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与生物学范文
时间:2023-08-18 17:49: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命科学与生物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新课程 科学史 价值
重视生命科学史的教育价值是时代的呼唤。《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简称《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 ”、“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在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提出,“获得生物学基础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在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部分中,第七个专题“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中举实例突出强调了“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并特别说明“对于《标准》中没有列出的其他生物科学史实也应注意引用”。
一.生命科学史的重要价值
1.生命科学史揭示了自然科学的本质
生命科学史揭示了自然科学的本质,同时显示了产生每个知识点的科学过程。例如,20世纪初,萨顿和鲍维里在孟德尔遗传学以及19世纪末在染色体的变化、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分裂等方面的成果上,提出了染色体学说,即(孟德尔所说的)遗传因子可能就在染色体上。但是当时拿不出证据证明他们的观点。直到1910年,摩尔根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才证明了萨顿、鲍维里的假说。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一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到科学过程的步骤。生命科学也是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和进步的。
2.生命科学史是前人探究生物学知识的科学过程史
每一个知识点的产生过程,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生命科学史就是前人探究生物学知识的科学过程史,生命科学史中蕴涵了知识与过程的统一。(过程中包含着思维方式,如好奇心、求知欲、质疑、推理等;过程中包含着研究方法。)创造科学知识的科学家,哪一个不具备广博的知识呢?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汇集了许多不同学科背景科学家的智慧,显示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仅有沃森和克里克的知识也是办不到的。知识和过程是自然科学的两个维度,二者是统一的,不能割裂开来。
3.生命科学史展示了人们的合作过程
生命科学史展示了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有相同研究方向的人们之间和有不同研究方向的人们之间的合作。DNA双螺旋结构的问世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这个事实表明从事不同学科研究的人,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是不同的,而且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带来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尤其是玻尔、德尔布吕克和薛定谔的思想为遗传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沃森和克里克),他们的合作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不同的思路,他们在解决问题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同时共享了研究成果。
4.生命科学史展示了成功的实验与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是分不开的
孟德尔选择了豌豆;摩尔根选择了果蝇;细胞学说的创始人施旺选用具有相似于植物细胞壁的动物脊索细胞和软骨细胞;贝尔登和鲍维里在研究细胞分裂时,选择了马蛔虫细胞;悉尼·布雷内、罗伯特·霍维茨和约翰·苏尔斯顿(这三人是200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最终选择了线虫来探索“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奥秘;科学家选择了拟南芥作为植物遗传研究的模式植物。
以上事例说明了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对解决问题非常关键。这些事实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探究教学中,也涉及选择探究对象的问题,要解决好探究问题,必须先选择好探究对象。
二.生命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科学就是客观地研究事物。如实地认识客观规律,符合逻辑地得出正确结论。所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科学的态度。在生物科学史的教学中,介绍科学家们客观地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踏踏实实地做好生物试验,实事求是地分析观察和实验结果的科学态度,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品质的核心。科学精神就是敢于怀疑、敢于求真、敢于创新。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对过去的一次革命,它总是要突破以往的窠臼,达到一个新的起点。创新是科学进步的内在动力。创新必需有勇敢的精神作基础,要敢于怀疑现有的观点,敢于冒险,敢于克服困难,敢于接受失败的考验,敢于抵制世俗的偏见和环境的压力,坚韧不拔地追求真理。纵观生物科学的历史可以看到,是科学家们的不断创新才有生物科学的不断进步。因此,在生物科学史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们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篇2
1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目前的生物课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和“环境与生物”有关,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一个极其庞大的而复杂的多极大系统,它是由自然环境、工程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环境是人类发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有生物和非生物(无机环境)构成的。大气、水和土地的各种不同的组合和耦合方式组成多种多样的生物无机环境,孕育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各种生物 完成自己的代谢作用,维持其生活和繁衍过程。工程环境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包括农业工程环境、工业工程环境、能源工程环境、交通通讯工程环境及信息工程环境等。反过来它们又成了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重要因素和约束条件。社会环境是由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要素构成的。其中涉及了许许多多的生态学知识,有关生态文明的知识更加丰富。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生物教师应牢固树立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观念,结合教材中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渗透。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 人粪尿的处理》中,以莱西市畜禽养殖业污染为例。莱西市养殖业中,以猪、牛、羊、兔和鸡、鸭、鹅为主,门类齐全,规模化养殖场增多。2005年全市畜禽存栏总数为215万头(只),畜禽产品产量达1.2万吨。畜禽产生的副产物粪尿、污水总量为72万吨,综合利用率为70%,直接排放量为22万吨,由于可资利用的环境容量小(没有足够的耕地消纳畜禽粪便),规模和布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对环境影响较大。清理粪便,建立人畜粪便管理制度可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工程建设,推广利用厌氧发酵和好氧降解工程技术。人畜粪便远离水源,动物的粪便、污水一律在养殖场或养殖小区指定区域存放,配备专门的粪便储存处理设施,禁止排放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污水污染环境。在养殖小区推行“畜、沼、粮”、“畜、沼、果”、“畜、沼、菜”等科学种养模式,促进种植业与养殖业的良性循环。农户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林下种草,在地下修建沼气池,地上建猪(羊、牛)舍,养殖家畜,家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发酵后产生沼气能源,农民用沼气煮饭烧菜、照明,沼肥再进入农田、草地、果园,畜禽粪尿和污水通过无害化处理后还田浇果,使养殖业与种植业良性互动,既提高了种、养殖业效益,又改善了人居环境的卫生条件。这样,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另一方面从起始教学中就向学生灌输生态文明意识。
又如很多人只知道没有树、没有草就会发生泥石流、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却不知道,许多植物的种子原本就是飞禽走兽撒播的。有本《鸟与自然》的书中讲到,有的植物是靠鸟吃了它的果实后,把种子排泄在土中才能生长。如果这种鸟全死了,这种植物也就会随着消亡。 野生动物也是如此,许多人看到野生动物在那不断地吃草,却不知道生命的活力在于更新,如果不是野生动物用吃草这种方式,像牧民割苜蓿那样帮助更新换代,那草就会老化死亡。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是用平衡维系我们这个地球的存在与演进的。平衡,这两个很普通的字眼,却主宰着宇宙间的万事万物。 人的身体机能失去平衡,就要得病甚至死亡; 一个地方的生态失去平衡,别的地方也会品尝苦果; 整个生态失去平衡,人类整体的生存环境就会恶化…… 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人类并不是地球的主宰,野生动物和人一样,都是生物链中的一环,都有着生存的权利。对野生动物的残忍,就是对生命的漠视,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人类自己。所以,关爱野生动物,弘扬人的善心,是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体现出人类关怀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改善动物处境的同时,也完善了人类。 这不仅是一个观念问题,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一个国家文明的程度。正因如此,在德国、英国、印度、菲律宾等国家,不要说捕杀野生动物,就是普通动物在情感上受到了虐待,都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在这点上,我们显然是落后了。虽然我们已经有了一些严禁捕杀野生动物的条文,但还缺少细化深化的规定。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杨立新认为,应当建立物格制度,就像人有人格一样,动物也有物格,根据不同的物格来确定动物在法律上的不同地位,确定不同的法律保护方法,尤其是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方法。对于为人类提供服务的普通动物,也要尊重它们、善待它们。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关键是教师应做一个宣传生态文明的有心人,不时地给学生以生态文明的熏陶,结合授课内容,在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2开设生态学选修课或兴趣小组,强化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目前的生物课教学现状,决定了生物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生物学科的特长,积极建设第二课堂,以吸收那些兴趣爱好广泛,对生物有独特偏爱的学生进入选修课课堂或生物兴趣小组队伍。一方面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生物的兴趣,另一方面以他们为生力军,成为校园生态文明的小小宣传员和倡导者,以带动全校师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增强。
选修课和兴趣小组的活动形式可灵活多样,我们的做法是:(1)传授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因。(2)专题介绍目前世界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白色污染、自然资源破坏…… (3)结合世界日,如3月23日“世界水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10月4日“世界动物日”、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等,师生共同收编资料,利用墙报或黑板报的形式开辟专栏,向全校学生宣传生态文明知识。(4)开辟时事论坛。例如对长江三峡截流成功,我们开展了大型水利工程对生态平衡影响的讨论。(5)从校园环境入手,提合理化建议。美化绿化校园。(6)利用节假日,开展以环保为中心的社会调查,撰写环保小论文。(7)组织参加奥赛。(8)建立“生物园”为树木花草定名挂牌。
3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应从小事做起环境的好坏与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保护环境自然是每个人的分内之事,作为当代的一名中学生,究竟可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呢?应教育和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如“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拒绝使用一次性快餐盒”、“拒食野生动物”、“提倡观鸟,反对关鸟”、“提倡垃圾分类投放”,……小事随手可做,但这些小事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联。生活方式在有时的确很难改变,但也并非绝对不可改变,尤其对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来说,由于可塑性强,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一件特别的事,只要我们有心去做,一定能为实现生态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从选择善待自然的生活方式做起,我们生存的土地也才能生命之水长流,青山绿野常在。在生物课教学中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如内容一:
环境保护————数据一览
1. 如果天不下雨,地球上可用淡水仅够人类用4年多。
2. 如果把地球的水装在一个5升大的水桶里,可供人类使用的只有一汤匙。
3. 由饮水引起的疾病占所有人类所患疾病的80%。
4. 在20世纪,世界人口增长了两倍,而人类的用水增长了5倍。
5. 全球1/3的家庭必须到家外去打水。现在,东非的女孩和女人们从家到打水的地方平均要走21分钟。
6. 当您的水龙头没有拧紧,一个晚上流失的水则相当于非洲或亚洲缺水地区一个村庄的居民日饮用水总量。
7. “六一”是国际儿童节,但在日本还是“节水日”。这说明节水事关子孙后代,要从娃娃抓起。
8. 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40%,发达国家为75~85%。
9.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年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亿双木筷,全国每年生产筷子耗材13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内容二:
绿色消费——你做了吗?
1.用柠檬及碳等消除异味,代替化学空气清新剂。
2.食具不太油腻时用温水清洗,减少使用洗洁精。
3.冰箱不贮存太多食物,这样省电又减少中毒危险。
4.使用日光灯及节电灯泡。
5.离开房间时关掉电灯和空调。
6.储存足够的衣物才开洗衣机,既省水省电又省时间。
7.多用快锅或焖烧锅煮食,既省燃料又省时间,更保存营养
8.尽量用密封盒或瓶装食物,减少消耗保鲜膜。
9.采用可回收材质包装的商品,少买其他包装。
10.药物及残余食物不要冲入厕所,应包好放入垃圾箱。
11.多用乳胶漆,少用磁漆,因为水溶性油漆污染较少。
12.尽量用散装的茶叶,少泡茶包,节省资源,减少污染。
13.尽可能买有机蔬菜,减少化肥及农药的摄入
14.多用公共交通工具,必要时才乘计程车。
15.节省用纸,必要时才影印或电脑打印。
16.多做不会污染的运动,如太极、慢跑、健身等。
17.实行垃圾分类,送废纸、铝罐、铁罐、塑胶罐等去再生。
18.多用再生纸及其他可以循环再生的物质。
19.喷雾剂会破坏臭氧层,尽量用其他替代品。
20.尽量用蓄电池或可充电的电池,少用普通电池。
21.旧电池应回收,切勿随意丢弃,污染环境。
22.到商店购物拒绝不必要的塑胶袋。
4加强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法制教育现代社会应是一个法制社会,我们国家已经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颁布了一系列有关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法令、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等。同时,我国政府还积极参与国际协作,决心为保护全球做出一个大国应有的贡献。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作为一名生物科教师,应从国家的需要出发,尽量多收集有关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法令法规的原始资料,或以课堂渗透的形式,或以讲课的形式,或以印发宣传资料的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强化对学生的环境法制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成为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或法令的宣传者和执行者。
篇3
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一文讲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因此,激发青少年科技制作与小发明的兴趣,培养青少年发明创造的意识,开发青少年发明创造的潜能,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创新要从教育抓起,创新要从小做起,创新意识要从这里起步,这就显得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尤为重要。
从物理学科的角度来讲,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小制作和科技小发明是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就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小制作与小发明活动。
一、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观
1.物理教师应接受物理大师教育思想
物理学本身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严格定量科学。物理学中所有的结论都是物理现象和实验事实升华的结晶;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和力戒弄虚作假,倡导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作风,都贯彻于物理教学的始终;还有物理学家为造福人类探索知识而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孜孜不倦,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渗透在物理学中瑰丽多姿、丰富多彩的科学研究方法(像观察、实验、假设、理想模型、等效替代、科学推理等),这些都无不给学生以深刻的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从而为学生深入学习,为将来从事科研,从事创造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应当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而且培养学生把为社会服务看做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要通过教育使个人自由而有责任心的发展,使他得以在为全人类的服务中自由地、愉快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他还指出学校教育“应当防止向青年人鼓吹那种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作为人生的目标,看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还明确地指出:“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的教育思想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全面发展的和谐人。从物理学的特点来看,物理学应该注重“物”的过程,然后才到“理”的结论。物理教学恰恰应该而且完全能够在形成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物理的课堂教学应注重实验与探究,也要注重科技小制作与小发明的教学。物理教师应该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接受物理大师们的思想,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2.教师应接受最新教育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等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此我国将原来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提出了三条改革:第一是课程的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第二是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第三是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课程标准规定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首先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教师只有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把教育思想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教育观念的转变将会真正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此外,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所以,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教学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就教与学关系而言,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学生不仅将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学习方式转变因此被看成是课程改革的显着特征和核心任务。
课程标准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在科学探究中,学生像科学家构建、描述科学原理那样经历探究的过程,将自己的经验协调起来并纳入逻辑系统,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与原理,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认知结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都得到发展。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有效的学习策略。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动手实验、学会动手制作,还要在课外活动中学会科技制作与小发明,这才是落实课程标准的有力保证。作为物理教师,应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接受最新教育理念,真正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
二、教师要向学生渗透科技制作与小发明活动的意义
开展科技制作或小发明活动,一般先进行宣传,或以黑板报形式通知或以文件形式通知。组织形式上常以教研组或任课教师为组织者,成立兴趣小组,再布置任务。在宣传和组织的过程中,多渗透活动的意义。最好是通过培训讲座,联系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讲解科技制作与小发明活动的意义。
1.科技制作与小发明活动是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任务
小制作包括模型制作、教具和学具制作,小发明是科技创新的一组成分子,它们都是科技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一部分。物理学科完成这些工作是课程标准规定的一个环节,教育部对这类活动安排了各种竞赛,并对出类拔萃者进行表彰。开展这类活动正是素质教育交给我们的任务,不是什么“不务正业”。
2.科技制作与小发明活动可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对我们的学习起促进作用
搞科技制作与小发明活动,我们从中可心发现物理的神奇、自然的奥秘,在物理海洋中探索,寻找到我们要的东西,促进我们提出问题,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甚至启发我们得到新的发明,为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会发现学习物理是有用的,它会使我们对物理产生兴趣。当我们形成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后,我们科技制作活动中就会有创新意识,自己想做别人没做的东西,这时我们就感到知识的不足,它会促使我们克服别人难以克服的学习困难,不断去学习新的知识,想将它拿来为我们的需要服务。当在活动中我们获奖了,我们便发现自己是同类人中的佼佼者,当我们的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我们会发现自己有更大的创造潜能。这时,我们会发现学习物理的价值,它会促进我们不断向更高、更深处学习。
3.科技制作与小发明活动可启发我们思维、开发智力,提高学习效率
当我们思维能力还处于有待提高的过程中,往往依赖于直观思维或形象思维。如我们在学习声音由振动产生的,一开始对“振动”不够理解,把它和“运动”或“力”的作用搞得模棱两可。可教师将敲响的音叉一端接触水面时,我们会看到水花左右、上下飞溅,这时我们很快明白所谓的“振动”是物体围绕一个位置,在平面或立体空间内往复运动。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老师会用实验室已有的教具或自己制作的教具进行演示实验,同时也会要求同学们自制教具或学具来配合老师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它可开发我们的抽象思维、想象力,同时会加速我们智力的开发。这样学习起来会变得轻松,正因为它形象可见,又能帮我们理解,更容易记忆,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的。
4.科技制作与小发明活动可以培养我们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每年中考的实验加试占10分,科技创新获奖在中考中加分也都充分说明这些能力的重要。但这些能力怎样得到培养呢?除了平时分组实验我们要认真完成以外,更重要的是平时活动课要多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同时要想到把别人都没有制作出来的东西通过自己的想法将它制作出来,一旦成功,它便是一个小发明。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们在实验操作时动起手来便更快,从来没有的东西我们也会通过想象结合动手能力将它摸索出来,这样便形成的操作与创新能力。
三、教师要注重向学生渗透科技制作与小发明方法
教育的真谛是“关注孩子的成长,重在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简而言之,便是《老子》中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巴甫洛夫认为:“重要的是科学方法,科学是思想的总结,认识一个科学家的方法远比认识他的成果价值要大”。同样,教学生搞科技制作和小发明活动,仅注重帮学生某一单个活动是没有用的,关键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在制作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渗透科学方法,让学生先知道方法,然后教师与学生一道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操作能力,并在方法的引导下,提高创新能力。
篇4
(一)强力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2年必须落实省定450所公办幼儿园建设的具体项目、地点、改扩建或新建面积和资金来源。各地要根据省政府提出的三年内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的要求,结合本地三年行动计划,抓紧研究部署今明两年的任务。
要积极争取国家“城市学前教育发展奖补资金”和“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的支持,制订具体政策措施,扶持好城市集体、企事业单位办园和普惠性、低收费、有质量的民办幼儿园;坚持以流入地政府和普惠性幼儿园为主,积极推动各地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
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及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这是我省承担的国家试点任务,各地必须给予高度重视。2011年底,省里业已制发《幼儿园机构编制管理实施办法》,明确了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解决办法,各地要抓紧推进落实。要重点面向社会招聘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专任教师,对转岗的中小学教师要严格考核,切实提高“保教”质量。
随着学前教育加快发展,管理任务更加繁重,管理难度剧增。要纠正“小学化”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逐步取消小学附设学前班,健全学前教育教研制度,建立起科学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二)大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要继续坚持“区域统筹、县域推进、改造薄弱、促进均衡”的原则,全力落实教育部与省政府签署的备忘录和省政府与各地市政府签订的责任书,确保完成建设400所标准化学校,实现年度阶段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任务。
进一步明确基本均衡的评价标准和工作要求。各地要依据这一评价标准,按照责任状确定的建设进度,统筹好各方面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教育部从2012年开始,要组织开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的认定验收。为此,各地要切实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严格按照确定的建设进度,统筹安排各方面资源,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切实加快建设步伐,确保按规划的时间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教育部验收。及时解决好工作推进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要在县域内科学、合理布局中小学校网点。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部署,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城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学龄人口变化等因素,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建好必要的教学点,坚决防止和纠正因学校布局调整出现学生就学困难、学校班额过大等问题。要贯彻“县域统筹、倾斜薄弱”的原则要求,加快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缩小县域内城乡、校际间办学差距。在教师、校长交流上加大改革力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省里要制发推进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的指导意见,各地要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保障,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做法。2012年要召开17个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试点县工作推进会,召开“学区制”办学模式改革牡丹江现场会。
(三)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全省普通高中教育工作要在2011年良好布局开局基础上,继续以推进高中教育普及为目标,进一步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一是以市地为单位,对全省普通高中进行普查,对未达标的薄弱高中由地方政府制订整改计划,全面加强普通高中达标建设。二是深化区域和学校改革试点工作,建立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促进机制,引导普通高中找准内涵发展定位,凝练学校文化,培育办学特色,形成一批“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的普通高中。年底拟召开试点地区和学校现场会。三是落实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中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要求在秋季开学前完成清理工作。四是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规范普通高中办学行为。依托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职责,加强和规范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强化审批和管理,进一步规范国际班办学行为。从规范招生行为着手,切实规范普通高中办学行为。
(四)依法推进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健康发展。
民族教育工作方面。全面贯彻新修订的《民族教育条例》,以民族教育发展项目建设为依托,加快少数民族各级各类学校建设;继续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教学模式改革;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继续抓好教育援疆、工作;全面启动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学校建设;加强扫盲教材建设,积极推进少数民族扫盲教育工作。特殊教育工作方面。大力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继续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推广“医教结合、综合康复”教学模式,力争年内取得相应科研成果,形成一支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指导各学校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力度,组织优秀特殊教育校本课程评选。
――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一)贯彻执行好义务教育新课标。
为认真贯彻执行好新课程标准,一是要统筹设计义务教育新课标的学习培训,要求各级教育行政、教科研部门、中小学校长和广大教师,透彻理解、深刻把握新课标,内化行为,创造性地贯彻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二是省里要按照国家新课标的精神,研制我省《地方课程标准指导意见》;三是各地要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大力推广普及地方课程;四是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和当地资源,开发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
(二)创造性落实好高中课程方案。
继续创造性地深入贯彻实施我省的《普通高中课改方案》,以课程实施为重点,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完善“课程模块修习考核”、“学业水平考试”、“高校招生考试”以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三考一评”制度建设。要按照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要求,加大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开设力度,实行分类规划与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加强学生选课指导和人生规划指导,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深化教与学改革。
要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改的核心环节,深入探索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贯彻“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注重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人格,激发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广大教师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进行个性化、多样化的探索与创造,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与学的局面,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探索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制度。
(四)全面加强教研工作。
各级教研部门要切实转变教研服务方式,进一步完善省、市、县和基层学校以校为本、基于网络、上下联动、由点到面、覆盖全省城乡的各级教研功能互补的教研模式,强化“研培一体”教研制度,充分发挥教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深化课程改革的作用。省里要制发《中小学教研工作指导意见》,各地各校要抓住贯彻落实新课标这一重要任务,全面提升研培能力,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机制。
(五)大力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
各地要把信息化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继续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国家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项目,加快推进“班班通”建设,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继续以农村为重点,加强教师培训,加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学校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要充分运用远程教育网络,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共享。
――强化教育管理,努力缓解热点难点问题
(一)关于抓好“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
一方面,各地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保障、身心健康、行为习惯培养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关爱服务体系,尽力满足农村留守儿童上寄宿制学校的需求,保障不能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就近上学。另一方面,各地要按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教育“两为主”的政策要求,深化“两为主”为“两个全部纳入”,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融入城市生活。
(二)关于抓好规范办学行为工作。
一是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严格落实省政府《关于全省中小学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意见》和教育部要求;全面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制发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构建小学、初中与高中有机衔接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积极推进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不得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为主要标准来评价学校和校长的工作成绩。二是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坚决治理人民群众反映还比较强烈的乱办班、乱补课,择校乱收费,教辅材料滥散以及基建、招生、采购等领域还时而发生的违纪违法问题。三是切实推进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各地要切实落实好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中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要求在秋季开学前完成清理工作。同时,继续巩固义务教育阶段改制校工作成果,对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后的运行情况逐校进行排查,发现问题迅速纠正解决。
篇5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包含了细胞生物学理论与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动手与思考能力。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本科生学习细胞生物学的热情与效果,很多高校进行了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体制改革,达到了不错的效果[1-4]。而笔者也一直尝试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积极探索,本着开拓创新的精神去激发学生开放式思维,鼓励学生探索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实验,笔者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探索设计性实验依次进行,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在实验中的积极主动性和科研创新的能力。
研究生教育是本科教育之后的继续深造学习阶段,本科教育强调的是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与从事科研的能力,而研究生教育强调的是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与深入的专业知识,具备创新能力和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5]。越来越多的生命科学领域的学生选择在本科学业完成之后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继续学习生命科学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以及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工作。怎样才能有效地将差异化培养目标的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进行顺利对接,以减少本科生向研究生过渡的时间段,提高研究生学习的质量,是每一位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组结合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实践,探讨课程改革,以期有助于本科生综合发展与快速成长,加快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对接。
1教育培养改革措施与建议
1.1加强细胞生物学实验前沿性与交叉性实验建设
生命科学特别是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质很强,研究成果日新月异,实验技术突飞猛进的学科,细胞生物学是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基础性学科,要进行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效对接,则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当下较为前沿的实验与技术融入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及时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与技术,合理有效地促进细胞生物学理论与实验的同步化发展,增进学生对于最前沿知识与技术的了解和对于细胞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其好奇心,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目前生命科学前沿学科发展迅猛,各个分支学科也存在交叉融合,出现很多交叉领域,比如分子细胞生物学、神经细胞生物学等,因此单一的实验内容与技术往往不能够有效地满足科学研究的要求。比如,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中一般都是采用显微镜观察的手段去观察细胞、组织的形态结构,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与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又分别从基因、蛋白等角度去学习相关的技术,该部分内容在本科生培养阶段是孤立学习的,没有让学生形成实验内容与手段是科学研究的有机整体的思维,只有通过各个层面的实验分析才可以得出较为完美的实验结果,而在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当中又需要使用这一系列的实验手段去进行实验,因此是脱节的,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改革。在学习完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与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之后,笔者在大四上学期设计了综合性生物技术大实验,将细胞生物学等相关学科主要实验技术综合运用,训练学生系统性的科学研究思路,使其深入了解生物学研究的综合性与复杂性,提前接触科学研究者要具备的综合基础知识。
1.2加强细胞生物学实验灵活性与学生科学素质培养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要加强实验课程的内容,要为以后进入研究生阶段培养或进入企事业单位研发部门的学生之后的科学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安排实验课程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生命科学实验课程的特殊性。
1.2.1合理安排实验过程,灵活运用教学时间。因为有时实验等待的反应时间较长,一方面可以安排穿插细胞生物学理论课程的讲授,另一方面可以安排其他细胞生物学实验操作,这种科学统筹的安排会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尤其是到了研究生阶段,同时操作几个实验是经常发生的。要使得研究生具备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那么就必须在本科阶段就开始培养。另外,除了上实验课进行操作的时间之外,为鼓励学生灵活性地自主学习实验相关技术,笔者开辟了网络信息化实验教学手段:江苏师范大学生物学教学实验中心(http://biolab.jsnu.edu.cn),改变传统实验课堂的单一性,全方位立体覆盖课外与课内空间,实现课堂外实验技术的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熟练掌握相关实验技术是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关键,是获得基本、可靠、真实的科学事实的重要先决条件,因此需要加强本科生进入研究生之前的技能培训。
1.2.2加强实验室规章制度与仪器设备管理规范建设。在本科生实验课程过程中,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实验纪律,在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循实验室仪器操作规范,养成实验室重要的仪器使用预约与登记习惯,以及向他人咨询未使用过的实验室仪器操作步骤的习惯;养成做实验的良好习惯,例如实验室中试剂使用完毕后要归置原位,废液废物要分门别类贴标签处理,使用后的瓶子试管要清洗烘干等。良好的实验习惯是个人品质的延伸,是确保实验成功的保障,是研究生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
1.2.3调动学生实验分析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实验课程的学习中来。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很多的课程内容是属于可以预知实验结果的验证性实验,但有时也会出现结果不理想的状态,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告知哪些因素影响了正确结果的出现,但是为了更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好奇心,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动手查阅相关资料与文献,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与网络数据库资源,进一步分析问题形成原因,并且通过实验来验证是否改变这些因素就能够使实验结果达到预期,以此加深学生对于实验的理解,满足实验成功的成就感,促进其主动性与科学思维能力。另外,实验课上的各个实验小组可以模仿研究生组会的形式,将各实验小组的实验结果展示出来,汇报各个小组的实验结果,共同分析非预期结果的根源,找出问题所在,通过该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有助于学生进一步适应将来工作或者学习上与其他科研工作者的科学问题讨论氛围。
1.3加强学生科学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与科学实验严谨性精神的培养
生命科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和严谨性的科学,真理的发现是由辛勤工作的科学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对于培养学生实践探索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具有理论课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6-7]。教师在实验课程教学时,要本着实验的科学性、严谨性、逻辑性去教育学生,从本科阶段就应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分析思维能力。
1.3.1撰写实验报告。向学生强调应如实描述在实验过程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要真实的去反映基本科学事实。实验报告中所张贴的实验结果图片要进行必要的标注与说明,比如,在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中,很多学生在写实验报告时,实验结果展示部分仅仅把得到的实验图片贴上去,不进行标注,这是不科学的,教师应教育学生将实验图片的比例尺、标注与说明做好。如果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不是预期的,那么可以科学分析产生的原因,以及提出改进的措施,并将这些内容写到实验结果分析中。
1.3.2要向学生讲述怎么进行科学的设计实验,讲述实验过程中要设立对照组实验的意义,灌输实验设计的逻辑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进行细胞生物学实验时,实验内容都是教师在上课时讲述的,包括实验内容、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最后让学生按照既定的实验路线去做,但是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效果不甚理想。在探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笔者采用阶梯式、渐进式的实验内容安排方案,将基础性实验与综合性设计实验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主动性与创新性[8-9]。如,在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之后安排了大四的细胞工程大实验,通过进阶式学习,逐步实现自主性实验操作与教师合理指导的模式。进一步应该在各个分支学科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将生物学的各实验进行有效融合,形成行之有效的综合设计性实验,才更能体现出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的交叉性与前沿性,为以后的研究生教育奠定基础。设计实验实施过程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进行实验相关的操作,到实验的后期,分析实验数据,整理实验数据并撰写实验报告。并且,有部分的设计实验与教师的科研题目挂钩,由科研项目教师结合自身科研课题设计题目,让学生去查阅文献、设计方案、讨论实施,并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在实践实验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同时也促进教师科研项目的开展。当由基础性实验至综合交叉性设计实验逐步过渡,学生就会逐步融入到科学的海洋。
篇6
英文名称:Genomics and Applied Biology
主管单位:广西大学
主办单位:广西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3464
国内刊号:45-1369/Q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2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由广西大学主办、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主要刊登:基因组学、生命科学、农学及医药领域等相关学科的学术论文;其特点是原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内容涵盖:基因组学、遗传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应用生物学、病理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实验技术与方法以及相关综述与专论等。
篇7
[关键词]生命科学、本质、发展、应用、社会、生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132-01
一、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和思考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而生命科学领域更是尤为突出,生命科学的进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早已成为当今最为活跃的科技领域之一,人类对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认知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其地位和作为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
大千?生命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不同物种虽然在形态结构和行为活动上表现得千差万别,但生物世界中最本质的东西却是高度一致的。构成生命的化学元素和生命大分子在化学组成都是由C、H、O、N、P、S等化学元素和4种核苷酸、20种氨基酸、糖类、脂肪等基础生物大分子组成,这些成分是生命构建和一切生命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所有生物体都能够进行新陈代谢,并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的生长;所有生物体都能够进行繁殖产生后代,由于受基因控制和基因改变的影响,生命的繁殖表现出高度的遗传和变异特性。
细胞是生命存在的最基本形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被称为生命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从宏观角度看,地球上的生物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生命科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在人类文明的初期,人们就注意到了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并对生物进行观察、描述,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材料。17世纪前,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和神学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古老的生物学始终停留在观察和描述阶段。直至20世纪以来伴随物理化学等有关学科的发展生命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建立起来了。20世纪后半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生命科学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速度,一方面传统生物学的学科分支进一步深化、细化,另一方面学科间的交叉进一步加强。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生物工程、克隆技术、PRC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生物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二、生命科学与社会发展
生命科学是一门神圣的学科,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命科学。
医学领域:1929-1943年,青霉素的发现,拯救了二战后期几百万人的生命,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遗传学领域: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首次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揭开了遗传的神秘面纱。
生命科学领域:1997年2月,首例哺乳动物――克隆绵羊“多莉”的诞生;农业领域:转基因棉的研制成功,害虫防治的突破发展。
环境领域:“超级菌”的研制成功,极大程度上解决了海上石油污染的问题。
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种复杂的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脏病等,光靠有限的医学药物是远远不够的,好多人因此丢失了生命,基因工程的出现给医学领域带来了曙光,科学家们利用基因工程生产出某些特殊的基因和世界上难找的蛋白质,比如说,科学家利用转入转胰岛素基因的大肠杆菌来生产人们所需要的大量胰岛素,大大缩短了胰岛素的生产周期,治愈了更多的胰岛素病人。基因工程还生产出了大量的基因产品,如人的生长激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对人类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生命科学与我们的生活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生命科学更使势不可挡,雄居影响当代人生活的四大科学之首,目前,生命科学已经成为21世纪当之无愧的带头学科。国际核心期刊生物学占着越来越多的比例,世界优秀科技成果评选总不会离开生物学的最新成果,无论从这些还是从对人类生活及思想的影响来看,生命科学都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核心,最为炙手可热的领域
以下一些生活中的案例来说明生命科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在山东,医学专家为60岁的刘为荣换了心脏。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做心脏移植手术以来,刘为荣是年龄最大的“换心人”,现在他像正常人一样安排起居。
在上海,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出第一批高质量的新流感裂解疫苗。流感裂解疫苗不仅接种保护效果好,而且临床副反应极少,适合各种年龄段的人群接种,最受市场青睐。
在日本,东京齿科医科大学和大日本印刷公司借助特殊的印刷技术,成功培育出与人体血管原来形状相同的毛细血管,有望用于治疗心肌梗塞。
在美国,其国家人类基因研究所宣布,他们已绘制成功首张狗基因测序草图,显示狗与人类的基因数量大致相同。这一成果有助于人类对与基因相关的疑难病症的研究。
在新加坡,科研人员发现经高温和超声波加工处理后的动物骨骼植入人体后,可能不会发生感染或排斥反应,这为异体骨骼移植带来了新希望。
在韩国,研究人员首次培育成功转基因荧光鸡,使转基因鸡蛋在食品、制药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进了一步。
以上这些告诉我们,生命科学就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它的出现和发展就是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篇8
本辅修专业培养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辅修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能力和素质:
1、掌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生物工程原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实验技能;
3、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的能力;
4、了解与生物产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通过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具备良好的生物技术专业素质。
三、课程设置
本辅修专业设置课程包括:生命科学导论、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发酵工程、生物技术检测(含仪器分析)、污水处理工程、植物组织及细胞培养、食用菌栽培学。
四、课程简介
1、生命科学概论:
主要介绍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成果应用,从不同侧面反映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融。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学基础知识、生命科学对人类的影响、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细胞与克隆技术、遗传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微生物与人类的健康、神经科学、生物钟与生物信息传递、生态环境与人口资源等。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拓展视野,丰富生命科学知识。
2、生物化学
使用教材:《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罗纪盛等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参考书目:
《普通生物化学》(第四版),郑集,陈均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Biochemistry:AnIntroduction(SecondEdition),T.McKee;J.R.McKee,(英文教材影印版),科学出版社,2000年;
InstantNotesinBiochemistry,B.D.Hames,N.M.Hooper&J.D.Houghton,(英文教材影印版),科学出版社,1999年。
3、微生物学及实验: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为生物学各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样性,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特别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拓宽,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医学、农学、林学等学科,甚至地质学、太空学等也需微生物的方法与技术。因此,熟悉掌握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对其它很多学科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无菌操作技能和无菌概念的建立是微生物学实验中最重要的内容。微生物学实验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包括经典的、常规的、以及现代的方法与技术,使学生具有适应于从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
使用教材:《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生物技术检测
使用教材:《仪器分析》(第三版),朱明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参考书目:
《生物物理学》,赵南明,周海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第二版),张龙翔,张庭芳,李令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5、植物组织及细胞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项以细胞全能性为理论基础的无性繁殖技术,以植物组织和细胞的离体操作为基础的实验性学科,是举世瞩目的现代生物技术之一。它应用无菌操作方法培养植物的一个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加速繁殖植物个体,或获得有用物质等。本课程主要介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方法和应用,以实用为目的,使学生在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实际操作技术。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掌握开展离体培养克隆植物的基本技能。
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植物组织器官培养、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种质离体保存、植物组织培养苗的工厂化生产、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与工厂化生产、果树与蔬菜的组织培养技术、园林及观赏植物的组织培养等。
实验操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茎段的组织培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叶的组织培养等。
6、发酵工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微生物工程原理、微生物工程下游加工工程、微生物工程生产工艺及产品举例等部分。内容包括菌种的特征和选育,培养基的特性和选择,发酵工艺的控制,杂菌的防治和产品分离提纯工艺的控制等内容,为生物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微生物发酵工程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数学、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等多个学科,基础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同时要求基础理论和生产时间密切结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将要按照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全过程阐明各个阶段、各种产品生产的原理和技术,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又重点突出生产的工艺操作和控制技术等实际问题。因此,该课程需要在理论教学的同时,配合实验的实践环节,也要求学生建立实际生产的概念,在实践中巩固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利用实验、参观、实习、社会实践等机会,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会缩短理论与生产实践的距离,建立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概念和能力,动手能力也将有所提高。
推荐教材:贺小贤编著,《生物工艺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曹军卫,马辉文,张甲耀编著.《微生物工程》(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俞俊棠主编.《生物工艺学》.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
7、水污染控制工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生物技术辅修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的资源特性,水体污染的特性,污染指标和污染控制的基本途径及方法,各种废水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的选型和构筑物设计计算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工艺和及有关设备的技术性能,熟悉有关设计计算、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方面的知识,了解有关处理系统的管网设计、施工、维护运行方面的知识。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因此必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应用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能迅速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同时具有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运行、管理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使用教材:《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高廷耀、顾国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水污染控制工程》修订版张希衡编冶金工业出版社
《水处理工程》顾夏声编清华人学出版社
《水污染治理工程》黄铭荣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水污染控制工程》胡亨魁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8、食用菌栽培学
本课程是在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相关学科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食用菌栽培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新兴实用技术课程。
食用菌是可食用的大型真菌,有利于改善人类的膳食结构、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健康水平,是人类餐桌上的健康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每餐合理饮食结构应是“一荤一素一菌”,其中的“菌”指的就是食用菌。因此,近十年来,国内外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相当迅速,食用菌生产、加工在我国已然形成独立的新兴产业并开始步入工业化生产阶段。了解和掌握食用菌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于将来从事相关技术工作和服务社会生产具有实践意义。
本课程重视学生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培养。课程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部分,比例大体为:1:1。理论教学包括:食用菌基础知识、商业化栽培技术工艺和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和加工保鲜技术三部分内容。实验教学重点加强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培养,使学生掌握食用菌制种技术、菌种分离与保藏技术,能够进行常规的食用菌栽培工艺操作。
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理解有关食用菌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常见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理化环境条件及栽培管理方法,掌握食用菌栽培过程及加工的多种基本操作技术,并且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具备在实践应用中控制生产、服务科研和改造创新的专业基本能力和素质。
篇9
关键词: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生物学教学
当前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对公民的科学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和基本理念,并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在生物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每一个生物教育工作者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长期的工作目标和核心任务。
一、渗透生物科学技术新信息,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意识
在生物学教学中,平时注意搜集一些科学技术的新信息,适时地与课堂教学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使教材基础知识与生命科学发展动态相衔接,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科学、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志向。例如,对细胞一章内容的学习,通过细胞全能性的介绍,引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的实例:如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花卉树苗。在“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节中,引入遗传工程和基因工程的成果,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生命科学的前沿知识。渗透这些知识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而且能唤起学生的时代感,使其树立生命科学意识。
二、通过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顽强、勤奋、实事求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标中强调“要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生物科学史是十分宝贵的教育资源,其中很多事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科学精神教育的良好素材。如达尔文冒着生命危险做环球考察,虽历尽艰辛,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巨著《物种起源》;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花费了整整27年的时光。罗蒙诺索夫曾经说过“攻克科学堡垒,就像打仗一样,总会有人牺牲,有人受伤,我要为科学而献身。”这些科学家的顽强意志和感人事迹有助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险的精神。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科学界合作的典范。这有助于启发学生发扬合作精神。在生物学教材中,介绍了许多我国在农业、医药、生物学上的伟大成就,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例等,这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三、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方法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中许多知识非常适合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获得,同时探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如我在教学中尝试运用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合作交流”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教师创造性地构建学习环境,给学生大胆猜测和“异想天开”的机会,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如《蚯蚓的刚毛在运动中的作用》探究实验中,循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其次指导学生大胆而科学地做出假设。提出假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地收集资料,引发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地思考问题。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标新立异观点的充分阐述,确保多种假设的积极碰撞,最终形成科学的假设。再次,积极设计实验和实施实验。设计实验和实施实验的关键是创新,包括实验方法设计、对照实验的确定、实验器材选择、实验数据收集等方面的创新。教师对此应逐步引导,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尝试、总结。最后,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和概括相关信息。需要重复实验的就重复实验,以便核实现象和数据,确保探究结论的科学和完善。
四、利用生物学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新奇有趣的科学实验,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例如:在研究酶的活性与PH值的关系时,我设计以下探索性实验。取3支试管,编号为1、2、3,分别在3支试管中加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各1ml,然后在1号试管中加入蒸馏水1ml,在2号试管中加入10%的NaOH溶液1ml,在3号试管中加入10%HCI溶液lml,再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再放入60℃左右的水浴中5min,再各加入斐林试剂2ml,并用酒精灯煮沸1min,观察实验现象。正确的操作步骤下的现象应是:1号试管有砖红色沉淀,2号、3号无现象产生。从而得出结论:酶需要适宜的PH值。但学生在做实验时,由于操作步骤不严密,会出现许多不同的实验现象:如有的没有砖红色沉淀现象发生,有的三支试管中都出现了砖红色沉淀等等。对此,要求学生不要性急,要有耐心,认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重新操作,直至成功。通过实验的探索,一方面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科学知识,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对实验成败的比较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的探索和研究需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否则将是差之毫厘,缪之千里。
五、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在教学中客观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例如,光合作用产物之一O2究竟来自反应物中的H2O还是CO2,就是利用物理方法——同位素标记法来解决的,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是利用化学方法——纸层析法来解决的。使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性。另外,哲学中的许多原理如量变与质变,运动与静止,内因与外因,对立与统一的观点在生物学中也随处可见。例如:介绍光合作用过程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是一个同化过程,但其中也伴随着物质和能量释放即异化作用。从对立统一规律角度看,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充满矛盾。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正是在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中不断完成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实现自我更新。
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点点滴滴做起,持之以恒,切实把新课标的理念贯彻于课堂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篇10
英文名称: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3282
国内刊号:11-2161/Q
邮发代号:2-81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4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奖期刊
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