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程性质范文

时间:2023-08-18 17:4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课程性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课程性质

篇1

体育教学目的是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整个大纲构建的目标体系的最高层次,是确定教材内容的主要依据,也是用以检查和评估体育教学质量的标准。

高中新大纲所规定的体育教学目的具体内容共三项。

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使学生进一步获得体育、保健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从事体育锻炼、体育娱乐、卫生保健和其它社会体育活动的必要技术、技能与方法;

增强学生的体育、保健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体育、保健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学生情操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提高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创新、合作和应变能力,以及自立自强、坚毅勇敢、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文明行为,使学生建立健康的审美观点,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这三项内容是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整体,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和融合的。高中体育教学目的是整个高中各年级、各项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评估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确定编选教材内容的原则,构建了各年级体育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和年级的教学目标。各项教材内容,按其特点,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提出了纵向发展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年级目标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关文化科学知识基础、身体的发展状况和掌握技术动作的水平,按年级层次确定了年级的综合目标。各项教材纵向系统的年级划分,将同一年级的内容归纳在一起,确定为年级的综合目标,其目标体系如下。

二、高中学生体育教学目的具体内容

高中学生的体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组织形式,体育教学目的完成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目的的完成和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也影响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优秀的新生和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劳动后备力量。

体育课程作为一个学科,同各种教学以及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相配合,共同完成高中的教育目的。

现对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三个方面,就自己的学习体会概述如下。

(一)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这条目的,强调了“在初中的基础上”,说明体育教学目的的连续性,身体的发展不是截然分开的。同时也强调了“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在体育课程中和体育教学中的反映,要求全面地锻炼学生的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意思。在有的人看来,往往把没有病视为健康的标志,这是传统的、很低的标准。没有病固然是健康身体的起码条件,但对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来说,必须是健壮的同时还要具有健康心理。身体是否强壮,或体质的好坏,是由遗传和环境、营养、体育锻炼、劳动、生活与卫生习惯等所决定的。遗传是先天决定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营养、正常的生活制度、卫生保健措施,特别是科学的体育锻炼,会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

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后期,向青年的过渡期,正是从身体的正常发育期,向健壮型发展时期。改善健康状况,增强体质(身心发展),仍然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1.体育锻炼与高中学生的生长发育在高中体育教学目的中,为什么仍提出正常发育的内容?人体从胚胎到成年,不仅表现在人体重量和体积的增加(即生长),而且构造和机能同时发生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质的变化,表现为发育),这种正向的生长发育的变化,在高中阶段并未结束。经常地参加体育活动,不断地促进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并使其强壮,对高中学生具有现实的意义和长远的意义。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教材内容,选编相当数量的基本体操和基本活动,就是为了达到促进身体正常的、更好的发育所安排的。

2.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体育教学目的提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要求,这里指的“进一步提高”是与初中相比较而言的。身体素质、基本的运动能力和生理机能之间的关系如何呢?身体的各种素质,其中包括速度、灵敏、力量、耐力和柔韧等主要素质(还应包括主要身体素质以外的一些素质)。身体素质是人体机能能力的表现形式,它是衡量一个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这些素质又是在神经系统(大脑皮层)的指挥下,通过肌肉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也是内脏器官(特别是心脏、肺脏)功能的反映。其表现形式是人体的各种活动水平和能力(动作的质量),如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等能力的表现,虽然有技术、技能的问题,但其基础是身体素质水平的反映。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人体内部各系统虽然都有各自的功能,担负着不同的任务。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毫不相关的、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相关的。包括体育在内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整个机体高度协调配合发展的结果。因此,从生理的角度来看,没有身体各器官和身体各系统的功能普遍提高,就不可能有某一系统的单独提高。只有在整体提高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提高身体的总体水平。当然这并不否认某一活动器官的发展,也会起促进身体整个水平相对发展的作用。

3.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人的机体的发展与周围的环境有密切关系。生物体与生物环境相适应,这是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生存发展的基本原理。机体与环境的统一的主要表现之一,是机体对环境的适应。适应并不是消极的“迁就”,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进行日光浴、深呼吸、游泳的锻炼,对寒冷和酷暑的适应,都是高中学生体育教学所追求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4.要重视培养健康的心理新的健康观包括心理健康。为了完成某一身体活动的目标,例如,跑完1500米的全程,除了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社会发展在各个领域人才的需求,对心理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航天飞行,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在宇宙度过相当长的时间,要经受难耐的寂寞;到南极考察要经受寒冷和艰苦的磨炼;一次又一次的科学实验;等等。这一切都与顽强的意志这种健康的心理有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都包括哪些内容呢?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而且难用定量的量表加以评价,一般认为应包括以下几项。

(1)智力发育正常。正常的智力是青少年能够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之一。智力发育是否正常,也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2)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这里讲的人际关系,就是个人与家庭成员、教师、同学之间能否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3)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合。所谓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即心理特征的表现与同龄人是一致还是超常?高中学生的心理受年龄、社会、教育和家庭的影响,尽管不可能完全相同,但他们的心理状况正向成熟发展。为了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顽强拼搏的精神,开拓进取的态度,同他们的思想有关,与心理发展也有密切关系。在教学活动中,从个体与群体的比较中,即可发现学生心理表现的异同,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4)行为协调,反应适度。青年的心理与其自身的行为表现应是和谐统一的。如果高中学生的行为表现仍十分幼稚或特殊的“老套”,都是心理不健康的反映。

(5)良好的情绪。青年正处于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活泼愉快的时期,也正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忧心忡忡、恐惧焦虑、心理压力很大,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必然影响身心的发展。

通过体育教学,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活跃学生生活,培养他们生动活泼、顽强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是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能,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高中体育教学这一条目的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使学生获得体育和保健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二,要使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的基本技术、技能,提高他们的学科能力;第三,对体育兴趣、爱好和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这条目的内涵来看,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必须对其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它反映了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体育课程的基础性和与初中相比的“高层次”性。

1.对高中学生体育基础知识的要求提高了

在本条内容中,理论知识用了“基础”,技术和技能用了“基本”,这两者是否有区别呢?这两个词在有的地方用法和意思是相同的,例如,作为一种事物的“根本”等。但严格的说又是有区别的,基础带有面的意思,如房基或打地基,只能说基础不能说基本。此外,基本又带有主要的意思,例如,“基本完成了……”,还含有没完成的地方。而基础是比较肯定的、必须具有的意思,一般与知识联系起来用,多用“基础”知识。

新大纲对学生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要求提高了,既考虑其基础性又提高了要求,主要围绕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科学方法的运用,体育学科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理论知识不仅在课堂上集中讲授,而且在实践活动中,要结合操作方法、运动原理,向学生讲解。

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体育常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运动文化以及卫生保健知识。

2.重视体育基本技术、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学习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术和技能,是体育教学的目的之一,尤其是对高中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人认为体育课不必学习运动技术,只要活动起来,身体受到锻炼,精神得到满足,就达到了“体育的目的”。表面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大错,但是这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活动或运动的合理性和规律性。我们都认为学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不同,在体育教学中不一定学习过于繁杂的竞技技术和追求运动技术的细节,但是,只要参加体育运动,就有运动技术的问题。至于那种否定体育教学是一门学科的教学,把体育课降低为一般体育活动的思想,更没有正确认识体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的意义。

关于技术和技能的关系问题,这里需要进行一些解释,因为这两者是有一定区别的。

什么是技术(这里指运动技术),也可称为身体练习的技术、动作技术:是指在学习和练习动作时,所做的动作符合人体科学原理,能充分发挥人体的潜力,合理而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

什么是技能(这里指运动技能):是指学生按运动技术的要求,通过反复练习,较好地掌握了某种运动动作的方式,形成动作系统,并能充分运用自己的体力去完成,这即是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按心理学的解释,技能即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

这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技能是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技能又分为较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高级的技能亦称熟练技巧。

只有掌握了运动技术和技能,经过反复练习,才能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不学习技术动作怎么能运用技术进行反复的练习;不反复的练习怎么能形成技能,进而用以锻炼身体。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发展的结构如下图式:

附图{图}

上图可以说明学习技术,经过不断的练习形成技能与促进身心发展的关系。对高中学生应在初中已学的基础上,对技术动作提高要求,并逐渐形成技能,提高锻炼身体的效益。

高中学生在强调对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的教育的同时,仍然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并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这里提出的“提高学生的体育、保健能力”,笔者体会是指体育这一学科的综合学科能力,包括掌握技术动作、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设计、自我锻炼、自我调控、自我检查评价以及自我卫生保健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学生情操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始终应十分重视的教育目的。其中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问题。这一教育目的的实现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渗透和行为指导进行的。还应把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到国家、社会对青年一代的期望联系起来,进而进行体育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是由我国的教育总目标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需要决定的。当前体育理论界研究讨论的运动项目的目的论与手段论之争,同样涉及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高中教育应通过各学科教学,进行基本观点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把学生和锻炼同自己的社会责任相联系。体育教材内容有理论有实践,包括体育的社会文化、生理和心理学知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相关的操作技术与行为,都应以完成教育和体育教学目的为准则,脱离教育、教学目标,单纯把参与田径、体操、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操和舞蹈的“活动”作为终极的个人兴趣和目的,不符合我们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体育教学是组织起来的班级集体活动。教学中因材施教,加强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性,是在群体教育活动中进行的。我们要反对“一刀切”或“齐步走”,但这不是反对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依据。体育教学中的群体活动是本学科的特点,在体育活动中每时每刻都要发生人与人、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学比赛中的个人与群体、这一小群体与另一小群体之间的较量;技术与战术的运用;等等。上述一切都是在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和运动能力的同时与集体发生关系。发挥群体的作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不是限制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样,发挥个人的特长,重视个性发展,不是发展学生的个人主义。因此,对高中学生进行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等优良品德的教育更应加强。

新大纲明确地提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及自立自强、坚毅勇敢、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这反映了教育改革培养目标的时代特征,对高中学生提出的自立、自强、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精神。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关于“发展学生个性”问题。什么叫个性?通常是指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它是由人在适应或改变现实环境的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意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但是,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它是由多层次、多侧面结构复杂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1)能力——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特征;(2)气质——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3)性格——完成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4)活动的倾向特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发展学生的特长,是发展个性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全部,而且更重要的不是简单的结果,而是一系列的心理过程的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的倾向和完成“任务”的态度与行为。只有把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教育、教学目的重要内涵之一,才能有效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把学生视为主体,把教与学看成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法,更要重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学法。

怎样看待发展个性与群体教育活动的关系呢?有的人往往把发展学生个性与重视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对立起来,这是一个误区,这两者的关系是不矛盾的。社会观察和科学实验证明,离开社会群体,离开人际关系,个性是不可能形成的。个性属于社会范畴,它存在于通过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通过社会参与并与群体的人际关系表现出来的。“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以微观的形式而存在的,但它又受宏观的社会关系系统所制约的。”其基本图式是:

─────────

───────│在群体中通过交往而│──

│宏观的社会关系││││个性│

───────│形成的微观人际关系│──

─────────

参考文件: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2.《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体育教学大纲》

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4.《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参考书: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学习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王焕勋主编:《实用教育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5.瞿葆奎主编:《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学文集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6.陶景@①等主编:《学校体育大辞典》,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吕达著:《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8.[日]松田岩男著:《体育心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编写组编译(内部参考)。

9.《中学体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篇2

1、语文课程教学与考试的矛盾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课程的结构产生了变化,语文课程分为了选修课和必修课,这种结构上的变化,导致了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与考试的矛盾明显化。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必修语文课程要求在1.25年的时间内学习完,学生通过必修语文课程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选修语文课程强调基础性的同时,扩大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选修语文课程一般要求在1.75年修完。新课标这样的要求就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选修课内容的学习和学生个性化的语文能力上来,这样的课程结构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但是高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它的地位确实是十分的重要,高考在本质上就与其它考试有着明显的区别,它具有独特的评价形式,让语文的选修课带上了功利性质,造成了必修课与选修课不是从语文本身与学生的发展确定,而是和高考的关系确定,让语文课程的教学和考试之间的矛盾极为突出。

2、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性和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高中语文课程的选修课包含了五个内容: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这种设置让语文课程出现了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发展是课程和学生发展的必然。而基础性就是指“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或终身发展打基础”。高中语文课程不管是选修还是必修,都要将基础性作为重点。但是经过实践证明,选修课的内容在学生的需求中,无法达到统一,造成了多样化需求与基础性要求出现客观上的对立。现在大部分学校将选修课程进行规划,并将这些选修课程能实现作为基础性前提,但却处于没有充分调查学生需求的情况下进行,从本质上来讲,还是属于必修课的内容,与新课标开设选修课的最初目的相悖。

二、高中语言课程与教学之间矛盾的解决办法

1、展开核心目标的学习,解决教与考之间的矛盾

核心学习目标就是指各个学科都受到重视的共同培养目标,强调高中生必备的综合技能,具有指导学科课程实施和学习成果评价的功能。事实上,从本质上来看,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与考试之间不存在矛盾,只是在以往的考试中把学科的基础知识放在了过重的位置上,涉及技能的部分过于简单,而且还存在着过多的限制,考评不够全面,但这些技能却在社会上或学业的深造上属于必备的能力,例如批判式思维,它就可以帮助学生对课堂所教授的知识进行分析,选择性吸收,提高学习的质量,这种知识就是无法在高考中得以考评,这种技能的优势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优化,质量更高,这就需要高中教育阶段制定一个完善的核心学习目标,既“根据未来社会行业所需的共同技能以及升学所需的各项技能制定可操作的核心学习目标”。这个核心的学习目标不需要对学科知识与技能做出硬性规定,而是高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用这样的学习目标来对各学科进行教学和评价。

2、考虑各种发展需求,解决多样性和基础性的矛盾

语文课程的基础性与多样性矛盾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如果对这个矛盾不加以重视,对于语文课程基础性的实现及选修课程的开设都是有害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做出全面和科学的评估,查找学生的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不是简单的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选修课能解决的,需要从选修课程开设的针对性上入手,不同的教师开设同一门语文选修课程其侧重点不同,在同样的选修课达成语文教学的同时,又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自己的知识程度做出评估,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语文的选修课。总之选修课的开设和实施过程都要把学生的自由放在首位,这样才能解决高中教育阶段基础性和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人文素质;隐性教育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就在著作中提出了“隐性课程”,但这一概念最早记载于柏拉图时期,因此一直以来是教育界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隐性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浸染作用,如薛红亮(2010)认为隐性教育在培养大学生人格方面是显性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并在高校职能、大学校园环境的感染力、校园人的影响力都会成为影响学生人格养成的潜在因素。岳明蕾,杨化刚(2011)认为隐性课程中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知识信息的灵活运用有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创造力的形成。

深度挖掘课程的内涵是学校发挥隐性教育的重要手段,傅淑琴(2011)认为教师的教学活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心智,除了课堂内容,教师修养良好的仪容举止、翩翩的风度、渊博多识甚至是其人格魅力都会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都暗中而又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吕文玲(2011)指出隐性课程所传递的道德准则、人文知识是通过非课堂的形式如教师的言行、 师德师风、人格魅力、知识结构, 使学生受到熏陶、启迪和感染。教师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世界观、情感态度、阅历和上课时的心态等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本研究拟立足于旅游专业,结合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的特色和特点,探讨如何充分利用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中的隐性教育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 研究意义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以教育高技能、高素质的专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是“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并举的教育类型。不同于高校教育,五年制高职旨在培养具备了一定职业素养的第一线专门型技能人才,除了专业教育之外,人文素质教育更是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

旅游专业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除了在课堂汲取专业知识之外,更多的阅历和精神财富来自于各种类型的实践,需要在与外界的沟通中不断成长,而在与外界的沟通过程中,仪容仪表、沟通技能、心理素质和内涵气场等人文修养都会成为影响其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人文素质的养成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尤为重要。

五年制高职教育和旅游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结合旅游专业的实际情况,课堂中的隐性教育对学校在校期间人文素质的养成极为重要。

二、概念界定

(一) 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明显区别于其他高职教育。五年制高职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教育,包含了酒店服务、导游服务、烹饪在内的大旅游专业教育,是通过传授专门知识和技能,培养具有一定大旅游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才。

(二) 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人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以及由这些知识内化而成的在精神面貌、道德修养等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的形成主要有赖于后天的人文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

(三) 隐性教育

隐性课程是隐性教育的重要载体。隐性课程也叫做隐蔽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等,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规范和态度。本研究认为隐性教育的载体不仅限于课程本身,既要包括课堂专业学习获取知识之外所获取、总结、感悟到的精神享受、意识等,还扩展到班级的氛围、校园环境文化等大环境。本文拟结合五年制高职和旅游专业的现实特点,讨论隐性教育在人文素质课程中的应用。

三、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人文素质课程隐性教育实施现状

为准确把握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人文素质课程中隐性教育的实施现状,在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了一次实地问卷调研,其中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90%,回收有效问卷176份,问卷有效率97.8%。

本次调研的内容涉及了人文课程的设计设置、课堂内容的评价以及教师教学技能方面的评价等方面,通过问卷总结分析,我们总结出本校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人文素质课程隐性教育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人文环境缺失

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课堂氛围、教学实施过程以及教学内容都可以贯穿人文精神的培育,营造人文精神的氛围。学生们普遍认为,无论是专业文化课程还是人文素质课程,课堂上所营造出来的人文精神并不浓厚。

(二) 人文精神浸染力不足

一些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确实可以立足本堂教学内容,通过发散思维引申到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但是总体来说人文精神的浸染力不够强劲,无法做到要学生沉醉在整个文化内涵的意境中。

(三) 教师感染力不足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教学方式的实施可以制造出一种“场”的效应,这种效应根据每个教师的个人因素有所不同,而这种“场”所传递给学生的就是感染力,而在调研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感染力不足。

四、充分挖掘隐性教育的建议对策

篇4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实践

新课标确立了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但是我国很多高中都是比较注重试验教材编写和课程方案设计,课程实施的程度没有得到学生和教师的充分重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不好。高中语文教学要真正把握新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新课改的精神和要求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就掀起了课程改革的浪潮,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发更是将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推到了新的。新课标在精神和要求上都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是教学重点的转变。2004年,我国语文课程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语文学科性质得到了重新界定,授课方法和教学思路也得以明确,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已经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转变成为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的方法和过程受到重视。其次是学分制考核。长期以来,学分制和选修课只是大学的专属,新课改通过对课程结构的改革,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引进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划分,并通过学分制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再次是教学方式的改变。高中语文新课改更注重对话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加深学生对古诗、散文中作者描写意境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此外,新课程还注重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以及个性化的学生学习模式,学生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还要展开自主性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

二、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创新实践

1.转变教学方法

高中学生对事物已经有了独立的见解和主张,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教师在贯彻执行新课改的同时,要创造积极轻松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个人观点,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健康个性。我国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是单一式的,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比如在《声声慢》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所描写的意境进行理解。此词作于秋天,诗人却说是“乍暖还寒时候”,“乍暖还寒”应该怎么解释,这是著名的悲秋赋,整首词突破了常规作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发言,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创造力。

2.转变教师角色

长期以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是文章的讲解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学。新课改下,教师要适当地转变角色,将主动的知识灌输变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比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我与地坛》中,教师需要对作者特殊的身份进行适当介绍,让学生揣摩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确保学生能够充分领略到近现代文章甚至是古文的优美意境。因此,高中语文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自身的力量,让学生成为语文教学课堂的主体,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同时让学生有所收获。

3.拓宽学生阅读面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语文的博大精深要求学生时刻进行学习,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扩大阅读面。学生要想培养自身的文学气质,提高文章的理解能力,就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受课本篇幅和考试升学的影响,高中课本不能概括所有的文章,很多优秀的文章没有纳入高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要广泛地阅读各种读物,将文章中描写的意境真正贯彻到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去,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明的就是这一点。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不断地向学生推荐优秀书刊,扩大学生阅读面。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适当摘抄,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在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同时丰富自身的写作材料。

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主流价值观念。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很多高中都比较注重试验教材编写和课程方案设计,课程实施的程度没有得到学生和教师的充分重视,高中语文教学要真正地把握新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晓霞.浅析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J].成功:教育,2011(05).

[2]陈晓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0(09).

[3]付锋娜.浅谈新课改下中学政治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J].学苑教育,2011(14).

篇5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鸡肋 语言文字 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钱梦龙先生曾经感慨地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教材中所选的文言篇章是千古传诵、文质兼美的佳作,在新课改中我们应尽力从音韵、形式、情理角度去展示古汉语的美,让甘如醴酪的美文在学生心中绽放成璀璨之花。

一、音韵之美

朱熹说过:“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叶圣陶先生也说,吟诵能“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兴趣” 。读,可以突出形象思维,感悟课文内容;读,可以鉴赏再创造。文言文教学要做到每堂课都能听到读书声,或老师范读,或听名家范读,或学生朗读。 “读”并不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是为了把握文言文的音韵神韵。

首先是要求读准字音,特别要求掌握通假字、古今字、异读与破读。例如“数”,在“范增数目项王”句中读“shuò”,意思是“多次、屡次”;而“数罟不入池”中读“cù”意为“密”。又如通假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中“景”通“影”;“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生”通“性”。

其次是读准句读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通读文言文,做到正确停顿,恰当理解。如《廉颇蔺相如传》“相如前进缶”一句,应是“相如/前/进缶”,而非“相如/前进/缶”;《师说》中的“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正确断句应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再次是要读出语气和语势。这样有利于体会文言文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如《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可以让学生边读想象:清风明月,水色一天;朦胧迷离,羽化登仙。读《陈情表》中的“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时体会李密的如泣如诉。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课文反复朗读,才能让文言文中的无声语言变成声情并茂的语言艺术。

二、形式之美

古人作文很重视文章的形式美,所谓“言而无文,行而不远”说的就是这个。在谋篇布局上或似《阿房宫赋》骈散错落的句式;或似《六国论》一般正反论述,深入浅出。

在遣词造句上或似“蜀山兀,阿房出”般高度凝练,6个字概括了无限深广的内容,而从“兀”到“出”的过程,更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特殊句式更是文言文美的体现,对特殊句式的了解也有助于现代汉语的学习。如许多成语是从古文演变而来的,如:草木皆兵(判断句)、古为今用 (被动句)、沧海(之)一粟(省略句)、唯利是图(唯图利。宾语前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于忧患生,于安乐死。状语后置)……通过学习,学生对成语中的古文知识点有了全面的了解,对成语的掌握将更好。

在修辞手法上多用比喻、对仗、排比、对偶等让文章增色不少。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其中既有排比,又有对偶和比喻,间接写出宫中美人之多。

三、情理之美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的历史性总结和升华。语文的工具性早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语文的人文性,亦是由该学科的自身特点所决定。文言文大多是作者“披情入文”的呕心之作。其中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热情,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仁爱之道,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善心德行。学习这些文言作品,就是聆听圣哲先贤的济世忠告,体会中国古代文人的超然、旷达、淡泊、宁静,领略集大成者的才华、品德、襟抱与睿智。

文言文经历了上千年的锤炼,载负着璀璨的华夏文明,是我们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它之所以能久传不衰,在于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无尽的美学价值。语文老师肩负着历史的责任和使命,要尽力去发掘文本中美的因素,让这些古代文化之精华在教学中大放异彩,让古汉语之花璀璨于历史星河中。

【参考文献】

1.杜草甬 《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2.秦训刚 蒋红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刘永康 翟启明《中学语文教学论》天地出版社2001年.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功利性;反思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1.语文课程的性质及教学功利性

语文课属于语言类课程,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同时,语言是人类文化精华的浓缩和锤炼,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邃哲理,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通过语文课的学习不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教学功利性:就是语文教学以是以考试取得好成绩为目的,教学主体得到实际好处,这种功利性的教学背离了语文教学真正目的,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学思想,不能够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2.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素养目标

高中阶段是学生生命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走向成熟时期,语文课对学生人文素养起着重要的陶养作用,语文课的教学起到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

第一,通过阅读和思考,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逐步形成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关注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人文情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对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现象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互相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第二,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

二、高中语文教学功利性原因及表现

首先,分数至上导致了语文教学的功利化。众所周知,语文、数学和外语是中考和高考必考科目,是升学的关键科目,考高分,上好学校,找好工作成了学生学习好语文课的最直接的动力,导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高考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由于考试内容容量有限,很多宝贵的文化资源没有被学习,很多文化精华没有被传授,学生学不到系统的语文知识,基础知识不扎实,完整意义的文章因为考试出题变得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掌握文学作品作者的真正地思想精髓。

其次,急功近利导致语文教学陷入困境。语文属于长线学科,提高语文成绩非朝夕之功。由于急功近利,老师常常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进行突击备考,出现押题、猜题、背诵作文模板,生吞活剥,没有让学生真正领会语文的精髓,没有真正掌握语言本质。由于急功近利,一部分学生为了升学考好成绩,把学语文的时间都用在数学、外语容易得分的学科上,认为语文成绩不会影响总成绩,导致很多学生认为语文课可有可无,可上课不上,为了突击提高成绩,干脆就不学语文,觉得学不学语文成绩没差别。

三、摈弃语文教学功利性的对策

高中语文教学功利性是我国教育功利性的具体表现之一。彻底摈除高中语文教学功利性除了是从制度上加以改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要正确认识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充分认识语文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人的一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影响,特别是一些好的文学作品中的优秀人物,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要从思想上让师生认识到语文学科对于人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首先,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在制度上提供保障,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尽可能的消减语文教学功利化的趋势,比如目前已提出的教学改革,提高语文课最高考成绩中的权重,改变高考语文试题的出题方式,使试题体尽量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试题答案避免绝对化、唯一性,应该尽量人性化,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是问题的答案尽量多元化,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发挥个性特长的空间。

其次,语文教师要摈弃功利思想。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思想直接影响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要端正思想,真确认识语文课的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真正履行语文课教会学生使用语言传递思想、交流情感和启迪人生的使命。要传给学生系统、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努力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水平,不要急功近利,只求自己的名誉、好处,要为学生的将来发展考虑,在教学中发挥好教师的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和启迪者的作用。在导、读、欣赏、写等方面多下功夫,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

最后,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广泛阅读来吸取语文的营养。古人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掌握”。都讲得很有道理语言讲究“水到渠成”习得法。先秦散文大家庄子的《逍遥游》讲究“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语文学习同样讲究“功到自然成”,你不要刻意的去追求,而要从“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入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成就“自然功”。同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学会体验和感受生活,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去感悟。生活重在体悟,你可以将社会的方方面面记录下来,加以综合、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不就自然提高了语文水平因此,教师就要设计好教师如何导,好学生如何读,“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教无定法,你认为最好的就是你的特色,学生在你的引导下,就可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应该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摈弃语文教学的功利性,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命教育 策略

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的迫切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语文教育自觉承担的神圣职责,也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重要举措。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语文学科最有可能也最利于凸显生命教育,应该义不容辞承担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责任。体育、生命科学等学科贯彻生命教育,较多侧重生理和生物方面的关注;而语文学科则是从精神上、灵魂上关怀生命个体。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正是语文教学和生命教育的结合点。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直接阐释生命、呼唤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课文。如《人生的境界》《人是什么》《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还有大量表现亲情、友情的课文,如《陈情表》《祭十二郎文》等。许多课文的作者的事迹就体现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如面对困难、挫折、不幸,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司马迁、史铁生等;面对人生豁达、超脱、乐观的陶渊明、李白、苏轼等。

语文课程中存在着生命教育的丰富资源,在语文教学中了解和掌握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显得至关重要。

一、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作者的生命含义

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是一门关注人类发展的学科,其实质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充分展示生命的价值,调动生命的积极性。语文学科的性质也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在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着力加强生命教育。

课文中的很多作者尽管饱受各种挫折打击,有的还身患残疾,但都能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人生,豁达、超脱、乐观、勇敢地生活,让自己的生命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如苏轼、史铁生、海伦?凯勒等。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对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作比较详细的讲解,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向这些作者学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如在屈辱、痛苦、挫折面前,是抑郁而终,做一个弱者,含恨离开人世,还是忍辱负重,百折不挠,做一个真正的强者,从精神上站立起来。

二、通过课文阅读引导学生领悟人性的情感

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悟作品中充满人性(爱情、亲情、友情)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情“的可贵,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亲人、朋友中的重要性。如入选高中第四册的《陈情表》,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及作者本人的忠孝观念。文中讲到李密并非不愿为官,实在是割舍不下对年迈祖母的殷殷之情。为此,李密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①李密无祖母不能长大成人,“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未解人语而失其父.一不幸也;“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本来以为尚有慈母可以依靠,不料母亲又改嫁而去,二不幸也:“少多疾病,九岁不行”,由于体弱多病,到了九岁还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三不幸也。幸亏有祖母的悉心照顾,李密才得有今日。“乌鸟私情”,不能不报。②祖母无李密不能终其余年,“夙婴疾病,常在床褥”,由于多年为孙子操劳;祖母已积劳成疾而卧床不起,没有李密的照顾是不行的,此其一也;李密“既无伯叔,终鲜兄弟”,没有亲近的人可以代替他来照顾祖母,此其二也。所以必须事事亲躬,不能有片刻远离,祖孙相依之情可见一斑,诚可谓“万世撼人心”,不由得武帝不为之动情。因此,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领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他关心家庭、关心亲人的爱心和责任,认识到孝的重要性,自己如何为长辈尽孝,从而珍惜生命。

三、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往往只关注人的社会文化属性,而忽视了人的自然生命的属性。在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应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生命教育,唤醒生命意识,使学生成长为心理健康行为健全的人。

我们要充分发掘以人为本,重视生命的文本,凸现生命的意义,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时可抓住课文的几个句子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写道:“……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对于刘和珍等的徒手请愿,作者明确持否定态度。因为用自己脆弱的生命去面对穷凶极恶又荷枪实弹的敌人,这无疑是不当的,只能作无谓的牺牲。鲁迅先生对于生命的珍惜并不是害怕死亡,更不是贪生怕死,保存生命是为了更好的战斗,这就是“韧”性的战斗精神。

四、通过阅读,加强尊重生命的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加强尊重生命的教育,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别人的生命。只有我们拥有对生命的尊重之心时,世界才会呈现出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标准化;优化策略

 

现代社会的新思想影响下,很多教师和家长都逐渐重视起学生的学习。而高中作为学生的学习阶段,教师需在在这个时期里,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行培养,对学生的良好学习能力进行锻炼。 在高中教育中,高中语文能够很好地培养出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并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并不是很重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这时候需要语文老师做好引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激发出来,并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必须重视高中语文的教学,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建立出一个高中的语文教学诊断标准体系,以此来考核语文老师的教学质量,保证高中语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高中语文教学实况

无论是现在的高中学习中,还是以后在高考中,语文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 近些年来新课程在不断的推进,语文教学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个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现在还有很多地方,教师在教学时在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在学习时还是使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 很多学生遇到一些需要记忆的重要文章、经典诗词,都是在重复记忆,这样很难让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足够的兴趣,学生对于语文知识被动的记忆,尽管可以学习过程中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长期下去对学生的学习并不好,对未来的语文教育发展更没有益处。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学在方法和质量上有很大差异,而且各个地方在教育方面并不均衡,没有标准的教学诊断,使语文教学进入这样一个情况中。 因此,教师应该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上怎样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科学引导,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合理高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掘出来,这是以后研究语文教学的重点方向。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标准化策略

 

(一)建立课堂教学服务意识

高中语文课堂不断推进教学诊断,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逐渐将教学诊断融入进来。 在这其中,首先要语文教师先树立起教学服务的意识,对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考核诊断,找出自己在课堂教学上出现的问题并做出改善,将教师应该有的教书育人服务意识树立起来,保证高中语文课堂诊断成功实行。 课堂教学的生态系统由很多要素之间的联系所组成,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课堂组织结构,课堂组织结构能够有效调节课堂教学生态系统。

 

(二)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

达到高中语文教学诊断的标准化目标,首先需要有能切实考核的一套标准,在考核的过程中能够将语文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优势找出来。 制订考核标准时,确保其具有科学性质、权威性质、适用性质、理想性质。我国现在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不断地推进素质教育,在这个阶段里,应该对老师的专业素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做出更高的要求, 需要将教师和学生的活力激发出来,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行改善,来增加课堂教学的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 在这之前,首先需要制定出标准体系,并被所有教师所认同,然后达到教学诊断的标准化。对教师进行诊断,对课堂环节进行诊断,这样能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做出正确评价。

 

(三)建立教学诊断

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占有很大比重,在进行课堂教学诊断时,不能对教师的日常教学产生影响,最好可以一边完成教学任务,一边诊断教师的教学质量。 在教师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进行评价,这也是一种诊断的方法。建立出合理的机制,能够实施标准化的高中语文教学诊断。

 

(四)建立诊断监督

诊断教师的教学质量,首先要建立出科学正确的监督机制,再加上严格的监管,使教学诊断实行下去。 首先对高中语文教学过程的诊断进行监督,确保语文教学诊断实行,将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进行提升。 然后,监督教师教学诊断的结果,保证诊断结果没有问题,将其中虚假的部分挑出来。严格的监管机制能够将高中语文教学的诊断更加标准化。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能对学生未来的人文素养和学习习惯起决定性作用,诊断高中的语文教学,能显著提升语文的教学质量。采用正确的方法,应对高中语文诊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使用有效的解决方法来解决,以确保高中语文课程的顺利推进。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使用诊断方法,将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进而提升高中语文的课堂学习效率。在未来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教师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尹达.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标准化策略[J].教学研究,2015,01:106-111.

[2]蒋明.科学开展课堂诊断有效促进教研教改[J].文理导航(上旬),2015,12:6.

篇9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塑造;健康人格;重要作用

初中语文内容丰富,而且其学科本身具有很多的人文因素。教学大纲规定: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审美教育、思维训练以及能力培养。因此,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具有得天独厚和无与伦比的优势,这是我在三十年来的教学第一线中得到的认识和发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地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并不难理解。首先,语文课程的媒介――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工具。语言也是思考的工具,要脱离语言来表达思维是不可思议的,语言与思维、文化是紧密关联的,不可分割的。美国语言学家、人类学家萨丕尔曾在其影响深远的论著《语言论》(1921)中指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类的思维活动要借助语言,没有语言这个工具,人类的思维是难以进行的。”所以,语文课程是一门工具性的课程。

语文课程是极具人文性的。“人文”这一提法在古代著作《易经》中就已出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关注人的精神,尊重人的个性。所以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引导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一门重要课程。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丰富、人物描写生动、形象,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面,集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课文中积极健康的语言、正面向上的内容能对学生起到阳光的、积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能陶冶学生情趣、发展学生思维,这些对于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有着重要作用。初中生处在身体发育,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显得极为重要。

比如,莫怀戚的散文《散步》,一文中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爱,应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透露的浓浓的家庭温馨;学习流沙河的诗歌《理想》,不仅学习这首诗反复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形象地说明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重要性,还要号召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坚持不懈地为理想而奋斗;学习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在感受作者夸张的创造手法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感受这篇童话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以上的例子不胜枚举。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对于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将此诉求根植于自身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

篇10

1.1关于人文精神的理解。

“人的现实存在是有血有肉有认知意志和情感,活生生的存在,这是人文精神的出发点,也是促进人类幸福、人性美好、社会和谐的基础,更是人文精神哲学探讨的终极目的和归宿”,这表明人文精神是人作为群居动物必须具备的一种自然属性,延伸可理解为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把生物人培养为会生活的社会人。“爱同类”在动物界能够达成共识,这说明爱不仅仅是美德,更是一种群居的技能,正如儒家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季羡林认为人文精神和道德有密切关系,人生来要学会处理三种关系:天人关系、人人关系和自我关系。总之,人文精神是人类生存必须具备的精神基础。如果探究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普罗泰戈拉和笛卡尔的言论震耳发聩,“人是万物的尺度”“我思,故我在”等都强调自由和理性是人的基本属性。它倡导重视人类文化的积累,尊重人自身的价值,它追求真善美,重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它强调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社会的进步。“人文精神的本质在于对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对人是目的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从而努力做到自立、自主、自强”。

1.2关于人文教育的认识。

基于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人文教育的理念与人文精神不尽一致,国情和时代赋予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有特殊的内涵。“高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涉及情感态度、思想修养、心理品质等各方面,这正是新世界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一般说来,中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属性应当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掌握语言并学会准确表达和正确交流。这里体现出工具性也是人文性的学科特点,这是因为人是唯一掌握语言这种工具的动物,语言与科学不同,它本身不属于工具,而是人的属性。卡西尔说人是一种符号动物,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人能够利用符号来表证世界,创造文化。其次,关于人生的理解,培养生活的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任何人生都需要理由,罗素的理由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泰勒斯说:“别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这是一位哲人对科学的投入。人存在的理由或基于使命,或基于信仰,或基于兴趣和对理想的执着,或基于生活本身付诸的享受,缺失理念支撑的生命是极其脆弱的。由此看来,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的需要基于对生活的体验,老师应当通过自己的阅历和教学资源对学生予以生活的启蒙。再次,对健全人格发展的追求。哈佛大学的第一教育目标就是成为一个好人。视人格发展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或终极目的,应当直接针对现代人的片面发展和人格残缺的现状。这里的人格主要指的是品德修养、为人态度以及温和理性的行为方式。

二、课堂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衔接

语文课程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课程自身的性质确定其目的、功能和任务。对语文课程及其性质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对教材分析的取向、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原则的使用以及最终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过程与课程人文性的有效衔接表现在两个方面:授课方式的人本性与学习内容的人文性。

2.1对于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认识。

语文老师多从具体课文内容所具有的思想情感来说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指课文内容具有人文性,通过学习课文让孩子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课文的内容很优美,这些文章给我们很多很好的影响和享受,在教学过程中,在深入挖掘课文内容的时候觉得课文内容特别丰富,有挖掘不完的深度,不要说学生,就是自己也深受启发,人文性是指课文内容所承载的历史文化道德、民族价值观念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价值观道德理念;学生发展所需要的精神食粮和精神支柱。

2.2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各种注重学习过程,有效达成三维目标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日渐成熟,如赵亚夫教授所言:“教育服务人生”,教学过程也是服务人生的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并对其进行开发,将文本中所反映的生活场景、生活形式、生活感想等用各种形式在课内外再现出来,用自己的理解去感受作者为我们描述的生活百态,体悟风格各异的人文盛宴。我们可以对文本进行改编重组、虚拟假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结语