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法则范文

时间:2023-08-18 17:49: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法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学法则

篇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我国经济法学者对经济法基本原则构成的理论分歧

 

在我国经济法学界,学者们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构成存在着很大分歧。国家干预经济法论认为经济法有资源优化配置、国家适度干预、社会本位、经济民主、经济公平、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等七大原则。国家调节经济法论认为经济法有经济效益和经济公平两大原则。经济管理和市场运行经济法论认为有平衡协调、维护公平竞争和责权利效相统一三大原则。而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更提出了有经济法主体利益协调和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法定两项新的原则。

 

1.1经济效益和经济公平原则

 

经济法的最基本原则应该是维护社会经济总体效益和兼顾各方经济利益,即经济效益和经济公平原则。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全部经济工作的重点和归宿,同时也是国家加强经济立法所要追求的终极的价值目标。无论是市场主体规制法、市场秩序规制法、宏观调控和可持续发展保障法,还是社会分配调控法都要把促进和保障提高 企业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摆在首位。经济法追求的公平是社会总体的经济公平,社会总体公平要求绝大多数个体和团体间必须公平。 目前 , 影响 经济公平的因素很多,如行政干预、权力经济、分配不公、价格体制不健全、不正当竞争和垄断等,要克服这些因素,就需要把实现经济公平作为重要原则。

 

1.2社会本位原则

 

社会本位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法的本位思想。社会公共利益满足程度是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经济个体的行为以及市场的运行和社会分配行为紧密联系的。经济法把社会本位作为调整原则表明,经济法在对产业调节、固定资产投资、货币发行、产品质量控制、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关系进行调整时,要以社会利益为本位。与此同时,任何市场主体,在进行市场行为时,都不能一味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否则,也是对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背离。

 

1.3经济民主和经济法治原则

 

“经济民主”是作为经济高度集中的对立物而存在的。经济民主不仅与国家行政权、国家所有权、企业经营权、法人财产权、劳动者的民主参与权以及获得物质利益的权利紧密相关,同时,这些权利本身就是经济民主实现的法律形式。经济法治即国家干预本国经济运行要依照法律的规定,即经济法的主体、经济法主体的行为、经济法主体行为的后果都要以法律的规定为基准。现在,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建设有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战略。而经济是国家的命脉,是发展的重中之重,更应加强依法治理,用法来规范经济领域活动者的行为,维护国家经济秩序。鉴于经济法治的重要性,经济法治原则应该成为经济法的重要原则。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来的,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把它摆在突出位置,这就使得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的认识,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对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对党的执政能力认识的一个新突破。

 

(3)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进行不懈的探索,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到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必须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现在,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和谐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篇2

教学情境就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功能,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和模拟一种真实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以达到激发学生的情感、欲望和求知探索精神的目的。创设教学情景有以下好处:第一是促进知识迁移。情境认知能意识到思维中的疑难困境及产生背景,并能揭示真实的生活情境在学习中的内在意义。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并根据已经积累的经验推断、分析、获得新知。第二是真实的学习。传统学习中人为的、简化的“情境”是为固定的认知路径而设计的。这一路径是课程编、制者与教师预设的,而且常常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有效的、有序的、科学的。而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了在日常环境中,人们倾向于采用实用的策略,如:个人在采购食品杂货时,很少应用正式数学。他们基本上是通过杂货店的环境和购货活动建构自己的策略。第三是主体性的建构。置身情境中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探究的愿望、解决问题的热情与责任感,这些学习的动力资源促使学生主动寻找、确证、评价甚至开发信息要素,自主建构认知的路径。

二、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则

1.教学情境应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对数学的感知首先是从自己的现实生活开始的,同时学生在现实生活币积累的直接经验和已有体验又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所以数学课程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要提供与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及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或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具有为理解主题所需要的经验,帮助学习者在这种情境中去发现、探索与解决问题。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2.教学情境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由于师生在经验、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经常会导致双方在对客观世界和外界信息的感知、理解、判断以及观察问题的角度产生偏差。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反映学生熟悉和可以理解的事物”,应多考虑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特征.教学内容与情境的内在联系符合学生认知结构。

3.教学情境应符合教学的目标。创设教学情景的目的是为了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更好的发展,这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出发点。不同的课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也不尽相同,不能什么课都要创设教学情景。如果偏离了这一宗旨,只为创设教学情境,就失去了意义.起到反作用。

4.教学情境应凸现数学知识的本质。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定要突出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昕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首先,创设的数学教学情景虽然离生活很近,但毕竟是精心创设的,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因此一定要掌握好“度”,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能力,而且会给学生正确思维制造障碍,失去情境创设的价值。其次,情境创设只是方法和手段,不是目的,创设情境不能太过渲染,应该简洁和突出主题.否则会造成在突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忽略数学学习的本质一―数学知识和能力,造成喧宾夺主的结果。因此一定要分清主和次、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使手段更好地为达到目的服务,凸现数学知识的本质。

三、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

1.导入法。课堂教学导人,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曲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人情景的作用。例如教学“正数与负数”时,我采用了这样的导人语:“东坡佳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与晴、圆与缺、悲与欢、离与合,都描绘了自然世界、人类生活截然相反的真实状态,这些矛盾的东西融为一体.营造出了和谐而真实的氛围。在数学世界里,一对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也是这个大家庭里的成员.它们彼此矛盾而又和平相处.为数学世界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正数与负数。”我以古诗句作为开场白,学生的兴奋点一下子转移到数学课堂上来.很自然地进入问题情境。

2.设疑法。教师要在学生看似无疑处设疑,根据教材内容挖掘隐藏在教材背后的“潜台词”,抓住“教眼”,恰当地处理设疑,这是深化教材,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教学中提出似是而非的问题结论,让学生质疑,这是一种特殊的方法,常用于错题分析、一题多解的问题之中。教师直接给出学生认为正确而实为错误的问题结论,让学生剖析、批判、改正错误。形成正确的结论。

3.概念法。利用概念提供实际背景,创设愉悦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在教学过程的“关节点”上,教师凭借一两旬“穿针引线”的话,即可使整个教学过程衔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篇3

【关键词】合同法;默认规则;法律经济学

1 默认规则的含义及其分类

合同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则要求,法官不能为当事人直接订立合同,并且填补合同漏洞也应当体现当事人意思的要素,因而在英美法上,法官为了否认自己的填补合同漏洞行为是在重新为当事人订立合同,便将这一行为标榜为,在探寻当事人的某些暗含的、隐含的合意或者说是合同条款,又称默示条款。既然默示条款是法院在做出法律决策时针对合同的漏洞所添加的条款,那么如果一种情形曾多次发生,法院便可以推断对该情形所补充的条款是众所周知的,假如该条款符合当事人的预期, 他们可能在缔约之时对其发生依赖,从而对该情形未作明确约定。这种“预制的”(off the rack)规则经常被订入制定法,例如《统一商法典》。正如第十巡回上诉法院所言,在通常情况下,“除非当事人表示了相反的意思,否则现行的制定法上的规则将成为合同的一部分,与明示条款发生相同的效果。”[1]502由此可见,所谓的默认规则,就是指立法者预先在制定法中订立的一套规则,如果合同当事人没有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改变或者规避这套预设规则的效力,那么这套规则将会自动成为合同内容的一部分。[2]157实际上,默认规则还应当包括,除去立法上的默认规则之外的,在法院为具体的合同确立默示条款过程中,能够产生具体的默示条款的规则。例如,在立法上的默认规则更像标准因而也更模糊的情况下,法院就需要在具体案件中将这种立法上的默认规则进一步明确,从而确立司法上的默认规则。“默认规则”术语具有以下的特征: (1) 如果当事人明确了一些合同的条款,法院将会执行这一条款; (2)如果当事人未明确一些条款,法院将会提供一个规则以填补漏洞; (3)若当事人未明确一些条款,但不想让法院填补漏洞,法院将尊重这一意图。UCC§2-305中的公开定价条款就是一条规则满足了以上所有三个特征的很好的例子。简单地说,法院所补充的条款传统上被称为“默示条款”( implied terms),而被添加的默示条款形成之前的规则如今通常被称为“默认规则”(default rules)。[1]498

根据合同漏洞形成的原因,可以大体上将默认规则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多数的默认规则(majori- tariandefaultrules)。由于金钱、时间、理解、远见的限制,合同漏洞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有限理性)并且/或者可取的(由于交易成本)。[3]259此时法律决策者往往通过书面合同之外的一些标准来推测当事人的意图以填补缝隙。在默认规则的层面上,法律决策者(法院或者法律制定者)可能会利用当事人当前的(履约过程)或先前的(交易过程)行为, 来推测当事人意图;也可能利用处于类似情形的当事人的行为和理解(贸易惯例或行业习俗)来推定当事人的意图。因此,以假定当事人可能“本来想要”为归依的默认规则,是为了弥补缔约当事人的有限理性的缺憾以及节省缔约所产生的交易成本所制定的。由于大多数默认规则都采取这种形式, 所以有学者将其称之为“多数的默认规则”。[4]1591

在产生以及适用这种默认规则时,我们需要注意到法院在作出法律决策时所面临的信息费用。如果法院确定缔约方“本来想要”的内容需要支付高昂的信息费用,那么选择诱导缔约方清楚地商定合同的默认规则就是有效率的。这样的规则可以促使当事人不再对某些事项保持沉默,而是通过规定他们自己的明示条款来排除默认规则,[1]502这就是第二类默认规则,即惩罚性默认规则。公共财政资助的法院应当通过惩罚那些留下无效率的空白地带的缔约行为,来激励当事人进行事前协商。当缔约方事前商定合同条款的费用,比法院事后估测缔约方“本来想要”的内容所需花费的信息费用更加低廉时,惩罚性默认规则的出现就是合理的。[5]93

惩罚性默认规则(penalty default rules)的设定 “意在给予至少一方当事人激励来绕过默认规则, 从而明确地订立令他们满意的合同条款”。[5]91而通过规定一种当事人所不喜欢的规则,那么绕过默认规则的过程就有助于将信息披露给合同内外的各方当事人,甚至法院。之所以如此规定,是为了遏制订约过程中可以导致合同产生漏洞的机会主义行为。在订约过程中,信息是一种很关键的资源,掌握信息的一方当事人通过隐藏特定的信息可以获得更大份额的效益(饼的份额效应)。相反, 如果该当事人向对方披露这一信息,那么他可能就会分到较小份额的收益,但是这样做可以提高缔约的总体效益(饼的尺寸效应)。以保险制度为例, 投保人作为风险信息的拥有者,如果对于自身的信息做某种程度的隐匿或者不实陈述,那么他就不仅会减少所应当支付的保费,而且还有可能在风险发生时获得高额的赔偿金。这样对于他来说就获得了较大份额的收益。但是保险制度的功能在于利用分散风险的原理来弥补个别损害。对于所承保的风险大小的估计是否准确,决定了保险制度能否正常运作以及保险制度功能能否正常发挥。毫无疑问,投保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在提高了自身效益份额的同时也降低了缔约总体效益。“如果饼的份额效应大于饼的尺寸效应,掌握信息更多的缔约方可能会理性地选择保留相关信息。”[5]99为了使得社会从整体上保持一个较高的福利水平,我国的《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三十七条、第五十四条规定了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在投保人未如实履行该项义务时,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或者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我国的《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三十七条、第五十四条就属于典型的惩罚性默认规则。

通过以上对默认规则的分类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默认规则内容的合理设计有助于默示条款制度功能的更加有效发挥。

如需原创的法律经济学论文,经济学,经济,请与本网的固定电话:13764953297

2 法律经济学视角下默认规则的设计

如果默认规则使得一些人变得更好而没有使其他人变得更坏,那么它们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事实上,当许多法律经济学者主张有效率的默认规则,他们并不是指规则没有使得任何人变得更糟, 而是主张“卡尔多—希克斯”效率,从而意味着这种规则能够使得订约当事人的(或者说是整个社会的)福利最大化,尽管当事人的一方也许最终会变得相对糟糕。这样的规则目标是实现馅饼尺寸的最大化,即使一些人在初次分配下得到更小的一部分。

那么,默认规则是如何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呢?我们知道,用有效率的合同条款取代无效率的合同条款可以创造合作剩余。因而合同双方当事人都更偏好有效率的默认规则而不是无效率的默认规则。当法律提供的是双方都偏好的默认规则时,那么他们就可以在订立合同时减少耗费在这些条款上的交易成本,从而集中精力去商议其他更重要的条款。需要商议的条款越少,合同订立程序就越富有效率。因此,法律可以通过提供有效率的默认规则填补合同漏洞以节省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交易费用,从而使得合同双方都能从中获益。

在法律经济学进路下,设计默认规则所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复杂。一方面,如果我们努力去节省成本,就要不仅考虑当事人的私人成本,还要考虑国家确立默认规则的信息费用;另一方面,尽管适用于绝大多数当事人的默认规则看起来节省了大部分的成本,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当事人在排除不想要的条款时所耗费的信息费用。在任何情况下,法律经济学的进路承认,仅仅给予当事人所希望选择的条款以降低交易成本,并不必然地能够实现福利最大化。我们需要做的努力是,通过提供更加有效率的默认规则去改善合同当事人的交易,而不仅仅是帮助他们实现他们将会选择的条款。

然而,我们这种努力的结果,似乎会随着确立默认规则的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在立法上的默认规则方面,这些规则先于任何特定的合同而被颁布,并且因此在他们订约前这些规则是可被观察到的。但是,立法上的默认规则发挥功用的空间仍然是有限的。这是因为,如果国家在立法上颁布默认规则的成本是给定的,那么这样的默认规则将会可能只被用于不那么遥远的意外事件,而那些遥远的意外事件将会留给司法上确立的默认规则来处理。比如,法律提供了一种模糊的“合理性”标准形式的默认规则,而它在实际案件中的特定含义则需要留给法院来确定。司法过程中确立的默认规则促进福利最大化的能力,似乎比立法上的默认规则受到更大的局限性。

在司法的默认规则的情形下,默认规则被首次确立的案件中的当事人在缔约时不可能知道那种规则。这就意味着,当事人如何衡量法院在未来确立的默认规则所带给他们的风险,这是不明确的。对于在他们特定案件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有效率的条款,当事人需要一个更清楚的预期。但是,当事人很难能比法院抢先制定出效率原则下的特定规则。因为确认有效率的规则,至少是高度技术性和复杂的事情。当然,可以确定的是,一旦这种规则被宣布,其他的缔约人能够知道它并且对它所产生的激励做出反应。在任何情况下,这种未来的可发现性对于默认规则被首次确立的案件中的受损者来说,获益很小。进一步讲,在司法上确立的默认规则,更有可能针对相对遥远的意外事件。当事人自己将能够花费高昂的信息费用去预测这种默认规则,这种想法几乎是异想天开的。

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也没有必要感到沮丧。这是因为,在默认规则被首次确立的案件中,按照法律经济学的进路所确立的默认规则也是至少能够实现“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的。这就意味着, 在这样的案件中,获益者可以对损失者进行补偿。这样,案件中表面上看起来的受损者,实际上是获益的,只不过是由于无法提前预见到法院可能确立的默认规则,而不能事先做出更加有效率的合同安排进而获益较小而已。但是,从长远看来,受损者仍然可以在这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下获益,甚至可能会弥补他第一次所遭受的损失。

此外的一个问题是,对于法院来说,他们可能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去进行专业化较高的经济分析, 而这对于确立有效率的默认规则却是必要的。尽管这个问题会涉及立法机关和法院,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后者来说这个问题更具有挑战性。然而,显而易见的是,这里的问题不是法律经济学进路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是否有能力来使用最先进的理论武器的问题。依照法律经济学的进路去确立默认规则的最大障碍即来源于此。然而,一种理论的最终目的恰恰是要能满足并能促进人类福利水平的提高,如果尊重一种理论仅仅因为其是理论,而完全不考虑其是否能够提升社会的福利水平,那么这种理论最终必定会失去其作为理论的正当性和活力,并且会压制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产生的新的理论需求,进而最终会在众多理论之间的生存竞争中被无情地淘汰。因此,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随着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法律经济学逐步的发展以及理论成果的不断积淀,它终究会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使用,而依照法律经济学的进路去确立默认规则的障碍终究也会自动隐退。

目前我们国内法律经济学研究的发展程度,比起能够有效率地设计默认规则所需要的发展程度来说,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而对默认规则的有效率的设计是一项技术含量要求非常高的工作,这需要强大的法律经济学理论研究成果的支持。

3 默认规则与我国合同法

正如我们一开始就指出的那样,默认规则与默示条款紧密相连。默认规则内容的确定是一个过程,经过该过程所获得的结论就是默示条款。通说认为,默示条款概念为英美法所独有。英美法上的默示条款制度发展已久并已成就体系,这一制度对推动其合同纠纷的解决,并进而对推动其经济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而且他们对于默认规则的研究也已经遥遥领先于我们。目前,我们国家不但对于默认规则几乎没有人予以关注,而且对于默示条款制度的研究还很缺乏,且认识也不统一。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司法实践中历来不承认默示条款, 合同法中也不存在默示条款的概念,只是确定了解释合同的规则,这主要体现在《合同法》第60条第 2款,第61、62、125条等。有些学者认为我国《合同法》中有默示条款的规定,比如,马妍妍认为,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总体上应属于大陆法之体系,但是对默示条款制度有所吸收和转化。在我国合同法中体现默示条款精神的相关条款,如第62、133、 139、141、142、144、145、150、153、154、168、169条等,总的说来,特色主要有二: (1)重视惯例。当事人没有在合同中规定相关内容时,考虑到商业效率,多以交易习惯、行业惯例为第一选择。(2)法定默示条款为补充,主要代表是以62条的6款规定对61条情形的补充。[7]204

从实证考察的角度来说,我国合同法规定了立法上的默认规则,但并不仅限于合同法第61条、62 条。例如,《合同法》第150条关于标的物权利瑕疵担保义务的默认规则规定,出卖人就交付的标的物,负有保证第三人不得向买受人主张任何权利的义务。第168条关于标的物的质量符合样品及说明书的默认规则规定,凭样品买卖的当事人应当封存样品,并可以对样品质量予以说明。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应当与样品及其说明的质量相同。第 169条的关于标的物质量瑕疵担保义务的默认规则规定,凭样品买卖的买受人不知道样品有隐蔽瑕疵的,即使交付的标的物与样品相同,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的质量仍然应当符合同种物的通常标准。第171条关于当事人以行为完成交易的默认规则规定,试用买卖合同的买受人在试用期间届满对是否购买标的物未作表示的,视为购买。第371条的 “保管人不得将保管物转交第三人保管,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既规定了保管人的义务,也允许双方通过约定来改变保管人的这种义务。如果当事人在保管合同中对保管人不得转交别人保管的义务作了明确约定,应当依照约定履行;当事人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可以自行协议补充;协议不成,人民法院即可依法确认该保管合同包含着“保管人不得将保管物转交第三人保管”的默示条款。

篇4

内容提要: 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现行医疗事故责任分配原则可以发现:通过加重院方的责任并不能有效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反而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权益。医疗事故责任的合理分配应该在医院和患者之间,将医疗事故责任确定在社会总成本最小化的有效点上,同时将医疗风险予以分散,并辅之建立医疗责任保险的新形式与新机构、建立公共卫生的政府诉讼制度。

一、经济分析在法律领域的运用

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是近几十年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潮流,它被用于法律研究、立法活动、司法行为、政策的制定以及执行中。经济分析之所以在诸多领域中被使用和贯彻,在于其自身所具有的方法论特色。总体上讲,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评估法律和政策的有用的规范性标准,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法律并不仅仅是神秘的、不可思议的技术性争论,实际上它们是用来达到社会目标的工具。因此,为了了解法律对于实现这些目标的效果,并且更好地促使目标的实现,立法者、法官和政策的制定者以及执行者们必须有一个评估法律对重要社会目标的效应的方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可以预测政策对效率的效应的工具。[1]自20世纪60年代初,卡拉布雷西和科斯将经济分析的方法运用到了法律领域之中,对法经济学的出现产生了重大影响。法律的经济分析最初主要用于反垄断法的研究,后又及于于税法、公司法等问题的分析。随着法经济学的发展,现代社会已经将经济分析系统地运用于广泛的法律和社会领域。[2]简单地说,法律的经济分析最为注重的问题就在于法律政策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分析,因为效率总是与政策制定相关的,所以法律的制定应当追求以较低的成本来实现给定的政策。而法经济学,则主要是指使用经济学的方法、尤其是经济分析的方法对于法律、制度和公共政策问题进行研究。[3]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法经济学的分析,为医疗事故的责任分配问题提供一个新视角,并对相关制度的建构提供理论支持。

二、现行医疗事故责任分配原则

“‘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每条法律规则的产生都源于一种目的,即一种事实上的动机。”[4]由此,我们评价现有关于医疗责任分配原则优劣的标准,也应当是其实施的社会效果是否符合其制定的目的。显然,我们的医疗事故处理的法律法规,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尽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更好地保护患者的权利。那么,我国目前的医疗事故处理机制是否满足了这一需要?目前所实行的医疗事故处理的方案,其主要依据在于2002年4月1日正式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和同年9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这两部法规中,对医疗事故的举证责任、医疗事故的内涵、医疗事故鉴定及赔偿制度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规定,对医院一方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其中,《规定》第4条即众人所熟知的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通过对医院一方责任的加重,尤其是通过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实际上是在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中对医院采取了过错推定原则。使患者一方在举证上处于有利的地位。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医患双方的力量对比(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双方的力量对比也并不悬殊,甚至有时患者还可能处于优势地位)。那么,这种医疗责任的举证分配原则是否能够达到立法者预期的社会效果?下文的论述得出了与立法初衷相反的结论:

首先,医院方可能会因为过度的担心而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医疗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必然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况且现实中的疾病状况是复杂多样的,它不会和医学教科书的内容严格保持一致,尤其是在某些危急情况下,或者是出现了临床上少见甚至从未出现过的状况,这时候就需要医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医疗技术常规,大胆采用新的或临床试验性的抢救措施。这些措施毫无疑问伴随着更大的风险,但是如果不予以实施就可能误过治疗的最佳时机。但是如果对医院的责任规定过于严格,就有可能导致医务人员在对病人施行治疗时存在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于为了回避医疗风险而拖延对病人的抢救,或者采用最为安全保险但实际效果不佳的保守治疗方法。

其次,医院方为了避免风险还可能采取过度预防措施。由于患者的体质不同,因而相对的也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有些患者可能不能适用特定的药物或治疗,所以在进行某些治疗前必须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身体检查,这就像我们在注射青霉素之前需要“皮试”一样。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并不需要进行检查,或者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常规检查就可以了。但在严格的责任原则下,医院为了躲避风险,很可能会要求患者做出不必要的诸项检查,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突况,或者借以逃避将来可能出现的治疗纠纷或诉讼。这就必然会大幅度增加治疗成本,加重患者的负担。

最后,作为一种自然科学的医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医疗活动是具有探索性和科学性的工作,尽管随着医学的进步,过去许多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疾病,例如肺结核,都已经得以克服,但是医学并非无所不能,如果期望所有疾病都可以预防和治疗仍然是不现实的。[5]人的疾病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探索,在这期间可能还会有新的疾病产生出来,非典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而且即使运用已经非常成熟的医疗技术也可能会出现料想不到的变化,诸如产生无法预料的药物副作用或者并发症等,这也是自然科学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是其必须面对的风险。[6]而且医疗风险的产生是复杂的,对某些病症,以目前的医学水平可能仍然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这时如果要求医院对自己的行为提供确定的证据,恐怕会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医院从事医疗工作所必须承担的风险,否则,难道这种风险要由患者承担吗?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医疗事故作为一种社会风险,如果单纯地把它推给患者承担并不合理的话,那么一味地加重医院责任,由其来承担风险,同样也是不公平的。不但如此,正如上文所分析,在一定意义上,这不但不会保护患者利益,反而会不利于患者。

针对上述困境,寻找出较为合理的医疗责任与风险承担方式和最大限度分散风险的途径,正是本文下面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三、医疗事故责任分配的法经济学分析

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医疗风险是否是可以消除的?如果可以消除,我们就应该致力于如何消除医疗风险;否则,就应该公平的分配风险。

一般来看,医疗风险的产生原因可以大体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医生的失误,比如疏忽大意,过于自信或本身技术不过关等;(2)现有医疗技术的局限;(3)疾病自身的不确定性;(4)不可抗力,出现不能预料或无法避免的后果。那么在这几项原因中,很明显第一项是可以通过比较严格的责任原则来尽量减少的(尽管仍然无法消除),加重医院一方的责任,能够促使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认真谨慎,督促医院加强对医生的监督管理,提高医生素质,并且在聘任时严格把关,选择技术过硬、水平高超的医生。但是第二、三、四项却是不能通过责任的加重来予以规制的(例如第二项),只能靠医学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完善而逐渐得以改善。所以说,医疗风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它总是存在的。[7]因此,如何在当事人之间合理地分配这个风险就成为了最关键的问题。

医疗事故责任作为一种侵权责任,正像科斯所分析的:“人们一般将该问题视为甲给乙造成损害,因而所要决定的是:如何制止甲?但这是错误的。我们正在分析的问题具有相互性,即避免对乙的损害将会使甲遭受损害。真正的问题在于,是允许甲损害乙,还是允许乙损害甲?关键在于避免较严重的损害。”[8]对于医疗事故,人们一般把它看作医院一方给患者一方造成了损害,所以要解决的关键就是如何防止医院造成侵害。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问题具有双向性:如果只注重避免对患者的损害,就将会加重医院的责任,使其遭受损害,所以在医院和患者之间必须作出选择。医、患就像是天平的两端,责任的砝码拨向哪一边,在风险发生时,那一方就要全部承担或者较多地承担损害。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确定这个责任“有效点”的合适位置?

从经济学上的视角看,侵权责任体系的目标就是要使事故造成的损害和预防成本这两者之和实现最小化,而对于这一成本的变化趋势,则可以用一个图表来表示。正如下图所示,假设横轴x代表在医疗中的预防水平,竖轴y代表医疗事故所造成的损害,在简单化的理想模型中,假设社会上只存在预防成本和事故损害成本两种成本。那么医疗事故发生的概率A将会随着预防水平(x)的提高而降低,但是为了减少医疗事故所付出的预防成本B则会随着预防水平的提高而上升。所以,当预防成本和事故损害成本两者相加时,就得出医疗事故问题的总的社会成本曲线(A+B)。

篇5

国家在不断的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生活水平有着明显的提高,对于心理学介入刑法学研究的价值问题也越来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国家对刑法学研究问题也是越来越谨慎。国家发展过程中,管理期定然是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对于国家秩序的形成,国家市场价值的提升,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都有决定性作用。所以就心理学介入刑法学研究的价值与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原本传统的刑法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提出了一些简单的思考。

二、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走着我国特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的进步不断做出努力。我国的经济状况不断得到改善,国家地位不断稳固并提高。国家的进步同时,许多以前制定的规章制度都逐渐出现了一些漏洞,跟不上了时代的变化。就比如说,我国刑法学研究就出现了个别不合理现象,我国法律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的同时,它的条律出现了许多的矛盾,这也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国家有关机构也逐渐重视起这个问题,开始施行心理学介入方案并做出了一系列整改。

三、心理学介入刑法研究的价值

科际结合已成为学科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刑法学与心理学的科际结合,有着悠久的历史。心理学介入刑法学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刑法学理论研究中的困惑性难题、实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心理学介入刑法学研究,有多条结合路径可供选择,但建议采用分层路径进行研究。

“心理学的历史是由国家的需要塑造而成的”,对于中国而言,心理学研究必须具备对战争实践的助推作用,但这一根本任务具有鲜明的历史特性。心理学研究在我国发展经历了四个大的历史阶段:起步阶段、曲折 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创新发展阶段。

目前,我们正处于第四个阶段,其历史使命是创新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心理学受到很明显的环境、文化、价值观、个体心性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在借鉴国外心理学理论成果对刑法学影响的同时,必须积极探索与我国刑法实践相匹配、与我国军民文化心理相契合的心理学理论架构,以解决现实实践中出现的与心理因素相关的难题,提升我国经济实力。

四、心理学介入刑法学研究的路径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明确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存在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产生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表明,保护人的基本需求是法的基本任务。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一定的刺激必然引起一定的反应,而一定的反应,也必然来自于一定的刺激。依此,犯罪作为行为人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要抑制罪犯的反社会行为就必须改变外界环境的刺激。刑罚就是这么一种刺激,并且在这种刺激中,惩罚是首要的。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把惩罚性看作是刑罚的内在属性,甚至认为,没有刑罚的惩罚,人人都可能犯罪。很多学者将其归结为人的理性,认为人有理性,会权衡利弊,在实施行为时总会考虑行为后果,如果他认为犯罪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时,他就会选择放弃犯罪。但从实质上看,这种利弊权衡实际上是外界环境刺激作用的结果。别说人,就是动物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也会趋利避害。因此,只要外界刺激的变化达到一定的强度,行为就会发生改变。犯罪人也如此,只要刑罚的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罪犯的行为就会发生改变行为主义心理学者曾经设计过一种行为矫治方式,叫厌恶疗法。即设法使一个要消除的行为(这一行为受到某种愉快反应的强化)与一种厌恶反应建立联系,从而使行为人放弃或者回避问题行为。如在戒酒治疗中,先给酗酒者服用一种催吐剂,在药物将生效前拿来酒并让他喝。这样患者饮酒后的反就不再是通常饮酒后的,而是恶心、呕吐这种令人厌恶的反应。如此反复训练后,患者就会在酒的刺激(看到、听到、嗅到)与恶心反应之间建立条件联系,从而回避酗酒行为。

因此,从权衡利弊的角度看,对合犯作妥当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实际上,对合犯中的一些问题没有必要非得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去实现。适当的时候,运用立法的手段也是必要的。而且立法形式的运用会对危害行为的规定更具稳定性、合法性。同时,也不会丧失其应有的社会心理基础。心理学研究介入刑法学研究的价值与路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务必要选择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入工作,科学的学习其价值。

篇6

论文关键词:绿色物流,经济,可持续发展

 

“物流热”成为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现象,对于泉州经济领域也不例外。泉州“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泉州计划构建三级物流网络,将打造海西物流枢纽。泉州很多企业也希望通过改善物流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获得新的竞争优势。但是,目前对物流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来进行的,注重物流能否带来经济效益。伴随泉州经济快速增长,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将进一步凸显,压力日益增大。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同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相联系,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保证社会实现良性循环发展。根据泉州资源、环境、工业等特点,可持续发展对于泉州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人们在关注物流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点关注物流的社会效益,实现物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本文以泉州为例,阐述泉州发展绿色物流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推进我国绿色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泉州发展绿色物流的可行性

泉州现代物流市场起步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随着近年来泉州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泉州已、已经具备了发展绿色物流的优势和现实需求。

1、良好的区位优势

泉州发展绿色物流方面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从地理位置来看,泉州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隔海相望,与福州、厦门临近,地理优势明显。从经济区位来看,泉州北有长三角经济区,南有珠三角经济区,西有大京九经济腹地,东有台湾省经济区,地处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带之中。

2、交通运输设施较完善

近几年泉州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目前,以公路、港口为主,铁路、航空为辅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综合运输能力不断增强。更为突出的是泉州港拥有优良的港口资源,泉州海岸线长541公里,湾多水深,港阔浪小,可开发建港的岸线长112公里,可建设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50个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泉州湾为中心港区,大中小码头泊位优势互补,配套设施较完善,功能较齐全的码头群体。

3、货源充足,物流的市场需求旺盛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总量日益壮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564.76亿元,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纺织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机械制造业等五大传统产业共完成数以千亿计的工业产值,为泉州现代物流发展带来了巨大需求市场。据测算到2010年,在泉州生成的货物运输量将达15 000万吨以上。

4、政府高度重视

国务院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建设福州、厦门、泉州等物流节电和一批现代物流中心”。按照泉州市政府的《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泉州将发挥产业集聚比较优势、经济外向度较高等有利条件,争取用5到15年时间,把泉州建设成为福建省三大物流中心之一。近日的《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决定大力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

二、泉州发展绿色物流的限制因素

泉州虽然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枢纽城市,发展绿色物流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但是绿色物流至今仍停留在思想上,离具体实施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限制:

1、缺乏绿色物流的理念

政府和企业都能认识到物流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关于物流的社会效益关注不够,还没有确立绿色物流的思想。部分企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物流绿色经营消费理念非常淡薄。甚至认为经济学论文,绿色物流只是一种环保理念,并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还会增加物流成本;也有企业认为,绿色物流是政府的事情,与企业无关论文格式。

2、缺乏完善的绿色物流体制政策

发展绿色物流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还涉及政府和消费者。目前,我国在绿色物流产业政策方面还缺乏相应的扶持政策,各种法律法规对于绿色物流发展涉及内容较少。体制政策不完善导致绿色物流的发展严重滞后。

3、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近几年泉州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但低水平重复建设较多,尚未形成完整的综合物流配送中心体系。运输系统缺乏周密、科学的设计,仓储设施落后,物流的经济效益不高,造成资源大量浪,违背了绿色物流节能的原则。

4、物流技术落后

泉州现有的物流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实力不强,物流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不高,物流装备水平较低,而且缺乏有效的物流信息平台和健全的经营网络。

5、缺乏绿色物流人才

绿色物流产业需要专业人才。但是泉州从事物流研究的高端人才和机构较少,企业的短期培训仍然是目前物流培训的主要方式。而且福州、厦门等地都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物流人才,这使泉州在发展绿色物流业时,面临绿色物流人才稀缺严重问题。

三、泉州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

1、政府方面

要发展绿色物流产业,需要政府部门进行有效的宏观监管和相应的政策扶持。政府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宣传绿色物流理念

政府应不断加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唤醒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为绿色物流的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2)制定绿色物流产业发展措施

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体制化管理,因此,政府必须制定相关措施来有效地规范、监督和激励物流企业的行为。通过排污收费制度、建立绿色物流标准来约束、干预物流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通过制定绿色补贴政策、税收扶持政策、贷款优惠政策等激励和引导物流主体的行为,促进绿色物流健康发展。

(3)加快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物流信息系统发展

重视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和改造。通过对其规模、布局、功能进行科学的整合,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发挥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从整体战略的高度协调物流相关规划,理顺各种规划的关系,使物流规划、不同运输方式的场站建设规划、工业及商贸流通行业的仓储设施规划能够有机衔接和配合,防止重复建设,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政府应建立一个专业网络的信息平台,对物流业进行统一规划,全面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和高效创造能力,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4)重视物流人才培养科研工作

政府应大力支持和引导绿色物流科研工作,一方面要积极支持绿色物流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2、企业方面

绿色物流的实施归根到底要靠企业营运的绿色化实现。绿色物流对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积极发展绿色物流,必将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企业必须将其经营战略与环境保护有机联系起来,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树立绿色物流理念

要打破“环保不经济、绿色等于消费”的传统观念,着眼于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既重视物流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关注物流的社会效益。

(2)实施绿色物流管理

企业要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制定其绿色经营管理策略,推动绿色物流发展。选择绿色运输;提倡绿色包装;开展绿色流通加工;搜集和管理绿色信息;实行绿色营销策略;积极申请IS014000环境体系标准认证。

3、消费者方面

当前消费者绿色意识淡薄,对于绿色消费不重视,给开展绿色物流增加了难度。为了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要积极倡导绿色需求和绿色消费,通过绿色消费行为方式迫使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管理,通过绿色消费舆论促进政府强化绿色物流管理。因此,要加强绿色物流的宣传,动员消费者参与进来,树立全社会的绿色环保意识。

结语:泉州经济已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而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使得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压力日益增大。可持续发展对于泉州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改善发展环境、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潜等.泉州物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物流技术,2006(3)

[2]张沈青.论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物流战略.当代经济研究.2005

[3]袁中英,李大锋.三峡库区绿色物流发展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9(8)

篇7

【关键词】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资源;开发原则;开发途径

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受益者首先是学生。学生在获取了大量丰富的、具有开放性的教学资源的同时,还积累了生活经验,培养了兴趣,锻炼了实践探索能力。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价值还在于促进教师的发展。因为它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专业能力要求,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掌握更多、更深层次资源。然而,当前的课堂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开发主体对课堂教学资源的认识不足;学校缺乏有效开发课堂教学资源的制度保障;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不高等等,致使现有的课堂教学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因此,对课堂教学资源这一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并对其开发原则和途径有一定的把握,将对课堂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课堂教学资源的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资源”一词的简单解释是“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可见,这里的“资源”主要指的是自然资源。而我们所说的教学资源中的“资源”则是对其进行的较宽泛意义的理解。有研究者对教学资源做出了这样的界定:教学资源就是指支持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解决教学问题所必需的诸客观条件的综合。从广义上说,社会制度、社会风气、科技水平、家庭条件、社区文化及设施等,都属于教学资源;从狭义上说,即从学校教学工作的角度来看,教学资源主要指教学活动场所、教学时空、学校设施、仪器设备、师资配备、图书资料、社会信息、校风班风、师生人际、精神品质等等。

关于课堂教学资源的定义,有学者认为,课堂教学资源是支持课堂教学开展、并为课堂教学利用的各种条件。这些条件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既可以是学校、课堂内部的,也可以是学校、课堂外部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既可以是目前已经被利用的,也可以是还未被利用的、潜在的。只要这些条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被课堂教学所利用,为一定的课堂教学活动服务,支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就可以称之为“课堂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资源具有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等特点。文中所指的课堂教学资源是指那些目前尚未被利用的、潜在的存在于课堂内部或是外部的、有形或是无形的亟待开发的教学资源。它既包括物力教学资源,也包括人力教学资源。这些潜在的教学资源在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中大量存在,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这些教学资源的开发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基本载体与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原则

职业院校的课程赋予课堂教学资源以丰富和广延开放的特点。面对诸多可利用的资源,我们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来进行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

1.适切性原则。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必须适应课堂教学特点、适合学生的认知基础、身心特点,必须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潜质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在某种意义上,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是教育资源,但由于年龄、环境、学识水平等的差异,使某些事物难以成为课堂教学中切实可用的资源。

2.兴趣性原则。任何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都必须考虑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产生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思维就会激烈冲荡,产生难以想象的创造力。

3.广泛性原则。既然职业院校的课程为课堂教学资源进行了全面而科学的定位,就为我们开发课堂教学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除了依托教科书、发掘学生、教师等资源外,我们还应以整合的大教学资源观,广泛开发其他教学资源,互相配合。如今,现代视听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也已整装待发,可以便捷、高效地为课堂教学提供开放的资源。

4.优先性原则。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远非学校教育所能包揽,因而必须在可能的教学资源范围内和在充分考虑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精选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教学资源,使之优先得到运用。同时,那些必要而直接的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应该优先得到保证。

三、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途径

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资源开发的意识。为了有效地开发课堂教学资源,教师必须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用发展的、系统的观点重新认识教学资源,了解课堂中潜在的亟待开发的资源,善于选取对学生发展有利的资源,把握开发这些资源的重要性,提高自身教学资源开发的意识。即便对教学资源没有科学的认识,教师也能进行课堂教学,但是,当以“资源”的眼光来考察支持课堂教学的条件时,教师就会明白不去利用资源,就意味着资源的流失,就意味着教学的低效,从而就会有意识地去利用与开发课堂教学资源。这要比拥有优质教学资源本身更能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实际上,课堂教学资源是多样化的,不仅是“物”,而且“人”和“事”,乃至文化与制度、信息技术等,都可以是课堂教学的资源。所以,在观念上要突破把以教材为代表的文本资源作为唯一的课堂教学资源的误区,合理利用和开发多种形态的教学资源,用来服务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完善学校制度建设,为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提供制度保障。第一,教师培训制度的建设。教师培训包括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两种。学校应该善于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联系,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为教师提供多种参加校内校外培训的机会,并在学校制度上加以体现,加强实施的力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二,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校本教研时,可以共同分享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互相学习经验与教训,通过寻求同伴对话、撰写教学日志、教学案例研究、阅读理论文献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反思,并主动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达到促进自身和同伴共同发展的目的,进而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资源的深度认识,增强其教学资源开发的能力。

第三,学校评价制度的建设。学校的评价范围很广,包括对教师、学生、课程、教学资源和学校本身的评价。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转变原有的评价观念,结合本校情况,制订能够促进学校和教师发展的评价制度。合理运用发展性评价等评价方法,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等进行过程性的、多元主体的评价,以便更好的促进其发展。

3.注重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课堂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包括教师与学生。多年以来,教师一直扮演着课堂教学资源之利用者的角色,而事实上教师本身就是一种活生生的教学资源。因为教师有着通晓古今中外、博识天文地理的人格魅力,有时比任何教学资料的展示更具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而要达到这一境界,教师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如深远的视界,遴选、甄别、协调、沟通的能力以及课堂驾驭技巧。另外,在当今“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学生已成为了课堂教学中最丰富、最便捷、开发上最经济、效果上最突出的教学资源。千万不要忽视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储备,他们会让你“刮目相看”,要抓住时机,深入挖掘,并进一步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从中掌握终生受益的本领。

4.加强管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自觉性。学校要对制订的各项制度加强实施力度,对学校的人员和活动进行严格管理,并对教师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工作加以指导,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自觉性。教师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显性课堂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更要善于利用一切条件积极开发隐性的课堂教学资源。笔者认为,教师需要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犯的错误、偶发事件等几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师要想成为隐性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者,需要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和灵巧的双手,需要真正了解学生,需要创造性地工作。隐性资源的丰富程度取决于教师的发掘和开发程度。因此,教师需要努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以便充分利用现有的课堂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林存华.透视课堂教学资源的荒废现象[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陈小慧.教学资源的荒废与优化[J].今日教育,2006(4).

篇8

Abstract:University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personnel as th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resources teams, with significant role, this paper elaborates especially secondary colleges in universities of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development dilemma, hopefully through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incentive theory to this group has positive guidance, and improving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关键词:高校 行政管理人员 激励理论

key word:The 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 personnel drive the theory

引言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作为校内一支重要的人力资源队伍,虽然没有直接从事一线的教学工作,但他们负责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其工作绩效的高低、服务意识的强弱等直接决定整个学校的贯彻力和执行力的高低。十九世纪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学校有三要素――行政管理、教育和研究。高校的行政管理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目标,依照一定的规章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地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①行政管理是实现高校科研与教育两大社会功能的有力保障。尤其是近年来,由于高校办学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数量猛增,导致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目前,高校普遍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二级学院便成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等职能于一身,相对独立的基层单位,学院的行政工作承担了二级学院整体的教学、科研、学生、财务、党务、人事等工作,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成为连接学校与二级学院的纽带与桥梁,在学院的建设发展中扮演多种角色,对上、对下、对内、对外都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摆脱二级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的发展困境,提升其职业认同感,提高行政效率成为目前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对于高校校院两级管理的深入发展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校二级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的发展困境

(一) 行政工作本身普遍存在的特点

行政工作的自身特点就是琐碎、繁杂、工作程序性强。此外,行政工作的程序性非常强。尤其是二级学院。有研究表明,职业中的角色冲突与模糊与工作倦怠中度和高度的相关。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是工作衰竭或工作压力的重要预测变量。一般来说,职业倦怠是从业者因不能有效缓解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工作压力,或深感付出与回报不对等而表现的对所从事职业的消极态度和行为,这在高校行政管理群体中普遍存在。②

(二) 职业社会地位低下

职业社会地位是指社会根据职业任务的重要性和对职业能力的评价而给予的社会地位和敬意,以及所给予的工作条件、报酬和其他物质利益。③职业地位是人们对职业的主观认识态度,反映了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和一定时期内的人们职业价值观。高校的日常工作始终都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教师和科研人员是高校的主体,这使得教学科研理所当然的成为高校的“重点”群体。行政人员在提高办学水平、增强学校实力的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然而,与教学科研人员相比,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社会地位并不理想。这对于具有高学历的行政管理人员来说无疑看不到自身的发展空间,无法提高职业认同感。

(三) 面临重使用、轻培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在教育科研上的大力投资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高校重点围绕教学科研人员进行投资,设立各种类型的课题、奖项为教学科研搭建平台。高校管理事务性工作多,具体、琐碎,难以形成专业优势和个人优势,其成果的表现形式是隐性的。更多的领导忽视管理队伍建设,把管理工作看作是一种简单“操作工”,缺乏对管理人员必要的尊重。这种目光短浅缺乏现代高校管理的理念,必将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

(四)晋升途径单

一、空间狭小虽然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引进我国现代化管理实践中已有不短的时间,但是从目前的高校管理中,依旧沿袭了传统的劳动人事制度,强调身份管理,忽视岗位管理。长期以来,高校管理岗位晋升的途径多为职务上的晋升,但是在客观上由于受职数的限制,很难有机会在继续发展,行政管理的效率不仅得不到有效提高,反而会呈现效率低下的现象。

(五)缺乏组织重视、待遇低下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的不断重视,高校教职工的收入不断增长,但行政人员在待遇的改善中并不是主要的受惠者。从而削弱其工作动力、挫伤其工作积极性。行政工作看似简单,却需要从业者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了、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一方面对行政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却又得不到重视,缺乏工作安全感。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是科研重于教学,教学重于管理,种种评价标准使得组织、领导不得不特别重视教学科研人员,依靠教学科研成果来增强高校的知名度。从而,进一步拉大了行政管理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之间的差距。

二、 激励理论选择

激励是现代行政管理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也是最困难的职能,这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激励牵涉到的信息问题所决定的。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和斯坦尼尔认为激励是“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④心理学家一般都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某种动机引起的。对于高校尤其是二级学院的行政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的发展困境,迫切地需要选择合适的激励理论应用到行政管理工作当中,为提高行政效率寻求理论支撑。

从图2-1中可以看出,未满足的需要对人的激励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某一行动的效价和期望值。所谓效价是指某种预期成果可能给行为者个人带来的满足程度;期望则是某一具体行动可带来某种预期成果的概率。因此,激励力、效价以及期望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激励力=某一行动结果的效价×期望值

激励就是通过影响职工个人需要的实现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引导他们在组织活动的行为。针对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的发展困境,对激励理论进行如下选择:

(一) 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描述了五个层次的需要,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五个层次需要的基础上,表达两个基本论点,就是人的需要取决于已经得到了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另外一个就是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会出现。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经验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奥尔德弗认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因而这一理论被称为 “ERG”理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同的是,奥尔德弗的“ERG”理论还表明了:人在同一时间可能有不止一种需要起作用;如果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受到抑制的话,那么人们对较低层次的需要的渴望会变得更加强烈。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有必要根据需要层次及ERG理论来调节与建立,在目前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行政人员的最基本生活诉求基本达到满足,但是在当今极大的社会压力下,即便是最基本的需求也使得他们肩负重担,何谈更高的需求。高校行政人员学历基本在硕士以上,其中不乏博士,他们在精神层面有更高层次的需求,但是无奈之下,放弃高层次的需求来实现低层次的需求。作为高校的领导者,应给切实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行政管理岗位展现自身的魅力,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为高校管理的长效发展奠定人才储备。

(二) 期望理论

V・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期望理论的基础是自我利益,它认为每一员工都在寻求获得最大的自我满足。期望理论的核心是双向期望,管理者期望员工的行为,员工期望管理者的奖赏。期望理论的假设是管理者知道什么对员工最有吸引力。

对于高校行政人员,尤其是年轻的高学历专职行政人员,个人的发展空间成为他们最为在意的一个方面,晋升、进修等直接与经济回报紧密相连。因此,作为管理者应当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预期,实现双赢的局面,如果没有预期,他们或者消极应付或者另谋出路,造成了行政管理队伍的效率低下,流动性过大造成短期效应,成为高校发展的一块短板。

(三) 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60年代首先提出的,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这种激励理论主要讨论报酬的公平性对人们积极性的影响。人们通过两个方面的比较来判断其所获报酬的公平性,即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所谓横向比较,就是将“自己”与“别人”相比较来判断自己所获报酬的公平性,并据此作出反应。如下公式所示:

如果某人觉得报酬是公平的,他可能会因此而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投入量包括个人所受到的教育、能力、努力程度、时间等因素,报酬包括精神和物质奖励以及工作安排等因素;二是“别人”包括本组织中的其他人以及别的组织中与自己能力相当地同类人。

在对公平理论的运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横向的比较重中,如果自己的报酬高于别人的报酬,那么会出现一段时间的积极、奋进,在经历过一段时间后,又趋于原先的水平,如果低于别人,那么此人会感到不公平,要么要求增加报酬,要么不作为以便达到心理上的平衡,更有可能离职。在纵向的比较中,只有在对投入量估计不足,过低估计报酬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不平衡的心理状态。因此,在公平理论的实践中,横向比较的不平衡相当普遍的存在,对于高校来说,行政管理人员或者与同为教师的教学科研人员比较,或者与同为行政人员的同事比较,为了消除或减小这种不公平所带来的种种影响,要求必须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而不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大锅饭状态”,考核结果“优者不优,全部称职”,导致绝对的公平实际上就是不公平,让努力工作的人产生负面情绪,影响工作效率。

(四) 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又称激励保健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来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保健因素指引起员工不满的因素。保健因素不能得到满足,则易使员工产生不满情绪、消极怠工,甚至引起罢工等对抗行为;激励因素指能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激励因素的改善而使员工感到满意的结果,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保健因素如工作条件、薪酬待遇等环境性的东西,它们关系到员工是否会产生不满的情绪;激励因素主要在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本身的乐趣、工作上的成就感、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等涉及工作本身的因素,这次因素对于行政人员是否能投入饱满的热情到工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针对目前大多数高校行政人员低迷的工作状态,不仅仅是加强保健因素的问题,更多更重要的是要增强激励因素的投入,提高它们的职业认同感,实现高校管理高效、长远的发展。

注释:

① 李傅,张安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8(4)

② 王晓春,甘怡群.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评述[J].心理科学发展,2003(5)

③ 黄继英,赵为周.浅议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改革[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8)

篇9

Abstract: After entering WTO,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which make up 99.8% of the total enterprises in China is the principal part of internationalized management. It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m , if they want to develop quickly, to hold a guiding ideology of concept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s my guiding ideology and analysed the internationalized management conditions of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On the basis of this, I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internationalized manage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 战略选择

key words: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ized manage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strategic choice

作者简介:袁明海,男,1975年生,山东肥城人,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小企业管理;陆小燕,女,1978年生,江苏启东人,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一、科学发展观与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小企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经验表明,一个企业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企业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科学,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对企业各方面进行统筹兼顾,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通过贸易和工业活动的布局和公司的跨国性网络借以增加国际经济活动和实现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企业的表现。有人把进入新世纪的世界经济一体化称之为全球3.0时代。在全球3.0时代中,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取得发展和长期生存,就必须融入到国际竞争中进行国际化经营。所以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化分工,进行国际化经营,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获得快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其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小企业发展受到资金、技术、信息和管理等方面的限制,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方法就是中小企业自身得以发展。因此,发展是中小企业的第一要务,其发展亦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兼顾企业内部和外部、国内与国际,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总的说来,科学发展观是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指导思想。

二、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

战略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成功与否。制定合理科学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筹中小企业所处环境的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战略分析。

(一)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环境

1、面对的有利环境

(1)国际环境

①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创造了国际化氛围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建立的自由贸易区,加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中小企业分别与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合作协议;与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定期磋商机制;增加了和东盟、亚欧等地的区域合作。区域间政治经济合作逐步增多,为中小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国际化氛围。

②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赢得了发展空间

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因特网技术的发展,网上贸易让中小企业获得了平等竟争的机会,降低了经营成本,显著地提高了经营效率,为中小企业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③海外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了生存空间

近年来,国际跨国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其产品市场中出现了短暂的 “空当”,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很大机遇。此外,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为中小企业到海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

(2)国内环境

①我国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十分有利的。一系列鼓励和支持企业外向型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这些都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②我国中小企业具有相对区位优势

我国周边国家较多,多数国家经济正在迅速崛起,而且我国与其有着广泛的联系,这是我国中小企业相对区位优势表现的第一个方面。第二方面是我国的华侨遍布世界各地,企业可以依靠这些种族关系,减少跨国经营中的障碍,并有利于同当地企业进行密切的合作。

③我国中小企业相对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且成本较低是我国的主要特征之一。相对于我国大多数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就具有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它们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国际化经营。

2、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所面对的挑战

(1)世界经济危机导致经济增长趋缓

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恶化,美国经济明显收缩,从而导致了全球经济危机。

(2)国内存在着众多不利经济因素

受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国内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加大了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我国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实施,使中小企业雇佣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国家对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导致中小企业的利润严重降低等不利因素,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二)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所具有的优势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1、优势条件

(1)中小企业的产品具有中国文化特色

中式菜、中药、丝绸等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这些产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不可模仿、难于替代等特性。中小企业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中小企业具有经营灵活性

中小企业经营机制灵活,管理层次较少,信息沟通、反馈速度快,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中小企业的营销手段也相当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顾客、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3)中小企业具有相对专业化优势

由于受人、财、和物等因素的限制,中小企业不能和大企业相比,只能立足于现有条件,专注于某种产品研究、开发与生产,因此,其产品具有相对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开拓了大企业不愿于插足的市场缝隙。

2、存在问题

(1)中小企业缺失国际化经营战略

多数中小企业满足于国内市场,对国际化缺乏信心,没有勇气、浅尝辄止。在制订企业发展战略时,缺失国际化发展战略,严重的影响了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开拓。

(2)技术落后、资源匮乏,难以形成核心竟争力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是从“抓大放小”的宏观政策中脱离出来的,其拥有的技术和设备陈旧,资源匮乏,无力进行技术开发,因此,难以形成核心竟争力。

(3)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体制落后

相比国外企业,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管理缺乏制度和规范。在决策时侧重能很快带来收益的短期项目,缺乏长期目标。这样的结果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三、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四大战略选择

1、提高学习整合资源的能力,实施核心专长战略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企业国际化末必需要庞大的规模。中小企业甚至个人,只要在价值链条的某些环节拥有相对优势,都可能成为参与国际竟争的基础。核心竟争力是指能使企业拥有某种竟争优势的能力,它通常表现为企业经营中的资源与技术的整合能力。核心能力的形成要经历企业内部资源、知识、技术等的积累、整合过程。作为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实力的限制,通过自我发展提高企业竟争力是常用的战略。

2、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人脉关系,实施信息化战略

因特网技术的发展,使大部分中小企业具备了上网的条件,结合中小企业所拥有的各种社会资源和人脉关系,加强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管理能力,依托政府、行业协会、合作企业,进行企业流程优化和重组,实施信息化战略,增加海外经营成功的可能性。

3、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实施永续创新战略

利用中小企业小而专的优势,在特定的领域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开发人员素质、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鼓励企业通过引进技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次创新,研发形成自己的专利。注重在国外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便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竟争力,进而不断拓展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市场的空间。

4、培养全球化思维方式,推进跨国企业文化管理战略

从大量跨国经营成功的温州商人来看,许多跨出国门的经营者,并不具备高学历、多国的语言能力、和海外创业的所有条件。他们的成功证明,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是具有国际化的视野,敢为人先。因此,中小企业的战略转型的前提是要有全球化的思维方式和国际化经营的勇气。

中小企业经营者应当深入地了解和学习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本地文化,要不断学习海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发现不同文化的长处,以及它们之间的差距,并把握好这种差距。在工作中吸取各家之长,找出整合这些差距的办法,然后把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8月

[2]林汉川.中小企业管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篇10

有网友近日发帖称“南京六合猪头肉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下引发舆论热议。南京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六合猪头肉制作技艺”目前被列入六合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尚未被推荐申报南京市级保护名录。

对这件事,社会不同人群的关注角度、心态和说法自然是不同的。就此意主导者来讲,或许包含了想借近年来一些地方将申遗项目当成文化牌匾成事之势的动因。似乎有了这块牌匾,就等于抢到了“申遗”这一稀缺的文化资源;有了资源,也就可能有了利益。这不能说全无逻辑。

把猪头肉拿来“申遗”,至少说明“申遗”的价值太大了。由此联想到,“申遗热”与时下名人故里争夺战一样,实质上属于这些年诸多地方愈演愈烈的“文化资源绞争”的另样版本。

在各地忙得不亦乐乎的文化资源争夺战背后,包括了地方政府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指导下盘算的那笔经济账:利用文化效应拉动旅游业,吸引外资,立刻能够刺激GDP快速增长,产生经济效益。按一些学者的数据,不少地区在文化故里之争中,其旅游业收入在短时间内增长超过20%,计划引入的投资更是以百亿计。

注意力是一种资源。创造和吸引注意力是门学问,将注意力转化成注意力经济、赢得回报更是门学问。可是,不要忘记,转化得好是事半功倍,转化得不好是事倍功半,甚至预期的那笔经济账极有可能变成呆账坏账。因为大量投资的引入确实可以在短期内抬高GDP,但是GDP短暂的单一陡增并不意味地方长期的经济发展。尤其是若初衷就是以炒作、吸引眼球为目的,文化经济发展的长远之账就很难算清楚了。

账,要纵向地盘算,自己算清楚自己的账,还要横向地算,把别人的账也算清楚。依照最基本的经济学法则,同质商品竞争越充分、越激烈,利润会趋于为零。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异质性是其价值所在。一种文化资源越特殊、越稀缺,效益就越大。而当下争夺之战中,各地方一哄而上,同质化现象泛滥,真正有特色的文化资源就少了,那些基于“特殊价值”的账恐怕就没那么牢靠了。

在文化资源竞争中一旦只剩下简单化、盲目性、近视眼,就难谈及给地方带来长久的、可存续的经济发展了。零点调查的《新型娱乐设施市场潜力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08年,全国2500个文化主题公园中70%处于亏损状态。这也许从一个角度证明,许多地方的文化资源争夺战并没有带来所期盼的直接经济效益。

那些没有任何“故”元素的地方,往往想通过虚构人物、人造景观、文化做假来“创造”文化资源,这种参与文化资源争夺的心境和冲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创造”的难度就更大了,而且风险是甩不掉的。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绝不可为“假货驱逐真货”而窃喜。真文化被打入冷宫,伪文化登堂入室,果真这样,不只违背了市场竞争的经济法则,还会严重危害到稀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眼花缭乱的文化争夺战,不该着力在伪文化上。伪是没啥价值的,是短视。毁了真文化,是真作孽,垒起来什么也都会是“临时建筑”,终究会被社会实施“心理拆除术”。

经济开发与文化资源保护二者并非相互冲突。像名人故里之争这样的历史文化资源竞争,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存在,例如丹麦人争安徒生故乡,英国人争莎士比亚故乡,西班牙人争塞万提斯笔下堂·吉诃德的故乡。

但在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资源案例中,传统文化不仅没有被破坏,反而在新时代中延续了下来。因为争夺的重点在于保护,谁将名人的生活片段遗迹、自然人文遗存保存得多、保护得好,谁就能赢得文化资源的争夺,同时也能获得大众的青睐,得到可观的经济利益。

文化资源作为资源,就有价值,有价值,就应当妥善利用。对文化资源是需要有敬畏感的,来不得半点伪劣。对于文化资源的最有效保护,就是最有效地开发使用其价值,这也是最为基本的经济学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