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总效应范文

时间:2023-08-18 17:5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观经济学总效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微观经济学总效应

篇1

【关键词】 规模报酬 成本函数的弹性 生产函数的弹性 收入弹性 价格弹性

1. 规模报酬的含义

微观经济学中在研究规模报酬时,通常分析的是当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按照相同的比例增加时,产量增加的幅度有多大。规模报酬递增、递减、不变分别意味着:

f(tx1,tx2)>tf(x1,x2)(t>1)

f(tx1,tx2)1)

f(tx1,tx2)=tf(x1,x2)(t>1)

这里关于规模报酬的设定与微观经济学中边际产品的递减规律并不矛盾,现实生活中各种要素的投入量存在着一个最佳配比,二者可能由于前者没有打破要素投入量的最佳配比而同时存在。

2. 平均成本与规模报酬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的弹性与成本函数的弹性互为倒数,而成本函数与平均成本相关,生产函数与规模报酬相关。我们可以以这两个弹性为桥梁,研究平均成本与规模报酬之间的相关关系:

(1)平均成本与成本函数弹性的关系

同理可得平均成本递减和平均成本不变时的情况:

平均成本递增 EC/Q>1

平均成本不变 EC/Q=1

平均成本递减 EC/Q

(2)成本函数弹性和生产函数弹性的关系

Q=f(x1,x2) C(Q)=p1x1(Q)+p2x2(Q)

规模报酬不变和递增的情况也同理可证

EQ/X>1 对莫报酬递增

EQ/X=1 规模报酬不变

EQ/X

(4) 对以上证明过程的总结:联合以上(1)(2)(3)的证明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平均成本递增 EC/Q>1 EQ/X

平均成本不变 EC/Q=1 EQ/X=1 规模报酬不变

平均成本递减 EC/Q1 规模报酬递增

3. 劣质品、正常商品、吉芬商品和普通商品的划分之间的相关关系

按照消费的收入弹性,可以将商品划分为劣等品、必需品和奢侈品;必需品和奢侈品统称为正常商品。按照消费的价格弹性,可以将商品划分为普通商品和吉芬商品。

为了理解上述划分的内在联系,可以从分析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入手。下面以价格上升为例,综合考虑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总效应,对商品进行分类:

按照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消费的价格弹性Ep衡量的是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之和,即总效应;而消费的收入弹性Ei衡量的仅仅是收入效应。

对于劣等品、正常商品、普通商品和吉芬商品之间的划分存在着以下相关关系:

其中大的矩形表示所有的商品。可见正常商品与劣等品、普通商品与吉芬商品是对所有的商品的两种不同的划分方式,并且这两种划分方式之间存在着重叠。

参考文献:

[1] 《规模报酬变动的衡量指标》,周长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19期.

篇2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一: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不得不承认,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已经彻底被经济所挟持了。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与经济打交道,比如说,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所作所为,基本上都与经济活动有关。不得不承认,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前,我对现实中的一些涉及经济现象的问题不甚了解。但是在学了一个学期的微观经济学之后,我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至少不会感觉那么莫名奇妙了,对一些现象可以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来进行解释了。

下面我就对我身边经常遇到的一些现象,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来简单的谈谈我对这些现象的理解。

一、大学食堂里的经济现象

1、吃饭问题

每个人只要活着,都要面对这个问题吃饭问题。这不仅是在大学食堂里要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大家都要面临的共同问题。

案例:某一大一新生第一天来到学校食堂,对学校食堂的饭菜不熟悉,不知道自己要吃多少就可以,所以第一次来食堂吃饭的时候该同学买了4个馒头,吃完第一个馒头时感觉很满足,吃下第二个时也感觉不错,但是吃下第三个就感觉饱了,看着剩下的馒头该同学秉着不浪费的心态继续吃,吃完后感觉特别撑。经过教训,该同学在第二天只买了3个馒头。

通过微观经济学来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微观经济学里讲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随着商品和服务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消费中得到的总效应增加,但是增加的效用是不断减小的。该同学在吃完第三个馒头的时候正好吃饱,满足值也就是效益值为10。下面对满足值进行细致化的描述,吃第一个馒头时满足值为5,吃第二个和第三个时分别为3和2。在这里,每一个馒头的成本没变,获得的总效益是不断增加的,但是获得的边际效益是不断减小的,而该同学在满足值最大时继续吃下一个馒头,使得自己处于过饱状态,造成身体上的不舒服,这就使得

满足值减小,也就是从吃馒头中获得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小。该同学是个理智的消费者,在第二天只买了3个馒头,这样就达到了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效益的目的。作为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其目的就是要达到利润最大化,即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效用。

下面我就用图像来对这个例子进行分析:

首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设商品X的效用函数为:

TUU(X)

则边际效用为:

MUdU(X) dX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表达为:

dU(X)MUdX 2dMUdU(X)0dX2dX

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造成的结果,所以,经济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也有亲身经历,每当打完篮球回到宿舍,感觉口很渴,喝第一杯水,感觉太爽了,太满足了;然后继续喝第二杯水,感觉还可以;到喝第三杯水的时候,感觉已经不渴了,此时已经达到效用最大化了,如果再继续喝第四杯水,就会感觉不舒服了,这是总效用就开始减小了,这就是一种很简单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造成的现象。

2、食堂占座问题(从资源稀缺性和供给需求理论分析)

我相信很多同学(包括我)曾经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好不容易结束了一上午的课后,想到吃饭的时间到了,然后高高兴兴的去食堂就餐,然而食堂里早已人满为患,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空位,于是就用自己随手携带的课本或书包占座,然后再慢慢的去打饭,回来之后,到处找自己的位置,本以为是记错了,可是找遍了整个食堂都没有,于是不仅失去了座位,还丢了课本。这些同学丢了课本显示出学生们的道德问题,但这归根结底要说到学校食堂的座位太少,使得同学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这种现象每次新生入学进行军训的那几天最严重。我就有亲身经历:大一入学的时候,开学前几天要进行新生军训,好不容易结束了一早上的军训,又累又

饿,赶紧跑到食堂吃饭,结果发现食堂全是穿着军训训练服的大一小新生,然后突然想到赶紧先占个座再去打饭,不然,等一下没座位了,结果看到的是一大片已经用军训帽子占好了座位,好不容易用帽子占到一个座位,饭打回来,却找不到自己的帽子在哪了,因为一眼扫过去,都是帽子,都不知道哪一顶是自己的了,这是一件很悲催的事。到大二开学的时候,又轮到下一届大一小新生军训了,早上或者下午上完课奔赴食堂,结果也不大理想,食堂坐满了人,找不到一个空座位,因为军训的大一新生差不多都是一个点下课的,这个时候,食堂正处于就餐高峰期。所以说,吃个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现代大学占座已司空见惯,食堂占座、图书馆占座、自习室占座、上课教室占座等等。但是食堂占座不像自习室占座那样,用笔写上一个大大的占字就行,所谓食堂占座就是用自己随身携带的书包或者书籍宣布对该座位的主权,在大学,占座已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占座文化。

要分析这一现象,就要考虑到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问题资源的稀缺性问题。所谓资源的稀缺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人们的欲望总是无限的,这就造成了资源是稀缺的,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实际的生产能力。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在人流高峰期,座位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占座行为是对这种稀缺性资源的恶性竞争,食堂的座位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够的,供不应求,座位这种稀缺性资源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同学们要为座位的使用权而竞争,先到先得,一旦被别人占了自己就只能站着,不能被同时占用。而在先占座和先买饭问题上,理性经济人的做法是先占座,这样就造成了座位的更加紧缺。

我觉得学校可以实施的的解决方法:学校可以通过增加座位数量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其次还可以对学校食堂进行扩建,但是这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这都需要从学校的经济实力进行考虑。最经济的方法是调整就餐时间,可以分时段进行就餐。

面对先占座还是先买饭的问题,理性的人会选择先占座后买饭。假設先买饭后占座,那么在买饭的时间里有限的座位资源被后来的人占有,在买饭回来时再四处寻找座位,不仅要花更多的时间还要面对端着食物的不方便与尴尬。如果先占座后买饭,会节省很多时间,时间成本较前一种情况小得多,同时不用面对端着饭找座位的尴尬。

3、食堂排队问题(供给需求理论)

现象阐述:

在知味堂吃饭,总会有这样的打饭现象,我们发现只有在凉菜间和打白米饭处会排队,其他菜品地方都很少出现排队。针对以上现象,我将用经济学原理做一个简要分析。

为了便于下面阐述的方便,我们假设

其他打菜处为A窗口

凉菜间为B窗口

打米饭处为C窗口

A总特点:需求量大,不稳定,窗口多,打菜的劳动力多

B总特点:需求量不大,较稳定,窗口少,打菜劳动力少

C总特点:需求量大,较稳定,窗口少,打菜劳动力少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到了饭点的时候,大家都蜂拥而上,特别是周一到周五,早上或下午下课的时候,大家都是一个点下课,每个餐厅窗口前面都是长长的队伍,这是学生素质高的大学,而在某些大学,餐厅窗口前更像是菜市场,打饭师傅的叫卖声、学生的嬉闹声,乱作一团。

其实,排队从某种角度看,是资源配置供需不平衡的结果。而要满足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需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配套跟进,但这种投入这种跟进,有一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这将需要很大一笔资金。

而在一时尚无法解决供需矛盾的情况下,排队却是解决供求矛盾的一个相对公平的方式,因为它遵循了先来后到的时间优先原则,给排队的人一个预期:只要按照顺序排着,总能轮到自己。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很多不排队、乱插队的现象?经济学里有一个囚徒困境理论,说的是两个囚犯一起做坏事,被警察抓了起来,分别关押在两个牢房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囚犯有两个选择:一是背叛同伙,与警察合作;二是保持沉默。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们都选择沉默拒不承认,那么警方将无法定罪。警方也知道这一点,于是宣布如果愿意供出同伙者可无罪释放,并得到重奖;另一方将被严厉惩罚。因为双方都不能确信对方是否会背叛自己,为了保全自身,最后都会选择背叛。结果反而使双方都无法保全,全部坐牢。这个理论映射了部分不排队者的心理,就是不相信他人会排队,生怕自己老老实实排队吃了亏。于是,只要有一个人乱插队,就会引起整个队伍秩序的混乱,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而插队者自身利益最终也可能受到损害。

可见,在资源配置不足的情况下,排队可最大限度节约时间成本,使资源得到相对优化配置;不排队,必然会导致整体效率的降低。

学校食堂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打饭难问题,学校食堂增加窗口以及打饭菜人员。可能由于食堂提供的服务不足,供求不平衡,学生就餐耗费的时间过长,这种情况下,道德成本自然也随之增高了,插队、欺骗乃至暴力等都有可能成为一种自然选择。其次学校可以增加食堂的数量,这样不仅解决了打饭难的问题,更防止了垄断,而垄断会导致腐败化和官僚化,从而提高了学校食堂的经营质量。

二、从机会成本角度浅谈生活中的小事

关于毕业之后是读研究生还是找工作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很多大学生都在纠结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未来的生活。这个问题就要考虑到微观经济学的机会成本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一种资源往往有很多种用途,如果某人选择了某一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这就意味着他同时放去了这种资源的其他用途,而其他用途所产生的价值就构成了使用这一资源的成本,经济学上称之为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指的是某种资源用于次佳用途所具有的价值,也就是所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所能带来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有如下的一个计算公式:

机会成本总和=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因此,在考虑此问题的时候会考虑到机会成本,所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有些人想考研,觉得现在的本科毕业生找工作压力太大了,学历已经不能满足工作要求了,想通过读研究生,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和知识,为以后的生活奠定一天更好的路;然而,有些人却不想考研,想毕业之后就赶紧找工作,因为依目前的形式看,找工作的压力一年比一年大,竞争也越来越大,谁知道三年之后会发生什么?竞争会变得有多大?研究生又有多少能找到很好的工作?毕竟三年也不是个短时间,所以有些人选择不考研,毕业后就找工作。

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所以,所做出的选择也就各不相同。下面我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的原理来简单的分析一下这种现象:对于要考研的那些人来说,他们选择了考研,也就意味着他们暂时不找工作,所以从工作中得到的工资和经验就构成了他们读研究生的隐性成本,而他们读研的学费跟生活费就成为了显性成本,这两个成本加起来就是他们读研的机会成本,算一算,这个机会成本也不算低了;而对于要找工作的人来说,读研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还有通过读完研究生后再找工作获得的工资就成为了他们找工作的机会成本。但是每个人对这些机会成本的估价都不尽相同,所以权衡这两个机会成本之后,所做出的决定就不一样。

结语: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随处可见经济学现象,因此学好经济学对我们来说很有用而且很重要,学好了经济学,我们就可以用相关经济学的原理来分析和解释我们身边的很多现象,这就不至于让我们对这些现象感到困惑。学好了经济学,我们在做一些选择的时候,可以权衡其利弊,从而做出一个更好的选择,也不至于让我们无从下手。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二:微观经济学

摘要

本文写了大学生兼职的时薪,以及目前我国大学生毕业面临的失业与最低工资的联系,并且运用微观经济学的供求知识对最低工资进行了简要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最低工资的利与弊。

关键词

兼职 机会成本 最低工资 价格原理 供应 需求

正文 步入大学生活以来,一直想找兼职,想为自己赚一点零用钱。加了各种兼职群每天更新着各种兼职信息。每天都在搜罗着适合自己的兼职,同时还要考虑付出是否和收入成正比。

当然,既然选择想要去做兼职,我就要考虑自己所要放弃的。去做兼职,自己相对而言就少了休息与学习的时间。我要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为别人服务。也许我可以在此期间,读书,提高自己的阅读量。所以,我选择去兼职时的机会成本就是在此期间的学习。考虑了很多,最后还是决定有机会去兼职一定要去。

终于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经过班导的介绍,有幸可以和同学在双十一期间,去太平鸟参加实习,做客服。当时根据日程安排,由于双十一期间,客流量大。第一天,我们从下午2点,工作到凌晨2点。第二天,从下午2点,工作到了午夜12点。22小时的工作时间,每个小时支付了我们8元钱。现在仔细想想,感觉公司违背了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最低工资的消息。

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从2011年4月1日起,将我省最低月工资标准调整为1310元、1160元、1060元、950元四档,最高档增长幅度达到19.1%。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调整为10.7元、9.5元、8.6元、7.7元四档。宁波作为浙江省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市区的最低工资归为第一档。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标准,我们应该有10.7元每小时的薪资。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消息,人社部今日201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共有25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20.2 %。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深圳市的15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北京市的14元。虽然达不到北京市的最低工资的标准,但是我发现,现在在大学生兼职市场上,能达到本市的最低工资的标准,也是不多的。本学期,参加了一次开啤酒的兼职活动,按事先讲好的工资是每小时10元钱。也没有达到最低工资的标准。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雇主(或用人单位)支付的最低金额的劳动报酬。最低工资不包括加班工资、特殊工作环境、特殊条件下的津贴,最低工资也不包括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和各种非货币的收入。最低工资一般由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立法制定。最低工资可以用月薪制定,也可以用每小时的时薪制定。

根据微观经济学所学的知识,利用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中的供求关系,分析由最低工资引起的劳动力过剩情况。

对于,我这两次参加的兼职,所给的工资并没有达到最低工资的标准,但是,我还是去参加了。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兼职,还是迫切渴望的。而且,目前兼职的薪资已达到了市场的均衡工资,市场的劳动量与薪资达到均衡。劳动者愿意接受这个价格,市场也愿意提供这个价格。一旦,市场被强迫要求达到最低工资,那么公司就会减少对劳动者的需求,同时,会挑选竞争力更强的劳动者。大学生,没有过多的工作经历,也没有过硬的技术,所以,淘汰的更多的是大学生。

最低工资的制定反映了监管机构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同时最低工资标准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而强制规定用人单位必需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报酬。但是,由大学生的兼职,所产生的推想可以看出,最低工资并没有保护一些弱势的劳动者的利益。反而将这些劳动者挤出了劳动的市场,变得更加的弱势。大学生作为缺乏经验和技术的劳动者,就将在最低工资的打压下,产生失业的现象。今年,毕业季又到了,有一大批大学生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现状。

所以,对于兼职,薪资没有达到最低工资的水平,还是有很多的大学生争抢着工作。因为我们缺乏经验,我们不介意用底薪水来换取社会经验,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但是,等到三年后的我们,毕业了,面临的也不仅仅是现在兼职这么好的场面。要和很多人竟争岗位,必须要比别人有突出的才能。目前的我们还是要好好的增强自己的竟争力,只有强大了自己,才会不被最低工资打压。

篇3

一、填空题

1.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 平均产量 曲线的点。

2.产量增加的百分比率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百分比率称为 规模收益递增 ;产量增加的百分比率等于生产规模扩大的百分比率,称为 规模收益不变 ;产量增加的百分比率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百分比率,称为 规模收益递减 。

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 水平 线;在各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 向右下方倾斜 线。

4.在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 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子 的移动,供给的变动表现为 整条供给曲线 的移动。

5.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再下降,这种变化特征反映了 边际产量递减 规律。

6.如果把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许多条等产量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 生产要素组合 (生产者均衡) 。

7.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 平均成本曲线 曲线的最低点。

8.在图形上,需求的变动表现为 整条需求曲线 的移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 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子 的移动。

9、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优、佳)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 生产扩展线(或生产扩张线) 线。

10、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呈 反 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呈 同 方向变动。

11、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 富 有 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 缺 乏 弹性。

二、判断题

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认为正确的打“√”;认为错误的打“×”。

1.扩展路线就是不同生产规模下,生产者均衡点(即要素组合点)的集合。( √ )

2.玉米的需求曲线发生了左移,其合理解释是:由于自然灾害,玉米的产量减少。( × )

3.SMC开始时递减是因为生产中的边际收益开始时递增引起的。( √ )

4.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 × )

5.规模经济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 × )

6.固定成本不随产出的变化而变化,AFC也不随产出的变化而变化。( × )

7.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的交点,一定在边际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 √ )

8.利用等产量曲线上任意一点所表示的生产要素组合,都可以生产出同一数量的产品。( √ )

9.当边际成本递增时,平均成本也是递增的。( × )

10.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代表了在各种产出水平下的最低平均成本。( √ )

11.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产出将不断递增,边际产量在开始时递增然后趋于递减。( × )

12、在TC曲线给定时,就有可能相应地画出MC曲线。( √ )

13、当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时,随着生产者的货币成本的增加,等成本线会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 )

14、一个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会引起管理效率降低,这样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减少属于内在不经济。( √ )

15.在农业中并不是越密植越好,也不是施肥越多越好。( √ )

16.边际实物产出是所有投入都增加一个单位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 )

17.一场台风摧毁了某地区的荔枝树,市场上的荔枝少了,这称为供给减少。( √ )

18. LTC曲线上每一点都与一个代表最适合于生产该点所对应的产量水平的生产系统的STC曲线相切。( √ )

19、如果一个人选择继续升学而不参加工作,他所付出的经济成本(即机会成本)是他在学习期间支付的学杂费。( × )

20、如果产量减少到零,短期内总成本也将为零。( × )

21.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化,生产函数也会发生变化。( √ )

22.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 )

23.利息在税前支付,所以具有减税效应。… …… ( √ )

24.超过时间价值的那部分报酬率即为无风险报酬率。 …………( × )

25.内含报酬率就是能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1的折现率。 …( × )

26.在无资本限量的投资方案选择中,应用净现值法总是正确的。( × )

27.对同一投资方案而言,若净现值指标小于0,则获利指数指标必然小于1,而内含报酬率指标必然小于计算净现值指标和获利指数指标时所采用的折现率。( √ )

28.在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中,利用净现值、获利指数和内含报酬率等指标的评价,必然得出相同的结论。……………………………………………… ( × )

30.在投资项目决策中,只要投资方案的资本利润率大于零,该方案就是可行方案。…………………………………………………………… ( × )

31.递延年金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 √ )

32.永续年金是现金发生次数n趋于无穷大的普通年金,其现值系数为“1/利率i”。( √ )

33.在对同一投资方案进行经济可行性评价时,利用净现值、获利指数和内含报酬率等指标,必然得出相同的结论。………………………………………( √ )

34.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用于企业各项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35.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都研究企业行为的科学,但前者属于理论科学,而后者则为应用科学。(×)

36.管理经济学广泛采用微观经济学经常采用的边际分析法,分析解决企业在有关资源如何合理配置方面的经济决策问题。(√)

37.某企业原计划产销产品A 1 000件,单位价格2元,现有新客户只愿以1.3元价格订购400件。经确认,这一决策问题的沉没成本500元、增量成本400元、增量收入520元。应该认为,这一特殊定货无利可图,不能接受。(×)

38.某生产系统总固定成本为10 000元,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2元,产品原价3元。现有人愿按2.5元的价格订货5 000件。应该认为,这一定货的单位产品贡献为0.5元,大于0,可以接受。(√)

39.如果甲企业经营X、Y、Z 三种业务的总成本,大于X、Y、Z 三种业务分别由三家企业来经营所需成本之和时,我们就称甲企业存在范围经济性。(×)

40.某企业欲上马D产品,经调查分析,D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和单价分别为10元和15元,预期产销量和盈亏分界点产销量分别为8000件和4800件。那么,计算可知,产销D产品的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分别为3200件和40%。(√)

41.当产出Q的边际收入MR等于边际成本MC,此时的产出量为利润化的产出量Q*;当可变投入L的边际收入MRPL等于边际支出MEL,此时的可变投入数量为利润化的投入量L*。(√)

42.技术进步将导致等产量曲线移近原点,不同的技术进步类型还将导致等产量曲线的倾斜度产生不同的变化。(√)

43.垄断竞争企业广告费的化条件是:广告费的边际收入=广告费的边际成本。(√)

44.如果甲企业经营X、Y、Z 三种业务的总成本,大于X、Y、Z 三种业务分别由三家企业来经营所需成本之和时,我们就称甲企业存在范围经济性。(×)

篇4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 几何图形方法 数学方法 几何图形谬误

西方经济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目前对该门课程的一般性教学方法――例如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等――已有很多讨论。但对于一些更加具体的问题却未能进一步深入探讨,例如对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几何图形与数学方法之间关系这一问题就是如此。西方经济学在研究经济变量之间关系时,强调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即要从理论上论证清楚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逻辑机制和基本规律,又试图对影响程度大小给出一个精确的数量表示。这使得西方经济学教材和研究文献大量采用语言文字、几何图形与数学方法相结合的表述方式,全方位阐释理论。而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与语言文字相配合,大量采用几何图形与数学方法也是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显著特点。正确认识几何图形与数学方法的各自利弊,从而针对不同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讲授基本理论,对于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和改善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以“宏观经济政策效应”这一问题为例,论证几何图形与数学方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互补性。

1 几何图形方法的优点

对于同一个经济学理论,可以采用几何图形或数学方法加以表述。例如,在讲授运用IS-LM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效应”这一问题时,可运用IS-LM曲线图来说明:向右下方倾斜的IS曲线代表产品市场均衡时产量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而向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则代表货币市场均衡时产量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两条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均衡的产出和实际利率(见图1(a));宏观经济政策通过影响曲线的位置改变了均衡产出和实际利率(见图1(b))。显然,运用几何图形描述模型和理论具有以下优点:

1.1 直观形象

图1运用几何图形将代表多个变量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复杂模型直观形象地描述为两条曲线的组合,这弥补了纯粹语言文字或数学公式的单调乏味,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1.2 便于应用

在准确把握基本经济学逻辑基础上,可以用几何图形将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简化为曲线移动对内生变量均衡值的影响。这一点在做“比较静态分析”时特别有用,例如在图1(b)中,用IS曲线自IS向右平移至IS代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对比初始均衡(E)和新的均衡(E),立即可知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是同时提高产出水平和实际利率。除了“定性”结论外,运用几何图形还可以得到某些“定量”结论。例如,图1(c)表明,如果LM曲线变得更加平坦(由LM变为LM),则同样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产出的影响程度就更大(产出的变动由原来的y-y增加为现在的y-y)。在理解有哪些因素决定LM曲线斜率的基础上(如“货币需求关于利率变动的系数”影响了LM曲线斜率),就可进一步分析决定财政政策效应大小的各种因素。

1.3 对学生知识储备要求较低

以上几何图形分析只要求学生具备中学水平的几何学知识,对于高等数学(如微积分、线性代数等)知识完全没有要求。只要理解了经济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这种关系的几何表示方法之后,就可以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这使得教师可以在学生系统学习高等数学之前,就能借助几何图形较为深入地讲授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并且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知识门槛。

2 数学方法的优点

几何图形方法的上述优点正是数学方法的不足所在,但与此同时,数学方法也具有几何图形无法企及的优势,这些优势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表述更为简练、精确

例如,在讲授运用IS-LM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效应”这一问题时,只需使用①式和②式组成的方程组就可简洁地表述模型(假设线性函数和“封闭经济”)。①式代表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由此可以解出IS曲线方程;②式代表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由此可以解出LM曲线方程。运用方程和函数可以更加精确地表述变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做“比较静态”分析时,运用数学方法可以精确地给出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均衡值影响程度的大小。

y=α+β(y-t)+e-dr+g①

=ky-hr②

2.2 有大量数学定理可以使用

例如,可以直接引用“隐函数定理”证明方程组定义了内生变量(y和r)均衡值与外生变量或参数(包括t、e、d、g、k、h、M、P)之间的函数关系,基于这些函数关系可以进行“比较静态”分析。

2.3 数学方法要求明确陈述所有假设,从而避免由于假设不明确造成的结论的模糊性。

2.4 数学方法可以不限于二维情况,能够处理n个变量的一般情况

例如,我们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两个及其以上外生变量同时变化对内生变量均衡值产生的总影响,而这是几何图形无法做到的。

3 几何图形谬误

几何图形方法以其直观和便于应用等优点在西方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中被广泛使用,但其不精确性也造成如果使用该种方法不当,会得到错误结论。本文将这种由于使用几何图形不当得到错误结论的情况称作“几何图形谬误”。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没有能够准确把握基本理论和正确使用分析方法,上述谬误并非少见,甚至一些国内权威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也难以幸免。就以“宏观经济政策效应”这一问题为例,某本权威教材运用几何图形将决定财政货币政策效应大小的因素及其影响性质概括为以下4个“几何”结论:

结论1: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反之则反是。

结论2:在IS曲线不变时,LM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则反是。

结论3:在IS曲线不变时,LM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反之则反是。

结论4: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则反是。

下面我们运用严格的数学方法证明,上述结论2和结论4是正确的,但结论1和结论3却不一定正确。由①式和②式可解得IS曲线方程和LM曲线方程分别为③式和④式:

r=-y③

r=+y ④

由此可知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分别为〔(1-β)/d〕和(k/h)。假设政府购买g增加Δg,其他外生变量值保持固定不变,那么上述方程组以变量的改变量表示就成为:

Δr=-Δy ⑤

Δr=Δy⑥

将Δr消去,整理后可得:

= ⑦

运用相同的方法可以证明,若名义货币供给量M增加ΔM,其他外生变量值保持固定不变,则可得:

=⑧

由⑦式可知,给定参数d和其他条件不变,LM曲线越陡峭(即(k/h)越大),则政府购买增加对均衡产出的影响程度越小(即Δy/Δg越小),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这与结论②相符。同理,由⑧式可知,给定参数h和其他条件不变,IS曲线越陡峭(即〔(1-β)/d〕越大),则货币供给量增加对均衡产出的影响程度越小(即(Δy/ΔM)越小),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这与结论④相符。但是,⑦式表明,给定参数d和其他条件不变,IS曲线越陡峭(即〔(1-β)/d〕越大),则政府购买增加对均衡产出的影响程度越小(即Δy/Δg越小),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这与结论①正好相反。同理,⑧式表明,给定参数h和其他条件不变,LM曲线越陡峭(即(k/h)越大),则货币供给量增加对均衡产出的影响程度越小(即(Δy/ΔM)越小),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这与结论③正好相反。这表明,结论①和结论③正是本文所说的“几何图形谬误”。

为什么会产生上述谬误呢?如图2中(a)图和(b)图所示,保持LM曲线不变,如果“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得IS曲线向右平移相同的距离”,那么IS曲线越陡峭就意味着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大((b)图中y-y的大于(a)图中的y-y),此时谬误并未发生。但“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得IS曲线向右平移相同的距离”这一前提条件并不成立,而且IS曲线向右平移的距离与IS曲线的斜率(绝对值)有关。因为IS曲线向右平移的距离等于〔Δg/(1-β)〕,给定d,IS曲线越陡峭(即〔(1-β)/d〕越大),IS曲线向右平移的距离越小。这意味着IS曲线并不会如图2(b)中所示向右平移至IS,而只会如图2(c)中所示向右平移较小的距离,最终导致均衡产出较小幅度的增加。这也与基本的经济学逻辑相符,给定参数d,IS曲线越陡峭意味着乘数效应越小(因为β越小),所以财政政策的效果应当越小。相同方法可用于说明在分析货币政策效应时,如果未能正确运用几何图形,同样可能导致谬误产生(正如结论③那样)。

产生上述谬误的原因并不在于运用几何图形无法得出正确结论,而是因为没有正确地运用几何图形。在运用几何图形分析财政政策效应问题时,IS曲线斜率(绝对值)对政策效果大小的影响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直接”影响,即如果“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得IS曲线向右平移相同的距离”,那么IS曲线越陡峭就意味着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大;第二是“间接影响”,即(给定参数d)IS曲线越陡峭,则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得IS曲线向右平移相同的距离就越小,从而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小。几何图形方法容易捕捉到“直接”影响,但却往往容易忽视“间接”影响。在此例中,正是“间接”影响居于主导地位,所以一旦将其忽略,就会得到错误结论,从而产生“几何图形谬误”。

4 结论和建议

前文运用数学方法证明了“几何图形谬误”产生的可能性,实际上也启示我们运用严格的数理推导可以有效地避免谬误产生。运用数学方法对同一问题进行分析,凭借其严格性和精确性,我们可以较为完整地捕捉到前文所述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从而规避了“几何图形谬误”。但必须注意到,数学方法结论正确性的取得是以“非直观”、“应用不够方便”和“对知识储备要求较高”等为代价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授课对象灵活选择是侧重于几何图形还是侧重于数学方法,或二者的某种组合。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4.1 根据大学数学课和西方经济学课程开课的时间顺序,以及“先微观经济学后宏观经济学”的通常授课顺序,建议教师在讲授微观经济学时主要侧重于几何图形方法,在讲授宏观经济学时适当增加数学方法的运用。

4.2 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每一门课程讲授过程中,前半程侧重于几何图形方法,后半程适当增加数学方法的运用。

4.3 针对财经类专业和非财经类专业的不同学生,侧重点要有所不同。财经类专业学生要求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故对这类学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多运用数学方法。而非财经类专业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主要是为了拓宽知识面,所以在对他们的教学中要尽量避免枯燥的数理推导。

4.4 由于“文科类”学生和“理工科类”学生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储备上有所不同,所以在对“文科类”学生讲授西方经济学课程时,先从直观的几何图形入手,再逐步培养其数学方法的应用能力。而对于“理工科类”学生,则可以尽早培养其分析经济学问题时的数学方法应用能力。

4.5 对于某些包含着经济变量间复杂影响和关系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运用几何图形做出“启发式”分析的基础上,再运用严密的数理逻辑推导向学生阐明正确结论,这既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又增强了教学的严密性。

总之,“几何图形谬误”产生的可能性并非要让我们完全抛弃几何图形方法,而是要求我们更加合理地运用几何图形方法与数学方法,实现两种方法各自优势的有机互补。而要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还是要求教师能够准确把握经济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全面理解和深刻领会描述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基本理论。

参考文献:

[1]岳爱娴.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方法的采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04:42~44.

[2]许晓红,李定庆.《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初探[J].经济师,2008,08:133~134.

[3]赵成美.实验法和短剧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07,03:240~242.

[4]曼昆.经济学原理(第5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7.

[5]蒋中一,凯尔文•温莱特.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第4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13.

篇5

边际生产力理论是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基石。边际生产力理论是用于阐明在生产中相互合作的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所得到的报酬的一种方法。通常情况,当其他要素数量不变,而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离开(或加入)生产过程时所引起的商品产值的减少(或增加)量,就等于该种生产要素一个单位的服务报酬或其他报酬。这里很明显,决定生产要素的报酬是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条件。在新古典理论中,一般用生产函数来表明这种投入和产出的技术关系。边际生产力理论用数学公式来表达就是:

厂商的生产函数是Y=F(x[,1],x[,2],x[,3],x[,4]……),Y是生产过程中的产出,x[,1],x[,2]……是生产过程中的投入,F是生产函数。一般情况下,生产函数满足下面假设:产出对生产要素的投入满足一阶偏导数大于零,二阶偏导数小于零,即附图。一阶偏导数大于零表示,在其他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任何一种生产要素等量增加,必然带来实物产出的增加,即边际产品大于零,这一点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可以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公理,厂商没有必要在产量减少时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量。二阶偏导数小于零也就是生产函数的凸性假设,表明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会随该要素的投入量增加而递减的,这是一个比一阶导数大于零较强的假定,这就是经济学中常常使用的边际产品递减规律。“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规律,而是大多数生产过程所具有的共同特性”。(注: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95页。)在生产过程中,任何一种要素的报酬超过了在少使用这种要素时损失的产值时,那么就会少使用一单位该种生产要素,并且如果这种不平衡没有消除,就会继续减少使用这种生产要素,直到相等为止,即:附图,(注:实际上应该要素的报酬应该等于要素的边际生产收入,而不是边际产值,由于新古典的边际生产力理论主要是研究是完全竞争市场,因此二者在量上是相等。)其中w[,i]是x[,i]这种生产要素的报酬(价格),P为产品的价格。这个结论可以很简单地从给定生产函数和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得出。

边际生产力理论有两要素形式和多要素形式来说明生产要素的需求量。两要素是指总资本和总劳动,在这种形式下,生产函数的形式是Y=F(L,K),L、K分别是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和资本的数量。多要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可分辨要素的种类,就是在本文开始部分所采用的那种形式。两要素形式可以使边际生产力理论进行简化,但是这个模型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如何将一个厂商投入的不同质的劳动和不同质的资本进行加总,(注:加总问题是边际生产力理论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边际生产力需要一个总量劳动和资本的概念,资本的加总只能通过对其价值(格)进行加总的形式来实现,而资本的价格受到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利息率)的影响,即维克赛尔效应,从而使边际生产力理论成为一个循环论证。)这也是在上个世纪剑桥资本争论最为激烈的一个问题。多要素形式避免了对不同的劳动和资本进行加总,但这种形式却远离现实,因为这种形式会使生产函数连续可微分的性质难以成立:许多厂商的投入要素都是固定比例,不可能单独地增减一种生产要素而不增减其他的生产要素,即生产要素之间不存在替代性,这样没有办法得出一种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因此边际生产力的理论适用范围非常有限。本文在这里分析的是边际生产力理论的适用范围,因此,在这里采用的是两要素生产模型,将厂商的投入抽象地分为劳动和资本,而如何将异质的资本和劳动加总的问题给抛开,而抽象地认为劳动和资本是同质的。这样边际生产力的模型就可以描述成:对于一个厂商的生产函数Y=F(L,K),劳动者的报酬也就是工资附图,资本的报酬也就是利润(息)率附图。

二、总额相符问题 边际生产力在直觉上非常容易被人接受的,因为它体现了一个基本的经济理论原理,那就是其他要素固定不变时,一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从而使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但是这里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每个要素的每一单位都按照相应的边际生产力得到相应报酬,那么厂商的产量是否等于所有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这就是Y=MP[,L]×L+MP[,K]×K。在1894年,威克斯蒂德在《论分配法则的协调》中详细地论述了这一观点,“这些分配份额加起来等于每个厂商的净产量。”(注:《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词典》第1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2-23页;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3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07-409页。)这个结论的详细描述是:在生产函数是一次(线性)齐次性时,各种投入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乘以其投入量的总和正好等于其产值,(注:详细证明见黎诣远:《微观经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29-131页;惠凤莲:《关于生产函数的分析》,《统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1期。)这就是总额相符,也就是欧拉定理,从而使边际生产力在理论上更加完美。如果用产品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的报酬来表示,就可以得到各种投入要文秘站:素的报酬总和正好等于总产值。(注:在欧拉定理Y=MP[,L]×L+MR[,K]×K两边同时乘以产品的价格P,就可以得到Y×P=w×L+r×K。)厂商的(超额)利润等于厂商的收入(总产值)减去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总和(总成本),即总额相符,厂商的利润为零。但是这里存在着一个条件,就是生产函数必须是线性齐次的,即生产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通常用生产函数的齐次性来表示规模报酬。齐次性是一个数学概念,它表明一个函数F(x,y)如果满足条件:P(ax,ay)=a[n]F(x,y),这个函数就是n次齐次性。如果n=1时,就是一次齐次性,也称为线性齐次性,即F(ax,ay)=aF(x,y)。如果一个生产函数是n次齐次生产函数,那么当n>1时,该生产函数就是规模报酬递增,n<1时,是规模报酬递减,n=1时,是规模报酬不变。这就意味着总额相符只有在规模报酬不变时,才能成立。同样可以容易证明出:当n<1时,即存在规模报酬递减时,厂商的总产值就小于各种生产要素的得到报酬总和,存在着“总额不足”;当n>1时,即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时,厂商的总产值就大于各种生产要素的得到报酬总和,存在着“总额过剩”。那么,谁来弥补“不足”和得到“过剩”呢?很明显,这两种情况下,边际生产力理论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因为它与规模报酬递增和递减相矛盾,除非可以证明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存在着这两种情况。在经济中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的可能不大,如果存在规模报酬递减,就可以把大企业分割成小企业来生产,而在现实经济中很少出现这种现象。所以一般认为经济是规模报酬不变和递增的。

三、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存在性

规模报酬递增是现代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来看,生产是逐渐集中,大规模生产可以实行分工,采用先进设备,聘请高级专家,节省管理费 用,都能提高生产效率,这些足以表明现代化的生产肯定是存在着规模递增现象。斯密最早提出分工会导致专业化,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规模报酬呈递增。(注:斯密:《国富论》上卷,商务印书馆,1974年,第8-10页。)马歇尔相信所有产业都显示出总规模报酬递增;只有受到短期固定性或土地稀缺的阻碍,在这种情况,他才同意古典经济学所认为的报酬递减的观点,“在那些不是从事于农产品生产的产业里,劳动和资本的增加,一般使得报酬有超过比例的增加;而且,这种组织的改进,趋于减少甚至超过自然对农产品产量的增加所能增大的任何阻力。”(注: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327-328页。)斯拉法在《经济学杂志》1926年12月发表了《竞争条件下的报酬规律》,指出“在纯粹竞争的条件下,只要产量增加伴之有内部经济,厂商便不会处于完全均衡状态”,“递增收益也是同完全竞争的假设不协调的”,(注:P.Sraffa:The laws of return under competitive conditions,Econ-omic Journal 36,535-550;《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词典》第3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480-481页;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3卷,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423-426页。)从此也就揭开了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序幕。也有一些经济学家承认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现象,但是“根据复制的观点,不变规模报酬是最自然现象,但这并不等于说其他情况不可能发生……递增的规模报酬通常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适用。”(注: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99页。)用复制来说明不变规模报酬的存在是有疑问的,这种复制是远离现实的,因为在现实世界,人们基本上看不到厂商扩大产量的方法是在原有规模上扩大,而不是去建造新厂复制原来的工厂,范里安这种认为不变规模报酬是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但是不管怎么很难否认规模报酬递增的存在。

四、边际生产力理论对规模报酬递增的解释

篇6

关键词:货币政策;外溢效应;经济复苏;中央银行

JEL分类号:E5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2)04-0008-08

货币政策的外溢和协调问题历来存在,但这些问题在金融危机应对期间进一步凸显,甚至对全球复苏构成制约。国际流动性宽裕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动荡,全球资本流动活跃,部分国家出现货币竞争性贬值,不少新兴经济体加强了对资本流入的管理。一些面临通胀和过热压力的新兴经济体质疑发达经济体的量化宽松政策,而一些发达国家则把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归咎于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增加,把全球失衡和国内的失业问题归因于部分国家的汇率政策。预计未来几年各主要经济体“温差”将继续存在,各国实施的货币政策也将继续表现出差异化特征,货币协调和外溢问题将会持续。在此背景下,尤其需要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研究还比较零散。IMF是持续跟踪经济和政策外溢效应的机构,并在2011年陆续发表了美、欧元区、日本、英国和中国的溢出效应评估报告,但单就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来说,这些评估尚嫌不够。本文将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方法,系统研究各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

一、货币政策外溢效应:定义、研究框架与渠道机理

开展外溢效应研究首先需要明确定义,探讨有关理论问题,厘清外溢机制和渠道,以集中研究主题,提高研究效率。

(一)货币政策外溢效应的定义与研究框架

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是指,一国的货币政策对全球或他国的经济金融变量产生的影响。IMF将外溢效应定义为一国经济或政策的外部效应(external ef-fects)。外溢效应与经济学中的外部性(externality)概念类似,都是指对他方的影响,并且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也可以分为正效应和负效应,正效应即指一国的货币政策对他国的经济变量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为负效应。货币政策外溢效应的结果也与外部性相似。都是个体理性导致集体福利不能最大化。一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通常不会或者较少考虑对他国的影响,从而达不到集体最优。不过,微观经济学的外部性可以具体界定为价格机制的失灵。即部分私人成本或收益没有包含在价格中。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难以如此界定。

货币政策外溢效应的基础是各国经济金融的融合,以及货币政策的分化,而货币政策的分化通常又源自经济周期的不同步。作为大国,A国货币政策的调整。会通过资本流动、大宗商品价格、进出口贸易、金融市场等渠道对B国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并最终会影响B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反过来,如果B国也是大国,B国货币政策变动也会产生类似的外溢效应。

(二)货币政策外溢效应的渠道与机制

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主要通过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大宗商品价格、金融市场以及心理预期等渠道发生作用。

1、国际贸易渠道。

国际贸易渠道是指一国货币政策通过影响汇率来改变自身贸易条件,对本国和他国的贸易收支发挥作用。但汇率变动所产生的影响方向和程度,还取决于两个因素:(1)一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一体化程度,即一国的生产、消费、就业在多大程度上与世界市场有关。若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国际贸易渠道的影响也就越大。(2)一国进出口在全球总进口值和总出口值中的比重,或一国对于某商品的供求占该商品世界总供求的比重,即一国贸易结构对贸易渠道的影响。

具体来说,汇率变动通过贸易渠道对他国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直接双边贸易的传导。当一国汇率大幅贬值,该国出口品的价格竞争力增强,对其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导致贸易伙伴国的贸易赤字增加,外汇储备减少,使其承受政策调整的压力。但本币贬值所产生的效应是正或负,取决于双边贸易格局等因素。

二是间接多边贸易传导。在主要出口市场相同、主要出口产品相似的若干国家中,一国货币大幅贬值,其出口商品在共同的主要出口市场上就具有竞争力,迫使其他出口国进行货币贬值来降低对本国出口的冲击。

2、国际资本流动渠道。

在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开放条件下。一国的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国内外资本收益率、汇率等载体向国际金融市场传输货币政策效应。

一是借由国内外资本收益率差异传输货币政策效应。资本在金融市场上流动的本质原因是为追逐更高的预期回报,当国内外市场的有价证券收益率和可贷资金利率存在差异时,资本就会流动。因此当一国调整基准利率,会使国内外资本收益率的差额发生改变,影响资本的国际分布,并进而对其他国家金融市场的收益率产生影响,使他国被动调整货币政策。但该种方式的传导会因汇率制度的不同而异。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当外国提高基准利率,本国的利率必须上升到和外国一致的水平才能实现外汇市场的均衡。最终的结果即央行抛售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上升。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假设资本完全流动,国外名义利率的上升将导致本国货币贬值,出口增长,外汇储备增加,通胀压力增大。为抑制通胀,本国被动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水平。但本国货币政策调整的时滞还取决于两国经济实力的对比及对外国的开放程度。若本国的经济实力远不如外国,且对外国的开放程度高。则只能在短期内维持相对独立的利率,而必然被动接受外国的利率水平。

二是通过国际债务传导货币政策效应。国际债务变动指的是一国控制资本流入、流出总量,或者改变对外债务履约率。当一国遭受国内经济衰退威胁时,为保持国内均衡。通常会限制本国对国际金融市场的资本流出总量,从国外抽回信贷,或停止对外国的信贷供给,从而可能扰乱他国金融秩序,致使企业发生支付困难;或者该国因无法如期支付债务,使国外债权人遭受损失,并引发国际金融市场混乱。

篇7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外包和外部资本企业;贸易结构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01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吸引全球投资,来发展并壮大国内产业,当产业的竞争力获得提高后,对外贸易也会跟着兴起;因此我国关心国际产业转移,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外国直接投资(FDI)。本研究论文研究当国际产业转移成形后,连带造成的贸易的商品转移趋势。虽然有关国际产业转移的文献探讨相当多,发表的文章相当丰富,但进一步探讨对贸易影响的文献则较有限。

另外,由于近20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前往我国投资,由于各国企业前往我国投资所考虑的因素大同小异,因此可能产生产业转移效果,同时,也会给投资国带来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与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效果,但因各国投资行为可能有共同性,使得贸易创造及贸易转移效果可能会有相似性,因此本研究论文也将针对我国、南韩及日本的贸易结构变化差异性加以比较分析。

一、国际产业转移发展

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际产业转移改变了产业的国际分布,对产业转出国和转入国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二次大战后的195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已历经数个阶段,各阶段如下:

(一)战后的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

战后国际产业的转移,于 20世纪50年代,美国凭借其科技和产业发展水平的全球领先地位,成为第一次国际性产业调整和转移浪潮中的主角。

(二)20世纪60年代的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美国一起成为这一时期产业转移的主导国家。这一时期,把劳动密集型工业和部分耗能多、污染大的重化工业逐渐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和部分拉美国家。

(三)20世纪70年代的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

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和70年代中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西方工业化国家高耗能的重化工业,迫使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开始发展以微电子技术为主的较少消耗能源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将粗放型重化工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四)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

在这一阶段,美、日等先进国家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进一步把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部分低附加价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80年代中期以来,“四小龙”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和我国,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五)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全球经济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信息科技的发展和各国对外开放的日益加深,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知识经济蓬勃兴起,有效地推动了先进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这些新变化形成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

二、国际产业转移对全球商品贸易结构的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对一国贸易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本进入和技术转移改变产业转入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并通过外包和外部资本企业的建立对一国产品的进出口和贸易方向产生直接的影响。进一步说明如下:

(一)通过产业升级的影响

产业结构是一国国民从事生产活动的分布。国际产业转移成为一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外部推动力量,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同行业选择及代工,改变了全球生产能力布局,影响了一国的产业结构,进而影响进出口能力;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通过上下游的关联效应及技术外溢效应,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通过资本累积的效应

资本累积一般是指与国内储蓄相对应的新增投资和外国资本的净流入。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对转入国企业的兼并与收购,可以将低质量的资本存量变成高质量的资本存量,从而达到加速企业技术改造、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的积极效应。

(三)通过技术转移的效应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要素投入,改变资本和劳动的配置比例,加快工业化进程。技术进步从根本上提高了一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了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促进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

三、东亚的贸易商品转移比较分析

从国际产业转移的特征来看,在东亚中,中国的发展程度较落后、技术层次较低、劳动力较丰富、薪资水平较低,因此得以吸引外资的流入,属于国际产业转移的转入国;至于南韩及日本则是同样有大量的资金流出而进入中国,因此都是属于产业移转的转出国。

1.就中国来看:中国总出口占全球出口合计的比重,由1999年的6.8%提高至2011年的21.7%,符合国际产业转入国的特征。而全球出口商品中,中国所占比重提高比重都超过30个百分点,而且几乎都是传统产业或劳力密集型产业,尤其是纺织类商品占有6项,可见符合国际产业转移的特性。

2.就南韩来看:南韩所占比重下降的商品,与中国比重提高的商品比较,也有6项重迭,包括比重下降最多的前4大商品,可见南韩也是属于国际产业转移的转出国。

3.就日本来看:日本所占比重下降的商品,与中国比重提高的商品比较,仅有杂项制品(HS96)1项相同,可见日本产业转移至中国的现象并不明显。。

综合来看,在东亚的出口表现上,中国与南韩有较明显的贸易商品转移现象,而且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但日本与中国的贸易商品转移现象并不明显,而南韩有较明显的转移现象,而且是属于高科技产品。这也反映日本、南韩、中国的三个等级技术水平。

五、结论

由本研究论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会反映在贸易商品转移上,个别国家不论国外直接投资的净流出或净流入,所带动的三角贸易变化,也不论是贸易创造或贸易转移效果,最后从全球的观点来看时,都将反映在贸易商品的转移上。

就东亚的出口,在1999年至2011年间,确实存在贸易商品转移的现象,其中中国与台湾及南韩有较明显的贸易商品转移现象,而且是劳力密集型产品;但日本与中国的贸易商品转移现象并不明显,而与南韩有较明显的转移现象,而且是属于高科技产品。

参考文献:

[1]李睿.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优化效应及我国对策[J].国际经济观察,2011,10.

篇8

    我们有必要区分经济学理论与经济政策,经济学理论的正确与否,是逻辑或事实问题,是理论科学的领域;经济政策,必须进行价值判断,针对的具体的情况,这是实践科学的领域,实践科学的美德是审慎。休谟早就指出,事实不能推论出价值来,经济政策的制订,需要运用经济学理论的成果,但是从经济学理论不能推导出政策结论来。中国国内的经济学家,很少有人像杨小凯,在经济学理论上有令人尊敬的成就,但却热中于提供各种各样的经济政策,在这么做的时候,且似乎忘记了本学科的限度,失去了在实践领域应有的审慎,他们的有些政策推理,不要说政治法律人士,就是一般常识健全的公众,也感觉荒谬。

    以科斯定理的运用为例。科斯定理说的是,在一个经济体系中,可以把对产权(是权利束的含义,包括所有权,也可以是使用权、通行权、排污权之类)争执的双方或多方视为一个局部系统,如果不存在交易成本的情况下,产权的配置不影响资源的使用,此一局部系统各方的收入总和不发生变化;如果存在交易成本的情况下,产权的初始配置影响资源的利用,不同的产权安排下,此局部系统各方的收入总和是不同的。科斯定理是微观经济理论的特例,也能够获得某些经验事实的支持,因为提出问题角度的巧妙,科斯定理对人们理解产权问题有很大的启发。如果我们由科斯定理获得结论:既然初始权利配置不影响收入总和,所以可以任意配置;或者政策有义务进行使得局部收入总和最大化的配置,那么就太荒唐了,科斯的理论和这些政策结论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似乎科斯本人也不这么认为,他反而说,“在本文中,正如经济学家通常所做的那样来分析限于比较由市场衡量的生产价值。但在解决经济问题的不同社会安排间进行选择,当然应在比此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并应考虑这些安排在各方面的总效应。正如弗兰克·H·奈特常常强调的,福利经济学的问题最终必然归结为美学和伦理学问题”。[1]

    曾经有这样的案例,河流一边的土地被河水突然撕走而加予河流彼岸,为了确定这块土地的所有权,法律家们尽最大的努力来思考,但他们不会这么考虑问题:土地自行产出一些野果,主人自己食用不进行交易,所以土地所有权归谁完全是无谓的问题;土地是种麦子的,要分配给种田能手这样可以产量更高[2].对法律家来说,种田能手的事实,经常和法律是没有关系的。

    在科斯的例子中,如果无偿没收农民的土地交由铁路公司,那么两家的总产值不变,甚至会更高,因为这样节省了双方拥有权利情况下的交易成本,但我们不会认为这是可行的权利安排。我们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来苏格拉底式地反驳上面的总产值极大化标准。例如,德沃金在《法律帝国》一书中一个的例子。假定一个贫穷的病人需要药品,因此愿意卖掉他所喜爱的一本书换取5美圆的药费,他的富裕邻居愿意付11美圆获得这本书,使这位穷人既失去了书又得不到药品,那么社会就更富。这么做甚至超过穷人和富人之间做成交易而得到的收益,因为强制性的转让节省了那种协商所需的交易代价。[3]这些例子中的规范判断,因为事实的设定,本身就有巨大的论证力量,是无法进一步论证的,因为任何论证都不可能比它们本身更有力量。就好象,我手中拿了一支香烟,除了出示这个香烟,并且说这是一支香烟外,试图用别的理论论证这是一支香烟外都更没有力量,也显得荒谬。

    可是,我们的一些经济学家却在进行这样一些类似上述的荒谬政策推理,好像说,三个人共同经营一个企业利润是300,但一个人经营600,那么让一个人独占经营,其余滚蛋;甚至说,依靠经济学发展了一个关于投票的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证明民主投票的结果在某些条件下甚至不能达到理性的最低要求,是个鼓吹民主的政治家,他被人谋杀了,因此在“”案中的判决中,谋杀者要因此得到宽恕。如此等等。

    经济学理论与法律推理的问题也见于美国1905年的“洛克纳诉纽约州案” [4].在工人斗争的压力下,纽约州议会于1897年制定法律禁止雇主雇用面包房工人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和每周超过60小时,为此引发诉讼。在该案中,最高法院以五比四票,废除了该纽约州法。佩卡姆(Rufus .W. Peckham)大法官,在代表最高法院作出裁决时指出,该州法严重干预了美国宪法修正案第14条正当程序条款所维护的契约自由。对此,霍姆斯和哈伦大法官提出了针锋相对的异议。哈伦认为,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立法机构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在面包房里长时间地工作可能危害工人的健康。霍姆斯大法官批评多数意见是“将赫伯特·斯宾塞先生的社会静力学输入第十四修正案中”,“宪法并没有制定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静力学》”。他认为,正如立法机构所表明的那样, “除非可以说,一个有理性和公正的人必然承认,所提出的法规会违背我国人民和我国法律传统所理解的基本原则这些多数意见才能站得住脚”。很可能,赫伯特?? 斯宾塞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和事实,如竞争的后果,如进化论等,但是从 “人竞天择”理论推论出具体环境下的法律判断,一样是很武断的。霍姆斯在上案中表达的司法哲学更正确。

  眼下对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质疑,对我来说,这不是经济学本身的问题,我们不能轻易抛弃经济学积累的理论成果,也不必猜测为是经济学家的良心问题。不必在辩论中对他人进行道德批判,并且上升到良心的高度,将一切问题全部化约成道德本身就不是真正争论的态度。因为动机善良的人未必坚持真理,动机坏的人也未必袒护错误,所以只能是从公开的言辞本身进行讨论。张维迎等人作为非常出色的经济学家,追求理论的纯洁性是没有问题的,其信奉的经济理论本身也是成立的、没有问题的,但经济学理论无论如何代替不了具体的判断,从抽象的经济学理论到具体的政策判断这一逻辑上中断的飞跃,他们可能没有感觉,因此出现了种种似是而非、不合常理的推理。我批评了一些经济学家,是要人们在“市场还是反市场?”上更加理性,在装备理论理性的同时,不要忽略了实践理性,不是要鼓吹人们诉诸激情。我们要克制激情,尤其是警惕一些鼓噪,没有事实根据和理论论证的鼓噪,来影响我们在目前极为迫切的问题上做出决定。这些鼓噪中的政策观点,不是上文我们说的审慎的实践推理,甚至是根据本身就有问题的一些抽象理论(不是我说的经济学理论)以比上文说的经济学家甚至更不审慎的精神获得的。

    注释:

    [1] R. H. 科斯:《社会成本问题》,载R. H. 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0页。

    [2] 根据休谟的记载,直到这部分与其所附着的土地结合起来,直到树木和植被的根茎蔓延到两边之前,对于其所附着的土地的主人来说,这部分都不成为他的财产,见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晓平译,商务印书馆2001,第161页。由此可见确立分立的产权的原则所具有的微妙性质,而在比此案件有远为明确的规则情况下,以经济学所谓的效率,即局部总收入最大化,作为结论的根据,是多么不适当。

篇9

关键词:公用企业 垄断 正当化依据 质疑

一、公用企业垄断经营的正当化依据

依据之一:经济上的垄断说

1、传统的理论观点

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公用企业的自然垄断经营源于两个理论支持,即规模经济效应和沉淀成本理论。

(1)垄断经营是规模经济的内在需求。按照经济学家的理解,公用企业之所以具有规模经济效是因为:第一,平均成本下降导致的规模经济。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在非自然垄断行业中,单个企业随着产量的增长,其生产成本(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先下降后上升,存在一个最佳经济规模。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在自然垄断行业中,企业的边际成本持续低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随产量增长持续下降,以至于单个企业生产所有产品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之和。如果在自然垄断行业中存在多个生产厂商,将提高企业生产成本,最终损害消费者利益。所以在这样的行业中,最佳的状态是一家企业垄断的提供所有产品和服务。是,最后该由哪家企业来进行生产呢?一种是通过市场竞争保留下最有效力的一家企业,另一种方法是由政府出面对市场进入进行管制,赋予某家企业以垄断特权,维持规模经济而降低总成本。第二,导致的规模经济。这一点在前文已有所涉及,这里就不再赘述。

(2)巨大的沉淀成本(Sunk cost)是公用企业垄断经营的天然屏障。沉淀成本也称积淀成本或固定成本,指没有重新选择机会的投入或开支。有人形象地指出,沉淀成本所描述的,是已发生的一切都是既成事实,对于其后发生的变化皆应视作新的开始。比如股市里持股的浮动亏损就是沉淀成本,相当于亏损部分已从账户里划出。如果后来浮动亏损减少,则相当于该持股升值创造的新的赢利,并不能改变原来的亏损已经发生过的事实。沉淀成本构成了一般企业的退出壁垒,而在公用企业中,沉淀成本还构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公用企业在设备和基础设施方面需要数额巨大的投资,固定资本一旦形成,折旧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设备和基础设施很难转用于其他用途,这些资本沉淀在这个产业中很难再抽回。这也决定了在公用企业这个市场中,原有的经济要素很难退出原有的领地,而单薄的私人资本也很难介入,这就必然形成垄断。

2、的理论观点――成本的弱可加性(Subadditivity)

在公用企业管制实践中,人们发现传统观点对自然垄断的认识不够全面,因为原来的一个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的假设不符合实际情况。1982年,鲍莫尔、盘萨、威利格等经济学家对自然垄断做了重新定义。新的定义建立在弱可加性(也称次可加性、部分可加性)而非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在单一产品的情形下,弱可加性意味着由单一企业生产给定产量的总成本小于由多个企业生产时的总成本;在多产品情形下,弱可加性意味着由单一企业生产给定数量的多种产品的总成本小于由多个企业生产该产品组合时的总成本。根据这个定义,如果一个行业被称为是自然垄断的,在有意义的产出区间,成本函数是弱可加的,但弱可加性不一定意味着成本下降;在多产品情形下,自然垄断不一定要求非平均成本下降不可。通俗地讲,自然垄断通常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某一市场出现一个经营者之后,就排除了其他经营者以同样方式进入该市场,这或者是因为输送设施的约束(同时建设两套同样的设施事实上不可能),或者是因为生产的规模效应(收益随着生产规模扩大而递增)。例如,为了向城市居民供水,必须铺设遍及全国的供水网,如果存在竞争,每个企业都必须支付铺设管道的固定成本,因此,由单个企业集中供水就能实现总成本最低。电力供应和铁路运输也是如此,同时铺设两套以上管道系统进行竞争的成本比垄断经营带来的成本更高。根据这一新的定义,公用企业的自然垄断特征又有了新的解释:

(1)范围经济效益。范围经济效益,是指自然垄断企业能收到生产与分配的纵向统一利益和对多种用户提供多种服务的复合供给利益。范围经济以成本的弱可加性为基础,其原理在于,它要求企业必须将密切相关的业务有效聚合起来进行一体化经营才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规模。规模经济是符合弱可加性的,但根据弱可加性,在规模不经济的情况下,自然垄断也能成立。

很显然,上述变化并非经济学界对公用垄断经营正当性的反思,却正好是一次理论上的升华,更加强化了对公用企业自然垄断属性的诠释。

依据之二、上的公共利益保护说

该学说认为,公用企业产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均为公众日常生活必需品,同时又是社会公用的基础设施,是其他社会产品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公用企业可谓社会经济生活的神经中枢,由谁经营,事关国计民生、国家主权与安全,非一般的竞争性行业可以比拟。因而,一旦开放市场,允许自由竞争,唯恐公用企业被欲行不善之人所掌握,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之隅。

二、对上述理论依据的置疑

公用企业自然垄断经营理论的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经济和政治需求不断更新着对公用企业垄断经营的“自然性”和“正当性”的诠释。但必须看到,西方经济学对自然垄断的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的一般框架之上的,它是一种以市场供求总量均衡为前提的抽象的个量分析,舍弃了供求的多样性及由此产生的替代性。同时它又是一种短期分析,没有顾及技术进步因素对规模经济、市场容量、成本、价格等方面的。具体来讲,上述理论的不足包括以下三方面:

1、缺乏对自然垄断程度的分析

既有的理论仅仅从生产的技术性要求来界定自然垄断,僵化地认为市场需求规模有限性是公用企业自然垄断成立的依据,没有以不同的需求状况来判断垄断的存在及其程度的强弱。实际上,公用企业内部不同环节有着对垄断和竞争的不同需求,即使在自然垄断环节也有着垄断程度的强弱之分。

强自然垄断环节的突出特点是新企业进入该产业具有很高的进入壁垒,已有的企业垄断地位稳定,但产品定价存在两难选择。按照一般产品定价原则,一方面,为了维持企业的良好财务状况和可持续经营,产品定价不能超过平均成本;另一方面,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只有当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社会的总福利才会达到最大。企业的边际成本一般高于其平均成本,上述两条定价原则可以同时满足。但强自然垄断环节的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这两条原则不可能同时满足。因此规制应着力于使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以消除企业亏损,同时避免垄断价格的出现。

弱自然垄断环节的边际成本不低于平均成本,不会面临两难定价,但是其垄断地位可能会受到新进入企业的挑战,能否长期维持垄断地位是一个问题。弱自然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以边际成本定价则可赢利。如果新进入的企业以弱自然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销售产品也能赢利的话,独家垄断就难以维持。除非存在一组有承受力(Sustainability)的价格,使新进入者的利润为负,同时使自然垄断的企业的利润为非负,这样才能使弱自然垄断企业可以长期维持垄断地位。然而,实践表明,只要市场需求增长足够地领先于垄断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足以使新进入的厂商形成乐观的预期,那么,广阔的市场空间迟早会引发新厂商的进入,从而打破垄断形成竞争。例如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使国内长期被抑制的电信需求空前增长,尽管邮电部门全力增加供给,仍不能独家填满市场空间。所以90年代初,部分电信业务一经开放,新厂商就能找到用户。

随着的进步和创新,公用企业生产的流程和环节日益复杂,已经有学者运用公共财政理论对公用企业的竞争性环节和自然垄断性环节进行了如下细分(以电信、电力、民航、铁路运输为例):

典型公用企业生产环节的划分

竞争性环节

自然垄断性环节

电信

长途电话、移动电话、数据传输、增值服务、无线寻呼

本地电话网、光缆网

电力

发电、供电

电网、配电

民航

客运、货运、机场、航油、航材

航线管制、空中管制、空中通讯

铁路运输

货运、客运、大宗物资运输、通信服务、桥梁建设

路轨网、通信网

2、单纯从静态角度定义垄断的内涵,忽略和技术进步对公用的

(1)替代技术的出现使细分的行业之间有了竞争。在公用企业行业,造成垄断行业内部低效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替代产品或劳务。随着知识的创新和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在功能上可以替代垄断产品的新产品,垄断企业开始面对替代技术的竞争压力。比如在电信业,移动通信技术就对有线电话网提出了有力的挑战。随着电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电话已逐渐成为可以替代固定电话的产品。还有机、微波通讯、卫星通信也可与之进行激烈的竞争。,除市话电信网具有较明显的自然垄断性外,其他电信业务已经演变成可竞争性业务。另外,在不同能源中也存在替代性,所以尽管管道煤气和地方电网都是自然垄断的,但它们相互之间的竞争也大大削弱了其垄断地位。

(2)技术进步改变了生产成本函数。在传统的技术条件下,规模是制约成本的重要因素,但随着高新技术的扩大,公共产品的网络设施建设费用相对下降,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技术因素对成本的影响增强了。在公用企业中,生产成本下降不再单纯依赖规模的扩张,技术变革成为导致平均成本不断下降的重要因素。而技术开发和新技术应用的动力来自于竞争,因此,许多国家逐渐放松了对通信、电力等技术高速发展产业的管制,允许新企业进入,鼓励竞争。以电信业为例,20世纪80年代,电信技术的发展使不同业务的成本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尤其是光缆的普及已经使长途传输的成本下降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国际上称之为“距离死亡”。例如,根据国际电联1998年的报告,横跨大西洋光缆的电话传输成本仅为每分钟百分之一美分。进入市场的门槛大大降低。美、英、日等国相继进行电信改革,打破垄断经营,放松准入限制,培育竞争性市场。

3、没有客观垄断经营下公共利益的消长

公用企业垄断经营认为,公用企业是关乎整体利益和国家安定的重要行业,由国家严格管制垄断经营才能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才能最大程度地考虑人民的利益。该理论没有看到:一方面,随着公用企业中行政力量的膨胀,代表国家的经营者已经从一个社会福祉的创造者蜕变成了狭隘的经济人,而且是一个有着国家意志和行政权力作掩护的更容易掠夺消费者的经济人。于是,公用企业存在严重的定价不合理、服务质量低劣、交叉补贴等,对社会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另一方面,许多国家的实践表明,在公用企业中引入竞争机制,适当开放市场,消费者反而能得到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因为竞争企业基于其自身利益将比垄断企业更加关心消费者利益。

综上所述,在技术变迁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公用企业已经从铁板一块的自然垄断行业演变成垄断与竞争共存,强自然垄断与弱自然垄断同在的垄断竞争市场。这一变化对原有的政府垄断管制理念提出了挑战。如何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发挥反垄断法在规范公用企业发展和最大限度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方面的作用,是任何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下的反垄断立法者、司法者和学者都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1、 孔祥俊:反垄断法原理 ,北京:法制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2、 王晓晔:竞争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3、 Antitrust and Information Times: Section 2`s Monopoly Analyses in New Economy Harvard Law Review V114, N5, P1623-1646

4、 杨艳:对自然垄断理论的评价与再认识 经济2002年第2期。

篇10

摘 要:市场是一种把买卖双方联系起来并相互作用的机制。我国不仅存在教育市场还存在教育市场分割。中国教育市场分割的标准是行政区划,分割的特点是“内紧外松”,分割的手段是限制供求双方的相互作用和商品的自由流通。教育市场分割造成了教育活动效率低下、扩大了教育不公平,不利于教育的良性发展,为此,必须打破教育市场分割。打破教育市场分割是可能的,但其间也存在艰难的价值选择问题。

关键词:教育市场;市场分割;比较利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市场分割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目前人们对市场分割的理解多集中在经济领域,较少涉及教育领域。本文关注的就是我国的教育市场分割问题。

一、市场及教育市场

对于什么是市场,国内外学者的看法并不一致。国内学者在理解市场时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进行的。一般认为狭义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而对于什么是广义市场,则产生了一定的分歧:有人认为市场是商品交换的一切领域和场所;有人认为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有人认为市场是商品买方和卖方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有人认为市场是把买卖双方带到一起并便利交换的制度安排。国外学者在理解市场时并未作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是概而言之,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有些人认为市场是商品的买者和卖者,还有一些人则认为市场是一种把买卖双方联系在一起并相互作用的机制或安排。我们更倾向于市场是一种把买卖双方联系在一起并相互作用的机制。因为仅有买者和卖者还未必能形成市场交易,产生市场经济行为。如双方尽管想达成交易,但由于某种原因无法相互作用,就不能形成市场,即买卖双方的存在只是为市场行为的进行提供了可能性,因此我们不能把买方和卖方理解为市场。同样,我们也不能把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理解为市场的全部,因为这种场所的出现只是为实现市场的本质功能——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它无法解释为什么在这种空间下能促成买卖双方交易的实现和在这种空间之外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就是说,这种空间的出现只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市场机制活动的结果,而不是一种起因。同样,把市场看作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也是不够准确的,因为市场行为不仅衍生了商品买卖双方的交换关系,还包括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等方面。正因为如此,我们把市场理解为一种买卖双方相互作用的机制。

因此,教育市场就是实现教育商品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机制。目前,对于教育市场是否存在,学术界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有关教育市场的影响及其类型划分却有较大的分歧。所有关于教育市场的争论均是以承认教育市场的存在为逻辑前提的。对于教育市场产生的影响,有学者认为是积极的,有的认为是消极的,还有的持辩证分析的态度。

对于教育市场的结构类型,人们看法各异。杨明认为高等教育市场可分为内部市场(学校市场)和外部市场(社会市场),内部市场分为学校市场、教师市场和学生市场,外部市场分为消费者市场、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和知识市场等;冒荣认为高等教育市场可以分为教育(教学)市场、劳动力市场、科技服务市场和办学要素市场;美国的伯顿·克拉克把高等教育市场分为消费者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院校市场三部分。但我们认为教育市场的核心应该是直接联系教育供求双方的教学市场(包括招生和教学两方面),其中的商品呈现形式是教学服务,因为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教学行为展开的。由此衍生的教师市场、资金市场、产品市场等尽管是在教育领域中进行的,但在更大程度上具备了其他市场的特征,应归入相应的市场大类,如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教育设备市场等。因此,教育市场是客观存在的,教育市场活动的主体是教育的供应方学校和需求方学生,教育市场中的客体(商品)就是教学服务。

二、教育市场分割

市场分割是对市场内部诸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限制或分离。分割的手段可以是通过对市场客体的分割——限制商品的自由流通,使商品的买卖双方不能自由相互作用;也可以是对市场主体(商品买卖双方)进行直接限制,使特定个体从事某些活动。有些市场分割是可以避免的,有些则是不可避免的,如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天然分割,尽管人们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减少这种分割的影响,但其效果总是有限的(尤其是在考虑到为改善这种分割而付出的成本时),而有些人为的分割则是可以通过人们的努力来消除的。但无论是人为分割还是自然分割,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对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尽管对一些区域性市场在一定时期内是有益的),为人们交易活动的实现增加额外成本。

教育市场分割的实质是对教育资源优化机制内部诸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限制或分离。它既可能是人为活动的结果,也可能是在自然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但本文仅讨论人为的教育市场分割行为。就目前状况来看,教育市场分割的标准主要是行政区域的划分,所以,这种市场分割的性质是一种区域性市场分割,分割的结果自然是区域性教育市场的存在。这些分割可以体现在初等教育市场,也可以体现在中等教育市场,但最明显的还是在高等教育市场。下面以高等教育市场为例,来论述教育市场的行政性区域分割。

(1)教育市场分割的表现。首先,教育市场分割表现在对市场主体活动自由度的限制上。如在目前的招生过程中,把供求双方的活动范围限制在一定的区域(一般是省或市)内,而省内教育单位如欲与省外教育单位进行相互作用就会在活动方式、交换名额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典型的表现就是在高校跨省招生时,省与省之间在招生指标上要维持等额交换。这样,原本买卖双方之间的自由相互作用就变成了一定条件下特定买方和卖方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条件的设置无疑限制供求双方自由相互作用的范围,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其次,教育市场分割还表现在对教育服务商品流通的限制上。如在课程服务方面,学生要在某一高校获得一定的学位,必须在该校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或拿满规定的学分,对于校外所修的课程是很少予以承认的,有些课程即使在校外修过也要重修。

(2)教育市场分割的过程。教育市场分割与我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和学校管理政策有着很大的关系。我国目前的招生方式是由教育部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拟订年度招生总额,然后下发到各省(或省级单位),各省对本地区的高校进行名额配置。高校则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拟订招生计划以及生源的区域分布,然后上报省教育厅批准。省教育厅对报来的各高校跨省招生名额进行汇总,并与生源所在地的教育厅进行协商,双方就某一数额达成一致意见后进行备案,并上报教育部,然后把各高校跨省招生计划(可能已修改)返还给各高校,由各高校以招生简章的方式向社会公布并正式施行。新生入学后要想转校也必须经过省级教育管理部门批准。教育市场的分割由此产生。也就是说,各个学校的招生名额以及名额的地域分布,在考试之前就已确定,招生时的教育市场已经处于被分割的状态。各个学校的招生份额与市场主体的参与能力,如学校的教学质量、招生能力、学生的考试成绩等,不存在严格的正相关关系。

(3)教育市场分割的特点。目前,教育市场分割的特点是“内紧外松”。“内”即国内省与省之间,“外”即国内高校与国内外资高校之间。“内紧外松”就是说国内各高校省际教育市场分割的程度要大于国内高校与国内外资高校之间的教育市场分割。截至2002年底,我国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712个,分布在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高校国际合作办学单位中,专科层次的有82个,本科层次69个,研究生层次74个。而国内各高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在教育部的鼓励下进行合作办学,但真正进行实质性合作办学的高校则少之又少。

三、教育市场分割的影响

1.教育市场分割对教育效率的影响

教育市场分割降低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产生了教育活动的内部不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其内部不经济性可以从教育服务的数量、质量、成本上加以分析。首先,教育市场分割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在教育市场分割的情况下,教育服务单位之间很难展开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各教育单位的自觉性。而个体的自觉性是有限的,在外界压力较小的情况下,个体必然会降低教育服务的水平,致使教育质量下降。其次,教育市场分割不利于教育服务数量的自然增长。在市场分割的情况下,每个教学单位的服务总额是已经指定了的,这种服务额的划分尽管也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学校的服务能力,但很难考虑到服务单位的服务意愿,因此,就出现了想多招的无法多招,不想多招的却无法拒绝的情况。再次,教育市场分割加大了教育成本。教育市场分割使高校之间各自为政,专业重复设置,设备重复采购,从而降低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了不必要的教育成本。

教育市场分割对教育效率的影响,还体现在由此而导致的教育活动的外部不经济上。常见的有高考“移民”、高考复读,较少引人注意的是上下级教育管理部门之间为确定市场份额(如招生指标)而产生的其他交易成本。在高等教育市场存在人为的区域性分割的情况下,相同层次学校的同一专业在各省之间的录取分数是不一样的,因此,对某些考生而言,高考成败的关键不仅在于他的学习成绩如何,还在于他在什么地方参加考试。为此,为考上大学或某重点大学热门专业,考生就迁移到对实现自己目标较为有利的省区,这些考生就是高考“移民”。这种跨省移动增加了不必要的社会成本,其外部不经济性是显然存在的,如个体为在省际移动要支付交通费、转学费、居住费等其他费用。教育市场分割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性的另一个表现就是高中复读。有些学生为上某重点大学或某一热门专业,即使考了很高的分数,由于招生名额的限制而没被录取,就选择复读而不去其他学校或专业就读。当然,对个人来讲这也许是理性的、经济的,但对社会来说无疑是一种浪费行为,是在教育市场分割条件下教育活动外部不经济性的表现。

2.教育市场分割对教育公平的作用

首先,从学生方面来看,就省内学生而言,因为市场分割,每一个学校在该省的招生名额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同样考分或同样水平的学生便会有被录取与不被录取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这显然是有悖于教育公平的原则的。对于省际学生而言也存在同样情况。从微观上看,因两省招生名额的限制,同样学习水平的学生因所在的省份不同便有考上大学和考不上大学两种不同的结果。从宏观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是很不均衡的。一般是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教资源相对集中,经济落后地区的高教资源相对稀少。但经济发达与否与人口尤其是高中毕业的适龄入学人口往往不成正比,在这种生源等额交换的情况下,高中毕业生较多、高教资源较少省份的考生就处于一种不利地位,而发达地区的考生则相反。因此,这种地域分割行为只会加剧社会活动中的“马太效应”,加大了省与省之间人口素质的差距。如2002年,北京高中毕业生占全国总数的 0.9%,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北京的招生数分别占招生总数的13%和18%。

其次,对学校而言,也存在由市场分割而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如有些学校力图多招外地素质较高的学生以促进本校的良性发展,但由于市场分割的存在,它可能只有在某些生源不尽如人意的地区进行招生,而在另外一个区域的高校却很容易招到素质较好的学生,这样,两个学校因所在地点的不同而面临不同的结局——它们很可能因起点的不同而导致发展结果的不同。对于高校来讲,这也是一种不公平的表现。在市场分割的情况下,学生与学校之间也可能存在公平问题。如学生很难在各高校之间自由流动,使高校在招生后便不再担心本校的生源外流,这可能使学校在教学服务上敷衍学生以至教学质量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与学校进行的博弈活动中就处于一种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的地位,这也是教育不公平的一种表现。

3.教育市场分割与教育发展

在存在教育市场分割的情况下,各省根据本地区需要来设置专业,而这种需要往往具有很大的雷同性,因此,各省之间的专业重复设置现象十分严重。更重要的是这种市场分割导致了各高校之间竞争乏力,不思进取。因为没有竞争,合作的动力自然也就很少,各高校各自为政,相互少有往来。另外,由于我国教育市场“内紧外松”的分割特点,导致国内教育服务国外化,一方面使国内高校失去了通过自然竞争正常成长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把国内的教育市场拱手让给国外对手,导致教育资源的流失。这既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民族化,也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四、打破教育市场分割的可能性

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告诉我们,追求比较利益是个体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动力之一。比较利益就是在某一制度状态下,现有的内部既得利益和外部未来利益的比较。如果个体认为除去变革的成本,在风险可接受的范围内,外部利益大于内部利益,那么,个体就会产生变革现有制度的需求。而一旦更多的人认识到这种必要性,这种变革就由一种个人行为变成了集体行动,社会性的制度变革就有了可能。同样,一旦人们认识到打破教育市场分割的成本小于因市场分割而产生的不必要的交易费用,建立一种育市场下的教育制度就成为一种可能。

博弈论的有关理论也告诉我们,博弈双方每一次博弈活动的进行总是在既定的环境下展开的,由于路径依赖效应的存在,后一活动往往是在前一活动的结果上进行的,也就是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前一次博弈结果的影响。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逐步深入发展,它必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引发整个社会变革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力图固守雷池已不可能。如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进行,户口管理已经松动,交费上学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用人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也在进行调整,这样,本地就学和本地就业之间不再有必然的联系,力图通过教育市场的分割来实现区域利益的可能性已越来越小。因此,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统一市场的形成将是必然的,打破教育市场分割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正如诺斯所说的:“制度变迁的过程是从历史决定的结果中一种安排的变迁开始的,然后逐渐延伸到其他安排。”

从实践层面来看,分割不是目的,分割的目的是为了利益的获得。主动封闭自我市场更多地是出于对竞争对手的恐惧。一旦自己的竞争实力增强,必然要求扩大市场,以自由竞争来求得发展,这就要求别人开放市场,而要求别人开放市场自己首先要开放本地市场。因此,打破地域市场分割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目前,“长三角”地区的苏沪浙三省市以及“泛珠三角”地区的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四川等省区均已签署教育合作的相关协议,迈开了缔造育市场的第一步。

余论:艰难的价值判断

教育市场分割不是我国特有的现象,即使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教育市场中也存在一定的市场分割行为。如美国的州立大学在进行招生时,对所有申请者一视同仁,录取与否取决于申请者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较少存在地域标准,但在入学之后,对本州居民和非本州居民收取不同的学费。如2003年,堪萨斯大学对本州学生收取的学费是2197美元,而对州外的学生收取的学费却是10177美元,差距之大,可见一斑。这里的学费也是一种教育市场分割的手段。这种分割与我国一样,也有其能够为人所理解的一面,因为一所大学的发展往往离不开所在地人民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如经费拨付、土地划拨以及社会环境的营造等。就此而言,对本地生源实施一定的优惠也是合乎情理的。但市场分割的消极影响也是与生俱来的,尽管它对一定群体产生了有利影响,但在更大的范围内影响了教育公平,也不利于教育的良性发展,尤其是在教育服务已日趋国际化的今天,这种分割行为是与世界潮流相背的。于是,人们努力去减少教育市场中的分割,尤其是人为的市场分割行为。如美国的许多高校纷纷通过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或助学金加大对学生的资助力度,有的奖学金或助学金的金额还相当大,以减少学费标准差异的负面影响。但教育市场分割行为是不可能完全根除的(尤其是考虑到自然分割的情况下),人们所能做的只是对市场分割程度的大小施加影响而已。在这种情况下,什么程度的分割是人们可接受的,如何在兼顾地方利益的同时又实现教育在更大范围内的高效发展,将是一个艰难的价值判断问题。

参考文献

[1]黎诣远。西方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30.

[2]白永秀,王军旗。市场经济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

[3]黄亚钧,郁义鸿。微观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

[4]蔡继明。微观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2.

[5]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6;罗伯特·E·霍尔,马可·利伯曼。经济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31.

[6]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微观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1999.21;坎贝尔·麦克康耐尔,斯坦利·布鲁伊。经济学:原理、问题和对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科文(香港)出版有限公司,2000.52;欧文·塔克。现代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58.

[7]邬大光。万里模式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1,(3);胡瑞文。教育市场的利用与规范[J].求是,2002,(23);劳凯声。教育市场的可能性及其限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纪宝成。认清“教育产业化”的理论误导与实践危害[J].中国高等教育,2006,(9).

[8]杨明。沦高等教育中的市场失灵及其矫正[J].浙江大学学报,2004,(4).

[9]冒荣。高等教育市场的发育与控制初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3,(2).

[10]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J].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78-181.

[11]姜德波。统一市场和转型期中国市场分割问题研究综述[J].教学与研究,2003,(9).

[12]周业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

[13]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关于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04]1号)[Z].2004-01-14.

[14]中国高等教育信息网2198.net.

[15]xinhuanet.com/comments/2003—02/21.content-750610.htm.

[16]刘青秀,贾云鹏。论高等教育中供求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J].江苏高教,2004,(4).

[17]田伯平。区域现代化与区域制度变迁[J].江海学刊, 2003,(2).

[18]洪银兴。地方政府行为和中国市场经济发展[J].经济学家,1997,(1).

[19]余秀兰。分工与合作:促进长三角高等教育新发展

[J].教育发展研究,2004,(1);赖红英。泛珠三角教育合作正式启动[N].中国青年报,2004-07-14.

[20]张晓鹏。美国名牌大学自主招生中的公平问题[N].社会科学报,200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