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02 22:25: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人才年度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人才年度工作计划

篇1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设的宗旨是:坚持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整合农村科技资源,优化农业与农村科技产业化环境,壮大发展龙头企业,培养大批新型农民,加速农业和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条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全市农业区域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发展状况,协助配合县(区)制定相关产业的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制定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科研及成果转化计划。针对龙头企业发展、产业化基地建设、农民发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科研、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等,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促进富民强县。

第四条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发展思路是: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坚持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主导、供需互动、局院共管的基本原则,以科技为先导,以项目为载体,以企业为依托,以产业为基础,以致富为目的。

底五条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院的总体要求是:要按照“聘请一位专家,建立一个大院(农业技术培训学校),成立(引进)一家公司,培育一个基地,带动一项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思路,将专家大院建成以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以农业科技推广、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农村信息服务、农民技术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平台。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能

第六条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由**市与**农业大学市校双方共同建设。专家大院在**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第七条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日常管理由市科技局、**农大科技处共同牵头负责,市级相关部门负责做好有关业务业务指导和工作配合。

第八条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设由市上统筹规划布局。以各县(区)为主,按照“谁主办、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九条各县(区)政府按照属地原则负责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建设和管理,为专家大院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每年为专家大院提供不低于2万元的交通费,县(区)科技管理机构负责组织编制本县(区)专家大院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落实本县(区)专家大院项目的组织和实施。

第十条每年1月份校市共同召开一次专家大院工作会议,研究专家大院的有关突出问题。每年*月召开一次专家大院联席会议,通报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

第三章专家大院的设立

第十一条专家大院的申报挂牌。在专家和企业共同制定专家大院建设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由企业自愿提出申请(附上专家大院建设实施方案)并报经县(区)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市政府批准并授牌。

第四章专家大院的经费和项目

第十二条市政府每年从市校合作50万元经费中,安排相应比例用于专家大院内市校科技项目实施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县(区)政府应保证专家组必要的工作经费。

第十三条对专家大院申报的科技项目纳入市校合作科技项目,经领导小组审核同意,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优先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申报专家大院的科技项目。并将首席专家和专家组成员纳入**市科技人才专家库。

第五章专家大院的考核

第十四条专家和专家大院的考核。对各类专家大院的建设目标、任务和开展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考核由属地县(区)会同**农大科技处、市级科技、农业、畜牧等部门联合进行考核,具体的考核办法由市科技局会同**农大科技处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专家的考核。**农大对在专家大院工作的专家,将其工作计入年度工作量,一并纳入学校年终考核。

第六章专家大院的激励

第十六条属地县(区)对专家大院实行一年一小结,一年一考核,对创新性明显、效益好、辐射带动性强的项目,根据项目效益情况,当年年末给予适当奖励;市科技成果转化领导小组对专家大院实行量化考核,采取三年评奖制,奖励分三等,

一、

二、三等奖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2万元。奖励经费在市校合作经费中列支。

篇2

关键词:水利施工 安全 建议 技术

前言:目前,水利施工企业在面临强大的市场压力及严峻的社会竞争形势下,只有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以质胜、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才是我国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1.我国水利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建议

1.1 现状

第一,设备老化并且引进更新先进设备升级缓慢。现今,机械化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企业或者一项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准,设备的更新及引进力度决定着此项技术的发展途径。现在水利施工已经由事业单位转型为企业,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也不再进行资金补贴或者投入。

第二,水利施工企业自身机制不健全。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利施工企业的良莠,水利施工企业本身机制不健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必将阻碍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最后,核心技术运营不力、专业含量低。

第三,由于历史原因,水利施工队伍结构不合理,队伍“老化”现象严重,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缺乏。

1.2 建议

(一) 加强科技投入的力度。从企业积累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并从中设立创新奖励基金;结合施工项目具体特点,安排必要经费,进行技术攻关和专题科研,力求与项目技术措施计划同步实施;加强与学校、科研院所合作,组织新技术培训,吸收院所科技人才共同开展施工工艺开发和新材料、新机具应用研究。

(二)加强科技创新组织落实措施。水利施工企业首先要建立长远发展目标,研究企业自身的科技发展战略,并制订企业科技发展规划和分年度工作计划;其次应建立以总工程师领导、技术开发或质量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的科技创新工作机构,使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工作正常化、制度化;再次是积极创造条件,进行1509002系列质量体系贯标认证,提高技术质量管理水平,夯实科技创新工作基础。

(三) 加强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水利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要把市场实现程度作为人才激励的重要依据,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吸引、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新机制。

2.水利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1 水利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

出现问题:

(1)钢筋的锈蚀与混凝土裂缝

由于钢筋的氧化锈蚀伴随体积膨胀,致使混凝土沿主筋或箍筋方向产生裂缝。水泥的安定性不良混凝土的水灰比太大,早期强度低,失水太快也会引起开裂。混凝土内部水分由边缘向中心移动,形成压力也将引起轴向裂缝。

(2)结构疏散与水分转移

水分转移及结构疏散的混凝土,以表面呈冰晶、土黄色,砂浆骨料结合脆弱,声音空哑等为特征。同时由于混凝土、内部压力、温差湿度差,使水分自边缘向中心移动造成空隙。

解决措施:

(1)选用抗冻性高的水泥,我国各种水泥抗冻性高低次序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或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应首选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而且水泥标号不应低于32.5号,混凝土的水泥最小用量不应300kg/m,水灰比不应大于0.6。

(2)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施工。比如0℃左右的混凝土施工采用配合比方法进行施工,气温零下10℃左右结构比较厚大的工程采用蓄热法进行施工,零下10℃以上,且构件并不厚大的工程采用外部加热法进行施工等。

2.2 水利工程中的运输安全问题及建议

水利工程中的运输安全是影响工程进度、质量和成本费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工程运输不能按计划实施,直接延误工程进度。因此保证施工运输中的行车安全,就成为水利工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水利工程施工运输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行车障碍多,水利工程大多远离城市和交通要道,路面崎岖不平;二是对时间要求紧迫,物料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运到现场,运输失调就会延误工期,错过最佳时期,给工程造成重大损失;三是要求对不良气候条件适应性强,无论冰天雪地的严冬,还是暴雨频发的汛期,都需要运输保障。

针对上述特点,我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1)作好运输前期的各项准备和应急方案

(2)行车前要全面检查和保养维护

(3)雨、雪、雾天的行驶技巧

控制车速。尽可能用中挡或低挡行驶;要远近兼顾,注意观察前方和路面的情况,应与前车保持较大的距离。

行驶中动作要轻。轻踩油门、缓慢提速,轻打方向、随时纠正,轻换挡位、低挡起步,轻踏制动、慢拉手刹。提倡预见性制动,前方如有情况,要用连续点踏制动的方法,切不可紧急制动或一脚踩死,防止刹车抱死,产生侧滑。

3.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建议

为了促进我国水利施工企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大科技创新,优化现代管理模式。总结过去有效的管理经验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智力信息,发挥管理专家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引进新型人才培育本土骨干。更新节奏在本地区域内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的同时还要向其他地区、省市甚至国外拓展自己的市场。积极开发横向关系,凭借自己的品牌和技术技术优势在最大范围内建立自己的信誉,为企业增加无形资产。水利工程技术日趋成熟,水利施工技术的好坏关系到我国水利工程的前程,只有在认清现状的前提下才能解决问题,改进水利施工技术建设。

结束语: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利施工技术越来越成熟。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不仅可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还可以为国家和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使中国企业早日走出国门,跨入世界之林。

参考文献

[1]何明.李冠华.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水利天地,2008(9)

[2]索旭红.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探讨[J].山西水利,2007(3)

[3]肖青春.对现代水利施工技术的思考[J].河南科技,2010(9)

[4]赖周生.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技术[J].广东科技,2010(2):175-176

篇3

一、在“创新”和“服务”上积极寻求学会工作的新出路

审计学会虽是社会性团体组织,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审计作用的日益增强,审计学会作为审计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应在“创新”和“服务”上积极寻求学会工作的新出路,发挥其应有的特殊作用:第一是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审计学会联系全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广大审计工作者,拥有一支学识渊博、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队伍,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大的社会影响,在审计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成果推广等方面应发挥重要的作用,使之成为我区审计改革和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第二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审计学会是政府审计系统联系各级审计部门和广大审计工作者的重要渠道之一,会员大多为从事审计实践、教学、理论研究工作的同志,通过各方面的交流,不仅可以增强学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进会员之间的了解和协作,还有利于及时沟通信息,相互促进,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学会,加强政府审计与部门审计、企业审计的联系以及审计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审计力量。进而推动全区审计工作的进步。第三是发挥审计科研的先导作用。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审计事业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审计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审计环境,承担着更为繁重的新任务,面对着更多需要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审计学会具有专业人才多、学术气氛浓厚的优势,只有利用和发挥这一优势,才能推出一批新成果,指导审计工作实践,促进审计改革与发展。第四是发挥审计学会审计理论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作用。审计学会联系着各行各业,是宣传审计工作、扩大审计影响的一个重要阵地和窗口。依靠审计学会普及审计知识,宣传审计法规,开展审计质量控制研究,让全社会更多地认识审计,理解审计。支持审计。

二、积极开展审计学会活动,不断增强工作活力

审计学会应确立“开展学会活动,不断“创新”工作活力,发挥学会桥梁纽带作用的工作思路”实现“自养、自立、自强”的工作目标。一是要组织会员单位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组织会员赴审计现场。组织会员单位进行审计方法,调研分析、网络建设等方面的交流。组织会员到有代表性的审计现场学习,深入现场进行实地察看,发现问题。既了解第一线的审计环境,又了解一线的审计程序进展情况。二是组织会员单位到外地学习考察。要经常组织会员单位或参加市审计学会组织的培训及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三是请有关专家为审计学会会员讲座,提高审计研究水平。作为审计工作者不仅要掌握现代审计与审计准则的知识,还有必要了解审计的发展方向,研究探讨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还要关注社会保障审计、符合国情的环境审计、国家金融审计、内部审计和计算机联网审计等研究课题。四是开展审计法制宣传教育。学会在宣传审计法方面应采取三种形式:第一是动员团体会员单位积极参加审计法规学习;第二是在学会的季度例会上宣传学习审计法律法规知识;第三是在审计培训、审计咨询的过程把宣传审计法规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协助政府审计部门宣传审计法。五是建立审计学会工作现代化、网络化。加强会员服务离不开服务载体建设,目前的服务载体远远不能满足服务的需要。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做好网上服务载体建设。利用网络技术服务会员;要逐步建立面向广大会员和单位的教育、培训、学术交流、咨询的机构,使这些服务工作长期化、固定化,形成制度。

三、以学术研究和交流作为审计学会工作的主线狠抓落实

审计学会应是具有审计研究、交流职能的学术性团体,只有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审计事业的大局,围绕经济和审计工作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面向实际工作部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体现其价值,焕发其生命力。

一是紧紧围绕审计改革与发展开展审计科研。审计学会要注重发挥科技人才众多,联系广泛的优势,注意引进先进的、通用的调查方法和IT技术,改进传统的审计工作方式,以审计在实践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为重点,联系各方力量,立项开展学术研究,充分发挥审计科研立项在审计科研中的指导作用,保证审计改革得以积极稳妥地进行。要求全体会员密切关注全局性工作布置及审计调查、审计普查,及时研究、分析和总结,使审计理论研究和审计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对事关审计改革全局性、基础性问题加强研究,如管理体制、法制建设、审计方法、人才培养、审计技术等,探索审计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动审计改革迈上新台阶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紧紧围绕地区经济发展,开展审计实践研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领导决策和企业经营越来越依赖审计信息,特别是数据准确、论据充分的审计分析。因此要求审计学会注意组织力量,对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为领导决策服务。学会在学术研究方面每年都应坚持做到:1、制发审计科研论文的参考提纲。提纲的确定非常重要,重点是把上级审计学会下发的和本局制定的参考题目与当前企事业单位及区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相结合、充分体现审计分析内容的及时性和前瞻性。2、征集文章,组织审计学术评定小组或有关专家进行评审,评出各个等次,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3、进行学术交流,学会定期召开学术交流会议,请获奖作者在会上交流分析和论文。4、每年开展审计征文活动并编印《优秀审计分析论文集》,把年内优秀的分析和论文编印成册,在会员间互相交流学习。

四、大力加强审计调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审计科研成果是广大审计科研工作者的心血结晶,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是推进审计改革与发展的动力。因此审计学会在重视调研工作的同时,必须重视调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第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调研的目的在于应用。只有通过应用,调研成果才能达到学术交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学会必须注意将调研工作全过程从选题、立项延伸到推广应用,将调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工作任务,纳入工作计划?并要求学会各会员单位深刻认识调研成果推广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工作需要,确定推广应用项目。使调研成果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建立调研成果推广应用机制。审计学会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调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制度,如年度工作计划。重点论文、课题写作及评审办法、应用成果指南,定期推介一些成熟的调研成果等。

篇4

一、试点基础

(一)创新现状

l、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0.9亿元,较“”末增长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2亿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2亿元,分别较“”末增长145%和229%;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04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3亿元,分别较“”末增长78%和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亿元,实现利税6.5亿元,分别较“”末增长56%和27.9%。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启动,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4.9%以上,大额医疗保险全面启动。住房保障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进展。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24元,分别较“”末增长5816元和2548元。城镇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2、产业聚集及创新效应突出。聚集区建设全面推进,凤凰山开发区列入市南部工业区规划,城东工业区纳入全市第二批省级工业聚集区申报计划,着力做大做强建陶业、纺织业和化工业等主导产业,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传统优势产业为依托、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3、政产学研联动创新体制与机制基本形成。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凸显。企业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R&D经费分别占全县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和R&D经费的比例逐年提高,建有省级创新型企业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创新联动体制与机制基本形成。县政府与景德镇陶瓷学院、全国建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天津大学、科技大学、铁道学院、中国科学院等八所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汇集科技成果及专利技术457项,各行业专家165名。深入开展创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活动,进一步调动了政府部门、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在构建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合力推进“大科技”的格局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4、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与创新环境不断完善。到年底拥有1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家县级企业技术中心。政府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法定增长,年达到300万元,比2009年增长7%。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近年来共引进高级人才165名,各类技术人才1000多名。

5、创新能力增强与创新效果显著。年以来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000多人,高层次人才165人,科技中介组织4家;获市首届科技创新团队1家,获科技部“星火科技二传手”1人。2009年以来取得省、市科技成果4项(其中省级1项、市级3项)。获得年度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年度市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

(二)特色优势

1、较大潜力的县域科技资源优势和鲜明的产业特色优势。拥有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以人才、机构、经费等领先优势推动县域创新快速发展。相继组织实施了一批建陶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完善了基础配套设施,使基地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得到提升,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拥有力马、福隆、圣泽、恒力等一批大型建陶企业集团,陶瓷产业实力位居全省前列,打造了一批建陶产品知名品牌。

2、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县城距省会50公里、首都北京330公里、国际机场60公里、天津港300公里。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京广铁路、武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京珠高速及107国道纵贯南北,连接晋冀鲁的省级郑昔标准化公路横贯东西,境内公路纵横交织,是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

(三)薄弱环节

1、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强化。从整体上看,企业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强,科学研究和产业化主要依靠财政投入,企业科研成果所占比重偏少。

2、政产学研金结合有待进一步加强。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持续、稳定的合作不够,创新资源分散重复、布局失衡,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缺乏全面有效的支撑服务,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3、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域科技创新的标志性地位不强,缺少高端产业集聚,产业层次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不高,对主导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支撑作用不足。

4、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主要是对农业科技资源整合不到位,对高层科研单位和专家利用不足,上下技术对接效果不明显。

二、试点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以实现创新驱动为导向,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产业技术创新为重点,着力培育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创新资源整合与优化,加大创新能力培育力度,推进制度、管理和文化创新,构筑和完善创新体系,努力建成创新特色鲜明、创新体系完善、创新氛围浓厚的国家创新型县城。

(二)发展目标

1、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较高的创新投入水平。到年,县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2%以上,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2.3%,规模以上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重达10%,高新技术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例达5%。培育5-8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增加值占地区增加值的比重达20%以上。形成由主导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县域特色产业构成的产业体系,各类产业重点开发、引进附加值高、市场竞争能力强的新产品(新技术)分别达到50项、20项、20项和30项。

2、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体系。营造更为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使县成为富有创业活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中心。到年聚集转化服务机构、科技服务企业100家,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达50件,拥有自主创新产品和国家级新产品数量达50个。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达到50家,研发能力大幅提升。

3、完善科技人才储备能力。优化人才创业环境,聚集各类高端人才。到年,吸引聚集国内外高层次创业人才、R&D人员超过0.5万人,科技人才总数超过2万人。

4、建成战略性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建陶业、化工业、纺织业、蔬菜业、苗木业等战略性产业。到年战略性产业实现总产值400亿元,带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5%以上。

5、创新成果惠及民生。实用技术推广普及率达到80%以上;优化县城交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到年,全县城乡交通通畅无阻,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明显提高。

6、农业结构调整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步伐加快。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100项,良种推广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农业科技普及率达85%,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达88%。

三、试点工作思路

按照“集聚创新资源、营造创新环境、重点跨越突破、示范引领带动、全面系统推进”的工作思路,走出一条创新理念先进、创新环境友好、体系机制科学、政策措施完善、优势特色鲜明、创新成效显著的路子。

(一)集聚创新资源。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按照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要求,引导和支持人才、技术、资金、管理、公共服务等资源要素集聚,促进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二)营造创新环境。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创新的规范性文件以及配套政策和服务措施。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并在投融资、技术标准、对外贸易、政府采购、财政资助和消费政策等方面出台具有突破性的政策措施,推进技术、制度、管理和文化创新。

(三)重点跨越突破。探索具有特色的县域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发展建陶业、化工业、纺织业、蔬菜业、苗木业等战略性产业,在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技术、重点企业以及重点产品等方面实现科技创新能力跨越和突破。

(四)示范引领带动。重点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和技术,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努力探索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投资环境、创业环境、创新试验环境和科技产业发展环境的营造模式,积极开展科技金融创新、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等创新试点。

(五)全面系统推进。以点带面,逐步推广,通过重点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和技术,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逐步向其它传统优势产业和技术领域、企业推进,形成全面系统的创新局面。

四、重点内容和重点任务

(一)建立健全县域科技创新体系

1、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服务中心等各级各类孵化器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和培育。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发挥建陶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典型带动作用,推进县域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5年内全县建成5家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技术市场建设,5年内,建成2家在市内外有影响的常设技术市场。组建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龙头企业创新中心,组织建设县域公共科技信息网络和信息服务平台,加快科技咨询等方面科技中介机构建设。

2、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力度。以科技型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为重点,积极采取措施引导、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培育和发展具有自主专利权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加大对发明专利申请和实施的资助力度,努力提升我县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拥有量。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究机构,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技术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品牌产品。

3、强化企业技术主体地位,提高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品牌为目标、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化程度,形成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骨干企业,促进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建设,鼓励企业创办技术研究中心,加大技术开发经费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创新企业的支持,以创名牌产品、建知名企业为目标,重点培育和扶持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民营科技企业。一是完善建陶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努力打造华北建陶生产基地的目标,整体推进建陶产业技术升级。二是以工大干燥设备公司为龙头,加大制造业信息化实施力度,推动制造产业信息化向更广泛的领域延伸,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三是继续优化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环境,加强民营科技企业协作合作,使民营科技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四是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研发项目,在建陶、纺织、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培养一批技术高、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的骨干企业,开发一批高新技术项目,以此带动全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4、加强政、产、学、研、金合作。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人才的创新作用,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多种形式的合作,形成政、产、学、研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建立与国内名校、名所长期的合作关系,为我县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搭建技术对接平台,积极谋划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会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究机构,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技术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拓宽科技合作与交流渠道。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科技与金融互动合作机制。利用银行贷款,设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应用技术成果转化专项基金;加快风险投资体系建设,把成果转化与金融支持有机结合,把产学研合作链进一步向金融领域延伸。

(二)加强工业技术创新。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促进县域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建陶产业。以凤凰山开发区为主要抓手,做强做大陶瓷产业,重点建设陶瓷产业基地研发中心、产业核心区和原料生产区等产业聚集区,密切和大专院校、研究机构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形成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积极谋划和实施一批产业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推动产业集聚化整体发展,形成大产业。以现有建陶企业布局为基础,打造凤凰山循环经济园,完成燃气置换,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陶瓷生态产业园区。支持力马、圣泽、福隆、恒盛、莱特、恒泰等优势企业,向高档、品牌、规模化发展,力争5年内陶瓷年产量达到5亿平米,销售收入200亿元,建成具有国内较大影响力的陶瓷技术及新产品产业基地。

纺织产业。遵循“名牌带动、产业聚集,加快改制、做强做大”的原则,按照“抓龙头、促联合、提高工艺水平、延伸产业链条、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发展思路,以东城纺织、富鑫纺织、永利纺织为龙头,加快现有织机改造,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精梳精纺,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全县纺织行业升级换代,完善产业链条,使纺纱—浆纱—织布—印染产业在规模上、质量上形成良性循环。加快纺织工业园区发展,建设纺织基地。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强化知名品牌建设,加快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集团、大公司。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联盟,积极创造条件,建设纺织工艺研发中心,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广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促进企业污染排放从原料投放、生产过程到末端控制的全过程治理。到年,纺纱规模达到50万锭,纺织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5.5亿元。

(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1、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向现代化转变步伐。实施农作物良种产业化工程,大力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新技术,建设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示范区。重点抓好优质小麦、优质玉米示范基地。到年,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1—3次,优良品种推广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普及率达到80%以上,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主要农作物常见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技术应用率达70%以上。全力抓好蔬菜建设,以“园区发展、基地育苗、科技增收、精品蔬菜”为发展思路,扩大种植规模,加大科技投入,培育龙头企业,创建知名品牌,努力形成“大产业、大龙头、大基地”的蔬菜产业化新格局。大力宣传“槐河、哨营九州”等蔬菜品牌,到年全县蔬菜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加快研制开发设施农业技术、新型农机具。重点引进设施农业新材料、新装备和新的栽培模式,采用高新和先进适用的工业化技术、装备武装农业。到年主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

2、抓好优势畜产品技术攻关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抓好优质畜禽品种的选育,抓好畜禽产品优质加工技术和畜禽主要疫病的诊断和控制技术,构筑与优势区域布局配套的畜牧科技支撑体系,将优势产品、优势区域做大做强。到年,全县猪、鸡、奶牛和羊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6%、96%、80%和77%。建立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重大动物疾病防控应急预案,大牲畜病死率控制在1%以下,猪、羊等家畜病死率控制在5%以下。到年,建成2家畜牧龙头企业进入国家和省级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示范企业行列,提高畜牧业标准化水平。

3、加快农业节水工程计划实施。围绕粮食安全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节水工程实施。到年建设高效节水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以上。

4、抓好林果花卉优种引进、示范和推广,建立现代化绿色林果产业。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种植大户、营销大户、农产品龙头企业为龙头,以科技能人、科技示范户、乡村拔尖人才等为骨干组建行业协会。到年建成蔬菜、瓜果、粮食、棉花、杂粮、经销等专业协会240家,入社农户达到10000家。

5、推进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工作。以东富村、西富村为试点,围绕梨枣、黄金梨种植和标准化养殖,通过信息服务、项目支持等多种方式,狠抓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建设,促进特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为全县的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建设提供示范。东富村、西富村分别建成黄金梨、梨枣科技示范方,改良品种400亩,技术覆盖率达95%以上,实现早中晚不同品种错季上市。东富村运生标准化养殖场生猪年出栏3000头,产蛋鸡日产蛋2000斤,年创经济效益300万元,带动全县及周边地区养殖经济效益达1000万元。

6、实施农民科技素质培训工程。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年内,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受训达50万人次以上。

(四)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

1、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速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提高办学规模与质量。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力争在全县再建一所高等职业学校,开设建陶和纺织两个特色专业。实施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主的“阳光工程”和“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到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0万人次。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到年全县小学100%学校拥有微机室、语音室,人均一台微机。100%的中小学实现“班班通”工程。

2、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农村卫生工作。加大公共卫生建设力度,建立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县乡两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统一的疫情及突发公共事件报告专线。建立并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和完善全县医疗救治网络。抓好各类传染病、地方病的预防控制。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使农民真正受益。

3、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和支撑保障作用,大力推广应用节水、节能、节电等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促进建设事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4、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积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和开发,进一步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继续强化建陶行业污染治理工作,重点做好天然气在建陶企业的推广应用工作,彻底解决建陶、纺织等行业的烟尘污染问题。

(五)加强新文化工程创新

1、推动创新文化建设,构建活力。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竞争、倡导合作的良好氛围。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全面提高社会公众科学素养。加强科技人员、企业家、中介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提倡协同攻关,鼓励合作创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公共秩序。

2、借力三年上水平,打造魅力。提升城市文化魅力,是“三年上水平”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三年上水平”的有利时机,把建成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承载力显著提高、居住条件明显改观、城市魅力快速彰显,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的县级城市。

3、增强创新文化行动力,建设速度。在完善创新制度基础上,加强行动力建设。倡导“严谨的科学观,果敢的判断力,坚韧的执行力”这一创新行动精神。一是倡导行政管理行动力建设,用服务人代替行政人,改善政策执行中关系人的地位与态度,创造一流的执行力,形成良好的政策和管理环境;二是倡导创新主体行动力建设,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求新、务实的态度进行各项创新活动,建设良好的学术和经营环境;三是倡导社会行动力建设,让社会力量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既宽松又积极,既鼓励竞争又宽容失败的人文和社会环境,在科技探索的实践中实现创新文化的全部价值,建设速度。

4、推进信息化应用,形成数字。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弘扬创新精神,监督创新环境,考核创新成果。一是制定信息阳光化规划,确定创新信息阳光化的内容和程度;二是信息平台投资建设,根据现有传播媒体、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资源的技术水平,合理投资,确定信息化硬件配置,保证信息硬件平台的先进性;三是制定信息化制度,包括信息共享、信息公开、信息交流、信息运用等制度,用制度保证信息化运行结果的高质量。提高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创建数字。

5、挖掘与弘扬燕赵文化传承,再造诚信。挖掘燕赵文化精华,注重燕赵文化与城市创新的融合,以刘秀主题公园为龙头打造汉文化名城。大力弘扬诚信价值观,开展广泛深入的诚信文化宣讲与建设活动,结合实践讨论与树立社会各界诚信行为标准和准则,形成言必信、行必果、坚定勇为、兼收并蓄、创新发展的新精神。

五、保障措施

为确保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取得实效,着重采取如下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领导制度。成立以县长为组长,主管县长为副组长,由县科技局、财政局、教育局、发改局、人社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统筹试点建设工作,研究制定全县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提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技术创新事项,组织、督导、协调、考评全县各相关单位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负责做好全县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调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及时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协调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组织、督查、落实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的具体工作。

(二)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开放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线。一是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二是抓好产业承接载体建设。明确各产业集聚区发展重点、方向、功能及承接的具体产业。三是抓好重大项目招商。统筹管理全县重大招商项目,以主导产业为重点大力招商,抓好招商项目跟踪服务。

(三)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以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为抓手,激发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四)构建考核评价机制。根据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建立创新型城市实现程度的测评机制,研究制定《全县各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创新型城市建设考核办法》,强化各乡(镇)党委、政府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创新型城市建设任务和目标进行责任分解,列为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政府各部门的任期目标,并将其工作绩效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纳入对各乡(镇)党委政府,尤其是主要负责人的考核体系。

六、进度安排

(一)启动阶段(年10月—2011年3月)。成立“县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在对全县创新型城市建设现状、特色优势和薄弱环节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县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及其配套政策,明确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建设思路、建设内容、重点任务,制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年度工作计划和专项行动计划,分阶段、分层次部署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工作。组织召开全县创建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启动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工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