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范文

时间:2023-08-18 17:5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

篇1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课程标准的制订、颁布和实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文件,是教师教学和评价的主要依据,更是教材编写的指南。历经10年风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不可避免的也存在一定问题,鉴于此,我国教育部组织相关教育家、学科专家、研究员和优秀教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进行了补充和修订,于2012年1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版)》),其中关于“科学探究”的要求和描述发生的变化,相信值得教育工作者静下心来品位和揣摩。

1 科学探究的内涵

《标准(实验稿)》和《标准(2011版)》都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但并未给出“科学探究”的具体内涵,这对于教师理解、领悟和落实科学探究教学带来困难。在我国《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中,定义了“探究性学习”的概念:“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科学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该体现自然科学的这一特点。探究性学习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该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这里暂不考虑科学探究与探究性学习的异同,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科学探究的定义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由上述定义可以发现:

(1) 科学探究是各种教学活动或实验的一种体现方式。

(2) 科学中的探究与教育中的探究既类似但又有区别。二者都是在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下,运用科学方法(主要是试误)来认识世界和学习知识;而目的的不同体现在:科学家的目的是为了增进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和认识,而学生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科学的本质、获取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科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最终能像科学家那样思考,像科学家那样探索与发现。

(3) 科学探究的培养目标是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次来要求的。科学探究的知识目标是获得生物学知识,能力目标是在活动中掌握科学技能和运用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是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的观点和科学精神。可见,《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准确描述,可以帮助教师深刻理解“科学探究”的内涵、作用和地位。

2 “科学探究”内容的比较

《标准(实验稿)》和《标准(2011版)》都将“科学探究”作为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的一级主题,在“科学探究”这一主题下又分为“理解科学探究”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2个二级主题。通过分析义务教育新旧生物课程标准后,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重要变化。

2.1 对“理解科学探究”的比较

“理解科学探究”作为“科学探究”这个一级主题下的二级主题,在新旧课程标准中都未改变。分析新旧生物课程标准后发现:

(1) 《标准(实验稿)》中的“体验到”、“意识到”和“体会到”均在《标准(2011版)》中被删除。为什么要删除上述的几个语词呢?是否值得修改这几个简单的词语呢?课程标准的研读对象是教师而非学生,但在《标准(实验稿)》中,“体验到”、“意识到”和“体会到”仅仅是对教师的期待和要求,并未要求学生达到何种程度,所以具体实施起来的话,难以得到具体、可操作的落实和贯彻。而且“体验”、“意识”和“体会”这些动词均属于“情感性目标动词”的范畴,如何去评价教师的掌握程度也是一个难题,鉴于此,《标准(2011版)》则反其道而行之,以“重要概念”的方式,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以帮助者的身份指导学生形成这些重要概念,显然这些目标要求针对的是学生而不再是教师了,并且将“理解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要求所有学生都应达到,可见,《标准(2011版)》对于“理解科学探究”的要求更准确、更具体、更具操作性。

(2) 《标准(2011版)》新增内容“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这里强调和注重的是“证据”的可靠性原则,因为只有证据和资料能够确保无误,科学活动的进行才不是徒劳无功的,证据(或资料)才能够解释假设、回答问题和得出结论。并且还要求学生理解获得“证据”可靠性的一般科学思维,显然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样也从科学能力、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方面对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

(3) 《标准(2011版)》提出“采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表述结果”。其描述方式更加具体和准确。科学家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如何准确、清晰地表达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这对于传递和表达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显得特别重要,因此,《标准(2011版)》倡导“信息的科学表达和传递方式”,这是对《标准(实验稿)》的补充和加强,对于教师理解、领悟和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大有裨益的。义务教育新旧生物课程标准中“理解科学探究”的具体比较(表1)。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是“科学探究”课程内容下的二级主题,都以表格的形式从“科学探究过程”(或科学探究能力)“基本要求”来表述这个二级主题的内容,经过比较和分析后发现,新旧生物课程标准在具体表述上存在以下重要变化:

(1) 在《标准(实验稿)》“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中,其“表头”分别描述的是“科学探究过程”和“基本要求”,但是在《标准(2011版)》“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中,其“表头”是“科学探究能力”和“基本要求”。这个二级主题的内容是围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来要求的,并且“基本要求”的表述也是针对能力而言的,因此,将“科学探究过程”修改为“科学探究能力”显得更加准确,其目标达成的效果会更强。

(2) 《标准(2011版)》中“基本要求”的用词更加准确,定位更加明确。例如,《标准(实验稿)》中的“撰写”一词,明显是不准确和不恰当的目标要求,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而言的基本要求,但是“撰写”一词,显然是对学生的最高要求,从这一点来讲,就已经违背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因此,将“撰写”改成“写出”是比较恰当的,也符合学生的能力发展过程。

(3) 《标准(2011版)》“基本要求”更加科学合理,其中“尝试评价证据、数据的可靠性”“分析和判断证据、数据”这些都是对科学能力和科学态度的要求,也更加符合科学家真正的工作方式,总之,“科学探究”不能缺少了科学性、规范性和准确性,不能离开了科学的本质而大谈“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比较见表2。

2.2 “理解科学探究”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关系

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标准(2011版)》肯定了“科学探究”的地位和作用。“理解科学探究”是实施科学探究教学的基础和关键,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又是进行科学探究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这两者的联系依靠“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增强了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进而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反之,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探究”。最终,科学探究活动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完成科学探究所要求和期待的教学目标。总之,科学探究符合新课程理念,科学探究教学应该是全面的、真实的和三位一体的。

3 对科学探究的思考

3.1 科学探究没有固定的模式

《标准(实验稿)》中的“科学探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这可能会引起教师理解的偏差,误认为在科学探究教学中,一定需要按部就班地遵循科学探究的固定模式。殊不知,科学探究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途径,在整个过程的每一步骤中,观察的现象或数据都能引领学生不断地修正作出的假设和设计的实验,而且一个实验的结论往往还能引出新的问题和实验。

3.2 问题应具有科学性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关键和特征,但是需要教师格外注意的是:“问题”一定不能脱离科学本质,即在科学探究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科学性,否则,离开了科学本质大搞科学探究,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南辕北辙。例如,为什么我的CD播放器停止了工作?这个问题就属于科学问题,因为它能够通过观察和收集证据来加以解答。而在我的CD播放器中,我应该选择听哪种类型的音乐?这个问题的答案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看法和爱好,科学探究并不能回答个人爱好和鉴赏力的问题。

3.3 科学探究与科学素养的关系

《标准(2011版)》提出:“科学探究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的课程内容,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而生物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可见,科学探究是过程,科学素养是结果,二者相互依存。教师需要认真理解二者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学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9.

[3] 刘恩山,汪忠.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4.

[4] [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戢守志,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0.

篇2

一・新课程教学备课需要更新理念

1.确立新的备课观念

备课作为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是上课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生物学课程标准的颁发,进一步明确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标准。 这些课程目标,要求和理念,在经过不同教师的思维过滤和独特领会后,必定会产生偏离和误差。由于不同教师对课程标准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使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领会与课程标准之间必然会由一定的差距。而这正是教师备课活动中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教师对正式的课程,特别是对课程标准认识得越深刻,把握得越准确,就越有利于教学中课程目标和要求的达成。

2.树立新的课程观念

就生物学科而言,新课程改变了原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有利于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开始,来认识生物学现象和学习生物学知识,从而强化了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情感体验、价值观等的紧密联系,使新课程的功能从过去单一的促使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转变为三维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3.建立新的教学观念

生物学知识有其自身的系统性,但是,这只是一种概括化、抽象化、体系化的系统。我们应根据生物学新课程体系的特点,摈弃过去那种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方式的教学观念,建立和形成各种学习方式并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教学观。

二.备课时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

1.备教材应重视教材的个性化解读

备课时,教师要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 要敢于把自己独特的见解、个人的学识、生活的经验以及时展的特点融入教材,使静态的教材转化为亲近自然、接近学生、服务生活、促进发展的“鲜活教材”。如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节的教学中,结合我们身边常见的许多鸟类由于人们的滥用农药和乱捕造成现已不多见的实例 。因为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对他们的教育作用更具震撼性,比仅仅利用教科书中现成的图片、资料进行教学,其效果更加显著。

2.备学生要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

⑴.教师要走进学生。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这就意味着教师应该因材施教,以适应具备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的学生的需要,也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与各类学生进行直接接触,通过交谈、对话、提问、参与活动等方式,去了解学生的想法、要求、以及学生在学习中运用了哪些方法,碰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如何去解决等,只有经过这样的课前沟才能了解到真实的学情,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上备学生。

⑵.让学生走进备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多与学生交流,把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想法告诉学生,征求他们的看法,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同时,备课中对一些探究活动的准备、资料的搜集等也需要取得学生甚至家长的支持,使得存在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

篇3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方法;课堂

由于中考的指挥棒作用,从社会到家庭,乃至学生对初中生物学科的学习不重视,给生物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难度。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是摆在生物教师面前的严峻课题,这就要求教师从自身做起,探索出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初中生物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作为生物教师应改变观念,关爱、尊重学生,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倡导有效教学,做好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

一、教师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对待生物教学

教师的价值绝不是体现在你所教的学生得的分数有多高,录取上级学校的人数有多少,而在于以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要求教师要为社会负责,为学生负责,教师的行为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发展负责任。虽然生物学科没有升学的外在动力,但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二、需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其中也包含对学生的热爱。关爱学生,使学生敞开心灵,有了爱心,就找到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实现真正的心灵沟通,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也才能在师生的互相解读中产生共鸣,这样学生才能爱老师,才能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为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奠定感情基础。

三、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

少部分学生学习生物的动机来自于力求全面发展,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来自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优秀的教师不只在于他的知识占有量多少,而更重要是否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在教师的引导下乐学、会学。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如阅读、讨论、探究、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并努力做到多种方法的最优结合,才能有效地在教学中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四、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倡导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在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物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真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并要求在新课程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教材中也设计了大量的有关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内容。要使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得到发展,就应摒弃过去那种由教师代替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尽量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为学生创设一种适于探究的情景或氛围,给学生以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学生的能力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因素。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不是学生要学的全部内容,也就是教师要用教材教,避免教材教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媒体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和隐性资源,这也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五、重视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肯定,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同时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课堂上教师利用激励性语言,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肯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提高学习效率常用的方法,生物教师任重而道远。

六、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1)充分利用好实验室,制定合理的实验计划。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教学中实验活动的开展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实验教学的结果如何将势必会影响到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效果,影响到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广大生物教师而言,在学校生物实验室从无到有建成之后,教师就有义务,有必要利用好生物实验室为生物教学服务,通过优化生物实验教学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生物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在每学期之初,认真研究教材,科学的制定好学期生物实验计划,避免平时生物实验教学的随意性。教师作为生物实验活动的调控者,指导者,其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首先要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要求,课前自己认真做几遍,确保自己实验操作的规范和熟练。

篇4

【摘 要】本文对初中生物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作为生物教师应改变观念,关爱、尊重学生,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倡导有效教学,做好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生物;教学

由于中考的指挥棒作用,从社会到家庭,乃至学生对初中生物学科的学习不重视,给生物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难度。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是摆在生物教师面前的严峻课题,这就要求教师从自身做起,探索出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 教师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对待生物教学 教师的价值绝不是体现在你所教的学生得的分数有多高,录取上级学校的人数有多少,而在于以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要求教师要为社会负责,为学生负责,教师的行为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发展负责任。虽然生物学科没有升学的外在动力,但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2. 需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其中也包含对学生的热爱。关爱学生,使学生敞开心灵,有了爱心,就找到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实现真正的心灵沟通,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也才能在师生的互相解读中产生共鸣,这样学生才能爱老师,才能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为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奠定感情基础。

3. 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 少部分学生学习生物的动机来自于力求全面发展,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来自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优秀的教师不只在于他的知识占有量多少,而更重要是否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在教师的引导下乐学、会学。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如阅读、讨论、探究、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并努力做到多种方法的最优结合,才能有效地在教学中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4.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倡导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在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物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真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并要求在新课程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教材中也设计了大量的有关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内容。要使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得到发展,就应摒弃过去那种由教师代替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尽量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为学生创设一种适于探究的情景或氛围,给学生以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学生的能力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

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因素。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不是学生要学的全部内容,也就是教师要用教材教,避免教材教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媒体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和隐性资源,这也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5. 重视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肯定,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同时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课堂上教师利用激励性语言,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肯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提高学习效率常用的方法。生物教师任重而道远。

6. 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6.1 充分利用好实验室,制定合理的实验计划。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教学中实验活动的开展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实验教学的结果如何将势必会影响到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效果,影响到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广大生物教师而言,在学校生物实验室从无到有建成之后,教师就有义务,有必要利用好生物实验室为生物教学服务,通过优化生物实验教学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生物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在每学期之初,认真研究教材,科学的制定好学期生物实验计划,避免平时生物实验教学的随意性。教师作为生物实验活动的调控者,指导者,其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首先要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要求,课前自己认真做几遍,确保自己实验操作的规范和熟练。

6.2 情境化教学法,提高教学时效性。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活动。从学生身边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生产实际出发或从学生关心的事情做起,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就有很多生物学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从而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如讲“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让学生考虑植物体内的某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等能否用同样的原理提取?能否找到无毒性的溶液分离提取这些色素,用于食品加工?这样,让学生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课堂,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有很多生物学问题,从而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篇5

关键词:生物新课程;农村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069-02

一、当前农村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面临的困难

1.师资力量薄弱。造成农村中学生物学师资薄弱的原因是,由于很多地区中考不考生物学,加上农村中学的一些中考学科缺乏教师,因而不少初中生物学教师转教其他学科,导致生物学专业教师流失。

2.教学观念落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农村中学生物学课大都是靠教师“一张嘴,一根粉笔,一幅图”讲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3.经费紧张,资源匮乏。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以及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束缚,生物学科常被作为一门“弱小”学科看待,生物学实验设备设施的建设严重不足,许多农村中学缺乏实验器材,没有生物学实验室,实验开设遇到了很大的障碍。

二、搞好农村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对策

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机遇,加强农村特色校本实验课程的开发,是农村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农村中学要致力于生物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1.勤于动脑,因陋就简,开足实验。尽管一些农村中学的实验室缺乏实验器材,或是还无条件装备实验室,但只要教师思想重视,敢于创新,因陋就简,充分利用当地常见的材料或废弃材料设计低成本实验,很多生物学实验就能够正常进行。

2.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因地制宜,扬长补短。农村中学虽然实验设施设备落后于城市,却有城区无法比拟的生物资源,如能因地制宜,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创造条件,完全可以变弱势为优势,保障生物学实验顺利开展。如关于生物学实验材料的来源问题,一方面可通过发动学生到野外采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利用综合实践课或课余时间创建自己的生物园,让生物园为生物学实验课提供材料。这样既解决了实验材料的经费问题,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只要因地制宜,农村学校也同样能把实验教学搞得有声有色。

总之,只要转变观念,因地制宜,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农村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完全能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缩小与城市学校的差距,逐步显示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三、如何发挥农村中学生物学科的教学优势

1.加强对农村学生学好生物学科的理想和前途教育。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生物学的知识也是初中物理、化学的基础,更是医学、农、林、牧、渔、食品加工等现代生物技术行业的基础。农村中学大部分学生初中毕业后都要直接或间接参加农业生产,学好生物知识就显得更为重要。学生学好生物知识可以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从而为农业经济的腾飞和农村的富裕做出贡献。新课程教学内容专门有“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的版块,这个教育版块结合社会生产实际,可为学生指明今后的就业方向,也成为生物教师对学生开展理想和前途教育的最好素材。

2.把握生物学科的教学特点,切切实实开展生物探究活动,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信心。生物新课程列入了系列化、分层次、多侧面的探究活动,是教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具体内容和操作可以根据地区、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变化,但只应拓展和丰富,而不能减少。所以,根据中学生活跃好动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农村中学生对某些自然现象的一知半解更容易激发其好奇心的特征,引导他们去寻根问底、科学地开展探究活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信心的有效途径。

3.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农村学生对自然界的感性认知优势。初中生物新课程中涉及到的知识有大部分是动植物、环境保护、生态知识,这些知识大部分与农业生产、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农村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劳动,接触动植物及大自然的机会多,对农、林、牧、渔业生产及动植物等基本知识比较熟悉,教学时充分地利用这一优势,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教学结合实践,学以致用尽体现。在我校的早期生物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确实由于学校场室、设备不足,影响生物实验活动的开展。学校场室不足,缺少生物实验室,但学校却有大片的空地面积(这也是农村中学生物教学的资源优势)。在向学校提出利用空地自筹自建生物园的建议得到肯定后,我亲自设计,并组织学生对校园内的现有植物进行分类、挖掘、移植;发动学生向学校捐献花草树木,同学生一起用木棒、竹子、饲料袋搭起阴生植物的棚子,用锄头、铁铲挖掘了水池,用每次回校时带来的一袋袋沙子铺出了沙漠区,利用学校废弃的门板、课桌架起摆放瓶子的平台,利用同学们收集的瓶子开展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践探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个造价低廉、五脏俱全、布局科学合理的生物园终于展现在全校学生的面前,成为同学们散步、驻足的一景,更成为大塘中学学生学习生物的乐园。

四、扬长不避短、教学更全面

农村中学在生物教学的参观调查、生产实践等环节中存在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学校在实验场室、教学设备等各项配套设施上,与城市学校不免存在差距。农村中学往往由于实验室、显微镜数量不足,各种永久装片也不是完全配备,学校没有专业的生物实验员,影响到生物学科的教学效果。我为了争取到实验室上好每一节实验课,又避免争用实验室,变被动为主动,提前预算,对需要到实验室做实验的内容移前或推后。没有专业的生物实验员,我就自己提前动手准备,欠缺的永久装片,没有实物材料,我就变通到当地的相应材料代替,近年来,制作的实验装片既完备又具有地方生物种类的特色,反而提高了实验课的效果。

在信息发达、互联网的时代,生物学科的学习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和周围的环境。生物技术的日新月异,生物新课程也要求学生到互联网浩瀚的知识海洋摄取更为丰富的知识及最新的科技信息,但农村中学的信息平台的欠缺、多媒体电脑室的不足(有的甚至互联网还未开通等),是对现时学校生物教学的最大制约。我校的多媒体功能室也不足,为解决学生上网学习、完成课外作业等问题,我把这些学习内容集中起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解决多节课的存在问题,提高了学校多媒体功能室的利用率,充分发挥了它在教学方面的作用。同时,本人加强电脑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结合自己的摄影技术,制作更多的生物教学课件,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总之,当前城乡教学存在差距,但在生物学科教学方面却是各有优势,作为农村中学,做到扬长不避短,教学才更全面。

参考文献:

[1]许哲斌.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生物学通报,2005,9:22-23.

[2]生物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初中生物学教师教学用书[M].

[3]汤德坤.初中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探索[EB/OL].四川教育科学研究所网.

[4]刘恩山,汪忠,等.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篇6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 重要概念 概念引入 概念建立 概念传递

一、概念及概念教学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与《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最大的变换是在课程内容中增加或修改了50个生物学重要概念。概念是把客观对象的特点加以概括,在人脑中形成的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是人类对一个复杂的事物或过程的理解,它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根据不同的标准,概念有不同的类型,如实物概念和抽象概念,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等。

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概念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成为一条通向真知的重要途径。概念教学以完善和纠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为根本任务,把单纯的教知识变为教知识结构,加强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一个最佳的认知结构,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一般概念和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引入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建立的基础是对生物学概念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作为生物学领域基本的语言单位和思维单位,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生物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原理及规律本质的阐述,也是对迅猛发展的生物科学的基本认识。从某种程度上讲,生物学概念是对事实信息或事实知识的一种直观体现。

一般概念与生物学重要概念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英国教育家温・哈伦在《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一书中提出,科学教育具有多方面的目标,科学教育应该致力于理解一些科学上有关的大概念,包括科学概念以及关于科学在社会中所起作用和科学本身的概念。所有科学的课程活动都应该致力于深化学生对科学大概念的理解。美国课程专家埃里克森认为,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迁移价值和持久价值的关键性概念。这些概念源于学科中的一般概念、原理和解释体系。无论是温・哈伦提出的大概念,还是埃里克森认为的核心概念,其实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生物学重要概念这一中心议题。

对于一般概念或生物学事实信息,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测量获得,有时受到时间或技术限制不能观察测量的,往往只能是被动告知,记忆和复述是其检测的主要形式。例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即范・海尔蒙特实验以及普利斯特莱实验,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和氧气的实验,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讨论,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气的实验等。而生物学核心概念需要学生对大量的事实知识进行分析加工,归纳推理,抽象概括得到,这是主动获取的过程,检测评价时一般需要在新的情境中应用。例如通过科学史的学习、探究活动、操作演示、实验讨论等系列事实知识的铺垫,学生再消化综合后得出:光合作用的实质即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呼吸作用的实质即在生物体活细胞内,细胞分解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等重要概念。

传统教学往往强调对一般概念的记忆和背诵,而要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必然涉及到对重要概念的组织。埃里克森则强调,课程与教学应该超越事实。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事实作为铺垫,围绕学科的重要概念进行。教学中心应从讲授事实转移到运用事实,学习中心应从记忆事实到重建知识结构。研究证明,学习者的知识结构越清晰,越利于学习新知,越利于知识的迁移运用。由此可见,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应该建立在事实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区分事实信息和重要概念,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学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建立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教学建议中认为,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生物学科的中心位置,包括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学生要“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这尽管是课程目标提出的明确要求,但对于中学生物教学来说,学生能否准确、牢固地建立起反映生物学思想的、反映社会和时代需求的生物学核心概念,这才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换言之,引入并学好生物学重要概念是学好生物学的关键,我们应该将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放在知识教学的首要位置。

如何帮助学生对事实进行抽象和概括,建立生物学重要概念,进而为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相关问题?重要概念从引入到形成,本质就是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过程。《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的深度和广度,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概念,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从而实现重要概念的螺旋式发展。概念的内涵是概念的基本特征之一,包括所有组成该概念的事物特性和关系。例如细胞是生物体机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重要概念,它的内涵包括: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与细胞的物质交换等有密切关系,它是理解水、无机盐吸收的基础。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是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础。细胞核能控制生物体的生长;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对理解细胞分裂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对生物遗传变异知识的学习。

教者应围绕重要概念,精选恰当的教学方法,设计巧妙的教学活动,弄清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区分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充分挖掘概念内涵,形成概念框架。在实践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也是进行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的有效手段。概念的教学依赖一定的情境,把重要概念嵌入具体问题情境之中,以问题教学驱动概念的教与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利于概念的形成。例如在建立单细胞生物重要概念时,教者在展示单细胞图片、播放草履虫生活的视频、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等情景材料之后,提出问题: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生殖等生命活动吗?学生带着疑问,展开探究和讨论,大大缩短了概念的形成过程。这种“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活动探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形成概念”的操作模式,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但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我们应注意情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要来源于学生日常生产、生活经验,事例要鲜明突出,问题不要过多、过难。

四、生物学重要概念的转变、传递

对于多个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概念图的形式来呈现。例如:介绍性状和遗传时,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等重要概念的联系可以画概念图;介绍花的结构时,雌蕊和雄蕊等重要概念的关系也可以画概念图。利用概念图可以形象地展示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完整的思维过程,促进了概念的理解。当然,概念除了内涵外,另外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概念的拓展。概念的传递实际上就是概念的推广和应用过程。例如通过生物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概念学习,我们知道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依赖一定的环境,同时生物对周围的环境能产生影响。教学中,教者除了强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不妨从植树造林、自然保护区等角度谈谈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正面作用,从而达到知识从课内到课外延伸的目的。

概念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在探索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前概念的利用、概念的拓展、错误概念的消除等。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的深入、实践的证明,这些问题终会得到合理的解释。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1.

[2] 林静.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初中生物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

[3] 汪忠.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生物》,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3.

篇7

初中理科分科教学和综合教学在江、浙两省已施行多年。在生物学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学科师资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学生在知识本身的维度、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知识的建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面对课程综合发展的趋势,建议初中生物学科降低中考难度,改编教材,加大学科之间的交叉力度,拓展教学资源来源,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改变集体备课模式。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教学;分科教学综合教学;比较和分析

目前,初中理科教学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实行分科教学,但在浙江、深圳等少数省市实行理科综合教学。初中理科综合课程改革始于1991年。期间,河南省及武汉市等也曾参与该教学改革[1],但最终都因“教师不适应,校长不支持,社会不理解,家长不放心”等原因而终止[2]。对于初中生物学科,到底是综合教学还是分科教学更能适应学生发展?目前尚未见定论。为此,笔者对江、浙两省初中生物学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1生物学教学模式差异

江、浙两省初中生物学教学模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师资配置等方面。

1.1课程设置及考核

浙江省初中学段实行理科综合教学,课程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四部分内容,课程教材选用浙教版教材,共有6册,每学年学习2册,一般每周5课时;江苏省初中学段实行理科分科教学,生物学课程在七年级、八年级开设,课程教材选用苏科版教材,共有4册,七年级每周3课时,八年级每周2课时。考核方式上,浙江省理科综合课程参加中考,闭卷考试(时间2h),试卷总分180分,其中生物学部分36分,占总分的20%。江苏省生物学课程参加八年级下的初中结业考试,开卷考试(时间1h),试卷总分100分。

1.2学科师资

浙江省的科学教师一般来自物理专业、化学专业和生物学专业。而江苏省初中生物学教师都是生物学专业师范类毕业生。科学综合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传统分科教学培养出来的专业学科教师之间的矛盾,是目前该综合学科推行碰到的主要难题之一[2]。物理、化学教师教生物学知识的现象很普遍。教师专业素质很难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

2生物学教学优势比较

不同的教学模式必然产生不同的教学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知识的维度

在知识的广度方面,由于浙教版科学综合课程中涉及生物学部分仅占20%~25%,而苏科版生物学教材有4册,相比之下,苏科版教材比浙教版教材的生物教学内容要多一些。例如,苏科版教材中的“健康的生活”、“关注我们的家园”、“留住碧水蓝天”3章内容贴近生活、实用性强、能学以致用,但在浙教版教材中未涉及。在知识的深度方面,应中考要求,浙江省从课程标准、教材到课堂教学对生物学科的要求较高。例如,对初中生物学的主干知识点之一的光合作用内容,苏科版教材是由海尔蒙特和萨克斯的实验直接呈现光合作用的概念,对于光合作用的原料中为什么有二氧化碳?叶绿体是什么结构?光能是什么?为什么产物中有氧气?为什么说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等内容都不要求理解。而浙教版教材则从海尔蒙特的实验、普利斯特莱的实验、萨克斯实验、金鱼藻实验和恩吉尔曼的实验先后得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总结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并同时转化配平得出化学方程式,由此使学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和在能量的概念基础上,理解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的概念。在知识的连贯性方面,在浙教版教材中,生物学科的入门由生物非生物开始,直接进入常见动物和植物以及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学习,而并不联系为什么要学习生物学、研究生物学等内容,或许这符合综合学科的特点,知识总体跨度大,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进入主体知识网络。而苏科版生物学教材,同样由生物非生物入门,而后则通过了解“生物生存的环境”,知道“环境影响生物”,同时“生物适应环境并且影响环境”等,引导学生研究“生物非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包括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其环环相扣,系统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

2.2学习的动机

作为一门中考学科,浙教版科学教材容量大、课程紧、难度高,大部分生物学实验周期长,经常需教师将学生分组实验简化为演示实验甚至视频进行教学。此外,两种教材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对“生物的保护色”这一概念,苏科版教材增加了“寻找教室里的蝴蝶”和“捡豆子游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知识;从联系生活实际的角度上比较,关于运动系统,浙教版教材一笔带过,而苏科版教材则从人体骨骼、骨连结和骨骼肌三方面,全面介绍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并以长骨为例,详细介绍骨膜、骨质和骨髓,使学生懂得骨折为什么可以愈合,造血功能来自于哪里等,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主动性无疑是学生受益终身的科学素养之一。目前江、浙两地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学习主动性的差异明显,这可能与教材中知识深度的不一致及其趣味性的强弱有关。江苏省的学生对生物学这门课程其趣味性大、实用性强而又没有中考压力的学科学习主动性强。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他们对生命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热情。

2.3知识的建构

对于陈述性知识,学生如果没有先前知识的铺垫,是很难掌握的。例如,对“视觉的形成原理是凸透镜成像”内容,浙教版教材中在“光的折射”和“凸透镜成像”后面直接安排“视觉的形成”,学生对该知识的建构可谓水到渠成;在苏科版教材中,“视觉的形成”在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而“凸透镜成像”属于物理课程,其教学进度在生物学课程后,学生没有光的折射和凸透镜成像的概念,不能理解眼球的成像原理。同样,在浙教版教材中,“生物的呼吸作用”安排在“氧化”知识点的后面,学生能够很透彻地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以及物质代谢和能量转化的关系;在苏科版教材中,七年级上册最后一章就出现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能量的“呼吸作用”知识点,而“氧化”这一概念需要到初三化学才会涉及。由此表明,在使学生更好地融会贯通、完成知识的迁移方面,综合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

3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初中生物学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各有利弊。如何扬长避短、优化课程设置是目前急需考虑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学生发展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4]。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显然是课改的趋势所在,但其在推行过程中出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源于该课程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由此提出以下建议:

(1)降低中考难度,改编科学教材,扩大学科知识广度,加大学科之间的知识交叉力度。避免科学综合课程成为分科课程的大拼盘,增强生物学知识的连贯性。拓展教学资源来源,使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激发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

(2)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增加在职教师生物知识培训和实践机会;扩大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招生;在同一备课组内增加集体备课和交叉听评课的力度,争取实行先学后听、先听后议、先议后教、先教后评的教学模式,加速教师生物学专业素养成长。

(3)从学校开始,从教师开始,改变原有教学观念,提升科学综合课程的社会影响。通过学生素养的提升,让更多社会人士接受并加入开发科学课程资源的行列中,共同为未来科学综合课程的发展努力。

作者:朱卫娉 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常安驹.2003.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进入关键时期.中华读书报,3

[2]戴劲松,卢娟.2005.新仁•初中科学课“开”“停”之争.中国改革报,3

篇8

【关键词】生物教学 ; 兴趣 ; 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96-01

生物学科在自然学科中极具趣味性,特别对于求知欲强烈的中学生来讲,这种趣味性无疑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很多老师不断尝试和探索,但迫于中学阶段生物学科作为一门边缘学科的现状,这种尝试总归没有取得多大进展,反而在愈演愈烈的各种考试面前成为一种默许。可是进入高中以后生物又是一门主要的学科,在初中阶段掌握扎实的生物知识对学生的成长作用非同一般。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是调动起学生学习生物积极性的关键。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导”得有方,才能最大限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才能真正得以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构建与之相应的教学形式,更好调动每个学生积极性,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更充分的发挥学生主体性。

生物课上利用各种模型、标本、挂图等,指导并鼓励学生上台当“小老师”。学生经过一个适应过程,逐渐由不情愿、被动参与,转变为积极主动都愿做“小老师”,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生物是一门探究课,有很多活动和实验。如“鉴定种子的成分”实验,需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独立完成,学生津津有味的操作,既调动学生主动性,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生物又是一门生命科学,有很多有趣的值得探讨的东西。如“输血”中引入“输血的历史”提出少数伤员很快恢复了健康,但大多数伤员却因输血加速了死亡。为什么?把解惑时间充分给学生,再根据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引导他们得出什么是血型,怎样输血。学生独到的见解,充分说明学生的主体性已经发挥的淋漓尽致。

二、提高实验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加强课堂演示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学科,通过课堂把理论性的知识与术语传授给学生,但教材中又有许多问题让学生亲手去实践、探究、学习和巩固。演示实验一般操作简单,完成速度较快,现象直观,是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如学习《反射弧》时,有一个膝跳反射的实验,教师应在讲台上与学生演示,在实验中当看到小腿突然弹起时,虽然可能引起下面学生的大笑,但这样已经达到了授课的目的。接着进行本课其他环节的教学自然轻松了许多。

2.加强学生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是生物课中又一类实验问题,它用的时间较长,又要人人参与,每个人都要动手操作、观察、绘图,有些实验需要用一堂课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如在观察鸡卵结构的实验中,我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然后将打在培养皿中的鸡卵让学生观察,并绘制图形,特别注意胚盘所在的位置。有的鸡卵找不到胚盘所在的位置,但从培养皿底下可以观察到胚盘。这样的观察看起来简单,但要做到观察仔细、制图准确却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功夫,有时需要多人的配合,才能对鸡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的学习需要每个同学的参与,大家兴趣很浓,效果很好。

三、利用口诀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某些复杂的知识点和章节,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总结自编一些口诀以便学生掌握记忆。例如学习完《心脏》一课时,我用6个2概括教材主要内容:一是两种血液,即动脉血和静脉血;二是两种血管,即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三是两个心房,即左心房、右心房;四是两个心室,即左心室、右心室;五是两条循环路线,即体循环路线和肺循环路线;六是两次气体交换,即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编成的口诀为“一个心脏四个腔,体肺两路血流忙,体动流动静流静,肺动流静静流动”。 意思是说,在以心脏为中心的血液循环中,有肺循环路线和体循环路线;在体循环中,动脉血管中流的是动脉血,静脉血管中流的是静脉血;在肺循环中,动脉血管中流的是静脉血,静脉血管中流的是动脉血。这样将一个血液循环图活生生的展示出来,增强了学生对生物课的浓厚兴趣,并且毫不费力的掌握了本节中的知识。

四、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特点,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在生物教学中,有时需要利用与课堂有关系的文学名句、历史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学科间知识互补,又能赋予自然科学课程以文学艺术的氛围,并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原动力,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十分有利。如讲到苔藓时,我结合语文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既交待了苔藓的生活环境,同时又鞭策同学向苔藓一样顽强拼博。如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时引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讲明分解者的作用。讲鸟的飞行和发育时,引用“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诗句,把鸟在求偶时节的迁徙、筑巢等行为活脱脱地反映出来。这些优美的诗句,构思轻巧,哲理丰富,比喻恰当,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知识,同时又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总之,初中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好坏,与学习兴趣密切关系,所以,作为一名普通生物教师,我认为教师为了能使自己所讲的知识被学生乐于接受,应从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乐而学之,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正动脑筋去思考,去探究新知识。教学的方法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艺术过程,通过新课程的革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提升学习的兴趣,促使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篇9

摘要:生物学科作为幼儿师范的一门基础课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一直是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热议的话题。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被引入到生物教学当中,教师对于共同知识点做讲解,讲授者对知识点的理解和个人魅力的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彼此间进行交流,可以有效的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取长补短,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幼儿师范生物教学经验,探讨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恰当的应用同课异构教学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同课异构教学效果幼儿师范生物教学

教研应立足于教学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教研活动开展的最根本目的。在生物学科中组织进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新老教师间的学术交流,发现自我的不足,汲取他人的优点,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学能力,本文探讨如何将同课异构教研方式应用于幼儿师范的生物教学中,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同课异构的含义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是指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自己的教学知识体系,自己的教学风格,对同一教学内容、同一知识点进行设计讲解,由于个人知识点的理解深度、教学方式方法、个体人格魅力等多方面因素的不同,导致教学效果也不同,正因为这种差别的存在,使得彼此之间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发现别人的优点,汲取好的教学方法与经验,尤其对于年轻教师是很好的一个培养方法。同课异构不仅是对课程标准的反思、教材编写意图的理解与对文本的正确解读,还是对教学过程的异构,对课后评课的异构。同课异构的概念归结为教师在相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对同一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并且进行互相的评听课,实现彼此间的互相学习,以助于更好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二、“同课异构”的组织类型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开展,根据组织的规模与参加人员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的形式。

1、专家引领式

这种形式是指在校内本学科内有经验专业学术能力较强的资深教师,与聘请的校外本学科的专家进行的同课异构的交流活动。例如:聘请友校的资深生物学科的教师来我校,与我校经验丰富的生物学科教师,做同课讲解,比较两人的不同风格,以及各自的上课特点和优势。

2、学科竞赛式

同课异构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比较手段,作为学校应该多给予机会组织并鼓励组织这一类型的活动,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交流与研讨的平台,并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交流,通过比赛提高教师参与积极性以及重视程度,在比赛中教师对于所教内容必定绞尽脑汁,用心设计,这对于提高教师自我的素质大有裨益,另外,学科间的交流也可以促进学科间的文化交流以及好的教学方法的借鉴。例如:本学校各部门之间进行的讲课大赛,可以有效的促进整体授课水平的提高。

3、学科内同课异构教学

这种形式是由组内的组长带头引领的组内成员之间的教学,定期的互听、互评促进学科课程的健康发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例如:组织新老教师的互听、互评专业课,彼此沟通交流经验。

三、同课异构教学的意义

“同课异构”是一种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是以课堂为一个研究的媒介,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一个反思与探讨。同课异构是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诠释,不同的教学策略,展现个性的教学课堂,提升教学效果,并通过同伴互助式课堂观察,发现自己日常教学中的不足,提炼他人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经验,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显形化,促进优秀教学经验的学习和推广,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首先是建立在成人差异的基础之上的,尊重师师之间、生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在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中对自己和它人给予客观公平的评价,鼓励教师与同事之间的积极合作探讨,让每名教师都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彼此之间互相合作学习,取长补短,促进整体教师素质的提升。

四、生物教学中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的注意事项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主要围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的改进”这两个基本核心展开。因而在实施同课异构的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因素:

1.生物学科的特点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谨记知识传授过程中应该紧贴生活,多用身边的实例去解释知识的原理,让知识点更加生活化,更易于理解。另外,生物教学中涉及的实验项目较多,在实验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学生的观察力。

2.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特点

教师教学中应用的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目的只有一个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同课异构教研互动的核心也在于实现不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互通互溶,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学目标的完善化。

3.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客观主体学生是关键的因素之一,教师在制定相应教学方法,选择相应教学手段之前,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的认知水平以及兴趣度等,都应该是教师在制定具体教学方法过程中所要事先考虑的因素,生物知识讲授的难易程度要根据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来看,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选择也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例如:生物学科中经常涉及到较多的抽象概念与知识点,或者微观事物,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辅助,将知识化繁为简,变成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知识。

4.具体教学环境的特点

同课异构尤其强调具体教学环境的特点,要做到实事求是,确保所选教学方法、策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多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不能一股脑的跟潮流,赋予形式,传统教学中还是有很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去汲取吸收的,我们应做到现代、传统两种方式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长处,将课程活化,内容多样化,形式丰富化,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5.结语

综上所述,同课异构是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自我之间的多维度互动平台,是围绕同一教学内容进行的专业对话手段,是教师个体与群体共同发展动态过程。这种教研活动倡导个性教学,鼓励教师积极创新,并不断汲取经验完善自我,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方式

高中生物学教师应该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并实践,这既是职责所在,也是个人不断探索教育技能、提高教学素养、培养优秀人才的需要。本文就从生物教学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出发,谈谈如何适应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方式转变。

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解读

1.课程宗旨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物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始终把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其教育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目的。从这一界定中不难看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所追求的并非对生物科学事实和信息量的更多占有,而是对核心概念和科学思想的深刻领悟;并非限于对生物科学知识的理解,还包括对生物科学过程和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并非强调生物科学知识的专门化和学科化,而是强调科学与个人和社会的紧密联系,因此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每个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也是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之所在。

2.课程设计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

社会对高中生物学教育的需求包括提高全民生物科学素养的要求。当代社会在迅速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如人口、环境、资源、生态等,这些都与生物学密切相关。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提高全体公民生物科学素养来根本解决,这就成了高中生物课程需要应对的社会需求之一。因此,高中生物课程的设计就应该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生物教材建设总的来说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教材多元化、立体化、体现地方特色、满足不同需要等方面有较大进步。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提倡“一纲多本”。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高中生物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初高中生物教学缺乏连贯性

初中阶段在初一、初二开设了生物课程,到初三就不再开设生物课程,而高一年级也没有开设,直到高二才开设生物课程。这样学生两年时间没有接触过生物课程,一方面难免会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生疏,另一方面从思想上轻视生物课程,为生物教师的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知识的传授作为本位的,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2.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从实验操作能力培养方面来看,它着重于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验证性实验,另外安排了部分实习和研究课题。教材《说明》要求:“实验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实习和研究性课题需要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完成。”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在生物实验设施采购方面投入不足,课时安排较少。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生物学科的教学是科学知识的教育,对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教育不够重视,甚至忽视。学生也就停留在基本的、肤浅的知识记忆上,实际应用能力不强,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与教学目标相去甚远。

3.教程与其他学科体系脱节

从教材的理论知识学习方面来看,它主要是介绍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应用。而教材的编排上只强调自己的学科体系,结果让有的知识点与其他学科脱节。例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生物》第一册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中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和“分子结构”两部分内容就与化学学科脱节,学生须到高中二年级下学期才涉及到有机化学,这样就违背了教学规律,学生对-COOH、-NH2、-R等基团茫然不知,造成教师在实际教学操作中显得无所适从,教学效果相当不好,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负面影响。

三、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模式转变分析

1.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1)教学观念的转变。生本教育的理念最初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率先提出并主持开展的。生本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重点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完善学生人格。它能使教育者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人的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辑吕达先生对于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给出过富有见地的理解――“实践生本首先要以学生为本,其次是以生命为本,第三以生动为本,第四以生长为本。”这确实是对生本教育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认清生本教育、理解生本教育、实施生本教育指明了道路。

(2)提高自身教育技能。教师的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这几个方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教师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如何才能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我们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真正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过程,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学是一门与人类社会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如人口、医疗、环境保护等,都包含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生物学问题。高中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产生、发展、衰老和遗传变异规律的科学,是教育学生提高生存能力的必要学科。它源于人类生活,并在生活中提炼发展。新课标要求学生首先要对生物科学基础知识有基本的了解,能够将生物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相联系,了解生物学知识在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和实用价值,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使许多问题都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学生自身的生理现象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和实用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熟悉常见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