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08-18 17:49: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科学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科学的发展

篇1

关键词 生物科学 生物课程

生命科学的发展不仅影响到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中学生物课程的改革,从课程理念到课程内容,乃至课程实施的过程和方法,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研究和反映生命科学的发展对中学生物课程的影响,对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及其在自然科学中的作用

当代生物科学在朝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向纵深发展。在微观方面,主要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过程和现象;在宏观方面,主要是生态学的研究,特别是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正如邹承鲁院士《生物学走向21世纪》一文所言:当前凡是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不可避免地要深入到分子水平去进行本质规律的探讨,这使分子生物学很快就渗入生物学的各个领域,改变了整个生物学的面貌;同时也对医学和农业科学及其应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生物学的全新面貌最突出地表现在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分支学科,影响到生命科学的所有领域,即使生态学、古生物学和分类学也不例外。

现代科学的发展已表明分析重建法的局限性,它不再完全适合于科学的继续发展。新的启蒙运动的方法论特征很可能是以整体生成和经验原则支起的方法论构架。而这样的新科学启蒙思想核心正适合在生命科学领域内成长和发展。”

二、生物科学的发展对课程理论的影响

科学源于哲学。科学不仅具有认识论价值,而且不断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课程理论是人们在一定的观念和思想方法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自然不可能摆脱科学的影响。

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思想方法体系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课程理论的构建。在牛顿和笛卡儿的世界观中,宇宙是机械性的封闭的宇宙,地球被视为巨大的机械系统中的一个齿轮,众多行星被视为巨大机器中的齿轮组,其运动可以钟表的精确来测量。“这些机械喻不仅为现代科学——从外部力量推动的角度来考查——而且为我们称之为‘可测量的’机械的与科学的课程奠定基础。在这种机械性导向的课程中,目标是外在的,而且先于教学过程而确定;目标一旦设定,便要‘贯穿’整个课程。教师成为驾驶员(通常驾驶的是别人的车);学生最多是旅客,更糟的是成为被驱动的物体。这种机械喻阻碍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有关课程目标与规划的有意义的交流。”这就使得课程学者难以理解杜威关于目标和目的来自于而非先于教学活动的观念,使教学成为教导的、指导的。

随着生物科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生动摇。生物是多层次的充满非线性相互作用的自组织系统,同时也是开放的动态系统。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当然也具有生命系统的这种特性。因此课程的设计应当基于经验的流动,而不是将学科、年级、教学计划以粒子的形式出现,应当发展一种更具有互动性和转变性的课程框架,构建一种鼓励学生以更多的洞察和更深的层次反思其学习行为的课程。

篇2

[关键词]中学生物 教学研究 科学意识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探究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挂图、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并紧密地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如在讲皮肤结构时,引出如何才能使皮肤进行正常地生理功能,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认识皮肤卫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生只有掌握了必要的生物学知识,对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就会奠定良好的基础。良好科学素质的形成,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对人类有卓越贡献的伟大科学家勤奋求实的故事,使学生懂得要想做到事业有成就,必须有顽强刻苦的精神和惊人的毅力。教师应在教学中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多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和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学科,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来获得的。如,叶的结构,通过学生动手、观察、分析得出只有气孔能向外散失水分,靠近叶上表皮的栅栏组织含叶绿体数目多,排列整齐,因此绿色要深一些。使学生明确,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实事求是的作风去认真对诗学习,对待每一件事。

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良好素质的形成,还需要形成正确的科学观。科学观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它们都在不断地、有规律地运动、发展和变化。生物学科中处处都充满着这些辩证观点,教师在讲述中可以通过实例加以说明。如,介绍我国用人工方法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与酵母菌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的一面;生物的进化历程与生活过程反映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切都在运动、发展和变化的普遍真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在良好科学素质的形成过程中,还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中学教学大纲别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应适当增加探索性实验的数目,要让学生手脑并用地做实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使学生主动获得新知识。如,有丝分裂实验,可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染色液和染色时间、不同的压片方法来设计试验;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尽可能让学生选取不同植物的叶片进行实验。这样既可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勤于猜测、大胆探索的习惯,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和独立进行操作的能力。并在实验中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较高层次的心理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不断培养学生探索、分析、归纳、综合的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获得求知本领,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三、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认知观点。

篇3

关键词 初中生物 其它学科 渗透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077-01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就指出,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它有关应用学科的基础。随着它与物理学、化学、数学以及其它各学科之间的不断交叉、渗透和融合,生物学已经日益呈现出主导学科的地位。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改变观念,明确自己不仅仅是一名教授本学科的教师,只负责他们单一学科方面素质的发展,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正所谓“理化生是一家”,生物与物理、化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化学是生物学的基础,是与生物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初中生物的多个生理过程都涉及到化学的知识。例如“细胞的生活”中介绍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引入了无机物、有机物的概念;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人体的营养”中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还有制作馒头、面包、甜白酒的原理是酵母菌的发酵作用等,更有重要的实验现象如淀粉遇碘变蓝、吹气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均是化学变化的过程。

初中生物重要知识点渗透相关的物理知识的例子也比较多,例如,外界物体在视网膜的成像原理,凸透镜的聚光作用(用于远视眼的矫正),凹透镜的散光作用(用于近视眼的矫正);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吸气、呼气使胸腔和肺容积发生变化导致气压改变);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里气体交换运用到气体扩散的原理;汗液的蒸发吸热降低体温;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运动渗透了杠杆的知识。

此外,生物的课程内容也涉及到数学、语文、思品,地理、“三生”教育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例如,讲述“种子发芽率的计算”、细菌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分裂后繁殖的个数,就要运用到数学公式;做探究实验时各小组得到的实验数据要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基因的排列组合;此外,还要熟悉掌握各类数据的比较,对曲线图、柱形图等图表的认识,这些都离不开数学知识。它们与扎实的数学功底是分不开的,在学生解答相关的生物题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语文学科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几乎影响所有学科的学习状况。比如在生物教学中阅读课文或做资料分析题时,要能善于用语文的阅读方法去高效地提炼和获取课文、资料中重要的信息,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精心地培养。还有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会运用到巧妙的诗词成语、谚语,甚至一段课文等,引出生物的相关知识点,从而通过创设情景为生物的日常教学增添光彩。例如,成语、谚语等暗示了相应的生物学原理,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分别反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兔死狐悲”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大树底下好成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谈虎色变、杯弓蛇影、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说明了生物的复杂反射。另外很多诗句也体现了生物与语文之间的学科渗透:课文中用“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引入了藻类植物的介绍;“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述了苔藓植物。这样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这些让生物教学充满美感,同时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学奥秘的欲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同时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生物教材中有许多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相关的内容。教师可充分挖掘和整理蕴含在生物教材中的“三生教育”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机渗透,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就能使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产生正确和平等对待每一个生命的情感,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活的能力,把埋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善良、同情、愉快、乐观等情感“激发”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情感基础的科学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三生”观念。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篇4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每位数学老师可能都知道“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体,老师只起着主导作用”。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其成为真正的参与者,才能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一)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倾听学生回答了什么,正确与否,还要做到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倾听,能从不同的回答中挖掘其潜在的教学价值。因此作为教师不要随意打断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发言,我们也不仅仅是要从学生的发言中获得一个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从学生的回答中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给教学以反馈。学生对一个问题的回答过程,正是其思维过程的具体展现,因此,无论学生的回答是什么,教师都应该有耐心地听其把想法说完,而不是过早地打断,甚至进行严厉地反问或嘲讽。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交流中来。

例如在教学“周长的认识”一n,我让学生质疑,学生提出:“什么是封闭图形?”“不封闭的图形有周长吗?”学生在交流中有的说封闭图形是从起点出发,可以再回到起点;有的说不封闭图形没有周长,理由是不封闭图形不能从起点再回到起点。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新知的理解,在交流碰撞中,及时解决了内心的困惑。

(二)开放教学情境,放飞学生的思维

在孩子们的眼里。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每一个人都充满着幻想。开放的情境,提供的信息有较大的选择性,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因而可供探索的问题也就相对丰富。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想象力丰富,思路开阔,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解决问题的创造性便能得到充分发挥。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你能在平行线间画出与已知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吗?你还可以怎么画?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画出了很多个,接着我说:“到底能画多少个?为什么?”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思考余地,有的学生说不行,有的学生竟然有说出“无数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二、相信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活力焕发、生命价值不断体现的生活过程。在新课改中,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理解,感悟中获得独特的感受,这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自身的需求。让学生在自由的时空里展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网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其实就是要把学生内在的潜能激发出来,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根据学情,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学习。

三、用好教材,致力于学生的发展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作为教师应该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建设者。在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致力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灵活调整教学资源,用好教材、活用教材。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教师智慧与学生发展的有效融合,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具生命活力。

(一)把准学生起点,科学的组合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但如果不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而照本宣科,那是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师必须灵活掌握教材的内容,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认知水平,进行科学组合。我曾听过一位老师教学《年月日》这一课,她没有按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和组织程序来进行,教学效果很好。对于教材中学生能看懂的内容,她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大小月的记忆,与如何正确的判断闰年这一环节上,她给学生介绍了两种简单的判断方法,即一般年份看后面两位数{个位与十位}是不是4的倍数,整百整千年只要看前面两位数是不是4的倍数就可以了,因为三年级学生还没有除数是三位数的基础,所以这样处理就不用纠结在除数是整百的算法上,相对节约了教学时间,同时增加了教学的容量。

(二)把身边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

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相联系,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兴趣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虽然教材所选用的资源都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但由于不同的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所积累的生活经验也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客观地把握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将教材内容进行优化,使教材内容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教材的适当补充与拓展,因人而异

篇5

关键词:生物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08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备受大家的关注。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实现创造的前提和途径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个性是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基础,这是时代的需要,科技进步的需要,也是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班级授课的背景下,可从以下八方面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

教师要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同时也要认识到:在新形势下,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教师首先要敢于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挑战,敢于突破旧的教学模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做到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凡学生自己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代。要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及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喜悦,以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花、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

二、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美国教育家布卢姆也曾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因此,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不仅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爱因斯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活动。在学习进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发问质疑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从而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个性。

三、开展多样的教学形式,张扬学生个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我们生物课堂的教学形式也日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将演讲、小品、辩论会、表演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入了课堂,使我们的课堂一改往日的单调沉闷,取而代之的是生动有趣。在这些开放的教学形式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自主的、主动的;思路是活跃的、广泛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也已成为常见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也因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而时时闪现出美丽的光芒。留出空白,让学生满怀兴趣地驰骋自己的思维。留给学生细心品味、合作探索的时间,是新教材处理的一个原则。但是,教师更主要的目标是将学生扶上马,向更广阔的空间驰骋,激发学生自学、甚至终身学习的热情。所以,生物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给学生留出学习的空间,让他们积极实践、探索。

四、开放的教学提问,凸显学生个性

教师的提问是打开学生思维的金钥匙,问题的宽窄深浅直接影响到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由于观念还比较落后,使得他们在课堂提问中常常只注重对知识的了解与理解,而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或注意,故所提问题往往过于封闭。这种封闭式的提问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持续下去必然会导致学生课堂答题的参与度每况愈下,课堂气氛由此也会变得越来越沉闷。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必须走出这种封闭,精心设计开放性的提问,让学生多角度地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在问题中释放潜能和才华,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个性得以凸显。

五、创设宽松氛围,发展学生个性课堂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把握学生最敏感的心理,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目光、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在班级中创造和谐氛围。首先,教师要热爱、关心、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努力使师生之间打破命令与服从的机械关系,形成动感的协作关系。其次,教师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教师在期待我”。教师的言行中能表达出对学生的爱,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乐园。让学生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心情愉快、学得主动积极,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厌学”变为“乐学”,实现发展学生个性的目标。

六、调整课堂的结构,发展学生个性

课堂教学的结构是指一堂课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的分配,它是一个综合结构。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知识本位化,这样难以构成对学生能力的挑战。在实验过程中,要改“传统应试教学”为“素质教学”,变“教师讲为中心”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为中心”。要从各门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特点出发,采取“提出目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教师点拨――总结回顾――练习反馈”的基本模式,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原则,达到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目的。

七、加强学习指导,发展学生个性

我国有古语:“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身受益无穷。”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学会学习是对每一个学习者的时代要求。学习者通过当前的学习,不仅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学会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戈登・德莱顿和珍妮特・沃斯指出:“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你必须开辟新的道路、寻找新的突破点、发现新的联系,你必须打破原有模式。”学生“学会学习”是最终落脚点,而教师的“指导学习”则是前提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目的、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八、重视对学生的个性评价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就像空气,放在多大的空间他就有多大,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人才。教师要真情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下转第90页)(上接第88页)要多采用“赏识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关注学习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活动发展的过程。评价的信息来源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要延伸到学生的各种发展空间。教师应设计各种评价工具,鼓励学生主动收集和提供自我发展的评价信息,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着眼于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加强自我的认知意识,树立自信心,肯定自我价值,让学生的个性插上翅膀,在蓝天中自由翱翔。

篇6

【关键词】话语权 兴趣 情感 思维

只有尊重学生的话语权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在禀赋、气质、兴趣、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潜质得到发展,学生的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才能得到尊重。学生思考的批判性和思想的创造性得到鼓励,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大写的有独立人格“人”。

一 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就是尊重学生的未来

语文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这种“发展”涵盖三个方面:思想观念的发展、情感态度的发展和知识能力的发展。而作为话语权动态表现形式的言语活动,既是人的思想发展、情感态度的外化,又是激活和强化人的知识经验、思维品质和精神品格的过程。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克普鲁斯所说:“一个人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时,本身也随着提高了。”尤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价值创生、发展、交流、嬗变和更新的过程,学生的言语活动对学生价值的认识和价值的建构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我们漠视或扼杀学生的话语权,缺乏多元对话和价值商谈意识,那么必将扼杀学生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和价值模式的自主性,也就是说这将不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彻底背离新课标的核心理念。

二 尊重学生的语话权就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批判和人本主义的回归

传统课堂教学的特征在于教师对话语权的垄断和专制,教师是课堂话语的组织者、筛选者、施放者和控制者,学生的话语依附在教师的话语之上。没有自己的根基,学生的话语权被漠视或被剥夺了。像至今仍在大行其道的“牵牛式”、“放羊式”等所谓的问题式课堂教学以及“灌装式”、“一言堂”等目标式课堂教学都属此列,学生是被“绑架”进了新课改中,教师又不自觉地把学生培养成对语文不感兴趣的人,这是很可悲的。所以我们必须按照新课改的精神把原先附着在教师话语场中的学生话语权剥离出来,还原为学生独立自主的话语意识和话语场。对于学生而言,是话语权的失而复得或得之更多,意味着为他们的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赢得一个自由舒展的空间。伏尔泰说:“我可以不在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利。”笔者也想说:“课堂教学最宝贵的品质是永远捍卫学生发表观点的权利。”

三 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就是尊重民族的未来

笔者对时下流行的于丹讲的《论语》心得的某些观点是不敢苟同的。笔者想,只有让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上敢说愿说多说,赋予每一朵祖国的花朵尽情绽放的权利,我们的孩子才能在未来世界里真正掌握话语、掌握自己的命运、掌握民族的命运。只有在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时,才能产生生产和发展的伟大动力,才能真正扛起民族的未来。

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呢?笔者认为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

1.预设和生成

以言说之前已经确定的程式和结论来限定言语,学生就会失去言说的自主性空间,甚至有些老师写教案时把学生要回答的答案都写上了,这是很不可取的。笔者认为,在新课标理念下,还是以“非指示性教学”或“非预示性教学”为佳,少一点预设才能更有利于课堂的生成。就像笔者在教授戴望舒的《雨巷》时,让学生畅所欲言讨论此诗的主题,由于没有过多预设,学生的言语活动非常活跃,他们通过“我”、“雨巷”、“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三个主体性意象归纳出三个主题:一是失恋说。丁香只有紫白两种颜色,紫色象征高贵或不幸,如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紫色的灵魂”,白色则象征高洁,而且丁香在古诗中是一种愁怨的象征,李商隐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南唐的李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等诗句。更为难得的是学生通过资料查出戴望舒写此诗前爱上了好友施蛰存的妹妹的有关情况作为佐证。二是孤独说。像艾略特的《荒原》一样表现的是人类的一种永恒的情感体验,学生联系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三是理想幻灭说。“丁香一样的姑娘”,喻指革命理想,“悠长寂寥的雨巷”是当时环境的折射。以上都是学生自己概括出来的,笔者想,如果课堂教学中有过多的预设,就不可能有这样美丽的生成。

2.“说听”和“听说”

篇7

关键词:动物繁殖学;课程建设;学生发展

“动物繁殖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求以理论教学结合实验教学的模式共同推进,既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理论,又能培养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更好地开展实践应用,从而加强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南京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动物繁殖学”课程先后作为校级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网络示范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并开展了多项教学改革。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改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整个教改过程中不仅思考了“教师如何教”,而且探讨了“学生如何学”。因此,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进行“动物繁殖学”课程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离不开老师的教,老师离不开学生的学,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对等的地位,对教学产生等同作用。当前,由于观念和认识等因素的局限性,还有一些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没有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教改的突破点,对学生的研究和探讨比较薄弱。所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是一句口号而已,由此,导致教学中的弊端频频出现,制约了课程建设的整体发展。因此,加强学生的重视程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推动教学发展的突破口。

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均已逐渐成熟,世界观已基本形成,无论学习或生活,均有自己的见解和认知,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起关键的内因作用,教师主导性的教学活动只起外因作用,没有内因的响应,就达不到教学活动的目的。而且,在信息化时代,由于学习手段、环境和条件都非常方便,学生的学在教学中的比例逐渐增大,占主要作用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另外,教改方案的实施、教改效果的检验,最终要从学生的学习效果中反映出来,忽视学生因素而行教改,则教改的效果难以达到。因此,在完善教学梯队建设的同时,更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此举措使教师与学生处于良性互动的状态之中,为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对推动“动物繁殖学”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让学生参与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

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着重提到了增强高校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体现了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科学研究是新知识的源泉,可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科知识,丰富学习方式。有人认为,教学的更高目标不是让学生确信,而是让学生处于不断质疑的状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经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价问题”过程后,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最终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以科研促进教学是培养创新性人才、提高“动物繁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教研室具有完善的仪器设备、实验技术和经费等资源,为支持本科生教学实验实习、大学生科研训练(SRT)计划、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实施提供了保证。近五年来,本教研室累计承担了20余项SRT计划项目(约80人),其中5项获得了国家或江苏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并指导数名本科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研究论文。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并获得校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的佳绩。此外,教研室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于2010年与江苏省海门市联合组建一个校外实践教学科研基地――“南京农业大学海门山羊研发中心”,包括2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教学科研楼及14栋约8000多平方米的羊舍,不仅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吸引了大量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提高了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而且有助于增加高校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际的机会,提高学生就业率。总之,教研室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兴趣,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有效地推进了教学改革。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地学习渠道和机会

在信息膨胀、知识爆炸的当今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是学生学的结果。所以,培养学生学的能力是时代的要求,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校教改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加快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动物繁殖学”课程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

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丰富度,使学生在轻松、生动的环境下学习知识。同时,学生在网络教学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使计算机像学习伙伴一样和你进行讨论交流。也就是说,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地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因此,从2004年起,教研室就建立了专门课程网站,并在2006、2009、2011年三次更新改版。该网站包含了课程简介、教研教改、教学资源、实践教学、教学录像、教学多媒体、参考资料及在线答疑等功能模块,另外还有新闻动态和公告,及时展示动物繁殖领域最新研究动态,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延伸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成了“不下课”的在线课堂。此外,还充分利用QQ、E-mail和飞信等平台与学生双向沟通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交互式学习的环境。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大趋势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四、必须提高学生满意度,科学地评价学生

学生满意度是指学生对高等学校的感知质量与他们对学校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感觉状况,是学生按照自己的“内在标准”和自己的“内在标准满意度”对课堂教学进行的评价,它是学生心理层面的一种体验,是学生对于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的一种反馈。因此,教师要赋予学生对其所消费的教育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力,从学生期望出发,了解学生的理想、想法、看法及内在标准,从而有效地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学生满意度,是提高“动物繁殖学”教学质量,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凭感觉、经验办事的有效方法。

通过调研发现,不符合学生对课堂教学期望有“课堂教学沉闷”、“教学内容只局限于教材”;“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太少”;“教师上课时间过长,讲太久”等。因此,在课程的教学安排上,教师将必要的、核心的思想与观点解释清楚即可,注重知识结构的构筑,非重点部分不必面面俱到,将更多的时间用来鼓励学生回答及组织讨论学生的各种疑问,预留充足的思考空间。根据学生对知识的实际需求,模拟解决现实的问题,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另外,学生满意测量除了课程讲授质量,还有诸如能力训练、师资和学科建设、学校管理和其他服务活动等。尽管一些服务不直接涉及教学环节,但若处理不当,也会降低学生的满意度而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观念的不断转变以及制度的完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系统的愿望愈来愈强烈。评价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只是为了选拔甄别,而是发挥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发展;评价不仅注重现实表现,而且注重未来发展,要面向未来,面向全体,科学地评价学生是否发展,评价内容必须全面。从传统的成绩考核模式向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发展,是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因此,课题组教师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素质、个性品质”等方面来设计评价方案,引导学生对照评价结果反思,进而全面了解自身的素质发展状况、发展水平、发展差异,找到继续发展的方向和立足点,提出改进的措施,从而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

以上几方面的尝试和实践证明,促进学生发展在“动物繁殖学”课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为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更适应现代农业、畜牧兽医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业高校课程。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李克东.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4]周雪梅.论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3):139-140.

[5]李长印.试析新世纪历史教学方法转变与教师角色转换的内在关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3(2):39-42.

[6]潘涌.论创新教育与教师角色转换[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1999,(4):1-4.

篇8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自我

我们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的心智还不全,他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是他人生道路的出发点。外在的道德知识、德育价值只有通过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和感悟,才能内化为学生发展的品德要求和自主选择。思品课不像数学课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运用性,也不像语文课那么形象生动,如果老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的讲授、知识的灌输和道德训诫,这就显得课堂教条化,学生就不愿意耐着性子听。那么你的教学目标根本就不可能达到,还谈什么教学效果。

我们要用激情去感化学生。教师只有深刻感悟生活、课标和教材,善于整合生活、教材和学生等教学资源,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有效地运动学生,释放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才能让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充满激情,思维真实地参与和投入,教师要打动学生,感染学生,首先要打动和感动自己。只有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才能产生情感与思想共鸣。成功的课堂不仅要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它给学生是受益一生的。

二、培养学生沟通表达能力――销售自我

当今世界是个发展迅速、资讯共享、思维开放的时代,在这个奔腾的年代,每个事物都处于快捷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也变的迅速,你必须要在短时间内表达自己,销售自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培养学生沟通表达的能力,这不单纯是语文教师的事,各科教师都有责任,在思想品德课中,我们要创造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1、新闻活动。此项活动每节思想品德课都进行,事先由学生准备,在上正课前由两位同学向全班同学近一二天内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一是开阔了视野;二是有利于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三是有利于培养动手、动脑、动口能力。此外,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2、辩论活动。辩论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训练形式,因为在辩论前固然要有充分的准备,然而在辩论过程中,要边听对方的话,边归纳要点,然后运用自己的知识来确立自己的辩论内容。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注意力的集中定向、现场应变等多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3、口试活动。这有点像高校的论文答辩,老师先把考题送入“题库”,临考时由学生自抽其中一题,略作三、五分钟的思考后,上台面向全班同学答题,口试者的答题时间不得超过三分钟。同时成立了一个评分小组,这样确定的分数更具有客观性,便于操作。这么做确实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避免了“考试背条条”的“八股式”的阵式。

三、培养学生应对挫折能力――控制自我

作为人才,必须德才兼备,体魄强健。体魄强健,指身体强壮和心理健康两方面,它是德与才的载体。在思想品德课上我们应当培养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在我们的课程设置上有很多章节是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我们应当努力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设计生活化的教学问题,提前给学生模拟将来他们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不至于以后他们遇到问题会措手不及。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美好的梦想,但是有的人能实现,而有的却不能,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面对困难时,你的态度是如何,态度决定一切!困难、挫折并不可怕,聪明的人告诉你,失败的终点往往是成功起点。如果你有坚定的态度、坚定的信念,就能把失败超越,因为此时你会忍耐,你会刻苦,你会坚持,你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完善自我

随着交流方式的多样化、迅速性,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过惯了以他为中心的日子,造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这是很不可取的。所以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教会他与人沟通、分享、合作的能力,吸取他人的长处,不断完善自我,在任何一个组织和团队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例如:在讲授“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可以让学生做 “二人三足”或“画脸”等游戏,这样学生的参与性很高,上课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通过游戏的体验,认识到“两人合作的重要性”、“个人离不开集体”的道理。在思品课的课程设置上又有一定的优势,两个单元后都设置了“实践与探究”这一课,这课的学习目标的完成,不一定是单个人的成绩,可以是团队合作完成。我会让学生抽签,随机组成小组,因为在生活中,你会和形形的人打交道,包括你的工作伙伴,你不可能永远和你欣赏的人在一起,要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我不会给他们分配工作任务,这一切都有他们自己沟通完成。于是他们自己要面对开会、交流等一系列问题,那么谁来组织?发生意见冲突怎么办?谁服从谁?整个过程的体验,你的参与度如何,你在团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教会他们如何与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完成课题。这种能力才是我们日后生活中真正需要的。

五、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超越自我

篇9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教育(EFD) 生物教学 教学中的渗透

高中生物学究竟要使学生学会什么?有哪些东西会随着学生持续于校门之外,持续于终生?我本人的看法和专家的意见是一致的,高中生物学要使学生学会的东西主要是两方面 一方面是生物学教材、大纲规定的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规律、技能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则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思想,逐步树立起人、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其中对学生最有价值的、持续于终生的是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树立,可持续发展教育(EFD)无疑是实现后者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要求。

可持续发展教育(EFD)是在环境教育和发展教育的基础上,伴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而产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人类自身的活动与决策在现在和将来对资源、对当地社区、对全球以及整个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从而最终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价值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活观,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并能有效的参与到当地、国家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去。

作为21世纪的生命科学——生物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与当今世界面临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如粮食、人口、环境,资源等,都有直接关系。因此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EFD)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从本学科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使用多种教学方式,适时渗透EFD有关内容和活动,达到EFD的目标,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

一、加强环境教育,增强责任感

环境教育是EFD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9年5月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持、合理利用并且改善自然资源基础,意味着将环境问题的考虑纳入到发展计划和政策中。”为当代和子孙后代保护好环境,已成为人类的紧迫任务。EFD要求被教育者要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去欣赏、关心,保护生态,增强环境意识和行为动机。

在生物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有关内容,列举事例,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一方面,通过介绍我国有居世界第3位的国土面积,有丰富且种类比较齐全的资源(高等植物,动物各占世界12%和10%左右),有居世界首位的煤和多种农产品,有居北半球第一位的生物多样性等有关材料,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自豪感,另一方面,通过师生共同收集资料——丰富的图片、翔实的数据,重点介绍我国的环境现状,如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过多,从人均资源拥有量来看又是资源小国,森林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淡水资源匮乏,生物多样性锐减,空气、水资源质量下降等有关材料,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学生对未来负责的责任感。通过环境教育使学生获得有关的环境知识,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增进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增强维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并逐步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转贴于

二、辩证分析,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

EFD不仅要求进行环境教育,还要求进行发展教育,具体包括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人类发展观的进步,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等诸方面。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二者之间又存在着依存和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其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复杂性。如何协调好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人类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对发展道路的反思和探索之后,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唯一可行之路。

在教学过程中,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原则出发,结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平衡及破坏因素等内容,渗透一些人类同环境的关系中的失败的教训,说明生态平衡的破坏往往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通常是后者强化了前者,而产生“推波助澜”的复合效应。如工业发展CO2、氯氟烃增加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气温升高、降水减少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地面下降、海水内浸土地盐渍化,植被的破坏、围湖造田气候异常,水土流失河、湖淤积洪水灾害,工农业、生活废水水域富营养化赤潮水生生物死亡等等。同时渗透一些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成功经验,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解决只能在发展中进行,依靠提高人类认识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实现。如江苏省的“山江湖工程”,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南方的桑基鱼塘,“北大荒”的退耕还林还牧等等。引导学生对以往的社会行为与发展道路进行审视和反思,分析社会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涵义。

三、学以致用,增强参与意识

篇10

《决定》对发展现代农业确定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其中明确提出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培育以非粮油作物为原料的生物质产业,推进农林副产品和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在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方面,《决定》又进一步指出: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推广沼气、秸杆利用、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深入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深深感到,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生物质发电这一具有多重社会效益的新兴产业,必将成为我国支农、惠农、蒸蒸日上的朝阳产业。

一、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是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生的秸杆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质可再生能源,每2吨秸杆的热值大约相当于1吨标准煤,而且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达1%。在生物质的再生利用过程中,排放的=氧化碳与生物质生长时吸收的二氧化碳达到碳平衡,因此具有二氧化碳零排放的作用。

秸杆直燃发电是生物质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方式。与燃煤发电十分相似,两者都是燃料在锅炉内燃烧产生蒸汽、汽轮机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汽轮机开始,两者基本是相同的。不同点主要是生物质燃料具有高氯、高碱、挥发分高、灰熔点低等特点,燃烧时易腐蚀锅炉,并产生结渣、结焦等,因此,对锅炉设计有特殊的技术要求。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秸杆等农林废弃物给农村带来的环保问题越来越突出。每到夏收和秋收时节,大量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杆因没有有效的利用途径,村民只好在田间地头直接焚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影响交通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秸杆焚烧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一大公害。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用于发电,不但能够有效地解决秸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而且可以变废为宝,是目前国内农作物秸杆利用的最佳出路之一,可以很好地避免政府部门年年禁,农民年年在田间、道边焚烧的尴尬如局面。

生物质发电是一个与“三农”直接相关的产业,大力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是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综合开发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生物质发电厂的选址都是在秸杆相对集中的农村地区,生物质发电厂的投资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来讲,是巨大的经济发展动力,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实现,是缩小城乡差距,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有效措施。生物质发电产业通过解决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可以一定程度地繁荣农村经济。另外,生物质发电产业对农业机具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将大大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以国家级示范项目山东单县生物发电厂为例,该项目由国能生物发电集团公司投资建设,1×2.5万千瓦机组于2006年12月1日正式并网发电,开创了国内生物质直燃发电的先河,开辟了支农、惠农的新途径。

该项目设计年发电能力1.6亿千瓦时,2007年发电量实际达到2.29亿千瓦时,实现工业产值1.8亿元。年消耗秸杆约20万吨,仅此一项,电厂周边农民一年可增加收入5000万元以上,同时直接和间接增加就业岗位1000余个。电厂产生的草本灰约8000吨,作为高品质的钾肥全部直接还田。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一年可替代标准煤8.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万吨,环境效益十分明显。作为农民的生活用能,秸杆燃烧效率只有15%,而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将热效率提高到90%以上,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可以断言,大力发展生物质发电事业利国、利民,是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适合中国国情,前景十分广阔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几百年前,人类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质能等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工业革命以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快速发展,逐渐成为生产生活的主导能源。但化石能源储量有限,不可再生。维持目前的能源消耗水平,到下世纪中叶,全球主要化石能源资源将所剩无几。同时,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化石能源也带来了气候变化、生态破坏等严重的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2006年能源消费总量达到24.6亿吨标准煤。目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能源需求都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预计到2020年,能源需求总量将超过30亿吨标准煤,而我国人均能源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另一方面,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煤炭所占的比重接近70%,煤烟型污染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因素。大规模发展煤电造成二氧化硫排放超标,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的环境压力。而生物质能具有资源分布广、环境影响小、可以永续利用等特点,大力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对缓解我国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近期各种农作物每年产生秸秆7亿多吨,其中可以作为能源使用的约5亿吨,全国林木总生物量约190亿吨,可获得量为9亿吨,可作为能源利用的总量约为4亿吨,远期来看,这个数量会更大,如加以有效利用,开发潜力将十分巨大。如果我国生物质能利用量达到5亿吨标准煤,就可解决目前我国能源消费量的20%以上,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碳量近3.5亿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减排量近2500万吨,将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尤为重要的是,我国的生物质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农村,大力开发利用农村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可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显著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和居民生活条件,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各级政府一直把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作为工作的重点,积极寻求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的途径,生物质发电这一简洁高效的利用方式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可再生能源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直接推动了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5年以来,国内逐渐掀起了生物质发电的热潮,一批秸秆发电厂相继投产,成为可再生能源行业中引人关注的一大亮点。据有关方面统计,截至2007年底,国家和各省、市发展改革委已核准生物

质发电项目87个,总装机规模220万千瓦。在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家电网公司旗下的国能生物发电集团公司,一心一意地开拓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地建设生物质发电厂。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该公司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生物质发电投资、建设、运营企业,成为该行业的“龙头”。截至2008年10月,该公司在全国已建成投产的生物质发电厂达13个,正在建设中的6个,已获得发展改革委核准的项目共41个,累计完成发电量13.5亿千瓦时,累计收购农林生物质燃料约180万吨,为当地农民带来直接现金收入约3.96亿元人民币,为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需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单位投资大、燃料成本高、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尽管国家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目前效益仍不乐观,市场竞争力较弱,缺乏持续发展能力。在现阶段,让生物质发电企业完全靠市场赚钱,维持生存并求得发展,实为勉为其难。

我国现有法律和政策为生物质发电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法律保障,但政策及激励措施力度仍显不够,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尚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

(一)上网电价偏低

国家为鼓励生物质发电事业发展,在2005年燃煤脱硫机组标杆电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加0.25元/千瓦时的电价补贴政策。但是,在目前的价格体制下,生物质发电项目往往一投入运营就面临着亏损的境地,不符合《可再生能源法》第十九条“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按照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燃煤机组标杆电价的基础是以煤为前提而制定的,不能反映生物质发电的燃料特征和运营特点。另外,上述单一的生物质发电定价模式也不能正确引导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均衡发展。因为不同省份或区域的标杆电价差别较大,而补贴电价采用固定补贴方式,客观上就造成了上网电价的区域差别(我国现在的特点是适合搞生物质发电的区域标杆电价低,而标杆电价高的地区不适合搞生物质发电)。这样的价格机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某些适合发展地区的发展。比如,新疆棉花产区秸秆资源丰富,种植结构适宜于发展大规模生物质发电项目,但是,由于当地的标杆电价太低,限制了生物质发电在当地的发展。

(二)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出台相对滞后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定要制定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贷款优惠政策。国家通过资源综合利用等途径,给予了风电增值税减半征收,城市生活垃圾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尽管国家明确将农林生物质发电列入《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年修订)》,并于2006年9月了《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明确了以生物质资源为燃料的发电企业属于资源综合利用范围。根据这些规定,农林剩余物生物质发电应该尽快享受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但是至今相关具体实施细则尚未出台。

(三)有关补贴政策尚未到位

根据《可再生能源法》规定要求,财政部设立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但如何申报资金、优惠政策幅度多少等没有明确提出。另外,该办法将风电、太阳能及海洋能发电作为重点补贴对象,而没有明确将具有多重社会效益的农林生物质发电列为补贴范畴。

四、进一步推进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几点建议

回顾一历史,世界上生物质发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世界性的石油危机爆发,丹麦率先积极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大力推广秸秆等生物质发电。如今,国土面积只有我国山东省1/4的丹麦,已建立了15家大型生物质直燃发电厂。自1990年以来,生物质发电在欧美许多国家开始大发展,特别是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以来,生物质发电在全球加快推进。截至2004年,世界生物质发电装机已达39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000亿千瓦时,可替代7000万吨标准煤。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西方工业国家15%的电力将来自生物质发电。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生物质发电产业之所以能够如此迅猛地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在政策上强有力地支持,体现在价格激励、财政补贴、减免税费等方面。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几条建议,供政府决策部门参考。

(一)做好资源调查和评估,编制发展规划

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但分布较分散,收集、运输和储存较困难,且地区差别较大。应对全国生物质资源整体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评估,合理选定生物质发电的站址和规模,与电网的建设和其他能源发电方式相配合,做到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协调发展。根据区域总体规划及生物质能资源分布特点,在资源评价和环境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生物质发电发展规划,从源头上避免恶性竞争,防止“一哄而上”。

(二)调整上网电价

现行的上网定价政策难以支撑生物质发电厂的正常运营。应根据《可再生能源法》中“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合理的原则”等要求,按照《价格法》中“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有关法规要求,从保证农民利益和生物质发电行业基本生存能力的角度出发,适时调整生物质发电电价。

(三)加大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力度

生物质发电是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方式,根据《可再生能源法》、《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应尽快落实农林生物质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和所得税减免的优惠政策。在生物质发电起步阶段,对生物质发电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对有关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等给予适当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四)建立健全秸秆收购的服务网络

生物质燃料的可靠供应是生物质发电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获得广大农民对生物质发电的支持,要努力改革农村现有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从机制创新上做文章,将广大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发展秸秆燃料经纪人团体,积极促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采取加盟连锁等现代运作方式,建立健全收购的服务网络,推动生物质燃料收储运的产业化。

(五)支持相关技术研究开发和设备制造

整合现有技术资源,完善技术和产业服务体系,加快人才培养,全面提高生物质发电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生物质发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将生物质发电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纳入国家各类科技发展规划,在高技术产业化和重大装备扶持项目中安排有关专项,支持国内研究机构和企业在生物质发电核心技术方面提高创新能力,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加强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尽快形成自主创新勇力。

(六)扩大农村金融机构、信用社的服务范围

生物质发电厂在收购燃料时每年均需支付大量的现金,仅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所属电厂,目前每年支付的燃料费总额就高达4亿元人民币,急需农村金融机构、信用社等扩大业务范围,提供金融服务,帮助生物质电厂所在区县的农民理财。在支付秸秆收购款时可将现金打到农民的现金卡上,减少现金的直接流动。另外也可开展向农民提供小额贷款,以帮助他们购买小型秸秆打捆机等机械设备。

(七)推行绿色电力配额和认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