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归纳范文
时间:2023-08-18 17:50: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归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096-01
“归纳”作为名词来理解是一种推理方法,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作为动词来运用,强调用推理方法来概括、分析和总结问题。归纳推理的结论既是对前提中已有知识的概括(从个别上升为一般),又是对前提中已有知识的外推(扩展到新的范围),是人们寻求新结果,探求新知识的重要工具。“总结”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结论;总和各方面的情况。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特征决定了高中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主阵地。
一 发挥教师课堂小结的示范作用
课堂小结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师对一堂课的归纳、总结。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在时间的分配上往往前松后紧,下课铃声响,老师的课就戛然而止,匆匆布置家庭作业就结束了,没有时间进行课堂小结;也有些教师不重视课堂小结,认为课堂小结无所谓,重在教学的过程。缺乏课堂小结让人感觉整节课有些虎头蛇尾,显得不够完美。编篓编筐,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重在点睛。“收口”和“点睛”是小结的神圣使命,需要艺术创造。课堂小结属于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精彩的课堂小结能将课堂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升华,产生让学生余音绕梁、意犹未尽的效果。教师对一节课的归纳总结会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二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习惯
行为主义认为: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这个观点给教育者的启示是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归纳总结也是学生的一种行为习惯。归纳总结是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内化与综合。语文由字词组成句子,由句子构成段落,再由段落融合在一起变成篇章。如果缺乏归纳总结,语文的学习是零乱的,学生难以体验到立意美、构思美、语言美、情感美。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高中生能在阅读实践中对知识点举一反三离不开归纳总结的习惯。这需要语文教师的帮助具体引导,如文言文中的关键词语——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等;特殊句式——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及固定句式等。
三 留给学生独立归纳总结的时间
每一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40分钟为一节课,以辩证的眼光来看:老师讲解的时间多了,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就少了。在课堂教学改革取得突出成绩的江苏省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和山东省的杜郎口中学都有明文规定,教师课堂讲述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这给我们的启迪就是教师要提高教学艺术,减去无效的教学环节,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通过对教师时间的管理,来保障学生的学习时间。2010年7月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了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四 教给学生归纳总结的一些图式
知识的输入像蜜蜂采花粉,在于点滴;知识的输出像是酝酿,在于融合。采一种花,酿出来的蜜是十分纯正的;采多种花,酿出来的蜜是十分营养的。学生年龄不断增长,思维不断扩张,心智模式不断成熟,根据大脑记忆的特点,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用一些图式来帮助记忆,效果会更好。如气泡图、蜘蛛图、问题树状成线状结构、鱼状结构、表格、饼状结构、柱状结构、逻辑框架结构等。
五 建立错题集促进归纳总结
学生做错题目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智慧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错题,充分利用错题这一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审视和反思自我,从反思的结果中再认知,认知到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新知识的学习。有些错误是由于粗心导致,教师要精于引导学生进行深邃思考其粗心的原因。杜威认为:“反思是问题解决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仅涉及一系列观念,也包含其结果。它是一个连贯的观念序列,其排列方式使每个观察将其后续的观念作为它决定下的恰当的结果,而且每一个结果又反过来依赖于,或指涉它前面的观念”,反思学习可以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运用反思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归纳总结能力的发展。
总之,对于高中生来说,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既能巩固旧知识,又能预习新知识。同时,通过总结加强记忆、加深理解,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及时梳理自己的知识系统、掌握知识联系、明晰知识规律,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篇2
关键词: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素材搜集 题目拟定 写作训练
高中语文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它不仅是高中教育教学的重点学科,更影响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言功底。学好语文能够培养学生的内在素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高中语文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今后的素质。作为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更居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地位。
一、概述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考察项目。结合多年执教高中语文的经验,我认为,不仅学生谈“写”色变,语文老师也对如何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毫无头绪。高中语文写作之所以令人畏惧,并不是写作本身的难度大,而在于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模式,部分老师未能树立起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作文写作仍停留在应付考试的“短视”阶段。那么,高中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促使学生写作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我认为应该从素材收集、题目拟定、文章写作训练这三个阶段逐一突破。
二、素材收集
与初中语文作文要求不同的是,高中语文作文写作无论是在内容的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并且对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训练不断升级。一些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借鉴历年高考优秀作文,为了创新而创新,目的是让学生的文章新颖,殊不知“画虎不成反类犬”。历年优秀的高考作品,并不是真的只是靠考生在考场上灵光一闪便可一蹴而就,最主要的还是考生想问题、看事情深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善于积累作文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一个人“胸无点墨”,那么是绝对不可能写出富有感染力的好文章的。因此,高中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便是培养学生的素材搜集能力。作文素材的搜集可选择的范围十分宽广,写作信息也是不可限量的,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搜集一些主旋律素材,比如当代的感人事迹、社会的道德意识、淳朴的民风民俗等,学生准确地把握这些主流观念题材,使积累的作文素材变得具体化、合理化,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学生作文写作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写出既符合规范要求又有亮点有创新的优秀作文。
三、题目拟定
“题好一半文”,通俗地理解便是一个好的作文题目能够提升作品的层次。在高中语文作文评改过程中,尤其是高考改卷时间较为匆忙,很多评卷老师无法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斟酌学生的作文是否合理,这时作文题目则发挥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一个恰当的、紧扣题目要求的作文题目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评卷老师的眼球。因此,我认为进行作文教学的第二个重要环节便是拟好题目。具体的拟题方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关键句。有的文章,在确定材料后,文题一时难以确立,这时,学生便可重点归纳作品中的关键语句或者是材料中作者直抒胸臆的语言,因为这样的语句往往比较重要,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学生根据归纳的关键词句拟定作文题目,其对于整个文章写作而言,有着提纲挈领的核心效应,拟出的题目自然紧扣主题。
2.想象力。除了抓住关键词句这方面外,题目拟定还可以从积极的联想和想象入手。任何文章的创作都离不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有效的联想和想象能够加强众多事物间的联系,使众多事物抱紧成团,让材料内部体现出较强的类比性及对比度。我们可以尝试从积极修辞的角度审视这种类比性及对比度给文章带来的浓厚和强烈的美感效应。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代高中生长期在应试教育的禁锢下学习,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思路较为闭塞,想象思维比较狭窄,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此现象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
四、写作训练
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学生在考场上面对着作文命题毫无头绪,不知从哪里入手。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作文写作的训练,动笔时“脑袋空空”,无所适从,只能望洋兴叹,作文质量可想而知。我认为,写好文章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多写多练,只有让学生加强平时作文写作经验积累,才能够形成块状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在考场上运筹帷幄、发挥自如。
总而言之,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注重学生的素材积累、题目拟定和写作训练三方面,让学生摆脱“谈文色变”的尴尬境地。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体验学习;必要性;运用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的体验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活动,通过体验学生能够感受美丽与丑陋、善良与恶毒。对于十八九岁的高中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他们的性格和价值取向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成功的体验学习能够使学生养成积极自信的性格,那么什么是体验学习呢?
1.体验学习的含义及特征
体验式学习是指在学习中实践的过程,不仅包括动作和体验还包括内心的感受和体会。具体是指学生进行体验、想象、总结等,从而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过程。体验式学习要求老师必须营造特定的氛围,学生必须亲自体验。高中生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式学习的含义是指语文教师在教授高中阶段学生过程中,运用体验式学习理念,通过相关的情景指导学生去体验、想象和感知,进而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一项新技能或是一种新方法。体验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运用中必须要求学生结合其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必须做到让学生自己亲自体会某一教学过程并进行体验和感悟,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2.体验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首先,从古至今,中国人就认为学习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在学生看来老师一定是正确的,所以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不是主动积极地探索知识,这严重阻碍了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形成。其次,对于学生家长及学校领导和老师都更希望学生的成绩好,往往忽视了让体验和实践的过程,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差。再次,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推广,部分老师在课堂中愿意进行体验式教学,但是老师们对于体验式教学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够在教课过程中正确指导学生且达不到预期的标准和效果。
3.体验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的必要性
第一、高中语文课堂中大多是老师在讲台传授课程内容,学生被动接受,而且老师主要教导学生如何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不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我们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第二、语文是一种人类沟通用的工具,如果学生不亲自体验,语文知识一种停留在书本上的文字,不能起到帮助学生沟通的作用,所以体验式学习过程是必不可少的。第三、体验式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采用体验式教学。
4.体验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的过程
4.1为学生营造特定的氛围,让学生亲身体验
为学生制造特定的情景是体验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的第一步。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设定具有开放性和差异性的情景,在特定的氛围中,学生能够被感染进而积极参与体验,进而学生可以感受体验的快乐,并对学习产生兴趣,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4.2鼓励学生分享所见所感,拓宽思路,加深印象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会是体验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的第二步。通过分享体验者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体验者能够加深对体验内容的印象,有助于体验者进行记忆。而且,通过分享,每个学生都能了解其他很多同学的感受和心得,这便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不会导致学生固步自封。
4.3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巩固学习内容
归纳总结是体验学习的第三步。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对学生自己的及其他学生的体验和心得进行归纳总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到的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这种方法,会对生活及其他方面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4.4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
帮助学生把所学内容运用到实践当中是体验学习的终极目标。如果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学到的内容,那么说明学生真正掌握了所学的东西,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才是社会所需要的教学。
5.用案例说明体验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当老师回顾中国历史上不同派别的诗人的时候,不要站到讲台就滔滔不绝地说婉约派的代表诗人是柳永和李清照,并直接告诉学生他们的写作特点和代表作。老师应该先问学生: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然后让学生自己回答。在学生回答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和李清照后,给学生们播放配有音乐的《雨霖铃》诗朗诵,问一问学生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感情,然后让学生结组在组内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如果学生有在全班同学面前分享自己的感受的欲望,老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总结根据高中生和高中阶段课程的特点,体验学习方式能够有效解决当前高中语文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有很大帮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不断提高指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的能力,但是要注意对于一些生僻字较多,难于理解的文章,老师应该先为学生做一定的知识铺垫,再进行体验学习,这样才能达到体验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肖丽."体验学习"在美国高校教育中的体现及对我国的启示[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1,24(4):60-62.
[2]胡蓉.在体验学习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2,(8):68,14.
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鉴赏
一、教材分析
(一)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阅读平时要多搜集信息,认识客观事物,发展思维,从中得到美的感受,是语文学习中的主要内容。语文是研究语言的一门独立的科学,阅读鉴赏更是抽象,所以在高中学好语文知识对小说、散文、诗歌的学习很有帮助。因此,学习好阅读,掌握研究阅读的基本方法是很关键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它处于很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阅读优秀作品,品味文中的语言含义,感受到其中的思想感情,体会艺术的魅力,展开想象力和审美力。通过学习要能够理解阅读鉴赏,并学会自己在生活中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学案引导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知识点,通过小组讨论研究典型作品,进行总结,通过针对练习检测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渗透语文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体验语文方法的魅力。②通过课堂的师生交流,增强师生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对阅读与鉴赏的理解和掌握。
(2)难点:①把握观点与教材的关系。②关注思想的深刻性、逻辑性。
二、学情分析
高二文科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但阅读基础和语文内涵基础较差,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合理运用学案教学,重视基础知识训练,培养学生能力。
三、教研课题
本学期我组围绕学校“以学案教学为手段,打造高效课堂”教研课题,确立物理组教研课题为《以导促学,加强学案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学效率》。教学中采用学案教学,主要遵循教学规律,按学案引导、自主学习——暴露问题、合作探究——总结归纳、扶正方向——当堂训练、拓展完善——检查反馈、巩固提高等步骤进行。学案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学为主线,整个教学过程都贯穿一个悟字,学生自学自悟,教师导学导悟,生生互动启悟,实现学习过程的内化。
四、教法和学法
针对学生的情况和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是:以欣赏名著的形式检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典型著作的学习方法是研究讨论、点拨引导,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起调控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五、教学程序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划分成八个部分:
(1)引课。提问:我们学习了哪些著作?学生通过导学案预习回答。本环节可让学生通过类比归纳基本方法,同时初步建立善于“阅读与鉴赏”的知识结构,对阅读与鉴赏有了初步的认识。
(2)知识归纳和应用。学生通过课前学案的预习,对于“自主学习”的内容有初步的印象;“合作学习”内容是典型题,在这个环节,主要是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是把几种作品通过对比的形式,边提问,边总结,把应掌握的内容都体现出来,通过对针对性作品的研究讨论,让学生到黑板书写文章内容。这样做既可使知识系统化,便于比较、理解和记忆,又体现了研究文学的方法。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方法总结。模块复习应从基础入手,归类比较,针对性内容强化理解,检测训练提高能力。设计意图是强化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4)探究提升。通过对阅读与鉴赏的学习,较难理解的地方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让学生精心钻研教材,锻炼整体性思维能力。与学生互动,加强学生的点拨,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习习惯。
(5)检测提升。让学生独立解决学案检测的提升习题。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6)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产生系统的认识。
(7)布置作业。以学案为载体,让学生课后能做到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
(8)板书设计。多媒体只是教学辅助手段,常规板书设计还要体现系统性。
六、结束语
学生阅读与鉴赏能力的提高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作为高中语文老师的我们,应要注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明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 2009,(11)
[2]刘煜.谈高中语文教学能力培养[J].考试(教研),2010,(05)
[3]梁捷.一个多年的困惑──高中语文究竟“高”在哪儿[J].课程.教材.教法,1996,(05)
[4]周大志.写给高中语文老师的一封信[J].校园文苑,2004,(05)
[5]罗家刚.“臣请为王言乐”该怎样理解[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03)
[6]江海清.“念高危”究竟“念”什么?[J].语文知识,2003,(09)
[7]李文波.阅读美好的时光[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02)
[8]庄文勤.阅读青春[J].当代职校生,2010,(03)
篇5
教师是课改实验的主力军,只有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因此,教师要与新课程教学同行,形成有自身独特风格的教学方法,并尽快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一、紧跟时代,把握脉搏,造就博学而进取的语文教师
1.深刻领会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从课程性质上说,语文是重要的交流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教学实践中,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做到这样几个方面:一是领会语文新课标的基本体系,明确教学性质、地位及作用;二是认识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学科内容;三是根据新课标的基准,时时反思和改进教学中的不足,积极改进语文教学水平。
2.注重更新高中语文教学知识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时时关注教学知识的更新,改变不正确、不准确的教学知识,树立强烈的知识更新意识。实践中的高中语文教学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结合新课程不断更新知识储备。
二、提倡争鸣,鼓励创新,塑造开放自由的学术讨论环境
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方面,同样可以认为“独教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教学争鸣”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学经验交流,塑造开放自由的教学讨论环境。实践中,主要的交流研讨方式有:
1.课改交流会
在语文教师之间定期进行课改交流会,集中学习新课改精神,研讨课程标准,探讨教学方法的革新,在教师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当然,也要鼓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多总结经验,积累教学案例。
2.课改论文与专家引领
提倡高中语文教师将源自自身教学实践的经验和反思总结成相关课改论文,这样既可以实现对教学经验的理论概括,同时也可以使更多的老师能够从中汲取思考和启发。此外,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省内外的专家来校讲座,及时将最前沿的高中语文教育信息引进校园。
三、注重教学,关注实践,构建有利于教师成长的良好平台
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离不开实践的检验。这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教师的自我实践检验;第二则是来自于学校(或其他教师)的评价检验。下面我将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相应论述。
1.自我评价检验
自我评价检验是一种语文教师进行“自省”的过程,这通常很难为外人所观察,而主要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总结来实现。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的自我发现、自我引导将形成有效的内驱力,从而推动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过程。如许多老师在讲授完一节课后,都会在课下把自己这节课中完成好的环节和内容予以系统归纳,从中找出今后值得发扬的方面,同时也会将完成不好的地方进行梳理,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予以避免,从中找到最优化的教学方案。
2.他人的评价检验
他人的评价检验是来源于外部的推动力。举一个简单的听课例子来说,有位语文老师在讲解课文《赤壁赋》时预先设定了两个目标,一是要学生理解课文展现的情、景、理的关系;二是知人论世,理解作者豁达乐观的精神。而这位老师在进行课文讲解中却重点概括了各段落的讲述内容,同时画出了一条“喜――悲――喜”的情感线索。有听课老师就对此提出了疑问,认为这样的情感线索虽然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却难以达到预设目标的目的。可见,通过这种他人的评价检验,有助于高中语文教师不断发现问题,从而更好的实现专业化成长过程。
四、注重引导,多种激励,激发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在动力
对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激励和引导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可以采取的方法主要有:
1.开展“自学――反思”式的校本培训
正如上文所说,促进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内驱力的推动。而这种内驱力的形成则离不开教师的自学与反思。在这方面,学校可适当指定部分教师阅读书目,由教师结合教学需要总结心得体会,同时将其内化为教师自己的思想认知,并进一步转化为教学中的有用工具。从而改进教学活动,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2.坚持对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教改考评
篇6
关键词:行为导向法;高中;语文;应用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已经与现代的教学不相适应,那种“老师只知道教,学生只知道听”的教学模式已经非常落后。语文课堂上,学生开小差、打瞌睡的现象越来越多,而老师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课,这明显是不可取的教学方法。我们改变这些现状的最好方法就是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它主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各种活动来提高教学质量。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中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一些行为导向法如下:
一、模拟教学法
所谓模拟教学法主要是指以人为主体,通过各种模拟社会情境作为实践场所来教授学生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模拟的场景中得到实践的机会。根据社会的需要,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技能或是知识。模拟教学法使学生有亲身经历的感受,仿佛自己曾经做过这些事情。而模拟教学法的另一优势就是,可以用最少的教育成本给予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通过某个特殊的场景或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探讨问题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学生的探讨过程和整个思维过程。学生可以围绕这些特殊的场景或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抓住问题的重点,最后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得出结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通过案例分析法,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得到培养,并逐渐建立了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把全部学生聚集到一起,以开会的形式分析、探讨问题,大家可以自由发挥,也可以联想或是想象,提出自己的构思和设想,而对于结论的正确与否,老师不予评价。整个实施过程是:成立小组—确定主题—提出构思—得出结论—结果评价。采用头脑风暴法的主要作用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潜在能力,让学生自己设想,充分给予他们思考的空间。
四、讨论归纳法
讨论归纳法主要是指教师组织班级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对于讨论的结果,老师再进行归纳,最后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的教学方法。具体的实施过程是:给出论题—展开讨论—得出结果—总结归纳—达成共识。这种方法的优势之处在于,学生积极性强,开发大脑思维,节约老师教学时间,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五、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主要指,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这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组成小组以后可以在小组内进行广泛的交流,大家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提出建议,其他人对其观点或建议进行评价,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方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可以加强学生的团结意识,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大家的力量是无穷的。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结尾艺术
现阶段大部分教师认识到导入语设计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作用,但忽视对课堂教学结尾艺术的合理把握与设计,这不仅不利于学生产生深入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使学生无法确定学习的重点,不利于主动式学习的开展,所以,针对高中课堂教学结尾艺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语文课堂结尾艺术的基本要求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决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等,所以,语文课堂教学结尾艺术同样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在结尾艺术的作用下对语文知识、规律等产生较全面的认识,并形成科学、合理的认知和实验方法,为运用语文知识与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结尾艺术应注重知识点的有效归纳、教学中心的全面概括和对学生思想、素养的主动启发等,这要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不仅要向学生直接地传授相关知识、理论,而且要使学生在教学结尾对学习方法、重点等产生正确的认知,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生动、简练,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准确、全面地表达课堂教学结尾设计内容,发挥课堂教学结尾艺术的作用,落实“授人以渔”。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结尾艺术的体现
1.总结式结尾艺术
此种结尾形式注重对课堂教学重点、难点等进行归纳总结,所以具有深化主题、突出重点、结尾呼应、强化记忆等优势,现阶段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教师的知识整理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例如教师在讲授《边城》时,可利用总结式课堂教学结尾艺术,直接指出学生应认真感知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和优美的环境;天真善良、温柔清纯的主人公翠翠的人性美、灵魂美以及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中的人性美,使学生在对文章整体结构和内容等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的重点进行全面的把握,这对达到教学目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技能式结尾艺术
结合现代高中语文教学的《课程标准》可以发现,现代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通过知识传授学生相应的技能,进而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相关知识和素养等,使学生的创造、实践等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强化训练,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结尾也可以应用技能式结尾艺术,即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利用学习的知识进行针对性的应用,使学生在问题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并针对性地对自我能力进行完善和强化,可见此类结尾艺术在实用性、针对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例如,教师在语文教学结尾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沟通、表达的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观点表达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等,达到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
3.过渡式结尾艺术
此种艺术形式通常应用于某个“单元”教学完成阶段,如某篇课文、某个教学单元等,其强调教师通过对“单元”教学内容的总结,使学生对后续学习产生一定的认知,进而形成后续学习的主观愿望,实践证明系结尾艺术形式的有效运用,有利于学生树立整体学习意识,将分散的学习内容系统化,进而形成整体的学习思维,对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创造教学氛围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讲授《陈情表》时,可利用过渡式课堂教学结尾艺术,在总结《陈情表》将孝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的基础上,引入下篇文章《祭十二郎文》中为何韩愈对只具有叔侄关系的十二郎去世悲痛欲绝,作者希望表达什么情感,使学生在对《陈情表》产生一定情感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对下篇文章学习的欲望,这种设置疑问悬念的过渡方式,在深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4.想象式结尾艺术
语文教学内容通常是抽象的,学生不能通过视觉的感官,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产生全面的认识,所以在教学结尾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生活、学习、阅历等方面的经验与想象力相结合,进而使教学的内容得到丰富,这对强化学生记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可以使学生从狭小的思维圈进行辐射式的思维扩散,将“填鸭式”被动教学向学生主动吸收转变。例如教师在讲授《项链》时,可利用想象式课堂教学结尾艺术,引导学生利用成语对马蒂尔德的性格进行概括,学生可能以爱慕虚荣、善解人意、通情达理。恪守道义等看似矛盾,但在马蒂尔德身上却完美结合的词语对其进行形容,这对学生强化对主人公的认识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可以将马蒂尔德与生活中的人物相联系,对学生深化认识也具有推动作用。
5.启发式结尾艺术
启发式结尾艺术是拓展高中语文教学范围,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探究的有效途径,可弥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局限性,调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化相关学习的主观欲望。例如教师在讲授《哈姆雷特》时,可利用启发式课堂教学结尾艺术,指出其节选自威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引导学生结合课堂中的学习,对《哈姆雷特》全本进行阅读,更加全面地体会人文主义思想,使学生在有限教学中得到启发,进而主动进行深入的学习,这对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具有积极作用。
6.抒情式结尾艺术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通常通过故事叙述、语言描绘等体现作者内心的情感或精神内涵,而学生通过对作者情感、精神的内化吸收,形成《语文教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素养、能力,所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结尾艺术也可以应用抒情式艺术形式,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潜在情感的深度挖掘和正确把握,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在学生与作者情感共鸣的基础上,运用抒情的语言进行总结,使学生在教师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刺激下,在思维、情感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可见此结尾艺术形式在深化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敏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讲授《赤壁赋》时,可利用抒情式课堂教学结尾艺术,以“苏轼作为一代文人,在国家有难时亦能有挺身而出、化身历史英雄的心声,对外敌入侵、国家衰弱产生忧虑,学生们作为现代青年,更应有爱国的赤子之心,时刻以“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对自我进行要求。进行教学结尾,使学生不仅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而且在情感上也更容易引起共鸣。
7.煽情式结尾艺术
煽情式结尾艺术与抒情式结尾艺术既具有共同点也存在差异,其同样强调教师在学生对作者表达情感、思想产生一定共鸣的基础上,利用深情、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深化,但其更强调学生通过教师的煽情,比感染和启迪,使学生得到更加深入的情感熏陶,甚至在行动中对其进行有意识的模仿等。此艺术结尾形式通常应用于在情感、精神、历史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中,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文章,其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氛围塑造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结尾艺术的合理运用,是教师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必然选择,其不仅使整体教学更加丰富饱满,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化学习、自主学习的兴趣,满足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所以应受到高中教育者的关注,并积极地进行应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吴耀新.新课程视野中的高中语文课堂艺术探微――以《短歌行》课堂教学实录为例[J].中学语文,2012,09:38-40.
2.吴耀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二题[J].学语文,2012,02:68+59.
3.牟紫微.试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12:40.
4.王连花.高中语文教学“留白”艺术策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5.杨定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结尾艺术浅探[J].课外语文,2015,02:22.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 拓展阅读 教学
一、问题产生的原因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该种教学目标,教师便要对当前的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具体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但是就当前的教学来看,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阅读的重视不足,使得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不断丰富和多样,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其阅读内容的选择和扩展也成了一种必然的需求。信息社会的背景下,高中生面临更大的信息量,为了保证其阅读的有效性及其知识结构的完整,教师应该对当前社会中的各种信息和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其语文水平的综合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阅读的扩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的拓展和积累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知识面,使其知识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为其语文综合能力的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课标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阅读的扩展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内容,有了不同形式的知识积累,从而使其能从更多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其自主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
二、拓展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于该种阅读的拓展为许多教师所认识,但是,在实践中,拓展阅读却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拓展阅读的内容和安排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认识到了拓展阅读的必要性,但是在信息不断丰富阅读内容多样化的背景下,如何选择阅读内容、如何确定阅读的深度等成为教师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一些学习在高中语文阅读的拓展上,更多的以教材为基础进行一些文字阅读材料的拓展,但是就内容的设计上存在与教学无法有机结合或者不相匹配的现象,无法实现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此外,对于阅读课的安排上也存在一定的不理性,使其与语文教学活动无法实现有效的衔接,从而影响拓展阅读的效果。
其次,拓展阅读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在高中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多的仍将教材的教学作为基础和重点,对于拓展的内容更多的放在课堂最后或者课后的练习中。这就使得学生的阅读缺乏必要的引导,在拓展阅读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以及知识的积累等都缺乏目标性和针对性,从而降低了阅读的效率。此外,教师在拓展阅读的教学中,更多情况下是给出一定的指导性意见由学生自己选择阅读内容,但是在阅读材料不断丰富的环境下,学生的阅读内容和阅读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最后,拓展阅读对于学生思维的启发以及能力培养的重视不足。高中语文阅读的拓展,教师更多的是从教学需求的角度出发,对于学生实际情况的考虑不足。在教学中,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更多的发挥主导作用,对于阅读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开展上占据主导地位,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使得学生的思维不能随阅读的拓展而拓展,从而影响了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拓展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刍议
高中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要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也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第一,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因材施教。高中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要贯彻新课的要求,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安排,使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其语文综合能力。实践中,教师应该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和阅读情况,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拓展阅读方案,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二,以教材为基础进行阅读内容的拓展,注重阅读质量。进行阅读拓展时,要以语文教材作为基本出发点,使拓展的内容能够起到较好的补充提高作用,使语文阅读教学更为完善。教学实践中,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并且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智特点,选择适宜的阅读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实现学生阅读能力以及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在选择时,要从多方面出发来考虑阅读材料的质量,使阅读课堂气氛能够更为活跃,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三,注重阅读的难易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拓展的目标之一在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学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搭配,使其更好的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拓展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对于简单的阅读内容通过泛读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快速掌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而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则可以通过精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难易内容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一种对比学习的机会,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四,注重教师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中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及时的指导,使学生更好的感知和认识阅读文本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等要素,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将拓展阅读与写作等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为新颖的思维角度和方式,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结论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为了适应新课标及社会发展的要求,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不要的拓展。为保证拓展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应该坚持学生为本,对阅读内容精心选择,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以阅读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其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丁艳萍.高中语文阅读如何进行有效拓展[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9)
[2]朱曼雯.高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初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1(11)
[3]王静.试谈高中语文阅读的拓展延伸[J].读与写(上,下旬),2013(23)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已经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现在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有自己的教学策略。
一、现阶段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1.虚词、活用词成为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难点。首先,对于注重文言文教学的老教师来说,虚词的教学是一大难点。比如,《师说》这篇文言文,几乎是每个版本教材的必学篇目,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要篇目,短短五百余字的文章,共有28个“之”,14个“其”,虚词的应用令人难以招架。对刚进入高一的高中生来说,文言文虚词的应用可真是雾中的花,虚无朦胧。其次,很多虚词的用法还存有争议,如“句读之不知”中的“之”,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还是“提宾标志”。最后,活用词的用法也是令很多学生头痛的问题。比如《师说》中开篇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与“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同为“师”字,但用法上却截然不同。
2.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弊端。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最灿烂的部分,文言文被沿用了两三千年。文言文教学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一直坚持“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教学方法。建国以前文言文的教学强调诵读,方法主要是文言文的阅读训练,突出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法指导基本由教师掌控。改革开放至今,文言文的教学仍以教师讲授、学生识记的方式进行,这种方法重诵读和感悟,轻讲解和分析。虽然新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所改变,文言文教学涌现了诵读教学法、比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评点教学法、读写结合法、讨论式教学法等方法,但学习文言文仍然是以教师为主的诵读讲解法,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教学仅满足高考需要,忽视了人文教育。一方面,文言文教学的功利性太强,很多教师往往在教授文言文时秉持着“是高考重点就讲,高考不考就少讲或者忽略”的原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也变成了“为了满足考试的需要”,很多优秀的文言文篇目没有被学生很好地吸收。另一方面,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注重文言字词句的讲解,忽视了对优秀文言文整体的理解。传统文化精华和人文精神的传承方面做的不够,导致新课标所要求的人文性质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二、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探究
1.以学生为主,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文言文有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历史故事、名人趣事、生活轶事等穿插在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文言文产生兴趣,从而在上课时集中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其次,文言文很讲究格律和音调的起承、转合变化,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朗诵,语言感觉就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教师可以注重挖掘语言特色,引领学生自主感悟文章中的独特风格。最后,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解读,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授人以渔,注重学生的总结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起到的是组织和引导作用,学习中归纳和总结主要还是靠学生完成。文言文里很多内容都是相通的,知识具有相关性,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与联想性思维,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点的总结归纳能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此外,文言文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后加强对文言文的广泛阅读。往往学生掌握的文言文知识越丰富,考试的时候阅读分析、得分能力也就越强。
3.注重先进设备的引用。多媒体等设备,可以作为文言文教学的辅助工具。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感官冲击,使得学生的全部身心为多媒体设备所展示的内容吸引,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学习兴趣也将得到提高。这样的方式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可,并且为学生所喜欢。坚持下去,就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不断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面对我国当前学生文言文能力良莠不齐、传统文言文教学模式难以带动学生积极性的现实,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组织和领导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达到教和学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郭晓茜.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J].教育科学,2011,(03).
篇10
一、注重将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结合,让学生学有所用
职业高中学校语文课应结合社会对一线从业人员的要求,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重点来筛选、组织、实施教学内容。与高考相比,用人单位对职业高中毕业生的书面理解和表达要求较低,而在口头表达方面则有相应的要求,职业高中语文课应该相应降低读写难度,突出实用性,向综合职业能力渗透,让学生学有所用。举例而言,教学撰写求职信或应聘书时,可以结合就业面试训练,利用学生的优势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来带动弱势的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再如,进行劝说口语训练,要有意识地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筛选训练材料,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同时提高语文能力和职业能力。例如,在旅游专业可以设计这样的训练题目:“旅游高峰期你带团到著名风景区旅游,遇到大塞车,你们的车被堵1个多小时不能开动,有几个游客要投诉你和你的公司,你怎么劝说游客?”而在幼师专业则可设计这样的训练题目:“课间,本来一起玩得好好的两个小朋友扭打起来了,原因是他们要玩孙悟空打妖怪的游戏,但谁都想扮演孙悟空不肯演妖怪,你怎么劝说这两个小朋友?”
二、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程度往往决定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做学习的主人。仍以劝说口语教学为例,可以是老师给定训练题目后,调动学生自己寻找、摸索劝说方法,互换角色进行练习,自己体验并归纳劝说方法和技巧。甚至可以在确定了劝说这一学习内容之后,让学生课前搜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劝说题材或自己学习、生活中碰到的最想解决的劝说问题设计成训练题目,课堂上学生互相出题,模拟训练。这样,所学内容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期待解决的,学生既是问题的回答者,也是问题的设计者,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地位及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主动。再有,让学生自己寻找学习问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觉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而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积极态度。
三、注重教师的言传与身教,让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组织和引导的方式上,如果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言传”的话,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则应该同时注重“身教”。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强调“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下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者,更应该是知识和方法的运用者、示范者,教师应该主动进入教学情境中,用参与活动的方式给学生作出示范。比如在面试口语训练中,教师可以模拟考官角色来考学生,更应该模拟应聘者角色给学生作出示范。教师的教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用自己的示范来启发引导学生,纠正学生运用知识和方法中的失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用语文能力。
- 上一篇:工程监理的依据
- 下一篇:项目资金落实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