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5 10:45: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社局人才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社局人才工作计划

篇1

人社局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的绿色发展、人才优先的要求,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践行“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不断健全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努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管理培养、引进、使用和服务工作,为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扎实做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完善方式,多渠道引进各类人才。拟定了《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引进办法》,通过公开招聘考试与特殊招聘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改变过去单一考试的形式,采取“公开招考”和直接考察引进相结合,规范了事业单位进人行为,拓宽了事业单位进人渠道,进一步充实了企事业单位人才队伍。二是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式。人社局将各部门开办的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培训机构和社会培训机构统一纳入全市职业培训公共服务体系。根据我市经济发展规划要求,结合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需求,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引导定点培训机构依托企业或行业组织职业培训实训基地。三是完善高技能人才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滚动发展,不断推进高技能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扎实做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人才工作组织领导,做好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工作。按照自治区、地区要求及时做好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推荐评审、证书办理以及待遇兑现工作,不断完善人才工作环境,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管理。按照自治区对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培工作的要求,强化政策宣传和调研,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实际,推荐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培,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不同专业领域的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篇2

2014年上半年,县人社局在市人社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完成良好,现将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下半年工作计划简要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汇报

(一)就业质量提升工作

主动为求职人员搜集、开发就业岗位,培训劳动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稳定性。主要举措,如大力推行“72小时就业制度”、就业人员“周联系制度”、开办技能培训班、优化高校毕业生报到程序、设立招聘求职热线、开通人力资源交流网站、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服务等。2014年上半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236人,完成全年务数2430人的50.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1712人,完成全年务数2950人的58%。

(二)社保扩面提质工作

把扩面主要精力放在私营企业和新引进企业上,及时摸排信息,主动上门宣传政策。并确保参保企业申报基数真实,不隐瞒少报缴费工资额和参保人数,按时缴费,不出现中断缴费现象。上半年城镇养老保险扩面694人,完成全年务的70%;工伤保险新增625人,完成全年务的125%。

(三)两高人才建设工作

积极开展人才交流洽谈会,根据企业需求建立紧急人才需求信息平台,积极与高校、县外人才储备处保持联络,努力引进两高人才。开通“引进两高人才绿色通道”,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建言献策,为引进的两高人才提供政策倾斜,温暖服务。

(四)人事考录招聘阳光工作

在人事考录招聘方面,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完善机关事业单位考录招聘制度,健全所有环节的监督和公开制度,实行阳光作业,确保录聘全程的公开、公正、透明;联合多部门开展“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确保无“吃空饷”现象出现。

(五)工资收入助增工作

对各类劳动者分门别类实施有针对性的帮助服务,如对失业人业和城乡居民,以提高其技能为重点;对高校毕业生,以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资金支持为主;对在岗职工,以进行技能鉴定和劳动保护培训为主;对零就业家庭,以开发公益性岗位为主,等等。通过一系列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上年半,提供个人贷款贴息345万元,发放大学生失业补助金120.48万元,培训1782人,开发公益性岗位94个。

(六)劳动关系和谐创争工作

建立隐患摸排处理机制,动态掌握用工劳资矛盾纠纷排查信息,注重劳动政策日常宣传,经常性开展劳动执法检查与政策宣传指导相结合的工作,及时受理劳资纠纷方面的投诉、举报、仲裁案件,认真化解,公平处理,确保不出现越级访、群访、非访和极端事件。上半年,指导企业签订劳动合同900余份,审批退休人员123人,完成工伤调查和初步认定37起,受理仲裁案件2起,接受群众咨询50余人。受理劳动监察案件9件,涉及农民工80余人,追回拖欠工资35万余元。

二、下半年工作谋划

(一)就业质量提升工作

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加强就业指导和培训工作。增加就业培训班开放数量,加强与已就业人员的联系,确保已就业人员扎扎实实工作;加强与企业联系,做好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力争做到每个毕业生均可推荐工作。

(二)社保扩面提质工作

加大社保扩面提质工作力度,组织社保人员深入企业、乡镇、农村,宣传讲解社保工作,为企业和职工、群众提供参保上门服务。

(三)两高人才建设工作

继续完善人才引进制度。积极与高校、省市人力资源交流中心联系,完善人才储备,努力做到本县人才不外流、外地人才广引进;做好乡土人才培训工作。根据企业需求,与相关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

(四)人事考评录聘工作

进一步完善人事招录工作的透明化和公开化,加强招录过程的监督制度,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增人、调动等程序,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五)工资收入助增工作

向企业和职工宣传劳动工资政策,提高认识,监督企业依法生产经营,引导职工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加大技能培训和创业资助力度。

篇3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服务“两个率先”带好头和实现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和谐稳定争第一、建设幸福城市的总目标,按照“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服务好”要求,建立符合本区实际的流动人口居住证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居住证制度在引入高端人才、优化人口结构、提升人口素质方面的牵引导向作用,使人口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二)工作目标。年底前,组织实施居住证管理制度试点工作;,全面推开居住证管理制度;居住证全部发放到位并普及应用。具体落实好“三项工作”一是经费保障到位。尽快做好居住证信息管理系统立项审批、资金计划下达等工作。确保专项经费保障,对居住证工作的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保证居住证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技术保障到位。依托市居住证信息管理系统,完善我区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与公安、人口与计生、人社、民政、教育、统计等部门信息数据系统接口的对接,实现受理、审核、制证、发证等各流程的无缝对接。三是社会保障到位。把居住证制度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抓手,形成覆盖公安、人社、计生、卫生、教育、民政等权益保障机制,强化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切实拓宽居住证的应用领域,不断整合政府各部门公共信息库,提高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水平,进一步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二、建立组织领导机构

(一)建立区级管理机构。区政府成立实施居住证制度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综治办、区法制办、区公安分局、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教育局、区人口计生局、区卫生局、区住建局等单位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流动人口居住证管理办公室,与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合署办公,负责全区居住证工作的总体规划、任务部署和推进工作。并根据工作需要,从各有关部门抽调专人集中开展工作。

(二)建立基层工作体系。各街道及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相应成立流动人口居住证工作班子,完善工作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按照有关工作要求,积极落实各自责任,共同推进这项工作落实到位。

三、主要任务和工作职责

(一)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1区居住证办公室

1负责全区居住证工作的总体规划,任务部署和推进工作。

2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展相关系统建设和居住证实际应用,整合各业务部门的信息需求。

3制定居住证信息管理系统后台管理、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的工作规范,指导、培训各相关部门开展居住证工作。

4制定工作安排和业务指标,跟踪、汇总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协调、督促、检查各相关部门单位的居住证工作。

5组织居住证制度实施的试点工作。确定东山街道为居住证实施工作的试点单位,年底会同市信息中心组织实施。

2区公安分局

1建立、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和居住证信息管理系统,做好系统的日常维护、信息保护与管理工作,确保与相关部门系统的互联互通。

2指导、督促各派出机构及社区受理点开展居住证的受理、登记、制作及发放工作。

3指导、督促基层公安机关开展居住证信息的应用,加大居住证的查验力度。

4负责区居住证管理日常工作。

3区法制办

1负责《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法律、政策解释工作。

2开展深化居住证应用领域专项调研,研究进一步提高居住证制度的优惠政策和扩充社会应用功能等。

4区发改局负责居住证信息管理系统立项审批、资金计划下达等工作。

5区财政局负责制定、完善居住证制证经费实施方案,做好相关经费保障工作。

6区采购中心负责居住证相关系统软硬件招标、采购等工作。

7区政府信息中心负责全区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的建设工作,确保相关部门的有关信息能够通过此平台与居住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

8区民政局负责会同区公安分局在全区各社区服务管理中心设立居住证办理受理点,落实相关工作人员。

9区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协调区居住证办、区公安分局、区人社局、区政府法制办等部门制定宣传方案,统一全区宣传口径,协调各类媒体单位,结合阶段性工作重点,做好舆论引导和宣传发动工作。

10区住建局、区教育局、区人社局、区国土局、区工商局、区卫生局、区人口计生局、区政府信息中心等部门负责修改完善本部门相关业务系统,确保与居住证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信息共享,积极配合区政府法制办开展有关扩展居住证应用领域的专项调研工作,并在《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及时跟进出台相应实施细则,落实居住证在本单位行政业务中的使用,明确流动人口使用居住证可享受到相关待遇。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管理制度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实际举措,全市深入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迅速把思想统一到上级有关部署上来。针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实际情况,把居住证管理制度的实施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程,精心组织,全力以赴,确保居住证管理制度实施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落实责任、协同作战。各单位、各部门要建立本辖区居住证管理的组织机构,落实具体人员、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办证耗材等基础保障措施,确保工作人员培训到位。并按照居住证管理制度实施推进时间节点要求,严格履职,密切配合。区公安分局要加大指导协调力度。组织、协调、督促本辖区公安、劳动保障和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办公室加大监察、清查力度,确保居住证有关信息的及时、准确、真实。

(三)建立机制、强力推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会议,研究解决居住证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遇到重大问题。区居住证办适时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通报居住证管理制度推进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协调指导各部门推进工作,研究解决相关问题。

篇4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外宣传工作要求,宣传好中、省和市制定的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各个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中心任务开展对外宣传工作,正确引导舆论,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健康发展。

(二)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主题,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工作实绩,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增进人民群众对人社工作的认知和了解,坚定科学发展信念,增强科学发展信心,推动又好又快地实现工作目标。

(三)坚持树立全局观念,做到对外宣传与业务工作有机协调、高度一致,恪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拓宽宣传渠道,统一宣传口径,保持实事求是、严肃活泼、奋发向上的良好作风。

二、建立完善对外宣传工作机制

(一)对外宣传职责分工

对外宣传工作以业务单位为主体,局政策法规科承担相关组织协调工作,局属各单位、各科室结合具体工作开展宣传报道工作,并根据需要负责提供宣传稿件和相关素材。对外宣传的新闻信息必须符合有关法规、政策和保密的要求,坚决防止发生泄密事件。对外宣传新闻信息必须经局分管领导审核同意,重大宣传内容、重要宣传稿件由局长签发。局政策法规科负责重大宣传新闻信息的初审和报送,研究和拟定对外宣传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工作安排,以及对外宣传工作总结和目标考核。

(二)新闻信息规定

1.举办政务新闻会。新闻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相结合。年初由局政策法规科制定年度新闻会计划,各部门按照计划定期有关信息;遇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报请局主管领导同意后按照《市人民政府新闻办法(试行)》(府办发[]11号)要求和局“政务新闻发言人制度”有针对性地安排,局政策法规科和涉及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2.新闻信息有关规定。局出台的非重大政策措施,一般由局政策法规科以新闻通稿的形式按程序提供给新闻媒体或网站,在本局网站进行刊载或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的新闻信息由局办公室按照相关程序办理;各科室其承办的重大调查报告、研究课题或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的重要信息,应明确范围,并经报请相关领导同意后,报局政策法规科联系新闻媒体予以;未经审核批准,不得以局机关名义对外重要信息,如以个人名义对外撰稿、评论等,必须申明属个人学术观点,责任自负。局属各单位也应制定相关的规定。

(三)接受媒体采访规定

1.局政策法规科归口管理新闻媒体采访工作,负责受理和协调媒体的采访要求,各科室或局属单位不直接受理新闻媒体采访申请。

2.新闻媒体申请采访局领导或向局领导约稿,由局政策法规科根据新闻单位的采访要求,报经局领导本人同意后,安排采访及约稿事宜。

3.新闻媒体申请采访局有关科室或局属单位,由局政策法规科根据新闻单位的采访要求及采访提纲,商有关部门并请示分管领导后,安排对有关科室或局属单位的采访事宜。

4.科室或局属单位接受采访任务后,要认真配合采访工作,尽快提供可公开信息资料或协调落实被采访人员和采访时间,并对采访内容进行核稿。对发生变化或确实无法安排的采访要求,应当及时反馈局政策法规科并与媒体沟通,以便调整采访计划。一般情况下,不通过电话接受媒体的采访。

5.除根据需要安排的采访活动外,机关工作人员不以公职身份主动向媒体发表谈话或接受采访。如情况特殊和确实需要,应当征得局分管领导的同意,并及时向局政策法规科通报。禁止以“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等形式向媒体透露不确定信息。

6.国外新闻机构驻中国记者和港澳台地区记者的采访,须经市外宣办同意,由局政策法规科直接受理和安排。

(四)妥善处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由于各种原因被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体曝光的,要及时向局政策法规科通报,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与新闻媒体协调沟通,采取情况说明、召开专题记者会等方式正确引导舆论、妥善解决矛盾、合理处理问题,避免造成负面影响。造成恶劣影响的,按照局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三、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队伍建设

按照“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局属单位分管领导、各科室负责人要亲自抓对外宣传工作,并在本部门落实1-2名写作能力较强的同志作为兼职宣传员具体负责。兼职宣传员是全局宣传工作的骨干力量,局属各单位、科室要为宣传员的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支持。要适时召开兼职宣传员会议,专题分析、讨论、研究宣传工作,确定每个时期的宣传工作重点。要建立制度化的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原则上每年对宣传员进行一次业务培训,促进对外宣传队伍提高采写技能、掌握法规政策、掌控网上舆情、全面提高应急能力和处理水平。

四、明确对外宣传工作的目标任务

为切实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将对外宣传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内容,作为局属各单位、科室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主要考核项目为局属各单位、科室在各类媒体的投稿量、提供新闻线索数量以及处置媒体舆论监督的情况等。年底对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部门和兼职宣传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保质保量完成采编的新闻稿件任务

局属各单位、科室按照职责分工,围绕工作重点和特色亮点,及时撰写高质量的新闻宣传稿件,通过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局政策法规科每半年向各部门统计媒体用稿情况,年终集中确认成绩。其中,局属单位每年至少10件,机关科室每年至少5件,计分办法按照中、省级媒体刊物(含党报党刊)每件5分,市级媒体刊物每件1分,网站(不含本局网站)每件1分,开设专题微博并坚持长期2分。另为支持电视台“以案说法”专题节目,提供新闻线索的每件计1分,被节目采编播出的每件计2分。各部门目标任务见附件1。

(二)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合作

篇5

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通用型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L13DGL048)系列成果之一。

摘要:本文试图分析高技能人才评价的共性因子,探讨高技能人才评价的通则性,构建通用型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为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降低成本,促进高技能人才健康成长。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评价 共性因子 通则性

高技能人才既是一个行业的命题,又是一个全国性的命题。不管是经济“活跃”地区,还是“不活跃”地区,无论是“老工业基地”还是“新产业基地”都普遍存在高技能人才的问题。从经济角度讲,使用“通则性”解决社会问题,是政府解决大量同类社会问题“化繁入简”、“降低成本”的强劲务实需求,探讨高技能人才评价的通则性,有助于降低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成本,促进高技能人才健康成长。

一、高技能人才评价共性因子分析

高技能人才评价主要包括素质、知识和能力三个方面。素质、知识和能力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在评价过程中单独评价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只有将三者统一起来进行综合评价才能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从素质、知识和能力三个方面的综合角度,高技能人才评价的共性因子可分为10个方面:工作态度、工作纪律、工作计划、工作经验、工作效能、业务水平、安全生产、服务意识、学习创新,沟通合作。评价分值方面,每个因子按10分计算,总计100分。评价标准方面,每个因子都分为10分、8分、6分、4分、0分五个标准。评价组织方面,由班组、部门领导和分公司领导组成,分别对员工进行打分,这三部分人员的平均分就是员工的评价结果。

二、高技能人才评价共性因子的通用内容及标准设计

1.共性因子一:工作态度的通用内容及标准

10分标准的内容:严格认真地履行岗位职责,工作效果良好,工作中无差错。能做到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勇于承担工作责任,爱护工作设备、器具,文明生产,工作环境整洁有序。

8分标准的内容:服从工作分配,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不推卸责任,能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爱护工作设备、器具,工作环境较为整洁。

6分标准的内容:能较好地完成本职岗位工作,对交待的工作负责,各项工作错漏不超过1次且能够积极补救,对工作设备、器具能够维护,工作环境基本整洁。

4分标准的内容:具备岗位工作能力,但对交付的工作任务往往需要督促、跟进才能完成,工作主动性、文明生产方面尚有缺陷,缺乏责任感。

0分标准的内容:基本具备岗位工作能力,对工作敷衍了事,推卸责任,经常不能完成本职工作,工具器具乱堆放、不回收。

2.共性因子二:工作纪律的通用内容及标准

10分标准的内容:严格遵守工作规程、工作标准、工作规范及劳动纪律制度,敢于带头,率先垂范,做到令行禁止,杜绝作风漂浮及弄虚作假等现象。

8分标准的内容:自觉遵守工作规程、工作标准、工作规范及劳动纪律制度,出勤率100%,做事务实,争取时效,不拖延、不积压,不走过场,不出偏差。

6分标准的内容:有遵守工作规程、工作标准、工作规范意识,服从上级指挥,听从安排,服从管理,基本能遵守员工考勤和劳动纪律制度。

4分标准的内容:需要在管理者的提醒和要求下才能按照工作规程、工作标准、工作规范上岗操作,偶然发生串岗离岗、工作拖延现象,有迟到、早退现象。

0分标准的内容:工作中按工作规程、工作标准、工作规范操作的意识明显不够,劳动纪律较为散漫。工作不落实或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不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3.共性因子三:工作计划的通用内容及标准

10分标准的内容:工作安排考虑周到、细致,全局观念强,对所遇到的困难、问题经常富有预见性并能迅速解决。

8分标准的内容:工作安排认真负责,时间观念意识较强,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计划,较好地达成工作计划目标。

6分标准的内容:日常工作有一定的计划性,能自觉完成既定的工作计划,但缺乏灵活性。

4分标准的内容:工作计划有时尚欠周到,在有些问题的安排和处理上明显欠整体考虑,在落实计划方面尚存在一定的不足。

0分标准的内容:工作无计划性,基本上是能过一天算一天。

4.共性因子四:工作经验的通用内容及标准

10分标准的内容:对问题善于总结分析具备独立解决岗位难题和技术问题的能力,并能毫无保留地将工作经验传授给他人。

8分标准的内容:独立解决岗位难题和技术问题能力较好,但不擅长将自己的工作经验传授给他人。

6分标准的内容:在领导或同事的协助下,能及时解决工作问题。4分标准的内容:上进心明显不够,需在师傅指导下工作,进步也不明显,只能应付简单的工作,工作技能和经验需经过培训才能进一步增强。0分标准的内容:工作上对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工作经验缺乏,并无心学习。

5.共性因子五:工作效能的通用内容及标准

10分标准的内容:严格要求自己,工作量和工作质量处于领先地位成本节约意识强,并能及时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工作流程,不断超越自我。

8分标准的内容: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差错率极低,有产品成本核算和节约意识。

6分标准的内容:服从工作安排,工作质量较好,或偶尔会出现一些差错,有时也有成本核算和节约意识。

4分标准的内容:需要提醒、监督才能完成工作任务,工作质量不是很高,安全,效率意识不太强

0分标准的内容:工作中毫无质量、效率、陈本意识,并经常发生差错,屡次不改。

6.共性因子六:业务水平的通用内容及标准

10分标准的内容:系统掌握工作岗位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并了解相关岗位的其他知识和技能,平时进行理论和技术指导。观察、判断、推理能力强。

8分标准的内容:掌握本岗位工作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并熟练应用于工分标准的内容:基本了解本岗位工作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完成正常工作。

4分标准的内容:本岗位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尚有欠缺,需在别人指导下完成工作。

0分标准的内容:对本岗位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容易导致安全隐患,根本不能独立完成工作。

7.共性因子七:安全生产的通用内容及标准

10分标准的内容:安全生产意识强,严格按照生产规程作业,无安全事故发生,并能指导、督促他人遵守安全规程。

8分标准的内容:安全生产意识较好,能自觉按照安全生产规程作业,无安全事故发生。

6分标准的内容:有一定的安全生产意识,服从指挥,基本能按照安全生产规程作业,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4分标准的内容:安全生产意识尚有欠缺,有时不按安全生产规程作业,容易导致事故苗头和隐患。

0分标准的内容:安全生产意识较差,考核期内曾经发生过负有责任的安全事故。

8.共性因子八:服务意识的通用内容及标准

10分标准的内容:服务意识强,严格执行服务标准,使用文明语言,做到热情、周到、耐心、细致。君良好的沟通能力,主动热情解决客户问题。8分标准的内容: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及时受理客户需求,并即刻解决反馈,无投诉事故发生。

6分标准的内容:及时跟踪客户的需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为客户解决问题,态度平和无责任性投诉事故发生。

4分标准的内容:对客户提出的需求反应迟缓,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被动为客户服务或不能很好解决问题,偶尔造成投诉事故。

0分标准的内容:漠视客户正当权益,态度冷淡,对客户提出的需求没有响应,经常发生投诉事故。

9.共性因子九:学习创新的通用内容及标准

10分标准的内容:主动根据岗位工作需要不断学习钻研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并在实践中得以应用推广。勤于思考总结,有创新理念,能给所在单位、部门带来良好成效。

8分标准的内容:会根据岗位工作安排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知识,并与大家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改善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6分标准的内容: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才去学习。能及时反映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有时也能独立思考和钻研一些开拓创新的问题。

4分标准的内容:钻研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知识明显不够。遇到困难被动等待,没有改进建议,工作中基本墨守成规,创新意识较少。

0分标准的内容:似乎看到自我学习和进一步提高的行动。创新的事从来不会去想,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

10.共性因子十:沟通合作的通用内容及标准

10分标准的内容:具有良好沟通能力,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能虚心听取他人的各种合理化建议,工作中富有协作精神、资源整合能力,有良好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8分标准的内容:有一定沟通能力,能通过口头或书面有效地阐明看法,工作中能接受不同意见,有协作精神,能很好完成工作。

6分标准的内容:沟通能力尚可,能够清晰地传达信息,别人提出的要求也会给予帮助。

4分标准的内容:沟通能力尚有不足之处,表述重点不突出,与人合作也一般,只能完成简单的流程工作。

0分标准的内容:偏执独行,导致某项工作无法开展,缺乏工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通用型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保障机制

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应该是企业职业技能鉴定的常规形式,所以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对于调动广大企业职工钻研技术、提高技能水平的积极性,推动引导企业建立完善培训、考核与使用相结合并与待遇相联系激励机制,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人社厅发[2008]39号)

[2]杨永进.浅析人才评价的基本原理[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4)

[3]张庆,王光军.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研究[J].河北企业,2011(2)

篇6

关键词:中式烹饪 工作内容分析 描述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人类社会走向知识社会的进程中,基于技术进步及由此引起的世界性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组织的变化,职业教育如何面对挑战并如何发现挑战中所含的机遇,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成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为什么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能成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什么是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呢?双元制是德国社会的一种教育制度,是目前世界比较成功的职教办学模式之一。所谓双元制,是学校和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人才全过程的一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为加大技工院校改革力度,探索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现代技工教育新体系。2009年上半年,人社部正式启动了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2011年10月,人社部又启动了焊接加工等10个新专业课程改革工作。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一体化课程的呈现方式是模块化,不仅能满足技工院校学制教育需要,也能满足各类职业培训需求。

为了使技能型人才符合国家培养的标准,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制定至关重要。中式烹饪专业根据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规定的一体化课程规范编写了中式烹饪一体化课程标准。如下表所示。

表 一体化课程标准

那么,什么是一体化课程标准?它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加以描述?这都需要一体化课程编写的老师准确地把握。

一、一体化课程标准对“工作内容分析”的要求

课程标准是对一门科目课程结束后的学习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教学工作评价和考试考核的依据。 在上述表格“工作内容分析”中,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方式、工作要求的填写对于刚接触一体化课程编写的老师还把握不准确,为此笔者就中式烹饪一体化课程“工作内容分析”的填写加以探讨。

二、一体化课程标准中“工作内容分析”的描述

1.工作对象的描述

工作对象:它是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情景和工作过程中行动的内容,它不仅说明工作对象的事物本身,而且要说明在工作中要做的具体事情。

对工作对象的描述一般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进行。

学习领域的工作对象描述如下。

厨房工作人员接受工作任务,明确任务要求;按照任务要求查阅所需的资料,制订工作计划和确定工作方法;填写原料申领单,领取完成任务所需的原料;准备工作中所需的工具、用具等物品;按照任务要求对原料进行初步加工、原料切配、菜肴烹制、菜肴盛装等工作;保持各工位及环境的卫生;操作规范,动作准确;正确放置保管工具及剩余原料;正确处理垃圾;清理工作现场;填写工作记录。

2.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方式描述

工具、材料、设备与资料:指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的劳动工具和原材料,如刀具、菜墩、抹布、餐具等。设备与资料是除工具以外的较大型的工具用具,如炒炉、蒸箱、工作台等。以及在使用和保养这些设备时所需的辅助材料。

工作方法:包括学习层面、组织层面和技术层面的方法。工作方法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学生首先了解简单的工作方法,逐渐掌握复杂的工作方法。如学生在后厨首先掌握原料初加工的方法,然后逐渐再学习配菜、烹制等方法。

劳动组织方式:它不仅涉及岗位间的关系,还包括岗位内部的工作分配和相关责任。烹饪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每个员工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只有发挥团队和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完成任务。学生只有了解劳动组织方式,才可能了解整个生产或经营过程,才可能逐步建立全局意识、工作责任心和质量意识。

学习领域的工具、工作方法与劳动组织的描述如下。

工具、材料、设备与资料:刀具、灶具、菜墩、菜案、炒锅、炒炉、蒸箱和各种食用原材料、餐具等;设备使用说明书;保养及维修手册;安全操作规程。

工作方法:原料品质鉴定的方法;正确选用原料;正确加工原料;正确的配菜方法;正确的烹调方法;合理点缀菜肴;检验成品质量。

劳动组织方式:以班组为单位组成各个岗位工作;员工之间或岗位之间紧密配合;管理人员或师傅进行质量监督。

3.工作要求的描述

工作要求一般按工作对象的顺序提出,不仅有企业的,还有社会的和个人的,即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对工作过程和工作对象提出要求。

学习领域的工作要求描述如下。

能进行熟练的工作沟通;具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遵守劳动纪律;节约原材料,避免浪费;正确选择和使用原材料;正确加工原料,符合菜肴烹调需要;正确使用和保养维护用具、设备;防止发生劳动安全事故;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令;不随意扔垃圾,保护环境;菜点质量符合质量标准;具有开发和创新菜肴的能力;工作能力达到国家和行业职业资格标准。

在描述工作内容时,还要把握好工作的对象,工作对象确定正确了,将为后续的描述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7

一、从落实事权上切入

学校在建好理事会、建好管理层、订好章程的同时,落实学校用人、分配、内部管理和自我发展等自,承担责任、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法人实体。本着“能放则放,该放必放”和“责权利相一致”原则,赋予学校理事会和管理层自主开展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教改科研、自主招生等业务的权力。明确学校理事会是学校的决策、监督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国家有关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标准规范等以及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研究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拟定、修订章程;负责审定学校财务预决算及重大业务等重大决策事项并监督实施。明确学校管理层是理事会的执行机构,负责拟订并实施年度工作计划,依法自主履行日常业务管理、财务资产管理和工作人员管理等职责,定期向理事会报告工作。把中层以下管理人员和教师管治权下放给学校自主管理,同时赋予学校理事会开展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教改科研与自主招生的权力,减少了过多的行政干预和多头管理模式。

二、从落实财权上推进

鼓励学校适当拉大收入分配差距,建立与教职员工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在核定的工资总额内,学校自主制定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县财政局批准。绩效工资要适度向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成绩突出的工作人员倾斜,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学校的经费收支划拨实行改革,减少县教育部门审批环节,增加学校对公用经费的处置权,将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改由县财政直接划拨至学校的零余额帐户,由学校自行支配,方便学校购买教学设备和日常运作。

三、从落实人事权上突破

采取区别于以往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模式,充分落实理事会、管理层的人事管理自。赋予人事权,为学校人才管理工作“松绑”:①对中层及以下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聘任和管理;②在单位核定编制内100%由学校自主招聘;③对综合考核成绩连续两年在全校排位靠后的3%或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实施降级聘用;④对连续两年综合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实施解聘。放权前:学校在县教育局的监督下按程序选拔好中层管理人员人选上报县教育局,由局机关党委研究决定县教育局上报县人社局审批县教育局发文公布任命(约需5至6个月);放权后含公示时间也仅需20个工作日以内:学校管理层按有关程序提出拟任人选方案报理事会审议通过,由学校任命报县教育局备案。

篇8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收不抵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084-02

一、肥城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现状

肥城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启动于1994年4月,是山东省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较早的县级市之一。截至2012年底,肥城市参保机关事业单位共有235个,参保人员18 879人,参保率100%,离退休人员7 907人,社会发放率为100%。基金的征缴实行单基数征缴,统缴统拨的方式进行。目前在职人员缴费比例为39%,其中单位承担37%,个人承担2%,缴费基数为人社局审批的工资标准(不含住房补贴),在职参保人员与供养退休人员比例2.39∶1。2012年征缴养老保险基金25 006万元,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27 964万元,当年超支2 958万元,超支部分财政兜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收不抵支及其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肥城市已数次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综合分析出现收不抵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职参保人员与供养退休人员比例逐年降低。通过对2005―2012年八年间的在职参保人员和退休人员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从统计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在职参保人员与供养退休人员比例由2005年的3.75∶1降低到2012年的2.39∶1,逐年降低的趋势十分明显(见表1)。

2.在职人员缴费比例无法再提高。以前解决收不抵支都是依靠提高在职人员征缴比例填补支付差额,从2002年23%一直提高到2012年的39%,再加上医疗保险10%、工伤保险1%、失业保险3%,这几险的缴费比例已达53%,尤其对于部分效益差的自收自支和差额事业单位,已经无法承担,再提高比例的空间已基本没有(见下页表2)。

3.离退休人员待遇逐年提高。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有关政策方针,严格落实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为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自2000年实行了社会化发放,确保“一天不拖,一分不欠”,切实维护了广大离退休人员的权益。离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待遇由2005年的14 118元提高到2012年的35 366元。

4.扩面资源已经枯竭,缴费基数无浮动空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覆盖率已是100%,已经没有扩面资源。新增人员主要是按计划招考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由于受编制约束,人员十分有限。同时,征缴基数以人社局审批的档案工资为准,无浮动空间。

(二)缺乏统一政策和法规

当前,虽然国家出台了《社会保险法》,但是在贯彻落实上不到位。各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还只是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试行办法,真正由国家、省出台的专门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强制性法律、文件仍是空白,这就导致了各地出现了政策上的多样性、随意性、不配套性,使工作中遇到问题无所适从,从泰安市看,基本上一县一政策,一地一规定,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与事业发展要求差距较大。

(三)管理体制不统一,业务管理机制不健全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职能、资源整合等改革目标至今尚未实现。泰安市和有的县市区机关保险机构单列,而肥城市未曾单列,经办机构尚未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同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业务管理机制不健全,特别是控制机制、反馈机制、导向机制不够完善,管理基础不牢,管理手段不新。

(四)网络程序不适应

2010年4月,肥城机关养老保险从单独开发的网络应用程序并入“金保工程”核心平台二版程序后,实现了基金征缴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在网络程序上办结。但由于核心平台二版主要是针对企业养老保险设计的,有很多与机关保险业务不适应不配套的地方,影响了业务的办理。2012年4月份虽然升级核心平台三版程序,但运行中发现新程序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功能无法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

三、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组成。由此可见,应尽快以建立个人账户为核心,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适度增加个人、财政负担比例。同时提高统筹层次,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的省级或全国统筹,增强养老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二)创新管理机制,优化管理模式

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是管理主体,表现在社会保险管理上,主要是通过单位管理 “单位人”;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险管理的是“社会人”,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从而减轻参保单位的事务性负担。在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如果不创新管理体制,管理就会遇到体制,而且难以提升。要遵循“机构职责明确、权限分配适度、制约配合平衡、控制调度及时”的原则。形成 “服务、管理、监督”三级管理模式框架,将纵向分工的管理体制调整为横向分工的管理体制。原来纵向分工的管理体制,明显存在工作协调难和业务经办权限过于集中两个弊端,这对提高服务质量和职工综合素质不利。而横向分工的管理体制既互相配合,又互相制约,也能提高办事效率。

(三)完善相关政策

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提前到来,养老保险正面临严峻挑战,应尽早统一规划相关政策。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从目前日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来看,有部分条款已不符合工作实际,有的问题文件中未有相应规定,建议上级部门出台新的机关事业单位保险规定,应结合实际情况尽快完善相关政策,避免一地一策,有利于管理和人才流动。

篇9

一、我县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1、信息的缺乏,技术相对滞后。原因之一是小企业信息渠道不畅、质量不高。企业管理层对科技信息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原因之二是缺乏科技人才,不知从何处得到科技信息,也缺乏鉴别技术信息的能力。园区72家企业,员工三千多人,科技人才不足百分之七。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对科技创新信息的吸收和转化。原因之三是技术市场发育迟缓,缺乏对企业有针对性的有效实用技术。使小企业技术搜索和获取成本过高、过难。原因之四是科技创新信息渠道不够通畅。工信局、科技局、商务局、财政局、人社局以及开发区管委会等都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直接管理、服务部门。中小企业要从众多的部门中了解和掌握政府支持中小企业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 相关政策较为困难,各相关单位对企业服务有待加强。

2、融资难问题仍普遍存在。民间融资在企业融资中占有重要比重。调查显示,企业获得民间融资的主要方式按其获得资金的多少依次为“民间借贷”、“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民间票据融资”和“内部集资”。企业融资以短期、超短期融资为主。融资难问题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一是制约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在融资成本高企的背景下,企业融入资金规模受到严重制约,特别是对于长期融资更为慎重,从而对企业扩大再生产形成障碍。二是增大了企业生产经营负担。有时企业在销售收入大幅增长情况下,经营利润反而出现一定程度下降,很难将有限的财力投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

3、政策支持的力度不足。自金融危机以来,各级政府的扶持政策频密,然而,无论是担保基金、技改扶持亦或是各种补贴,大部分都被大、中型企业甚至是明星企业收入囊中。但是对于数量巨大的小微企业,专门的政策专注比较少,范围比较小。就我县而言申请成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只有欧通一家。

4、社会对中小企业的偏见。社会普遍对中小企业重视不够,然而许多成功经营的事例表明:小企业、小公司一样有生存的空间,一样有潜在的实力,能够做优做强并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二、推进我县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对策思考

1、优化人才培养与引进措施,完善人才社会保障体系

(1)从政府方面制定特别人才引进计划。①制定企业年度紧缺人才特别引进政策,完善人才引进配套措施。第一,建立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制定企业年度紧缺人才引进计划。由财政、科技创新专项基金、中小企业三方共同出资,建立人才引进专项基金。鼓励高新科技人才等作为兼职人员来企工作,对企业紧缺人才实施特别引进政策。第二,完善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稳定引进人才。 制定紧缺人才特别引进计划配套实施方案,该方案包括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学以及个人职称等问题的实施细则,同时在住房、职称评定、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优惠。②通过间接的人才引进战略,建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库。制定间接人才引进考核方案,考核入围的考生,一律进入中小企业人才库,先进入指定中小企业工作1-2年,工作期满,考核优秀的,可享受当年的特别人才引进计划的优惠政策。如参加当年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考,给予加分的政策照顾。如考核不合格,签订合同失效, 考生须重新择业。

(2)从企业方面发挥本土人才优势,服务中小企业。①鼓励本土人才供职于中小企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大型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人才到中小企业去工作或兼职,特别是到民营中小企业去工作 或自主创业。②实施科技特派员计划。结合省实施的科技特派员计划,建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专家咨询组,制定中小企业科技咨询以及科技创新指导的工作计划,定期开展企业科技创新指导与咨询工作,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进行诊断,以提高科技创新成功率。

(3)各科技创新有关部门打造开放优势平台,培养储备人才。借助各高校良好的办学条件,建立示范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中小企业 员工提供岗位、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培训;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人才储备,也可为全市有创业意愿的人员提供培训。

2、加快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建设,拓宽中小企业科技新融资渠道

(1)强化政策支持。设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制定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资助。借鉴银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的成功经验,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其他银行,进驻产业园区,建立以金融与科技两要素高度融合的一体化、专业化的渠道和平台。

(2)完善科技创新信用担保体系。①建立各类信用担保机构,提供融资担保服务。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注入,鼓励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和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为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提供贷款担保;通过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引导社会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②建立贷款担保补偿机制。建立中小企业 贷款担保补偿机制,对担保机构当年形成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损失,在追索程序终结后,给予适当补偿。

(3)选点试行“创新券”计划。在中小企业选点,发行“创新券”。具体由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新兴产业引导资金、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以及县区财政配套资金等转化  为“有价证券”即“创新券”,以无偿资助形式向企业发放,其中创新券的发放要求企业按不低于四分之一的比例进行资金配套,且创新券使用的有效期不超过2年,逾期不可兑现。

3、加快多层次的科技创新联盟,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1)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与高校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平台,借助高校的科研优势,建成一批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共同研制创新产品,实现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借助企业科协这个平台,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探索“人才培养前置化”模式,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项目考评办法,对产学研合作 项目进行考核,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纳入考核范围。

(2)充分借助现有孵化器的作用,不断强化孵化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投融资平台等为重点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高创新效率,打造创新集群。

(3)建立企业间的技术创新联盟。借助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平台 以优势产业为龙头,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积极构建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共性技术平台,形成中小企业间、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间的技术创新联盟;为集群内的各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发展、产品检测服务、加强集群内企业之间 的协作与互动。鼓励中小企业主动出击,积极寻找优势平台,与之建立合作研发机构,实施科技创新策略。

4、建立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实施科技创新奖励

(1)建立科技创新能力和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定期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经费使用情况及效率进行评价,制定奖励、补偿以及处罚措施,对于人为因素造成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失误的,除追回已投资经费外,还应对该企业进行相应的处罚,取消今后创新项目申报资格。制定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以创新能 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财务效益为定量评价指标。

(2)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建立科技创新的物资与精神激励措施。鼓励个人、高校、科研所和企业设立科技型公司、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对申报成功的,经认定,给予奖励和运营经费补贴,允许将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参与投资;鼓励创建新型研发机构和研发基地,对新开办的研 发机构和研发基地给予一定的开办经费补贴,对于技术创新联盟,给予研发经费补贴;对企业研发的新产品,经鉴定 后给予免税减免优惠政策;对于知识产权“零”突破企业首件发明专利给予个人奖励;通过股权方式,奖励科技型领 军人才和团队。

5、优化服务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

篇10

蓝领人才成长路径交流会暨“讲述蓝领人的故事”征文颁奖仪式举行

近日,唐山蓝领人才成长路径交流会暨“讲述蓝领人的故事”征文颁奖仪式在唐山劳动技师学院举行。本次征文活动一等奖获得者曾雪波根据亲身采访的唐山冀东集团日彰有限公司普通工人明宗福的事迹,讲述了一个农家孩子的职业梦想,感动了在座的每一个人。二等奖获得者陈欣以“中国梦,让蓝领大有作为”为主题给学生们讲述了他作为蓝领工人的职业感想,并指出面对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蓝领人必将有更大的建功立业空间,足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中式烹饪项目组举行课题开题复评会

日前,徐州技师学院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中式烹饪项目组举办第二批课题开题复评会,5位项目组成员对三个课题进行了复评。项目组针对第一次评审过程中专家组提出的修改意见,重新进行了研究和修改,使之更加完善,明确了建设目标,增强了可操作性。经过复议评审,专家组认为修改后申请复议的三个课题,对专业教师工作室的建设内涵、建设周期及建设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了研究的内容及结题成果,符合课题申报要求,一致同意予以立项。项目组还就该专业年轻教师如何通过生产性实习提高技能、彭祖养生宴的开发与推广、大师工作室新菜品的研发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

举行与吉林璞松花石文化公司合作办学签约仪式

近日,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与吉林璞松花石文化公司举行合作办学签约仪式。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院长苏安祥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对双方合作办学的成功签约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学院的松花石雕刻与鉴赏专业经过3年多的发展,虽然初具规模,但距离松花石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空间,相信通过学校和企业真诚合作,一定会创造松花石文化产业的新成就。

安徽芜湖技师学院

荣获“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称号

近日,安徽芜湖技师学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称号。安徽芜湖技师学院是国家重点技工院校,多年来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做好职业培训工作。

自2008年筹建职业能力培训中心以来,充分利用学院职业教育资源,走“基地化”培训道路,以“促进创业和提升技能”为培训目标,通过常年办班、短期培训、下乡服务等形式,面向企业在职职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下岗再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大力开展各种培训教育,扎实实施民生工程,共完成各类培训4.2万人次。先后荣获芜湖市工会促进就业援助行动农民工培训先进基地、芜湖市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安徽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工会农民工就业培训(实训)示范基地、安徽省首批家政定点培训机构、皖江人力资源培训及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立项、全国工会就业培训基地等荣誉。

云南技师学院

借助世行贷款之力 展生物工程系之彩

日前,云南技师学院世行贷款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群建设项目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两委员会的章程,明确了2013年工作计划。与会专家就生物工程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云南技师学院领导表示,要在世行项目的支持下,将生物工程系的办学理念、工作方针提升到一定高度,力争取得更大成绩,做到让学校、企业、家长和学生都满意。

淄博市技师学院

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佳绩

在第五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上,淄博市技师学院参赛选手牛欣获得全国数控车工学生高级组第五名,创山东省最好成绩,也刷新了淄博市参赛选手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的成绩记录。本次大赛竞赛内容分为理论、软件和实操三个部分,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按照人社部“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提升国内竞赛质量”的总体要求,大赛增加了世界技能大赛考试内容和相关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技能等内容,以参赛选手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注重加工精度,通过高精度检测仪器进行客观检测,使大赛更加开放和公正。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