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处置情况报告范文

时间:2023-08-18 17:4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舆情处置情况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舆情处置情况报告

篇1

近日,**镇纪委按照县纪委有关文件要求,认真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能,联合镇组织办等部门,对2018年以来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6名公职人员(其中一人为非党员干部)及51名非公职人员的决定执行情况认真开展了自查自纠工作,切实维护党纪党规的严肃性。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领导重视,成立工作专班。镇党委主要领导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对临沭县纪委下发《关于开展全县纪律处分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提出明确具体的工作要求。确定由镇纪委牵头,成立纪律处分执行情况自查工作小组,党政办、组织办、纪检办、财税所等单位、办公室负责人为自查工作小组成员,协助镇纪委完成自查工作。

二是周密部署,明确工作任务。镇纪委及时组织召开纪律处分执行情况自查工作部署会,传达县纪委《关于开展纪律处分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对各办公室人员提出具体工作要求,要求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此次纪律处分执行情况专项自查工作,积极配合镇纪委认真开展自查,及时有效发现问题,并认真做好整改落实。

篇2

[关键词] 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组织形式 人才 整合 监管 品牌效应

[中图分类号] F30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225-01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进一步规范了合作社组织的建立和运营,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环境也不断改善,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农民创办合作社的积极性也日益高涨,促进了畜禽养殖专业合社的发展。

一、东港市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经调研,东港市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具有以下特点:

1. 合作社组织发展迅速。截止2014年2月,我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有74家,注册资本合计9076万元,入股成员2842户,其中农民2823户。全市合作社共包含11个类型,其中猪22家、蛋鸡24家、肉鸡16家、肉鹅2家、羊3家、梅花鹿2家、牛1家、驴1家、蜜蜂1家、火鸡1家、貂1家。

2. 合作社组织形式以能人带动型为主。我市除9家为互助型合作社,其余65家全部为能人带动型合作社。能人带动型合作社主要由一些在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养殖大户或村干部牵头组建,由于他们思想活跃,能够很好的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同时也具有为社员服务的奉献精神,为社员提供技术服务和市场信息,在合作社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

3. 降低了畜牧业生产成本。由于合作社对社员实行“统一引种、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统一管理”的“五统一”服务模式,低价采购养殖原料及消耗品和统一实行科学管理及疫病防控,无疑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

4. 提高了养殖科技水平。养殖合作社通过示范引导、组织培训、座谈等多种方式,把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先进畜牧养殖新技术传递给广大养殖户,提高了我市主推的生猪健康养殖技术、肉鸡健康养殖技术、提高蛋鸡养殖效益技术等十余项新技术的普及,促进了我市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进程。

二、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我市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数量逐年增加,部分合作社达到省、市级标准,但中、小规模的合作社仍占了绝大部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点:

1. 合作社申报门槛过低。由于合作社的审批只需向工商部门申请即可,大部分合作社在成立初期基本还只是一个“空架子”。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大部分合作社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二是注册资金难以落实,大多注册资金没有经过法定程序进行验资;三是合作社没有制定完善的合作社章程;四是财务管理混乱,帐目不清;五是大部分社员缺乏对合作社的了解。

2. 申报合作社的目的不明确。由于近几年,政府和业务部门加大了对合作社组织的资金投入力度,对一些发展较好的合作社给予资金扶持,使一部分投机者看到了从中谋取利益的机会,他们虽然成立的合作社,但却无心发展合作社,降低了我市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整体水平。

3. 合作社内存在的不平等问题。由于合作社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健全,财务管理的不完善,在利益分配上不能做到公平、公正,时常会出现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其他社员的利益情况,致使一些合作社组织成为个人谋利的工具,背离了成立合作社组织的初衷。

4. 合作社管理人才缺乏。由于合作社主要是由农民组成,其成员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缺少受过专业教育和系统培训的管理人才,市场开拓能力不强,法律意识淡薄,难以适应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合作社的日常管理和重大事件的决策上,只能依靠个人经验,增加了决策失误的风险,也是阻碍合作社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5. 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从当前情况来看,对合作社组织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而业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业务指导,在引导合作社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市场经济的需要来规范经营和发展上缺乏有效的约束力。

6. 合作社内部管理松散。合作社虽说是一个整体,但是成员缺乏必要的团结意识,管理起来比较困难,遇到问题时,往往因意见不统一,而各行其是,心总是不能拧成一股绳,形同散沙。

三、关于规范管理合作社的建议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即是广大农民的共同愿望和迫切需要,又是各级政府和相关业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通过加大宣传来提高认识。政府及业务部门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合作社法》,以及与合作社相关的信息和知识,使广大养户对合作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引导农民走上合作社道路。

2. 严把合作社审批关。工商部门在对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审批时,要对合作社的申请条件认真进行核实,如工商部门没有条件,可先由业务主管部门对合作社的申报条件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再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

3. 加强政府部门监督管理。应当明确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监管部门,加强对合作社日常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解决目前多个部门都有管理职能,但又都不愿管的混乱局面。

4. 整合中小规模合作社。为了有利于合作社的发展,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应当牵线搭桥,促成一些中小规模的专业合作社进行合并或联合,增强合作社的自身实力,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篇3

一、组织机构

成立稽东镇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镇长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副镇长方卫利担任,成员由其他班子成员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方卫利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为网络管理员和各办网络评论员,负责网络舆情的监管、搜集、整理和处置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及时主动,准确把握。重大网络舆情发生后,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向主要领导报送准确信息,以便及时了解情况,随时进行研判,稳定公众情绪,掌控舆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二)强化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网络舆情的宣传报道有利于稽东镇工作大局,有利于涉及事件的妥善处置。

(三)明确职责,严格制度。按照分工协作、归口处置、集中应对的原则,由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导,各办(中心)密切配合。

(四)突出导向,分类处理。发生特别重大网络舆情时,由领导小组组长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请示,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共同领导,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开展应急工作;发生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并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发生影响较小的网络舆情时,由舆情内容涉及的相关办(中心)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应急工作。

三、工作机制

(一)舆情预警。网络舆情管理员每天上网浏览有关稽东镇的相关信息,及时收集舆情危机事件及其苗头动向,分析评估态势趋向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对发现的舆情,须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汇报,并提出舆情处置建议。在报告的同时采用“及时处理、组织跟帖、公布事实”等办法,有条不紊地开展舆情处置工作,控制舆情升级、扩散和蔓延。

(二)舆情引导。突发舆情发生后,要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正面回应、妥善处理”的总体要求,在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机制。当网上出现涉及稽东镇的负面报道后,应坚持积极正面引导,进行有针对性地解答及跟帖,以正视听。有重大影响的舆情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迅速协调主流媒体,推出相关报道,引领社会舆论。

(三)舆情应对。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平息”的基本要求,及时了解舆情出处,对引发该舆情的不实之处进行澄清。舆情评论员要以普通群众的身份、从普通网民的角度出发,在第一时间表明态度,快讲事实,慎讲原因,引导舆情的正面发展,不能漠视、一概不知和回避应对负面质疑;当负面影响增大时,领导小组要及时拿出统一的解释口径,选择重要信息在主流媒体,当事实的调查时间较长,一时拿不出完全的调查结论,也要考虑梯度信息,分阶段降低不良信息的影响,维护稽东镇的良好形象。

篇4

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平台作用,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唱响宣传稽东镇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主旋律,现就加强全镇网络舆情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传媒,已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聚地,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是新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和载体。加强网络管理,全面、准确地掌握网络舆情,牢牢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营造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对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组织,明确网络宣传管理的主要任务

成立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一支由网络发言人、网络舆情管理员、网络舆情评论员组成的高效有序的网络舆情管理处置队伍,强化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做好对重大网络舆情的跟踪、督查和协调工作。

(一)网络发言人的职责。网络发言人由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分管领导担任。主要职责是:根据权限通报稽东镇管辖范围内的突发事件及其处理结果;收集网民意见、建议,释疑解惑,回应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主动引导日常和突发的网络舆论,第一时间权威信息。

(二)网络舆情管理员的职责。网络舆情管理员主要由宣传干事担任。主要职责是:日常监测稽东镇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整理网络舆情信息,及时报送给网络发言人和镇主要领导,如发现重大网络舆情要及时上报县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中心;协助网络发言人做好网上舆情引导工作;认真完成县网宣中心布置的任务。

(三)网络舆情评论员的职责。网络舆情评论员由各办评论员担任。主要职责是:关心网络舆情信息,日常监测涉及本部门的网络舆情信息,对网民关心的问题进行正面引导,及时在全县网络民生直通车平台信息;收集整理网络舆情信息,如发现涉及到本部门的重大网络舆情、发生网络时,要及时上报网络发言人、舆情管理员和镇主要领导,并按照宣传提示口径,通过撰写博文、评论、留言发帖等方式,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协助网络发言人、舆情管理员做好网上舆情引导工作,完成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有关工作任务。

三、健全机制,建立网络舆情处置的工作机制

按照“积极利用、正确引导、确保安全”的原则,加强网上舆情收集、会商、研判、引导工作,切实发挥网络信息资政作用。

(一)建立网络舆情收集汇报制度。要求网络舆情评论员每天至少浏览一次各门户网站和本地互联网,尤其是贴吧、BBS、博客、微博等,对涉及稽东镇的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查询,对新出现的网络信息及时下载,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梳理等工作,主动答复处理相关咨询、投诉、建议,及时将网络舆情情况报告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篇5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统计,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4.2亿人,突破了4亿人大关,使用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互联网由于具有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开放性强的鲜明特点,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表达心声、提出意见和建议的重要渠道。而工商机关肩负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重任,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百姓日常生活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上网设施的日渐改善,网民数量不断增多,互联网中关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评论、意见及建议也迅速增多。显然,工商机关加强网络舆情的收集、分析工作,并积极主动地开展舆论引导工作,是在新形势下坚持执法为民、积极履行职责、树立良好形象的必要手段。

网络舆情既具有一般社会舆论的共同属性,也具有自身独有的一些特点

网络舆情既然属于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便具有一般社会舆论的共同属性。比如,它以某个涉及人们共同利益的问题或事件为讨论对象,有大量的公民对这个问题或事件发表意见,并且形成一种具有共同倾向性的意见,这种共同意见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基于互联网的跨时空、开放性特点,网络舆情在传播方式及舆论主体等方面与社会舆论有所不同。社会舆论往往通过人们的街谈巷议、口传心授来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并以一定的意见、情绪、态度甚至行动倾向表现出来。而网络舆情的产生、形成并发挥作用是通过互联网,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中的新闻跟帖、论坛跟帖、博客、播客以及QQ等即时通信工具、搜索聚合等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等。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网络舆情主体的网民只是社会人群的一部分,网络舆情只是反映了以网民为主的某些社会群体的意愿。因此在许多情况下,不宜简单地将网络舆情直接等同于社会整体的意见与情绪。

与传统的社会舆论相比,网络舆情还具有直接、突发、互动以及内容丰富等特点。

互联网是完全开放的,它拓展了社会公众的公共空间,给了所有人发表意见和讨论时事的便利,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息的者,使每个人都有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这样,民众发表意见的渠道就更加通畅,往往在一个事件发生几小时甚至几分钟之后,就会有相关的意见和情绪等在互联网中发表和表现出来,从而使网络舆情能够直接表达民意并发挥作用。

在突发性方面,传统的社会舆论往往需要经过一个时期的酝酿和准备才能形成,因为街谈巷议等形式的局限,从事件信息传播、公众关注并参与讨论,一直到社会舆论的形成一般需要数天甚至数十天的时间。而网络舆情的形成则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出现加上大量情绪化的意见表达,在当事人不经意间,就可能迅速成为激发网络人群共同关注甚至共同谴责的导火索,使当事人在猝不及防的时候成为众矢之的。

一般来说,网上舆情的讨论主题极为宽泛,话题的选择往往是自发、随意的,任何人都有选择主题、话题和选择写什么、怎么写的自由,而网民又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和各个领域,因此,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能随时成为网络舆情焦点,而且各种各样的文化诉求、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准则、道德标准都可以充分体现。

在互联网中,网民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这就使网络舆情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在互联网中,只要某一问题或事件被报道或者被发现,就会引发大量网民自觉参与讨论、发表意见、进行评论,并且很容易在众多网民之间形成互动,赞成方的观点和反对方的观点同时出现,相互探讨、争论,相互交汇、碰撞。这种网民之间的互动、实时交流,使各种观点和意见能够快速地表达出来,使讨论更广泛、更深入。

当然,网络舆情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许多网民受素质、学识方面的限制,或者受现实生活压力的影响,在发表意见时,容易缺乏理性,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甚至有些人把互联网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很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如果不加以及时引导,可能引发更多情绪化的议论甚至形成有害的社会舆论。

工商机关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及引导工作的现状

从工商机关的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及引导工作看,还存在不足,需要认真研究相关问题。

1.缺乏快速、有效的网络舆情收集及日常监测机制。

目前,各地工商机关还只是停留在人工收集、筛选阶段,难以形成日常性收集能力和持续性跟踪能力,往往只能依靠个人的感觉、经验等收集网络舆情信息,判断是否出现与工商行政管理相关的网络舆情热点问题,使网络舆情监测面较窄,反应速度较慢。当特定事件发生后,难以从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中及时、有效地获取深层次、高质量的网络舆情准确信息,给科学决策以及应急处置造成困难。

2.缺乏全面、科学的网络舆情分析机制。

网络舆情分析是通过对网络舆情信息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得出一种趋向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过程。网络舆情分析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平时打好基础。但从实际情况看,各地工商机关在网络舆情分析方面还存在随意性强、方法不科学、缺乏系统性等不足,难以及时提交准确、严谨的分析报告。

3.缺乏引导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建立网络舆情收集及日常监测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分析工作,都是为了让工商机关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方面掌握主动,让网民的意见、情绪等朝着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的方向转变,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从而变被动为主动。但从目前情况看,各地工商机关还普遍缺乏引导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

工商机关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深入研究网络舆情课题,力争在营造良好执法环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方面掌握主动

网络舆情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情况。由于网络舆情课题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关于网络舆情的产生、传播、处置、引导等,人们还缺乏全面的认识。但着眼于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工商机关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网络舆情研究,在营造良好执法环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方面争取主动。

1.设立专门岗位和人员,切实加强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信息收集及引导工作。

如果条件允许,工商机关应当设立专门岗位,配备有专业素质的人员,负责对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信息收集工作。在网络舆情分析方面,由于涉及范围较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成立领导小组,由相关内设机构分别派代表参加监测组、调查组、信息反馈组,具体开展网络舆情的监测、评估、预警工作,并及时向本机关领导提交网络舆情分析报告。当出现某种特殊情况,需要针对某一阶段的网络舆情实施引导时,应当由本机关领导进行集体研究决策,确定引导原则及实施方案。

2.实行分层管理,建立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和日常监测机制。

如今,互联网中已经按地域或者行业的不同细化出了不同的网民群体,形成大量的城市论坛、社区论坛、行业论坛等。网民根据自己所处的行政区域或者爱好等,选择不同的论坛登载信息、发表意见。这样,各级工商机关应当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和日常监测方面实行分层管理,分别针对本机关辖区情况开展工作。应当根据网络论坛或者网站的活跃程度、网民参与程度等,将网络论坛或者网站划分为不同的日常监测等级,确保对重点网络论坛或者网站实施重点监测。

工商机关应努力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收集一体化平台,加强网络舆情分析及预警工作,切实做到反应迅速,方法科学

工商机关应努力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收集一体化平台,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络舆情信息自动收集系统,对重点网络论坛和重点网站进行实时监测,对海量信息自动筛选、过滤,缩短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时间,切实做到反应迅速,方法科学。

在加强网络舆情分析方面,设立网络舆情评论员是一个好办法。应对评论员进行专门培训,使其熟悉网络知识,掌握统计学、心理学、新闻学以及危机公关方面的知识。评论员主要负责对涉及工商行政管理的网络舆情进行日常分析,预判其中的发展走向、舆论热点、媒体关注焦点,确定网络舆情级别和重要程度,对网络舆情走向作出正确判断。对一些影响面大、可能导致事件升级的网络舆情信息,应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证第一时间获知事态信息。相关分析报告应当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对重要的网络舆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在建立网络舆情应急预警系统方面,应当将网络舆情管理纳入工商机关的应急处置方案。可以根据网络舆情的性质、影响程度、影响范围等方面的不同,将应急响应等级划分为特大级、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实行红、黄、橙、蓝的“四色预警”,并建立相应的应急处置机制。

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分析研究

一、声誉风险的演变阶段和应对

(一)萌芽阶段

一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体谅客户的感受,给予客户力所能及的安抚和帮助。对于确属本行过错的,应及时承认错误,给予合理的补偿,求得客户的理解,及时化解矛盾。二是对于微博方面的投诉和信息,可以主动联系求证,请求博主删帖。对于记者采访,可以给予婉拒,并联系其主管部门说明情况,避免报道。

(二)发展阶段

一是与当地主流媒体联系,确保负面报道不刊发、不转投、不转载;新闻媒体到基层网点采访时,网点负责人及一线员工在热情接待的同时,必须立即报告,在较短时间内做出应急反应。二是对事件进行分析,对于双方均有过错的或我方无过错的,应积极进行磋商,对于对方恶意诽谤或攻击银行的,应积极求得当地政府、公安和宣传主管部门的支持。三是积极引导微博舆情导向,通过组织微博评论员对事件给予澄清,分散观点,引导网络评论向有利于银行的方向转化。

(三)爆发阶段

一是明确统一的披露口径,任何部门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披露或相关信息,防止因为发言不当导致矛盾进一步恶化。二是及时给予正面引导,对于银行确无过错的,要及时澄清;对于银行业务或产品有瑕疵的,要及时更正并给予说明;对于银行确有问题或过错的,应联系主流媒体减少报道,重点抓主要渠道进行阻断和深埋,避免或减少后续深度报道。微博方面,可以联系关系较好的知名博主进行引导性评论。三是积极做好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的沟通解释工作,求得理解和支持,减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被动性。

(四)消除阶段

在风险爆发的末期阶段,虽然主要媒体可能已不再进行后续报道,受众的焦点已转向其他热点,但仍不可掉以轻心。舆情监测团队要密切关注动向,防止事件重新被炒作成为热点。

二、声誉风险应对措施

(一)明确管理责任,强化指导培训

1.健全制度,明确责任。要建立健全声誉风险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辖内新闻维护、声誉风险管理的维护与管理责任,积极主动地创建、维护、巩固和提升建行的良好声誉,对各类投诉要在第一时间按要求如实报告,并及时、主动、果断地采取相应措施化解风险,严禁拖延或瞒报等行为的发生。

2.强化培训,提升技能。为提高全行上下对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全体员工研判、应对、处置网络舆情的能力,对上级行的声誉风险管理培训要作及时的转培训,并通过专门会议、条线学习等方式加强培训。

3.把握关键,源头预防。要积极引导员工主动维护银行的声誉,将声誉风险管理文化渗透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和环节。及时向辖属各单位发送工作提示,重点关注客户投诉,收费、类业务等热点问题并及时妥善处置。

(二)确定监测重点,加强日常管理

1.明确监测重点。在坚持舆情监测“早中晚一日三搜”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信息采集面,将搜集触角从网站论坛延伸至博客、微博、即时通信工具及音频视频等传播媒体,在“拓面”、“提效”、“提质”上狠下工夫,确保负面舆情得到及时发现和妥善引导。

2.规范信息披露机制。必须明确未经相关领导或办公室同意,任何单位和员工不得擅自接受媒体采访,不得擅自在互联网上建行的任何信息。

3.加强媒体关系维护。把媒体当作重要客户,加强与当地市场化媒体、网络媒体关系的维护。组织开展主题采访活动,邀请媒体记者实地采访,大力宣传建行在落实宏观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民生等方面的成果。加强与各类媒体的沟通联系,搭建起良好的协调交流平台,分层次做好与当地媒体高层、编辑、记者的对接与沟通,通过战略合作、栏目合作等形式,达到沟通与宣传的双重效果。

(三)积极迅速处置,做好正面宣传

1.优化负面舆情处置步骤。针对网络舆情的内容和形式,一是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予以正面跟帖,做好引导、解释工作;二是及时报告反馈信息。积极向省行汇报,争取政策、技术支持;三是调集一切力量查找源头,快速识别舆情真伪,有针对性地开展危机公关。尽最大努力找到发帖人,了解发帖原委,用心交流,消除发帖人疑虑与不悦,争取理解与支持。在得到发帖人的正面回应后,再与当地党政、媒体联系,对可能引起扩散的帖子进行删除;四是反查制度完善与合理性,进一步做好规范工作;五是整理、分析案例,认真总结,全员培训,举一反三。

篇7

关键词:网络舆情;表现形式;应对方法

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占比88.9%。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5.55亿。使用率为83.1%。

在新时期复杂的医患关系环境下,医院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医疗机构形象和声誉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医院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课题。

1.医院网络舆情的定义

1.1网络舆情的定义。网络舆情是指通过网络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有的有着较强影响力和倾向性的言论观点。这些观点主要在新闻评论、论坛、聊天室、微博、微信、QQ群、博客、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及对新闻的跟帖、转帖实现并逐渐加强。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应用,网络中舆情的反应已经取代了传统的舆情交互途径,成为了社会大众对现实社会的真实反应。

1.2 医院网络舆情的定义。医院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上形成、传播,并已经或可能对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及社会形象产生影响的涉及医疗安全和医患关系的舆情。

2.医院网络舆情的特点与规律

2.1舆情的突发性强。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由于借助网络平台传播信息简单且身份隐蔽,网民能够快速、大胆的发表意见,一个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

2.2 舆情的难控性。医疗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老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一旦部分网民利用互联网的匿名性、隐蔽性进行非理性舆情的“自由”传播,甚至发酵、放大、变形,就会给医院管理部门对舆情的控制和引导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而此时想用技术手段进行控制是不太现实的。

2.3内容的偏差性。由于处于虚拟空间中,群体状态下的公众是情绪化的,此时人人都是新闻者,加之部分网民的理解能力、人生观价值观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某些医疗问题会固执己见,加之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机乱发虚假信息,制造与事实不相符的舆论给医院施加压力,这些虚假信息经过网络传播放大后,其后果均可能与存在的事实有较大出入,导致医患关系更加紧张。

2.4后果的破坏性。网络舆情危机爆发后,社会舆论往往会出现一边倒现象,若处置不当,可能会影响到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甚至引发,对当事医院、当事医务人员乃至整个医疗行业都有着强烈而深远的破坏性。

3.有效加强应对医院网络舆情的对策措施

3.1成立应对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由医院党委领导负责医院网络舆情的监测防控工作,建立高效的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设立专门的应对网络舆情工作办公室,并确定专人负责舆情监测工作,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增强他们应对舆情的处理能力。

3.2建立网络舆情报告制度。指派专人每日浏览国内知名的各大网站等,及时掌握涉及本院的舆情信息,同时与县委宣传部网络办做好沟通联系,一旦发现医院相关舆情,立刻上报党委领导批示处理。

3.3建立网络舆情反馈机制。监测到有关涉及医院网络舆情后,党委领导根据信息内容及分类及时拿出相关处理意见并明确相关科室限期办理。办理科室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调查了解后作出解释与处理意见,后由宣传部门统一在网上对网民意见和疑问进行及时有效的回复和答疑。

3.4主动与发帖者沟通联系。对某些网民反映医院个别工作人员因服务不规范或者沟通不到位,给病人带来不便或导致患者及家属不满意而投诉的案例,一般通知当事人并由院部牵头与发帖者主动沟通,当事人对工作中的不足主动道歉,以获取病人及家属的谅解并争取撤帖。

3.5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交流。对涉及医院医疗纠纷、管理不规范、救治不及时等一些群众关注度高的案例,一般采取主动与相关新闻媒体记者联系来院采访报道,真实的信息,正确引导网络舆情走向。另外及时与宣传部网信办领导沟通,与相关论坛、网站版主取得联系,把相关案例的真实情况及调查结果向他们反馈,尽可能获得他们的理解和帮助。

3.6建立医院新闻发言人制度。遇有突发事件和网民反映的热点、难点等舆情,由新闻发言人代表医院统一对外信息,新闻发言人一般由医院党委副书记和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如遇紧急特殊事件发生,由医院主要领导指定事件处理的主要负责人担当。新闻发言人的信息应经院领导班子集体决议后敲定,按照确定的口径统一对外,确保的信息全面客观,措辞严谨,表达准确。

3.7强化医院正面宣传力度。在本地电视、新闻媒体、网站、医院报纸、医院宣传栏等主动反映医院服务群众、提高技能、改进工作的决策、举措、成效、亮点和各类先进典型等方面信息,不断强化正面宣传力度,积极传播正能量,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4.思考

虽然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我院在网络舆情应对处理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医院在管理和服务中亟待改进的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改进服务态度,这样才能防患未然,从源头上遏制舆情危机。

4.1改进服务不断修复医院形象。对于网络上出现的一些批评和指责,医院应认真调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从管理、制度、人员、服务等各方面进行危机后的形象修复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舆情给医院各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每一个舆情事件的结束并不代表着医院舆情工作的完结,而正是医院形象修复工作的开始。

4.2善待媒体实现合作与双赢。医院要认识到与媒体打交道的重要性, 平时主动与媒体建立密切的沟通机制,接待媒体采访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原则,不刻意躲避媒体,要借助媒体的力量来应对和化解各种舆论危机,及时消除不良影响,善用媒体,努力实现合作与双赢。

4.3处理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网络舆情一旦发生后,进行应急处置的同时,网下要及时与患者、当事人取得联系,加强沟通,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一经查实严格按照医院相关规定处罚,为医院的发展争取和谐的内外环境。

4.4做好专业人员培训工作。加强单位网络舆情工作队伍专业化培训工作,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掌握医疗信息传播、舆情发生和热点聚焦的规律,提高捕捉、分析、应对不良舆论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曹文献.积极应对网络舆情 有效促进和谐医疗[J]. 医院管理杂志,2012,19(10):901-903.

[2] 刘琰,张晓膺,周瑞珏.医院网络舆情的产生与应对[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3(24):89-91.

篇8

一、组织领导。县委宣传部设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宣传部副部长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县委宣传部、县广电局相关人员组成,负责新闻宣传的组织协调。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以及重点企业都要抽调素质高、有能力、有水平的精干人员,设立专门机构,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网络评论员队伍,负责新闻宣传、应对媒体以及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宣传工作。

二、工作职责。新闻报道应急协调指挥机构负责制定新闻宣传方案,组织召开新闻通气会、协调会,及时向新闻单位通报工作情况,提出报道要求,根据事件处置进展和境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调整报道内容,协调有关部门为媒体提供时间信息,收集上报舆情,提供决策参考。工作中,一要坚持例会制度,组织召开新闻宣传例会,通报工作进展,汇总报道情况,分析舆情,安排部署宣传报道及舆论引导工作;二要坚持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定专门负责人、联络人及联络方式,确保联络渠道畅通;三要制定应对媒体预案,积极收集各种舆情信息,及时分析研究,采取对策措施,正确引导舆论;四要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由专人负责收集网络舆情,对恶意攻击、散布谣言和虚假信息,要给予正确引导,必要时封堵和删除信息。

三、新闻。以县委宣传部的名义,按照相关规定开展。方式由县委宣传部提出意见,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审批。事件第一时间简要信息,随后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等,并根据事态发展和处置情况滚动。针对涉及突发公共事件的各种谣言、传言,迅速公开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

四、工作要求。一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全面、客观、准确地新闻;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引导公众正确理解新闻事实;要敢于直面热点、难点问题,对媒体和公众坦诚相待;要提高工作效率,把握新闻时效性。二要严肃新闻纪律,维护新闻的权威性、规范性和严肃性。未经批准授权,不能擅自组织新闻活动。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以及重点企业在接待上级媒体记者采访之前,要在第一时间及时报告县委宣传部,不得擅自接受采访,由县委宣传部负责接待记者,制定统一报道口径。在接待记者工作中,既要注意方式方法,注意工作作风,尊重记者的报道权,又要保持高度警觉性,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有关部门和领导要及时采取措施,争取支持,将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五、责任追究。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以及重点企业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工作,深刻认识做好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对于妥善处置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切实提高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做到及时准确、公开透明、规范管理,依法报道,不断提高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水平。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及时准确、客观全面权威信息,对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重要信息,严重影响事件处置、损害县委形象的,要依照法律法规、党纪政纪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各新闻单位要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把握不准的要及时请示,涉及重要、敏感问题的稿件要报送有关部门和单位审定,对违反规定刊播虚假新闻、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严肃处理。

篇9

一、充分认识网上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公众进行沟通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成为人们反映民情、表达民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渠道。在网络环境中形成的网络舆情反应越来越灵敏,并成为一种不可忽视、有着很大导向能量的社会舆论。近年来,涉及我市工商部门的网上舆论也频频发生,部分网上舆论的矛头直接指向工商部门的执法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全市工商系统的形象、削弱了工商部门的执法公信力。因此,主动适应新形势,切实加强网络舆论应对能力的建设,合理有效地化解网络舆论危机,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已成为全市工商系统的当务之急。

(一)加强网上舆论引导是适应网络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网络社会影响力日趋增强的新形势下,由于互联网的隐蔽性、便捷性和极大的包容性,使以往在传统新闻传媒上无法实现的个人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得到空前展现。自由的网上言论同样也容易触发网民的消极情绪,一旦这些情绪大量汇聚,极易导致网络舆论发生偏离,甚至带来群体性的盲从和冲动,并迅速演变成为重大的社会公共事件,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甚至达到任何部门都无法面对的地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任何时候、任何网民都可能以“蝴蝶效应”的方式对此类事件掀起一波舆论大浪。事实证明,近年来工商部门也曾多次被网上舆论推向了风口浪尖。因此,全市工商系统要重新审视和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二)加强网上舆论引导是维护工商形象的迫切要求。

基于网络的快捷、开放、自由等诸多特点,当前网上舆论的非理性成分表现异常突出。部分言论往往是以引人注目的方式进入政府、传媒、公众的视线,不乏采取偏颇或者不实的信息进行特别放大,以致混淆视听,引发网民群体性、情绪化行为。今年以来,我市也曾发生过多起涉及工商部门的热门网络事件。这些事件中除了客观反映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对一些偏颇或者不实的信息进行了放大,在一定程度上以偏概全地否定了工商工作,对全市工商系统的形象造成损害,进而损害的形象,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在网络热门事件随时可能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如何建立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又好又快地控制事件苗头,减小网上舆情的负面影响,扩大工商的正面影响力,是全市工商系统当前亟待开展的工作。

(三)加强网上舆论引导是改进工商工作的内在要求。

以网络为平台,让普通的社会公众在一定程度拥有了话语权,普通网民权利意识也从自发转向自觉,并且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从网上反映的工商舆情来看,有些是如实举报违法案件的线索,有些是反映我们履职中存在的问题。对这部分言论,工商部门应当及时予以跟进,把网民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把网上舆论作为鞭策前进的动力,着力于克服自身的不足,着力于解决实际问题,方能化解矛盾,从而逐步减少网上负面舆论的扩散。只有通过网上舆论引导,把网上互动交流作为网络问政的平台,听民声,思民生,主动作为,改进服务,才能化危为机,才能维护好工商的执法公信力。

二、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工作的目标任务

根据工商职能和工作实际,市局组建以新闻发言人负总责的系统网上发言人队伍和网络评论员队伍,按照“准确及时、属地管理、源头化解、正确引导”的原则,通过“中国网—网上厅”、本地主要论坛等网上互动区域信息、回应网民关切,做好网上舆论的正面引导工作。主要任务是:

(一)积极开展涉及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网络舆情巡查、收集、分析、研判、上报、处置和整理工作。

(二)主动评论网上言论,并以适当的方式宣传工商部门服务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关注社会民生等方面的工作,让公众了解和理解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以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有利于全市稳定发展的大局。

(三)及时受理网民的日常投诉、意见和建议,各职能部门限时办结,网上发言人及时进行在线答复和解释,网评员及时跟进、有效引导舆论。

(四)针对网民关注的热门话题,组织有深度和说服力的文章和贴文,引导网民理性讨论、正确思辨,及时用正面和客观事实论证说理、解疑释惑;对重大网上舆情事件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传递权威信息、加强引导。

(五)加强和宣传部门以及主要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络,发挥各种资源优势,为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各单位的工作职责

工商网上舆情是工商具体业务工作在网络上的反映,舆情的引燃和熄灭都基于具体业务工作的落实。根据全市工商系统的机构体系,对网上舆情应对的工作职责明确如下:

(一)市局办公室的工作职责

协助新闻发言人,牵头组织网上舆情的收集、研判、分析和评估,及时向相关处室、直属单位通报网上舆情;审核并统一以市局名义的上网信息;根据需要通报网上评论引导信息,组织和协调各级网评员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评论工作;组织开展网评员的业务培训。

(二)市局各业务处室(直属单位)的工作职责

负责网上信息的日常巡查,发现涉及本处室职能的快速开展落地调查(督查)、源头化解工作;提出以局名义的答复内容,并由处室主要负责人签署意见;如涉及业务线面上问题的,应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根据需要及时研究并提出引导口径,组织开展网上评论。处室主要负责人和网评员(舆情员)为本部门舆情处置的第一责任人。

(三)各分局的工作职责

负责本地论坛和市级主要论坛的网上巡查,发现涉及工商舆论并在全市甚至更大范围扩散的,及时通报市局办公室和对口业务处室;属本分局管辖范围的快速开展落地调查、源头化解工作,向市局业务处室上报事件调查情况和处理意见;以分局名义上网信息的,由分管局长签署意见;根据市局确定的引导口径组织开展网上评论。

四、工作要求

网上舆论引导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强、敏感度高的工作。各分局和市局各处室、直属单位要高度重视,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主体意识,切实推进新闻发言人负总责的网上发言人和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大力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组建一个以新闻发言人负总责、各业务处室主要负责人负主责的网上舆论引导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市工商系统的网上舆情收集、研判、整理,以及网上正面和网络评论工作。领导小组向市局党委负责并汇报工作。同时,设立舆情研判小组,辅助领导小组对网络舆情的研判。市局舆情研判小组是由新闻发言人、网上发言人及舆情主体部门组成的“2+X”模式;“X”是指舆情主体部门的分管局领导、处室主要负责人和属地分局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网络舆情办公室,设在办公室,由网上发言人任办公室主任,网络舆情办公室负责网络舆情的日常联络工作。各分局也要建立相??)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政治责任感强、反映灵敏的网上发言人、网络评论员(舆情员)队伍。市局各处室(直属单位)和各分局要为网上舆论引导工作物色和配备业务能力强并懂得网络基本操作的精干力量。市局确定各处室1-2名网评员(舆情员),各分局1-3名网评员(舆情员)(其中大分局3名、中分局2名、小分局1名),在我市主要论坛上进行用户注册,并将注册的ID统一报市局办公室,为市局网评员的主要力量。各分局在此基础上要建立本部门的网上发言人-网评员-舆情员三级队伍,从而形成全系统网上应对的梯形队伍体系。

(三)完善工作机制。要形成和完善一套反应快速、运作有效的网上舆情应对机制。一要加强对网上舆情收集工作的部署。市局办公室要组织、协调处室和分局加强网上信息的巡查,进一步完善内部信息通报机制。对发现涉及本系统的重要敏感负面舆情在4小时内、特别重大敏感负面舆情在2小时内向上级报告,并在24小时内在网上权威信息;对网上重大敏感负面舆情事件还应及时向宣传(网宣)和公安网警部门通报相关情况;同时,要安排力量加强网上值班,对市网宣管理平台发出的宣传管理提示要落实人员在1小时内查阅处置,在重要敏感时期落实24小时值班。二要强化属地管理和源头化解工作。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与协作,舆情主体单位要及时受理网民提出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在发帖3小时内(非工作时间顺延)作出初步回应,按程序办理,经部门领导审定在3个工作日内(遇节假日顺延)确定答复意见;对确需延长办理时间的,应当作出说明,最长办理时间不得超过10天。对属地明显的网上信息,由属地分局予以独立处置,及时由业务科室或工商所落实源头化解工作,经分局领导审定并由分局网上发言人统一权威信息;对属地不明显或跨区域的网上信息,由市局业务处室处置、相关分局落实源头化解工作,经业务处室主要负责人审定并由市局网上发言人统一权威信息。

篇10

【关键词】网络舆论场 思政工作 创新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方式日渐多元,每一个人都能在网络空间中表达个人见解,形成信息渗透,甚至产生强大舆论引导,再加上网民规模的不断壮大,网络舆论场已发展成为重要舆论阵地。尤其是负面网络舆论的出现,影响了人们正确的价值判断,为此,创新网络舆论场中思政工作机制,显得尤为必要。

网络舆论场为思政工作提供新平台,也对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利用网络舆论场可以抢占网络思政工作高地。个体通讯工具在接入互联网后,能将所见、所思到网络上,某些热门话题能短时间内快速聚拢受众并在短期内实现快速传播,形成某一舆论倾向,这要求思政工作者面对网络诉求,能主动采取有针对性的思政工作方法,在整理、处置网民关注的现实问题中,形成好的口碑效应,并借助图文并茂、声像衔接的方式传递信息,使处在网络舆论场中的思政工作者采用更亲和、生动的方式做好思政工作,提高思政工作的效益。此外,利用网络舆论场可以提高思政工作针对性。网络舆论场中的网民能不受时空限制,匿名表达个体的意见建议,开辟了信息传播、生产与消费的新路径,这需要思政工作者关注并尊重网民,参与到受众的讨论中,强化思政工作者与受众间的互动,加大反馈力度,提高决策针对性,让受众更易接受引导。

网络舆论场也对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舆论场中包含的信息、言论鱼龙混杂,其中有价值的信息为开展思政工作提供了新素材,但网络中诸多负面信息也影响着网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如果网民对负面信息的鉴别能力不强,将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因此,在网络舆论场中开展思政工作,需要做好受众的舆论引导与监测,通过专业知识对网络舆论信息展开全面研判,这势必对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网络舆论场中开展思政工作,要做好网络舆论信息的收集、研判工作,建立预警与应急处置系统

广大思政工作者要采取多方联动的方式去展开舆情收集,确定好责任分工,关注表达意见人的动向,尽早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对短期内不能及时解决的,应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通过多种路径,全面做好思想工作。同时,针对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应在第一时间内搜集整理,及时获取关联内容,这样有助于科学引导受众,规避负面信息的冲击。同时要科学研判网络舆论,开展好网络舆论指向分析。信息时代,信息呈现几何级数增长,人们获取有效信息的难度增加,很容易被负面舆论信息所干扰,思想行为易偏激,为此,必须做好网络舆论研判工作,对网络舆论进行系统分类、鉴别,明确源头信息,掌握后续跟进信息,并对舆论的发展态势、利益诉求、意见趋势等开展定性与定量解读,了解网络舆论事件性质,获得研判分析结果,给出处置的参考意见,形成舆情研判报告,建立舆情参考系统。

建立预警与应急处置系统。网络舆情是通过网络舆情发展的现实需要,采用特定技术与方法,对网络舆论动态实施的持续性监测和数据采集,采用固定的判别标准,对网络舆情开展综合评价并科学预测其今后发展态势以采取行之有效措施的分析活动。创建科学网络舆情预警、应急处置机制,是网络思政工作的科学内容。此外,还应看到对网络舆情来讲,其出现的原因是复杂的,需要根据网络管理法规要求,对于网站的建立、相关论坛及用户实名注册等工作,进行严格管控,创建科学的网络信息过滤和防护体系,建立网络安全预警管控体系,因此,需要建立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计划与信息处理报送流程,强化不同部门间的配合,提升对重大网络突发事件管控能力,创建网络管理预案,确定指导思想,确定部门及有关人员职责,掌握科W处置方法,在出现网络突发事件时,能快速将恶性信息进行屏蔽,重视事态发展的情况,进行科学处置,尽量消除恶性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当然也要关注与受众间的互动,充分确保其对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和热点事件的知情权。网络环境的传播特点让舆情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快,受众在不了解突发舆情事件的真实情况下,就会受到虚假信息误导,为此,必须借助网络平台主动信息,引导舆论正确方向,建立突发事件化解机制,构筑良好的舆论氛围。

善于汲取网络舆论场中思政的鲜活素材,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实效性

在网络舆论场中做好思政工作,要善于从网络舆论信息中获得思政工作的鲜活素材。网络舆论场中传递的信息不仅有正面信息,也包含负面信息,正面信息源自生活中的正能量,理论自然蕴含在这些正面信息中,形态日渐丰富,提高了理论的可信度,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所以,在开展思政工作过程中,应善于吸取健康内容,将其作为思政工作素材,全面丰富教学内容,善于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解释理论的客观性与科学性。作为思政工作者要善于把控网络舆论信息源的价值,探索正能量的内容,系统贯彻主流价值意识,实现网络舆论价值场和书本、现实中的价值场紧密结合,让受众能主动接受理论,当然,也可根据现实情况,适当选择负面案例,作为重要补充,反衬正能量的重要性,更好地彰显思政工作的价值效益。

对网络舆论进行科学认知的同时,也要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一是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者的素养。从事网络舆论引导的工作者应有敏锐的立场、强劲的洞察力,还要掌握网络信息管理技术方面的知识以及要具有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善于遵守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运用好微博等新媒体,积极引导公众舆论。二是强化网络阵地建设,提高网络传播力。在开展网络舆论引导过程中,尤其是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广泛运用的情况下,要把握舆论引导权,提高网站公信力、吸引力,重视利用微博等自媒体开展宣传,强化宣传队伍建设,创建科学宣传方式。当然,也要建立网络舆论引导的信息公开平台。创建科学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利于舆论引导工作,能有效做好和受众的沟通工作。通过运用新媒体与受众的互动,让受众能快捷获取完整资讯,赢得舆论引导的话语权,减少失实性报道的传播。同时,也要注意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受众话语权、知情权和参与权。

此外,还要不断净化网络思政工作环境。网络环境下,某些错误的舆论容易对受众产生错误引导,必须做好网络舆论场中思政工作环境的净化工作。一是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网络舆论的约束力,提升自觉性,避免负面言论的出现。二是相关部门也要做好网络舆论场的监督监管工作,避免不良信息的传播,也要落实网络实名制,规范网络舆论行为。三是激发广大公民的责任感,遇到不健康网络或网络舆论事件,及时进行举报,构筑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总之,网络舆论场为思政工作提供了新平台,但是也要看到网络舆论场中思政工作也面临新挑战,为此,在网络舆论场中做好思政工作,既要做好网络舆论信息的收集、研判工作,建立预警与应急处置系统,善于汲取网络舆论场中思政的鲜活素材,也要努力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实效性,净化网络思政工作环境,提高网络舆论场中思政工作实效性。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①尹燕:《化解不良网络舆论反向渗透对高校思政教育冲击的路径研究》,《渤海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