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范文

时间:2023-08-18 17:52: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篇1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特点

从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看,该门课程特点表现为:第一,理论体系具有综合性,理论比较抽象。

一方面,是因为经济规律属于社会科学,由于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对于理论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经济理论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为背景的,与我们国家的国情背景、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在理论介绍中包含各种假设条件,理论的应用是有前提条件的,使学生在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时有一定的难度。

第二,经济学思想、经济数学及经济曲线三者的相互融合贯穿于教学始终。

该课程以其新颖性和有用性而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同时它又是一门逻辑性和系统性极强的课程。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以量化分析为主,其理论的得出与变化,可以通过图表来形象直观的再现,便于说明理论的存在与发展。同时,数学知识运用频繁。许多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得出,都是通过数学推导得来的;通过数学证明其自变量的变化是如何导致因变量变化及变化的程度,对数学知识掌握应具备应用和分析的能力。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一)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在教师备课、资料准备、授课、学生做习题、专题讨论、考试等主要环节上都努力体现这个目标性特征。做到每章节目标明确、重难点清楚,紧紧扣住《微观经济学》的课程目标,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开展《微观经济学》课程实验。

(二)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

1.把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体系

在讲授微观经济学具体内容之前首先概述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了解该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心、研究目的、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特点是什么,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实质性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关心微观经济学的统一性,以便将知识点串连起来。微观经济理论是一个系统的学科体系,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一是要掌握最基本的概念,如稀缺性、均衡、机会成本、边际、市场结构、市场失灵等。二是要掌握三大均衡:需求与供给的均衡,消费者均衡,生产者均衡。三是要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十大规律:如需求规律、供给规律、供求定理、科斯定理等。通过复习归纳使学生掌握了这门课的内容体系及重点

2.增加前沿教学内容的介绍

教学中充分反映学科最新进展,同时结合教师科研,丰富教学内容。《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现实,把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引进到课堂,形成了一种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机制。比如,结合每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介绍经济学学科前沿的发展情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科方法的学习,实施方案为删减一些不必要重复的内容。使学生在掌握传统的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之上,对融合的新方法、新背景以及新的挑战和机遇都有所了解,为学生理解和应用理论研究拓展视野。

(三)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设计与教学设计相结合

强调改变教学理念的创新,努力探索《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方法从传统的“讲课”向“综合性教学系统”转变,形成一套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更新和不断自我完善的教学系统。突出表现在多媒体教学的不断创新,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为:从经济现象入手一提出问题一引出课程讲授内容一提问式教学一穿插课堂思考、身边的经济学故事一多种方式阐释经济学原理(散文式语言、图表、模型、案例等)一讨论、课堂实验一网络、媒体资料一经济学理论应用一复习小结一课后练习和阅读参考资料加深理解。该过程充分体现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通过这样的系统教学,有利于课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满意度。

2.组织微观经济学实验

为学生营造了活跃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发掘自身对经济事件的好奇心,并且主动思考问题的答案。在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进行讨论,对于激发学生利用经济学原理来思考周围的世界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对没有修过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学生和有一些经济学基础的学生都十分有用。每一个实验应包含以下内容:实验说明部分,对实验进行指导说明;实验讨论部分,提出与实验相关的经济理论;实验报告部分;课后作业。实验和讨论的交替使课堂变得富有节奏。实验报告帮助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应用经济理论和分析结果。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对市场配置资源运行机制的规律总结,其理论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向性。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将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先讲解理论要点,然后引入案例;也可以将案例融入到理论要点的讲解当中,引导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理解和体会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精髓和分析方法。作为授课教师平时就应该保持敏锐的观察、联想力,为案例教学准备素材。比如,笔者在讲授垄断市场的价格歧视时,以电影票分为成人票和学生票,来分析垄断市场进行实行歧视性价格的条件和利润等。

三、结论

篇2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西方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教育部制定的财经类专业的重点主干课程。学好《西方经济学》,对于后续的会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及专业拓展课的学习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并且,在当前考研不断升温的背景下,作为考研专业课的必考科目,学好《西方经济学》尤为必要。《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其中,《微观经济学》又是基础。面对体系庞大、内容繁杂的微观经济理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在教学方法上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尤为必要,它不仅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1、意识形态上具有阶级性。西方经济学哲学基础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信奉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存在。因此,教师在讲授西方经济理论时,首先必须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观点对其进行科学的全面的分析,分清哪些内容是反映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容,带有相对真理的性质,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哪些内容在意识形态上是掩盖资本主义世界本身的矛盾,宣传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是属于庸俗的东西。然后,对于有用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应当去引进、消化、吸收,以利于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对于庸俗错误的观点,我们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更要在理论上加以分析辨明,只有这样才能认清西方经济学所反映的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同时也有助于更为全面正确地理解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2、理论体系具有综合性。《微观经济学》以价格理论为核心,以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为研究对象,主要由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等构成;在教学内容与时间的安排上要主次分明,轻重有别。重点讲解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理论等基础理论,做到讲深讲透。同时,对经济学前沿理论如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选择理论等内容作简要概述并推荐一些相关参考书目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经济学进行系统的了解,以巩固已学知识并扩大其知识面。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培养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微观经济学》的方法论方面有抽象化、数学化的特点。数学方法在《微观经济学》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如求导、几何图形、图表等,但是学生习惯于以普通语言逻辑来分析问题。我们说数学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只是为了说明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所以说如果只有数学是万万不行的,它会使经济学流于形式主义,必须把数学与其他说明的经济现象、经济规律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实证分析为主,广泛运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来论证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需求函数、供给函数、生产函数、成本函数、收益函数等。在基本理论的论述中多将语言逻辑分析与数学分析相结合,既有抽象的概念,又有形象的图形;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特别是边际分析法和均衡分析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在《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数学与经济理论、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内容,展现用数学知识解决经济问题及现实难题的魅力,使学生在实际训练中提高操作能力。

4、研究的内容具有理论性与实用性。如何利用和配置稀缺的社会资源进行生产,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是一切经济制度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的经济制度只是以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普遍存在的。因此,《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对我们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和政府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虽然微观经济学来源于西方,但它对于市场经济运行环境、运行方式、调节手段的理论却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所迫切需要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二、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基本特点

1、学生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财经院校有很多文科生,有丰富的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在学习时,更希望把《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纯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来学习。《微观经济学》是经管类学生所学的一门专业课,一般在二年级上学期开设,这些刚刚接触专业课的学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他们虽然读过或听说过一些经济理论,但经济学知识不够完善,没有一条贯穿于经济知识的主线,也不能形成体系。他们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微积分课程,但由于经管类专业文理兼收,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财经类院校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要求与工科专业的要求不同,他们只需学习经济数学。这一明显的知识结构特点,导致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感兴趣,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不愿深入。

2、学生思维方式偏重于感性认识。教学中讲到经济学家的生平、经济学的渊源时,学生非常感兴趣,而讲到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等内容时,则不习惯接受。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不同于政治经济学之处就在于它广泛使用数学工具进行经济分析。但经济学毕竟不是自然科学,而是社会科学,对许多经济理论的深刻理解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历史知识和社会学知识,这正是财经类院校学生的优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组织教学,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教师要在教学中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理性的东西给感性化。

3、被动学习。《微观经济学》较抽象,知识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如果能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适当做些习题,则学习效果就好。笔者多年来上第一节《微观经济学》课都会强调自身学习心得体会:读书、推演、练习、实践。但很少有学生能够做到主动学习,大部分都是被动学习,这就出现了一种很特殊的现象:没预习学生课上听不懂,听懂的自己也不会做推演,纵使会做推演的在练习题面前也是捉襟见肘,会做书上习题的未必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三、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微观经济学》理论内容很丰富、抽象、深奥,学生难以消化,特别是运用大量的高数知识证明和推导经济理论,使学生普遍感到经济学晦涩难懂,对所学知识囫囵吞枣,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改革《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势在必行。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的并用。以讲授法为主,案例教学法为辅。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也是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它一般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听取知识,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微观经济学》内容较多,这种教学方法适合于人数比较多的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内容的含量比较大。对于大堂课主要使用这种方法。但是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对于小班课,也就是学生人数30―60人之间的,可以多使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通过学生对案例的阅读、分析、讨论,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能够成功地缩短教学和实践的距离。针对《微观经济学》理论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从理论到理论地“填鸭式”灌输,而应理论联系实际,多运用贴近现实的、有针对性的、新颖的、生活化的、本土化的实例来阐释经济理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如用“蜜蜂与果园”、“二手烟”来解释外部性。“谷贱伤农”、“灯塔”、“搭便车”现象等已深入人心,几乎成为专用名词。同样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也能信手拈来身边的案例,往往能起到化枯燥为生动的效果。

2、传统方法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法紧密结合。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各有所长,应该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多媒体教学可以形象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信息量大,生动形象。但如果掌握不好仅仅拘泥于多媒体,效果反而不理想,也就是多媒体仅仅是一个工具,是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桥梁,学生有时候往往重视了那些华丽的外表而忽视了课程的内容,加之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可能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印象就不深刻。而传统方法粉笔加黑板,学生可能更容易跟上老师的思路,理解所学的内容。所以要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一部分内容可以采取板书,涉及到的案例、图表等资料用多媒体展示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要更多地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避免满堂灌现象,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全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通过启发并科学引导学生思维,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游戏式教学是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会经济学的理论,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对比教学法。《微观经济学》很多理论是通过图形来诠释的,熟悉图形才能彻底掌握理论的实质。“一图胜千言”,其方便、简洁、直观的优点是《微观经济学》大量使用图形模型分析经济现象的原因。从教学实践看,学好这门课的诀窍之一在于利用图形进行对比学习,做到温故而知新。大部分学生认为图形太复杂,宁可死记硬背也不愿意仔细研读。但只要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微观经济学》中很多图形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对比性,如无差异曲线和等产量曲线形状极其相似,都蕴含着边际递减规律;垄断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也很相似,但却体现不同的经济含义。通过对比分析,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

5、注重习题训练,多做习题。《微观经济学》课程各章节间衔接紧密,前后知识点环环相扣,某些知识点与经济数学联系紧密。学生在预习时注意相关数学知识点的复习,注意数学知识与经济学的融合。相对而言,该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学习过程中务必配合相应的、适量的练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知识点,尤其是重要的知识点,要安排例题的讲解。每讲完一章内容,应该给学生准备一套练习卷,练习卷的题型应该尽量丰富,可以有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思考分析作图题和计算题。这些习题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习惯和能力。

6、考核方式要多样化。科学的考核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使老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因此,应该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变过去一次性闭卷考试为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成绩可包括课堂发言、课堂讨论,课堂出勤等,目前我院这一部分可占到总评成绩的20%~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80%。笔者认为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牢牢掌握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体系。

(注:基金项目:2010年黄河科技学院教学改革资助研究项目《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G100251234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尉东: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11).

[2] 魏布谊:工商管理类专业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7).

[3] 蓝文妍:浅谈微观经济学教学经验[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7).

篇3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微观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3.067

微观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对其后续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由于微观经济学课程理论抽象、概念多、涉及大量图形分析等原因,导致课堂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培养、提升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微观经济学线上教学情况为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改革思路,提高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积极性,改善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1微观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理论与实践联系较弱

经济学科体系的建立已经有较长的历史,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日益庞大、课程内容庞杂、概念定义多、理论性较强。当前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践结合不多。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和市场经济联系紧密的学科,更需要重视对市场机制的认识,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反之,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经济学抽象难懂,致使许多内容难以理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联系,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加强学生经济专业素养的提升。

1.2课堂授课形式相对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相对较少,以老师单一讲授为主,授课形式比较单一,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解知识,学生被动的学习和接受,而且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由于微观经济学理论性较强,缺乏趣味性,容易形成沉闷的课堂气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比较弱。

1.3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我校微观经济学课程采用的是“期末考试+平时成绩”考核方式。其中期末考试占60%,采取闭卷考试方式,期末试卷的内容大多都来自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题所占比重较低。平时成绩占40%,由任课老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出勤及作业完成情况等给出平时成绩。由于近年来大学扩招,班级容量大,导致老师不能及时有效掌握每一位学生的状况,使得平时成绩的给定缺乏公平。因此,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经济理论的深入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

1.4课时设置不合理

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理论体系庞杂、概念众多,在解释众多的经济变量的时,通常利用数学公式、图形等形式来解释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这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数理知识。但是,由于课时数较少,教师为了能够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拼命地赶教学进度,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讲授课本的理论知识,导致课堂案例教学内容较少、课堂练习较少,使得学生无法进一步深入学习。

2翻转课堂的概述和特点

2.1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是起源于美国高中教师的教学实践,它是信息技术在网络教学应用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特点在于教师首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重难点制作学习视频,然后上传到学习平台,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课程视频的学习,课堂上教师与同学进行讨论与交流。2011年,美国可汗学院通过互联网把教学视频公开课免费分享给使用者,进一步扩大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全球教育界的影响。之后,我国相继出现的慕课、微课等一系列在线课程,使翻转课堂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2翻转课堂的特点

2.2.1教学手段的先进化

相较于传统课堂,翻转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具备了很多优势。在传统课堂模式下,学生预习,大部分预习的是课本知识,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是通过网上观看老师上传的视频,更加形象、直观。此外,对于学生来讲,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进行学习,使学习过程突破了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这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

2.2.2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从整个教学流程的角度来看,翻转课堂颠覆了“教师讲授+学生作业”的教学过程。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先教后学的模式,教师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学生在接受知识进行学习,课堂效果较差。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先進行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在进行讲授和针对性的辅导。课前,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制作好的教学视频进行主动学习,完成对教学内容的预习,进行知识的传递;课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前的自学情况,对重要内容进行讲解,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促进知识的内化;课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学生通过练习、测试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促进知识的迁移。

2.2.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角色转变

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传授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在翻转课堂中,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学习,而不是原来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教师是学生的“助手”。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将课堂教学过程成为老师为学生答疑解惑、沟通、交流的平台。

3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

3.1课前实施环节

课前,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设计教学内容,将每一部分内容细化为多个知识点,根据细化的知识点,将每一知识点制作成五到十多分钟的视频。然后将录制好的视频上传到泛雅教学平台以及各章节的知识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并通过网上教学平台及时的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要求学生登录平台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老师积极获取学生学习所反馈过来的自主信息,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之处,根据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和课堂讲授。

3.2课堂实施环节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环节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因此微观经济学教师首先应根据自己的教學经验以及泛雅教学平台所反馈分析的结果,对学生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课堂解析;其次,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在课堂上通过基础知识提问、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学生实践知识反问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为以后评定学生平时成绩提供依据;最后,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和答疑解惑,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3课后强化环节

经过课前教学环节和课堂实施环节的实施,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为了巩固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需要课后依托泛雅教学平台进一步强化。教师将每节课作业、小测验、学习资料等上传到泛雅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测试结果、作业情况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测试、作业反馈结果找到自己的知识盲点和误区,高效、便捷地进行巩固与复习。

4微观经济学课程翻转课堂实施效果

4.1学生自学能力有所提高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需要登录教学平台在课前自主前观看录制好的教学视频以及课后自主完成测试习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从过去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为积极主动学习,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讨论、抢答、互动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2学生学习兴趣增加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作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来,通过自主学习微观经济学知识的相关视频或者参与课堂讨论,都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学生学习兴致更高,参与度明显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4

关键词:管理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科;实证领域;规范性研究;技能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264-03

管理经济学是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类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其内容框架是围绕着企业决策行为展开的。近年来,公共管理类专业也逐步引入开设了这门课程,目的是将企业管理决策的思维和方法引入到公共部门管理之中,培养学生在“公域”内理性思考和理性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公共部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更新。

目前,国内多数管理经济学教材基本上是为企业决策量身定做的,教学内容和案例选择都带有浓厚的“商业化”色彩。如果直接沿用这些“企业版”的管理经济学教材,学生往往会产生很多困惑和认识上的误区,例如认为管理经济学仅仅是微观经济学在公共领域的一个“翻版”,两者没有太大的区别。笔者认为,要廓清误解和困惑,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就需要回到这门课程教学的“原点”――厘清这门课程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明确这门课程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中的位置。只有在澄清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言及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实现管理经济学的思维框架、分析工具和决策技术与公共管理实践的对接。否则,这门课程就易于孤立于整个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之外,弱化了其存在的意义。

一、承继与分野: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者关系的定位

厘清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是理解管理经济学、搞好课程教学的一把“钥匙”。从学生认知的角度讲,弄清楚这个问题相当于从总体上把握管理经济学的脉络。从教学内容上看,管理经济学涵盖需求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决策、长期投资决策等内容,这些知识板块与微观经济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如果我们透过内容架构,对两门课程的目标、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研究焦点和分析工具进行检视,就会更全面准确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以在两门课程中均属于教学重点的需求理论为例,比较这两门课程在涉及这个问题上的耦合区和分歧点。下页图1中实线部分是属于微观经济学中涉及需求理论的知识内容,虚线部分是属于管理经济学的知识内容。图中可以看到,同微观经济学一样,管理经济学也承继了新古典主义方法论,以“理性的经济人”作为假设前提,以消费者理性选择模型来刻画消费者的行为,研究焦点都是资源最优配置问题,均采用了边际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方法。但是,微观经济学的终极目的是诠释和细化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所以侧重于市场均衡分析――市场力量能否推动相互联系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同时达到均衡,需求理论仅仅是市场均衡分析的一个构成要件。而管理经济学是为企业和公共部门决策服务的,所以侧重于需求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在理论推导出需求曲线以后,就需要运用回归技术,利用既往数据或者市场调查数据拟合出经验性的需求曲线,以此作为预测和决策的依据。正如管理经济学学者曼斯菲尔德指出的:管理经济学试图把纯理论分析问题和日常决策联系起来,前者为经济理论家兴趣所在,而后者则是管理者所必须面对的。

此外,两门课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也是迥异的。在下页图1中,我们不难发现,从严格意义上讲,微观经济学和管理经济学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微观经济学试图描述市场经济如何运行,而不涉及怎么运行的问题,属于实证领域(解决“为什么”、“是什么”两个问题);管理经济学则主要是规范性研究,解决“应该怎样”的问题,具体说,就是建立一系列规则和方法以“告诉”企业和公共部门“应该”怎样决策,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管理经济学要采用了线性规划、博弈论等等这些数学工具了。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同属于新古典经济学体系,在基本方法论上是一致的,并且,管理经济学“借用”了微观经济学很多分析方法。两者的根本分野之处是课程目的和所研究问题的性质上,其他的差异都是由此衍生而来的。具体到教学过程,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认为可以在管理经济学知识内容正式讲授之前,选择某个学生熟悉的教学内容,采用图示方法,与微观经济学进行对比较,通过对比可以帮助学生对管理经济学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也减少对教材中大量数学内容的“恐惧感”。

二、技能型教育:管理经济学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合理定位

在不同学科背景下,管理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是有所差异的。因此,合理的定位对于公共管理“视野”下管理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定位合理既可以帮助教师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以公共管理学科在英国的形成史为例来观察管理经济学的课程定位。20世纪20年代,公共行政学科已经在英国诞生,其课程设置以政治学、法律、社会分析等社会科学课程为主,课程目标是培养行政官员。1979年撒切尔内阁发起“新公共管理运动”,这个运动触发了英国公共部门管理范式的转变。政府开始要求公务员具有私人部门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技术,例如重视公共服务的市场需求和顾客反馈,重视成本核算等等;要求公务员更像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的公共管理者,而不是行政官员。这一需求的转变导致英国大学中公共行政专业发生嬗变,传统的以社会科学为主的课程组合开始转向以经营和管理科学为基础的课程组合,管理经济学、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的进入标志着新学科――公共管理学科的逐步形成。由此可见,管理经济学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定位应当是为未来的政府公务员提供管理、决策方面的技能性教育。更进一步讲,管理经济为公共管理学科“贡献”的是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试举例如下。

例1,根据需求理论,我们知道商品需求量和这种商品的价格、消费者收入、替代品的价格等因素存在着数量上的关系,但是经济理论并没有告诉我们需求函数的具体形式,通常设定为线性形式仅仅是为了理论上的方便,这样的需求函数是无法进入实际操作层面的。如果公共部门要对香烟征税就需要知道香烟的价格弹性,以此做出征税决策;公共电力部门制订长期生产能力计划就需要预测出用户对电力的需求量。这些都离不开需求函数的经验估计。管理经济学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通过既有数据拟合出需求曲线,这具体地涉及到数据采集(消费者调查或者市场试验)、模型设定、数据拟合、模型识别、模型检验、残差分析、参数的经济学解释等知识点。经过这样的程序就能得到比较可靠的需求曲线供决策参考使用。当然,这样的工具也可以用于成本函数的估计。

例2,现代公共管理强调公共责任机制,以绩效评估强化公共部门对公众和国家权利机关的双重责任。管理经济学中的线性规划技术正是进行绩效评价、优化资源的强有力工具。这个工具帮助管理者怎样以最佳的方式在各项经济活动中分配有限的资源,以便最充分地发挥资源的效能去获取最佳绩效。1985年荷兰的Rijkswaterstatt利用线性规划技术制定了全国水管理政策,年均节省开支1 500万美元;1989年San Francisco警署利用线性规划技术制定巡逻时间表来安排警员工作,年均节省开支1 100万美元。可见,对于具体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线性规划技术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无论从公共部门管理的的实际需求、学科的形成史,还是课程的自身特色来讲,管理经济学都应该定位在技能性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的教育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应当围绕着这个定位展开。这样的课程定位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认为,在技能性教育的定位下,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精讲理论性内容和用于理论推导的技能方法,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微观经济学中相对应的部分,突出“实用性”的分析方法和工具的教学,例如计量经济学方法、线性规划技术。实际上,这两种方法已经成为国外公共管理领域主流性的管理工具,这应当引起中国公共管理学术界足够的重视。

三、特色化与实用性:案例选择的两个基点

案例教学法是近年来公共管理学界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管理经济学而言,案例教学使学生象征性地步入特定决策者位置,体会、熟悉乃至掌握公共部门决策的对象、程序和方法。某种意义上讲,案例教学法是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通过“案例示范”使学生掌握各知识点,即决策的方法和技术,也能够使学生积累未来解决类似问题时可以诉诸的经验。目前,在各类管理经济学教材中虽然包含了很多案例,但是其中大多数以企业部门决策为对象,即使涉及到公共部门,也不完全是以公共部门的管理决策作为分析对象。例如,涉及到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行为时,多数教材均将这个话题延伸到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及政府管制问题上,以诸如中国电信这样的企业作为案例来研究企业行为以及政府管制行为。实际上,这部分内容和这种案例更多地属于政府管制经济学或者公共政策分析的范畴,与管理经济学所研究的公共部门管理没有太大的关联性。

笔者认为,鉴于管理经济学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定位是技能型教育,相应的案例选择就应契合学科、专业背景和培养目标,突出案例的“公共管理”的特色以及实用性。具体地讲,案例的选择要结合公共管理学科各专业的特色,多采用相对应公共部门的管理事件和场景作为案例。例如,讲授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预测经济变量时,“企业版”管理经济学可以采用企业销售量的预测来作为案例,在财经类高校开设公共管理专业中,就应该采用诸如预算支出或税收收入这样的财量的预测作为案例。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时间序列预测法,又体会了财政部门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实用性是案例选择的另外一个基点,这个基点要求所选择的案例应具备可操作性,学生在未来管理实践中可以“复制”从案例中学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例如最优化技术这部分教学中,照搬微观经济学的案例,以既定量货币在衣服和实物之间如何最优配置作为案例,显然不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如果选择基础设施,例如高速公路最优规模如何决定作为案例,则更贴近公共部门决策的实际。

相对于传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学者平时重视收集、整理和编写案例教材,建立内容丰富的案例教学库。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的第一要务,目前国内有关公共部门采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如计量经济学、线性规划等技术来进行管理的案例尚不多见,已有的案例比较粗糙。笔者认为在把握特色化和实用性的基础上,可以引进一些国外的案例,国外案例相对成熟,可操作性强,而且对中国公共部门管理的改革,例如预算管理改革,也具有借鉴示范意义。

四、结语

1951年美国学者乔尔・迪安教授著作的出版标志管理经济学的诞生。今天的管理经济学已经吸收经济学、管理学、决策学等学科的精粹,发展成为一门对企业和公共部门管理具有基本方法论意义的学科,涵盖了管理决策中几乎方方面面的问题。中国公共部门管理改革正方兴未艾,其成效既取决管理思想的变革,也有赖于管理方法上的“量变”。有鉴于此,改进管理经济学在公共管理各专业中的教学方法,突出技能教学,编写精当的案例,必将培养出新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加速中国公共部门管理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埃德温・曼斯费尔德.管理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17.

[3]宁骚.公共管理类学科的案例研究、案例教学与案例写作[J].公共管理科学,2006,(1):34-35.

篇5

关键词:视频

所谓“视频案例”在学界通常有两种解释,其一是特指在培训教师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让教师体验再现的、真实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其二是指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传授教学内容所借助的视频、动画、音频、图片、网页等多种媒体形式。本文所分析的“视频案例”属于第二种。

视频案例在教学中的作用已经被很多学者证明及认可。相比文本案例,其突出特点在于能够动态、多维、直接、快速的传递信息,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知识刺激,从而达到更持久的掌握知识的目的。从目前与视频案例相关的文献来看,对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医学、政治学、心理学、法学和化学以及数学等相关课程当中;而对于在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如何运用视频案例的相关研究则相对缺乏。事实上,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视频案例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由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相关特点决定的。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特点

西方经济学课程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其课程教学特点如下。

1.理论性强。在西方经济学中会涉及到很多较为抽象的、理论性强的经济学原理。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开篇便提到经济学有十大基本原理。而在后续的微观经济学中会涉及到供求定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在宏观经济学中教学重点有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及其相关模型,等等。这些抽象性的理论知识如果纯粹使用文本案例口头讲授,可能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便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与实际经济生活联系密切。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很多原理就来自于对日常生活经验和经济现象的总结和升华。比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总结归纳得出:随着消费者消费某一商品的数量的增加,其从每一单位该商品上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再比如宏观经济学重点阐述了通货膨胀、失业及经济衰退这三大经济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而这些宏观经济政策在现实经济调控中正在被广泛应用。这说明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国内外教材风格迥异。目前,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通常将国外教材和国内教材结合使用。国外教材的特点是行文通俗易懂,案例丰富多彩,易于为学生接受。但国外教材所引用的生活案例或经济现象通常是国外的事例,与中国的国情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别。国内本土化的教材则通常注重逻辑的严密性和行文的规范,但往往不阐述经济理论与日常生活及经济现象的联系,因而显得与现实生活有些脱节。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若能吸收国内外教材的优点,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视频案例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因而若能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视频案例,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经济理论更加通俗易懂、更贴合中国国情。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视频案例的应用类型

从上述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特点来看,视频案例的选择应尽量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其一是日常的生活事件或者身边的经济现象;其二是契合中国国情的经济问题;其三是能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掌握较为枯燥的经济学原理。唯有如此,才能发挥视频案例的优势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应用以下三类视频案例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影视作品类视频案例。影视作品类视频案例可以是电影、电视剧、相声、小品、动画片、歌曲等。这类经典视频本身就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因而若能透过这些作品反映西方经济学的原理,则更易为学生所接受。比如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事实上可以用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的小品《吃面》这一视频案例来展现。在小品中,陈佩斯吃面条时的语言、表情和动作生动地表现出了每一碗面条的边际效用是如何递减的。

2.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具有时效性强、简洁明了、事件真实的特点,是对日常生活或者经济问题的真实报道,因而贴合中国国情。若能结合这类视频讲解西方经济学理论,则会让学生觉得很亲切,并能体会到经济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如此密切。首先,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在微观经济学中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在微观经济学中决定均衡价格的“供求定理”是一个非常核心的理论。如果上课只是口头向学生讲解该定理,则学生感受到的是一堆枯燥的文字和供求曲线。如果能在讲解中巧妙地运用跟供求有关的新闻视频案例。其次,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更为密切。宏观经济学在重点阐述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同时,也分析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问题的影响。而时事新闻中对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报道不胜枚举,教师可以从中选择比较典型地反映政府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手段的视频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并利用宏观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

3.知识科普类视频。影视作品类和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相对比较丰富,能综合反映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及其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与之相比,知识科普类视频案例在教师讲解经济学单个定义或者概念时,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比如,电视台为了向大众普及经济常识,会有一些解释经济学概念的科普类小节目。这些视频案例会通过实际生活事例或者动画生动地诠释一些较为晦涩的经济学概念。教师可以在讲述经济学定义或概念时适当借助该类视频案例。

三、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用视频案例的注意事项

若教师期望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收放自如地运用上述视频案例,则可能有以下几点事项需要予以特别关注。

1.遴选视频案例时的注意事项。在选择视频案例时不仅要关注其类型以及是否适用,同时还需考虑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是视频案例的时长。通常认为视频案例应以简洁明了、不影响整个授课进度为最佳。教师应根据该项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中的授课地位适当地匹配视频案例的时间。若该项内容为本次课重点,则视频案例及其相关讨论分析时间可稍长一些。否则的话,尽可能地将视频时长控制在几分钟以内。从上述视频案例的类型来看,知识科普类视频案例主要针对某一个概念,因而时长可控制在5分钟左右。时事新闻类视频主要展现日常生活或者经济现象,本身也比较简明扼要,可以考虑将时长控制在10分钟左右。而影视作品类视频案例主要用于说明西方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时长可适当放宽至15~20分钟左右。其次应考虑的问题是视频案例的时效性。对于经典影视作品及知识科普类视频案例而言,时效性可适当放宽;但对于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教师在选择时应尽量考虑时效性强且是近期发生的案例,并注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随时更新,这样才不会与现实生活脱节。再次,应注意视频案例的知识产权或版权问题,在尊重视频制作者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适当地选择视频案例。

2.视频案例的切入时机。适当的切入时机对视频案例而言也很重要。视频案例通常有两个切入点。其一是先入法,在讲解西方经济学概念或者原理之前引入视频案例。学生通过欣赏、讨论、分析视频案例,自己对概念或者原理有一个抽象的理解。然后教师再推出重点的概念或者原理。其二是后入法。教师先给出定义或者原理,然后切入视频案例。学生根据案例去理解概念或者原理,并分析其应用条件、过程和结论,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在之后的学习中,一想起该视频就会联想到相关的概念或原理。这两种方法各有千秋,教师可根据西方经济学原理或者概念的难易程度、实际应用效果等考虑使用何种切入方式。

3.视频案例应用过程中的教学活动组织。在使用视频案例时,教师应注意围绕该视频案例组织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步骤:首先,在视频案例切入前做好铺垫工作,可以是前期概念或者原理的讲解,也可以是提出几个关键问题让学生边观看视频,边留心思考。其次,在案例视频播放结束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陈述观点,或者教师直接提问。第三,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得出结论。根据该概念或原理在本次课中的地位,讨论和总结过程可适当简化或者延长。最后,当然还可以结合该视频案例给学生设计作业题,让其在课后完成,从而起到复习概念或原理的作用。

4.其他需要关注的问题。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用视频案例不仅需关注视频案例本身的质量、时长、切入时机以及如何围绕案例组织教学等事项,同时还应认识到视频案例本身也可能存在局限性。西方经济学作为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应注意授课过程中内容的连贯性和体系的完整性。视频案例只是针对特定的知识点起到良好的辅助教学作用,比如某一概念或者原理等。因而在西方经济学授课过程中应注意视频案例与其他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的配合使用。

综上,西方经济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强、与生活联系密切等特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借助影视作品、时事新闻、知识科普等视频案例,结合现实生活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概念及原理,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篇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2.080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传统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信息多元化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的需求。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为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革提供了实施导向与政策支持,开启了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创新的新时代。

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高层次经管类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培养高素质的经管类专业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朱学君,2009)。然而,目前经管类课程主要以教师单一教学为主,忽略了学生的现实需求(樊士德、张维,2013)。因此,众多学者呼吁要积极推进高校经管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创新型教学(黄山松,2010;陈寅平,2015;翟运开,2016)。如何在新环境下借助技术手段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应型、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经济管理领域乃至整个教育行业共同关注的重点。

华中师范大学作为全国教学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先行者,一直积极致力于探索创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作为国际化创新型教学模式,由于其个性化学习特征,成为该校经济与管理类课程教学试验的重点内容。本文将从微观层面以华中师范大学《产业组织理论》的课堂教学为例,在借鉴翻转课堂理念的基础上,探寻适应经管类学科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

1翻转课堂的起源与特点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在信息技术支持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以课内传授知识、课外内化知识为特征的教学模式不同,翻转课堂要求教师课前录制关键知识点微视频,并提供相关拓展资料。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上课的时间被更多用来完成练习、开展讨论、实施交流以及答疑解惑(谢幼如等,2015),即知识传授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在课堂上通过互动实现。

“翻转课堂”的设想最早是在1996年被莫里?拉吉(Maureen J.Lage)和格兰?波兰特(Glenn J.Platt)提出的。2000年,韦斯利?贝克(Wesley J.Baker)在11届大学教学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及“翻转课堂”的概念,并构建了翻转课堂模型。随后,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格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尝试将翻转课堂引入现实教学,通过软件将PPT演示和讲解过程录制成视频,供缺席学生补课。结果,没有旷课的学生也对视频产生了浓厚兴趣,不断利用视频温故知新,极大提升了学习效果,这一教学模式开始得到广泛关注。2007年,可汗学院的出现使翻转课堂逐渐流行起来,并为教育界所熟知,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新兴教学模式。加拿大的《环球邮报》将翻转课堂评选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自此,全球教育界纷纷加入到“翻转课堂”的实践中来。

翻转课堂的第一个特点是强调由教学程序、技术载体改变而引发学习时空的扩展,注重学习的个性化与知识内化的交互性,对接受式学习与建构式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在此类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转变。教师的职能由传统的“传道授业”更多向“解惑”倾斜,其课堂主导者的身份也逐渐转变成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在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并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合理设计,引导与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与合作互助的能力。而学生则由传统的“倾听者”转变成自定步调的学习者,可以自主规划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和节奏,并通过多种渠道,例如视频讲座、播客、电子书、图书馆等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将依据学习内容与教师及其他同学互动,以掌握、巩固和运用知识点。

翻转课堂的第二个特点是课堂时间的再分配。翻转模式下的课堂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由于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由学生在课下通过自学习得,教师将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基础信息,课堂内的时间被更多用于展示学生的自学成果,同时辅以一系列课堂互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如果教师能够设置一套较为完善的?效评价体系,那么课堂中的互动交流将会变得更加有效。

2《产业组织理论》课程的翻转设计

目前,有关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已从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发展成为经济学领域以及公司理财、组织战略、市场营销等相关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组织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实证研究案例作为理论支撑依据,具有很强的理论结合实践的特征。互联网的发展为学生接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前沿问题提供了条件,来自学生的实际需求已经开始超越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所能涵盖的范畴。为此,在综合考虑学生需要与创新教学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我们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融合到《产业组织理论》课堂中,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进行了创新,以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进一步适应双创时代对大学生素质的新要求。

2.1课程目标设定

《产业组织理论》是华中师范大学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总体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分析经济现象、解读经济政策、明辨经济规律以及参与经济实践的素养与能力。教师通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与学习节奏,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分享,培养学习和表达的能力,并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1)?Ρ缸ㄒ抵?识。帮助学生构建产业组织的知识架构,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企业理论、博弈论、典型的市场结构、静态与动态模型、企业战略等,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使学生可以依据专业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解释。

(2)形成分析与表达的能力。在掌握理论工具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从经济社会中去寻找证据,并制作成案例进行分享,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讨论,进而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充分培养学生信息收集、逻辑分析与语言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

(3)提升合作意识。学生以团队形式在课下自主学习,形成课堂展示成果,并接受其他学生提问,为其答疑解惑。这种分工协作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形成团队凝聚力,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与合作互助的意识,使成员们能够在学习之余收获友谊。

2.2课程内容安排

《产业组织理论》课程内容共36个学时,分18次课完成。课程内容的安排涉及绪论与理论基础、垄断、完全竞争以及寡头垄断等。课程安排由浅及深逐步递进。学生组成团队后,根据抽签确定负责主题,并通过多样化的展现形式,例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运用指定的工具对主题进行分析与解读。课程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模块:

一是产业组织的基础(第1-3周)。介绍该课程的基础知识,例如产业组织的发展历史、研究前沿、基本概念等,为后续进阶课程提供支撑。回顾《微观经济学》中与产业组织存在密切联系的知识点,例如需求、成本、利润、效率等,为课程展开夯实基础。

二是产业组织的理论基础与工具(第4-7周)。企业是构成产业的主体,该阶段要求学生能够从不同视角对企业的本质进行解读,并借助一定的分析工具(博弈论),对企业行为进行分析、判断与解释。

三是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第8-17周)。该阶段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以及完全竞争这四类典型的市场结构,并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知识讲授等方式,识别与分析在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企业行为特征与政府规制重点。这部分内容运用前期的理论与工具对现实的特征化市场进行解读,旨在以理论分析实践,让学生可以清楚了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四是拓展与归纳(第18周)。归纳《产业组织理论》课程中各组学生的展示情况与学习成果,对重点与难点问题进行总结。

3教学活动和考核安排

3.1教学活动安排

教师在第一次课上介绍课程的基础知识,引入翻转课堂的概念,划分小组并通过抽签方式指定主题。除导论、微观经济学知识以及讲评总结外的其他所有内容均交由学生主讲,教师在此过程中仅负责查漏补缺。学生可自行决定课堂展示的内容、上课节奏与风格、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并在其他学生提出问题时负责解答。这种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

(1)划分小组,指定主题。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4-5人一组,男女学生混合搭配,其他专业的选修学生也要均匀分配到每个小组中去,力求在合作过程中能够取长补短、互补共进。小组长由小组成员推选,主要负责计划统筹工作。主题的选择需符合以下原则:重点内容、难度适中、资料丰富、有利互动。每个小组随机抽签确定展示主题。

(2)翻转学习,课下准备。教师指定教材、录制重要知识点讲解视频,推荐电子书、论文、案例等阅读材料,并把相关资料上传至云平台。每个小组根据指定的主题,在课下搜集资料、制作案例、准备课件。

(3)课堂展示,互动讨论。根据上课进度,每个小组依次展示课程相关内容。展示前,通过随机抽签决定主讲人,有效防止了小组成员之间的“搭便车”行为。各小组可自行决定主题内容的展现方式,并在展示完成后接受其他同学提问。为了有效回应同学的提问,展示小组需要在课前对主题内容有充分了解;而其他同学为了能够“有问可提”,也必须事先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这一互动设置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也能培养学生的临场反应与表达能力。每次主题结束后,教师将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经济学知识。

(4)展示结束,“观众”打分。小组课堂展示后,由其他同学根据展示与互动的效果打分。该打分结果直接关系到小组成员的课程成绩。

3.2课程考核机制

目前,对本科生的课程考核多基于考试成绩与平时的课堂参与,因此容易导致学生忽视学习过程,而在考前临时抱佛脚。本课程的考核为20%的期末考试卷面成绩+80%的平时成绩,具体计算方案见表1。

该考核体系淡化了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强调平时的学习表现与效果,有利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

4总结

《产业组织理论》是参与华中师范大学经管类课程教学创新试验的课程之一。在课程规划、教学方法以及考核设计上都力求体现创新性,通过引入翻转课堂的理念,注重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堂参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课程实施的细节上,《产业组织理论》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给学生,在“翻转”之余保障学习成效。有利于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掌握相关知识,并了解该领域的前沿动向。由于该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部分知识点具有一定难度,授课教师就此类知识点的讲解录制了视频。即使课堂翻转时学生无法立即理解,他们也可以在课后通过视频自学,保证了学习效果。

篇7

关键词:发散与线性思维 思维导图 西方经济学

思维导图在国外是一种常用的工具,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它具有组织性思维的作用,而且思维导图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把隐晦的思想具体化,能够符合把思维具体化、明了化的原理。鉴于其作用明显,所以在国外的经济学领域被广泛应用。比如:欧洲一些国家将其作为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然而在我们国家,思维导图应用较少,目前还处于调研分析阶段,相关资料较少。

一、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开发思维潜力,其最初是在1975年由一个叫Tony Buzan的英国人提出的,当时他仅仅是想用思维导图来记录笔记,因为他发现这样不仅迅速而且记忆深刻。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人慢慢发现思维导图能够很好的提高个人的思维能力,比如发散思维能力、思维潜力等等。它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我们讲学习任务放在一个纸上画的区域里面,思维导图是通过我们自己画图来起作用的,我们以学习任务为根据点,向外画众多的射线,每条射线又连接着下一个次级学习任务,这样再以次级任务为根据点再向外画射线,再连接更次一级的学习任务,这样就讲各个学习任务分解开来,分解成围绕中心学习任务的多个次级任务,这样就构成了我们最终的多维图,我们根据图表达的意思来逐步学习,这样就实现了将隐晦的思想具体化。

二、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

由于科学的不断进步,现在众所周知人的左脑和右脑的功能不同,右脑和左脑分别掌管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思维导图之所以成就明显,就是在于它充分利用了人的左脑和右脑,使两部分紧密配合,达到思维强化的目的。简言之,思维导图既利用的右脑掌管形象思维的能力又利用了左脑掌管逻辑思维的能力。使文字、条例、数字和图像、颜色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增强人的记忆能力。

专家认为,人的大脑就像一台先进的计算机,在接收到指令以后可以和计算机一样对所接收的指令进行处理编码,并储存在记忆系统中备用。由于大脑处理指令的方式不同,我们的记忆一般分为3种:长时记忆、短时记忆以及更短的感觉记忆。感觉记忆是印象最浅的记忆,但是在我们稍加注意后就会升级为短时记忆,同样短时记忆经过升级可以变成长时记忆。长时记忆则可以采用两种编码形式(形象和语义)进行编码,这就是常说的双编码,这种编码的好处在于我们在提取记忆的时候,会很容易找到这种经过双编码处理的记忆。

三、思维导图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应用

1、教学工具

由于西方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需要考虑众多因素,所以如此复杂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更要自习准备一番。这就有了思维导图的用武之地,它能够很快的找出最合适的教学思路,能够将备课更简单化、技巧化,也可以将教学中要用到的各种知识整合到一起,使思路更清晰、连贯。这样在授课过程中就会逻辑性很强,授课幽默诙谐,更容易使学生掌握知识。

2、制作可视化笔记

我们记笔记通常是为了防止忘记所学的内容,或者是为了复习和查阅;同样记笔记过程中也起到整理复习学习知识的作用,同时可以深化所学知识。但是大部分人记笔记的格式为直线式,多是简单的把老师教授的知识直线式的写在本子上,这样虽然很常见,但是作用并不是很明显,它将各个有用的信息点雪藏在累赘的语句中,不容易体现各信息点之间以及与主题之间的联系,记忆效果差。而思维导图的优势在于可以将文字、图画结合在一起,将各个信息点串联在一起,将信息点与主题关联起来。这样能更清晰更直观更形象的表现出各自的关系,我们也可以通过这张图来回忆复习众多知识。

3、组织思维方面的工具

无论是国内教学还是国外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教学知识以及学生思维不能紧密连在一起的情况,在学习一门抽象的课程的时候常常无从下手,找不到联系点。这无疑体现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死记硬背是一种效率很低的学习方法,往往耗时多而效果差,错误的将重点放于各个概念上,而忽略了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所以即使将教材背的很熟,也很难将其中各章节的内容串起来,达不到长时记忆的目的。而思维导图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出发,发扬联想思维,摒弃了传统的死记硬背的短时记忆方法。重点关注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将各个知识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其不再孤立。这样不仅可以逐步解决难题,而且一目了然,回忆和复习非常方便。比如在讲微观经济学中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时,可就根据完全垄断市场长期达到均衡时存在超额利润的特点,组织学生思考“若不存在超额利润,完全垄断厂商会如何决策?现实中完全垄断厂商一定存在超额利润么?”,从而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将理论和显示充分的理解透彻,将教学知识和学生的思维结合在一起。

4、教学评价工具

在国内外,最传统的考试测评等通常都是以做试卷、评分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方法通常只能了解到学生对零散概念、零散知识的掌握情况,不能考场众多知识之间的联系。鉴于思维导图能将隐晦的思想具体化、形象化,这就可以将其用在考试测评中,这样既可以考察单一的知识点、概念,又可以考察各概念之间的联系,还可以考察中心主题和各知识点之间的复杂关系。这样的考查更具有针对性,更具体。

思维导图能够大大的增加我们的记忆能力,能够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这种工具的出现为抽象学科的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一种新丝路,值得我们探讨和学习。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中外合作办学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国际间交流越来越密切,中外合作办学模式顺应了社会需求,致力于培养具备良好职业技能、较高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这种环境下,双语课程作为基础性教学形式,对国内外联合培养的接轨具有重要作用。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核心课程,在财经和管理类学科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的双语教学,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有利于学生学习经典的经济理论和提升阅读英文专业文献的能力,在中文学习和查阅英文资料的同时,学生可以吸取國外该学科的最新经济理论。希望通过双语课程建设,引进国外优秀宏观经济学教材和当前先进的经济理论,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同时也为后续的外教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1.课程双语教学背景

1.1双语教学内涵

关于双语教学模式,有几种不同的解释,《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将双语教学定义为在学校的各种专业课教学过程之中运用第二国语音,包括浸入型、保持型和过渡型三种。王斌华在《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中外比较》中从广义和狭义角度定义双语教学,认为广义的双语教学指学校使用两种语言教学;狭义的双语教学指学校全部或部分地使用第二语言教授非语言学科。综合对双语教学的各种定义,本文将宏观经济学的双语教学定义为采用英语和汉语的宏观经济学教学。

1.2专科双语宏观经济学定位

宏观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之一,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奠定基础。宏观经济学课程在专科、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中都有设置,但是不同阶段的课程目标定位不同。专科阶段主要侧重于经济学基本术语、基本经济理论和主要宏观经济框架,对于宏观经济研究体系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够用来分析实际问题。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则是侧重于模型的学习分析,更加注重抽象理论和数学模型。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体系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理论体系,它是对西方发达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总结和实践依据。国外关于该学科的建设比较充分,国内关于宏观经济学课程也基本都是依据西方经济理论体系,使用的教材无论是双语教材、全英教材还是中文教材,主题思想内容是相似的。但是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应该摒弃其固有的意识形态,结合本国的国情,有选择性地对其中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加以借鉴和吸收。要使学生了解哪些理论和改革主张在西方国家是行之有效的,但由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资源条件、市场体系发育程度的差异,在我国目前是行不通的。

我校该课程面向对象为中瑞合作办学的旅游与服务管理专业,并采用中英双语教学,在教材、课件、辅助材料方面以英文为主,授课过程中中英结合,这有利于学生开拓国际化视野,同时依然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不会过于侧重语言而导致喧宾夺主。

2.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方法研究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应当符合本课程确立的“学以致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和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与竞争力,尤其是突出实战性,培育动手能力,并带动学生用宏观经济知识分析专业问题。

本课程面向的是中瑞合作办学专业的同学,瑞士老师定期前来授课,该课程为专业基础课,与部分旅游专业课联系密切,可通过外教课程进行提升宏观知识理论的运用。该专业的消费者行为学、旅游营销、目的地管理、旅游学概论、跨文化研究、电子旅游、旅游及休闲产品、服务管理、交通运输等课程均为瑞士方外教授课。而这些课程均会涉及到部分宏观经济知识,学生通过双语宏观经济教学,可以为这些外教的专业特色课奠定基础。此外,中方老师与外教进行交流讨论,研究适合学生和旅游专业特点的双语教学方法。这为采用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开放式教学等方法提供了良好条件。

2.1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质疑、探究和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在经济学的教学中,应积极引入探究式课堂教学方式,按照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要求,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适时给予评价,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不断质疑和释疑,学生则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自主寻找方法,自主探究思路,自主发现规律,自主解决问题。

本课程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每个人都在参与着经济活动,都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份子,可以拿经济理论去分析研究现实的宏观经济问题,这也为本课程开展探究式教学提供了现实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3-5人的小组,教师讲解相关知识点后,学生课后搜集相关经济现象资料,运用课堂所学宏观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老师不定期抽查某小组在课堂讲解,学生十几分钟的分析讲解,也可以了解他们对该知识的理解运用,小组讨论的情况以及哪里有偏差,需要进一步阐释;学生在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讨论过程中,加强了对宏观知识的理解运用,也培养了学生关注现实、学以致用的思维和用英语分析表达能力,为以后出国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2.2案例教学法

精讲多练是双语教学的重要理念和方法。本课程选用当前经济时事热点,全面实施案例式、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教学过程中,本课程授课全部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内容深入浅出、由表及里,既严谨与简洁,同时又生动活泼,力求以生动的语汇和丰富的实际材料将深刻的理论传授给学生。同时,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英文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注重传授有效学习方法,并通过引导学生的广泛阅读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

2.3开放式教学法

为保障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参与的实际效果,就需要采用开放式教学法,即,教学应当从课堂45分钟延伸到课外,实现课堂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具体而言,我们根据课堂内容有针对性地为学生选择了大量的外文阅读文献,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做到有备而来。此外,也为学生准备了课后讨论题及习题集,要求学生通过课后作业巩固课堂知识。在CPI这章,主要讲述消费者价格指数,包括相关术语概念,CPI的计算方法,CPI与通货膨胀率、GDP平减指数的区别,以及用CPI衡量生活水平存在的缺陷等知识点。每位同学都能在生活中感受到物价水平和生活成本的变化,学生有较多感受,但是这只是感性的,而经济理论来自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而且有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引导学生将现实中的经济现象与课堂上的经济理论结合。此外,该章内容并非是孤立的,与前面GDP章节的平减指数相关,也与通货膨胀相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相关概念。通过学生自己课下用案例找差别,比老师单纯的课堂讲解效果更好。

此外,本课程对关键知识点制作微视频,并选取10分钟以内的部分国外优秀视频辅助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在GDP、CPI和失业率等章节,通过微视频教学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知识点,同时学生也可以作为复习资料,课下进行反复学习。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都要做好学情分析。该课程开设在大二上学期,学生在一年级有基础英语课程,以及微观经济学的双语教学,这为开展宏观经济学的双语教学提供了可行性。但是学生本身英语水平良莠不齐,尤其是英语水平较差的同学,之前微观经济学可能都没学好,更打击了学习的信心,甚至可能没开始上该课程就产生放弃的念头。

所以,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进行更合理有效的学习,不能为了双语教学忽略了传递知识。具体来说,在探究式教学中,采用分组合作式学习,明确分工与责任,把学习重点分配到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将英语好的同学和相对差些的同学分到一组,类似结对学习,讨论过程中,学生也可以互帮互助,共同提升。但在小组考评中,也需要老师不要只看学生的成果,更要注重过程性和整体水平的提高。此外,教师也可以运用英汉类比引导和回顾—讲解—展望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具体知识的同时学会相应的英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3.“教”“研”融合

宏观经济学一直在发展,很多理论在继承中被不断修正。在授课时,注意将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教改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之中。第一,将各主流经济学流派思想穿插其中,同时将历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奖者的理论成果引入课堂,同时学生课外阅读其英文原文,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积累专业英语知识。第二,将教师和教研组多年来在宏观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发展研究领域的成果融入教学之中,在教学内容设计时有意识地把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融合进来,使学生能够在我国经济大环境和我国的经济现实下辩证学习西方宏观经济理论,避免照搬照抄,学的脱离现实,太过死板。

篇9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应用表明当今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这既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和巨大挑战,也提供了空前机遇和现实条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而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则是其核心,没有网络课程资源的强有力支撑,信息基础设施就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教育信息化便无从谈起。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在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明确要求“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具体包括“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这就掀起了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浪潮。

南昌大学近些年大力推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其中采用了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发的“THEOL”系统作为构建南昌大学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软件。该系统软件基于主流的SUN J2EE的三层架构和技术开发,历经十余年不断更新和完善,先后推出了9个版本,其模块完备、功能强大,具有易用、灵活、交互、扩展方便和可无缝衔接等优点,目前已在全国众多高校普及应用,业已成为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主流软件系统。但是,一流的软件系统需要一流的课程资源才能相得益彰,从而实现其价值最大化。为此,南昌大学从2009年起推出了每年度的优秀网络示范性课程招投标和资助建设。本人主持的《管理经济学》课程荣选首批一百门优秀网络示范性课程建设项目,目前已顺利而圆满地结项。本文旨在对此进行总结和反思。

管理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如何把微观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既立足理论基础,更强调现实应用,涉及如何将大量的企业管理案例用数学方程加以分析计算。这就导致教学中面临着一个难题,即如何化解理论分析和数学公式所具有的抽象性、枯燥性,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促进师生互动。由于物理时间和空间等条件的限制,传统的课堂难免存在诸多局限。对此,管理经济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作为第二课堂,旨在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快捷、方便、交互性,超越物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着力为同学们打造一个自主预习、复习和深入研究的虚拟教室,以及师生间交流、沟通、互动、融合的温情家园,从而在教育实践中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顺应时展的要求,促进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推动师生角色定位的重新调整和师生关系的优化提升,从而全面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是本网络课程开始构建时就确定的设计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操作易用。操作易用原则是指,不管是老师在构建和管理本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具体内容时,还是学生在使用本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与老师互动时,务必避免烦琐的登录程序、复杂的操作步骤和生涩抽象的图文说明,极力做到师生登录快捷、操作简单和界面人性化。登录快捷要求老师能够直接从教务管理系统中导入所需选课学生名单,免得学生重新注册。操作简单要求能够一目了然,毋须为如何操作耗费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界面人性化,要求操作界面生动形象,符合人性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2)内容全面。内容全面原则是指,将经济管理学理论与现实应用紧密结合的特点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地再现和体现出来,要求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力求满足师生学习和科研的多元需求,以此弥补传统课堂由于物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具有的内容片面性。具体来说,不仅要囊括基本的教学资料,而且要广泛收集扩展型的教学资源和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型教学,以及具备问卷调查、课程论坛等多种形式的互动渠道。

(3)形式灵活。形式灵活原则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综合运用文本、声音、图片、视频、超链接等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形式增强经济管理学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尽力避免传统课堂由于形式较为单一而多多少少具有的枯燥乏味;另一方面是指可方便地改变、扩展或删减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模块,实现网络教学形式的灵活多变。

(4)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原则要求突破教师单纯地教、学生单纯地学的主客二分模式,强调师生换位、对话、交流和融合。一方面,大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参与本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共建的兴趣和能力、效果。另一方面,教师主动调整自己角色,牢固树立和贯彻师生平等的观念,不仅与学生在知识领域相互探讨,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情感领域要首先相互融入,并力求在智慧领域相互增进,从而不仅在外在形式上而且在内心深处促进师生合一。

(5)难易渐进。难易渐进原则是指,在教和学的难易度把握方面要求做到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之所以提出此原则,是为了强调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既不能始终都很容易,那样会使学生难有实质性的提高;又不能一开始难度就很高,更不能自始至终都是高难度的东西,那样会挫伤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而适得其反。经济管理学网络课程的难易渐进原则,重点强调从一般性教学向研究型教学作由浅入深地递进。

三、功能架构

基于以上五大设计理念,经济管理学网络课程在功能架构上主要包括以下五大板块:

篇10

[关键词] 诺兰模型; 大商科; 资源共享; 系统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3. 067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3- 0112- 02

1 建设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意义

1.1 大商科平台的内涵

本文研究的大商科平台是淮海工学院商学院在2012年提出的一个教学创新构想。大商科平台的内涵是依托商学院大商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实验中心,将学院的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金融学等本科专业融会贯通,使商学院各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商科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能把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各门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价值。

1.2 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意义

商学院的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是将纳入大商科范围的11门课程按照统一标准建立或修订复习资源,在此基础上将涉及课程的复习资源进行汇总所形成的一个统一性文件。建立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目的是,使学生和相关人员可以通过一次登录就完成对全部课程资料的检索和学习。

建设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1) 有助于商科专业的学生对大商科所涉及的各门课程内容的安排有全面了解,从而在头脑中产生全面立体的认识。

(2) 通过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可以形成完整的共享平台,加速淮海工学院大商科的建设工作。

(3) 放在共享平台上的11门课程也可以面向连云港市其他高校的师生以及企业员工开放,可以作为对商科感兴趣的人员学习专业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

(4) 共享系统在面向在校师生以及企业员工开放时,可以成为企业和学校之间联系的平台,借此平台可以实现为企业输出优秀的员工、为学校获得学生实习基地的目的,企业和学校在大商科平台下可以实现双赢的目标。

2 诺兰模型概述

诺兰模型是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Richard L Nolan)在1973-1980年间,通过对200多个公司以及部门发展信息系统的实践和经验进行研究后总结形成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阶段划分理论。具体来说,诺兰模型将信息系统的发展分为起步、扩展、控制、集成、数据管理和成熟6个阶段。通过研究诺兰模型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诺兰认为对于企业建设的各种信息系统来说,这6个阶段都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按照诺兰模型的思路,本文认为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需要经过6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扩展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

(1) 起步阶段:由计算机替代手工劳动,进行文献信息资源的整理。

(2) 扩展阶段:各级人员开始积极地建设、开发相关的子系统,信息系统的建设效率提高,信息系统在建设的同时开始产生正面效益。

(3) 控制阶段:信息系统的建设开始出现负增长,主要表现有建设规模过大、建设内容重复、建设的预算超支等。这时开始出现对信息系统建设过程的控制,目的是使建设的速度减慢、建设过程高效化。

(4) 集成阶段:对全部11门课程的复习资料进行汇总,主要工作是完善内容和统一化格式。

(5) 数据管理阶段:对11门课程的复习资料进行网络格式转化,建立登录平台、检索系统和阅读系统,形成大商科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雏形。

(6) 成熟阶段:通过小范围的试用,对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雏形进行补充和修改,建成大商科复习资源共享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按照上述各阶段的内涵,商学院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目前还处在第二阶段, 即扩展阶段,相关的文献资料正在各自建设中,本文对系统的后续建设工作进行具体的建设内容设计。

3 基于诺兰模型进行商学院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

结合淮海工学院商学院的教学实践安排、大商科的发展现状以及诺兰模型确定的系统建设阶段,本文认为可以将诺兰模型的六阶段整合成以下4个阶段。

3.1 复习资源的完善整合与与格式统一化阶段

淮海工学院商学院的大商科平台总共涉及11门课程,分别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基础会计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金融学、经济法、组织行为学和财务管理。

按照大商科平台的建设目的,本文认为这11门课程在复习资源共享系统中需要提供6种资料,分别是教材资料与参考教材书目、教材目录提要、知识大纲、知识要点、试题库、模拟试卷。

(1) 教材及参考书目:11门课程都是商学院已经开设多年的科目,课程安排比较稳定。经过多个学期的实践检验,目前11门课程使用的教材和参考教材书目已经确定。

(2) 教材目录:教材目录是为使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个总体的了解而提供的。通过浏览教材目录,可以帮助系统的使用者在最短的时间里明确课程的内容设置以及学习侧重点。

(3) 知识大纲:知识大纲中涉及各门课每一章节的主要知识名目,以及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公布知识大纲有利于系统的使用者合理分配学习精力。

(4) 知识要点:在编制的知识要点中涉及每一个知识点的详细内容,这是学生以及企业员工在使用复习资源共享系统时的主要学习内容。淮海工学院商学院自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初做的主要工作就是知识要点的编制和修改,目前已经确认定稿。

(5) 试题库:淮海工学院大商科平台建设是一项探索性工作,因涵盖的课程内容范围较广,基于复习难度的考虑,目前确定的考试方案只包括两种题型,即单选题和判断题。采用网络考试的方式对使用者进行考核。11门课程因各自的学分不同,按照1学分对应200题的标准,建成的试题库应该有6 600题。

(6) 模拟试卷:大商科平台预计在大三阶段实施,此时学生在大学前两年已经学完上述11门课,对11门课程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具备进入大商科平台的资格条件。设计的考试时间是120分钟,按照一分钟答一题的速度,编制的模拟试卷包括120道题目,单选题和判断题的分布比例随机,总体的分布格局是判断题在前单选题在后。

以上是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系统各子系统的主要建设内容。

因各门课程复习资源的编制基础不同,有些课程在6个子系统中只有其中的3项,甚至更少;有些课程的建设则比较完善,全部的6个子系统都已齐全。因此在形成统一平台的过程中,对于已经存在的资料需要着重修改格式;对于初步建成的复习资源,则需要在建设之前以及建设中严格遵守编制的格式规定,以保证复习资源共享系统具有统一的格式,便于在大范围内普及使用。

基于上述思路,本文认为在建设共享系统时,首先要设定各子系统的编制规范。该编制规范主要涉及各子系统的构成项目、各项目的内容安排以及具体的文字格式规范等。

3.2 复习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的控制阶段

在复习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针对第三阶段的控制要求,本文的构想是体现在知识大纲与知识要点这两个子系统中。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课程的内容从教材看具有一定的重合,当把这些课程整合到一个共享系统后,为了提高共享系统的建设效率,本文建议在开始建设之前首先开展联合讨论,确认各知识模块的课程归属。

3.3 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网络平台建设

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涉及的11门课程资料在完善并统一化格式之后,就要开始进行全部资料的网络格式转化。网络格式转化工作主要包括以下3个步骤。

3.3.1 建立登录平台

目前阶段,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主要是针对商学院在校学生设计的,因此登录平台的账号就是学生学号,登录平台的检索范围是商学院学生的全部学号。密码则由学生自行设置。

在确定登录平台的建设思路后,本案需要延请计算机专家进行网络登录平台的具体建设。

3.3.2 6个子系统的内容分别进行网络格式转换

共享系统涉及的11门课程的6个子系统基本都是在计算机上编制形成,已经是电子格式,因此在进行网络格式转化时,我们只需要将各个子系统按照统一的固定顺序进行录入,以形成整齐划一的复习资料库。

3.3.3 在子系统录入的基础上,建立检索系统和阅读平台

互联网平台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网络工具是搜索引擎,本文建立的复习资源共享系统既以帮助学生参加考试为目的,也以学习丰富的商科知识为目的。因此共享系统的核心内容是以搜索引擎为基础、按照不同目的分设的两套系统。

(1) 以通过在校期间的考试为目的。按照大商科平台的初步构想,该考试主要面对在校三年级及以上的学生,考试成绩目前主要可以作为学生在商学院内部转专业的依据。因此,针对以参加考试取得成绩为目的的使用者,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侧重点依次是在阅读平台和模拟考试平台,检索系统不作为主要的建设内容。

(2) 以丰富商科知识为目的。对于连云港市其他院校的商科学生以及企业员工来说,进入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目的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为主,为赢得职位和升职添加筹码。对于这种情况,复习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的侧重点依次是复习资源的检索系统、阅读平台和模拟考试平台。

按照上述建设思路,本案需要借助计算机专家的专业技能在电脑平台上帮助进行建设。

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使用者首先会进入登录平台界面,根据使用目的选择进入不同的系统。在两套系统里不管是基于什么目的进行学习,该系统的使用者会接触到5个知识系统,分别是课程使用的教材及参考书目、课程目录、课程大纲、知识要点和试题库。模拟试卷是在全部的知识系统学习完毕之后才能使用。

3.4 面向商学院学生投入使用

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在建设完成后首先会在小范围学生中进行试用。对学生的试用过程进行数据记录,对试用感受拟通过编制问卷进行调查,借助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确定共享系统的试用效果。

如果试用效果理想,则开始在全体商科学生中使用。

4 结 论

大商科的出现是为了适应企业对商科教育提出的实用性要求,商学院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出现则是大商科创新思路发展的必然。因此,在当前大商科建设的过程中,本文提出把零散的复习资源进行系统化建设的想法是具有可行性的,可以促进大商科平台的推广和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黄松,郭伟. 基于诺兰模型的高校信息化建设趋势分析与展望[J].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