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8-20 15:06: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的特点

篇1

一、体现艺术性

艺术性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有不同的原则和要求,但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在这里我们主要指课件画面要像绘画作品一样体现艺术构思。这种构思首先要具备的就是表现力和含蓄性,能够以有限的画面形象表达深刻而宽广的信息容量。做到“以形象传神,以意境会意”,意蕴深广,内涵丰富,在多个层面实现与读者的双向交流。一幅好的语文画面课件,必须给学生留下自由想象的广阔空间,让学生能通过有限的画面形象信息联想和想象无限丰富的内容,做到画有尽而意无穷。如果就事为画,推意成图,缺少艺术的抽象和概括,缺乏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潜在信息,让人一看便知,一览无余,就会局限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不利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也许有人会说,画面课件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其直观性,让学生能一目了然,以传达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容。我们并不否认画面课件的直观性,但直观性与艺术的表现恰恰是一对正需要我们正确处理的矛盾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画面的直观性,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便捷的通道,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利用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生成新的文本内涵和课程资源,引领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想象,更深入地解读文本内容,从而培养更高层次的思维形式和思维品质。我们见到的一部分课件,都是偏重利用了画面的直观效果,使本来应该对文本展开的多彩多姿的解读变成浅显直白的图解,使深刻的人文教育和生动的语言感知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变成了直线的思维流程,这实在有悖于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

二、充满趣味性

趣味指画面的生活情趣、哲理情趣和幽默情趣。生活情趣盎然,令人忍俊不禁;哲理情趣含蓄,给人深刻教育;幽默情趣俏皮,耐人寻味联想。曾见过一幅以“僧归月下门”为内容的画面:月明之夜,寺院门前,蹒跚晚归的和尚虽一手向门,却欲敲未敲,另一只手指向脑袋,心口相问,犹豫不决,不知是该“推”还是该“敲”。画面表示的内容是僧人因拿不定是“推”是“敲”的主意,彷徨无主,连门都不进了。其意趣在于说由于文人们对“推”与“敲”的争论,不但使大多数人无所适从,连想象中寺院那个夜归的和尚,也忘掉了他原本自然而然的进门动作,不知如何是好了。画面中的艺术夸张与现实中文人们各执一词的生活真实,形成了一种很高雅的幽默趣味,给我们的联想和想象远大于读诗的收获。生活的真实不等于艺术的真实,缺少了趣味,缺少了喜剧和夸张,便缺少了艺术和感染力,了无情趣的画面课件还不如没有。

三、突出独特性

篇2

关键词:白鹿洞书院;教育特点;高中语文

白鹿洞书院的教育特点与封建官学的教学模式截然不同,很多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即使放在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当今社会也是具有极大借鉴意义的。尤其是当今高中语文教学中汲取白鹿洞书院的教育特点,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下面将对高中语文教学借鉴白鹿洞书院的教学特点进行介绍。

一、教学目的方面

从教学目的的角度来看,白鹿洞书院的教学目的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育,而是将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来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借鉴白鹿洞书院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师生关系方面

白鹿洞书院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和谐的关系,学生在选择教师时通常都是仰慕而来,并且教师和学生都是品德高尚、互相尊重的。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值得当今高中语文教学借鉴的,语文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并且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豁达的胸襟来感染学生,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进而促使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教学方法方面

在教学方法方面,白鹿洞书院主要是注重培养学生精研、体察的思想和能力,而精研和体察正是对高中生语文能力的重点要求。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应该对白鹿洞书院中的教学方法加以借鉴,以更好地提高高中生朗读、钻研、实践等方面的语文学习能力。

四、课堂氛围方面

白鹿洞书院的课堂氛围是相当自由宽松的,学生能够自由地发表见解,与教师进行交流,扩大思维的开放性。而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形成。借鉴白鹿洞书院中的课堂氛围特点,使高中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宽松和活跃,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白鹿洞书院独特的教育特点对于当今社会的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对白鹿洞书院的教育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提炼出优秀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职业高中学生;心理特点;语文教学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职业学校工作的十来年中,我发现职中学生不仅具有普通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还具有自身独特的心理特征。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这一批学生心理上除了具有普通中学生的特点外,大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一定缺陷,这对于职校的教师来说,工作起来难度更大。教学与德育并重,虽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早已是每一位教师必须的教学目标,但是理科教师相对于文科教师的优势更弱,文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更为有利,而在文科中语文教师的任务更为明显。2008年我站在班主任的角度发表了《浅析职业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下面我就站在语文教师的角度,针对职高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与大家进行一个简单的交流。

一、目标不明确,信心不足是这一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

职业中学中的大部分学生,在初中时期成绩不是很理想,目标不是很清楚。再加上初中毕业的提前竞争,他们考普通高中无望,心理有一种失落感,又由于社会不正确的舆论,认为职业中学没有出息,从而进入职中又显得无奈。因此上职高以后,在心理上无法摆脱自卑的阴影,自信心难以树立起来。

针对这一情况,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义务为他们重塑信心,所以在接班后我不是急于开课,而是先上几节作文课。题目是我要了解的一些内容,例如《自我介绍》《我这几年的成败》《上职中的打算》……我要以最快的速度批阅这些作文,并做记录,从中了解每一位学生。谁有远大的目标、谁有什么特长、谁的作文写得好、谁的字写得好……

做到心中有数后,我要在班里逐一表扬。让每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重拾信心。做好这一步再开始上新课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特殊群体的组合,容易形成“小帮派”现象

职业高中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学校,相同的命运,同样的归

宿,使他们在心理上得以沟通,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因此很容易形成一个个“小团体”,这种“小团体”可能是班级不安定的因素,但如果我们利用好了就是学生进步的催化剂。作为职高的教师一定要比其他学校的教师付出更多努力,所以通过细心的观察,两周后你就会发现谁和谁走得近,哪几个总在一起。然后有针对性地让他们互相学习,互相监督,扬长避短。从语文基础知识到古文学习,从名篇欣赏到写作技巧,在他们小团体内进行择优选拔,然后在全班进行比较,激发他们的荣誉感,从而使他们能自觉学习。这种自然而然形成的“小团体”要比教师的分组好得多。

三、自我意识不够健全

职业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差,对于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不能够正确摆正自己在“矛盾”中的位置,很容易找外界因素来为自己解脱,以便维持自我心理平衡。许多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客观地对自己进行正确评价。针对这一特点,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利用课文中提到的名人、课文的作者,甚至是课文中主人公性格中的优点进行全方位分析,然后让学生进行比较发现自身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这种比较我们常常进行,最频繁的时候每周都有,然后让“小团体”内互相监督、互相学习,一段时间后让班内同学指出其改进的效果。

四、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

职业高中学生刚刚从初中毕业,心理还不够成熟,具有较强的虚荣心,表现的欲望较强。有的学生由于基础不扎实,成绩进步不很明显,学习劲头不足,心理的倾斜度较大。为了寻找心理平衡,他们经常会寻找机会表现自己,针对这一特点,在我的语文课上我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对能说会道的学生,我试着让他们讲课、演讲,就班里的、学校的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有时他的见解不一定正确,在他表达后我再加以引导,但一定要给他表现的机会。对于不善言语的学生,我要给他其他表现的机会,字写得好的,上黑板抄题;普通话好的,领读课文;歌唱得好的,在同学们枯燥学习的间隙唱个歌……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其实每个学生都是有所擅长的,但我们一定要给他们表现的机会。

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问题;对策

一、前言

新课程改革促使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经济信息发展促使人们更加关注效率,也就是在投入较少精力以及时间条件下获得更加理想教学效果。所谓高效课堂,实际上就是高效果以及高效率课堂,利用更少精力、时间投入来获得更多语文知识以及教学效果。在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体地位,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缺乏创新

传统教育理念以及传统教育方式影响促使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加关注重点段落以及中心思想等阅读内容讲解,教学呈现出程式化以及流程化,并没有关注学生个性特点以及阅读兴趣,再加上传统应试理念影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更加侧重答题技巧教学,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观念,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过于枯燥、过于乏味,不利于培养学生知识理解能力,影响学习效率。

2、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不高

从一般角度分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大多是以三个课时为一个阶段,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却未必能够真正掌握阅读内容实际含义。在高中语文阅读测试过程中,在一个课时中,学生不仅需要阅读完毕,还需要解答一些与文章相关问题,这就使得阅读教学与考试类似。由于时间限制以及学生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使得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三、高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对策

1、创新教学理念,构建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构建高效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高中语文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以及传统教育方式,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人本主义原则,充分调动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此外,高中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应试能力以及阅读能力,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高中语文《荷塘月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课堂,利用配乐朗诵、情景赏析等多样化教学方式来构建高效课堂,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理念,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2、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构建创新性教学模式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以人文本”人本主义原则,构建自主化、合作性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鼓励学生阅读文章、感悟文章,构建合作研讨学习模式,但是由于形式化过于严重促使学生无法掌握文章内涵,实际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在高中语文阅读研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有效的引导以及适度参与,实现思考、研讨多维度、多样性,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例如,在高中语文《祝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小组学习方式来开展阅读教学,为了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的阅读文章,教师可以循序渐进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鼓励学生利用小组研讨方式来掌握阅读技巧以及文章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利用层次性阅读教学,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为了能够构建高效课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明确阅读对象,促使学生理解教学目标,构建层次性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能力要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整体认识文章结构,有效提取文本信息,促使学生能够有效概括以及问题文章内容、文章表达形式,提升阅读文本鉴赏能力以及评价能力。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环节与解读环节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文章内容来设计教学思路,结合学生个性特点以及差异性来设计多层次教学方案,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来构建梯度性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专注力以及思考能力,从整体角度来满足不同学生实际需求,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例如,在高中语文《鸿门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差异性,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来提出针对性教学目标,诸如,后进生设置鸿门宴场景,优等生则是可以深入掌握文言文内容,提升学生学习信心,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四、结语

构建高效课堂直接的影响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以及阅读教学效率,能够有效满足新课程改革教学需求。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特点,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创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以及创新精神,提升学生高中语文阅读学习积极性,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篇5

高中语文的整合式教学是在科学教育教学理念和现代化教学环境中诞生的创新性教学设计,该教学方案设计将把高中语文课堂整合成综合的交互对话和活动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高中语文的整合式教学必将对我国传统高中语文教学课堂进行变革,推进高中生素质教育的进程。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的教学必要性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现代化科学教育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我国现代化科学教育的教学目标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使用创新性的教学设计并将课堂教学科学化,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应当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导,整个多元化的、开放的学习过程将有利于学生了解和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二是我国实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不能单单以语文基础知识的灌输和讲解为主。高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一方面需要完成教学大纲上规定的学习任务,一方面也需要培养自己的语言知识综合能力和语言素养。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开发其语言分析、鉴赏和运用的综合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带着真实、丰富的个人情感去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高中语文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对语文作品的阅读、鉴赏、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积极的文学情感和艺术赏析能力。

二、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的教学设计探析

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是指以现代化科学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强调教学活动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结合与统一,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个人情操,以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形成正确、健康的性格。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的教学设计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针对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进行整合式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根据新课标的规定和要求去设计高中语文教学的方案,以现代化科学教育教学理念作为指导,强调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教学课堂设计等教学活动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统一,因此教师在设计整合式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需要,可以将不同的内容、相同主旨的文学作品归纳、结合到一堂语文课堂上讲解,为学生呈现多要素搭配的、综合性强的语文课堂教学。二是针对高中语文文学作品的特点和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整合式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根据中心思想、创作风格、体裁、涵盖知识点等标准进行重新分类和系统整理,为每一种分类搭配设计相应的整合式教学方案。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将语文基础知识介绍、讲解给学生,一方面也要帮助学生掌握对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整合式语文教学能够为学生在课堂上创造更多的思考空间,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比较相似知识点的时候,在阅读相同创作风格文学作品的时候,充分进行思考和分析,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探析

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整合式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将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根据中心思想、创作风格、体裁、涵盖知识点等标准进行重新分类和系统整理,为每一种分类搭配设计相应的整合式教学方案。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不再是讲述单独篇章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也不再是由教师的语文知识灌输为主,而是综合多篇文学作品、多种写作风格或者文章主旨,让学生在分析、比较相似知识点过程中,在思考、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二是高中语文的整合式教学有利于帮助高中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其语文素养和个人情操,以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之情。高中学生在整合式语文教学的帮助下,既能够完成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也能够在综合分析、比较讨论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篇6

>>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误区及对策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利弊探究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 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原则 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学习 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学习 多媒体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高中语文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理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课堂情境,提高课堂教学容量,丰富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想象力的发展,实现多媒体技术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运用策略。【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语文教育多媒体具有形象性、生动性、丰富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合理的运用。高中语文教学中结合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为语文教学增添活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当然,多媒体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否则也会毁坏语文特有的魅力,妨碍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笔者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经验,浅析了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运用途径和注意事项。

一、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运用多媒体技术扩大教学容量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扩大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不仅表现在课堂单位时间内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内容,增加了课堂知识的密度,还表现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知识扩展机会,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外知识的学习中去,提高学习能力。下面从阅读和写作两方面来分析以下多媒体技术在扩大教学容量方面的作用。

第一,在课堂阅读方面,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突破了只有教师占领教学内容的局面,使得学生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对信息和内容进行分享,并在网络平台中搜索一些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例如,在学习现代诗歌《再别康桥》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网络中搜素徐志摩的生平事迹和剑桥大学的相关情况,通过资料收集,学生会了解剑桥大学在世界文化史中的地位,甚至也会了解到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故事,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再别康桥》的时候就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感情了。此外,在课堂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自由搜索、自由讨论、互动交流等方式让学生的资源进行共享,提高知识的丰富性,学会更多的知识。

第二,在课堂写作方面,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学生的交流成为了可能,思维产生了碰撞和拓展,促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在写作练习中,将图片、文字资料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当堂创作,自主交流,写出优美的文章。除此之外,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课堂作文练习和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更凸显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例如,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找来课外的《长恨歌》进行赏析,写出白居易与长恨歌相关的文章;而在学习描写细节凸显人物个性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观看《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进贾府视频片段,让学生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人物进行分析、交流和写作,完成细节描写的训练。当然,在课堂写作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实现学生自评、互评,让学生及时修改和交流,提高课堂参与热情,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长处,逐渐提高写作能力。 2、 运用多媒体进行文本美化

在高中语文的角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丰富多彩、生动具体、音像结合的作用,让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方面融合起来,可以营造和谐的课堂情境,让文本的意境得以凸显,达到文本美化的目的,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由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和一张嘴构成的,形式不仅单一,而且很难将文本中的意境展现出来,学生很难理解文本中的感情,因而人文素养很难得到提高。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具有声像文并用的特点,突破了短短45分钟的时间界限和课堂的空间界限,带领学生走向了一个具体的文本意境中,这就使得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文本感情和文本内容了,有利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例如,在学习《茶馆》、《雷雨》、《哈姆雷特》课文的时候,通过精彩的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人物和个性特点,让学生产生了一种不可抗力,强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此外,在高中语文的教材中,有一些文字和意境优美的文章,如《兰亭集序》、《阿房宫赋》、《项脊轩志》、《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也具有着优美的意境,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学习这些文章的时候,可以配上合适的音乐、图像和视频等,让文章中的意境全出,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体悟文本中的内涵和美。

3、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应该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经过了小学和初中语文知识的积累,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应该朝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方向发展,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的作用不容忽视。例如,在学习四大名著中的相关章节的时候,教师应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外阅读中去,并做好读书笔记,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丰富阅读内容。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需要遵循的原则

首先,多媒体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要遵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应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但是,多媒体并不是必须用不可,也不用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应该使用,而应该将其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更好地发挥教学中的人文性,提高教训效果。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国的语言是博大精深的,而语文课程的教学正在为下一代传递着这种博大精深。目前,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学体制蒙蔽了语文教学的本质,以成绩为衡量标准的教学模式也牵制着学生的思想模式,强化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功利性。由于语文较为抽象的学科特点,使得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性不会很大,而取得高分却很不容易,所以,高中语文在学生中经常处于被忽视状态,高中语文的课堂效率也就无从谈起。

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能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以最少的投入来实现最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通过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那么,如何来改变这种现状,重新塑造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呢?下面笔者就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随着现代化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高中语文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投入低成果的教学现状仍然存在。因此,我们不能只看到教学成果的成绩,还应该看到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的问题,并且去正视它、解决它,让高中语文的课堂效率实现真正的提高。

1.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

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低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语文课程教学实质的理解错误。当前,很多教师都把语文当做了一种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工具,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对语文教材中课文语言的描写特点、成语字词的含义、文章中心思想以及感情表达等都进行非常全面的分析讲解,这种教学模式的确能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但是却忽略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本质。语文不仅是学习知识、促进学生交流能力的工具,还是一种人文感情的联络工具,而教师在对课文进行讲解时只是单方面地对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讲解,而没有将课文中的情感与学生的实际进行联络,从而达不到净化学生心灵情感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将课本内容准确清晰地剖析给学生,但是却忽视了学生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的培养,使得语文的教学目标没有完全的落实。

高中语文的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语文知识,还应该提升学生的人文能力。只有把二者相结合,才能将语文课文中的丰富内涵与现实情感相碰撞,使之产生共鸣,并且充分地展现高中语文的文学魅力,让学生能够从语文的学习中将知识与人文兼得,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人文的学习目的。

2.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现状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强调的是规避之前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单向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通过提问教学模式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起来,力争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进行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基于提问教学模式带来的较高的课堂效率,教师开始大量地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经过长时间的科教体制的改革,“一言谈”的教学误区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却又进入了一个“满堂问”的教学误区中。在整个课堂活动中,从问题的设计、问题的思考到问题的解决几乎都是由教师指导学生去进行的,而且教学任务也得到了很好的完成。但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所有问题都由教师去设计,学生得不到参与,导致他们对课题核心的把握非常抽象;而教师设计的题目中就已经将课文学习形式布置好了,学生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浏览了一遍教学过程,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另外,教师提出问题的限制性比较大,有时候仅仅是提问学生“对还是错?”“如果对,为何对?如果错,为何错?”提问的内容也太过老化,例如“本文讲述了什么故事?其中心思想感情是什么”等,而有时候问题的提问又过于难,学生不知道从哪个方向来思考。基于此,教师可以在提问较难问题时,适当地做一些铺垫,让学生能够遵循课文逻辑去一步一步地思考,进而将其解决。

二、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提升方式

1.以学生兴趣作为语文课堂的有效添加剂

学生对某些事物经常是一目十行就了如指掌,说起来轻而易举、谈起来头头是道。而在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就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原因何在?孔子给了我们这样的回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两句话意思是,只有对语文充满热爱了,才会积极地去学习语文;只有对语文感兴趣了,才能去更好地探究语文。然而,不同的学生在同一环境下的学习效率是不一样的,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情绪下对语文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影响的。这就需要教师去积极充分地观察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将他们所感兴趣的东西与语文内容相关联,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并带着满心的热爱去学习语文,去感悟语文。

2.课后要进行有效的总结

有些教师只注重课堂的教学,而忽略了课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只有对所学知识进行课后及时的巩固,才能真正地将知识体系构建起来,实现知识的有效掌握。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后总结问答活动,知识点由教师提出,由学生进行回答。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清晰地反馈给教师,及时查缺补漏,实现了语文知识的全面化巩固。

综上所述,课堂是传授知识的主阵地,只有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将课堂教学作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场所,才能为学生自觉主动去探讨语文知识提供可行性的发展空间,才能为我们高中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打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小花.《新形势下高中语文的有效性教学探讨》——[新课程(理论研究)],浙江省义乌市义亭中学.2011,6.

篇8

一、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重要意义

首先,让高中学生了解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做好思想、心理、学习上的准备,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并在此基础上,使每个学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把握高中语文学习的主动权。其次,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带动大批高一新生尽早进入高中语文学习的正常有序的轨道,从而推动高中阶段语文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探究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方法与步骤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应遵循两条教育学原则:一是循序渐进原则,即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可接受性原则,即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由此,我认为,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与过度可按以下方法和步骤进行。

1.研究初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及教材

对初高中语文教学目标进行分类分级并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到位,是做好初高中语教学衔接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应将课堂教学目标纳入整个教学目标之中,使之成为整个教学目标系统中前后相继的,具有较强关联性、有序性的点。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目标设定的孤立性和盲目性,突出教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为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教师组织精讲精练奠定基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度。

研究初高中教材是做好教学衔接的保证。只有深入分析教材,才能明确哪些知识是构建学生知识结构所必需的,据此确定知识目标;明确哪些知识、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以此确定能力目标;明确哪些知识、内容可以发展学生心理、个性,以此确定情感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做到自然衔接。

2.补充相应的基础知识,做到网络化、系统化

(1)补充写作学、文章学、文艺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写作知识不仅可以用来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还可用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文章学、文艺学知识可用于指导学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这些理论知识的介绍要尽量遵循“精炼、好懂、实用”的原则。

(2)补充汉语语法方面的基础知识

对初中现代汉语语法常识的补充,应考虑与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相结合,不应割裂开来。一直以来,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难点就在语法知识的理解上,而古代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两者之间具有相似性,用桑代克的迁移理论来看,知识产生迁移的基础是两者之间具有相似性。因而要使学生学好古代汉语语法就得在现代汉语语法的基础上进行知识与能力的迁移。不可否认,这些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存在理解上的难度的。因而,应调整语法教学内容,使之形成合理的梯度。可在高中阶段结合单元训练介绍语素知识和词的构成知识,让学生从构词法的角度认知词义;结合“理解句子”的训练,介绍一些复杂单句和多重复句知识,搞一些复杂单句和多重复句分析,让学生从语法的角度把握结构、理解句意。

总之,应注意内容衔接,不应出现未曾介绍有关知识就要求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的失误。这样便于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对比性的迁移训练,使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法教学实现自然衔接。

3.切实进行方法层次上的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加强学法指导

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主意识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法指导。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增加了,难度也加深了,知识点增多了,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因此,在起始阶段,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如怎样抓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五个环节,怎样掌握好基础知识,怎样进行语段阅读,怎样做好知识整理与归纳,怎样运用科学记忆法提高学习效率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学,充分动脑、动口、动手,鼓励学生勇于质疑问难,教师则应抓住契机,巧于点拨。

高中语文老师还应该指导学生由过去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转变到对课文深入、细致的阅读分析上来。对高中语文的教学应该多用一些分析、讨论、比较、启发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本学科知识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并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注意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还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技能的提高,把过去的“学会”与现在的“会学”衔接起来,使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得到愉悦,得到提高。

4.切实进行学生思维和心理层次上的教学衔接

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而现实中,学生很难做到对语文的投入“细水长流不断流”。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和态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一是在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上,多一些分层教学,帮助高中学生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二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多与学生沟通,可个别谈心,可召开座谈会,畅所欲言,拉近师生心理差距,为语文教学取得长足进步奠定心理基础,三是强化学生内部动机,深层激励,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并把学习动机转化为稳定的学习态度,从而推动学生有效学习,四是利用教材进行思想教育,承担起心理医生的责任,找学生谈心,分析原因,让学生走出低谷,重树学好语文的信心。

篇9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活动课 教学方法

引言

语文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在高中阶段,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然而,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对活动课的重视度不高,导致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最终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总体质量。笔者首先介绍活动课的概念和特点,其次根据高中语文活动课开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式和加强教学管理等方面对提高活动课教学效率等问题作探讨。

1.活动课的概念

活动课是指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规划,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充分以学生为主导,并引导其自主对语文实用技巧进行培养和应用的综合性教学课程。不同于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高中语文活动课更注重对学生语文实践应用技能的培养和锻炼,更强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我国高中语文活动课的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主要以理论性教学为主,对学生实践性的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国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缺陷。

2.1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中已经明确指出了学生个体是存在不同的差异的,包括身体、智力、情感或是学习能力等方面[1]。然而在开展高中语文活动课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能力等安排和组织课堂活动,而是随意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开展教学。

2.2过于注重活动课的气氛

我国语文教学仍沿用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活动课堂上,部分教师一味关注学生是否充分融入到课堂活动中而忽略了教学质量。目前,我国大多数高中语文活动课的主要特点以热闹、随意为主,这些均是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然而,过于关注教学气氛可能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使得这种教学活动无法发挥真正作用。

2.3缺乏有效管理

高中语文活动课在开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管理主要可以表现为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不充分、教学过程失控和教学结束后反馈不足等。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指导者、参与者与管理者”这一理念,然而一些教师只做到了前两点,而忽略了其身为教学管理者这一角色。

3.关于提高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效率的建议

通过上文对我国现阶段高中语文活动课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要进一步提高活动课的教学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形式[2]。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孔雀东南飞》时,可以先问学生对该课文中男女主人公的故事是否了解,如果有知道该故事的学生,教师就可以让他讲述故事,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改进教学方式

在活动课上,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如开展交流互动式教学及诱导式教学等。例如,教师在讲解写作技巧中的景物描写时,可以结合自身经验,与学生交流关于旅游方面的经验和见闻,以此作为切入点,引入相关课文内容的探讨,如《荷塘月色》、《边城》等。通过这种交流与互动的形式,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作者在文中想要表达的观点,并应用到实际写作当中。再如,教师可以采用诱导式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讲解《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教师可以设置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寻找答案,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同时活跃课堂气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并注意问题与教学内容的衔接度。

3.3加强教学管理

教师在开展活动课之前应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提前将活动任务分好,并告知学生有关事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和分任务时应注意学生的个人水平和个体差异,将能力强与能力弱的学生均衡分配,并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安排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在活动课结束后,教师应对课堂教学进行评分和反馈,可以评出最佳表现者以鼓励学生。

结语

高中阶段的学习具有课业负担重、学习范围广等特点,一些高中生由于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与乏味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效率造成负面影响。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地开展活动课教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使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得到提高。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在活动课上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活动课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语文;教学关系

传统教学思想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有着诸多弊端,对学生语文写作水平提升有着诸多不利,所以这就需要加强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加强在方法方式上的转变。在这一教学背景下加强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理论研究,就对实际教学有着指导作用。

一、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发展现状及自主学习与写作教学关系

1.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发展现状分析。面对当前的教育发展环境,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助于其更好地发展。从传统教育思想的应用情况来看,已经不能有效地和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对学生实际能力培养充分重视。在社会的竞争愈来愈激烈的背景下,要充分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而教学也是围绕教师进行展开,学生在表现的机会上不是很充足,这就造成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情感较为缺乏,长此以往会影响其写作水平的提升。

2.自主学习与写作教学关系的分析。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为了有效适应当前教育发展,就要采用科学化的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在写作内容上以及思考能力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训练,这需要和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写作教学的规律实施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有效提升。自主学习的内容层面主要有将学习的内容进行科学规划,在内容上严格审查和控制等。将自主学习策略和写作教学进行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应用的探究

1.将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加以应用,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考虑,首先在应用过程中,要能够适应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个性发展特点。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基本是按照高考的要求进行教学,让学生按照格式进行写作,这样就出现了诸多的作文模式,高中语文教师在对高考作文的分析过程中也比较重视这些特点,显然这是违背学生自主创作的思维发展的。这就需要加强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对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并要和学生的个性特点相结合,不能采用同样的方式,要充分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2.对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要先对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行激发,然后对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进行积极有效的培养。所以要能在作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来完成,对写作的内容,教师可先进行相应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然后对学生进行鼓励。同时,也要对周边的事物进行应用,引起学生的写作共鸣,这样学生才能有材料可利用,才能将写作的内容生活化地呈现。

例如,高中语文作文写作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观看优秀的影视作品的方法,帮助学生在第二学习课堂方面进行扩展,也可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比较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这样学生就能有亲身的体会,也能加强自我感受,对学生的作文写作就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应用自主学习策略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写作的亮点上进行增加。高中生的性格在这一阶段基本已经定型,并且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都相对比较显著,所以在实际写作过程中都会有着比较鲜明的个性,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这一个性表现现状,并能够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作文中得以突出,充分利用好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将学生的个性进行补充,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写作的观点上进行呈现,让学生对写作内容得以丰富化的呈现。

4.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渠道,其中在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让学生通过阅读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存量,这样在写作过程中才能够有素材可用。只有不断地增加课外阅读量,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内在的涵养,在面对写作的时候就能够通过内化的知识进行创作,写出的文章内容才能有着个性化。课外阅读也需要在兴趣基础上,教师要为学生推荐比较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解,然后针对性地推荐,使学生能够在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中获得营养。

总而言之,通过转变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不断地加深对作文写作的热情和兴趣。通过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此次主要对自主学习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结合策略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质量提升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