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活动范文

时间:2023-08-18 17:50: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活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活动

篇1

高中语文活动课是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突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拓展语文教学空间,充分开发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活动主题与形式来自主地完成学习活动,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指导、管理并评价的教学形态。学者们关于这一概念的界定大同小异。袁锦川在《关于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设计的研究》一文中提出:“高中语文活动课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专题性和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从中可以看出,高中语文活动课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性与实践性,能够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谢辉在《高中语文活动课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文中指出:“语文活动课程是指语文教学活动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参加的,以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内在需求和认知规律为基础的,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基础为目的的,以课堂为中心,课内外互动互补的,有序有效的主体实践活动。”这一概括又说明了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开设活动课的意义之深刻,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强调了活动课要以课堂为中心,注重课内与课外的互补与互动,这就对组织活动课的教师在专业层面与技术层面提出了要求,即不仅要善于利用课外的教学资源,而且要将其自然而高效地融入到课内教学之中。谢辉在文中还创造性地将其主体实践活动分为外显形式与内隐形式两种,外显形式“主要是听、说、读、写、思、做等言语实践,即智力活动;其内隐形式,主要是情感、意志、品行等身心体验和人格雕塑,即非智力活动”。高中语文活动课正是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推进高中语文教学形式的全面开展与教学目标实现。

二、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实施意义

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具体实施能够活跃语文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语言文本之间的交流,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从而推进语文课的课堂形态的进化,实现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中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学者们都指出,高中语文活动课正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课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它可以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在语文素养和探究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谢辉也明确肯定高中语文活动课在这方面的重要意义,在《高中语文活动课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指出,“语文活动课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得到运用”。同时语文活动课程打破了常规的教室限制,可以将教学空间拓展到大自然和社会之中,那么“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中,学生走进大自然及深入社会,加深对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的体验,也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提升其精神生活,改进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另外,史慧芳在《高中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初探》中也在指出在组织活动课过程中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之后,总结了高中语文活动课开展的深远意义,文中陈述:“活动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由于高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强,进行活动课的教学能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促进学生今后的学习实践性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可见高中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未来语文课发展的重要教学形式,能够促进语文教学的现代化。黄卫华便在《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方法浅谈》中强调:“开展语文开放式的活动课教学,是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三、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实施建议

关于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具体实施建议,学者们研究的较多,包括依托于一节比较成功的高中语文活动课,来阐释语文活动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具体步骤等,总结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遵循的原则。例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要注重学生间的差异,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要注重活动课的研究性,还要保证教师的认真指导和有效管理,等等。许多学者对于活动课组织的策略进行了探究,提出了贴合实际的重要实施意见。黄卫华在《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方法浅谈》中提到:“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项目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普及。在课堂教学上,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教师在活动课上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所以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开展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重点要放在研究性学习的培养上。活动课不能一味地追求气氛的活跃而忽略了高中阶段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拔高。此外,王春梅在《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策略探析》中点出“:真正重视每次活动总结,提升活动质量。”从中可以看出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最后进行的活动总结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将活动的效果更好地激发出来,延伸这次活动课对学生语文素养和各方面能力的影响。史慧芳在《高中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初探》中也强调:“在活动课结束后,教师应对课堂教学进行评分和反馈,可以评出最佳表现者以鼓励学生。”这也是对语文活动课的评价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史慧芳还在文中创设性地指出:“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及分任务时应注意学生的个人水平和个体差异,将能力强与能力弱的学生均衡分配,并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安排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在语文活动课中,教师往往不能全面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就不能够使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并能够有所收获。针对这种不均衡性问题的存在,我们应该在活动准备时就尽量地解决,如分组时让每组的实力均衡,每组的组员搭配平衡,使每小组的任务多样化等。

四、整体展望

篇2

【关键词】 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改革已经全面展开,现阶段,语文的课堂教学从形式到方法上都存在很大改变,尤其以活动课教学最为显著。活动课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为教学特点,利用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活动课教学隔更为生动,能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拉近,这对学生来说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一、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

这个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形式归于古老,教学内容太过封闭。就是说传统的语文教学,在内容上和实际生活相脱节,严重缺少时代气息,而在教学方式上经常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全部剥夺了。这样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的学习质量明显下降,进而引发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不理想。所以,语文教学要将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用开放式的教学内容以及多形式的教学方法,真正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有效解决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低做贡献。

二、活动课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

在课堂内容教学中,应注重语文知识的实用性与社会性。活动课教学是一种十分开放的教学项目,它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很多方面的语文应用知识,尤其是一些新研发的领域,同时一定要与学生的德实际生活有联系,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例如,在开展有关春节专题节目的手抄报时,让学生多收集一些民间对联,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情况,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际使用能力,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喜爱率。在课堂方法教学中,课堂活动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性与主动性,以前的课堂教学经常注重以教师为教学主导,学生只是陪角,在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一直处在被动学习状态,语文教师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讲学生带入到语文知识的殿堂。高中语文的活动课教学从头到尾一直注重强调以学生为教学主导,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意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自主选择、主动参加,让学生从心里喜欢语文,学生的语文成绩自然提高。

三、语文活动课教学源于生活

高中语文的活动课教学应以生活为源泉,这保证了活动课内容、方式的多元化、动态化,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例如,教师在纠正学生的用字错误中,要改变传统的纠正错字方式,不能将只局限在书本、教师中。应从课堂中走出来,将学生加入到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翻阅报纸、街头辨认用字,区分字的使用正误,并根据自生的语文基础,编订一份《勘误表》,提交给老师。学生在社会活动中不仅增长了能力与知识,还能掌握一些课外知识。学生将课内、外知识相融合,加强了语文知识的功底,使活动课教学发挥出真正的意义。这种辨字活动所涵盖的语文内容、层面和意义以及所展现活力,都是传统语文教学所不能比拟的。语文的教学不能以“教”为目的,而是要将“教”转换成技能与知识,以学生自主、积极的独立完成学习内容为宗旨。高中语文的活动课教学本来就具有一定的参与性、实践性、群体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添加剂。从活动中可以清晰看到,学生在一堂堂的活动课教学中所展现出来的活力,也是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所无法替代的。由于,高中生较为好动,并且好胜心强,因此在每次活动中都一定会全力以赴,积极投入,并且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裁判,虽然学生的语文功底有所差距,然而活动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大家处在同一个出发点,败者不气馁,胜者也被接纳、认可,大家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活动课教学对整体学生的智力发展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这种促进显而易见,是传统语文教学不能相比的。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个性得到发展,互相比对、鼓励,进而产生的凝聚力、爆发力、探索力都十分惊人,令很多教师震惊不已。

四、活动课教学的严谨安排与有效控制

在长时间对语文活动课教学的研究过程中,要想语文活动课展现它的优势,从真正意义上获得效益,就要在活动实践中展开严谨安排与有效控制,其中在实践中要注重处理好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注重以学生为主导,并展现教师的主导地位;第二,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第三,一定要让语文活动不仅生动,还要有效。所以,活动一定要以教学为宗旨,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检查学习效果。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活动课教学方案的实施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课堂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因此,现阶段高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做好活动课做好活动课教学,为培养适应我国发展的全方面、高素质的人才作贡献。

参考文献

[1]曹红玉.将规矩沉下去,让生活浮上来——以一节作文活动课为例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0,11(01):215-217.

[2]魏吕成,李静.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9(03):166-168.

篇3

——南充市高中语文黄政名师工作室11月研修活动纪要

蓉城十一月,天公作美,暖阳如春。南充市高中语文黄政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在黄政老师的带领下,于11月6日上午准时到达成都市石室中学文庙校区参加高考语文名师示范课观摩活动及2021年高考语文命题分析与备考策略培训活动。本次活动主要有三大内容:观摩示范课,听讲座,参加主题沙龙。

(一)示范课:花开三朵各傲枝

〈一〉

11月6日下午,冯小琼老师献上了一堂极具实践价值的示范课:《现代文阅读模块概括能力的复习》。

冯老师基于学生学情,步步引导,让学生树立了一种观念:答题思路就在题干中,答案就在文本中。并在师生合作中,让学生学会了摘抄法、连缀法、转换法等概括方法,要求学生在复习和考试中做到四有:有序、有数、有术、有为。

〈二〉

11月7日上午,陈维贤老师呈现了一堂既有深度,又有高度的示范课:《诗歌鉴赏之读懂诗句》。

陈老师首先提出了诗歌鉴赏要三方面并重,实现综合突破的策略,即知识、能力、方法三方面并重,并从真正读懂、题型方法、精准表达三个层次上进行训练突破。

教学过程中,陈老师以探讨如何读懂诗句,研讨理解诗句题做题方法,探讨与诗句理解相关选项的解决之道,整理、构建、内化等四重任务为推手,步步推进,在“读懂(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实现了方法和认识的突破。学生认识到:在做题过程中,要真正理解诗句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不仅要积累必备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理解诗句的方法和能力。

〈三〉

11月7日下午,默文婷老师从学生解题能力的角度为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课:《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

默老师从具体生动的题例中教会了学生读懂诗歌的重要方法,并把它们总结成四句话:还原现汉常态,填补内容空白,琢磨语句修辞,思考表现手法。

(二)专题讲座:名师频出有真经

〈一〉

11月6日下午,冯小琼老师作了名为《深研高考语文命题,导向课堂提质增效》的讲座。

冯老师指出,高考命题有三次变革,从考是什么(知识立意),到怎么做(能力立意),再到如今的考思维方法(素养立意)。她从评价体系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教语文,他认为,学生在高考备考复习中,应该构建起自己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并打通各个复习模块间的联系,综合归并一些系统和训练,做到化繁为简,以求高效。

〈二〉

11月6日下午,罗小维老师作了关于高考作文复习策略方面的讲座:《阅卷忧思与指导策略》。

罗老师有六年的担任高考语文作文阅卷组组长的经历,对高考作文的写作和评改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他主要从高考阅卷的情况引发的十大忧思出发来展开论述,指导高三的作文复习和备考策略。罗老师特别强调了老师的示范带头作用,指出了老师写下水作文的重要性。

〈二〉

11月7日上午,黄怡老师作了一堂生动而务实的讲座:《高考语文薄弱模块复习与优生提升策略》。黄老师认为:学习一定是一个特别复杂的牵涉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思维活动过程;考试一定是一场越来越关乎素养的测试。

黄老师特别强调了指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和做好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列举了一系列学生做的优秀的读书笔记案例,以实际的案例证明了读书笔记在高考复习中突破学生薄弱环节的重要性。

黄老师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介绍了自己在教学中和学生开展的阅读时光、我看天下、书写规范等语文教学活动,讲解了这些活动在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素养方面的重要性;这些活动是她在教学中实现突破与培优的行之有效的途径。黄老师还强调一定要严选试题,要严,要全,要活,要透;同时,她还介绍了对高三学生进行心理调试的做法,要百炼成钢,也要有法有方。

(三)专题沙龙:群策群力话培优

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活动;课程设计;教学安排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67-01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高中语文教学课程主要以传统的考试必考知识点为教学核心,对于能够激励学生创造性的开放式活动教学过程较为忽视,这种过于功利化的教学理念,难以培养具有高质量的综合性人才。所以,为有效改变高中语文教育的教学弊端,需要融入开放式的活动教学,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与个人发展需要。

1.高中语文活动课的教学现状

1.1 表面的模式化教学。 学校出于对考试的压力,即使在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开设过程中只是简单的沿用活动课的热闹气氛,对于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操作方法并无实质性的改变。在活动课中,老师更多的将关注重点放在学生的参与度上,课程开展中虽然气氛融洽,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学生对课程的知识点并没有很好的掌握,所以在高中活动课的开展过程中,课程设计缺乏一定的导向性与目标性,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

1.2 缺乏个性化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活动教学课程中,个性化的教学理念缺乏是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因素之一。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明确要求学生的知识能力,心理健康,身体素质与道德操守获得全方位的发展,但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老师对学生个性化的忽视,主体地位的缺失使得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获得针对性的成长。教学理念的陈旧是导致学生差异化的重要因素。

1.3 教学活动研究性不足。 在我国高中语文开放式活动教学中,老师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缺乏深刻的认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难以把握该课程的优势特征,自然会导致教学效果达到折扣。于此同时,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安排中,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余威还没有获得很好的消解。所以,在高中语文课程的活动环节,依旧沿用理论教学为主,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个人独特性格的建立过程缺乏一定的培养与指导。

2.高中语文活动教学的优势特征

2.1 促进素质教育的实现。 我国正处于传统的模式化教育向以学生为主导的素质教育的过渡时期,在高中语文活动化教学方式中有利于促进素质教学的目标实现。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多的以考试为导向,在功利化的教学目标指导下,学生更加片面化的重视自身的卷面成绩,对于个人的人文底蕴,学习能力的提高缺乏一定的重视,而且在模式化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被磨损掉,难以展开开放式的思维练习过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采用开放式的活动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弥补学生的学习劣势,帮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提高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开放式的活动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促进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2.2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语文活动的开展中,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彻底坚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语文活动的参与中可以依据个人的兴趣安好选择偏好的活动主题,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老师在活动主题的设计,具体的开展形式上都可以依据学生的喜爱程度灵活设计。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老师应该以鼓励式的教学方式为主,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对于学习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与同学交往,在团队活动的建设过程中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所以,在高中语文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可以依据课程内容开展弹性的活动主题,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都得到很好的尊重,能够有效的促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学习能力的提高。

2.3 优化课程设计。 在开放式的活动教学过程中,随课程的优化设计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传统的语文教授课程主要以老师的理论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式的接受老师的教学信息。在传统式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兴趣爱好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尊重,在单一化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容易被磨损掉。在开放式的活动教学中,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一方面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记录下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瞬间,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实地验证,在对实践结果的比对分析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在开放式的活动教学方式中,学生可以依据个人的兴趣选择教学主体,在自主化的参与过程中锻炼个人的实践能力,能够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优化教学结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放式的活动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还没有得到教学认识的重视,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难以很快的接受这一教学形式。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坚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在轻松自在的教学氛围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在保证每个学生个性化下实行教学活动,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的承认需要长时间的教学推广,在具体的教学效果中验证该教学方式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刘伟 . 苏教版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初探 [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

[2] 石慧芳 . 高中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初探 [J]. 新课程(中旬),2013.

篇5

总体上我的实习生活是这样计划也基本这样进行的:跟着曾经的语文老师先听课并且担任一位实习班主任协助原班主任管理一个班级,然后再自己准备讲课,请各位语文老师给予指导意见。在实习期间,我每天都记实习日记,把每天我对班级管理的心得,与学生交流的情况,听课的心得以及我在这些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之处记录整理,自我反思,努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发挥优点,改正缺点,取得进步。这样下来,实习结束后,我对自己的实习基本感到满意,觉得这二十天过得很充实。

在语文教学方面,第一次走上讲台作为老师身份的我应该说对语文教学还是挺迷茫的。虽然曾经有过做家教的经历,但那只是面对一个学生,和面对整个班级是大不相同的。所以我先跟着老师听课,自己买一本比较优秀的教案琢磨。我认真听课并做笔记,参考教案之后基本知道了怎样备课写教案,怎样讲课。但老师告诉我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并不能完全照本宣科按着教案去讲,还要自己思考学会创新,结合实践找到一种更有效的讲法。

我不只听一个老师的课,有时间我也多听其它老师的课。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讲课风格。在听了几个老师的课后我总结了一下他们各自的特点,很值得我去花很多时间学习:田老师是一位教学竞赛的高手了,他讲课吸引力强,总能吸引学生顺着他的思路往下听,往下思考,让人觉得是一种享受;王老师讲课比较细致严谨、延伸地比较多,一张试卷讲下来让学生掌握了非常丰富的知识;代老师讲课比较创新,很会调节课堂的气氛;余老师讲课喜欢让学生自由发挥,启发学生思考……

在听了几天的课后,我开始讲我的第一堂语文课,讲《中国语言文字应用》。我参考了一下教案融合自己的讲法把第一堂课讲了下来。第一次上讲台讲课,虽没明显地表现在脸上但还是有些紧张,提前准备的讲课内容讲起来并不是自己预想的那样。我自己也认识到我的许多问题。课下跟老师交流,他给我提了一些建议:1、跟学生互动的少,大部分我一个人在讲,只有开头有些互动2、准备的内容详略有些不当3、板书要有序4、有时学生比较活跃,要注意维持课堂秩序。我对自己不是很好的表现有些沮丧,老师鼓励我说,第一次讲课讲成那样不算差,更重要的是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很快改正。并且老师让我再好好准备一下,下午在另外一个班再讲一次。在第二次走上讲台前,我想着上午的表现心理一直打鼓有点想却步。但我还是勇敢地走上了讲台,令人高兴的是我不知怎地突然觉得很有力量,于是我忘却了紧张,从容地讲了起来。课堂上我经常提问和学生互动,讲课内容也重点突出,偏的知识尽量少提,板书也比上午工整有序多了。我自我感觉很好地完成了讲课,课下老师也笑着对我竖起了拇指,说我进步很大。我也因此增强了信心。

在讲课上,我总结了以下几点:1、要知难而进,勇于挑战自己2、要善于发现不足并及时改正3、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在学生管理方面,第一天当班主任,早上有个学生迟到了约15分钟,他从教室后门很快回到座位上也没有和我说明情况。我想上去问明情况,但又止步了,不忍心再耽搁他宝贵的早读时光。开始我是觉得我和那些高三的孩子年龄相差不大,抱有一种是他们朋友的心态和他们相处。后来我的老师知道我的这个想法后,告诉我说这样是不完全对的:要根据现在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去实施管理计划,该严的地方就要严厉一些,不能纵容学生的错误。于是我主动去找那个学生跟他谈了一下,了解了下原因,我们谈得也不错。当实习班主任的第一个上午,我觉得这些学生好像跟我有距离似的,没有来找我主动交流的。我觉得这样缺少交流不行,下午我便主动去班里找他们聊天,发现他们是很愿意和我交流的,只是有些腼腆。通过主动出击,我和他们增进了解。我很高兴,因为只要用心,就会做好。

因为这些学生刚进入高三,通过和他们的接触,我发现他们有很多有关高三学习、生活的困惑。我觉得有必要开一个主题班会,于是我策划并主持了主题为“走进高三”的班会。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针对自己在高三学习生活中的疑惑自由提问,然后由在此方面有经验的同学或由老师给予解答,帮助同学扫除高考上的障碍。首先在七班利用早自习的时间举行,班会进行的比较顺利,在班委会同学的带头作用下同学发言积极。但是他们的发言大都针对班级整体很少针对个人的问题,而我没有能够好好地引导。老师对我的主持评价说:总体上是比较成功的,我的教态很好,很适合当老师,但也有一些缺点如口头禅“嗯”有些多说话有时不连贯,点评也不够精炼。通过这次的班会,我吸取教训,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在九班的班会做了更充分的准备。首先在班会之前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以纸条的形式交上来,然后整理归类,分为各科的学习问题。第二次果然比在七班进步很多。

在班级管理上,老师教了我很多,我也学到了很多,锻炼了我各方面的能力。

在自身素质方面----这里是说一个老师应当具有的素质,通过实习这方面我得到了很大提高。作为一名老师,首先声音要响亮让全班都能清楚地听到。第一次上讲台是进行自我介绍,令我自己都感到意外的是,没想到我的声音显得那么小。老师说这是一个大问题,必须要克服。我认真思索找出原因。可能是嗓音没有完全放开,更进一步说是我没有高度的自信。于是我抓住机会,每一次上讲台说话我都努力提高自己的嗓音,当我正式讲课时我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至少全班都可以清楚的听见我的话。作为一名老师应当对学生充满爱心,也要有正确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有些学生可能会比较有个性,甚至另类,对于他们的有些不合规范的行为,既不能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又要教育他们改正。我所教的班上也有极少这样的学生,通过与他们的相处,谈话,在因材施教上我经历了一些事、积累了一些经验。

篇6

在各类高中学科的教学模式改变及在课堂中增加教学环节的实践进程中,教学效率、学生对学科的认识及学生对学科的感兴趣程度等一系列现实因素都受到了教学改革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尝试在课堂中增加学生活动这一环节,这一活动在课堂开始施行的时候,受到了许多学生的青睐,但是各种问题随之出现,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学生活动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把握课堂活动对学生的听课效率和成绩的影响,并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将之运用到高中语文课堂中,尽量转化成学生学习的推动力。

一、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学生活动的现状分析

在高中语文这样一个集聚了许多感情教学的学科中,学生的活跃性会随着学科中所学内容的改变而改变。比如在高中语文中某一部分的内容涉及了学生很感兴趣的情感教学,学生就会表现出不同于一般课本内容教学时的兴奋和对课堂的注意力。但是貌似一些教师并不会对学生的这种课堂中的不同表现产生重视,反而是继续用自己认为不错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导致学生对语文课堂失去学习的动力。

在课堂中开展学习的相关活动,可以极大地缓解这种问题的严重性。但是一些教师对于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开展学习活动并不了解,或者说教师对于这种教学方法很陌生,几乎没有接触过,就更不用说使用了。一些教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直坚持一些按部就班的教育方式,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特点的变化而改变教学方式,没有做到与时俱进,而是一味地认为高中语文课堂本来就是一些文字知识的记忆,没有必要对高中语文教学方式进行大规模的改善。教师的这种想法就阻碍了对于课堂活动的认知,这就使得学生接触课堂活动的机会少之又少。一些学生对于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学生活动也表示很陌生,部分学生对于在课堂中开展学生活动表示厌恶,其实这是有原因的,毕竟高中步入大学之前是最重要的学习期间,大部分学生会考虑到自己的学习成绩的进步和对教师教学方法的稳定,在课堂中开展学生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部分学生独立的思考和学习时间,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节奏,甚至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学生活动的前景并不是很明朗。

二、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活动的理解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学生活动是一个很有创新性但同时很大胆的教学方法。因为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反应在课堂生开展学生活动对他们实际学习效果的影响都会体现出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的适应程度。

所谓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学生活动,就是抓住了语文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它并不是一门知识非常有顺序性的学科,学生学习起来就会相对轻松一些,学生活动就是抓住了学生学习的轻松性,在课堂上开展一些与课本内容有关并且有助于教师教学的活动,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验课本内容的生动性,让他们有机会扮演课本内容中的角色,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教师所讲知识的主旨,这种活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高中语文这门学科的魅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成绩。

三、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学生活动的影响

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学生活动会产生很多影响,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1.积极影响。相对来说,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学生活动会激发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毕竟学生大多数还处于青春期,对活动之类的课堂环节会比较感兴趣,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就会使得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得到学生更多的吸收,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会帮助很多学生更有效率地听课和接受知识。

2.消极影响。既然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学生活动会产生积极影响,当然也会产生相应的消极影响,但是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都是相对来讲的,没有绝对的影响,只是面对的学生群体不一样,课堂中的学生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部分学生只是适应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适应自己的学习节奏,对其他的课堂相关活动都会很敏感并且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课堂中开展学生活动是不适合这部分学生的。

篇7

针对语文学困生表现出的种种不良倾向,我从他们的课堂学习和心理两大领域,进行了帮教转化策略的思考。

一、让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去激发学困生学习的兴趣

首先,我注重提高自身素养。教师的课堂语言是最直观的教具,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教学语言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努力提高教学基本功,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组织好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我还每天做到自己先读一些能激发人的斗志,洗涤净化人心灵的书籍,然后在课堂上有感情的读给学生听,抑或印发给学生在课堂上大声地朗读,让他们从这些优美且富有深刻意蕴的语言文字中去获得力量,获得感悟,从而丰富他们的人生,充实他们的心灵。

其次,我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活动单导学的模式,做到让课堂快乐起来,从而激发学困生学习的兴趣。我深刻地体会到要让学困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唯一之法就是要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我每一节课都精选文章,精选题目,让他们以小组讨论、合作质疑的方式去理解文本,分析文本。通过讨论他们不仅仅是解决了许多原本我认为需要老师讲解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学困生课堂的参与率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被调动起来了。他们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仍然不能理解的问题,我就让他们质疑。再通过生生、师生合作交流解疑。我鼓励他们,让他们小组间相互比比,看哪一组同学聪明智慧,能解决其他组同学不能解决的问题。让他们以小老师的身份互帮互助、合作交流探讨。通过这种活动单导学的模式,我发现学困生们学习的积极性陡然增加,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往昔厌恶语文学习的学生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变被动为主动,互相合作、质疑、解惑,这种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最终激发了学困生们学习的兴趣。

二、让爱的教育去开启学困生的自闭心门

在这世上,有一种最能体现无私意蕴的情感叫,爱是教育事业的支点,教师的爱更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它能清除悲伤的瓦砾,推倒绝望的断壁,也能点燃希望的灯。这种爱是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只有当教师用自己真挚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才能解开他们的心锁,做他们的良师,成为他们的益友。因此,教师用爱的教育去开启学困生自闭的心门是转变学困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那么我们具体的应该怎样去对这些学困生施以爱的教育呢?

1.倾听学困生的心里话,尊重和信任学困生。学困生一般表现为语文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表达能力差,逻辑思维能力低下,缺乏自控力,语文学习很被动,身上存在着诸多心理缺陷和心理障碍,如自卑心理、畏难心理、惰性心理、对抗心理、猜疑心理等等。针对这些,教师应以一颗溢满爱的心默默地倾听学困生的心里话。有意识地亲近学困生,多关心他们,多与他们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这样才能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氛围,让他们乐于对你说出心中的喜悦、烦恼、困惑、痛苦、怨恨,甚至说出对老师的不满。这样就能逐渐消除他们的对抗心理,增强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另外,教师应尊重学困生的人格,放下你的威严,与学生平等相处,不轻视他们,让他们意识到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我很重要!对他们投以温和、亲切、信任的目光,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自重感,使他们奋发向上。只有靠这样的尊重、信任才能用关爱去涵盖语文课堂的每一个角落,让学困生从根本上转变。

2.加强赏识教育,树立学困生的信心。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每个语文学困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善于赏识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进步。哪怕是赞扬学生身上极其微小的进步,也比嘲笑他的显著的劣迹高明。从这一点出发,可增添学困生学习的勇气,树立学困生前行的信心,从而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平时教学中哪怕是学生的一次大声的朗读、一个细小的善举,我都会对他们投以赏识的目光;作文中哪怕有一句优美的语句,我都会用红笔给他们做上记号;在批改完作文之后我通常会加上两句饱含感情的评语:“你进步了!”“老师信任你!”“你是好样的!”等等。这样做,不仅是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肯定,更是对他们的赏识和鼓励。学困生听到看到这些后,他们会为此而激动欣喜,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斗志,树立了他们做人学习的信心。

篇8

1 存在问题

1.1 师生主体错位。至今,课堂教学中还尚未真正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课堂上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只是忠实的听众,忽略了学生的学(自主学习能力)。相反,有些教师利用新教材组织了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但是,也只能说它是一种表象而已(突出地表现在公开课上),“花拳秀腿”,没有实际的意义。有的教师在处理该教材的过程中,要么出几个问题学生自学,要么让学生试讲,要么搞些同步导练就算“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这两种做法都是片面的。

1.2 滥用教学媒体和教具。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频繁地使用教学媒体,以机代人。该用的地方使用,不该使用的地方也使用;该用的教具用,不该用的教具也“闪亮登场”。结果,整节课鼓声、钟声、歌声、欢笑声与吵闹声不绝于耳,仿佛来到了金戈铁马,喊杀声一片的“古代战场”。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滥用教学媒体和教具的现象,是当今从教者应该关注的问题之一。

1.3 只构“别墅”,不建“难民营”。这里的“别墅”指代班级中的优等生,“难民营”指代后进生。我们承认“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等生是班级学生的楷模,是引领班级前进的一股积极力量,教师重视对他们的培养本无可厚非。但是,后进生与优等生一样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和潜能。课堂上,教师应考虑到后进生实际情况而因材施教;生活与学习中,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心理上,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使他们在学习上不断进步,追逐并且尽快赶上优等生。然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新教材教学任务繁重,加之应试教学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不少教师课堂上便以自我为中心,搞纯粹的个人才艺展示,忽略了教育是对绝大多数学生的培养,造成了许多可塑“资源”的白白浪费。

2 改进策略

2.1 活动要有目的性、任务性。有目的性和任务性的教学活动,就是以“学”为中心,有明确的目的、有具体操作要求和必要辅导材料的学习活动。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开展活动,如何去开展,要完成什么任务等。课文阅读教学活动一般分为阅读前(pre-reading)——阅读中(while-reading)——阅读后(post-reading)三个阶段来进行。阅读前——让学生搜集有关的资料,通过简单的问答、讨论等,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预测或了解,为下一步阅读做准备。阅读后——对文章进行复述、改写、归纳以及对相关话题进行讨论、辩论。

2.2 活动要有情景、角色。情景化和角色化的特点是言、形、境、情融于一体,其核心是利用“言”、抓住“形”、进入“境”、激起“情”。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种语言和非语言的形式和手段来创造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语言知识和内容,并积极探索和运用语言。在教学Accident一文时,我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了解课文的内容:一名学生在上学途中,因赶时间,横穿马路,结果被车撞倒。之后,我为他们创设了两个情景,让他们进行表演,Suppose you are a reporter,interview the parents of the injured boy about the accident.Suppose you are the boy,tell the class about the lesson you have learned from the accident.学生很快选择了自己喜好的有色,真情实景地进行了表演。大家不仅运用和巩固了本课的语言知识,还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2.3 活动要层次性、多样性。“以人为本”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的统一,是现代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活动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各种活动,同时注重个体差异。

篇9

当前我们语文教学中对阅读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如何开展课内外阅读更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对此做了认真的探索和尝试,经过不断的创新,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办法,如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图书资源,建立健全完善的图书借阅制度,开展阅读活动;以班级为主阵地,开展美文赏读训练;组织读书兴趣活动小组,举办各种不同形式的语文交流和竞赛活动;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堂内容和课外学习生活。经过不断的努力,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了明显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也有很大提高。

关键词:广泛阅读;重视语文活动;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当前语文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尤其学生的课外阅读面极其狭窄,大大制约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分析讲解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台下学生却一片茫然,不知教师所云,甚至是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名著也无可幸免,学生应和者寥寥无几。而我们现在的教材中像这样的小说节选又屡见不鲜,怎么办?另外,我们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差也是一个事实,写作能力也不容乐观,课外知识贫乏是造成学生学习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只有让学生大量阅读才能消除他们的无知,胆怯。语文虽是基础科目,但是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这与多年传统语文教学观念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教师经常提到学好语文关键要做到四个字:“听、说、读、写”。可是真正能全面贯彻这一思想的教师又有几位呢?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书读得多了,学生的识字、组词、造句、写作能力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可是眼下我们学生的阅读状况很是悲观。

连四大名著都没有读过,可见我们学生的阅读面是相当狭窄的。所以要让学生广泛阅读,不能只停留在要求上,我们学校必须要重视起来,把久已尘封的学校阅览室利用起来,光靠学生手中的读物是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的。我们对当前我校的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现状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有人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无需再多学语文知识,阅读也无需太多,将来要靠技术吃饭的,读那么多书又有何用呢?因为学生拥有的中学语文知识已经够用了,语文课在职业学校里是多余的、可有可无。甚至有的人建议:“职业学校里要取消语文课,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去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他们认为只要学好了专业知识就一了百了,高枕无忧了。对这种看法,我不敢苟同。我认为这种想法是很幼稚的、危险的、错误的。他们忘记了任何专业知识的获得和专业技能的掌握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这个载体。对专业知识的识记、理解、分析、运用等都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能力才能完成。因此,我认为,语文课不但不能缺,还应该有所加强。

君不见,每年到学校推荐工作之时,接受用人单位面试之际,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口拙词穷、词不达意,连最简单的自我介绍和求职意向都表达不清楚,有的甚至可以用语无伦次来形容。再有就是有的学生根本听不明白对方的问题和要求,回答错漏百出、牛头不对马嘴,令主考官连连摇头。这样的毕业生是很难令用人单位赏识的,毕业生也会因为自己的听、说能力太差而与自己心仪的岗位失之交臂。

俗话说的好,读书上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说明了阅读对于增加自身知识量的作用。但是要如何有效的读万卷书,这就需要提高阅读的效率。当我们对某件事有了兴趣之后,我们往往能更好的做好某件事。所以要提高阅读的效率,关键还在于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在点燃学生阅读热情上下功夫。美国教育家杰姆・特米里斯认为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要从小开始,要依靠老师和父母的诱导。老师或父母每天为孩子大声朗读文章,持之以恒,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便会在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渐渐产生。他还认为孩子坚持听读可以使其注意力集中,有利于扩大孩子的词汇量,同时能激发想象,拓宽视野,丰富孩子的情感。在每天的听读中孩子会逐渐领悟语句结构的神韵,产生想读书的愿望并能逐步具备广泛的阅读基础,杰姆・特米里斯认为孩子听读得越早越好,朗读的内容应生动有趣,以能吸引孩子为标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内容可以逐步加深。根据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生活空间内尽可能地提供有较大选择余地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把这些阅读材料放到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便于学生随时阅读。

因此,我在如下几个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

(一)学校是学生主要的学习场所,我们每一所学校都藏有大量的图书,有的甚至藏书达到几十万册,这是最好的资源。可是现在我们又有几所学校真正利用了起来,尤其是小学,初中,甚至是高中,既没有图书馆,也没有完善的图书阅览制度,大量的图书被束之高阁,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因而我们先建立健全学校的图书借阅制度,让书籍在学生中“流动”起来。

(二)我们的教材虽有配套课外阅读读本,但是内容非常有限,而且所选内容不够精炼,这样我们就要积极探索课外精品文章,多渠道积累精品美文一百篇,开展美文赏读训练,我们发挥师生的才智,共同推荐积累了一百篇不同题材的好文章,装订成册,或安排成课前五分钟朗读,或在晨会时间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大家在朗读中积累优美语句,陶冶情操,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库。

(三)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组织语文学习兴趣活动小组,组织学生开展了读书活动,并且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有效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比如读书经验交流、演讲比赛或者写作大赛等等。

(四)我们如何把与教材有关的多媒体资料合理利用也是我们要探索的问题之一。在这方面我们多关注媒体,多关注语文教改,多方搜集多媒体教学资料,把课内文章与课外媒体资料相结合,去探索更多的,更有效的开展课内外阅读的途径或方法,让教师真正摆脱课本的束缚,让学生从单一、枯燥的课堂学习知识的氛围中解脱出来,拓宽阅读面,快乐学语文。我们将课本中的课文所涉及的影视素材都做了精心的选择,整理,汇编,将资源与全体语文老师共享,对学校语文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五)精选优秀习作,复印后在校内传阅,进一步展示读书成果,以促进校内参与读书活动的积极性,达到了“以书会友,读写人生”的活动开展宗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

篇10

笔者说的“活动”,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活动,它是指语文教学工作者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创设多种学习情景,设置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让学生自己有目的地去体验、思考、表述、交流学习的内容的过程。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读书报告会、古诗义诵读竞赛、辩论会、情景会话、演课本剧、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

一位教师在教学《小石潭记》时。要求学生为小石潭设计景点,学生群情振奋,广开思路,就“文”取材。学生根据文中描述,加以合理想象设计出一些多姿多彩的景点:根据“隔篁竹”“伐竹取道”,设“竹径幽路”景点:根据“闻水声,如呜佩环”,设“听水轩”景点:根据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一段,设“观鱼台”景点……学生还对景点一一作了解说。在这个编创活动中,每位学生都成了“胸中有丘壑”的设计师,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也使教材内容活了起来。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多动脑筋,善于发掘,才能使自己能教善教,使学生乐学会学,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新的语文教材为“活动”的实施创造了充分的条件。它加大了所选文章的人义性,这些教材本身蕴涵的情感因素与学生本身潜在的感情因素之间存在着某个契合点,“活动”机制正起了衔接的桥梁作刚。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丰富的内容,放大视角,放宽思路,捕捉一切可能成为语文课活动所利用的有利因素,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阅读,在阅读中学习、体会、品味、感悟,使课堂洋溢生机和活力。

教材要真正成为“资源”,必须经历一个“激活”的过程。这种资源只有经历一个由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开发的过程,经过不断挖掘、不断丰富的过程,才能充分显现它的价值,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活动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不同,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尊重学生学习的自,尊重学生的兴趣,强调体验与兴趣结合,生活活动与创造性活动结合,强调课堂由“死”变“活”,南“静”变“动”,强调由“教”的课堂变成“学”的课堂。利用课程资源中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让学生做一名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如教学《蓝蓝的威尼斯》时,把整节课想象成一次出国旅游,模仿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节目,设计“快乐闯关”的环节,由学生主持,只有答对8个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的知识性问题才可领到去威尼斯的飞机票。还可以让学生学做小导游,带领大家畅游威尼斯。导游词不能照读原文,但也不能脱离原文。导游词必须富有热情,语言流畅,有感染力。这样一来,学生必趣盎然,整节课学得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