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的积累范文

时间:2023-08-18 17:50: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的积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的积累

篇1

关键词:高中语文积累学习 积累内容 积累策略

一、在阅读鉴赏中积累

(1)语文课堂中的阅读积累策略。

讲授课文时总会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中要定出学生需要积累的内容和积累需要达成的目标。比如说小说阅读鉴赏中,要制定和小说问题相关的文体知识,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通过理解三要素要挖掘出文章的主题。情节安排运用的手法:如线索,如设置悬念,如情节设置平淡,如结尾出人意料等等。人物描写的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动作、心理、外貌、神态、语言、细节等。这些文体知识需要在阅读中进行补充梳理,有助于学生深入阅读文本,鉴赏能力也会得到提高。高中生的课业任务重,除去语文课外,课下很少有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所以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在课堂这片有限的天地中开拓出无限的空间。课堂中可以充分利用课文、题文来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2)课外阅读鉴赏的活动组织中以趣引读

面对高考这种选拨性的考试形式,很大一部分老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上,拿到分数就是硬道理这种不利于语文发展的思想影响着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不容乐观,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更是无从实现。这的确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学不仅要抓好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开拓学生语文视野,提高语文学习的内涵,这就需要把课堂拓宽到课外时间上。课外时间是学生阅读的自由支配时间,学生在充满乐趣的阅读中会不断对语文感兴趣,从而进一步促进着学校里的语文课堂效率的提高。高中阶段,学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已差不多接近成人,能定下心来认真思考,可以读一些大部头著作,或古典名著,或外国著作,读名著最好在一个比较长的假期,暑假或寒假。上学期间也可以读,只能利用零碎的时间,不过这种习惯形成了对学生的一生都非常重要。毕竟高中阶段的时间安排特别紧张,如果真没时间静下来啃名著,不妨读一些散文、杂文或《青年文摘》《读者》《意林》等,这些材料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启迪学生的心智,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完善自己。课外阅读应多样化,既要有文学性的,又要有社会热点、人生哲理等,这样才会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发展更加全面。读这些材料,应引导让学生自己去选,只有学生阅读了感兴趣的材料,才会激发他们进一步的阅读,并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看到课外书,就会爱不释手。

(3)作好阅读笔记,积聚知识宝库

古人说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这说明阅读时需要记笔记的重要性。很多高中生都特别喜欢读课外书,可是很少一部分能做到记笔记或摘抄,大多情况下只是简单的浏览,这种做法可以说是一种不自觉的语文学习习惯。如何让学生由不自觉地阅读变为自觉地阅读?引导学生进行摘抄就是一个有效地方式。摘抄的可操作性强,就是指导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抄写那些比较精彩或有深刻意义的句子或段落,这样既可以深化对阅读的理解,又可以进行阅读中的积累活动。学生摘抄形成习惯后,就会丰富阅读积累,达到积土成山的效果。

二、在表达交流中积累

表达交流能力的提高需要语言知识积累、生活素材积累、文化背景积累等积累的积淀,反过来说,这些积累也可以在表达交流中进一步充实丰富,表达交流中,可以很清楚的了解欠缺那方面的积累,才会为接下来的积累进行有效的指导。

口语表达交流可以提高学生交往能力,锻炼学生的口才。可以开展辩论赛、主题演讲、读书报告会、新闻点评等形式促进学生表达交流中的语文积累。交流学习是新世纪的学习形式,交流合作可取长补短,阅读――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就阅读所思发表看法,一起磋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阅读果实获得师生的承认,会进一步激发阅读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高中学生心智日渐成熟,也开始有独立的见解,让同学们思维的火花碰撞,会极大地提高学习和积累效率。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某个事件进行评论也可促进语文积累。当今的一些热会热点、新闻事件都是和国家政治、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可以在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或者影响很大的事件进行交流评论,在活动中学生要搜罗相关资料,掌握事件来龙去脉,还要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有逻辑性的语言,这个过程学生都在进行有意无意的积累。比如,著名慈善家邵逸夫的去世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教师可以就此事件引导学生去了解邵逸夫的生平,然后相互交流探讨。

课前 5 分钟也是应该充分利用的宝贵时间,在这短短的 5 分钟内,可以引导学生就某一个命题进行简单表述,也可以结合校园内发生的事情搞一个“新闻会”,让学生自己主持,每个人以口头的方式为大家校园新闻,其他同学可以针对“新闻’,提出问题,请同学解答。在同学们口头表达和相互交流中,既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而有针对性地改进,也可以学习别人的积累资源从而丰富自己的积累。

三、在生活体验中积累

古人老早就提出,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也就强调了语文积累的生活实践的特点,强调语文积累可以从生活经验中丰富。教学做合一、生活即学习、社会即学校等教育思想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主张,陶先生也强调了生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语言学家吕叔湘老先生曾说过:“语文课跟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生活到处都是学语文的素材,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多体验生活,生活就是一本大语文教材,里面有取之不尽的知识宝藏。

高中生是有主见的,学习能力强,眼界比较开阔,喜欢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如果只是把学生限定在语文课堂中,那么他们就会渐渐对语文失去兴趣,进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语文教师要注意将学校语文与社会语文贯通,来增加学生们的生活积累。生活是积累的来源,生活里有无穷无尽的知识宝藏。只要用心观察,生活处处皆语文。从人们的话语中,从大自然的风景中,从电视新闻中等等都是知识积累的大宝藏。

家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港湾。说到家,每个人都有很深的感情,感动于父母为我们的付出,感动于父母间的相濡以沫,感动于一句话语、一件衣服、一个动作、一盘小菜等等。可是很多同学在写和家庭有关的作文时,往往写得很干巴,其实这和学生不注意观察家庭生活有关。老师可以进行这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如何从家庭生活中积累,如可以观察不同的人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以及和自己家庭有关的其他人员;如多观察细节,某个家庭成员的口头禅、外貌、心理、动作等等;选材既可以写温情,也可以写矛盾摩擦。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故事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感受美妙的家庭生活,既可以感受到动力,又可以在不断的积累中养成好的积累习惯,可以为学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适应基础。家庭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中的酸甜苦辣都可以成为积累的优秀素材。

学校生活本也是我们语文积累的重要来源。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校园里,那种酸甜苦辣的滋味应是感受最深的,但是如果学生不注意平日的积累,等用到的时候也会觉得校园生活枯燥无聊,无非是上课,作业,考试三部曲。其实校园生活可用来积累的材料很多,老师教课的风格,学生之间的深情厚谊,父母来学校看孩子的脉脉亲情,食堂师傅做出的可口饭菜,哪怕是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如何化解,都可以成为学生笔下的积累素材。还有如那一大堆的作业,考试的失败,成功的喜悦,只要仔细品味,学生一定会有话要说,学生的心里也就会渐渐积累下丰富的情感。

社会生活异彩纷呈,更是语文积累的不可或缺的资料库。我们每个人都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着,街头见闻,街道市容,人情世故,甚至街头流浪者的不幸遭遇都会在我们的心底留下印记,另一个例子,报纸、电影、电视、网络和其他媒体,也拓宽了学生的精彩世界。就像一些电视栏目如“中国好声音” “爸爸去哪儿” “新闻直播间” “百家讲坛”等都有学生感兴趣的积累素材。老师可以将近期发生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讨论、质疑、批判,并写成随笔。这一做法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这是很好的一种练笔方式。

总之,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体验,因此语文学习的提高需要在生活中积累知识。老师应引导学生重视生活体验方面的积累,积累生活体验,就是积累语文知识,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如果让学生认识到所积累的东西都是和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那么学生学习语文也就更有兴趣了。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言积累 ;必要性;提高方法

一、提高的必要性

(一)语言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

文字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的载体,语言是重要的文化交流和社会交际工具。初中生处于形成独立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在多元文化的冲击,尤其是外国文化的冲击下,学校和教师重视和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积累有利于奠定学生的语文基础,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三观,同时培养文化自豪感和民族骄傲,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强大助力。

(二)学生语言积累薄弱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语文面临巨大的危机,学生语言能力和语言积累日益下滑。这样的现象主要源自三个因素。首先,学生语文课教材单一,学生对陈旧的课文热情不足,更青睐于漫画和网络小说,这也拖慢了语言积累的进程。其次,当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非常丰富,中学生的娱乐方式更加丰富,很多学生依赖电子设备代替写字和写作,大大削弱了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在语言积累方面,由于学生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用语和热词层出不穷,也间接地影响了学生语言系统。最后,学生没有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现代学生不喜欢阅读纸质书籍,也没有有意积累词汇的习惯。

二、提高的具体方法

(一)精研课文,做好课堂积累

语文课文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文章,涉及各种话题和题材,蕴含智慧和哲学,尽管有些课文有些陈旧了,但是课文中的词汇、句子和篇章仍旧是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的最好素材之一。一般而言,在教学中,对于一些词句优美或者哲理深远的文章,教师可以采取精研和深挖的方式。挑选某几篇课文进行深入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养成挖掘课文的习惯。在文章的分类上,课本中分为了散文、诗文、骈文等各种题材。在语言积累方面,教师可以简单地将所有文章分为古代和现代两个范围。

对于现代或近代文章,这类文章的语言简洁精炼,往往有许多常用的词语或者短语,除此之外,学习的重点应落在寓于文章中的道理。让真实的生活情景进入课堂,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快地学习语言知识,同时了解如何使用这些词汇或者成语。另外,为了巩固词汇学习的效果,教师应当鼓励背诵。背诵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更加融入课文,深化语言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当让学生勾画出和圈出好词、好句,甚至可以做一个笔记本,专门积累好词好句。

对于古文学习,教师需要下更多的工夫。古文的语言非常简练、有力,同时也富有美感。然而,由于现代学生不具备古代的语言基础,因此教师需要更多的讲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记忆这些古代的词汇。许多的古代词汇都无法再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但这是增加语言沉淀的好方法,可以让学生体悟语言的美。教师在帮助学生学古代散文或诗文时,首先应当重篇章理解,即理解文章的背景、文章大意和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其次,深入学习文章,由句到词,逐步分解课文。例如,学习《夸父逐日》时,教师不应该直接切入主题学习,而是可以先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后羿与嫦娥的故事,然后再间接地引入夸父这个与太阳有关系的故事。简单地介绍故事情节,但是不要说出结局,题词疑问,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书籍,找出结局。在学生进行了简单阅读后,再让学生说出结局,然后再进行整篇文章的学习。

(二)丰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热情

当代学生娱乐方式非常多,阅读不再成为唯一的消遣方式。要加快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在活跃有趣的氛围下,逐渐积累知识。为了加快词汇、成语和文章积累,教师可以要求进行更多的背诵和实际运用。但是我们不提倡粗暴地挨个背诵方式,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压力大、心里紧张,背诵效果更不好。教师可以将背诵融入活动中,在竞技和比赛中,催化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完朱自清先生写的《春》之后,教师完全可以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将文章划分为几个部分,分组有感情的背诵和朗读,然后评比出最优秀的小组。教师还可以采取改编课文、话剧表演、团体演讲等方式来加速语言学习。

此外,增加实践也是加快语言积累的好方法,实践是指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这样的操练会反过来加速语言的深化。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太过复杂的实践会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在设计实践时,教师要保证实践任务还大多数学生可以完成的,从而用胜利来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具体而言,语文可以包括造句、仿写、段落写作和文章写作。造句是对词汇和短语的训练。仿写,主要是对词汇和句子的整体训练。文章写作是语言知识和能力的集中体现。通过大量的实践,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带动语言知识积累。

(三)走出课本,提倡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

语言知识的积累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学生除了在课堂进行学习外,教师也应当鼓励学习进行课外阅读,增加语言输入,从而更好地进行积累。现在的书店和网络上都有许多书籍资源,初中生会出现眼花缭乱的感觉。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指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年龄进行阅读。一般而言,教师进行书籍推荐时,可以推荐两类,一类是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一类是推荐名著和现代作家作品。

篇3

一、强化熟读背诵,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但纵观多年来,语文教学采和的却是“以理解为目标,以讲解为手段”的阅读模式。为了理争得深透,老师唯有不停地讲,岂不知越讲解得多,教学效率就越低下,其主要症结就地于违反了“背诵”这一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所以,我认为,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为了强化这一手段我采取了以下三条措施:

1、阅读教学淡化内容分析,加强朗读、背诵训练。

语文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一课书教完了,通过检查是否读熟、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背诵出来,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成败的首要标准。

2、增加课本中的背诵量。

就现用的教材来看,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但教材中要背诵的地方却为数不多。以小语第九册为例,要求背诵的课文中涉及到7篇,共1090字,平均每天背诵却不足10个字。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数字!所以我除了落实课本的背诵量,每单元还挑选3—4个妙语佳句、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成诵,并把增加的部分列入考核之列。

3、每学期补充八篇左右的诗文和现代中外名篇,要求学生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背下来。一代伟人酷爱读书,许多名篇熟读成诵。总书记访日进,主人问他访问的结果怎样。他顺口吟诵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这两例,不正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背诵古诗文和名篇受益不浅”吗?现用教材虽有精选部分古诗文和中外名篇,但数量太少了,所以我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篇目,让学生博闻强记。久而久之,学习对语言的运用就得心应手了。

二、抓好课外阅读,在博览中积累语言

博览,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因此,我除了上好阅读课外还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我采取了以下四方面的措施:

1、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读物。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目标尚在起步阶段,一套完善的语文课外阅读教材仍未问世,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使其在读中积累语言。我是从三方面引导学生的:1)把本省、市级编的作文刊物与教材配套,便于学生迁移自学,是阅读的好材料。2)订阅少儿刊报。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除要求他们人人订阅《中国少年报》、《小学生周报》和《小学生优秀作文》外,还推荐了一些优秀的刊物让学生自行订阅,并组织学生交换阅读。3)结合学校、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到图书馆、书店借阅。

2、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俗语云:“好脑瓜比不上烂笔头。”学生读的东西不少,但是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不多。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读书笔记立足于读,落实于记。就类型而言,包括摘录好词好句、编写写作提纲和写读后感。写读后感是属于创造性读记,它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用情感活动的有效参与。

3、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

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的精妙词句,他们就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我的做法是1)每周星期六的语文活动课,便让它成为学生们表演的舞台。活动谭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词句接力赛”、“美文欣赏会”、“朗诵擂台赛”等。2)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中,我专门开辟了“读书”专栏,其中设有“采蜜集”和“知识角”等小栏目,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业到的精词妙句、百科知识等摘抄上去,以互相交流学习。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成绩获得了肯定的展示,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

三、增加作文密度,从写中积累语言。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俄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过程。要使大脑的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必须加大语言运用的频率。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巧红笔,使其像数学练习一样,课课练,日日练呢?我认为,除了结合单元小练笔和俄文题指导写作外,更重要的还是恰当地把握课堂练笔的时机。着眼点有四方面:

1、练在知能转换处。

如教学《阿德的梦》,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联想的用法,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了课文中有关句子,明确了什么是实在事物和联想之后,发下短文让学生进行联想练习。又如仿写句式,仿写篇章结构,仿写过渡句等,都是属于知能转换的训练。

2、练在思维的发散点。

如教学《凡卡》最后一段后,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我提出假设:“假如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将会怎样呢?请以‘爷爷收到信后’为开头写一段话。”这样就收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了。

3、练在情节的空白处。

如《小英雄雨来》中“芦花村的人们听到河岸上呼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有志不在年高!’这段情节较简单,为了加深对雨来英雄品质的认识,我安排了一次扩写练习,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雷;接地工程设计;问题;对策

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强大的电脉冲波,主要包括为直击雷、云闪、电磁脉

冲以及球形雷,云闪对人类几乎没有影响而电磁脉冲则是对电子设备影响较大,

直击雷和球形雷对人类、电子设备以及物体等等都是会造成严重损害,所以一般在雷电天气中,电子设备、电力设备都是需要做好防雷措施。

1 高层建筑物防雷的特点

高层建筑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一般是针对建筑物屋顶部分,在建筑物上部占高度20%并超过30~60米部分和建筑物30~60米以上的部分还应考虑侧击雷,以加强高层建筑在雷雨天气中的安全性,保障建筑物内部的通信设备、电力设备的安全性,雷电波入侵建筑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直击雷;另一种是感应雷,雷云破坏性很强, 主要原因是雷云所蕴藏的能量在极短的时间释放出来,瞬间电压峰值通常可达几万伏甚至几百万伏, 电流峰值可达几十KA 乃至几百KA ,并伴随产生电效应、热效应或机械力等一系列的破坏作用。

图 1 建筑物防雷区域划分示意图

根据GB50057―2010和IEC6131221,如图1应将建筑物需要进行保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防雷区,以区分各部分LEMP的严重程度和相应的防护对策。从电磁兼容(EMC)的观点来看,由外到内可分为LPZ0A区、LPZ0B区、LPZ1区、LPZn+1区(n=1,2,3…)几级保护区。IEC61312定义了防雷的保护分区,根据保护分区的要求需要在每个分区的交界处,安装相对应的防雷器,在LPZ0B区与LPZ1区的交界处安装B级(即第一级)防雷器,在LPZ1区与LPZ2区的交界处安装C级(即第二级)防雷器,在LPZ2区内的备前端安装D级(即第三级)防雷器,其工作原理为利用分级的防雷器,层层泄放雷电感应的能量,遂级减低浪涌电压。

2 高层建筑防雷与接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高层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不全面

针对高层建筑物的雷击风险评估一定要做全面,一般的雷击风险评估包括设备情况、建筑物使用情况、建筑物所处的气象、土壤、地理等等方面的情况,不可以简单的通过建筑物使用性质以及建筑物的高度来确定高层建筑的防雷类别。针对高层建筑物的雷击风险评估报告则是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确定的,以保障高层建筑物安全为第一位。

2.2 接闪器选取问题

高层建筑的接闪器类型,位置以及数量选取对于整个建筑物的接地网设计至关重要,一般选取接闪器的保护半径方式为滚球法,选择的滚球支撑点是避雷针尖,滚球支撑面是地面,根据电场中距离越近、放电越容易的工作原理来实现对接地网的设计,同时又根据整个建筑的尺寸、楼面情况,设置好建筑避雷带(连接地网)但是这样导致实际的高度和计算出来的高度存在着很大误差。

2.3 电磁脉冲造成内部过电压的问题

在高层建筑中的弱电设备,在雷雨天气中容易受到闪电电磁脉冲的影响,导致高灵敏的电子系统在运行时常常会出现程序运行错误、数据错误、无故重新启动等问题,严重的还将造成用电设备的永久性损坏,闪电电磁脉冲入侵弱电设备,导致电子设备内部瞬间电压,直接导致内部的元件损坏,导致设备运行故障。

2.4 错误的对建筑物防雷的等级与类别的定性

高层建筑物的防雷级别与类别是根据现有国标《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来确定的,但是在一些高层智能建筑防雷设计中,设计人员对于建筑实际真正的防雷级别与类别未能正确的判断,在建筑物等效面积计算,年平均雷击密度误差,建筑物在地理情况取修正系数选择不合理,导致实际的采取的相应的防雷措施存在不少的问题。

3 加强高层建筑防雷工程设计措施

3.1 加强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

建筑物雷电防护等级是根据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报告来确定,所以对于高层建筑物的雷击风险评估是极为重要的,首先需要根据雷电防护等级来确定电源线路的过电压保护,常见的电源过电压保护器的参数设置安装与使用应该符合2~4级的SPD电源保护器的安装标准,电源过电压保护器应安装在低压供电线路上,这种电源保护器的设置能够有效的保护高层智能建筑内部的通讯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备,而且能够有效的预防电压袭击时出现“盲点”,对于高层建筑物外的电子设备,例如照明灯等,同样需要安装SPD电源保护器,防止因雷击导致过载电流从外部线路流入建筑物内部的设备,加强对高层建筑物内部电子设备的保护。

3.2 加强高层建筑物的防雷装置

传统的避雷针在引雷后通常会引发二次雷击效应和地电位反击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选用提前放电式避雷针或者阻抗型接闪器、避雷针来解决,通过提前放电式的避雷针的,有效的解决了二次雷击与地电位反击为题,加强了整个建筑物的防雷效果,同时还可以在高层建筑物中增加引下线数量、建立可靠经济的笼式避雷网,降低接地电位,减少接地电阻值和磁场集中程度等等方式,提高高层建筑物自然屏蔽能力,除此之外,针对高层建筑中的不同电子、电力设备,通过设置接地网来降低雷击对设备的损坏,提高电力、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3.3 分级保护信息系统和电源系统

在高层建筑防雷工程设计中,除了需要设置综合地网之外,还需要防止暂态过电压对设备的损坏,所以在一般的电子设备中,通常采取低压电气装置内部的绝缘配合标准IEC664-1合理设置好电源系统,对精密电子设备和计算机设备(包括UPS电源)采取电源过压保护器的快速响应模块解决这个问题已,实现对抑制暂态过电压的。

3.4 解决建筑物防雷的等级与类别的定性错误的问题

对建筑物防雷等级与类别定性问题,这首先需要加强对建筑物防雷评估人员的鉴定能力,之后获取建筑物当地准确的雷暴日,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地理因素,综合上述几种情况全面分析,确定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和采取的防雷措施,保障建筑的安全。

4 结束语

综合上述,通过对高层建筑物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这对在加强高层建筑物安全性中起着直接性作用,而设计单位也应该重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汇总出防雷与接地工程存在的问题,提高对建筑物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能力,使得居民放心居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对策

在高考制度日益改革的背景之下,iw考语文阅读题型日益灵活化,高中生不仅要打好坚实的阅读基本功,而且还必须要具备相对灵活的思维。所以,这种情况下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不断强化,尊重高中学的自主化阅读学习,并引导学生就阅读材料实施创造性解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高中语文阅读深度不够

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期间,大部分教师阅读教学还仅仅是停留于文本阅读层面,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一部分学生文本阅读知识上的理解以及把握程度,然而因教师本身对于文本的理解力度不够深入,使得语文素养相对比较高以及阅读能力相对较强的高中生难以学到更多阅读知识,从根本上阻碍了高中生对于语文阅读的主动性。

(二)高中语文阅读目标偏离

从某种程度上讲,语文阅读教学期间,明确化的阅读目标将会发挥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现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语文教师没有明确化的教学目标,或者是教学目标已经发生了偏离,仅仅是注重课本知识学习,严重忽视了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引导。从教学目标上来看,教师制定的目标非常宽泛以及模糊,从而使学生在实际阅读学习中模糊不清,阻碍了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熟练掌握。

(三)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不强

高中语文阅读中,一些教师不重视学生自身的独立阅读,而且在阅读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上也不注重改善。实际教学期间,仍然故步自封,将“字典”以及阅读“资料”作为教学资源,忽略了高中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提升。这种教学方法是完全不符合现代化新课程改革需求的,难以使高中生养成独立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策分析

(一)深化高中语文阅读内容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目的在于使高中生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这种情况下,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文章当中所阐述的观点,文章写作中的妙处,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文章内容。具体来说,高中阅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解决文章中的疑难问题,教师应该结合多种先进化的阅读教学手段,通过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开展日常阅读教学,积极拓展学生自身的想象空间,对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思维发散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多问“为什么”,不断深化高中阅读教学实际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讲,高中阅读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理想象是非常必要的,阅读教学应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放飞自己的思绪,展开合理化联想与想象,从而积极迸发出创新思维,最终实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思维新境界,以满足语文阅读教学新课标要求。

(二)优化高中语文阅读形式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iw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语言积累进行积极引导,iw度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大力培养,通过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优秀的阅读习惯。然后,iw中语文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实施科学化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阅读学习成果。从某种程度上讲,科学化的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实际学习成果的肯定,在对自己能力进行肯定的前提下,以相对积极的态度更好地投入到语文阅读学习当中去,在阅读过程中实现自身阅读能力与阅读效率的不断提升。

(三)重视高中语文阅读素材的积累

目前,对于高中生来讲,积极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自身的知识素材积累,并在此基础上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iw中语文中的作文部分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例相对来说是非常大的,若是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到阅读的价值,并在实际阅读学习中不断强化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实际写作积累足够素材,那么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学生在语文写作环节就会获得高分。从这个角度出发,阅读材料积累属于高中语文高水平作文的重要基础性条件。所以,iw中语文教师必须要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语言知识积累平台,鼓励引导学生大力开展阅读学习活动,尽量多地阅读优秀素材,通过读书笔记以及读书摘要等手段,做到素材的有效积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语文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三、结语

篇6

在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些高校普遍存在着对于作文的教学没有具体的规划,常常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将作文课看做是学生自主的想象写作,没有进行具体的指导,只是带领学生随便的找一些参考资料作为作文的题目,仅仅将学生的作文课当成一种自习课,将任务布置完后,让学生自己去写,这就造成高中语文的疏忽,不能完成听、说、读、写的综合教学指导,教师对于高中学生的作文指导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在对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中,由于教师只是注重升学的限制,往往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仅仅强调的是写作手法、写作的知识以及片面的写作技巧,这些问题往往就造成学生对于语文的基础知识不够全面,没有将生活与写作相结合,在写作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生活现象缺乏了解、缺乏观察。造成了作文枯燥无味,没有通过实际的生活然后结合自身具有的语文知识来对生活进行描述、对生活的看法发挥自身独特的一面。这种教学影响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没有对高中语文进行全面的写作了解,不能够综合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对于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中,还存在的现状就是,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对于文章的构思不够清晰,在表达上缺乏相应的情感,这种写作的思路就有可能在写作的过程中造成脱离题目或者是偏题的现象,造成整篇文章的失败。还有就是在写作中,教师可能会引导学生去关注一些范文或者是写作的模板,由于教师的指导不足,长时间就会影响学生自身的想象力以及对于文章的创作水平,这就使得学生的思想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1.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在高中语文作文的指导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生活中去引导,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发现事物存在的可写性,在生活中去发现写作的素材,让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写作中去体验生活,这种写作的思路能够让学生在有条理的思路中,将生活中的本质和现象表现的更加真实,培养了一种写作的技巧,在生活中去寻找写作的内容,这样长时间的积累就增加了学生在写作方面的知识面。

2.要提高学生语言的储备量

在平时的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从课本上进行积累,能够加强阅读的数量,善于从文章中去发现具有不同意义的词汇,增强词量的积累,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的习惯,培养丰富的阅读兴趣,这样在书中去感受阅读的兴趣,教会学生在写作上学会说话,加强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及在写作上对于内容的丰富程度。使文章具有更加突出的色彩。

3.教师要在学生的写作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具体的指导

在指导前要教会学生对于写作的实际操作能力,要不断的加强动笔的能力,这种作文指导的方式就是要在平时的锻炼中,让学生增强练笔以及加强对一些优美的段句或者是一些典型的事例的积累,这样在学生的写作中,才能具有更加突出的地方,使得语文的语言能力以及对于事物的描述才能更加的有特色。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学生的写作完成之后要进行点评,对学生的文章进行分析,指出其亮点以及不足,这样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形成一种更加完美的思考方式。

三、总结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层次化教学;分析

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包括语文创新能力、整合能力、审美能力、阅读能力、实践能力等。高中语文的阅读在教学实践中都有读背解评写训练层次的要求。在具体的课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这几个重要的教学层次,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许多教师和专家都做过一些探讨,本文主要对高中语文读背解评写的层次化教学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如何读

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开端和基础,通过阅读,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内心世界,提高文学素养,读出文章内容的特点和特色,而不是一味地“盲读”。阅读,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工具书和知识存储以及生活经验,排除文章障碍,字句读准、读顺。学生不仅应多读课内书,还应读丰富的课外书,古今名著,优秀的小说、诗歌、散文,都要读。读得多了,思维能力也就强了,视野也宽阔了,写作能力自然也跟着提升了。模仿名人的写作技巧,加以雕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模仿,可以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文本,流畅、细腻并且多样化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广泛阅读还能让学生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看待人生,视野得到开阔,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一举多得。所以,多读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有了丰富的阅读经验,学生的素材积累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二、如何背

我们应重视文言文的诵读和背诵,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事实上,这也是古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非常有效的方法,相信教师对此也有很深的体会。背诵是朗读的升华,背诵可以使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也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要让学生不断积累美文诗句,养成良好的习惯,背诵积累一定量的古代诗文和优美篇章。背诵的确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通过背诵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而且在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后,学生能够通过知识的积累,自己理解文章的意思,遇到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也不会觉得陌生;更重要的是通过多背,脑中积累了大量的优美诗文,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气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

三、如何解

解,是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意思描述出来,清晰地理解文章。这也是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检验方式。解,是说的层次,需要自己组织语言,用简洁的语言解释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作为教师,也要对这些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不断鼓励学生,只要有可取之处,就应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不太恰当的描述,教师应把握分寸,不能盲目给予否定,要学会正确引导和改进,不可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很多语文教师教学方法老套,按部就班地把知识讲给学生,课堂缺乏新意,学生很少有参与的机会;还有一些教师只注重课堂笔记,学生只是机械地抄写老师讲述的内容,不动脑思考,被动地“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式应该摒弃。真正的解是建立在自己经过思考而得出来的对文章的解释。

四、如何评

评是在学生客观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得出来的答案,这个答案是学生自己的主观认识,通过这一点,可以检验学生的判断力和理解力。语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力”,而语文则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创新能力等。在读、背、解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评述文章观点。评述不一定要多有道理,多么严密,只要是经过认真思考得出的结论,就是努力的成果,教师就应该给予鼓励。

五、如何写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多写是十分关键的。通过写,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在写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印象、发现问题、拓宽文学思维,一些优美的句子能源源不断地从脑中涌现出来。我们不但要提倡多写,还要知道自己想写的东西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在文章被理解的同时,更要富有美感,不要拘泥于生活,要挣脱束缚,开拓思维,把自己的所想所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开放式思维,不断突破自我,挣脱束缚,大胆创作,自由遐想,把自己的情感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在生活和学习中,要教育学生多积累素材,积累得多了,才能做到有感而发。有了生活的积累、素材的积累,写作对于学生来说就不难了。

高中语文虽然把握考试的方向和命题,但是更重要的是尊重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在学习过程中更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这两点是学好高中语文的法宝。教师需要对自己备课的材料进行精心筛选,教师要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发扬民族精神,让学生具备正确的理念和思想,在学好语文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趣教学;学习兴趣

G633.3

近年恚随着我们国家的迅速发展,持续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教育在不断改革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当前,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促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新时代下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高中学习阶段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的甚至关乎到一个人的命运。因此,“高考”被人们赋予了更深一层次的含义,是学生、家长、教师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话题。语文是高中学习阶段的重要课程,我国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下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所以,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引进情趣教学模式。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情趣教学的重要性

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基本上都有自身的学习特点,主要体现在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各个方面。语文是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都必修的一门课程,实用性非常强,涉及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学习起来并不是很难,但想要学好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却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主要强调基础知识的积累、多做题、多训练等方面,这样的教学模式略显呆板,与当前高中生的性格特征不符,也不是新课改目标所追求的。如何采用有效地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吸收新的知识,才是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情趣教学这一教学模式与素质教学要求十分契合,教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教学有机结合。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上去了,语文成绩必然会有所提高。语文课程是一门与情感相互融通的课程,其精髓都体现在字里行间中,是作者情感的体现。教师通过情趣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及所表达的含义,从而与作者实现情感上的沟通,这样,就会对文章、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二是情趣教学理念对现有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利于课程的改革及教学模式的创新;三是在情趣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学习得更加出色。高中生的学习任务是相当重的,就语文这一门课程而言除了要学量的教材内容外,还要做大量的课外拓展,另外还要加强作文的写作训练。虽然知识的积累是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但并不是唯一途径,只走这条老路在语文的学习中是不会有所建树的。语文是一门颇具情感的课程,不像数学、物理那样只有对错的逻辑关系。语文是可以用心感受的,通过用心感受与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就会获得许多无法言传的感悟”。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情感倾向不一样、感悟能力也不同,教师只能把教材的基础知识及自己的情感感悟讲授给学生们。想要真正学好语文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去深刻体会、感悟。四是情趣教学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挖掘语文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带领学生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1]。

二、促进情趣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方法

1.挖掘教材内容

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教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我们知道,高中教材的内容都是经过层层挑选,最终选出的文学精髓,是学生学习最值得借鉴和参考的资料宝库。此外,高中语文题材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古代诗词歌赋、文言文、人物传记以及现代诗歌、散文、小说,可谓包罗万象。由于教材是高中三年语文学习的主要资料,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将这些资料利用起来,使其内容及精髓尽可能地被学生们吸收,进而转化成自身的知识以及情感上的认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逐渐提高。所以,抓教材这一基础,挖掘教材内容是情趣教学的一个重要打开方式。比方说在讲解《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学生的情感为思路,充分渲染这首诗词的主题情感,让学生充分理解其中的含义,这样的教学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够帮助其感受到诗词的动人之处[2]。

2.增强课外拓展趣味性

教材是高中语文学习的基础,而课外拓展是扩充基础的重要方式手段,基础固然重要,但课外拓展也是不容忽视的重点。我们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强调这样一句话:语文的学习主要靠平时的积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就是在高考中获得理想的成绩,最终考的还是学生平时积累知识的效果。很多教师在给学生做课外拓展的时候没有任何情感,只有一些背诵记忆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完成学习任务。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让课外拓展变得毫无趣味性可言。课外拓展的内容比较多,如果不能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很容易失去耐心,进而导致其学习效率低下。

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都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导师,这对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想要切实提升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水平,想办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去感悟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逐渐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在讲解《再别康桥》一课时就可以这样做,让学生用心感受诗歌的美妙所在,从而激发他们浓烈的学习兴趣。当前,许多高中生都面临很大的学习压力,有的教师只一味地注重学生的卷面成绩,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其实,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一场很好的情感体验,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去体验,切忌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这样,在高中紧张的学习环境中,情感的宣泄就会找到一个很好的出口,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学习,那么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高[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学习是高中三年学习的重点内容,对高考有着重大影响。想要切实提高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水平,就必须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应用情趣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其语文成绩,同时还能有效地促进中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全红.语文教学情趣化探究[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04:104-109.

篇9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课程目标 “听、说、读、写”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与日常进行的“听、说、读、写”的关系应当是理论指导实践下的相辅相成关系。“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是高中语文教学要达到的理性目标,而“听、说、读、写”则是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具体实践。通过“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或具体实践,学生可以从量变逐步达到质变,“听”,可以进行积累、感受、领悟、拓展,可以培养“发现”的敏感性等;“说”,必须调动梳理、整合、体验、思考、应用、发现与创新等;“读”,既是积累、领悟和鉴赏,又是思考、拓展和创新,更是自我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自我塑造;“写”,是达成语文课程目标的最重要的综合实践。“听、说、读、写”的日积月累,最后可以逐步实现积累、审美、思考、应用、有所发现和探索的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日常进行的“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其实就是语言课程工具性的体现,它忽略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就是把语文课程简单化了。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是一个目标体系,而“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把语文课程机械地理解成“语文课”,把语文课程这个有机整体给分割成几个肢块,只靠“知识”和“能力”概括语文水平,这是不够的。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主要内容包括“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五个方面。这就是说,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这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也就是说,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并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要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即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有利于逐步形成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要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即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这些语文素养,不仅体现了我们日常进行的“听、说、读、写”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而且实现了“课标”提出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新的维度目标。而这两个维度目标不是仅靠我们日常进行的“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就能够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究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崇鑫,葛大汇主编.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 学习 积累

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多次提到积累。新课标高中语文课程,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也无论是阅读鉴赏,还是表达交流,都少不了积累这一基础环节。如何正确认识积累之于语文学习的价值并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合理应用积累的策略,是教师和学生应予充分关注的重要问题。下面试从两个方面阐述。

一、新课标视野中的语文学习积累观

(一)积累是一种态度

态度是一种心理定势。积累不仅仅在于狭义的积学,即语文知识的增加;更在于积德,即完善自我。

语文学习要具备积极的积累态度。首先,积累必须用心专一,锲而不舍。其次,积累要围绕一定的目标。目标清晰,积累行为才有明确的指向。第三,积累需要及时梳理、整合。“格式塔理论和研究表明,组织好的材料比较容易学习和回忆(Katona,1940)。米勒(1956)也认为,对信息进行分类和分组,变成组块,能促进学习。”及时梳理、整合,去伪存真,弃粗留精,推陈出新,才能建构起知识系统。第四,积累是为了调度,为了应用。不是为积累而积累,而在于涵养,在于充实,在于提升。如高中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的学习,需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这背诵就是一种积累,经由背诵,使经典积淀、内化为我们的经验。最后,积累不仅是知识的,也是生活的;不仅是能力的,也是情感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处处留心皆语文。语文学习的天地有多大,积累的途径就有多宽,积累的领域就有多广。书本、生活、课堂、学校、社会等都是积累的载体。

(二)积累是一种过程

积累是一个不断拓展、衍生和增殖的过程。积累不可以“毕其功于一役”。语文学习者要增强过程意识。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没有积累的奠基,素养就成了空中楼阁。积累是高中语文课程五级目标中的第一级,是基础。

积累的过程是一个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的过程。积累的过程不是知识的静态堆砌,不是经验的杂然相陈,而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首先,积累的过程同时是一个应用的过程,比如语文知识的积累,是语文能力形成的一个必要的抓手。其次,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如高中文学作品阅读鉴赏,需要阅读鉴赏者审美经验的积累。再者,积累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积累得以丰富和深化。

(三)积累是一种方法

达尔文曾经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概括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类。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的知识,即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积累是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方法。有效的积累,是经由观察、记忆、判断、比较、甄别、分类、归纳、概括、分析、评价等等步骤的具体操作才能达成的。积累与爱好、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爱好和兴趣影响积累的指向,情感和意志左右积累的质量。

二、新课标规范下语文学习积累的操作

(一)在阅读鉴赏中积累

阅读鉴赏是积累的第一捷径。阅读鉴赏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积累,首先,要是言语知识层面的积累。其次,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积累。再次,阅读鉴赏方法层面的积累。还有就是历史文化层面的积累。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在阅读鉴赏中积累?

一是课堂阅读鉴赏教学设计,要体现积累的思想。要让学习者明白积累的目标,确定积累的对象,设计评价积累质量的标准。例如古代诗歌鉴赏要贯穿传统文化的积累,而传统文化的积累除作品背诵外,还包括积累与古诗文阅读鉴赏关系密切的古代诗词格律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这些知识积累在课堂教学中机要可以随文点拨,相机穿插,也可专题讲授,集中训练,总之知识要“精要、好懂、管用”,使学生在阅读鉴赏中能自如地借助这些知识的支架作用,发展成为一个有意识有品位的阅读者和鉴赏者。

二是课外阅读鉴赏的活动组织中,要调动积累的兴趣。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加强引导,通过语文活动(例如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报告会、最佳阅读者评选、读书征文)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阅读积累的水平。

三是语文积累要建立一个基本限度的定量,有共同要求也有个别对待,以使学习者及时检查自己的积累状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阅读积累量的要求。课标规定“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课标还规定“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里提出了阅读积累的量度。要使每个高中生达到这个基本量。教师就要通盘考虑,合理规划。

(二)在表达交流中积累

不管是语言知识的积累,还是生活素材的积累,或是文化背景的积累,对于丰富表达交流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苏轼说“吾文如万斛泉”,究其缘故是他有着厚实的生活积累和丰赡的阅读积淀。信手拈来、妙笔生花的锦绣文章,汩汩滔滔、纵横驰骋的雄辩演讲,旁征博引、张弛自如的幽默谈吐,需要的不仅是卓越的言语智慧,更得力于厚实的言语与生活的积累。在表达中,才可能暴露积累的欠缺;在交流中,才可能发现积累的不足。同样,在积累中,才可能娴熟表达的技巧;在积累中,才能促进交流的自由。诸如开设主题读书论坛、电视新闻时评写作、课前三分钟演讲等等活动都是增进学生在表达交流中积累的有效办法。课外练笔是言语积累的重要渠道。课标中规定“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这是个最低的限度。坚持练笔,利于语文积累的流通、置换与更新。

(三)在生活体验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