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核心问题范文
时间:2023-08-18 17:4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核心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提问 问题 技巧 事倍功半
在物理教学中,每一节课都包含有多个环节,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就要重视每一个环节,当然课堂“提问”和“问题”也是教学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现行教材即新教材的特点是将形象的图片和资料呈现给学生,强化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训练。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师生以平等的地位进行对话交流,旧式的“你问我背提问法”已不适应现代课堂,那么教师在新教材中如何设计好课堂“提问”和“问题”?又如何在“提问”和“问题”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体现教师的引领作用呢?这无疑是对教师的一个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提问”和“问题”必须进行精心的设计。
一、精心地设计课堂提问
1.新颖的探究性提问
新教材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则体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及深度。例如:在《光的直线传播》中,可先提问一个问题――“踩影子”,“你能将自己的影子踩在脚下吗?”,对于这个问题,不急于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联想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紧接着教材提出“手影为什么会随手型而改变呢?”“早晨、中午和下午人的影长一样吗?为什么?”,这又鼓励学生围绕重要的物理过程、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深究细追,向学生发问。追究的问题要经过周密、科学的设计。通过这样的提问,就会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并有益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类问题,学生不可能照搬课本上的文字作为答案,这种提问方式能引起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积极思考、讨论、探究等生动活泼的学习境界之中,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能力无疑是有益的,教师在备课时要多备一些实际的、易操作的探究性问题,注意避免“探而不究”,从而保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2.适度的发散性提问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传授课时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和负面多角度去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的知识,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大有好处。例如:在《光的反射和折射》中,分别提出“你知道生活现象中有哪些实例应用了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在《声的利用》中,提出“你知道生活现象中有哪些实例应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及声音能传递能量?”这类问题难度比较大,必须考虑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知识的理解程度。
3.必要的铺垫性提问
新教材的知识体系不强,而对教学资源的要求起点太高、范围太广,教材中许多问题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如:教材中的“超声波”“反射式望远镜”等,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往往不着边际,针对学生的实际,在知识联系的“挂钩点”设计好问题,使学生思维有明显的目的性,在涉及课外教学资源的问题上应做好相应的铺垫性问题,如:若问“小钧拉二胡左手手指不停地上下移动改变了声音的什么特征?”必须先铺垫一般弦乐器的发音原理,先提问“拨动绷紧的长度不同的橡皮筋,声音的什么特征不同”,启发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观察,找到与音调相关的知识点展开回答,以达到顺利完成音调影响因素的教学任务。教师在钻研新教材时对在课堂上欲提问的问题都要认真地做铺垫性准备,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有明确的切入点。
4.及时的观察性提问
新课程由于突出了科学研究,每节课都安排了多个实验或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及时提出富有趣味性的观察性问题,往往能启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探究的心理去积极思维,直至问题得到圆满的解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是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探究实验。此外,物理研究对象的广泛性,使得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找到可供观察的实例,引导学生去观察什么?又思考什么?就要看教师的提问技巧了。例如:在讲沸腾时,引导学生观察水沸腾的过程中,及时提问“你看到气泡怎样运动,气泡的大小怎样变化?气泡生成什么特点?你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此时的问题,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在主动的状态中进入探究新知识的境界。
二、精心的设计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的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教材提出问题,激发思维,突出学习主体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初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时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正是这些思想和认知问题驱动学生去追求知识、探求真理。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电磁感应的知识后,对电磁感应中电能的来源产生疑惑。我就在《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线框在磁场中的转动会产生电流?学生们很快想到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接着我又问: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呢?然后和学生们一起讨论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层层设问和讨论,不断激发思维火花,使之成为有序的思维训练过程。
传统的物理教学,教师为了使自己讲得清楚、讲得多,经常把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套用,强加于学生,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得不到有序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处理已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就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不断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例如: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一些实际情景,如传送带送货物、刹车滑行、亮度可调的台灯、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等。将这些真实的实际情景设计成对应的物理问题:如:摩擦力问题、电路调压问题、光的反射问题等,穿插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物理知识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自然――寻找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体现新课改的思想: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
篇2
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讲解要注重实践性与操作性相统一,这与传统的教学观念有很大的不同,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效率。采取问题情境创设方式,改善传统教学中灌输知识的理念。也就是在课堂中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使师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这种以提问题为载体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发散力、创造力,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情绪。
1 注重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注重学以致用,如果脱离实际生活进行信息技术教学,那么就失去了设置这门课程的意义。目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主要有软件的学习与了解、图像处理、视频编辑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问题,创设具体情境,最好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新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于那些计算机底子特别薄弱的学生,教师在对问题进行情境创设时,就要从最基础的开始着手,如在“文件传输(FTP)”教学中,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提问学生是否使用过因特网?使用因特网的哪些服务?在因特网上如何传输文件?知不知道什么是“FTP”?有没有用过FTP工具等问题引出教学内容。
2 注意抓住重点,创设问题情境
信息技术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多而复杂,包括各种文本的加工、图片加工处理、视频编辑、程序编排、数字的再加工,等等。如果使用其他学科讲课时的演示方法,不仅时间不够,而且会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难以达成学习目标。所以教师创设情境时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只要突破了重难点,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时才能轻而易举。这样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仍以“FTP”的教学为例,这一节课中的教学重难点是FTP工具的使用。在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设置好网站内的根目录为连接到的文件夹”、“在文件上传的最后,在浏览器上输入网址,检验文件是否已正确上传”等内容。在下载、上传文件前,需要教师先做一下示范,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特别注意强调出重点、难点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少走弯路。
3 注重知识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分析、理解问题,以此来巩固和联系新旧知识,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问题的创设不是毫无目的的胡乱创设,而是有目的、有规律的的设置问题。也就是说,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必须和本节课的主旨内容相联系,这样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规律。如果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本节课所要教学的知识毫无关系,就很难使学生把握重点,只能是把学生引导到与所教知识无关的琐碎细节之中,这样的话,本节课的内容就毫无意义了。如在学习“网络应用中的安全”时,先提出是否知道“特洛伊战争”,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简要概括这一事件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电影《特洛伊》的片段,由此引出“特洛伊木马病毒”,再进一步引出网络病毒。将历史事件引入教学中,并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科之间的整合。
4 围绕学生兴趣,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设置情境问题时应注意围绕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挖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学习“网络安全”时,针对高中生喜欢明星的特点,先让学生上网下载一张自己喜欢的明星的照片,存储在D盘中,接着登陆FTP素材库,下载一个指定的游戏,并安装。教师可先下载好游戏,并将“冰河病毒”捆绑在游戏软件上,之后上传到FTP素材库中。学生下载安装游戏软件后,就中了“冰河病毒”,教师可控制中毒的机器。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远程控制查看中了毒的计算机下载的明星照片,挑选出几个学生并记好相应的照片。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根据记录的学生的名字进行提问,告知他们自己知道他们喜欢的明星是谁,并说出答案。而学生在听到教师说出的名字与自己所想的一致时,往往觉得十分神奇。教师则可以趁机提出“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怎么知道你们的想法的?”的问题,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激情被完全激发出来,十分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
5 结语
篇3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标准的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也在进行调整和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创新型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开展情境教学,贴合生活实际,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特点与现状
在以往的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较少且简单,教学模式多采用灌输式文字教学。单纯的文字教学会让学生感到语文学习过于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教师庄正、严肃的教学状态会让学生感到畏惧,害怕与教师沟通,不敢向教师提问,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课堂气氛紧张、沉闷。
二、提高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避免让学生产生紧张、压抑的情绪。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对于存在疑问的问题也可以跟学习小组内成员进行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对小组内出现的集中性问题进行解答,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
2.情境教学,融入生活。课堂气氛较为压抑和紧张,会让学生感到坐立不安,精力不集中,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在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设置为一个具体的情境故事,如在学习《我要的是葫芦》课文中,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分别通过对话等方式展现故事的感彩,通过领略故事的起伏来感受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以及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体会主人公的语言和内心活动,从而更好地解释其想要葫芦而不要叶子的内心活动。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融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小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感到枯燥乏味,渐渐失去兴趣。因此,在低年级小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更多创新型教学手段,如在学习《坐井观天》的课文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在课堂上通过屏幕来展现青蛙坐井观天的情形,具体生动的形象和视觉效果势必会提高学生对课文的专注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问题。教师也可以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处理教学课件,将传统的灌输式文字教学制作成动漫、图形或者视频,让单纯文字教学手段转变为情趣化教学手段,小学生会对视频或者图像等更感兴趣,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将自己课前准备好的课件和教学方案等进行展示,按照方案的步骤进行授课,甚至会直接讲解习题答案,看似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W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以往的教学思路。
5.开展课外活动。要想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就要加强课外活动的开展,并选择有积极意义的课外文章供学生进行阅读。定期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融入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并将活动中的实例与课文内容关联,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感受到语文思想的精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总结
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至关重要,不仅关系着小学生后期学习中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习惯、思考和分析能力的提升,还影响着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因此必须要采用新型教学模式,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一带一路”;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内涵;模式;成因;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7-0140-03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中国与有关国家合作发展理念和倡议,中国与沿线国家依靠既有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行之有效区域合作平台,借用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旗帜,中国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
地方综合性大学是指省属综合性本科大学,地方综合性大学“十三五”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全面建设,优选路径,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建设思路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自由全面发展、善于创新创业实践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助推建设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基于大学生创新基础上创业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不同于单纯创新,也不同于单纯创业。大学生创新强调是开拓性与原创性,大学生创业强调是通过实际行动获取利益行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概念中,创新是创业基础和前提,创业是创新体现和延伸。
一、“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及关系
(一)“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1.大学生创新教育内涵。大学生创新教育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大学生创新教育。大学生创新教育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为迎接“十三五”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挑战,研究与解决大学生创新意识及精神和能力问题。
2.大学生创业教育内涵。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使大学生能够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内进行行为创新,开辟或拓展新发展空间,并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机遇探索大学生教育活动,为迎接“十三五”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挑战,培养大学生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
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为目标,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分阶段、层次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实用教育,创新性、创造性、实践性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本特征。
(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关系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进行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有机互融合,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关系(见下页表1)。
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类型及模式
(一)“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类型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形式按不同类型学校、专业、学生进行个性化设计,“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类型(见表2)。
(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有三种(见表3)。
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综合性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情况问卷调查、材料搜集等形式,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情况问卷调查、材料搜集,针对调查结果详细研究黑龙江省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问题(见表4)。
(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黑龙江省综合性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情况问卷调查、材料搜集等形式,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情况问卷调查、材料搜集,针对调查结果详细研究黑龙江省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见下页表5)。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综合性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关键因素,是“十三五”国家发展战略教育领域中新确证和响应。黑龙江省综合性大学开展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刻不容缓,真正担当起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重任。
参考文献:
篇5
一、教学预设的预见性与课堂理答的关系
从教师角度分析教学预设的预见性与课堂理答的关系。从教师的角色及其规范角度来看,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以及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教学预设的预见性主导着课堂理答;从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教学能力角度来看,教学预设的预见性影响着课堂理答的广度和深度;从教师教学的移情体验角度来看,教学预设的预见性决定着课堂理答的有效性和质量。从学生角度分析教学预设的预见性与课堂理答的关系。“教育教学影响只有在得到学生的主体意识的选择、支持后,才能对其知识、能力、个性品质、身体等各方面的发展起作用。”由此,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性、潜能性和整体性,遵循学生的身心规律,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需要和学习特征,确认学生的认知水平,寻找学生的兴趣点,贯彻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从而开展教学预设的预见性设计。以学生为本的预见性设计是有效理答的起点;精心的预见性设计是有效理答的基础;把握生成的预见性设计是有效理答的核心;适度的预见性评价是有效理答的灵魂。
从教学目标资源的角度分析教学预设的预见性与课堂理答的关系。教学目标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资源、过程与方法资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资源。依据用资源教,用资源学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学预设的预见性与课堂理答所选择的教学目标资源应选择最有利于学生生成的现成的资源和在课堂理答中生成的资源。因此,教学预设的预见性资源包含课堂理答的预见性资源,反过来,课堂理答的不可预见性资源又填补了教学预设的未预见资源,是课堂焕发生命力的精华。
从教学过程的角度分析教学预设的预见性与课堂理答的关系。教学过程就是教学活动的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和有计划的师生交往活动”。“教学活动”存在着“两条线”:一条明线是“情节活动线”,一条是“思维活动线”。从某种层面上说,“情节活动线”类似于教学预设的预见性线,“思维活动线”类似于课堂理答线,“两条线”交织上升,让课堂教学活动引向深入。
二、教学预设的预见性与课堂理答的实践尝试
精心研制教学预设,突显教学的预见性。设计出有预见性的教学方案是一切精彩的开始。如何设计出有预见性的教学方案呢?首先,调研寻找预见性的核心问题。通过自主阅读和自主检测,反馈问题,并比较筛选出核心问题;其次,对预见性的核心问题进行分类。绝大多数学生不懂的核心问题、部分学生懂和不懂的核心问题、少部分学生不懂的核心问题;第三,选择利于理答的教学方式。选用以教师引导为主的教学方式,解决绝大多数学生不懂的核心问题;选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解决部分学生懂和不懂的核心问题;选用个别辅导的教学方式,解决少部分学生不懂的核心问题。这样的教学预设才有预见性,才可能引导课堂理答的层层推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营造情节、交际和情感传递的课堂理答氛围。课堂理答的主要载体是问题链,要让问题链不断延伸,离不开一个一个问题情节的设置。问题情节的设置,其目的是激励、启发学生,为学生创造出最佳的情绪氛围。如学习高中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时,可以将这部分知识置入商品房的市场经营情节中,让学生沉浸于直观的营销情境中,利于产生共鸣。课堂理答实质就是课堂的交流与沟通。营造交流沟通的交际环境是保障。实际操作中,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严格要求,压抑了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欲望;要么过于宽松,导制课堂失控。所以,严慈相济,创设宽容、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情感传递是课堂理答深入的关键。正面的情感传递,让课堂理答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负面的情感传递,会让课堂理答的涌泉戛然而止。为此,在课堂上,要留心教学中各种变异,关心学生的具体表现,发出充分肯定、信认的信号,鼓励质疑,鼓励创新。
篇6
【关键词】金融经济学;课程定位;内容设置
一、引言
金融学是学习和研究金融问题的学科,金融经济学(financial economics)则是金融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作为微观金融基础理论课的金融经济学,不仅为微观金融相关课程提供分析方法、分析框架和分析工具,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有关微观金融运行逻辑和方法的训练。鉴于金融经济学所涉及内容在微观金融中对金融市场均衡及资产定价研究的方法论、逻辑思维和基本模型的重要性,在金融市场、证券投资和金融工程等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目前国内外大学均将《金融经济学》作为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进行设置,国外如麻省理工学院、加州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等都非常重视此课程的教学。国内的一些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也在本科和研究生的培养中引进了《金融经济学》课程。
二、高校本科开设《金融经济学》课程的必要性
虽然国内部分高校商学院、金融学院或经济学院已经开设了研究生阶段的金融经济学课程,但在本科阶段开设金融经济学的高校仍相对较少。为了使学生能够较为系统了解和掌握微观金融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理论基础,非常有必要在金融学专业本科阶段开设《金融经济学》课程,具体有这样两个方面原因:
(一)顺应金融微观化趋势
自20世纪50年代之后,金融理论从对货币需求动机、货币需求函数等宏观抽象理论描述转向了实证化、微观化研究,其成果包括资产组合理论、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风险管理技术等,使得金融业完成了从单纯为生产与流通服务的货币与信用,向为社会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各种金融服务的独立的现代金融产业的转化,业务范围涵盖了货币、信用、票据、证券、保险、信息咨询、家庭理财等多个领域,并且呈现出全球化、网络化和工程化趋势,产业地位迅速上升。
金融经济学是现代金融的理论核心,主要研究微观经济主体(个人与公司)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金融决策行为及其结果,是一门分析金融市场均衡机制的具有较强理论性的金融学专业基础课。金融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是无套利假设和一般经济均衡框架,所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在不确定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对金融资产定价,其核心理论包括资产定价基本定理、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市场有效性理论、利率期限结构等都是这一框架中的组成部分。根据金融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其研究的核心内容是金融市场的均衡机制,除了研究传统的一般经济均衡框架(竞争均衡机制)外,金融经济学更注重研究无套利均衡机制,这是金融市场特有的均衡机制,因此《金融经济学》既包含一般均衡定价机制的内容,也包含金融市场的特殊均衡机制即无风险套利均衡机制的内容。因此,开设《金融经济学》课程顺应了这种微观化的金融发展方向。
(二)顺应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单一的精英型体系向大众型、精英型等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我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就推出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此,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九所学校于1994年共同承担了《面向21世纪金融学系列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和实践》的教改项目。
2000年,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又共同承担了《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在原有《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等宏观金融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投资学、金融中介学、公司财务学和金融工程等微观金融方面的课程,为学生搭建了全面的宏微观金融知识架构。而《金融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内容则较为系统和完整地总结了微观金融的理论基础。从总体研究框架来看,金融经济学是从个体效用最大化出发,通过对市场上的经济主体的最优化投融资行为以及资本市场的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分析,考察跨期资源配置的一般制度安排方法和相应的效率问题。因此,对《金融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有助于金融专业本科生总体上了解和掌握现代微观金融体系的理论,同时,对基础理论内容的了解也有助于为今后学习和研究开拓思路和视角。
三、《金融经济学》的课程定位
(一)金融经济学与货币经济学的关系
以前在国内,经济金融学界常常将金融经济学与货币经济学相混淆。在西方金融学的教学体系中,金融经济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经济学包括资本市场理论、公司财务理论,以及研究方法方面的内容,如数理金融学、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而狭义的金融经济学则着重讨论金融市场的均衡建立机制,其核心是资产定价。所以,金融经济学提供的是金融学的微观经济学基础,而货币经济学讨论货币、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侧重于比较宏观的层面,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从更为广义的角度看,金融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应该既包括金融经济学,也包括货币经济学。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表示。
货币经济学讨论的核心问题是货币和信用的创造与控制,金融经济学讨论的核心问题是按时间和风险两个维度优化配置资源。国内原有金融学科的货币银行学,主要讲述的内容属于货币经济学,但如果把商业银行管理也算在内的话,就也含有金融经济学的内容。所有与金融有关的经济活动都需要银行系统提供流动性。所谓流动性,粗略地讲是指资产迅速地、低成本地转变成现金的能力。因此,金融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已有的研究成果还未能给出清晰的解释。
(二)金融经济学与金融学其他课程的关系
一般金融专业本科生阶段都开设了《公司财务》和《投资学》课程,这两门微观金融方面的专业课与《金融经济学》课程的内容存在一定的交叉,如涉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理论和利率期限结构等方面时,这三门课程均有一定篇幅的介绍。
《金融经济学》是其他微观金融课程的基础,微观金融课程体系的关系可以用图2来表示,《金融经济学》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投资学》和《公司财务》两个领域提供理论基础。
虽然《金融经济学》和金融专业其他相关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容重合部分,但作为专业基础课的《金融经济学》与《公司财务》、《投资学》等专业课程的区别仍然是十分明显的。
《公司财务》课程更为关注作为个体的公司财务方面的分析,这和会计类课程紧密联系,其内容与财务报表分析问题紧密结合,对于相关的基础理论往往只是简单介绍,其重点在于讲授如何通过计算最低资本成本,找到最优资本结构等内容,主要的理论基础是M-M定理。
《投资学》课程着重介绍和阐述个人、机构等经济主体的有限资源如何分配到诸如股票、国债、不动产等(金融)资产上,以获得合理的现金流量和风险收益率。其核心内容就是以效用最大化准则为指导,获得经济个体财富配置的最优均衡解。这就主要应用了金融经济学当中的投资组合理论,着重介绍有效市场假说和CAPM模型等,在教学中尤其关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而这些实践内容的基础则正是金融经济学所包括的理论内容。
至于本科高年级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金融工程学》则尤为侧重对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品设计方面的介绍和研究,而这一阶段的知识更是需要金融经济学方面的基础、方法和基本工具的支持才能较为顺利地接收和理解。
四、《金融经济学》的内容设置
总体上,金融经济学是一门研究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科学,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作为配置资源主要手段的市场机制是否还能完全引导不同的经济主体(个人、机构、企业和政府等)在参与金融活动中所做的决策。它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内发展了金融理论的主要思想,并以此思想来观察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从中探索金融交易过程中所蕴含的经济学的普遍规律。
(一)《金融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金融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是无套利均衡分析方法。无套利均衡分析是现代金融学发展中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这一方法最早体现在Modigliani和Miller研究企业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成果中,是金融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对后来人们研究金融学问题提供了一项重要的研究工具和方法。该方法继承了经济学的一般经济均衡思想,并将其在金融领域中作了重大发展,使得现代金融学在研究方法上从传统的经济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学科。经济学供求均衡分析并不能完全指导金融学研究中的思想和分析方法,由于金融产品近乎完全的可替代性,投资者往往并不用关注所谓的绝对市场均衡价格,而只是需要知道特定的资产价格之间是否存在合理的相对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到不存在套利机会的无套利相对价格。因此,在金融经济学具体内容的讲授过程中,要注意应用无套利思想和无套利分析方法,尤其是有关金融产品定价问题方面更是应该采用相对价格分析的无套利思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好思想基础。
(二)《金融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设置
具体来说,金融经济学课程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现代微观金融中的均衡与套利、金融产品的风险和投资者的风险态度以及效用决策方法、单期风险配置和跨期风险配置、最优投资组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假说和期权定价模型等内容:还包括了以上理论所依托的金融市场均衡机制及定价方法等基础内容。
除此之外,在金融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增加一些前沿内容的讲授,比如行为金融。经典金融理论在“理性人”假设下研究资本资产定价模型、MM理论与有效资本市场理论等。然而,基于“理性”框架下的研究常常受到各种行为异象的挑战,由此重构了现代金融的“有限理性”假说,使得基于“非理性”范式研究投资者行为决策的行为金融发挥了较强的解释作用。由于行为金融关注投资者和管理者的认知偏差和情绪偏好等非理对投资者资本配置行为和资本市场反应等方面的影响,拓展了现代金融领域的研究,因而,行为金融不仅应包含在金融经济学课程体系之中,而且由于其前沿性特征更应成为该课程的核心内容。
(三)《金融经济学》的教学方式
鉴于金融经济学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的特点,在教学方式上应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一方面,教师在理论讲授过程中注意该课程和投资学、公司财务等各门课程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尤其是在本科生阶段更应该着重于学生对现有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而不必过于强调学生的科研创新能色彩。另一方面,由于金融经济学涉及到一些金融风险识别和计量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除了课堂的理论讲授和分析之外,还可以补充一些上机的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对相关计量软件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实践课程和适当的金融计量应用教学可以提高课程讲授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够结合现实情况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宋逢明.金融经济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孙伍琴.微观金融类课程整合及教学方法改革——以地方性大学金融学专业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2012(4):1-4.
篇7
摘要:从以往研究看,仅从区别和联系或边界和融合性方面探讨会计学与财务学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对两者关系的研究需要从视角上创新。本文在分析会计学与财务学差异性和关联性基础上,引入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分析会计学与财务学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由此展开会计学与财务学共生关系现状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共生发展对策。
关键词:会计学;财务学;差异;关联性;共生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财务学作为独立学科已成为现代经济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分支,会计学与财务学作为平行学科观点也得到认可。然而财务学在我国并不是很重视,财务学(我国又叫财务管理学)的名称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也不像会计学具有专业学术期刊。究其原因,人们对会计学与财务学之间的关系似乎仍然模糊不清,导致了我国的财务学发展远远落后于会计学的发展。国内学者在20 世纪8 0 年代开始就展开关于会计学与财务学间的关系研究。黄寿较早认为财务工作与会计工作有着不同性质和作用,财务工作是“理财”,而会计工作是“算账”。
乔元芳(19 9 8 )在支持财务与会计并列的基础上,深刻探讨了财务与会计在其对象方面的差异性。余金树(19 9 9 )较早从会计与财务的本质、历史背景、工作业务和目标解释其联系。毕业论文罗帮清(2000)认为财务与会计之间区别、联系、交叉和配合的关系。还有学者从中西方经济、文化、观念差异性分析财务与会计的关系(王远湘,2004;张妙凌,2005等)。 从本质上说,财务是管理资金的活动,会计是对财务活动的反映和记录,两者之间除了业务上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之外,是相互独立的。李心合(2008 )从历史演进、职能、逻辑差异和关联机制等方面重新解读了企业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会计学与财务学的差异性分析
(一) 从产生历史条件看会计学与财务学
会计活动源远流长,据会计史学家郭道扬教授考证,会计行为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约有十至二三十万年。但会计学产生于15世纪商品经济发达的意大利,其标志是系统介绍了复式簿记基本原理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的面世。财务活动的产生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以及货币的产生为条件的,距今不过五、六千年的历史财务的产生来源于私有观念的形成,并与资源稀缺相伴随。显然,财务学也不像会计学那样古老,直到19世纪末股份制出现才产生,是以美国格林18 9 2年撰写的《公司财务学》的问世为其标志。虽然财务学的产生比起现代会计学的产生晚了几个世纪,但自财务学产生以来,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已成为现代经济管理活动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分支。
(二) 从发展路径看会计学与财务学
从学科性质上看,会计学学科性质曾有人认为隶属于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但20世纪9 0 年代,我国在指定学校设置专业目录上,将会计学列为管理类学科的二级学科。尽管对此提出了很多质疑,但会计学隶属于管理学得到认可。相比之下,财务学的性质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由于财务管理在专业目录隶属于管理学,随之财务学也被认为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然而,财务学源于资源稀缺性,注重资本配置效率问题,除了财务管理之外还包括财务经济学。因此,从逻辑一贯性立场看,财务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从发展趋势看,会计是一种国际化商业语言,会计的标准也逐渐趋于国际化,这使得会计学的研究可以选择普世主义的或趋同的模式。但财务学有所不同。财务学作为一种实体性的管理活动,深受会计毕业论文范文文化的影响。跨文化的财务研究表明,即使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管理方式也会因民族文化的不同而表现出巨大差异。我国将制度、文化等方面作为财务学内生变量因素进行研究,形成我国特色制度财务学,就是很好的印证。
(三) 从理论体系看会计学与财务学
会计学与财务学诚然是两种不同的学科,使得两者的理论体系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核心问题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点。从研究对象看,会计学已有向大会计学发展的趋势,对其研究对象必然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但是资金运动仍为主流观点;而财务学发端于资本市场,对资本进行有效配置,因而其对象是资本。从研究内容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学是以财务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为主要基础不断向其他会计领域拓展;财务学是探索资本运营规律,追求资本效率,总结资本运营观念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其内容不仅仅包括传统的财务管理学,还包括研究资本筹措和投放及其配置效率的计量问题的财务经济学。
从研究目标看,会计学一直以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为目标不断进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建设;财务学源于资源稀缺性,必然以实现稀缺资源优化配置为己任。从实践基础看,会计学是对企业这个微观层面资金运动过程进行核算与监督,而财务学既要关注企业自身融资问题,又要考虑资本市场宏观政策。从假设基础看,任何学科都是建构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之上的,会计学是以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为研究限定时间和空间范围,而经理与股东目标函数一致性假设、债权人利益得到完全保护假设、市场有效性假设、社会成本为零假设是财务学的假设基础,尽管这些假设远离“现实世界”并已受到来自很多方面的严厉批评。从核心问题上看,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一直是会计学的核心问题,这是因为会计如果无力可靠地确认和计量这些对象,它就不会对其记录和报告,也就达不到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目的。财务学的核心问题是价值创造,其体系设计的出发点就是价值最大化,现代财务学理论和实务的具体形态已是价值资源的开发、配置、利用和转变过程中的价值创造。
会计学与财务学的关联性分析
(一) 价值成为会计学与财务学的纽带
从历史考察可以发现,财务与会计两者的共同特征都在于对资金运动背后的价值创造过程的管理。只不过会计更为明确的职能在于以确认、计量及报告的手段反映这个价值创造过程的信息,而财务是直接对现金流转形式及其价值的管理。从现代实务看,财政部2007年了39 项企业会计准则和 48 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其突出特征是公允价值的引入。现值一直是财务学的核心概念,现实中财务价值创造与价值管理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基于“现值”的计量。而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就是基于价值的现值会计计量。由此可见,
--> 财务上的“价值”与现实中会计界定的“价值”已无限逼近或相等。
(二) 资本市场促进会计学和财务学发展与完善
资本市场的出现与繁荣和会计学与财务学的发展密不可分。资本市场出现以后,企业与股东、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本质变化,资本的种类繁多,资本的价格波动剧烈,剩余索取权的不确定性增加。这时与资本运营有关的财务学知识与技术变得必不可少了,而且随着要素市场的发展,要素资本的流动性增强,以人力资本为首的其他要素资本逐渐有了发言权,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变得复杂了,对资本结构、财务治理、控制权等财务问题研究变得重要起来。资本市场提供的广阔空间和提出的关于管理和信息方面的需求,使会计的作用和效果得以被广泛认知,同时和资本市场完成了会计由簿记向现代会计的转变,并开辟了许多新的子学科和领域,资本市场对监管的需求促进了会计监督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使会计宏观管理的职能得到强化。
会计学与财务学关系的新诠释
(一) 会计学与财务学的共生关系分析
共生理论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而且广泛存在于社会体系中。从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社会、人文、法律等方面的研究中都借鉴和使用了共生理论。其实,会计学与财务学两者之间也是一种共生关系。共生形成的条件为:必须具有在时间和空间联系的独立共生单元,还需要为共生单元形成共生关系提供接触机会的共生界面;共生单元之间必须存在必然物质、能量或信息联系,这种关系表现在共生单元按照某种方式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流;共生单元的同伴选择是有规律的,不是随意的,共生关系的形成是逐渐相互认识和识别的,也会随着环境和时间变化而发生演化。会计学与财务学是有着不同发展路径和不同理论的学科,因而是相互独立的共生单元,资本市场成为会计学与财务学相互交换信息的共生面,而它们的共生关系是在资本市场逐渐认识和识别的,因而会计学与财务学是共生关系。
(二) 会计学与财务学的共生现状分析
自然界共生有“偏害共生”、“偏利共生”和“非对称互惠共生”、“互惠共生”等多种类型。如袁纯清(19 9 8 )所认为的,共同进化、共同适应、共同发展是共生的深刻本质,共生单元之间的协同与合作,能使彼此间在经历中可以进化到更高层次的状态。会计学与财务学是相互依赖与合作关系的状态,因而最好是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然而从会计学和财务学发展现状看(见图1),它们处于“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中,会计学发展要比财务学的发展完善得多,在某种程度上,财务需要会计提供信息进行资本运行,本身不能脱离会计而存在。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公司会计与公司财务得以发展与完善,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现,政府相关的会计与财务由此而产生,这些方面会计学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与财务学有相似的路径。20世纪中叶,顺应社会发展要求,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和碳会计应运而生,丰富了会计学领域的发展。然而,财务学至今仍然远离生态中心主义,相关的环境财务问题,并没有得到快速发展。
从行为角度看,行为财务不管在实践还是理论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行为财务成为现代财务学里的显学;行为会计为会计实践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很难断言行为会计已经从传统会计中独立出来。从教育角度看,会计学在教育方面取得丰富成果。自从19 9 8 年教育部明确设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国内高校纷纷以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为时尚,然而财务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会计专业大同小异,没有实质性区别,发展空间可想而知。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会计学与财务学发展处于“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中,不利于两者和谐发展,也不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只有“互惠共生”模式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会计学要加强行为会计研究。现行财务学模式侧重于经济活动,缺乏对环境资源、环境成本和生态资本的相关资本运作,忽视了环境自身的物质补偿过程和从环境中取得资源或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引致的对环境的补偿责任,导致财务风险加大。因此,财务学应该向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新的财务模式发展。同时,财务学应加强理论框架建设和教育方面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玮,卢兴杰,杨丹.实验研究下的行为财务会计综述[j].会计研究,2011(5)
2.李心合.重新解读财务与会计的关系[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08 (11)
3.李国运.论资本市场与会计的演化关系[j].会计研究,2007(5)
4.成小云.简评“公司财务概念框架轮”[j].会计研究,2011(7)
篇8
关键词:企业投资 ;面临问题
Abstract:2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is adjusted ceaselessly, our c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obtained a hitherto unknown development, not only in the number of absolute advantage, but also in the production value, profit and account for a large proportion, in China's economic operation has play a decisive role for. In today's society, with the production of a plurality of elements, the connotation of enterprise invest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rich, whether it is investment main body, object, or investment tools, methods have changed a lot. Due to the investment o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has a very important effect, investment has become each enterprise to expand production scale, enhance efficiency, the essential condi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Investment in Enterprise;Face the problem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企业投资的现状
投资是指为了获取将来某些不确定的价值而放弃目前一定价值的决策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取一定数量的未来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投资和再投资是企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所必须经历的阶段。企业在经历一系列的生产经营、筹资活动后,积累了一定量的资金,必然会进行投资,要使这些资金获得最大限度的投资收益, 企业的管理者必须用全面的、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企业的投资活动。
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面临的状况是有资金想发展,却因为害怕应付不了复杂的经济生活,畏惧越来越大地投资风险,难以理性分析企业的投资机会,不敢将资金轻易投出。在市场激烈的竞争、残酷的优胜劣汰等情况下,使这些企业更是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牢牢地抓住手中的资金,老老实实的维持自己的主营业务,只求能维持现状就好。这固然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学识水平、素质胆识、责任心和使命感,但更大程度决定于现存社会经济的环境压力、干部考核体制以及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
二、企业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竞争已达到白热化程度的市场中,进行投资毫无疑问是企业变革求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果像以往一样固步自封,不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其结果必然是走投无路,山穷水尽。目前,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管理方式不科学,造成企业损失严重
企业投资方式落后,融资渠道单一,管理方式落后,监督措施不完善,使得投资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即使偶尔发现也不能及时处理,造成投资重复、投资失误、投资浪费、投资亏损等现象。
2、管理者缺乏市场调研意识
有些企业的管理者思想僵化,不重视科学管理方法的运用。我们知道,进行市场调研是现代企业管理必须借助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系统地收集、分析和报告信息的过程,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市场调研包括市场调查和营销分析,不仅要有可靠的实地调查数据,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已有的真实材料进行分析。统计表明,我国企业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不重视市场调研,缺乏对供需关系的研究,产品设计和制造不能完全针对市场。
3、企业缺乏风险投资专门人才
由于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风险投资,而风险投资又是一个包含公司战略规划、企业经营管理、投资、税务、金融等多学科的综合专业知识,还要在投资决策中解决交易结构设计、投资回收与退出等实际操作问题,因而投资基金的相关人员必须具备较强投资方面的基础知识、丰富的投资经验。但是,我国企业目前还缺乏具有这种素质的人才。另外, 现行企业人事管理体制也不适应这种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没有专业的投资人才,企业对投资基金和投资项目的管理就很难达到国外同行水平,投资效果当然也不尽人意。
4、投资决策程序不规范
投资决策程序不规范,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由于企业中的各种投资完全取决于企业的决策者个人偏好、经验和管理知识,缺乏对企业发展长远的、战略的考虑,未经民主决策程序, 更没有对投资的有效论证,凭主观意愿投资、政治投资、面子投资等现象层出不穷。
5、投资决策缺乏创新
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教授说过:“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经营,经营的核心问题是决策,决策的核心问题是创新。”世界上其他国家许多企业善于在投资中不断创新,因此他们通常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技术或核心竞争力,使比自己实力雄厚的企业想吞掉它们并不可能。而我国的很多企业缺乏投资创新意识,往往追随自己行业的龙头企业的投资模式以及投资做法,缺乏新意, 未能通过投资培植自己独特的技术或核心竞争力。
6、融资观念落后
我国在发展证券市场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并没有树立正确的融资理念,而是将上市作为一条“圈钱”的捷径。这种恶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了创业投资领域,很多创业团队在成功地引入创业资金后,并没有将精力放在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上,而是集中精力在利益分配上,从而出现种种资本和知本分离的现象,甚至走向破产的地步。
7、投资组合存在局限性
无论是证券投资基金,还是产业投资基金,通过一定的投资组合降低投资风险都是必要的。国外的产业投资基金,平均投资企业一般在15家以上。而我国目前的产业投资基金由于受到规模的限制以及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的局限,使得这些产业投资基金并没有很好地发挥投资组合在降低投资风险方面的作用。
三、解决我国企业投资问题的对策
篇9
一、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学时偏少
我校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课时为32学时,这远远低于很多高~60学时的安排。课时安排偏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水平的发挥、教学内容的设计,学生对于该课程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会大打折扣。
(二)课程定位不清晰
我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究竟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目前有不同的意见。从目前该课程的学时安排来看,显然是将该课程设定为理论课,在教学中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但是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其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掌握模型建立、参数估计、模型检验和运用的理论与方法之后,在自己的研究中结合研究课题实现将现实经济问题抽象化和模型化。因此,目前对于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定位难以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上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三)研究型教学模式运用不够,实验教学
与案例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计量经济学是以数理统计为基础,数学方法为手段,经济理论为指导,考察现代社会中各种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预测经济发展趋势,检验政策效果等。也是经济学课程中唯一一门对学生提出知识、方法、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能力要求的学科,这就决定了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当前,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外加演示Eviews软件以熟悉各种估计和检验方法的流程。计量经济学研究思路包括建立模型、估计参数、模型检验及模型应用。目前的教学中主要就参数估计和各种检验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介绍,而对如何从专业领域的经济问题出发建立模型,如何应用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学生的应用能力差。此外,目前应用广泛的一些计算机软件的实际操作训练仍然是薄弱环节,学生上机操作训练不够,主要限于每节课最后学生的操作演示。
二、对完善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
(一)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优化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建设的重点是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这需要明确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定位。计量经济学教学要尽量做到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并重,同时要联系实际的研究情况。核心问题是如何优化课程内容体系使之适应创造性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需要。为此,需要处理好以下4个方面的关系:首先,在整体思路上,处理好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关系。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发展很快,前沿性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研究生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既要介绍基本的经典理论与方法,又要讲授一些非经典的理论与方法。经典理论方法是非经典理论方法发展的基础,而且至今仍然被普遍应用,在课程内容建设中理应受到重视。同时,应当指出经典理论方法的主要特征及其与实际经济问题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阐述以微观计量经济学、非参数计量经济学和动态计量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从而追踪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介绍新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动态。同时增加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不断补充和优化课程内容体系,既保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基础性,又体现其前沿性和时代性。其次,在内容结构上,处理好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的关系。研究生能够结合各自研究方向应用所学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是我们的主要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计量经济理论与方法和现实经济问题的结合,坚持理论与应用并重。在讲完单一方程和联立方程理论方法之后,还要讲解单一方程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和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及其在生产、供给、需求、消费、金融、贸易等主要领域的应用,同时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与课题,设置不同类型的专题讲座与案例讨论。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又能加深学生对于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再次,在理论与方法的讲授上,处理好思路剖析和数学推导的关系。阐述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需要借助数学推导过程,然而要认识到,最重要的是思路而不是数学推导过程。很多数学推导过程都可以通过自学掌握,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则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掌握,只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理论方法产生和发展的方法论,才有可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因此,在时间极其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着重掌握的应该是常用方法及其思路,而不是详尽的数学推导过程。一些较繁琐的数学推导和更多的方法可以在课后针对有研究需要的学生另行安排。最后,在模型应用的讲授上,处理好理论模型介绍和发展过程分析的关系。计量经济模型在每个领域的应用都有其特定的演变与发展过程。通过各种应用模型的讲解,可以让学生熟悉常用的计量经济模型及其估计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有关模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便其在未来的研究实践中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和改进模型。所以在应用模型的讲授上,应重点介绍模型演变与发展的方法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真正了解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是如何发展的。
(二)在积累丰富素材的基础上加强教材建设
篇10
经济人假设作为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和核心假设,它不仅以系统的观念为基础,同时必须具备了开启这个系统所必不可少的的本质属性。经济学为了走向“硬”科学,模仿物理学的构建进而逐步走上了公理化的道路,其逻辑起点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孟德维尔在《蜜蜂寓言》(1714),指出“社会中个人的之间彼此服务依赖于人们有各种不同的需求。需要越复杂,就越来越多的个人发现为别人的利益服务,就是为自己的利益服务。这样他们就联合起来组成一个社会。”休谟在《人性论》指出“利己心才是正义法则的真正根源”。法兰西斯・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最早提出了功利主义最著名的“带给最多的人最大的幸福”(greatest happiness for the greatest number)这一标语,边沁在《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1789)阐述了功利主义原理以及自利选择原理。亚当・斯密则进一步发展了利己主义的思想,明确指出利己是经济的动力所在并把人性归结为个人利己主义,为其建立的经济伦理体系奠定了基础;并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发扬了功利主义的精神,“一方面,他用经济学的语言“国名财富最大化”解释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一功利主义的终极目标;另一方面,他说明了如何在自利的人性基础上达到功利主义目的的根本途径,即通过公平竞争来获得效率的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为经济学奠定了功利主义的伦理框架”。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经济人具有自利性。斯密指出:“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认为若要达到利己的目的需要借助利他为手段。若利己而不利他,从长远看也是行不通的。彼此间的利他和利己产生了共同利益,共同利益又将人们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了又有利于产生更广阔的共同利益。第二、经济人具有理性即个人追求自利最大化。第三、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经济人与市场结合有效的增进了社会公共利益,这是经济人假设中最有意义的命题,也就是如何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趋于一致。
二、“经济人”假说争论与其演变思路
经济人假说大体经历了三次大的争论,其中最主要的争论是20世界50年代以后围绕着西蒙―莱本斯坦因和马克洛普―弗里德曼的经济人之争。历经三次大的争论并没有对经济人假设构成致命的威胁,反而令其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经济学在模仿物理学的构建逐步走上了公理化的道路,对经济人假设进行了公理化处理即经济人追求自利最大化。“自利最大化”在经济学中充当着公理的功能,但本身本并不是公理。经济学所面临着困境就是,一方面不希望其理论建立在不确定的条件上;另一方面又将对现实人的经济行为的抽象(经济人的自利最大化)充当公理,然后以此为基础推导出经济学大厦。如果经济人假说是的确是公理,通过逻辑推理架构起来的经济学那么就不会有争论。面对反例的冲击,若是为了维护经济学大厦而去维护原有“经济人”假设那么将是本末倒置,同时也违背辩证法的。形式逻辑之所以是静态的,是由于有一个固定不变的、静态的基础。而辩证法之所以是动态的,在于它的基础是动态变化的。以客观存在为出发点,只有通过经济学基础的动态变化使基础不断稳固和提升,经济学大厦才能经受更大的冲击。不同时间段的经济人行为的内在规律没有必要是相同的,这就决定了从动态的角度来看经济人假设或许比从静态的角度看更加合理。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首次在《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1953)中明确提出理论中假设的现实性问题(即理论中的假设是否有必要与经验事实相符),切入了“经济人”假设争论的实质性问题;弗里德曼认为理论之正确与否并不在于其假设之“现实”与否,而在于理论对所要解释现象的预测之正确与否,而预测之正确与否又是与理论假设之“现实”与否互不相关的。如果理论的正确与否只能由理论的预测能力来说明,那么观察和经验就不能依赖于观察者的理论或概念框架。否则就弗里德曼的论点将陷入一种理论和预测的循环论证的怪圈,即理论的正确与否由预测来证实,预测又依赖于别的理论,而这些别的理论的正确与否还得又由预测来证实,那么实证研究将使得理论不可证伪。不难发现弗里德曼的“假设不相关性”的观点,从证伪主义的角度来看它是非科学的。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必须从客观存在出发合理的抽象核心假设,不能脱离客观存在,理论的假设不能与事实向违背。从科学研究框架方法论(MSRP),不难发现“经济人”假设(自利最大化)作为主流经济学中形而上学的“硬核”,“硬核”不仅是不可反驳的而且有“保护带”(保护带是由有许多辅助假说构成,一旦反例出现通过修改辅助假说来保护硬核不可反驳)。事实上“硬核”更多的是一种的对不可反驳的信仰,因为“硬核”并不禁止任何可能反驳“硬核”事情发生。
一方面世上没有不可代替的理论,另一方面即使被事实了的理论是可以挽救的。挽救是有代价的,代价过高将得不偿失。理论研究在于提出一个理论逻辑,实证研究在于检验相互排斥或并存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理论逻辑的真伪和条件性,随着时间的变化条件性一旦改变可能今天被的理论明天将重新启用。这也就意味着一次性彻底某一理论或者理论核心假设是不太可能的,采取动态的核心假设的思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了强理论的生命力。西蒙提出了非理性人的假设,以及目前对理性和非理性的融合的研究等,这些都与理性经济人假设相互排斥和竞争。尽管非理性人假设被越来越多的主流经济学家所认可,但依旧不是主流经济学的基础假设。对主流经济学而言毕竟维护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代价远比用非理性人假设或者其他假设替代的代价要小得多。弗里德曼坚持理性经济人假设,罗伯特.卢克斯不仅认为“经济人”是理性的同时还能做出理性预期。合理预期的理性经济人,使得传统的“经济人”假设又恢复了生机。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演变思路就是通过不断的调整和修改辅假设来保全核心假设(自利最大化)。而通过调整和修改辅假设可以使理论体系(或者“硬核”)免受反驳毕竟是有限度的,一旦“保护带”的调整和修改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理论体系就将面临被强证伪。
三、“经济人”假设的反思
尽管“经济人”假设坚持了自利最大化这个“硬核”,通过调整调整和修改和辅假设(例如增加人可以做出理性预期的假定)来避免被反驳,但仍有内在缺陷需要引起注意。
(一)基于功利主义建立起来的经济人的内在缺陷
无论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还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都是人性的利己性和功利主义为基础的。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其共同的本质就是注重效率。斯密认为“看不见的手”在分配环节也起作用,即使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可以完全竞争,但在分配环节是无法做到的,其根源在于功利主义的本质在于“总体原则或效率原则,根本不关心分配问题”。结合西斯蒙第和凯恩斯对自由放任政策的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分配决定收入,收入决定消费,进而决定生产,进而影响国民财富的增加;目前依靠劳动生存的人数在劳动总人数依然占大多数,同时大部分的消费也是他们决定的。在斯密看来,自由竞争可以使稀缺的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同时实现了国民财富的最大化。自由竞争可以用于消费、生产,然而无法用于分配,在分配中不同群体的利己性是具有对抗性的,是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协调的。换句话说,市场机制在解决分配问题方面还十分有限。
(二)“看不见的手”能否引导经济人达到国民财富最大化
“囚徒困境”中个人追求自利最大化的过程中并没有实现集体利益最大化,可知在没有个体间协调时理时,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并不是实现集体利益最大化的充分条件。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活动不仅包括竞争同时还包括合作,在个体追求自利最大化的过程中将产生集体之中不同的理性的个体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这个问题被诺斯称为“一切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是经济学的重要问题。如果通过协调个体之间的利益与个体与集体利益达到一致,那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将可能通过个人追求自利最大化实现。利己最终目的都是达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经济人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通过最求自利最大化间接实现最终目标,还有赖于通过有意识的对功利主义者标准的遵守,以及对社会利益的关切为最终目标。
四、结语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