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范文

时间:2023-08-18 17:5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日常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日常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

篇1

论文关键词: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一、前言

一直以来,各大高校财经等各个专业学生开设核心课程之一就是微观经济学,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上大都是以理论为中心,致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既广泛又空谈,极难理解。而且相关专业学生毕业走上岗位似乎也极难将微观经济学知识付诸实践,这样就造成了许多学生对该课程厌学情绪。因此如何提高微观经济学课程成为了相关教师探讨和关注问题,经过实践发现实践教学还能够取得显著成效。因此,在这种形势下探析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二、微观经济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在西方国家,微观经济学课程已经成为了各大院校经济类本科学生必修的课程,在我国其重要性也是日益增加。但是从各种渠道调查显示,目前微观经济课程的教学和学生学习反馈却存在诸多问题,并不如人意。因此对微观经济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成为了重要的热点问题。

(一)将理论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

事实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处处都有微观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中知识和日常实践状况联系紧密,运用微观经济知识更易解决日常生活中许多经济现象。因此必须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就必须要教会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将理论实际有机联系,学会如何运用微观经济学处理日常经济现象。

(二)强化西方经济学

对于各大院校所开设经济学专业,学生必须要以西方的经济学作为基础,也是该专业学习的核心知识。因此要让微观经济学跟上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步伐,就必须要进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种改革影响着整个经济学。同时也只有通过改革实践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必要知识报效国家和社会,这也是经济学专业开办的最终目标。

(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需要

微观经济学在西方市场上运用了几百年,而且一直相对比较成功,积累合理做法与成功经验,通过做法与经验真实反映出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律。而且根据微观经济学知识探索出的规律,提出了许多主张与制度的框架,成为了国际上经济活动、交往之中大家遵循的通行做法与国际惯例,这些都是值得学习与借鉴。但是我国经济学专业学生所反映却存在较大差距,必须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让大专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知识,对我国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三、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要想有发展前景,都必须将理论合理运用到实践中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实践之中使用。也只有通过实践得出真正现实创作的理论才是值得人们学习和感兴趣的知识。自然,微观经济学知识也应该如此,才具有它存在的真正价值。而且微观经济要实践难度较大,必须要体现做好教学实践计划。本文使用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改革上大体分为了三步模式:(1)夯实基础理论知识;(2)分析经典案例;(3)模拟企业实践运行。

(一)夯实基础理论

对于所有的教学辅助都有一个共同重要目的,那就是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对于任何实践的前提必须要有足够理论进行支撑,如果没有理论的实践就是胡整。比如,要安装一个万能充电器,但是不懂基本电路又如何能够安装呢。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实践大都是通过软件来进行模拟实验,就必然需要开发软件。

因此,学生必须要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够进行软件开发。虽然教科书中有一些软件知识,但如果仅仅是机械的模仿就不能够起到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因此,开发软件不能全部模仿书上的内容,仅仅是一次知识移位。在开发软件上要着眼于现实社会中的大大小小实例,同时也不能完全脱离书本,必须做到现实生活与书本相结合,趁机加深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知识的掌握。

事实上,许多经济现象大都能够体现出经济概念,在开始软件之时一定要将微观经济知识进一步深化,进而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来加强记忆性与理解性。在这个方面也没有所有知识来个遍地开花,而是有选择性的挑选出有代表性概念和实践结合起来分析。而且要尽量将知识与现实生活之中现象联系起来,和现实市场联系起来。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知识的了解与记忆,也有效发挥了教师的辅助作用。

(二)分析经典的案例

现在很多院校开设微观经济邜课程中所使用教科书,大都是由我国一些专家学者专家编著的,因此如果编写之时闭门造车,这样的教材实在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了使用性。因此在进行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之时,一定要补充一些西方真实微观经济知识,让他们对西方经济体系了解一些。在编写实践教学软件之时也要从教科书上需找一些国内外的经典教案,再结合一些微观知识对教案进行详尽的分析。下面就以一个较为经典案例进行分析。

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有一个较为经典的案例,即是囚徒困境。在开发这个软件之时,就应该让一些学生参与到模拟案例之中,还原其真实情景。只要学生参与进来了,就一定能够加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领悟案例过程。在还原整个情景之时,学生是两种角色都可以扮演,一是扮演囚徒,他们将自己视为囚徒进行选择,不同的选择最终答案和结果肯定就不相同了;二是扮演警察角色,这个事实学生就要将自己视为审查人的警察,就要想方设法制造出“困境”。比如,在2004年美国某公司中国分公司就出现过“贿赂门”的事情,其实这种现象发生的较多,国外很多公司向要挤进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大都会面临着“囚徒困境”现象。

在实践教学课题之上,可以假设有两个跨国公司都在同时抢夺同样的项目,他们就必须要和相关公职人员交往,因此他们在办事之时就有两方面的选择:不行贿或者行贿。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一起模拟这种情景。从实践教学中去学生,不但是学生所渴望的,也是教师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因此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就能够为学生创造了动脑、动手之平台,也为教师提供了实践教学案例资料。

(三)模拟企业实践运行

在实践教学之中完成了上来两个步骤之后,接下来就要通过模拟公司来对学生动手能力进行训练。这一个步骤主要是通过运行软件,学生亲自动手来做完后面的难题。微观经济学中比较看重个量分析,区别于宏观上整体调控。因此如果是模拟企业就要重点在内部,如果是市场也是内部。比如以企业为例子,实践教学软件就要给出某公司一起背景资料,同时提出运行要求。接到运行要求之后,学生就要根据所学微观经济学知识与其他各个方面综合知识,按照要求进行运作与经营。首先,学生要按照企业要求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目标市场的需求情况,之后结合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分析营销个案以及分配福利进行设计。而且在实践教学中,不仅仅是使用所学微观经济学,还要和其他学科进行交叉使用,使用综合知识对市场行为、结构以及绩效关系做详尽分析,并且最终得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在实践教学之中,只需要给出初始的资金、资本以及人力后,其他运行与经营就让学生独自去完成。在规定时间中,企业效益评判标准就是经营效果,最后要根据实施情况而出合理评价与建议。

事实上,微观经济学让学生掌握理论情况下,多通过实践教学让他们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理论知识。这个过程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出微观经济学专业真正人才。本文就是结合实践教学现状提出三步式教学改革,让学生通过模拟企业进行实践,掌握实践中如何运用微观经济学知识。

篇2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一: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不得不承认,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已经彻底被经济所挟持了。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与经济打交道,比如说,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所作所为,基本上都与经济活动有关。不得不承认,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前,我对现实中的一些涉及经济现象的问题不甚了解。但是在学了一个学期的微观经济学之后,我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至少不会感觉那么莫名奇妙了,对一些现象可以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来进行解释了。

下面我就对我身边经常遇到的一些现象,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来简单的谈谈我对这些现象的理解。

一、大学食堂里的经济现象

1、吃饭问题

每个人只要活着,都要面对这个问题吃饭问题。这不仅是在大学食堂里要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大家都要面临的共同问题。

案例:某一大一新生第一天来到学校食堂,对学校食堂的饭菜不熟悉,不知道自己要吃多少就可以,所以第一次来食堂吃饭的时候该同学买了4个馒头,吃完第一个馒头时感觉很满足,吃下第二个时也感觉不错,但是吃下第三个就感觉饱了,看着剩下的馒头该同学秉着不浪费的心态继续吃,吃完后感觉特别撑。经过教训,该同学在第二天只买了3个馒头。

通过微观经济学来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微观经济学里讲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随着商品和服务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消费中得到的总效应增加,但是增加的效用是不断减小的。该同学在吃完第三个馒头的时候正好吃饱,满足值也就是效益值为10。下面对满足值进行细致化的描述,吃第一个馒头时满足值为5,吃第二个和第三个时分别为3和2。在这里,每一个馒头的成本没变,获得的总效益是不断增加的,但是获得的边际效益是不断减小的,而该同学在满足值最大时继续吃下一个馒头,使得自己处于过饱状态,造成身体上的不舒服,这就使得

满足值减小,也就是从吃馒头中获得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小。该同学是个理智的消费者,在第二天只买了3个馒头,这样就达到了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效益的目的。作为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其目的就是要达到利润最大化,即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效用。

下面我就用图像来对这个例子进行分析:

首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设商品X的效用函数为:

TUU(X)

则边际效用为:

MUdU(X) dX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表达为:

dU(X)MUdX 2dMUdU(X)0dX2dX

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造成的结果,所以,经济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也有亲身经历,每当打完篮球回到宿舍,感觉口很渴,喝第一杯水,感觉太爽了,太满足了;然后继续喝第二杯水,感觉还可以;到喝第三杯水的时候,感觉已经不渴了,此时已经达到效用最大化了,如果再继续喝第四杯水,就会感觉不舒服了,这是总效用就开始减小了,这就是一种很简单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造成的现象。

2、食堂占座问题(从资源稀缺性和供给需求理论分析)

我相信很多同学(包括我)曾经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好不容易结束了一上午的课后,想到吃饭的时间到了,然后高高兴兴的去食堂就餐,然而食堂里早已人满为患,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空位,于是就用自己随手携带的课本或书包占座,然后再慢慢的去打饭,回来之后,到处找自己的位置,本以为是记错了,可是找遍了整个食堂都没有,于是不仅失去了座位,还丢了课本。这些同学丢了课本显示出学生们的道德问题,但这归根结底要说到学校食堂的座位太少,使得同学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这种现象每次新生入学进行军训的那几天最严重。我就有亲身经历:大一入学的时候,开学前几天要进行新生军训,好不容易结束了一早上的军训,又累又

饿,赶紧跑到食堂吃饭,结果发现食堂全是穿着军训训练服的大一小新生,然后突然想到赶紧先占个座再去打饭,不然,等一下没座位了,结果看到的是一大片已经用军训帽子占好了座位,好不容易用帽子占到一个座位,饭打回来,却找不到自己的帽子在哪了,因为一眼扫过去,都是帽子,都不知道哪一顶是自己的了,这是一件很悲催的事。到大二开学的时候,又轮到下一届大一小新生军训了,早上或者下午上完课奔赴食堂,结果也不大理想,食堂坐满了人,找不到一个空座位,因为军训的大一新生差不多都是一个点下课的,这个时候,食堂正处于就餐高峰期。所以说,吃个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现代大学占座已司空见惯,食堂占座、图书馆占座、自习室占座、上课教室占座等等。但是食堂占座不像自习室占座那样,用笔写上一个大大的占字就行,所谓食堂占座就是用自己随身携带的书包或者书籍宣布对该座位的主权,在大学,占座已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占座文化。

要分析这一现象,就要考虑到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问题资源的稀缺性问题。所谓资源的稀缺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人们的欲望总是无限的,这就造成了资源是稀缺的,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实际的生产能力。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在人流高峰期,座位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占座行为是对这种稀缺性资源的恶性竞争,食堂的座位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够的,供不应求,座位这种稀缺性资源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同学们要为座位的使用权而竞争,先到先得,一旦被别人占了自己就只能站着,不能被同时占用。而在先占座和先买饭问题上,理性经济人的做法是先占座,这样就造成了座位的更加紧缺。

我觉得学校可以实施的的解决方法:学校可以通过增加座位数量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其次还可以对学校食堂进行扩建,但是这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这都需要从学校的经济实力进行考虑。最经济的方法是调整就餐时间,可以分时段进行就餐。

面对先占座还是先买饭的问题,理性的人会选择先占座后买饭。假設先买饭后占座,那么在买饭的时间里有限的座位资源被后来的人占有,在买饭回来时再四处寻找座位,不仅要花更多的时间还要面对端着食物的不方便与尴尬。如果先占座后买饭,会节省很多时间,时间成本较前一种情况小得多,同时不用面对端着饭找座位的尴尬。

3、食堂排队问题(供给需求理论)

现象阐述:

在知味堂吃饭,总会有这样的打饭现象,我们发现只有在凉菜间和打白米饭处会排队,其他菜品地方都很少出现排队。针对以上现象,我将用经济学原理做一个简要分析。

为了便于下面阐述的方便,我们假设

其他打菜处为A窗口

凉菜间为B窗口

打米饭处为C窗口

A总特点:需求量大,不稳定,窗口多,打菜的劳动力多

B总特点:需求量不大,较稳定,窗口少,打菜劳动力少

C总特点:需求量大,较稳定,窗口少,打菜劳动力少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到了饭点的时候,大家都蜂拥而上,特别是周一到周五,早上或下午下课的时候,大家都是一个点下课,每个餐厅窗口前面都是长长的队伍,这是学生素质高的大学,而在某些大学,餐厅窗口前更像是菜市场,打饭师傅的叫卖声、学生的嬉闹声,乱作一团。

其实,排队从某种角度看,是资源配置供需不平衡的结果。而要满足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需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配套跟进,但这种投入这种跟进,有一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这将需要很大一笔资金。

而在一时尚无法解决供需矛盾的情况下,排队却是解决供求矛盾的一个相对公平的方式,因为它遵循了先来后到的时间优先原则,给排队的人一个预期:只要按照顺序排着,总能轮到自己。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很多不排队、乱插队的现象?经济学里有一个囚徒困境理论,说的是两个囚犯一起做坏事,被警察抓了起来,分别关押在两个牢房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囚犯有两个选择:一是背叛同伙,与警察合作;二是保持沉默。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们都选择沉默拒不承认,那么警方将无法定罪。警方也知道这一点,于是宣布如果愿意供出同伙者可无罪释放,并得到重奖;另一方将被严厉惩罚。因为双方都不能确信对方是否会背叛自己,为了保全自身,最后都会选择背叛。结果反而使双方都无法保全,全部坐牢。这个理论映射了部分不排队者的心理,就是不相信他人会排队,生怕自己老老实实排队吃了亏。于是,只要有一个人乱插队,就会引起整个队伍秩序的混乱,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而插队者自身利益最终也可能受到损害。

可见,在资源配置不足的情况下,排队可最大限度节约时间成本,使资源得到相对优化配置;不排队,必然会导致整体效率的降低。

学校食堂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打饭难问题,学校食堂增加窗口以及打饭菜人员。可能由于食堂提供的服务不足,供求不平衡,学生就餐耗费的时间过长,这种情况下,道德成本自然也随之增高了,插队、欺骗乃至暴力等都有可能成为一种自然选择。其次学校可以增加食堂的数量,这样不仅解决了打饭难的问题,更防止了垄断,而垄断会导致腐败化和官僚化,从而提高了学校食堂的经营质量。

二、从机会成本角度浅谈生活中的小事

关于毕业之后是读研究生还是找工作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很多大学生都在纠结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未来的生活。这个问题就要考虑到微观经济学的机会成本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一种资源往往有很多种用途,如果某人选择了某一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这就意味着他同时放去了这种资源的其他用途,而其他用途所产生的价值就构成了使用这一资源的成本,经济学上称之为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指的是某种资源用于次佳用途所具有的价值,也就是所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所能带来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有如下的一个计算公式:

机会成本总和=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因此,在考虑此问题的时候会考虑到机会成本,所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有些人想考研,觉得现在的本科毕业生找工作压力太大了,学历已经不能满足工作要求了,想通过读研究生,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和知识,为以后的生活奠定一天更好的路;然而,有些人却不想考研,想毕业之后就赶紧找工作,因为依目前的形式看,找工作的压力一年比一年大,竞争也越来越大,谁知道三年之后会发生什么?竞争会变得有多大?研究生又有多少能找到很好的工作?毕竟三年也不是个短时间,所以有些人选择不考研,毕业后就找工作。

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所以,所做出的选择也就各不相同。下面我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的原理来简单的分析一下这种现象:对于要考研的那些人来说,他们选择了考研,也就意味着他们暂时不找工作,所以从工作中得到的工资和经验就构成了他们读研究生的隐性成本,而他们读研的学费跟生活费就成为了显性成本,这两个成本加起来就是他们读研的机会成本,算一算,这个机会成本也不算低了;而对于要找工作的人来说,读研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还有通过读完研究生后再找工作获得的工资就成为了他们找工作的机会成本。但是每个人对这些机会成本的估价都不尽相同,所以权衡这两个机会成本之后,所做出的决定就不一样。

结语: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随处可见经济学现象,因此学好经济学对我们来说很有用而且很重要,学好了经济学,我们就可以用相关经济学的原理来分析和解释我们身边的很多现象,这就不至于让我们对这些现象感到困惑。学好了经济学,我们在做一些选择的时候,可以权衡其利弊,从而做出一个更好的选择,也不至于让我们无从下手。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二:微观经济学

摘要

本文写了大学生兼职的时薪,以及目前我国大学生毕业面临的失业与最低工资的联系,并且运用微观经济学的供求知识对最低工资进行了简要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最低工资的利与弊。

关键词

兼职 机会成本 最低工资 价格原理 供应 需求

正文 步入大学生活以来,一直想找兼职,想为自己赚一点零用钱。加了各种兼职群每天更新着各种兼职信息。每天都在搜罗着适合自己的兼职,同时还要考虑付出是否和收入成正比。

当然,既然选择想要去做兼职,我就要考虑自己所要放弃的。去做兼职,自己相对而言就少了休息与学习的时间。我要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为别人服务。也许我可以在此期间,读书,提高自己的阅读量。所以,我选择去兼职时的机会成本就是在此期间的学习。考虑了很多,最后还是决定有机会去兼职一定要去。

终于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经过班导的介绍,有幸可以和同学在双十一期间,去太平鸟参加实习,做客服。当时根据日程安排,由于双十一期间,客流量大。第一天,我们从下午2点,工作到凌晨2点。第二天,从下午2点,工作到了午夜12点。22小时的工作时间,每个小时支付了我们8元钱。现在仔细想想,感觉公司违背了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最低工资的消息。

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从2011年4月1日起,将我省最低月工资标准调整为1310元、1160元、1060元、950元四档,最高档增长幅度达到19.1%。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调整为10.7元、9.5元、8.6元、7.7元四档。宁波作为浙江省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市区的最低工资归为第一档。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标准,我们应该有10.7元每小时的薪资。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消息,人社部今日201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共有25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20.2 %。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深圳市的15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北京市的14元。虽然达不到北京市的最低工资的标准,但是我发现,现在在大学生兼职市场上,能达到本市的最低工资的标准,也是不多的。本学期,参加了一次开啤酒的兼职活动,按事先讲好的工资是每小时10元钱。也没有达到最低工资的标准。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雇主(或用人单位)支付的最低金额的劳动报酬。最低工资不包括加班工资、特殊工作环境、特殊条件下的津贴,最低工资也不包括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和各种非货币的收入。最低工资一般由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立法制定。最低工资可以用月薪制定,也可以用每小时的时薪制定。

根据微观经济学所学的知识,利用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中的供求关系,分析由最低工资引起的劳动力过剩情况。

对于,我这两次参加的兼职,所给的工资并没有达到最低工资的标准,但是,我还是去参加了。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兼职,还是迫切渴望的。而且,目前兼职的薪资已达到了市场的均衡工资,市场的劳动量与薪资达到均衡。劳动者愿意接受这个价格,市场也愿意提供这个价格。一旦,市场被强迫要求达到最低工资,那么公司就会减少对劳动者的需求,同时,会挑选竞争力更强的劳动者。大学生,没有过多的工作经历,也没有过硬的技术,所以,淘汰的更多的是大学生。

最低工资的制定反映了监管机构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同时最低工资标准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而强制规定用人单位必需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报酬。但是,由大学生的兼职,所产生的推想可以看出,最低工资并没有保护一些弱势的劳动者的利益。反而将这些劳动者挤出了劳动的市场,变得更加的弱势。大学生作为缺乏经验和技术的劳动者,就将在最低工资的打压下,产生失业的现象。今年,毕业季又到了,有一大批大学生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现状。

所以,对于兼职,薪资没有达到最低工资的水平,还是有很多的大学生争抢着工作。因为我们缺乏经验,我们不介意用底薪水来换取社会经验,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但是,等到三年后的我们,毕业了,面临的也不仅仅是现在兼职这么好的场面。要和很多人竟争岗位,必须要比别人有突出的才能。目前的我们还是要好好的增强自己的竟争力,只有强大了自己,才会不被最低工资打压。

篇3

西方经济学由于可以解释一些现象,它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因为如果你不做进一步的思考,你会认同西方经济学对一些经济现象所做的解释。比如消费、投资、出口、政府支出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因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等于消费加投资加净出口加政府支出。再比如消费者为什么会受欺骗,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如果信息对称,消费者是不会受欺骗的。

经济学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它们分别是经济现象、操作、理论。经济现象是我们天天能够看得见和体会得到的,比如鸡蛋多少钱一斤,上海股票多少点,某公司雇佣多少员工。操作则是我们需要思考才能够感觉得到的,比如企业是怎样组织起来的,它们为什么大多数采用有限责任公司的方式。理论则是看不见感觉不到的,比如什么是货币,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经济现象、操作、理论在经济学中的角色是不一样的。经济理论是基础,经济现象则是丰富多彩的,经济操作是根据经济理论而形成的。经济操作赖以存在的理论,既包括书面的理论,也包括实际中应用,但没有在书面上出现的理论。由于有一部分经济理论是在书本上找不到的,这就会使经济现象和经济操作在一些时候被认为没有理论依据。经济理论是以经济现象和经济操作为原料的一种逻辑思辩,它既包括书本上的经济理论,也包括非书本上的经济理论,如散落在普通人观念里的经济理论。

1、经济现象。

在经济现象这个层次,西方经济学是很有欺骗性的,因为西方经济学就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以西方微观经济学为例,它是以市场的存在为前提的,在这个前提下,西方微观经济学开始分析构成市场的两个方面:供给和需求。以供给为核心的理论是生产、成本、利润理论,以需求为核心的理论是效用理论、预算理论及收入理论,最后对市场的类型及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个一般性的分析,从而得出局部均衡、一般均衡的结论。这些理论,表面上都有道理,因为人们观察到的经济现象,是单个的、割裂的、片面的经济现象,这和西方经济学对经济现象的解释正好一致。

我们都熟悉需求曲线,它描述的是商品(或产品,下同)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是,同样的钱,如果价格越低,买到的东西越多。而需求曲线告诉我们的是:在一般情况下,价格越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大。至于需求量为什么会随价格的高低发生变化,西方经济学有一个解释,说是边际效用递减,比如吃一个苹果觉得很过瘾,吃10个苹果就难受,因为第10个苹果的效用是负效用。由于每个苹果的效用不一样,自然它们的价格也不一样,由此,消费者可以得到好处,这个好处叫做消费者剩余。

我现在要问的是:消费者买商品的钱是那里来的?是赚来的?借来的还是其他人给的?我假定钱是赚来的,消费者赚钱的过程,就是商品形成的过程,钱和商品有一种天然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存在在简单的数字里,比如8=2*4,8=2*2*2等等。我设商品是M,钱是N,如果要让商品和货币相等,我只要在商品的前面加些系数就可以了。我要加的这个系数,在微观经济学里叫价格。至于价格的涨跌,是拥有商品的人和拥有货币的人斗争的结果。西方经济学在这一点上,利用逻辑分析方法的缺陷及人们熟视无睹的数字之间的关系,片面地把需求仅仅看成是需求,而无视经济学的最基本问题,生产与分配的层次问题,更无视生产与分配存在的制度基础。在货币制度的基础上,生产的过程也是分配的过程,消费者赚钱的过程,同时也是产品形成的过程。钱不能吃也不能穿,它只是一种工具,一种分配产品的工具。

货币作为分配工具,它是通过一系列的交换来完成的。如果我们把交换的过程断章取义,那有什么意义呢?需求和价格的关系,在人们购买之前已经存在,因为你赚钱的时候,你已经为给你钱的人生产出了产品,你去买产品的时候,只是你凭“钱”这个凭证去把你的东西取回来而已,至于你取回多少,就要看产品的价格了。

我们再来看看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数学和经济学两个方面来看。从数学方面来看,一个平面上的两条直线有三种关系,它们是平行、重合、相交。在一个坐标系里的供给曲线(直线,下同)和需求曲线,它们相交、重合或者平行都是很自然的。因为,你想要它相交,你就可以把它画成相交。从数字的角度来看,任何数字都可以分解为一组数字的加、减、乘、除。西方经济学就是用这些数字和图形来证明均衡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由于西方经济学没有把货币和以货币表现的产品分开处理,所以才会有萨依“供给创造需求”、才会有重农、重商主义关于财富的不同认识的争论。其实,产品和货币之间的关系,只要你系数给得对,就可以相等。它们的实质是产品的循环运动和货币的循环运动。至于市场均不均衡,已经变成了经济学家的一个游戏。

我们再来看看生产、成本和利润。日常生活中,生产、成本、利润是普遍使用的概念,比如养鸡的成本、养牛的成本、做假奶粉的成本,与之相对应的是养鸡的收入和利润、养牛的收入和利润。生产的过程就是分配的过程,它既包括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也包括生产者之间的分配。就生产者之间的分配而言,在使用货币的情况下,分配的一端是产品,另一端是货币,付出货币的一方是成本,得到货币的一方是收入。收入和成本是一样的,它们之所以叫收入、成本,仅仅是因为分配的主体的差别而已。利润是收入减去成本,它反映的是两次分配对分配主体的影响。

从经济学的现象来看,由于西方经济学所要解释的就是经济现象,按道理它在这个层面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经济现象不是自然现象,用分析自然现象的方法来分析经济现象,就有可能出问题。比如,某个自然现象受N个因素的影响,为了分析每个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在分析经济现象时,这样做就有问题。比如,我们分析价格的变动的时候,我们假定其他影响价格的因素不变,而只考虑需求的变化,最后的结论自然是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由于在产品生产出来的时候,需求已经以货币的方式存在,而西方经济学将这个“二次分配”的闭路循环切割成一个个小片段,它怎么可能正确呢?它怎么可能不庸俗呢?转2、经济操作。

经济现象是在一定的经济操作的基础上产生的,我们说的生产、成本、利润一般来讲,指的是企业的生产、成本与利润。那么企业是怎样产生的呢?是专业分工的结果?是节约“交易成本”的结果?还是一系列契约的结果?

按照交易成本的理论,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使用市场机制是要付成本的,而企业由于内部没有交易,所以企业的组织形式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按照这样的逻辑,如果取消市场机制,消灭资本主义,交易成本不就不存在了吗?

其实,企业的存在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从产品循环运动来看,环境要素转化为产品为企业的存在提供了基础,没有产品的循环运动,你怎么也不会有企业。当然,有产品的循环运动也不一定会有企业。从货币的循环运动来看,货币的循环运动是企业存在的条件,因为货币可以把不同的环境要素“粘合”在一起,另外企业要生存下去,它吸收的货币必须大于或等于它释放的货币。最后,任何组织都是由人设立的,人设立企业是因为有限责任公司有“期权”的特点,风险有限,收益可以无限。

在宏观经济方面,西方经济学有所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些政策现在在我国也开始使用.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政府可以通过松的财政政策,如减税、扩大政府支出等,以此来刺激经济的增长,进而扭转经济衰退的局面。就减税而言,由于它是属于分配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判断的是经济的衰退是不是分配的问题引起的,如果是分配的问题引起的,我们还要搞清楚是那个层面的分配问题引起的。在现实生活中,减税是不能刺激经济发展的,因为减税对穷人没有什么帮助,能够帮助的只是富人,而富人是不会购买力不足的。如果政府通过扩大支出来刺激经济发展,这样的发展也难与维持,因为政府支出的扩大,从产品的循环运动来看,是企业的存货转移到政府手中的过程,从货币的循环运动来看,政府要么增加债务,要么减少自己的货币结余,政府的债务最终成了企业的利润,富人手中增加的财富。为什么没有什么用的财政政策会被各个国家的政府采用呢?因为政府需要这么做。

财政政策没有用,那么货币政策呢?同样没有用。比如提高贴现率,货币的使用者完全可以通过价格的方式,将提高了的利率转移出去。

3、经济理论。

如果说西方经济学在现象层面还可以解释一些经济现象的话,在理论层面,西方经济学就没有什么解释可言了。比如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理论,由于它们没有把市场看成是供、需对接的一种可能选择方式,从而美化和神秘化市场。我们知道,供、需的对接方式可以是价格,也可以是非价格因素。供、需的对接方式既有所有制的因素,也有技术的因素,所有制的因素是基本的因素,而具体的对接手段则是技术的因素。

篇4

关键词:博弈论;均衡;效用;反向应用

中图分类号:F06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240-02

“博弈论”这一名词的流行仅仅始于几十年前,但是,博弈论思想本身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两千多年前的“田忌赛马”就是出色利用博弈论的典型生动的例子,至今仍然为中国的许多学者、老师应用来作为博弈论的入门例子。

一、博弈论的发展进程

博弈论思想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来说还相当的年轻。近代以来,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许多学者逐渐认识到了博弈论的重要作用,对博弈理论进行了探索研究。一般认为,对于博弈理论的最早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瓦德格拉夫(W aldegrave)在1713年提出了两人博弈的极小化极大混合策略解。古诺(Coumot)和波特兰德(Bertrand)分别在1838年和1883年提出了博弈论最经典的模型,两位学者分别从产量决策和价格决策分析垄断的双寡头竞争模型,确定了在竞争之下各自的最优反应函数。但是作为一种理论来说,1944年,冯・诺依曼(Von Neumann)和奥・摩根斯坦(Morgenstern)合著了《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在总结了以往关于博弈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博弈论的概念术语、一般框架和表述方法,提出了较系统的博弈理论,因此这被认为是博弈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50年代初,纳什(J.Nash)的两篇非合作博弈论奠基性之后,博弈论飞速发展。作为博弈论的一部分,非合作博弈比合作博弈的发展更加迅速,在经济学等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也更为广泛。提起博弈论,现在差不多总是指非合作博弈论。50年代以来,纳什(Nash)、泽尔腾(Selten)、海萨尼(Harsanyi)等人是博弈论成熟并最终进入使用。

最近三四十年,经济学经历了一场“博弈论革命”,经济学者们引入博弈论的概念和方法改造经济学的思维,推进了经济学的研究,可以说博弈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改写了微观经济学,成为推动经济学发展的一大动力。一方面,纳什均衡概念以及更多的博弈论知识的引入使寡头竞争理论得到改造,在现实中应用的普遍性更明显,严格而深入的探讨竞争现实的现代寡头理论迅速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在经济社会中,每个人的决策都是根据他所掌握的有关信息做出的,非对称信息博弈论这种分析方法彻底改变了微观经济学的面貌,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信息经济学已经真正成为当今经济分析的主流。

二、博弈论的主要内容

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作对策论,是专门研究理性个体之间相互冲突和合作的学科。一个最基本的博弈结构,至少包括三个要素:局中人(player)、战略空间(strategy space)和支付结构(payoff structure)。

博弈论的基础假定是博弈的参与者即局中人是理性而明智的;在每个局中人的所有可选行动范围(战略空间)内,该局中人是独立的,不受其他局中人任何形式的胁迫;一个局中人的支付结构表示在不同情况(不同战略组合)下博弈终了时他的收益(或“得分”)。在典型的支付结构中,一个局中人所得的支付不仅与他自己选择何种战略有关,而且还是其他局中人所选战略的函数,任何一个局中人改变自己的战略都将影响所有局中人所获的支付水平。这就是说,局中人之间的利益是相互牵连和相互制约的。除上述3个要素以外,要对一个博弈进行分析,对博弈定义一个信息结构也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者必须明确每个局中人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在局中人追求自己的支付最大化假定下,博弈论研究这些理性个体的行为选择。一个博弈的“解”,也就是该博弈最可能出现的结果,称为“均衡”(equilibrium)。一般情况下,博弈双方的目的就是能够得到一个均衡结果。

一个完整的博弈应该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博弈的参与人,即博弈过程中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后果的个人和组织;第二,博弈信息,即博弈者所掌握的对选择策略有帮助的情报资料;第三,博弈的行动空间,即博弈方可选择的全部行为或策略的集合;第四,博弈的次序,即博弈参加者做出策略选择的先后;第五,博弈方的收益,即各博弈方做出决策后的得失。

三、博弈论的应用和对博弈论反向应用的思考

自从将博弈论引入经济学以后,经济学改变了传统经济分析地那种以个人孤立决策,其他经济活动者的行为影响则被典型地简化为价格信号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而侧重于经济活动中多个利益主体的行为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分析,从而使经济分析更能反应经济系统的本质。

博弈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更接近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具体来说,博弈论是怎样应用到实际事务上的,下面将举例说明,并且讨论探索反向应用博弈论是否可能、是否有意义。

我们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学生与家长的博弈为例:

假设一小学生和其家长,学生每天都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家长可能检查也有可能不检查其完成状况。如果学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玩的时间减少;家长检查,学生没有完成就会得到惩罚。家长当然希望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如果检查发现学生没有做作业,家长会感到生气,而且天天检查对家长来说是额外的负担。因此如果学生做了作业家长也检查了,那么学生得到的效用是-2,家长得到的效用是2;如果学生做了作业家长没有检查,那么学生得到的效用是-4,家长得到的效用为3;如果学生没有做作业家长检查了,学生增加了玩耍的时间却受到了惩罚,得到的效用是0,家长得到的效用是-2;如果学生没有做作业家长也没有检查那么学生得到的效用是4,家长的实际得到的效用是-1.博弈矩阵如图1:

博弈的结果是学生会选择不做作业,家长会选择不检查,实际影响是无论是对学生自己还是对家长来说,得到的都是最差的结果。

面对这样不尽如人意的博弈结果,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博弈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些条件决定了博弈的结果。那么根据现有的博弈结果,我们是否可以反向应用,找出可以改变的条件从而改变整个博弈的格局,改变博弈结果,改善博弈双方的效用水平呢?

仍然以上面的学生家长博弈为例:

假设在相同的条件下,家长改变惩罚方法,变成惩罚与奖励并行。即如果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那么除了接受固定的惩罚外,如果该期测验考试在一定水平之下将会得到更严厉的惩罚,如果测验成绩在一定水平之上那么会得到自己期待已久的少儿百科全书。测验的成绩必然和平时是否好好学习、是否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相挂钩,那么学生在希望增加玩耍时间的同时还会考虑到不做作业和测验成绩的关联。这样,如果学生完成作业家长也检查了,学生得到的效用是2,家长得到的效用也是2;如果学生完成作业家长没有检查,学生得到的效用是4,家长得到的效用是3;如果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家长检查了,那么学生得到的效用是-4,家长得到的效用是-2;如果学生没有做作业家长也没有检查,那么学生得到的效用是2,家长得到的效用是-1。博弈矩阵如图2:

篇5

关键词:沉没成本效应;行为经济学;理性决策

沉没成本效应在西方经济学中被认为与决策不相关,在决策中考虑沉没成本因素被认为是不理性。行为经济学的发展,拓展了古典经济学的边界,沉没成本效应的相关理论得到发展。由此解释了人们日常决策中非理背后的成因。

一、沉没成本效应的内涵界定

沉没成本效应是由沉没成本这一概念发展而来,最早Thaler(1980)发现沉没成本效应的存在影响着消费者的日常决策。他指出:“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正确地为货物或服务支付会增加货物或服务被使用的概率”,随后Arks and Blumer(1985)对沉没成本效应开展了更深入的研究,认为:“一旦人们在一项投资投入了金钱、时间和努力,人们会有更强的倾向去继续这种投入。”这种倾向刻画了沉没成本效用。

二、沉没成本效应影响决策的内在机制

(一)前景理论的影响成因

前景理论建立在每个人的风险态度是不同的。人们基于某个参照点来做决策,前景理论的函数图形如图1。从图形的走向可以看到:首先,损失曲线比盈利曲线更为陡峭,人们对损失的感受要强于收益。其次,损失曲线和盈利曲线的斜率逐渐递减,离参照点越近的差额,人们越加敏感,离参照点越远的差额,人们越不敏感。

图1 价值函数

(二)心理账户的影响成因

“心理账户”一词的提出解释了个体在风险决策时陷入沉没成本的原因,心理账户是一种心理过程,人们会预先对自己的经济行为和后果进行预估,包括分类、编码、估价等心理活动。研究发现,不同的心理账户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人们对每种账户所设的预期支出也是不同的。收入来源的不同会影响人们的预期支出。对于意外之财人们会更慷慨,而对于自己辛苦赚得的收入会更谨慎,这是因为意外之财的心理账户没有考虑过去的投入,因而沉没成本效应较弱,而付出辛苦汗水换来的收入,人们在决策时往往要考虑过去的投入,更易陷入沉没成本效应。

(三)避免浪费的影响成因

断然放弃之前的选择,投入的成本会被浪费,为了避免浪费人们陷入沉没成本效应。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避免浪费做出许多得不偿失的事情。Arkes(1996,p.214)对于浪费做了如下解释:“当某人花费在某一项目的量超过他的需要量时,浪费就发生了,以及某人不能将他所购买的项目的效用全部使用完时,浪费产生。”尽管一开始人人都秉承着物尽其用的原则,但事实却是浪费产生。态度和行为的不一致导致了自我认知的失调,为了减轻这种认知失调,人们要么选择调整态度,要么选择纠正行为,以此来减轻损失浪费带来的痛苦。

三、决策情境下影响沉没成本效应大小的因素

(一)年龄大小是否与沉没成本效应相关

有研究表明,年老者比年轻者更不易受沉没成本效应的影响,相同情境下,前者能做出更为理智的决策。阅历和人生经验本身就是一种资本,年老者往往比年轻者有着更多的阅历和人生经验,人们后续的决策多是依据前期关联经验做出的。人生道路上,失败的经历往往有更强的警醒和启示作用。

(二)经济学教育背景是否与沉没成本效应存在关联

是否受过经济学高等教育,深谙经济决策的人就比普通大众更能逃脱沉没成本效应呢,有学者①研究发现,人们是否受经济学教育与能否陷入沉没成本效应及所受沉没成本效应的轻重程度之间不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结果并未发现那些了解微观经济学基本原则的人能阻止自己陷入沉没成本效应。由此来看,个人并不时常能够将他们在职业生涯中获得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初始投资是否影响沉没成本效应

初始投资是否与沉没成本效应存在相关关系,某顾客在商店花500元办一张会员卡,相较于没有办理会员卡的顾客。无疑前者在该店铺的消费频率会更高,当人们为某项服务或产品支付了金钱、努力和时间后,人们更有倾向去消费这种产品或服务。人们的初始投资量影响着人们的后续行为。从理论上说,初始投入与沉没成本效应之间存在正相关,这个发现不仅适用于消费领域、投资决策、管理决策领域也同样适用。

五、决策建议

(一)个人决策方面

在道路选择方面,多虚心听取长辈们的建议和意见,他们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实践经验,所掌握的心智和认知资源更有价值。在道路实践中,个人付出一定的金钱、时间、努力是必要的,懂得坚持更有利于目标的实现,这样能弱化沉没成本效应。

在消费决策方面,尽量避免冲动消费,过度消费,崇尚理性消费、货比三家,适当延缓支付时间,待自己冷静时重新思考。对于支付额较大的固定资产类,选择质量、售后有保证的厂商。品质决定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人们效用的满足强度。售后服务决定了产品未来的使用保障,高品质和可靠的售后服务无疑会大大提升人们的满足感和安全感,进而延缓当初支付的痛苦。

(二)企业决策方面

加强时间管理的观念,对于决策要做科学严密的计划和预算,避免冗长无聊的大小会议和官僚制度造成的时间浪费、人员怠惰带来的行事拖沓。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和调查客户反馈信息,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沉没成本。

企业业务的开展需要各部门分工协作,需要团队成员的相互支持。项目的实施效果取决于团队整体的努力程度,努力程度可以从员工的参与度,出勤率、所做贡献、态度积极或消极等考量。对员工实行适度的监督和有效的激励,有助于提升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进而提高团队整体的努力程度。

剖析消费者心理,创新营销模式,迎合消费者沉没成本效应的心理倾向,研发对口的营销套餐。这种心理倾向就是消费者为某一产品支付过费用后会有更大的倾向去使用它。例如健身房和节食这些项目,需要纪律和毅力,消费者通过预先承诺的产品支付来加强目标追求。(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

注解:

① 引自Stefan Roth Thomas Robbert Lennart Straus,On the sunk-cost effect in economic decision-making:a meta-analytic review

参考文献:

[1] 施俊琦,李峥,王垒,黄岚,沉没成本效应中的心理学问题[J]心理科学,2005,28(6)

[2] 相鹏,徐富明,沉没努力相应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5)

[3] 李爱梅,凌文轮,心理账户:理论与应用启示[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5)

篇6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合伙制;人力资本的不可分离性;专业知识的通用性

目前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应采取合伙制而不应采取有限公司制的讨论,国内学者集中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外部关系上,认为为了保证会计师事务的审计质量必须由会计师事务所承担较大的法律责任,从而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应采取合伙制而不是有限公司制。毫无疑问,这是原因之一,国外审计理论界也不乏这样的看法。这种理论观点实质是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对社会承担着某种形式的公共责任,而这种公共责任的不履行或者不当履行将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而消除或者降低这种社会危害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强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通过使他们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促使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审计业务的时候保持职业谨慎,从而保证审计质量。而驱动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就需要它采取合伙制这一组织形式。这种理论观点看到了外部因素,即会计师事务所的外部关系,从它与会计信息使用者、与社会第三方关系的角度探讨了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组织形式。

但是,这种观点并没有从会计师事务所本身及其内部关系出发来探讨会计师事务所采取合伙制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那么,是否可以从其它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呢?如是否可以从所有权结构特征等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的内部原因出发来探索这个问题呢?回答是肯定的。过去二三十年兴起的制度经济学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工具,为我们研究这个问题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制度经济学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这个松散的经济学体系包含着许多不能为传统微观经济学所接纳的诸如产业组织、劳动经济学、经济史和比较经济体制等领域的内容,有时因为其核心是研究产权与制度的关系被称作产权经济学,有时因为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企业被称为企业理论,有时也被称作契约经济学或者合同经济学。这些名称显示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或许我们将来仍然称之为制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比,意欲更接近客观现实以提供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和更具可靠性的预测。由于正确地认识到交易成本的存在与契约的不完备性,制度经济学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并由此认识到产权结构的重要性;制度经济学分析了市场与企业的界限、企业的所有权结构与治理结构、分析了企业的监督与激励问题、分析了内部控制和监督对组织结构的影响;制度经济学采纳了委托理论并将其主要运用在契约分析上,指出了本质上为委托契约关系的不完备性导致了监督与激励的重要性;制度经济学还分析了许多人看起来是“边缘性”(当然在另外一些人眼里它们却可能是“核心”)的研究领域,例如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知识在经济社会以及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等等。所有这些可以运用在会计师事务所财产所有制形式的分析上,为我们提供全新的更深刻的认识。

一、非人力资本的可分离性与人力资本的不可分离性:降低机会主义

企业是由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两种资本组成的,所谓非人力资本的可分离性与人力资本的不可分离性是针对与其各自的所有者关系而言的,非人力资本,如厂房、设备、资金是可以与其所有者分离而单独存在的;而人力资本,如个人的知识、经验、能力、健康、精力与工作努力程度是无法同其所有者相分离的。人力资本的不可分离性与非人力资本的可分离性这两种不同资本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性质与结构。

首先,非人力资本是可以独立于它的所有者而存在的,这种可分离性导致了它的抵押功能,使非人力资本的出资者成为风险承担者,从而成为剩余权益和控制权的拥有者。与人力资本相比,非人力资本是难以随便移动的,它不能逃跑不能躲藏起来;非人力资本对外的财富信号是明显的、已实现的、被社会公认的,而人力资本的财富信号则是潜在的、在将来实现的、社会评价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非人力资本是无法沾染上机会主义的,而人力资本则存在着机会主义的倾向。上述二者之间的区别导致了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非人力资本的提供者更应成为企业的所有者,而人力资本的提供者更应成为工人。原因在于“因为对一个没有非人力资本的人来说,他的风险是不对称的,失败的成本由别人承担,而成功的收益自己占有”(张维迎,1996)。

第二,一方面,人力资本固有的机会主义倾向使监督成为必须;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资本从消极怠工到全身心投入的巨大弹性使激励成为必须。然而,由于分工性质的不同,对某些工作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是难以实施的,例如,对经理人员的监督就几乎无法实施,能观察到的唯一是他的经营成果,但是却难以判断他的日常工作,即使实行24小时不间断跟踪与监视也难以做到。因此,对经理人员唯一可能的监督就是与业绩挂钩的激励,而这种激励将不仅可能消除“偷懒”与“滥用”,而且还能发挥经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那么,自然而然地赋予类似经理人员等人力资本以剩余求偿权是合理的。

上述的分析框架是如何影响到企业的法律组织形式的呢?因为非人力资本的抵押功能导致了剩余求偿权的分布集中于非人力资本的提供者,而非人力资本者往往是外部资本供应者,所以非人力资本倾向于有限责任制;而人力资本则因为监督与激励的原因倾向于合伙制。但是,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由非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构成的,所以这种现实情况则要求非人力资本占主导的企业里最好采取有限责任制,而人力资本占主导的企业最好采取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典型的人力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力资本的机会主义倾向,最优组织形式就是合伙制。

二、通用专业知识与专用专业知识:对竞业自由的必要限制

知识问题在制度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在划分市场与企业疆界时的作用与影响,二是知识如何决定企业组织形式。在这里我们主要关注第二方面。企业与市场都可以被看作是知识的集合,如哈罗德·德姆塞茨(1992)所述:“我们通常还是把各种行业以及其中的企业,看作各种专业知识的大仓库,以及使这些知识与生产相结合所必须的那些生产条件的大仓库。”但是目前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于“知识”、以及它的子概念“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定义还不够明确和完善,学者对知识的看法也不一致。实际上制度经济学没有对知识作出定义,只是沿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知识的概念,但是制度经济学却试图对知识做出如“一般知识”与“专业知识”、“共同知识”与“专有知识”等各种划分。在威廉姆森(1971)看来,专有知识是一种建立在培训和经验基础之上的难以言喻的,不能形成文字的、不能传授的个人诀窍。威廉姆森的这种类似于佛教的“觉悟”或者中国武术中“功夫式”的“专有知识”概念最好应称之为“专有经验”或者“专有诀窍”。HolgerBonus(1985)从知识在任务执行过程(产品生产、销售达成、专业提供等)是否可以与核心业务相分离的角度提出了“核心性专有知识”和“边缘性专有知识”的概念,认为那些可以与核心业务相分离的是边缘性专有知识,而那些不可与核心业务相分离的是核心性专有知识。并且举出了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保单销售业务和银行工作人员进行信贷评估两个例子来进行说明,他认为“保险人应用他的专有知识于一个过程(出售保单),而这个过程与他出售的产品(保险公司的保险险别)可分离。保险公司已在人推销保单之前就完成了对资本积累费率与规则体系的制定,人的活动对这个体系并没有贡献什么”。反之,“银行官员所处的位置与保险公司的保险极不一样,他注入其专有知识的过程与银行产品无法分离。他的工作是评价客户的资信,决定做出多大让步以获得业务”。

这里,我们从一个新视角对会计师事务所法律组织形式予以分析。首先应该把知识区分为“一般知识”与“专业知识”,这种区分类似于威廉姆森关于“共同知识”与“专有知识”的区分。其次,根据专业知识的不同应用范围把专业知识区分为通用专业知识和专用专业知识,也就是说不同的专业知识表现出不同的应用范围,有的表现为通用性,例如会计知识和审计知识,几乎可以应用于任何组织、任何行业、任何类型的企业;有的表现为专用性,例如如何制造冰淇淋的知识只能适用于少数几个生产冰淇淋的企业,对生产技术、操作程序、对生产线的了解更可能只适用于某几种甚至某一种产品,而不适用于所有的产品线。

我们的观点是通用专业知识更容易导致合伙制,专用专业知识更容易导向有限责任制。为什么呢?因为通用专业知识合伙制必要地抑制了合伙人的竞业自由从而保护了特定的企业。通用专业知识的拥有者由于其专业知识的通用性有着广阔的择业空间,他们可以选择多种方式从事他们的职业,他们可以在众多的企业中选择他们的就业机会;而相形之下,专用专业知识拥有者的选择空间十分有限。也就是说,通用专业知识与专用专业知识相比有更强的机会主义倾向。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适当地抑制通用专业知识的机会主义,为了保护通用专业知识的投资者和雇主,必然要求必要的投资冻结和限制竞业自由的机制;否则,作为通用专业知识拥有者的雇员流失将造成投资者的损失。在一个由通用专业知识和专用专业知识构成的企业里,通用专业知识的含量越高,对投资冻结和竞业自由限制的机制需求就越高。

如果将此处的分析框架应用于会计师事务所,我们可以容易地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会计师事务所更应采用合伙制,而不是有限公司制。原因在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知识仓库里,通用专业知识的比例占压倒性优势。不单如此,合格的单个审计人员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相对于部分审计业务而言是自足的,不需要依赖他人就可以独立完成这部分审计业务,业务性质对通用专业知识的需求恰当地界定了“所有权界限”(德姆塞茨,1992)。作为“人合”的合伙制企业,与作为“资合”的有限公司制企业相比,明确地显示了知识在合伙中的权重,而这些知识的通用性则要求降低知识拥有者——合伙人的机会主义倾向,这就要求在他们的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存在必要的投资冻结机制,合伙形式通过限制竞业自由而达到这一点。而有限责任公司的投资者则可以投资于相互竞争的企业,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他们投资于“行业”,而在行业内的分散投资甚至可能成为分散风险的投资组合行动方案。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德姆塞茨著,段毅才等翻译:《所有权、控制与企业》,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篇7

关键词:经济学基础;高职院校;课程建设

经济学基础这门课为国内众多高职院校经贸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其内容基本是对西方经济学的内容进行分析取舍、优化整合,以适合高职教学的需要。笔者自2013年从事经济学基础的教学以来,已进行了好几轮教学,对这门课的建设的各个方面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也与同行就这些方面进行过交流,下面笔者谈谈对这些方面的体会和想法。

1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

经济学基础虽然理论性比较强、抽象、有相当多的数学应用,但仍然应作为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也可以作为其他专业(包括理工科专业)的通识课。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中小学几乎不给学生讲授商业和经济方面的知识,高中毕业生对社会经济的运行规律和情况一无所知,然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迅速发展,对外贸易和金融联系日益紧密,这与国内中小学生在这方面贫乏的知识储备是不相适应的,现在的国情要求学生必须在大学阶段补上这一课,以使他们走上社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需要。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将来要从事的是贸易、金融、物流、会计等方面的工作,更加离不开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所以经济学基础在这部分专业的学生中应该进一步得到加强。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一、使学生了解经济常识,熟知经济理论;二、培养经济学思维,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经济学理论解释经济问题的能力。在高职阶段,我们不应该给学生灌输较深的经济学知识和期望他们掌握经济学数理分析能力,而是要求他们掌握一般的入门级别的经济常识就可以了,但是在能力方面,我们还是应该对他们提出要求,这就是对于国内外发生的经济事件、日常生活中与经济学有关的现象,应该能用经济学的思维来思考和处理这些问题。后者对于经贸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对他们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都尤为重要。

2教学内容

经济学基础这门课有着完整的学科体系,内容多、理论性强、抽象,它杂糅了各个经济学流派的观点和学说,且通常有大量的数学推导和证明,可以说将这门课讲得通俗易懂已属不易。但是,高职院校由于有限的学制长度,通常将这门课安排在一学期内,且一般仅有48-56课时,与此相对照的是,本科学校却将这门课安排在两学期内讲(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讲一个学期)。另外,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而微观经济学中常用到的求导知识跟经济学基础是放在同一个学期讲的,这无疑更加重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的难度。以上事实使我们经济学基础的教师认识到,在高职层次讲好这门课有相当的困难,必须采取务实的态度来进行教学。笔者认为,在经济学基础的教学中应坚决贯彻高职教学“必需、够用”的原则,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削减一切不必要的内容,只保留对后续课程和将来学生就业有用的知识,多用案例,大幅度减少数学推导和证明。本着这些原则,笔者认为以下几部分知识是基本的(见表1),如果有时间,可以稍添加一些其他内容,但不应过多。对于表1中每一部分的内容也可以根据以上原则,进行一定的取舍,比如,生产与成本分析这部分中讲述生产者均衡时采用了大量的曲线和数量指标,这对于数学基础原本不好的学生来说不好理解,我们可以用简要的语言和一些案例来取代曲线、指标。此外,教师可以在课上评讲一些国内外经济方面的新闻报道、事件或评论,或推荐学生课后去阅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极有帮助。有些教师主张将经济学基础进行双语教学,笔者认为,使用双语讲授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在我国只适合在重点本科院校开展,连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接受经济学双语教学都会觉得很吃力,就更不用说英语水平更差的高职学生了。所以,双语教学对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来说是绝对不合适的。

3教学方法

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理论性强、抽象,所以采用讲授法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广受诟病,但是鉴于这门课的难度和高职学生较差的自学能力,讲授法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法。因为使用讲授法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且获得的知识内容系统完整。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使用讲授法时一定要突出重点、难点,不要面面俱到,要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当然,经济学本身的理论性强、枯燥,教师如果一直干巴巴地讲理论,时间一长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注意力明显下降。因此,很多教师都采用一些其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其中获得教师和学生两者认同感最高的是案例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每节课讲授理论前先讲一个相关的案例,通过让学生思考、回答基于该案例的问题,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该节课的教学任务上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笔者觉得那些所举的案例很关键,教师需要平时多听、多看、多想,在生活实践、调研过程中积累一手资料,或者通过报刊、媒体评论和网络等方式收集,另外,对于同一个教学任务可以有多个案例供选择,这时教师应该尽量选择那些贴近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的案例。例如在讲替代品的概念时,可以提学校食堂的饭菜和学校周边饭馆的饭菜或是美团外卖的饭菜;讲生产要素价格时,可以举华为近几年对大学生的起薪工资。另外,在讲授有关章节时,还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法。例如,在讲“市场分析”这部分时,带领学生去商业银行、大型制造型企业、饭馆及车展现场,诱导学生根据某些特征来辨别各种类型的市场,从而加深对这几种市场的认识。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客观经济现象,发现经济问题、理解经济规律。至于体验教学的场所则可以优先选择各高职院校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待完成现场教学后在三年学制的最后一年可安排学生到这些单位进行毕业实习,这样一方面扩大了学生就业渠道,另一方面使学生在企业环境下活学活用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以便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社会。如果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那莫过于采用通过向学生布置活动型作业来进行反馈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了。例如,我们在讲第一章供求定理时,给学生布置一项小组作业,调查学校周边各类饭店、小吃店的价格,并解释一下远离城区的学校周边饭菜价格比较贵的原因。学生分成4、5人一组,每个小组通过分工实地走访学校周边的饭馆调查,然后小组成员间讨论得出结论,最后让各小组把调查的过程和结论做成PPT在课上汇报。学生通过此类活动型作业,自主研究和分析,锻炼了运用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的能力。除了上述三种之外,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常用的教学方法还有启发式教学法或探究式教学法,笔者认为其实这两种方法的实质是相同的。他们共同的特征是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前,创设一个情境或讲一些事例,并且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分组讨论、小组辩论甚至角色扮演等途径去独立探究,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是引导和解释,最后让学生自己完成问题的解答,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虽然探究式或启发式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学习印象、活跃课堂气氛,但根据近几年在第一线的亲身教学体验,笔者不赞同在高职经济学教学中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原因是1)高职学生自学能力差,学习的主动性差,尤其是后者,很多学生平时布置的作业都是临交前在课上抄袭完成,更不要说让他们通过多种手段自己独立探究一个问题了;2)高职学生思辨能力较差,而讨论和辩论需要极强的思辨能力;3)通过探究式教学法最终学生能够获得的知识量少且通常不完整,但花费的时间却相对较长,高职阶段有限的课时量不允许这样做。

4教学手段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教室里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可以对学生进行多媒体教学。笔者认为在高职经济学基础的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这些硬件条件,在课堂上展现一些图片或视频,寓教于乐;尤其是可以用一些电脑软件动画模拟一些曲线的画成或3D演示某些图形,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一些曲线的含义。另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互联网+”教学。高职经济学基础的教师可以在学校信息技术部门的帮助下建立课程网站,将PPT课件、习题答案、案例分析等课程材料上传到网站供学生浏览、下载,还可以将有关经济热点文章和视频的链接公布在该站点,此外,任课教师还可以通过QQ、论坛、电子邮箱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由于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喜欢用手机上网,“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极易被学生接受。实践教学也是高职经济学教学的一种必要手段。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职业人才,相应地,实践教学就成为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经济学虽然理论性较强,但其内容都脱离不了实际的经济生活,实践教学能让学生明白经济学的实用性和价值。例如在讲生产与成本分析这一章时就可安排一次实践教学,要求学生按4、5人一组分成几个小组,去学校周边的饭馆、超市、银行、饮品店等了解一下它们的成本和收益等数据,分析讨论各个单位的经营情况,最后提交分析调查报告,并做成PPT在课上由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此外,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建立经济综合模拟实验室,在相关章节结束后利用软件或其他手段开展与经济学直接相关的实验如证券投资交易模拟与分析、财会专业模拟与分析、电子商务模拟与分析等。有的高职院校的经济学教师会挑选学生参加科研活动,诸如组队参加“挑战杯”大赛等的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对这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笔者并不赞同。高职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水平、文化基础都较差,再加上他们平时课也很多,即使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参加这种学术味很浓的竞赛也非常吃力,所以还不如让学生节省点精力把在校的学业搞好。

5课程考核

在经济学的课程考核上,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对教学过程、教学实践以及学生能力的考核。以往的做法是平时和期末在总评成绩中占30%和70%的做法,这样的比例过分强调期末成绩,结果往往导致学生平时不听课甚至经常旷课、到了期末就靠死记硬背混过考试的习惯。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可将平时和期末调整成50%/50%或大于1∶1(如60%/40%)的比例,另外在平时成绩的考核项目中除了课堂考勤和课后作业外,添加课堂表现一项,采用加扣分制,认真听讲、积极回答提问的在计算总评成绩时加一定分数,上课经常睡觉、讲话或玩手机的则扣一些分数。第二,在平时成绩中加入对实践环节的考核,比如前面提到的活动型作业可在总评成绩中占到30%,具体评分标准是任务完成的程度与质量(调研活动成果汇报展示)、小组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等。以上两点可以有效地督促学生在一学期中不断地积累成绩,而不是到了期末临时抱佛脚。第三,课后作业应减少理论推导和计算方面的内容,增加案例分析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及时与身边的经济现象联系起来;在期末考试中,削减客观题和计算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知识应用型主观题的比例,以此来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6课程资源建设

在教材方面,笔者认为应选择明确标明适合高职院校使用的经济学基础教材,教材内容应尽量减少数理推导和证明,多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述和案例。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针对各个学校教师自身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自编教材也是一个解决的办法。这里需要指出一个误区。有些教师认为应以一本教材为主、另外几本教材为辅或加上补充读物,笔者不赞同这样的做法,高职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较差,以笔者近几年的观察,即使是用一本教材,也只有一部分学生课前课后会阅读教材,更不用说使用几本教材了。所以,应专注于一本教材讲授。除了教材之外,任课教师可以联系学校的信息技术部门和教务处,建立《经济学基础》课程网站,将这门课的课件、习题答案、相关的案例、经济学讲座和新闻视频上载到课程网站供学生使用。此外,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际、校企合作,进一步优化、丰富这些课程资源。近几年,很多高职院校都在申报、建设国家、省或市一级的精品课程项目,笔者认为,经济学基础这门课是建设精品课程的一个很好的候选对象,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将能够极大地丰富课程资源、提升这门课对于学生的吸引力。

7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笔者认为教授经济学基础的教师可以是专职教师,也可以是兼职教师。在高职院校招聘经济学的专职教师时,应当要求对方具有经济学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因为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很严谨的科学,又包含相当数量的数理证明,没有相当长时间、一定深度、严格的专业训练是不能将这门课讲得通俗易懂的。专职教师在进行经济学教学的同时,还应该从事经济学的科研、教学研究,参加相关的学术和教学研讨会,还应该获取相关的专业资格证书(如经济师),成为“双师型”的教师。专职教师通过从事科研,能不断接触到最前沿的经济学理论、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通过从事教研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因为高职教育注重应用实践,高职院校也可以招聘原先在企业里从事经济方面工作的人才来校兼职教授经济学。聘用兼职教师的有利点是他们会把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和体验融入讲课中,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笔者认为,对这些企业来的兼职教师,学校同样应当要求对方具有经济学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否则他们对于经济学的理解和认识是不符合教学要求的。总之,经济学基础是高职经管类专业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好这门课不容易,需要任课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不断推进课程建设,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改革。笔者就经济学基础课程建设的各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林玮菡.关于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的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9):133-134.

[2]陈兵建.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J].时代金融,2009,(01):92-93.

[3]杨新会.对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1):124-125.

[4]葛万军.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知识经济,2015,(03):163.

[5]朱芬华,刘宝.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02):74-77.

[6]王琼芝.高职营销专业《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才智,2014,(03):118.

[7]谢大伟.探究式教学法在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5):131-132.

[8]马雪蓉.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与学生能力提升[J].苏南科技开发,2007,(08):53-54.

[9]汪朝洋.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实践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112-115.

[10]张浩,马涛,徐黎源.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1,(11):152-153.

篇8

【关键词】财政学;案例教学法;理论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案例进行讲解,或者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研讨,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理解和掌握一般规律、原则及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该方法因其“理论联系实际”的特殊性而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得到了普遍推广和应用,被用于各类学科和课程。财政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配置资源的社会科学课程,为适应其学科重要性,提高教学质量,也需要引入并运用案例教学法。

一、《财政学》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

(一)财政学的学科特性决定

所谓财政,指的是国家或政府的分配行为,这类活动古已有之,而相关的财政观点、思想、理论也存在久远。我国古籍中的“国用”、“国计”、“度支”等词语都是关于当今的财政即政府理财之道的记载,“量入为出”、“轻徭薄赋”、“藏富于民”等思想则属于早期的、朴素的财政政策思想。时至今日,政府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构成主体,政府提供服务的活动已成为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前提。因此,作为一门专门研究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公共权力直接参与社会总产品分配活动的社会科学,其实质是从政府的长期实际经济活动中提炼、归纳出一些经验性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并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充实而逐步形成的一门学科,相关理论目前仍处于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这一财政学科产生的特性决定了财政学的教学是离不开实际、离不开案例的。

(二)经济学专业的学习方式决定

财政学是我国教育部指定的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生必修的八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而经济类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在学习方式上,以课堂学习为主、自我学习为辅;二是在学习要求上,重点为提高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在学习财政学时,要学会运用高等数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基础知识中的数量模型来掌握相关财政理论,而这些数量模型是过去几百年里各国经济学家根据本国已发生现象总结、归纳、推论并不断完善后得出的,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点,这就使财政学学习中更重要的是既要学会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要学会立足我国国情、结合中国特色,综合运用改革开放中的现实案例,在与国际、与国内过去情况的比较中,与时俱进地实现把握知识与现实之间逻辑联系的目标,凸显财政学的实践性。

二、《财政学》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摆脱课程枯燥,激发学习热情

财政学的学科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政策性。在教学中,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在听课时感到枯燥乏味,对一些财政理论知识理解深度不够、一知半解;而考试时的临阵磨刀、死记硬背,则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应付完考试后就忘的差不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则可以避免这一缺陷,通过生活中实例的引入,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分析市场经济与财政职能的理论时,可以以近几年我国各地不时发生的“出租车司机罢运以抵抗黑车运营”事件为案例,分析各地政府对出租车业的政府管制与垄断成本,引导学生对市场缺陷――竞争的不完整性有所掌握,同时还可以分析政府活动效率低下而引起的政府失灵现象。在介绍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的增值税时,可以以“馒头税”为背景引入教学。这些案例发生在我们身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所知晓与关注,而兴趣与关心则使财政教学可以摆脱课程枯燥,激发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主要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整个过程中,虽然教师和学生双方都需要对学习承担责任,但通常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要求他们承担起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责任和义务,既要学会结合个人已掌握的知识对案例信息加以分析,提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还要学会与其他人的合作、交流,学会在知识资源上的共享,在能力资源上的取长补短,从而提高综合素质。而教师的主要责任和义务则仅仅是激发学生兴趣,鼓励他们参与案例分析。

三、实施《财政学》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事项

(一)案例选取要典型

由于案例是对理论知识的一种反映,是实现“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学中选取案例所具有的特殊情境和存在的问题一定要是对所学知识的典型反映,要具有“一叶知秋”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事先精心挑选、准备案例,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层次,还要考虑到教学内容需求。比如在财政学基本理论部分,其主线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是因为存在市场失灵,才需要政府财政的介入,也才会存在政府干预失效领域,需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等予以纠正完善。围绕这一主线,我们可以引入近些年来我国中央政府在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措施进行讲解。随着1998年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的出台,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正式拉开大幕,伴随着行业发展的是持续了十多年的宏观调控历程。在1998年~2003年间,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政府以促进和刺激房地产业发展为主要政策,2003年~2007年间是以稳定房价为主、确立房地产业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调控时期,而2008年以来则是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而反复调控、规范时期,在宏观政策改变的同时,财政政策尤其是税收政策也随之改变,明显体现了从宽到严、从松到紧的政策改变。因此,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案例,既可以说明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在房地产开发、规划等细节中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充分等市场失灵状况,又可以说明正是因为房地产市场存在着缺陷,使得资源无法达到高效配置,而自身又无法进行调节,所以需要政府加以干预,而以税收为代表的财政政策则可以通过成本改变实现抑制或鼓励发展的目标,引导资源达到合理配置。

(二)合理选择案例教学法的具体方式

随着教学模式的发展,案例教学的具体形式日趋多样化,包括课堂讲解式、课堂讨论式、课堂辩论式、专题讲座式,以及利用视听材料、远程教育、网上资源等进行的案例教学。具体形式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需求、课时需求等综合安排,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课时安排较少的章节,应以讲解式案例教学为主,教师可在讲解重点、难点知识时穿插案例以使深奥知识简单化,但案例一定要简单明了、贴近学生生活,使其便于迅速理解,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因案例过于丰富而干涉正常教学内容,出现喧宾夺主的不良状况。课时安排较充裕的章节则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式或辩论式案例教学,这一方式需要在某一章节或某一问题系统讲授后采用,案例要具有综合性,问题要体现多样性。这种方式以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可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专题讲座形式通常在条件许可的状况下,讲解某些理论前沿知识或实践性过强的知识时采用,能够开阔学生视野,加深他们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如果条件有限还可以改为采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开设视频讲座,同样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合理处理案例教学法与理论教学法的关系

案例教学法与理论教学法在取得良好授课效果的作用上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关系。理论教学为案例教学提供必要的理论分析基础和工具,没有理论知识,学生就缺乏分析问题的理论基础,而案例教学则为理论教学的深化增砖添瓦,没有案例教学,学生就只是纸上谈兵,缺乏实践能力。但二者相比,理论教学仍然是主体。财政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理论教学法为主来系统传授基础理论,案例教学法主要用来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疑点,不能盲目扩大适用范围,更不能以其完全替论教学法。在教学时间有限的前提下,这两种方法的时间安排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并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既可以使学生系统掌握理论基础,又可以适当引入案例深化知识;既可以避免课堂枯燥,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总之,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在保证正常理论教学时间的前提下适时采取,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恰当结合,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财经问题的思维,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这必将对学生将来踏入社会、适应社会复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车文军.案例教学法在财政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7(6).

篇9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研究式教学 课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48-02

宏观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经济学理论知识和经济学分析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学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科,具有极强的社会实践性和问题导向性,特别是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具有更为突出的应用性,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有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同时又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例如曼昆和保罗·克鲁格曼,往往是在大学和政府机构交叉任职,这表明了宏观经济学确实是一门来源于国民经济运行和管理的实践性学科。由于宏观经济学涉及到复杂多样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加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发展完善中,市场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相对于国外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很多经济问题不同于国外,例如房价、消费者物价指数等等,往往具有特殊的发生背景和形成特点,按照一般经济学原理理解起来比较吃力,而我国高等院校多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宏观经济学基础课,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薄弱,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这又为宏观经济学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真正培养学生们经济学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通过着眼于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研究性教学,可帮助学生科学地理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和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的经济实践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式教学尚无明确定义,一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我认为研究式教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研究式教学指的是一种普遍适用的研究性地教,研究性地学,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各个环节的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它的特点是适用的普遍性。狭义的研究式教学则是指就某一重大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以增强学员素质,提高学员能力为目标,以研究解决重大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为导向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人们很难将两种方式截然分开的,而是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一、课题研究式教学实施过程

高等院校教学目标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人才,而体现高校教学工作的直接标准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创新性直接表现为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述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在校期间扎实的以研究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培养。下面,结合我在宏观经济学教学实践,就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式教学谈谈个人体会。

1.课题选择。这里的课题选择不是单纯的学术研究,而是要充分结合教师学期内承担的宏观经济学课程,研究目标都要与你所要讲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有关的。在教学实践中,我承担的宏观经济学课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教学本人承担的研究课题,例如教师承担或参与的学校立项课题、部级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承担的委托课题等;二是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当前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例如,房价问题、人民币汇率、债务危机等。对于前者,由于教师本人自己承担的课题,熟悉本领域发展前沿和存在的问题,能够较好把握课题范围和发展方向,因此,一般也是由教师本人确定课题方向,让学生们在已有范围内自己选择;对于后者,这些课题都是学生们自己自由选择下来的,学生之间的水平和经验差异较大,影响到所选课题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必须参与到最终课题的选择确定上来。我往往组织学生进行小规模的开题报告,让学生利用短短几分钟时间汇报一下自己选题的原因和想法,教师在这方面必须控制好课题难度,课题是否与课程相关、是否与学生实际水平相适应。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就可以大致确定本学期展开研究式教学所需的课题了。

2.课题调研。研究式课题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展开,小组成员不超过5名。调研需要提前布置,因为在学期初已经就学生负责组织的课题了,在确定教学日历、教学进度安排、考核文件时就应该将课题研究工作结合进来。由于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研究基础,经验缺乏,教师应就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研究工作过程、关键环节,特别是前期的文献资料搜集、资料归纳、问题提炼是必须重要讲解的。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组织进行课题调研的途径包括:一个是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这部分资料绝大多数是与数据等实证资料;另一个是教师组织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查阅图书文献,同时到中国知网等专业性文献检索网站检索文献,也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方法,积累初步经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毕业论文写作奠定一定基础。此外,根据课题的实际需要,我们还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践调研,例如组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

3.课题讨论。课题分析讨论是课题研究式教学的关键环节,讨论的具体形式、时间安排、点评均由教师主导。在实际组织过程中,首先由教师介绍课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前沿课题发展,重点放在目前研究现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将来可能的创新方向上,然后要求每个小组组长汇报本小组研究过程、研究内容、提出问题和介绍观点,小组其他成员补充意见,其他同学就此课题汇报情况展开讨论,教师在此阶段发言要少,把更多机会让给学生。但教师在此阶段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主要有:调控学生发言,控制课堂时间,让每个人都有充分的机会表达思想,并让发言集中在学术层面;引导学生发言,启发那些在发言和表达思想上有一定困难的研究生,同时就有关背景知识可做进一步补充;发现问题。研究生在课堂上提出的技术途径一般而言都不可能是成熟的,教师应及时发现研究生所提技术途径所存在的问题,促使其做进一步的思考。讨论局限于课堂上,学生们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交锋都可以通过网络学堂“研究式教学”专栏出来。个人的研究文章也在这个期间完成,字数可规定1000字以上。小组集体研究成果和个人研究成果均通过网络学堂“研究式教学”专栏出来。

4.课题总结。经过上面充分讨论交锋,我们发现学生对自己负责的课题显然有了充分的知识积累和信心,这是值得鼓励的,但是,课题研究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教学,因此,我们要在最后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总结,首先要肯定目前研究中已经取得了进步,特别是要表扬那些能够运用教学课程中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还有能够不囿于已有理论观点大胆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学生。在对学生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时,必须要始终将学生的思考出发点拉回到教学内容上来,例如,我们讨论灾害影响有益还是有害时,可以归结于人们对GDP基本概念的理解,也可从中发现GDP局限性。通过由实践到原理的循环反复,让学生恍然大悟,或由于英雄所见略同而带来极大成就感,所以这些方式适合于学生感性、好奇的特点,可以让学生们更加重视对课程中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及实际的应用能力。

二、课题研究式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极其丰富,而其所联系的社会经济问题更是复杂多变,包罗万象,非常具有挑战性。因此,研究式教学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单独依靠一两个教师承担起来,是不可行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形成了稳定的教学团队,在团队中不同教师具有不同研究方向和科研基础,有的可能擅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分析,有的可能更喜欢研究汇率问题,有的擅长于计量模型分析。实践证明,不同专业背景、研究经历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的效果会更好。

2.加强教师科研工作。宏观经济学课题研究式教学难度要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因为它要求教师要承担起比平时更多的教学备课任务,不但要熟知教材上的内容,还要熟悉掌握本专业发展前沿问题,了解最新的研究文献,并对研究课题有一定的研究积累,对问题有自己的观点,能够从实践中发现经济学原理的根源,对学生的研究内容、分析方法、观点建议及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既要有一定的自由度和研究空间,又不能任由学生发挥,要时刻体现教学要求。显然,这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如果教师没有或很少承担、参与课题研究,就不可能持续关注学术前沿发展动态,深化自己的研究课题,在研究观点和研究方法上就不能有创新,就会大大降低研究式教学的实际效果,导致学生消极参与。

3.加强研究方法指导。在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中最重要的是实证分析法,为此,我们需要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三方面:第一,在课堂讲授中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经济变量定义。第二,注意假设条件。我们都知道假设是一种理论所适用的条件,任何理论离开了假设可能就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了。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习惯于现成的答案,满足于对结果的记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假设的重要性。第三,关注不同理论的表述方法。一般来说,经济理论可以用文字、表格、图形或函数关系来表述。在既往的学习中,数学与经济等理论是分离的,也许一个学生数学学得很好,但在经济生活中究竟有什么意义,他可能不太清楚。比如,曲线的斜率表示什么?它表示不同变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正斜率越大,表明横坐标的变化比纵坐标的变化速率要慢,即横坐标的变化对纵坐标的变化不够敏感,或者说是缺乏弹性的。教师可让学生回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对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诸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产生联想,从而创造性地用几何方法分析更多的经济问题。

4.注意激励与疏导。大学生承担课题研究,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优势体现在求知欲强烈,有热情,缺点是经验缺乏,方法不得当,有时由于遇到困难和挫折,情绪低落,缺乏耐心。还有就是个别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发言不积极,不愿意接触社会实践,只对理论学习很感兴趣。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安排时,要针对学生特点和可能遇到的困难,设计实施方案和应对措施,根据参与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征等,对以前研究活动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做好知识和心理的准备;同时,要对课题研究的外在环境利弊进行分析,提高研究活动的针对性,减少学生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既要辅导学生有关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又要指导与被调查者接近和交谈的方式等。在教学设计时,要尽可能征询与课题有关的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专家的意见,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为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和便利条件,建立更多针对学生研究课题的调查渠道。

三、结论

课题式研究教学是一种将科研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旨在培养学生经济学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会以及基于目标达成的问题解决。对于教师而言,通过课题式研究教学选择教学内容作为研究课题,在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社会实践能力,真正将教学活动转变为学生为主体的发展过程,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实现了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科研共同促进、共同成长的良好循环过程。

参考文献:

[1]郭金林. 论教师在高校文科研究式教学中的主导作用[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6(02)

[2]喻国华. 研究式教学模式探究[J]. 教学与管理. 2006(06)

[3]夏锦文,程晓樵. 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J]. 中国大学教学. 2009(12)

篇10

关键词:经济人 理性人 经济学

Abstract: The hypothesis of economic man is the basic hypothesis of the research on economics. Such as the macro-economics and micro-economics, informatics economics, systematic economics, and so on. Every subject’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is hypothesis. To prove that this hypothesis is right is a great thing. This paper try to analyze the cases in life to prove that every one is economic or rational. And state that the range of economics research in modern times can be expanded.

Key-words: economic-man rational-man economics

经济学的根本假设就是认为人是经济人、理性人,国内外学者多有不同的意见,但是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却给现实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源推动力,根据科学方法论的研究,这种可以极大将经济学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并很好的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事实,已经从某些方面说明了经济人假设是成立的。下文将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进行分解论证。

一、借钱给别人无论主动要还是不主动要对方还借方都是经济人

假设甲某由于某些原因向乙某借钱,乙某考虑友情或者为了兑现货币的时间价值便将钱借给甲某,甲某在取得了资金的使用权以后,可以自主的进行投资或消费活动,其自身的效用是有了正的提升,但是这种行为终究是一种负债行为,于是要用资产或劳务进行偿还。现在假设甲某是用这笔资金进行投资,这种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于是甲某面临两种可能的情况。一种是甲某进行的投资取得了预期的收益,资产实现了增值;另一种情况是甲某的投资遭受了风险的侵蚀,资产遭到了较大的损失。

乙某面临的可能结果也是两种,即能得到甲某主动按时的归还,而无论甲某的投资行为结果;或者乙某不能得到甲某的主动归还(不受甲某投资行为结果的影响,为了后面简便证明乙某行为是理性的,这里假设甲某是一个信用缺失个体)。在这两种可能的结果影响下,乙某于是有了两种对应行为:或者主动向甲某要求按时归还借款;或者不主动向甲某要求按时归还借款。

首先看第一种行为——乙某主动向甲某要求按时归还借款。乙某为了避免自身出现经济上的损失,于是尽量的严格监督控制甲某,并对其按时还款进行催促,以确保其经济不出现损失,这种行为的出现明显说明乙某是一个经济人或说是一个理性人。

再看第二种行为——乙某没有主动要求甲某偿还债务。这种行为的作出可能有两种原因:其一,乙某在考虑债务收回的成本时发现,其收回的成本高于其可能得到的回报,于是乙某放弃主动要求甲某偿还债务,这一情形及前面第一点的分析是直接为现代经济学研究所证明了的;其二,乙某可能不主动要求甲某偿还债务的原因可能会归结为乙某爱面子,可能是由于乙某的社会地位比甲某高而甲某借的钱又不多,或者是乙某与甲某是朋友或其他关系,无论是何种原因,乙某采取的现实行动是没有主动要求甲某偿还债务,在前面假设情形下(甲某是信用缺失者),乙某便会遭受到损失,于是表面上看,乙某不是一个经济人,没有促使让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或努力让经济利益流出最小化,然而事实上,只要将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运用过来,便可以肯定的得出一个结论:乙某依然是一个理性人。因为他在追求的是自己心理感觉的效用的最大化,而不是可以用金钱直接衡量的利益流出可以衡量的。事实上,个体的效用感觉仅仅与金钱有一部分联系,即金钱可以在一方面增加或减少效用的享有。

二、捐款也是经济人的行为

社会中很多人都会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种行为会导致自身经济利益的完全流出,于是便有很多人认为这些人不是理性人或者说不是经济人,进一步推出经济学研究不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仔细的分析一下这种行为。假设社会上甲某由于生病需要大笔的医药费,然而甲某自己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在自身无法支付医药费的情况下,只能走一条路,即等待死亡的降临。但是甲某不会这样做,他会想尽办法来筹集资金,以保证自己的生命能得到延续,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向社会公开筹资——接受捐款。于是有乙某、丙某等人积极的参与进来,给甲某捐款。

分析以乙某为例。首先乙某通过某种渠道获得甲某需要帮助的信息,心里便产生一种额外的负担——自己如果不帮助甲某的话,甲某可能会死亡,这样一个生命便会因疾病而消失,这种生命的消失会让自己感觉很难受;于是乙某便决定给予甲某以援助,但是到底援助多少呢?按照一般心理分析,当然是越少越好,然而乙某却捐助了大笔的资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是因为乙某出于好强心或者好要面子导致的,假设丙某捐助了10万元,而乙某刚开始只想捐助1万元,乙某在和丙某的信息交流过程中得知丙某的行为动向,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便决定捐款11万元。(其实,这里的分析也可以从博弈论方面进行分析,这里假设乙某、丙某之间是完全信息的,而两人与甲某之间的信息不完全)

如此,乙某的捐款便得以确定(实际上可能有多个循环的思考过程,这里为了简便不作复杂的分析),甲某得到了捐助。这时乙某只有经济利益的绝对流出,没有任何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但是乙某不仅心里不再有前面提到的负担,而且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假设这种信息的交流与公布是完整的和畅通的,且社会对这种捐助行为是持赞誉态度的)。这样乙某虽然在经济利益上是完全的流出,但是其心里的效用却并没有由于这种经济利益的流出而减少,反而因为其行为得到别人的承认同时心里的负担消失而得到增强,因此,乙某的行为是一种经济行为,乙某是一个经济人或理性人。

三、不要金钱奖励的人和志愿者同样也都是经济人

首先我们看看做出成绩而不要奖励的人。假设丁某由于发明了某一种洁净的可再生能源生产技术,那么这种发明可能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种价值无穷的财富,因为每个人都不用担心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成果真的会出现了,如此,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授予丁某诺贝尔化学奖,以奖励他对人类的巨大贡献。然而,丁某认为这种荣誉不是他个人可以承受的,决定不要单独接受这一荣誉,在电视讲话中申明这一荣誉是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全国人民都为他的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有力的保障。于是,其将领取的奖金作为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一项基金。这时候会有很多人认为,经济学研究的假设基础不牢固了,因为丁某没有将奖金自己占有。但是,这里丁某真的不是经济人吗?其一,丁某的奖金并不是其预期一定可以得到的,任何人的研究都不可能说一定会给人类带来多大的利益,都能得到诺贝尔奖的承认,因此,丁某的这笔奖金并不是其可以预测到的收益;第二,因为这笔奖金是不可预测的额外收入,所以,丁某在得到奖金的时候,只是一种额外的惊喜,在设立基金的时候并不会因此而使心里的感觉变的更差;第三,丁某设立基金的行为,不仅没有减少感觉效用,反而会增加效用享受。这里假设得到诺贝尔奖金的额外心理效用为X(X>0),而奖金从获奖者处流出的效用为-Y(Y>0,且Y0),这时丁某的总效用为X-Y+Z>0。所以丁某的效用在丁某做出设立基金的决定并执行时都是正的,其行为是经济的或者说是理性的。

其次,我们看看志愿者的行为。这里我们假设有两类人,一种是为了某种利益而做志愿者的人;另一种是不为什么表层的目的而做志愿者的人。第一种人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分析。我国正在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了鼓励人才到西部去,国家出台的政策中就有这么一条:对于在西部进行志愿行动的大学毕业生,其报考研究生的条件将降低,享受降分优惠和同等条件下的优先录取优惠,同时工资待遇比照经济发达地区公务员正规工资标准发放。于是,很多大学毕业生便在无法通过正常途径顺利考上研究生或者在发达地区难以找到工作的情况下成为了志愿者的一分子。这种暂时利益的损失和将来巨大利益的获得的比较很清楚的说明了第一种人是很理性的;第二种人我们假设一下,有乙某是一个在经济上很富足、家庭的社会地位也很高的个体,其在毕业后社会工作机会很多,但是他依然决定去做一个社会志愿者,那么这个时候他还是一个理性人吗?回答是肯定的。根据人的五个需求层次的理论,乙某在家庭经济环境宽松的情况下做出如此的选择很明显,其是想得到社会的更大承认,满足其心里上的需求,如果说其在艰苦地区的生活会给他带来负的效用享受(-Y,Y>0),那么他在提供支援服务时就肯定会得到别人的赞许和社会的承认从而得到正的效用的补偿(X,X>0),再加上其自身感觉在志愿行动中的充实感觉和良心上的发现带来的满足(效用为Z,Z>0),于是总的效用为(-Y+X+Z),可以说Z>X-Y在Z的效用享受趋向+∞时一定成立,因而-Y+X+Z>0。第二种人的行为依旧是经济的、理性的(这里第二种人没有穷尽的列举,但是都可以用上述分析方法证明其行为是理性的,而无论其家庭经济状况如何)。

四、即使知道犯罪的成本很高,依旧有很多人犯罪,罪犯们的行为是经济的、理性的

在这里我们分析一种情况下的一种类型的犯罪,即在其家庭经济条件不错的情况下的经济和名誉犯罪,假设丙某是一个家庭经济状况很好、而且位高权重的人,但是他还是想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更高的社会地位。这时他知道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是一种违法犯罪活动(比如,其准备通过贩卖获得经济利益,并且通过权钱交易获得一官半职),这种犯罪的行为本质可能会被发现,并且可能因此会被严厉的惩罚,甚至会剥夺生命,然而丙某依旧采取了这一违法行为,这时丙某的行为依旧是理性的。

这是因为丙某在考虑其行为的将来净效用时已经将理性思维完整的运用了。首先假设丙某的这种贩卖的行为成功的概率为α,不成功的概率为1-α,这里α根据当前的情况应该是大于1-α的,成功后的经济效益是A,则成功的期望值可以计算为Aα;其次这笔资金用于权钱交易可以为丙某获得一个官职,然后丙某可以获得趋向于+∞的效用B;最后假设被捕后判刑的概率为P(判刑 1-α)=1-α(说明被发现后肯定要被判刑),判刑的效益损失为A+C(C为心里效用损失),损失的期望值可以计算为(A+C)(1-α)。对比一下,可以得到丙某的心里净效用期望是正值,所以其作出了犯罪的行为决策。(正值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认为犯罪所得后的心里效用较大而且被抓住的可能性较小,从而在效用损失期望值较小的情况下如此决策是有利的,因此要打击犯罪应该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防止犯罪上做好工作,提高犯罪损失期望值;第二是提高犯罪的直接成本,增加其各个方面的效用损失的期望。)

因此,犯罪分子的行为分析也可以支持经济人假设。犯罪分子的行为依旧是经济的、理性的。

五、即使某个行动失败了,也不能认为其行为不具理性

社会很多人都在品尝着失败,那么这些失败的人是不是经济人,他们的行为是不是符合经济学的假设要求?毫无疑问,这些失败的人依旧是理性的、经济的。

假设丁某现在做某项试验失败了,那么在决定做试验时他是理性人吗?丁某的试验成功和失败的概率各为50%,成功后其可以获得诺贝尔奖金,同时可以得到全世界人民的承认,这里的期望效用可以认为是正无穷大,而损失的期望为(50%×科研经费投入),明显前者是大于后者的,那么在决定做试验的决策之时丁某的行为是经济的、理性的。

当丁某的试验失败了,这时丁某的行为依旧是理性的。第一,其作出行为决策时行为本身是理性的,这一点前面已经分析;第二,试验失败了,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经济利益绝对的流出以及由于不能获奖而得不到奖金和全世界人民的承认而效用绝对的出现负值,然而由于其在决定试验时就已经预测到可能会失败,因而这种负的效用损失不会趋向于无穷大,只是科研经费的损失和一段时间心里效用的损失。然而其试验的失败得到了证明,并且为以后的试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为其他类似试验的更科学的、更有效益的进行提供了借鉴,于是这时丁某总的心里效用为正,甚至趋向于无穷大,于是丁某继续的努力工作;或者也可能丁某承受不起失败的打击,自杀了,这时其心里的效用享受是负的无穷大,他只不过是用另外一种理性的行为(自杀被认为是超过失败带来的负的效用的最佳方法)结束了上一个理而已(这就是社会上出现自杀的经济学解释)。

这样不仅说明丁某做出决策时此人是经济的、理性的,而且就是在面对失败时其决策依旧是理性的、经济的(而不管他是总结经验还是作出其他类似于自杀这种极端行为决策)。

六、总结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毫无疑问的得出结论: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的,经济学研究所依赖的假设是可靠的,具备坚实的事实基础,经济学的研究对整个人类的活动的科学、有序进行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任何人都是经济的、理性的。必须明确的是人的经济性并不等同于人是自私的。这里的效用不仅与金钱或者其他财富有关,而且由于其实质上是一个心理活动,因而效用不能全部由货币来表示,其受个体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习惯、性格等多个方面的影响。无论个体的行为是成功的为个体带来正的经济利益的流入,还是带来了负的经济利益的损耗,在作出决策时个体都是理性的、经济的;同时,无论行为的结果是可以给个体带来正的心理享受,还是带来负的心理折磨而采取其他行为方式,此时的个体也同样都是经济的、理性的。

2、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基础是牢靠的,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是有意义的。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几乎每一件事都能证明人是理性的、经济的,故而作为经济学研究之基本假设之一的经济人假设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另外,由于经济人存在具有普遍性,因而我们可将经济学研究成果运用于现实生活,指导现实社会发展。

3、现代经济学是有缺陷的,经济应该全面的理解为效用,而不仅仅是货币衡量下的预期权利占有。然而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把效用几乎全部都认为是可以用货币或其他财富形式可以表示、描述的,实际上,效用正如其经济学中的定义所描述的,是一种心理享受程度,它不能全部都用货币或其他财富或预期权利等的占有来表示、描述。如此,经济学的研究应该将经济学本身和心理学及其他学科的研究紧密结合,将经济学的视野拓展,力图让经济学的研究能从宏观上指导每个个体和群体的行动,并提高行为的效率,推动人类社会的更快发展。

4、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应该注重个体间对经济或理性的不同理解,以确定具体的行为对策研究。由于个体心理上的差异较大,所以我们应该将人分为基本的两大类:货币或财富占有带来第一效用的个体群(已有经济学已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心理感受带来第一效用的个体群。加强对第二类个体群行为的研究将有助于对人类社会各种行为进行更深入的解释,同时将研究的成果积极运用以指导人类行为。经济学研究应该担负起这一重任。

参考文献:

[1]理查德·豪伊. 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3]John Stuart Mill.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With Some of Their Applications To Social Philosophy[M].London:Green & Longman Print,1923.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6]加罗蒂.人的远景[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