以凝练、压缩进行记忆。浓缩的部分应该是最精华的。如《》内容可记作“五议港元”“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议”指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由中英双方商(议)定;“港”指将香港岛割给英国;“元”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此外还有数字归纳记忆法、谐音趣味记忆法、关键字词法、字头法、歌诀记忆法等。

三、教会学生纵横向比较历史知识

培养理解能力比较法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历史概念,抓住事物本质。初中学生尤其要学会纵向和横向比较法。通过比较历史事件中的异同,更好地理解、梳理知识。

篇2

关键词:经验 感受 偶发事件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a)-0160-02

在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扰乱课堂教学的情况出现,有些事情的出现还是特别突然,比较紧急,如果不处理好就会影响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最终体现在授课质量,但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是不确定的,千变万化,不太好处理,但实际上也有规律可以遵循,按其类型分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室外的

外界环节可以说千变万化的,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什么事情都可以发生,比如说,冬天外界下大雪,学生比较好奇;春季繁花茂盛,蜜蜂飞舞,学生看见外面都比较感兴趣。夏季突然外面下大暴雨,天色阴沉,那么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们的上课情况,进而影响到学生们上课接受效果。

2 教师的

(1)纠纷型。上课时学生们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上课比较关注老师上课情况,但是有的学生不太注意老师上课,那么注意力发生偏移就会产生其他小动作,比如说发生肢体冲突、学生们发生口角等,这就属于纠纷型。

(2)尴尬型。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遗忘或者逻辑混淆等情况,还有可能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表达的不是那么到位,甚至产生一些口误等,这些都会令教师们感到非常的尴尬。导致老师的威信受损,学生对老师的期望也有所降低,于是学生们互相观望,或者相互讨论,这属于尴尬型。

3 来自学生们自身存在的问题――三心二意型、无厘头型、恶作剧型

(1)三心二意型。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有时候讲解的内容难于理解,需要学生们特别集中精力去理解,但实际的情况是,学员们在学习过程中对特别难于理解的东西丧失了理解的信心,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东西,最主要的表现是上课时打瞌睡。当老师有意提示时,学生完全是答非所问。这必然会对老师刚上的教学效果产生怀疑。从而引起哄堂大笑的不良处境。

(2)无厘头型。在上课过程中,有可能上一节课老师对学生批评比较严重,学生心理产生了心理负担。刚好由下一节课老师来进行授课,但是发现刚才的那位老师还是不太明白刚才学生所处的状态感到不佳,于是又进行批评,于是这名学生开始反驳等一些无厘头的行为出现,那么这些都会影响到老师的上课效果,影响到老师上课的权威[1]。

(3)恶作剧型。有的学生可能自己学习不是特别好,在学习上已经没有什么动力,可能也会存在一些不太正常的心里,那就是想方设法影响到整体上课课质量。寻找机会让老师处于被动地位。比如说老师在讲解某个问题的时候,本来这个问题也处于比较纠结的地位,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应该怎样处理,老师只是表达一下自己所处于的观点可能就会招来个别学生的强烈反对,反对的目的不在于争论这个观点的重要性,而其目的在于恶搞老师,影响老师上课的权威性,最终影响老师的授课质量,并且特别容易激发师生之间的矛盾。

4 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当课堂上出现偶发事件时,及时并且有效处理这是极度考验老师的智慧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但是往往出现情况时比较突然,并且比较棘手,如果处理不好还有可能引起其他更为棘手的问题,带来更为严重的教学难题。那么如何才能够处理好这些情况呢?

(1)以不变应万变法。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若发现此时此刻出现的问题不是特别的严重,过一会儿可以自行消除,或者是这些事情并不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并且处理起来是特别棘手和困难,或者是出现的事情完全超出了老师的处理能力或者是处理范围,或是影响到老师的形象问题,不变做出处理,这时老师是完全可以置之不理的。比如说,正上课着,教室里面飞来几只苍蝇嗡嗡叫,瞬间影响的课堂教学效果,那这时老师最好的办法就是忽略,置之不理,以不变应万变。

(2)借题发挥法。有时候课堂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并且这些情况不是特别容易处理,那怎么办呢?这时老师们就可以考虑将自己巧妙的设计到所出现的意外情况之中,从而利用现在所出现的情况。比如还是刚才的情况,上课过程中教师中突然飞进来一只苍蝇,处理起来能是麻烦,怎么办呢?这时老师可以借鉴借苍蝇的出现,给大家讲了一个“一个苍蝇坏一锅粥”的故事,这样利用这个时间休息一下,给大家讲讲一些道理,讲讲关注个人和整体的一些关系,教育大家平时要关注集体利益,多想想集体,这样也可起到团结教育的作用。

(3)反向思维法。这个方法要就技巧比较高,对整个问题认识比较清楚,并且能够总体的控制住局面,运用反向引导可以解决老师所处的尴尬,同时还能够提交教学效果。

(4)就势法。简单来说就是查找出当前出现的现象中积极的一面,并且加以发挥利用和扩大。从而向正确的方向引导,就会自然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得到积极的意义。

(5)巧妙暗示提醒法。这种方法可以说是通过教员的综合运用的方法,利用课堂尽可能出现的情况加以利好用。但是这种方法的关键是不能影响到课堂的授课进行,关键是在一个巧妙。

(6)递给梯子法。课堂上,对于那些好挑事并且思想比较活跃的学生,这种情况老师在处理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不能一概而就,应该区分情况处理,对于特别难处理和把握的学生,老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一些台阶,保护这些学生的自尊心,课后和这些学生得好好交流,让他们明白这样做只会影响到自己的发展,这些做法是毫无意义的。

(7)置之不理法。无法马上冷静处理的一些事情;或课堂教学中个别学生发生了一些较严重的违纪事件时,已经超越了老师处理的职权。相互协调问题的能力还没有?有了问题还不会处理?

(8)将心比心法。有时候出现一些情况要想得到比较完美的处理,只有老师和学生平等的坐下来谈心,从各方面分析现在所处的情况的现象,给于学生们特别重要的尊重。

(9)中途休息恢复法。上课过程中如果发现大部分学生现在所处的状态很差,昏昏欲睡,精力是完全无法集中,那么这时老师可以考虑一下,停止授课,让大家稍微休息一下,或者是给学生们讲一些比较有趣的事情或生活中的一些体会启发学生们思考。或者也可以做一些小比赛之类的活动,笔者相信通过巧妙利用这个方法,学生精力得到回复,老师的精力得到回复,授课效果会非常好。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公路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近年来,我国蓬勃发展的公路建设事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立了良好基础。公路施工项目是公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公路建设中不可避免要面临各种地质特征,而软土地基是一种分布极广的地质特征。构成软土地基的最主要是在缓流水、静水的环境下不断地沉积而形成的。软土地质土壤之间空隙比较大,土层含水量也很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较差,会导致路面变形和坑槽沉降,如果不处理好施工中的这些问题就会影响公路的整体质量、使用寿命和造价,因此,须加强对建设公路软基的重视和使用软基处理技术,以确保工程质量,从而使公路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得到保证。

1 软土的基本特点

在讨论对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对策之前必须对软土的概念进行了解,因为只有正确了解软土的特点才能对症下药。软土是淤泥和淤泥质的总称。主要是由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淤泥沉积物及少量腐殖质所组成的土。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对于软土地基的问题,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工程地质手册》指出,软土地基是一种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一种软塑状态的粘土,如淤泥。

2.软土地基在公路建设中的影响

地基是公路建设中关键而又最重要的环节,其决定着公路结构的稳定和公路的质量。由于受公路施工条件的限制,软基处理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就软土地基问题没能分析处理到位,所给公路路面带来的负面影响。

1)公路路面沉降现象

沉降问题是公路路基工程中最常见的病害,引起路面沉降的因素较多,施工单位对施工工艺及操作等原因造成的问题未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致使工程施工质量降低。不少施工单位由于施工技术的限制,没能很好的掌握路基工程的压实度,使工程稳定性降低。在公路过渡段结构的安排上不合理,主要还是以传统的搭板结构为主,这样往往会使一些车流量比较大的桥梁出现多方面的问题。而桥头的跳车现象常常会使桥头的搭板断裂。公路过渡段的沉降与环境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雨水常会侵蚀高速公路过渡段,在雨季较长的地区更加明显,使路堤的填土流失、减弱其强度,从而引起沉降。

2)公路路面侵蚀现象

公路路面结构层主要是由碎石、水泥等颗粒细料构成。这些材料不抗雨水冲击,往往在铺设以后引起侵蚀问题,破坏了材料紧密性。在雨季施工时这种侵蚀问题更加明显,铺设好的路面基层材料会因雨水的冲刷变得松散,对以后的路面稳定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公路路面硬化现象

由于软土地基具有不稳定的特点,所以,在与路面材料混合使用时容易产生硬化的现象,混凝土和沥青是路面在施工时常用到的材料,路面的硬化问题与这两种材料的配合比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配合比达不到要求,很容易使路面出现膨胀、沉陷等现象。

3.公路施工中常见的软土地基事故及原因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很大的影响软土地基的性质,使其具有不可预计性,因此在公路的设计和施工中,稍有疏忽都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出现,在公路建设中常见的软土地基事故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施工人员不详细或不准确的工程勘察设计,容易导致忽视对应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地段做处理设计。

2)公路施工过程中,没有对已知软土地基做好处理,容易导致路堤失稳并危及到公路附近的建筑物。

3)公路施工人员在对软土地基处理中的措施不当,容易导致施工不当,引发路堤失稳,进而发生沉降或坍塌现象。

4)公路施工过程中物料堆放不当,没有按照规定分层进行填筑,使得填土过快,碾压不当,容易引发路堤失稳现象。

4.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与处理方法

1)软土地基抛石挤淤法

抛石挤淤是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之一。即在路基底部抛投一定数量的片石,将淤泥挤出基底范围,以提高地基的强度。该方法施工简单、迅速、方便。主要适用于常年积水的洼地,排水困难,泥炭呈流动状态,厚度较薄,表层无硬壳,片石能沉底的泥沼或厚度为3~4 m的软土。工程机械无法进入特别软的地面区域施工时,还有表面存有大量积水无法排除的情况下;都可以采取此方法。

2)软土地基水泥搅拌桩法

水泥搅拌桩法,(水泥搅拌桩法按材料喷射状态可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形式来处理软基的方法。,利用搅拌桩机将水泥喷人土体并充分搅拌,使水泥与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及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基础强度。软土基础经处理后,加固效果显著,可很快投入使用。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泥炭土和粉土土质。

3)软土地基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也被称为预压法,由于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具有效果好,成本低的特点,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排水固结法通过多种方式在软弱地基中设置出排水的通道,形成水平或者是竖向的排水方式,进而改变了旧有地基的边界状况,增加了孔隙水排出的途径,并利用外加载荷或者结构物的自重,将土壤中多余的水分进行排除,以达到防止地基沉降并提高地基强度的目的。排水固结法主要包括了降水预压法、砂井堆砌预压法、袋装砂井法、真空排水预压法和塑料排水法这几种方法。它的缺点是需要在填土的过程中严格控制填土的速率,而且施工工期较长,另外当竖向的排水通道出现阻塞或是通道设置深度浅时,会导致较大的地基沉降现象出现,应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注意。

4)软土地基强夯法

强夯法也称为动力固结法或者是动力压实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将重锤提高到一定高度后自由落下,反复重复此动作实现对地基的夯实,使软土逐渐提高其基础强度,降低了压缩性。强夯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适用和效果明显等特点,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也得到了大力推崇。它的施工原理是土层在巨大的冲击作用下,使土壤中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波和压力,导致土体孔隙得到压缩,夯实部位在土层一定深度下,产生了缝隙良好的排水通道,使土中的孔隙水分和孔隙气体的以顺利排出,并使土体固结。强夯法处理过的地基承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压缩性能也得到了极大降低。强夯法除了对一些较厚的淤泥不适用之外,对于普通的软土地基都有着较好的夯实效果。

5)软土地基土工合成材料法

土工合成材料主要由土工膜、土工织物及特种型和复合型土工合成材料等组成。该方法是将人工合成的聚合物材料制作成各种类型的产品,然后将其置于工程结构的表面、内部和各个结构层之间,起到排水、防护、防渗和加筋等作用。土工合成材料对于防止公路工程的路基损坏或坍塌,具有良好的效果。

5.软土地基的施工管理和检验

虽然对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案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管理和施工检验工作没有做好,那么地基处理不当以及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就会很容易出现。因此,软土地基处理工作的结果跟完善的管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合理完善地进行设计组织,增强工程管理的有效性,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并对已经完成的工作进行检查和验收。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公路建设辉煌发展的今天,对公路修筑的等级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会经常遇到软土地基路段,而软土地基的处理是目前公路工程建设的一个难题,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对软土地基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适合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工程质量,同时,也会创造出理想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文光鑫.试析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方法 .大陆桥视野,2010(6).

[2]邱志义.路桥软土地基施工的新技术研究[J].路桥工程,2009[1]李彰明.软土地基加固的理论、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篇4

关键词: 联系式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 运用

联系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古老的教学方法,通常借助联系式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把那些孤立的、零星的知识架构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系统,以此方便学生集中掌握,随意查找,灵活提取。除此以外,联系式教学法还能够为学生理解新知找到支撑,帮助学生经常性地复习旧知,为学生迅速建立各种知识模块,加快学习掌握的速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是当前“减负增效”主题下历史与社会课教师必须积极参与深入探究的问题。本文从当前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实际出发,谈谈联系式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运用联系式教学方法导入新知学习

我这里讲的导入新知学习既包括新课教学的课题导入,又包括教学过程中新知识教学的导入。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回忆、联系、描绘或者应用相关的已有知识经验,使之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帮助学生找到理解新知的支撑。在导入新知学习时,如果教师能够运用联系式教学法在已有经验与新知之间帮助学生找到一种结合点,就可以使学生在熟悉的背景中进入新知学习状态。一般来说,在导入新知学习前运用联系式教学法,有两种具体方式。

1.新旧知识联系式

新知识的讲授需要有一定的旧知识作为基础,否则新知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导致学生难以接受。在进行新知识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复习与新知教学有关的旧知的基础上导入新知学习,从而降低新知的门槛,减少学生学习的困难,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

例如:通过先复习“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然后组织学生分析“看不见的手”的特点,最后引入“看得见的手”的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自觉对“两只手”作比较,自然地开始对政府宏观调控的相关内容的学习。

引导学生先回忆旧知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再进行新知教学,这样能够使新知识在联系中迅速地进入学习者的认知图式,加快新知的同化速度,获得单独讲授新知所不能取得的教学效果。

2.生活与新知联系式

知识来自于生活,生活需要知识去加以诠释。在新知学习中,我们要运用联系式教学,借助某种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寻找与新课教学相关的素材,进入新知学习。

例如:教学“看不见的手”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了一段百姓争着办年货的场景视频,让学生在感受年前年货物价普遍高于平时的过程中产生探索市场价值规律的冲动。由于视频材料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学生看到了学习的实用性,提高了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新知教学,自然流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出了新的认识,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兴致盎然。

例如:在学习《因地制宜,优势互补》这一课时,我通过引导学生数列本区域内的各种工农业特色产品,如常山胡柚,然后提问为什么本区域内会有这样一些富有本区域特色的产品?学生或独立思考,或同桌(前后)同学相互讨论,最后知道了由于本区域遵循了因地制宜的经济发展原则能够从本区域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发展本区域的优势产品,从而不但理解了因地制宜的涵义,而且懂得了发展区域经济首先要分析区域条件、主导因素和优势产品。

二、运用新旧知识联系比较式讲授新课

知识是在比较中加深理解的,在历史与社会课中有许多知识存在某些相似性,如: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历史上的各国改革、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我国古代各个思想流派的观点思想等都是可联系比较的知识内容。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联系法,把这些相似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以新知复习旧知,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比较中快速地接纳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我国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时,我运用联系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回忆关于化运动的知识内容,使学生立即对“”和“化”运动作比较,区别两者在生产方式、分配方式上的区别,从而加深认识“”为什么能够激发我国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我国12亿人口温饱问题的原因所在。

联系比较式也是一种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常用方式,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掌握这种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历史与社会教学方式变得越来越灵活。

三、运用联系式教学法开展知识复习课

新课程改革从某个方面来说,改变了以前只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条理化的问题,整个教学似乎不再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因此,许多教师和学生开始变得无所适从。其实,在知识的系统上新课程并没有完全避开,只是知识的线索不如老课程明了罢了。运用联系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从课程的整体入手,理出知识线索,构架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分散的知识变成一定的专题模块,形成系统,并从中生成新的认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正所谓“温故而知新”。

例如:在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复习中,关于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发展历程,教材没有集中地介绍,这时教师如果能够运用联系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建国初巩固人民政权的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各级人民政权开始拉出从1952年到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再到1958年“”和“化”运动,最后到1978年以来的农村改革这样一条线索,就会发现几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一是中国农村的改革为什么会出现曲折历程?二是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发展过程可以体现出怎样的中国农民精神?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关于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改革的方面的新的知识模块,使知识在系统地梳理后被牢牢地印在学生的大脑中。

联系式复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知识线索梳理上,从另外角度来说还帮助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

四、运用联系式教学法设置练习

练习的目的不再只是巩固知识,还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那种只强调知识性操练的练习极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练习的设置中,教师也要运用联系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思维,开拓学生的眼界。

例如:上完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后,我设置了这样一道练习:本学期历史与社会学习的主题是“我们传承的文明”,其中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视角(如统一的国家、古代杰出人物的事迹及贡献、古代圣贤的言行等)谈谈你的真实感受。(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具体,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100字。)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总结一学期来所学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发展整体思维,回顾反思的意识,从而既复习知识,又培养综合归整能力。

联系式教学方法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具有独特的功用,能够帮助学生加速学习的进程。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实际,适时运用好这一教学方式,就一定能使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取得更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树清.初中历史―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

篇5

关键词:刑事和解;非刑罚处理方法;价值

中图分类号:D914;D9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2)02-0056-07

在和谐社会这一宏大时代背景下,刑事和解在我国刑事司法和刑事理论中备受瞩目。作为发端、发达于西方的刑事司法制度,刑事和解在被介绍、引入本土后,本土研究的重点多集中于对其理论基础评述、价值功能解析和制度构建与具体适用等方面,而对与其紧密相关的配套措施的研究鲜有问津。对此,有学者指出:“为了使刑事和解制度的可行性、合理性得到有效的发挥,也为使刑事和解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实处,还应当建立一些与刑事和解制度相配套的相关措施。”笔者认为,配套措施是刑事和解制度的组成部分,理论研究对此应予以关注。在本文中,笔者将就刑事和解制度中的配套措施——非刑罚处理方法的体系构建展开讨论。

一、刑事和解的理论根基

任何一项制度设计,均应有相关的理论为根基。因此,笔者在对刑事和解制度中非刑罚处理方法的体系构建展开讨论之前,先对刑事和解的理论根基进行介绍,为后文论述作必要的理论铺垫。

刑事和解,是指对于加害人自愿认罪的案件,加害人与被害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协商,通过赔礼道歉、经济赔偿、劳务补偿等方式达成当事人之间的和解,从而化解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矛盾,修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办案机关在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基础上,综合案件情况,特别是犯罪的危害性、加害人悔过、赔偿情况及被害人态度等因素,作出相对较为宽缓的处理,包括撤销案件、不、定罪免刑以及从轻量刑等。根据美国犯罪学家约翰·R.戈姆的分析,刑事和解以平衡理论、叙说理论和恢复正义理论为理论基础。平衡理论以“被害人在任何情况下以何为公平、何为正义的合理期待的相对朴素的观念为前提。当先天的平等和公正的游戏规则被加害人破坏时,被害人倾向于选择成本最小的策略技术来恢复过去的平衡”。该理论认为,刑事被害人通常希冀通过采用成本最小的方式恢复自己因犯罪而受到的损害。叙说理论则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明在刑事和解过程中,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被害人受到的精神伤害所具有的恢复意义。根据叙说理论,被害人与加害人在刑事和解中的沟通、交流就是对被害人心理进行治疗的过程。在这种模式下,加害人的作用就是通过与被害人一起分析犯罪故事的情节、人物和主题来实现对故事的共同重构。叙说过程的重要意义不在于故事内容本身,而在于叙说的过程,在于叙说者与受众之间的共鸣。加害人在此所扮演的也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故事补充者的角色,且还充当了被害人情感的最佳发泄对象。这种角色,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由心理治疗专家真正替代。恢复正义理论建立在平衡加害人、被害人和社会之间利益的观点之上,认为犯罪打破了上述三种利益之间的平衡;刑事和解的意义在于:“对被害人而言,修复物质的损害、治疗受到创伤的心理,使财产利益和精神利益恢复旧有的平衡;对加害人而言,向被害人、社会承认过错并承担责任,在确保社会安全价值的前提下交出不当利益从而恢复过去的平衡;对社会而言,受到破坏的社会关系得到了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共同修复,从而恢复了社会关系的稳定与平衡。”

二、非刑罚处理方法对刑事和解的工具价值

非刑罚处理方法是刑事和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刑事和解有着重要价值。非刑罚处理方法对刑事和解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其对刑事和解的工具价值方面。在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有以下三种工具价值:

1 非刑罚处理方法是刑事和解中加害人承担刑事责任的重要方式。刑事责任是犯罪人因其实施的犯罪行为而必须承担的、代表国家的司法机关对其行为作出的否定性评价和对其进行谴责的责任。根据罪刑相适应原则,只要实施了犯罪行为,行为人就必须承担与其犯罪相适应的刑事责任。对刑事和解中的加害人,同样如此。在域外,刑事和解有四种模式,即社区调停模式、转处模式、替代模式与司法模式。对加害人而言,这四种模式具有不同的性质:“(1)在社区调停模式、转处模式、替代模式下,刑事和解使刑罚的判决或执行不再具有实际意义,因而具有刑罚替代措施的性质。(2)在司法模式下,刑事和解是一种附属性的教育惩戒措施。”在本土环境中,刑事和解存在三种模式:加害方——被害方自行和解模式、司法调解模式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模式。在这三种模式中,刑事和解的法律后果是司法机关对加害人不予刑罚处罚或者减轻刑罚处罚,因此,刑事和解同样具有刑罚替代措施和教育惩罚措施的属性。当刑事和解作为刑罚替代措施时,对加害人不再处以刑罚;当刑事和解是惩罚教育手段时,对加害人适用较轻刑罚。在刑事和解中,对加害人不予刑罚处罚或者从轻处罚,是否意味着加害人不承担刑事责任或者少承担刑事责任呢?如此,是否违背了有罪必有责和罪责相适应的刑法基本要求了呢?事实显然不是如此。因为在刑事和解中,加害人总是会履行一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义务,以获取被害人的谅解而接受刑事和解。加害人履行该义务,在刑事和解中就是其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加害人履行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义务,在刑事和解中要么承担了全部刑事责任而使加害人避免了刑罚处罚,要么分担了部分刑事责任而使加害人得到了较轻刑罚处罚。因此,对加害人不处以刑罚或以较轻刑罚处罚并不意味着加害人不承担或少承担刑事责任,而是加害人通过非刑罚处理方法承担了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对此,有论者指出:“刑事和解的意义在于,在传统的刑罚体系之外为加害人的侵害责任提供了一种新的承担方式。”该论者所说的传统刑罚体系之外的责任承担方式,其实就是以非刑罚处理方法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因此,在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是加害人承担刑事责任不可或缺的方式。

2 非刑罚处理方法是实现刑事和解功能的重要手段。我国学者认为,在中国语境下,满足被害人的补偿需要、促成案件的有效解决和促进社会政治稳定是刑事和解的功能。刑事和解这三项功能的实现有赖于非刑罚处理方法的运用。首先,刑事和解补偿功能的实现离不开非刑罚处理方法。在刑事和解中,被害人居于核心地位,主导着刑事和解的进程和决定着刑事和解的结果。加害人要想与被害人实现和解,就必须根据被害人在犯罪中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的情形,实施一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以满足被害人的损害补偿需要;只有加害人实施了一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行为,满足了被害人的补偿需要,被害人才会同意和解,双方的刑事和解才会达成,此时刑事和解才具备满足被害人补偿需要的功能。其次,刑事和解促成案件有效解决功能的实现也离不开非刑罚处理方法。在刑事和解中,以和解方式解决刑事纠纷是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合意选择,是双方意思自治的结果,符合双方的利益需求。根据刑事和解平衡理论,“当先天的平等和公正的游戏规则被加害人破坏时,被害人倾向于选择成本最小的策略技术来恢复过去的平衡”。因此,对于被害人而言,由加害人实施一定非刑罚处理方法行为的和解方式解决刑事纠纷,避免了冗长繁琐、结果不定的刑事诉讼程序,符合其希望采用最小成本的策略技术恢复被犯罪打破的平衡,迅速摆脱刑事纠纷搅扰的心理。可见,非刑罚处理方法易为被害方所采纳。对于加害人而言,履行一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义务,以刑事和解方式终结案件,能避免因被定罪量刑而招致的牢狱之灾或者因此而被从轻处罚,迎合了加害人在刑事纠纷中趋利避害的心理。因此,非刑罚处理方法也更能为加害方所接受。由此可知,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兼顾了被害与加害双方的利益。在利益的引导下,被害方通常会接受刑事和解,化解与加害方的刑事纠纷;加害方也能更积极主动地履行非刑罚处理方法义务而实现刑事和解,从而推动案件的有效解决。再次,根据刑事和解恢复正义理论的要求,在刑事和解的实践中应当恢复因犯罪而打破的加害人与受害人、社区之间的平衡,因而其在客观上具备了促进政治稳定的功能。在刑事和解实践中,被害方与加害方之所以能达成和解,关键就在于加害方实施的一定非刑罚处理方法行为满足了被害方的损害恢复要求,弥补了被害方的物质损失,抚慰了被害方的精神伤害。因此,刑事和解在化解双方矛盾的同时,让社区居民感受到了加害人向善守法的积极态度,融解了对其再犯的警戒心理,有利于恢复因加害人犯罪行为而给社区秩序造成的破坏,在客观上也修复了加害人与社区之间的矛盾。总之,在刑事和解中,加害人通过实施非刑罚处理方法行为,恢复了其与被害人和社区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减少了危及社会稳定的消极因素。

3 非刑罚处理方法是达成刑事和解的重要保证。在刑事和解中,由于被害人在刑事纠纷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否以刑事和解解决纠纷,能否实现刑事和解,关键取决于被害人的态度。而要被害人愿意采用刑事和解方式解决刑事纠纷并最终接受刑事和解,其前提是被害人物质恢复和精神恢复的要求得到满足。满足被害人的恢复要求,就要求加害人从物质层面和精神角度在刑罚方法之外实施一定的弥补。可见,只有在加害人针对被害人的损害恢复需要实施了一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行为时,被害人才可能接受刑事和解。因此,非刑罚处理方法是刑事和解实现的重要保证。

三、非刑罚处理方法对刑事和解的功能价值

非刑罚处理方法之所以为刑事和解制度所不可或缺,还在于其对刑事和解有着重要的功能价值。在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有以下三种功能价值:

1 恢复被害损害的功能价值。基于犯罪是“孤立的个人侵害整个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的经典界定,在传统的司法模式下,刑事案件中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的矛盾被衍化为国家与加害人之间的对抗,国家包揽了被害人的所有权利。在这种司法模式下,国家利益被推高到了极致,而“‘被害者一加害者’的个人关系被搁置一旁,被害人在诉讼中的作用被弱化……这样做的后果往往使被害人和加害者的关系进一步恶化,被害人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抚慰,甚至可能再次受害。”不同于传统司法模式,刑事和解制度以被害人的利益为中心,尤其强调对被害人损害的恢复。在刑事和解中,为了修复被害人精神伤害或弥补被害人的物质损失,促使被害人接受刑事和解,以避免刑罚处罚或者得到刑罚从轻处罚,加害人会积极实施一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行为以满足被害人的恢复要求。因此,非刑罚处理方法具备对被害人精神伤害的修复功能和物质损失的弥补功能。

2 促进加害人回归社会的功能价值。在传统司法模式下,刑罚是促成犯罪人回归社会的主要手段。然而“刑罚的首要特征在于它的惩罚性,不能给罪犯带来一定的痛苦或利益损失就谈不上刑罚的存在。这种惩罚性并非仅仅是为了实现正义报应的需要,它对于帮助罪犯从痛苦中感受正义的力量、犯罪的无价值性和非功利性,从而促使其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从痛苦中吸取教训,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法律观念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惩罚性和强制性是刑罚的属性。而刑罚的惩罚性和强制性与现代刑罚所追求的罪犯回归是背离的。对此,德国学者拉德布鲁赫就曾指出:“就自由刑的性质论,它是否适合于教育目的还值得怀疑。监禁教育是强制教育,而强制就会产生对抗……现时的监狱建筑,防止越狱的堡垒,对犯人处处设防的囚牢,都构成了教育障碍,而教育只能在信任的气氛中进行。”由此可知,刑罚手段对促进罪犯的社会回归作用是有限的。在刑事和解模式下,非刑罚处理方法则对罪犯的回归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在刑事和解中,当加害人以非刑罚处理方法承担了全部刑事责任时,避免了因对加害人定罪量刑而给加害人贴上罪犯标签,使得加害人能以正常身份回归社会生活。其次,当被害人以非刑罚处理方法承担了部分刑事责任时,通常会减轻对犯罪人的刑罚处罚。这样既弱化了因刑罚的惩罚性而对罪犯回归社会的不利影响,也软化了犯罪人对加害人、社会及司法系统的敌对态度,能更好地接受法律裁决,接受刑罚改造而回归社会。最后,在刑事和解中,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平和沟通、坦诚对话和履行相对宽缓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义务,也有利于促使加害人真正反悔、内疚,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的犯罪行为的危害性,更加客观的对自己的主观恶性予以反思和否定,从而为其回归社会奠定思想基础。因此,在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具备促进加害人回归社会的功能。

3 修复社区关系的功能价值。修复因犯罪而受到损害的社区关系也是非刑罚处理方法的功能之一。恢复正义理论是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之一。“恢复正义理论首先强调的是犯罪不仅仅是对法律规范的违反,对政府权威的侵犯;犯罪也可以被理解为是对多方面的伤害,包括对被害人、对社会、甚至对犯罪行为人本人的伤害。”因此,在该理论看来,“犯罪行为是非正义的,它不仅简单地违反了法律,而且在多数情况下也给被害人和社区造成了实际的损害,犯罪行为和犯罪人与被害人、社区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要伸张社会正义,必须恢复犯罪行为人对被害人和社区造成的损害”。由此可知,犯罪行为在对国家和被害人造成危害的同时,会对社区造成不利影响。在刑事和解中,加害人实施的非刑罚处理方法行为在具备被害损害恢复功能和促进加害人回归社会功能的同时,还具备社区关系的修复功能。一方面,加害人通过实施一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行为,向社区居民昭示了其悔罪自新的积极态度,解除了社区居民对其再犯而可能再次受到犯罪伤害的恐慌心理。另一方面,刑事和解由于倡导社区在加害人回归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因此,社区通常积极参与了加害人回归社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区居民能够更为直观地见证、感受到加害人实施非刑罚处理方法行为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其效果,从中深刻地体察到加害人弃恶向善的积极态度,恢复社区免遭犯罪侵害、重构社区安宁的信心。因此,在刑事和解中,加害人实施的非刑罚处理方法行为具备对社区关系的修复功能。

四、在刑事和解制度中构建专门非刑罚处理方法体系的必要性

刑法第37条规定:对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刑法第17条第4款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由此可知,在我国刑法中有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责令管教和政府收容教养七种非刑罚处理方法的规范形式。笔者认为,现行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体系难以适应刑事和解对非刑罚处理方法的要求,在刑事和解中构建专门非刑罚处理方法体系是必要的。其理由如下:

首先,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与刑事和解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在司法理念和价值目标上存在差异。刑事和解以恢复性司法为思想渊源,倡导全面恢复的司法理念,其在强调犯罪人回归社会的同时,更加关注被害物质损失、精神伤害的恢复和修复社区关系。因此,刑事和解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也得体现全面恢复的要求,应当以恢复被害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修复社区关系和促成罪犯回归社会为价值目标。而在传统司法模式下,基于国家公权的强大与被告人的弱小,从人权保障的需要出发,确立了“被告人中心论”的刑事诉讼模式,该模式以“罪犯恢复”为司法理念。在“罪犯恢复”理念引导下,刑事处遇措施以被告人回归社会为价值目标,受到犯罪侵害的被害人与社区则处于刑事司法视野的边沿而被忽视。现行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体现了这一价值目标,它们基本上围绕着对犯罪人的矫正教育而设计,或者注重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如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或者强调对犯罪人进行权益剥夺而使其感受痛苦,从而实现对其行为之矫正,如赔偿损失、行政处分、行政处罚、收容教养等。在以上非刑罚处理方法中,赔偿损失能够恢复被害物质损失,赔礼道歉有助于被害精神伤害的恢复。然而,仅有赔礼道歉对于实现精神伤害恢复的目标是不够的。因为,精神伤害的恢复一方面有赖于加害方赔礼道歉等外部抚慰方式;另一方面,被害人积郁于内的精神痛苦和报复情感的向外宣泄、释放对于其精神恢复也是不可或缺的,赔礼道歉对于将被害人精神痛苦和报复情感宣泄于外却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只能部分实现精神伤害恢复的目标。修复社区关系的非刑罚处理方法在现有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体系中更是阙如。可见,司法理念的差别导致了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与刑法中非刑罚处理方法价值目标的差异,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的价值目标比刑法中非刑罚处理方法的价值目标更加丰富。如将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适用于刑事和解,将会因其单一的价值目标而难以满足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多样化价值目标的要求,导致刑事和解不能有效地实现被害精神恢复和修复社区关系的价值诉求,因而可能不为被害人接受而难以达成刑事和解。即使在被害人接受刑事和解的场合,也会因该刑事和解没能修复社区关系而消解刑事和解的法律意义和社会效果。

其次,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与刑事和解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的功能样态和功能对象不同。我国刑法学者认为,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具备惩罚、教育、改造罪犯的三种功能样态。非刑罚处理方法的惩罚功能是指通过对犯罪人适用非刑罚处理方法来达到惩治和处罚犯罪人的效果;教育功能是指通过适用非刑罚处理方法教化犯罪人,培育其正确的法律操守,帮助其树立正常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改造功能是指通过对犯罪人适用非刑罚处理方法纠正其产生犯罪的思想根源与行为习惯,避免其再次犯罪。从以上对非刑罚处理方法的功能样态的具体分析可知,刑法中非刑罚处理方法的功能对象是犯罪人。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的功能样态分别为恢复被害人损害、促进加害人回归社会和修复社区关系,因此,被害人、加害人及犯罪侵害的社区分别是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的功能对象。刑法中和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的功能样态和功能对象的不同,决定了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不能被适用于刑事和解之中。如将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适用于刑事和解,一方面,会因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只对犯罪人产生功能效应而使得其对加害人和社区的功能无法发挥;另一方面,会因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与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功能样态的差异而使得刑事和解对非刑罚处理方法应具备恢复被害人损害、修复社区关系的功能需求难以满足而影响刑事和解的实现。

再次,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与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维护的利益不同。自人类迈入国家文明以来,犯罪就不再被视为个人之间的冲突,而被看做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对抗,犯罪被认为是侵犯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于是,被害人追究犯罪人责任的个人权利升华为国家追诉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国家权力,国家追诉犯罪的刑事责任也就成为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与之相适应,国家应对犯罪的具体措施也应当符合社会整体利益之需。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作为刑法应对犯罪的具体措施,体现了保护社会整体利益的思想。无论是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等对犯罪人进行思想教育的非刑罚处理方法,还是赔偿损失、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惩罚性非刑罚处理方法,其设计无不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指导思想,即矫正、改造犯罪人,促使其回归社会,从而保护社会的安全。在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思想的驱使下,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利益没有得到重视,甚至还受到损害。如代表国家的公诉方为了获取证据,可能反复向被害人询问案件的详细情况,在询问中被害人被迫对犯罪进行场景再现,被害人因此可能陷入对犯罪的痛苦回忆,也可能其个人隐私一再被暴露于外。如此,被害人的精神伤害不但没有得到恢复,反而可能造成二次伤害。刑事和解不同于传统司法模式,它将维护被害人的利益置于至高地位,被害人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决定是否与加害人达成刑事和解。因此,如将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适用于刑事和解,可能会因该方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照顾有余而对被害人利益维护不足,而为被害人所摒弃,难以达成刑事和解。

综上所述,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难以适用于刑事和解,应当构建与刑事和解制度相适应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体系。

五、刑事和解制度中构建非刑罚处理方法体系的路径选择

近年来,有司法机关对在刑事和解中适用非刑罚处理方法进行了改革尝试,并获得了一些经验。但是,在试水过程中,也衍生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刑事和解是以刑事赔偿为主要内容,以被害人的物质满足为基本导向……因而,中国式的刑事和解已与其经典模式发生了功能意义的背离。”可见,在我国刑事和解实践中,存在非刑罚处理方法适用方式单一和功能背离两个问题。要消解这两个问题,关键在于要以刑事和解的基本功能为导向,确立形式多样、适用性强、司法选择余地大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体系。由于刑事和解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有恢复被害损害、促进加害人回归社会和修复社区关系三种功能,那么就应以这三种功能为导向,在刑事和解中构建如下非刑罚处理方法体系:

1 当面悔过。当面悔过就是指加害人以言词方式就自己的犯罪行为当面向被害人作出反悔的否定性意思表示。根据刑事和解的叙说理论,加害人以直接面对面的方式向受害人表达自己的后悔意思,对于刑事和解的成功达成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加害人以当面表达自己悔意的方式,一方面能够让受害人直接感受到加害人对自己犯罪行为后悔、内疚的态度,从而有利于平息受害人的报复情绪,抚慰其受伤的心灵;另一方面,也能让受害人直接体察到加害人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予以否定的诚恳态度和希望与受害人达成和解的迫切愿望,从而有助于受害人谅解加害人而促进和解的达成。

2 当面赔礼道歉。当面悔过虽然对抚慰受害人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仅有加害人对客观犯罪行为的否定还不够,精神恢复还要求加害人进行主观恶性的自我否定与自我谴责。加害人只有当面向受害人表达自我谴责意思,承认自己的主观罪错,才有可能进一步地获取受害人的谅解而恢复正常的情感和精神。加害人以当面向受害人赔礼道歉的方式,使受害人能直接感受到加害人的自我否定和自我谴责,内心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有利于受害人的精神恢复。因此,当面赔礼道歉在刑事和解中是必需的,是受害人精神恢复的需要。

3 当面谴责。当面谴责是指受害人当面对加害人的犯罪行为进行否定性评价和对加害人进行责备。在叙说理论看来,刑事和解中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的对话、交流过程就是对受害人的心理治疗过程。对受害人心理治疗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平复被害情感,一方面取决于加害人实施的当面悔过、当面赔礼道歉等抚慰行为的效果,另一面还要看受害人因犯罪行为而积郁的痛苦感受、愤怒情绪和报复情感能否在这种交流与对话中得到主动宣泄。在刑事和解中,受害人以当面方式对加害人进行谴责时,加害人实际上成为了受害人被害情感的交流对象和发泄目标。以被害情感制造者作为交流对象和发泄目标,受害人能够较为充分、彻底地宣泄自己的愤怒情绪和报复情感,将自己的痛苦感受释放于外,从而减轻了心理压力,得到心理与精神的恢复。同时,对于加害人而言,当面谴责也有利于其回归社会。在受害人对加害人的交流、谴责过程中,通过受害人对其遭受的犯罪侵害的描述,加害人能更生动地了解到其犯罪行为的具体危害和受害人所遭受的痛苦,从而更有可能在思想深处弃恶从善,在思想观念和价值上回归社会。因此,当面谴责对受害人的精神恢复和实现加害人社会回归均具有重要作用,是刑事和解中不可或缺的非刑罚处理方法。

4 损害赔偿。损害赔偿是指加害人对其犯罪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失所给予的经济赔偿。在刑事和解中,加害人要恢复与受害人的关系,取得受害人的谅解,就必须针对受害人的损失赔偿期待实施相应的弥补。受害人要求对自己物质损失、精神损失、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予以经济赔偿是其合理期待,这是实现被害恢复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害人取得受害人谅解、接受刑事和解的前提。因此,加害人应当针对受害人的损失情形,对受害人的物质损失、精神损失、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予以相应的物质弥补或经济赔偿。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受害人的谅解,从而促进双方和解的达成。可见,损害赔偿应当成为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

引 言

素质教育与传统应试教育的区别在于,素质教育更加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能够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1]。但是就当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较为单一,学生的学习也较为被动,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本文就应该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历史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必要的知识,还要指导学生如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尤其对于初中历史学科而言,历史学科涉及的知识较为广泛,从时间上可以分为远古史、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而从横向来看又可以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类,在内容维度上又包括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内容[2]。因此,对于初中生而言,要学好初中历史学科必须要求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我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要重视预习的重要性。在过去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也要求学生进行必要的预习,以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事实上学生只是提前将课本内容了解一下,因此学习效果依然无法提高。要正确掌握预习的方法还要求学生能够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有关材料和数据的查阅,并且对文章结构进行整合,对于不懂的问题要做好标记,课堂中才能更好地把握学习重点,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3];第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短期或者长期的学习计划,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地监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学生要学会主动思考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应该要学会主动思考,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过去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只知道对照课本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而学生也被动地接受和记忆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并没有养成良好地主动思考的习惯,导致学生的学习较为枯燥,趣味性较弱,因此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上课,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4]。例如,在刚开始上课的五分钟内,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任务,即让学生将本节课中想要提出的问题列出来,课堂即将结束时再进行自我回答。当然,为了避免学生给自己提出简单的问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提问,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集中注意力,并且充分语用自己的大脑思维进行主动学习,有助于提高的听课效率和学习效率。

三、学生要掌握必要的记忆技能

初中历史教学中有许多知识需要学生进行记忆,其中包括年份的记忆、事项的以及各种条约内容的记忆等。要将这些内容完全背诵下来或者记忆下来是很困难的,因此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记忆技巧,以便提高忆的效果。记忆的基础是理解,只有当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性记忆时,学生才能够对知识记忆得更加深刻。从知识的记忆策略来看,学生可以采用的记忆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资源管理策略等,如做笔记、列提纲、列图表等,这些对于加强学生的记忆均有着明显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提示,让学生在课堂可以做笔记或者进行理解式记忆,以帮助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好二级乙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新时期要想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必须要求教师能够从自身方面着手,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够在课堂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个人魅力等进行合理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外也需要进行相应地学习,不断实现自我专业素质的提高,学习并掌握多种教学技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初中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在情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素质教育下全面发展的人才[5]。例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为学生讲述历史人物的先进事迹,还可以启发学生向历史人物学习,以便促进学生在价值观和思想观方面的发展,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学科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在当前的初中历史科学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较为落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较为薄弱,因此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限制了学生的长远发展。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的初中历史学习效率必须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我素质,从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出发进行教学,实现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昌白.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J].求知导刊,2015,23:67-68.

[2]鲁德文.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85-86.

[3]毛良明.探析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4,08:38.

篇7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历史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1 前言

高效课堂,是高效性课堂的简称,主要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以较高的效率,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高效课堂在教学时间、教学效果以及教学任务量方面有了巨大的突破,可以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以及高质量。高效课堂可以通过最小的投入,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其基本特征包括“自主构建、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对高效课堂的衡量,一是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变化程度,二是看教学效果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是看师生之间是否经历了双向激发、愉悦交往的过程。

2 新课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2.1做好课前预习

在教学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通过对教材的把握以及相关资料的搜集,使得学生能够基本了解教学内容,通过对以往知识储备的整理和加工,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结合,形成全新的知识储备。课前预习的效果越好,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主要知识点,从立足教材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就的性质、影响等,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其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摆脱固定思维的束缚,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得学生可以在自我设疑和自我解答中掌握历史知识。

2.2加强师生互动

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互动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课前预习的效果,对学生的知识潜能进行最大程度的挖掘。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为学生留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其各抒己见,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进行评论和点拨,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不仅如此,在互动交流环节,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观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在课堂中构建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得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以“”为例,可以对教材进行延伸和拓展,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的意义和局限性,讨论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影响。

2.3重视课堂训练

无论哪一个科目的学习,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得到的知识都是不牢固的。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更要让学生积极训练,在训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课堂训练中,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出发,从教材出发,对习题进行精挑细选,保证习题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使得练习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而非单纯依靠死记硬背或者大量的重复练习来保证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做到精讲多练,确保教学环节的环环相扣,对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利用。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应该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实现信息反馈,从全局上确保课堂教学效率,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应该及时矫正,而对于一些本就存在争议的问题,或者尚没有定论的知识,则不能强作结论,而应该允许学生持有不同的见解。例如,在教材讲解完成后,教师可以将、第二次、以及等集中在一起,设置相应的习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训练,使得学生能够明确这些战争所带来的影响及异同点,更好地对历史知识进行记忆和掌握。

2.4开拓学生思维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教学内容进行迁移延伸,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正式上课前,应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得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应该在课堂上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历史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使得学生能够成为历史的参与者,对历史进行感悟,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从而激发其了解历史的欲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实现跨越时空的形象教学,调动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对历史的感性体验,进一步拓展思维,对知识进行迁移和延伸。

3 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推进,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初中历史教学的需要,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对教学进行精心设计,结合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探索出最适合自身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推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付英.浅谈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鸭绿江(下半月),2014(12):225.

篇8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曾经说过:“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这句话正暗合了新课改的要求。在新课改推行的过程中,喊出了“尊重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呼声,这就要求教师打破过去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要学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教师更应该引导其进行自主创新学习。笔者是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笔者发现,问题教学法对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一下初中历史教学如何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重点围绕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课前设问,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性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相应的课本知识点,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过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存在错误的观念,单纯的认为学生只要把握好课堂45分钟就足够了,因此一直不重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基本不布置预习任务,即使布置也是告诉学生回家读一下课本,简单了解即可。这种目的不明、方向不明,任务不明的预习,意义不大,根本无法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学生往往也是敷衍了事,随便翻阅一下课本即宣告预习完成。笔者认为,作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渠道,查找资料,对问题给出一个答案,这种预习方式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提炼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性的预习方式。在教学中,笔者经常结合即将所学的教材进行课前设问,要求学生回家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做出解答,锻炼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比如在学习“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课前,笔者布置预习,设下疑问——“夏、商、西周的开国之君和亡国之君分别是谁?每个同学回去搜集五个发生在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典故,此外,你们认为这三个朝代灭亡的原因有何共同点呢?”。通过课前设问,学生带着疑问去预习,通过课本、课外书籍、网络等媒介,主动的搜集素材,解答问题。在第二天的课堂上,笔者点了几名同学进行发言,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正因为通过问题启发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创新性课前预习,才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

二、课中提问,激励学生进行创新性课堂学习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直接互动的场所,也是学生学习知识最集中的地方,因此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初中历史本身是一门充满人文性和趣味性的学科,有很多知识点具有浓郁的历史色彩,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可以给学生以激励、启发和引导。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单纯追求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课堂变成了教师的“满堂灌”,失去了应有的艺术色彩,导致课堂沉闷无趣,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这种课堂教学从根本上与新课改的要求是相对立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进行学习,何谈自主,何谈创新。笔者认为,要想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

新课改要求,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课堂,不能成为老师的“一言堂”,作为教师,在如今的初中历史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辩论,从而明晰各种知识点,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讨论或辩论首先还是要提出“问题”,比如在学习“三国鼎立”一课时,笔者提问:“为什么西晋能最终结束三国纷争的局面?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一下,然后主动站起来告诉我答案”学生们积极进行讨论,纷纷踊跃发言,有的说:“诸葛亮病逝,刘禅无能”,有的说:“吴蜀两国本来就弱,地域小”,还有的说“吴蜀不和,被分而击破”,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分析和把握三国的形势。在进行课堂讨论的同时,笔者还会选择一些有争议的问题,鼓励学生分组进行辩论。比如当今历史界对隋炀帝的功过意见不一,因此在学习完“繁荣一时的隋朝后”,笔者选取两组同学,围绕“隋炀帝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进行辩论,同学们纷纷围绕自身的论点,进行材料搜集,进行陈述,课堂氛围热烈,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课后留问,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课后复习

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是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三个环节。孔子曾言:“温故而知新”,因此加强课后复习,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学过知识的掌握,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所以说复习这一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是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布置课后复习作业呢?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并不会布置复习作业,很多教师简单的让学生背诵人名、地名、事件名,学生课后的复习就是死记硬背,当然让学生记住基本的知识点是应该的,但是课后复习的形式绝不应该仅仅是死记硬背,教师应该巧妙留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比如在学习“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一课时,笔者给学生留下课后作业——“同学们,明清时代奉行闭关锁国,我们现在倡导改革开放,请结合所学知识,结合现实生活,分析一下两种政策的优点和缺点,分别举例说明?并回答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实行改革开放?”,通过这个问题,既引导学生加深对闭关锁国政策的理解,同时又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当下的“改革开放”政策。围绕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自主的查阅相关材料,进行汇总分析,从而实现了一种自主创新性的复习。

教学的创新,学习的创新已经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原有学习模式的打破就是一种创新。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讲,要想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就必须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着手,在教学实践中采用问题教学法。只有修建起问题之渠,才能引入创新之水,灌溉出一片丰收的教学沃土。

参考文献

[1]谷晓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02)

篇9

【关键词】历史 教学模式 导读 导思 导议 导结 导练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如何贯彻新课标,如何落实素质教育,是我们历史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目前,在我国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学校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法仍然流行,故而对历史教学法的改革、探索迫在眉睫。笔者经过近几年的历史教学,尝试采用了“导读――导思――导议――导结――导练”师生教与学双边密切配合这样的五导教学模式。事实证明此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很有帮助。下面笔者就初中历史“五导教学模式”谈点粗浅的认识,以此抛砖引玉。

1.导读。我这里说的导读不仅仅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而且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自读和课后自学。课前预习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讲授新课前,自己先主动学习新知识,并作一定的预习笔记,如划出重难点、提出有疑惑的问题、解决书上的习题等。随后,带着预习结果听课。实践证明,有备而来的主动接受知识效果明显的优于没有预习的被动接受知识。笔者认为,学习是学以前不懂的东西,因而课堂上着重是解疑解惑的,没必要把书上的东西一古脑全“灌”给学生。学生有准备听课,在教师的帮助下,把疑惑解决了,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课前预习正是要学生先做好准备。课堂自读就是教师讲课时,为了使学生迅速及进一步理解相关内容,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的重要方式。现在历史教材编写的一个优点是图文并茂、补充材料内容多,这些东西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讲述。因此就要求学生自读这些东西,以加深对教师讲述的理解。自读的方式有默读思考、朗读讲述和朗读记忆等。课后自学就是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发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补充一些形式多样的问题,如写小论文、调查当地历史地理的变迁、收集历史老照片,上网查和课本内容相关的资料等。这样既寓教于乐,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导思。这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的有机统一。“主导作用的要害是启发性,即循循善诱;主体地位的核心是独立思考”。这一步可以说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头戏,它要求教师在备课上多下功夫,吃透理解教材,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每一课,提出一些层层推进、向教学目标靠近的诱导性问题。以历史人物的评价为例,我在上完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这一课后,为了让学生掌握关于拿破仑的更多知识,便于给拿破仑一个客观的评价,我打破常规,马上把本册第23课〈世界文化的杰作〉的第一个内容“著名音乐家”就提前上了,让学生自学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并回答问题:这首交响曲是专门为谁而写的,后来贝多芬为什么把总谱扉页上写的“题献给拿破仑・波拿巴”改写成“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作的英雄交响曲”呢?通过前后两课知识的学习,学生就能够比较客观的评价拿破仑了。然后再引导学生得出评价历史人物的三个步骤:①他是什么时候的人;②他做了什么事;③给他一个恰当的结论。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教学任务就在师生交融的氛围中愉快完成,最后使“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旧有教学模式成为历史。

3.导议。这是发挥教与学两个环节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史兴趣及将一节课推向的关键。在诱导思考阶段,往往会出现教师在重点讲解、诱导学生向教学目标靠近时,同样的问题学生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现象。对这种情况切忌武断的一刀切,不妨让学生各抒己见,亦可展开自由讨论、自由辩论等方式。一刀切既伤害了学生的感情,也伤害了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这是水平和能力的检验,是贯彻素质教育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关键环节。要求教师在学生讨论或辩论时,对学生的看法应及时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和最终的目标靠近。最后,教师对讨论的结果要给予画龙点睛式的总结,对学生的发言也予以适当的鼓励性评价。这一步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对学生而言,课堂讨论或辩论调动了其不断探索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其学史的兴趣,锻炼了其口才,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当然也丰富了课堂气氛。

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探究式教学模式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此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也“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初中历史学科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分析历史,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探究精神。历史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围绕一定的历史问题或材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

历史探究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以有效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笔者以教育理论为基础,结合初中历史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教学模式。

一、转变教学观念,创设探究条件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被一些教师片面理解为教师讲授和学生听讲的单向过程,学生成为被灌输知识的器皿。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目标难以完成,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真心诚意地将学生视为学习主体,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使学生发挥学习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并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教师还需要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合作探究创造条件。

二、加强预习指导,培养探究意识

上课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让他们初步感知历史内容,了解教材的基本知识和观点,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去提出一些个人感兴趣的问题,为之后的探究性学习做准备。例如,笔者在上《改革开放》这节课时,学生预习课文后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改革为什么先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给农民带来了哪些好处?改革是否遇到阻力?今天的农村还要改革吗?这些问题虽然看似简单,但它们反映学生已经在认真思考,并已具备了初步的探究意识,只有这样探究学习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

三、重视新课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历史是鲜活的、生动的,历史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也应该是这样的。教师在新课开始时,需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系点,把教材的知识点设计成学生需要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学习中国古代史《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课时,笔者在课前组织学生上网搜集大量的青铜器图片,学生在对图片进行分类分析后就得出结论:在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而且工艺达到很高水平。笔者乘着学生兴致盎然的时候导入新课,进入正文学习,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探究。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分组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既激发了学生对历史探究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关注学生学情,做到因材施教

真正的探究式教学,教师应该从关注学生学情、了解学生需要开始,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才能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历史教学中,“可供探究的内容非常多,教师需要精选探究主题”。教师在实施教学时,需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探究课题。例如,在讲中国古代史《开元盛世》这课时,对一些认识能力较弱的学生,笔者布置了如“唐玄宗统治前期为什么会出现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后期唐朝是怎样走向灭亡的?”等简单问题让他们讨论探究,对一些认知能力较强的学生,笔者布置了如“假如我是唐玄宗,如何避免唐朝灭亡?”“从唐朝的灭亡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等较难的问题,让他们探究讨论。无论哪种类型的学生都踊跃发言,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五、利用现代工具,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生的知识与智力水平处在自觉感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经常只看到事物的具体特点和外部联系,难以看到事物的一般性和内在联系,历史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若能利用现代工具创设生动有趣、色彩鲜艳、动静结合的画面或视频,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史《和同为一家》这课时,课前我组织学生观看历史剧《文成公主入藏》,该剧形象地再现了历史前景,产生一种情景交融的氛围。学生如临其境,很快从画面中感受到汉藏人民世代友好的情感,然后怀着浓厚的兴趣探究老师所设置的问题,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做好启发引导,提供探究保证

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主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在确定好探究内容之后,应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但在实际探究教学实践中,也有学生因为探究课题过难或者自身知识水平有限,导致探究学习难以进行下去,他们甚至因此而心情沮丧,丧失主动探究的积极性。由于历史探究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繁琐的考证或学究式的‘研究’,而是要追求历史意识的孕育和思维方法的养成”,因此教师不应过于看重学生的探究结果,而需要给予这些学生关心,了解他们的困难所在,做好必要的启发和引导,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学习可以顺利进行。

总之,历史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相互活动,它改变了原有单向的学习方式,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学习,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只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以探究问题为主线,采取各种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将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