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范文

时间:2023-08-18 17:51: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篇1

摘 要 经济学有关社会资本的研究主要关注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现有研究忽视了对社会资本问题在经济学研究中兴起背景的考察,缺乏对相关文献系统和深入的梳理。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经济发展 经济学

虽然理论界对社会资本的概念和类型尚未形成共识,但是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了理论界的认可:在宏观层面,较高的社会资本存量对促进宏观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并有助于解决集体行动问题和提高贫困地区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在微观层面,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投资和收益存在相关联系,此外可以通过降低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促进金融的发展。同时,社会资本也存在定义模糊和难以测度的理论困境,其非均衡分布还可能造成资源垄断和市场分割,而缺乏普遍性的信任还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一、对经济增长解释的完善

经济学对于“资本”的理解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对于经济增长的解释同样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古典经济学将有形的物质资本当作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强调资本积累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使得经济增长理论进一步完善。人们开始认识到,以教育、培训、健康、迁徙等形式表现出来的,附着在劳动者身上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在束缚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政策上,即为什么不同国家积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速度不同。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技术知识和组织知识的巨大进步还需要依赖有利于资本积累和市场交易的制度。

二、社会资本与贫困问题

除了关注社会资本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多学者还将研究焦点集中到贫困问题上。现有文献关于社会资本在解决贫困问题中作用的论述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家庭层面和社区(组织)层面。家庭层面的社会资本主要表现为家庭的社会网络,家庭通过它拥有的社会网络来获取资源,从而影响就业、家庭福利和贫困的改善。

社会资本在解决贫困问题上的作用受到了学者的关注,构建贫困者的社会资本网络、增加贫困者的社会资本存量已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反贫困治理的目标。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社会资本提供了一种组织信息共享、合作以及集体决策的非正式制度框架,对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缓解贫困起着明显的作用。

三、社会资本的理论困境和非均衡分布

社会资本作为一个分析概念和理论模型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兴趣,而且在理论建构和经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理论发展的困境。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Arrow 就建议放弃社会资本这个概念,他认为社会资本理论的三个重要概念:信任、规则和网络都不是新东西,博弈论中的“声誉理论”早已涉及,在他看来,社会资本概念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测度性和定义的模糊性。此外,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Solow 也认为,讨论社会资本与经济运作的关系是难解、复杂的,“社会资本”概念完全可以代之以“行为模式”一词。在肯定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时,也有学者注意到了社会资本的非均衡分布问题。国外学者首次提出了“消极的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将社会资本的消极因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圈内信任导致的封闭性和排他性;第二是对团体内个人成员形成限制;第三就是社会资本具有负外部性,黑手党家族、集团和青少年犯罪集团就是例证。正因为社会资本的非均衡分布,很多学者认为它可能为腐败、裙带关系和寻租行为提供基础,而在经济领域还可能造成资源的垄断和市场的分割。

四、结语

社会资本理论将社会网络、共同规范和信任等非正式制度纳入经济学分析框架,进一步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思路,为解释经济发展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经济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很多研究具有开创性的理论意义。作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一种新的研究范式,社会资本理论的学术价值正日益凸显,然而在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中,相关基本理论问题值得加以关注。

首先,要明确社会资本的不同表现层次。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社会资本存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微观层面主要指个体通过社会网络所调动的资源,中观层面主要指社会资本特定网络和组织的结构及其特征,宏观层面则涉及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等的影响。现有研究对于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存在争议,很大程度是因为忽视了社会资本的这种多层次性特征。

其次,在同一分析层面上,要深化对社会资本测度的研究。虽然社会资本被确信对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理论的说服力有待实证研究的支持。社会资本的测度问题一直是研究中的难点,这需要进一步提炼整合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并建立相关指标体系,通过实证研究揭示社会资本影响经济政治发展的内在机制。

从研究的现实立足点看,社会资本理论在中国问题的研究中富有价值。中国传统社会向来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强大的家族制度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正是构成中国传统社会资本的要素之一。这种微观和中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团体内部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在短期内降低了市场交易的成本;然而从长远看,它强化了团体的排他性,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消极作用。

因此,中国社会当前亟需构建的是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如社会信用体系的保障、公民参与网络的建立和公民社会的发展等。在社会资本的培育中,既要立足基于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念,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法律、正式规则和组织结构的制度功效,政府在社会资本的投资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理论;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2

一、低碳经济理论的中心话题

作为一个语词,“经济”含有多种意义。“低碳经济”中的“经济”是指以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为根本内容的社会活动。这里的“低碳”是指这类社会活动的特定目的和由其目的所决定的其主体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以及由它们所造成的其主体活动的过程形态和结果形态而言,其中观念性的主体目的是所有其它因素的根本,这个目的就是这类社会活动所要获致的参与其活动的人群体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互相统一的结果。故低碳经济应被理解为以谋求人群体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达到互相统一为本质特征的一种经济形态,而低碳经济理论本质上就是关于一定范围①内的人群体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互相协同的经济理论。

一般地说,经济理论所涉及的对象包括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两个基本方面,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根本的方面,人与人的关系是从属的方面,即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究竟结成何种形式的关系,是取决于他们所要应对的自然环境的现实状况和与之相应的他们应对自然环境的现实能力。低碳经济的概念及理论所处的特定语境是全球化时代人类所要应对的自然环境的现实状况呈现出日趋恶化的势态,以至于使人类面临可能失去其永续发展的根本条件的危险,并且造成这种严峻的现实状态的主因之一是由于长期以来人类的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过度依赖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而导致温室气体过多排放于自然环境。故低碳经济理论的研究很自然地要从探讨下述现实问题着手:为什么长期以来人类的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过度依赖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

人类的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必须依赖于一定能源的消耗,其依赖于何种能源取决于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其所需能源的技术手段的性质。长期以来人类的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之所以过度依赖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其直接原因在于:自从人类发明了获取此类能源的技术手段以来,人类除了不断地改进或更新其技术手段以达到更经济、更便捷、更高效地获取此类能源的目的,至今尚未发明或发展出比这些技术手段能更加经济、更加便捷、更加高效地获取足可替代此类能源来满足人类现有的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所需的另类能源(如风力能源、水力能源之类)的新技术手段。因此,假定这种新技术手段能被及时地创造出来并成功地应用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话,人类对高碳能源的依赖程度必将大为降低并降低到能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的程度,从而低碳经济就将变成现实。但是,恰恰是这个假定的条件在一定时期内还只是一种抽象的可能性,而不是一种现实的可能性。如果它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性,即它在现实中有了充分的根据并且具备了从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关于低碳经济的全部问题就不过是在于人类有否意愿采取行动来促成其由可能向现实转化,从而低碳经济问题在本质上就可以被归结为关于人类应当选择何种经济形态的文化价值取向问题,这样,低碳经济理论也就不成其为一种经济理论,而只是一种文化理论了。

低碳经济理论是研究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体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何以达致其互相协同的复杂性经济问题的经济理论,这种经济理论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作为其立论的客观依据,这个历史条件就是:获取诸如风力能源、水力能源之类的绿色能源(或曰清洁能源)的新技术手段尚未成熟到至少人类可以兼用绿色能源和高碳能源来满足其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求从而使高碳能源的消耗足以达到环保标准的程度。正是这个历史条件,使得获取绿色能源的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完善成了该历史条件下的时代最为紧迫的需要,低碳经济理论在价值上恰恰是应合了这个特殊的时代需要。正是该理论的这种价值特性,决定了其理论理所当然要把获取绿色能源的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完善作为达成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体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互相协同的条件,从而关于获取绿色能源的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完善,就势必成为低碳经济理论的中心话题。

二、低碳经济理论的学科归属

获取绿色能源的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完善是属于科技范畴的主体活动过程,具体地开展这种科技活动,是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的事儿;具体地研究这种科技活动,为这种活动提供科学理论、技术发明和工程设计,是该领域的科学家、技术专家和工程专家的任务。低碳经济理论并不直接研究这种科技活动,而是研究这种科技活动所赖以开展的经济条件——包括生产条件、分配条件、流通条件和消费条件,即研究在怎样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流通关系和消费关系中这种科技活动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以及怎样合理地构建这些经济关系的体系等问题。如果把这些经济关系理解为从事这种科技活动的科技工作者群体内部的社会关系,则低碳经济理论就是属于科学社会学范畴;如果把这些经济关系理解为从事这种科技活动的科技工作者群体所在的国家的社会关系,则低碳经济理论就是属于政治经济学范畴;如果把这些经济关系理解为从事这种科技活动的科技工作者群体所在的世界的社会关系,则低碳经济理论就是属于世界经济学范畴。这就是说,低碳经济理论可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来开展其研究:科学社会学范畴的低碳经济理论是在微观层次上进行研究,政治经济学范畴的低碳经济理论是在中观层次上进行研究,世界经济学范畴是在宏观层次上进行研究。这三个层次的研究也可以被看作是分别研究上述三个不同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对获取绿色能源的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完善这一特定科技活动的不同影响,从而把这些研究一并纳入科技经济学范畴。

三、低碳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

为现实低碳经济目标而进行的国别性经济关系的调整,须以全球性经济关系的调整为条件,只有在一种新的合于低碳经济目标要求的国际经济体系或全球经济体系中,合乎同样要求的国别经济体系的建立才是可能的,因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经济体系是母系统,国别经济体系是子系统,其子系统不能不从属于其母系统;科学共同体内部为现实低碳经济目标所要做出的经济关系的调整,则有待于国别性经济关系的相应调整,因为迄今为止尚未形成全球性的科学共同体,只有从属于本国或本地区而为本国或本地区利益服务的科学共同体。因此,尽管可以在多种层次上来开展低碳经济理论研究,但是应该看到,这些不同层次的研究具有内在关联,而不是彼此孤立的,而且从其整体来看,低碳经济理论研究应具有全球视野,首先从世界经济学高度来研究具有何种结构的国际经济体系才有利于推动世界各国为获取绿色能源的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完善而竞相努力以及构建这种国际经济体系的条件、途径和方式方法。其它层次的研究必须以此作为基础,否则难以有成效。

应该看到,低碳经济的概念及理论所处的特定语境是全球化时代人类所要应对的自然环境的现实状况呈现出日趋恶化的势态,其影响是全球性的,其原因也是全球性因素而非局部性因素。为什么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其理论问世已久并早已得到世界公认②,而到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时与会者在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责任共担”问题上却并未达成具有实质意义的共识?其本质原因不在意识领域,认识领域,而是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当今世界经济体系是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集团所控制和起主导作用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这样的经济体系中,不要说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利益冲突,就是西方列强之间以及非西方国家之间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利益冲突,这些利益冲突归根到底是由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这种统治全世界的生产方式使人类从自然界中所获取的物质财富在全球范围内都必须按资本的有无和所拥有的资本的大小来进行分配,由此必然导致人类之间无资本的无产者与有资本的有产者的矛盾和有产者之间及国家之间小资本的拥有者与大资本的拥有者的矛盾,只要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变,这些矛盾就将永远存在并且不可调和,除非无产者和小资本的拥有者甘愿接受这种“按资分配”的原则。但是,在什么条件下,无产者和小资本的拥有者才会甘愿接受这种“按资分配”的原则呢?其条件应该是有产者和大资本的拥有者甘愿接受“按资担责”的原则。当今世界经济体系的根本缺陷就在于:这个体系只有“按资分配”的资本权利原则,而没有“按资担责”的资本责任原则。不以资本责任作为条件的资本权利就是资本霸权。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所实行的“按资分配”的资本权利原则,正是不以“按资担责”的资本责任原则作为条件的资本霸权原则。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体系的主导力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集团依靠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在世界上肆行其霸权主义,正是为维护这种资本霸权原则。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种种利益冲突归根到底是由于资本权利与资本责任的分离造成的,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集团在世界上所肆行的霸权主义则是造成资本权利与资本责任的分离的政治根源。只要这个世界还存在霸权主义,就不可能建立起资本权利与资本责任互相统一和协调的世界经济体系;而只要世界经济体系中资本权利与资本责任仍然是互相分离的,即只有“按资分配”的资本权利原则,而没有“按资担责”的资本责任原则作为它的补充,可持续发展就永远只是一个空洞的理念,而不可能转变为全人类的共同行动,从而低碳经济也只能是一个美妙的幻想,而不可能变成美好的现实。低碳经济是不可能在一国范围内实现的。

要而言之,低碳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就是资本权利与资本责任相统一的原则。

注释:

篇3

论文摘要: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突出功能。学校人力资源是学校资源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主体,是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教无定法”,管理也无定法,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开发、配置、使用、评价诸环节。即一是对学校人力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合理使用,二是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发展。指的是学校高层管理者运用科学方法,发现、发展和充分利用教职工的士气和创造力,以提高教育、教学、科研和经营管理效率、效果和利益的活动。如何选人、育人、用人和留人,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随着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众多教师充实到了高校教学、管理、科研第一线。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其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已成为摆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前面的一个重要课题。

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突出功能。学校人力资源是学校资源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主体,是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作为社会资源一部分,也表现出了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知识性。知识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其他资源的配置都将以知识为核心,学校人力资源特别是教师资源,不只是具有一般劳动(工作)能力的人,而是知识的拥有者,传播者和主宰者,是知识资本的使用者以及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他们是社会人力资源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智力性。想象思维能力是学校人力资源的动力,学校人力资源的工作能力和创造精神随年龄而增长,到老年期会逐渐衰退,表现出一定的生物周期性。三是教育性。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源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发展提高的主要途径。学校人力资源即教职工的责任和功能就是教育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资源。四是育人性。它是学校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人力资源的重要标志。学校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知识经济的全面到来,使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严峻挑战。人力资源的创新管理纳入了创新的日程。“教无定法”,管理也无定法,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开发、配置、使用、评价诸环节。即一是对学校人力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合理使用,二是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发展。指的是学校高层管理者运用科学方法,发现、发展和充分利用教职工的士气和创造力,以提高教育、教学、科研和经营管理效率、效果和利益的活动。如何选人、育人、用人和留人,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非理性管理理念

1、一切管理坚持人本管理,体现人的价值与尊严,做到人文关怀,发扬人文精神,就能使事业兴旺发达,政通人和,人民自由、全面发展。学校管理作为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有着其特殊性,但它也是一种用人治事的活动,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必须与时俱进,与时展的要求相一致。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课程理念的贯彻落实,学校原有管理模式与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因此,探索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自觉地创新热情,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树立“以人为本”的治校方略,显得尤为必要。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和教师投入的多少。教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主导者,在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都发挥主导作用,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健康发展的高素质的学生,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应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认为:人的积极性的激发主要在于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个基本方面的正确处理。所谓保健因素主要指工作环境,包括各项政策、条件、福利等由此可见创设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是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措施。良好的工作环境的创设,首先在于培育一种真诚而和谐的人际关系,热烈而有序的工作气氛。在真诚而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工作,人们就有一种安全感,无需谨小慎微,惶惶然唯恐被人抓住小辫子。这样工作起来就心情愉快,热情高涨,工作效率就高。学校的工作气氛应当是热烈的,热烈显示出有生气活力,但不能太紧张,太呆板。要有序,有序就是要有节奏,要宽松愉悦,有弹性,有自由度。教学工作不能光看时间几何,更要看用心多少。

2、重视精神激励。在教育体制创新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重在激励。制度约束只是基本要求,激励人才是最高要求。约束机制拉不开教师发展的档次,而激励机制更能发挥人的全部潜力,人的需要既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因此激励也应有精神激励。在校本管理中,马斯洛等人的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除了经济的获取外,有着不同的需要水平,他们追求社会交往、自我实现以及发展的机会。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在物质待遇得到基本保障之后,更看重的是精神激励。精神激励有目标激励、信任激励、肯定激励。目标包括群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群体目标是一个群体所在成员在某个时期统一的价值取向,是凝聚人心的基础。个人目标对完美的需求,是个体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信任激励,信任是相互的,领导对群众信任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对人只有诚恳、诚心、诚意,才能有对人的信任。肯定激励,要肯定教师的劳动,特别要肯定教师的工作成绩,使做出成绩的教师得到受人尊敬、受人爱戴的地位。

学校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管理的“非理性管理”。使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个主体都能各得其所,根据各自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获得相应的收益,无疑直接决定和影晌着经济运行的质量、规模和效率。

二、采用合理的教师工资机制和薪酬制度

1、工资机制最重要的作用和最基本的功能是促进劳动者之间展开就业竞争,并通过竞争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生产劳动技能,在工资机制调节劳动力流动的情况下,科学文化素质高、劳动能力强的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比素质差的劳动者的工资水平高,这样有利于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掌握专业技术,从而大大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脑力劳动就是多倍的体力劳动,教师人才资源的劳动就是多倍脑力劳动的总和。学校人力资源的核心是专任教师队伍,教师人力资源是人才资源,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是一笔最可观的人才资源。知识经济格局的形成,使知识和知识性劳动正在取代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教师人才资源理应得到可观的劳动报酬。由于当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教育财政面临着困难的境地,教师劳动报酬的地区性不平衡表现得异常突出,教师劳动报酬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在教师劳动报酬方面改革和运行,如实行年薪制、结构工资制,从某种程度上讲,提高了教师的经济报酬,教师劳动报酬也体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知识型企业、学校的分配模式将由职务工资向能力工资转变。公司的财富增值,不仅仅取决于管理领导者的领导才能,而且越来越取决于雇员的智慧。同样的道理,教师人才资源是学校同样的道理,教师人才资源是学校的核心资源,是学校和效益的拥有者,保持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型雇员与其他人员应有的差距,即使因工龄、年龄等原因在职务上处于同一层次的雇员,所担负职务的大小并非获高薪的理由,更关键的是雇员所负职责的能力和所作的贡献。“岗位靠竞争,报酬靠业绩,重能力,重水平,重表现”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政策。教师人才资源是学校的核心资源,是学校和效益的拥有者,是保持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对外具有竞争性,对内具有公平性,对个体具有激励性。然而,当前不少高校采取的仍然是“消极薪酬政策”,不重视对教师的激励,绩效薪酬所占份额过小,甚至根本没有。这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尤其不利。以在某高校工作近两年的一青年教师薪酬构成为例,其在该校的全部收入由两部分构成,工资及岗位津贴,没有课时津贴、科研津贴等,绩效薪酬缺失。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实发工资在近两年的时间里自然增加了几百元之外,岗位津贴没有任何变化。据了解,虽然该教师所在的某高校去年进行了岗位津贴的调整,虽然该青年教师工作很卖力,一边上课,一边搞科研,还同时担负沉重的学生管理工作,但岗位津贴一年不到5000元的标准丝毫未变。

不考虑工作绩效的薪酬发放办法非常不利于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调动。绩效薪酬的核心是教师薪酬水平随个人、团队绩效的变化而变化。在这种制度下,高校据以付酬的是教师通过努力实现的对学校有价值的产出、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与学校相匹配的文化和价值观以及有利于实现学校战略目标的行为。因此,绩效薪酬与岗位薪酬有着不同的侧重点。相对而言,岗位薪酬提供基本保障,而绩效薪酬则重在激励。当教师绩效能够得到公正评价并获得相应报酬时,教师对于公平感和成就感的心理需求就可以同时得到满足。

三、遵循教师人才成长的规律和基础建设

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学科从国外引进洪堡学者,重点专业设立博士点等等,都充分显示了学校对教师人才成长的重点培养。

1.衡量人力资源素质高低的标准,不仅是掌握知识的技能和数量而且包括对社会的认识力、分析力和理解力的综合水平。教师人力资源的特殊性是教师人力资源成长的指导思想。个人或单位应从思想上重视学习和培训,从资金上保证学习和培训,从制度上促进学习和培训的实施,要切实树立起育人是用人的基础。人才的本质是创造,创造不是凭空出现的,创造动机是打开创造能源的闸门,需细心的培养。在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中,要鼓励人才的创造性,要改造不利于人才成长的“社会土壤”。创造情境是一种心理状态,进入这种状态后,创造性就会持续高涨。人的才能的发展度与其付出有效劳动以及未成年时期所打下的基础的要求,即必须勤奋。在依据自己最佳才能、选准成材目标前提下,需要过滤信息,集中精力,目标始终如一。只有专注某一专业,才能作出成绩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我国加入w丁0,为我们设立了与世界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操作平台”。如何操作这个“平台”,对学校教师资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增强和转变。对学校人力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他们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多。

2、人力资源,有的学者称之为“人力资本”,它是一种活的资源,具有可开发性,所以成为经济活动中,也是办学中的一种最宝贵的要素。目前学校已形成的制度:第一,全员聘用制。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工作人员(本科以上学历,博士除外),均登广告(校园网、招聘会)公开招聘,进行初步考核合格后,经双方同意,签订正式聘用合同,合同期2-3年不等(试用期半年至一年),可以续聘。合同中详细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工作任务与待遇,以及辞聘解聘的条款。

第二,目标责任制。学校每年都有明确的总目标。围绕总目标,对招生、教务、学生、总务等处室都有分项责任目标和公共目标,各处室对每个工作人员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职责,对教师的工作量、教学效果也有明确的规定。第三,考核评比制。考核评比制。将上述目标量化,如规定教师每周讲授若干学时,重复课学时数要乘以一个系数。对于难以量化的内容,则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考核,也可召开工作对象座谈会的方法考核。每学期结合期中教学检查,由学生对教师的讲授质量进行评教。统考课的成绩实质上也是考核教师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考核情况,实施奖励,任课教师每学期评一次教学优秀奖、优秀教师奖和精品课奖,并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功竞赛。

此外,还特别注意进行感情投资,如教师节慰问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春节给教师拜年,开师生联欢晚会、师生运动会等,这些都加深了学校与教师、学生相互间的感情,形成和谐融洽、积极上进的氛围。教师的工作在本质上并不是靠规章、程序的制约进行的,并不是依赖什么样的指令,规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而是主要依靠他们自己的认识、觉悟和能力,依靠他们的事业心、使命感以及由此而产生对工作目标和自身修养目标的执着追求的热情,以至最终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思想、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篇4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课程优化建设 原则 总体思路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优化建设的意义

西方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审定的财经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门学科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学科。是对资本主义运行的基础――市场机制的经验性总结,虽然从本质上说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但其中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对于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我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西方经济学课程优化建设,对提高经济学教学质量,推动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优化建设的内容

1、西方经济学优化建设的原则

(1)科学化、系统化原则。任何一门课程的设置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既要充分体现社会需求,又要遵循课程设计的规律,从理论到实践,同时还要考虑到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要求,课程优化建设,不仅要遵循课程内容的系统化,还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综合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分发挥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作用,体现知识的连续性和层次性。

(2)适应社会需求,彰显商业伦理。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新旧体制交替阶段最容易出现道德缺失。目前,在商业领域出现的部分企业“见利忘义”、“急功近利”等现象就反映了这一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行为更加频繁,也就更加迫切的需要对未来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商业伦理教育。商业伦理教育可以贯穿于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分析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利润最大化相统一问题,探讨企业如何“义利并举”、“取才有道”;引导学生思考公平竞争的问题;在商业活动中企业经营者应奉行交易自由与诚实守信原则的教育,可以贯穿于各个章节的学习中,因为作为西方经济学根基的市场经济本身就建立在自由交易的基础上,诚实守信更是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保障。

(3)坚持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为主,前沿性理论为辅的原则。前沿性理论是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突破和发展,如果不向学生重点介绍经济学基本理论,那么前沿性理论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不向学生介绍前沿性理论,那么学生无法了解经济学的研究动态,教师也无法实施研究性教学。因此,应坚持经济学基本理论为主,前沿性理论为辅的原则。

2、西方经济学课程优化建设

(1)基本思路。首先,在思想上明确,“西方经济学”在不同程度上构成许多经济学科和课程的理论基础,是经济类专业的公共必修基础课,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为了给其他学科和课程的研究学习铺设道路,必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对当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经济类的专业课程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使学生能分析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知识,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并为将来更好地从事经济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其次,西方经济学的特点在于其内容抽象、广泛,又有较强的逻辑性、条理性和系统性,因此,必须根据课程的特点和难点,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上,从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准确定位,有所侧重,突出针对性。正确处理理论知识讲授与现实问题分析的关系。使理论讲授的系统性与现实问题有针对性的很好的结合起来,运用理论来分析现实问题,通过现实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来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把握。对课程理论讲授的内容要精选精讲,务求精而不求多,抓住重点,讲清讲透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把握西方经济学框架体系,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分析方法、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除注重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外,尤其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环境氛围,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个目标,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丰富理论、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训练能力的重要过程,使他们成为教育、教学活动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篇5

 

《微观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高等院校非经济类专业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人才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详尽了解,并能运用一些数学方法和模型,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但在微观经济理论中数学知识运用频繁,许多经济理论的得出,都是用高等数学的知识证明和推导,对数学知识掌握一般且缺乏应用能力的学生来说,感到很抽象、深奥、难懂,使很多学生普遍感到经济学难学。因此,在讲解微观经济理论中如何恰当运用数学分析方法,增强其具体应用价值,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微观经济学的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变晦涩为通俗,变苦学为乐学,对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改革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认识微观经济学课程中的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方法是现代经济学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经济学科学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在经济学分析中应用数学分析有助于清晰地表达思想,使论证富有逻辑性,避免曲解、混乱。但并非所有的经济问题都能用数学分析解释和解决,数学方法只是一种工具,在现实经济领域中,有不少现象很难用数学模型来解释和说明。因此,我们应对微观经济学中的数学分析持正确态度,经济学数学化与拒绝数学分析都是错误的。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数学方法在各章讲授中的使用量和难易程度。对于能较好地说明经济理论且实际应用价值较强的数学知识部分可重点强化,详细讲解推导过程及举实例讨论应用;对一般性理论可考虑简要说明,适当删减,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中数学应用方法的一般思路

 

1、以应用知识为导向,坚持基础性、前沿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分析方法与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能力。因此经济学知识在最大程度上应以职业应用知识为导向。在微观经济学讲授过程中的基础性是指要把基本理论的内容、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讲述清楚,从总体上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前沿性,就是在坚持基础性的同时,及时将微观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国内外经济前沿问题引入课堂,这样既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和激活课程的经典内容,又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实践应用性是指并不需要学生精通数学,而以应用为导向,并采用问题场景的方式展开叙述。每一章的数学分析过程都与某个具体问题如何运用及其对决策制定等出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演示和互动轻松掌握各种数学分析方法。如利用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中的供需原理以及弹性理论说明我国燃油税开征对燃油价格、社会福利的影响。通过数学分析方法证明燃油税开征确实短期内会抬高油价,抑制需求,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构建节约型社会,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以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如案例讨论教学法及开展课外辅助教学等,鼓励学生参加课题研究、公开等。

 

2、全面推行多媒体教学,提高演示效果。使用多媒体和其他课辅软件教学,借助动画和数据图表能直观地向学生阐述有关经济变量的关系,当堂演示计算和推导过程,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

 

三、构筑微观经济学数学应用方法教学改革的教学体系

 

1、课程设置的改革。根据经济类专业与非经济类专业的不同,分层次设置经济学课程,应有普及与提高之分。非经济类专业主修初级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用比较通俗、直观的方法,讲述基本概念,介绍基本理论;而经济类专业主修中级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仅深度、难度有很大变化,而且引入较严谨的数学分析方法;侧重工商管理类的专业可继续选修高级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课程,前提是学生必须具备较好的高等数学基础。

 

2、教材建设的更新。现有的微观经济学教材对于许多学生而言,无论从理解阅读上抑或习题练习上都存在一定难度。应根据学生可接受及实际需要的程度,进行教材的改革与更新,使其更适合中国理论与实践的要求,也有利于西方经济学在我国的流行、普及与深化。

 

3、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若真正能把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透彻地传授给学生,还特别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外语基础及世界历史知识等,为此任课教师需进一步学习或进修。

 

4、加强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科学决策;宏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行规律;计量经济学研究经济运行中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这3门核心课程构成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因此,对于经济类专业,应适当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可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掌握数学工具的运用。

篇6

 

纵观我国,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和定型。我们现在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与此相应,“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学者提出的概念、分析范式和理论观点逐渐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学术话语权不断提升。

 

与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发展阶段不相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话语体系建设存在滞后问题,中国学术思想和学术范式的影响力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一是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分析主要是在西方经济学的框架内进行的,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尚没有形成比较系统和稳定的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蕴含着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完全可以形成科学、规范的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话语体系,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话语体系要植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丰厚土壤,系统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发展经验。马克思认为,经济学研究应当“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快速经济发展是20世纪下半期以来的世界重大事件,基于中国经验,完全可以提出新的分析概念和框架,并将其上升到经济学理论的高度,形成新的经济学和经济政策思维。

 

第二,系统提炼、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形成基本理论命题。从经济学领域看,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理论创新主要是提出了四个重大理论,它们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内核。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无论是传统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主流经济学,都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能相容。但中国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够很好地融合起来,并发挥好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新的体制优势。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二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十五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两个‘毫不动摇’”、“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等论述,实现了所有制理论的一系列重要突破,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

 

三是科学发展理论。经典作家提出了未来新社会中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界之间的协调等经济发展方面的基本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经济发展目的、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发展道路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经济发展思想具有普遍理论价值。四是对外开放理论。在马克思所构想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中,世界市场以及资源的国际配置和利益的国际分配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们提出建立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全球化条件下参与经济合作和竞争的理论和政策思想,使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到国际经济体系之中。

 

第三,形成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假设。思想、认识是通过概念、范畴和理论假设来凝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要有自己的概念、范畴、逻辑体系和基本理论假设,这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重要范畴的形成有以下三种途径。一是对政治经济学中重要范畴的内涵进行丰富和发展,如劳动、剩余价值、资本等,经过丰富和发展,它们完全可以用来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是基于实践的发展提出新范畴,或对已使用范畴进行规范化和科学化,如产权、混合所有制经济、共同富裕等,这些范畴的内涵日趋清晰,对现实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三是从西方经济学中借鉴一些概念范畴,这些范畴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除了形成一系列的核心范畴外,还要提出一系列的重要理论假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骨架。这就需要把一些理论突破和重要理论共识上升为理论假说。诸如计划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效政府、共同富裕等等,都可以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假设。

 

第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话语体系需要借鉴西方现代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西方现代经济学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分析范式和理论观点,有些是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完全可以借鉴和利用。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在中国同样会起作用。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要讲国际社会能够听懂的“普通话”,也需要借鉴西方现代经济学中的科学范畴和分析范式。

篇7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卫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庞大,涉及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务管理、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基础理论知识在卫生领域内的应用,课程考查非常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国内外的卫生领域实际本文由收集整理情况,要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门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卫生经济学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目前,我国正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新医改三年,改革进入深水区,很多深层次的矛盾体现出来。目前我国新医改的现实情况,给卫生经济学教学带来了影响。

1 新医改对卫生经济学教学的影响

(1)大量新医改实践为卫生经济学教学提供了教学素材。新医改实施以来,各地积极探索改革路径,卫生改革案例频现。这些做法为卫生经济学教学提供了大量案例,利于学生理解基础理论知识。虽然目前很难对改革进行评价,但利于学生直观感受,启发思考。

(2)新医改案例对学生的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医改实施以来,卫生政策的频率前所未有,改革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甚至不同地区改革的思路大相径庭。这些纷繁复杂的现状需要学生有很强的深入分析能力,分析改革措施的原因和动机,才能真正应用好卫生经济学基础理论。

(3)新医改给卫生经济学基础理论理解带来了挑战。卫生经济学从国外传入,目前很多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国外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各国的卫生状况、卫生改革差别很大,国外的基础理论在中国的应用范围受到局限,需要根据中国现实的需要研究实际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课本的基本理论知识时,由于学习背景不同,结合我国实际会对基础理论产生一些疑问,更需要在教学中分析差异,让学生能力理解并更好应用基础理论。

2 卫生经济学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采取口述加板书或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和观点。这种方式理论性强,易于教师系统讲授,但结合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调查,存在一定缺陷。

(1)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卫生经济学分析建立在其他学科庞大的理论系统上,学生对以前的知识掌握不牢固或有遗忘,学习效果差异很大。在教学中,教师不得不花费很多时间在理论知识的介绍上。这种纯理论的讲解抽象乏味,课程知识点非常多,学生更多扮演接受知识的角色,没有深入思考、主动研究,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彻,影响他们利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思考。卫生经济学理论知识点多,单一的老师讲授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气氛非常沉闷,学生觉得学习过程很乏味,无法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卫生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利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单一教学模式下,学生不能理解学习的目的和以往学科的差别,不愿意深入思考。

(3)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卫生系统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学生综合各方面因素深入分析。在缺乏自身思考的情况下,学生面对案例,找不到分析的思路,缺乏系统归纳、综合思考的能力,大部分无法处理案例中提出的问题,达不到卫生经济学教学目的。

3 改进卫生经济学教学方法

卫生经济学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我国正在大力进行卫生系统改革,为卫生经济学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素材,更要求学生学习时积极思考,因此,教学方式需要随时改进,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为主。

3.1 培养学习兴趣

在校大学生与卫生系统接触较少,对卫生经济学的知识点缺乏兴趣。上课之前,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学习卫生经济学的意义,学生反感简单的说教学习意义。在开始学习知识点前,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件或案例切入,例如社会广泛关注的医患矛盾、食品安全、药价高等事件,吸引学生,并简单用卫生经济学原理分析一下,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觉到卫生经济学的作用,利于他们明确今后学习的方向和目的。

3.2 案例教学,启发思考

卫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需要和实际相结合,特别是卫生系统的运行状况结合讲授,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全面回顾、系统思考所学过的理论知识。

老师将报刊、杂志、网络中的热点事件和问题整理修改成为课堂素材,设计课堂案例讨论、设计案例问题,让学生按小组在课下准备,收集资料,整理观点,课堂上各抒己见,课堂上讨论观点冲突更能产生思考的火花,同时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3.3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目前高校都建立了较好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减少单一文字表述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往以文字板书和教师讲授的单一模式,对学生的刺激点不够,在多媒体课件中引入声音、视频等效果,促进学生提高课堂注意力。多媒体课件的信息量可以远远多于教师板书,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给以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大量的信息。

本科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与社会接触太少,卫生系统的一些现状离他们日常生活较远,不能体会和理解一些具体问题,多媒体课件可以向学生展示卫生领域中的现实状况,让他们有直观感受。

3.4 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思考

在分析卫生领域的具体问题时,会有很多相关因素的影响,政策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利益集团的诉求,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是学生往往会想得比较简单,倾向于简单分辨是非,因此,引导学生分角色思考可以抽丝剥茧,让学生对问题分析得更深刻,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在课堂上交流观点,产生思辨,更利于学生理解和认识卫生经济学基本理论。这种换位思考,更让学生明白了问题分析和政策设计的难度,不再单纯提出一些“大、空”的建议和观点。

篇8

论文摘要:信息经济实践活动的发展要求建立信息经济学, 而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经济学, 就要对信息经济学进行研究分析。 

 

 

一、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和发展前景 

 

信息经济学可以同时作三种理解:信息的经济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关系的研究。信息的经济研究可以囊括信息的费用与效用、价值与使用价值、信息资源的分配与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经济评价等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可以囊括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信息经济规模及其确定、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信息基础设施经济问题、国民经济信息化等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研究则可以囊括非信息对称条件下市场参加者的经济关系、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信息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信息学与经济学交叉结合等研究。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许多问题需要信息经济学去参与研究,并从中提高信息经济学的水平和加快信息经济学发展。信息经济学是一门新型的经济学科,它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体现信息经济的发展,最能充分反映经济活动中信息及其交流的特征。 

 

二、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信息经济学研究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马费成教授认为,信息经济学是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乌家培认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的信息问题。陈禹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总之,学者们对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是围绕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及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展开的。 

 

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任何一门学科, 由于其研究领域中的矛盾特殊性所规定, 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 并按照自己所研究的对象来建立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要学习、研究信息经济学, 不了解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知道信息经济学围绕什么内容来研究,不清楚信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和地位,就不可能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就会降低研究效率,甚至会影响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在基本理论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经济的涵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学科体系、学科地位、学科性质以及其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2、信息资源的研究。 

如果说物质资源是“第一资源”, 那么信息资源可称为“第二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逐渐变革,信息资源完全可能成为“第一资源”。如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好,不仅物质资源能充分发挥作用,信息资源本身也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信息资源的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资源的涵义、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征,信息资源提高经济决策水平、提高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及配置的机制,作为信息资源主体的信息产品的性质、生产过程、生产方式, 信息生产力的相关内容。 

3、信息市场的研究。 

信息市场是作为信息形态独立存在的商品,在流通领域传递交流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流动方式,也是信息商品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或交流,使之扩散、应用、渗透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在信息市场中我们主要研究信息市场形成的历史及其作用,信息市场的基本类型与功能,信息市场的基本特点及其运行机制,信息市场的价格水平极其运动变化规律。 

4、信息产业的研究。 

信息产业被认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信息产业的研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这部分主要研究信息产业涵义、分类、产生过程与发展,信息产业的特征、作用,信息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信息产业结构的涵义、形态、演进的特点和规律,信息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基本思路和调节方式, 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规模以及与信息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等。 

5、信息化的研究。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什么是信息化,乌家培认为,信息化是信息活动( 包括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等) 的规模相对扩大及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相对增大的过程,它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信息化一定要成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信息化的直接作用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可见,研究信息化的意义重大。 

6、信息系统的研究。 

信息系统按信息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经济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等。而经济信息系统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他任何信息系统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经济信息系统的帮助。信息系统的研究主要也是侧重于经济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国家、地区、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任务,信息系统的费用与效益的比较,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和评价方法,信息系统的运行、反馈、控制、监督等有关理论。 

 

参考文献 

篇9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西方经济学》课程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是进一步学习经济管理类专业后续课程的基础。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报关与国际货运、管理学等专业均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作为上述各专业的基础课开设。然而,在大部分高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授课中,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依托一本教材,以课堂教授为主,学生参与课堂远远不够。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存在三个弊端:一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过多。教学地位以教师为主,教师讲的过多,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过少,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谈不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教学质量不高,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二是以课堂为中心,与现实社会脱节。教师偏重于理论知识点的讲解和说明,缺乏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学生学习了很多理论问题但无法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更无法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以考试为中心,忽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的目标导向型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满足于书本内容的学习,

使得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为了考试通过而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为此,如何教授好这门课程,使学生在掌握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经济学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兴趣引导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方经济学》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研究方法多样,逻辑性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教学。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既有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又有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既有宏观经济的整体分析,又有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研究;既有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和教训,又有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总结;研究方法上既有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又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还有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这样庞大的内容体系和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对《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课程,数学分析方法在经济学课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是《西方经济学》课程有别于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经济学中数学的运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运用数学公式来推导、论证经济理论,在辅助其他教学方法的情况下,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难度不大。二是编制数学模型,计算、验证经济学理论或进行经济预测,学生普遍难以理解和掌握。这种定量分析虽然能使经济学更能应用于实际,使分析结果更加科学,但在学生数学基础普遍偏差的情况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数学分析方法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上层建筑,西方经济学企图为其经济基础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在意识形态上,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加强对该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第二,总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并把经验提升为理论,以便改善其运行,甚至在必要时为拯救其存在提供政策建议。因此,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又是资本主义的经验总结。如何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内容

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重要途径。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重要环节。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授课中,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依托一本教材,以课堂教授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必须加以改革。

(一)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过多的现状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缺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学习。能否学好西方经济学,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很大关系。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非常熟悉且敏感的课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大家各抒己见,在辩论中明白是非曲直,使学生了解一些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不仅有利于他们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研究、借鉴西方的一些有益的做法。

(二)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与社会脱节的现状

教师偏重于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导致学生不能将所学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很多问题的结论要求学生必须牢牢掌握,但如果不讲方法,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大量实例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例如,在讲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时,需要学生记住: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动;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呈反方向变化。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知识点,可以通过引用大量的富有弹性和缺乏弹性的商品例子,通过对这些商品价格改变后总收益变化的分析,加上几何模型作图说明问题,实例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使学生熟练掌握价格弹性和总收益的关系。

(三)改变以考试为中心,忽略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的现状

这种以教师教替代学生学的单向式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满足于记忆授课内容,使得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为了考试而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也就无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有的学生考核方式下,学习成绩的好坏占很大的比重,很多学生将通过学校的考试作为唯一的学习目标,也有很多老师将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这就脱离了教育的根本。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不在于教会了学生多少个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而是在于教会学生对经济现象的深入认识和了解,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没有学习能力的提高,单纯是知识点的熟练记忆,对学生而言没有太多的实际价值,对老师而言是教育的失败。

三、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财经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前提和基础。随着《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深入发展,其课程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深入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一)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较难理解理论要点,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改变单纯理论教学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案例分析的比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使基本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变枯燥的理论为生动的实践分析,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供求定理的讲授过程中,运用谷贱伤农的实例分析说明供给变化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变化的影响;在支持价格的讲授过程中,运用最低工资法的实例分析说明支持价格政策的应用;在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分析中,结合农产品市场的特征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不存在的原因。通过实际例证的分析,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

(二)教师主导和学生导向相结合

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授课中,一直坚持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在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现状,坚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发表自己的认识和主张,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和思考,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以往大大提高。

(三)学生考核方式的改革

篇10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高校;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宏观经济学是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是经管类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和一些大型企业用人招聘的选考内容。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经济实际结合紧密的课程,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预测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了解与自身生存发展相关的就业、收入及消费等问题。尽管本科阶段的初级宏观经济学涉及的数学知识不是太复杂,但理论的抽象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还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将抽象的理论与现实中的实际经济问题联系到一起,不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经济学思维的建立,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降。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侧重于理论的传授,学生主动参与较少,对于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与应用型转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不相适应。因此,有必要改革完善现有的教学内容、方式,使学生通过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明确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借鉴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材内容侧重理论阐述,缺少本土案例引入

目前,涉及向应用型转型的高校主要是地方普通高校,这些高校本科阶段所开设的宏观经济学课程一般采用国内学者编著的教材,其中采用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为教材的高校居多[1]。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介绍了宏观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涉及的数学知识不多,叙述清晰,比较符合国内本科生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理论的抽象,内容间逻辑较为严密,同时又缺乏案例的引入,形式呆板,学生学习起来还是感觉有些困难,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而且,这本教材对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涉及较少,理论更新较慢。

1.2课时少,难以安排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方普通高校由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宏观经济学授课时数基本上都是48学时左右[2],有少数高校的授课时数甚至更少。即使是48学时也仅能保证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点传授的需要,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环节,如结合学生所阅读的经典案例资料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实际进行讨论分析等。如果授课时数少于48学时,那么教师连讲授基本理论和知识点的时间都不够,更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较为抽象,学生自学困难,而如果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都没有掌握,当然也不可能有运用理论去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而且,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难以做到将所学经济学理论融汇贯通以及运用所学理论理解分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及实施效果、观察分析生活中遇到的经济现象等,进而偏离培养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理解、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的目标。

1.3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较少

宏观经济学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制成PPT课件,在教学中,按照预先安排的教学进度,通过口头表述的方式逐章逐节地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与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相对应的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考核方式的单一,基本是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片面地以提高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为目的,而学生学习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在这样以提高“期末考试成绩”为“教与学”的终极目标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积极性不高,虽然偶尔以课堂提问等方式与学生开展交流,但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的参与也是被动的,缺乏积极主动的课堂参与。机械的学习方式、枯燥的学习氛围导致学生主动深入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不高,难以做到学以致用。此外,尽管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中有学生评教这一环节,但是普遍存在着“重评价、轻反馈”现象。

2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

2.1完善教学材料的选择,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下,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达到的目标是“理论知识够用,应用技能得到提高”,因此,要选择好教学材料。目前,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比较适合作为地方普通高校本科生的宏观经济学入门教材。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对授课内容的侧重点做适当调整,如可以略讲存在理论缺陷的IS—LM模型,同时,在借鉴国外学者初级宏观经济学教材,比如在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增加宏观经济学前沿理论中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重大进展内容。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抽象的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引入鲜活的经济学案例。国外学者所著的宏观经济学教材案例虽然丰富,但这些案例几乎都是以欧美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宏观经济实践为背景而撰写的,如脱离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去剖析这些案例,难以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真切的、直观的认识,因而好的案例当然来自我国改革开发30多年来的经济实践。为收集这些本土化教学案例,应该组建高水平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团队,定期开展关于宏观经济学本土化案例建设的教研活动,集思广益,集团队之力构建本土化的宏观经济学案例库。

2.2保证理论教学质量的同时,引入多样化的课外实践

为了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点较为系统、完整的传授给学生,建议地方普通高校本科宏观经济学的授课时数不能少于48学时。与此同时,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要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以自愿组合的方式形成课外实践小组,然后,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布置一些经济专题或将收集到的案例背景资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查阅相关资料展开调研,在小组成员间进行充分讨论后,每个课外实践小组形成一份专题研究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还可以安排学生课后观看如“央视财经评论”等财经类节目,或邀请知名学者来校讲座。为保证学生课外实践效果,提高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的积极性,教师要对学生提交的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结果及时审阅,并在课堂上点评和总结。

2.3探索多样化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课堂参与

教学方法创新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多年的宏观经济学本科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教师只单一地以讲授加偶尔穿插提问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而忽视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那么即使教师竭尽全力做到将理论知识讲解得清晰透彻,大部分学生也表示能够听懂,但由于理论的枯燥和抽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然不高,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系统教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探索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专题分析法等多样化课堂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首先是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以学生能够感知的经济现象和生活实际为素材,通过“开端引趣”“图片引趣”“新闻引趣”“视频引趣”等方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探讨现实问题,进而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其次是问题式教学方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4]。教师理论知识的传授要围绕这条线索展开,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兴趣。如在讲授“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两章内容之前,可引入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和“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对外贸易”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个问题,学生首先了解GDP的核算方法,再通过乘数原理了解“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对外贸易”对GDP总量的影响,进而能初步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促进经济发展,必须要扩大居民消费支出、企业和居民的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以及产品的出口。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思维方式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是案例教学法及专题分析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典型案例及经济专题的剖析,让学生尝试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或专题研究报告,再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点评和总结达到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目的。

2.4完善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教学效果评价是检测和反映教师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也是评价应用型转型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和关键。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主要有学生评价、院系评价、教学管理部门评价以及考试评价等。由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直接体验者,其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能给教师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教学管理部门应将学生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此外,授课教师也应在课堂教学中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亲自了解学生的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此外,要改变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将学生在课内的学习态度及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的成果及表现量化为学生期末总评成绩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陈银娥,王毓槐.《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来自课堂外的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07-108.

[2]朱文蔚,李清泉.《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基于地方高校特点的几点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4):132-134.

[3]刘宏霞,谢宗棠.《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基于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学实践[J].甘肃科技,2015(5):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