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8-18 17:4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学的认识

篇1

西方经济学由于可以解释一些现象,它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因为如果你不做进一步的思考,你会认同西方经济学对一些经济现象所做的解释。比如消费、投资、出口、政府支出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因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等于消费加投资加净出口加政府支出。再比如消费者为什么会受欺骗,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如果信息对称,消费者是不会受欺骗的。

经济学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它们分别是经济现象、操作、理论。经济现象是我们天天能够看得见和体会得到的,比如鸡蛋多少钱一斤,上海股票多少点,某公司雇佣多少员工。操作则是我们需要思考才能够感觉得到的,比如企业是怎样组织起来的,它们为什么大多数采用有限责任公司的方式。理论则是看不见感觉不到的,比如什么是货币,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经济现象、操作、理论在经济学中的角色是不一样的。经济理论是基础,经济现象则是丰富多彩的,经济操作是根据经济理论而形成的。经济操作赖以存在的理论,既包括书面的理论,也包括实际中应用,但没有在书面上出现的理论。由于有一部分经济理论是在书本上找不到的,这就会使经济现象和经济操作在一些时候被认为没有理论依据。经济理论是以经济现象和经济操作为原料的一种逻辑思辩,它既包括书本上的经济理论,也包括非书本上的经济理论,如散落在普通人观念里的经济理论。

1、经济现象。

在经济现象这个层次,西方经济学是很有欺骗性的,因为西方经济学就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以西方微观经济学为例,它是以市场的存在为前提的,在这个前提下,西方微观经济学开始分析构成市场的两个方面:供给和需求。以供给为核心的理论是生产、成本、利润理论,以需求为核心的理论是效用理论、预算理论及收入理论,最后对市场的类型及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个一般性的分析,从而得出局部均衡、一般均衡的结论。这些理论,表面上都有道理,因为人们观察到的经济现象,是单个的、割裂的、片面的经济现象,这和西方经济学对经济现象的解释正好一致。

我们都熟悉需求曲线,它描述的是商品(或产品,下同)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是,同样的钱,如果价格越低,买到的东西越多。而需求曲线告诉我们的是:在一般情况下,价格越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大。至于需求量为什么会随价格的高低发生变化,西方经济学有一个解释,说是边际效用递减,比如吃一个苹果觉得很过瘾,吃10个苹果就难受,因为第10个苹果的效用是负效用。由于每个苹果的效用不一样,自然它们的价格也不一样,由此,消费者可以得到好处,这个好处叫做消费者剩余。

我现在要问的是:消费者买商品的钱是那里来的?是赚来的?借来的还是其他人给的?我假定钱是赚来的,消费者赚钱的过程,就是商品形成的过程,钱和商品有一种天然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存在在简单的数字里,比如8=2*4,8=2*2*2等等。我设商品是M,钱是N,如果要让商品和货币相等,我只要在商品的前面加些系数就可以了。我要加的这个系数,在微观经济学里叫价格。至于价格的涨跌,是拥有商品的人和拥有货币的人斗争的结果。西方经济学在这一点上,利用逻辑分析方法的缺陷及人们熟视无睹的数字之间的关系,片面地把需求仅仅看成是需求,而无视经济学的最基本问题,生产与分配的层次问题,更无视生产与分配存在的制度基础。在货币制度的基础上,生产的过程也是分配的过程,消费者赚钱的过程,同时也是产品形成的过程。钱不能吃也不能穿,它只是一种工具,一种分配产品的工具。

货币作为分配工具,它是通过一系列的交换来完成的。如果我们把交换的过程断章取义,那有什么意义呢?需求和价格的关系,在人们购买之前已经存在,因为你赚钱的时候,你已经为给你钱的人生产出了产品,你去买产品的时候,只是你凭“钱”这个凭证去把你的东西取回来而已,至于你取回多少,就要看产品的价格了。

我们再来看看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数学和经济学两个方面来看。从数学方面来看,一个平面上的两条直线有三种关系,它们是平行、重合、相交。在一个坐标系里的供给曲线(直线,下同)和需求曲线,它们相交、重合或者平行都是很自然的。因为,你想要它相交,你就可以把它画成相交。从数字的角度来看,任何数字都可以分解为一组数字的加、减、乘、除。西方经济学就是用这些数字和图形来证明均衡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由于西方经济学没有把货币和以货币表现的产品分开处理,所以才会有萨依“供给创造需求”、才会有重农、重商主义关于财富的不同认识的争论。其实,产品和货币之间的关系,只要你系数给得对,就可以相等。它们的实质是产品的循环运动和货币的循环运动。至于市场均不均衡,已经变成了经济学家的一个游戏。

我们再来看看生产、成本和利润。日常生活中,生产、成本、利润是普遍使用的概念,比如养鸡的成本、养牛的成本、做假奶粉的成本,与之相对应的是养鸡的收入和利润、养牛的收入和利润。生产的过程就是分配的过程,它既包括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也包括生产者之间的分配。就生产者之间的分配而言,在使用货币的情况下,分配的一端是产品,另一端是货币,付出货币的一方是成本,得到货币的一方是收入。收入和成本是一样的,它们之所以叫收入、成本,仅仅是因为分配的主体的差别而已。利润是收入减去成本,它反映的是两次分配对分配主体的影响。

从经济学的现象来看,由于西方经济学所要解释的就是经济现象,按道理它在这个层面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经济现象不是自然现象,用分析自然现象的方法来分析经济现象,就有可能出问题。比如,某个自然现象受N个因素的影响,为了分析每个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在分析经济现象时,这样做就有问题。比如,我们分析价格的变动的时候,我们假定其他影响价格的因素不变,而只考虑需求的变化,最后的结论自然是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由于在产品生产出来的时候,需求已经以货币的方式存在,而西方经济学将这个“二次分配”的闭路循环切割成一个个小片段,它怎么可能正确呢?它怎么可能不庸俗呢?

2、经济操作。

经济现象是在一定的经济操作的基础上产生的,我们说的生产、成本、利润一般来讲,指的是企业的生产、成本与利润。那么企业是怎样产生的呢?是专业分工的结果?是节约“交易成本”的结果?还是一系列契约的结果?

按照交易成本的理论,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使用市场机制是要付成本的,而企业由于内部没有交易,所以企业的组织形式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按照这样的逻辑,如果取消市场机制,消灭资本主义,交易成本不就不存在了吗?

其实,企业的存在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从产品循环运动来看,环境要素转化为产品为企业的存在提供了基础,没有产品的循环运动,你怎么也不会有企业。当然,有产品的循环运动也不一定会有企业。从货币的循环运动来看,货币的循环运动是企业存在的条件,因为货币可以把不同的环境要素“粘合”在一起,另外企业要生存下去,它吸收的货币必须大于或等于它释放的货币。最后,任何组织都是由人设立的,人设立企业是因为有限责任公司有“期权”的特点,风险有限,收益可以无限。

在宏观经济方面,西方经济学有所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些政策现在在我国也开始使用.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政府可以通过松的财政政策,如减税、扩大政府支出等,以此来刺激经济的增长,进而扭转经济衰退的局面。就减税而言,由于它是属于分配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判断的是经济的衰退是不是分配的问题引起的,如果是分配的问题引起的,我们还要搞清楚是那个层面的分配问题引起的。在现实生活中,减税是不能刺激经济发展的,因为减税对穷人没有什么帮助,能够帮助的只是富人,而富人是不会购买力不足的。如果政府通过扩大支出来刺激经济发展,这样的发展也难与维持,因为政府支出的扩大,从产品的循环运动来看,是企业的存货转移到政府手中的过程,从货币的循环运动来看,政府要么增加债务,要么减少自己的货币结余,政府的债务最终成了企业的利润,富人手中增加的财富。为什么没有什么用的财政政策会被各个国家的政府采用呢?因为政府需要这么做。

财政政策没有用,那么货币政策呢?同样没有用。比如提高贴现率,货币的使用者完全可以通过价格的方式,将提高了的利率转移出去。超级秘书网

3、经济理论。

如果说西方经济学在现象层面还可以解释一些经济现象的话,在理论层面,西方经济学就没有什么解释可言了。比如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理论,由于它们没有把市场看成是供、需对接的一种可能选择方式,从而美化和神秘化市场。我们知道,供、需的对接方式可以是价格,也可以是非价格因素。供、需的对接方式既有所有制的因素,也有技术的因素,所有制的因素是基本的因素,而具体的对接手段则是技术的因素。

篇2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商务英语人才培养

1语言经济学的背景内涵

语言经济学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而迅速崛起,在当今社会的学科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语言经济学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学科的学习,而且融合了经济学、语言学以及教育学这三种学科。用全球化的视角看待整个世界的发展,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贸易往来以及政治合作等方面越来越频繁,所以语言经济学的作用也日渐凸显。语言是人们沟通的一种工具、一种载体,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2语言经济学对于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2.1语言经济学带动了高校语言类专业的发展

过去高校语言类专业的学习无法满足社会对语言人才的需求,因为语言只是一种交流工具,学生不仅仅要掌握语言,还要学会运用语言去创造财富,实现语言的经济价值。在语言经济学概念没有提出来或者说定义不明晰的阶段,相关高校对于语言专业学生的培养仍处于一种混沌时期,培养出来的英语专业的学生无法与社会财富创造相连接,在整个人才输出方面没有实现完美融合。

2.2优化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立,使得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较多地受到企业等组织的青睐。语言经济学优化了英语专业的学习,使得英语这门语言的应用更加具有方向性。此外,商务英语是当今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较大的趋势,在英语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过去,在没有语言经济学概念的指引时,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和固化。如今,在语言经济学的视角下去审视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无疑是将过去固化的、僵化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化。

2.3有助于教育体制的改革,从而优化师资团队

随着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立,很多企业和高校逐渐意识到商务英语这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了更好地与社会接轨,使得培养的人才满足企业地需求,一些高校正在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开设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校企合作这种模式在培养综合型人才方面具有极大优势。首先可以整合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的资源。其次,能够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真正应用在财富创造中,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语言经济学的提出,意味着从事英语专业教学的老师整体素质必须要提高。为了满足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老师也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学、经济学以及语言学的知识和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老师的重要性地位逐渐凸显,从而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识观念[2]。

3基于语言经济学视角,对我国现有的商务英语培养模式现状的分析

3.1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学生学习方面重要的引导者,教师的水平制约研究基于语言经济学视角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着其教学水平。但是目前各大高校进行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师本身就不是复合型人才,可能仅仅只是掌握了英语这门语言而已,并没有对经济学有较深的认识,这就使得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无法将经济学融合在语言学中,达不到理想的授课效果。另外,对于商务英语教师的招聘标准一些高校也只是定位在英语能力上,而不是放在语言经济学下,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此外,商务英语与市场联系较为紧密,而市场又处于时刻变动的状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未能具备时效性,所教授的内容往往和市场脱轨。

3.2课程体系建设不合理,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的英语教学局限于课堂上知识点的传授,这样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模式单一且缺乏趣味性,所以相关学生在学习时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此外,课程体系的设置多为一些理论知识课,缺乏对应的实践课,这样的语言教学是空中楼阁,没有实际意义。

3.3缺乏实践性

课堂的确是学生进行商务英语学习的重要场所,但是各大高校往往忽视了商务英语学习的实践性,使得一些理论知识无法通过实践内化成学生自身的东西。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不能仅仅靠搞研究、抠字词就能掌握,要用起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3.4校企合作的尺寸把握不恰当

实行校企合作是当今英语专业教学的进步之处,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肯定。但是关于校企合作的尺寸,相关高校在把握上还是存在问题,制约着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健康培养。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就业压力,但是在向企业输出毕业生时,要注重避开所谓的订单模式,给予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尊重学生自身的发展意愿。有的学校在跟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后,完全按照对方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进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使得整个商务英语教学的范围较为狭隘,不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市场的变化是迅速的,学生的培养要根据整个市场的环境来制定,并对未来做好预期,这样才能保证人才输出的准确性。

3.5忽视学生的人文性培养

英语这门语言不是死的东西,而是需要懂得灵活运用。学生在进行英语专业学习时,不能仅仅只专注专业课的学习,还要注重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不管是从老师一方,还是学生一方,对于人文性学习和培养的意识相对欠缺,使得英语学习仿佛就是一个机械的翻译机器,缺乏情感和思想深度。当今社会智能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出现了很多翻译软件或者翻译机器人,其翻译的准确性和速度以及成本都要低于人工翻译,所以当今社会并不缺乏机器翻译。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也不是翻译机器,而是有思想、有深度、有灵魂的语言交流[3]。

4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对策探讨

4.1加强教育体制改革,优化课程设置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应该区别于英语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更加注重经济学知识的培养。很多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在商学院,而不是外语学院,这就从本质上区别了这两个专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难度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比如低年级的学生仍要多设置语言基础学习,打好基础。另外,高年级学生的商务英语学习就要侧重于经济学的融合,实现难度的升级。另外,在进行英语的读写听说时,要侧重于商务方面,使得学生更加了解在商务情况下,英语的运用规则和技巧。

4.2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近些年随着“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重点项目的推进,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增高,为了满足这一市场人才需求,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一时成为大热专业。但是就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团队建设来说,可谓是大不相同。一些国家重点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较高,但是地方院校或者非重点院校的教师整体水平较差。很多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都是翻译学、英语等专业出身,真正具备商务英语能力的人很少,但是也不乏有教师继续在商务英语专业方面的深造。总的来说,商务英语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存在较大问题,不能满足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此,相关学校在进行教师招聘时,首先明确招聘原则,然后尝试从国际市场进行教师的挖掘。此外,对教师要有一个定期的培训计划,使得教师保持着学习的意识,这样其教学才不会与市场脱轨[4]。

4.3加强校企合作的同时,处理好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关系

校企合作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关学校应该检车这种特色项目。但是要把握好校企合作的尺度,不要偏离学生的培养方向。过多地根据个别企业的标准进行人才的培养,那样的确做到了针对性,但是缺乏适应性。市场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商务英语人才要拥有较强的市场适用性就必须在本科阶段学习时开拓知识面,这样才能做好应对市场的准备。

4.4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言是一种文学,除了专业学习外,还要注重人文素养的学习。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这一点,学生自身也要注意。

篇3

关键词:经济师;经济学;人力资源;问题;研究

一、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就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来看,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稳步发展的前提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体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功跻身于世界的强国之列。虽然国家的经济实力很强大,但就全球经济来看,我国还存在一些发展的问题,就拿人力资源问题来说,我国人力资源的发展起步晚,在理论和实践经验上不如发达国家,我国虽然具有充足的人力资源数量,但是质量和效率低,因此企业的发展需要加紧在人力资源的问题上多应用经济师经济学的知识,来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问题。我国人力资源的主要问题是管理问题,企业在发展中需要首先考虑人力资源的挖掘、培养,但是现实情况是现在我国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上的问题已经成功的制约着人力资源的发展,这个问题已经让我国的人力资源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我国人力资源的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很多,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推陈出新。

二、对人力资源问题的认识

现在我国企业中所说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主要是把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的范围进行可扩展,站在企业的发展全局的角度来处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成功的将人力资源的问题变成企业发展中的中坚力量。而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应该是以企业的发展目标作为前提,以企业的发展方向为基础,结合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改善,以此来推动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和其他的管理工作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因为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每一部分都能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所以企业在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其协调性,确保人力资源部门通过这个平台能够控制其他的系统,因此一个科学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就显得异常的重要,它起到平衡的关系,也起到监督的作用,这也是更好的实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效果。

1.企业缺乏健全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

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企业的员工在企业工作最基本的就应该是听话,听领导者的指挥,对领导者忠诚,所以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制度就形同虚设,尤其是人力资源的部门的作用也是没有发挥出来,因为在录用人才的时候也大多看的是领导者的意思办事,而领导者也没有客观的按照规矩录用人才,这就造成大量的人才被企业错过。而人力资源部门的制度不健全,对于企业员工的管理也是困难重重,对员工的日常工作也就没有约束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跳槽现象严重,这给企业的管理造成很多困扰,这种不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仅阻碍着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还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更不要说经济师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能否在企业中发挥作用。

2.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奖惩制度不完善

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不同,对人力资源的管理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激励制度,以此来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挖掘人力资源自身的价值,为企业服务。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企业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人力资源的建设中也没有一个健全的人力资源激励制度,一些企业意识到经济师经济学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企业自身的条件有限,企业留不住人才,企业的自身能力不够,因为经济学经济师人力资源是具有市场洞察力和敏锐观察力,能运用经济学知识来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因此这需要一定的激励政策,但是由于企业的激励政策不健全,企业的员工积极性不高,高素质人才留不住;同时企业的惩罚制度在制定的时候也是没有充分考虑到经济师的意见,因此漏洞很大,问题很多,在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会出现很多大家不满的地方,奖惩制度的完善程度是影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3.缺乏科学的竞争环境和考核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自然需要重视人才的能力,在一个企业中,人才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竞争,企业也需要去衡量人才的能力以便把人才放在属于自己能力的地方工作,更加方便发挥其作用,所以企业就应该有一个健全的考核机制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但是在企业的管理中,管理者却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对于人才的考核一般都是重视思想政治的忠诚度,在能力上却要求不高,这就给一些有能力不会造成影响,他们的能力发挥不出作用,自然工作积极性下降,这很不利于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而经济师的人力资源又是需要不断的吸纳新能力新知识的员工,一旦他们缺少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恶意竞争会阻碍他们的工作,再加上企业没有合理的监督部门,这就会严重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源的建设。

4.人力资源管理没有长期的规划目标

经济师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与完善需要大量时间与精力,但很多企业只做表面的理解然后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也只是表面文章,只适用于人才的招聘和辞退中,在真正的企业工作中却没有应用到人力资源的管理内容。这也是很多企业没有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长期的规划造成的,因为没有目标,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也是没有压力和秩序,管理形式简单,在管理中没有依据公司的需求和条件综合自身的发展阶段分配员工工作,对企业人员不够了解无法进行合理的分配,缺人的岗位无法及时地补充人员,种种因素都会成为阻碍企业的管理的因素。

三、如何加紧经济师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

1.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够促进人才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作用,管理工作的保障基础也是制度的健全,要想人力资源问题的减少或者避免,企业就应该首先考虑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在企业的发展中,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规范和完善是企业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要让员工明确企业的发展规划,把自己的工作与企业发展同步进行,制定发展战略计划,制定员工奖惩制度,有计划的培养人才,依据完善的战略目标,挖掘人才,留用人才,巩固企业的发展。

2.培养人才的竞争意识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已经逐渐意识到对人才的需求,认为人才是创造企业财富最有利的因素,也是能够开发科技的有力力量,因此大家争相聘用高素质的人才,这个时候作为代表的经济师的人力资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企业管理中,要培养人才的竞争意识,经济师是参与到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中的人才,因此可以借助竞争来提高自身的素质,经济师人才也可以依据企业的管理体制不断的设立自己的目标,以此来为企业服务。

3.针对企业制定合理的人才发展计划

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经济师人才的参与,因为这种人才是非常了解市场经济的动态,能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的人,所以企业需要做的就是让经济师人才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样才方便经济师为企业的发展制定出合理的计划,所以企业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培养一批属于自己的经济师人才来为自己所用,对待所有员工要公平,公正,在平时的工作中主动观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留住人才,合理的安排工作,定期对员工进行技术能力和知识的培养,因为人才的补充才能成为企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有能力和有经验的管理者能够把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企业中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是起到最主要的作用,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够更好地为企业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为企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这样企业的人力资源就自然变成企业的人力资本,资本的强大更加有利于企业的竞争力的提高,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需要在工作实践中结合理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篇4

 

关键词:经济人 社会道德人 经济人理论和实践困境

    科学总是离不开一些基本的假设前提。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最能体现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论,人性的假设是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经济理论体系赖以建立和展开理论逻辑分析的逻辑起点。深人探讨人性假设与非人性假设的区别,将有助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以及准确把握当代经济学发展的新动向。

    在西方经济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广的经济人的假设理论是非人性假设的典型代表。亚当·斯密早在200多年前就提出了经济人假设理论的基本思想,并作了系统论述。按照他的观点,人天生具有利己心和完全理性,能够通过运用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和信息,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同时由“看不见的手”(市场价格机制)的指引产生利他的结果,使整个经济运行协调有序,社会利益得到最大实现。因而国家不应干预个人的经济活动,而应对其采取自由放任态度。

    新古典经济学继承和发展了斯密关于经济人的理论,使其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与此同时,这一理论假说本身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更新与发展。这最突出地体现在伴随着“边际革命”而兴起的新古典理论体系之中。第一,在斯密那里,经济人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范畴而处于经济理论体系的中心地位,对其的描述也是粗线条的。而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则上升为整个体系的中心范畴,并且它还得到了更为精确的概括和系统的阐述。新古典学派把经济人划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他们分别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效用最大化。第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行为分析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定性研究,而且还借助于定量分析,比斯密的原始解说前进了一大步。斯密曾提出人出于利己动机总要追求最大经济利益,但怎样才算是实现了这种“最大化”目标,由于分析方法所限斯密没有给予解答。而新古典经济学通过引人数量分析方法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条件—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即MR=MC;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条件—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二商品的相应价格之比,即。这些定理将人的行为动机与效果联系起来,从而为合理地组织与协调人类的经济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三,新古典经济学还考察了经济人在不同市场形态下利润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强调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是经济人实现其理想目标的充分条件,这样,便把经济主体的理性、经济环境的完全性以及经济总体的均衡运行紧密地联系起来。由上可见,新古典经济学实际上将斯密具有某种自发性的经济人概念进一步抽象为具有完全理性的、简单划一的、可量化的“机械人”概念。这充分反映了整个新古典经济学及其方法论的特点,即把经济学从具有道德性和社会性的学科彻底转变为仅仅具有技术工具意义上的学科。这种人性假定把经济关系的分析建立在利己主义这个抽象概念之上,而忽视了精神、道德因素的作用,以致把经济学变成一部单纯的利己主义的自然历史。

    马克思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是: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道德与人和社会密不可分。

    人类起源的历史表明,人和社会是同时诞生、不可分割的。“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人和社会不仅是同时形成的,也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具体地说,人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社会不过是处于相互关系的个人”,“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可见,“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的存在其有内在的二重性。一方面,任何人都是一个个体的存在物,另一方面,任何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因此,马克思指出:“别人作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他说来成了需要,他作为个人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州,吠把这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内在地集于一身,因而成为“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马克思关于人性的假设就是这种最一般规定的“人”,马克思经济学的一切原则和规范、范畴及逻辑运动都是“人”的这种内在二重性的矛盾的展开、深化和具体化。人的存在的二重性决定了人的需要或利益的二重性。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或利益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需要”,二是“表现为社会需要的个人需要”。与此相适应,满足人的需要的途径和方式也有两条:一条是直接满足个人的需要,另一条是满足“表现社会需要的共同需要”,从而呈现为个体性和整体性的二重特点。这种特点使得任何人都有一个如何处理个体性和整体性相互关系的问题,这就决定了道德的需要也是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之一。

篇5

关键词:劳动关系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劳动经济学;学科;

作者简介:江永众,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地方劳资矛盾日益尖锐,例如2010年南海本田工人罢工事件、富士康事件等。如何正确处理劳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急迫政治任务。[1]劳动关系在西方通常称为劳资关系或产业关系。劳动关系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都对其进行了解释,而这些学科在价值观、基本前提假定、信念、方法论等方面存在差异,远未达成共识。劳动关系学在我国属于“舶来品”,尚处于创设阶段,理论界对于该学科基本概念、学科性质认识模糊,研究非常缺乏。劳动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都将劳动问题和雇佣关系问题作为其研究核心,是与劳动关系学联系最密切的学科。但是人们对这些学科关于劳动关系的研究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这严重制约了劳动关系理论对我国劳资实践的指导作用。[2]因此,厘清这些学科的基本术语、基本概念和学科性质,对于我国实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十二五”规划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政策含义。

一、西方劳资关系学的基本概念与核心假定

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的学科范式理论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在其早期发展阶段,不同的人对同一领域的现象———尽管可能不是完全相同的具体现象,都会做出完全不同的描述和解释”。[3]劳动关系学的学派抗争和方法论的多样性恰好折射了这门学科的不成熟性,因此劳动关系学尚处于常规学科的前科学阶段。但是西方劳资关系学通常采用正统多元论,属于狭义的劳动关系学。相对于学派林立的广义劳动关系学而言,西方劳资关系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为解释劳资问题提供了研究的参照框架和起点。基本概念和核心假定是其理论发展和衍生的基础。

(一)基本概念

作为一门成熟的理论研究学科,西方劳资关系学包括一些基本概念。劳资关系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社会组织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者、雇主、劳动合同、劳动就业、工资、集体协商、集体行动、三方机制、劳动争议与冲突、劳动权利等是劳动关系学科的基本概念。[4]西方学者提出了许多劳资关系的基本概念,例如工作场所规则,规则网络,劳工标准,工会,集体谈判,雇佣关系的公平、效率和发言权目标,[5]结构化对立的雇佣关系,政府规制等。[6]其中,工作场所规则是最基本的概念,是由劳资双方谈判来决定,是劳资关系的焦点,因为工作场所规则一方面能够促进资方的组织战略实施,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和工作环境。[7]

(二)核心假定

劳动力附属于人类身上,不是简单的商品,这一思想是西方劳资关系理论产生的动因和基础,是西方劳资关系学的核心前提。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劳工与产业关系学院院长Katz看来,西方劳资关系学的基本假定包括以下方面:[8]

1.劳动力不是商品。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劳资关系的研究缺陷是将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例如资本、土地、技术等)等同起来,缺少伦理道德与意识形态的关怀,很难解释和解决社会劳动问题。劳资关系学科的前提假定是劳动力不是商品,具有与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所不同的性质。劳动者在企业中是雇员,是为企业目标服务的人力资源或者生产要素。劳动者同时也是家庭和社会成员,必须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而这些角色也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因此,劳资关系学认为劳动力不是简单的商品,劳动者通过劳资关系来满足社会公正、平等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来实现劳资关系的社会福利功能。这一命题是劳资关系政策和制度制定的依据。

2.冲突是劳资关系的本质特征。

从劳资关系的性质来看,劳资关系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基本社会经济关系。雇员为企业提供劳动,服从企业管理者的工作安排和权威,并且以此作为获得薪酬和社会利益,他们要求参与管理决策,得到公平的工资,权益受到保障。雇主雇佣劳动者来进行生产,通过为社会提品和服务,从而获得经济利润。雇主追求的目标包括管理控制、生产效率、灵活使用劳动力、工人不罢工、经济利润等。显然,由于企业利润等于企业收入减去劳动者工资等成本,员工的工资与雇主的利润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劳动者和雇主在经济利益上存在根本的冲突。

3.劳资双方具有共同的利益。

劳资双方通过契约共同组成了一个组织,因此他们有着一些共同的组织目标和共同利益,例如组织的生存发展、竞争力、经济效益等。[9]因为组织是由个体、群体等组成,当组织目标实现时,个体和群体的目标才能得到实现,例如当企业的总收入增加时,通常员工的收入也会得到提高;反之,当企业总收入下降甚至破产时,员工的收入必然会减少,严重时员工还会失业。劳资关系系统的目标就是要在解决劳资冲突的基础上,实现劳资双方的共同目标。因此,劳资双方虽然存在固有的利益冲突,但是双方也存在一些共同利益(见图1)。

4.劳动者有自由选择工会作为其利益代表与资方进行集体谈判。

根据西方产业民主理论,产业民主要求建立一种劳动者能够表达其所关注事务的有效代表制度,劳动者应该拥有集体发言权。因此,自由的集体协商和集体谈判制度是劳资关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和雇主可以不通过第三方的干预自行解决双方的争议和冲突。政府的目标就是为劳动者和雇主创造公平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保障劳动者权益,使得劳动者可以自由决定是否选择工会作为其代表,并且通过集体谈判来解决劳资争议和冲突。

5.政策制定者必须权衡利益相关者的目标。

劳资关系是一个社会子系统,其涉及雇员、工会、雇主、政府、公众等诸多社会成员。劳资关系政策将影响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目标的实现。劳资关系政策的目标至少应该兼顾效率、公平和发言权的平衡。[10]效率是对资源的有效配置,是雇主最重要的经济目标。公平由一系列就业的最低标准、程序性公平和分配性公平等标准构成,这些标准与劳动者的工资、福利等物质待遇相关,而且标准的制定要体现对劳动者人性尊严和人性自由的尊重。发言权是劳动者在雇佣关系中参与工作决策的能力,它强调对劳动者的人性尊严和民主参与,包括个人发言权和集体发言权两个方面。因此,劳资关系研究必须考虑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在这些带有冲突的目标之间进行权衡。

二、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和劳资关系学的比较

由于劳动关系领域研究的目标是要解决劳动问题和雇佣关系问题。而这些问题具有综合性,因此劳动关系领域的研究具有跨学科性质。这一点可以从西方劳资关系学科的创始人康芒斯身上得到体现。康芒斯既是西方劳资关系学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和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奠基者。在早期,劳资关系学科的研究范围包括工会、集体谈判、人事管理、劳动法等内容。二战后,西方劳资关系理论主要研究工会和集体谈判。近年来,劳资关系学科主要研究与工作有关的雇佣关系,其研究范围又逐渐扩大化,与早期的研究范围相似。因此,劳动关系的研究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其中,劳动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是与西方劳资关系学联系最密切的学科,这些学科都试图对雇佣关系和劳动问题进行解释(见图2),但是这些学科在基本假定、概念、研究目标和解决途径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11]

(一)劳动经济学与劳资关系学

劳动经济学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主要研究企业外部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其理论前提包括企业、劳动者和消费者都是理性人,他们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劳动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劳动是同质的商品以及一般均衡等。为了研究劳动资源的最优配置,新古典劳动经济学家将企业看成是一个生产函数,劳动是与资本、土地相似的生产要素,主张由供求力量来决定劳动的价格———即工资,他们反对最低工资制度。当劳动的价格等于企业雇佣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时,劳动资源配置达到最优效率。近年来,劳动经济学开始关注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在现实世界中,企业的劳动力资源并不是全部通过外部劳动力市场进行配置的,相反,许多劳动力资源是通过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进行配置的,因此劳动经济学试图对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原因、特征、方式等进行解释。例如Lazear对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认为市场竞争会迫使企业采取一种富有效率的治理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但他不赞成对企业内部雇佣关系进行制度干预。[12]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劳资关系问题进行了解释。传统劳动经济学将劳动视为商品,这必然带来资方单边主导劳资关系,以及劳资关系冲突的紧张状态,因此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劳动雇佣问题。

根据西方劳资关系理论的前提假定,劳动不是商品,因此将不能将劳动视为同质商品,这样完全竞争市场的供求模型就不能成立。劳动者的工资———即劳动的价格就不能仅仅由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虽然劳动市场力量对个人和企业存在影响,但是劳动者的工资取决于劳动合同,需要通过劳资双方的个别和集体协商来实现。劳资关系理论摒弃了劳动经济学关于完全竞争市场能够实现充分就业,以及工资和工作条件能够达到公平和效率兼顾的理想假说。

劳资关系学不是将劳动视为简单的商品以及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同质生产要素,而是将劳动看成是雇佣关系中人类劳动力的交换和使用,这种雇佣关系是嵌入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和层级制企业之中的。劳资关系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受到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和道德规范、历史文化和技术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显然,西方劳资关系理论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实用主义思想,主张通过在资本主义体制内进行增量改革,对资本主义劳资关系进行改良和重组,以建立充满效率、公平、人性的雇佣关系,从而为资本主义体制进行辩护。基于劳资关系学的基本假定,劳动经济学与劳资关系学在劳动的性质、生产效率的决定机制、工资决定机制、劳动契约的完备性、交易成本假定、外部性、政府或者制度的角色以及是否存在雇佣关系和劳动问题等方面存在差异(见表1)。

(二)人力资源管理学与劳资关系学

人力资源管理学发端于科学管理时代。科学管理基于“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将劳动者视为由雇主操纵的机器,他们为了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而进行劳动,因此主张通过工作标准化以实现工厂生产效率最优,通过为工人提供计件工资来对劳动者进行经济激励。但是,EltonMayo的霍桑实验发现工人不仅仅追求经济利益,而且还有社会需求,由此导致了人际关系学派的产生。人际关系学派强调企业管理中的人性要素,认为雇佣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学派后来发展成为西方劳资关系学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一个分支。随后的行为科学理论从个体、群体、组织心理、工作、技术等方面对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二战后,人力资源被视为有助于国家提高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这些思想和理论的发展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力资源管理学从劳资关系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与劳资关系学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的独立学科。[13]

人力资源管理学关于员工与管理者关系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社会交换理论[14]和诱因—贡献理论。[15]这些理论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管理权威来协调员工关系,促进员工的合作和竞争,从而实现企业内部劳动力资源配置最大化。根据企业资源基础理论(RBV),[16]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内部优势资源,而不是外部优势资源或者环境,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学的基本命题是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越完善,企业绩效就越高。[17]一些学者的研究检验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绩效的影响。[18]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学派的基本逻辑,企业应该不断扩大规模,取代市场。显然这个推论与现代企业理论关于企业性质和边界的解释相矛盾。在现代企业理论学者看来,企业边界是由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成本共同决定,存在一个最优的企业边界。

人力资源管理学和西方劳资关系学从产生之初就联系紧密。在二战之前两者都研究雇佣关系,以及与工作相关的领域。二战后,劳资关系研究范围缩小,主要聚焦工会和集体谈判。而人力资源管理学派则转向组织内部,将员工视为人力资本,以积极的方式进行管理和开发。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工会运动的衰败,劳资关系理论研究也明显进入衰退期。到了21世纪,劳资关系学将员工关系、市场、制度、组织策略和公共政策都纳入其研究范围,试图扩展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联系,以建立一个包括劳资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在内的人力资源与劳资关系(HRIR)领域,实现建立基于市场的人性化雇佣关系的目标。[21]这表明人力资源管理学和劳资关系学有进一步融合的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学和劳资关系学都赞同“劳动力不是简单的商品”的基本假定,并且寻求解决工作场所的劳动和雇佣问题。但是,两者在劳资双方利益一致性程度、冲突的性质、研究目标、研究视角以及管理者、工会和政府的角色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

(三)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和劳资关系学的比较

劳动关系是我国普遍使用的一个中性术语,这避免了不必要的意识形态论战。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组织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24]在不同国家或不同情景下,与劳动关系相关的常用术语还包括劳资关系、雇佣关系、员工关系和产业关系等。人们对这些术语的含义和使用存在许多分歧。从学科性质来看,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和劳资关系学关于“劳动关系”相关术语的使用具有其特定的内涵,体现了不同学科对于劳动问题的理论分析差异。

1.劳资关系学。

西方劳资关系学或者产业关系学是以劳动者受雇于资本的所有者,即雇佣关系为前提。狭义的产业关系就是集体雇佣关系,是劳动者集体与雇主之间发生的与劳动条件有关的关系。广义的产业关系可以使用公式来表示:产业关系=雇佣关系+工会和政府干预,即强调工会和政府对雇佣关系的调节和治理。[25]劳资关系学否定劳动者是商品的简单假设,奉行“以人为本”的理念,认为劳动力市场和雇佣关系是一种政治性的结构安排,它决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由于雇佣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资强劳弱),劳动者需要工会或其他组织的力量来维护其权益,而政府作为任何社会必须具备的一个主体,需要通过立法、政策来指导、规制、平衡劳资双方的关系,以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劳资关系理论本质上是社会劳动经济学,[26]强调社会和制度的因素。劳资关系学认为国家宏观经济状况、企业组织特征、劳动者人口统计学特征等因素影响经济效率。经济效率因劳动关系不同而存在差异。经济系统与劳动关系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整体的社会系统。

2.人力资源管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学认为企业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可以采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且对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进行了比较合理的解释。当企业内部劳资双方合作程度高时,员工工作满意度增加,员工流动性降低,员工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采取灵活雇佣实践,以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人力资源管理学一般使用“雇佣关系”术语,雇佣关系是雇员与雇主之间建立的与劳动有关的法律关系。(1)雇佣关系包括市场关系和管理关系。市场关系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决定劳动力的市场价格,管理关系是指通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直接沟通和管理权威来进行工作场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更关注雇佣关系的内部管理关系。[27]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学通常也使用雇员关系一词,这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关系,从一体化视角出发,将雇员视为一个整体,并将其整合到一个雇佣组织中,主张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来调整雇佣关系。

3.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家通常使用“劳资关系”术语,例如劳资关系具有超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内涵的广义含义,是各类盈利(营利)性企业中资本所有者与劳动力所有者之间以劳动合同为纽带所形成的基本经济关系。[28]劳动经济学认为内部劳动力市场扭曲了市场机制,必然带来降低经济效率,因此主张应该尽量实行市场化,即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竞争越充分,资源配置效率越高。由于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和劳资关系学的研究对象都涉及劳动和工作场所的雇佣关系,因此这三门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交叉发展,相互影响,但是这三门学科在通常使用的术语、研究对象、基本观点、资源配置方式和效率、劳动问题和雇佣关系性质、人性假设、契约的性质、交易成本和追求的目标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见表3)。

三、结论与启示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正是劳资双方充满合作与冲突的互动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知识为解释和治理因劳动关系运动而产生的劳动问题和雇佣关系问题作出了不同视角的贡献。其中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和西方劳资关系学是与劳动关系问题研究最密切的学科。

(一)基本结论

劳动经济学从劳动力是商品的基本假设出发,主张通过外部劳动力市场机制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但是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往往导致资方单边控制的劳资对立状态。人力资源管理学意识到劳动者需求的层次性,认为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完善程度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因此主张企业应该不断改进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不断扩大规模,但是这种观点的逻辑延伸是整个经济将合并成为一个企业,这显然与现实和现代企业理论相悖。

针对劳动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的不足,西方劳资关系学从“劳动力不是商品”的基本信念出发,以劳动问题和雇佣关系问题的解决为学科目标,兼收并蓄多学科的理论,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嬗变,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劳资关系学的范围突破了工会与管理方之间的集体雇佣关系界限,涵盖了所有与劳动、雇佣关系和工作场所有关的各个方面,以及由劳动关系而带来的相关行为和结果,例如工作生活质量等问题。

劳动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能够在市场上进行交换,所以具有商品性质;但是劳动与其他商品不同之处在于劳动有灵魂,劳动关系具有人性化特征、具有社会福利功能,这是劳动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劳动关系的人性化特征决定了劳动关系学的多学科和多目标性质。劳动关系首先必须关注雇主的经济利益和经济效率;劳动关系也要追求劳动者的利益,强调社会和人文价值关怀。劳动关系政策的目标需要包括企业的生产效率、企业管理的程序和分配公平、工作场所的民主参与、禁止使用童工、劳动歧视、强制性劳动、重视劳动者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机会等,必须平衡企业、劳动者、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二)政策含义

首先,政府需要用公权力介入劳动关系调整。劳资关系学的基本预设是“劳动力不是商品”,这要求建立人性化的雇佣关系。由于我国政治体制决定了工人是领导阶级,是主人翁。这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特点的集中体现。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企业劳动关系发生了转型,企业劳资冲突日益增加。为了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重新反思和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地位。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也不是一种简单的经济商品,其在与资方的谈判中天生地处于不平等地位。为了平衡劳资双方的力量,政府公权力必须介入其中。另外,在我国现有体制下,应该通过工会的民主化和群众化改革,使其真正成为劳动者的集体代表,逐步建立集体劳动关系调整机制,通过工作场所规则网络的制定和完善来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篇6

【关键词】个人学习环境(PLE);个性化学习空间;学习门户;学习桌面;学习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9—0075—04

网上人大是国内最早开办网络教育的高校,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网上大学之一。网上人大网站(.cn,简称CMR)承担着为6万名学生、7万名毕业生、上千名服务站工作人员以及网上人大教职工服务的使命。随着服务对象人数的不断增加和服务项目的逐步扩展,该网站日渐呈现出体量庞大、信息众多、功能繁杂的态势,也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障碍。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用户行为方式的变化,网上人大一直试图对CMR进行改造,以期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个性化的个人学习环境。其中注册学生的网上学习过程及学习体验,是整个网站中相对独立又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

2010年网上人大启动了网站改版工作,并同步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中心,对网上学习资源、学习事务管理、交互协作等功能进行重新分析和优化,设计开发具有吸引力的个性化学习空间。经过一年多的业务整合梳理、功能规划和网站设计,新一代的网上人大个人学习环境于2011年底正式成功上线运营。

一、个人学习环境的一般特征

1. 关于个人学习环境的一般表述

关于个人学习环境(pLE),比较宽泛且广为接受的是Stephen的定义,他认为“个人学习环境是一种工具、服务、人和资源的松散集合体,是利用网络力量的一种新方式”。[1]Van Harmelen认为,个人学习环境是一种能帮助学习者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学习的系统,包括学习者建立他们自己的学习目标、管理他们的学习(管理内容和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的交流。pLE是内容、服务组织在一起的集合(waters,2005),它是帮助学习者聚集、组织、加工和处理学习资源的工具的集合(Martin,2007)。[2] 另外,有的观点认为个人学习环境能使学习者在学习中自我引导,支持个人和专业发展,是各种应用和服务的混合体等。[3]

2. 笔者的理解

结合网络学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笔者从Stephen的定义出发,将个人学习环境理解为:使用模块化的、松散组合的方式,把看似分离却能相辅相成的工具、资源和服务联合起来,支持人的专业化、个性化的学习。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到的个人学习环境是指基于网络技术的个人学习环境,体现出了个性化学习、社会化交往、开放和共享资源的思想。它同时兼具独立性和开放性两个特征:一方面,这个环境是带有私密性质的个人学习门户,通过依赖特定的网络学习空间或平台,学习者主动构建高度个性化和私密性的个人中心,把分离的、有利于学习的资源、资讯、工具和服务等聚合起来,方便管理和使用。另一方面,这个环境又是开放和共享的。学习者可以总结、反思其学习经验,搜集和分析学习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及进行学习实践活动。

根据已有文献中对个人学习环境要素的综述分析[4]笔者认为,个人学习环境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要素:

(1)个人学习桌面:学习者对个人学习空间可进行个性化的管理、设置,使之形成专属的、私密的、个性化网上学习门户/学习桌面。学习者一旦进入这个个人学习门户,可以立即找到归属感,并迅速从现实生活中转入网上学习的状态。

(2)学习事务管理:网络学历教育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在学制期限内,有很多重要的时间节点和关键事件需要学习者特别关注。而成人在职学习者由于工作和家庭事务繁多,更容易因为忽略这些关键信息,从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支持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方面,要特别强调、提醒学习者完成个性化的事务和流程的处理。

(3)聚合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服务、信息等,并可以对信息进行共享、评价。

(4)网络人际交互:在个人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与其他学习者交互,发展自己的社交网络以共同交流、探讨,更好地实现个人化学习。

二、网上人大网站个人学习环境的设计

1. 设计的原则与思路

网上人大的个人学习环境确定“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思路,以学习过程的流程设计为学习者行为的主线,形成了学习内容个性化、功能个性化、信息和服务个性化、界面个性化四大设计原则。

学习个性化:包括学习者可自行制订学习计划、完全自主选课(每月均可选课)、自定学习进度和路径、设定学习日程;符合SCORM标准的模块化学习内容,实现了可共享、跟踪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习者自我管理学习。

功能个性化:功能可选、可排列、可组合。如图1所示,以选项卡的方式组合功能,可以实现功能的拖拽、排列组合、删减等。

信息、服务个性化:定制和推送新闻、定制和推送通知、定制和推送个性化消息等;引入web2.0的技术元素,比如学习日历、书签、笔记本、学圈、同学录等,支持用户体验与学习交互。与个人无关的干扰信息被屏蔽在外。

界面个性化:界面布局、界面颜色、界面结构可自行设定,如图2所示。

2. 功能特征

在借鉴目前国内个人学习环境功能设计的基础上,[5]笔者将功能设计分为五个大类,如图3所示:

篇7

论文摘要:《经济法》课程是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的必修课。由于该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覆盖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知识点众多,且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又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逻辑概括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对尚未投身社会的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本文从《经济法》课程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如何结合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经济法》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经济法;工学结合;教学目标;分层次教学;案例教学;实训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遵从职业教育规律、凝炼发展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增强育人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全世界高职教育发展的共同取向。《经济法》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的必修课,由于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覆盖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知识点众多,且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又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逻辑概括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因此,对尚未投身社会的学生而言,学习难度是较大的。如何切实增强《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效果,使高职学生真正达到能懂会用的目的,确需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讨,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程序设计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此,笔者就如何契合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经贸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高职经贸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开设的现状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提出了“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这不仅符合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适应我国全面推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基本方略的客观需要。与此相适应,高职院校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过程中,在大多数专业的培养计划中,经济法都是被作为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安排的。特别是在会计、金融、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经贸类专业中,基于其人才培养目标为适应经贸部门或企业经营管理第一线需要、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定位,其在知识的结构中,就必然要包括企业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竞争法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法律在内的非常广泛的市场经济的法律知识,通过加强对我国以及主要贸易国经济领域的法律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以培养学生预防经济纠纷发生的能力为重点,使其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具有初步掌握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符合现代企业对员工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经济法课程已成为各类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培养既懂经贸知识、又懂法律知识的高素质经贸人才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

二、高职经贸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未能突出重点,不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

《经济法》课程由于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因此,对于非法学专业的高职经贸类学生而言,在学习中不仅会处处遇到抽象、专业的法学专有术语的问题,还经常感到知识点太多,难以掌握,从而容易滋生畏难情绪,影响了对学科学习兴趣的产生。此外,经济法属于法学体系中的内容涉猎很广,覆盖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既需要掌握法学专业知识,又需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的知识。因此,如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根据经济法学科的结构体例逐章讲解,而不是根据课程开设要达到的使学生能真正掌握必备的法律实务技能,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最终形成处理职业中的法律事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实务能力,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的目的来安排教学,突出实用性技能方面内容的教学重点,必然使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经济法》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最终使该课程开设的目的不能达到。

(二)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理论联系实践不够

法律课程由于涉及到众多的法律概念和具体的法律条文,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注重概念的解释,特别是对于非法律专业的经贸类学生,为便于学生理解陌生的法律专业术语,老师理论知识的讲授时间一般较多。但这种传统的以法律概念、特征、作用为主要知识点的理论讲授模式,使学生每节课都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授的大量概念,不仅在知识消化上存在一定难度,使学生作为一个初学者在接触新概念、新知识时可能产生种种错误和不解;而且由于不能将抽象的法律概念、法律条文与具体的实践生活、社会现象相联系,结果往往使学生不能理解法律的抽象与社会生活的具体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习者在学习经济法过程中对经济法知识性的了解和掌握与经济法的实际运用存在着一定差距,理论联系实践不够,法律的适用性、操作性不强,导致课堂讲授的知识缺乏说服力。

(三)教学手段单一,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传统的教学手段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老师一本教材、学生一本课一本笔记本,由教师向学生灌输教材内容,且偏重于理论部分,学生采用的是“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的应试学习方法,处于一种盲目跟从的地位,缺乏自主思维和学习积极性,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偏少,最终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知识面窄,综合素质较低。由于《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而单纯的法律条文又十分枯燥,如果单靠老师一味地说教来讲解,学生就永远只是课堂的配角和被动的接受者,这样,既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结果往往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所以在讲授《经济法》课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用大量的案例作为辅助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条文,调动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新的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缺少实训内容,未能体现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

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来看,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其重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根据课程的特点,结合课程开设的目标,将实训内容引入到课堂当中,通过“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务应用能力。但从目前各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的讲授情况来看,由于相当部分授课教师本身缺乏具体从事经济法实务工作的经验,甚至由欠缺法学背景的授课者来担当授课教师,由于授课者本身欠缺实际的经济法规训练,往往把经济法教授成单纯的法律条文解释学,更谈不上指导学生结合实际具体运用相关法律知识。无论有多么科学的教学大纲、适合的教材、先进的教育技术,如果在教学模式中未能加强对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尤其是那些动手实践性很强的一些专业技能,单靠以教师讲授、理论为主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话,学生应用能力和实务技能的培养都只能是一句空话。 转贴于

三、改革高职经贸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一)要明确课程性质,确定教学目标

《经济法》课程的开设,是旨在通过经济领域主要法律制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未来在企业中工作时需掌握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技巧,最终形成处理职业中的法律事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实务能力。因此,在课程开始讲授之前,就必须向学生明确课程的性质,即该课程是属于应用型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开动脑筋、勤思考,多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掌握各种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而且逐步提高应用具体法律规定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能够学以致用,为参与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课程开始讲授之前,我就首先明确,经济法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法律学科,死记硬背没有用,最终,还是要通过掌握法律知识解决实务问题。由于课程的性质、特点以及作用等问题明确,教学目标清晰,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课程的基本体系与结构,明确了课程在整个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并特别注意与其他紧密相关课程的衔接与配合,这就为切实增强《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要抓住教学重点,采用分层次教学

由于《经济法》课程包括了公司法律制度、合伙企业法律制度、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劳动法律制度等,因此,所包含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对初学者来说,往往因课程的内容广泛而在学习中易于混淆,影响了教学的实际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了“抓住重点,分层教学”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根据《经济法》课程的内容特点,将课程内容和要求学生所应掌握的学习内容分为“了解”、“掌握”以及“能用”三个层次。对于经济法的一般原理、概念和功能,要求学生达到“了解”;对于简单而较次要的法律知识,只要求学生达到“掌握”;而对于学生今后工作、生活中要运用到的重要的法律知识,则要求学生达到“能用”。例如,在讲授合同法律制度时,基于商事主体参与经济活动基本是通过合同的方式进行,因此,合同法律制度作为重点讲授的章节,在教学时,我就对教学内容划分了不同的层次,如合同法概述、合同法的基本原则等内容即属于“了解”层次;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效力等属于“掌握”层次;而合同的内容、违约的补救方法等则属于“能用”层次,是课程的教学重点。

由于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教学层次有清晰的了解,在学习重点和分配学习精力上就能有较好的把握,能注意区分重点与非重点,合理分配和使用力量,从而取得了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要以实务为主线,进行案例教学

法学课程,可以说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基于法学课程的特性,在《经济法》课程的讲授中,要以实务应用为主线,以学生未来在企业中工作的实际需要为重点,抛弃以往法学教学单纯罗列法条,深奥、枯燥的理论知识较多的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通过循序渐进、由浅渐深的案例教学,不仅使课堂教学气氛生动,师生交流活跃,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合同法律制度的教学中,为了使缺乏合同实务知识的学生能掌握好这一以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律知识,从合同的订立程序、合同的内容、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违约救济这一整个合同业务流程的法律讲解中,笔者共运用了30多个案例进行案例教学,基本上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都相应配备了一个案例。使学生通过从每一知识点的导入案例的思考,到带着问题听知识点讲授,到开动思维代入角色分析个案、解决个案,起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边学边积累实务经验的作用。

篇8

一、利用语言描绘,带入情境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是一样,导入新课,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课伊始,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出学习、竞赛、思考、优美等等各种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坚实的基石。如教学六年级上语文《怀念母亲》时设计这样的导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考考你们:哪位同学知道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天是什么日子?

母亲节,是呀,在这一天,广大母亲都能够收到儿女们的祝福。

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称呼,我们都沐浴着母爱长大。

你脑海中浮现的母亲形象是什么样的?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都对自己的母亲有一分独特的爱。所以许多国家设立母亲节――感谢母亲的节日。著名的学者季羡林文章里,对母亲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解释。

通过语言描述,将学生带信情境,勾起学生对母亲的感恩情怀,大家的学习主动性自然而然地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可以说,好的导语是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导语设计的好与不好,将直接影响整节课的课堂效果。

二、利用课文朗读创设情境

朗读是很好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法,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感情朗读本身就是一种课文情境一定层面上的再现。它能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对帮助学生加课文内容理解和加深情感体验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一些感彩浓、有气势的文章或句段,尤其适合用朗读情境。朗读分为集体朗读、分角色朗读、个别读等方式,根据具体的文章来选择。 如在教学《去年的树》时,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设计这样的朗读情境,让学生朗读告别,想像说话,体味情意绵绵:

师:鸟儿历尽艰辛,只找到了好朋友化作的灯火,鸟儿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1)朗读15-17自然段。

(2)想象说话。

师:听完小女孩的话,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此时此刻,鸟儿在想什么呢?

学生说一说。

回文朗读,加深体验。朗读他们离别时说的话――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此时此刻,鸟儿又在想什么呢?

学生说一说。

回文朗读,加深体验。朗读他们离别时说的话――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通过感情朗读,将课文故事情节搬到了课堂上,让学生亲自置身其中,自己就像是其中的小鸟、大树,小鸟和大树之间的情谊以及它们相互信守诺言的品质自然而然地感染了学生。

三、通过多媒体手段再现课文内容情境

将课文内容所表现的事物、场面通过多媒体手段再现给学生,对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上有很大的作用,其效果是被所有人认同的。如:在学习《飞夺泸定桥》一课时,为了突出表现战士不畏艰险、英勇斗争的精神,应该让学生亲眼看看泸定桥究竟险到什么程度。录像教学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看到了连平时有木板时走起来都像打秋千似的险桥,自然地想到战士却要在只剩下铁链的险上加险的泸定桥上边铺木板边冲锋,英勇杀敌的动人场面,耳畔似听到了似真枪实弹的呼啸声……这一切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战火纷飞的战场上,那激动的心情,那对战士的敬佩之情便由然而生。由此,?学生进一步领略到了课文中党领导下的战士是能战胜任何困难的无畏勇士的形象。有时,为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也可以在课题的引入上动脑筋,采用电教手段尽快使学生一接触课题就能入情动情。

四、利用问题创设探索、求知的学习情境

篇9

关键词:大学;人文;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08-02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古希腊有一句著名的格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在希腊文明中,人文精神的本质是人的自由理性。这一理论奠定了西方科学思维的基础,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作为资产阶级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它所倡导的正是打破宗教神学对于人的束缚,恢复希腊文化中对人本身的尊重,以人为核心。其特定内容是:以理性为基础,高扬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价值反对神威,肯定人的世俗幸福反对禁欲主义。人文精神使人克服了人对于自然和神的恐惧,使人从崇敬自然到探索自然,让人明白人是有思维的,“思考”是一项有益的社会活动;人的理性思维使人有智慧,能创造财富和幸福的生活,使人显现其自身的价值。

在具有人类文明摇篮之称的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墨家等文化资源里已经具备了人文精神的内核。孟子道:作为精神价值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如果没有这种“心”,人就“非人也”。荀子则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为天下贵也。”墨子的思想核心是博爱,倡导维护人的利益,人的和谐共处以及人类共有的生存和需要;道家对人生命的重视,都有人文精神的轨迹。林语堂先生把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归纳为三层含义:一是人生最后的真确概念;二是对于此等目的不变的信仰;三是依人类情理的精神以求达到次等目的。中国的先知先哲们认为人文精神在于乐天知命以享受朴素的生活,特别是家庭生活与和谐的社会关系,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终极目标在谋人类之幸福,一切智慧之极点在于怎样使“人”不失为“人”和怎样享受其“人”。

综上所述,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关于人的存在意义的形而上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追求”。它提倡尊重生命的个体,关爱人及人的情感思维,尤其强调对终极关怀、理想信念、神圣使命等价值理性的关注。人文精神的本质就是关注人本身,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让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从而具备一种从“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的能力。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自由、平等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二、大学文化的内涵

先生说过,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作为先进文化和前沿思想的发源地,大学在整个社会共同体中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大学文化是指以一所大学历代积淀传承的精神为内核,延伸、拓展表现在大学软件与硬件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大学之所以大,不仅在于它以建筑结构的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富有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成为历久常新的动力和源泉,对于维护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一所大学来说,大学精神是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精神品格与内在气质,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产生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源泉,决定着大学制度的取向和大学环境的营造。“优良而健康的大学精神一经形成,便会在教育活动中起到激情励志、调整心态和规范行为的作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传承与创造知识、培育优秀人才的领地,大学理应在这个时代扮演重要角色。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大学不但承担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同时还具有负载价值,守望社会精神文明,给人类以终极关怀的义务。这实质上已经阐明了大学的目的,即大学在于教人知理,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的善良美德,使人们达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大学培养的人才,不仅仅要适应目前的市场经济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更应该站在市场经济的前面,站在社会发展的前面,去引导市场经济,引导社会发展,使大学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成为引领时展的精神高地。

三、大学校园里的人文精神内涵

大学校园,永远是这个社会中一片最纯净的心灵天空,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具备而且最应该具备人文精神的地方,是一个彰显青春活力、智慧光芒、人文关怀、容纳多种文化因子的灵动生命体。在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命体里,兼容并包、博采众长、吐故纳新是它的精神特质,不同的专业学科相依并存,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和睦共处,不同学术观点的专家学者融合交汇,使校园文化充满包容、大气的特质。可以说,人文精神是大学灵魂之所在。以文养德,以文养才,以文养能,是大学的立校之本。大学校园里的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一种,它注重的是人文关怀和人的价值,主要是指大学所弘扬的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建立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的行为规范。这种人文精神是生活的智慧,是日常的洒扫应对,是与人交往的品味与策略,是对生老病死的正确认识,是对古事人伦的理性态度,是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叩问,是健康高雅的审美趣味,是赋予受教育者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文化意义上的“人道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它是大学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同时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人的行为,显示着大学不同于其它机构的气质特征。同时大学校园的人文精神还包括学术自由与争鸣、怀疑与批判、竞争机制、张扬个性与互相尊重,它反对的是霸权、功利、不人道等。

具备了人文精神的大学生,他会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内涵,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渴望自由,向往道德生活;会树立起用勤劳的手段去获得自己更加幸福的美好的生活信念;会用同情、怜悯、爱的眼光看待世界,会以爱美的心来领悟自由、幸福、人生价值的真正含义。他们把人道主义看作是首要的原则,会保持这样的操守:不迷信也不肓从,不承认什么绝对权威与真理,不会在强权的胁迫下说违心的假话,哪怕是沉默失声也决不阿谀奉承;对所有有违人的本性和良知的言行决不附和,并尽其所能地予以纠正。

参考文献:

[1]许苏民.人文精神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2]杨东平.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3]于光远.论科学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周国芳,康松,康涛.复兴人文教育,重建人文精神[J].高等农业教育,2001,(3).

[5]顾明远.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2,(1).

篇10

关键词: 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 创设方法

我在平时数学教学中与学生交流时,经常听到不少学生说:“上课听老师讲,觉得数学挺简单的,但轮到自己做题的时候,就是做不出来。”学生数学成绩不好,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课上没有真正全面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问题情境是指问题解决所提出的客观情境或刺激模式,是指学生在新鲜未知事物的刺激下接受教师的提问或自己提出问题,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并作为自己学习目的的一种情境。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认识。

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简单明了,开门见山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思考问题的方向。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真正发挥问题情境的作用。例如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正弦定理》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尝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装修房子时,发现墙上有一块三角形区域没有涂上涂料,现测得这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b=2.8米和c=1.5米,夹角A=60度。已知每平方米需2公斤涂料,若要使所买涂料既够用又不浪费,问至少需要买多少公斤涂料·学生在读完题目后,思路很清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想办法把三角形的面积求出来。从而突出了本节课的主题。

二、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新颖、有趣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很自然地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例如在教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这节课时,我让学生尝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张月和王刚是中学同学,一天,已是在读博士的张月遇到了王刚,寒暄后王刚流露出对张月清苦的不屑,表示要资助张月。张月说:“好吧,你只要在一个月内,第一天给我1角钱,第二天给我2角钱,依此类推,每天给我的钱都是前一天的2倍,直到第30天。”王刚听了,心想:这有何难·就欣然答应了。可过了不到30天,王刚就后悔不迭,后悔不该夸下海口。同学们,你们知道王刚一共应送给张月多少钱吗·学生在听到这个问题后,感到很有趣,有的同学在讨论,有的同学在演算,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这时,我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尝试计算一下王刚应给张月多少钱,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尝试公式推导,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三、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梯度,层层递进

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梯度,由浅到深,由已知到未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学生原来的认知水平上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最佳情境中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时的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例如在进行《弧度制》的教学时,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为了使用方便,能否找到一种新的度量角的单位来度量角·进而提出探究问题:30°,60°,n°的圆心角,半径r为1,2,3,分别计算对应的弧长l,再计算弧长与半径的比。由特殊角到一般的角,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互动中寻找规律,从而得到结论:圆心角不变,则比值不变,因此比值的大小只与角的大小有关,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比值来度量角,这就是另一种度量角的单位制——弧度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创设有梯度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逐步学会和掌握知识。

四、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可操作性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思维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常会碰到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或公式,如果能通过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动手操作,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合作交流,定能收到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知道天体中一些行星和卫星的运行轨道,管道的斜截口,自行车的轮子在地面上的影子都是椭圆,那么椭圆都有哪些特点呢·接着让学生同桌两人合作画椭圆,取10厘米的绳子,把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图版上的点,用笔套在绳子里将绳子拉紧,笔尖移动一周,笔尖画出的图形即为一个椭圆,然后归纳总结椭圆的定义。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加深了对椭圆定义的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对数学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合理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