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经济学范文
时间:2023-08-18 17:4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与经济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从前,有一个抒情诗人,他写了很多首描写大海的诗,非常美丽动听,扣人心弦。一天,一个朋友问这位诗人:你见过大海吗?如果你看到大海,你的诗会更加迷人。这位诗人原来还真没有见过大海,所有描述大海的诗都是凭着自己的想象写的。他非常同意其朋友的意见,也认为自己在海边会写出更加优美的诗篇。于是,他们两位就驱车来到海边,看到了真正的蓝色海洋,这位朋友希望诗人有新的灵感,并创作出能够传世的描写大海的诗篇。可等了很长时间,诗人始终遥望着大海,一言不发。他的朋友终于忍耐不住地问到:天才的诗人,你没有见过大海时,都能写出那么余音绕梁的好诗,现在看到大海了,一定会有上乘之作。诗人又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说出了一句话:大海,真大!
其实金融就是一个一望无际的蓝色大海,它的神秘莫测,它的宽广胸怀,它的波澜壮阔,它的喜怒无常都会超出人们的想象,在真正的大海面前,诗人的词语是贫乏的――大海无诗。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到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是研究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样发展的学科。那什么又是价值呢?只有相对于人的正效用而言,才会有价值这回事。任何东西或证券不存在什么“固有价值”,只存在相对价值。而价值交换又是基于什么呢?是信用。信用是金融的核心,所以金融交易与一般商品交易有本质的区别,金融交易是价值的跨期支付,没有信用,没有保证金融契约之行的制度基础,就没有金融交易的发展。而与信用相对应的就是风险,风险大的金融资产必然要有大的收益回报才会有人购买。市场总是正确的,有一种说法是市场是不可预测的,理论是没有用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人的生命有时间价值一货币的时间价值一预期货币流的贴现值一股票的价格一股票的供给和需求一信息。
所谓方法论基础,就是指思维方法的理论基础。经济学家林毅夫特别强调方法论的研究:“作为一个经济学的研究者,在读经典文献时,如果只关心观点而不从方法论上去揣摩,则只能说看热闹。”综观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从经济理论创立至今,无时不在伴随着各种逻辑方法的运用,并且和逻辑学界一样进行着各种类似的争论,这些争论不断地推动着经济学的发展。逻辑具体的思维方法有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等等。
我认为金融学和经济学的方法应该是一致的,首先都要明确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价值是相对于人的正效用而言的,而不是像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所描述的价值有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异人类劳动。那么有价值的一定是稀缺的,而稀缺的不一定有价值。金融的本质是信用,有信用必然会存在风险,那么就要依靠投资者的理性来加以规避。金融是一种思维,更是一种资源的配置,其核心是一种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是一种对不确定性的预先安排。金融不仅存在与金融、保险、证券这些常规的金融活动中,它也存在于结婚、生子、养儿防老甚至三纲五常之中,即使在原始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下,金融的逻辑也以其特定的方式存在于当时人们的制度安排中。
运用金融学和经济学的方法,在家庭理财中,可以这样思维。分为如下几步:
1.设定这约束条件下的目标函数,即为预算约束和风险偏好约束条件下实现预期可支配资产效用最大化,Max∈[u(x)],s.t.预期可支配资产,预期支出,风险偏好。
2.投资步骤:
(1)分析宏观经济形势。
(2)选择一个好的行业。
(3)在行业中选择一个好的企业,如果预测这个企业可以持续经营10年,基本上就算是一个好的企业(巴菲特的价值投资)。
篇2
关键词:农村物流;物流金融;农村金融;产品分析;产品选择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0)01--0027--05
一、引言
现代农村物流作为带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得到党和国家及科研机构越来越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立现代农村土地金融制度,创新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融资机制,已成为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是面向现代农村物流业运营过程,通过金融机构(如银行业)应用和开发各种现代农村金融衍生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现代农村物流领域中的货币资金运动。根据现代农村物流金融“融资、结算、分散风险”的职能及其运作模式,科学地设计正处于萌芽或探索状态的现代农村供方物流金融产品、需方物流金融产品,以及现代农村第三方支付类与融资类物流金融产品。尽管这些产品是以一种标准化的程序或服务的形式存在,没有实物形态,但成本收益分析是利用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直接评价现代物流金融衍生产品及其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因此,从成本收益角度来探讨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经济学分析,无疑为创新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融资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科学的应用前景,同时也为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物流,科学地选择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二、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的一般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是利用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直接评价现代物流金融衍生产品及其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因此,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一收益分析,主要从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可以预见的短期成本曲线、利息曲线和中间业务曲线,以及边际成本曲线三方面进行分析。
1、成本分析
(1)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在寻求提高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高效率和绩效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弄清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成本产生的根源,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主要包括物流金融衍生产品的研发成本、单据管理成本、购买固定设备的投资成本、相关财务和计划成本。一是产品的研发成本,产品开发的好坏是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国外资料表明,在成本起因上,80%的产品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形成,产品设计对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产品设计不合理,将会大大增加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提供服务的复杂程度,导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使产品应用和监管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做好创新物流金融产品的目标成本控制,选择好业务素质高的产品开发人员尤为重要。此外,在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其安全性、可操作性、融资能力、盈利性、流动性、适用性、客户认可度等方面。显而易见,现代农村物流金融衍生产品的研发成本一般包括研发人员的工资支出、调查费用、设备的购置费用等。二是人力资源成本,由于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是一种服务性产品,其使用价值就是为现代农村物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金融服务,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具体运行,需要大量的人力工资成本,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的人力资源成本又包括必要的维护、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成本,以及离职造成的损失成本等。因此,现代农村物流金融行业要求既要懂现代农村物流,又要懂现代农村金融的人才来管理,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应用,需要专用性人力资本与长期雇佣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人才,这些人才可以通过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内部选拔并培训的方式获得,也可以通过高薪聘请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专业人才来管理。三是固定设备的投资成本,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无论是在产品的研发阶段还是在产品应用阶段,都需要有固定设备的投资成本;在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设计与运用过程中,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信息系统(MIS)的构建与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运行,需要处理大量的客户信用记录,需要分析相关的数据。因此,在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研发阶段,需要购置物流金融信息处理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升级,此外固定设备的投资成本还包括一些电脑、办公用品等的购置费用。
(2)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成本曲线。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成本曲线,是指可以预见的短期成本曲线。短期成本曲线主要由三条曲线组成(如图1所示):一是产品研发成本曲线,产品研发成本不随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服务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它是一次性投入,故产品研发成本曲线是一条直线。二是固定设备投资成本曲线,固定设备投资成本相当于现代农村物流生产企业的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化,但需要小量的维护与升级费用,所以固定设备投资成本曲线也是一条直线。三是人力资源成本曲线,随着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服务数量的增加,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需要业务员的数量也越多,相应的培训费用也越多;又由于每个业务员可以负责多个现代农村物流企业的融资、中间业务服务,故随着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服务数量的增加,单个服务增加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成本降低,同时服务的边际人力成本也递减。因此,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人力资源成本曲线,是一条随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服务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曲线。由此可见,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总成本是三种成本的总和,其总成本曲线是一条类似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人力资源成本曲线,但又高于其人力资源成本曲线,而现代农村物流金融边际成本是每增加一单位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服务,所需成本的数量便是一条递减的曲线。
2、收益分析
(1)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收益。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为现代农村物流企业提供融资或其它物流金融服务,并能获得利息或佣金等收益,同时还能获得部分社会收益。一方面,就利息来说,在现行的条件下,贷款利息收入仍然是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来源,利息收入也是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收益的重要来源。因此,如何确立一个合理的融资利率,是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所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现代农村物流业资金需求具有量多面广、单个额度小的特点,利率不宜过高,
高的利率将会把许多现代农村物流企业挡在门外,不利于现代农村物流企业的发展,而过低的利率将会让有钱的其它企业套贷。由此可见,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必须有效地运用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对现代农村物流企业提供各种融资渠道,理应收取利息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些利息收入就成为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主要收益来源。另一方面,就中间业务收入来说,中间业务的收入指标也成为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业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产品创新也应重视中间业务收入,通过自身的优势为现代农村物流企业提供质量好、手段先进、快捷方便的服务,将会赢得更多的客户资源进入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网络,网络成员越多,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单位成本就越少。由此可见,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替代支付结算、代客户发工资、票据的贴现等中间业务收入,也成为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收益的重要来源。
(2)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收益曲线。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收益曲线是由两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包括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利息曲线和中间业务曲线两部分组成。其中利息曲线,随着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网络的扩大,业务量的增大,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的利息收入也将越大,故利息曲线是一条随着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服务数量增加而递增的曲线;中间业务曲线,随着中间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总收益曲线是这两条曲线相加的结果,并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其边际收益曲线是每增加一单位服务所增加的收益,每个业务员可同时承担多个任务。由此可见,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边际收益曲线是一条递增的曲线。
3、成本一收益分析
为了让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合适地安排物流金融产品,不妨就某一具体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进行成本一收益曲线分析如图3所示。
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一收益曲线,图3中的A点处为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使用量为Q1,所能获得的收益为R1,此时,该产品刚好能维持正常经营,没有利润,这说明A点不是该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最优选择点,但随着使用这种物流金融产品的用户增加,该产品能使得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获得利润,且越来越大。B点处为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使用量为Q2,所能获得的收益为R2,此时,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即每增加一个用户使用该物流金融产品所带来的收益与成本相等,这说明B点亦不是该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最优选择点,但由于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一般物质产品的最优生产数量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边际成本曲线是递增而边际收益曲线是递减的,这是因为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是一种服务形式的产品,边际成本曲线是递减的,边际收益曲线是递增的。对于新兴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行业,其产品的使用者越多,给其带来的利润越丰厚。因此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一收益曲线,为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提供了科学选择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依据。
三、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影响因素及其选择
根据现代农村物流金融各衍生产品及其功能特性,并结合其产品的成本一收益分析,为了便于进一步分析影响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各因素,以及科学地选择其产品,本文将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概括为高级别、较高级别和低级别三种基本类型,其中高级别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主要是指功能全面、设计过程复杂、运行成本一收益都很高的金融服务产品,运作该级别的产品需要有很强的金融专业技能和很高的风险控制能力;较高级别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是指具备一定的金融处理功能和能力,并能够实现替代采购、授信融资等较高级别的金融服务,具备较高的运行成本一收益及其运作风险;低级别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主要是指只具备一般的物流金融功能,且运行成本一收益及其风险很低,运作该级别产品只需要具备基本的金融专业技能。因此,如何科学地选择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有效地开展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业务,是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的重大经营决策,深入分析影响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选择的因素,为科学地选择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提供决策参考。
1、影响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选择的因素
影响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选择的因素很多,如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所处的背景、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具体功能,以及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其中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是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1)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所处的背景。作为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其背景包括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所在地的现代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物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当地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如果当地的农村金融业、农村物流业非常发达,且地理环境优越,那么应该选择一些比较高级的物流金融产品,因为较高级的物流金融产品,能更好地发挥其产品的规模效应与创新功能,较低级的物流金融产品,将阻碍着发达地区的现代农村物流业与农村物流金融业的发展。如果当地是农村金融业、农村物流业欠发达或不发达的地区,且地理环境不良,那么就应该选择较低级别的产品,因为选择较高级别的产品将会导致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的成本过高、风险过大,且农村物流企业也难以接受较高级的产品。
(2)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面对现代农村物流服务,肯定会出现不同的经营理念,不同的经营理念将会使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选择不同的物流金融产品。如果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奉行的是努力为现代农村物流业提供好的物流金融服务或顾客至上经营理念,那么该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的产品必将对现代农村物流业更有针对性,则能提供更好的、更合适的物流金融服务产品;如果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奉行的是利润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那么该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则将扭曲为现代农村物流业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它就会只注重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与收益,而忽视其为现代农村物流业服务的宗旨,甚至给现代农村物流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3)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的产品功能。每种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与之相适应,不同地区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对物流金融产品功能的要求是不同的,某些地区的现代农村物流企业要求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具有融资与理财的功能,而某些地区的现代农村物流企业则只需要融资的功能而不需要理财功能。一般来说,现代农村物流业越发达的地区对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功能要求越高,而现代农村物流业越不发达的地区对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功能要求越低。
(4)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现代
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是影响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选择物流金融产品的最主要因素。当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收益大于成本时,该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才会作出产品的选择,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业需要为现代农村物流业提供全面的、完善的金融服务,同时其自身也应该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在对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选择时,必须满足产品的收益大于成本的基本原则。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最佳产品数量并不是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处,而是需要规模效应,即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使用量越多越好。
2、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科学选择
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对其物流金融产品的选择,首先应对其物流金融产品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既要充分考虑到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企业的成本与收益,又要考虑自身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影响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选择的其他因素。因此,科学地选择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需要综合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及其影响选择的各个因素,分别从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地区与东北老工业区,以及西部欠发达地区三大区域科学地选择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
(1)东部发达地区的物流金融产品。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地理环境优越、农业发达,农产品物流程度高、规模大,农村金融机构发达、发展完善,农村物流专业技术、专业人才及资金都很充裕。因此,我国东部发达地区适宜选用高级别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如电话支付、手机短信支付等),且要求这些产品具有全方位的功能。
篇3
【关键词】金融理论 货币 外部均衡 经济危机
国际金融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在国际金融领域,国际社会中也引来了一些非常多的关注,国际金融因此成为经济的前沿。可实现外部均衡的政策和市场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的解释“国际金融”“国际金融研究各种条件下的动力。”外部平衡的意义,被定义为“构成其国际义务的威胁,不是一个国家的外部债务路径。综合现有的研究,是基于开放的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外部平衡的内部制衡措施的约束下,从国际金融货币和金融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并,外部平衡方案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国际金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反映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逐步演变为内部和外部的平衡问题在不同的历史的条件下,国际金融理论主要分为花芽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国际金融理论处于起步阶段
这一时期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每个国家主要的经济就跟贸易有着密切关系,这一时期的外部平衡体现在通过外部平衡的贸易平衡黄金标准“的价格,现金流机制的存在。自15世纪到17世纪晚期重商主义的货币作为财富的唯一形式,有多少作为衡量的标准,国民财富的货币。重商主义的原则举行的代表托马斯Mengsuo建是扩大商品出口,限制商品输入,货币产生贸易,增加贸易货币,货币在不断的运动中不断增长。
二、国际金融时期形成的理论
在这个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贯彻落实。大多数国家都尽可能的外部均衡目标美国的外部平衡目标其实得到的美元储备控制美元的输出,以确保黄金和美元稳定。此功能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目标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的时间,以促进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
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关系的研究米德在他的代表作“国际收支”一书,第一次直接,更完整的系统,内部和外部均衡关系的理论探讨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内部和外部的平衡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国家实现内部和外部平衡的目标,在国际金融学的历史中也提到,诺贝尔和平奖也是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的。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外部平衡的视角扩大到整个国际收支款项,包括资本流动,包括贸易平衡,但他的分析内部和外部的平衡关系没有一致的详细分析资本流动的影响内部和外部的平衡关系,也没有明确表示这是在他的政策措施,和他的主要目标是在固定汇率制度的情况下。事实上,在浮动汇率制度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条件下,内部和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是更深刻的,这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在现代条件下的外部环境,和他们的后代,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赞臣初步分析的问题,因此,国际金融该理论更丰富,更完整的系统。
2.在实现目标的内部和外部的平衡机制与以前相比,重点研究实施机制,政策调控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分析这一时期的重点已明确提出,这一时期,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思想有关政府的积极干预这方面的研究,内容,反映各种政策工具的组合,在固定汇率制度,实现内部和外部的平衡。
三、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时期
这个阶段的崩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资本流动,快速发展的浮动汇率制度,以取代固定汇率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国家的经济问题更复杂的,深刻的,吸引了国际金融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内部和外部的平衡,同时实现快速发展的基本内容丰富,系统的完整性,逻辑性,特色鲜明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后期。早在实行的浮动汇率制度,有相当多的人,可以自发地调节平衡国际收支,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变动引起的冲突和政策上的内部和外部的平衡,重点分析这一时期的汇率,汇率的资产市场分析的主流。结果发现,仅仅依靠R率调整内部和外部的平衡是不可能的,在国际资本流动,外部的平衡,更严重的冲突,大大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的历史条件下,同时实现内部和外部平衡研究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阶段。
四、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趋势
现如今国际金融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也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并已广泛应用于政策实践。
1.跨期均衡理论的发展和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交叉均衡分析方法的发展,分析国际金融问题上,更融入微观基础。
2.国际金融危机的理论的进一步研究金融危机引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很少见到它的传播范围,影响和冲击强度。在这方面,在国内和国外的经济学家和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已经开始做一些解释,简单的训练强度(2009)从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解析。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我国这样一个上升,其发展的世界金融形势将充满许多未知的因素。(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姜波克,杨长江.论国际金融学科体系[J].复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0(5):67-76.
[2]姜波克.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趋势及理论前沿[J].金融研
究,2002(9):7-17.
[3]奥伯斯菲尔德,罗戈夫.高级国际金融学教程:国际宏观经
济学基础[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4]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
夫经济学大辞典[M].MacmlillanPress,1992.
篇4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结构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由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两部分组成。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非正规金融是指农村中非法定的金融组织所提供的间接融资以及农户之间或农户与农村企业主之间的直接融资,其组织形式有自由借贷、银背和私人钱庄、合会、典当业信用、民间集资、民间贴现和其他民间借贷组织。
二、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必要性的理论分析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出现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其存在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1、农村正规金融缺位为非正规金融的产生提供了契机
在城乡二元体制和单一的金融产权结构下,在工业优先农业发展的战略指导下,我国大部分金融资源被国家控制并配置给了城市经济,造成农村经济的“金融缺口”。在我国农村只有20%左右的农户可以获得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且大部分以小额贷款为主,金额多在3000-5000元之间,大额贷款则受到严格的限制,超过3万元的贷款须经上级部门审批,而审批最少又要花费近1个月的时间。政策的倾向、手续的繁琐最终导致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提供的资金供给无法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更无法满足农业结构调整的规模资金需求。
据悉,1995年从财政渠道流向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为574.93亿元,通过金融渠道流出的资金为1544.80亿元,而当年的资金需求却为6823.72亿元,远大于4122.47亿元的资金净供给,产生了2601.25亿元的金融缺口,并且在1995-2005年的11年间,这一缺口以每年约56.83%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已达到了16261.20亿元,相当于1995年的6倍之多。图1明确地显示出了这一趋势。图中两条曲线分别代表了资金净供给和资金需求,两者之间的距离即为“金融缺口”,二者不断拉大的距离则意味着“金融缺口”的逐渐增大。事实表明,资金供需不平衡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正规金融缺位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1)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理性人、完全信息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假设。在这一理想模式下,正规金融机构可以了解任何有贷款要求农户的信用状况,并能确切知道需要贷款项目的风险和成功概率,也能预见农户未来的偿还能力,因此可以决定是否批准农户的贷款申请:信用状况好,未来有偿付能力的农户得到贷款,农户和金融机构实现双赢;对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拒贷。然而,对于现实中的农村金融市场来说,有限理性及信息不完全、不对称才是最真实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农户数量大,地域上较分散,难以形成正规金融机构与农户间的信息对称。作为理性人的国有商业银行为克服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必然会加强对贷款申请的审查力度,以减少放款风险,这就提高了交易费用。第二,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庞大,技术、设施、人力资本投入高,对于每一笔贷款都有着固定的最低管理费用,而农户家庭经营规模小,贷款规模不大,贷款数额小的特点增加了其管理成本;作为理性的经济人,银行必然会在收益与成本间进行比较,较大的风险、较高的成本使得银行纷纷从农村退出。第三,农业高风险性和弱质性特点使农户未来的偿付能力具有了极大的不确定性,面临着数量巨大的农户贷款申请,出于预算硬约束、安全性和利润最大化经营原则的考虑,自然会产生正规金融的“惜贷”行为。第四,农户对贷款的需求季节性明显,希望贷款手续简便、灵活、及时,当预期到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需要履行许多繁琐的程序而可能会错过资金的最佳使用期时,同样作为理性人的农户出于机会成本的考虑也可能主动放弃贷款申请。
(2)国家的金融抑制。长期以来,我国工业优先农业发展的指导战略要求正规金融部门首先要保证国有经济的资金需求,加之正规金融所形成的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所有制歧视,使得广大民营、乡镇企业难以获得与其经济作用相匹配的资金支持,从而对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民间资金存在着强烈的需求。
(3)制度环境欠佳。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的借贷活动相对于非正规金融来说,关、卡、压较多。繁琐的审批手续不仅增加了交易成本,而且还有可能会延误农户的投资商机,甚至导致“速度钱”的出现,即有些农户为了加快办事速度,较快获得所需资金,不得不对掌权官员请求“帮助”,从而增加了“灰色成本”。
3、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优势
农户无法从正规金融获得资金,自然就会转向非正规金融机构;同时由于非正规金融自身所具有的优势,这就使其成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甚至替代成为必然趋势
(1)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不完全问题。我国农村社会相对比较封闭,内部人口流动性不大。在这个熟悉的环境里,私人信息具有高度的共享性和流通性,这种信息的透明化有效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成就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补充甚至替代的地位。
(2)有利于减少交易费用和管理成本。农村非正规金融体系,包括行会、民间集资、民间借贷等形式,一般建立在人缘、地缘和血缘关系基础上,信息获取成本低,具有无或低抵押担保、正式借贷合同比例低、手续简便、贷款及时的特点,交易费用和管理成本低,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3)非正式制度的独特优势。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在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我国农村中优秀的传统习俗等非正式制度对农户行为起了积极的道德约束作用;二是经过长期的经济活动,许多农户建立了自己的信誉机制,如借钱不还,就会失去这种社会资本,这是一种长期的重复博弈过程。从长远利益考虑,农户会自觉抵制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短期利益的诱惑。
三、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必要性的模型分析
下面通过模型来分析农村非正规金融为农民带来的福利,说明其存在的必要性,首先给定假设条件如下。
第一,完全竞争市场。在农村市场,民间借贷行为比较普遍,提供的产品几乎同质,只要拥有资金就可进入,且可自由退出,不存在过多的进出壁垒。因此,可将这个借贷市场近似地看成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二,民间借贷行为利率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通常为其2-4倍。
第三,将正规金融机构针对不同用途、期限的贷款利率简化为一种,并忽略通货膨胀等对利率的影响。
得到模型如图2所示。其中,I为贷款利率,Q为资金使用量,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为I0,农村借贷市场对资金的供给曲线为S,农户的资金需求曲线为D。农户对资金使用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户对资金的需求曲线弹性较低,故斜率较大,如图2所示。图2中Q’是正规金融机构每年向农户提供的贷款数量,大约只占农村贷款总额的1/5,这时,农户的消费者剩余为梯形ABCH,S与D的交点F决定了民间借贷的均衡利率和均衡资金借贷量Q”,远大于正规渠道的资金供给量Q’,其利率也大于I0,对应的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FEH,其面积大于梯形ABCH的面积。于是得出结论:民间借贷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的福利。
四、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趋势
1、部分农村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转化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具有不同的存在基础。正规金融通过专业化集中处理借贷者的借贷行为,有效的降低了单位资金的融通费用,边际贷款成本随客户数量的增加而下降。对于农村非正规金融来说,较低的单位资金融通成本是其最大的优势。随着客户数量的增加,单位资金融通成本会进一步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其信息和管理成本会随规模的增大而增加,从而导致单位资金融通成本上升,边际贷款成本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状。当边际贷款成本到达最低点时,借贷客户数量达到最优,此时,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效率最高。当超过最低点时,边际借贷成本将随客户数量的增加而上升,非正规金融逐渐失去成本优势,就有可能向正规金融转变。
篇5
一、金融危机对会计准则提出新的挑战
国内外会计舞弊案件的层出不穷及其危害之大,次贷危机的爆发及其危害之深远,会计监管不力难逃其咎并再度引发了人们对会计监管的思考。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各界一方面忙着寻找罪魁祸首;另一方面积极寻找应对危机的举措。人们从次贷危机追溯到衍生金融产品,追溯到市场及市场信用,进而牵扯到会计准则和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成了金融危机的原凶之一,会计准则也成了金融危机的救“市”主。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相关性,进而政府如何规范会计信息、是否修订会计准则成了金融界与会计界在危机拯救中的一个争议热点。到底会计准则与金融危机甚至与全球经济危机有何关系成为我们不得不回答的一个现实问题。时至今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对于政府规范会计信息规则的必要性普遍赞同,特别是在本次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日益漫延的现实情况下,对会计准则的质疑和加强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特别是企业风险信息的披露的呼声日渐增强。但是对于如何规范以及规范的范围、规范的强度则众说纷纭,仍无定论。特别是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于2006年2月,并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开始施行,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准则执行三年的实践,是否如各界所望规范了会计信息、进而避免了或减少了资本市场上大量的财务舞弊或盈余管理行为就成为一个现实研究课题。同时,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刚刚实行一年多,即遭遇一次全球性的金融以至经济危机,危机对新会计准则提出了新的挑战,会计准则如何应对?这一系列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无论从理论研究出发还是从现实需要出发,新会计准则的完善与会计监管模式何去何从值得人们探讨,而且迫切性日渐增强。因而,对我国新会计准则的经济学分析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我国新会计准则性质的规范经济学分析
有关会计准则的性质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论述,本文认为有关准则性质的观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
(一)技术规范观
该观点流行于会计准则产生之初,认为会计准则就是一种客观标准。持“技术观”的学者认为,会计准则是纯粹的技术性规范手段,是客观的约束机制。如杨纪婉(1992)认为,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会计行为的规范化要求。葛家澍(1996)也指出:我们已经明确,企业会计准则是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从这种观点的出发,会计准则制定者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建立一套科学的、完善一致的会计原则,并据此设计出合理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他们相信,只要借助科学合理的理论和有效的制定程序,会计准则就应该或能够达到完善,并发挥理想的规范作用。
(二)政治程序结果观或分配标准观
“经济后果”作为会计准则制定中的一个实质性问题,是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开始引起人们关注的。该观点认为会计准则安排直接形成资源配置状况,或影响对资源配置的调节。按照曾任美国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成员的泽夫(Zeff,1978)教授的理解,会计报告将影响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行为,这些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又可能对其他团体的利益产生影响。后来的学者将之称为“经济后果”。简单地说,就是不同的会计准则和不同的会计程序导致各个主体不同的利益分配格局。
(三)产权安排观
该观点认为,“会计准则属于产权制度范畴,它是产权制度的一种或特定社会产权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会计准则作为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规范,其基本结构是产权经济模式的自然反映,产权关系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进而出现了不同的会计准则规范,以维护其特有的企业产权关系。“显然,会计准则作为会计行为的规范与制度,它是以产权理论为基础的,并且,其运行是否有效、作用发挥是否正常,也有赖于其产权界定恰当与否。”因此,可以说,任何一种会计准则都体现了对某些特定主体产权(财产权利或经济利益)的保护。
(四)公共合约观
“从公共选择理论看:会计准则是一种公共物品”。该观点是把对会计准则性质的认识建立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之上,认为会计准则是一种公共物品,是调节社会利益集团经济关系的会计行为规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由于其公共物品性,政府在其制定与执行过程中要考虑各个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最终成为多方博弈均衡的产物,在性质上也就表现为企业利益关系人共同“签署”的合约的一部分,是一份关于一般通用的会计规则的公共合约。它的产生是为了克服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缺陷,对一般通用的会计规则制定权以一种公共的合约安排来替代原先的单个企业的私人合约安排以节省社会交易成本。
上述四种观点各有所长,都有可取之处。本文认为,第一种观点是将会计准则看作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只是看到了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所呈现的技术规范这一外在形式,而没有对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及实施后果给予足够的关注,但是它是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性质。该观点由于其目标的单一性和明确性,更易用于指导准则制定并能突出准则制定者在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地位和独立作用,但由于其忽视了准则可能带来的经济后果和政治程序的影响,往往会导致过分夸大准则的作用而影响对准则功能的客观评价。第二种观点,强调的是会计准则制定的政治性和社会性。该观点比较客观地揭示了会计准则的制定必然是一个政治性的过程,任何一种会计准则都体现了对某些特定利益主体的保护,但该观点更多地是对准则制定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博弈的关注,而非准则的实质反映。第三种产权安排观主要从产权的视角分析了会计准则背后的产权诉求,强调了会计准则对产权主体的保护,实则是准则功能的体现;而第四种公共合约观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原理在会计领域的运用。它所依赖的核心概念是“交易费用”及“公共物品”等,即会计准则是一项节省交易成本的制度创新的结果。会计准则这一公共合约是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而进行的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创新的结果,是对准则性质的较为宽泛的认识。
本文认为,对会计准则性质的理解应建立在上述四种观点的融合之上:正由于技术规范观强调准则应该客观有序,因此我国新会计准则应从技术规范的角度考虑构建具有逻辑一致性的概念框架指导下的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而经济后果观的直接推论就是准则制定程序的政治性,该观点有助于我们认识在准则制定过程中一方面应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另一方面又要看清各方背后隐藏的不同利益集团利益角逐的本质,尽可能维护多数主体的利益。从产权安排观出发,可以使我们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修改时充分考虑社会产权制度的稳定和对产权的保护。从公共合约观出发,我们知道政府拥有一般通用会计准则的制定权,这种准则具有较大的强制性。公共合约之所以得以达成是由于政府强制力的作用和其能节约交易费用,但如果出现政府“创租”或“寻租”,或者由于公共合约的强制性执行而带来的交易费用的增加超出了交易费用的节约,那么就将是对市场的扭曲而得不偿失。
三、结束语:新会计准则的性质分析
本文认为,在分析我国新会计准则的性质问题时,应该遵循一个由核心向逐步拓展的思路:
首先,新会计准则是用来规范现实会计实务并指导会计实务的行为规范。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各种规章制度对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进行约束,形成了复杂的、相互交错的规范体系。不同市场主体通过财务报告对外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技术规范或标准,而是各行其是,则信息使用者面对五花八门的信息表达将会无所适从。因此,必须有一套统一的规范或标准来指导和约束市场不同主体的信息表达方式。也就是说,会计准则首先应当是一个纯客观、技术性的约束机制,是用来指导和检验实务的标准,这是会计准则的基本职能体现,是它的核心特征。正是基于此,当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中,当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之时,种种新的经济业务要求有新的会计规范和标准进行指导,我国财政部适时修订并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作为对企业会计实务的指导和行为规范。
其次,新会计准则是一种公共规范,具有权威性。会计准则要能普遍被接受和认可,还必须有一定程度的权威性的支持。所谓权威性支持,即国家政府强制力的介入。因为会计信息的公共物品性,使得信息的提供者必然有所保留,从而影响信息的透明度和完整性,使得流传于市场上的财务信息容易失真。然而,公共物品的利益属于社会大众,不当的公共物品将有损于公众的利益。因此,为了避免因会计信息的误导而发生大的市场波动,推动社会经济秩序正常有序的发展,政府必须通过一定的强制性手段,促使企业提供“公允恰当”的公共物品,以维护财务信息的质量,确保公众整体的利益。可见,会计准则应当是规范各利益方行为的公共规范,应具有强制性。新会计准则正是我国政府基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秩序的立场而主导制定的,要求市场经济体系利益各方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具有强制性和威慑力。
篇6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达地区;非学历教育;调查研究
非学历教育贯穿于人们走向工作后的各个阶段,它已不再是学历教育的辅补充教育,而是使社会成员能不断跟上社会步伐,持续取得个人成就的十分重要的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能够弥补学历教育的不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后金融危机时达地区出现许多新的社会特点,其中最突出的是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而非学历教育为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持。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经济发达地区成人非学历教育在后金融危机时展的状况,以期因地制宜制定相应对策。本文以东莞市非学历教育调查现状为例,试图就此作一初步探索。
一、资料收集与样本特征
为深入了解当前东莞市非学历教育发展的现状,课题组自编调查问卷,分别对个人、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等进行了相关调查。问卷数据经课题组核实后编码,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样本反映了经济发达地区东莞市的整体原貌,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其中个人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问卷1300份,其中有效问卷1163份,有效率89.5%%。被调查者中男性占48.9%,女性占51.1%。18―25岁年龄段占40.3%,26―30岁占27.7%,31―35岁占13.8%,36―40岁的占8.6%,40岁以上为9.6%。东莞户籍占55.6%,非东莞户籍占44.4%。高中或中专学历占3I_4%,大专与本科学历者占27.8%、22.7%,高中以下占17.5%,硕士及以上占0.5%。
企业调查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182份,回收率91%,其中有效问卷167份,有效率91.8%。在调查的企业中,私营企业比重最大,占到有效百分比的59.1%;其次是外资企业,为18.9%;国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都各占到调查总数的7.9%;企业规模也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其中员工人数50一200人、201―1000人的中型企业各为58家,各占所调查企业总数的34.9%;1001-5000人的大型企业有10家,占6%;5001人以上的超大型企业有4家,占2.4%。
教育培训机构问卷共发放30份,回收27份,回收率90%,其中有效问卷27份,有效率100%。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教育培训机构中,国有性质的教育培训机构13所,占48.1%,私营性质的为14所,占51.9%,而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性质的机构为0所。在教育培训机构的类型上,以综合培训机构和成人学校为主,分别为12所和10所,所占总体样本的比例分别为44.4%和37.0%,而其他类型的教育培训机构为5所,所占比例为18.5%。
二、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一)愿望强但重视和投入不足
在个人方面,调查数据显示,从希望接受的教育培训类型来说,63.3%的受访者最期望接受的教育培训是职业技术性质的短期培训,15.4%的受访者最期望接受休闲娱乐式的教育(如美术、舞蹈等),而仅有21.3%的受访者最期望接受成人高考性质的学历教育。从教学形式的组织来说,31.5%的受访者倾向于企业组织的岗位培训,24.4%倾向于社会机构组织的非学历教育培训,28.2%倾向于个人自学,0.9%为其他,仅有15%的被访者倾向于到当地高校组织的学历教育。
从个人消费支出来看,用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占主要部分,其中食品类消费支出占24.5%,衣着类消费支出占22.0%,居住类消费支出占10.2%,医疗保健类消费支出占4.8%,交通类消费支出占22.0%,居住类消费支出占10.2%,医疗保健类4.8%,通信类消费支出11.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消费支点占8.7%,用于学习教育类的消费支出仅占7.4%。而每年支出的教育培训经费结果也显示,48.5%的受访者目前每年支出的培训经费在1000元以内,22.9%受访者目前每年支出的培训经费在1001―2000元,9.7%的受访者目前每年支出的培训经费在2001―3000元,4.7%的受访者目前每年支出的培训经费在3001―4000元,5.5%的受访者目前每年支出的培训经费在4000元以上,8.7%受访者选择其他。
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东莞市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认识到了继续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并特别倾向于选择非学历教育,但在教育经费支出及投入上,明显落后于实际需求。
企业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后金融危机时代,有124家认为企业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很有必要,占74.7%;有33家认为说不清楚,占19.9%;有9家认为没有必要,占5.4%。
有员工教育培训计划的企业有130家,占79.8%;没有培训计划的33家,占百分比的20.2%。组织员工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的企业有5l家,占30.7%;有时会组织组织员工参加教育培训的企业有100家,占60.3%;不会组织员工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的企业有15家,占9%。
样本调查中有关企业在金融危机之后是否有教育经费预算数据显示:有47家会有所增加,占36.4%;有42家会与往年持平,占32.6%;有21家暂时没考虑,占16.3%;有15家没有预算,占11.6%;有4家会有所减少,占3.1%。
从以上几个问题可以看出,作为以制造业为主的东莞企业,大部分认识到了员工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也进行了教育培训,但仍有小部分企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教育或培训投入的积极性并不强。
在教育培训机构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多选),在所选的27所教育培训机构的样本中,有18所开办了函授或夜大形式的学历教育培训,占总样本的40.0%;自学考试形式的学历教育3所,占总样本的6.7%;而开办岗位培训等形式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则仅有24所,占总样本的53.3%。
调查结果显示,培训机构意识到了学历教育的萎缩和加强非学历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不少培训机构都有加大对非学历教育投入的想法,但遗憾的是还未有具体行动计划。
(二)喜好技能和岗位的学习内容
在对个人对参加教育培训的目的调查中,有45.9%的人认为是增强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有29.8%的受访者认为参加教育培训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有18.6%的受访者认为是争取晋级加薪的机会,有4.5%的受访者认为是结识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选择其他的占1.2%。
在对企业“您认为贵企业员工最需要哪方面的教育培训?”的调查中,有85家选择专业技术,占57%;31家选择团队协作,占20.8%;29家企业是选择管理技能,占19.5%;1
家认为是学历,占0.7%;3家选择其他,占2%。
在对企业“您认为贵企业员工参加哪种教育培训方式最有效?”的调查中,有140家企业认为是岗位培训,占85.9%;有13家认为是非学历教育培训,占8%;有5家认为是学历教育,占3.1%;有5家选择其他,占3.1%。
调查显示,不论是企业还是员工个人,最需要的教育是技能培训(管理技能或专业技能)或岗位培训;企业重视动手型人才,而非理论型人才,这也影响到个人接受教育培训目的。
(三)青睐案例和实践的教学方法
在对个人“您喜欢哪种类型的教师”调查数据显示,34.5%的受访者最喜欢企业内优秀员工或管理人员给自己上课,38.8%的受访者倾向于接受职业培训师,24.6%的受访者倾向于接受高校专业教师讲课,其他2.1%。
在对企业“您认为企业员工接受教育培训,最合适的教师是?”的调查中,在有效受访的企业中有82家是认为是企业内优秀员工和管理人员,占52.6%;有12家认为是高校专业教师,占7.7%;有16家认为是职业培训师,占39.1%;有1家选择其他,占0.6%。
在对企业“您认为哪种教育或培训方法最有效?”(多选)的问题上,有效受访的424个企业员工中有47个认为是理论讲授,占11.1%;有100个认为是案例分析,占23.6%;有143个认为是实践模拟,占33.7%;有42个认为是专题研讨,占9.9%;有91个认为是参观交流,占21.5%,有1个选择其他,占0.2%。
企业内优秀员工和管理人员很受企业和个人的欢迎,实践模拟、案例分析和参观交流成为最受欢迎和最有效的教育或培训方法,也再一次说明了企业的培训讲究实用性、重操作轻理论的特点。
(四)注重时间和空间的便捷性
在对企业“您认为员工最理想的学习场所是?”的调查显示,有107家认为是企业内部,占65.6%;有45家认为是社会培训机构,占27.6%;有7家认为是地方高校,占4.3%;有4家选择其他,占2.5%。
在对个人“目前情况下,您倾向于选择哪一种学习场所”的调查显示,31.9%的受访者倾向于在企业内部培训,42.3%的受访者倾向于到当地社会培训机构接受学习,23.6%的受访者倾向于到当地高校接受教育,选择其他的占2.2%。
在对企业?您认为贵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安排在什么时间比较合适?的调查显示,有效受访的161个员工中有18个认为是脱产学习,占11.2%;有80个认为是业余,占49.7%;有51个认为是双休日,占31.7%;有12个选择其他,占7.5%。
在对个人“您认为上课或培训时间安排在什么时候比较合适”的调查显示,47.8%的受访者认为在晚上接受培训较为合适,37%的受访者认为在周末(双休日)接受教育培训较为合适,12%的受访者认为脱产学习比较合适,选择其他的占3.1%。
调查结果显示,在企业内部和培训机构接受培训比较受到企业和个人的青睐,在时间安排上大多数的企业还是不希望员工脱产去学习,大多倾向于业余时间(晚上和周末)接受学习培训,企业和个人都比较重视教育培训在时间、空间方面的便捷性。
(五)学习经费和成本承担失衡
在对企业“贵企业组织员工接受教育培训的经费来源?”的调查中,有效受访的165家企业中有8家认为是员工个人支付,占4.8%;有14家认为是个人承担绝大部分,占8.5%;有73家认为是企业承担绝大部分,占44.2%;有65家认为是企业全部负责,占39.4%;有5家选择其他,占3%。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主动承担全部或绝大部分教育培训经费,但仍有部分企业不愿意承担教育培训经费,严重存在着学习经费和成本承担失衡的现象。如果政府或企业都能主动承担起全部或大部分教育培训费用,无疑会刺激更多人学习的欲望。如2009年6月,东莞市东坑镇出台了《东坑镇户籍30岁以下青年大专或以上学历继续教育学费补助实施办法》,符合条件的东坑户籍青年就读东莞电大东坑分校(东坑成校)只需交10%学费。此项惠民政策极大地提高了东坑镇青年提升自身文化水平的积极性。2009年、2010年东坑镇分别有340人和470人报考成人高考,是往年的三四倍,专科起点升本科类考生录取人数逐年大幅增加,优惠政策鼓励再教育成效显著。同时,经了解,东莞企业大量需要技术工人,如模具设计、车工、大型设备操作人员等,培训这些技工需要有大量现代化的机器设备进行实践操作。但是这些机器设备造价昂贵,而且更新换代非常快,举办此类技能培训的成本过高。当然,一般贵重机器设备的生产厂家会对购买单位的使用人员进行培训。总的来说,举办非学历教育的成本相对于学历教育来说,成本较高。但政府、企业以及个人在承担这样的成本时,存在着失衡的现象,绝大多数由个人承担,因此,制约了非学历教育规模的发展。
三、后金融危机时展非学历教育的思路与启示
(一)提升全民学习意识,增加非学历教育投入
大力举办各类兴趣班、老年社区大学等,广泛宣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以此提升全民学习意识,让学习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需要。建设和谐幸福东莞,不仅仅是要加强物质文明的建设,更应该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鼓励人们进行非学历教育培训,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和整体素质。
同时,加大政府对非学历教育的财政补贴。在政策层面,可以扩大补贴的对象和补贴的范围,将补贴拓宽到非学历教育方面,对非学历教育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巨大促进作用。
(二)鼓励岗位技能培训,构建非学历互通平台
大力加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宣传,鼓励学校和培训机构兴办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等非学历教育。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带头倡导岗位培训证和职业资格证书等的效用。
同时,也需要加强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的相互认同。例如,获得了由政府审批的学校或培训机构颁发的非学历教育证书,在接受学历教育时,可以免修相应的课程,提高非学历教育证书的含金量,以此刺激人们学习需求。
(三)注重教育内容需求,大胆启用双师型教师
注重企业和个人的教育培训需要,非学历教育的培养计划、教学内容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机制,应该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及时修订培养计划和更改教育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同时也要突出地方特点。具体做法上如可以派遣任课教师深入企业参观学习,了解企业和个人的实际教育培训需要。
同时,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师资队伍建设应该成为非学历教育质量的关键,这关乎着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应该注重聘请“双师型”教师,大胆从企业中聘请有经验的优秀员工来校授课。
(四)坚持送教服务上门,加强培训机构和企业的联系
便捷的时间和空间,成为求学者是否参加非学历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坚持送教服务上门进企业,加强教育培训机构和企业的联系,特别是加强与机器设备生产厂家的联合办学,有利于更好地推动非学历教育的发展。具体做法比如可以在企业中开办岗位培训班级,或者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自身成立相关的教育培训部门。
(五)完善经费分担机制,政府和企业勇挑重担
篇7
2008年美国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金融危机,此次危机迅速蔓延到了全球许多国家,作为世界主要贸易国家之一的中国也受到了严重影响。此次危机中,国内外资企业纷纷压缩了新员工招聘计划和数量,或者直接关闭部分办事机构和分公司,以压缩人力资源成本应对危机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不仅有丰富职业经验的企业员工就业机会受到严重影响,而且高毕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石家庄市无所高职院校学生,这几所学校分别是河北城市干部管理技术学院、河北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大学、河北警官教育学院、河北信息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等,本次调查共随机抽取了10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收回问卷981份,有效问卷为953份。
3.调查结果与分析
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回顾。近十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年大幅增长,以21世纪前10年为例,平均而言,每年毕业生是以60万左右的增长,根据图表数据显示(见图1),这一增幅在从2006-2009年一直保持,从2009到2011年有所回落,但是仍然是呈正增长,增长人数也超过了40万,所以,从整体上来看,还是比较严峻的。报告还显示,由于社会上所能提供的岗位有限性,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方式呈现多样化,主要体现在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弹性工作制等非传统就业形势人员的增多,传统的8小时坐班制正在被更为自由的、形式多样的工作方式所替代,往届没实现就业或打算跳槽的求职者仍然很多,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校漂族。
高职院校毕业生再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前程无忧调讼允荆在2011届毕业生“求职看重要素” 的单项选择中, 40% 的学生最看重“职业发展前景”,可见,毕业时找了与自己喜欢从事的职业不相关的工作的学生不在少数。在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中心2011年4月份的《2011应届生调研报告》显示,从应届生离职的时间段看 ,人职半年内离职率高达42.7%,更加明显的是有18.4%的学生三个月就离职了,这一现象在见图2。这各种迹象表明高职生在就业的心态上有问题,不愿意从基层做起现状比较严重,然而国家给高职院校的定位就是要走实用型人才道路。
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期望值过高。 从图3不难看出,不少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心态没有端正起来,他们片面地认为接受了高等教育就理所当然地应该进大企业,或者做体面的待遇优厚的工作,甚至当上国家干部,以便快速地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现实情况是,他们理想中的职位不是一出校门就能找到的,他们很少考虑社会的现状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势,在没有较强能力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得到他们所想选择的职业,他们只是一味追求好的物质待遇和优越的工作环境,重名利倾向严重,而艰苦奋斗的精神缺失。
4.改进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策略
学校方面。学校要明确自己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突出自己的特色,学校作为一个培养人才基础,不仅要搞好招生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地将自己的招生与市场接轨,教授市场要求需要的实用的课程,删除不适用的课程,学校还要仅跟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来提升自己,最好还要能形成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最有说话权的是企业,因此那种一味只教书本理论知识的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以及今后对人才的要求。其次,在培养上,要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学校就得到足够的实践,可以让学生利用寒暑假主动参与企业的社会实践,一方面学生获得了校外的锻炼,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了解学生。
学生方面。毕业生要根据自身的优势特点和现状,准确定位自己在职场中的弱势,主动投入到就业工作中来。由图3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国有企业仍然是高职毕业生的第一选择,选择民企的少之又少,然而,面对当前就业形势逼人的情形,毕业生也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要过高地估计了就业期望。寻求一蹴而就的改变现状的方法,也不要陷入极端的悲观思想中。要积极勇敢地面对当前的问题,把握好自己的每一次就业机会。
企业方面。企业要注意在求职时学生相对企业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企业应该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选择人才,并择优录取,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标准应该以适用为原则,而不是考虑其学历的高低,有的企业在选择人才只想选择高学历的学生,固然高学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比普通学生快一些,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有的企业连招一个文职岗位,竟然也提出了要招博士生,这让我们不得不感觉到是一种炒作。一个文职岗位,只是负责一些接待工作,高职生完成可以胜任,企业这样做如果不是想出于人才高消费,炫耀自己,就是出于选材标准的不科学。所以,在录用学生时要摒弃歧视态度。
篇8
论文摘要: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加深,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择业和就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的意义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经济发展也受到影响,原本艰难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中国社科院在2009年《经济蓝皮书》中指出,到2008年底有100多万大学生不能就业,2009年还将有592万大学生毕业面临就业。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决定性因素。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择业与就业,影响着他们将以什么样的姿态投入到社会工作和生活中去。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长远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我国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大学毕业生们已逐渐接受了如“先就业,后择业”、“薪酬要求不能过高”和“到基层去就业”等观念。但是当前待就业的大学生大多是80年代出生,具有更强的独立性,价值取向更加功利化。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他们的职业价值观与往年毕业生相比既有共同点又有所不同:
(一)共同点
1.职业价值目标的矛盾性和功利化
正确的职业价值目标应该做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在思想上。多数大学生希望从事的职业既能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又能满足个人的切身利益。但实际就业时,则更多地关注自我发展和价值实现。大部分学生仍不愿到欠发达地区、艰苦行业、基层和农村工作。
2.职业价值自我化,强调自我价值
职业价值自我化是指大学生在职业评价和职业选择时。越来越突出地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有非常强烈的成就感,期望未来的工作符合自己的特长爱好,在工作中能够施展才华、实现人生理想;另外,他们也注重金钱物质因素,期望将来的工作能带来丰厚的物质生活。
(二)不同点
1.职业定位不合理
一方面,有些大学生职业定位过高。他们不愿意从事与本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不愿意离开中心城市就业,不愿意进小公司工作。另一方面,有些大学生职业定位过低。在媒体不停地宣扬“大学生薪水期望值越来越低”和“大学生工资水平跌落千元”的氛围中,毕业生有去做船夫或保姆的,还有“零工资”就业的。他们在做出选择前,对自身情况不了解,缺乏对社会需求和变化的分析,导致出现这种盲目贬低自我价值的现象。
2.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欠缺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部分的毕业生不管自己的客观情况如何,只要有企业录用,就去工作。抱着一种与企业“分手”的心态,走向自己不喜欢也不适合的工作岗位,因而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绩效也受到影响;或者以不合适为理由将企业作为跳槽的“跳板”,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大学生就业诚信。
3.职业价值实现途径个性化、多样化
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在2008年1月至4月和11月下旬分别与Universum公司和腾讯教育频道共同实施了“中国大学生职业倾向调查”,调查数据表明毕业生希望进国企和政府部门工作的比例分别提高了1.1%和7.4%,想去外企就业的降低了23.6%,选择自主创业的增加了15.3%。河北省教育厅调研组的一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结果也显示,近六成大学生认同自主创业,或希望今后能够尝试创业。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的思考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全社会从国家到学校,再到家长都在关注这一问题的解决。各方纷纷采取措施,提出建议。其中大多数强调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重于求职方法、择业程序等技巧的传授。但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才是治本之策。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
(一)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作用
人生价值观教育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调自我与社会融合,索取与奉献并重,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而又比较重视自我、注重实际、追求物质利益。这种人生价值观变化表现在职业价值取向上就是由“实现个人价值”向“自我发展”与“物质利益”并重转化,并把社会对个人的回报作为价值取向的条件,这与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观有一定差距。因而,必须大力加强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以其明确的方向性,决定和影响职业价值观的导向性。
(二)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端正职业地位观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哪种职业,都是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在各尽所能,推动着社会前进。高校要教育大学生把握社会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三)以着眼长远发展为导向,校正职业苦乐观
胸怀祖国,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是职业苦乐观的最高境界。高校职业价值观教育要使大学生认识到广大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急需人才,响应国家号召,从自身长远发展考虑,到基层就业,到中西部就业,吃苦耐劳,经受锻炼,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是正确的选择,也是履行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四)以实现人生价值为导向,明确职业待遇观
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追求,既要物质享受更要享有精神需要的满足。职业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人生乐趣的来源之一,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在职业价值取向教育中还必须注意让大学生认识到把劳动和个人利益联系起来无可厚非,但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来看,劳动的价值应该超越个人利益,指向集体的、长远的共同利益。
(五)加强职业选择教育,使职业定位更加科学合理
在进行职业选择教育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定位。确定我是谁,是什么性格类型的人,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个人能力如何等问题。另一方面,要全面地介绍不同职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以及目前不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针对就业期望过高的同学要使他们要使他们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劳动者受教育层次的要求不断提高,毕业后成为“普通员工”是大势所趋。对那些盲目贬低自我价值的同学要引导他们进行理性的认识和思考。避免盲目“低就”,找到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有利于今后职业生涯发展的职位。
(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爱岗诫信
职业道德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范,作为一种操守,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职业行为。(1)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教育大学生要“干一行爱一行”,在任何岗位上都要以主人翁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2)诚信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先就业,后择业”,避免随便签一个单位然后毁约的现象。利用“三鹿奶粉”等与诚信有关的社会事件教育大学生,使大学生懂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人们成功的最基本道德品质。
(七)加强职业能力教育引导大学生知识创业
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宏观经济;威胁;反思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18-0078-01中国图书分类号:F091.348;F015文献标志码:A
1宏观经济学对金融危机的阐释
每一次金融危机过后都是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一次拷问,而经济学家试图找到对金融危机的有效解决途径。然而面对不同学派与立场的研究中,对金融危机的形成与发展的观点差异较大,尚未形成一个可以达到高度共识的立场。从西方主流学派的经济学观点中能够明确,沿袭凯恩斯主义的传统经济学派认为,金融市场产生的信贷泡沫是产生经济危机的关键因素,以宏观调控不力,导致经济行为逆向选择,最终形成了经济危机的爆发,并引起经济倒退的现实危机。依据其学术观点能够明确,金融危机并未形成与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实质性冲突,而强调了宏观调控的重要性。但是在宏观政策的调控下,并非所有政府都能承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宏观调控是否有效受到质疑,而宏观经济学理论是否能够预见金融危机的产生,也是需要进一步深思的问题。如果失去对金融危机的预见性,单从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采取的挽救措施来看,经济倒退是可以避免,但从中损失的经济效益却无法挽回。而且宏观调控也并非每次都能到达预期的效果,如果宏观调控失去力度,是否意味着金融市场就此萎靡不振,而无法前行。
2金融危机的现实影响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影响最为严重的莫过于进出口行业。一方面,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会从经济层面拓展到生产经营环节,直接影响到国际贸易。在2007年金融危机中,美国支出的GDP总额超过70%以上,而国内消费高于10万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消费支出也超过1万亿美元。当时国内需求无法弥补金融危机的需求减少,而相关调查显示,美国经济每下降1%,我国出口贸易下降6%。另一方面,次贷危机削弱了美元的金融地位,从出口产品的优势地位下行逆转,产生了贸易逆差。美国联邦储备局不断降低基准利率,并未国有银行注入流动资金,与我国当时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形成鲜明对比,在大量美金流入我国之后,人民币升值而美元贬值,导致我国的出口价格优势降低。金融危机过后,虽然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并不高,但是贸易出口额下降的事实不容忽视。虽然同比出口金额上升,但这种增长速度也受到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并非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东南亚和欧美地区的海外企业频繁毁约,也造成我国企业外部信用环境一度恶化。
3金融危机时期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反思
宏观经济学主流学派,认为自由市场的贸易环境并非宏观调控能够控制,而自由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客观存在的。当宏观经济学认定金融危机属于意外因素时,“黑天鹅事件”属于偶尔失效,并非金融市场体系存在根本问题。这样的思想认定政府干预的无效性,尤其对宏观调控比喻成为扭曲的资源配置,认为其金融影响力会对金融危机产生负面的消极作用。同时也要部分学者认为,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中的宏观调控,加剧了金融危机的恶化,以及延长了影响时间。
相对于主流经济观点,近些年来在非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活跃度异常明显,几乎完全倾向于政策观点,并就主流经济学观点的问题深究其责。但是非主流经济学理论也错综复杂,并非单纯诊断政府宏观调控有效性的实质作用。其中,奥地利学派以坚持极端市场化观念为主导,认为政府行为的宏观干预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金融市场混乱,而后形成了经济衰退的现象。而新制學派则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源于对金融交易市场的治理失误。
而后凯恩斯学派却反对主流派对金融危机的解释,也不同意其他非主流学派对金融危机的现实观点。其经济学观点将金融济危机归纳为政府干预实效的偶然性,并视金融危机为突发事件和单纯意外,这样的非对称信息也未能触及金融危机的深层机理。
参考文献:
[1]张凤林.金融、经济危机引发的宏观理论与政策反思——基于后凯恩斯经济学派的视角[J].经济学家,2013,(03):32-41.
篇10
长期以来,金融理论的核心阵地一直被新古典学派所占据,金融分析的制度范式被排斥在主流金融学的框架之外。这种情形在2005年为之改变,就在这一年,美国经济学家默顿和博迪(Merton & Bodie)在西方理论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并定义了“(新)制度金融学”。从此,制度金融学开始在经济学的理论圣殿上正式“登堂入室”,获得与新古典金融学“平起平坐”的学术身份。
在新古典金融学的视野中,由于忽略交易成本,因此金融交易由谁(银行体系或者金融市场)来完成并不重要。基于科斯定理,若不存在交易成本,则不同金融制度和组织结构会得到相同的最优金融资源配置结果。制度金融学可以帮助我们甄别不同金融制度环境的特征,并确定在某些特定的经济金融发展背景下,什么样的金融制度结构是最具优势的。
基于这种新的理论视角,在新古典金融学那里被“外生”处理的金融体系内部的特殊制度结构和组织形式已然转变成为“内生”的结果。重要的是,金融技术进步可以有效增进这些特定金融制度结构的效率,从而把金融交易成本以及相应的金融行为扭曲的成本最小化。因此,默顿和博迪新命题的核心思想是,在一个得到良好发展的金融体系中,基于金融制度结构的一系列内生变化,新古典金融学关于资产价格和资源配置的结论是大体正确的。
默顿和博迪试图通过弥合两种金融学的裂痕完成金融学发展进程中的一次“新古典综合”。与经济学曾经的“新古典综合”相类似,他们倾向于将制度金融学视为新古典金融学在考虑交易成本情形下的一种特例。不管金融交易过程在制度金融学那里的表现多么变化多端,最终都要归结到新古典金融学的均衡解中来。
“斯蒂格利茨和格林沃尔德”新范式
默顿和博迪对于制度金融理论发展的建树与其所拥有的“冠名权”并不相称。相比之下,重建金融分析制度范式更为实质性的努力早在20世纪初期已在货币理论层面展开。传统的货币理论一贯忽视信息成本、风险以及激励等制度因素,这种忽视使得货币经济学的宏观框架长期缺乏微观经济基础。2002年,斯蒂格利茨和格林沃尔德(Stiglitz & Greenwald)提出货币经济学的“新范式”,通过把一些关键性的制度因素“内生化”于既有的分析框架,尝试性地将传统的货币理论建立在银行行为理论的基础之上,从而在理论上扭转了微观信贷市场和宏观货币运行长期相互隔离的局面。
“新范式”的构建也是从挑战所谓“古典二分法”的基本理念入手的。由于将一些被长期搁置的因素引入货币经济学的框架,因此信贷和银行因素从一开始就占据了该理论框架的核心位置。在“新范式”中,银行因素是如此重要,它不仅为经济社会提供和记录信用依据、判断当事人的还款承诺以及确保所贷资金的合理使用,而且还是一国货币政策制定和操作的基本环节。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新范式”还进一步注意到了银行制度结构的变迁及其影响,这就意味着该理论已经触碰到了制度金融学的要害部位。
如果考虑到金融制度结构的国别差异以及其他制度性因素,“金融竞争可以单调增进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这一新古典金融学核心命题的普适性就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货币经济学“新范式”的一个重要理论发现。长期以来,金融体系的市场化和自由化曾经成为席卷全球的潮流,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借此极力“推销”和“输出”所谓的市场化金融体系,其核心理念就是“竞争越充分则经济效率越高”。基于这一理念,一些国家的金融体系之所以低效率,就是因为在那里普遍存在着与新古典要求相左的各种各样的特殊制度因素,由此形成的制度障碍影响了金融竞争的充分性。因此,合乎逻辑的政策选择就是尽快拆除这些制度障碍,重新打造竞争性的金融体系。由于这些国家随后被认为是原本就缺乏竞争性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因此,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整体“引进”或者“移植”这种金融体系就成为虽然迫不得已但总归是正确的政策选择。
以默顿为代表的金融学的“新古典综合”和以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货币经济学“新范式”都试图通过强调“制度”因素来修补和拓展新古典金融学或者传统货币经济学的既有框架,这种努力有意无意间为制度金融学的肇建开辟了新的道路。相比之下,斯蒂格利茨等的努力重新开启了观察货币金融运行的微观视角,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制度金融学就是包含“微观金融基础”的货币经济学或者新古典金融学。
“分工均衡”货币分析框架
及其制度涵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一些经济学家的不懈努力之下,借助制度经济学特别是交易费用经济学迅速发展的势头,分工问题开始重返经济学以及金融学的核心位置。人们对分工演进与货币金融关系问题的重新关注和讨论实际上预示着,现有主流经济学框架将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转型。总体看来,此次转型将使经济学的基本分析视角回归古典经济学的基础命题,而制度金融学将无疑成为此次经济学转型的一个重要结晶。
在理论史上,经济学家对货币与分工的关系早已有所察觉。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经济学家对分工与货币金融制度关系的讨论长期停留于简单描述的层面,相比之下,有关分工与货币信贷制度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是由杨小凯(Borland & Yang)做出的。由于此研究是杨小凯重建经济学“古典传统”长期努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这种努力的核心之一就是为现有的经济学框架找回制度、经济组织等关键要素并形成一个全新的体系,从而重塑经济学质朴务实的气质。因此,杨小凯有关讨论对于构建制度金融学的基础框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杨小凯的真正理论贡献是将分工、货币与信贷以及法律、政府等多种因素引入一个严密的一般均衡模型之中,并在它们之间建立了可信的逻辑联系,据此揭示了货币的性质以及货币制度演进的深层涵义。商品货币是一种过渡性货币安排,它的基本特征是“信用含量”较低。或者说,由于它自身具有价值且“眼见为实”,经济交易双方对持有这种货币具有较低的信用需求。特别是,随着分工水平的增进和经济交易频率的提高,人们觉得,继续使用这种货币的交易成本会越来越高。就这样,商品货币触碰到自身无法跨越的交易效率边界,货币制度也走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之上。在此刻,信贷体系的重要性开始浮现,高信用含量的货币注定成为分工经济的“新宠”。
不过,要用“信用因素”替换既有货币的“自身价值”,除了基于长期的经济交易过程所逐步内生并积累起来的相互信任之外,还需要一些关键的外部条件,其中以法律和政府制度最为重要。对于货币制度而言,政府制度具有显著的“双刃剑”效应,这在理论上并非新鲜事。政府制度是一个多功能交织的复杂体系,在其效用函数中,难免存在效用目标之间的冲突。就拿维持货币体系的合理“信用含量”而言,它本身就时常包含着成本与收益的尖锐较量。如果政府制度出现“功能失衡”,一般是公共财政功能“挤出”了信用提供功能,则政府便可通过增发信用货币来向其持有者间接征税或者抢劫公民财产。由于信用货币的“信用含量”与其发行量成反比,而且信用含量过低会使信用货币变成比商品货币交易效率低得多的交易媒介,从而阻碍分工经济发展,因此一个受到约束的政府总能将信用货币规模控制在能够体现“均衡信用含量”的适当水平。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金融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