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29 00:4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找规律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9~60页,第62页练习十第1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逐步实现方法的优化。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过程
(一)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谈话:假日里,人们总会把街头打扮得格外漂亮,请同学们看这幅图(出示例1的场景图),和同组同学说说图上有些什么,它们各是怎么摆放的?从中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
2.反馈:
(1)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摆放的?
(2)你是从哪边看起的?
(3)从左边起,彩灯每三盏一组,每组第一盏是红色的,第二盏是紫色的,第三盏是绿色的。接下去呢?
(4)彩旗是怎么摆放的?(从左边起,彩旗每四面一组,第一、二面是红色,第三、四面是黄色,每组都是这样摆的。)
(5)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它们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摆放的。
[评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从而提出问题:你在图上看到什么?它们是怎么摆放的?你是从哪边看起的?你发现了什么?等等,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愿望。]
(二)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提出问题:盆花是几盆一组摆放的?照这样的规律,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
先想一想,再在练习本上把自己的方法表示出来,能想出几种就写几种。
学生独立思考,并用自己的方法表示盆花的排列规律。
2.全班交流。
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学生的表示方法,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1)画图的策略:(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花是蓝花。
提问:一共画了多少个圆?第15朵是什么颜色的花?
(2)列举的策略:左起第1、3、5……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15是奇数,所以第15盆花是蓝花。
提问:当盆数是奇数时,都是什么颜色的花?当盆数是偶数时,都是什么颜色的花?
追问:根据这一规律,你知道第21盆花是什么颜色?第28盆、第34盆、第95盆呢?为什么?
(3)计算的策略:15÷2=7(组)……1(盆),15盆花摆了7组还余1盆,余下的1盆是一组的第一盆,所以是蓝花。
提问:为什么可以用15除以2?余数是1,为什么可以确定第15盆花是蓝花呢?
谈话:同学们想出多种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比较一下,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流。
让学生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小结:(略)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大部分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之后,再组织小组交流。这样,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机会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又有利于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比较、交流的空间,帮助学生体会每一种方法的优劣,促使学生自觉实现方法的优化。]
(三)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方法。
1.出示“试一试”第1题。
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
谈话:接下来我们看彩灯,照上面那样排下去,从左边起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同学们在本子上做一做,看谁做得快。
学生独立练习后汇报。
提问:为什么要用17除以3?
提问:怎样根据余数2确定第17盏彩灯是紫色的?(学生回答后,动画演示一组3盏彩灯。)
提问:第24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呢?你能算一算吗?
反馈:你是怎么算的?怎样判断的?
小结:24除以3正好除尽,第24盏是一组的最后一个,所以是绿色的。
提问:第24盏是一组的最后一盏,那么你知道第27盏是什么颜色吗?第30盏呢?接下去还有哪些是绿色的?(板书:24、27、30、33、36……)
提问:同学们看看这些数,相邻两数都相差几?为什么相差3的数是同一种颜色呢?
2.出示“试一试”第2题。
学生独立练习。
提问:照这样排下去,从左边起第21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第23面呢?
提问:请同学们结合图想一想:余数是几的时候是红旗?为什么?什么情况下是黄旗?
小结:在这里,余数是1、2,它对应的就是每组中的第1面、第2面彩旗,是红旗。余数是3及没有余数,它对应的就是每组中的第3面、第4面彩旗,是黄旗。用计算的方法判断,只要看余数就可以了。
[评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体会观察、思考、归纳的方法,并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研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教师按一定的规律摆棋子。
提问:从左边摆起,照这样排下去,第22枚是白子还是黑子?
出示活动要求:
(1)一个同学按一定规律摆棋子,其他同学找规律,并且很快说出第25枚棋子是白子还是黑子。
(2)每人摆一次,从1号同学开始。
学生按要求进行小组活动。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至少要摆几组才能让同学看出你是按什么规律摆的?
2.“练一练”第2题。
提问:第18颗珠是什么颜色,为什么?第24颗呢?
提问:第24颗是红色,你能很快说出下面这些珠哪些也是红色的吗?你是怎么想的?
提问:第18颗是黄色,接下去第几颗也是黄色?
[评析:教师设计的摆棋子的活动,把巩固练习巧妙地融入游戏之中。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愉快地学习,不仅再次体验了周期现象的规律,实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还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一些事物按一定的规律反复出现的现象,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现象,比如一年四季,就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交替更换的。你能举些例子说说这样的现象吗?
篇2
1.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学会应用这种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圆周问题的规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1.设疑引入。
师:我们先做一个猜谜游戏。
(师板书)
师:猜测老师在三角形后会写什么图形。
学生猜测,答案不唯一。
(师又板书)
部分学生有意识猜测后面是三角形。
师:这样一组一组的往下写(边写边板书),谁能说说这两种图形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生:一样多。
生:因为每组里面正好是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生:正好一个三角形对着一个正方形。
师:我们可以说三角形和正方形是一一对应着的。(板书“一一对应”)
(师在省略号后继续添一个)
由生说这时的个数关系。
生:三角形多一个。
生:因为前面的三角形和正方形都是一一对应着的,但最后一个三角形没有正方形和它对应了。
2.揭示课题。
师:它们都是一个物体隔着另一个物体依次排列的,像这样的排列现象我们称为一一间隔排列。(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二、探究规律
1.研究场景图中的三种排列。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从图中找一找,能发现和黑板上一样的间隔排列吗?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这三组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同桌互相研究。
指出:夹子、白兔、树桩都可以看成两端的物体(板书:两端的物体),手帕、蘑菇、篱笆都可以看成中间的另一种物体(板书:中间的另一种物体)。排在两端的物体相同。(板书“两端相同”)
师:这属于两端物体相同的间隔排列。
讨论:两端物体相同的间隔排列有什么规律?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2.学生自选一组把实物图抽象成图形,并在黑板上板书。
3.进一步形成规律。
4.选中其中的任一组图形,并擦掉中间的物体。
三、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师:是不是这样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动手验证一下。
课件出示要求:任意拿几根小棒和圆片,在桌上沿直线方向间隔排列成一排,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片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学生动手操作,集体交流。
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其实这里的小棒就可以代表一切两端的物体,圆片就可以代表一切中间的物体。像这样排列,它们都有这样的规律: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
四、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1.列举规律。
师:其实,在我们的教室中,有些事物之间的排列也具有这样的规律。你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吗?(学生先观察,再回答)
2.欣赏教师找到的规律。
3.应用规律。
五、总结评价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一些间隔排列的规律,大家有什么收获?
今后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或者更复杂的情况时,要学会寻求方法来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略)
篇3
关键词:小学教学; 规律; 题型种类; 归纳;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1小学数学应关注“寻找规律”
1.1“规律”是大自然的必然存在
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其所需的技术支持越来越高,越来越严谨,数学作为其他科学的技术支持越发重要,通过数学所开发和培养出的能力更为重要。其能力主要表现在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逻辑思考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等,而通过小学教学中的找规律可以从基础培养开发以上能力,找规律是意识的开始,任何新事物的出现,任何科学方法创新,任何真理定义的论证,都是有规律的发展而得到的。
1.2 “找规律”在小学数学中重要性
小学教育是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时期,是各种能力培养和开发的黄金阶段。而数学是小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合理适用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展示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找规律"环节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思维意识和逻辑思维意识。但教师在教授"找规律"这一环节时,不能只重视知识的填充和建设基本思维框架,应将重点放到应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上,充分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此类题型的方法和技巧。
2.小学教学找规律的题型种类主要体现的方面。
2.1数字题型规律的体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由简单的直观图形所表现出来。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类:第一,将数字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将数字排列,这一类称为 “序列类”。第二,将数字进行一定标准下分类,这类数字通常是按一定规律分组出现,称之为 “分组类”题目。第三,将一系列数字罗列出来,通过一些相关的数字进行组合,并且,下一数字的出现由前几个数字通过运算出现;第四,是根据某种相对固定的标准,进行一系列数字的错序排列,数字按一定的个数排列出现;第五,将未知和已知数字放在一起,通过已知数字来寻找未知的数字,寻求未知数字的这种方式类似于古代数学“杨辉三角”这一做法。
2.2以图形与生活物品进行规律的学习
以图形进行规律的查找,通常通过以下几类方式。第一,按图形出现的种类和顺序依次排列,第二;按图形的个数依次出现。以生活化题型进行规律的寻找,则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种。生活化题型一,钟表指针所指钟点,生活化题型二;节日庆祝摆放有顺序花篮或插放彩旗,生活化题型三;学生按性别排队,生活化题型四;大型会议桌种类摆放,生活化题型五;超市物品放置。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大多会将以上题型种类可以与小学数学任意知识点结合。
3.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存在的误区
3.1教学套路陈旧影响学生对新规律发现
教师教学方式的老化,对新事物新题型的否定。教师往往按部就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不去创造问题,这就影响学生接受新事物的机会,阻碍学生思维的超前发展破坏了学生归纳、类比等合情推理的能力。学生家长自认为找规律简单,没有重要性,不鼓励学生学习研究,得过且过。学生没有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主动回避。
3.2教学缺乏发散思维的拓展
有些找规律题型的答案往往是唯一的,发散性的题目不多,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所以教材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训练题,通过对呈现信息的选择与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师盲目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实质的教学方案,教学偏离生活化。
4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规律”探寻的教学思考
4.1小学数学找规律的应用技巧
“找规律”这个课题,究竟该怎样上,我认为教学“找规律”这部分内容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立足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先让学生弄清规律的概念,自主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去发现规律,掌握寻求规律的方法,突出“找”字,让学生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使其所学的知识得到延伸和升华,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不同的规律。学习与教授小学数学中的找规律,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基础,可以满足学生数学的推理,计算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探寻思维训练的方法与途径。依托具体内容逐步帮助学生掌握自主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各项思维的发展,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获得数学思维的快乐与力量,增加学生创造成功的数学学习体验,感受学生创造成功的快乐,享受学习的乐趣。为以后的学习创设一个更高的要求,并奠定基础。为日益发展的各类科学助跑。
4.2小学数学找规律带给教师的深刻思考。
数学是学生家长和老师关心的学科,也是造成学生整体成绩差距过大的重要因素。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出现一系列较为突出的问题,制约了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要求教师与学生一体化,教师营造数学思考氛围,学生积极配合在此氛围里思考。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创见性提问、学生在此寻找规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孔子在《论语》中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实极好地区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习――“学而思”与“思而学”是对立并统一的,思不离学,学不离思。数学是有一定方法的学科,但因人而议,不同的学生需要不一样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在以贯彻教育教学大纲为基础,针对学生年龄、性格、地域差别等因素制定相符合的数学教育方案。
参考文献:
[1]魏雪峰,崔光佐,段元美. 问题解决认知模拟及其教学启示――以小学数学“众数”教学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2012,11:135-139.
[2]宋乃庆,宋运明,李欣莲. 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编写特色探析――以西师版为例[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80-85+183.
篇4
如,在“整式的加减”一节中的引入是一个数字游戏:请按照下面的步骤做一做:(1)任意写一个两位数;(2)交换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又得到一个数;(3)求这两个数的和。再写几个两位数重复上面的过程,这些和有什么规律?这个规律对任意一个两位数都成立吗?
学生们开始思考,大部分学生先举一些具体的数,然后按步骤操作,很快发现这些和都能被11整除。也有个别学生发现规律后不再举具体的数,而是尝试用字母来表示。如果将a,b分别表示原来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最后运算结果都可写成11a+11b的形式。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使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体会整式加减运算的必要性。
突然,张同学举手发言:“老师,我觉得11a+11b最好写成11(a+b)的形式。我用具体的两位数做时,发现最后结果都能被11整除。若用字母来表示一般情况就应该突出这个特点,所以最好把11提出去。”我立即给予肯定,并表扬其思维的深刻性和优越性。教学相长,我也从中受到启发,不如让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些数字游戏,让其他同学找找规律,寓教于乐,说不定能达到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李同学首先提问:“(1)任写一个四位数;(2)交换这个四位数的千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又得到一个数;(3)求这两个数的差。再写几个四位数重复上面的过程,这些差有什么规律?这个规律对任意一个四位数都成立吗?”
问题抛出后,学生反应积极,有的在写具体的数,有的直接用字母表示,然后交流研究结果。有的学生说:“用具体数找规律好,因为快捷、方便。”有的学生说:“直接用字母表示好,因为规律一目了然,这还可以防止用具体数字算错而影响正确结论的得出。”还有的学生说:“具体数是列举不完的,谁能保证再举他的数就一定依然符合“所谓的规律”。所以举具体数可以帮助我们对规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找到的规律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要借助字母对一般情况进行验证。”
每位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已不仅仅是在交流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且是在互相比较方法的优缺点,陈述自己的方法也点评其他同学的不足。整个教室顿时热闹了起来,虽然大家各抒己见,却也井然有序。
就在大家纠结于是用具体数发现规律好还是用字母表示规律好的时候,陈同学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问题:“李同学的问题能不能推广到n位数?也就是:(1)任写一个n位数;(2)交换这个n位数的首位数字和末位数字,又得到一个数;(3)求这两个数的差。再写几个n位数重复上面的过程,这些差有什么规律?这个规律对任意一个n位数都成立吗?”
陈同学提出的问题有一定深度和难度,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学生都开始拿着纸和笔写写、算算。我不作声,在教室一边巡视一边看着学生各种各样的解题思路,耐心地等待他们的反应。我发现,有的学生毫无头绪地写了几个具体数,笔就放下来了,然后一筹莫展;有的学生从五位数写到十位数,看着越来越复杂的数,有点雾里看花的感觉,也皱着眉头停下了笔;有的学生举了一些具体数,感觉不能再这样列举下去,开始尝试用字母表示。但是为了能比较好地发现本题规律,如何恰当地表示这个问题中的n位数是摆在同学们面前的一大障碍。
终于,戚同学激动地举起了手,我问:“你是举具体数呢,还是用字母表示?”他自信地说:“我用字母表示。”“好,请把解题思路写到黑板上。”大家都屏住了呼吸,看着戚同学的书写,他一边写一边讲解:设a,b分别表示原来n位数的首位数字和末位数字,用c表示除a,b外的中间数,则这个n位数交换前后可分别表示为:10n-1a+10c+b;10n-1b+10c+a.这两个数相减:(10n-1a+10c+b)-(10n-1b+10c+a)=(10n-1-1)a-(10n-1-1)b=(10n-1-1)(a-b).所以这两个数的差能被10n-1-1整除。
戚同学讲解完毕,全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不仅代表着全班同学对戚同学精彩讲解的钦佩之情,更代表着大家对之前的争论终于有了结果。
这时,我乘胜追击:“有没有用具体数计算,概括出同样规律的?”以前用具体数找规律的都在摇头。徐同学举手说:“数字小一点,用具体数找规律比较方便。可是随着数据越来越大,情况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从具体数中找规律就显得很困难。由此可见用具体数找规律是有局限性的,而用字母能表示一般情况,在复杂问题中它的优越性相当突出。”
杨同学补充说:“我觉得数学文明从具体数发展到用字母表示,是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只有字母能表示最一般的情况,它便于发现和总结更一般的规律,而且更有推广的价值。”
……
篇5
课堂上的“预设”与“生成”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之一。以人为本的教学观,重视生成性的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就迫使教学活动既要“预设”又要“生成”。预设就是“防患于未然”,是教学的前期准备,教师要在课前把教材读透,对教学重点环节进行必要的提前预设,备好学生,备好教材。生成则是体现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是教师在遇到问题后灵活机动地调整教学的结果,虽是“亡羊补牢”但却是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升华。如何让“预设”和“生成”和睦相处呢?俗话说:“凡事预则立。”只有精心的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
—、精心预设,防患于未然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课前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对于课堂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在学习新课之前已经有了哪些知识的铺垫?学生会对哪些知识点特别感兴趣?哪些知识点需要降低难度后循序渐进?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教师要怎样灵活应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心中有数。
如教学“探索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一课前,为了更好地研究好学生的学习基础,我在班上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找规律的方法,如间隔规律、搭配规律、周期现象中的规律等,也经历了“找”规律的过程,加上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电影票并不陌生,对游乐园的一些游乐项目比较熟悉,因此我在进行教学预设时着重从数学活动入手,引导学生在操作和想象中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其中的规律。如从10张连号的电影票中找两张相连的票入手让学生自主研究,我预设了多种方法,如画一画、连一连、圈一圈或者写一写,让学生思考一共有多少种取法,最后点明共性。在拓展练习时我精心设计了“五一”长假上海两日游、西安四日游的日程安排,电影院座位安排,游乐园大摆锤的坐法,等等练习找规律的方法。在实际教学时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想出了很多方法,我课前的精心预设“防患于未然”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能够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操作,从而有的放矢地找准新的切入口,突破了找规律教学中的难点。
二、巧妙渗透,润物细无声
如果说教学预设只是教学的准备阶段,那么教学中的巧妙渗透则是动态生成中的智慧,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本上的资源。因此在研究每一课时要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领悟在教学过程中都有可能蕴含着哪些知识、方法和思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渗透,把教材中隐含的隐性知识充分挖掘出来,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就能经历过程,感悟本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时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环节与设计。
比如我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时设计了让学生“猜笔袋中的笔有多少”的环节:①教师出示一个红笔袋,分别放入一支、两支铅笔。学生用具体的数表示。②将红笔袋放到桌子下面,装入几支铅笔,出示红笔袋并提问:“孩子们,现在你还能用一个数表示出红笔袋中铅笔的支数吗?”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经历了由具体的数到用字母表示数,再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这一逐步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让学生在对比与交流中,初步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在后面的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课堂生成巧妙地调整教学环节,把“练一练”的题目改编为让学生“写式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介绍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规则时,我对教材中内容较多、学生不易理解的文字介绍进行了整理,编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学生自然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在最后的教学环节中为了更好地总结这一课我让学生思考:对于字母表示数你已经了解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从而巧妙渗透数学史,给较机械的预设增添一份灵性与智慧。
三、善待意外,亡羊后补牢
一节好的真实的数学课总会有些不顺利的时候,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成”现象,作为教师要善待意外,亡羊后补牢,课堂上才能依旧演绎精彩。
如在教学“认识小数”一课时,在感受了一位小数的意义后,我进行迁移拓展:出示一根米尺,提问:“这是什么?数数看,将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用这把尺帮我量量两根彩带的长度。第一根0.9米,第二根超过1米不足2米,怎么办?如果彩带再长些怎么办?再长些呢?(把尺延长为2米尺,3米尺,等等)”学生手里拿着尺,一时想不出怎样用这把米尺去量更长的彩带长度。一分钟、两分钟过去了,学生还是想不出来,教学在这里“卡壳”了。这时,教师在把握了学生思维“卡壳”的原因后及时引导:你们现在想不想用更简洁的方法来测量呢?从而很自然地引入“数轴的介绍”。
篇6
网络研讨独辟蹊径
上课教师提前把观摩课的教学设计发到黑龙江小学教育论坛,经过与网友近一个月的网络平台的互动研讨,选手的教学设计几易其稿,课例研磨烂熟于胸,参赛选手黄萍与福建的“辉煌”、哈尔滨的隋辛、远在香港支教的虞中华等网友不断通过跟帖、回帖等方式进行交流,网上网下的互动磨课、研课、评课,提升了研究品质。在研讨的过程中,大家深有感触:城乡间、校际间的教师专业水平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基于网络的教学研讨,正在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聚焦课程标准的新思考
会议上,由省、市教研员和校长、名师代表组成课标研读、解析团队, 以对话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围绕新修订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深度解析与行动策略》主题论坛,重点关注课标中关于基本理念、“四基”、“四能”以及核心概念等方面的新变化。在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度解析的同时,更加注重这些新理念、新变化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的行动策略。实践表明,这种关注核心内容、突出行动策略的课标解读形式更能够引起广大教师的共鸣:与会教师现场感受着名师名家的教育实践智慧,在内心深处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体会,构筑起与名师名家教育实践本质心犀相通的桥梁,填补着自身在教学意识和行为乃至理论方面的缺失,真正走向积极互动,实现了共同成长!
课例展示各放异彩
本次会议来自全省17个市(地)、直管县的18名教师参与了现场做课及答辩展示。18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经过近一个多月的网络互动研讨和不断的课堂教学实践检验而日趋完善。正是课前的精心准备,成就了会议上课堂教学展示的精彩。这种精彩带来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与会者观摩到18节精彩的课堂教学,还在于大家在网络上共同经历了这些精彩课堂的磨砺过程,实现了课例研磨中教者与听者的共同成长。课后的答辩和短信平台互动交流,把教研员的问题引领、观课者的评课议课同上课教师的回顾反思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了与会人员的多向互动交流,彰显了本次会议重过程、重研究、重反思的核心价值。
1.同课异构,各具特色
共有3个教学内容进行了同课异构的尝试:小数加减法,找规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从不同教师的相同处理,可以看出大家教学内容处理的共识,比如:认识小数,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通过购物经验直接引入小数,借助人民币这一恰切的数学模型。数学教学从学生的现实认知经验出发,促进了认知经验的同化,有意识地渗透模型思想,逐步使数学思考得到提升,为建立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说到异构,“三角形内角和”小组交流后汇报成果的呈现方式上,有的选择填写实验报告单、有的选择填写自制报告单。真可谓不同的设计与构思,相同的智慧与精彩。
2.课标思想,渗透扎实
教学中,老师们非常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以及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注重数学文化的熏陶。密山市魏臣老师把研究每边35棵树的封闭图形植树问题化繁为简,转化为观察每边5棵树的封闭图形植树问题;哈尔滨市王大立老师“连乘问题”的教学,把操场上间操排队的生活情景,去情境后用有序排列的一行行小圆点呈现,突出了符号化的思想,并让学生主动发现情景图中有价值的数学信息(3个方阵,每个方阵有5行,每行4人),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建立数学模型,逐步使数学建模扎根于学生的心中。海林林业局孙延声老师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用一串串“田字格”和“日字格”和分数建立了联系,用形象直观的图形语言来表征概念,使学生很好地实现从认识异分母分数到同分母分数的转化,教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着眼于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实现从未知到已知、从陌生到熟悉的转变。 “三角形内角和” 的两节教学,教师都引入了数学家帕斯卡,12岁的帕斯卡发现任何一个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这一故事开拓了学生的学习视野,给学生以数学文化上的熏陶。
3.语言诙谐,颇具匠心
“孩子们,想知道我的名字吗?我是丁香花的弟弟——丁相君。”来自黑河嫩江三小的丁老师一席话说得大家都乐了。“同学们,我给大家变一个魔术”、“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教师丰富幽默的语言,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兴趣渐浓,学生对老师的关注就越强烈,而这种关注度恰恰是满足课堂需要的驱动力量,这样就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认知。
4.研读教材,深刻挖掘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对编者意图的准确把握是本次活动的另一大亮点。研读教材目的就是要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大到教材的整体编排意图的探索,小到每个习题每个图片的研读。例如在讲解植树问题时,密山市的魏臣老师利用班级最外侧的同学组成的封闭图形,看似不经意的情境预设,都是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教材重组对教学情境进行有效甄选和改进,从而更易于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绥化市的王鸿飞老师的找规律:找了班级3名女生和6名男生走上讲台,摆出不同的排列规律,让学生主动去 “找”,发现其中的规律,在演示的情境中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活动中。
篇7
一、让学生参与知识产生、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决不能把现成的数学结论教给学生,而是要善于引导学、寻找规律、获得结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已经注意到突出定理结论发现过程的重要性,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利用剪拼的方法,归纳得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结论。我建议在教学中,不仅仅限于此,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教学活动过程。如图1,a∥b,它们被c所截得的同旁内角和∠1+∠2=?若a与b相交,如图2,∠1+∠2仍然等于180°吗?发生了什么变化?减少了多少?∠3跑到哪里去了?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这样的教学设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充分暴露了“三角形内角和”与“平行线性质定理”的关系,二是把数形结合摆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使其在直观中体会抽象。从而使其自主寻找规律、获得结论。
二、设计有助于促进思维的情境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
数学课程的内容抽象性比较强,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化抽象为直观,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有东西可想,又要让学生想得出,具体地说就是教师设计的问题让大部分学生在两三分钟内就可以解决,或者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与合作一下子就可以解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例如:在圆周角定理的教学中,教材是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程序,突出了定理的证明方法。但学生的思维仍然比较被动,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寻求知识产生的起因,探索与其它事物的联系,在探索过程中形成概念。
首先我给学生提供如下的情境问题。如图3,∠AOB为O的圆心角,∠AOB如何度量?(∠AOB的度数=弧AB的度数)然后提出问题的拓展化思考。
若∠AOB的顶点不在圆心,而是圆内任意一点P,∠APB如何度量?如图4引导学生比较图3中的∠AOB与图4中的∠APB,特别在∠AOB的两边都通过圆心,那么,O在AP边上,则∠APB如何度量?如图5,最后引导学生深化思考。当P在AO上运动时,∠APB仍然不是定值,能否考虑更特殊的情况,比如P在圆周上(直径的端点)时,不难得到∠APB= ∠AOB,如图6。若圆心O不在角的任何一边,又有什么结论呢?如图7和图8。你能否化归为已经解决的图6的问题?这样我们发现了圆周角的度量方法,给出圆周角定理。如上教学设计,揭示了圆心角、圆周角的内在联系,既突出了知识结构,又强调了化归的基本思想方法,通过这样一步步的情境深入,学生在充满挑战中不断得到思考的满足,体会到学习主人的快乐。
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8
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幼儿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幼儿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孩子们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在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准备很多的操作材料供幼儿使用,体现数学的趣味性。幼儿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教师准备适宜幼儿的操作材料能使抽象的数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
【案例描述】
某教师执教《找规律》一课时,创设了如下情景展开教学: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呀?
幼:毛毛虫。
师:毛毛虫肚子饿了,它出去找东西吃了,它先找到了什么?
幼:香蕉。
师:毛毛虫一口吃进了香蕉,又找到了什么?
幼:苹果。
师:它又找到了草莓,它还要不要吃了呀?
幼:要。
师:毛毛虫又吃了大白菜、葡萄……
师:到了夜里,毛毛虫突然肚子痛了,妈妈问它白天吃了什么?(毛毛虫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妈妈)
师:妈妈教育它吃东西要有规律,这样肚子就不会痛了。妈妈是这样吃东西的——香蕉、苹果、香蕉、苹果、香蕉、苹果、香蕉、苹果……
二、创设情景,探索规律
师:第2天,毛毛虫又出去找东西吃了——苹果、葡萄、苹果、葡萄、苹果、葡萄……
师:第3天,毛毛虫又出去找东西吃了——草莓、葡萄、苹果、草莓、葡萄、苹果、草莓、葡萄、苹果……
师:第4天,毛毛虫又出去找东西吃了——草莓、茄子、西红柿、草莓、茄子、西红柿、草莓、茄子、西红柿……
三、动手操作,体验规律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将桌上的毛毛虫要有规律地贴上图片。(幼儿动手操作:将各类水果蔬菜粘贴在一条长毛毛虫身上)
四、反馈
教师将幼儿粘贴好的毛毛虫依次展示于黑板上,并简单点评。(尾声:毛毛虫长大了,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和小朋友们说“再见”呢!)
【案例反思与分析】
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使用同一材料开展教学,贯穿始终。故事引入,找出规律,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学习中。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征,体现了教学的适宜性,使孩子们初步感知了“浅显的规律”,能在轻松的师生互动中学习数学。
但是,听了这一课之后,我的心里始终有一些解不开的“心结”,现提出以下几点,与大家共商讨:
1.疑问之一:毛毛虫真的吃坏了吗?
我们在创设情景时,既要考虑到文本的科学性、又要照顾到幼儿的主体性,同时能尊重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不能为“创设而创设”。本课案例中,教师的教学立足点在“毛毛虫只要有规律地吃东西,就不会吃坏了”这样一个论点,不得不让人深思。难道这样有规律地吃东西,就不会肚子痛了吗?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原有的知识经验,注重文本的科学性,不能出现如此啼笑皆非的情景。
2.疑问之二:如何把“毛毛虫吃东西”这一主题情景的创设与找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呢?
教师原有的目的是“如何让同一材料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最佳效应”,这是一个很好的课题。但是,找规律,重点在于“找”。在教学过程中,应在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原有的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师创设的情景并不断地挖掘教材,不光让孩子们找到规律的本质所在,更要让孩子们学会如何找,用什么方法找,在找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思维的训练和提升。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不是简单地体现在知道了什么规律,而是体现在面对新的现象或问题时,能主动应用相关的策略,有效地发现给定现象中隐藏的规律或者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想不妨可以这样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三位小客人,它是谁呀?
幼:红毛毛虫、黄毛毛虫、蓝毛毛虫。
师:毛毛虫们肚子饿了,它们出去找东西吃了,来到了水果超市,那里有规律地摆放着许多好吃的水果!(卡片后面躲着相应的水果)
教师出示:图例A:苹果、香蕉、苹果、()苹果
图例B:苹果、香蕉、草莓、苹果、香蕉、()苹果、()草莓
图例C:苹果、香蕉、草莓、()
香蕉、草莓、()()()
二、交流互动,探索规律
师:这个水果店有个规矩:必须要猜对卡片后面是什么水果,才可以吃!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助他们吃到水果吗?
请幼儿观察后互相讨论。
师:谁先来帮助红毛毛虫(图例A)找水果?(幼儿说,教师出示纸板后面的水果)
师:哇,你真棒!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的?
幼儿说完后,教师把红毛毛虫的头饰奖励给孩子,并为他带上。
师:谁能再来帮黄毛毛虫(图例B)找水果呢?(幼儿说,教师出示纸板后面的水果)
师:哇,你真棒!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的?
幼儿说完后,教师把黄毛毛虫的头饰奖励给孩子,并为他带上。
教师小结:第一排水果是两个两个重复摆的,第二排水果是三个三个重复摆的。下面看哪个小朋友能帮助蓝毛毛虫(图例C)在第三排中找到水果?(幼儿先动手操作,再反馈交流)
三、动手操作,体验规律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帮毛毛虫们都吃到了水果,吃饱了之后,我们和毛毛虫一起来运动运动!下面请小朋友们将桌上的毛毛虫要有规律地贴上水果图片。(幼儿动手操作:将各类水果蔬菜粘贴在一条长毛毛虫身上)
四、画龙点睛,情境升华
教师将幼儿粘贴好的毛毛虫依次展示于黑板上,并简单点评。(尾声:毛毛虫长大了,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和小朋友们说“再见”呢!)
篇9
《找规律》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探索规律”作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函数思想的主要体现之一,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数与代数”领域的正式教学内容,一年级的《找规律》是学生初步“找规律”的起始课,要求学生“探索简单情境下的变化规律”,实际上就是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会寻找简单图形、颜色等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模式化”思想,发现“规律”就是发现一个“模式”,并能运用多种方法表达“模式”的特点,为后面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课堂写真】
(一)课前谈话
师:很高兴能和你们在一起学习,渡过一个难忘的时刻,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的奖品,有美丽的花朵、可爱的小动物,你们都想要吗?
生:想!
师:哎呀,老师的奖品可不是随便给的,必须认真听讲,不讲小话,积极举手发言,才能得奖品。另外,我还把你们分成四个小组来争夺红旗,看哪个小组得的红旗最多,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好,上课!
(二)引入新课
拍手游戏
师:在上课之前,咱们来做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跟我做”,请仔细看。
[左边拍一下,右边拍一下,中间拍三下(反复二次)]
师:谁会跟老师一起做?
(学生跟着一起做)
师:现在老师不做了,你也能跟着做吗?
(学生接着做)
师:咦,都会做了,谁来告诉我,你怎么一下子就记住了老师所教的动作呢?
生1:先拍一下,再拍一下,然后拍三下。
生2:这边一下,那边一下,再拍三下。
师:噢,老师是“左一下,右一下,中间再三下”这样一直重复下去的,咱们再一起做一做。
(再引导学生做三遍)
师:我们把像这样一直重复出现的现象,叫作规律。刚才老师教给同学们的这个动作也是有规律的,所以你们很快就学会了,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三)探究规律
1. 发现规律。观察情境图,例1(课件出示主页图)
师:我这里有一个小朋友们开联欢会的场景。小朋友们手拉手在做游戏,玩得真开心,小朋友们用花呀、灯笼呀、小旗呀,把联欢会布置得真漂亮!现在就请同学们认真找一找,图中也有规律吗?也就是一直重复出现的现象吗?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讨论,找出不同的规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主页图的分解图)
(1)小旗
师:噢,刚刚他发现了“小旗”是有规律的,咱们来看看小旗到底有什么规律呢?
(出示小旗图)
生1:红色、黄色、红色、黄色、红色、黄色这样出现。
生2:红色、黄色重复在出现。
师:一面红色一面黄色这样的规律一直重复下去的,由此我们可以推出最后一面旗子是什么颜色?
(课件上红色、黄色逐个闪动)
生:黄色。
师:都同意吗?
生:同意!
师:哎呀,真的是黄色。给你所在的小组加上一面红旗,继续观察,除了彩旗有规律外,还有什么有规律?
(2)灯笼
师:说说灯笼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生:一盏红灯笼,二盏蓝灯笼,一盏红灯笼,二盏蓝灯笼,一直排下去。
师:真不错,谁能比他说得更好?
生:一盏红灯笼,和二盏蓝灯笼一直重复出现。
师:“重复出现”这个词用得真好,表扬你,这样重复排列的事物就是有规律的。
(3)小朋友
师:最后一个小朋友是男生还是女生呢?
生(齐):男生。
师:谁能讲讲小朋友的排列规律?
生:一个男生一个女生这样重复出现。
(4)小花
师:谁来把最后两朵花的颜色找出来?
生:紫色、红色。
师:说说花朵的规律。
生:红色和紫色这样在重复排列。
(这个环节,可采取一说、二猜、三选择、四动手的方式来做,既避免机械的重复,又要达到学生反复说规律的目的)
2. 体验规律。教师指导用 摆规律
师:我来看看,哪个小组坐得最端正。(加红旗)看看,这是什么?(依次出示)
生(齐):正方体、圆柱体、三角形、圆形
师:刚刚图中的小朋友把花朵、彩旗、灯笼有规律的摆放,把联欢会布置的非常漂亮。那你们想不想把它们也摆得有规律呢?老师先来摆一摆,你们认真的看。
在讲桌上依次摆出
师:谁能继续摆下去?
(点一名学生上讲台摆)
师:你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摆?
生1:圆柱体的前面总是正方体,正方体的后面总是圆柱体。
生2:正方体和圆柱体总是在重复排列。
师:噢,它们是按一个正方体一个圆柱体这样的规律一直摆下去的。你说得太好了,奖一个奖品给你。
师:除了是正方体、圆柱体的规律外,你们还发现别的规律了吗?
生:颜色,红色和黄色一直在重复排列。
师:看来,不仅图形的排列有规律,颜色的排列也有规律,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摆一摆。
3. 创造规律
(学生操作2~3分钟,再点四位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
师:每一个小朋友都摆得很认真,有四个小朋友摆得特别漂亮,于是我把他们请到黑板上摆,现在就请他们分别说一说自己摆的图形有什么规律吧!
(学生依次说自己摆的规律)
师:掌声对以上同学表示鼓励,你们真是小小创作家。请小朋友快速把 收进抽屉里,给收得快的小组加红旗。
(2)涂一涂:完成练习涂色
师:小朋友们,老师现在遇到了一个问题,你们想帮帮我吗?
生:想!
(出示练习卡片P85做一做)
师:这上面有什么?有很多漂亮的花,可是我想把它们涂上漂亮的有规律的颜色,你会吗?
师:好,赶快动笔试一试吧!
(学生操作3~5分后汇报成果,展示优秀作品)
师:今天看大家学得这么努力,我要做个游戏来奖励你们,但有个要求,把桌上的东西都收到抽屉里。(加红旗)
(3)试一试,设计有规律的声音或动作
师:还记得上课前老师教给大家做的动作吗?
师:这个动作发出声音了吗?“啪、啪、啪啪啪”
(再次做二遍)
师:原来老师教的那个游戏不仅动作有规律,声音也有规律,你们也能创造一个新的动作或声音的规律吗?
就是用动作或声音来创造一个新的规律吗?
同桌的两个同学相互商量一下,再上台表演
(学生预演两分钟)
师:谁能上台表演,我们掌声欢迎。
(四)全课总结
师:刚刚我们一起找到了很多规律,看来除了物体、颜色、小朋友可以按规律排列外,声音动作也可以有规律,那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什么事物也是有规律呢?谁能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师:春夏秋冬,衣服上的花纹,公路上两旁栽的树,马路上的斑马线等等,规律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生活中是有很多事物都是按规律排列的,正因为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丰富多彩。
(五)看红旗榜
师:看红旗榜,第几小组得红旗最多呢?
我们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其他组的同学也别气馁,下次上课我们再努力。
【课后反思】
整节课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个个都是学习小能手。从学生手舞足蹈、意犹未尽的神采中,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这节课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
1. 激发兴趣,让学生表现自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本节课开始,就用“拍手游戏”情境导入,充分调动小朋友的学习欲望,人人参与游戏,然后引出课题。
2. 体验生活,让学生展现自我。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对做过的事情印象最深,学习也一样。在本节课中,创设小朋友开联欢会的场景,五颜六色,形象直观,通过不断观察,反复说,强化训练孩子用较清楚、完整的语言来表述自己发现的规律,最后出示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图片,都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真正体验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3. 安排学习,让学生完善自我。在“体验规律”这一环节设计了“摆一摆、涂一涂、画一画”的教学情境。其中“摆一摆”创设了开放的教学情境,提供学具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自由设计规律,培养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同时,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欣赏,从而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
4. 感受成功,让学生发展自我。成功的体验对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小组合作的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开放学生思维,学生设计出了与众不同、有创意的规律,在展示小组成果的环节,通过欣赏他人或展示自己作品,比较辩明规律,进一步明了怎样摆才是有规律的排列了,谁换的规律更有创意,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5. 尊重个性,让学生超越自我。动人的旋律需要不同的音符去谱写,多彩的社会需要有丰富的个性来构建,在教学设计中的最后环节,让大家创造性的设计有规律的声音和动作,同学们兴趣盎然,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活动,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超越自我发展个性的机会。
当然,本节课仍存在一些有待共同研究的问题。
篇10
一、多媒体网络教学的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教育信息化环境逐步完善与丰富,以多媒体教材、多媒体信息资源管理、多媒体信息资源应用为主要功能的教学多媒体信息资源系统的建成,为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物质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形成正在逐步引向深入。随着多媒体硬件与软件技术的发展,从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发展到多媒体网络教学,出现了质的飞跃。因此,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一种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的理论作指导,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依靠教育信息资源、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获得有效(或优化)的教学效果的现代化的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必须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要注重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模式的综合运用,不能偏废。只有注意把“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相结合,才能取得最大效益。其中教与学的理论指导是统帅,教育技术、教育信息资源、系统方法是基础,教学设计是关键,最优化教学效果是目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应用中更注重教学设计。多媒体网络教学(课堂教学1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的教学设计没有本质的区别,必须把教学目的的实现放在首位,根据教学目的设计教学内容,再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育技术和教学条件设计教学模式。由于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等要素的相互联系及组织结构,所以,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内容应包括教师主导活动设计、学生参与活动设计、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的设计、教学媒体运用方法的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另外,随着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产品的性能不断提高,价格的不断下降,我认为多媒体网络教学将会更好地应用于学校教学、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各种培训。
二、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不同的学习类型有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可概括为示范型、逻辑归纳型、逻辑演绎型、探究发现型、练习型和控制型等类型。
1、示范型模式适用技能的学习。媒体作用是提供给学生示范模仿的标准行为模式,如语言、动作、书写、操作等规范行为;教师指出标准规范行为的要点、程序、组织学生模仿,纠正错误;学生掌握要领,模仿练习。例如在学习音标时,可从网上下音标发音软件或用光盘让学生观察发音部位并跟读模仿发音,教师纠正错误的发音。
2、逻辑归纳型模式适用事实概念的学习。媒体作用是提供若干有关科学的现象、形态、结构、文献、史料等客观事实,或提供有关情景,以便建立共同经验,形成表象;教师借助事实、情景进行概括归纳,显示事物的特征,建立概念:学生观察事实、现象,认识事物特征,识记事实,理解概念。
3、逻辑演绎型模式适用原理的学习。媒体作用是提供某一典型的事物运行、成长、发展的完整过程;教师借助典型事例,揭示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并以此通过演绎推理或类比的方法,使学生知识迁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原因,探究规律,理解原理,推广应用。
4、探究发现型模式适用概念、原理和问题解决的学习。媒体作用是提供某一事物的典型现象或过程并利用文字或语言设置疑点或问题,供思考、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设疑,引导思考,激发争辩,总结概括;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参与争辩,探究原因,分析特征,寻找规律。
5、练习型模式适用事实、概念、原理的学习。媒体作用是提供某种可观察的事物、现象或过程资料;教师组织学生细心观察,向学生提出要求,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动作来描述被观察对象,以加深对概念或原理的理解;学生认真观察,抓住特征,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动作描述被观察对象。
- 上一篇:珍惜资源作文
- 下一篇:致那些年我们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