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养殖情况报告范文

时间:2023-08-18 17:49: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镇养殖情况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镇养殖情况报告

篇1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认真贯彻“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工作方针,落实“无疫严防、有疫严控,立足早发现,全力抓救治”的工作要求,强化“政府负总责,部门各司其职”的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以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和保证畜产品卫生安全为中心,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以实施集中强制免疫行动为主线,实行“县指导、乡(镇)负责、村落实、户联防”,建立健全常态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防控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高防控能力和水平,确保我县养殖业经济持续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目标:

1、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实时强制免疫,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要达到100%;

2、已免畜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检测合格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3、免疫证发放率达到100%,猪、牛、羊二维码标识打挂率达100%,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档案建档率达到100%,散养畜禽户籍式档案建档率达到100%,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乡镇信息传送率达到100%;

4、统筹抓好猪链球菌病、鸡新城疫、奶牛布病和结核病等其他重要动物疫病防控,使其发病率控制在规定标准以下;

5、按时完成国家、省、市、县下达的疫病监测任务,按时报送疫情月报、年报,重大动物疫情规范上报率达100%。制定重大动物疫情监测方案,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工作;

6、以村为单位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开展面达100%,养殖、诊疗、屠宰、经营等各环节动物疫情监测覆盖面达100%,规模畜禽养殖场官方兽医全程监控达100%;

7、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户)产地检验率达100%,畜禽运输、定点屠宰检疫率达100%。跨省引进的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审批率和检验合格率达100%;

8、病死及死因不明畜禽规范处理率达100%;

9、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实施标识及生产信息报送率达100%;

10、疫苗领购、发放登记、建档率100%。

二、主要任务

(一)、组织发动

各乡镇要召开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会议,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下发《关于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动员部署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防疫员队伍业务培训工作,调查畜禽存栏、免疫和发病情况,印发防治技术手册和宣传材料,申领和发放强制免疫疫苗,做到畜禽底数清、免疫情况明、队伍业务熟、防疫物资足,为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做好各项准备。

(二)、监测预警

1、加强监测体系建设。以实施无疫区项目为契机,不断加强兽医技术队伍建设,积极推行官方、执业兽医制度,开展技术培训和资格认证,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水平,增强监测、诊断能力,构建布局合理、反应迅速、诊断准确、信息通畅的疫情监测网络。

2、完善测报机制。严格执行疫情举报核查、定期巡查制度,采取印发疫情报告联系卡和村务公开等形式,拓宽疫情报告渠道。乡镇动防办要每月组织村干部、村防疫员对散养农户和养殖场畜禽健康状况开展一次巡查,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并填写动物疫情统计月报表,月末汇总上报县防指办。同时,要不断强化对规模养殖场、动物诊疗和兽医经营等机构监督检查,督促其依法履行疫情报告义务,保证疫情信息及时上报。

3、加强抗体检测。县畜牧部门要进一步严格源头管理,加强抗体监测,确保免疫质量。适时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抗体检测,增加水禽监测数量、比例和频次,评估免疫效果。

4、规范疫情报告。健全定期通报制度和疫情报告体系。全面实行疫情报告网络化管理,做到专机、专人按规定传输动物疫情信息。各乡镇要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要求,严格报告程序和疫情管理,严肃报告纪律。对不履行疫情报告职责,瞒报、谎报、迟报以及阻碍他人报告的,要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5、加强病死畜禽监控和规范处理。乡镇动物防疫办公室、村级防疫员要对所辖区内养殖场(户)开展定期巡查。对发现畜禽病死情况,严格执行“五不准一处理”,即对病死畜禽严禁出售、运输、加工、宰杀和食用,一律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规定,监督养殖场(户)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预防和控制

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防控体系的作用,坚持防疫工作协调一致,措施一致,行动一致,不断加大强制免疫力度,形成“政府管面,部门抓线,场户抓点,群众监督,专家把关,群防群控,依法防控”的工作局面,切实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构建牢固的免疫屏障。

1、实施常态免疫。要严格按照“六统一五不漏”的工作要求,即统一安排部署、统一疫苗发放,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免疫程序、统一规范管理、统一监督检查的六统一办法,全面组织开展强制免疫,各乡镇要组织村防疫员采取拉网式的方法,逐村逐户逐只实施集中免疫。同时要做好鸽子、观赏鸟及其他禽类的免疫。集中免疫后,各乡镇要组织村干部对各村散养畜禽补栏情况每月进行一次统计,每月月末填写散养畜禽补栏情况登记表,村级防疫员依据登记表和免疫记录及时上门提供免疫服务,对农户补栏、集中免疫期间未免畜禽、抗体检测不合格畜禽要及时进行补免。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实行“自免承诺”和“旬报月查”制度。各乡镇动防办分场存档保管。场方(户主)在每月末向乡镇动防办申报拟免畜禽种类、数量、日期及疫苗种类和数量,及时申领疫苗。并在乡、村干部的指导监督下,严格按照免疫方案和免疫程序进行免疫。乡镇动防办负责做好疫苗领购、发放登记和月报登记工作,不定期组织村防疫员对辖区内规模养殖场免疫情况开展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填写监督检查登记卡,督促落实防疫措施。登记卡每月月末上交乡镇动防办归档保存。

2、规范防疫行为。免疫接种前,动物防疫人员要对所免疫畜禽进行健康检查,对注射器、针头等免疫接种用具进行消毒,按照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免疫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预防接种。畜禽免疫后,按照规定发放免疫证明,对家畜佩戴免疫耳标。散养畜禽以村民组为单位建立户籍式档案,规模养殖户(场、小区)全面建立规范免疫档案。切实做到随免疫、随登记、随打标、随发证,免疫动物、耳标、免疫档案和免疫证明四对应,坚决防止只打标不免疫或只免疫不登记、不发证等违规做法。对免疫副反应致死畜禽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文件要求登记造册,完善手续,及时上报,妥善处理。

3、开展免疫检查。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结束后,各乡镇要及时组织对辖区内畜禽强制免疫情况进行地毯式检查,突出对养殖密集区、规模养殖场、水禽养殖区、边远地区和畜禽交易市场等重点地区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对漏免畜禽及时进行补免,各乡镇要切实加强乡村干部和防疫员的管理考核,严格执行村防疫员考核制度,对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疫情隐患的乡村干部和村防疫员要严肃处理,切实落实乡村干部保密度、村防疫员保质量的动物防疫责任制,确保月月补针和旬报月查等防疫制度有效落实,确保防疫工作无死角、无空白、无隐患。

4.开展综合防控。一是实施全面防控。在开展农村防控同时,要统筹城镇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在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同时,要兼顾抓好猪链球菌病、新城疫、狂犬病等其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二是实施防养并举。以发展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为载体,严格审查,规范建设,强化监管,推进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生产。积极引导养殖场、户采取消毒、隔离、通风等综合防控措施,提升防控能力。三是实施群防群控。充分发挥各级养殖协会的作用,带动和引导广大养殖户主动防疫、自觉防疫。

(四)动物卫生监督

全面推进动物卫生监督所和监督分所的规范化建设,对动物检疫员实行分工划片,定人、定责、定区域、定企业,落实岗位责任,建立动物检疫员“片警式”检疫管理新模式和动物卫生安全监管新模式。坚持“养殖环节立足于防、流通环节立足于堵、市场环节立足于查”的工作方针,狠抓养殖、屠宰、经营等环节监管,不断加大检疫监督、市场监管、案件查处工作力度,严禁出售、运输、屠宰、加工和食用病死畜禽及其产品行为,防止疫病传播扩散,遏制病害肉上市,确保群众消费安全。一是加强防疫监管。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防指办要全面加强规模养殖场和散养农户的防疫监督检查,严格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监督强制免疫措施落实,建立健全动物饲养场防疫监督档案和监管档案。对不按照强制免疫计划和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免疫、消毒等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查处。二是加强检疫监督。不断完善检疫工作长效机制,切实做到“以监促检,以检促防”。进一步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严格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引种准调制度,未经检疫合格的畜禽及产品一律不准出场出户、不准进入市场交易,未经审批和检疫合格的种用、乳用动物一律不得调入。加强对饲养、屠宰、经营、加工、运输、储藏畜禽及其产品的监督管理。对逃避或抗拒检疫要依法严肃查处,对销售、收购、贩卖、屠宰和经营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有效防止疫情的传入、扩散和蔓延。三是加强市场监管。实行“凭证入市、逐一查验、定期巡查、动态监管”,严肃查处经营未经检疫、未经报验等不合格动物及其产品行为,切实保障市民消费安全。四是加强诊疗管理。认真执行农业部《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实行动物诊疗许可制度。动物诊疗机构必须持有效《动物诊疗许可证》方可从事动物诊疗活动,不得经营、使用假劣兽药。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要开展诊疗市场集中整治行动,加强诊疗机构监督检查,规范行业管理和诊疗行为。五是加强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实现对生猪从出生到饲养、调运、交易和屠宰上市的全程实时监管,有效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从源头把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关。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乡镇要充分认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坚决克服松懈、麻痹和厌战情绪,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动物防疫观念,进一步加强防控工作领导,精心安排,周密布置,统一行动,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全年的防控工作。防指成员单位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职能划分,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不断强化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做到防控工作政令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统一。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二)加强经费保障

各乡镇要按照规定将动物防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动物防疫专项资金,保证防疫各项工作的经费需要。要重点解决好疫情普查、疫病监测、疫苗领购、防疫人员报酬、消毒器械、以及扑杀经费补助等防疫工作所需经费,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对因防疫工作需要扑杀的畜禽,按照省防指规定予以补助。免疫副反应致死家畜补偿经费,依据省防指[2005]07号文件规定执行。

篇2

通过对我区管辖海域内所有养殖用海进行拉网式全面普查,建立养殖用海项目普查台帐,全面、准确掌握养殖用海现状及海域使用管理状况,研究深入推进海域使用管理工作、解决养殖用海管理深层次问题的政策措施。通过对养殖用海边普查、边确权、边发证、边登记,加快养殖用海项目确权发证和登记工作,确保年底我区养殖用海确权发证率达到95%以上,登记率达到100%。通过对违法养殖用海行为集中立案查处,进一步规范养殖用海秩序,提高沿海群众依法用海意识,全面落实海域物权制度,切实保障和维护养殖用海者的合法权益。

二、组织形式

(一)组织机构

1、成立区养殖用海普查登记和专项执法工作领导小组。

2、各沿海乡镇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海洋与渔业站为主,相关部门参加的工作组。

(二)责任分工

全区养殖用海普查登记和专项执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落实和监督养殖用海普查登记和专项执法工作任务的实施。

各乡镇工作组应根据本方案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具体负责本辖区养殖用海普查、确权发证、登记和专项执法等各项工作。

三、工作实施步骤和进度安排

(一)组织部署(8月20日前)

1、区政府成立养殖用海普查登记和专项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区养殖用海普查登记和专项执法工作会议,统一思想,分解任务,明确责任。

2、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组建普查和执法队伍。

3、各乡镇要组织召开一次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会议,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发动,为普查登记和专项执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在沿海各乡镇、村委会张贴普查登记公告。

(二)普查登记和专项执法(11月10日前)

1、普查。普查以宗海为单元,对所有养殖用海实地踏勘测量,并按《通知》要求分类填写“养殖用海项目普查情况表”和绘制“宗海位置草图”,建立普查台帐。

2、确权。对所有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养殖用海进行确权。对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养殖用海,但在《海域法》颁布实施前就在该海域从事养殖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在该海域尚未开发利用且不影响海洋功能实施的前提下,应当按照《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的要求,予以临时确权,颁发临时海域使用权证书。对户与户争议的海域,临时确权给村委会;对村与村争议的海域,临时确权给所在乡镇政府;对新确权的养殖用海项目必须进行公示。所有养殖用海项目海域使用权证书必须准确标识养殖用海项目的位置、坐标、面积。

3、登记。严格按照《海域使用权登记办法》的规定,对所有确权发证的养殖用海项目(包括临时养殖用海项目)建立海籍档案,由批准用海的人民政府同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登记造册。

4、专项执法。重点集中力量对无证用海、超面积用海、擅自改变海域用途、到期后不按规定拆除用海设施和构筑物等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对在养殖用海普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区海监大队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处罚和教育相结合、清理整顿和疏导相结合等执法原则进行处理,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可采取上下联动或者提交上一级海监机构等方式进行查处,并要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

(三)成果上报(11月20日前)

1、区海洋与渔业局根据普查情况按照《通知》和《养殖用海普查登记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分类统计,形成县级行政区域内的养殖用海综合及专题调查汇总成果,逐级上报至省局。

2、区海监大队要将本辖区开展养殖用海执法工作的情况上报支队,各支队汇总后上报省总队。

(四)检查验收(12月20日前)

省局对全省养殖用海普查、确权发证和登记造册等工作组织检查验收,形成检查验收报告报国家海洋局。省海监总队对执法查处工作进行总结,总结报告和“案件查处一览表”报中国海监总队。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与协调。建立区领导小组成员挂点联系乡镇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定期进行督查调研,了解掌握并及时反馈联系点的工作进展情况,帮助联系点找出工作差距,协助解决实际问题。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坚持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高度重视,把此次专项工作列为海域管理与执法的重点工作之一,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相关的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密切协作,特别要积极发挥乡(镇)海洋与渔业站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保障专项工作的顺利实施。要建立工作责任制,细化分工,明确程序,责任到人,切实把专项工作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养殖用海普查登记和专项执法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同时通过组织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对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交流;沿海各乡镇之间应加强联系、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沿海各县(市、区)要每半个月向省局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

篇3

关键词 病死动物;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现状;对策;宁夏石嘴山;惠农区

中图分类号 S8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255-01

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是指为了防止病原扩散,将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进行处理。养殖过程中因病死动物无法完全避免,必须实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以保障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1 惠农区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现状

1.1 认真开展无害化处理机制宣传月活动

举办培训班3期,发放各种图文资料1 400余份、宣传挂图340余张,悬挂宣传标语24幅,接待咨询群众650余人次,在电视台滚动播放宣传标语3个月,与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共签订《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承诺书》62份,发放《关于加强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的一封信》320余份。

1.2 加强养殖、屠宰、运输等环节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处置情况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对检查中发现的随意丢弃、不按规定处置及未建立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档案的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要求立即整改,完善处理档案,有效防止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流入市场,避免引发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故。对辖区内12家规模养殖场不建立置档案的行为下发了《动物卫生监督意见书》。2015年惠农区无害化处理各类动物7 645头(只、羽),其中生猪127头、牛513头、羊4 881头、家禽2 124只。

2 存在的问题

2.1 养殖户法律意识淡薄

动物病死后不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不按规定处置,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监督[1-4]。

2.2 处置不规范

养殖户缺乏无害化处理常识,常出现掩埋不深、消毒不严、处理不彻底的现象,甚至随意丢弃和加工食用,致使环境污染严重的同时,也留下疫病防控隐患[1-4]。

2.3 处理成本偏高

动物养殖过程中,动物零星病死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多采用掩埋处理。由于无害化处理成本较高,养殖户往往将病死动物私下处理,不上报,也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加上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无专项经费,致使无害化处理工作滞后[1-4]。

3 对策

3.1 加强无害化处理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在加强《动物防疫法》《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同时,宣传随意处置、出售、加工和食用病死动物的危害性,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1-4]。 3.2 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充分发挥村级防疫员的作用,定期巡查;公布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举报电话,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坚决打击乱丢、乱抛病死动物、动物产品的行为,并按《动物防疫法》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要追究其刑事或民事责任[1-4]。

3.3 规范运行无害化处理工作程序

进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时,要严格执行《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动物病死后,养殖者应立即上报,并进行临时看管,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立即派有资质的兽医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上报动物卫生监督所[1-4]。

3.4 落实工作经费,保障处理正常运行

无害化处理工作具有长期性,养殖户无法承担全部费用。若政府将其纳入财政预算,既有利于无害化处理工作顺利开展,也保证了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1-4]。

3.5 建设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收集处理体系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监管、保险联动、集中收集、统一处置”的原则,实现“多品种收集、封闭运行、全程监督、全区域覆盖”的目标,通过建设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集中无害化掩埋场、乡镇(街道)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收集点和规模养殖场(畜禽屠宰场)收集点,建立起畜禽养殖、屠宰加工等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收集处理体系,实现100%无害化处理;建立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集中无害化掩埋场、动物卫生监督所、养殖业主、保险公司四方联动的无害化处理日常运行和监管机制,提升无害化处理水平,构建基本覆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环节的长效无害化处理体系。

3.5.1 建立完善的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收集体系。养殖业主及时向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报告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涉及保险业务的并同时向保险单位报案),乡镇中心接到报告后,及时联系收集点工作人员,收集点工作人员合理调度收集区域所有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并开出收集单交付养殖户,养殖户签字认可。定点屠宰企业定时将生猪病害产品自行送到收集点。填埋场动物卫生驻场监督人员对收集点收集的数量及时如实开出收据,收集点工作人员和填埋场负责人共同签字认可。实行月报账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当月无害化处理情况。

3.5.2 建立联动的保险机制。养殖业主负责及时报告畜禽死亡情况,已投保的及时向保险公司报告,并妥善存放畜禽尸体;保险公司负责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勘验、保险理赔工作。在接到养殖业主报告后,及时通知填埋场收集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并向动物卫生监督所通报查勘、理赔情况。填埋场出具加盖了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印章的《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收集单》是进行赔付的必备依据。

3.5.3 建立工作监管体系。从事畜禽养殖的业主及运输经营者是无害化处理的第一责任人,承担主体责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养殖和屠宰环节无害化处理的监管。相关乡镇、街道负责对违法弃置在城区以外辖区内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清理和无害化处理[5]。

4 参考文献

[1] 徐丽芳,张庆林.惠农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现状及对策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9):10-11.

[2] 罗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四川畜牧兽医,2009(10):16.

[3] 秦瑞英,常杰.病死动物尸体存在问题与建议[J].养禽与禽病防治,2010(8):40.

篇4

一、兽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防控动物疫情新形势需要:

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现行兽医管理体制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尤其是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晰、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加之,近年来我国对动物疫情实行了解密,国内外重大动物疫病又时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甚至出现全球蔓延的趋势,我国也先后发生较大规模的禽流感、猪蓝耳病疫情,对局部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改革兽医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05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关于兽医体制改革的文件。

2、现代养殖业发展新形势需要:

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科技密集、装备现代、生产标准的现代养殖业,是当前我国养殖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也是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发展现代养殖业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就是:转变兽医工作重心,由简单的保障畜禽健康向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过渡;拓展养殖服务领域和养殖业产业链条,促进养殖业向产前、产后两头延伸,提高为新农村建设、生态环保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提升防检监管理能力以及养殖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把握科学防控动物疫病主动性,提升高养殖产品竞争力和公众信任度。为此,急需推进兽医体制改革,转变传统工作机制和方式,提高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调控养殖业经济运行的水平,特别要进一步加强动物养殖和防疫体系建设,确保从生产源头到产品上市一条龙全面可追溯管理。

3、我区养殖产业化发展新形势需要:

我区养殖量大,全区载畜禽量3000万头只,居全市前列;以奶牛、生猪、蛋鸡、肉鸡、肉牛、肉羊、鹌鹑等为主导,养殖品种丰富;奶业优势地位明显,稳居全国奶业发展综合实力二十强县(市)行列;标准化生产模式效果突出,建成各类养殖小区200余个;全区近年养殖产值在29亿元左右,占全区大农业总产值的50%。养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加之地处津京冀之间重要交通枢纽位置,动物及产品流通量大,动物疫病防控任务相对就更重。对此,区委、区政府多年来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支持。我区也率先探索推行了区乡村三级防疫体系和六大防疫机制,并取得明显效果,全区动物疫情稳定,推进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梳理总结近年成功发展养殖业和防控重大动物疫情的成功经验,我们深切认识到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解决好村级防疫经费和人员确立已迫在眉睫。

二、兽医体制改革主要举措

1、充分调研分析,谨慎决策,以构建村级防疫员体系为重点进行兽医体制改革

我区有29个乡镇(原为34个乡镇),741个行政村(全部为有畜禽村),区畜牧水产局作为全区养殖行政主管部门,是赋予行政职能的全额事业单位,现全局人员700余人。局下属区级兽医站、区级水产站、区级动检站,为全额事业单位;另局下属34个乡镇兽医站,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上面提到,我区近年努力构建区乡村三级防疫体系和六大防疫机制,也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主要是村级防疫人员相对松散,防疫经费无保障。我区原来的三级防疫体系中的村级防疫人员多数为紧急防控期间由各村抽调的人员临时担任,一般为村主任兼职,赋予协助乡镇站开展防疫工作、监督疫情发生和上报疫情动态等职责,但不发放工作经费。所以,实际上村级防疫工作由乡镇兽医站具体实施,其主管部门为区畜牧水产局,而村级防疫员起到协助作用,其主管部门为乡镇政府,这样就存在职责和任务脱节的问题,管理关系不明确。

对此,笔者分析认为:我区原有的区级防疫体系和人员比较稳定,管理关系明确,技术力量较强,此次兽医体制改革的重点应是:突出防检疫执法和疫情管理职能,把重头戏放在乡镇兽医站和村级防疫员体系的构建上,着力解决人员设置、经费来源、职责设定和管理培训等问题,坚持“因地制宜、按需设置、搞好衔接、稳定发展、规范工作”的原则,整合乡镇站资源,达到区乡村三级的紧密垂直管理。

2、原乡镇兽医站人员唱主角,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资金捆绑使用,确保村级防疫队伍质量。

对于村级防疫队伍人员来源:考虑到我区原乡镇兽医人员数量较大,又有多年防疫工作实践经验,所以可以采取在现有“武清区畜牧水产局”乡镇兽医人员中过渡的办法,由原乡镇兽医站人员唱主角,接受乡镇兽医站的业务指导、培训、考核和监督。村级动物防疫员人员配置应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可以依据各站人员数量、辖区养殖数量、品种和养殖方式等不同,科学综合测算,合理灵活变动。这样做,一是稳定原局内人员队伍,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确保改革前后防疫工作不脱节;二是确保村级防疫员队伍技术水平,便于主管部门管理和培训,防疫网络比较紧密。

对于村级防疫经费的使用,笔者认为村级防疫经费和其它防疫经费捆绑使用,统一接受原兽医站的调拨。

对于村级防疫员的职责,笔者认为一是由于村级防疫员队伍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志加挂、免疫

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实施的主体力量,所以村级防疫员主要任务是对所辖村动物的强制免疫、疫情报告、监督病死动物的处理、协助产地检疫的报检、建立动物防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畜牧生产统计等工作。二是由于我区村级防疫员由乡镇兽医站人员产生,所以还要接受所在站的具体工作分工。3、加强区、乡、村三级防疫工作垂直管理,构建新兽医体制下的防疫机制,进一步规范防疫工作。

一是政府支持,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我区政府对防疫工作一直高度重视,近年防疫经费逐年增长。兽医体制改革后,区财政仍需每年足额划拨专项防疫经费,并应新增村级防疫员经费项目。

二是垂直管理,建立防疫督察机制。我区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区乡村逐级垂直管理,明确职责,全面推行责任追究制度和百分考核制度,逐级制定完善新兽医体制的配套制度。同时,逐级成立督察组,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逐级有督察的工作模式,确保防疫工作扎实、有序、高效进行。

三是科学防疫,建立长效培训机制。我区建立村级防疫员队伍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一支适应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需要的专业防疫队伍,为此要把提高村级防疫业务素质能力纳入了全区动物防疫人员整体培训计划,并制定专门的培训方案,特别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篇5

关键词 乡镇;畜牧兽医站;畜禽疾病;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 S8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299-01

农村从事畜禽养殖的人较多,但受养殖规模和文化素养的影响,真正全面掌握畜禽养殖知识的人较少[1],大多数养殖户仅凭借经验进行养殖,其畜禽疾病的防疫知识掌握不足,畜禽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因此乡镇畜牧兽医站应重视基层兽医对畜禽疾病的防治工作,加强畜禽疾病的防治管理十分的必要[2]。本文就乡镇畜牧兽医站畜禽疾病防治策略和防治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报告整理完毕,详情见如下报告。

1 调查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3年上半年五合乡的1 000只畜禽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畜禽疾病防治干预,择取2013年下半年五合乡的1 000只畜禽作为实验组,给予针对性的畜禽疾病防治干预,并对比2组的畜禽疾病发生率和畜禽健康评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畜禽疾病防治干预,简单地为村民普及疾病防治知识,及时诊治相关畜禽疾病即可。试验组给予针对性的畜禽疾病防治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加强基层兽医的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兽医的诊治水平。定期对基层兽医进行培训,在加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兽医的诊治能力,由于基层兽医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通过科学的培训、阅读书籍等手段促进基层兽医诊治水平的提高,并定时对兽医进行常见病诊疗及疫病防制技术的考核,增强基层兽医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兽医在诊治过程中,应该不断地总结经验,发现和探究问题,可以组织兽医进行定期的交流和沟通,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1-2]。

1.2.2 加强引导,提高畜禽养殖户的防治意识。加强健康宣传和教育,邀请畜禽疾病防治专家召开疾病知识宣传讲座,采用图文并茂、音视频结合的方式为民众讲解畜禽疾病的防治方法和重要性,强化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发放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手册,并鼓励民众积极提问和讨论,从而提高养殖户的科学养殖水平[3-4]。

1.2.3 强化监督力度,提高基层兽医疫病防治的积极性。乡镇畜牧兽医站应加强畜禽疾病防治的监督力度,制定目标考核责任,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定期对各村的畜禽疾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并进行奖惩[5-6]。

1.3 观察指标

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畜禽疾病发生率、畜禽健康评分(总分为100分)进行观察。

1.4 数据统计处理

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间,若2组数据间的P值小于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疾病发生率

本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实施有效的预防对策之后,五合乡畜禽疾病的发生率有明显的下降(P

2.2 畜禽健康评分

试验组的畜禽健康评分为(87.09±10.23)分,对照组的畜禽健康评分为(74.04±10.54)分(P

3 讨论

农村是进行畜禽养殖的主要场所之一,养殖一般以农户为单位,养殖规模较小,养殖数量较少,但是养殖户受文化素养低及养殖知识缺乏的影响,不能很好地控制畜禽疾病的发生率,不能及时对畜禽疾病进行预防和诊治,导致其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养殖积极性也迅速下降。因此,乡镇畜牧兽医站及时对畜禽疾病进行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然而,传统的畜禽疾病防治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盲目诊治和盲目用药两大问题,大多数兽医对畜禽进行诊治的过程中仅凭借单薄的理论知识和自身的经验,专业性相对不足,容易导致误诊及错误治疗的情况,其畜禽疾病发生率得不到良好的控制。针对性畜禽疾病防治干预主要包括加强基层兽医的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兽医的诊治水平;加强引导,提高畜禽养殖户的防治意识;强化监督力度,提高基层兽医疫病防治的积极性等主要手段。以上措施的实行,进一步增加了养殖户的防治意识和防治能力,从源头上减少了畜禽疾病的发生。基层兽医是进行畜禽疾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主体,提高基层兽医的诊治水平,并给予其培训,明显提高了基层兽医的防治水平,提高了基层兽医服务的积极性,减少了畜禽疾病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表明,上半年进行常规防治的对照组其畜禽疾病发生率为10.20%,远远高于下半年进行针对性防治的试验组(P

4 参考文献

[1] 姜浩.探析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防治畜禽疾病[J].农业与技术,2015,35(8):177.

[2] 盛大森.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2013,34(10):73-74.

[3] 郭国华.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当代畜牧,2016(5):94-95.

[4] 潘琪.基层兽医畜禽疾病防治现状及应对思考[J].当代畜牧,2015(17):31-32.

篇6

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我市高度重视,一直保持防控高压状态,按照上级要求和领导批示精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持“内查、外堵、严控”原则,强化工作有效性,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我市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防控责任落实情况

(一)及时安排部署。全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我市防控指挥部立即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安排防控工作,建立起有关部门、乡镇街道联动机制,启动应急预备队,充实应急物资储备,并印发《关于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非洲猪瘟可疑情况应急处置指南》等文件,指导乡镇街道落实具体防控措施。根据形势发展,我市市委刘书记、市政府赵市长多次就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并相继以市政府办公室,市防控指挥部、市畜牧兽医局的名义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文件通知。截止目前,我市防控指挥部已4次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市畜牧兽医部门6次召开全市畜牧系统非洲猪瘟防控会议,及时通报疫情形势,明确成员单位及各乡镇街道职责,安排防控重点任务。目前,我市各相关部门已建立了成熟的信息联络制度,加强了信息沟通与共享,确定了联络员,并负责日常工作联络和信息报送,时刻做好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真正形成了防控合力。

(二)深化监测排查。要求各乡镇街道及时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生猪养殖场(户)、生猪定点屠宰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及交易市场等重点场所深入开展非洲猪瘟疫情排查并实行包保责任制,明确每个排查人员的排查范围,及时将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人、到村、到场、到户。同时根据非洲猪瘟防控要求重新制定并印制了非洲猪瘟排查记录本1000本,严格按照非洲猪瘟排查手册进入生猪养殖、运输、屠宰、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对养殖场、屠宰企业、贩运经纪人、生猪产品加工经营场所非洲猪瘟防疫工作进行逐项排查。坚持日排查报告制度,对发现的疑似疫情立即上报,市疫控中心检验科专业技术人员24小时随时待命到达现场按防治技术规范要求采集样品。自2018年8月至今,全市每天平均排查生猪养殖场(户)、屠宰场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等80个左右,日排查生猪9000头左右,共累计排查猪只220多万头次,没有疑似疫情发生。在排查过程中及时开展流调及抽样监测,先后向上级部门送检疑似猪抗凝血样品和猪组织样品341份,均为阴性,没有发现异常情况。目前,我市已对全市99个生猪规模场、27户生猪专业户和1848户生猪散养户,8个生猪定点屠宰场,1个无害化处理厂,57名生猪经纪人和已通过备案申请的19辆生猪运输车辆进行时刻监控,全市生猪生产平稳,市场供给正常。

(三)严格外疫截堵。进一步加强动物检疫申报点建设,确保人员到岗、监管到位。进一步协调公路交通检查站和公安检查站,强化中心与各部门的联查联动机制,对生猪过往车辆严格查证验物,对违规调运等违法行为,不讲条件,一律无害化处理。加强生猪移动监管,严格执行生猪(种猪除外)暂停跨省调运调出政策,对跨省引进种猪的,要求必须附有有资质的实验室出具的逐头检测的非洲猪瘟检测合格报告。关闭全市所有生猪交易市场,鼓励畜禽产品冷链运输、冷鲜上市,运输生猪等活畜禽的车辆不再享受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加强境外输入生猪、野猪及其产品的监督检查。

(四)严格市内管控。加强餐厨废弃物(泔水)的收处监管,协调各相关部门,进一步落实了全链条监管责任,全面禁止用餐厨废弃物(泔水)饲喂生猪,协调执法、食药部门开展了一次餐厨废弃物(泔水)饲喂生猪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生猪运输车辆备案管理,建立活畜承运车辆监管制度,确保所有承运车辆向市畜牧兽医局备案后方可开展运输行为,加强运输车辆监管,要求所有备案车辆必须凭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承运,装载前、卸载后严格清洗消毒。加强贩运经纪人管理,举办培训管理培训班,严格落实生猪贩运经纪人备案管理“六项制度”,细化管理措施,切实规范调运行为。强化生猪产品流通加工餐饮环节监管,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屠宰病死猪、贩卖加工病死猪肉等违法行为,防止病死猪及其产品流向市场,进入餐桌。强化生猪经营点监管,严格产地及屠宰检疫。强化防疫条件监管,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出入养殖场所,加强消毒处理,防止人为传播疫情。

(五)严格限制生猪及其产品移动。采取多种渠道途径,及时将上级相关规定、疫区范围、封锁时间等情况告知兽医工作人员,对全市57个生猪经纪人进行备案管理,对所有生猪运输车辆逐步进行备案,严格执行生猪调运政策,防止疫区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我市;严禁泔水饲喂生猪。组织乡镇街道开展突击排查整治行动,未发现生猪规模场和专业户使用泔水喂猪的情况;严格做好生物安全防护。要求全市所有生猪规模养殖场全部实行封闭管理,严格限制外来人员、车辆进出。

(六)充分做好应急准备。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库现已储备非洲猪瘟专用消毒剂2吨,市应急储备库储备人员防护装备2000余套,监测样品设备22套,大小动物扑杀器20台套,大型消毒器械31台套,其他封锁、照明、应急指挥通信和交通工具等各类应急物资均已准备充足,已充分做好应对突发疫情的各项准备,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应急处置迅速开展,各项措施高效进行,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彻底拔除疫点,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各乡镇街道新增非洲猪瘟病毒专用消毒剂100余箱,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一天一次消毒灭源。

(七)强化业务培训。截止目前,我市已组织召开非洲猪瘟防控专题培训30余场次,各乡镇街道开展培训20余次,印发非洲猪瘟防控宣传手册、明白纸、告知书、公开信等材料20000余份。1月8日,再次召开全市非洲猪瘟防控技术强化培训班,对新修订的《生猪产地检疫规程》和《生猪屠宰检疫规程》和非洲猪瘟诊断技术进行了强化培训,增强了全市检疫人员的非洲猪瘟鉴别能力。开展宣传的同时密切关注舆情动态,科学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防止恶意炒作。突出正面科学宣传,普及公共卫生和动物防疫知识,引导公众理性消费生猪产品。

二、生产经营单位责任主体落实情况

(一)养猪场。加强对生猪养殖场的指导排查,全面掌握辖区内养殖场户饲养存栏、销售、防疫、消毒、兽用疫苗、饲料来源等情况。与养殖场(户)逐一签订防疫主体承诺书,要求其严格规范生猪调入调出,主动开展猪群健康状况日常巡查排查,严格执行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严禁泔水喂猪,严禁外来猪肉及其制品入场。要求所有场户要严格按国家和省非洲猪瘟防控部署要求,自觉开展各项防控工作。规模场都实行封闭管理,不从高风险区购入生猪,调出生猪提前申报检疫,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场区,不使用未经备案的生猪运输车辆生猪;严格落实补栏隔离措施和空栏管理制度,避免交叉感染;严把饲料和添加剂使用关,严禁使用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加强消毒和粪污、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作,切实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二、生猪屠宰企业。

三、生猪产品加工经营单位。

四、监测能力建设情况。1、非洲猪瘟监测、检测开展情况。按照省、市非洲猪瘟专项监测实施方案工作要求,领导高度重视,印发xx县非洲猪瘟监测方案,同时对全市规模猪场、散养户、屠宰场进行监测排查采样,共送检至泰安猪抗凝血样品、组织样品(脾脏、淋巴结、肌肉)341份进行病原学检测。2、实验室建设情况。本实验室隶属于xx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于2017年4月通过省考核专家组续展考核验收,具备动物疫病诊断、监测、检测等能力,主要开展血清学检测,还不具备病原学检测能力。已向市政府申请新建PCR实验室报告,共申请购置荧光定量PCR仪等仪器设备资金、PCR实验室建设资金及检测试剂耗材经费共计120余万元,目前已批复,仪器设备正在招标中。3、辖区内养殖场、屠宰场自检自控,第三方委托检测开展情况。县级兽医实验室设置建设情况,尤其是隶属关系、人员配备、设备配置、经费保障、监督监测等情况,摸清已经开展工作、尚未开展工作的县级兽医实验室数量以及未开展工作的原因。

五、生猪运输车辆管理情况。我市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对生猪运输车辆必须使厢壁及底部耐腐蚀、防渗漏,要有防止动物粪便和垫料等渗漏、遗撒的设施,便于清洗、消毒,随车配有简易清洗、消毒设备,要安装车载一体的定位设备等,符合一辆,备案一辆。目前我市已通过备案申请生猪运输车辆19辆,我市严格按要求进行时刻监控。

六、餐厨剩余物(泔水)收处监管情况。目前,我市没有建设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体系及处置设施。为进一步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今年年初,市城管局组织人员赴章丘、莱芜等地考察学习餐厨垃圾处理先进经验做法,并将考察情况及建议上报市政府,建议我市建设一处餐厨垃圾处理场,同时配套建设餐厨垃圾收运体系,以便更好的推动我市餐厨垃圾处置工作。同时,创建食品安全先进市要求建有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环保督查对非法收运泔水的冲击较大,也需建设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系统。鉴于以上要求,下一步,我们准备建议市政府建设一座餐厨垃圾处理场,与垃圾焚烧发电厂协同处置,项目设计日处理规模100吨,主要建设湿式发酵车间、沼气储存、生物气利用车间、生物滤池等构筑物等,概算投资5000万元,采取PPP模式由社会资本方投资建设,同步配置餐厨垃圾专用收运车辆。

篇7

一、提高认识,努力确保饮用水安全

饮用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半年多来,县环保、水利、农粮、矿管、卫生、水库管理局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大了监管力度,水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水库流域范围大,涉及面广,上游的等7个乡镇和乡、镇部分村地表水全部汇流入库,污染源点多面广;镇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相当分散,监管难度很大。尤其是进入枯水季节,生态水总量偏少,自净能力下降,水污与水少的矛盾进一步突显,稍有不慎,将威胁到饮用水的安全。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务必站在全局的高度,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落实工作责任,确保饮用水安全稳定供应。

二、因地制宜,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

根据《省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办法》规定,结合饮用水源地水库及其上游流域实际情况,科学划定我县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和监管控制区如下:

一级保护区:

从水库大坝至林场大布上(约2500米水路)的水域、滩地和沿岸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以内的陆域为一级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

从林场大布上向北延伸,西北至乡灵山村岽子上(约1300米水路),东北至庙(约2000米水路)的水域、滩地和沿岸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以内的陆域为二级保护区。

准保护区:

一、二级保护区以外的水库水域、滩地和沿岸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以内的陆域为准保护区。

监管控制区:

水库上游流域的江乡、镇、镇、乡、乡、乡、乡和镇、乡部分村(水库流域范围)为监管控制区。

三、各司其职,落实水源保护工作职责

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又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多行业多部门多乡镇的管理职能。要求各相关部门、相关乡镇人民政府切实履行工作职责,通力协作,齐抓共管。

1、县发改委、工信局、商务局、工商局等项目立项管理部门:

严把项目审批关。①在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严禁批准任何与供水设施和饮用水源保护无关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②凡水库周边及上游集雨面范围内,禁止批准可能产生水污染的工业项目和规模化农业养殖项目。

2、县环保局:

一要严把环评审批源头关。①严禁审批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任何与供水设施和饮用水源保护无关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环评报告。②在水库周边及上游集雨面范围内,禁止审批可能产生水污染的工业项目和规模化农业养殖项目环评报告;严禁审批选矿、化工、造纸、电镀、制革、漂染、制药、冶炼等水污染严重项目环评报告。二要强化监管,严格执法。①坚决取缔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污染源及排污口。②强化对水库周边及上游集雨面范围内的画眉坳钨业、崇矿业等工矿企业的监管,必须建有足够容量的尾矿库和规范化的污水处理设施,并确保废水经处理后稳定达标排放,否则一律实施停产、关闭。③责成宏益矿业城岗浮选厂,按县政府决定的期限,整体搬迁至水库集雨面范围之外,否则实施停机停产,强制搬迁。④加强监管,每月至少巡查一次以上,查出问题依法从严处理。三要加强水质预警监测。增加监测频次,加强饮用水源地、上游乡镇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污染企业外排废水的水质监测,监测结果及时交国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3、县农办(新村办):

优先安排,重点抓好水库集雨面范围内的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效防控农村生活污染。①年6月底前完成水库上游的等8个乡镇的垃圾焚烧站建设,并确保正常运行。②2012年12月底前,完成上述8个乡镇的镇生活废水处理系统建设,并确保正常运行;对乡等库区村推行单户或联户型生活废水无动力人工生态湿地处理,禁止库区村生活废水不经处理直排入库。③加快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重点抓好上述库区村的改水改厕。

4、县卫生局:

优先安排,重点抓好水库集雨面范围内卫生院所医疗废水、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减少细菌污染,防控疫病传播。2012年6月底前,上述各乡镇卫生院必须建好医疗废水处理站和医疗废物袋装收集无害化处理制度,并确保正常运行。禁止医疗废水不经处理直排,严禁医疗废物随意倾倒、堆放或混入生活垃圾。

5、县交运局:

加强水库码头及机动船舶的监管,禁止机动船舶燃油泄漏,污染水体;禁止装卸有毒有害物品,严禁装卸危险化学品。

6、县矿管局:

加强矿山环境管理,防控矿山开采对饮用水源的污染。①严把审批办证关,凡未取得环评审批文件的矿山,一律不得核发采矿许可证。②严格执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分阶段尤其是闭矿期间,必须完善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③严厉打击,坚决取缔非法采矿行为。

7、县安监局:

加强尾矿库安全监管,确保安全无患,防止因尾矿库坝安全问题引发次生环境污染事件。

8、县农粮局:

①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指导农户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减轻农业面源污染。②科学规划,有效控制小型农业养殖项目。禁止在库区村办小型农业养殖;在水库上游8个乡镇其他村组办小型农业养殖,应以不污染饮用水源为原则,适当控制。

9、县林业局:

科学规划,重点抓好水库集雨面范围内的生态林建设,以涵养水源,净化水质。①根据饮用水源保护的需要,重新划定一定范围的公益林,并切实保护好。②在水库库区及上游9个乡镇开展以针叶林补阔为主的植树造林工作。③在上述9个乡镇禁止种植消耗水源、污染水体的桉树。④加强封山育林,严禁乱砍滥伐。

10、县水利局:

加强河道采砂作业管理,防控河道采砂对水体的污染和对泄洪的影响。

11、县水保局:

①点面结合,加强水库库区及上游流域开发点水土流失治理和小流域治理,强化水土保持工作。②按饮用水源保护的需要,优先抓好上述范围的生态沼气池建设。

12、县果业局:

根据因地制宜,饮用水源保护优先的原则,适当控制果业开发,防止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①镇、新建、寨联,乡等库区村禁止果业开发;②水库上游集雨面范围内的其他村组,适当控制果业开发,做到宜林则林,宜果则果,不盲目开发。

13、水库工程管理局:

①2012年春节前,全面取缔水库网箱养鱼作业和湖旅游服务业。②从即日起,水库养鱼只许人放天养,禁止投喂饲料,严禁投放化肥、大粪等任何对水体造成污染的物质。③2014年3月1日起,由水库工程管理局收回水库水面经营管理权,进行长效规范管理。④从即日起,会同县自来水公司共同组建一支队伍,添置快艇及打捞工具,每天对水库水面进行1-2次巡逻管理,并打捞水面漂浮物。

14、县自来水公司:

①配合水库工程管理局组建队伍,添置快艇及打捞工具,对水库水面进行巡逻管理,并打捞水面漂浮物。②尽快完善取水口安全防护设施,清理取水口周边垃圾。③按规范要求,对出厂水、末梢水进行定期检测,检测结果及时交国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15、县文广局:

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重要性必要性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①在《新闻》片头、片尾分别播放饮用水源保护标语各一条,时间暂定半年,即2012年1月1日至6月30日。②对各部门、各乡镇保护饮用水源的做法、措施和采取的行动,随时派记者跟踪报道。③对县环保局提供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和上游乡镇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监测报告》、县自来水公司提供的出厂水和末梢水《检测报告》,定期免费电视公告。④适时制作2-3期饮用水源保护专题片,在黄金时段播放。

16、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位于水库流域上游的七个乡镇及部分村位于水库库区的乡、镇人民政府,根据行政首长负责制原则,做好本辖区的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保障我县饮用水安全。①2012年6月底前建好垃圾焚烧站,并确保正常运行。②2012年12月底前建好镇生活废水处理系统,并确保正常运行。③镇、新建、寨联,乡坪等库区村推行单户或联户型生活废水无动力人工生态湿地处理,禁止库区村生活废水不经处理直排入库;禁止在库区村办任何农业养殖项目(含规模化和小型养殖);禁止在库区村开发果茶项目;严禁库区村民水上运输有毒有害物品和危险化学品。④责成农户做到垃圾分类处理:有机垃圾堆沤肥田,建筑垃圾入坑填埋,其他垃圾集中焚烧;禁止垃圾乱扔乱倒,严禁垃圾下河。⑤培养村民良好环保习惯,对死亡畜禽进行深埋处理,严禁乱扔死亡畜禽和农药瓶罐。⑥监督管理本乡镇卫生院所医疗废水处理和医疗废物袋装收集无害化处理工作。禁止医疗废水不经处理直排,严禁医疗废物随意倾倒、堆放或混入生活垃圾。⑦严格把关,确保辖区内不引进水污染企业,不新增水污染项目。其他乡镇参照本《通知》上述规定执行。

县环保局、县农办等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采取定期排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各乡镇尤其是水库上游乡镇饮用水源保护的巡查监管,每季至少一次以上。县农办负责对乡镇垃圾焚烧站、镇生活废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情况,以及垃圾下河、集中焚烧情况的监管,在镇发现一次垃圾下河,对乡镇政府处以5000元/点的罚款,并电视曝光。县环保局负责对乡镇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的监测监管,发现一次超标,对乡镇政府处以5000元/项目的罚款,并电视曝光。

四、加强监测,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

环保部门应当加强对饮用水源水质的监测预警工作。

篇8

一、农业保险的主要内容<按照省市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今年我县开办农业保险的主要内容为:

1保险(补贴)品种

种植业为玉米种植保险;养殖业为能繁母猪和奶牛养殖保险。

2保额、费率和补贴比例

⑴能繁母猪:每头能繁母猪保险金额为1000元,费率6%保费60元;省财政补贴16%9元,县财政补贴16%9元,农户承担20%12元。中央财政补贴60%30元。

⑵奶牛:每头奶牛保险金额为3120元。费率6%保费182元;中央财政补贴32%64元,省财政补贴34%64元,县财政补贴20%36元,农户承担20%36元。

⑶玉米:每亩玉米保险金额为260元。费率6%保费16元;中央财政补贴40%6元,省财政补贴20%3元,县财政补贴20%3元,农户承担20%3元。

二、目标任务

增强养殖户、种植户抵御重大病害、自然灾害等风险的能力,开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是支持建立我县养殖业、种植业重大病害、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保险制度。逐步构建市场化的农牧业生产风险保障体系,促进全县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

全县种植业(玉米)计划投保面积165924.69亩,年。农民自筹承担保费为603553.55元;养殖业计划投保能繁母猪和奶牛26462头,其中繁母猪26000头、奶牛462头,农民自筹承担保费分别为300000元、16252元。种养业农民自筹承担保费累计为820046.55元。各乡镇和财政、农牧、林业、保险等部门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群众尽量全部参加保险,确保及时向上申报补贴资金。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农牧、财政部门及保险承办机构要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工作覆盖面广、操作难度大。增强责任感,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切实加强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乡镇要广泛动员,提高认识,为推行农业保险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积极引导农户投保,促进农民增收。

篇9

一、加强组织领导

由于两年度资金一起下达,数额大、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及时沟通,认真审核把关,做好资金发放的各项准备工作,按时上报申请油价补助资金,并将油价补助资金公平、公正、及时、足额地发放到渔民手中。为加强对我区年机动渔船油价补助资金和年度预拨资金发放工作的领导,区政府成立区机动渔船油价补贴资金申请发放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有关乡镇要把年机动渔船油价补助资金和年度预拨资金发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成立相应的机动渔船油价资金补贴发放工作小组,并抽调相关人员专职负责这项工作。

二、补助对象

补助对象,系指按有关渔业法律法规登记在册并持有合法有效证件且真实存在的本区机动渔船,包括近海的机动捕捞渔船、养殖渔船。年度补助对象以上报农业部审核后的船名册为准。年补助对象为年月30日前登记在册且符合财政部、农业部《渔业成品油价格补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渔业船舶。

三、不予补助、扣减补助或暂缓补助的对象

(一)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渔船不得补助

1、使用电(含电脉冲)、毒、炸等国家禁用渔具渔法作业、违反伏季休渔规定等渔业法律法规规定的机动渔船,不予发放机动渔船油价补助;

2、严重违反渔业安全生产规定,造成较大以上渔业生产安全事故的不予发放机动渔船油价补助;

3、未按规定配备安装安全救助终端、AIS船载终端或渔船随船IC卡,被限期整改到期仍未整改的,不予发放机动渔船油价补助;

(二)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渔船扣减50%补助

1、一年内两次及以上受到渔业行政处罚的,予以扣减50%补助;

2、生产作业期间,未按规定保持渔船安全救助终端或AIS船载终端正常开机,经教育后仍未开机两次以上的,予以扣减50%补助;

(三)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渔船暂缓补助

1、除本项(一)(二)款外,其他违规渔船尚未处理结案的,暂缓发放补助,待违规案件处理完毕后再予发放;

2、除本项(一)款外,被列入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公布的黑名单渔船,在黑名单未被取消之前,暂缓发放油价补助;

3、未办理渔船、渔工保险的渔船暂缓补助;

四、补助资金领取条件

(一)所从事的渔业生产符合《渔业法》等法律法规规定。

(二)国内海洋捕捞机动渔船持有合法有效的渔业船舶证书(证件),并在一个补助年度内从事正常捕捞生产活动时间累计不低于三个月。大中型渔船应当填写捕捞日志。国内海洋捕捞渔船纳入全国海洋捕捞渔船船数和功率总量控制范围,并纳入全国数据库管理。

(三)养殖渔民(渔业企业)持有合法有效的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以下简称养殖证)和渔业船舶证书(证件),使用养殖机动渔船从事正常养殖生产活动。

五、补助标准

我区年度油价补助资金8849.9万元,每吨用油量补助为2638.99元;年预拨油价补助资金3729.46万元,经测算,渔船每吨用油量补助为1112.11元。根据测算:

(一)年度机动渔船油价补助标准为:机动海洋拖网作业捕捞渔船每千瓦补助为1266.72元,张网作业捕捞渔船每千瓦补助为865.59元,刺网作业捕捞渔船每千瓦补助为1190.18元,灯光敷网、杂鱼具、笼壶等其他作业捕捞渔船每千瓦补助为823.36元;根据养殖机动渔船补助用油量按照养殖证确认面积和实际使用的养殖机动渔船功率情况进行核算确定,单位养殖水面标准可补助养殖机动渔船主机功率不得超过1.4千瓦/公顷,小于1.4千瓦/公顷的,按实际功率数核准,其中我区共确权发证养殖面积211459.8公顷,养殖渔船2758艘,主机功率共52820.42千瓦,核算养殖渔船用油量5028.43吨,养殖渔船每千瓦补助为251.23元。

(二)年度预拨资金机动渔船油价补助标准为:机动海洋拖网作业捕捞渔船每千瓦补助为533.81元,张网作业捕捞渔船每千瓦补助为364.77元,刺网作业捕捞渔船每千瓦补助为501.56元,灯光敷网、杂鱼具、笼壶等其他作业捕捞渔船每千瓦补助为346.98元;根据养殖机动渔船补助用油量按照养殖证确认面积和实际使用的养殖机动渔船功率情况进行核算确定,单位养殖水面标准可补助养殖机动渔船主机功率不得超过1.4千瓦/公顷,小于1.4千瓦/公顷的,按实际功率数核准,其中我区共确权发证养殖面积211459.8公顷,养殖渔船2758艘,主机功率共52820.42千瓦,核算养殖渔船用油量5028.43吨,养殖渔船每千瓦补助为105.87元。

六、补助原则

(一)坚持各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原则。

(二)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三)补助资金实行统一申请、统一安排、统一标准、分级下达。

(四)违反《渔业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从事渔业生产的,依法处理或整改后,并视情节不得补助或扣减补助,方可发放油价补助。

七、工作流程

(一)舆论宣传

国家根据油价变动情况对机动渔船实行油价补助政策,这是国家对渔业和渔民最大的关心和扶持。各乡镇政府要通过广播、有线电视、通告、标语、发放《市区惠渔政策资金明白卡》等形式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以及具体机动渔船油价补助的范围、对象、标准和要求进行大张旗鼓的正面公开宣传,扩大影响面和知晓率,发动广大渔民群众积极参与,互相监督,共同将渔船油价补助这一好事做好。并积极组织符合申请条件的渔业生产者填报补助申请表。

(二)渔船情况公示

各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区海洋与渔业局提供的依法登记在册经年度船舶检验合格的全区机动渔船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船名,渔船所有人信息,渔船主机功率,渔船检验、登记和捕捞许可证证书编号,渔业生产者的补助申请资格,重点公示渔船在补助年度内是否正常生产作业且累计生产天数超3个月。所有登记在册的机动渔船必须在市区人民政府网以及渔船所在地的乡(镇)及村居的村务公开栏和显眼位置同时张榜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在公示期内保持所公示内容完整、清晰,并照相存档。设立区、乡镇、村三级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对渔船情况有异议者,须在公示期内向所在地村、乡镇政府、区海洋与渔业局及区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提出,所在地乡镇政府、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应立即组织核实,及时纠正,并将结果向当事人作出答复。

(三)渔民申请

由渔船生产者按照补助对象和具体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申请,填写《市区年度渔业柴油补助申请表》一式三份(见附件1)(下称《申请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1、渔船证书的持证人身份证复印件一式一份,复印件需签名并留指模;

2、渔船有效证书复印件一式一份,即渔业船舶登记证书、渔业船舶检验证书,捕捞渔船还须提供年审合格渔业捕捞许可证;

3、农村商业银行或邮政储蓄银行活期储蓄存折复印件一式一份,户主必须与渔船证书的持证人一致。

(四)三级核查

1、村级核实。渔船所在村在收到渔民提交的申请材料后,立即组织对申报船只的来源、真实存在及渔船是否正常生产并年度内累计生产天数超3个月等情况进行核实,杜绝出现借用、租用或换船替检,渔船没有正常生产或累计生产天数不足3个月等申请油价补助的现象,核实后,须由所在地村支部书记、主任同时在申请表上签注意见,对该渔船的来源、真实性和正常生产超3个月等情况负责,加盖村委会公章后汇总报送当地乡镇政府。

2、乡镇复核。当地乡镇政府在收到村报送的申请材料后,组织对各村申报渔船的来源、真实性及正常生产超3个月等情况进行复核,由乡镇长签注意见,加盖乡镇人民政府公章,对本乡镇渔船的来源及真实性负责,对符合条件的对象按村造册汇总填写《区××乡镇年度中央财政机动渔船油价补助审核船名册》及《区××乡镇年度中央财政预拨机动渔船油价补助审核船名册》(见附件3、4),连同申请材料报送区海洋与渔业局,逾期不予受理申请。

3、渔业部门审核。区海洋与渔业局对申请人提供渔业证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负责,按照有关规范对渔业船舶登记证书、渔业船舶检验证书和捕捞渔船的渔业捕捞许可证进行审核,并检查是否已缴清当年度渔业船舶检验费、渔业资源费等规费,以及船舶安全等设施配备是否齐全、渔船职务船员是否配备到位、违规记录是否结案等。

各乡镇、村以及区海洋与渔业局应本着高度负责、提高效能的原则开展核查工作,在收到申报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相应的核查和报送材料工作。

(五)油补发放公示

三级核查后,各乡镇人民政府应及时将申请核实下拨的《区××乡镇年机动渔船油价补助发放船名册》及《区××乡镇年机动渔船预拨油价补助发放船名册》(见附件4、5)在渔船所在乡镇、村、自然村的村务公开栏和显眼位置进行上墙公示,同时还须在市区人民政府网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并确保在公示期内所公示内容完整、清晰,对公示内容及公示点情况进行拍照存档。如有异议者,可向所在地乡镇政府、区监察局、区财政局、区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举报,区领导小组对举报内容应立即组织核查,及时纠正,并将结果向当事人作出答复。

(六)拨款兑现

公示期满后对无异议的渔船,由各乡镇人民政府汇总填写《区××乡镇年中央财政机动渔船油价补助发放船名册》及《区××乡镇年中央财政机动渔船预拨油价补助发放船名册》(见附件4、5),并经区海洋与渔业局和区财政局审核同意后,补助资金通过区机动渔船油价财政补助资金专户直接下拨到各有关乡镇在当地农村商业银行开立的财政补助资金专用账户,各乡镇必须在收到补助资金款项2个工作日内按照《区××乡镇年度机动渔船预拨油价补助发放船名册》、《区××乡镇年度机动渔船油价补助发放船名册》及时通过“一折通”方式将补助资金直接拨付到各渔船经营者的邮政储蓄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折。在邮政储蓄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将补助资金转入渔民个人银行结算帐户后,为保证渔民及时知晓,当地银行应配合各乡镇建立告示制度,将补助资金的数额和转入帐户的时间,通过有效形式告知渔民,并及时向乡镇政府提供补助资金转入渔民帐户的详细记录,作为补助资金发放凭证。

(七)监督管理

篇10

一、指导思想

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原则,采取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动物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止疫情发生。

二、防控任务

按照县政府办《关于做好当前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岳政办〔20xx〕6号)要求,各畜牧兽医站在当地乡镇政府统一领导下,尽职尽责完成各项防控任务。

1、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各地要针对本地补栏家禽、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及去年秋防不足的薄弱环节,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强制免疫工作,尤其要做好种禽、规模养禽户的程序化免疫接种工作。对水禽饲养量大、林下土鸡规模养殖户、养禽密集区域,要科学启动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春季强免工作。

2、H7N9禽流感监测。针对当前的形势开展一次全面的疫情普查,尤其是规模养殖场、活禽交易市场,从外地调入商品家禽及产品较多的地方。根据市防指要求,全县采取10个规模养禽场,一个活禽交易市场,每场采集30份血清样品于2月13日送市畜牧兽医局检测,发现阳性病例,按照《动物H7N9禽流感应急处置指南》处理。

3、家禽防疫重点场所消毒。对家禽养殖、屠宰及活禽交易等重点场所全面实施消毒灭源工作。

4、动物检疫监管。要进一步加强家禽的产地、运输、屠宰检疫工作,禽类及禽产品凭检疫合格证运输、上市销售。对检疫监管过程发现的病死畜禽要严格无害化处理,做到四不一处理,不留隐患。

5、H7N9禽流感防控宣传。H7N9禽流感可防可控,要加强禽流感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引导社会公众理性消费禽类产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防止恐慌,指导兽医、养殖从业人员等密切接触者规范操作,做好高危人群防护工作,普及科学防控H7N9禽流感知识。

6、应急值守。各地要做好突发疫情的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履行责任制。县畜牧兽医局要加强动物用疫苗、消毒药、防护服等动物疫病防控物资贮备。一旦发生疫情,能快速反应、及时应对,果断处置。实行零报告、日报告制度,各乡镇每日14:30前上报,县农委值班电话,联系人:。

三、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县农委成立H7N9禽流感防控领导小组。

2、开展工作督查,确保取得实效

县农委成立8个督查组,委班子成员带队,到各地开展工作督查禽流感免疫,监测排查,消毒灭源,检疫监督,无害化处理,应急值守,信息报送等工作是否落到实处,确保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3、强化应急物资贮备

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及时调购疫苗、消毒药品,防护用品等防控物资,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