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08-18 17:4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高中历史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高中历史的区别

篇1

关键词:历史教学;初高中衔接;衔接教育

当前,衔接教育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每当暑假来临之际,“小升初”、“初升高”的语、数、英、理、化、生等各种类型的衔接班报名都异常火爆。然而有关初高中历史的衔接问题则鲜有人问津,可以说初高中历史衔接处于普遍缺失的状态,这种缺失给高一学生学习高中历史带来了很大的障碍。那么,应该如何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完成初高中历史教育的顺利过渡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入手,采取可行性的措施,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初高中历史的顺利过渡,为学生学习高中历史奠定良好基础。

一、历史教师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导者。历史教师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增强衔接意识,提升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重视程度。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缺失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很多历史教师的衔接意识淡薄,以为初高中衔接是语数英这样的主科与理化生学科的事,与历史学科没什么关系,进而毫不关心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甚至出现了初中历史教师从未看过高中历史课本,高中历史教师也从未了解初中历史讲了什么的奇怪现象。当前,初高中历史衔接的缺失已经成为阻碍很多学生提升历史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历史教师需尽快转变观念,认识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增强衔接意识,重视并落实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工作。

2.研读初高中历史课标与课本,做好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衔接。课标与课本是初高中衔接的根本依据。历史教师应深入比较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同一历史内容叙述上的异同,明确各自教学目标、内容的侧重点与内在的联系;进而比较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体系的差异,分析各自的特点和联系性,对初高中课程内容、分层次要求、实施程序进行合理调整设计的研究;在深入研读初高中历史课标与课本的基础上,做出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对照表,明确初高中学习内容的联系和变化,做好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衔接。

3.抓住过渡关键期,切实推行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教育。高一学年的上学期作为学生告别初中进入高中的第一个学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能否平稳过渡,顺利适应高中阶段新的学习生活,是初高中过渡的关键期。历史教师应抓住这一关键期,采取可行的措施,切实推行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教育。首先,可在高中开学之初开展有关学生初中历史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活动与抽样访谈活动,对学生的历史学科基础和现状以及对高中历史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进而根据问卷调查与访谈所反馈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制定初高中衔接计划并实施。其次,开学第一堂历史课是初高中历史衔接的关键节点,历史教师一定要充分准备,上好这一堂课。笔者就习惯于利用开学第一堂历史课讲授《高中历史导言课》,利用这一堂课跟学生一起回顾初中历史的主干知识,了解高中历史的知识框架,熟悉初高中历史的联系与区别;进而向学生介绍高中历史的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高中历史开好头。再者,历史教师应在高一学年上学期循序渐进,逐渐转变教学方式。初中历史课程按时序线索编排,条理清晰,内容较为简单,因而课堂以教师讲授式教学为主。高中历史课程在初中的基础上,按照专题编排,结构较为复杂,内容较为深入,课堂应以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以主。但是教学方式的转变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只会徒增初高中历史的裂缝。在给高一新生授课之初,历史教师应仍以讲授法为主,慢慢增设问题情境,运用问题教学法,增加问题探究环节,逐渐实现教学方式的自然过渡。最后,关于是否有必要让学生在初中毕业后专门上暑假历史衔接班的问题。笔者认为没有必要。笔者一贯反对任何形式的暑假衔接班。更何况初高中历史衔接的任务与数理化等学科相比是较为轻松的,更没必要牺牲学生的假期来做这项工作。毕竟假期对于学生来说也很重要。

4.树立长期衔接意识,在高中平时教学中注重初高中历史的有机结合。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关键期在高一上学期,并不意味着能在这一时期内毕其功于一役,以后的高中历史教学就无需再关注衔接问题。恰恰相反,教师应该树立长期衔接意识,在高中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的知识与高中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出发开展教学,对于学生懂得什么,不懂得什么,哪些地方需要略讲,哪些地方需要详讲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收发自如。尤为关键的是,教师应该针对高中专题式的课程编排造成知识跳跃性大的特点,有意识地强化通史思维,讲透每一个知识点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理清其来龙去脉。

二、学生是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主体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也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衔接工作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要看学生能否实现初高中历史学习的顺利过渡。为了发挥主体性,保证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效果,进入高中的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升并保持对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张红英老师说:“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内部动力。”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对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顺利完成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过渡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浓厚的故事性与趣味性的历史学科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并不难。但是,学生进入高中后,面对难度骤然增加的高中历史,往往知难而退,失去对历史的兴趣。进入高中的学生应如何提升并保持对历史的兴趣呢?新课程教材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课堂开放的结构,包含着大量有趣味的因素和激起兴趣的契机。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教材与已学知识的联系中寻找“切口”,在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发掘“热点”,以兴趣引路,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此外,琳琅满目的历史课外读物也是激发并保持历史兴趣的重要法宝。学生可在老师的推荐指引下积极开展历史课外阅读,多读一些内容与难度适宜的历史课外读物。

2.转变学习方法。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要借助生活中的亲身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形象思维活动。因而在初中的历史学习中,学生们习惯于机械背诵老师讲授的知识,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造成“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良倾向。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要求能够利用理论做指导,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中历史课程的要求也相应提升。学生进入高中以后,需要逐渐放弃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掌握理解记忆的学习方法。课堂上,学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参与式的学习,积极主动地独立思考与合作研究,锻炼解读史料,在史料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课后不要一味地追求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而应着重于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3.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初中历史在人们长期的印象中居于副科地位,再加上其最重要的考核———毕业会考的难度也不大。因而初中生投入历史的时间与精力少之由少。不少学生甚至只是在考试前才临时抱佛脚,背背提纲,做做练习。高中历史比初中难得多,不端正学习态度,多花些时间精力,更加刻苦努力是很难学好的。学生进入高中以后,要严格要求自己,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要坚持预习。没有预习,听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不知所云。课堂上要全身心地投入。不要指望上课睡觉而课后课后背背课本上的条条框框就想提高历史成绩。课后要及时温习功课,完成作业,还要努力地挤出时间广泛涉猎有益的历史课外读物以保持学习热情,开阔视野,提升历史素养。尤为关键的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恒心与毅力,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始无终。总而言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提升中学历史教学水平的关键点。我们应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入手,一方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开展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红英.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J].中华少年,2012,10(19).

[2]林义元.历史课外阅读———学生初高中历史衔接的重要桥梁[J].中学课程资源,2017,1,(1).

篇2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习能力;教学方法

最近几年,高考命题发生的变动较大,以历史为例,以前的考卷往往注重年份、时间、意义等重要内容的背诵,现今考查学科能力的题目较多,特别是加强了创造性思维题目的比重。其试题拟定往往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出自教材,但难度高于教材。对于这种改变,许多学生没法适应,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表现,学生欠缺了知识体系和对时事政治的了解。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做好强化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工作。

当前高一历史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现状可概括为:(1)历史往往被学生所忽视。在高一还没有分文理科,在激烈的中考学习压力下,许多学生选择把时间留给语数外。等到学生上了高中已久没有改变学习观念,依旧把语数外当做“宠儿”,这就是长期各高中学校极为重视数量和质量上的优越性所产生的问题。长期形成的主副科观念和重理轻文观念,一定会导致学生文科长期分数不高。(2)学生学习方法没有改进。初中生上高一后仍然像从前那样背事件、意义、重要性,不去抽时间看那些零散的知识点,把机械的背诵当做应对一切题目的法宝,忽视知识的全面掌握,这样会使学生知识掌握不扎实、不全面,使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

显然,目前学生无法适应高一全面发展综合教育的要求,历史学科对于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爱国情操,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功能。在素质教育受到重视的今天,历史如果能学好,那么对于以后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此外,现在高考的大纲已经开始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老师的教学而言,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使学生掌握这些能力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历史的学习没有在高一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到了高三冲刺,由于没有知识全面的积累,高考时就只能临时抱佛脚了。所以,高一的历史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需要历史教师们不断探究和总结。

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初中升高中后历史方面出现的问题,扭转初高中历史脱节的现象,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衔接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一学生正处于中学的过渡期,不论是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还是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来看,都要与高中学习接轨。许多学生在中考时压力颇大,升到高中后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玩耍,放松自己。初中教师往往更多的是教学生从线索出发,了解本课时的概念,加强思想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进入高中后,基础差、观念滞后、有时还会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所以,高一年级与初中接轨工作十分重要。在做学生的衔接工作时,把握好各方面因素,有些学生可能理性思维较强,不喜欢背诵意义、概念,要求教师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或者关联性地去记忆,有些学生可能对这一学科很感兴趣,看书如同看小说恨不得把高中三年的历史书全部看完,针对这些学生可以加以适当的练习课题,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堂上首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提高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情绪越高昂,产生的学习愿望就越强烈。从某种意义上讲,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新闻中历史事件,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关注,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求知欲,达到思考问题与探索历史知识的目的。例如,在讲日本发动全面这一课时,可以在课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类似《南京,南京》这样以历史为题材演绎的电影,这样便能深刻地认识到日本人在中华大地上所犯的滔天罪行。结合历史书上的背景、起因、经过、结果、意义讲给学生听,便能够引起发人深省的效果。这便引起了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对于历史学习起来更加投入。

目前,高中生对历史的兴趣还大多是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而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会因为诸多原因慢慢减退。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过于简单、概念重复嗦、结论意义不易理解,极其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丧失对历史这一科目的兴趣。心理学表明,人对某一事物持续保持感兴趣是很难的,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而言,求知欲更强,独立思考能力继续发展。他们更关注新闻政治,更喜欢从历史中寻找线索,解决问题。针对高中生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可以多从历史角度,给学生补充一些热点问题,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使学生逐渐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同时又潜移默化地拓宽了自身的思想境界。结合热点时事进行历史教学的主要方法有以下三种:

1.因果联系法

因果联系法在历史的教学中不常见,这种练习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现象连起来,既有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联系,又有近代史和古代史之间的联系。根据各个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来寻觅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结论,就是因果联系法。例如,在讲到《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可以想想英国为什么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仅仅是因为安妮纺织机的出现吗?中国早在英国之前就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技术,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爆发?通过因果联系法可得知,因为工业革命需要具备很多条件的,需要有大量劳动力,需要有新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有交通便利,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必要条件英国的工业革命才能成功。

2.综合归类法与概括提炼法

在认识事物的初期,根据事物的不同特征、不同方面对事物加以分类、综合,最后得出事物普遍特征的方法。它与分析法是两种相反的思路,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通过对事物的比较、分析找出事物之间的共性和个性,根据异同点加以分类、概括提炼、整合。教师可以按照一定标准,把原理、概念进行归类,通过集中复习,便能记忆更加深刻,便于今后灵活运用。

3.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对历史事件、人物进行分析,通过作比较的方式归纳成因,揭示其本质,得出结论的方法,是学生认知事物的必然选择。通过历史知识与时事热点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借鉴功能得到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逐渐增加。

二、注重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双重突破

知识体系的欠缺和能力培养的不足是初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脱节的主要问题。因此,在高中教学中知识教学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构建知识体系

将整本书用一个体系贯穿下来是一种能力。知识的掌握离不开记忆,但记忆不等同于死记硬背,理解是背诵的前提条件。所以,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就必须把学生从过去的只会死记硬背的方法中扭转过来,理解性地记忆,并抓住其本质,认识和把握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由此以加深认识所形成的体系,进而在学习上融会贯通。初中生通常掌握的知识比较零散,在记忆方法上采用机械式的背诵,搞不清楚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所以,记忆的效果不佳,即便记住了也容易忘记。对于刚上高一的学生,教材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按时间顺序把中国历史讲了一遍而已。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将是很难的。老师在课堂的首要任务是把课堂内容串联下来,形成知识的体系。知识体系地建立离不开课本的目录和大标题。

在中学教学中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即老师在教学中只重视课本的正文,对课本的目录,也仅仅是在查找正文时才会用到,没有其他用处。殊不知,历史课本目录还有很多用处。首先,它表示教材所叙述的历史重要事件所处的阶段,起着贯穿历史发展线索的作用。其次,概括某一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的掌握。最后,它能准确点出某一历史事件的本质。如果我们通过大标题和章节题目达到能让学生回顾本堂课所学的知识,那么他们在课上所学的知识会记得更牢固。尤其是在考试前,如果能把所学的历史课本按照章节题目在翻看一遍,概括地回忆目录所包含的有关内容,就可做到纵观全局,胸有成竹,对提高考试成绩起了很大作用。

2.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高一的历史教材十分重视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大纲明确指出:课文中的思想考题和课后练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另外,教材中还融入一些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内容,但是如果这一点没有被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到,还是如往常一样对历史事实的描绘,那样再生动也难以让学生产生兴趣。

在强调以“观点”统领史实教学时,有些教师往往会误解,无非是书上那些性质、意义、作用、影响,如果这样,我们就会产生一个误区,只要把这些都记住了考试就没有问题了,这样还是死记硬背。

三、强化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君子动口不动手”,在初中和高一阶段是普遍存在的,而在今天的高考中是行不通的。现在的历史和政治、地理也有交汇的地方,不进行问题性试题训练,在高三集中复习时就会出现问题。问题性习题区别于一般的题目,是专门针对高考当中的“文综”,需要学生结合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去分析概括历史现象。这就要求老师处理好每一堂课,保证每堂课留些课余时间让学生随堂做问题性试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强化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有力衔接。

篇3

《中国教师》:沈老师好,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即将投入使用。您能否谈谈自己在学习理解新课标过程中的体会?

沈为慧:可以。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颁布后,我就开始阅读了。当然,课程标准是一个纲领性文件,单纯依靠一般性阅读是难以真正领会其核心内容的。把课标的学习贯穿到实践中,在备课、教学中仔细体会其精神,才是对课标的真正学习。经过几个月的阅读、实践,新课标在以下四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为什么教。教授历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掌握历史知识、历史技能,只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为提升他们的素养创造条件。其实这也是“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

第二,教什么。教师主要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所谓“基本知识”指的是:贴近时代、社会、生活,反映人类文明主要成果,反映人类发展进程与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所谓“基本技能”包括:计算历史年代,识读历史年表,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识别与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等。其实这也是“学生学什么”的问题。

第三,怎么教。新课标第三部分不仅列出了“课程内容”,还提出了“教学活动建议”。活动中学生就要思考“到哪查”“怎么选”的问题,所以查找和收集信息的过程,就是一次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其实这也是“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第四,如何评,即“教师教得怎么样”的问题。关于评价的目标,新课标要求根据三维目标把每个板块内容的要点分别列举出来,“对每个要点进行可测量的描述”。关于评价的标准,新课标要求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水平制定标准,选择重要的项目作为评价维度,并用清晰、简要的语言描述每个维度的不同水平等级。其实这也是“学生学得怎么样”的问题。

但是,在研读中我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感觉对部分语句理解不清。比如,关于“课程设计思路”中写道,“本标准对每个学习板块规定了课程内容,并提出了教学活动建议。课程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及必须经历的历史思维训练过程;教学活动建议旨在倡导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对历史进行感知、理解和探究……”这里介绍的似乎是课程标准的文本结构与内容含义,而不是在说明历史课程是如何设计的。

再如,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规定,“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遗址、遗迹、文学作品等是历史的载体还是历史的呈现方式?教学活动有这样的建议:“阅读《三国演义》的片段,讲述史实与《三国演义》描述的区别。”如果文学作品是一种“历史呈现方式”的话,为什么还要分辨其与史实的区别?

又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还规定,“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初步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力,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是非、善恶、美丑与人生态度不属于同一层次,前者属于道德问题、价值观问题,后者属于人生观问题。

类似的情况还有几处,不再一一列举了。另外,新课标对部分概念也没有进行界定,如“历史意识”“历史素养”“人文素养”,这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中国教师》:与实验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诸多方面作了新的厘定。针对课标的变动,您认为在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的教学实践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沈为慧:从某种意义上讲,执行标准比制定标准要难得多。在新课标的贯彻落实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问题,既有实验版课标实施时就有的问题,又有新课标颁布实施后产生的新问题。我觉得,在众多问题中,以下三个方面可能更加突出:

首先,教师问题。正如新课标所说的那样,“历史课程资源还包括教师资源”,而且还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然而,许多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并不达标,这将严重影响新课标理念的实施。从过去十年的实践看,即使学历水平达标的教师,也未必能真正领会课标理念。

其次,教材问题。新课标明确指出,“历史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学图册、教师教学用书等”。教科书能否“采用活泼、形象的方式和通俗、准确的语言”来陈述历史;能否真正避免“晦涩艰深的叙述”,避免“过于抽象的概念”,避免“说教式和灌输式的表述方式”;能否真正“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注意各年级之间的能力层次”。教师教学用书能否科学“解读教科书相关内容中的信息”,能否真正“提供有效的教学活动范例”,能否真正“有利于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教学创新,及时反映历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能否真正“向教师提供丰富、有用的教学资源”。

最后,教育质量评价问题。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做法本身是没错的,以纸笔测验作为最主要的评价方法,在现实情况下也并无大的不妥。可问题是,纸笔测验用的试卷能否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即评价目标与学习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二者有大的偏差,以这种评价结果作为评价结论,就会大大伤害尝试新课标理念的教师,进而影响新课标理念的实践。

《中国教师》:针对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您能否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