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学笔记范文

时间:2023-08-18 17:51: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化学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化学笔记

篇1

为了努力创建文明和谐校园,丰富研究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会特举办每年一次的“一二·九”拔河比赛,为平时缺乏体育锻炼的研究生创造运动机会,同时借着一二·九运动爱国纪念日之机,进行弘扬爱国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希望通过此次拔河比赛可以增强我院研究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培养不怕吃苦、勇于拼搏、团队合作的各种优良品质。

一、活动名称

“一二·九”拔河比赛

二. 活动宗旨

团结拼搏、健康活力

三. 活动目的

为了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以组织比赛的形式为平时缺乏体育锻炼的研究生创造运动机会,提供展现集体风采的舞台,通过拔河比赛发扬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使学生们集合集体的力量,以提高我院研究生团体合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丰富研究生的校园生活,增强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同时提供展现个人、集体风采的舞台。促进同学之间的友好相处,使得校园气氛更加活跃,加强各届同学间的交流。

四. 活动对象

研究生

五. 活动时间、地点

2019年12月5日下午14点、六. 活动报名方式

由各班班长和文体委员确定本班参加人员,并于12月4日晚6点前将参赛人员名单发送至2524323582@qq.com

七. 主办单位

机械工程学院研究会

八.

参赛要求

1>

以班级为单位组成各参赛队伍

2>

每班总人数不少于20人,最多25人,女生总数不少于3人,具体人数以各班实际情况为主,保证两队男女人数相同。

3>

参赛队员必须是本学院研究生。

九.活动规则

1.报到:比赛开始前,各队领队必须到赛场登记台签到。参赛队伍按照比赛场次提前10分钟到场参加比赛,如有特殊情况请提前通知。开场后5分钟不到的队伍取消参赛资格。

2.队员人数的规定:

每班总人数不少于20人,最多25人,女生总数不少于3人。参加比赛的队员必须是本班学生,其余人员不得参加。

3、比赛方法:

1)比赛赛制为淘汰赛。

2)比赛分组及比赛首场的站位选择由各队领队抽签决定。

3)每队抽签分成组。每组比赛采用三局两胜积分制,每局后双方交换场地。当两局即可分出胜负时,比赛宣告结束。每组获胜者晋级。

4、比赛流程

1)首轮抽签有一个轮空签Q,剩余为A1、B1、C1、D1各两个,抽到字母相同的队伍两两比赛。

2)次轮抽签为首轮获胜的4个队伍以及首轮轮空的1个队伍进行抽签。一个轮空签Q,剩余为A2、B2.各两个,抽到字母相同的队伍进行比赛。抽过轮空签的队伍不得二次轮空。

3)第三轮为次轮获胜的两个队伍以及一个轮空的队伍进行抽签,一个轮空签Q,和A3两个,抽到轮空签的队伍直接晋级决赛,剩下两只队伍赢者晋级决赛,输者为季军。抽过轮空签的队伍不得二次轮空。

4)最后一轮为第三轮的胜者与第三轮的轮空签争夺冠军。

拔河比赛

参赛人员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第四轮

备注

2017-2019级全体研究生班级

A1vsA1

A2vsA2

A3vsA3

A4vsA4

抽过轮空签的队伍不得二次轮空。

B1vsB1

B2vsB2

Q3

C1vsC1

Q2

D1vsD1

Q1

5、比赛收尾

比赛结束后由院领导进行颁奖,并进行合影留念。

十、注意事项

1、赛前10分钟点名检录,三次点名不到的代表队视为自动弃权。

2、参赛人员不得冒名顶替,啦啦队员不准上场帮忙,一经发现取消该队所有成绩及参赛资格。

3、比赛前由各队伍领队抽签决定对阵。

4、必须听从裁判员的裁判及工作人员的指挥,遵守比赛纪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对违反比赛规则,又不听从劝阻的,判输。

5、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不得借助比赛规定以外的物体以至达到获胜的作弊和为,如一经发现将做出该队该局比赛自动认输处理。

6、比赛时由于双方都是用力拉,所以拔完后一场后不可立即松绳,以免造成对方队员受伤,各领队谨记,转告给各队员.

7、各队伍需努力完成比赛,不可有缩水现象.

8、获胜队伍完成一轮比赛后不得离开比赛现场,必须在比赛现场旁边等候工作人员做出下一轮的比赛安排。

9、比赛以裁判第一次吹哨为号发令表示比赛正式开始,当裁判吹第二次哨时表示比赛已有胜负,该局比赛结束。当完成第一局比赛时,双方交换比赛场地,进行第二局的比赛。

十一、比赛用品

两个口哨、一根粗绳、一个扬声器。由文体部、生活部及组宣部负责比赛用品及奖品现场布置。

裁判:一个主裁、两个边裁。研究生会各部门部长协同负责,赛前清点人数的时候由主裁判负责抽签,两位边裁监督;并维持现场秩序(维持秩序主要包括赛前清点双方上场人数,观众秩序安排3-4人)。

比赛结果登记员:由办公室负责登记成绩

篇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M's visu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management side―the design side― the production side―the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side" based on BIM.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he subsystems and the subsystems by using the system dynamics, and finds out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system as variables to construct the causal feedback diagram of the BIM-based industrial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 process system. Based on the causal feedback mechanism of system dynamic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reason tree of the model research system, provides the basis for designing and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process system based on BIM, and also play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of China 4.0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BIM;协同建造流程;系统动力学

Key words: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BIM;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 process;system dynamics

中图分类号:TU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8-0105-04

0 引言

随着建筑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化建造模式的不断发展,低碳、节能、高效、智慧的建造模式已经成为建筑业的发展趋势,而将BIM与建筑项目结合的协同建造流程将会促进我国建筑业产业转型升级。在建筑工业化中,设计方、构配件生产方、施工安装方与管理方四者的协同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建筑工业化的协同设计主要局限于设计或设计施工阶段,缺乏对建筑工业化背景下运用BIM技术实现设计、构部件生产、施工装配、管理四者的协同设计相关的研究[1]。而我们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发现通过设计方,构配件生产方,施工安装方、项目管理方四方的协同协作关系,能提高建设项目的的质量以及效率,同时能够达到环保,节约成本等要求[2]。通过系统动力学原理分析基于BIM的协同建造模型,整体地考虑系统,进而了解基于BIM的协同建造流程系统的组成及四个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关键影响因素,为基于BIM的协同建造流程系统的运行提供依据与保障。

1 协同建造流程架构

BIM允许建设不同参方以及拥有不同专业背景的项目各利益相关者在获得相应权限的基础上,获得关于项目最新、最精确的信息,从而协调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工作[3]。管理方、设计方、构配件生产方、装配施工方可以利用BIM技术可视化的功能对项目全过程进行实时跟踪、调控和优化。图1说明了基于BIM技g的信息化协同建造整体系统框架。整个系统由BIM的3D模型和“管理―设计―制造―施工”两大系统,5大部分组成,利用应用程序接口(API)实现数据管理与3D模型的无缝集成。构建基于BIM技术的“管理―设计―制造―施工”协同建造模型,最终获得由管理信息模型、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制造模型和施工装配模型四者整合在一起的协同建造系统模型。通过建立清晰的工作分解结构和明确的资源配置关系,将项目各方工作流程化、系统化,实现项目管理的协同效应、决策支持和实时控制,从而为项目管理方、设计方、生产制造方、施工方之间的协同管理和决策制定提供分析依据[4]。

2 协同建造流程分析

2.1 BIM与工业化建造模块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其以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数据为基础,建立相应的BIM数字化模型。BIM数字化模型及相应数据中心能为建设各方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工程项目信息,其对工程项目物理特性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在工业化建造模式下可以为建设方、设计方、构件生产方和施工装配方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并提供处理工程项目问题所需要的即时信息[5]。以BIM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能使通过现代化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工业化协同建造过程得到充分的实现,建设参与各方以BIM协同平台为沟通桥梁,解决建设各阶段信息断层问题,便于各方协同建造,消除信息传递孤岛,加强协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建造各阶段形成集成生产技术,实现建筑产品经济、环保、高效的目标[6]。

2.2 流程要素分析

相互联系且相互影响的元素构成各类系统。从初步研究来看,影响协同建造流程系统的因素多种多样。综合以往有关影响建筑工业化发展的研究和论述,根据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反馈机制,本文进行了简单的定性分析。选取关键要素,形成反馈回路模型。后经研究筛选最终确定了工程进度、工程成本、BIM协同中心支持、综合管理水平、劳动力需求等26个影响协同建造的关键要素,这些要素主要涵盖在管理子系统、设计子系y、生产子系统、施工安装子系统以及BIM的3D模型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的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基于BIM的工业化协同建造流程动力学系统。

2.3 协同建造流程因果回路图的建立

系统动力学将因果关系定义为元素之间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所构成的因果关系构成了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因果反馈图反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图通过反馈回路说明系统内各变量的因果关系及其变化,系统动力学即是透过系统中各反馈回路的动态因果关系来反映实际问题。因此,因果关系的分析是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的基础,它可以清楚地描述系统的动态运行及逻辑关系。本文研究的基于BIM的工业化协同建造流程系统各子系统因果关系图如图2-5所示。

3 协同建造动力学模型构造

3.1 建模的目的、边界和假设

3.1.1 建模的目的

协同建造系统是多因素的、非线性的、复杂的庞大系统,从初步研究来看,影响协同建造流程系统的因素多种多样,而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只有明确研究目标,才能根据研究目标确定系统的边界,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7]。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出影响协同建造流程系统的主要因素,发现基于BIM的工业化协同建造流程的运行机制。以期发现流程设计的缺陷和优势,为基于BIM的工业化协同建造的推广和实现提供有价值的可行性建议。

3.1.2 建模的边界

系统动力学通过系统内部的信息反馈机制研究问题,需要进行系统边界的划定。系统边界的划定就是根据研究目标确定需要进行研究的系统要素,去除不必研究的冗余要素。变量可以被分为三类,即内生和外生以及不考虑的变量,受系统内部结构影响而确定的变量是内生变量,内因决定了系统的行为。受系统外部环境影响而确定的变量是外生变量。而内因往往起决定性作用。因此选择合理的系统边界是系统动力学模型成功的关键[8]。

本文认为,基于BIM的工业化协同建造由管理子系统、建造设计子系统、生产子系统以及施工安装子系统四个部分组成。基于此,本文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文献,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从管理要素、设计要素、生产要素和施工安装四个方面出发确定了基于BIM的工业化协同建造流程系统的边界,并因此将系统细分为四个子系统,分别为管理子系统、设计子系统、生产子系统以及施工安装子系统。BIM协同中心支持是实现协同建造重要因素,是从宏观角度对协同建造流程系统进行研究,它的改变将会对协同建造流程效应的实现产生重大的影响。工程成本是影响实施协同建造流程系统的中观影响要素,它从劳动力需求、工艺水平、工程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四个方面为基于BIM的协同建造流程提供支撑作用。

3.1.3 建模的条件假设

模型的建立需要在一定的假设情况下,在建立模型时也必须考虑一些关键因素来确定协同建造流程系统结构。所以建模之前需要作一些适当的假设,可以避免由于对系统中一些复杂的、细节的描述不精确而造成系统模拟精确度降低的情况[9]。因此,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研究以及对实际系统的了解,提出了以下假设,并在此假设的基础上建立协同建造流程系统模型。

假设1:基于BIM的工业化协同建造流程系统的运行过程是一个连续平稳的、无跳跃无间断的过程。协同建造流程系统是相关要素按照一定规律组合的统一整体。本文研究的协同建造流程系统需是一个正常的系统,即它的发展和运行没有出现间断性跳跃性,是一个连续平稳运行的整体。

假设2:在整个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因为受外界影响导致系统无法继续运行的情况。在现实的环境中,基于BIM的工业化协同建造流程系统可能会因为遇到重大变故所以出现系统损坏或崩溃的情况,而本文研究的是协同建造流程系统在正常环境下的正常运行,故需要作此假设。

假设3:协同建造系统的效应可以用流程时间、流程成本、流程质量以及流程协同能力等指标来判定。

3.2 协同建造流程系统流图构建

因果关系图只能定性地描述协同建造流程系统的结构,而不能分析不同变量的性质对该系统的影响。而系统流图根据变量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可将变量分为状态变量、速率变量、辅助变量以及常量等[10]。在考虑变量的可计算性和现实性的基础上,通过基于BIM的协同建造流程系统总体因果关系图构建了基于BIM的协同建造流程的系统流程图,如图6所示。

3.3 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

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以通过分析影响变量的原因树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在Vensim PLE软件中,选中“管理水平”变量,然后单击工具条上的“Causes Tree”按钮,可以得到其原因树,如图7所示。其余变量同上可得。

由图7可知,BIM协同协同中心的支持以及工程成本是管理子系统中影响管理水平的的主要因素,BIM协同中心依托BIM的信息化、可视化等特点加强与设计、生产和施工安b子系统的信息交换,提高管理水平;而工程的资金投入影响项目的技术、资源及劳动力从而影响项目的管理。

BIM协同中心的支持是影响设计变更的主要因素,BIM协同中心支持通过支持BIM信息平台的运行减少设计变更,降低错漏碰缺的概率。因此,对BIM的有效应用是运行基于BIM的协同建造流程系统的关键因素。

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是多元化的,BIM进度跟踪、劳动力需求、工程复杂程度、物资需求以及生产效率都是决定工程进度的直接原因,在生产子系统中,BIM协同中心通过与设计子系统、施工安装子系统的信息共享与效果反馈,提高生产的有效率,加快工程进度,生产构配件效率越高,协同合作越流畅,工程进度越快。

由图10可知,在施工安装子系统中,工程的质量由工艺水平和疲劳状态直接决定,BIM协同中心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工艺水平同时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工程强度提高造成人员和仪器的疲劳降低工程质量。

通过上文对管理子系统中的管理水平、设计子系统的设计变更、生产子系统的工程进度以及施工安装子系统的工程质量的分析,绘制各变量的原因树,研究影响流程系统的重要因素。得出基于BIM的工业化协同建造流程设计应以各子系统内部的变量影响为起点,以子系统为基础,再分析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建立流程,最大化发挥BIM的优势,并提高管理水平,减少设计变更,加快工程进度以及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各子系统运行的流畅为前提,同时提高基于BIM的工业化协同建造流程的运行效率。

4 结语

本文通过系统动力学对协同建造流程系统建立模型,通过分析系统变量的逻辑关系绘制因果关系图,依据系统动力学的反馈机制研究问题,建立模型分析各子系统重要变量的原因树并得出结论。通过系统化的流程设计,研究子系统变量,提高子系统运行效率,再以各子系统的流程运行为基础,建立基于BIM的“管理―设计―生产―施工安装”的协同建造流程,使工程项目执行过程更规范化、程序化、协同化。能够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工业化建造模式的效率,并大幅节约成本。基于BIM的工业化协同建造流程克服了传统建造流程的缺陷,打破原有界面重新组织建造过程,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多阶段集成化协同建造,致力于实现低碳、节能、高效、智慧的建造模式。

参考文献:

[1]温创新,孙军,谭鹏,等.PC预制件生产线信息化的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08):59-60.

[2]樊骅.信息化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住宅产业,2015(08):61-66.

[3]邓斌.建筑工业化背景下的精益建造流程管理[D].华侨大学,2014.

[4]王章礼.基于协同思想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

[5]叶明.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两大核心问题[J].建筑,2014(05):28.

[6]冯长辉.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本理论和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10.

[7]赵代英.宏观安全生产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仿真及预警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

[8]常金贵.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建设项目工期控制模型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7(1):147-154.

篇3

对于教学模式的改变,处于“引导者”的教师,其教学理念方式及专业能力应在第一时间进行调整并胜任.学生要获取工程化的知识,教师必须具备扎实丰富的理论知识.在CDIO模式下,为教师重新定位为“教师+工程师”,教师的角色从传统意义的“讲授者”转变为以项目制作的课程学习的引导者、设计者[4].高校专业型教师,大部分缺少企业实践的经验,很难将学生训练到CDIO要求的内容,因此,教师工程能力的提高,任务艰巨而重大,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加强对CDIO工程教育理念培训的认识,通过开展CDIO的会议培训、专题报告、引进相关图书及各类资源等,加深教师对CDIO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通过制订CDIO教育改革系列文件及教学模版,包括各项能力指标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项目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项目教学计划、项目案例设计等,组织进行设计、研讨、论证,逐步引导、推广,逐步提高教师对CDIO教育模式和理念的适应.(2)有计划有步骤派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建立科研项目合作伙伴关系,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3)采取“引进来”的教育方式.学校可以从企业中引进具有专业所需的高级工程师实施实践教学,建立“企业兼职”教师库;聘请具有企业实践经验和授课能力的企业高级工程师对学院教师进行培训,建立一支具有较强的企业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

2实践过程环节贯穿CDIO教学体系主线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按照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实务技能知识,这三大块知识是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素质化学生的主线和主要任务.基于CDIO理念,结合各校专业特点,设置多种提高学生专业化素质的课程,实现学生工程能力学习和训练,是基础理论实践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此外,要适当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教研改革等.在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过程中,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不同知识块的实习基地,比如,模型制作实习基地、家具实习基地、电子产品实习基地、交通产品实习基地等;积极组织进行在企业实践实习,并争取企业实际项目进行实训,通过真实的企业环境、实训项目,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职业素养;毕业设计实践环节也慢慢和社会实践项目接轨,便于学生更好的走出去.

3CDIO教育模式下学生主体能力构建

CDIO理念下能力评估包括基础能力、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四个部分.基础能力阶段,强调个人能力的培养;综合能力阶段,强调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应用能力阶段,则强调过程与系统的构建能力;而在创新能力阶段中,更注重强调创新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5][6].不同能力阶段有不同的对象特征和需求与之相对应,如基础层,由于还没有进行学习和实践培训,对象为大一年级学生,其CDIO能力是无法估量的;在综合层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提高,可以开展相对简单项目的实践学习,但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监督;在应用层级,对象一般为三年级学生,各种专业能力、独立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大大提升,能够独立参与基于项目的学习过程;处于创新级的学生已经能够胜任各种项目,包括企业或社会实践中的项目,并能够根据实践需求发现自己的欠缺点进行自发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设计能力.我们的教学应依据学生主体的成熟度来调节实践教学体系的细节计划.结合本校工业设计专业及课程的实施,构建CDIO教育模式下学生的主体能力特征及需求图(如图1).

4多层次、立体式手段在具体教学中的渗透

4.1结合学科大赛进行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教学是CDIO模式的核心,“竞赛+教学”是近几年在艺术类、设计类教学中出现的新的实践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各种设计大赛,“以赛促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其优点是可以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掌握知识,训练专业能力,围绕“竞赛———教学———能力”关系模型,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为终极目标,建立学科竞赛的一系列相关细则,如竞赛与学分、物质奖励、奖学金等以及奖惩制度,确保“竞赛+教学”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4.2各种实践教学安排应合理、完整,既要有综合性强的训练项目,也要有面向各专业课程的基本层面的教学训练实践项目;PBL、LBL、项目式、典型产品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模式应分层次开展,逐层递进.因此,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培养应用型”为终极目标,包括《三大构成》、《造型基础》、《表现技法》为专业基础,《模型技术》、产品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为基础实践,辅以相关企业参观、大学生创新计划科研项目介入等环节,构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5CDIO教育模式下配套评价体系的构建

良好的培养模式必须具有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能对实践教学环节中设计的各种能力进行有效评价.故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细致易于操作的评价机制,要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良性运行.对于工业设计专业CDIO教学模式的评价,其中,学生的评价体系包括课程学习评价、实验学习评价、实习评价、企业实习评价及教师工作评价,其中要将教师的授课评价细则一一添加在学生评价体系中,实现学生对教师相关环节的一个评价,这样才能多方位多角度的实施CDIO教学模式体系“.分数定天下”的评价理念和模式早已跟不上需求,须探索一套更为有效的评价模式,须考虑下面几点:(1)不仅注重课程“教”学形式效果,更强调课程教“学”成效评价,对学生的考核要点包括基础基础、专业设计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构建创新能力.(2)面向过程评价,应涵盖所有的环节.以对教师评价为例,要考查课程教师的课前准备(如教案、教学大纲、教学笔记、讲稿、教学日历、电子PPT等)和课下业余指导(如作业评改、实践指导等),以及对教师个性化教学能力的评估,包括在课堂讲授中研究性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获取与能力构建的能力等.以本校工业设计专业为例,分别制定了基础教学模式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学科竞赛、校企合作、毕业设计等各部分的评价列表,以此来评估实践教学体系效果,表1为CDIO配套评价体系表简表,在后续的实践中根据实际环节进行添加完善.

6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