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专题归纳范文

时间:2023-08-18 17:50: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历史专题归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历史专题归纳

篇1

摘 要:由于初高中历史教材及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心理的差异,使得初高中历史教学存在诸多脱节问题,给高一历史教学造成不便。本文就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工作的研究做了初步阐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利于高一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历史课程;初高中学生;历史教学衔接

一、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

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简单,《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内容较初中课标内容丰富

初中历史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部分内容,在每部分内容中基本按年代顺序分专题内容展开,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高中历史课程注意与初中历史课程的衔接,既避免简单、机械地重复,又避免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脱节。充分考虑到学生在高中阶段历史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引领学生在比初中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历史。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4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不足之处在于,以“模块――专题”、中外史混编为体系结构的新课标,打破了历史学科的整体性,破坏了历史概念内在逻辑关系,容易造成时间和因果关系上的混乱,新旧知识联系不紧密,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并且和以通史状态出现的高考有差距。

2.初、高中历史教学在教学目标上存在差异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强调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如《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中国古代史的要求:“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识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初步了解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较《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注重对历史能力、历史规律等史学方法的考查,并且拓宽了以往政治思想教育目标的内涵,强调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现代文明社会的现代公民。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还提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二、初、高中学生的比较

1.初、高中学生存在着较大的思维差异

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要借助生活中的亲身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思维活动。而高中生的思维则要形成抽象思维,属于理论型的。对他们的要求是能够利用理论做指导,来归纳综合各种材料信息,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程序,利用判断推理等手段扩大其知识领域,并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初二阶段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从初二开始,学生的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到了高二年级这种转变初步完成。高一阶段就成为学生思维转型的关键期。有转型就有阵痛,其具体表现为很多同学上历史课跟不上节奏,学习成绩忽上忽下,大起大落,因而学生就容易苦闷和迷茫,对历史失去信心。

2.初、高中学生学习方式也有较大的不同

初中生依赖性较强,更多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他们普遍养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学习模式。通过对我们县城几所高中10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高一学生中对历史课很感兴趣的有12.7%,比较感兴趣的27.3%,一般态度54.5%,不感兴趣的5.5%。初中历史知识简单,对知识的要求在了解和记忆的层面上的成分比较多,那种“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在初中历史学习中还是很有成效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掌握历史知识类型方面,喜欢死记硬背的占10.9%,灵活运用的占25.6%,开放性的占54.6%,不知道的占8.9%。

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在历史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上,高一学生还不能很好地实现转变,38.1%的学生不喜欢探讨历史问题;42.9%的学生不善于用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学习历史;42.8%的学生没有独立学习历史的习惯;38%的学生不能迅速掌握历史学习材料的核心问题。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转变过程中出现了拐点,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感到深奥难懂。这一切都给我们的历史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

三、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研究方式初探

1.整合、优化课程资源,编写校本教材

为顺利实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必须有一本与现行教材相适应的校本教材。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教材,整合不同模块、不同专题或同一专题的不同课文;不同模块的历史知识;不同版本的教材等资源,通过比较、整合,节省时间,优化课程资源配置,进而形成一套与现行教材相适应的校本教材。

2.认真研究学情,提高自身素质

面对初、高中的历史知识体系断裂现状,高中教学一定要注意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知识体系,弄清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增强通史意识,这既是对初中的“补课”,也是高中专题史学习的必备通史基础。

3.加强交流与合作

作为历史教师,要树立大历史教学观,不仅要重视高中历史教学,同时也要关注初中历史教学。从自身做起,加强与初中历史教师的联系,寻找初高中历史教学在内容选择、方法运用、理念引领上的差异,增长智慧,丰富自己;初、高中历史的衔接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在这方面大家都在努力,我们应寻找机会与之进行交流,认真吸取经验和教训。

4.做好总结

篇2

一、熟练地把握教材

首先要把握教材,让教材成竹于胸。教师要通读初中历史教材,分析教材和和课程标准,对初中段的六本教材的编排意图、教材体例、教材结构、知识体系等熟练把握,胸有成竹。同时,还要了解高中教材,对整个中学历史教学有整体把握。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知识,或由面到线,由线到点,理清知识体系,弄清知识脉络,并逐步细化;或反而行之,由线到点,或由面到线,由面到线,由分析到综合。这样,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全局于心。

其次是充实拓宽教材。初中历史教科书是“压缩的饼干”,对历史事件的介绍较为简略。如果只就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学生会不易理解或理解不透,不易掌握。应在教学时,多数内容要结合具体史实进行必要的有度的充实和具体化,进行内容补充,采用图片、乐曲、视频等辅助材料,尽可能用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更生动形象,学生就能更易理解把握。这对提高学生的读史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很有好处的。

二、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

1.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主导,关键要引好。教师把握好教材是第一步,关键的一步是设计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引导得妙,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让学生自我去阅读教材,分析教材内含,从而学习知识,发展能力,自我教育。学生自我动了,乐在其中了,甚至激动了,“主导”和“主体”才真正体现到位。

2.课堂气氛要“严”、要“活”,严活适度

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做到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死,活而不乱。“严”表现在:课堂纪律要严;教师传授知识应当注重准确性,做到史实准确、观点正确,褒贬分明,不可随随便便,信口开河;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对正确答案要予以肯定,对错误的答案要及时纠正。“活”表现在:教师要有亲切的面容,和蔼的态度;穿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史料、历史小故事,讲述要耐人寻味;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史实的叙述要有层次感,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既有惊涛骇浪的叙述,更有涓涓细流的描绘。

3.培养能力与思想教育、传授知识三者相互渗透

课堂教学时,优化课堂教学,巧设课堂提问,适当扩充延伸,启导学生思维,将学生的思维意向引导到与教师的思维同步。例如:讲述完后,可如下设问:“近代中国,遭受列强几次入侵?《》与《》、《》有哪些异同?你有何感想?”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加深了对知识理解掌握,发展了思维能力,了解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史,激学生心中的波澜,明白中国能到今天实属不易,唤醒爱国热情和鼓舞为建设美好祖国而努力。

4.课堂语言要优美

教师必须追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一是清晰准确,通俗易懂,富在启发性,二是要有鲜明的感彩,严密的逻辑力量,三是有亲切性,畅达精炼、幽默风趣、感染力强。同样的教学因为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差异极大。这种高超的教学艺术则来自教师渊博的知识和对专业课的精深理解和熟练把握,来自教师的禀赋和气质。例如:讲这一节,学生不易理解的意义,有教师简练地用“把东方睡狮吹醒了”,吸引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

三、注重教学的实效性

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引导学生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有层次的符合教材要求的历史知识网络,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

首先,指导学生掌握章节知识结构,提高全面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章节内容一般以事件为中心,结构相对简单,掌握较易。同时,章节内容涉及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现象相对较少,有利于历史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以有效地固本强基。这一步的关键是弄清史实发展的因果关系,探究历史发展的本质原因,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准确理解有关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历史结论,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促进再认、再现能力的提高。

其次,指导学生掌握单元知识结构,提高把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能力。一是作好单元划分,根据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线索;二是通过对单元内容准确、合理、全面的分析归纳,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三是根据单元间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策略

在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历史学习基本能力,根据学生现有的历史学习能力确定初中历史复习策略,让复习真正建立在学生历史学习能力提高的基础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和其他学生形成积极互动,提高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以便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紧扣复习重点

1.紧扣学生已经具备的历史学习能力确定复习策略

初中历史的复习过程,是让学生有效参与师生互动,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复习。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梳理历史知识,掌握不同层次的历史知识的运用方法,学会运用历史知识解答各种历史问题。教师要强化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首先就需要在不同的复习进程中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让每一次复习都能够环环相扣,跟学生现有的历史学习能力有效融合在一起。教师要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精选习题,拔高学生创新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如在复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的时候,教师首先就要确定学生已经掌握的本章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知识树的形式将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展示出来。在知识树的构建中,教师要让学生整合每一部分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在研讨学生已经掌握的历史内容的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

2.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涉及面广,时间紧迫,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并不容易。教师在确定复习策略的时候要将学生历史能力的提升放在首位。初中历史的中考是开卷考试,越是开卷考试的科目学生学习能力的运用就需要的更多,教师要把握学生能力的提升策略,精选习题,抓好学生反馈,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如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突出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创新,让学生不要拘泥于固定的形式进行复习,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参与,让学生首先确定自己已经具备的历史知识,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和教学大纲要求的历史学习能力相比较,确定自己的上升空间。教师要整合不同层次的历史能力的不同,开展中考复习策略研讨,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研讨过程中,思考自身复习策略。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在每一堂课的参与度,让学生在明考点、夯基础、突主干、成系统的复习专题教学模式中进行复习。

二、多媒体辅助历史中考复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1.多媒体辅助历史中考复习的优势

初中历史知识点比较繁杂,如果仅凭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很难让学生系统了解教学内容。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参与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历史教研组要抓好集体备课,搞好集体教研,凸显团队合作,由集体共同研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夯实历史复习重点。如在“世界近代史”的复习过程中,教研组要做好组内教研,加强复习专题研讨,将历史专题复习运用集体教研的形式对学习专题进行高水平、深研究,然后再将研究的结果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同时,教师要研究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能够在历史复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世界近代史中的知识点,并学会运用已经具备的能力解决历史问题。

2.通过多媒体课件更好地让学生展示复习重难点

多媒体课件具备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展示历史复习的重点难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知识体系的研讨中来,让学生讨论在答题时的注意事项,在教学中出现的易混点、易错点、遗漏点,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教师在学生需要拷贝多媒体课件的时候,要积极鼓励学生将多媒体课件拷贝到家中进行自主复习,更好地完成对历史知识体系中重点难点的掌握。

三、重视教材,重视基础,以教材为基础,以时政为依托

1.重视教材,重视基础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复习经验交流,研讨命题经验。教师要重视教材知识体系,重视基础知识的整合,从知识点、考点思考复习重点,让学生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如何利用手中的复习资料做好复习,如何通过自己的综合能力解答历史问题。教师要摒弃学生认为开卷考试不用复习的观点,要让学生懂得历史命题考查范围广、综合性强,要将能力放在首位,通过对教材内容知识点的复习,针对学生的识图、读表、分析理解、归纳总结等能力的提升向学生出示复习重点。

2.以教材为基础,以时政为依托

教师在进行中考复习的时候,要关注中考历史命题的角度,解读各届中考历史命题特点,在重视教材的基础上,不断以时政为依托,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角度去分析时政热点。从命题看复习,可以让学生远离题海,回归教材。教师要帮助学生以教材为本,选好复习指导用书,做好知识移栽。在课堂复习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识记课本的提纲和要领,对教师在课堂上补充的新知识点,要记录在教材的醒目位置,便于考场上能够随时翻看到。在不同的复习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教师共同整理历史线索,在这个基础上背诵基本知识点,然后运用简单的历史材料进行简单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重点引起学生对重大事件、历史概念的注意。当学生在思考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精讲多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运用历史学习能力做各类历史问题的练习。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教师要做好纵横比较,让学生在构建知识网络的基础上,以单元复习为主,采用构建知识树的形式,以点带面,侧重历史细节以及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的思考。

四、合作学习,在共同学习中思考历史复习方法

1.合作学习中提升能力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的过程中,严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复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中考复习中,每一个学生都可能存在自身复习的薄弱环节,而团队合作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对知识的整合能力,熟悉中考题型,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尽可能地减少失分现象。同时教师要严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题与答题习惯,尽可能减少失分的现象。在合作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合作小组的指导,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加强应考的薄弱环节,学“活”历史,“活”学历史,加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如在复习“世界近代史”的时候,可以同时复习“中国近代史”,通过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加强对世界历史事件的认识,学会分析历史问题。

2.加强材料题的训练

在材料题的复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要让学生先分析问题,再阅读材料,同时紧密结合教材所学内容,运用所学到的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在总结答案的时候要条理清晰、言简意赅,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热点、焦点问题。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教师要以生为本,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进行复习。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已经具备的能力进行知识迁移的训练,提升学生利用历史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完成历史的中考。

参考文献:

[1]葛春华.论素质教育下的初中历史作业[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0).

篇4

一、内引外联。开拓视野

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曾提出了“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的说法。这里所谓“中国”并不仅仅只是联合国两百多个国家之中的一“国”,而首先是一个文明的母体。中国历史与文明的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将中国历史放人世界历史发展的脉络中观察与思考。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内引外联,将独立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放到更为宏大的世界历史背景中去考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零碎的历史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框架。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一组思考题:四大发明各自产生的背景和过程是怎样的?它们分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们是怎样传播的域外去的?在域外的传播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可通过重大历史事件加以说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其中的一项发明成果,按照问题设计的思路课后查阅资料进行探究。这一组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既看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璀璨,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又让学生真切感受了历史之间的有机联系。

二、运用对比思维。融会贯通

比较是历史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温故知新。融会贯通,有力地促进学生拓展知识视野,更广泛、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多层次、多角度观察历史问题的能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一切的。因此,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多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打破板块、地域和时间的藩篱,更好地融会贯通历史,把握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例如,我在讲完“地理大发现”的相关内容后,给学生播放了纪录片“郑和下西洋”,让学生在欣赏完影片后思考: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更早、规模上更宏大,可为何没有像西方的地理大发现那样改变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探究的兴致很高,很快就从航海的背景、目的等方面进行比较归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能够把同一属性的现象或人物等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并从比较中归纳出具有实质性或有意义的结论。

三、逆向思维.拓展思维深度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利用逆向思维,可以形成反思和换位思考的思维素质,有利于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发展学生的智力,有效地解Q复杂的问题。伽利略曾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历史教学。例如在学习完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内容后,我让学生在课后尝试进行逆向思维,思考问题:中国与西方始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在看西方的同时,西方人也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中国。那么。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形象是怎样的呢?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后查阅资料。课堂展示的时候,学生积极性很高,引用了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利玛窦的中国札记、近代以来许多传教士的日记及一些文学作品中对中国的描写片段。通过中西方印象的对比,学生看到了近代以来中国的衰落和西方的崛起过程,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了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通过逆向思维,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四、主题化设计。增强整合能力

篇5

初中教材基本上以“通史+单元”的形式、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进行编排,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基本规律即可。而高中课程内容则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打破了按照历史历程内容的编排的传统,以“模块十专题”形式构建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必修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3大模块共25个专题;选修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6个模块。对现在大多数高中历史教师而言,对整个初中历史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尤其是对初中的新课改情况了解得不是很清楚;对学生而言,尤其是高一学生,他们沿袭初中划重点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感觉高中历史难度太大,内容太多,知识面太广,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如何帮助学生架好从初中通往高中的桥梁成为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只有弄清楚初高中知识间的断层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过渡,笔者认为,在课程内容和目标要求上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初中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全面而具体,以识记基本史实为主,而高中课程因为采用的是专题形式,主题突出,注重理解能力、探究能力和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符合“论从史出”的学科特征。对《明朝君权的加强》,初中用了一个课时来进行讲解,关于加强君权的措施,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具体地进行阐述,而高中教材着重论述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的原因与过程,并把宰相制和内阁制进行比较,其他措施较少涉及。针对这样的断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笔者对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一目进行了整合,出示了三个探究问题:明朝君主专制为什么空前强化;明朝是怎样强化君主专制的;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会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三个问题主题明确,一目了然,紧扣课程标准。初中教材着重讲解明朝的建立及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为高中“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这个主题做了铺垫。为了做好这个衔接,笔者带领学生一起复习初中学过的知识,将初高中教学内容进行衔接。

如利用初中知识导入新课:

师:大家有没有看过电影《锦衣卫》?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有同学知道锦衣卫是做什么的吗?

生:……

师:哪个朝代啊?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机构啊?

生:……

师:那明朝为什么要加强君权,又是怎么样加强君权的?以及这些强化君权的措施产生了哪些影响?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新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篇6

下面的这个方法是:学生回忆――再现历史――找出关联――归纳专题――升华主题。我就一节复习课来说明如何实现以上的学习过程。比如我在教完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时让学生通过回忆得出这个单元实际学习的朝代是隋唐。这就是这个单元的主题。明确主题,以之为据,对知识加以梳理,进行重组和优化,组成基本框架。这时注意要以能否为主题服务为标准来寻找和选择知识内容,敢于取舍,大胆优化,适当适量的放弃“细枝末叶”,保证史实内容全面围绕主题不动摇。通过提问“我们都学了哪些重要的知识点呢?”,让学生不看课本再次努力回忆,把自己所能记得的有关隋唐的所有零散知识点一一找出。学生说一个,老师写一个,把学生所说的知识点全部呈现在黑板上。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的欲望。

第三步找出关联,即要求学生自己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点通过彼此间的关系连接起来,而连接的方式或理由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通过。学生们又都跃跃欲试了。有的学生把唐太宗和贞观之治、魏征、“房谋杜断”、“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玄奘西行、文成公主入藏、国学、开明开放等知识点连接起来,理由是都是唐太宗在位时期的史实。理由充分,通过!有的学生把“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殿试、武举、国学、科举制等知识点串联在一起,理由是都是反映科举制的完善。理由充分,通过!有的学生把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开明开放等知识点串联在一起,理由是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理由同样充分,通过!学生通过知识的串联提高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发现历史其实并不是那么枯燥。其实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了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主题小结。这种学习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要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有的知识点既属于这个专题也可以属于那个专题,比如玄奘西行既可以是唐太宗时期的史实专题,也可以是唐朝对外关系这个专题。每一次对知识点的串联等于是对知识点的一次又一次的反复记忆。

通过以上的铺垫,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识有了新的突破,也能够很好地掌握和理解历史事实了。最后一环升华主题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抓住历史发展的规律脉络,将所学历史上升到更高的理性层次,理解历史的本质,获得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和内在理论性的知识。老师通过提问“隋唐时期我们学了那么多的知识点,那这个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是怎样的呢?”再次引导学生回归到本单元的标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历史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无论在经济、政治、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哪个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政治?外交?还是文化?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可能还不可能理解这时老师就要起引导的作用。如果没有经济、国力的强盛,就不会取得外交和文化方面的成就。让学生能够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而能够理解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各个方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也是依靠强大的综合国力。历史课堂教学很自然地完成了从识记到理解到运用的思维过程。

篇7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首先,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自主学习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并且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引入与课本知识有关的小故事可在教学环节中起到剂的作用,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历史本身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需要教师悉心备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在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才会增强。传统课堂上都是以教师为教学中心,教师是知识的掌握者、课堂的主宰者,久而久之,课堂没有互动,学生学习情绪低落,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关注,使师生关系僵化。如此死板、枯燥的课堂,在束缚学生思维、师生关系得不到改善的同时,还大大降低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应该主动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换位思考,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尊重、爱护、鼓励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2.创设情境,提高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对于初中历史学科,一些学生接触到大量的时间、人物、事件后,觉得难写难记,枯燥烦琐,于是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完全失去学习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紧紧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充分利用新版历史教材中的精美图片、地图、精当的史料、精彩的故事导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营造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情绪上受到强烈的感染,与老师形成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不喜欢历史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历史是讲过去的事情,时间相隔太远,无法理解当时的历史氛围,也无法体会当时历史人物的感受。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情景假设法、角色扮演等方式,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以至于“观史如身在其中”,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走进历史情境,体验人物心灵,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挖掘教材,探究本质和规律

只有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和联系,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教材各部分的文字材料、图表等,首先直接反映相关部分的主题,体现为显性知识。同时,它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他部分的主题,体现为隐藏性知识。在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对隐藏性知识深入挖掘和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迁移。如1865年,美国从俄国购买阿拉斯加,对美国领土扩张这一主题来说是显性知识,在隐性知识上则反映出。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失败,直接原因是篡夺,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可以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社会性质,它决定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

4.精心设疑,鼓励学生质疑

斯托利亚尔认为:“知识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可以先让他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设计问题,带到课上,师生共同解决;可以鼓励他们对老师在教学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提出质疑,通过师生交流甚至争论解决问题;可以鼓励他们对相关学习参考资料、练习题提出质疑,师生通过交流予以解决;也可以鼓励他们对历史教材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主张。通过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开拓学科内的横向、纵向联系

篇8

关键词:初中历史;复习计划;阶段小结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38-02

初中历史复习是初中教学的关键,在新课改的大旗下我们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取得中考的好成绩,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素质教育已经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这也对我们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历史试题已开始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寻求适当的教学和复习方法策略尤为重要。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体串成的知识网络。现代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学生分专题训练,还要落实到每个知识点,通过纵横联系,点线面体结合,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一个立体的历史知识交叉网。我认为寻求适当的复习策略,提高课堂效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依据新课标,合理计划安排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明确的复习计划,确定复习的内容及所用时间。由于初三学生既要学习世界历史部分,还要对初一、初二所学历史知识进行总的复习,所以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的复习计划:初三上半学期完成九年级上下两册教材内容的学习,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初三下半学期开学后,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之后利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复习中国古代史,再利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专题复习,最后进行综合训练,全面提升同学们的综合能力。

二、具体落实计划,注重阶段小结

历史教学的效果直接体现在复习资料的运用上。首先,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实用的复习资料不仅能使学生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还能起到指向标的作用,提高复习效率。其次,合理使用复习资料。由于历史课时的限制,想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好成绩必须提高课堂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把握中考动向,精讲精练。我校在复习过程中以《中考零距离》为主要复习资料,在复习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复习模式:第一步,使学生明确本单元或本专题的课标要求,并结合考情分析,让学生画出需要重点记忆的中考考点,做到重、难点突出。第二步,限时记忆考点聚焦中的内容,重点记忆第一步中所画的重要考点,巩固基础知识。第三步,引领理解重点、难点,透析部分典型题目,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四步,结合中考连线,学会解析问题,巩固中考考点。第五步,做中考试题,模拟中考现场,冲刺中考。

三、注意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因材施教

人的性格跟其特有的气质特点相一致,不同性格的人具有不同的行为习惯和做事方式。所以在教学中也要具体学生具体对待。在这方面我也有过过错与教训,例如刚毕业的一个学生叫赵书源,刚开始接触时觉得这个学生文质彬彬,很有一股书生气,像是一个好学生。有一次我却见到了这个学生难缠和倔强的一面,在课堂上跟老师僵持起来。我分析了老师的做法与想法,也分析了赵书源的思维逻辑,感觉到了他的这种思维方式跟他的性格特征的关系。一直到做操时,我记得我还在和他推心置腹地沟通。过后我反思了很长时间,这个学生在气质类型方面属于抑制型,学习能力属于中下等。他敏感、内向、孤僻,但是自尊心却很强,他初三一年,我经常看到他很晚才从社会上的某个补习班下课,上课从没有纪律问题,但是成绩却一直没有明显进步。我的失误在于忽略了他的个性、能力水平。亨利.海涅说过:“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就特别注意因生施教。

我想说的是要根据不同的气质特点,因势利导,并能对症下药。好的历史老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够镇住学生,为什么呢?就是他们很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我举一个排座位的例子:秦浩是一个具有兴奋型气质的学生,老师安排他与一个典型的安静型的学生同桌,整天憋得秦浩求着那位学生:求求你,你跟我说句话吧!结果人家还是不理他,他觉得太难受,写起了打油诗,结果被惩罚调到了最后排。接着又换成了高戴旭坐秦浩原来的位子,高戴旭同样是哀求:“你是石头,还是哑巴,求你说句话吧!”可以想象这样的安排虽然使他们感觉不舒服,但是客观上对他们有好处,对他们的不良行为进行了限制,也会对班级的稳定起到好的作用。假如要是让秦浩和高戴旭坐一起,那将会是鸡犬不宁。老师对他们班的学生太了解了,所以能对症下药,如上面说到的秦浩的处理,因为他太活泼好动,影响了班级纪律,老师先把家长叫来,然后领回家去看电扇转,看够了再回来,结果秦浩又是保证又是哀求,进班后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变,这次期末考试秦浩进步非常明显。但是这种处理方法用在一个内倾性的学生身上显然不适合。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哪些学生能批,哪些学生要哄;哪些学生要磨,哪些学生要压,哪些学生要晾。这取决于学生的气质特点,只有理顺了各种教育的方法,教育才能出效果。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皆能成材。忠心地希望在我们的慧眼与教诲中这些性格各异的学生能在各自的人生中闪耀着各自的光芒,散发出不同的魅力。

篇9

要有效使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就必须要正确认识它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教材的编写是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其指导思想和原则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所体现的教学思想、教学目标都是一致的。因此,《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过程、衡量教学成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立足于课程标准。

首先,我们要认真研究课标,深刻理解课标所阐释的有关教材与教学的课程理念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教学活动要紧紧围绕着从整体上落实这些课程目标。其次,我们要认真研究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根据课标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状况,以及教师自己的专业素养来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利于深化学生认识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二、选修与必修的关系

根据课标要求,历史课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整个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发展。选修课是为一部分对历史学科有兴趣、有一定历史素养的学生开设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提升学生的认知层面。因此,在教学时序的安排上,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对必修课加以重新整合。

以人民版选修二为例,专题“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在很多内容上与必修一有重复之处,特别是在课程主题、基本理念、基本知识线索上有对应的衔接关系。教师在讲授时可借鉴并参考必修一中的对应内容,提醒并帮助学生回顾、复习相关知识。但是同时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必修一侧重于对各国近代民主体制的构建与特点进行评述,选修二侧重于从英、美、法、中等国民主力量同专制势力斗争的角度,分析各国民主建设的史实和成就。

三、必修模块之间的关系

高中历史新课程设置有三个必修模块,这三个模块密不可分,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类社会历史的主要内容,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联系。因此,教师应从历史事件相互联系的特点出发,在落实每节课教学目标时,对教材进行适当灵活的整合,帮助学生对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概况进行归纳,构建一个阶段历史发展的框架,形成对专题知识体系的完整认识,拓展思维。

以人民版必修一为例,教师在对该模块进行教学时,可适当联系其他模块知识。如必修一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可联系必修二专题“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必修一专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可联系必修二专题“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必修一专题“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可联系必修三专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在教学中阐明社会政治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四、模块内部专题之间的关系

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在模块专题的安排上,采取了先中国后世界、先古代后现代的方式。对学生而言虽然有益于先易后难、由远及近地了解历史,但忽略了历史是全球大背景下的历史。在同一模块中,中外史实被非常清晰地割裂开,不适合全球史观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可适当将各专题的先后顺序加以调整,将同时代的中国和西方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性教学,使学生学习历史的视野更加开阔,理解更为深刻,认识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

以人民版必修二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先讲授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再讲授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通过把中国经济史纳入世界经济史的范畴,把中西方历史贯通,形成一个整体,使学生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内在联系,多视角、多层次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同一专题内容之间的关系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采用专题编写体例,每个专题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而每个专题又由相互联系的各课构成有机整体。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使用教材,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调整和补充。

以人民版必修二为例,在专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课标要求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曲折发展的史实,探讨影响其产生、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认识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在编排上分为三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按阶段归纳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分为五个阶段:(一)产生;(二)初步发展;(三)民国初年“短暂的春天”;(四)统治前期进一步发展;(五)统治后期的困境。通过分析每个阶段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六、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

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在编撰上采取古今贯穿、中外合编的专题体系,这一体系是在初中通史体系基础上设置的。相对初中历史而言,高中历史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而很多学生初中时对历史课不够重视,历史基础知识薄弱、视野狭隘,缺乏对知识整体性的把握,导致初高中历史知识的割裂,严重影响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因此,在对高中历史教材进行处理时,教师要注意与初中历史教材的衔接,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及时实现知识的迁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七、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提出既注意体现学科间共同基础性,也注重相关课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存在很多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知识。以人民版为例,必修一中涉及政治课中的政体、国体、法律的专业知识;必修二中涉及公司制、产权制、股份制、市场经济、世界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等经济专业知识;必修三的思想文化专题,由于其理论性强、专业性强、流派纷呈、时空跨越大等特点,涉及比较深奥的自然科学或哲学、文学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时仅凭一本教材和现有知识水平很难驾驭教材。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展开与其他学科教师间的合作,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协商来进行跨学科教学。在教学中将历史史实与政治理论、经济常识、地理知识、文学理论等知识相结合,既能解答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疑问,也能扩大学生视野与分析角度,增强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训练。

高中历史新课程编写的多样化,说明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在改革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到对新教材使用的困惑,这严重影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作为一线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与技巧,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才能实现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1]朱汉国主编.历史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10

一、教会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方法

1. 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教学生发现并掌握初中历史教科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概念之间的联系及规律并采取相应的记忆方法,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2. 探索掌握知识内容的要领。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等复杂的内容,学生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要教会学生找出每一句的关键词,简化句子,进行分析重组,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便于系统掌握。

3. 教会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

二、把握对教材知识的挖掘

1. 探索教材的隐性知识。在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对隐藏性知识深入挖掘和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迁移。

2. 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规律。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3. 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联系。对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建构完整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综合,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4. 探索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联系。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以正在学习的内容为立足点,联系其他学科中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或对比,从多学科的角度,更为完整地理解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综合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三、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

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一方面,学生可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加深对当今种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并尝试对其发展趋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或预测。另一方面,以历史的经验和价值观来剖析自我,客观地分析和理解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与挫折,并进一步探索和调整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