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08-18 17:49: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科学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科学知识点

篇1

关键词 生物教师 学科知识结构 塔形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知识功底和学科能力越深厚,视野就会越宽广,他就不仅仅只是一名教师,更是一位教育者。笔者在无数次的听课、教学研讨活动和调研中发现,多数中学生物教师对自身的学科知识功底和学科能力持肯定态度,而且发现中学生物教师自身学科知识功底越单薄,对自己缺乏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觉察能力就越低下。这样,教师们对自身学科知识水平的评价与其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真实表现就出现了一个可观察到的明显差距。因此,“中学生物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学科知识结构?”就成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建立中学生物教师学科知识结构模型,阐释中学生物教师学科知识结构特点,帮助中学生物教师准确检测自己的学科知识水平。

1中学生物教师学科知识的“球形结构”

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是指教师所具备的学科的各种知识之间的比例关系、关联程度、组合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功能整体。显然,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因人而异,但从胜任中学生物学教学角度讲,中学生物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应有一个基本框架和要求。

赵学漱研究员借助地球的内部结构模型来描绘中学生物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描述“为什么”的知识——即原理性知识,位于最内层,构成模型的内核;描述“什么样”的知识——即定律性知识,位于中间层,构成模型的幔层;描述“是什么”的知识——即事实性知识,位于最外层,构成模型的外壳。这三层组成了一个形如地球内部结构的“球状结构”,形象地反映了生物教师学科知识结构内部的比例关系、关联程度等特征。但是,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这种球形结构显然已经不能较好地适应生物新课程的需求。例如关于知识的产生背景、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有什么用以及与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实践性知识和学生的生活性知识等都没有涉及,因此需要建构一个更合理的模型来阐释与当前生物教师的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中学生物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

2中学生物教师学科知识结构的“塔形模型”及特点

2.1中学生物教师学科知识结构的“塔形模型”

从生物新课程的要求出发,借鉴上述“球形结构”,结合长期的教师培训研究,中学生物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可用“塔形模型”(图2)来描述。“塔形模型”包括三层:基底层、核心层和冠状层。

基底层是指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基本的生物学思维方法,除此之外,该层还必须包括与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实践性知识和与生活常识紧密结合的生活性知识,以保证与学生自身的“最近发展区”紧密联系,避免由于极端理性教学所带来的学习兴趣的丧失和精神世界的萎缩。此层还应包括相关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环境科学、人文科学等)的知识。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基底层反映的是生物教师学科功底的宽度和广度,是教师能胜任常规中学生物学教学任务的基础。

核心层是指生物学科特有的学科视角、思维方法以及学科的核心概念。该层反映的是生物教师对生物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生物学思维方法和学科本质的认识,代表中学生物教师学科知识功底的纵深度,是教师进行高效、优质教学的核心——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科特有的视角和思维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科本质,建构学科的核心概念体系。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因此该层是生物教师学科知识结构的主干部分。

冠状层是指生物学观念和生物学哲学。该层不是具体的生物学知识,而是在生物学的具体事实和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等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基础上加以提升和凝练而形成的思想性认识。该层反映了教师对生物学知识的哲学思考,该层不仅有助于教师讲清楚是什么,更有助于教师站在宽广的视野下阐明为什么,达到求本溯源的效果。

2.2中学生物教师学科知识结构的特点

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而影响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具有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依据上述模型,笔者认为,生物教师的合理学科知识结构具有如下特点:①知识内容系统、全面:博大与精深相统一,不仅要有扎实的本学科的知识功底,还要广泛涉猎,见多才能识广,才有利于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必然规律,才能拓展思维,富于联想,从不同的角度启迪学生思维。②知识比例协调、均衡:在上述的塔形模型中,各层的配置适当,各要素比例协调。对基底层的知识要精于一点,通于一线,要广泛涉猎。对核心层的知识要达到精准和专深的程度,要及时更新。对冠状层的知识要不断地积累和内化与升华。③知识之间相互关联、可沟通:教师的生物学知识结构存在两种相关,即层次之间的纵向相关和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横向相关。两者互相沟通、互相渗透、互相支撑,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达到了功能的最优化。④知识结构动态、可调节:生物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能够不断更新知识,淘汰过时陈旧的知识,及时吸纳新的知识,以便适应教学的需求,调整和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⑤知识结构要具有创造性:现代心理学认为,一种合理的知识结构,对于同化原有知识、概念从而形成新的观点和概念是十分有利的。教师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不仅能够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而且有助于教师对新生成的问题产生论断的力量,提出引发新问题、获取新知识的科学思维方法。

生物教师学科知识结构的核心是学科特有的学科视角、思维方法以及学科的核心概念。因为它反映的是生物教师对生物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生物学思维方法和学科本质的理解。

理解生物学科、理解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心理过程和理解生物学教学规律是教师进行高效、优质教学的三大基石。其中理解生物学科是首要。生物学知识多的人不一定能成为好的生物教师,但优秀生物教师一定有好的生物学科功底。因此生物学教师要准确评价个人的学科知识水平,找到差距,建立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这是把课讲得透彻、本质、简明扼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2

《决定》对发展现代农业确定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其中明确提出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培育以非粮油作物为原料的生物质产业,推进农林副产品和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在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方面,《决定》又进一步指出: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推广沼气、秸杆利用、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深入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深深感到,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生物质发电这一具有多重社会效益的新兴产业,必将成为我国支农、惠农、蒸蒸日上的朝阳产业。

一、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是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生的秸杆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质可再生能源,每2吨秸杆的热值大约相当于1吨标准煤,而且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达1%。在生物质的再生利用过程中,排放的=氧化碳与生物质生长时吸收的二氧化碳达到碳平衡,因此具有二氧化碳零排放的作用。

秸杆直燃发电是生物质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方式。与燃煤发电十分相似,两者都是燃料在锅炉内燃烧产生蒸汽、汽轮机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汽轮机开始,两者基本是相同的。不同点主要是生物质燃料具有高氯、高碱、挥发分高、灰熔点低等特点,燃烧时易腐蚀锅炉,并产生结渣、结焦等,因此,对锅炉设计有特殊的技术要求。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秸杆等农林废弃物给农村带来的环保问题越来越突出。每到夏收和秋收时节,大量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杆因没有有效的利用途径,村民只好在田间地头直接焚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影响交通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秸杆焚烧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一大公害。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用于发电,不但能够有效地解决秸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而且可以变废为宝,是目前国内农作物秸杆利用的最佳出路之一,可以很好地避免政府部门年年禁,农民年年在田间、道边焚烧的尴尬如局面。

生物质发电是一个与“三农”直接相关的产业,大力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是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综合开发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生物质发电厂的选址都是在秸杆相对集中的农村地区,生物质发电厂的投资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来讲,是巨大的经济发展动力,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实现,是缩小城乡差距,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有效措施。生物质发电产业通过解决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可以一定程度地繁荣农村经济。另外,生物质发电产业对农业机具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将大大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以国家级示范项目山东单县生物发电厂为例,该项目由国能生物发电集团公司投资建设,1×2.5万千瓦机组于2006年12月1日正式并网发电,开创了国内生物质直燃发电的先河,开辟了支农、惠农的新途径。

该项目设计年发电能力1.6亿千瓦时,2007年发电量实际达到2.29亿千瓦时,实现工业产值1.8亿元。年消耗秸杆约20万吨,仅此一项,电厂周边农民一年可增加收入5000万元以上,同时直接和间接增加就业岗位1000余个。电厂产生的草本灰约8000吨,作为高品质的钾肥全部直接还田。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一年可替代标准煤8.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万吨,环境效益十分明显。作为农民的生活用能,秸杆燃烧效率只有15%,而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将热效率提高到90%以上,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可以断言,大力发展生物质发电事业利国、利民,是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适合中国国情,前景十分广阔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几百年前,人类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质能等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工业革命以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快速发展,逐渐成为生产生活的主导能源。但化石能源储量有限,不可再生。维持目前的能源消耗水平,到下世纪中叶,全球主要化石能源资源将所剩无几。同时,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化石能源也带来了气候变化、生态破坏等严重的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2006年能源消费总量达到24.6亿吨标准煤。目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能源需求都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预计到2020年,能源需求总量将超过30亿吨标准煤,而我国人均能源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另一方面,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煤炭所占的比重接近70%,煤烟型污染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因素。大规模发展煤电造成二氧化硫排放超标,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的环境压力。而生物质能具有资源分布广、环境影响小、可以永续利用等特点,大力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对缓解我国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近期各种农作物每年产生秸秆7亿多吨,其中可以作为能源使用的约5亿吨,全国林木总生物量约190亿吨,可获得量为9亿吨,可作为能源利用的总量约为4亿吨,远期来看,这个数量会更大,如加以有效利用,开发潜力将十分巨大。如果我国生物质能利用量达到5亿吨标准煤,就可解决目前我国能源消费量的20%以上,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碳量近3.5亿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减排量近2500万吨,将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尤为重要的是,我国的生物质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农村,大力开发利用农村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可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显著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和居民生活条件,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各级政府一直把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作为工作的重点,积极寻求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的途径,生物质发电这一简洁高效的利用方式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可再生能源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直接推动了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5年以来,国内逐渐掀起了生物质发电的热潮,一批秸秆发电厂相继投产,成为可再生能源行业中引人关注的一大亮点。据有关方面统计,截至2007年底,国家和各省、市发展改革委已核准生物

质发电项目87个,总装机规模220万千瓦。在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家电网公司旗下的国能生物发电集团公司,一心一意地开拓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地建设生物质发电厂。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该公司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生物质发电投资、建设、运营企业,成为该行业的“龙头”。截至2008年10月,该公司在全国已建成投产的生物质发电厂达13个,正在建设中的6个,已获得发展改革委核准的项目共41个,累计完成发电量13.5亿千瓦时,累计收购农林生物质燃料约180万吨,为当地农民带来直接现金收入约3.96亿元人民币,为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需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单位投资大、燃料成本高、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尽管国家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目前效益仍不乐观,市场竞争力较弱,缺乏持续发展能力。在现阶段,让生物质发电企业完全靠市场赚钱,维持生存并求得发展,实为勉为其难。

我国现有法律和政策为生物质发电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法律保障,但政策及激励措施力度仍显不够,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尚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

(一)上网电价偏低

国家为鼓励生物质发电事业发展,在2005年燃煤脱硫机组标杆电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加0.25元/千瓦时的电价补贴政策。但是,在目前的价格体制下,生物质发电项目往往一投入运营就面临着亏损的境地,不符合《可再生能源法》第十九条“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按照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燃煤机组标杆电价的基础是以煤为前提而制定的,不能反映生物质发电的燃料特征和运营特点。另外,上述单一的生物质发电定价模式也不能正确引导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均衡发展。因为不同省份或区域的标杆电价差别较大,而补贴电价采用固定补贴方式,客观上就造成了上网电价的区域差别(我国现在的特点是适合搞生物质发电的区域标杆电价低,而标杆电价高的地区不适合搞生物质发电)。这样的价格机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某些适合发展地区的发展。比如,新疆棉花产区秸秆资源丰富,种植结构适宜于发展大规模生物质发电项目,但是,由于当地的标杆电价太低,限制了生物质发电在当地的发展。

(二)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出台相对滞后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定要制定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贷款优惠政策。国家通过资源综合利用等途径,给予了风电增值税减半征收,城市生活垃圾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尽管国家明确将农林生物质发电列入《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年修订)》,并于2006年9月了《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明确了以生物质资源为燃料的发电企业属于资源综合利用范围。根据这些规定,农林剩余物生物质发电应该尽快享受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但是至今相关具体实施细则尚未出台。

(三)有关补贴政策尚未到位

根据《可再生能源法》规定要求,财政部设立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但如何申报资金、优惠政策幅度多少等没有明确提出。另外,该办法将风电、太阳能及海洋能发电作为重点补贴对象,而没有明确将具有多重社会效益的农林生物质发电列为补贴范畴。

四、进一步推进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几点建议

回顾一历史,世界上生物质发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世界性的石油危机爆发,丹麦率先积极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大力推广秸秆等生物质发电。如今,国土面积只有我国山东省1/4的丹麦,已建立了15家大型生物质直燃发电厂。自1990年以来,生物质发电在欧美许多国家开始大发展,特别是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以来,生物质发电在全球加快推进。截至2004年,世界生物质发电装机已达39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000亿千瓦时,可替代7000万吨标准煤。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西方工业国家15%的电力将来自生物质发电。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生物质发电产业之所以能够如此迅猛地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在政策上强有力地支持,体现在价格激励、财政补贴、减免税费等方面。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几条建议,供政府决策部门参考。

(一)做好资源调查和评估,编制发展规划

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但分布较分散,收集、运输和储存较困难,且地区差别较大。应对全国生物质资源整体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评估,合理选定生物质发电的站址和规模,与电网的建设和其他能源发电方式相配合,做到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协调发展。根据区域总体规划及生物质能资源分布特点,在资源评价和环境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生物质发电发展规划,从源头上避免恶性竞争,防止“一哄而上”。

(二)调整上网电价

现行的上网定价政策难以支撑生物质发电厂的正常运营。应根据《可再生能源法》中“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合理的原则”等要求,按照《价格法》中“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有关法规要求,从保证农民利益和生物质发电行业基本生存能力的角度出发,适时调整生物质发电电价。

(三)加大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力度

生物质发电是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方式,根据《可再生能源法》、《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应尽快落实农林生物质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和所得税减免的优惠政策。在生物质发电起步阶段,对生物质发电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对有关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等给予适当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四)建立健全秸秆收购的服务网络

生物质燃料的可靠供应是生物质发电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获得广大农民对生物质发电的支持,要努力改革农村现有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从机制创新上做文章,将广大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发展秸秆燃料经纪人团体,积极促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采取加盟连锁等现代运作方式,建立健全收购的服务网络,推动生物质燃料收储运的产业化。

(五)支持相关技术研究开发和设备制造

整合现有技术资源,完善技术和产业服务体系,加快人才培养,全面提高生物质发电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生物质发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将生物质发电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纳入国家各类科技发展规划,在高技术产业化和重大装备扶持项目中安排有关专项,支持国内研究机构和企业在生物质发电核心技术方面提高创新能力,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加强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尽快形成自主创新勇力。

(六)扩大农村金融机构、信用社的服务范围

生物质发电厂在收购燃料时每年均需支付大量的现金,仅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所属电厂,目前每年支付的燃料费总额就高达4亿元人民币,急需农村金融机构、信用社等扩大业务范围,提供金融服务,帮助生物质电厂所在区县的农民理财。在支付秸秆收购款时可将现金打到农民的现金卡上,减少现金的直接流动。另外也可开展向农民提供小额贷款,以帮助他们购买小型秸秆打捆机等机械设备。

(七)推行绿色电力配额和认购制度

篇3

关键词: 高中生物作业STS教育渗透

一、高中生物作业现状改革需要STS教育理念指导

高中生物作业是学生完成生物学习任务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现阶段生物知识有目的、有步骤地应用于实践的尝试,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学生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的基本途径,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物教师对学生初步学习的评价手段及调整教学方法的依据之一。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对作业的认识有误,把作业等同于习题。高中生物课堂内外布置的作业大多是课本上或相关练习册中的习题,而且数目多,难度大,重复率高。这样的习题作业使学生挣扎于题海中,使生物学离生活、社会越来越远,大部分学生对生物作业失去了兴趣,从而使生物作业失去了意义,同时也使作业成为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很明显,这样的生物作业违背了生物科学的本质涵义,也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更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标准》[1]中对高中生物教科书中的作业系统提出了“注重引导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紧密联系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际,特别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渗透人文精神”等要求。因此,作业的改革是一个急需解决、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STS教育理念为高中生物作业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设计基于STS理论的创新型高中生物作业是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课程目标体系的有效途径,是响应新课程的重要举措。

二、STS教育开展需要在作业环节中渗透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STS教育的理念得到了广泛关注。STS教育在中学生物课程、教材和教学各个层面都有渗透。

STS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STS实践能力的形成,教师应通过STS教育,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有计划地、科学地观察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并通过科学的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是STS教育实施的难点。虽然课堂渗透是生物教育中实施STS教育的最基本、最普通的形式,但是高中生物课每周只有三节,课堂教学主要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能在课堂上做的实验绝大部分是一些验证性的实验,不利于进行探究式教学,从时间和教师讲授的方法、学生学习的方法上来说,均达不到STS教育的目标。

生物课程中实施STS教育需要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要完成一份高质量的访问、调查、实践和模拟等活动都要充分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且所需时间无规律性,内容具有不定性,组织难度大,不可能安排在每周三节生物课内。实践证明,STS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开展仅靠课程目标、教材内容与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STS课程注重课堂外的渗透,注重培养学生STS实践能力的形成。学校教育中最直接的实际情境应用就反映在学生的作业上,新课程改革下的作业观提倡实践性,操作性的创新型作业。在高中生物作业设计中合理渗透STS教育理念,不仅可以促进新的作业观的形成,使高中生物作业摆脱题海战术,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的有趣的生物作业,而且能保证高中生物STS教育实践能力形成目标有效实现。

三、渗透STS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物作业特点

(一)作业目的多元化。

渗透STS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物作业,不但要考虑生物科学知识的复习巩固,而且要考虑多元化的目标,即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科技素养目标等。STS教育理念下的高中生物作业目的是:

1.让学生在完成高中生物作业时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2.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推动技术进步、技术又促进科学发展的相互关系,能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3.让学生了解技术对自然及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产生的负面影响,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4.能够利用多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并会处理、分析、运用和分享信息。

5.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在推动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懂得科学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关心并参与这项事业。

6.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等等。

(二)作业内容紧密联系STS教育内容。

渗透STS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物作业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内容中选择:

1.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广泛联系生活、社会中的现实问题。

2.与社会发展有重大关系的生物科学知识;与生物科学技术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3.著名生物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发明过程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

4.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成就、新进展与前沿问题等。

当然,渗透STS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物作业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这就需要我们深刻理解STS教育的内涵,不断地去发掘。

四、渗透STS教育的高中生物作业类型

(一)STS信息收集与交流。

STS信息收集与交流作业,要求学生自行收集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生物科学前沿动态、生物科技成果、生物科学技术作用于社会的实例等方面的资料,并交流STS新闻。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几分钟时间举行“生物科技新闻会”,要求学生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后作简要介绍,并对自己作简短评价。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STS黑板报和手抄报,并在学期末进行STS信息评选活动。这样的生物作业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也能培养学生自主了解生物STS议题的能力和习惯。

(二)开展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小制作、小实验。

生物学科中许多知识都是微观形态下的,用肉眼不容易观察到的结构,制作小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微观结构,同时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学习“细胞结构”[2]时,在教师帮助下,学生分组制作细胞三维结构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确定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位置和比例,还要搞清各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这样的作业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STS实践能力,为学生日后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三)STS专题讨论。

因受教学时间等因素的制约,有些STS教育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不易讲清楚,但又应该让学生知道的内容,教师应针对这些学生普遍感兴趣又乐于接受的内容提出辩题,让学生自愿分成正反方,然后通过查阅资料,根据各自的分析理解,充实论据,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辩论会。例如,学生学习完《探索生命》[2]这一章的内容后,教师提出“生命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有利还是有弊”这一辩题,然后由学生自愿选择正反方进行STS专题辩论会。这样的辩论式作业,即能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同时由于作业以辩论会形式展现,又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学生学会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四)社会调查。

STS教育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决策能力。加强生物学教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是改善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学习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的必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掘或让学生选择给定的STS社会调查题目,设计一些小的探究性社会调查。例如在学习《人类遗传病》[3]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调查自己的家庭、亲戚或邻居或是朋友的家庭(每人至少调查两个以上的家庭)遗传病情况,调查结果按遗传系谱图的绘制方法绘制成图,加上必要的文字说明,并用学过的知识和查阅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或规律。这种类型的生物作业能使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社会大环境中真切地了解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培养其参与意识,并增强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合作意识。

(五)STS实验探究。

生物科学以实验为基础,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的探索和验证。教师应针对某一生物学知识点,联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进行实验探索。生活中处处有生物学知识,例如学习“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2]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市场上常见的不同功效的洗衣粉,每人至少选择三种,按照实验要遵从的等量、条件控制、对照等原则,实验不同功效洗衣粉对不同污渍的去污效果,验证酶的专一性。这种类型的生物作业对于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科学素养的塑造,以及对科学技术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均有重要意义。

(六)编制STS习题

高级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应用领域,而应用领域的教学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一定有条件让学生一一去亲自实践。教师编制一些与生活、生产和科技紧密联系的STS习题,同样能起到STS教育目的。应用性的STS习题作业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下题:

2001年4月1日开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增加了沙尘暴天气的预报,4月21日,《焦点访谈》栏目又率先提出了“生态安全”的概念。我国政府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时,特别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此外,生态旅游、绿色食品、白色污染等亦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

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为预防沙尘暴天气的频繁出现,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2)当前严重威胁生态安全是的因素有哪些?

(3)列举出一个简单的生态农业模式。

(4)简单解释什么是生态旅游、绿色食品、白色污染。

参考文献:

[1]柳菊兴.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

篇4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高中生物教学;教学价值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教育价值逐渐得到重视,其全面展示了生命科学的产生、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蕴含着科学规律和方法,体现了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对于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就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教育价值展开讨论。

一、生物科学史的趣味性是高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原动力

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且过于侧重理论知识,学生没有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其实,生物科学史中不乏逸闻趣事,教师应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列举一些有趣的事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生物科学史导入新课,除了能够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外,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期待。例如,在讲授细胞结构的知识点时,可以向学生讲述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细胞的故事来进行导入;在讲解条件反射知识点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通过观察狗吃食物发现非条件反射的故事等。教师应收集一些与生物教学有关的故事,在课堂上将生物科学史与生物教学巧妙融合,增加生物学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生物科学史的渐进性有助于高中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和突破重难点

生物科学史是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的发现过程。在生物教学中,以科学史作为教学材料,能够顺理成章地展现生物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生物学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另外,层层递进的科学史知识,可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生物课堂上的重难点内容。通过科学史,学生可以了解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增加知识积累,拓展思维,增强知识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例如,在讲解高中生物的“光合作用”时,教师可将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如讲授光合作用的产物时,可结合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绿叶遮光实验;讲授光合作用的场所时,可联系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实验等。不同的实验体现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原则,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突破生物学习中的重难点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生物科学史的经典实验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生物科学史中的一些经典实验,蕴涵着独特的生物学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利用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进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教师要灵活运用科学史,引用科学史资料来导入新课,创设探究情景、营造探究氛围,以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生物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探究的历史,在教学中可普及一些科学史的知识,让学生从中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整个过程。教师把经典的科学探究实验引入生物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思考与探索,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感悟科学探究过程,理解科学家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精神。例如,在讲授“遗传定律”时,教师可向学生渗透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经典豌豆实验的科学史,根据“假设—演绎法”的推理探究模式展开教学,让学生体验遗传规律探究发现的过程,不断深化对遗传定律基础知识的认识,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利用生物科学史的严谨性树立学生的科学观念,培养其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知识、情感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新课程改革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强调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倡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沟通合作能力,全面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物科学史,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科学的本质和科研方法。生物科学史的故事中蕴涵了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及精神,例如,青霉素的发现是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严谨不苟、求真务实态度的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渗透这些生物科学史教育,促进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形成。

五、结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物科学史,可以增强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和重难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合理运用生物科学史,才能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作者:安转霞 单位:甘肃省秦安县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1]黄丽坚.浅谈科学史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1(17):121.

篇5

关键词: 激发 ; 中学 ; 生物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439-01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标四大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

生物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生活实践联系紧密,每一个知识点都有探究学习的潜力可挖,关键是教师要有锐意改革的意识,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合作意识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想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师须做到以下几点:

1.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

科学素养教育的第一特点在于其基础性,即使所有受教育者都具备一种最基本的学识、能力、思想和品质,发展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在于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依照课标的要求,力求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进行基础知识教育,通过"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生物科学知识。还应充分运用多媒体优势解决教学中难点,达到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的。比如,在学习"细胞减数分裂"这一节课时,可以通过设计三维动画来显示染色体有规律变化,并通过音频、色彩的辅助,变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学生感知鲜明,印象深刻,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通过人机互动的手段获得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的积极活动,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知识倾注极大热情,形成对科学执着追求的意志品质。还要充分挖掘生物科学的成就在生活中运用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从而实现基础知识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科学品质(对科学的兴趣、情感、意志和作风)相统一。

2.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技能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探究创新实践能力是新课标的最大特点之一。教学中,采用开放实验室、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实验操作,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从操作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并严格要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科学观察、记录、完成实验报告,通过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或数据,得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

3.注重生物科学史,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科学思维和方法是科学素养的核心要素,教学中强调能力培养,其核心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标指出,要重视科学本质,重视理解科学研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在生物科学史中,不仅记载着生物科学知识的形成的过程,而且蕴涵着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灵活多样的科学方法,体现着科学家尊重事实,服从真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必须注重科学史学习,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在因素,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适当选取或处理相关史料,将其作为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融入单元课题的教学之中,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使学生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乃至创造性思维方面多些感悟。

4.引典激励,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质和灵魂。培养科学精神,能为学生一生中技能、能力的发展和运用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长久动力。新课标明确指出:通过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以及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善于合作,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教学中我通过课本中的经典实验,并引用一些课外的"科学家与他的经典实验",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过程,理解科学的本质,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例如,在学习"袁隆平和杂交水稻"内容时,要通过介绍或播放袁隆平为了探索杂交水稻的奥秘而每天与合作者蹲在稻田里反复实践、观察研究,在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后,永不气馁,不断总结,执着追求,最后获得成功,创造出自然界从来没有的动植物新品种的艰辛历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进步与成功,凝聚着无数科学家的心血,他们的每一步成功都经历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研究需要顽强的毅力,聪明的才智,以及不断地探索通力协作,才能取得了最后的成功。教材中,"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孟德尔和他的遗传规律"等内容,都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素材。教学中,尽可能地挖掘科学知识背后的这种隐性课程资源,再现知识的认识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人们对生物学知识的认识和积累过程,从中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法和理解生物学概念,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5.培养科学素养,要变革评价方式。

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具有教学的功能,适时高效的评价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且能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方向及效果。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一定要在评价方式上下功夫,改变原有的单一纸笔的评价方式,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应该从整体出发,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要对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获取、分析、评估信息的能力,思维方法的多样性、创新性,观察、实验等获得经验性材料的方法及技能的准确性、灵活性等各方面给予恰当的评价,另外还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实事求是的态度,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好奇心等。

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 讨论"问题,并应注重提出问题的方式方法。一、巧设质疑,诱发兴趣。二、介绍趣闻、趣事,增强兴趣。三、巧妙设计问题情境,使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增加学生对问题的亲切感,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课堂上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式的学习,引导学生对书本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辩论,让学生通过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推理、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归纳出正确的答案。辩论式的学习方式不但能使上层的同学更加积极参与思考、辩论,也把中层特别是下层的同学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从而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得到发展;辩论式的学习方式既符合中学生的争辩心理,还能使学生形成敢于对知识进行大胆质疑的良好的学习态度。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正视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努力改善生物学教学的大环境;优化教学方法、手段;重视初中生物学的教学。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取得最佳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深层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一、高中生物课堂人文教育的现状

由于教师肩负着学生是否能考上大学的使命,很多老师将《考试说明》当成了《教学大纲》;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将考点中所涉及的本章节的知识与技能当成本节课教学的唯一目标。大部分老师自鸣得意于概念体系的建立,沾沾自喜于知识网络的构建。将问题的结果与预设相同,将知识点网络的静态生成当成一堂成功的课。这样的课堂相对于应试而言是高效的,学生相当于吃快餐迅速增加知识拥有量,记忆了相关结论,然后投身于题海中训练强化。而与之相关的生物科学家的敏锐的思维、探索的精神、创新的能力等,高中生物课堂中的这些人文教育则挖掘的不足。

二、挖掘高中生物科学史中的人文教育

学生在学习高中生物科学史的过程中,很自然的会被科学家们一丝不苟的精神、执着的信念、伟大的成就所感动,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科学素养。

例如:在教授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时,很多老师直接投影豌豆杂交实验图解,然后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观察投影中的内容,能找出什么规律?”然后分析数量比为3:1的原因,再后是讲解《基因的分离定律》在生产中的应用。本人觉得这种教学方式优点能很快让学生找到规律,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缺点是忽略了高中生物科学史中的人文教育。所以我们不妨首先应该介绍《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现的生物科学史,利用高中生物科学史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去挖掘其中的人文教育。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分析孟德尔之所以能发现《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原因有哪些?” 孟德尔童年时爱好广泛、博览群书,先后学习了《植物学》、《物种起源》等书籍。每一个重大规律的发现,背后都是无比的艰辛。孟德尔筛选了大量实验材料,做了很多种杂交组合实验,并且对研究的性状进行仔细的观察、详细的记录,并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以便能证明他的假设是否正确,这样的工作一做就是8年。而孟德尔身上所体现的耐心、对待科学的态度正是我们当代学生需要学习的。孟德尔把豌豆比喻成自己的儿女,对于自己工作的热爱也是很多当代人所缺失的。孟德尔呕心沥血发表了《植物杂交实验》论文,直至出版了34年后,才被后人理解并得到正确的评价,而此时他已经逝世16年了。社会中不免有许多急功近利的思想,孟德尔的伟大人格,始终引导着当代青年们前行。

篇7

关键词: 生物科学史教育 探究性学习 课程资源

现行高中生物学新课标以“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理念和生物学课程改革的突破点。那么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探究性学习”呢?本文就生物科学史教育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优势做一阐述。

1.进行生物科学史教育的重要意义

探究性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探究活动而获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及科学的思维模式,形成科学的观点,树立科学的精神,即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开展生物科学史教育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信息搜索能力等。总之,通过开展生物科学史教育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现有的教学时间及条件下,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设计全部教学内容是不现实的,而我们现行的高中教材中的科学史教育基本上渗透于每一节的内容,它是对科学发现及研究过程的再现,可让学生较直观地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科学的探究过程,即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查找证据—总结规律—构建理。如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的发现、酶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以及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基因在染色体上等都是探究性学习的最好范例。

生物史教育以其丰富的内容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生动有趣、充满哲理的素材,它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生物学的理解、掌握生物学思想、开发生物学思维、培养科学意识和品质、扩大学生的视野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生物史课程资源的运用应该成为生物教学中落实科学素养教育的重要方法。生物科学史教育的学习,不仅让学生知道“科学”是一个知识的逐渐形成过程,而且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提供了范例,让学生拥有了科学的探究思维品质。

2.生物科学史教育使学生形成“探究性学习”中的优势

要让学生拥有探究性学习的思维过程,就必须让学生首先拥有探究性思维的意识和理念。而生物科学史的学习过程,正好再现了这一系列思维过程,让学生可初步“依葫芦画瓢”式的形式创新探究的思维模式。如遇到一个事实现象:(1)如何通过观察发现问题端倪,提出什么样的问题;(2)如何通过推论、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做出假设;(3)如何通过制订实验计划来收集素材,并实施计划,得出实验结论;(4)如何对其实验结论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和评价交流。

学生只有在这种思维品质的指导下,才能谈得上“探究性学习”。生物科学史教学再现了知识的发生过程,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通过科学史中对一些经典实验和逻辑分析的再现,可以让学生体验生物学知识的形式过程,从中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法和理解生物学概念、原理的来龙去脉。这样的教学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性”科学思维。生物科学史中有众多科学家对生命世界探索的精彩片段。良好的生物科学史的教学,应该是从中选择了恰当的材料,运用了恰当的手段,达到了最佳教学效果,让学生似乎身临其境,从而获得众多启示的教学。例如:新教材对《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节的教学设计就体现了萨顿和摩尔根两位科学家分别应用“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的科学思维,最终把抽象的“基因”具象地定位到了染色体上,从而把原来教材“基因的载体是染色体”结论式教学变为探究性教学,教师可充分利用好该节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思维。

3.如何进行生物科学史教学

篇8

关键词:新课改;生物教学;困难;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240-01

一、新课程教学中教师面临的困难、成因

1.课时紧,教学内容完成困难。因此出现教师赶进度,顾不上关照全体学生,学生训练时间少、知识难消化、基础不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教师不了解高考改革动向和考察内容,不清楚知识是否拓展及拓展的程度,导致教学重难点、深度、广度把握不够准,加上教师对旧教材使用的惯性,大量补充老教材的知识导致教学进度慢。另一方面,教师对新教材编排体系、逻辑性的不理解,在讲解学生没有足够知识储备的知识点时不知所措。

2.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渗透不深入。有的教师还不能大胆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改革,学生在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不适应,思维还很难发散,老师对课程标准的研究和分析还不够,缺乏对课标的解读。

3.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让部分教师不够适应。它表现在教师钻研教材和对学情的分析不够深刻。有的课堂形式也未明显改变,老师“穿新鞋走老路”,用“老方法”来教新教材,因此忽视了个体差异。

4.学生探究活动浅尝辄止,没有深入思考的习惯。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停留在表层,遇到问题缺乏深究和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有的课堂活动进行得热热闹闹,但缺乏知识目标的落实。对于真正有思考性的问题,舍不得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而急于给出答案,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急于纠正导致探究活动不充分。

5.不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比较随意。目标叙写的内容比较空泛或片面,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考虑自己怎样教的角度多,从学生怎样学的角度考虑比较少。

二、解决上述困难的策略

1.课堂教学要体现新的课程理念。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些理念不仅是新课程的标志,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路标。它引导老师根据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分层教学,沿着生物科学发展的历程、遵循生物学事实和规律发生、发展的顺序使用不同的探究方法,通过身边的生物学现象的提出和解释来理解生物科学知识。

2.重视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是新课程的重要挑战之一。通过教材文本的阅读和挖掘培养学生阅读、从教材阅读中提取有效信息和知识归纳的能力,然后采用一定的方法(如知识点填空、知识复述、习题讲评)检测阅读效果。

3.通过课前调查、访谈、集体备课提高教学目标设定的有效性。可以备课组做整体教材分析、制作课件、教学设计、模型等课程资源,教师再个性化处理,这利于集中集体智慧,明确教学内容、学习内容,从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活动。

4.形成清晰的课堂基本结构,促进知识过手。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分层设疑——看书自学——尝试练习——教师分类指导——归纳小结——分层作业。树立先学后教的思想。先学生自学、后教师教学;先学生思考、后给出答案;学生如何学、先于怎样教,坚持以学定教。教师课堂应关注整体,不仅要培养学生对同学发言的关注度,也要培养教师的观察和倾听能力,讲练结合,促进知识过手。

5.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自主学习,提倡合作学习。将学习状态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教师精心组织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做中学”的思想,帮助每一个同学进行有效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探索、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以后再参与讨论,给予同学质疑课堂、评价、展示的时间和机会,促进课堂互动,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6、探索符合课改理念的教学方法。怎样的课才能称得上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课?关键是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转变,大力倡导探究式教学(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尊重知识发展的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可以选择情境教学、分析归纳、问题点拨、任务驱动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法,采用学生提问、分析、练习比赛等形式让教学环节具有竞争性、激励性。

7.加强课堂反馈。巡视课堂,注重学生的反馈,通过练习、检测充分了解学生出错的知识点、统计错误的说法、分析说法错误的原因、总结学生相关知识或能力的缺陷和漏洞,指导教师教学调整并进行变式训练。

8.通过“课例研究”和“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通过青年教师优质课、中老年教师研究课、新课程改革学术沙龙、说课比赛等的上课和评课活动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研究,深度剖析课堂,探讨新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设计,新课改理念的落实,从而加深对新课改的理解和认同。

9.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把知识目标的实现置于情感目标的基础之上,那种“只见知识不见人”的教师是缺乏情感的“无情教师”。科教学渗透德育可以表现在学习科学家对科学知识、方法的孜孜追求、坚韧的精神品质。因此,要重视学生课堂表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学习信心、学科情感,如记笔记、认真完成作业、主动更正答案,积极思考、与老师的积极配合、主动问问题、温习错题的习惯。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遇到的困难可以从教材分析、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中找到突破口,突出探究式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重要地位。

篇9

【关键词】生物科学;教与学

高中生物课程是一门科学课程,能够利用生物学中所传递的生物科学知识,逐步养成观察事物、探索未知的思维与能力,从而给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素质人才的供给打造坚实基础。

通过高生物知识学习过程发现,当前生物课堂的学习经常会由于缺乏促使学生去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的课堂活动,限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由于多年国内应试教育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影响,造成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科时经常出现效果差的问题,所以,学好生物这门既应用数学和物理思维的,又要培养科学精神的文理相结合的学科,不仅要通过老师单方面的努力,学生自身也要积极配合,达到教与学融洽进行,使学习效果有效提升。

一、提高生物科学教与学有效性的若干策略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新课改的大纲,对现代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着重对高中生物课程学习灵活性、合作性、发现性、探索性等特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为此,高中院校教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紧紧跟随国家课程大纲变动的指导思想,行为上的切实转变,在充分考虑现有学习时间因素、学生个体差异因素等方面,进行传统教与学观念的改变,使学习在学习好基础课本知识的前提下,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开展对未知生物科学领域的探索,具体可以采用如下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教师把握教学目标,学生明确自身学习目的。要教学目标是整个课程学习的重要纲领,对于高中生物课程而言同样如此。新课改后,笔者认为生物教材知识将不再是以整体式的规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是以更加循序渐进的分层模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经过对新课改后生物课程学习标准的研究后,笔者认为新课改后的环境十分有利于生物课程的学习,并应抓住新课标的要求、把握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的,同时要形成知识网络,系统的学习生物知识。

第二,实现生物课程学习的“互联网+”。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给予了现代高中生物课程学习新型渠道。电子计算机及其他移动终端设备逐步得到了普及化发展,并被众多高中生所使用。随着高中院校招生规模的逐渐增加,以及师资办学力量的局限,每个高中所得到的实验资源分配大大减少。因此,利用“互联网+高中生物”学习的新型模式,将变得十分必要。互联网络中存在有大量的时下热门研究信息,也存在有较多的高校实验室共享资源。高中生可以在对课堂知识充分掌握基础上,使用课外资源关注时下生物领域焦点。比如:可以借助大学院校的社会共享实验室信息资源,采用提问与回答方式,获取有关实验的深层次方法解释,从而帮助高中生提升课堂知识应用能力,也易于培养高中生善于发现与探索能力、自学独立研究能力的多重提升。

第三,学生与教师一起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随着新课标的颁布,生物教师认识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而高中生学生,也要切实认识到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高中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单纯依靠突击将会适得其反。而在日常生物学习中逐步养成生物科学学习的态度与习惯,将会对最终考试的通过、学习效果的提升带来巨大帮助。跟随教师学习思路与思维的步伐,与授课教师一起,以生物课代表为中心,建立起适合生物学习的良好氛围,将极为有利于正确学习态度与思维理念的形成。

第四,逐步养成自学能力,提升学习效率。在学习生物课程阶段,学生需要对课程大纲的要求给予充分把握,对书本中所记载知识的掌握是生物理论、生物原理、生物学习方法习得的重要基础与途径,开展自主学习。在对书本方法进行熟练掌握后,还需要加强习题的联系与实验的研究,学会合作探究。例如:在生物实验课上,教师将本节实验课程的目的明确为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当在教师设置的观察目标基础上,实现对教学目的的分解,从书中文字与图片获取答案,并可以进一步探究。课下通过老师的引导,与同学合作,进行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制作,不仅更好的掌握的了基础知识,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开阔思维。逐步养成了自学能力,逐渐提升学习效率。

二、结语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是高中生在生物科学领域探索的重要基石,是高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好高中生物课程不但能够逐步培养学生对待生命科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自主研究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对高中生物教与学有效性提升的研究,深刻认识到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努力与配合,明确学习目的,使知识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达到由量到质的转化,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提升,具备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学习生物,并在未来钻研生物科技,利用生物科技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张所娟.注重激励,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上),2013(09)

篇10

一、关注学生兴趣培养,让学生想学

初中生物是生物科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起步阶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让学生想学生物,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更加自主地投入到生物课程学习过程中,不然,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教师的教学只会事倍功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还要结合生物课程特点进行直观引导.

1.尊重学生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引导

初中学生从小学阶段过渡到初中,学习科目和学习内容大幅增加,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而如果此时教师再单纯地进行讲授,采用“题海战”方式机械地强化练习,学生自然会对生物学习失去兴趣.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制定并实施教学,要注重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生物知识,让学生在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等活动中学习.

2.遵循生物学科特点,直观引导探究

初中生物学科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学科,学习生物不能靠机械的记忆和背诵完成,而要让学生在直观认知基础上去学会探究,于是,在生物课堂中如何让学生获得直观感知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植物体的构成”的导入环节中,以学生常见的青菜叶来引导学生观察,在观察中初步了解青菜叶的组成,然后再以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知识来引入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知识探究,让学生在直观感知中探究,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习方式转变,让学生会学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要做的不仅是给学生传授一些生物基础知识,更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要提倡自主学习,其次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不仅想学,而且会学.

1.提倡课前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式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而在这个过程中,课前预习是尤为重要的.在预习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重点概念进行理解,在初步把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如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预习过程中,什么遗传、基因,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有什么关系,把握住这些知识点在讨论中学生才会有自己特点的看法.如理解了基因可以控制不同的性状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亲子代间在形状上的延续现象了.为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预习环节中,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通过预习检测题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反馈,还要注重通过评价机制来激发学生预习兴趣.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质疑

初中生物是培养学生生物素养的基础科学,而这里所指的学生是“全体学生”、“每一个学生”,而不只局限于“尖子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富有丰富个性的个体,他们之间在智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那就必须关注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而实施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去进步,这样的生物教学效率才会获得不断提高.如在“神秘的微生物”的教学中教师讲到“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这一知识点,此时学生就提出了疑问,既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那么它是如何进行繁殖的呢?此时教师结合病毒模式图解释在宿主细胞内进行蛋白质合成与复制,宿主细胞裂解时,新病毒粒子释放出来,从而解答了学生的疑惑.

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学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也是风生水起.在新课改背景下改革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从应试教育的牢笼中解放出发,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倡导合作探究式教学.

1.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无论是课堂探究还是课后练习,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会收到效果.在引导学生构建生物知识过程中,教师可注重以问题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如“遗传病和优生优育”的教学中,教师展示色盲症、血友病、先天智力障碍等遗传病的图片、症状、原因,提出问题:以上病症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让学生明白这些病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接着引导学生比较上述遗传病、非典、普通发烧三种病症的主要区别,由此而引出遗传病的概念.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问题引导而让学生学会主动去探究并理解知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

2.发挥教师主导性,精讲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