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考核标准范文

时间:2023-08-18 17:50: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术室护理考核标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手术室护理考核标准

篇1

【关键词】 量化管理; 考核; 手术室

手术室工作有其特殊性,工作质量要求高,个人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科室的整体工作效果,给工作质量的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建立手术室护士的绩效考核标准,实施量化管理,用数据对个人的工作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充分调动了手术室护士的积极性,促进了手术室工作质量的提高,现介绍如下:

1 手术室实行量化管理的必要性

我院为二甲医院,年手术量七百多例,其中急诊手术占的比例较高。最初在1997年―2002年实施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只考虑职称,存在吃“大锅饭”现象,导致护士的工作热情不高,积极性削弱。2003年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进行了调整,把岗位职责考虑进去,但这种分配方案表现出了工作质量、工作强度与绩效薪酬不成比例,仍然不理想。2009年初建立手术室护士的绩效考核标准,用数据客观地对个人的职称、工作量、完成质量等进行评价,并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依据,充分调动了手术室护士的积极性。

2 量化考核标准的制定

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采取民主管理科室的方法,发动手术室全体人员进行讨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出能够反映每位护士绩效工资的计算标准,每月累积分法计算,参加当月所创绩效工资的分配。

3 方法

手术室护士5人,学历:大专4人,本科1人;技术职称:主管护师1人,护师2人,护士2人,其中护长不参与分值的统计,拿科室平均奖。绩效工资的组成分四大部分:工作量占40%,职称占30%,岗位占20%,其他占10%,四大部分的内容都进行了细化。

3.1 建立量化考核的标准:按照各级人员职责,制定各岗位工作标准,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以及相应责任,组织大家共同学习,提高认识,使护理人员不仅明白工作的内容,还要知道符合什么标准、承担什么责任,以此作为评价工作好坏的依据 。

3.2 建立工作量计算标准:用电子表格(Excel)按月份建立工作量记分表,由每台手术的巡回护士负责记录,登记详细的手术时间、手术名称、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工作量根据手术配合强度、手术时间长短、技术含量的高低分类计分,例如:门诊小手术计0.25分,剖宫产、阑尾切除等手术计0.5分,胆囊手术、结肠癌根治术等计1分……,分值要做到标准清晰。

3.3 职称部分是根据职称及年资制定系数:工作2年内护士0.3,3-5年护士0.4 ,6年以上护士0.6,护师0.8,主管护师1.0。职称之间的奖金差距促使了护士积极参加在职教育及业务培训,努力去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积极参加职称的晋升考试,今年有2名护士也将取得护理本科学历。

3.4 根据岗位部分设定分数:我院手术室是24小时值班制,按一次夜班1分,日班0.5分,一线班每班次0.5分,二线班每班次0.25分来设定。以前大家都不想上夜班,现在都不再有怨言,促进了科室的和谐发展。

3.5 其他部分包含了奖励加分和扣分:参与科室管理、医院内授课、代表科室或医院参加竟赛等给予奖励加分 。扣分是违反医院或科室规章制度;工作质量考核中护士长的检查、科室质控小组的检查及护理部各质控组的检查考核结果为依据 。

4 效果

4.1 根据护长对手术病人的术后访视的信息反馈,护士的服务质量有很大提高,手术室护士能主动与病人沟通,病人进入手术间后情绪稳定,减轻了心理压力,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增加病人安全感,对护士的技术操作与服务态度感到满意。

4.2 每月从考核结果中护士看到了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激发了护士的学习热情,护士能够主动地完成工作,并积极配合急诊手术,自觉改善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带动了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

5 体会

5.1 现代管理中数据化管理是一个重要标志。量化管理是新形势下适应医疗改革推出的新的管理方式,手术室量化管理以数据说话,实施以来,不断完善适合手术室工作特点的细则,客观评价护士工作数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效率的高低,从而能有效地规范护理行为,保证服务到位,提高护理质量 。

5.2 数量考核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质量考核体现了质量第一的主题,综合考核既全面客观、又公平公正,合理的奖金分配是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的重要手段。量化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公平原则。

参考文献

[1]代秋菊,张彦玲.手术室绩效薪酬分配方案探讨.医药世界.2007,9:147-148.

篇2

1 分层级管理方法 

1.1 分层级制定培训计划 年初根据医院总体培训计划制定出科室分层级培训计划。根据工作年限、职称、专科培训程度划分护理层级。一般是助理护士是N0级,三年内的护士为N1级,三年以上的护士、护师为N2级,主管护师以上、取得国家专科护士证的护师为N3级,副主任护师以上、取得国家专科证书的护士和护士长为N4级。层级不同培训计划有区别,按计划进行考试、考核,成绩和月效益工资和年终评先选优挂钩。

1.2 制定岗位说明书 根据各个岗位工作不同,科室和院里反复修订制定出了规范的岗位说明书,并利用晨会时间组织大家学习,做到科室人员人人知晓、融会贯通,使大家都能按照岗位说明书要求去履行岗位职责。

1.3 制定岗位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 根据各个岗位工作职责制定出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作为月质控工作的准绳,以此促进科室不断持续质量改进。

2 护理管理体会 

2.1 分层级培训计划的制定满足了各个层级护士的工作需要。低年资的护士以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主。低年资的护士临床经验不足,基本技能不够熟练,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指导实践,使他们尽快的熟悉业务、掌握基本技能。

N2级护士理论和技能正处在成熟期,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比较强、积极向上的劲头也比较锋芒,因此必须给她们创造一定的机会让她们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积累丰富的经验。因此在培训上科室给她们安排比较复杂的具有一定的难度的课程让她们去讲、科室先进的设备让她们参与使用、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参与科室重大复杂的手术配合,使她们在理论和技能成熟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面。N3级护士可以说是科室的栋梁,她们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尤其是科室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有很高的造诣,并且有丰富的带教经验。科室培训上以自学为主,并且发挥她们的长处,调动她们的积极性指导下一级护士工作,工作重点放在带教方面,协助护士长抓好科室安全管理,如重点工作环节的管理、感染的管理、环境管理等。N4级护士的培训,目前科室只有护士长一人,培训上根据院里要求结合科室工作情况,重点放在科室管理上。

2.2 岗位说明书的制定使工作任务更加明确。以往各岗位工作人员只知道工作的大概,所以很多工作做的都不到位,严重的影响了科室工作完成的质量。岗位说明书的制定使各个岗位、各个级别的护士都能做到有章可循,按照岗位说明书内容严格要求自己,全面的、保证质量的完成工作任务。如:N0级护士(助理护士),科室共3名,根据工作需要她们三人的工作内容不同、作息时间也有根本的区别。再有助理护士是走向护士岗位之前的一个“热身”,“热身”时间多长不确定,因此助理护士中途更换的频次较高。岗位说明书的完善为助理护士的培训提供了一个有力保障。新护士到岗也能按照岗位说明书去熟悉业务,为她们尽快进入角色提供了保障措施。

2.3 制定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准绳:俗话说质量是工作的金标准,没有质量工作就不能进步,而且给工作还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因此科室将考核作为重点工作来完成。科室成立了质控小组,小组成员各自按照分工完成各个层级的考核,另外规定每个护士每天都要“回头看”自检,即下班前回顾总结一天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记录在小本子上,月末上交科室护理组长,科室筛选出重要问题在月末质控会议上进行问题分析,以达到持续质量改进。

篇3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它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并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发展。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又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提高手术室人力资源质量也就成为手术室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手术室的管理者如何改变、突破旧的管理方式,使人力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直接关系并影响到医院整体发展。现代手术管理者要站在医院的宏观角度,开动脑筋,拓展思路,学习管理新观念,建立、完善人力资源的开发机制,使人力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1提高对人力资源有效利用的认识

1.1人力资源有效利用是医疗改革的迫切需要

医院改革的主要矛盾是医院资源的浪费和医院补偿不足并行。医院改革的思路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有限的卫生资源,建立起优质、高效、低耗、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运行机制。要解决现有条件下人力资源不足与医疗需求上升的矛盾,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必须进行内部挖潜和结构的调整。

1.2管理者要树立人力资源的效能管理理念

所谓资源,就是有投入,产出效能的经营资本。卫生人力资源是指将卫生技术人员群体作为医院经营的主要资源进行开发、管理。医院的人力资源是用于医疗投入一产出的活劳动,“人力资本”。手术室的管理不能只是停留在行政管理上,要认识到人力资源的效能开发对管理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在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管理者必须树立资源=效能管理理念。利用现代管理的手段,使各级人员的知识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并释放出巨大的管理效能。

2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有效利用的方法

2.1实施手术间责任制管理

2.1.1明确手术间责任人

手术间人员以不同职责进行人员配备和责任制管理,明确责任人的管理职责,使管理制度在最小范围内得到落实。

2.1.2减少护士班次更换的频率

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减少中间环节,减少工作交接中的不安全因素,提高工作效率,使手术间的医生、麻醉师、手术护士达到职责、人员、管理的一体化。

2.1.3提高手术间护士的责任意识

实施“谁主管,谁负责”,强化个人行为,提高整体意识。

2.2以手术需要为原则实施工作时间弹性管理

以手术为中心的弹性排班制。所谓弹性排班是在原有周期性排班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实际,为解决人力资源紧缺、手术量大、急诊手术多等情况,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按护理需要所采取的具体排班方法。它的特点在于班次弹性、休息弹性,能较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即保质、保量完成手术工作,又可以解决护士补休及个人假期的时间安排,使护士及时缓解倦怠情绪,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手术室护士工作的随机性、可变性大,护士个人的情况各异,要使护理人力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必须根据手术难度系数和护理工作量,合理设置护理岗位数,使护理工作量与护士人数相适应并做到动态补充。在护士的搭配上,要注意使其年龄、职称、专业知识背景、工作能力等方面形成一定的梯层结构,并兼顾护士在性格、气质等方面的互补。同时还要考虑医师的手术习惯与要求。

2.3护士长应加大质量管理力度

合理安排护士班次,实施手术间责任制管理,减少了手术间护士的更换频率,也缩短了护士长的排班时间,使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手术间管理上,放在护理质量的检查上,使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

2.4培养专科手术护士以提高护理质量

培养优秀的专科手术护士是加强人力资源的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专科护士可以提高专业效益,这是因为他们能把精力集中在临床护理的特殊方面,能将新的理论和设想试用于临床。他们的作用和职责各不一样,通常包括临床护理、教育、管理和研究,他们所作的一切对他们所在部门的护理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培养中要注意处理好质与最的关系,即在立足全员教育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科进行分类指导和有选择性的重点培养。科室根据具体情况成立了腔镜护理组,确立组长职责;制定腔镜护士操作、考核标准。

2.5提高危重病人应急抢救能力

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为了更好的配合医生进行高危孕产妇、急症、妇科疑难危重手术患者在手术中的抢救,迅速有效的实施各项急救操作,医院、科室定期举行各类技能操作,提高护士的急救技能、确保病员安全。

2.6开展科技练兵以提高高科技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术室内的高科技仪器越来越多。手术室护士不仅要熟练掌握手术配合的技能,更要提高熟练掌握高科技仪器的能力,以顺应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提高了现代化手术护士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

2.7改善知识结构以向多学科发展

手术室护士的计算机系统操作、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必须尽快提高护理人员的学历结构和知识水平,向多学科领域发展.培养具有现代化知识结构的新型护理人才。

2.8加强手术室护士的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衡量员工工作行为及协助其工作成长的过程,是定期与不定期地对员工的工作能力与表现进行有系统地评定,改善本身工作和决定建立改善计划和沟通的过程。

2.8.1建立并实施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实施绩效管理首先是明确质量标准并根据标准制定奖惩细则。首先将手术室工作分为吧台主管护士、洗手护士、巡回护士、管理岗位,不同岗位计分值不同,强调向苦累岗位、高责任、高风险岗位倾斜分配。根据每个护士的实际工作数量,得到手术分值,按天、月累计成为该护士的工作数量积分。

2.8.2建立健全综合考核标准

在质量考核、数量考核基础上进行综合统计。护士长将每人每天的分值均公布于众,增加透明度。每月将手术计分、有效工作时间、工作质量考核分值进行汇总,考核分与当月奖金挂钩。其中考核分逐月累计,年终作为评优、聘用的主要依据。

2.8.3考核方法的实施

包括工作数量目标、工作质量目标、满意度调查及考核四个方面。工作数量目标包括手术配合时间、手术配合台次、夜班工作时间等;工作质量目标包括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等;满意度调查包括医生满意度调查和病人满意度调查及围手术期访视等;考核包括定期考核、不定期考核、口头考核及各种资料等。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资源的投入,提高了能量的产出,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人力资源的数量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基本保证,但是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直接影响医院的发展。因此,培养一支高效率、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不仅是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化医院建设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周荣慧、武瑶、白淑玲.医院改革中护理人力资源的台理配置与使用.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58.

[2] 陈敬云、庄倩、沈摈嫔 等.医院业务郭制卫生人力资源规范管理.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585.

[3] 吴盛、廖振尔、陈虹 等.试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医院发展战略.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7:73.

[4] 张正华、土建平.卫生管理队伍职业化探究.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647.

[5] 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67.

篇4

【关键词】二级医院;手术室护理;急救;护士培训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1】。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二级甲等医院,地处郊区,经常有重大交通事故、打架斗殴、高空坠落等,大部分伤员病情发生突然、时间急、伤情复杂、抢救难度大等特点,我院手术室显的更加重要。手术室护理是应急性极强的工作,工作环境高度紧张【2】。这对二级医院手术室护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作为手术室专业化护士,既要求具备准确、娴熟的基础护理操作和手术室专科技能,又必须具备急救能力【3】。为了提高二级医院手术室护士的急救能力,我院手术室对护士进行急救能力培训和考核,并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

我院手术室护士38名,其中女35名,男3名。年龄21-49岁。职称:主管护师8名,护师21名,护士9名。学历:中专8名,大专10名,本科20名

2 方法

2.1 建立急救能力培训及考核小组

由手术室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以及科室总带教3人组成培训考核小组,该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培训及考核。

2.2 培训方法

2.2.1 急救知识培训

2.2.1.1 急救基础知识培训:具体包括:心电图、CPR基础知识及技能、常见休克类型;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用法、途径及不良反应;吸痰、气道管理技术等。

2.2.1.2 急救专科知识培训:由护士长每月组织一次多媒体授课,主要包括:与手术室护理相关的专科急救知识,例如急重症手术、交通联合伤手术的种类、物品准备以及护理配合要点。

2.2.2 急救流程培训

护士长负责每月组织一次手术室重点急救流程培训,主要包括:多器官复合伤的急救流程;手术患者突发局麻药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流程;患者术中发生输液、输血反应的急救流程;手术用物计数错误的急救流程;患者发生躁动的急救流程等。

2.2.3急救操作技能培训

手术室急救技能主要包括:急救设施的操作使用技能;CPR操作技能;急救器械、耗材的应用技能。主要有:除颤仪、负压吸引、监护仪等设备的培训;急救器械、耗材的培训,由高级责任护士及总带教负责每月培训、操作、演示,监管护士反复操练,准确掌握。

2.2.4急救情景模拟训练

由护士长组织并指导,根据手术室可能出现的急救情况设置场景,组织护士进行紧急情况下模拟抢救护理。如术中心脏骤停发生猝死时,按发生猝死的急救流程进行模拟训练。

2.3考核方法

在实施培训前和培训后对参与护士进行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技能、急救模拟训练考核,以百分制评分,考试内容及评分依据由护士长严格制定。

2.4统计方法 对培训前后资料进行处理及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p

3 效果

通过培训,我院手术护士的急救能力考核成绩较培训前有明显的提高,见表1。

4 讨论

4.1提高护士的急救意识 急救意识来源于护士的临床经验,以及多学科知识和急救能力的掌握【4】。手术室是随时接收危、急、重患者的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救治服务的要求、期望值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急救意识。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急救能力培训,能有效提高了护士的急救意识。

4.2提高护士的急救应急能力 护士应急能力是指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敏锐地观察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分析判断,用熟练的技能技巧沉着果断地配合抢救和护理【5】。通过对急救能力的培训及考核,护士能够迅速、熟练、准确的获取急救器械、耗材并能正确使用,能迅速判断并积极处理,提高了急救应急能力、避免出现抢救程序中的混乱局面,使抢救过程忙而不乱、紧张有序的进行,提高了急救的安全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何忆兰,彭桂平.手术室青年护士能力不足原因分析及对策[J].当代医学,2010,16(3):36.

[2] 林岩,谭淑芳,潘淑芳,等.多媒体技术在手术室新护士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1142-1144.

[3] 傅晓玲,石兰萍.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协调能力的培训[J].护理学杂志,2009(22):16-18.

篇5

关键词:量化考核方法急诊科护理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213-02

护理质量作为急诊科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都是急诊科医疗管理的重点之一,进行有效的护理管理是协调和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1]。提高护理人员尤其是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对于急重症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有一定积极的意义[2]。从2011年开始我院急诊科室针对急诊护理工作人员广泛开展了从德、勤、绩、能[3]等多个方面的积极的量化考核工作,以期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和学习热情,希望能够为培养高品质、高技术的护理队伍创造良好的环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量化考核对象资料。全科护士共34名,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6±3)岁;在职称上:主管护师4名,护师17名,护士13名。在学历上:本科学历14名,大专学历17名,中专学历1名。

1.2方法。

1.2.1急诊科室量化考核小组。成立急诊科室量化考核小组,由护士长、小组长、护士的三级考核结构。各组长和科室护理骨干人员依据相应的质量评估标准,结合科室的具体情况对科室的质量检查标准从仪表、服务、治疗、护理、急救、感控、记录、带教、管理、行为等十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细化。护士长负责对所有护理工作的全面管理和指导,同时对小组长和护士进行考核;小组长在负责急诊手术室、急诊抢救室的管理检查的同时,还应负责对留察病人、急诊患者、急救病人的临床护理,内容包括:常规护理工作、表格书写、药物使用、消毒隔离等;护士对照制定的标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周期性实施自我批评和互相检查,及时发现自己或他人的问题并报告,以求问题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还要起到对护士长、小组长进行监督的作用。

1.2.2考核方法。根据制定的细化过的标准,由各级护理人员中选出8名检查考核成员,每月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仪表、服务、治疗、护理等十个方面的质量考核问题进行评分并汇总至护士长处,得出科室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得分。与此同时各护理人员之间进行相互监督。每月考核工作结束之后,要对当月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回顾分析,找出不足,取长补短,对下个月的工作进行弥补和坚持以求提高护理质量。为进行激励,科室的奖金核算与得分结果有着一定的关系。

2结果

量化考核机制实施以后,急诊科室护理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果,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各护理人员之间形成了爱岗敬业、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护患关系得到了有效的加强,护患纠纷也能及时得到控制和缓解。调查考核得出表1所示结果显示,量化考核机制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在护患满意度、基础护理合格率、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器械消毒合格率、表格书写合格率、药品保存合格率、操作考核合格率上都较之前有大幅度提升。通过进行评分活动激励,护理人员之前形成了相互比较、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良好习惯,与此同时,科室内也评选出了完成相关工作的最佳方案并展开学习。

3结论

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使得急诊科室对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急诊科室内的护理工作进行有效的量化考核是一项卓有成效的措施,它的关键就在于打破了以往论资排辈、吃大锅饭的弊端[4],充分发挥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评定提供了有效的客观依据,做到了用数据说话。量化考核方法在急诊科室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充分激励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量化考核标准是对护理人员的价值进行考核,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有效的护理工作;②有效提高了急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量化考核标准使护理工作和行为得到了规范化、程序化,被动的护理服务也向着主动的方向转型,患者的合理要求[5]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③增强了患者的健康教育从而对患者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量化考核标准促进了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沟通和交流,患者的很多疑难问题都能及时得到解决,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知识的讲解,对患者的恢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相比较于常规方法,量化考核方法在急诊科室的对全方位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有着显著地意义。参考文献

[1]李文翠.量化考核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7,6(6):45-47

[2]于红菊.量化考核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杂志,2012,(6):41-41

[3]侯宪红.量化考核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7):696-697

篇6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对手术效率方面的作用。方法:以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进行手术的140例普外科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手术室管理模式,从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安全、护理质量与满意度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手术效率。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效率

手术室是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所,任何一个细节上的疏忽都可能是致命的危险,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其工作节奏快、任务繁重。因此,合理的管理模式对保证手术的有序进行至关重要[1]。精细化管理即使用精细化的分工来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能,通过一定的标准和制度规范,来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手术效果,将服务意识贯穿于工作中。我院手术室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后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手术效率方面有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我院

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进行手术的140例普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其中男78例、女62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48.9岁,排除:(1)有严重心、肝、肾器官疾病的患者;(2)有严重免疫系统、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3)恶性肿瘤的患者;(4)有精神障碍、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普外科手术的患者,其手术类型:胆道手术33例、胃肠手术34例、腹股沟疝手术14例、乳腺手术4例、甲状腺手术3例、微创手术20例、传统手术3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医护人员、麻醉方式及手术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行。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室管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手术室管理方式,具体措施如下。

1.2.1工作环境从细节之处抓规范

建立合理的手术室环境管理制度,做好手术室环境地面的消毒清洁工作,合理的手术室物品运转流程,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手术间物品、设施的摆放合理有序,利于操作。

1.2.2细节护理从细节之处抓质量

规范护士言行礼仪,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变被动需求为主动服务,关爱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微笑服务患者及家属,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手术的进行[2]。

1.2.3物品管理从细节之处抓落实

专科仪器、设备专人检查维护,无菌间物品有醒目的标识,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检查。对过期、污染、变质的物品,做好登记和管理,重点物品、药品做好班班交接工作,做好物品的管理工作。

1.2.4考核管理从细节之处抓实效

为手术室医护人员建立相关的考核标准,检验精细化管理在实际操作中的临床效果,监督并约束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能够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慎独意识,提高工作质量,使护士主动充分的照顾患者的需求,利于反馈相关的管理结果。

1.2.5人员管理从细节之处抓高效

精细化的管理相关的护理人员,建立标准化的手术流程,合理的安排工作和休息的时间,不仅能够使护理工作安全连续的进行,而且使护理人员能够更好的休息,在工作中有利于培养护士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减少发生医疗差错,从而实现整体工作能力的提高[3]。护士长主动关心护理人员情况,加强手术室防护措施的教育,保证工作人员及患者的安全。

1.3观察指标

采用我院手术室自制的评分表进行护理质量的考评,包含5个方面:物品管理、无菌情况、知识考核、护理记录、健康宣教,每项细分成若干小项,均为百分制,得分越高,则效果越好;手术效率从术前准备时间、术中操作时间、术后满意度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满意度分为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得分≥85分为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方面的影响

观察组在物品管理、无菌情况、知识考核、护理记录、健康宣教等方面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2.2精细化管理对手术效率的影响

观察组手术效率在术前准备时间、术中操作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拥有各项设备和较高的建设成本,是对患者进行诊疗救治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管理质量对患者的生命及人身安全有重要的影响,不合理的规范管理工作会导致分工不清,工作混乱,造成手术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影响患者手术的进行,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甚至造成患者的死亡,引起医疗纠纷[4]。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成效显著,能够使护士积极主动的为患者提供服务,营造和谐环境,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真正贯穿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高病人对医院的信赖度,降低其焦虑情绪[5]。手术室精细化管理,对护士的相关专业知识要求更高,促进了护士的学习和工作的热情,提升了整体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降低了护士的工作压力,有效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质量。通过本次观察发现,实施精细化手术室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手术效率,并且在医生、护士、患者三方面对手术的满意度方面均有明显提高,改善了医护关系,护患关系,为推动医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值得手术室推广应用。

作者:王君娣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陈芋玉,吴应虬,黄爱丽,等.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3):41-43.

[2]许巧玲,冯娟,王日星.精细化管理在医院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142-144.

[3]路桂梅.手术室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0):147-148.

篇7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业核心能力的培训模式。方法2015年1~12月,围绕《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等文件,对我院护士实施个性化、多元化的有效培训、考核等,与2014年1~12月1年内(常规培训)护士专业能力考核结果以及手术室医生、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后手术室专业护士在手术配合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显著提升。培训前后手术室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展开分组层级培训可显著提升临床护士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分组层级培训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手术室技术部门的技术水平也逐渐趋于完善,手术风险较大,要想保证手术的成功率,要求手术医护人员具备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要密切的配合,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风险,对此目前对于手术室护士专业技能水平以及核心能力等更加看重。实践证明,在围绕相关管理规范展开分组层级培训,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对此展开深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研究区护士共计28人,年龄在22~45岁,平均(29.5±3.1)岁,包括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6名、护士21名等职位护理人员,其中中专、大专、本科学历护士分别为12、13、3名。纳入与排除标准: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手术室护士,且层级管理小组,需具备5年以上工作经验,学历为本科或是以上文化程度,排除中途终止培训的受训人员。

1.2方法

1.2.1核心能力培养方式

1.2.1.1一对一培训将培训护士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负责高层级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当作小组组长,组内成员根据自评、他评等方式,分成多个等级,高层级护士,有责任带教低层级的护士学习与培训工作,受培训的护士,有问题可以随时向高层级护士请教[1]。1.2.1.2培训计划组内成员分级后,可根据组内各级成员的能力,制定层次化的培训计划、目的、内容等,持续培训3个月。1.2.1.3培训记录对各个受培训护士实施培训记录,要求各个护士准备培训记录本,指导人员定期对护士培训记录情况进行打分、点评,继而保证培训效果。1.2.1.4培训总结定期组织各个小组展开培训交流活动,各个小组各个层级护士,可以将自己培训中的问题、经验、感受等分享给大家,鼓励所有人参与到讨论中,继而起到取长补短、了解各个护士想法的效果,及时发现护士的培训需求,并随时给予针对性的培训指导,为后续培训模式改进、晋级提升等奠定良好的基础[2]。

1.2.2培训内容

1.2.2.1思想道德教育要想提升手术室乃至医院的护理水平与服务质量,首先是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继而才能培养出更多道德型、有责任心的护理人才。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培训护理人员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使其真正的热衷于护理岗位,在完成护理工作的同时,能够保质保量、尽职尽责。将自身的利益、医院利益、患者利益、社会利益等合理的排序,在遇到困难时,积极克服困难,一切以患者的利益为主,学会换位思考,为护理事业,发挥自身的优势与贡献,时刻将道德责任心放在护理工作的首位。1.2.2.2专业技能培训随着国内外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手术室护理学也逐渐的独立与优化,被人们广泛的重视,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首先要具备主动学习意识,不断学习新技术、新设备专业知识,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巩固新旧知识的同时,加强对手术器材的实践与经验总结,主动掌握手术设施的操作技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选派不同护理人员,积极参加专业技能提升课程,组织护理人员定期或是不定期的培训,或是请专家介入指导,从而保证专业业务、技能水平的提升[3]。1.2.2.3培训法律意识随着我国个人权益等相关法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也逐渐提升,为了降低手术室医患纠纷,保证患者的合法权益,要求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在规范护理的同时,更要合法保护自己的权益,在医疗纠纷中,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使手术室护理人员,可通过法律途径,将护患纠纷损失降到最低。

1.3观察指标

围绕培训手册内容,对层级培训护士实施晋级考核,分数>80分即可晋级。对比两组护士培训前后手术各个考核成绩,包括平时抽考、理论考核以及实践考核成绩,以平均分形式比较。利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手术室医生,对护士工作态度、积极主动性、业务能力、日常配合、沟通交流能力、临床实际解决能力、对病患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满意程度进行评分,每项10分,满分100分。利用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士护患沟通方面、手术环境方面护理服务方面、护理技术方面的满意程度,分数制同上,分数>80分表示满意。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晋级情况

经过专业核心能力培训,护士在主动配合能力、临床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显著提升,自培训以来,28名培训人员,从N3级晋级到N2级共计5人,从N2级晋级到N1级共计6人。

2.2培训前后护士考核成绩的比较

培训后护士平时提问、理论考核、临床实践技能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3手术室医生对专业护士满意度评分的比较

培训前后手术室医生对专业护士的的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4培训前后患者对专业护士满意评分的比较

培训前后患者对专业护士的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对手术室专业护士展开核心能力培训,可显著提升专业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提高护士的学习积极性,为自主学习氛围的创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层级培训,可实现对本区护士个性化、全员化的培训;另外在培训过程中,也会面临一系列困惑。主要在于护士人员多为女性,工作任务重,压力较大,加上适婚生育的年龄,人力资源调配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很多参与培训的护士,不得不中途放弃培训。加上受到以往制度的影响,人员方面的调动,新员工的融入等,增加了培训的难度与工作量,导致部分护士,在寻求培训理念的主动性方面较差,另外没有将院内、院外的培训做到有效的结合,也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对此积极展开层级、分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实施帮带培训形式,实现对新入职护士的个体化培训,继而有效保证培训效果[4-7]。对于培训护士的考核与点评必不可少,也是检验培训效果的唯一途径,对此可以采取互评、自评等方式,实现多元化的点评,继而保证考核、点评的公正性与科学性,真正实现培训的目的[8-10]。培训对象主要为新毕业护士、从其他科室调入手术室且具有1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注册护士、目前从事手术室工作的护士。经过层级培训后,在接受专业培训的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估的基础上,对其适当调整,一旦发现没有达到考核标准,继续延长层级培训的时间,达标的受训护士,可缩短培训时间,实现弹性培训模式[11-15]。综上所述,对手术室专业护士的培训,是一个复杂且繁琐的过程,为了保证培训效果,更好地提升护理满意度,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的同时,可广泛采纳护士的建议与想法,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开设交流沟通、监督与意见反馈平台,让护士提出培训创新理念与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强调整,让护士学习到更多、更全、更实用的手术室专业核心技能,对我国护理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起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邹莹,张佳璐,李雪,等.培训评估圈模式提高眼科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14-17.

[2]唐秀芳.分级专项培训模式对降低手术室术中护理失误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2):99-101.

[3]杨青,侯燕,谢红珍,等.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和管理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3):419-422.

[4]陈雪莉,谢太普,马静.手术室护士对腔镜专科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J].当代护士,2016,(2):27-29.

[5]周亚芬,胡文娟,杨霞.手术室青年护士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5):604-608.

[6]彭英,冯迎梅.专业化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8(7):00208.

[7]钱晨,王爱红,马茜.手术室护士自主学习能力与核心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8):1071-1075.

[8]苏惠清,黄淑萍,黄淑兰.两种形式的护理查房在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5):133-135.

[9]欧阳冰玉.关于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探讨[J].当代医学,2015,21(21):97-98.

[10]杨谱.人文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8):138-139.

[11]陆云,龚荣花.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指导老师选拔淘汰机制的探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130-132.

[12]钱晨.手术室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分析[J].江苏医药,2015,41(23):2927-2928.

[13]陈杏秀.RCA(根因分析法)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3):96-99.

[14]陈锐,李静,张静.基于胜任力为导向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使用与评价[J].全科护理,2017,15(5):597-598.

篇8

【关键词】五常法 手术室 物品管理

五常法就是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简称5S。5S最早起源于日本,现已被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广泛使用,是促进品质改善的一种最基本的管理技术。提倡从小事做起,认认真真、讲究的做好每件事情。手术室是医院手术治疗疾病的重要部门,使用材料和仪器种类、规格繁多,无菌与非无菌物品区分严格,物品应急机会大,因此给管理带来一定难度。把5S运用于手术室的物品管理,在解决日常工作问题上起到简易可行的作用,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组织阶段

1.1 成立"五常法"学习小组,护士长组织全科人员学习"五常法"管理有关内容,进行培训,培训率达100%,做到统一认识,全员行动,已达到预期目标。

1.2 成立审核小组 由护士长、小组组长组成。制定审核标准及检查内容,根据需要建立物品种类、基数、统一标签、规范流程、质量标准。

2. "五常法"实施

2.1 常组织:这一步是避免凌乱、节约空间的技术,就是将手术室的无菌物品、一次性用品、日常用物及药品进行分类,把必要与非必要的物品区分开来,把非必要物品清理掉,将必要物品的储存数量降到最适当程度。各专科手术间根据所做手术类型准备基数恰当的用品、药品,不做统一规定。每天要求值班护士检查物品、药品是否齐备及设备是否完好,并每周检查一次性用品及药品,避免积压过期[1]。

2.2 常整顿:这一步是节约时间的技术,是为了能迅速取到或放好所需的物品。所有物品,明确标记,按分类定好位置,清洁用物与非清洁用物分区域摆放,对摆放容易引起凌乱的物品,如各种药品、标签纸、电极纸、留置针等可用贮物小格分类放置,以达整齐、美观的效果;同类物品集中放置,各手术间共有的物品、药品均应放在各室的同一位置,以方便寻找;术中常添加的器械就近摆放,对使用频率高、取用紧急程度大的物品,如麻醉机、除颤仪、急救车、吸痰机等应放置在最显眼,最容易拿取的地方,并定点摆放;物品定量摆放,设置点数本,由值班护士每天检查、补充,实行先进先出原则,杜绝无菌物品过期现象,并保证了物品的供应,避免了术中需临时添加的现象。

2.3 常清洁:全科护理人员按岗位分配清洁的责任区,做好清洁方法指引,明确职责,选用先进的清洁工具及效果好的清洁剂,确保手术室环境清洁,减少手术感染。如每做完1台手术,应及时清理治疗车上垃圾,妥善处理针头、安瓿,清洁室内地面、物品、仪器;每月进行细菌监测1次。

2.4 常规范:根据"五常法"标准及本科室特点,制定"五常法"考核标准,要求每天进行"五常法"活动1次,现场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从而增强全体护士对"五常法" 的认识,在工作中能自觉地进行"五常法"活动,养成操作规范、认真负责的良好工作习惯[2]。

2.5 常自律:要求全科护理人员树立"五常法"观念,并把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持之以恒,从而养成的良好工作习惯,提高素质,让每位护士亲身体会到实践"五常法"不但提高了工作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应是以手术病人为中心,手术病人的需要作为护理目标,贯穿于手术前、中、后的全过程,它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主要部分,可通过术前访视,术中、术毕的关怀,术后的随访来分时分步进行,也是对手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过程,还是对手术患者实心理护理的体现。

3. 体会

3.1 "五常法"改善了手术室工作环境,使各工作室物品管理井然有序、方便使用,从而节省寻找及取放物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的发生。

3.2 手术室内物品繁多,仅凭护士长管理是不够的,"五常法"制定了合理的管理办法,人人参与管理,做到科学有序,同时增加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3.3 应用"五常法"对手术室物品的管理,使物品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杜绝过期、变质、污染物品及物品空缺现象,大大减少了库存总量,并且由于标示清晰,减少了一次性无菌物品的浪费和无菌包的重复消毒灭菌。

3.4 "五常法"用于手术室物品管理,保证了医患双方的安全。由于各种物品定点放置,缩短了取放时间,为抢救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消除了因手术室无菌物品引起的医疗事故发生的隐患。

3.5 "五常法"是一种简单、快捷地改善工作环境的方法,它能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有效地提高工作质量。确保了医疗护理的安全,起到了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改善形象,提高竞争力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9

1 实习生的教学及培训

1.1 介绍手术室布局

①向实习生介绍手术室概况、环境及布局;②介绍手术室无菌敷料室、器械室、一次性物品间药品室物品的摆放及取用原则;③介绍手术室一般规则,更衣更鞋制度,接送患者制度;④手术室各种班次,提出对实习护生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1.2 专人集中带教,制定实习计划和标准,并制定考核标准

老师注重实践操作的各项环节,在进行操作前要先让学生掌握操作顺序、要点及注意事项,并要以身作则,一边做一边进行指导,做到放手不放眼。

1.3 职业素质培训

培养以患者为中心的意识,防止接错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差错,患者贵重物品的保管,患者标本的保管,手术前后器械物品的清点,舒适卧位,保证患者安全。手术过程中,用心关心患者,做好保护性医疗,可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注意培养护生‘慎独”精神.

2 法律知识教育

护生在医疗工作中法律意识淡漠,缺乏相应的经验与技能,带教老师应结合临床指导提高生活水平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3 进修生岗前培训:

3.1 由教学组长向新护士介绍本科室的环境及各区域功能、物品摆放、科室成员及各项规章制度。使其了解工作程序、手术室各种消毒法、各种摆置及注意事项、器械摆放的习惯等,手术医生的嗜好,使进修护士能尽快熟悉本科室的环境和工作特点。

3.2 根据进修护士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首先按照总体目标,制定分期目标。有计划的进行组织实施。使其熟练掌握各科室的手术配合、器械、敷料准备工作的各项要求、急症手术和危重患者的抢救技术及手术室的方法与制度。分期目标:2 周内掌握各种敷料的折叠打包以及手术室特殊敷料的制作方法,1 个月内基本熟悉手术器械的清洗包装和各种物品的消毒流程,3 个月内要求掌握一般手术的器械及用物的准备,4 个月能配合各科室的手术及危重患者的抢救技术,6 个月后根据学习情况强化薄弱点的学习。

3.3 根据进修护士所学习的科目,选择高年资的专科组长进行一对一带教,老师要求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精湛的专业技能、丰富的专科理论知识和高度责任心,并有丰富的临床带教经验,工作中能处处以身作则,使新护士在进行独立手术配合中,更加主动、认真,并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使其得到一个良好的实践和锻炼。

3.4 进修护士单独工作要根据其接受能力、手术配合水平等,由初期的带教老师带着上台逐渐过渡到独立上台配合中等型手术。台下由自己的带教老师或资深的护师、主管护师但当巡回护士,以便于及时了解学员的情况和适时给以指导操作。

3.5 待进修护士熟练掌握各种中小手术的配合后,才能单独完成重大手术及特殊手术、复杂性手术配合。要求掌握病情的观察,培养应急和抢救的能力,尽可能安排较大的手术配合。了解特殊用物准备、手术步骤、手术解剖、术中配合特点及注意事项等,使其更能牢靠地掌握各项手术的配合。

3.6 一般每个专科手术带教2~3 次,以能够独立操作为止。如每个专科的配合安排4~8 次后再到另一科室,这样有利于巩固与提高手术配合的熟练度。

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明确护理人员在治疗护理中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3.7 将实习进修人员分组带入层流手术室,熟悉手术室环境布局,对手术室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学会按照手术室的要求着装,按照手术室的流程要求进入手术室,了解手术室的仪器和设备,以及手术室的管理要求等。

4 新护士的培训

4.1 首先培养她们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为手术医生服务的工作思想,安心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让她们认识到手术室工作是集科学性、严肃性、主动性及风险性于一体的复杂工作。让新护士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这不是一个短期行为,它必须是长期实践培养锻炼达到自我完善;丰富手术室基本理论知识,鼓励护士多各种形式的提高学习。

4.2 在手术室教学中,要教会新护士对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让手术患者轻松地度过围术期,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提高医院患者手术治疗的质量。

4.3 手术室工作相对比较复杂,差错事故的发生率也比较高。手术室一旦出现差错事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还影响医院的声誉。要加强新护士对手术室差错事故的防范意识,如多讲解事实案例,熟悉手术流程,按规章制度之行。

4.4 手术治疗的患者,标本的检验结果是决定患者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因此手术室护士应对标本实施科学管理,杜绝差错事故发生,是医院手术室护士的基本职责。

篇10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手术种类多且繁杂,护理人员又短缺,因此护士长工作繁忙,既要参加手术又要管理全科工作,难免有忽视的方面。现今对手术室质量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有原先的护士长一人统一抓管理转变为现在的质控小组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对各级护理人员实现了全面考核,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做法

1.1 成立质控小组

组建五个质控小组,即:消毒隔离组、急救药品急救器材组、术中护理记录单书写组、护理安全组、护理质量管理组。由主管护师和高年资护师4~6 名组成,护士长对整个手术室的质控管理总负责,质控小组对本组的质量控制管理负责,形成一个质控管理网络,实现由护士长、质控小组的二级管理。

1.2 明确各小组管理检查内容

1.2.1 消毒隔离组

考核各消毒包内外有无化学指示带或卡,标记是否醒目,有无过期,包布应清洁无污渍、包扎符合要求。消毒包存放柜应干净、干燥,消毒包和未消毒包分室放置。无菌包开启后是否注明开启时间。消毒罐是否每周消毒两次、各类物品是否按其性质消毒灭菌。各类消毒液浓度是否符合要求,定期检测,定期更换。内镜清洗、消毒、灭菌符合要求。特殊感染手术后消毒处理符合要求。手术床上的床单应一用一更换,床单元整齐。术后手术间及时打扫整理,无污渍。地面用消毒液每天拖一次,拖把分开使用,标记醒目,定点放置。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无菌切口感染率<0.5﹪有消毒隔离制度并严格执行,空气、物品、手、内镜培养1 次/月。严格执行一人一管一用一灭菌制度。一次性物品使用后毁形、处理符合要求。垃圾分类放置。

1.2.2 急救药品急救器材组

抢救药品、器材是否做到六定。各种急救器材保养妥善,配备齐全,性能良好。根据规范化科室建设要求备有急救包,符合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都应熟悉各种抢救器材的性能及操作方法。药品无过期、沉淀、变质,不同剂量、剂型混放时应有醒目标记。备用吸引器干燥存放,性能良好,非一次性使用管道定期周消。使用中的吸引器储液瓶及时倾倒消毒。湿化瓶周期消毒到位,使用中的湿化瓶每日消毒、更换湿化液。中心吸引器性能完好,每次手术前巡回护士能认真检查。

1.2.3 术中护理记录单书写组

楣栏齐全,字迹清晰、整齐,记录及时、准确、完整、各项记录无遗漏。术中增添纱布、缝针、刀片、器械及时记录。使用植入性材料要在备注栏内详细注明名称、厂家、规格、数目,并贴好条形码。签名规范、修改规范。

1.2.4 护理安全组

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士知晓率100﹪术前、术后护送交接到位,腕带信息核对到位。对儿童、老年、昏迷、躁动、心理障碍患者保护措施到位,不发生坠床、烫伤、烧伤、压伤。三查七对执行到位,每月召开缺陷分析会,定期进行安全教育,不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各种器材账物相符,定期清点。有常规器械包数目本,包内物品种类、数目与账本相符。护士熟悉常规器械包种类和数目。专科器材分别放置,专人管理,定期清点,定期保养。急救器材齐全,性能良好。植入性材料使用填写登记表,贴好条形码。有气体安全管理制度、标本送检管理制度,并执行到位。各项设施定期检查,确保完好。

1.2.5 护理质量管理组

在安全管理、消毒隔离、业务培训、服务规范、器械管理这五个方面去考核。安全管理考核内容:①规章制度齐全,核心作用制度护士知晓率100﹪。②术前、术后护送交接到位。③术中三查七对执行到位。④标本送检管理按制度执行。⑤术中无难免并发症。⑥气体源管理按制度执行。

⑦手术记录单书写符合要求。⑧每月有缺陷分析记录,定期有安全教育。消毒隔离考核内容:①无菌包管理符合要求。②执行无菌操作规范。③空气、物品、手、内镜培养1 次/月。④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按规范执行。⑤特殊感染手术后预消毒到位。⑥垃圾分类明确规范。业务培训考核内容:①有各级人员培训计划,并落实到位。②有三基三严培训考核计划,并落实到位。③有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并落实到位。④有实习同学带教计划,并落实到位。⑤专科操作合格率100﹪(合格分≥90)。服务规范考核内容:①在岗在位,不闲聊。②急诊手术接通知单后15 分钟准备就绪。③择期手术访视率≥95%。④术中沟通到位率≥98%。⑤术后病人满意率≥90%。器械管理考核内容:①有常规器械包数目本,包内物品品种、数目与账本相符。②护士熟悉常规器械包种类与数目。③器械敷料专人管理,定期保养、无积灰。④器械应急完好,责任到人。⑤植入性材料严格把关,有章可循。⑥仪器设备专人保管,使用后登记。

1.3 实施

首先护士长在全科中选拔优秀的手术室护理人员,她们即要有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操作技能,而且要有一定的责任心及洞察分析能力,能敢于指正,不徇私舞弊。然后护士长对选的全体质控小组成员进行质量管理及质控理念的培训,明确标准,掌握方法,质控小组每月按质控标准对自己负责的质控小组的护理质量全面考核,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每月底再由护士长汇总组织召开全科的护理质量分析会,各小组汇报考核结果,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和整改措施,护士长对各小组工作进行评价,让全体护理人员都知道本月发生的事件,从而吸取教训,提醒今后的工作。质控小组在下月进行质控时不仅要对本月进行质控,而且要对上月发生的问题进行追踪质控,并在月底分析会上总结指出且应在指控本上有所体现。对管理好和工作好的小组和同志给予表扬鼓励,但对连续发生的差错要追踪责任人,并与奖金和年初的聘任挂钩。对差错易发生环节应集全体人员智慧,积极讨论和分析,举一反三,指出有效的防范和整改措施,及时修正考核标准,确保质量控制管理的持续改进。

2 结果

实施了这一质控模式,大大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特别是服务态度,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护理带教,沟通技巧,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自身修养等方面有明显改善,如手术室无菌包合格率达100%,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小于0.05%,空气、医务人员手、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在各种检查中全部合格,巩固了护士的基础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提高了技术操作水平,特别是专科配合的熟练程度大为提高,得到了手术医生的一致好评,手术间布置规范统一,杜绝了过去物品用后随意放置使用时找不到却无法确定责任人的现象,降低了质控管理难度,提高了管理效率,使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得到了管理,更有效地防范了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加强了护理安全。

3 体会

3.1 实施质量控制,提高了护理质量

科室每位护士都参与到护理质量管理中,提高了护士的质量管理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及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质控小组每月的检查,将存在的问题作详细记录,使其他护士及时了解自己在护理质量方面存在的缺点与不足,然后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会采取更有效的改进措施。这样就会使护理工作时刻处于一个受控的状态。不断完善各项质控管理措施,使每位护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各项规范要求养成了护士良好的工作习惯,会使护士严格按照护理质量控制的标准完成护理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质量,最后使得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管理不断的完善加强,是护理工作逐渐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3.2 强化了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参与意识

护士在参与管理后,发挥了她们在质控中的骨干作用,也促进了她们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同时请她们负责培养帮助年轻护士提高业务水平,进行传帮带,能互相促进,互相监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正,加强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及协作精神,促进了护护关系。同时也减轻了护士长部分繁重事务。通过实施用护士参与管理质量控制的方法,激发了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了护士的成就感,有利于护士的成长与提高,改变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增加了管理透明度,将质量的重点放在查找护理缺陷,分析原因和质量持续改进上,从而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3.3 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科室质控组在实施质量控制过程中,注重质量的自我控制,保证了各项制度及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在工作中将病人的满意度来衡量护士工作的标准,能使护士加强责任心,时刻将病人是否得到最佳护理作为工作指标,工作中主动与病人沟通,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从而使病人的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