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需求分析范文

时间:2023-08-18 17:49: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观经济学需求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微观经济学需求分析

篇1

关键词:位似偏好 拟线性偏好 比较静态分析

在高校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消费者理性选择理论”(或“效用论”)是教学重点之一。通常在运用效用最大化必要条件推导出商品需求函数后,教师将继续分析收入和价格变化对商品需求的影响,通过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推导出“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和“价格―消费曲线”等,以此进一步使得学生加深对“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现有主流初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对该问题的论述过于“一般化”,未能指出经济学中某些特殊但应用非常广泛之情况下“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的特殊性质。某些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论及这一问题时,特别讨论了“位似偏好”和“拟线性偏好”下“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的形状,但论述得不够准确或不易理解。本文试图采用初中级课程中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论述“位似偏好”和“拟线性偏好”这两种特殊情况下,收入变化对商品需求产生的特殊影响,以供教学参考。

1 “位似偏好”下收入变化对需求影响的比较静态分析

所谓“位似偏好”是指,如果消费者对消费束(x,x)的偏好胜过消费束(y,y),那么对于任意常数t>0,他会自动地偏好(tx,tx)而不是偏好(ty,ty)。这意味着消费者对不同消费束的偏好只取决于商品1和商品2的比率。根据这一定义,“完全替代”、“完全互补”和“柯布-道格拉斯偏好”均属于“位似偏好”。我们可以证明以下结论。

结论1:位似偏好下,如果消费束(x*,x*)是收入为m时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选择,那么当收入变动为原来的t倍(即收入为tm,t>0)后,消费束(tx*,tx*)则是收入为tm时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选择。

首先注意到初始预算约束方程为

px+px≤m (1)

因为消费束(x*,x*)是收入为m时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选择,所以它必然满足(1)式,而且在所有满足(1)式的消费束中,消费者最偏好(x*,x*)。其次设收入变动(价格保持固定不变)后的预算约束方程为

py+py≤tm (2)

选择满足(2)式的“任意”消费束(y',y'),代入(2)式并用(1/t)同乘不等式两边后得

p〔(1/t)y'〕+p〔(1/t)y'〕≤m (3)

这表明消费束((1/t)y,,(1/t)y,)满足初始预算约束方程(1)式。所以消费者对消费束(x*,x*)的偏好胜过消费束((1/t)y',(1/t)y')。因此,假设偏好是“位似偏好”意味着消费者对消费束(tx*,tx*)的偏好胜过消费束(y',y')。加之消费束(tx*,tx*)必然满足收入为tm时的预算约束(2)式,且消费束(y',y,)是“任意”选择的,所以就证明了消费束(tx*,tx*)是收入为tm时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选择。

由“结论1”可知,保持商品价格不变,随着收入的变化,效用最大化的选择点处两种商品的比例固定不变。这必然意味着“收入―消费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的直线。令x(p,m)表示第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p为价格向量)。由“结论1”可得

x(p,tm)=tx(p,m) (4)

取t=(1/m),代入(4)式整理后可得

x(p,m)=x(p,1)m=f(p)m,f(p)=x(p,1) (5)

(5)式意味着给定商品价格不变,第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成正比,由此可知该种商品的“恩格尔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一条直线(商品2可做相同论证)。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结论2:位似偏好下,“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均为从原点出发的一条直线。

2 “拟线性偏好”下收入变化对需求影响的比较静态分析

“拟线性偏好”的关键特征是可以通过上下(或左右)平移一条给定的无差异曲线来得到其他所有无差异曲线。可用一个“拟线性效用函数”来代表该偏好:

u(x,x)=v(x)+x (6)

其中v(x)是一个非线性函数,第二种商品称为“本位商品”。给定上述效用函数形式,可知“边际替代率”为

MRS=v'(x) (7)

(7)式表明,“边际替代率”唯一取决于第一种商品的数量,而与第二种商品数量无关。“边际替代率递减”假设意味着当第一种商品数量较少时边际替代率较高,从而消费者对第一种商品的边际支付意愿较高(即愿意以较多的第二种商品来换取第一种商品的一单位数量的增加)。所以,给定两种商品的价格,当收入较低、以致全部收入用来购买第一种商品后仍然有MRS>(p/p)时,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将用其全部收入购买第一种商品。所以此时第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为(m/p),第二种商品的需求量为零。而当收入较高、以致全部收入用来购买第一种商品后将使得MRS

MRS=v'(x)=p/p (8)

这意味着第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收入无关,或者说此时收入增加不再影响第一种商品的需求,消费者将把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购买第二种商品。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下述结论。

结论3:拟线性偏好下,“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均“近似为”一条垂线。

3 总结

前文分析了两种特殊偏好――位似偏好与拟线性偏好――下收入变化对于效用最大化的最优消费束和商品需求的影响性质。下面借助几何图形对主要的分析结论进行总结。

图1描述了典型的“位似偏好”(例如柯布―道格拉斯偏好)的收入―消费曲线(a图)和恩格尔曲线(b图)。给定商品价格保持不变,这两条曲线都是从原点出发的一条直线。“收入―消费曲线”是一条直线意味着收入变化并不影响最优选择点处两种商品数量的比例;“恩格尔曲线”是一条直线意味着商品需求量与收入同比例同方向变化。

图2描述了典型的“拟线性偏好”的收入―消费曲线(a图)和恩格尔曲线(b图)。随着收入从零开始逐渐增加,起先消费者将把所有收入用于购买第一种商品,第二种商品需求量为零。此时收入―消费曲线与横轴重合,(第一种商品的)恩格尔曲线是一条斜率为正的直线。当收入增加到较高水平,以致把全部收入用于购买第一种商品将使其购买量超过“临界值”时,消费者将把增加了的所有收入用于购买第二种商品,第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就保持不变了。此时收入―消费曲线垂直于横轴,而(第一种商品的)恩格尔曲线也垂直于横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组编).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篇2

Abstract: The transport deman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ransport market structure, it and transportation supply is the dialectical unification relations. The transport demand is the cause of to generate transportation supply; transport demand can be achieved must through the transportation supply. This paper mainly reviewed the transportation demand theory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portation demand theory.

关键词: 运输需求;运输市场结构;运输供给

Key words: transport demand;transport market structure;transportation supply

中图分类号:U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6-0289-02

0 引言

运输经济学中,对运输市场结构的分析主要是从运输需求和运输供给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的,因为这是运输市场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离开了运输需求或是运输供给去谈运输市场毫无意义。运输需求和运输供给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运输需求是产生运输供给的原因,运输供给是运输需求得以实现的基础。只有运输需求和运输供给同时存在并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才产生了运输市场。也就是说运输市场为运输需求和运输供给的发展和演进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平台。本文主要是对运输需求理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本文的内容结构和写作思路主要是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展开的。

1 运输需求的概念

在经济学研究中,运输需求理论是从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需求理论中发展而来的,需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第一个方面,由于消费者的消费嗜好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是消费者纯粹主观上的需要;第二个方面,由于消费者的消费状况会受到其收入水平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消费活动中,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支付能力来决定他的消费方案。所以说,需求是消费者主观偏好与客观支付能力的有机统一。在微观经济学中基于前面所讲的两个实现需求的条件,有关学者把需求定义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价格水平的基础上,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1.1 现有理论对运输需求的界定 对运输需求理论概念研究的过程中,运输需求的概念是最为基础的,其他运输理论的概念都是在运输需求概念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和讨论的。现有理论中,好多学者对运输需求概念的定义各有不同。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荣朝和老师把运输需求定义为:“运输需求是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从中可以看出支付能力和需求的愿望是运输需求得以实现的两个必要的条件。陈贻龙老师认为:“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从中可以看出,运输需求的实现同样也要具备两个条件,即实现位移的愿望和具备一定的支付能力,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运输需求都不能得以实现。肖建明老师认为:“运输需求与运输需要是不相同的。运输需求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人与货物在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具有实现位移的愿望,同时具有支付能力是形成运输需求的必要条件。”以上对运输需求概念的定义虽然在表述上有差异,但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大的区别,都体现出了运输需求实现的两个必要条件:产生位移的愿望和具备一定的支付能力。

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长安大学吴群琪教授和孙启鹏教授对运输需求的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他们认为运输需求的内涵是:一切有利于国民经济及社会会发展的对人与物的位移的需要。从中可以看到该定义与现有众多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少了一个约束条件,即一定的支付能力。新理论中提出了无效运输需求这一新的概念,把运输需求分为有效的运输需求和无效的运输需求,其中无效的运输需求是指运输供给条件不足或是没有支付能力的运输需求。因此,在对运输需求概念界定的时候去掉了支付能力这一个约束条件。运输需求的这一内涵表明,在研究运输经济理论的过程中,应该在能以最大限度满足运输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而不能只是局限于现有的理论,在现有的运输供给条件下被动满足运输需求的基础上进行。

1.2 运输需求产生的原因 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活需求有多种多样,其中运输需求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它遍布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现将运输需求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2.1 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由于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可能提供给当地居民所需的任何物品,因此,需要不同地方或地区之间的不同产品互通有无来实现人们多样的产品需要。

1.2.2 现代社会的高度物质文明依赖于专业化分工,而大工业既需要从各地获得不同的原材料,也需要为自己的产品在不同的地方开拓销售市场。

1.2.3 由于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和运输系统的完善,有助于实现由技术革新、自动化、大批量生产与销售以及研究与开发活动支持的规模经济。

1.2.4 在军事与政治方面,运输有史以来都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对一个国家内部而言,一个良好的运输系统可以支持有效的国防和政治上的凝聚力;在实行外交方面,强大的运输能力是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在历史上那些实行海外侵略和进行殖民统治的国家,它们都具有强大的交通运输能力。

1.2.5 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可以增加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国家运国家之间的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的交流。而且有助于解决由于地域不同而产生的众多问题;对于那些不发达的国家,建立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还能解除一些地区封闭的状态。

1.2.6 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使得人们可以在自己的居住地点、工作地点以及日常购物、休闲地点之间可以做出很多的选择和安排,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1.3 运输需求的要素 运输需求主要有七大要素,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运输需求量。通常用货运量和客运量来表示,主要是用来说明客运需求和货运需求的数量和规模大小。

第二、流向。是指旅客或货物在空间位移方面的空间走向,从中可以看出客货位移的出发地和目的地。

第三、运输距离。是指旅客或货物发生空间位移的起始点和目的地之间的距离。

第四、运输价格。是指运输单位重量或者体积的货物和运输每位旅客所需要的运输费用。

第五、运送时间。也称流时,是指旅客和货物在完成整个空间位移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第六、送达速度。也称流速,是指货物或旅客在完成整个空间位移过程中单位时间内位移的距离。

第七、运输需求结构。是按照不同货物种类,不同旅客出行目的或不同运输出行距离等条件对运输需求进行不同的分类。

2 运输需求的特点

人们的生活需求有多种多样,运输需求是其中之一,它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与其他商品的需求相比,运输需求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运输需求的派生性。现有理论认为运输需求总体上是一种派生性需求,他是由本源性需求派生出来的需求,也就是说人们出行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位移本身,而运输需求只是人们能达目的的一个必须的环节。即运输需求是人们为了实现其生产、生活中的其他需求。

第二、运输需求的广泛性。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都可以看到运输需求的影子,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任何社会活动都不可能脱离运输业而独立的发展,所以说运输业与其他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相比具有广泛性,它带动了其他部门的发展,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需求。

第三、多样性。运输需求分为旅客运输需求和货物运输需求两大类。在货物运输中,由于货物的种类、性质等方面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运输需求;在客运方面,由于旅客出行的目的、收入水平、自身身份的不同而引起对运输服务质量的不同要求,这必然导致运输需求的多样性。

第四、空间的特定性。因为运输需求是对旅客或货物在空间位移方面的要求,因此,这种位移是运输消费者指定的两点之间带有方向性的位移,即运输需求具有空间的特定性。

第五、时间的特定性。对于不同出行目的的旅客和不同性质的货物,客运需求和货运需求在运输时间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春运期间,是我国交通运客运的高峰时期,此时的客运量显著高于其他时间。在蔬菜、瓜果成熟的季节,那么这类的货运量则会明显的高于其他时间。

第六、部分可代替性。在一些情况下,旅客或货物位移呈现出可代替性,当在运输通道中可以配置多种运输方式时,可以根据具体的运输环境和运输条件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

3 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

第一、运输服务的价格:

①需求的价格弹性。

②运输需求的价格弹性。

③运输需求弹性的影响因素:1)旅行的目的;2)收费方法;3)所考虑的时期;4)价格变化的绝对水平;5)替代品的多少。

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第三、其他运输服务的价格。

第四、需求者的偏好。

从以上的几个方面我们也可以归纳为这么几点:即经济因素,政治、体制、政策因素,技术因素,运输网的布局与运输能力,市场价格因素。

4 总结

运输需求是运输市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任何运输需求理论的研究都是基于运输需求展开的,这是因为任何的运输活动最初都是基于运输需求而产生的。在现有理论的运输理论中,对运输需求理论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现有对其的研究并不是那么的完整和全面的。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则运输需求者对运输需求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另外,由于运输环境和运输条件的复杂多变,导致了运输需求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一定要以动态的模式研究运输需求理论。如此,才能使理论与实践达到吻合目的。

参考文献:

[1]陈贻龙,邵振一主编.运输经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143-144,147-151.

[2]徐剑华主编.运输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5.

[3]孙启鹏主编.综合运输理论与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30-31.

[4]许庆斌,荣朝和,马运等.运输经济学导论.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139.

[5]杭文主编.运输经济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5-29.

篇3

1煤炭行业节能减排动力缺失原因在国家将节能减排作为未来发展基本国策之后,我国煤炭行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方针,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等方式方法,使得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从目前看来,部分煤炭企业依然未能充分意识到节能减排对于整个煤炭行业及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未能确立节能减排在煤炭企业日常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动力不足,从而也带来一系列负面行为,例如敷衍甚至忽视国家节能减排现有政策法规,减少专门用于企业节能减排的资金,不及时更新企业老旧及耗能高的生产设备,不致力于节能减排新技术的自主开发及应用等。因此,煤炭行业节能减排的后续工作所面临的最主要的困境就是部分煤炭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动力缺失问题。我国煤炭行业节能减排动力缺失问题存在的原因,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考量,即企业层面、市场层面和政府层面。

1.1企业层面———煤炭企业短期经济亏损原因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在进行节能减排初始阶段,企业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这将会导致企业成本上升[4],图1中表现为此时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AC将会处于一个很高的位置。煤炭作为垄断行业,企业的最佳产量选择在MC=MR处,即MC曲线与MR曲线的交点处。同时,企业的产品价格P=AR,在MC曲线与MR曲线交点的向上延伸线与AR曲线的交点位置可以找到单位产品价格[5]。然而,此时的AC>P,即单位产品的价格小于企业平均成本,这样一来煤炭企业短期内将会处于亏损状态。煤炭企业作为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逐利性是其本性,一旦企业发现进行节能减排之后,自身将会面临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状况时,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动力必然大大下降,久而久之,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意识也会逐渐淡薄。因此,煤炭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所带来的企业短期内的经济亏损是造成其节能减排内部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1.2市场层面———煤炭市场逆向选择原因所谓逆向选择是指当买卖双方获得的信息不均或失衡的时候,就使得好坏无法区分,导致市场上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反淘汰结果,即品质好、质量高的商品逐渐退出,质量差、品质低的商品反而留在市场上,这样就迫使信息较少的一方做出不利的选择[6]。由于煤炭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前期资金投入,使得企业面临短期内对煤炭产品提价的压力。但是一些不规范的小煤矿并不实施节能减排,其成本并不产生显著变化,因此它们可以在煤炭市场上保持煤炭产品低价格不变。此时,在煤炭市场上将会产生逆向选择,不进行节能减排的企业由于其煤炭产品的价格优势将会驱逐进行节能减排的企业,从而迫使煤炭采购方只能购买低价的煤炭产品,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不规范企业反而可能蚕食正规企业的市场份额。这样一来,那些原本乐于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企业可能会受到冲击,从而迫于经济效益的压力,减少此处的资金投入,造成动力缺失。

1.3政府层面———煤炭企业与政府部门间政策博弈原因煤炭企业的节能减排离不开政府部门政策的支持,但是由于煤炭企业进行节能减排需要付出成本,同时政府部门的政策执行也需要投入成本,在两者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二者之间存在利益的博弈。下面以政府监督煤炭企业节能减排过程为例进行分析。该博弈过程的参与方为煤炭企业和政府部门,煤炭企业可选择的策略有两种:节能减排或不节能减排;政府部门可选择的策略也有两种:监督或不监督。政府部门和煤炭企业同时行动,且对彼此的策略情况完全了解,因此二者之间的博弈构成一个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7]。假设C1为政府监督成本,C2为企业节能减排的成本,F为政府对不节能减排企业的罚款额,煤炭企业与政府的博弈矩阵如表1所示。由以上博弈分析来看,无论政府是否采取监督的策略,煤炭企业的最优策略都不是节能减排,最理想的状况也就是可能以一定的概率进行节能减排。因此,在政府和企业都理性的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先决条件下,二者之间的政策博弈也是造成企业节能减排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2煤炭行业节能减排政策需求分析目前,我国煤炭行业节能减排仍处于初级阶段,进行节能减排的动力不足问题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政策这种外部强制推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去营造适当的动力机制,以解决动力不足问题。相适应的节能减排政策在煤炭行业发展节能减排的进程中最主要的职责就是“规范、引导、激励、惩治”。在本节中,我们从煤炭行业节能减排政策是如何解决企业、市场和政府这三个层面所造成的动力不足问题,来理解政策存在的必要性,进而进行政策需求分析。

2.1政策有助于煤炭企业提高长期经济效益由之前分析可知,由于节能减排前期投入大,短期内煤炭企业会遭遇经济亏损,这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宗旨相悖,因此将影响煤炭企业节能减排的动力。然而,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使得煤炭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AC低于平均收益曲线AR而得以解决。例如,增加政府购买政策,首先,它可以直接扩大煤炭企业的需求,刺激煤炭企业以扩大生产规模。如图2所示,由于规模经济效应,煤炭企业的短期平均成本降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1向下移动到SAC2的位置,低于平均收益曲线AR。在长期中,只要满足长期均衡条件MR=LMC=SMC2,煤炭企业就能够获得利润,并达到长期均衡,长期均衡产量和价格分别为Q*和P*。其次,政府购买政策的实施也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增强市场信心,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扩大需求。

篇4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的到来,会计作为“商业通用语言”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的会计工作,能否伴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经济、终身学习等新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适应变化了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已成为会计教育工作者反复思考的重要问题。从理论界的讨论到企业和社会组织反馈情况来看,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我们的会计职业教育脱离实际(黄智、于洪2012),毕业生实践能力差,特别是上岗前实际操作能力差,满足不了实际工作的需要(陈占武、陈蕊、杨琳2013,赵金江,2014)。作者从查阅10多年来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文献来看,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已形成了共识。与此同时,高等学校学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存在着眼高手低,既造成了很多资源浪费,又忽略了学生应具备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王化峰,2013)。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会听到学生有这样的疑问,这门课对我有什么用?这岂不是在向我们教育工作者“讲述”“意义学习”的重要性!意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缺少了学习的意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会降低,更谈不上知识的“自主建构”。会计职业教育这些问题的存在而且长期得不到彻底纠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场需求不清晰、定位模糊。从现有文献来看,专家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显得比较零散,也不充分。根据美国财务学家道格拉斯•R•爱默瑞和约翰•D•芬尼特的自利行为原则,作者认为,与其不断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或道理,倒不如从有利于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因此,针对我国高等会计职业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作者运用市场营销学有关理论和技术,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的市场需求、细分和定位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供相关组织和人员参考。目的是促进我国的会计职业教育尽快真正从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本上来;真正像医学、工程教育(孙铮,2015)那样尽快从象牙塔里走出来,培养符合实际需要的、有发展后经的、称职的会计专业人员或职业人员。

二、会计职业分类与市场需求分析

(一)从会计专业的分类来看市场需求目前我们高等院校组织教学的会计分类普遍是这样分类的:初级会计、中级会计、高级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会计电算化等。当前这种分类方法有它的作用,但是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因为精确地说,学生就业应聘的是职位,也就是工作岗位。因此,会计职业教育,就需要对会计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的分类,由此才能看到真正的会计就业或会计职业需求。从会计职业教育就业角度来划分,应该有这么几种分类方法:1.按照工作的性质划分。有出纳和银行日记账会计、总账会计、专项明细账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财务分析、财务管理(筹融资)、审计等岗位。2.按照服务对象划分。有对董事会或股东等服务的对外报告财务会计岗位,有对经理层或行政领导报告的管理会计岗位。此外,基于预防金融风险,特别是为了加强对企业资金链管理,目前对债权债务的管理已突显出其重要性。传统的往来账记账和管理的会计岗位已超出我们过去所定位的债权债务或往来账项的管理范围。因此,作者将其单独定义为对外财务关系会计岗位。它是服务于整个会计主体,管理企业的债权和债务以及与债务人打交道的会计岗位。3.按照行业性质划分。有工业制造业会计、内贸会计、外贸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医院会计、酒店会计、餐饮业会计、物流业会计、物业会计等。当然,这种划分之后,还要按第一、二种分类方法进一步划分,形成该行业的会计工作岗位。按照行业分类方法是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后,我们在教学中取消的分类。但是,这种划分对培养专才,特别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极为有用。因此,把它拿回来,再按照目前的经济组织形式重新做了划分。4.按组织规模划分。有大型企业会计、上市公司会计、中型企业会计、小企业会计。5.按照管理类别划分。有项目会计岗位。按照工作组织形式等不同,国际上将一次性的工作通常称作项目(PMI,2008)。众所周知,现在项目很多,也很大,企业等许多经济和社会组织都在开始以项目来管理日常工作,而国际、国内尚没有项目会计学科和操作规范。但是,实际工作中由于项目活动频繁,我们的一线财会人员不可能回避,因此,将其划分出来有利于教学中重视并增加这方面的教学内容。

(二)从会计职业人员的成长和职业进步周期来看市场需求就职业会计人才的成长来划分,通常的做法是将其分为高端会计人员、中端会计人员、低端会计人员或者称其为高级会计人才、中级会计人才、初级会计人才。常识告诉我们,中、高级会计人才或人员是其在工作岗位上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工作实践锻炼出来的,而不完全是我们全日制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因此,从这种分类以及后一句话的说明可以看出,我们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运用这种分类,提出培养中高级会计人才是不切实际的办学定位,因此,干扰了我们教学目标的设定。会计岗位新上岗人员一开始都是要做低端的工作或者叫初级岗位工作,低端的工作做得不好就很难有机会去做高端的事情,因此,初级会计工作岗位是对高职院校的主要市场需求。从现代社会发展来看,从终身教育或终身学习理念来看,教育本来并不应该从一开始就将学生分为高、中、底这样三六九等,这有害于人的发展变化。事实上,将人才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通才和专才的分类方法在现代的高等教育中已形成共识。但是,前者也有其科学的一面即有利于我们对学生潜力的培养。

三、会计职业教育的市场细分与定位

(一)市场细分从上述分类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1.就组织规模而言。当前,国内大型和较大的组织和单位一般都要求211、985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而中、小、微型组织和单位才考虑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因此,后者才是我们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目标客户群,即高者院校的目标市场。这也是现实需求量非常大、未来的竞争将非常激烈的市场。因为中小微企业,他们往往做不到对新招入人员上岗前进行必要的培训,需要新进入人员应具备立即能上岗或顶岗的能力,但这却是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薄弱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达不到诸如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一味或过于强调“宽口径”教育对会计职业教育是不利的。现实中它会削弱我们对学生动手能力或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而不会实际操作,不能胜任岗位工作,首先就不符合职业道德,更难以谈得上高素质。因此,只要我们找准了这个薄弱点,就可以准确地抓住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切入点和重点。2.就会计人员成熟度而言。如前所述,市场对会计职业的岗位需求有初级岗位、中级岗位、高级岗位。初级岗位主要又有:出纳和银行日记账岗位、总账会计、专项明细账会计。中级会计岗位有:成本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筹融资)、财务分析等岗位。高级会计岗位有:财务管理(财务战略规划、预算编制和执行)、审计等。培养中小企业会计初级岗位应用人才,应该是我们职业技术院校的主要目标市场。对于中高级岗位,可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和会计职业机构的合作,开展继续教育和在职人员培训来实现,这涉及到国内的MPAcc,国际合作的ACCA等。

(二)市场定位从市场细分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会计职业教育的市场定位主要是: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初级岗位。但是,教育产品与一般意义上的产品有着不同特点,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磨损直至价值丧失,而教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在其工作生命周期内(一般30-40年)具有价值成长性,即经过一定的周期,初级岗位人员会提升素质和能力而向中、高级岗位发展,如CFO等。在学生从就业到退休的一个发展周期内,就业之初,是对初级会计岗位的操作能力的要求,这是当前会计职业教育的最薄弱环节;一般而言,我们的学员两、三年以后,才有进入中级岗位的机会或可能,这时,需要的是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和逻辑综合能力;五年以后,才有可能进入到高级岗位,这时,就要有是管理、学习、创新意识。同时,会计专业人员也是企业综合管理人员,如CEO等的重要来源。因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适应中小型组织需要的,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会计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需要强调的,也是往往被我们高职教育忽视的一点就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首要技能应该是具有会计初级岗位的适应能力,这是人才成长的关键一步,也是学生就业的门槛。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定位,高职院校对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培养应该清晰规划。动手能力、逻辑综合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管理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应该成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主要教育模块。这涉及到学生就业、发展后劲和高职院校的远期市场和学校的专业品牌问题。按照上述逻辑梭理以后,几个模块的轻重缓急,教学内容和教学学时的安排,应该更加清晰。

四、满足上述市场定位的教学组织

(一)与学生能力培养相匹配的专业设置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设立:工业制造业会计专业、内贸会计专业、外贸会计专业、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专业、医院会计专业、酒店会计专业、餐饮业会计专业、物流业会计专业、物业会计专业。这样专业的设置学生最容易贴近实际工作情景,最容易学得会,最容易上手和能够立即顶岗操作。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行业会计基本原理当然具有通用性,只要上手后,解决了入门难的问题,改变行业是很容易的事情。这样设置专业也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背景的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和审计等能力的基础。

(二)与学生能力培养相匹配的的课程设置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会计学原理,行业会计学(就不同行业分别开课和实训,包括出纳及银行日记账岗位操作、明细账岗位操作、行业会计记账软件的操作),经济或社会组织运作原理(就不同行业分别开课),一般管理学原理,项目管理学原理,计量经济学原理,管理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学原理,会计职业道德和基本法律规范,逻辑,写作和口头表达,交际与沟通,会计职业的学习、调查研究、创新方法等核心课程。对于现有的其他课程应予淡化,特别是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高级会计学等这样的课程应该减少课时,并将其有用的内容整合到会计原理、行业会计、管理会计原理和财务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和行业会计实训之中,进行强化。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有些课程设置对培养学生的动动手能力以及发展潜力作用不大。而且,像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这样的课程单独设置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消化和习得;高级会计学中的很多内容,如,合并报表的编制,对于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编制简单资产负债表、损溢表尚不熟练的情况下,学习这些知识,不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更何况我们的许多教师也不并不熟练。这样的教学,不仅效率不高,甚至可以说是浪费资源,更为重要的则是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合一部分教学内容,也是正是我们高职院校创新教材的一个很好的机遇。关于职业情景教育,台湾在这方面的经验则可借鉴。如,台湾各个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就都开设有小组论文课程,论文要求以具体的企业为背景,而且多人合作完成(一般以5认为限),他们在加强学生对实际工作研究、分析,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人际能力(菜秋玉、池巧珠,2011)。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的会计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与会计从业等资格认证相衔接。

篇5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总结《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若干年的授课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经验,分析未来学科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其内容延伸、因材施教、教学环节等各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市场营销学》理论于19世纪末诞生于美国,《市场营销学》是一门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已有近百年发展历史的独立学科,但是,作为现代《市场营销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建立起来的一门年轻的学科。然而在这半个世纪里,《市场营销学》的核心观念不仅在西方现代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而且已经完全地渗透到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文化、国防、卫生、教育、宗教、慈善以及家庭。尽管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践对西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它却与中国近代社会和经济生活基本无缘,20世纪80年代,才引入我国,90年代中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20世纪90年代开设《市场营销学》课程以来,一直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探索,不断演绎解构和重构的过程,以便达到学生培养方案的目标要求。根据本人多年教授《市场营销学》的经验所得,认为教学内容改革可从突出课程的专业能力培养、模块分析、学科特征等几方面加以讨论,出发点是消费者需求。

1 消费者需求分析

《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等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且在不同学期对其他专业如中药学、农学、动物科学、家政学、资源环境、外语专业等进行授课。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专业选择、学时和学分上都呈扩大化的趋势。

1.1 学习者的共性分析

21世纪,高等教育要在加强学生理论功底基础上,注重培养社会需求量大的应用型或实用性人才,适应各行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而且不同领域的科技知识交叉、渗透和组合,使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跨学科的职业岗位和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兴职业,如某些农资产品的销售,这些岗位所要求的许多技能和知识已经大大超越了传统职业所界定的内容范围,它们不只是属于某种职业,而是许多职业的共同基础。因此,从事新兴职业的劳动者,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知识技能,也要具备相应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1.2 学习者的个性分析

由于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没有学过《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没有相应的基础,且各专业所开学期、学时、学分均有差异,即使管理学院各专业也有不同,如工商管理为48学时、市场营销专业为80学时,因此在教学内容、结构上应该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现状

2.1 教材体系

目前课程所应用的教材是以吴健安主编的《市场营销学》为核心,辅之以赵春雷等主编的《市场营销学》、吕一林的《市场营销学》、菲利普•科特勒的《市场营销管理》等,基本能够做到难度适中、覆盖面宽、层次合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在创新理论添加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面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应该突出最新理论观点,并加强学生对其的理解和应用。

2.2 教学内容

随着教学进程的不断深入,《市场营销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重点突出、难易结合的课程内容体系。主体内容包括概论、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市场营销战略、市场营销环境、消费者市场分析、市场营销调研、市场营销的4P策略等。各章节在讲述过程中,配之以案例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其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另外,伴随着营销理论的发展演化,营销学的教学内容呈现明显的动态性特征:一方面,表现在传统课程的改造和更新,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营销理论需求的日益突出,绿色营销、网络营销、关系营销、整合营销等新兴理论不断涌现,极大地拓宽了市场营销的含义,改变了以往人们所认为的市场营销理论多局限于售中、售后环节的局面,因此相应的要求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内容要做出改变;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新兴课程内容的补充与完善,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营销更注重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引入并进行改革,如沙盘模拟技术、计算机分析软件的应用和案例实验的推广等。

2.3 课程结构

经济管理类学生中,《市场营销学》开课学期多为2~5学期,而其他专业分布不均衡,但大多数都开在后期,希望能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撑和帮助。

3 改革措施

3.1 改革的指导思想

3.1.1 课程内容改革要以学生和社会需求为依据

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决定了《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应用和分析、策划方法在社会各层面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考察学科的发展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努力的方向。

3.1.2 教学改革要全体动员共同参与

学科的课程改革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并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学校、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改革中所处的角色和地位不同,共同构成了《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的过程。学校可以根据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引导、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改革,为其创造有利的人文环境,从而进一步为学校改革做铺垫;教师在学校引导下,依照《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目标,融合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改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参加学习和实践,完成学习任务,并把对课程内容的意见、建议及其满意度反馈给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求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动力,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改革的成败,学校是课程改革的指导者和评价者,只有三者协调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参与,不断从改革的一个阶段进入到另一个阶段,改革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2 重组课程结构

要将《市场营销学》作为基础类课程进行讲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能够接受的前提下,学期尽量提前,使学生能够提前接触专业课,尤其是本专业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学习,对其未来的人生发展和规划进行指导,而且要由熟悉本专业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且水平较高的专业课教师主讲,有利于学生以后结合本专业学习其他基础课,并树立稳定的专业思想。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提前接触《市场营销学》,能够开发其思维和认识社会的能力,拓宽其知识面,为其更好地学习本专业及跨学科发展做准备。

3.3 选择优秀教材 不断完善教材体系

要根据学生需要形成完善的教材体系,要确定核心教材、辅助教材、辅助教学资料,资料来源途径要更加广泛,除正版印刷教材之外,还应从网络、企业内部、教师科研成果、商业信息等处不断更新教材辅助资料,使教材体系更加丰富、新颖、与时展接轨。

3.4 关注理论发展动态 不断更新和优化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改革是对教授知识体系和内容的改革。首先是知识基础的平台,同时也是认知基础的平台,知识的传授是课程的一个方面,认知则是课程的另一个方面,课程内容改革的方向应该由引领知识向认知知识转化。就知识基础平台而言,有一部分知识是陈旧的、过时的或重复的。而对那些今后在本领与学习、研究和开辟新的领域中能继续发挥作用的最关键、最基础的知识,即所谓有效知识要强化。

3.5 内容选择合理 推行模块教学

在进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时,应解决好课程内容多与授课时间少的矛盾,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针对学生的专业差异,采取“有所讲、有所不讲”的做法,凡是涉及主体内容体系、涉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知识一定要讲,如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市场营销战略、消费者市场及其行为分析、4P策略等内容;而涉及《市场营销学》详细的发展情况、主要流派和与主体内容体系或不涉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知识不必主讲。而且根据学生就业需要,要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内容,处理好近期的就业“必须够用”和将来的发展“迁移可用”的关系,突出重点和及时性。

3.6 加强案例教学

1910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首次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商业教育,通过案例教学能让学生在模拟商业环境中充当决策者,感受压力,分析形势,识别风险,并作出决策,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显著的启发性、时效性和互动性特征。因此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要加大案例教学的力度,要做到精心选择案例、适度使用案例、及时更新案例和正确引导讨论,并辅之以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陆秀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J].职业技术,2008(1):17-18.

[2]喻立文.全球化视野中的高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原则与路径[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28-31.

篇6

    【论文摘 要】文章在市场调研及网络资料收集基础上,对重庆市七所普通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激烈的高校市场竞争中,重庆七所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存在着一定的竞争,突出表现为专业发展方向的细化,专业认知度存在较大差异,专业依托背景与专业需求存在一定缺口,专业发展方向和教师个人研究方向存在一定偏差等问题,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差异化发展定位,认知度提高,专业需求和教师个人研究统一的发展对策。 

    旅游管理专业是隶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方向,其主要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旅游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培养旅游业急需,具备旅游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旅游业管理部门、星级饭店、大中型旅行社、名胜景区、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主干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旅游营销学、经济法、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原理、旅游法规、资源规划与开发、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英语等。

    重庆市设置本专业的普通本科高校数量较多。据统计,重庆设置旅游管理专业或方向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有12所,每年在校学生人数约为5000~10000人。学校类型有公立和私立民办两种。本研究选取有一定知名度的七所院校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三峡学院旅游系、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进行分析,以期对其发展进行分析并找到发展对策。

    一 研究方法介绍

    一个专业的合理发展需要从依托背景、师资队伍、学生认知、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入手,找到四方的最佳契合点,因此对一个专业的发展现状分析需要从这五个方面入手。

    1.依托背景

    任何专业都依托其所在学校或学科而存在。学校性质和发展将影响到一个专业的长远发展。文科类院校较注重感性描述和一定程度的建模分析,其宏观思维能力较强;理工科院校则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强,思维较为规范和有条理性;综合性院校则二者兼备,交叉度较高。学科背景对专业发展竞争也有较大影响,我国旅游管理所开办学科背景主要有三类:一是地理学科背景,其空间思维能力较强,适合旅游规划总体设计,这部分比重最大,约为40%多;二是管理学科背景,其突出宏观管理理念应用,具有较高的宏观管理能力;三是历史学学科背景,在旅游文化管理和旅游人才文化素质提高上具有优势。

    2.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

    专业定位是基于对相同专业市场竞争对手、自身实力和社会对专业需求分析基础上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它决定专业课程设置方向和学生将来的专业就业竞争力。专业课程设置是基于专业定位基础上的课程合理安排设计,主要体现为课程开出的先后顺序、课程群性质合理划分及配置等。

    3.师资队伍

    专业发展和竞争实力关键在于师资力量。专任教师学历背景、研究方向最好与专业方向有机统一;其职称高低反映出其研究实力,同时也将影响到专业竞争优势。

    4.实验体系

    专业竞争必须考虑实验体系因素。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在重视基本理论基础上更突出实践动手能力、专业个性,实验体系中的师资配置、仪器设备、实践体系等都直接关系到专业培育人才的合格与否。

    5.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主要是指社会对本专业的认知认同度。社会认知度高低将决定和影响专业招生效果和专业学生就业意向选择,同时也是检验专业所在院系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 重庆市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通过实地走访和网上资料收集,按照前面专业发展分析路径,我们将重庆市内七所高校相近专业各要素进行态势分析。

    1.依托背景

    背景依托包含专业所依托学科背景和学校背景,其影响到学生对其认知度和专业竞争地位。据分析,七所高校所依托的学校背景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是具有博士授权点的211重点建设高校,有的是无硕士授予权的普通院校。所依托的学科背景也有较大区别,总体看分为三类:一类是依托管理学学科背景,如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一类是依托地理学学科背景,如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重庆教育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一类是依托文学学科背景,如重庆工商大学依托思想政治专业和中文专业,重庆交通大学旅游系设置在人文学院下。

    2.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也是反映一个专业实力的重要指标。它主要通过师资数量、师资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师资科研成就、研究方向等指标来综合体现。七所高校本专业师资竞争态势:在职称结构上,七所本科院校高级职称比重分别为58%、16.9%、47%、46%、51%、54%、40%,具有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较复杂。在研究方向上,就专业接近程度上,地理学和管理学与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结构接近度最高,重庆工商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专业接近度存在一定问题。在科研获奖上,西南大学最靠前,重庆师范大学次之。在学历结构上,七所院校中,重庆三峡学院和重庆理工大学稍为落后,但总体结构较为合理。

    3.实验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的高应用性、专业特性要求实践实验体系的完备。实验实践主要体现在实验体系构成、实验基地(研究所、中心等)、实验人员配置等。七校实验体系如下:在实验师资配备上,三所院校无专业实习实验老师,一般由任课老师担任实习员,这会增加教师工作负担,影响教师开设实习环节的积极性。在实习基地和实习体系建设上,西南大学明显落后其他院校,这可能是该专业不太受学校重视所致。在实验仪器和设备上,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和重庆三峡学院较为滞后,可能是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训练只要场地,不需要太多的仪器和器材设备所致,也有可能是专业定位所致。

    4.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

    专业定位是否准确、清晰和有特色化是判断专业定位的重要指标,一般可以通过专业描述和授予学位体现。课程设置是否匹配专业定位,课程开出先后顺序是否合理,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配置比例是否合理以及其是否与专业定位符合也是考量指标之一。总体看来,七所高校都偏重于旅游管理大背景下进行差异化定位,有的偏重于传统的酒店方向,如重庆工商大学、重庆教育学院、重庆三峡学院;有的偏重于前沿的会展旅游、旅游策划等,如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就课程匹配度看,七所高校专业定位和课程匹配度都还尚可,但课程群比重搭配上存在较大差异,重庆工商大学选修课比重过大,西南大学专业主干课比重大,其余学校都是3∶3∶4,一般来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群专业要求3∶3∶4比重较合理。

    5.认知度

    认知度是一个人或社会对某事的整体看法及评价。社会对一个专业的认知了解程度将影响其专业方向选择,认知模糊或认知度较低则要求专业在发展时必须进行改进或调整。认知度包含专业知晓度和专业美誉度。知晓度可以通过利用Google搜索引擎进行网络资料收集,其结果为:西南大学旅游系1710000条,重庆理工大学旅游系1020000条,重庆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987000条,重庆工商大学696000条,重庆三峡学院旅游管理系659000条,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636000条,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606000条。西南大学的网络认知度比最后一名的教育学院整整多出一倍。专业美誉度通过专业就业率和专业就业流失率测算,据中国旅游报报道,重庆地区旅游专业学生专业就业率仅为30%,专业就业流失率则高达到65%。

    三 重庆市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各院校专业定位特色度不够,同质化现象突出,与市场接轨性不高

    按现代市场竞争理论,高校专业发展需要寻求差异化定位,以求立于不败之地。据前统计,仅有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进行了专业方向上的差异化发展;其余四所高校都是传统的旅游管理大专业下的传统方向(酒店和旅行社)。另外,七所高校在进行专业拓展时考虑市场变动需求不够,主要是旅游行业发展变动趋势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方面,会议会展和专题旅游方向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2.专业社会认知度不高

    根据前面分析,在知晓度上,七所高校存在较大差异度,导致学生选择报考学校时,存在较大偏好度。专业就业率上总体偏低,说明专业教育存在较大问题。专业就业流失率较高说明专业市场吸引度不高,这与旅游业属于朝阳产业不相匹配。

    3.师资背景与专业匹配协调度不高

    在教育部学科专业设置中,旅游专业隶属于管理学学科,但仅有两所高校选择设立在管理学背景下,其余五所院校的教师师资大都具有地理学或中文学科背景,虽然可以从不同学科角度拓展旅游研究内容,但旅游专业思维毕竟不能等同于地理学的时空思维,中文文学的想象发散思维。

篇7

作者近年来在软件架构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负责起草了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的系统分析师和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大纲,主编了有关考试教材。本文主要讨论软件架构师的角色和培养问题。

1 软件架构与软件架构师

1.1 软件架构

软件架构(Software architecture,软件体系结构)一词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E.W.Dijkstra提出,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流行起来。为了提高软件需求和软件设计的质量,软件工程界提出了需求分析工程技术和各种软件建模技术。但是在需求和设计之间仍然存在一条很难逾越的鸿沟,即缺乏能够反映作决策的中间过程,从而很难有效地将需求转化为相应的设计。为此,软件架构的概念应运而生,并试图在软件需求与软件设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着重解决软件系统的结构和需求向实现平坦过渡的问题。

目前,软件架构的研究已发展为软件工程领域的一个独立学科分支,具有比较严格的理论基础和工程指导原则。软件架构已经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大型软件系统与软件产品线开发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有许多相关的研究人员对软件架构描述语言,软件架构的描述与表示,软件架构的分析与验证,基于架构的软件维护与演化,软件架构的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1.2 软件架构师

一直以来,绝大多数的软件组织都缺乏软件架构师的编制。架构设计的工作基本上由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与软件设计师兼任或分摊,导致普遍轻视软件架构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任用。事实上,软件构架师是目前很多软件组织最急需的人才,也是一个软件组织中的高级技术人才。那么,究竟什么是软件架构师、软件架构师在项目开发中起什么作用、如何定位一个软件架构师和如何成为一个软件架构师呢?这是许多组织、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希望知道的或希望参与讨论的话题。下面对软件架构师这一概念作简单的阐述。

所谓架构师,通俗的说就是设计师或结构设计者,这些定义如果用在建筑学上,则是很容易理解的。在软件工程领域中,软件架构师实际上就是软件项目的总体设计师,是软件组织新产品的开发与集成、新技术体系的构建者。对一些大型软件产品或项目的开发,这一角色显得很关键,因为缺乏好的软件架构师而导致项目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一个没有经验和能力的软件架构师也会使软件项目失败的速度加快。正因如此,Martin Fowler指出:架构师是对所有重要事情作出决定的人。

软件架构师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并随着开发进程的推进而其职责或关注点不断地变化。在需求阶段,软件架构师主要负责理解和管理非功能性系统需求,比如软件的可维护性、性能、复用性、可靠性、有效性和可测试性等。此外,架构师还要经常审查客户和市场人员所提出的需求,确认开发团队所提出的设计;在需求越来越明确后,架构师的关注点开始转移到组织开发团队成员和开发过程的定义上;在软件设计阶段,架构师负责对整个软件架构、关键构件、接口的设计。在编码阶段,架构师则成为程序员的顾问,并且经常性地要举行一些技术研讨会、技术培训班等;随着软件开始测试、集成和交付,集成和测试支持将成为软件架构师的工作重点;在软件维护开始时,软件架构师就要开始为下一版本的产品是否应该增加新的功能模块进行决策。

因此,软件架构师是软件项目的总体设计师,是软件组织新产品开发与集成、新技术体系的构建者,是从宏观上驾驭大型系统的战略家,是对软件项目中所有重要架构事情作出决策的人,是策略制定者、组织协调高手、称职的顾问与领导者。

作为一个软件架构师,在整个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是乐趣无穷的,因为这个角色很具有挑战性,有时需要左右逢源八面玲珑,有时又需要果断坚定不留情面。Philippe Kruchten曾经说过:当一个伟大的架构师领导开发团队时,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次一点的架构师使开发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喜欢他,再次一点的是害怕他,最次的是鄙视他。在国内,软件组织几乎没有独立的架构师,通常一个软件高手身兼数职,既是项目经理,又是软件架构师,甚至还是软件开发者,有时还要客串一个测试人员,这对软件的开发周期和产品质量是不利的。

2 软件架构师的角色

2.1 软件架构师的职责

好的软件架构师不只是一位受到尊敬的资深技术人员,通常也是策略制定和组织协调的高手,称职的顾问与领导者。这是因为软件架构规划与设计主要是以宏观的角度切入系统架构,一般所谓的设计则是以微观的角度切入。软件工程师和程序员所考虑的是单个构件的功能,而软件架构师必须从全局的角度理解软件项目的业务目的和期望结果,能够定义不同的构件是如何组装在一起的。软件架构师规划系统的角度主要是从自上而下的方式着手,而软件设计师则多半从自下而上的方式着手。这种从宏观/微观的角度进行划分,在其他学科也常看见,如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等。这种宏观角度的本质,就是软件架构师专业领域与其他软件开发人员最根本的区别。

从宏观的角度,举凡架构规格与决策、排定架构审阅时程、解决所有架构相关的问题、所有主要技术决策的核准、维护架构规格等都是架构设计的主要工作。通常在项目一开始,需求与初始分析等工作流程会产生规划的企业流程与预期系统完成的功能。有了这些信息,软件架构师就能草拟最初的高层架构蓝图,并列出影响架构的可能的因素清单。另外,软件架构师也要担负估算项目成本的职责,评估项目计划对系统既有基础结构与架构的冲击,以及计算可能付出的成本与所带来的效益。

除了上述任务以外,检查初期架构规划设计、影响因素与成本,维持与组织架构决策的一致性也是架构设计师的重要职责之一。这通常要找出制定项目的架构决策与其优先级的判断基准、定义问题领域、决定可能解决方案的制约条件、确认有关可能解决方法的假设状况以及辨识模块重用的可能性。软件架构师也必须负责确保需求的达成,以及硬件、软件、基础结构、性能、安全性、容量、可用性和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等属于系统层次相关技术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在某些关键时刻,软件架构师也要做出系统与架构在协调、平衡上种种必须当机立断但又很难判断的决策。

软件架构师必须设法降低可能的技术风险对系统的冲击。在规划初期,技术风险对一般人来说通常都是不可知、不可验证也不可测的。风险大多与系统层次的需求有关,有时也会与组织需求有关。不论任何类型的风险,有经验的架构设计师都可在项目的先期也就是构建架构时期,预先列出这些可能的风险,然后在后续的开发时期配合开发人员予以适当地处理与解决。另外,架构设计师也必须领导开发团队,保持与其他成员的良好互动,确保开发人员是根据架构蓝图来构建系统。

总之,软件架构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规划与系统架构层次相关的事务,评估可能的风险与成本,并有效运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满足系统层次的需求。优秀的软件架构师是保证软件系统强大生命力的核心人物。专业架构师能够帮助组织全面研究现有架构和设计模式、评估系统设计的优缺点和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一系列的专题指导和具体案例帮助组织掌握先进的、成熟的设计模式,简化复杂的业务逻辑和需求,确定系统最佳方案。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就特定领域或课题,为开发人员提供定制指导。

2.2 软件架构师与系统分析师的区别

在一个较大规模的软件组织里,一般都有项目管理师、软件架构师、系统分析师、软件设计师、测试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程序员、过程改进、质量保证等不同的职位。在这些职位中,人们容易混淆的是系统分析师和软件架构师。对于系统分析师的角色,业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把系统分析师当成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全能冠军,另一种是把系统分析师当作需求分析师,而架构师才是灵魂。那么,系统分析师与软件架构师在角色方面的分配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当软件规模比较小时,系统分析师所完成的工作是把真正的业务需求(这个需求不是指客户简单所说的哪一个功能,而是需要去挖掘的,可能是潜在的但又是系统必需的,条例清楚、逻辑清晰的业务功能,而且需求不仅仅只是来自业务上的,系统所依赖的运行环境也会产生一些需求)转换成计算机可理解、可实现、可计算的模型。但由于现在的系统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而且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所以很难由一个工种的人来全面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在具体的软件设计过程中,现在把它分解为由系统分析师与软件架构师合作共同来完成这一任务。其中系统分析师侧重的是前一部分的工作,软件架构师侧重的是后一部分的工作。系统分析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业务需求分析、系统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以及建模等,其特点是更多地与行业专家、用户沟通,再及时与项目经理(项目管理师)、软件架构师以及老板商讨,分析项目具备的特点、成本、风险等,考虑实现的模型。系统分析师所面临的往往是有许多不确定性的事件,需要对这些不确定的事件进行分析、总结,使之得出一个相对可靠的确定性结论或实施方案模型。

软件架构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在系统需求比较清晰的条件下进行系统总体的架构设计,当然它也可能会涵盖一些系统分析师和软件设计师的工作内容,但其特点是确定性的东西会多一些,力求为系统找到或架构一个最优的模型。这里面虽然可能有很多创新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充分运用现有的各种模型、结构、方案,并根据项目的特点,在各种方案中取长补短,找到一个最好的平衡点和结合点,使之最适合当前项目的解决方案。所以,软件架构师实际上是使系统细致化、完善化,为拥有更好的可靠性提供保障。

在实际的职责上,软件架构师比系统分析师所站的角度更高一些。在大规模的软件系统中,系统分析师可能就系统的某个子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而软件架构师应该对整个系统的结构负责。

3 软件架构师的培养与认证

3.1 软件架构师的培养

软件架构师一般都是具备计算机科学或软件工程的知识,由程序员做起,然后再慢慢发展为架构师的。在国内,很多大学目前还没有设立软件架构的学位课程,虽然IT业界对设计和架构的兴趣日渐高涨,但各学校还无法在课程中增加相应的内容来体现这一趋势。从这个方面来说,学校教育已经远远落后于产业发展。因此,促进和发展软件架构学课程的任务将落在现在的软件架构师身上。目前的软件架构师应该帮助各大院校建立相关课程体系,一旦教育课程建立起来,知识体将不仅通过新毕业生的工作成果来得到扩展,同时也会从适合软件架构的教育研究和出版物中得到扩展。

虽然大学要加强软件架构学课程的建设,但是,软件架构师的成长应该有一个实践的教育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学校的理论学习或者通过大型软件公司的认证就能成为合格的软件架构师。除了信息系统综合知识在学校学习外,软件架构师的大部分知识和经验将来自实际开发工作。一般来说,一名合格的软件架构师的成长应该经历8年以上的软件项目开发实际工作经验。一般需要经历程序员、软件设计师等阶段,然后再发展成为软件架构师。

当然,并不是每一位程序员经过8年后都可以成长为软件架构师的。一个软件工程师在充分掌握了软件架构师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后,如何得到和利用机会、如何利用所掌握的技能进行应用系统的合理架构、如何不断地抽象和总结自己的架构模式、如何深入行业成为能够胜任分析、架构为一体的精英人才,这就在于机遇、个人的努力和天赋了。

就目前来看,国内软件架构师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大学(软件学院)教育方式,另一种是个人自我培养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认证。但是,不管哪种方式都有其不足之处。

软件学院的培养方式能够系统地传授软件架构师必需的知识体系,但是,软件架构师不是简单的通过理论学习就能够培养出来的,软件学院的学生可能缺乏必要的设计、开发经验和相关的领域知识。尽管软件学院也强调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但毕竟这种机会是有限的。有关“三分之一的师资来自企业”的规定,在部分软件学院中也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导致传授给学生的还是一些纯理论知识。

自我培养方式的主要对象是具有一定年限的软件开发和设计人员,如Microsoft、IBM、Sun等公司的软件架构师认证对学员的基础并没有具体的要求,只要交纳规定的费用,然后进行几天的集中培训,通过考试就发给学员证书,甚至不需要考试就直接发放证书。这些开发人员在自我培养的过程中不一定能够系统地学习软件架构师的理论知识,他们只具有一定的开发和设计经验,仅仅经过几天的培训,是不太可能培养出合格的软件架构师的。而且,作为某个厂商的培训和认证,其最终目的是培育自己的市场,培养一批忠诚的用户,而不是为中国培养软件架构师。因此,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和缺陷。

3.2 寻求合适的培养方法

针对软件架构师在软件组织中的作用和其在国内的培养现状,作者认为有必要将软件架构师的教育、培训和认证作为发展民族软件产业的一个基本决策,制定详细的软件架构师培养方案。

(1) 确定软件架构师在软件组织中的职责和充当的角色,确定其相应的必须具备的知识体系,确定软件架构师的职业及其相关制度,制定软件架构师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2) 坚持以大学教育为主(特别是各软件学院在这方面可以大施身手),以项目实践为辅的教育方针。大学可以聘请现有的软件架构师担任核心课程的讲师,通过学校教育,系统学习软件架构师所必需的知识体系;通过项目实践使其具有初步的软件开发和设计经验,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软件架构师。

(3) 对国外一些大公司的软件架构师的培训和认证予以支持,但是在认证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原则。例如,在认证考试之前对考生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测试和评估,在通过认证后的适当时间内进行重新认证和继续教育。

(4) 建立完善的软件架构师教育和认证制度,使得通过认证的人员能够在实际的软件开发中成为称职的和优秀的软件架构师,并通过此制度能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软件架构师,解决当前软件架构师急缺问题。

4 结束语

篇8

论文关键词:供求关系,商品住房,市场均衡,房价

 

供求关系理论是市场运行的基础理论,也是房地产市场运行与房价变动的核心理论。供求规律是决定住房商品价格的主要规律,其他一切因素对住房价格的影响,要么是通过影响供给,要么是通过影响需求,要么是通过同时影响供给和需求来实现的。

1 商品住房市场的供求均衡

住房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人们愿意购买且有能力购买的商品住房数量。住房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房地产开发商和拥有者(卖者)所愿意并能够为社会提供的商品住房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力量会相互作用,产生均衡的价格和数量,即市场均衡。市场均衡发生在供给和需求力量达到平衡的价格与数量的点上。在该点,买者愿意购买的数量正好等于卖者所愿意出售的数量。我们称之为均衡的原因在于:当供求力量平衡时,只要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价格就没有理由继续波动。如图1所示,当价格P 大于 P0时,供给S大于需求D,价格下降;当P 小于 P0时,供给S小于需求D,价格上升。因此,商品住房市场上的均衡出现在住房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

供给分析和需求的均衡分析,远不限于告诉我们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它也能用于预测经济条件的变化对于价格和数量的影响。本文基于供求关系视角分析房价持续上升的原因,就以住房市场均衡为切入点进行解析,讨论商品住房的需求和供给变动时,住房价格的变动趋势。

2 仅考虑居住性需求时的住房市场均衡

住房作为一种商品,既可以用来消费,也可以作为投资品。不考虑商品住房的投资功能时,购房者对于住房的需求目的就是为了居住,开发商提供住房则是为了赚取相应的利润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2.1 需求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

商品价格之外的因素变动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当所要购买的数量在每一价格水平增加时,我们说需求增加市场均衡,对应的需求曲线就向右移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自然增长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一定时期内住房的需求会不断增加,这种需求也可能在某一时点突然释放(比如1998年停止实物分配福利房以后),但市场上住房的供给不会立刻得到调整,当住房需求不断增加,而住房供给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就会上升。如图2所示,当供给曲线由D向右移动到D1时,均衡点就由E0上移到E1。

2.2 供给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

商品价格之外的因素变动也会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生产者提供商品的主要目的是赚取利润,而不是乐趣或博爱。因此,决定供给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生产成本。相对于市场价格而言,当某物品的生产成本比较低的时候,生产者大量提供该物品就会有利可图。当购房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的需求量增加时,由于规模效应的存在,单位建造成本下降,开发商提供更多的住房就会有利可图。住房价格的提高带动着建筑材料、劳动力的成本随之上升,与此同时,建筑成本的增加也会推动着房价的上涨,但是成本的上升速度一般不及房价的涨速,因而开发商乐于提供更多的商品住房。另外,在住房需求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政府政策性的支持、建筑技术手段的进步,使开发商完全有能力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提供更多的住房,此时,住房的供给曲线就向右移动。短期内假设需求保持不变,在供给增加的情况下,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数量则上升。如图3所示,供给由S向右移动到S1时,均衡点由E向右下方移动到E2。

2.3 供给和需求同时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

在前文的分析过程中,我们都假设一定时期内供给或需求保持不变,而实际情况并非这样,供给和需求的变动往往同时发生。需求的增加引起价格的上涨,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政府政策鼓励生产,生产商为获得更多利润增加供给。然而,由于土地供给缺乏弹性和受到住房建设周期的制约,住房供给增加相对于需求增加的速度较慢。短期内需求和供给同时增长,但需求的增长速度大于供给,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在一定程度上继续上升。如图4所示,需求增加导致需求曲线由D移动到D1,供给增加引起供给曲线由S移动到S1,相应的均衡点由E0向右上方移动到E3。

结论:一定时期内,在不考虑商品住房的投资功能时,即假设住房市场上不存在投资性需求或投资需求的影响较弱时,房价上升的根本原因在于居住性需求的拉动及供给增加缓慢导致供求关系的紧张。因此,解决房价持续上升问题的关键在于从缓和供求关系入手,合理引导居住需求,增加住房的有效供给。

3 考虑投资性需求时的住房市场均衡

住房需求具有双重属性,既可以满足消费,也可以用来投资。居住性需求当然在住房市场上占据支配地位,因为一旦失去了居住需求的支撑,对于住房的投资只会像“郁金香泡沫”一样,早晚都会破裂。尽管如此市场均衡,投资性需求也是住房市场上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住房价格上涨时,一定不能忽视投资性因素的存在。考虑投资性需求时,有两种分析思路:一是将居住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加总,绘制总得需求曲线进行均衡分析;另一种是,将投资性需求作为减少了的有效供给,再进行均衡分析。本文采用第二种思路。考虑投资性需求时,仍站在居住性需求的角度看待价格的上升。

3.1 投资性需求对住房供给的影响

投资性需求者购房不以居住为主要目的,可以认为该类需求挤占了住房供给的份额,即实质上减少了住房市场的有效供给。住房价格越高,投资性需求就越活跃,在每一价格水平上,市场能够提供的满足居住性需求的住房数量就越少,住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住房居住性需求保持不变,供给减少,市场上的均衡价格就会上升,而均衡数量则下降。如图5所示,住房供给曲线由S向左移动到S1时,均衡点由E0向左上方移动到E1。

3.2 投资性需求对住房需求的影响

当投资性需求高涨时,房价通常是处于较高水平,一方面由于价格因素影响购房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刺激居住性需求,使居住性需求者对房价产生心理预期,如果预期房价持续上涨,就会出现竞相购房的现象,结果是居住需求不会明显地下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因此,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住房需求量有增无减,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短期内供给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住房需求上升,市场上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就会上升。如图6所示,在价格上涨的预期下,需求曲线由D右移到D1,均衡点则由E0向右上方移动到E2。

3.3 投资性需求对住房供求的同时影响

现在我们分析在投资性需求的影响下,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同时移动对于住房价格的影响。就住房市场的供给而言,一方面,投资性需求消耗了供给的一部分,减少了有效供给;另一方面,如果开发商根据市场投资性需求形成房价继续上涨的预期,就会千方百计地“囤地”、“捂房”,谋求房价上涨的高回报,从而减少住房供给,这两方面因素导致住房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就住房市场的需求而言,居住性需求者在求房居住和价格持续上涨的双重压力下,担心未来的会支付更高的价格,迫切买房,住房需求曲线右移。住房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则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改变。如图7所示,供给曲线由D右移到D1的同时,供给曲线由S左移到S1,均衡点由E0上移到E3。

结论:投资性需求通过影响住房市场的供给和需求进而影响住房市场的均衡,因此市场均衡,投资性需求对房价的上涨起着推动作用,尤其在房价上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化供求矛盾,推动房价不断高涨。想有效降低房价,必须采取措施严格控制投资性需求。

4.市场预期对住房市场均衡的影响

在考虑投资性需求对房价的影响时,就提到了市场预期。无论居住性需求者的购房冲动,还是投资性购房者的投资热情,乃至开发商的“惜售”,都基于住房价格持续上涨的预期。因此,市场预期对于住房市场均衡具有重要影响。

由于城市化、人口增长、收入增加等因素,住房的居住性需求不断增加。而住房建设周期长、土地供给缺乏弹性,导致住房的供给较为滞后,需求大于供给,在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下,房价不断上涨。由于保障性住房的不足,对房价上涨的预期,提升了购房者的紧迫性和购买欲;投资者也乐于通过购房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甚至甘冒风险,贷款投资买房,挤占了住房市场的有效供给;开发商基于价格上涨的预期,为了获取更大的回报,就大量囤积土地、存储楼盘,减少市场有效供给,同时虚假交易、虚假宣传,造成房价持续上升的氛围,误导购房者预期,住房供求出现严重的不均衡,这一切都最终推动着房价不断上升。这个过程和影响机制可以用图8来表示。

参考文献

[1](美)萨缪尔森,(美)诺德豪斯著,萧琛主译.微观经济学.第17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65―72.

[2]万礼锋,尹贻林.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成因及其治理对策.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3)

[3]彭大,余晶晶.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分析.经济师,2009(8)

[4]周旭.房地产调控政策失效的原因探究.商业研究,2008(7)

篇9

关键词:价值;劳动;生产要素;均衡;效用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008-04

商品价值论是经济学的基础。自从经济学产生以来,经济学家对商品的价值一直持有不同的观点,并对商品的价值的厘定进行各自的理论解释,但从未出现过真正的大统一。劳动价值论由英国William Petty 提出,经过Adam Smith和大卫·李嘉图的发展,最后在马克思的根本性改造之后,焕发出强盛的生命力,并一直统治着整个经济学界。近代随着西方经济学的兴起,马歇尔的均衡价值理论和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逐渐以对立者的姿态开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挑战和批判,并引发了学术界有关价值理论的大讨论。马克思通过对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实现了对它的根本改造,并将其与剩余价值理论联系在一起,将商品价值理论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整个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歇尔在价值理论上对以下几方面实现了创新: 一是用价格范畴替代价值范畴; 二是将供给价值论扩展为四要素论,即增加了企业家的管理,这是适应了企业组织形式变化需要而提出的; 三是运用供求分析法取代过去的单一供给分析法和单一需求分析法,从而提出了混合多元的均衡价值理论,即需求价值和供给价值共同决定现实市场价值(或价格)[1] 。马歇尔通过对暂时、短期和长期三种均衡价格的分析,提出了弹性理论、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概念,并创立了均衡价值理论,一直作为《经济学原理》的核心和基础,并为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边际效用价值理论是在19世纪70年代初,由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提出的,以主观心理解释了价值形成的过程,还提出了市场价格论,认为市场价格是在竞争条件下,买卖双方对物品的主观评价彼此均衡的结果。边际效用价值论一直被用来反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的劳动价值论。三者理论之间既有联系又相互对立,却从未实现过统一。

为了研究价值理论,我们要思考几个与价值的形成与决定相关的问题。首先是价值的定义;其次是不等劳动量交换;然后是需求的价值、劳动量的构成、劳动价值理论的不合理之处、效用的再定义和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只有把这些问题理解清楚了,我们才能对价值理论的形成有一个深层次的、全面的理解。

一、价值的厘定

什么是价值?这是一个从古至今经济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大卫·李嘉图指出价值是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是作为商品生产者的生产关系的体化物的抽象劳动生产的凝结[2]。这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亚当·斯密说:价值这个词有两种不同的含义,有时表示某种特殊物品的效用,有时则表示占有这一物品所显示的购买他物的能力[3]。杜冈—巴拉诺夫斯基则认为价值范畴无非是意识范畴的形式之一。凡是意志所企求的一切,我们称之为肯定的价值;凡是意志想要摆脱的一切我们称之为否定的价值。意志之外,没有价值;价值之外,没有意志[4]。

马克思指出,应该把价值现象置身于人类特有的对象生活中的普遍内容,而不是外在于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的、某种先验的、神秘的现象。价值的本质是客体属性同主体需要和能力之间的一种统一,是世界的存在对人的意义:价值产生于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之中。

亚当·斯密认为:价值由劳动决定的原理只适用于“初期野蛮社会”。价值的基础不只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之间直接交换的基础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应反映时代的特征[5]。

维塞尔在他的《自然价值》一书中指出,价值理论必须说明需要的价值,这是价值的最初表现形式[6]。

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过分的重视商品的内在属性,而忽略了商品的社会属性,以及商品与人的关系,只适合于简单的物物交换;在价值的决定方面,劳动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绝不是唯一的因素,价值的决定应反映时代特征,在决定商品价值方面效用和市场的均衡是必不可少的。

巴拉诺夫斯基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指出,经济物品的价值不在物品本身,而是我们借助它想要得到的某些基本的价值。当我们把价值归于某一单个人时,这是主观经济价值;当我们抛开单个人的心理并从客观成果的观点看待价值时,这是客观的经济价值[4]。

商品价值物与人之间的综合,必要劳动时间是商品客观的内在属性,而效用以及均衡是商品在人与人之间的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属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分割。价值的部分源泉是人类的活劳动,并非全部,这只是最基础的一步,必须要经过价值的实现阶段,人类的劳动的凝结只是构成了商品的客观内在属性,必须要经过市场中消费者和供给者之间的均衡才能决定商品的边际效用,从而才能完成商品价值的实现。商品的价值并不是形成于劳动的凝结阶段而是在商品流入市场之后,客体的属性同主体的需要和能力之间的统一中实现的,并且凸显出商品的意义就在于能给整个社会带来福利(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总剩余)。价值的形成要分成两个阶段,一是人类无差别劳动在商品中凝结的阶段;二是价值的实现阶段。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对价值形成的第一阶段进行了有力的论证,但却只停留于此,并未对商品在人与人之间的流通和对社会的影响作有效的解释。

马歇尔用商品的均衡价格来衡量商品的价值,认为均衡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而需求价格的决定和供给价格的决定有很大的区别。他通过对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提出均衡价格论,指出在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产量和价格也同时达到均衡。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效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商品价值的具体决定取决于效用和稀少性。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效用,并以稀少性为条件;价值尺度是边际效用;不能直接满足人的欲望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由最终消费品的边际效用决定;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物品效用主观评价彼此均衡的结果。价值无非是表示人的欲望同物品满足这种欲望的能力之间的关系,即人对物品效用的“感觉与评价”。边际效用价值论者认为,效用是价值的源泉,是形成价值的一个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价值的形成还要以物品的稀缺性为前提。效用并非只是简单的感觉和评价,把效用定义为简单的感觉和评价,实质已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深渊。而真正的效用是关于商品的理性和感性的综合评价,既包括对商品所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的评价又有对商品满足人类需要和欲望的评价,既有客观的成分,又必须有主观的因素,这才是真正的效用。

均衡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共同解释了价值形成的第二阶段,前者是现象分析,后者是心理分析,商品流入市场后正像两种理论所描绘的那样,在现象层面和心理层面上共同决定了商品的价值。

所以,由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完成凝结阶段生产出来的商品流入市场,进入商品的价值实现阶段,在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力量均衡之间所能达到的、使社会总剩余最大的商品的边际效用才是商品的价值。

二、商品自动交换机

在初期原始社会,人们通过简单的物物交换,从而实现了商品的流通和价值。在那个时期,价值由人类无差别的劳动决定。人们交换劳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交换劳动的过程,其等式可表示为X单位劳动量=X单位劳动量。但是从货币产生之后,简单的物物交换的模式被打破了,商品的流通开始变得复杂起来,特别是货币实现一般等价物到通货的转变之后,商品的交易的程度越来越复杂。

为了更好地理解商品的价值变化,我们不妨假设整个社会存在一个无限大的商品自动交换机,并且不考虑购买力等因素的影响。人们输入自己的劳动,然后得到相应的商品,其他一切烦琐的商品交易的过程都在虚拟的商品交换机中完成,从而实现了劳动和商品的交换。而这一简化可以令人们的交换模式回到了初期原始时期,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输入的劳动量必然和输出的劳动量是相同的,因为商品是等价值的交换。但在这一情况下劳动量的等式却是X单位劳动量=Y单位劳动量。两种情况下劳动所得到的商品所包含的劳动量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由于市场的均衡所产生的,所以可以证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用来研究远离了物物交换年代的商品交易问题是存在不合理之处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商品的意义固然重大,人类无差别的劳动并非是决定价值的唯一因素,那只是商品赖以交换的基础,商品流入市场后,有了人的因素,商品才真正进入商品价值的决定阶段。商品价值在市场均衡中的决定,就是均衡价值理论所要研究的问题。

三、交换的目的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人们为什么进行交换?为什么不自给自足?在研究了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学说之后,笔者对这个问题逐渐有了新的理解,并慢慢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从原始的物物交换开始研究,假设一袋大米的劳动量=两担木柴的劳动量,如果商品的价值仅仅以劳动量来衡量的话,那么两者所消耗的人类无差别劳动量相同,其价值也必然相同,那么木柴的拥有者为何要与大米的拥有者进行交换呢?他们在交换中没有获得任何好处,而且还很有可能产生交易费用,他们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他们生活也就避免了交易的烦琐。但是事实是,他们进行了交易,并且乐此不疲。人都是趋利避害型的,进行交换必然有好处存在。那么,好处存在于哪里呢?在物物交换中,如果只存在劳动量的交换,那么交易不可能发生。交易既然发生,那就证明交换中另一种因素的存在,这种因素便是交换者对商品的评价。大米拥有者认为,两担木柴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会大于自己生产一袋大米的劳动量,并且木柴的拥有者也同样肯定了大米的好处,然后交换才能发生。在这里,交易中所进行的已不再是简单的劳动量的交换,而是交易者所肯定的好处的交换。这里的好处是对商品价值的肯定,既有劳动量的评价又有主观的评价。如果生产木柴的劳动量很小,那么大米的拥有者完全可以用一袋大米的劳动量换取更多数量的木柴,而不仅仅是两担。所以交易者进行交易是基于商品有一定的劳动量基础的,这是对劳动量的评价,也是劳动的价值。木柴的拥有者也许很饿,他需要换取大米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大米的拥有者可能非常需要生火的木材,他也需要换取木柴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是主观的因素,这也是需要的价值。

而在远离了物物交换的时期,货币充当了一般等价物。货币提供了一个转移好处的平台,人们可以把商品给他带来的好处寄存在这个平台,然后当人们发生消费行为时,正是他获取“寄存的好处”的时候。不过在这里已经不是直接的物物交换,所以当人们在“寄存”和“获取”的时间间隔内,“寄存的好处”会发生变化。这正是由市场均衡所引起的,市场的供求均衡所达成的最后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了人们所能获取的边际好处是多少。这些边际好处就是商品在远离了物物交换的时期的价值。

人们进行交换的原因在于商品除了有劳动的价值,还有需要的价值。而进行交换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劳动价值以外的需要的价值。这就是效用价值理论所推崇的效用的价值。

四、商品中所凝结的劳动量的解释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指出,商品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而很多人对此并不认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晏志杰教授认为:在价值的决定和变动方面,劳动绝不是唯一的要素;在劳动之外,还有各种因素在发挥作用。在决定和影响价值的诸多因素中,各种生产要素始终占有主导地位;在各种生产要素中,土地、劳动和资本都曾经先后起过决定性作用。劳动价值论的一元论与实际生活中的多元论之间,出现明显的矛盾[5]。

许友伦教授在《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辩证关系》一文中指出“要素创造价值”和“价值的源泉是要素” [1]。

当我们在考虑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不应该只关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些活劳动固然是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全部。当商品被生产的过程中,并不仅仅是活劳动在发挥着作用,生产过程需要机器、设备(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参与,并且这些生产要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不应该仅仅被当作与活劳动有很大差别的要素,可以把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当作一些特殊的劳动,这些要素都由人类创造,都蕴含着人类曾经凝结的劳动,当它们在生产过程中被使用时,正是那些先前注入的劳动被消耗的时候,而那些消耗的劳动便凝结到了商品中,比如机器设备使用过后会磨损,土地耕作之后会变得贫瘠,而管理和技术会随着人的应用和扩散在与新的管理和技术的竞争中被淘汰(管理和技术所蕴含的人类劳动一般非常大,生产对其造成的消耗不太明显,生命比较长久)。当一件商品被生产的过程中,不仅投入了当时的人类无差异劳动,并且许多以前凝结在土地、资本和技术等要素中的人类无差异劳动也被使用。从这个层次上讲,商品所凝结的劳动既包括当时的人类无差异劳动,又包括凝结了先前的人类无差异劳动的生产要素的劳动。

所以,商品生产阶段,人类无差异劳动和生产要素的劳动共同凝结于商品的价值中。

五、价值规律的不合理因素

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种结论只适合于原始的物物交换时期,那时物物交换实际上就是劳动力之间的交换。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物物交换的实质就是人们用自己的辛苦和烦恼换取别人的辛苦和烦恼。但在远离了物物交换的年代,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是商品在人类无差别劳动的凝结阶段的价值,它是商品价值量的基础,但并非全部。真正的价值量是由商品流入市场,在市场供求均衡中所能达到的边际效用决定的。没有人类无差别劳动凝结的商品无法流入市场,更无法实现它的价值,但仅有人类无差别劳动凝结的商品也无法实现它的价值,因为它还停留在自然阶段,并未发生人与商品的关系。只有流入市场,在均衡中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

马克思还指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也是有不合理之处的。商品只有流入市场,体现了商品的社会属性之后才能实现其价值,而均衡中所能达到的使社会总剩余最大的边际效用便是商品出卖时的价格,所以在这个层次上价格和价值是统一的,不会出现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现象。至于价格波动的原因可以归结于各种导致的市场均衡的变化,所能达到的边际效用也随之变化。曲线波动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除去历史上最初出现的实物交换阶段以外,价格始终是商品生产和交换中的一个本质事实和存在。至于人们通常所说的价值,其实只是价格中的一种形式即长期价格水准罢了。

六、效用的扩展定义

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效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商品价值的具体决定取决于效用和稀少性。维塞尔首先提出了“边际效用”的概念,主张边际效用决定价值。庞巴维克进一步指出,效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必要条件,稀缺性是商品价值形成的充分条件。他说:“一切物品都有用途,但不是一切物品都有价值。一切物品具有价值,必须有有用性,也具有稀缺性——不是绝对稀缺性,而是相对于特种物品需求而言的稀缺性。

在通常的情况下,效用通常被定义为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满足的一个度量。效用论者认为,价值不是商品的内在属性,而是人对商品的感觉与评价,效用是价值的源泉。由于效用论者将效用衡量的标准主观化,从而使边际效用价值实际上成为主观的产物,将价值的形成与决定同劳动生产完全割裂,使商品价值成为纯粹意义上的一个心理范畴。如果两种矿泉水,都是无色无味的,一种经过特殊的加工,一种没有经过加工,两种矿泉水的产量相同,不过加工A比B成本较高,消费者在不了解情况下仅凭借主观的感觉和评价以及商品的稀缺性,两种商品对消费者的效用是无差别的,但当消费者洞悉了两种商品生产所消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A商品的消费者一定比B商品的消费者所获得边际效用高。

在这里,效用不再仅仅是消费者需要或者欲望的满足程度,更应该是对商品理性和感性的综合评价,包括对商品所凝结的人类无差别劳动的评价,和对商品满足自己需求和欲望的程度的评价。再回到关于钻石和水的问题的讨论。在效用的狭义解释下,是因为钻石的效用小,但是很稀缺,所以比较昂贵;水效用很大,但是由于数量很大所以价值比较小。其实这种解释是很狭隘的,而且不合理的。钻石的效用凝结了很多人类无差别劳动并且给人带来的心理需求或者欲望的满足程度很大,所以其价值会很高;水虽然能给人带来生理需求或者欲望的满足比较大,但是水所凝结的人类无差别劳动的量很小,所以其价值量比较小。这一点在均衡理论中可以证明。钻石的市场均衡状态最后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等于它的价格,之所以钻石昂贵,是因为钻石的边际效用很大,这就证明了狭义效用的不合理性。

七、商品的生产和流通

当消费者面对一件商品并考虑是否购买时,消费者首先会思考这种商品能给自己带来多少效用,它的成本(人类无差别劳动),是否耐用和舒适度以及服务如何等等(需要和欲望的满足),然后自己愿意以多大的代价换取这个商品,这个代价一定要小于它给自己带来的效用。商品的生产者必然会考虑到消费者的想法,只有消费者的效用大于生产者的成本,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能在一个均衡中实现平衡,生产者才会开启生产机器。

当商品生产之后流入市场便适用于均衡理论和边际效用理论,商品的价格在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中达到了一个均衡,消费者从商品中所获取的边际效用等于了商品的价格,交易达成,从而完成了商品价值的实现,而最后一个商品单位的边际效用就是商品的价值。在这个均衡点上,实现了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最大化,也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八、唯物主义发展的产物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我们对价值的形成和决定的过程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将劳动作为价值的唯一决定因素,陷入了工业时期的唯物主义的误区。而边际效用价值论则狭义的将商品的价值归结于商品给人带来的需要或者欲望的满足,实质已经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深渊。而马歇尔的均衡价值理论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均衡价值论只是实现了对商品在市场流通中均衡的现象分析,并没有对商品的价值本质做深入的探讨,只注重现象不注重本质,割裂了商品的价值与社会必要劳动之间的关系。三种理论都不能很好的解释当今时代商品价值的内涵,于是对价值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就自然而然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