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总结范文

时间:2023-08-18 17:49: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总结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未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设作对照组,再选择2016年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设作观察。对照组20名护理人员,年龄2338岁,平均(36.9±2.6)岁;观察组年龄23-37岁,平均(35.6±2.8)岁;两组均为女性。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1.2方法。对照组未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观察组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①建立小组。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具备高度责任心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所以,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控制小组的组长要具备此条件,可以成立管理质量检查、消毒隔离、护理文书、教学及五常法等五个小组,分别选出小组长,每个小组设置1名组长和3名组员,组长负责质量控制,定期抽查工作内容,找出问题制定处理方案。每个月要定期举办小组汇报和交流会。②质量控制内容。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控制五个小时有不同的质量控制内容,其中质量检查组负责管理检测,落实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消毒隔离小组负责无菌操作的执行,做好消耗品的计划,为手术室提供无菌物品;护理文书小组对护理表格正确、完整、真实等情况进一步确定;教学组负责制定实习生与护士教学计划,通过继续教育提高护士手术室技术水平;五常法小组负责检查手术室内区域划分、卫生及器械摆放、手术及不良事件记录等内容。③质量控制措施和人员职责。手术室护理管理要制定管理标准,例如:制定控制手册,护理人员学习控制手册,结合手术室工作中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经过讨论和总结后修改手册,了解自身工作职责,不定期抽查质量控制效果。1.3观察标准。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内容包括器械数量不符、物品准备不全、设备损坏、急救药物不全、器械摆放混乱及漏签医嘱等。统计分析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每次评分以100分为满分,评分小组分为五个小时,即管理质量检查、消毒隔离、护理文书、教学及五常法等五个小组,对五个小时进行评分[3]。1.4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2.2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各组总评分(94.12±6.58)分,对照组各组总评分(82.15±2.65)分,观察组护理管理各组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有效管理模式能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手术室患者得到高质量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模式能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小组式质量控制能使组长和组员各司其职,从而减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错漏发生,通过科学管理,有效分工,有效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使手术室护理效率得到保证,质量控制在监督下执行,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管理各组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与他人研究相符[5]。可见,手术室质量控制小组不断改进护理质量,可以降低护理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

作者:孙丽英 单位:内蒙古通辽市医院

参考文献

[1]依里买,陆琳.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1):280-281.

[2]陈玉巧.层级管理APN小组责任制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9):116-117.

[3]杨坤颖.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医生,2015,21(8):171-172.

篇2

【关键词】

质控小组;手术室质量管理

质量就是生命,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中的核心内容,而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随着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更新,我们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简称“质控小组”,科学分工,层层负责,要求护士人人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对科学质量控制和提高护理质量起巨大的作用。

1 成立质控小组

选拔有手术室工作经验、责任心强、具有管理参与意识的手术室护士,进行分工成立质控小组。培训质控人员、制定质控内容标准、检查方法,每一个小组长各选一名护士参与协助并成立帮扶小组。以老带新,做到环环把关、人人负责,及早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使护理质量满意度均优于成立质控小组之前,也使得科室护理人员改变了服务意识、加强了责任心,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为宗旨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1.1 院感管理组兼手术室带教 负责手术室院感监测预防以及手术室新护士、护生的带教与考核。

1.2 器械设备总务库房管理兼手术室书写管理 负责手术室仪器设备的造册管理、使用人员的培训以及总务库房的储备使用管理,定期检查手术室护理文书的书写情况。

1.3 毒麻药品及抢救物品管理兼手术室收费核查 负责协助麻醉师做好毒麻药品的管理、抢救车物品的管理,定期检查手术室收费。

2 小组作用

通过质控小组成员的护理质量检查控制,实现了科室护理管理的自我控制和逐级控制,对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关键环节进行定向控制,通过相互监督、相互促进,使护理质量控制保持良性运转,各项护理指标均达标并取得较好效果,杜绝了压疮、烫伤、坠床等严重差错,近几年来无一例护理投诉,无护理事故发生,患者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上。

篇3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59例,女61例,年龄10~70岁,平均年龄45.7岁,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护理人员30名,主任护师3名,副主任护师5名,主管护师5名,普通护理人员17名,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8.7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具体措施为:(1)构建质量控制小组。建立多个质控小组,如质量检查组、压疮组、消毒隔离组、护理文书质检组、健康宣教组、基础护理控制组等[2],护理人员应积极报名参加,并将其分配到不同小组,建立“护士长-质控员-专科组长”三级质控小组体系,组长由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手术室主管护师担任。(2)强化培训工作。组织科室所有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和专业护理技能,充分发挥每名护理人员的作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根据小组情况,制定质控标准表[3],由每组组长对其进行解释,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处理并总结经验,全面落实责任制。(3)质量持续改进。质管人员根据标准表对每名护理人员不定期考察,详细记录考察情况,每周五上报上级组织,于月末召开质量控制小组会议,讨论护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并对表现优异的护理人员进行鼓励和表扬,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操作、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质量等,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总结护理干预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护理操作、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手术室质量控制形式的变化

目前手术室护理管理设立了多个质控小组,建立了“护士长-质控员-专科组长”三级质控小组体系,打破了传统单一护士长管理的弊端,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护理责任制,层次确切,形成全方位、多角度、无缝隙的管控过程,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率。

3.2手术室质控小组的优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实施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后,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升,护理满意率显著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直接参与到管理中,各司其职,相同协作,如基础护理小组主要检查手术室病房环境的整洁性、物品摆放分规整性,各类仪器、药物等是否标记清晰等。压疮控制小组对患者压疮进行记录、评估及预防等,协助患者手术时摆放正确的[4]。通过制定和实施质控标准,有利于确保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进一步明确各项工作质量。不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察,将考察结果与其工资报酬、奖金福利等直接挂钩,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每个质控小组及科室的凝聚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3.3各项工作质量量化

建立手术室质控控制小组,对每名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并作为绩效考核的参考依据,体现公平、公正的管理理念。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护理操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4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手术种类多且繁杂,护理人员又短缺,因此护士长工作繁忙,既要参加手术又要管理全科工作,难免有忽视的方面。现今对手术室质量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有原先的护士长一人统一抓管理转变为现在的质控小组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对各级护理人员实现了全面考核,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做法

1.1 成立质控小组

组建五个质控小组,即:消毒隔离组、急救药品急救器材组、术中护理记录单书写组、护理安全组、护理质量管理组。由主管护师和高年资护师4~6 名组成,护士长对整个手术室的质控管理总负责,质控小组对本组的质量控制管理负责,形成一个质控管理网络,实现由护士长、质控小组的二级管理。

1.2 明确各小组管理检查内容

1.2.1 消毒隔离组

考核各消毒包内外有无化学指示带或卡,标记是否醒目,有无过期,包布应清洁无污渍、包扎符合要求。消毒包存放柜应干净、干燥,消毒包和未消毒包分室放置。无菌包开启后是否注明开启时间。消毒罐是否每周消毒两次、各类物品是否按其性质消毒灭菌。各类消毒液浓度是否符合要求,定期检测,定期更换。内镜清洗、消毒、灭菌符合要求。特殊感染手术后消毒处理符合要求。手术床上的床单应一用一更换,床单元整齐。术后手术间及时打扫整理,无污渍。地面用消毒液每天拖一次,拖把分开使用,标记醒目,定点放置。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无菌切口感染率<0.5﹪有消毒隔离制度并严格执行,空气、物品、手、内镜培养1 次/月。严格执行一人一管一用一灭菌制度。一次性物品使用后毁形、处理符合要求。垃圾分类放置。

1.2.2 急救药品急救器材组

抢救药品、器材是否做到六定。各种急救器材保养妥善,配备齐全,性能良好。根据规范化科室建设要求备有急救包,符合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都应熟悉各种抢救器材的性能及操作方法。药品无过期、沉淀、变质,不同剂量、剂型混放时应有醒目标记。备用吸引器干燥存放,性能良好,非一次性使用管道定期周消。使用中的吸引器储液瓶及时倾倒消毒。湿化瓶周期消毒到位,使用中的湿化瓶每日消毒、更换湿化液。中心吸引器性能完好,每次手术前巡回护士能认真检查。

1.2.3 术中护理记录单书写组

楣栏齐全,字迹清晰、整齐,记录及时、准确、完整、各项记录无遗漏。术中增添纱布、缝针、刀片、器械及时记录。使用植入性材料要在备注栏内详细注明名称、厂家、规格、数目,并贴好条形码。签名规范、修改规范。

1.2.4 护理安全组

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士知晓率100﹪术前、术后护送交接到位,腕带信息核对到位。对儿童、老年、昏迷、躁动、心理障碍患者保护措施到位,不发生坠床、烫伤、烧伤、压伤。三查七对执行到位,每月召开缺陷分析会,定期进行安全教育,不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各种器材账物相符,定期清点。有常规器械包数目本,包内物品种类、数目与账本相符。护士熟悉常规器械包种类和数目。专科器材分别放置,专人管理,定期清点,定期保养。急救器材齐全,性能良好。植入性材料使用填写登记表,贴好条形码。有气体安全管理制度、标本送检管理制度,并执行到位。各项设施定期检查,确保完好。

1.2.5 护理质量管理组

在安全管理、消毒隔离、业务培训、服务规范、器械管理这五个方面去考核。安全管理考核内容:①规章制度齐全,核心作用制度护士知晓率100﹪。②术前、术后护送交接到位。③术中三查七对执行到位。④标本送检管理按制度执行。⑤术中无难免并发症。⑥气体源管理按制度执行。

⑦手术记录单书写符合要求。⑧每月有缺陷分析记录,定期有安全教育。消毒隔离考核内容:①无菌包管理符合要求。②执行无菌操作规范。③空气、物品、手、内镜培养1 次/月。④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按规范执行。⑤特殊感染手术后预消毒到位。⑥垃圾分类明确规范。业务培训考核内容:①有各级人员培训计划,并落实到位。②有三基三严培训考核计划,并落实到位。③有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并落实到位。④有实习同学带教计划,并落实到位。⑤专科操作合格率100﹪(合格分≥90)。服务规范考核内容:①在岗在位,不闲聊。②急诊手术接通知单后15 分钟准备就绪。③择期手术访视率≥95%。④术中沟通到位率≥98%。⑤术后病人满意率≥90%。器械管理考核内容:①有常规器械包数目本,包内物品品种、数目与账本相符。②护士熟悉常规器械包种类与数目。③器械敷料专人管理,定期保养、无积灰。④器械应急完好,责任到人。⑤植入性材料严格把关,有章可循。⑥仪器设备专人保管,使用后登记。

1.3 实施

首先护士长在全科中选拔优秀的手术室护理人员,她们即要有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操作技能,而且要有一定的责任心及洞察分析能力,能敢于指正,不徇私舞弊。然后护士长对选的全体质控小组成员进行质量管理及质控理念的培训,明确标准,掌握方法,质控小组每月按质控标准对自己负责的质控小组的护理质量全面考核,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每月底再由护士长汇总组织召开全科的护理质量分析会,各小组汇报考核结果,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和整改措施,护士长对各小组工作进行评价,让全体护理人员都知道本月发生的事件,从而吸取教训,提醒今后的工作。质控小组在下月进行质控时不仅要对本月进行质控,而且要对上月发生的问题进行追踪质控,并在月底分析会上总结指出且应在指控本上有所体现。对管理好和工作好的小组和同志给予表扬鼓励,但对连续发生的差错要追踪责任人,并与奖金和年初的聘任挂钩。对差错易发生环节应集全体人员智慧,积极讨论和分析,举一反三,指出有效的防范和整改措施,及时修正考核标准,确保质量控制管理的持续改进。

2 结果

实施了这一质控模式,大大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特别是服务态度,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护理带教,沟通技巧,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自身修养等方面有明显改善,如手术室无菌包合格率达100%,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小于0.05%,空气、医务人员手、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在各种检查中全部合格,巩固了护士的基础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提高了技术操作水平,特别是专科配合的熟练程度大为提高,得到了手术医生的一致好评,手术间布置规范统一,杜绝了过去物品用后随意放置使用时找不到却无法确定责任人的现象,降低了质控管理难度,提高了管理效率,使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得到了管理,更有效地防范了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加强了护理安全。

3 体会

3.1 实施质量控制,提高了护理质量

科室每位护士都参与到护理质量管理中,提高了护士的质量管理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及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质控小组每月的检查,将存在的问题作详细记录,使其他护士及时了解自己在护理质量方面存在的缺点与不足,然后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会采取更有效的改进措施。这样就会使护理工作时刻处于一个受控的状态。不断完善各项质控管理措施,使每位护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各项规范要求养成了护士良好的工作习惯,会使护士严格按照护理质量控制的标准完成护理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质量,最后使得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管理不断的完善加强,是护理工作逐渐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3.2 强化了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参与意识

护士在参与管理后,发挥了她们在质控中的骨干作用,也促进了她们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同时请她们负责培养帮助年轻护士提高业务水平,进行传帮带,能互相促进,互相监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正,加强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及协作精神,促进了护护关系。同时也减轻了护士长部分繁重事务。通过实施用护士参与管理质量控制的方法,激发了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了护士的成就感,有利于护士的成长与提高,改变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增加了管理透明度,将质量的重点放在查找护理缺陷,分析原因和质量持续改进上,从而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3.3 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科室质控组在实施质量控制过程中,注重质量的自我控制,保证了各项制度及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在工作中将病人的满意度来衡量护士工作的标准,能使护士加强责任心,时刻将病人是否得到最佳护理作为工作指标,工作中主动与病人沟通,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从而使病人的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篇5

手术室是比较特殊的科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具有工作量大、病种多、病情重及护理工作繁重等特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现总结护理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防止和杜绝手术室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报告如下。

1 手术室护理隐患

1.1 管理制度不健全 手术室护士承担的是比较特殊的任务,要求知识范围广,同时需具有业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快,由于新条例的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挑战,许多制度需要及时的修订。因手术室工作繁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极可能会发生管理制度缺失,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差,不能坚守岗位,手术室安全制度及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不够标准等。

1.2 查对制度不严格 药物摆放无序,输血输液查对失误而导致用错药、输错血。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清点不清,中途添加物品不及时记录,出现器械敷料遗留在患者体腔内;各种管道脱落或不通畅。

1.3 手术护理记录不完善 护理记录单能够如实的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情况,能为日后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提供举证较为直接的证据。如果只是执行口头医嘱,很有可能导致手术抢救过程缺乏完整、合理、安全的记录资料。

1.4 环境方面 手术室工作为细致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制定并实施消除或减弱噪声源,营造一个安静、严谨的手术环境。手术室内噪声源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降低其适应性,使医护人员因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

1.5 其他护理隐患 器械准备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合,或是器械设备老化性能不良,影响手术;手术患者手术安置不当,导致压疮和神经损伤;术中仪器使用不当,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术中用药错误;术中标本遗失;接台手术频繁,存在院内感染的危险;医护配合不当,护患沟通中因交流问题而引起的纠纷。

2 预防

2.1 制度保障 查对清点制度,仪器保管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针对手术室安全隐患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成立手术室管理小组,实行PDCA质量管理,护士长随时抽查,找出问题并及时整改。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2.2 严格查对制度 严格查对患者的科室,床号,姓名,性别,手术间号,以及手术部位,所需物品,药物过敏的情况,用物是否齐全;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在术前、关腹前、关腹后应认真清点手术中的器械、敷料、纱布、缝针,认真反复清点后记录在手术护理单上。

2.3 完善护理记录 护理记录可为医疗纠纷提供举证较为直接的证据,因此口头医嘱仅限于抢救中,使用时护士应重复1遍,并与医师再次核对后才可以执行,事后护士一定要督促医师及时补充记录。

2.4 环境方面 手术室划分为无菌区以及相对无菌区和非无菌区,区域间均用门隔开,并设立明显分界标志;手术间内设备以及药品应根据手术的需要而合理放置。所有出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同时应减少噪声源,避免使患者对手术具有恐惧感。

2.5 其他 输血输液给药时要各项均经过双方核对,输注时密切观察。标本妥善保管,与术者核对无误做好标识登记,及时送检;电凝器不能直接与患者皮肤相接触,也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以免造成电灼伤;要求手术护士和术者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进入无菌间更衣、戴帽、戴口罩;保留好手术标本,及时做好标志。严格标本送检制度,专用标本登记本;及时组织护士进行新业务学习,新设备学习,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业务水平和应急能力。

3 小结

手术室工作具有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工作强度相对较大、安全隐患相对较多的特点,手术室的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抢救的结果。因此,我们应及时发现手术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应针对存在的隐患,及时制定一整套安全管理措施,以做到防患于未然。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慢慢被发现,新的防范措施需不断地提高和总结,通过有预见性的加强管理,责任到位,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提高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应急能力,使每一个人行动起来,最大限度地控制不安全因素,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 考 文 献

[1] 薛萍,孟红梅.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的防范.职业与健康,2007,23(9):759.

[2] 詹静,刘奇敏.论基层医院护理文件质量控制.护理学杂志,2005,20(6):58-59.

[3] 宋秀华,陶敏,朱秀红,等.护理风险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9):91-93.

[4] 魏革,胡玲,吴波.“举证责任倒置”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证据”意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54-356.

篇6

1.潍坊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科,山东潍坊 261041;2.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山东潍坊 261041

[摘要] 目的 探讨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方法 抽选2012年6月8日—2014年6月8日于该院计划生育手术室接受治疗的30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50例)、实验组(150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护理质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可有效规避各种安全隐患,优化手术室综合护理质量,从而使患者护理满意度、手术安全性得到提升。

[

关键词 ] 护理;风险;安全管理;计划生育;手术室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a)-0045-02

[作者简介] 刘晓媛(1981-),女,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护理工作。

计划生育手术室属于医院的重要手术科室,承担着各类大大小小的妇产科手术,具有安全隐患大、手术风险高、工作任务繁重等基本特点,术后极易诱发继发性感染、呕吐窒息、晕厥以及出血等安全隐患[1-2]。倘若手术操作失误,不但会给患者造成经济损伤、机体损害,情况严重时还可诱发死亡危险。因此必须加大对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规避护理安全隐患,降低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率,减少护理纠纷,优化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手术安全性。本文为了探讨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抽选2012年6月8日—2014年6月8日于该院计划生育手术室接受治疗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进行手术室护理,详细报道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2012年6月8日—2014年6月8日于该院计划生育手术室接受治疗的30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3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50例)、实验组(150例)。在对照组的150例中,患者年龄:19~32岁,人均:(26.85±3.02)岁;手术类型:处女膜修补术35例,诊断性刮宫术20例,清宫术10例,人工流产术70例,药物流产术15例。在实验组的150例中,患者年龄:19~30岁,人均:(26.67±2.98)岁;手术类型:处女膜修补术33例,诊断性刮宫术24例,清宫术11例,人工流产术65例,药物流产术17例。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年龄、手术类型等),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150例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150例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安全管理。具体方法:①优化工作环境,使护士工作压力得到缓解,从而减少护理差错;②督促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加强护士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以促进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③定期进行手术室护理技能培训,对护士的护理技能进行考核与优化,以降低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④制定、执行安全管理条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护理满意度、切口感染、护理差错、护理纠纷、护理质量控制。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评定,总分100分,分为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60~79分)、不满意(0~59分)。

1.4统计方法

统计数据软件包:spss17.0,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控评分比较

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质控评分,实验组的护理质控评分(98.85±0.79)显著高于对照组(84.46±1.15),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其他观察指标比较

比较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实验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实验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的切口感染率,实验组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总满意率:95.33%,对照组总满意率:87.33%,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讨论

3.1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

3.1.1人为隐患①在手术室中,护士承担的工作较多,包括:术前谈话、术中记录、术后监测等,工作较为琐碎,易出现记录内容不全或者手术登记本错记、漏记等现象,例如:节育器类型、大小描述不详细或者记录不全等,从而造成护理风险;②在护理工作中,由于不注重沟通技巧,无人性化服务观念,用语措辞生硬、直接,使患者的隐私未得到应有的保护,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伤害,严重影响护理质量;③在对患者实施妇产科手术时,常用到超声影像技术,由于缺乏专业技术,护士所具备的能力难以达到手术护理要求,因此在手术室护理中常出现各种护理不当的现象,例如:无痛麻醉后,患者会发生欣、躁动、不自主活动等现象,易产生坠床、撞伤风险,由于护士不清楚无痛麻醉临床表现,导致风险发生;术前洗手不严格遵循“六步洗手法”,从而将细菌带入手术室;对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时,工作怠慢,不按照相关程序处理;由于过分追求速度,导致抽检合格的手术包仍具有安全隐患,例如:继发感染、隐血阳性等;术毕,对患者进行阴道擦洗护理时,由于粗心大意,将棉球落在患者阴道内[3-4]。④由于大部分护士的工龄较短,护理经验不足,且责任识薄弱,因此发生技术差错的概率极高,例如:在无痛诊刮后,患者在意识不清醒的状态下突发舌后坠现象,并带有明亮的打鼾声,护士误将打鼾声当成普通的呼噜声,从而对患者造成生命威胁[5]。

3.1.2环境隐患室内空气质量属于影响护理安全性的关键因素,若室内空气质量差,极易诱发术后切口感染;由于手术较为复杂,工作量大,需要不断传递手术器械,再加上术中需要用到挥发性制剂、具有辐射性的医疗设备(麻醉剂、监护仪等),护士易产生紧张心理,从而使护理工作质量受到影响,可能产生护理隐患。

3.1.3管理隐患管理人员在安排手术室护理人员时,由于安排不当,而发生部分护士工作超负荷的现象,可能诱发护理风险;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缺乏业务培训与管理,导致专业能力不合格的护士负责护理工作,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护理风险;由于护理服务管理力度不强,许多护士无人性化服务意识,在护理服务中,态度冷漠,从而引发护理风险;由于医院未实施手术室安全隐患管理,未定期分析、探讨、总结风险事件,未制定风险干预措施,从而引发系列性的护理风险。

3.2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规避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①优化工作环境,使工作压力得到缓解,从而规避意外风险。在安排值班人员时,要科学合理,使护士工作压力得以减轻,从而以轻松、愉快的状态投入工作,使护理质量及效果得到提升;由于术中会存在一定的辐射危害,当发放防辐射衣,避免护士人体受到损伤,从而缓解其紧张、忧虑心理,降低护理操作不当的几率[6]。②加强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定期进行护理技术考核,降低护理差错率。为了增强护士的法制意识与责任意识,使其护理行为得以规范化,使护理职业风险得到规避,当为护士发放《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手册,并定期进行考核,以增强护士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从而提升护理自律性,增强护士的责任意识;定期举行“手术室护理技能”培训活动,对护士的护理技能进行考核与优化,以降低发生护理差错的概率;重视环节质量控制,加强对手术室护理环节的控制,例如:登记患者基本手术资料时,要进行重点核对;术中用血时,要认真核对血量、血型,以确保无误;加强巡视护理,做好指标监测,以规避手术意外。③执行安全管理条例,实施护理隐患管理。要改变管理思路,根据计划生育手术室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规章,以提升护理风险管理力度;建立护理风险管理组织,由经验丰富护士或主管护师专门负责护理风险管理,定期召开“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大会”,针对护理风险事件,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法;要重视对护士业务技能的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优化护士业务技能,以满足计划生育手术护理工作的需求;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分别给予个性化、人性化的护理,以减少护理风险因素。

3.3护理安全管理对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的重要作用

据相关报道研究显示,在手术室护理中,对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意义重大,可有效减少意外事件、医疗纠纷,降低切口感染率,还可使护理满意度、综合护理质量得到提高[7]。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2.67%)比对照组(6.00%)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2.67%)比对照组(8.00%)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切口感染率(4.67%)低于对照组(10.00%),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5.33%)比对照组(87.33%)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质控评分(98.85±0.79)显著高于对照组(84.46±1.15),P<0.05,有统计学意义。此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8]。充分说明,在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可有效规避各种安全隐患,优化手术室综合护理质量,从而使患者护理满意度、手术安全性得到提升,充分体现了现代护理学中“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当加强对安全管理的实施力度。

[

参考文献]

[1]刘赞.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49-50.

[2]周加玲,王志成.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0,39(13):1764-1766.

[3]刁国宣,蔺习凤,柴静,等.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与安全隐患的防范[J].重庆医学,2008,37(7):773-774.

[4]赖晓萍,王美珍.手术室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与安全管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3):1845.

[5]朱玉玲,李蕊.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15(3):142-143.

[6]魏丽娜.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115-116.

[7]秦瑶.手术室护理中安全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探析[J].吉林医学,2014(18):4108-4108.

篇7

【关键词】手术室;院内感染;对策

【中图分类号】R6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34-01

院内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时和出院后48小时之内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时已经发生和处于潜伏期的感染[1]。院内感染的主要感染部位集中在呼吸道、胃肠道、手术切口、泌尿道这四个部分。其中手术切口造成的院内感染占整个感染的13%~18%[2]。因此,手术室是院内感染的重点控制区域,做好手术室院内感染的控制工作,不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费用,同时还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增加医护人员的成就感。因此本文针对如何更好控制手术室的院内感染,对2013年一整年发生在医院手术室内的院内感染进行总结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共计8297例(不包括急诊手术患者和门诊手术患者),其中男患者4975例,女患者3322例。患者年龄4.1~89.3岁,平均年龄(49.2±0.4)岁。疾病种类包括耳鼻喉-头颈外科、眼科、神经外科、胸外科、普外科、骨科、妇科等所有外科科室疾病种类,其中恶性肿瘤手术共计6321例,其余1976例为良性手术范围。术后Ⅰ类手术切口共计6152例,Ⅰ类切口感染率为0;Ⅱ类手术切口共计1745例,Ⅱ类切口感染7例;Ⅲ类手术切口共计400例,Ⅲ类切口感染10例。

感染的17例患者中,颅脑手术患者6例、普外科患者6例、胸外科患者3例、骨科患者1例、妇科患者1例。患者年龄8.3~83.2岁,平均(51.6±0.4)岁。其中男患者9例,女患者8例。

2 结果分析

这些感染的发生,除了与手术部位、手术性质、患者的体质有直接的关系外,与手术室的环境和手术过程控制也有直接的关系。其中,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控制不严、医护人员的外科手消毒水平不够、连台手术之间的空气消毒水平不达标是导致手术室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

3 控制方法

为了更好的控制院内感染,降低手术过程中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1 成立感染控制小组,对手术室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针对手术室的实际情况,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领导的感染控制小组,每月定期对手术室的空气质量、医护人员手卫生、器械消毒灭菌、医护人员感染知识掌握等方面进行检查考核,要求百分百达标。护士长考核时可以采用统一答题的方式进行考核,也可以采用抽查的方式进行考核;或者直接让参加考试的护士进行实际操作,来检查护士对感染控制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新入职的护士,更是培训的重点对象,要使她们经过培训后,不但对专科知识全部掌握,而且在感染控制方面做到和高年资护士一样熟练、准确,减少手术室感染控制的短板。

3.2 定期对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专科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学习是掌握新知识,提升业务水平的必经之路。通过学习,可以使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观念不断调整,逐渐适应新的标准和要求,同时改正错误的、陈旧的观念和知识结构。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飞速发展,医疗护理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手术室的感染控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一些新的消毒技术、消毒理念在临床上逐渐应用,代替了旧的消毒方法和技术,过去医护人员外科手消毒的顺序是先洗手3分钟,然后用碘伏溶液泡手,快干后再戴手套;现在是先洗手三分钟,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然后用洗必泰或其他洗手液进行洗手(这些洗手液对手部皮肤刺激性小、消毒效果更好,在临床上很受医护人员的青睐),然后快干后再带手套。因此,只有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才能在手术室的工作中游刃有余。

3.3 做好手术室空气消毒质量监测工作,防止空气污染。针对手术室空气质量控制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每台手术前进行室内空气消毒,方法是先通风20~30分钟,然后关闭门窗,采用消毒剂湿式擦拭,包括手术台面、器械台、物品柜、地面等;干燥后10分钟再次用清水擦拭,去除消毒剂的腐蚀作用。然后用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消毒30分钟,手术室处于备用状态。对于有连台手术的手术室,两台手术之间需要静止手术室30分钟以上,有利于减少空气中细菌数量、促进细菌沉降。对于有感染倾向的手术室,术后需要关门自净2小时,然后再对手术室进行清洁打扫。④对于有甲类传染病污染的手术室,术后要自净6小时以上再进行清洁打扫,并且连续3次细菌培养合格后方可使用。⑤每台手术的参观学习人数不能超过3~4人,并且要求在手术期间不得随意走动,以免走动引起气流流动,使细菌落在手术部位或手术人员的手上,增加患者感染几率。⑥对于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的手术,要求巡回护士不断提醒手术人员加强无菌操作,调查中发现,手术时间越长,医护人员的疲惫感越强,对无菌操作的控制力逐渐减弱。因此,不断提醒对手术人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并且对术中怀疑有污染的手术器械,一定要及时更换,防止造成手术室感染。⑦每月进行一次手术室空气质量培养,采用五点法,9cm直径平皿放置15分钟,然后恒温培养48小时,观察菌群数量,用来衡量手术室空气消毒水平。

3.4 改进手术室环境布局,并合理安排手术次序。对于手术室的环境布局,应该做到三区、三通道原则,即: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明确;医护通道、患者通道、污染物通道清楚。各类物品摆放或人员活动,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造成污染。对于无菌物品要分区、分类摆放,摆放时要保持物品干燥、完好、备用状态,疑有污染,及时放入污染区待消,不得混淆。对于手术次序的安排,遵循先无菌手术、后污染手术,先简单手术、后繁琐手术的原则,既能保证手术的质量,又能保证手术的数量。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手术室标识、温馨提示等方式,提醒医护人员遵循手术室的无菌原则,避免医源性污染。

3.5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规范。术后手术器械由污染通道送到清洗室,先用清水清洁过后,然后用超浓缩酶清洗剂浸泡3~5分钟,然后清水冲洗、上油后包装待消灭菌。对疑有污染的手术器械,先用2000~5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一小时后,再次进行清洗、超浓缩酶浸泡、清洗、上油、包装、待消灭菌过程[3]。这样能够从源头上防止手术室院内感染的发生,保证手术质量。

4 结论

手术室是易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手术室院内感染的控制水平,已经成为反应一个医院医疗质量和护理水平高低的金标准[4]。因此,只有扎扎实实做好手术室的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才能为患者带来健康,为医院赢得更多声誉。而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成立院内感染管理控制小组,对手术室院内感染进行管控,同时提高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和加强手术室环境质量管理是减少手术室院内感染发生的有效手段,必须认真执行。

参考文献:

[1] 周敏,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0):121~122.

[2] 张碧红,张健,浅谈手术室感染管理[J],医学信息,2011,24(7):464~465.

篇8

    手术室是为患者进行手术诊断,手术治疗以及担负抢救任务的重要科室。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好坏将影响着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危。因此,手术室必须有严密的护理管理知识,健全的制度和严格的无菌技术管理,才能高标准地完成日益复杂的手术任务。我院手术室是一个综合性手术科,每日除完成各科择期手术外,还要应付各种类型的急诊手术,参加手术人员,实习、进修、参观人员多,手术器械繁杂。

    怎样才能高质量高水平地把好管理关,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管理。

    1 无菌技术管理无菌技术管理是手术室工作质量管理的重点,也是手术室感染管理中的关键,关系到手术切口的感染和病人术后愈合的情况,它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手术室环境(手术室洁净度、空气和手消毒及细菌培养监测、污染性手术后处理),手术物品的消毒灭菌,术中配合的无菌技术操作。

    1.1 手术室工作环境质量控制管理:要求控感护士每月必须完成空气培养,手培养以及物品培养,并且记录培养结果,每季度做一次紫外线监测。每日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感染性手术后手术间及时消毒处理以防止因空气的传播或污染器械、物品后再使用而导致交叉感染,如乙肝、癌肿、伤寒、结核绿脓杆菌感染的病人用过的手术器械应先用消毒液浸泡后再处理,手术间门、窗、桌、床踏凳等,手术室空气培养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cpu /m3,定期对各种消毒(灭菌)后物品进行抽样细菌培养,如化学消毒剂、高压消毒物品、护长可根据监测所提供的数据,认真总结消毒灭菌和清洁卫生质量,对出现的问题应分析原因制订改进措施,并督导全体人员执行。

    1.2 手术物品消毒灭菌的管理:对已消毒灭菌的物品,每周清整一次,过期器械、敷料应重新消毒灭菌,熏蒸消毒物品由器械班每日检查、添加更换、订出各类物品消毒更换日期,落实执行者。

    1.3 无菌操作技术的管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每一举动,即从入手术室至手消毒到手术台的每一操作环节稍有疏忽都可导致无菌技术的失败,造成手术感染,而对无菌技术的认真操作必须依靠全体医生、护士共同完成。

    2 器械保管及维护情况一般器械由专人保管,定期保养,精密仪器定位、定人专管,采用登记本,由使用者签名,消耗性敷料定人负责,及时制作补充。

    3 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配合器械班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建立各类手术器械准备用物本以确保手术用物齐全、适用、合符要求。要求手术室护士术前了解病情、手术方案、方式和,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做到技术熟练、准备、主动、工作细致。

    4 差错事故的防范手术室容易发生差错事故的环节较多,如接送患者、手术部位、器械的准备、术中用药和输血、标本的送检、异物遗留体腔等,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均可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4.1 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岗位责任制,做到人在岗位在,谁在岗谁负责,健全规章制度使之成为习惯。

    4.2 积极组织专业知识学习,以提高思想认识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做好以老带新,新老搭配排班,发现隐患及时解决,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4.3 定期组织讨论,分析差错发生的原因,借鉴其教训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

    5 提高护士长的自身素质手术室护士长要有较强事业心,责任感工作才干,良好的思想品德及组织能力领导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增强科室凝聚力,以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圆满完成。

篇9

  医院医生进修工作总结

  在xxx骨科进修学习的一年,一年的时间,不丰富但很充实,切身体会和感同身受,真的受益匪浅。

  回首在xxx骨科的一年进修,有细仔询问病史的时候,有认真查体的时候,有安静听课的时候,有勿忙带病人加检查的时候,有老实站一天手术台的时候,有翻阅书籍文献的时候等等一幕幕,在我写回顾总结的时候呈现于我脑海。虽然有些工作已经是很熟悉了,但每天和xx医生的临床实践中,如查房,问病史,查体等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能重新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规范的角度来讲相差甚远,所以这一年没白来,从最基本的学起,不但学习了他们高深的脊柱关节套路,而且从临床医生的角度去规范了自己的行为。

  孜孜不倦的对专业的追求。xx作为全国的疑难病诊治中心,所以在骨科领域也经常能碰到很多少见病,罕见病。当他们碰到没见过疾病时,他们就会去查阅大量的文献,并组织全科一起来学习查阅的文献,并讨论治疗方案。医学虽然是个经验科学,对经验的积累很重要,但是尊重循证医学证据更重要。他们会对已经治疗过的病例资料全部保存完好,以利于总结治疗经验。

  明确管床医生的概念。其实是对管床医生概念的明确就是对临床医生最好的诠释。管床医生就一线住院医,做好自己所管床位病人的病历书写等文书工作,完成相关检查和术前、术后会诊,处理病人常见围手术期并发症,有问题及时向上级医汇报。所以住院医留下来加班是常有的事,因为他们的事情繁琐、工作量大,他们不会把今天的事留到明天去做。只有每天踏实地将自己的床管理好了,才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临床医生了。做好住院医才能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坚实的基础。

  做一名技术出色的医生很难,做一名德艺双馨的医生更难。骨科医生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是手术,所以对手术技术和手术能力的提高都会很重视,但一名优秀医生不仅要具有基本的专业技术水平,更需要有对患者真诚负责的心。虽然这些大道理都能明白,但有几个医生能真做到的呢?至少我接触过的xx骨科教授里做到了。因此给我的感觉环境很重要。学科带头人很重要,一个优秀的带头人可以带出一片优秀的人。

  一年的进修虽短,但xx严谨求精的治学精神和勤奋奉献的工作作风会让我受用一生。

  医院医生进修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转眼间,我顺利完成了在北大医院的进修学习。通过这次进修学习让我成长了很多,带给我的不仅是专业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还有层流净化手术室护理理念的改变,进一步升华了自己的品质;通过学习、践行和提炼北大医院手术室运行的模式与流程,进一步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辞别鲁南赴京城,北大取经心更明;三月虽短收获多,奉献河东达终生。这首小诗就是我这次北大医院进修后心情的真实写照。北大进修学习的这次经历对我来说,是非常珍贵和值得记忆的。

  回味这三个月的历程,我感到有辛酸,有苦辣,但更多的`是甘甜,我的收获无疑是丰裕的。我非常感谢院领导和所有关心爱护我的人给我这次难得的机会。正是这次机会,开拓了我的视野,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我决心用毕生精力把我的聪明才智奉献给我们医院的护理事业。

  在基层医院手术室从事护理工作多年来,一直梦想着能到北大医院学习,去感受手术室的春天,去拜仰名师的风采,去学习她们的严谨和风范,在那个秋风泛起、即将收获的季节,我的梦想竟然实现了。

  医院医生进修工作总结

  20xx年我科将根据医院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要求,为了不断优化我院卫生工作环境,进一步加强我院卫生基础工作,强化职工的思想观念和服务理念,切实抓好自身内涵建设,努力构建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工作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我科服务质量和效益,积极完成科室各项工作指标,我们从医院和科室实际出发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

  一、20xx年科室工作指导思想

  实行党风廉政建设,医德医风建设责任制,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中心的办院方针,以救死扶伤、终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血、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为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与时俱进、同心协力、团结奋斗、和谐共处、扎实工作,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一种“人人为患者献爱心,人人为医院做贡献”的良好氛围,全力打造县级综合医院的名优品牌。

  二、工作目标任务及工作重点

  (一)继续加强科室人员的思想道德学习和教育工作。

  1、及时传达、贯彻院务会议精神。

  2、遵守院规院纪,坚决杜绝私收费,乱收费。

  3、每月最少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一次政治学习,要求人人有笔记。

  4、不迟到早退,不缺勤脱岗,严格科室请假、销假制度。

  (二)提高科室人员工作质量,在医疗安全优先的基础上,为病人提供安全、无痛、舒适的诊断和治疗条件,对病人疾病救治以及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和治疗,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保证医疗活动安全顺利进行,并参与危急重症病人的急救复苏工作。开展新业务,新项目,努力推进“二级甲等医院”快速健康发展。

  1、在保证日常业务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上,按时参加院方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活动,每周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一次,了解新技术,新知识,定期开展危急症患者术前讨论。

  2、进一步完善麻醉护士岗位工作。

  3、加大力度积极开展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与各种急慢性疼痛诊疗业务;

  4、积极培养年轻队伍,搞好科室人员梯度建设,20xx年我科将计划继续选派优秀人员进修深造。

  5、20xx年计划招聘2名工作人员,积极继续开展重症医学治疗科(ICU)诊疗活动。

  (三)不断提高科室质量管理

  1、麻醉科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临床科室,我科一切工作以质量为核心,为了把医疗质量真正摆上科室管理的核心地位,将继续完善和进一步落实医院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室、个人二级质量控制网络,20xx年我科将试行麻醉科每日质控制度,充分体现质量管理人人参与,不断提高科室团队的质量意识,提高质控水平,有效的加强事前控制及环节控制,使失误、问题能及时纠正,提高麻醉质量的稳定性及麻醉质量的持续改进。坚持要求我科各级医务人员具有高度的服务意识,要有视病人为“衣食父母”的观念,全力搞好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工作。定期征求各手术科室的意见,结合科室实际情况,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2、把握质控重点,深化内涵,切实保证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实效。医疗工作的规律就是要遵循卫生部和卫生厅下发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治疗指南、治疗护理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等,这些都是在血的教训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最有力的依据。在医疗质量与管理工作中,要注意质控工作实效,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积极开展麻醉临床路径管理试点,探索实施单病种质量控制;

  ②积极开展过程和环节质量控制,有计划地制定阶段过程或环节质量标准,按照规章程序和流程开展质量控制;

  ③及时做好质量控制对象的沟通,及时做好汇总、统计、分析、评价、反馈工作,加强对质控对象的纠偏监控与指导,对运行过程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与调整,坚持持续改进、切实发挥这种方法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四)主动沟通协作,不断优化手术麻醉科工作环境。

  首先要正视困难,抓住医院大发展的机遇,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大力宣传麻醉科在医院发展和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争取医院重视、关心和支持麻醉科的良好发展。二是要与医院各科室沟通协作,对于重大手术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要共同参与协商与讨论,最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总结积累;对于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更应如此,亦应相互支持,互相帮助与体谅。三是与兄弟医院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平台,促进共同发展。最后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建立良好的科室工作运行机制,完善各种医疗设备,使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五)努力减轻患者负担,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1、合理用药,缩短手术流程;2、坚决抵制商业贿赂行为。

  (六)坚持以人为本,开展个性化服务,倡导为患者作好事。

  (七)患者投诉率保持零水平。

篇10

关键词:PDCA循环; 手术部位; 标记

美国医疗机构联合委员会1995年至2008年回顾的5632件危险事件中,“手术部位错误”占13.2%,高居榜首。针对这一问题,美国骨科医师学院和北美脊柱协会发动了一场意识战役,鼓励标志正确的手术部位[1]。这种手术管理理念很快引入国内,经过近几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手术部位标记在手术病人安全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首次提到对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对手术侧或部位有规范统一的标记,按照此标准要求,我院手术科室于2012年1月正式实施手术部位标记,从每月的检查结果来看,手术部位标记欠规范、统一,正确标记执行率低。2014年版《四川省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评价》又再次明确规定,对涉及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手术者,手术正确标记执行率100%。对此,2014年12月--2015年5月,我科采用PDCA管理法来改进手术部位标记质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方法

1.1 计划阶段

1.1.1 调查现状,找出问题

与手术医生沟通,组织各专业组长分析,查找手术部位标记中存在的质量问题:(1)手术医生和手术护士对手术部位标记在手术病人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认识不足。(2)大多数手术医生和手术护士不清楚哪些手术需要做标记?怎么标记?(3)现行的手术部位标记制度与流程不够完善。(4)手术部位标记不统一、不规范。(5)手术医生没有专用的标记笔。(6)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1.1.2 制定预期目标

按照 201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及2014年版《四川省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评价》的要求,对涉及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进行规范统一的标记且正确标记执行率达到100%。

1.1.3 拟定改进计划

(1)成立手术部位标记质量控制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组员由各专业组长组成,各专业组长负责本专业内手术病人手术部位标记的检查、分析和统计,护士长全面负责手术部位标记质量的持续改进,包括与职能科室及手术科室主任的沟通和手术部位标记结果的反馈。

(2)针对手术部位标记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1.2 实施阶段

(1)利用医院三甲复评及《四川省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在全院推广使用的契机,加强手术室护士及手术医生的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指导提高手术人员对手术部位标记的认识。

(2)鉴于骨科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比其他科室多,因而首选骨科作为手术部位标记PDCA循环改进的试点科室,在骨科手术部位标记质量改进取得满意效果后再推广到其他手术科室。

(3)完善手术部位标记制度与流程:确定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必须做手术部位标记;手术部位标记的执行者必须是直接参与该患者手术的有资质的本院医师,进修医生、实习医生禁止执行手术部位标记;择期手术在术前一天完成标记,急诊手术则在手术前完成;手术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临床表现、体征、相关检查结果,在患者或家属的共同参与下完成手术部位的确认及标记;巡回护士术晨负责手术部位标记的核对和检查,对不合格者及时与手术医生沟通,确保接病人时手术部位标记符合管理要求,对不做手术部位标记者巡回护士有权拒绝将病人接入手术室;手术室严格督查并记录手术部位标记情况,每月统计分析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相关手术科室及职能部门,做到持续改进。

(4)在征求手术医生与患者意见的基础上与手术科室主任沟通达成共识,确定每个专业手术部位标记的手术种类、标记工具和标记符号,科主任在本科晨会上宣布具体实施方案,从行政管理的角度促进手术部位标记规范统一,正确实施。

(5)向每个手术医生提供黑颜色且不褪色的油性笔,方便其使用。

(6)建立巡回护士-专业组长-护士长三级监管体系,全面负责手术部位标记的质量监督。

1.3 检查阶段

护士长和专业组长每周随机抽查,检查内容包括标记的手术部位是否正确,是否与实际手术相符,手术部位标记的方法是否符合管理要求,巡回护士对手术部位标记的记录是否及时、准确。

1.4 处理阶段

每月统计分析手术部位标记的质量情况,召开质量控制小组会议,在会上,各专业组长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到问题的具体环节和真正原因,随同手术部位标记结果向各手术科室主任和职能科室报告,把未解决的质量问题转入下一轮PDCA循环,直到问题解决。

2 应用效果

2.1 PDCA实施前后6个月手术部位标记执行情况的比较 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PDCA循环改进前,手术部位标记执行率很低,实施PDCA循环改进后,手术部位标记执行率逐步提高,最后达到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实施PDCA循环手术部位标记质量改进后,手术部位标记做到了规范统一。

3 讨论

3.1 运用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手术部位正确标记执行率,达到预期目标

PDCA循环是由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又称“戴明环”,是在一切管理活动中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循环过程,这种方法除了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外,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护理领域的各项工作中[2]。国外对PDCA循环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较为成熟,多数研究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我院将PDCA循环导入手术部位标记管理,通过现状评估,找出质量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落实计划,跟踪检查,有效提高了手术部位正确标记执行率,从表1可以看出,在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的六个月,手术部位正确标记率逐步提高,最后达到预期目标。

3.2 运用PDCA循环管理促进手术部位标记规范统一

我院手术科室在2012年开始手术部位标记后,从检查结果来看,每个科室甚至每个专业小组手术医生所做的手术部位标记都各不相同,有写“yes”或“no”的,也有划“√”或“×”的,有写“左”或“右”的,也有写“L”或“R”的,还有盖章的,在手术部位标记上完全不统一、不规范,容易引起歧义,造成信息错误。采用PDCA循环管理后,在征求手术医生和患者意见的基础上与科主任沟通,达成共识,规范和统一了手术部位标记,涉及面部手术的患者,我们采用胶布上写左或右的形式来进行手术部位标记,比如左眼手术,胶布上写上左粘贴在左侧额部,同时告知患者或家属胶布的作用,避免随意取下影响查对,鼻腔手术也采用类似方法,骨科包有石膏绷带的患肢手术或腹部腔镜手术则要求在患侧标注中文“术”字,便于大家查对,其他手术采用体表划切口线的方法进行手术部位标记。手术部位统一规范的标记易于各级各类人员查对,在手术病人的安全管理上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